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精选8篇)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1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功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正确认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任何组织、企业,任何国家来讲,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这些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过多依赖自然环境。因此,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增加安全投入,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必须有经济发展作后盾。所以,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安全投入,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提供经济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安全生产需要的大量投入,有赖于经济发展的支撑。安全生产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人口仅有5000万的情况下,每年事故死亡约6000人;美国的煤矿二战前每年死亡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英、法、德等国的情况也类似。众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l万美元时,事故呈下降趋势波幅很小;当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时,事故就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沿海省份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山东省04年GDP增长11.9%,事

1 故死亡人数下降了3%。该省按照“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目标,在所有县市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并在74%的乡镇设置了专职安监员,在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约10%的情况下,山东省却下降了12.3%,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也由几年前的80%-90%,下降到了71%。同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江苏省也实现了事故死亡人数连续4年下降。而这一成绩也是在该省年均经济增长10%的基础上取得的。

所以说经济发展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根本保障,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安全投入必然获得相应的安全产出,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

发达国家安全投入一般占GDP的3.3%,而我国的安全投入目前还不到GDP的l%。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技术费用都是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按10%~20%的规定比例提取,但实际提取比例远低于这一标准。在许多新建项目中,安全生产配套设施被随意削减的现象比较严重。

同时,因投入不足,我国目前还有一些地方无专门的安监机构,而英国国家安全卫生执行局有4000名工作人员,荷兰3个安全部门每个都有1000多人,日本通产省仅管理化学品安全的一个科就有20多人。

安全投入不足,使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去年美国为0.017,波兰为0.23,印度为0.5,俄罗斯为0.7,而我国即使是设备条件相对较好的国有重点煤矿,也高达1.257。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要想从根本上减少事故,还得加快经济发展。

二、安全投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一般人认为安全投资是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2 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为主,提高物质安全化的资金投入。二是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解决人的问题为主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投入。如开展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投入,职工防护用品与保健、安全技术攻关等投入皆构成了企业安全投入、投资。这些安全投资有利于安全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发展和提高。

安全投资究竟有多大的效益?很大程度被人们认为是摸不着、看不见、只投入不产出的亏本事。这是因为安全投资所反映的经济效益有它独有的特征,未能被人认识。它不同于一般生产经营性的投资,没有直接的很明显的盈利收入,它是渗透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中,效益是潜在的。

它的经济效益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一)安全投资可转化为效益

由于安全投资能解决不安全的因素,加强了安全管理,使之不发生各种事故,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使得生产经营性投入不受到损失,实现产品质量、产量的提高,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也是一种经济效益。例如“九五”期间,我国在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现有各类在役管道800万公里,压力容器4227万台),投资在2400亿元以上。按最保守的估计,平均使用寿命能够延长其设计寿命的50%,可节约投资1200亿元以上。以平均寿命20年计算,每年可节约设备投资60亿元以上。若再计算避免更新设备减少的停产

3 损失,其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再如“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典型作业环境粉尘危害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开发了双区交变电场静电凝并除尘技术,增强了粉尘凝并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微细粉尘的收集难题。开发的不对称预荷电静电增强过滤除尘技术,有机地结合了粉尘静电凝并与常规静电增强效果,可显著地降低过滤阻力,改善清灰性能,延长布袋使用寿命,提高微细粉尘的收集效率,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负效益转化为正效益

在某企业曾发生一起事故,给企业的利润和产值造成了损失,而后来采取了措施,进行了安全投入,治理了事故隐患,加强了安全管理,杜绝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这可以将前次事故损失数视为安全投资后实现的直接经济效益。如某厂一台6吨天车,起吊设备时,由于超负荷发生坠落事故,设备损坏,造成5万多元损失。后来花4000元购置了压磁式超重负荷限制器,避免了类似事故的发生。又如某厂曾发生一次电炉投料混入炮弹爆炸事故,损失近40万元,后来增加了人力投入,在废钢入库、加工储备、入炉三个岗位上设立了9名专职危险物品安全检查员严格把关,一年内拣出危险爆炸物225件,避免了电炉投料爆炸事故,从而避免了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

因此,可以断言,安全投资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投入获取的经济效益都是可观的。安全投资和企业经济效益有着一定的关系。安全投资少,会严重影响企业安全进展速度和水平,另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制约。因此,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益

4 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大安全投入。

三、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实践证明,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没有安全的效益也只能是暂时的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同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经济发展与事故发生成正比,经济发展速度越高,事故发生概率就越大。但是,如果具备完备的安全设施、到位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

(一)搞好安全生产能够保护生产力。生产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类自有生产活动以来,便存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的本质就是不断消除隐患、遏制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二)安全生产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安全生产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而且行业风险越大,贡献也越大。生产是一种复杂 的物质转换活动,活动全程中会遇到各类事故隐患。安全生产通过排除隐患、遏制事故。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无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浏阳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生产基地,年产销额高达23亿元,占全国烟花出口总量的65%。近年来,该市投资5亿元,在烟花行业实施旨在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工厂化、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改造,实现了连续4年无重特大事故的目标,获“全国涉爆斗争先进集体”称号,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综合实力居湖南省前列的城市。相反,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安全生产,造成事故不断、生灵涂炭,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众所周知,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由于不重视安全生产,也曾吃了许

5 多苦头。发展初期,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速度,忽视了安全生产,留下了许多隐患。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化工企业大爆炸,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这样才有了高速健康的新一轮大发展。

深圳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有安全作保障,从效益上看,尽管有些不重视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长期不懈地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尽量少发生事故或是不发生事故,对生产经营单位来说,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日均事故死亡达320人,每年事故损失近2000亿元,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投资。实际上在重购设备恢复建设往往需要数倍于损失额的资金。可见,事故越多,生产力越低;事故越少,生产力越高,这是一个被实践所证明的辩证关系。

四、安全与经济最终良性互动

安全与经济的关系,最终是达到两者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且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工作重心的三大战略性转移:

(一)由重生产、轻安全向生产安全并重转移。

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针对当前由于重生产轻安全导致事故高发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发展。要真正认识到没有安全的生产,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发展是硬道理,但安全是更硬的6 道理。“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遏制重特大事故就是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如果人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那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也谈不上经济发展,搞好了安全生产,正是代表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护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由灭火型向事前防火型转变。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预防为主”是安全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亡羊补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亡“羊”毕竟丢了,且“补牢”是以“亡羊”为代价的。

著名安全经济学家罗云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事故整改产出比,两者的比例为1:5。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现代安全经济学“金字塔法则”认为:预防性设计时考虑一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制造时十分的安全性效果,进而达到运行投产后千分的安全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安全经济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宿命论:被动承认出事故是命中注定;近代补救论:即事后“灭火”。再就是现在“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能用血来验证”的现代预防论: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着力于事前“防火”。从宿命论、补救论到预防论,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善除恶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切事故都源于隐患,惟有加强源头预防,根除隐患,才是治本之策。

(三)由传统人治型向现代法治型转变。

“法令兴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要依法加大对事故责任者的惩治力度,实现安全生产的法治化。

浏阳市针对烟花行业的“火药桶”特点,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建立了市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组、职能部门与企业、乡镇与联村干部、组与村

7 民的六级互联互保安全责任制,并将其纳入目标考核。同时,我们还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系产区、主管领导安全述职、干部排查隐患登记三项制度,将“乌纱”“饭碗”紧系安全,鞭策干部严防死守。今年来,依法查处烟花非法生产105起,没收产品6896件,拘留85人,有效地改善了安全状况,促进了经济发展。

总之,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组织、一个小家,都有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处理好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安全失去经济的物质保障,又不能让经济撇开安全独自危险性前进,而是要做到两者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真正达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2

一、完善的技术服务和物质技术保障是飞行安全的基础

正确处理飞行训练和飞行安全的关系问题, 要有完善的技术服务和物质技术保障。改善飞行员的训练条件和更新航空技术装备有助于降低事故率, 提高战备水平。飞行专家认为, 气动性能好、便于操纵的新型飞机可使飞行员在及其危险的情况下准确地飞行。此外解决飞行员的抗负荷问题也很重要。当代飞机的机动性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飞行员对工作负载的承受能力已成为充分发挥飞机机动性能的制约因素, 而负载较大也成为某些飞行事故的原因。因此, 除了加强飞行员的体力锻炼外, 还应运用新的抗荷飞行服来帮助飞行员在超负载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

二、高素质的飞行人员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决定因素

飞行专家认为,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 包括试飞员, 也可能在估计判断情况、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时出现失误, 如果一味把追求安全作为目的, 从而降低战斗力的水准, 那样在实战中就会酿成更大的危险。基于这种认识, 笔者认为妥善的解决方法, 除了改善飞行训练的客观条件外, 还要提高飞行员素质。在战斗训练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求飞行员靠高水平的安全飞行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告诫每个飞行员时刻都应该做好同强大敌人进行空战的准备, 其中包括在不利的情况下, 在昼间或夜间、在简单或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完成安全快速机动。而这一切技战能力, 除了优良的硬件条件外, 最主要还是靠训练、训练、再训练, 才能获得。因此, 我们应把通过强化训练培养一流飞行员作为保障安全的主要途径。

(一) 要始终坚持依法治训

治军要严, 组织管理飞行训练更要严。如果不依法施训, 有章不循, 执法不严, 那么就会害了部队, 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往往与此有关。依法治训, 就要知法懂法, 必须针对部队人员流动大的特点, 加强条令、条例的学习教育, 结合训练实际经常抓、反复抓, 使全体人员都能熟悉训练法规、牢记岗位职责, 成为组织飞行训练的明白人。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 带头遵章守纪, 模范的执行各项法规, 为部队做出表率。同时, 要加强监督, 各级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同时, 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把自上而下的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另外, 要坚持标准狠抓严肃性。要坚决纠正训练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随意性大的恶劣作风, 在训练条件的掌握上不能心存侥幸、打“擦边球”。要大力提倡“钉是钉, 铆是铆”严格按规定办事的精神, 在依法施训的问题上, 决不允许随意变通。依法治训, 还要坚决纠正执法不严的问题。

当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有两种倾向必须纠正:一种是对训练中一些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违纪问题, 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直到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通了漏子甚至出了事故, 才来亡羊补牢;另一种是发生问题强调客观, 避重就轻, 推诿责任甚至姑息迁就, 结果是掩盖了矛盾, 使问题得不到解决。为此, 必须强调严格执法, 要一级抓一级, 对违反法规的人和事, 不管是谁都要一视同仁、一抓到底, 要敢于碰硬。这样, 飞行训练工作才能真正依法实施, 保证飞行安全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 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实践告诫我们, 训练工作要想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 部队上下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胜不骄、败不馁, 训练思路清楚、步伐稳健, 以质量求安全, 才能牢牢把握训练工作的主动权。否则, 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背离, 从而影响训练质量和飞行安全。

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是要根据上级的知识和要求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我军历来强调, 发生事故后要查清原因, 认真接受教育。不论是发生事故的单位, 还是安全形式较好的单位, 都要从事故中汲取教训;要用辨正的观点来认识问题, 没有发生事故不等于没有事故隐患。如果在成绩面前看不到问题, 沾沾自喜, 从而失去对各种隐患的警惕, 那么安全就岌岌可危了。二是要善于从兄弟单位发生的问题中吸取教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必须眼睛向外看, 开阔视野, 既要虚心学习和借鉴许多长期保证安全单位的经验和做法, 更要认真吸取兄弟单位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

(三) 要始终在抓质量上下功夫

质量是飞行训练的核心。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保证安全就没有基础。分析以往的飞行事故, 绝大多数与训练质量有关。

1. 抓质量, 必须树立很强的责任意识

各级都要对人民负责、对未来战斗胜利负责的态度, 从难、从严、从实践需要出发训练部队, 狠抓训练质量。

2. 抓质量, 必须严格坚持质量标准

训练质量好坏有一个客观标准, 所谓高标准、严要求, 就是要坚持质量标准, 即严格按训练大纲施训、按评分标准评定成绩。这里, 必须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评定质量优劣一定要实事求是, 不打“和平分”、不打“面子分”, 在质量问题上掺进一滴水分, 就会为事故埋下一个隐患。

3. 抓质量, 必须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抓质量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各级必须加强对训练质量工作的领导, 各级主管要带头抓质量, 严格搞好质量监控, 及时发现训练质量上的潜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于训练质量, 要求各级紧紧围绕岗位职责抓落实, 切实履行职责, 务求达到规定标准。

正确认识书法中点画与线条的关系 篇3

按照字典、词典中的解释,“点”是“汉字的笔画,形状是‘、’。”而对“画”的解释为:“汉字的一笔叫一画”、“汉字的笔画”,这表明字典、词典里也没有讲清楚点画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书法中的点就是“、”的话,则很难为书法创作者所接受:而画是“汉字的笔画”仍然没讲明白“画”的形状是啥摸样。那么,书法中用毛笔书写出的横、竖、撇、捺、折、钩等是什么?是笔画。点是行笔的浓缩化。故可以写出千姿百态的点:传统书论中所说的“画”是指“笔画”,笔画应是包括了点、线、面在内的墨迹形式。“画”本身包含了“有一定形状的线条”这种墨迹形式。只不过点画强调的是作为“字义的信息载体”的结构方式。线条强调的是有视觉冲击力的形式构成。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古代没有提到的现在提出来就是错的?历史是积累、积淀的,是扬弃的。任何词语概念都会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前进,其相应的内涵和外延将有所变化。诸如旧词语义场的改变、新的词汇的诞生,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过去的《康熙词典》里并没有知识经济、新新人类、网络文学之说,但是现在有了,这就是发展。仅就书法创作而言,历史上的书法典籍是未有记载的,因为“书法创作”这一说法是新时代的产物,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古人不存在书法创作?或者说我们现在提出书法创作是错的?当然不是。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书法的本质是什么?书法艺术的本质就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借助汉字符号的艺术表达,这种艺术表达是有着审美意味的表达。欧阳中石先生在其大作《我对“书学”的思考》中提出的“积学升华,书文结晶”观点,把学来的东西积累起来,进而让它升华出来,“书”和“文”让它出来结晶。对这一点金开诚教授也深有同感。并说“我很想对中国书法艺术重作一个类似于定义的解释,……就我见到的‘现代书法’优秀作品而言,无论作了多大的变形、夸张,或者多少装饰性的笔墨,其核心部分仍然是对有意义的汉字素材的艺术想象和加工。所以这些作品只是丰富和加深了我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而并未改变我的理解。”这表明了书法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是发展的。并且书法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关于书法的定义是多样的,诸如:书法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书法是抽象符号艺术、书法是抽象造型艺术、书法是表现艺术、书法是抒情艺术、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艺术等等。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书法是艺术。并且无论说书法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抽象造型艺术,还是写意的哲学艺术,都有一个书写汉字的根本前提,所以说“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是不为错的。那么,作为艺术的书法中线条与点画的“共舞”恰恰铸就了书法的艺术特质。毋庸置疑,汉字本身就具有造型、设计的空间意蕴,并且优秀书法作品的一个重要而又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具有能引起人审美欲望的视觉形象,也就是它具有视觉冲击力。由此“追求视觉冲击力”是无法仅由“点画”独立支撑,必须有线条的加入。同时,对线条这一概念的运用,有利于对书法进行“大美术”视野中的更为宽泛的理解。

在许多书法家眼里,线条与点画一样是有生命的,并不是无所依归的抽象概念。在西方也有称之为书法的单词calligraphy——是一种美术字意义的书写。也有称之为印的单词seaI——一般意义的印章,而对中国书法、中国篆刻(刻字)则翻译为ChineseCalligraphy、Chinese Seal。Chinese表明是中国的,是中国文化孕育出的calligraphv(书法),是浓缩了中国情感的seal(印章)。所以,在中国书法的家园里,线条本身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抽象物,而是与传统中的“点画”一样鲜活的精灵。

其实,自1978年以来中国书法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尽管龙蛇混杂、良莠并存。但无论是技法的抑或是理论的。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异域文化的借鉴,都有着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在努力地寻根探源、求新创变。尽管存在泛功利思想和文化缺失现象,这并非中国书法本身造成的,况且这些也只是前进道路中的“衍生物”而非“主旋律”。在一个多元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时代,在前进与发展中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现象,应该说是正常的,我们应该重视和正视,对于“线条”作为一个概念的出现也当如此。中国书法发展到当下。全球性的文化大背景的变化,导致了对中国书法的审视角度的不同,许多带有试验性质的正在向书法的中心游走,所以我们应有的观念为——并不在于是以“点画”还是以“线条”看待中国书法,而在于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态度。这牵涉到书法的内容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作为书法艺术载体的汉字是身兼两职的:一方面作为字义的信息载体,而另一方面也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的单位。”当然,这仍然只是中国书法内容的一部分。因为。作为书法作品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单纯意义的文字书写有了本质的区别。一般意义的文字书写只是存在“言”与“意”两方面的功用,“言”是指作为说明某种意思的文字,而“意”则是指书写出的文字所表达的某种意思,这些与书法创作中的内容并不一致,尽管书法创作需要以文字作为审美形象的载体。而作为艺术创作的汉字书写,是通过汉字之形(语言符号)表达书法家思想、情感的生命意蕴。书法中的内容是“言、象、意”三层面的统一是书法中的“言”是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象”则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书写出的文字形象,二是指包括了“言”、文字形象、印章、装裱形式等所有视觉形式在内的经过整合后的视觉形象,它既是一种综合的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笔者所指之象是第二种情形。“意”是象外空间。是“心象”的映寓之所。即形象之后所要表达的“意境”——“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书法创作完成的正是这种“心象”的凝结形式——具体的作品,“言”与“象”不过是表达“意”的方式、手段而已。所以,优秀的书法作品都能体现出这一特性。譬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言讲的是王羲之等一帮文人在兰亭雅集之事。其象表现的是作品中字的结构与通篇章法等所形成的视觉形式,其意则体现了王羲之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畅叙幽情的儒雅与快乐等,其他若颜鲁公之《祭侄稿》、苏东坡之《黄州寒食诗帖》等亦然。这也是现代许多所谓创新作品并不是很成功的症结所在。他们让汉字变得没有了汉字的味道(失去了文字意义),剩下的只是笔墨技巧的表达,那么“意”(象外空间)又从何而来呢?

当书法创作越来越向纯艺术化的道路迈进时。就越来越强调审美,那么无论创作抑或

欣赏。都是以言、象为载体,可以得意忘言、忘象的。书法作品中的“象”是最初最吸引欣赏者的主要因素,最开始抓住人眼睛的是书法作品的笔墨形式,而后才关注文字内容。而关注文字内容的目的则在于求证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与笔墨形式所表达的神与情相吻合。因为尽管艺术是书法家情感、思想的表现,但情感、思想本身并不是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或形式诉说。这里就出现了现代书法创作与传统书法创作在对待文字内容的不同观念与态度。在传统书法的概念中,人们注重的是是否能看懂文字内容究竟是啥意思,所以文字内容所展示的语言形象与书法所表现的视觉形式往往是“同形同构”的,也就是说,传统书法创作更关注的是文字内容本身,笔墨形象大多是自然修炼状态的流露,即遵循“言——象——意”的过程。而现代书法创作往往法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是“意——象——言”的过程,往往是先有创作意图,然后设计用什么样的形象或形式进行表达,最后才是选择汉字内容。比如手岛右卿对《崩坏》这幅作品的创作,他一直希望创作出一幅能表达二战时期日本被炸之后,四处残垣断壁、坍塌毁坏景象的作品,经过苦思冥想、反复实验,终于锁定了“崩坏”这两个字。并创作出了即使不懂汉字的人也能看得出“有一种倒塌、崩坏景象”的作品。这也表明了。书法作品的内容既非“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言)所能涵盖。也非“笔墨技巧下所产生的文字形象、印章、装裱形式等所有视觉形式在内的经过整合后的视觉形象”(象)所能涵盖,因为除此之外尚有作为象外空间的“精神意蕴”(意)的存在。只有是能够很好地表达了“意”的“言”与“象”才是有价值的,这一点恰恰是一个不该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书法创作中既有点画的位置,也有线条的一席之地。单纯追求笔墨技巧不是书法艺术,而抛弃笔墨技巧则更不是书法艺术。点画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可读性,线条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可视性。二者应该是统一的。

线条联结了古今中外,让中国书法的创作形式变得更加广博,其语汇更加丰富。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使中国书法本身也成为一个生命体,有着自身的规定性与约束力。并且。这种约束力与规定性也以一种无形的力要求或作用着面对它、追寻它的书法家们,中国书法正按照一定的规律进一步地创生着。这种创生也正是遵循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书法中存在着点、线、面的事实,这些词语指的是笔画的大小粗细长短而言。古人所言“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等词语都是有着线条性质的描述。同时,由于墨分五色——浓、淡、枯、湿、煤,以及中锋行笔所化生而成的点、线、面所呈现出的三维的立体性质,大大丰富了书法的视觉形式与造型形式。而这些除了点画的作用之外,还得力于线条的魅力。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无论如何运用线条表达,都不能抛弃汉字。否则就不属于中国书法的范畴。汉字的外在规定性是“点画”,抛弃了点画的线条形式只能是不属于中国书法的抽象形式或抽象画了。

因此。中国书法既不是纯粹的点画构成,更不是纯粹的线条形式的表达,而是点画与线条有机统一的艺术表现。点画是汉字字义的信息载体:线条是汉字视觉形象的抽象表达。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可能准确表达中国书法“言、象、意”的深刻意蕴,这也是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原由。

而中国毛笔线条的质感与油画笔、钢笔线条是不同的。毛笔线条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种“奇怪”如中国画兰叶之柔、柳条之韧、山石之坚、松柏之老等尽皆可以表现。“中国书法的点画线条不强调具体自然物体的质感,而是统一在纯粹的线条美感之中,它充满了生机、力量,并富有节奏,还蕴涵了精神、修养与感情的内涵。点画线条传统的主要来源,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契刻的犀利(劲利感):金石的班驳(猛烈感):毛笔的柔润(抒情感)。”不仅如此,王冬龄先生还将书法线条的哲理性总结为八个字——气、骨、圆、润、柔、畅、情、真。

所谓“气”,是说气是万物生成之本原,古人将线条比喻为筋骨血肉俱全的生命意象,要求其气脉贯通,对于书法的线条应求其“气盛”、“气清”、“气沉”、“气活”,而忌“气短”、“气浮”、“气塞”、“气浊”,并且书之气与书家之元气亦相关联。

所谓“骨”,是说书法的线条必须要有力量感和重量感,并且只有“骨”还不行,还必须有血有肉。

所谓“圆”,是说书法线条求“圆”在哲学上有象征意义。圆表现了圆满与和谐等,它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形圆,即指区别于直线的曲线:二是质圆,指线条有厚度,有立体感:三是势圆,这种圆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哲学理性的圆。

所谓“润”。是说虽然书法线条墨色在纸上已经干了,但是水与墨在一起所形成的湿润感觉能够始终保留下来。墨深深地蕴涵在线条内。另外。“润”还有细腻光滑的含义。要求线条有一种丰满感。

所谓“柔”,是说书法之线条有柔韧感觉,这也是由毛笔的特性所决定的。古今书家均指出笔锋柔而能挺,由此用毛笔写出的书法线条也就更柔韧而挺拔了。书法线条之耐看与其“柔”之特性是分不开的。

所谓“畅”,是说书法线条应富有流顺畅达的运动感,书写者本人驾驭、表现线条能引起的一种心理上的快感,观赏者观其线条的运动节奏能生畅心悦目之感,所谓“心手双畅”是也。追求线条之“畅”,本质上就是追求线条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书法要线畅神畅。惟其如此。才能反映出书法线条的生命律动,体现东方线条意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所谓“情”,是说书法线条是能够“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多情之物,因为中国文化就是一个有情有意的文化。作为艺术的书法也是如此。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昕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也,书之首务也。”

所谓“真”,是说书法线条是徒手线,在追求势态变化上应当“道法自然”,而不应当矫揉造作。书法线条贵天真、自然,而忌俗气、匠气,即线条点画上的装腔作势的造作气。“真”不仅表现在线条上的天真、自然,还体现于书写者的真诚与“赤子情怀”。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4

单位和通讯地址: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初级中学

执教者:冯旺才邮编:726406电话:***

第十课我与集体共发展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集体、融入社会”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关心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态度,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框题侧重于从学生的交际能力入手,在明确了自己已是初中生并认识了新伙伴的基础上,去尝试了解集体、融入集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集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实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本框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因为如果让学生通过课本真正学会融入集体、让他们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学会从集体中汲取营养,认识到集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平时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地提升他们地精神境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实例,穿插多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图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体会“团结就是力量”,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充分利用课本及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解决。

2、教学难点: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用过学生实践活动及多媒体展示生活片断来解决。

【教法教具】

1、教法: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设立1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小组成员活动。老师负责整理、分析、激励、综合。

2、教具:多媒体课件、筷子等。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收集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个人与集体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展示多媒体: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通过刚才自己额达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悟好吗?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生: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生:只要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师:是的。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集体中,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呢?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师用多媒体展示出示学习课题。

师:下面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咱们分成六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把我们每个人都融入到集体中去,尝试一下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活动一:“我该怎么办?”

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组情景

情景一:小玲今天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小组活动。

情景二:但是今天刚好轮到小玲为班级出黑板报,小玲该怎么办?

师:下面各小组开始讨论分析,为小玲寻求良好的对策。

(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师认真关注学生发言,准备作出活动小结)

生:一致表示让班内同学们帮助小玲出板报,小玲去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师:多媒体展示歌曲《朋友》

师小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师多媒体展示板书:个人离不开集体

活动三:成对曲线赛跑

师:在比赛前,为了让你们更好地体验个人与集体地关系,下面你们每个人都自己练习一下绕障碍跑,体验一下个人练习的感受怎样?

生:完成个人绕曲线跑

师:下面咱们按小组排好,一个连一个结队跑,绕过所有障碍物,而且队伍不能脱节。以最先跑过终点的队为胜,体验一下集体练习的感受。

生:完成结队绕跑比赛

师:“自己练习与大家一起跑有什么不同吗?

(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思考、讨论)

生:“自己练习比较轻松,可以跑的快些。大家一起跑的慢,很难跑”。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我们要一条心,一起努力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师积极表扬,激励评价学生发言)

师多媒体展示名言:“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师展示板书小结:集体离不开个人

活动三:“折筷子”

师:“下面我发给每组同学1根筷子,然后请组内同学把它折断。”

生:“太轻松了,一个人一下子就折断了。”

师:“好,下面我发给每组同学一捆筷子,可请组内所有大力士参与把它折断。” 生:“需要好多人,废很大力气才能完成。”

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

生:“团结就是力量!”

师:我们全班同学为了共同得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集体的力量就强大;反之,如果是单兵作战,将会像一盘散沙一样,缺乏凝聚力,集体的力量就弱小。

师多媒体展示:“团结就是力量”

师: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依靠集体的团结共同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典型事例,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吗?

(给同学们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生:“前一段时间我生病耽误了许多课,是同学们帮我补齐了。”

生:“我成绩的取得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生:“前不久,全国上下一起努力,抵抗“麦莎”袭击。”

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了“非典”。”

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共同克服洪灾。”

生:“很多伟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集体。”

师:“好!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下面我就奖励给同学们一个礼物。”

多媒体展示三组片段:

片段一:全国抗击“非典” 的情形画面;片段二:“神舟”五号升空的景象; 片段三:“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视频。

(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组同学表现都不错,而且同时也尝试到了集体的力量。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集体。

生相互交流

师:“除了小组和班级,同学们还在哪些集体中生活、学习呢?”

生:“学校、祖国。”

师:“对,不仅是咱们的班级、学校,我们的祖国也是令人自豪的,在这些可爱的集体中,你有什么打算-------生畅谈理想?”

多媒体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背景画面为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全班同学起立齐唱、下课。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5

正确认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及其意义

合理而健康的.物质需要与科学而高尚的精神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上全面、科学地认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及其关系,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顺利推进.

作 者:王琼玉  作者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广西,桂林,541001 刊 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17(3) 分类号:B022 关键词:需要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6

【内容提要】律师是受被追诉者的委托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或者进行辩护的诉讼参与人。保障律师享有必要的诉讼权利,也就能有效地维护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从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律师的政治和业务等条件,律师与被追诉者的关系,律师的诉讼权利,律师会见被追诉者遇到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全面地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  键  词】认识/被追诉者/律师/刑事诉讼/权利

一、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享有的诉讼权利

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采取对抗式的诉讼形式,加之传统上没有公诉与自诉之分,因此,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本文简称“被追诉者”)在起诉前,一般被称为“被控告者”或者“被告人”。在大陆法系国家,由于采用审问式的诉讼形式,传统上绝大部分国家有公诉与自诉之分,因此,对被起诉者,一般有明显的区分。例如,德国和法国将起诉前的被追诉者称为“被疑人”;在起诉后,称为“被告人”。〔1〕在日本,将公诉前的被追诉者一般称为“被疑人”;在向法院移送起诉时,称为“被告人”。(《日本刑诉法》第201条第11款第1项、第205条第4款、第356条第2款)在意大利,将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被追诉者称为“被调查人”或者“嫌疑人”;在审判阶段,称为“被告人”。(《意大利刑诉法》第350条、第60条第1款)在前苏联,将立案后的被追诉者称为“犯罪嫌疑人”;经过确定被告人的程序(侦查程序一部分)的确定后,称为“被告人”;审判时,称为“受审人”。(《苏俄刑诉法》第52条、第46条)在南斯拉夫,将起诉之前的被追诉者,称为“被告人”;交付审判以后,称为“受审人。”(《南斯拉夫刑诉法》第147条)在罗马尼亚,将立案后至提起公诉之前的被追诉者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提起公诉后,称为“被告人。”(《罗马尼亚刑诉法》第233条、第237条)在越南,对立案后至提起公诉前的被追诉者,称为“犯罪嫌疑分子”;对交付审判的被追诉者,称为“被告”。(越南刑地第34条)

综上可见,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刑诉法或者刑事法律,基本上将立案、侦查、起诉阶段的被追诉者称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疑人、嫌疑人);在审判阶段,称为“被告人”(或者受审人)。

修改原刑事诉讼法时,立法者在参考、借鉴国外刑诉法中有益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原刑诉法在立案、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被追诉者统统规定为“被告人”作了如下分解:将立案、侦查、起诉阶段的被追诉者规定为“犯罪嫌疑人”;将审判阶段的被追诉者规定为“被告人”(现刑诉法第84条、第89条、第90条、第139条和第151条)。

由于被追诉者受警察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追究,是刑事追究的对象,从无被追诉者刑事案件不能成立的角度讲,被追诉者是刑事诉讼的一方,是刑事诉讼中的中心人物。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受到刑事处罚看,他们是科刑的对象。综合整体观之,他们具有这样六个特点:1、被指控有犯罪嫌疑,可能是科刑对象。2、处在被讯问、被审问的地位。3、绝大部分被追诉者的人身自由受到羁押或者被限制(被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4、他们对自己的犯罪情况最清楚;5、绝大部分被追诉者很少或者不懂得法律知识,需要他人提供法律帮助。6、有罪者人人都希望得到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被作无罪处理。7、无罪者迫切希望速迅判决他无罪。

由于被追诉者与控诉方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控诉方是司法机关,讯问、审问他们的办案人员熟知甚至精通法律,有较高或者很高的讯问、审问专业水平,且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予以帮助;加之被追诉者人身自由受到羁押或者受到限制(被监视居住或者取得候审),自己很少或者不懂得法律知识,就整体而言,处于防御和不利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为了维护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和实现司法公正,各国刑诉法均规定了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被追诉者享有必要的合法权利。概而言之,在刑事诉讼中,主要享有三方面的诉讼权利:1、辩护权。辩护权、实质上是一种概括式的主功防御权。它包括自行辩护权和律师(聘请的律师或者被指定的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法律服务和辩护)的权利。自行辩护中,包括陈述权、辩解权,反驳权、辩论权,控告权,申请调取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权,申请回避权,申请保释权,最后陈述权,上诉权,等等。它们属于积极的防卫权。2、沉默权,即对自已有利或者不利的事实和理由,均表示出缄言不语的权利。3、拒绝回答权,即对警官、检察官、法官的讯问或者审问言明拒不答复的权利。沉默权和拒绝回答权,属于消极的防卫权。它们只在少数国家的刑诉法中才有规定。

在中国,现刑诉法除了未规定被追诉者享有消极的防卫权(沉默权和拒不回答权)以外,与国外刑诉法相比,更详细、更广泛地规定了被追诉者享有积极的防卫权。例如:1、在整个刑诉过程中,规定被追诉者享有:使用本民族通用语言及文字的权利(第9条);对办案人员侵犯诉讼权利和侮辱人身的行为,享有控告权(第14条);申请回避权(第28、29、32条);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的权利(第32、33条、395条);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第52、第60条第2款);当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时,享有要求解除的权利(第75条),等。2、在侦查阶段,聋、哑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有权要求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翻译(第94条);对讯问笔录有阅看和纠正的权利(第95条);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被逮捕的可以聘请律师为自己申请取保候审(第96条)等。3、在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享有陈述自己意见的权利(第139条);如果被作出不起诉决定,有权要求释放(第143条);对不起诉不服,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第146条)等。4、在审判阶段,凡属法定公开审判的案件,有权要求公开审判(第152条);在法庭审理中,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第155条);有权申请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第159条);有最后陈述的权利(第162条);对庭审笔录有阅读和纠正权(第167条),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享有上诉讼权,且不得被剥夺(第180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有申诉权(203条)。综上可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十分广泛的诉讼权利。由于他们处于被追诉地位,有的受到羁押或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加之绝大多数被追诉者不懂法律,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行使诉权利,因此,他们特别需要聘请知晓甚至精通法律的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或者进行辩护。被追诉者享有的上述法定诉讼权利,属于本源权,被聘请的律师享有法定诉讼权利,是由本源权派生出来的继受权,二者是本与末、源与水之间的关系。

二、肄师的业务和政治等条件

在国外,对于律师,有的国家称其为“法学家”,有的`称其为“辩护士”,还有的称其为“法律专家”,等等。但是,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大多数称其为“律师”。律师必须是熟知或者精通法律的专门人材。在业务条件方面,最低必须是法律院校

的本科毕业生。最高的是法学博士毕业生。例如,在美国,律师必须是高等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士,在法学院经过三年全日制修完法学课程并获得法学学位(包括硕士、博士);在法国,律师必须是法学学士或者法学博士(特殊者除外);在匈牙利,律师必须是法学博士;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等国,律师必须是受过全面法学教育或者法律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德国,则要求律师具备充当审判官的资格能力;在日本,律师中有的是曾任最高裁判所的审判官,有的是获得司法实习等资格后曾任五年以上简易裁判所工作的审判官、检察官、裁判所调查官、事务官,等等。〔2〕<%黄东熊著:《刑事诉讼法论》,三明书局印行;第43页―45页,林山田:《刑事诉讼法》,汉荣出局有限公司印行)。%><%周国均著:《刑事辩护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0页至第12页。%>在政治和道德方面,律师必须是“没有违法历史,在家庭和社会上表现良好”。(罗马尼亚1954年《律师法》)和“道德纯洁和品行优良”。(前苏联1979年《律师法》)〔3〕由上可见,在国外,律师必须是熟知甚至精通法律和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材。

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律师法中合理内容的基础上,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规定,在业务方面,律师必须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以及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经过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的人员,或者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法学研究、教学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申请律师执业,经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考核批准,授予律师资格 的人员(《律师法》第6条和第7条)。在政 治和道德方面,律师必须是拥护宪法和遵守 法律的人员,同时是品行良好没有受过刑事 处罚(过失犯罪除外)、未被开除公职或者  未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律师法》 第3条、第8条和第9条)。综上可见,从整体上看,中国律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及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是比较高的,也是完全可依赖的。由司法部制定的从1993年3月 1日起施的《律师惩戒规则》(共29条),还为促使律师依法执业和全心全意地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进一步提供了保障。

在国外,特别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律师的性质是自由职业者。在中国,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法》第2条)。他们既不同于国家机关中的公务员,也不同于公、检、法机关的执法人员;既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学校中的教师、干部和职工,也不同于乡镇、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所中的法律工作者等。这种职业性质,决定了律师在社会上处在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矿、学校和公民个人等提供有偿法律服务(指定辩护除外)的地位。

三、律师的诉讼权利

为了便于为被追诉者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各国刑诉法、律师法和有关条例,均规定了律师享有许多诉讼权利,诸如有权会见被追诉者;警察讯问被追诉者时律师有权在场;受当事人本人或者亲属的要求,有权代其申请保释;享有进行庭外调查取证权;在庭审中有权出示证据;有权对控方出示的物证、书证进行质证;经法官许可,有权询问对方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权与控方的检察官、被害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论辩和辩论等。与国外相比,中国现刑诉法赋予律师更加广泛的诉讼权利。例如,1、在整个刑诉过程中,对公、检、法机关采用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律师有权要求解除(第75条)。2、在侦查阶段,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他们了解有关案情;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为其取保候审(第96条)。3、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在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第36条);有权依法向证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及被害人等收集、调取、证据(第37条第1、2款)。4、在审判阶段,辩护律师有权出庭参加诉讼(第154条);经审判许可,有权向被告人发问(第155条);经审判长许可,还有权对证人、鉴定人发问(第156条);有权对当庭出示的物证、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发表意见(第157条);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第159条);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与公诉人进行辩论(第159条);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第168条),等等。

由上可见,与外国律师相比,中国律师的业务素质并不差,政治和道德水平比他们高;中国律师与聘请人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国律师只能依据法律为聘请人提供法律帮助,不能为了迎合当事人的意愿而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律师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除了帮助被追诉者行使法定诉讼权利以外,本人还享有前述广泛的法定诉讼权利,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和遵纪守法。总而言之,中国律师是完全可以依赖的,公、检、法机关的办案人员不应当不信任他们,更不应当把他们当作故意找岔子的危险对手,从而从侦查到起诉直至审判阶段处处给他们设置关卡,阻拦或者剥夺他们行使诉讼权利,甚至非法对他们进行刑事追诉。由于中国律师是帮助被追诉者行使诉讼权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阻拦或者剥夺他们行使诉讼权利,归根到底是阻拦或者剥夺被追诉者行使诉讼权利,这是对律师制度,其中包括辩护制度的破坏,既不符合立法者的本意和有损中国的法制建设,又破坏了司法公正和不符合世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保障中国律师行使法定的诉讼权利问题。

四、律师与被追诉者的关系

被追诉者的自身特点和诉讼地位,决定了在刑事诉讼中他们急需符合前述条件并熟知甚至精通法律的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律师是熟知甚至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员,他们有能力、有条件应被追诉者之聘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满足被追诉者的合法要求。律师为被追诉者提供的法律帮助是多方面的。其中,受委托后为被告人辩护是核心内容。为顺应法制民主化和保障人权的需要,世界各国刑诉法毫无例外地或多或少都规定,被追诉者除了有权自行辩护以外,还规定他们有权聘请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和为其辩护。对此,一些国际条约明确提出和号召各国政府当局在实践中这样做。例如,1990年8月27日至9月7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的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的文件中《基本原则》第1条规定:“一切个人都有权请求由其选择的一名律师协助保护和确立其权利并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为其辩护。”第5条规定:“各国政府应确保主管当局迅速告知遭到逮捕或拘留,或者被指控犯有刑事罪的一切个人,他有权得到自行选定的一名律师提供协助。”〔4〕由于我国政府的代表参加签署了这个文件,因此,同意上述规定的要求。在借鉴上述规定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现刑诉法将原刑诉法规定律师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仅限于庭审阶段而提前到侦查阶段。不

过,在侦查阶段,被聘的律师只能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可以代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现刑诉法第96条)。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有权为被追诉者进行辩护(现刑诉第32条至第37条;第154条至160条)。

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律师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受被追诉者之聘以后,二者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其本质特征是:受聘律师是被追诉者的代言人,其言行以被追诉者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在美国,即使犯罪事实存在,辩护律师都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此为其一;其二,为了证明被告人无罪,以迎合他们的意愿,或者千方百计地寻找警官、检察官在指控中的漏洞,或者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或者挖空心思地曲解法律的含义,等等。例如,1993年8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起杀人案件,明明是被告人林黎云因嫉妒丈夫彭增吉的情人纪然冰及其生下的儿子纪启威(5个月),并将母、子二人杀死。虽然警方、检方早以根据已有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将彭增吉排除有杀人嫌疑之外,但是,林黎云聘请的辩护律师薛曼却出人意料地在法庭上列举大量所谓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丈夫彭增吉杀死母、子二人而不是被告人林黎云,极力为被告人林黎云开脱罪责。曾有人向一位美国法学专家询问为何薛曼要这样如此狡辩时,该法学专家指出,薛曼的这种策略,正是“哈佛精神”的体现。“美国第一流法学院的哈佛大学,在教育它的法学院学生时,其中的一条就是,不惜动用所有手段,为被告辩护。辩护律师在法庭上有广泛的辩护余地,从警方、控方的每一个漏洞寻找空间。”〔5〕由此可见,美国辩护律师忠于委托人的利益是何等的程度,辩护的立场是何等的偏激,狡辩的手段是多么无所不用其极。

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律师相比,根据中国的现《刑诉法》、《律师法》的规定,中国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接受被追诉者的聘请(接受委托)之后,二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其本质特征是:受聘律师是被追诉者的法律服务者而不是代言人,其行为不受被追诉者的意志左右。在提供法律帮助的过程中,既要维护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此为其一;其二,为被追诉者提供法律帮助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三,在刑事诉讼中,律师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享有法定的诉讼权利和必须履行法定的诉讼义务。律师的任务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现刑诉法第35条),决不允许象美国律师那样,对接受的任何案件一律作无罪辩护并为达到目的不顾事实和法律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保障做到这些,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的《律师法》(共53条),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律师的执业条件,执业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律师协会,法律援助等内容。该法第3条规定了律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根据《律师法》第44条至第49条的规定,律师违反法定义务和违反有关规定,会受到警告,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第44条),吊销执业证书等处分;构成犯罪的, 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第45条)等。现诉讼法第38条规定,凡是辩护律师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会受到法律追究。由上可见,中国律师为被追诉者提供法律服务(包括在侦查阶段、起诉、审判阶段)必须依法进行,不得为所欲为,各行其事。实践中,已有过司法行政机关给予违法办案的律师以警告、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执业证书等处分。〔6〕对构成犯罪(通过伪造或者毁灭证据、帮助串供或者串证等行为包庇犯罪嫌疑人)的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案例。〔7〕综上所述,中国律师的性质和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律师的性质和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中国法律对律师执业的约束力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对其律师的约束力大得多。对此,公、检、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有清醒和充分的认识。

五、律师会见被追诉者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自1997年1月1日现刑诉法和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公、检、法机关都在积极、努力地执行,其中包括执行有关律师和辩护律师为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和进行辩护的有关规定。总的来说,执行的主流是好的,成绩是较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和行使诉讼权利遇到的困难作如下介绍和研讨。

据笔者了解,在律师会见被追诉者方面,有的律师说,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很难。例如,律师将会见函件交给侦查机关后,很难马上得到许可,很多是在经过律师数次的催促下,或者反复奔波的要求下,侦查机关一拖再拖后勉强签署。无论是否涉及国家秘密案件,侦查机关总是派员参加,有的还进行录像、录音,对律师提前介入如临大敌……更有甚者,侦查机关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之前先向其交待,不可在律师面前 乱讲,讲的必须与先前口供一致……。〔8〕有的律师深有感触地说,律师刑辩有“三难”:一是提前介入操作难;二是会见被告人难;三是辩护难。〔9〕更有甚者,极个别地方的办 案人员为了杀鸡给猴看,还非法拘留依法执 行职务的律师。例如,河南省信阳市检察机 关对信阳金誉律师事务所郑永军、熊庭富以包庇罪将二位律师分别拘留7天或11天。虽然市检察院已撤销案件并向律师道歉,但给这两位律师及其家庭的打击很大,在社会上也造成很坏的影响。〔10〕据反映,自现刑诉法实施以来,法院按现刑诉法规定开庭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聘请律师辩护的很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十分之一。〔11〕甚至有的地方聘请律师的更少。例如,据豫西某地法院统计,1997年1月至3月份,该院受理42起刑事案件中,只有一起有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其余的41起,均没有律师介入的案卷记录。在介入的那一起诉讼案中,律师所提供的服务也仅仅是告诫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律师不敢向犯罪嫌疑人询问太多的案情,因为按律师的说法,“在侦查阶段,搞不好就成了包庇或惹下其他麻烦”。〔12〕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对本文前述的律师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与被追诉者的关系认识不正确,把律师当作代言人,甚至视为危险的对抗力量。2、不少办案人员,对法律规定的辩护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法律规规定律师享有的诉讼权利认为可有可无,即使认识到法律已有规定但也采取消极甚至处处设卡的态度。3、有相当多的律师认为办刑事案件风险大、收入少,不敢或者不愿办理刑事案件。4、部分犯罪嫌疑人认为请律师与不请律师都一样,不愿聘请律师。5、有的地方律师事务所收费过高,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经济上承担不起。6、少数被追诉者存在错误认识,害怕聘请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和进行辩 护会影响认罪态度,担心加重对自己的处罚而不敢请律师,等等。

欲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1、大力宣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使公、检、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对此有全面、正确和

足够的认识。2、广泛教育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正确认识律师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与被追诉者的关系,为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和进行辩护提供方便条件。3、大力宣传法律规定律师享有的广泛诉讼权利,使办案人员人人知晓。4、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公民、特别是被追诉者及其近亲属认识到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作用。5、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明确界定现刑诉法中未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掌握的实际问题的界限,供办案人员操作,防止和减少办案人员因无明确规定而拒绝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现象发生,如关于界定国家秘密案件的范围问题。

要解决律师会见难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当属正确理解现刑诉法规定的“国家秘密”的范围问题。现刑诉法第96条第1款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此款规定了“聘请”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第2款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此款规定了“会见”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由此观之,律师从接受犯罪嫌疑人的聘请到会见他们,要过两道“批准关”,即律师受聘要过“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这一关,对此,可简称为“准聘关”;过了“准聘关”后,律师若想会见到犯罪嫌疑人,又得过“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这一关,对此,可简称为“准见关”。律师在过了这两道难关之后,才能会见到犯罪嫌疑人。可见,即使侦查机关依照现刑诉法第96条的规定办事,律师欲会见到在押犯罪嫌疑人是多么的艰难!如果侦查机关的少数办案人员再以其他理由(律师会见时送交的会见函不符合当地省级公安机关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未申请聘请律师或者虽申请但不将此申请转告给犯罪嫌疑人亲属等)阻拦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那么,律师就根本没有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机会,帮助犯罪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也就随之被剥夺。

鉴于少数侦查人员以种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拒绝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很复杂,笔者姑且对不是法定的理由拒绝聘请或者拒绝会见暂不研究外,现仅就现刑诉法第96条规定的“国家秘密”进行研究和阐述。对“国家秘密”,公安部的《规定》第21条第2款解释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和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就公安工作中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具体范围的有关事项。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则》第137条的解释“本规则第一百二十七条和一百三十一条所称的国家秘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保密局规定的检察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具体范围的有事事项。”而上述司法解释规定中所载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8条规定的“国家秘密”,包括“追究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公安部的《规定》“第21条第2款所称的“公安工作中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具体范围的有关事项”,囊括了案件事实,罪名、诉讼文书和处理意见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则》第173条所称:“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保密规定的检察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具体范围的有关事项”,包括了所有刑事案件的有关材料和处理意见。由于上述内容均属国家秘密,不允许包括律师在内的外人知晓,因此,律师就既不能接受在押犯罪嫌疑人的聘请和申请会见,更不能不经侦查机关批准而私自去会见,因而现刑诉法规定在押犯罪嫌疑人享有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和律师受聘为其行使诉讼权利的规定也就形同虚设。

正由于“国家秘密”案件中的“国家秘密”在决定律师是否能接受聘请和能否被批准会见在犯罪嫌疑人这个问题上事关重大(事关能否实现刑诉法的新突破,即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间由原刑诉法规定只能在审判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规定“国家秘密”案件中的“国家秘密”就成了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法学理论界和公安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有不同的理解。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1、案件本身涉秘说。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现刑诉法所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理解为案件本身的性质属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如间谍、特务案件。如果按密级加以区分,对于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案件,不允许律师介入诉讼;涉及次一级密级的案件.对律师的介人可有所限制;涉及最低一级密级的案件,应当允许律师介入。〔13〕2、案件本身涉秘与诉讼中形成的秘密双重涉秘说。例如,也有的学者认为,刑事诉讼中涉及国家秘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案件本身涉及国家秘密。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犯罪对象最国家秘密,如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案件;另一种是犯罪主体涉及秘密者,如犯罪嫌疑人因工件关系知悉的国家秘密。二是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形成的国家秘密。〔14〕公安机关中有的同志认为下列三种情况或者案件,属于“国家秘密”案件:一是犯罪嫌疑人被拘留,被逮捕后,有碍侦查的可以不将拘留、逮捕的原因及场所通知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其所涉及的案件属于国家秘密;二是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决定自己所办的案件属于国家秘密;三是对有重大同案犯尚未到案的材料,应作为国家秘密。〔15〕笔者对这种观点,不愿苟同。我认为,现刑诉法第96条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是指不应当允许律师在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了解的“国家秘密”的案件,即在诉讼中自始至终应当保密的案件,而不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的应当保密的诉讼文书的案件,更不应是同案犯未到案需要暂时保秘的案件。有鉴于此,现刑诉法第96条规定的“国家秘密”是指案件本身涉及国家秘密。“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件本身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如间谍案件,涉及军事秘密、有关高科技技术不得泄露的案件以及其他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必须保密而不应当让律师在会见时得知内情的案件。由于界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建议由公、检、法、司四家与国家保密局一起联合派员共研究确定,并联合发文供公、检、法机关的办案人员遵行。

笔者认为,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和律师会见他们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建议规定:“对任何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立案后的五日内、在采取强制措施的十日内告知其有权聘请律师。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用经侦查机关批准。若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在收到申请后三日内将有关材料转递其家属、法定代理人等。他们提出申请后,应当在收到申请后的七日内安排会见。”笔者建议规定:“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若申请聘请律师,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在三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并且在第四天向其宣布。如果批准聘请律师,应当在三日内将其书面申请或者口头申请的信息在三日内转递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其单位。若被聘律师申请会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的七日内安排会见。如果不被批准,律师有权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一次,该机关收到复议后,应当在三日内将复议结果告知犯罪嫌疑人、律师、法定代理人等。如果批准会见,下级机关应当在收到批准会见决定的七日内安排会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据笔者了解,在近一年的实践中,虽然侦查机关批准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但是,极少数办案人员或者看守人员要求律师提供会见内容提纲,会见时不得超过提纲询问的范围,限制律师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有的在场侦查人员在律师

询问过程中直接进行不必要的发问或者插话;有的不允许作会见笔录;个别看守所要求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自备手铐、会见前给其戴上手铐;有的地方侦查机关将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的内容仅限于宣读法律条文或者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等等。我认为,所有这些关卡和限制都是错误的。笔者建议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采取有措施予以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律师能够及时会见到涉及国家秘密和不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通过会见全面地了解到犯罪嫌凝人的情况;满足他们聘请律师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愿望;也才能使律师能全面地享受到现刑诉法规定的诉讼权利,从而为在押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有力的法律服务。

注释:

〔1〕黄东熊著:《刑事诉讼法论》,三明书局印行;第43页―45页,林山田:《刑事诉讼法》,汉荣出局有限公司印行)。

〔2〕周国均著:《刑事辩护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0页至第12页。

〔3〕周国均著:《刑事辩护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0页和第13页。

〔4〕程味秋、李宝岳:《借鉴与接轨》,《政法论坛》1994年第5期第45页。

〔5〕〔美〕吴琦幸著:《海外孽缘》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第1版,第219页。

〔6〕邓耀华:《违纪律师和律师所受处罚》,1997年1月29日《中国律师报》。

〔7〕刘建生:《甘肃一律师犯包庇罪被判刑》,1997年8月26日《检察日报》。

〔8〕王树静:(律师法实施后亟待解决的问题》,1997年5月24日《中国律师报》。

〔9〕〔10〕孙继武:《律师刑辩有“三难”》,1997年4月2日《中国律师报》。

〔11〕传跃、辛言:《不可忽视的辩护权利》,1997年6月27日《检察日报》。

〔12〕任诚宇:《律师提前介入的若干问题》,《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4期第55页。

〔13〕熊秋红:《谈对修改后的刑事辩护制度中若干问题的理解》,1996年12月15日《中国律师报)。

〔14〕李忠诚:《简论律师介入诉讼与保守国家秘密》,《人民检察)1997年第1期第18页。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7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实现城镇化与新型农村的协调发展, 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 同时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 “十二五”时期, 我国要“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 各地都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作出了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如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的“双轮驱动”战略上, 各级政府还没有形成共识, 有的地方甚至是割裂二者的发展, 认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在资源制约下是矛盾的, 是不能同时推进的。这种错误的认识, 不仅阻碍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甚至出现了大跃进式的“过度城镇化”和“消灭农村”的极端做法。因此, 正确认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关系, 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在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都显得至关重要。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两个方面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 就会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农村, 就会阻碍优质资源向城镇集聚,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将只是一句空谈。不顾农村的发展盲目推进城镇化, 会超越城镇的承载能力, 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走和拉美国家一样的“过度城镇化”道路, 最终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城镇居住人口已接近6.66亿, 城镇化率达到49.68%, 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持续推进, 在增加就业、改善城镇面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 一些学者和地方官员开始盲目崇拜和夸大城镇化, 否定新农村建设, 认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消灭农村, 让农民全部进城, 这种大跃进式的思维显然不符合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另一方面,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慢城镇化, 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 而是有利于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没有农村的发展, 城镇的发展将会缺乏有效的支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轮”, 要将城镇的资源和农村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等于统一化

提到城镇化就是搞大拆大建,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民居建设, 这是当前很多地方官员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一大误解。城市都是高楼林立, 乡镇都是整齐划一的新民居, 这种趋同化的城乡面貌不仅在河北随处可见, 即使在全国也是司空见惯。缺乏地方特色的城乡规划不仅是对我国丰富文化、地域资源的否定, 同时也不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日本有117个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90年代以来, 先后又有22个具有历史、地理、风土、文化等不同特点的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 成为个性地域的发展样板。以大分县为例, 上世纪80年代初, 大分县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 鼓励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 本地产品既包括农产品, 也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 日本小城镇一改以往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等局面, 向地方化、田园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和产品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 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还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的现象。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欠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模式特征, 因此对于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制定, 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必须要基于现实条件来寻求推进城镇化的可行之道, 不同地区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目标。

三、城镇化水平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 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

一方面, 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城镇化意味着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在地域上有一个按照梯次合理的分布。有的学者认为, 城市规模越大效率就越高, 主张中国应该大规模地城市化, 即农村人口应尽可能地向大城市集中。从国际上看, 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比我们要高, 但大多数都在80%以下。比如, 在日本, 虽然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 但约有1/4的人生活在农村。德国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 只要建设好农村, 农村也是宜居的, 大量人口仍应在农村生活。所以, 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 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 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 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 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恶劣影响。推进城镇化, 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总结经验教训, 量力而行, 不能超前。城镇化速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 否则可能会出现过度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的现象。但一些政府官员却往往缺乏应有的成本意识。这导致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制定城镇化目标时, 出现忽视经济支撑能力追求城镇化率过快提高的现象。因此, 有必要引入市场的成本—收益分析, 并将这一原则运用到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 以使发展目标与经济能力、工业化水平相匹配。

四、城镇化不是要消灭村庄

把城镇化等同于消灭村庄, 这是当前很多地方官员的一种错误认识。好像只有消灭了村庄, 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才高。所以很多地方官员热衷于通过政治运动和行政强制来迫使农民集中居住, 彻底地消灭村庄。城镇化既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 也不是单纯的城市规模扩张, 更不是“县改市”、“乡变镇”。加快城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放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或者把农村建成城市, 使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新民居建设本来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 但现在却成为一些地方官员谋取政绩、增加工业用地、提高城镇化率的一个工具。大量农民“被上楼”, 表面上农民从低矮的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整齐划一的楼房, 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但是农民上楼后无耕地、无社会保障、无就业机会, 产生了大量的新“三无”人员, 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农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城市化进程滞后, 造成大量“伪城市化”农民。我国历史文化悠久, 很多村庄都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 有的村庄是地方戏的发源地, 有的村庄还有自己的文化产品, 如泥塑、剪纸、彩绣、杂技等。这些村庄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 理应得到保护。消灭村庄, 无异于消灭传统文化。虽然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通过保护村庄来保护农村文化, 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五、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不是政府

很多人认为, 城镇化是政府的事。很多地方也都通过政府来推进城镇化工作, 出现了政府通过强制措施迫使农民进城居住或集中居住的现象, 从而导致了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 这显然是对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误解。城镇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结果, 是在农村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而且农村工业开始向城镇集中, 从而增加了城镇就业机会后, 自发地吸引农民进城就业的结果。如果非农产业得不到发展, 任凭政府怎么努力, 也是无法推进城镇化的。所以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 而不是政府。政府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来支持、辅助城镇化, 而不能成为城镇化的主导力量, 更不能自封为城镇化的决定者。但这也并不是说, 政府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就可以无为而治,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 优化发展环境, 引导产业集聚和升级, 并积极改革破除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 保证农民、农民工及其家属进城后有工作、有生活、有社保、有尊严, 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综上, 一个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究竟选择哪种模式, 要从省情、市情、县情、乡情出发, 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是不可取的。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轮”, 二者不能割裂, 既不能单纯走以发展大城市为主的城镇化路子, 也不能单纯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路子, 更不能仅仅在农村层面上进行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战略, 只有这一战略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杨特, 包佳丽.国外城镇化发展战略成败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4) .

[2]阳萍, 彭文武.衡阳市城镇化进程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5) .

[3]相伟, 王明姬.城镇化需要更加明确的战略推动[N].中国财经报, 2011-1-18 (4) .

[4]张清津.农村城镇化的几个误解[N].中华建筑报, /2011-6-14 (7) .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物价稳定;经济增长;通胀预期;改善结构

一、国际国内现状分析

(一)国际现状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尽管出现经济恢复增长的迹象,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许多主权国债务危机日趋加剧,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国际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另外,世界经济正在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某些国家与地区政局的动荡,推动了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对日本及周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亦是显而易见的;三是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国内现状分析

从国内看,尽管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很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体制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长期性影响外,由于受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经济运行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与遏制,具体表现为部分商品物价不够稳定、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二、保持物价稳定的意义与作用

(一)保持物价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市场物价的稳定是分不开的,当物价发生剧烈波动时,会向人们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就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物价的快速上涨,它会导致投资需求猛增,资源供应紧张,投资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又会推动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物价稳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根本

物价的不稳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供求关系失衡,甚至会导致整个流通领域混乱,出现部分组织或个人恶意囤积商品,哄抬物价,造成社会的急剧动荡。因此,保持物价稳定,把物价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保持物价稳定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需要

物价的高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在我国,食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食品价格不稳定,将会直接影响到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特别是物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将会使困难群体范围增大,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因此,保持物价稳定,防止物价持续快速上涨,是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流动性过剩是引起物价变动的直接原因

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二是货币的不断升值,致使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进行新的调整,大量外资的涌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加剧。

(二)成本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助推作用

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致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用工荒”会导致高工资高福利时代的提前到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所有这些都会对物价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

由于受全球流动性增强、美元持续走软、日本地震灾害、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影响,目前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美国次债危机前的水平。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单纯靠市场供求关系已难以对市场价格平进行衡。由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影响,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水涨船高”,对各国下游产品传导的压力会不断地加大。

四、如何正确处理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等多种金融工具,将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加大银行对重点领域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科学合理地调节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分配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既消除通胀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合理需求。同时要充分估计金融政策支持的滞后效应,避免由于政策原因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物价波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健康协调发展,必须以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其他需要,就必须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以及搞活流通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防止物价大起大落。

市场的基本关系是供求关系,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则是决定商品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反过来价格又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诱因,但是无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引导供求关系,它们都是建立在原材料采购、商品的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自由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垄断现象的发生。因此,强化对价格的监管,打击人为哄抬价格行为,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垄断,杜绝人为因素对物价的控制。

(三)大力实施产业转移政策,降低产品的出厂价格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需的进一步拉动是关键,而市场内需的潜力或主战场主要集中在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另外,该地区还具有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加大向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有利于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

综合所述,引起市场物价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际食品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引起物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亦不能排除经济增长不平衡、劳动力成本增加、货币投放过多、消费增速加快以及投资过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上述因素形成叠加效应的话,有可能引起市场物价的剧烈波动。因此要正确认识物价稳定的重要意义,妥善处理好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适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控措施,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乃武.2011通货膨胀的走势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1(8).

2.刘涛.当前我国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3.盛毅.当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11(4).

4.祁京梅.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2011(7).

5.王小广.当前物价形势及调控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6).

6.祝宝良.当前通胀形势对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1(11).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

上一篇: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班会经典的讲话下一篇:2024-21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申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