观看《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800字(通用8篇)
永葆初心就是要莫忘来处。时隔26年再回到延安,周总理邀请当年的老邻居、老伙伴们一起吃饭,正当工作人员要提醒总理谁是谁时,周总理抬手制止,他清晰地记得每个老邻居、老大嫂的名字,亲切熟稔地称呼,并与他们一起“圪蹴”吃饭、唠嗑。这是因为周总理清楚地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正是因为延安老区人民对革命的无私支持才使得我们党获得战争的胜利。“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这样强调,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首先是群众而后才是党员才是干部,我们从群众中来,为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有些党员干部随着职位的提升、权力的增大,就忘了自己的初心来处,觉得自己的身份高于群众,进而脱离群众,失了本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时刻提醒自己的来处。
永葆初心就是要莫失归途。电影有两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当前往延安,飞机还在滑翔,周总理就迫不及待走向舱门,焦急踱步,一走出飞机,他就对赶来迎接的延安干部群众激动地说:“我回家来了!我回来看你们了!”。而当离开延安时,周总理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起飞了,还让飞机在延安上空盘旋两圈。这鲜明的对比,深刻刻画了周总理对延安百姓的真挚深情,那是对家人般的依恋不舍。周总理把延安的百姓看作自己的家人,所以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延安百姓考虑,在延安期间,坚持与百姓同吃同住,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才能实事求是掌握民情民意,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将行动和实践踩在“点子”上,真正有效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来处即归途。
影片以周总理1973年6月拖着病体陪同越南国家领导人回延安的历史事件为中心,同时回顾了中国革命军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的血肉之情,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们都被周总理的言行感动着,周总理记挂延安百姓,看到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他留下了心痛的泪水。“小米饭”是影片中心线,每次总理留下眼泪,都是因为“小米饭”:抗战时期,曹大嫂给总理部队吃的“小米饭”,回延安后,看到老乡大口大口的吃着总理请吃的“小米饭”,临别时,老乡送的攒了几年的“小米”,总理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三种不同的心情,但是都跟人民有关,第一次是看到百姓挨饿,总理流泪了,第二次是回忆起战争时期延安百姓无私的帮助,总理流泪了,第三次是感受到百姓对自己的记挂,总理流泪了。
周总理是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他克己奉公,每天熬夜批复文件,拖着患有重病的身体,还坚持同外宾彻夜谈判,并亲自陪同外宾回延安,看延安的建设和百姓的生活;他艰苦朴素,一双袜子缝缝补补,一件衬衫领子洗烂,还在穿;他严于律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老乡送的特产,他全部自掏腰包付费。周总理是国家的好干部,人民的好领导!十里长街送总理是百姓对这位总理赞誉的最好体现。
最受感动的画面是,周总理离开延安登机前,一再嘱咐延安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实现他们的诺言,把延安建设搞好,让延安的粮食产量翻一番。这是总理对延安和人民的牵挂,深刻体现了总理对人民的那份无私的爱。
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胜利的结果,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对军队无私的帮助和支援。共产党人对此念念不忘,始终将人民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嘱咐的那句话,扶贫工作一定要务实,要“扶真贫,真扶贫”。习总书记也做到了,多次去祖国最贫困的地区看望百姓,惦记他们的衣食住行。
儿时起,提到周总理,我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意,却因他的离去而有一丝酸楚。他的身上集聚了无数优良品德,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从他的身上,我才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的公仆。影片中的周总理,身患重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延安,还在为国为人民而日理万机,
“心里装着老百姓,百姓心里必然有总理”。总理不管到哪里,都会和老乡、普通百姓聊一聊,丝毫没有架子,聊过之后,把百姓的心声深深记在心里,看到人民过的依然贫苦,总理心疼又愧疚 。看到老乡吃小米饭时,吃的又快又急,知道老乡们很少能吃上这么香的饭,生活还是非常艰苦,总理眼睛里充满了泪花,而我不知不觉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为了我们有这样一位贴心的总理而感到欣慰。面对几十年不见的老邻居,也是一下子能叫出对方的名字,试问这样的总理,谁能不爱戴,因为总理心里装着百姓,待人平等,那么人民心里自然有总理。影片中总理将要离开时,一位老乡将自己珍藏的一袋小米送给总理,把抓出来的一把又放了回去,这一细节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人对总理那深深的、质朴的爱,让我非常感动。
“人民公仆为人民”。当年新中国百姓的生活贫苦,总理自己更是节约至极。衣服总是补了又补,袜子上补丁落补丁,从来不特殊化,种.种细节在影片中举不胜数,一次次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让我感慨良多。平凡的举动却在一名伟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让我对“伟人”这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伟人:并非要做出惊天动地之举,寻常细节更能打动人心。革命领导人如此不易,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在新中国最艰难的时期,总理带领着大家一点一点实现了温饱,迈向小康,我们更加要牢记历史的使命,不忘初心,这才能不辜负总理的期望!而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当敢作为、有担当,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要坚信未来都会更好!
“延安精神”的又一次洗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内容丰富且深刻。它既是五千多年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发展和升华。从根本上来说,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而影片名为“周恩来回延安”,回顾和展现革命时期“延安精神”的形成、国内建设时期“延安精神”的延续,最终回归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的激励下,伟大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同筑就的大国崛起之路。
联想到近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美国有美国的规则,用他自己的逻辑对我国企业制造封锁威胁,我也坚信“对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我大中国的崛起,正是由世世代代革命领导人的坚定理想信念铸就的,希望此次国企以当年“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壮志、以“延安精神”打赢这次贸易之战!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路演首站抵达天津,南开大学的同学们率先欣赏了这部充满革命历史气息与领袖精神的“文化大餐”。影片放映中,不少同学都在低声抽泣,留下了感动的热泪。放映结束后,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刘劲登台,瞬间点燃了全场学生的热情,掌声、欢呼声不断。
当被在场学生问及此次塑造“周总理”的角色与以往有何不同时,演员刘劲给予了认真回应。他表示,以往自己只是单纯用心于扮演好“周总理”的人物角色,其他问题不需要过多操心。可这次不同,在这部电影中,自己还同时担任了导演这一重要角色,需要考虑的问题则更加全面,肩上责任感与使命感让自己努力做好方方面面。此外,也有同学问到,创作《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有什么独特之处。主创们也耐心解答,与大家分享了影片特别的创作体验和细节刻画。大表示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特殊之处在于是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以历史闪回、时空穿越的手法贯连了不同时期的延安发展状况与延安精神,并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部影片以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的方式逐层推进,体现了党和人民共同筑就的大国崛起之路。
2019周恩来回延安收获
电影《周总理回延安》改编自作家曹谷溪的报告文学《周总理回延安》,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深重的历史使命回到革命圣地延安,重温党的奋斗历程,铭记党的奋斗精神,提醒全党不要忘记延安这片土地上燎原的革命火种和延安人民对于中国革命的奉献。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和砥砺前行、永远奋斗的信念。
六十年前,美国人斯诺说:“走进陕北,才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才看到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 无论是体现我党历史还是伟人生平,“回延安”这段历史都是非常值得挖掘的。本部电影中讲述周总理1973年回到延安,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陕北延安,她是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承载着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光辉时代。
影片以周总理为核心人物,将延安人民群众、北京下乡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串联起来,总理的初心不忘、延安人民的信任坚守、知青的青春奉献、基层干部的踏实奋进,共同谱写出一曲赞美人民、赞美党的乐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继续前进的赤子之心和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体现出共产党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
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该片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比起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却选择了1973年6月的某一天,电影的片名就概括了一切。没错,电影就是讲述了周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历史使命,怀揣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热切情怀,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故事。
电影中详实的刻画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比如周总理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看到他们吃得狼吞虎咽,立刻感受到这里粮食的短缺,还有周总理在昏暗的阳光下帮老太太穿针引线,这些细节平实鲜活,记录了总理重回延安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周总理心系百姓的崇高精神。
还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之处,关于周总理惊人记忆力的说法,在电影也有体现。片中周总理与老乡们二十多年没见,张口就能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这样的情节源自真实,丰富的细节说明了他不仅有一双慧眼,也有一颗慧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惦记着当年一起为新中国打下基石的延安人民,显示了他不朽的人格魅力。
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该片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比起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却选择了1973年6月的某一天,电影的片名就概括了一切。没错,电影就是讲述了周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历史使命,怀揣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热切情怀,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故事。
“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指出
5月24日下午,院里组织广大党员同志观看《周恩来回延安》,影片主题鲜明突出、情节感人至深,用电影艺术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通过对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在阔别二十六年后回到延安的22个小时的难忘经历回顾,颂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风范,充分展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
影片为我们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始终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遥感室党支部的部分党员,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想。
王西萍:一碗金黄小米饭,装载着老百姓对革命队伍无私的支持与追随,寄托着老百姓对中国革命的希望和一心跟着党的勇气和精神。无论是父辈们的渡船还是我辈们的抬车,只要党需要百姓,老百姓义无反顾,用质朴纯洁的情怀拥护和爱戴共产党。
一碗金黄的小米饭,盛载着的老一辈革命家始终牢记老区人民,永远不忘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对新中国建立所做贡献。老百姓饿的是肚子,总理疼的是心口。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共产党员不忘的初心,虽然身体孱弱,但仍举杯盟誓,打气鼓劲,为老区的建设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
一碗金黄的小米饭,满载着老区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厚意,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虽然日子并不富裕,一袋袋小米,一颗颗红枣、一个个南瓜,饱含着老区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无私热爱,听党话,跟党走,为老区建设贡献自己。
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谊像滚滚流淌的延河水、生生不息,绵延流长;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和初心像那巍巍矗立的宝塔山,顶天立地,铿锵有力。
曹西锋:影片讲述了1973年六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热情颂扬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影片深刻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目的,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努力奋斗,片中,周恩来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感怀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牵挂老区老百姓的生活,追忆与延安老友的旧日岁月,怀念为自己牺牲的战友,牵挂着失去家人的老大嫂,仍然记得是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的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看着总理为延安发展心力交瘁,看着延安人民在当时还面临严重的温饱问题,想想平时我们衣食不愁的生活,教育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不应该养成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韩红涛: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影片通过1973年周总理强拖病躯,重回延安的几个片段,完美诠释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职位多高,周总理始终把自身定位于人民公仆,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感人至深,引人泪目。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大好形势,继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定能扛好为人民服务的这面大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多做贡献。
王娜: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盛世,看这部《周恩来回延安》,感触良多也感慨万千。在一次次被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纯善朴实感动后,我深深感到,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中,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强波折,也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着前行。
关勇:《周恩来回延安》的许多细节十分温馨而感人,正是由于这些细节,真实地还原了周总理心系人民,为国家、为人民而鞠躬尽瘁。即使身患疾病,周总理仍然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与时间进行赛跑,多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在回到延安后,周总理回忆起曾经战斗的地方,虽然阔别26年,但总理对曾经一起生活、战斗过的邻居、警卫、战友,老区的人民们,仍可以记得很清楚。
当看到延安老区老百姓的生活仍旧贫困不堪,淳朴的延安人民却从未抱怨时,七十多岁的老人眼角好几次落下了眼泪,没有过多的言语,“对不起”这简单的三个字,却道出了内心的痛处。在延安的二十多个小时里,总理四处奔波,不顾病重,就是想多看看延安这边土地,多和老区的朋友、人民在一起聊一聊。见了知青代表,并叮嘱他们发挥才能帮助老区人民,建设老区。在即将离开延安时,周总理为延安政府立下的誓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而破例喝酒。因为在总理心中,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位的。
虽然电影只有一个多小时,却因为几个小片段,深深地刻画出总理的和蔼可亲与老区人民的质朴无华,让大家看得感动不已,无论是周总理白衬衫需要小心洗,还是总理帮着曹大娘穿针或是老邻居将家里仅有的一袋小米送给总理等等,都感人至深,泣不成声。
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电影中受到思想教育,得到启发,汲取精神力量,继承发扬老一辈党的领导人身上所传递下来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关勇)
周恩来回延安革命题材电影观后感: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
论中国近代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论祖国大地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莫过于中国革命的摇篮——圣地延安;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伟大的领导人最关心的人莫过于中华儿女;论中华儿女最爱戴的人莫过于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一大批领导人。而历届领导人对于延安的感情尤为厚重,这种厚重是对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感怀,是正在履行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这种厚重更是希望全党全国全军都能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质朴无华的延安人民对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家的感情也尤为特殊,这种特殊是身为圣地人民的骄傲与自豪,更是盼望亲人常回家看看。
影片中大家看到,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回到了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和圣地人民同吃同住22小时;即使为国为民日理万机,总理还是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老战友的名字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和延安人民同坐一张桌,同吃一碗饭,对战友的母亲像家人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总理心里一直装着人民。
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这些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理的车陷入泥潭,百姓合力将其抬出,总理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心里装满了感动与愧疚;总理为曹大娘穿针,还将针头放在嘴里抿一抿,总理始终将人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总理心里一直爱着人民。
圣地人民视总理为亲人大过国家领导人;只有亲人会因总理担忧自己的生活而懊悔;只有亲人才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专程送红枣;只有亲人才会关心总理身体瘦削,担心总理吃不饱饭。人民心中始终挂念总理。
作为圣地儿女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盛世,看《周恩来回延安》,感触良多也感慨万千。周恩来总理不再是祖父辈口耳相传的伟人亲人,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更让我感动的是延安人民的亲切,纯善。回忆往昔,对比今夕让我感恩,延安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战略,离不开一代代领导人对延安地区和延安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领导人,时光正好,我们要接续拼搏奋勇向前。(孙婷)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于近日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据悉,这部电影受到了人民院线等众多院线的鼎力支持,得到每日六千余场排片体量,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残酷市场下,真正呼应了影片的主题“不忘初心,此心如金”。
据了解,人民院线在此次的《周恩来回延安》上映中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人民院线即为进一步深挖放映资源、提高综合上座率,做好优秀主旋律影片发行放映工作所特意组建,对特定优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要影片实行“专厅专用”,采取组织观看、优惠票价、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或奖励等方式,保证优秀主旋律影片的放映阵地。
除人民院线外,万达、大地、横店、橙天嘉禾、耀莱、金逸等商业院线和影院也持续给予影片排片支持,每日六千余场的排片从上映首日起便稳定如此,力图将晚年周总理的一段珍贵回忆带到更多观众面前。社会各界力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教育单位等纷纷包场响应,并深深地为影片中呈现的周总理所感动。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着力还原真实的历史现状,将周总理在延安22小时里发生的许多故事细腻还原,感动了老中青不同年龄层面的观众。他们对影片有着不同方面的关注与收获,有初中生说“总理给自己当年的大嫂,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曹奶奶戴眼镜的场景,让我一下就哭了,就是这种日常的举动最真实、最动情。”不少中年男性观众则表示,“影片通过回忆那段战争岁月,对陕北人民以及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士进行了全面回顾。当看到周总理为了与红军战士们一起饿肚子、讨饭吃的经历,确实被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震撼到了。”而老年观众则告诉记者:“真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流泪。感谢刘劲导演,他演得好,导得也好,每一个画面都拍得精彩!”
周恩来回延安真实历史故事影片观后感精选
由市委宣传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真实再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感人经历,热情颂扬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精神,是开展党史党性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该片已于5月15日在全国公映。
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了专家学者的盛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表示,该片在特定的年代,以一个伟大革命者的身份,重新回望革命圣地,永葆革命精神。周总理对待人民是一片赤诚,与人民是鱼水之情,他从延安人民那里汲取精神力量。该片采用类似于散文诗的叙事结构,弱化情节和矛盾,强调情怀、突出人格,是当今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
我自小酷爱读书,除了课上所学,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人文历史,我都爱不释手。但是,虽然涉猎广泛,由于从未认真思考过读书和学习的意义,我仿佛在黑暗中踽踽独行,没有方向。当有一天,我读到《苏菲的世界》,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愕然,我沉思,我想寻求我读书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要读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身份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传统文化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出发,认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的终极目的是明理修德。比如曾国藩告诫子孙:“余不愿(尔)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而到了现代,很多人认为孩子们读书受教育,只是为了将来有好的职业、有很高的收入,过很好的“生活”。
可这是我们现代青少年读书的意义吗?我们现代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苦苦探索……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13岁的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振聋发聩,仿佛一道光,一下子给我指明了方向。原来,读书和学习不仅可以修身齐家,还和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荣辱紧密相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爷爷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爷爷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天道酬勤,日新月异,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那个年代,所听所见最多的就是红色故事,大人们经常反复教育和考验我们,使我们在小小年纪就能看着宣传画指出井冈山、延安、上海等革命圣地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伟人,也能讲出红军长征、打土豪分田地、抗美援朝等革命故事。
当时,我最先熟悉的红色圣地就是延安,因为那里有一个特色景点——宝塔山。初秋,我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领导去延安,老领导坚决要登宝塔山,他说:“不来延安就得不到革命的洗礼,不登宝塔就领悟不到延安的精神。”我们登上宝塔山,站在塔顶,环顾四周风光时,他跟我聊起每次到延安必登宝塔,并侃侃而谈每次登塔的不同感受和延安的时代变迁。此时此刻,我的心田浸满了一种神圣感。
在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选读了《话说延安精神》这本书。通过系统地读书,我对延安精神的历史、精髓、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全国奔赴延安的青年大军、文化大军、科技大军、国际大军中,我体会到“到延安去”的极大号召力和吸引力。延安成为全国人才汇聚的高地,国际关注的重心,充分体现了延安精神的信仰核心力。从《陕北老百姓心中的“谢青天”》《论持久战》和《毛泽东“挨骂”的反思》等文章里,我也感受到共产党人闻过则喜、有过即改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东方红》的传唱、“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独特风景中,无不体现着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和担当。
【观看《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800字】推荐阅读:
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的心得体会07-04
观看《芈月传》的优秀观后感800字07-25
观看《开讲啦》的精选观后感800字01-09
观看《浮士德》的个人观后感800字07-25
观看《庆余年》电视剧的观后感800字05-27
观看芭蕾舞的个人观后感800字作文09-20
观看国内电影老炮儿观后感800字12-17
观看曹文轩《草房子》的观后感800字11-06
周恩来电影观后感06-14
周恩来家风观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