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发展(精选7篇)
200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大幅度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5800多亿元,增长7.3%。2002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存在许多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将按照“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2001年,我国经济运营情况如下所示:
1、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农村经济基本稳定,农业结构有所改善,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回升。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增长10%,增长结构基本合理,各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轻重工业之间增幅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地区差距缩小,产销衔接保持较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明显加强,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投资的一个新亮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加快。
2、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00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00亿元,大体与上年持平。煤炭行业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军工行业大幅度减亏。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收3000亿元左右。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左右,公务员、下岗职工等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4%。
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加大对农业、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国民经济的后劲明显增强。坚持企业技术改造与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冶金、纺织、石化·、有色、机械、电子信息、造纸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2001年,我国经济生活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经济效益增幅回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持续提高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重复建设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死灰复燃;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经营机制转化滞后I,企业冗员多和负担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仍居高不下。
当然,在充分看到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有不少有利条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粮食和外汇储备充足,汇率稳定,国内市场巨大,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空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2)班陈立河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六十多年来,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952-2010年,我国财政共拨出教育经费61457.55亿元。2010年比1952年增加了986倍。按人口平均教育支出由1952年的1.92元增加到2010年的781.99元。增加了406.3倍。我国财政支出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在物质保证的前提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50年与2009年相比,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3所增至2305所,在校生由13.83万人增至2144.7万人,增加了164.8倍,专任教师由1.7万人增至129.5万人,增加了76倍;普通中学由4013所增至70774所,在校生由130.5万人增至7867.9万人,增加了60.3倍,专任教师数由6.9万人增至500.7万人,增加了72倍;小学由383647所增至280184所,在校生由2892.4万人增至10071.5万人,增加了3.48倍,专任教师数由90.1万人增至563.3万人,增加了6.25倍。与此同时,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特殊学校、幼儿园和各级各类成人学校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2009年,有成人高等学校384所,在校生541.4万人,教职工8.42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883所,在校生161万人,教职工9.42万人;成人初等学校41910所,在校生344.3万人,教职工8.27万人;特殊学校1672所,在校生42.8万人,教职工4.75万人;幼儿园138209所,在园生2657.8万人,教职工157.08万人。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情况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其数据情况列表如下:
(亿元)
注:带“*”的数据分别是国民收入和第一、二、三产业的指标
(亿元)
注:带“*”的数据分别是国民收入,第一、二、三个产业的增速
从上述二个图表的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1952年到1978年,我国的国民收入从589亿元增长到3010亿元,增长了5.1倍,第一、二、三产业以及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2.9、11.85、3.65和6.1倍。这其间,虽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挫折,我国的经济仍然是发展的。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至2009年的340506.9亿元,增长了93.4倍,财政收入从1132.3亿元增至68518.3亿元,增长了60.5倍;而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分别增长了34.3、90.9和169.2倍。这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
3.从年均增长速度看,建国后的前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5.99%,后三十年是9.97%,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的速度。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增加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46%,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分别为10.9%和4.5%。而我国的财政收入,在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速达到14.8%,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从上述数量的增长速度来看,讲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三、我国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的数量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学校教育发展速度的数量比较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在持续发展的可喜过程中。但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经济增长也有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见下表:
(%)
注:带“*”的分别是1952-1978年国民收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表3中反映出:
1. 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发展都快于财政经济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除1979-1990年间的大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外,其它各个年份的大学教育的发展速度都比经济的增长速度快,而中学、小学的教育发展却比财政、经济的增长速度都慢。中、小学教育发展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增多。
2.1978-2009年我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8.9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是3.84%、11.37%、9.4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是12.96%,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3.24%。而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是14.62%,教育投入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3. 教育投入的增速大大快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说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进行新校区建设和改造学校的危旧校舍,我国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我国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情况分析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都依赖于中华民族的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为了考察我国教育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我们将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作一比较分析。见表(4)
(%)
注:带“*”的数据分别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占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从表4中可以看出:
1. 我国教育投资占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比重都较低。
2.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客观上要求在经济增长的正常情况下,教育投资不仅应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而且它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应是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在经济的各成份中总体比重中也是不断上升,特别是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大。这是符合经济增长中有关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3. 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比重,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小,而且还有起伏。特别是教育投资占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支出的比重,不仅有起伏,而且还呈下降趋势。只有到2009年才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仍不甚协调,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
(三)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教育事业费的比较分析
在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时,不仅要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数量情况,还要从人均经费上来作比较,这样就能更具体地了解两者的内在关系和发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见表5)
表中数据说明:
1. 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都有提高。但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各个时段是不一样的。新世纪以来是呈下降趋势。而人均教育事业费却一直快速提升,2009年比1952年提高了407.3倍,人均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等。但近几年,却高于人均生产总值的速度1倍多。
2.1978与2009年相比,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67.1倍,年均增长10.39%,而人均教育事业费增长了80.29倍,年均增长了13.26%,人均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
3. 人均教育事业费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后逐年下降,而新世纪以来又不断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比重是比较低的。
4. 在校生平均教育事业费1952年与2009年相比,2009年增长了256.26倍,比1978年增长了117.8倍,年均增长速度从1978年的3.03%增至2009年的23.54%,增速较快。
四、结论
综合以上的剖析,回顾我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情况,我们认为:第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增长,两者没有完全做到协调发展。第二,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较低,提高的幅度较小,有的年份还下降,增长速度比不上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离“4%”的目标还要做很大的努力。第三,按人口平均教育经费数额甚少,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为了我国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就应该象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教育投入,早日实现“4%”的目标,以促进教育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凡未注明出处的数字资料,均引自195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52-2010年《中国教育年鉴》或根据年鉴中的数字加以推算。
[2]中国统计年鉴(1952-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52-2010)[M].北京:中国教育统计出版社.
摘 要:介绍了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目前我国氯碱工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碱为主转向以氯为主。因此,就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衍生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氯碱工业;现状;氯衍生物;开发
1 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
(1)生产能力:氯碱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各氯碱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扩大烧碱装置规模,从1999年开始,掀起了一轮烧碱扩建高潮,到2000年其生产能力已从1998年的6 860 kt/a增至8 000 kt/a,目前我国烧碱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 620 kt/a,居世界第2位。如此快速的增长,使国内烧碱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而且这种扩建热潮目前还在继续,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正在扩建的200 kt/a的离子膜装置,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再建400 kt/a的装置,其他的一些厂家的计划项目估计还有700 kt/a,如果这些计划项目得以实施,我国的烧碱生产能力将达到近10 000 kt/a。
(2)产量: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近年来烧碱的产量也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烧碱产量达8 089 kt,为历史最高纪录,与2001年的7 135.2 kt相比,增长幅度为13.4%。目前烧碱的生产方法几乎全部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这样,每生产1 t烧碱则联产0.88 t氯气。随着离子膜法新装置的建成,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水银法已停止生产,苛化法的产量也相当少,我国目前烧碱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隔膜法和离子膜法。
2 我国氯碱工业存在的问题
(1)规模、技术问题:近几年,我国的氯碱生产工艺虽然有了较大变化,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逐年增加,但是,总的来说,生产工艺与国外相比相对落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生产成本普遍偏高。目前我国的烧碱生产中,电解法产量已占总产量的99.3%,苛化法仅占0.7%。在电解法烧碱中,隔膜法烧碱产量占74.0%,离子膜法烧碱所占比例占到25.9%,水银法烧碱下降仅为0.1%。
(2)氯与碱平衡问题:氯与碱的平衡是氯碱工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烧碱过剩需要出口,却需要大量进口氯产品的国家,估计今后这种氯与碱的供求不平衡还将会继续进一步扩大。显然,氯产品的发展是今后氯碱工业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成为企业今后主要的效益增长点,也是氯碱生产中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氯碱工业目前已开始由建国初期的以碱为主的产品结构转向以氯为主的产品结构的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国内氯产品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而国内生产供应不足的现象,为数不少的氯产品全部或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产品,搞好氯碱平衡是当前需深入研究和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3)氯产品的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的氯产品主要有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我国氯产品开发与生产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相当大。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有机氯产品所占比例小,但这并不说明我国有机氯产品需求少,事实上,我国这几年进口的有机氯产品占国内总用氯量的20%以上。造成我国有机氯产品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原料路线及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和质量差,竞争不过进口产品。
3 我国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
我国氯碱企业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多项高新科技,使我国的氯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从世界知名公司引进的先进离子膜法制碱技术,迅速发展离子膜法电解工艺,正在不断改造和转换原有的水银法和隔膜法工艺。近几年我国的不少氯碱企业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大力发展有机氯产品,逐步取代以煤焦、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路线,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科技精细化工氯产品。可发展的含氯产品,如: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聚氯乙烯、氯化橡胶、聚偏二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环氧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光气系列产品(光气、双光气、三光气)、甲烷氯化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氯中间体(氯苯和硝基氯苯、氯乙酸、氯化苄、氯乙酰氯、氯化亚砜)等,努力发展含氯产品,这既有利于氯碱平衡,又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我国发展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建议
(1)原料基础和技术条件:耗氯有机精细化学品的发展必须同石油化工的发展紧密相连,反过来也可以说,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为耗氯的精细化工产品提供了充足、廉价的有机原料。石油化工丰富的乙烯、丙烯、苯、甲苯、丁二烯等有机原料为发展精细化工创造了便利条件。例如:生产氯丁橡胶和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工艺路线都是采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丁二烯、乙烯作原料进行直接氯化为主的。我国有部分氯碱企业和国外的一些大的氯碱企业一样,氯碱企业和石化企业是连在一起的,实现了氯碱和石化产品一体化,这样,这些企业与国内的一些氯碱企业比,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充足的发展耗氯有机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基础。同时,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密集性和产品的功能性、专用性,决定了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必须以技术开发为基础,并不断吸收国外高新技术。我国凡是与大型石化企业相连的氯碱企业,因在发展石化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为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准备了技术条件。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必须坚持将基本有机原料和技术手段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产品的产业化和系列化,使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住脚根,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搞好技术开发:耗氯精细化工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技术开发周期长,科研投入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垄断性极强,所以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能忽视国外的新技术发展状况,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技术开发。国外各大精细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技术的垄断和技术的领先,在科研的资金投入上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10%。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被世界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在这些产品未进入衰退期前,一般只销售产品,不会转让核心技术的,比如市场前景看好的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其生产技术被美、日、德等国的公司垄断,并建立了完整的应用体系。而且高附加值的氯化聚丙烯、氯化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也基本被垄断。在国内的企业中,以山东潍坊亚星集团发展氯化聚乙烯为例,在抓住机遇,买断国外公司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以后,亚星以氯化聚乙烯为核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企业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也能够生产,但产量低、成本高、性能差,只能应用于低档领域,市场形象不佳,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掌握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技术开发投入力度不够。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不断赋予产品新的性能,将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潜在的客户变为真的客户,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3)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产品的技术开发固然重要,但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的作用也不容低估。应用开发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的特定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能够接受该产品,并用于自己的领域。市场开发主要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反馈,以便进一步改善产品性能和开发新牌号产品。在开发费用上,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所投入的费用占总开发费用的50%以上。如果氯碱企业在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时,不重视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将难以打开产品市场,若是打不开市场,产量低下,必然导致产品成本高。因此,在开发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同时,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欣荣.漂白粉及其生产技术 [J].氯碱工业,2003,03.
[2]费红丽,刘云风.国内盐水精制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应用 [J].氯碱工业,2003,12.
[3]费红丽.国内氯碱行业盐水精制工艺状况(2000~2003年)调查报告(续完) [J].氯碱工业,2005,03.
[4]朱云,郭淑仙.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实验研究 [J].中国工程科学,2005,04.
[5]杨达,靳惠娟.3,5-二氯苯甲酰氯的制备[J].河北化工,2006,03.
为《中国电力》50 周年庆应约而作!2006.10.8 中国电力》 周年庆应约而作!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发展
许传凯(西安热工研究院
[摘 要] 不同时期锅炉技术发展特点和运行现状的分析表明:分级送风低 NOX 燃烧技术和排烟脱硫脱硝装置将被普遍推广应用;对燃用 Vdaf>8%低挥发 分煤的大容量锅炉,研究并采用带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墙 式对冲和切圆燃烧锅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容量超临界锅炉的迅速 发展使我国电站锅炉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强高等级耐热钢 种的研发生产、制订大力鼓励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是发展民族工 业的根本。[关键词] 关键词]
历史回顾
1.概述 五十年来,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近二十年的发展更可谓突飞 猛进。相应的电站锅炉不 仅在数量上,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力机 组仅是小容量 120t/h~230t/h、低参数 3.83MPa/cm、450℃的自然循环煤 粉锅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力机组为高温高压(7.8MPa14.7MPa,535℃~540℃)的 125MW 和 200MW 再热机组,并建造了一些 1000t/h 的 UP 型直流锅炉,同时也引进了一些 300MW 和 500MW 的低循环倍率锅炉,在燃 烧技术方面也发展了液态排渣炉和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1978 年成为一个 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加快了设备和技术的引进,300M W~600MW 亚临界(~18MPa、540℃)控制循环锅炉机组逐渐成为主力,设 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年[1];进入本世纪后,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节约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火电机组进入了向 1000MW、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发展的新时期,其发展 速度之快和建设周期之短在世界上都是创记录的。到目前为止,在建与订 货的 1000MW、27.56MPa(26.25MPa)、605℃/603℃的机组达 18 台,正在计 划筹建中的尚有十余台,其中有二个厂的机组在年底即将投产,同样参数 运行现状 NOX 排放 超临界 周虹光 710032)的 600MW 超超临界机组也已有 8 台订货或在建,600MW、25.4MPa/571℃/5 69℃(541℃/569℃;545℃/545℃---)已投运和订货的超临界机组已有百 余台,并在不断的增加中。与此同时,还引进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此 外,为保护环境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几经修订,日趋严格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电除尘器的普遍应 用已使烟尘的排放浓度大大降低,可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由于对 SO2 和 N OX 排放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锅炉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以及尾部排 烟的脱硫脱硝技术和装置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在大力推广应用之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不仅节约能源,也减少了 CO2、NOX 等温室气 体的排放。
2.直流锅炉的发展 与锅筒锅炉相比,直流锅炉具有节省钢材、启停时间短、能适用于各种容 量和参数的优点,更是超临界锅炉的唯一选择。我国直流锅炉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 比较曲折的道路。早在 1958 年,当时的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就开始了直流 锅炉的研究,於 1959 年底建成了 12t/h、9.8MPa/510℃的拉姆辛式螺旋管圈 直流锅炉试验炉,通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管间脉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上海 锅炉厂设计制造了 220t/h 的直流锅炉,1968 年 10 月在上海杨树浦电厂投入 运行。1973 年 8 月我国首台 125MW 拉姆辛式直流锅炉在秦岭电厂投入运行。1975 年 9 月首台由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300MW“UP”型燃煤直流锅炉在 姚孟电厂运行,并相继建造投运了同类锅炉达 19 台,运行经验表明由于锅炉 容量较小,炉膛周界相对较短,为保证水冷壁管内足够的质量流速,不得不 选用较小的管径 φ22×5.5,致使不能适应变压变负荷运行,常常引起水冷 壁爆管,为此,其中已有相当多的进行了改造。特别是姚孟电厂 1 号炉采用 了水动力具有正补偿特性的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屏技术,如能经受相对较长时 期变负菏运行安全性的考验,那么,它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安装、运行 维修方便的突出优点,将具有无与论比的生命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先后从德国、俄罗斯、瑞士等国引进了 300MW、500MW、600MW 的直流锅炉[1],并且超临界参数的锅炉居多,直到本世纪开始 采用引进技术制造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型式是螺旋管圈的“П”型和塔式布置锅炉,以及带中间两级混合的垂直上升管屏“П”型布置锅炉。使我国直流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3.煤燃烧技术
3.1 液态排渣锅炉 我国电站锅炉以燃煤为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煤种多变煤质 下降,特别是有些低 挥发分煤的结渣性较强,又因当时设计建造的炉膛相对较小,容积放热强度 和断面放热强度都比 较高,保证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与防止炉膛水冷壁结渣相矛盾。而在世界范 围内又正好是液态排 渣炉发展的高潮,这种锅炉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而且燃烧十分稳定、运行效率高、灰渣堆 放占地少、又易于综合利用,因此,在不少电厂掀起了固态排渣改为热 炉底液态排渣炉的热潮。由于对液态排渣炉的认识不足及这种改造的先天不 足,结果是无一例外地统统改回去,但也取得了液态排渣炉设计与运行的宝 贵经验。此后通过对捷克引进的 25MW 和 50MW 高温高压液态排渣锅炉大量的 现场试验研究,使国产 50mw 和 1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组顺利投产运 行。在这些机组的运行中出现了炉底积(析)铁、水冷壁管严重高温腐蚀(最 高达 0.3mm/kh)、尾部受热面堵灰腐蚀等液态排渣炉特有或突出的问题[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设计建造了 2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 组,首台于 1988 年 6 月投产,运行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鉴于京津地区电 厂的贮灰场地严重不足,加之液态排渣锅炉灰渣综合利用方便的突出优点,从德国引进的 250MW 和 300MW 的“W”型火焰闭式液态排渣锅炉于 1998 年分 别在北京和天津投入运行。3.2 低挥发分煤的燃烧 对于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燃烧,因其着火温度高,稳定性差,需要 较高的燃烧温度和较长的燃尽时间,较长时间来主要是采用液态排渣炉的燃 烧方式或在固态排渣炉水冷壁上敷设燃烧带、提高热风温度、采用中间贮仓 式热风送粉燃烧系统,在我国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4],诸如,白马 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1988 年 6 月投产)和焦作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锅炉机组(1979 年 11 月投产)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有了较 大的变化:首批国外引进的 350MW 级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W”形火焰锅炉于1990 年 8 月起先后在上安电厂、岳阳电厂和珞璜电厂投产,随后引起了“W” 形火焰锅炉热。研究表明其炉膛结构、燃烧器的结构布置和磨煤机制粉系统 的选型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5];自意大利引进的 320MW 燃用阳泉无烟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切园燃烧锅炉于 1991 年 5 月在大港 电厂投产,体现了半直吹制粉系统对低挥发分煤燃烧良好的适用性;自德国 B abcock 公司引进的 66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 粉系统的墙式燃烧锅炉于 2002 年 6 月在德州电厂投产,虽因炉膛水冷壁敷设 的燃烧带过多而引起十分严重的结渣,不得不先后三次打掉大部分燃烧带,但仍显示了其对低挥发分煤燃烧的良好性能;国产 30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 和无烟煤、采用中间贮仓热风送粉切圆燃烧锅炉于 2003 年 4 月至 2004 年 9 月在纳雍一电厂 4 台全部投产,且运行良好,经与纳雍二电厂的“W”形火焰 锅炉相比,运行性能还要好一些,这些对“W”形火焰锅炉是个很大的挑战。3.3 燃烧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电站锅炉除少数采用老的蜗壳式旋流燃烧 器外,全都采用直流 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为降低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负荷,在八十年代 掀起了多种新型燃烧 器热,诸如,钝体、夹心风、大速差、沙丘、犁形燃烧器等等,但十分遗憾 的是除个别仅存一些 外,几乎已全部销声匿迹。这是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才能出现的一种浮燥现象,也是应该记取的 经验教训。九十年代起,同时各式各样的浓淡燃烧器在现役锅炉的改造中纷纷涌现,至今仍方兴未艾,尚宜用在恰当的场合,发挥预期的效果,并力求避免发生高温腐蚀或结渣等 不良后果。
3.4 流化床燃烧 通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燃用劣质煤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BFB)的 发展(最大蒸发量 为 130t/h),积累了流化床燃烧的经验,自八十年代起,我国自行研究与 开发了带不同形式分 离器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主要是 35t/h、75t/h 和 120t/h,九十 年代开始引进了不同 流派的 CFB 锅炉,其中首台 410t/h 从芬兰引进的 Pyroflow 型 CFB 锅炉于 19 96 年 9 月投产。首 台国产 410t/h 的 CFB 锅炉于 2003 年 6 月在分宜电厂投产,首台国产 670t/h 的 CFB 锅炉也将 于年内在该厂投产。引进的 1025t/h 和国产化的 1025t/h 的 CFB 锅炉均于年 内分别在白马电厂和 开远电厂投产,使我国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单台容量和技术水平方面也在世 界上名列前茅。据不 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 50MW 及以上已投运的 CFB 锅炉已有 130 多台,总容量约为 1650MW。充分显示了 CFB 锅炉在燃用低发热量(<15MJ/kg)劣质煤、矸石、油页岩等 方面的适应性和低 NOX 排放(<200mg/m3)的优良性能,但其结构和运行操作复杂,维护检修工 作量大,运行效率 较低。在坑口电站,作为常规电站锅炉的必要补充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3.5 低 NOX 燃烧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排烟中污染物的排放已受到严重的关注,研究表明空气分 级是既有效而成熟,也是投入较少而又便于实施的低 NOX 燃烧技术,在现役机组的改造中是大有 可为的。在九十年代 以后新建的锅炉普遍采用了成熟的低 NOX 燃烧器,大多还同时采用燃烧器上 部燃尽风(CCOFA)等炉内整体空气分级技术,近几年更有在适当降低炉膛容积与断面放热强度 的同时,采用分离燃 尽风(SOFA/AAP)技术,使运行中 NOX 的排放降低到 300mg/m3 以下,效果十 分显著。但对燃烧低 挥发分煤锅炉的低 NOX 效果尚须进一步研究提高。
3.6 点火装置 鉴于我国面临石油短缺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节约用油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等离子无油点火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在多台 600MW 的烟煤锅炉上采用,此外,各种小油枪(~500kg/h)与微油(~50kg/h)点 火装置也已在一些不同煤种的锅炉上得到应用,并显示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 应用前景。4.运行现状 5.4.1 褐煤锅炉
6.我国褐煤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北主要是水分比较低的老 年褐煤,西南地区主要是高水分的褐煤。在东北的褐煤锅炉主要有三种,元宝 山电厂 1,2 号机组的塔式布置、风扇磨切圆燃烧锅炉;该厂 3 号炉的“П” 型布置、中速磨煤机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以及伊敏电厂的“T”型布置、风 扇磨煤机八角切圆燃烧锅炉。其中元宝山电厂的 2 号炉由于斯坦缪勒公司设 计的失误,经过长达 10 年的努力改进,于 2000 年 1 月达到 600MW 的铭牌出力。该厂 3 号炉是我国设计制造的,吸取了斯坦缪勒公司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获 得了较好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分级送风的改造,这两台锅炉的 NOX 排放已<450mg/m3。近年来 600MW 级的褐煤锅炉机组也在迅速增加之中,由 此也带动了大型风扇磨煤机的发展。在云南地区燃烧高水分褐煤锅炉的最大容量为 670t/h,即阳宗海电厂的 1,2 号锅炉,两台锅炉的结构特性与燃烧器有一定差别。但两台炉均运行正 常,锅炉效率为 87%~89%。4.2 烟煤锅炉 烟煤锅炉的炉型及燃烧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切圆燃烧锅炉中,大多采 用“П”型布置,只 有姚孟电厂 3,4 号炉为塔式布置,盘山电厂的 1,2 号炉采用“T”型布置。曾 经相当突出的“П” 型布置锅炉炉膛出口烟气能 量偏差大的问题,现已解决,无论 600MW 还是 70 0MW 机组锅炉,由此 引起的高温受热面的超温爆管现象大大减少[6]。近几年投运的 600MW 亚临界 机组中,燃用强结渣 性的神华烟煤时,部分机组出现屏区受热面严重结渣,过热蒸汽温度偏低的 问题,研究认为与炉 内燃烧组织欠佳而导致火焰中心上移及炉膛结构设计有关,部分经验已在新 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设计中被应用。由于新建机组均采用了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NOX 的排放已由 以前的~700mg/m3 下降到 400mg/m 以下,最低的已达 300mg/m 以下,最高热效率可达 94%,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可 达
30%BMCR。现代的墙式燃烧锅炉在我国电厂中的应用相对于切圆燃烧锅炉较晚,近年来增加得较多。绝大多数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个别采用 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其中北仑港电厂的 3,4,5 号炉,由于石川岛播磨公司 对炉膛及锅筒内汽水分离装置设计缺陷,以及燃煤结渣性(较轻)与设计煤质(严重结渣性)的差异,导致过热汽温度太低,达不到额定值。不得不对燃烧 器的布置、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受热面及锅筒内的旋风子等作了重大的技术改 进,遂使机组能正常运行。扬州二电厂的 600MW 机组锅炉运行中过热器减温 水量过大,达 300t/h,不得不在炉膛内增设 42 只吹灰器。研究认为这与炉 膛及过热器受热面的设计布置不当有关。近几年投运的烟煤锅炉机组性能均比较好,特别是超临界机组不仅运行 效率高,而且 NOX 的排放也可达到 350mg/m3 或 300 mg/m3 以下,最低不投油稳 燃负荷可做到 30%BMCR。绥中电厂的两台 800MW 机组锅炉是 “T”型布置墙 式燃烧锅炉。制造厂对煤质特性作了认真的研究,并在设计中采纳了用户要 求增加炉膛高度 6m 的要求,选用了较低的炉膛容积放热强度(qv=84.33Kw/m)和较高的火焰高度 28.0m,并在炉膛内布置了足够多而又十分有效的水力吹 灰装置,运行正常,锅炉效率达到 91.9%,NOx=628mg/m3,当燃用结渣性比设 计煤种强的神府煤时,也能正常运行而不会发生炉膛水冷壁及屏过严重结渣。3 3利港电厂一期的两台 350MW 机组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运行虽属正常,但与燃用同类煤种的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的墙式燃烧 锅炉相比,锅炉效率较低,飞灰可燃物高,空气预热器漏风大,该炉的 NOx 排放浓度位居同类锅炉之首,平均为 1035mg/m3,最高达 1366mg/m3。笔者认 为[6],旋流燃烧器的着火燃烧相对独立,相互影响较少,煤粉气流的后期混 合较差,特别是当各燃烧器的风粉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现象时,炉内会出 现局部区域严重缺风,而另有局部区域却风量大大过剩。若是前后墙对冲布 置时,由于前后火炬的碰撞,后期混合得以加强,这一现象将会得到大大改3 善;加上该炉炉膛容积放热强度过高(qv=166Kw/m),单只燃烧器功率偏高,燃烧器区域温度相对较高,这些也许正是造成该炉运行中用风需要较大、而 飞灰可燃物又较高、特别是 NOx 排放特高的原因。可见,前墙燃烧方式并不 可取。该厂二期的 3,4 号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状况均有改进,但 NOx 排放仍超 过 700mg/m。烟煤锅炉中华能高碑店及杨柳青电厂分别从德国引进 250MW 及 300MW 机组 的双拱单阶梯“W”型闭式液态排渣锅炉。250MW 机组投运以来,曾出现较严 重的熔渣室炉墙振动,经试验查证是因风量测量系统存在严重失实而导致炉 内严重缺风所致。缺陷消除后运行正常。由于这些锅炉在采用低 NOx 旋流燃 烧器的同时,又进行炉内整体分级送风,使 NOx 排放浓度分别为~500mg/m3 3和~700mg/m3,全部灰渣都得到了利用。可见,这种液态排渣锅炉的设计和 运行是相当成功的。4.3 贫煤、无烟煤锅炉 燃烧低挥发分煤的锅炉型式比较多,大多采用“П”型布置,仅有蒲城 电厂 330MW 机组锅炉为塔式布置。除了常规的切圆和墙式燃烧以外,“U” 还有、“W”型的拱式燃烧方式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此类煤的最大特点是着火与燃尽 相当困难,不仅要从炉型设计而且要在燃烧器及制粉系统的设计选型方面采 取相应技术措施。由此,出现了一次风置换(PA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各式浓 淡分离直流燃烧器等。而且,大多采用钢球磨煤机储仓式制粉系统,只是近20 多年来,在一些贫煤锅炉上配用中速磨煤机直吹系统,同时也出现了双进 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系统和半直吹系统。华能南京电厂 300MW 机组的墙式燃烧锅炉,可在 50%BMCR 负荷下稳定燃 烧 Vdaf=12%的阳泉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91%,只是 NOx 排放浓度高达~12 00mg/m3(未采用低 NOx 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且单只燃烧器的功率较大,目前 正在研究改进之中);马鞍山电厂 300MW 机组切圆燃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用 Vdaf =11.6%~12.5%的低挥发分贫煤,额定负荷时的热效率达到设计值 91.3%,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60%~65%BMCR; 纳雍电厂采用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的切圆燃烧锅炉,燃用 Vdaf= 8%~10%的无烟煤,效率达到 91.49%,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为 45%BMCR,NOX 排放为 677mg/m3;金沙电厂 125MW 机组的切圆燃 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烧 Vdaf=6%的无烟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88%~89%。此外,大港电厂的 328.5MW 机组的切圆燃烧锅炉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系统,能很好地燃烧阳泉和西山混煤,Vdaf=~12%,额定负荷时的锅炉效率为 91%~ 92%,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40%BMCR,而且这种制粉系统简单可靠。近十几年来,“W”型双拱燃烧锅炉被大量用来燃烧低挥发分煤,目前 最大容量机组为邯峰电厂一期 1,2 号 660MW 机组锅炉,燃用我国最难烧的邯 峰地区万年无烟煤和贫煤的混煤。运行表明,虽然在 660MW 负荷时过热汽减 温水量比设计值(30.3kg/s)高出~25kg/s,空预器入口烟温比设计值(396℃)高出约 15℃左右,但运行尚属正常。调查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机组运行 良好,特别是在低负荷稳燃性能方面要比常规燃烧方式锅炉强一些,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一般可较之低约 5~10 个百分点。但在经济性等方面并无突出之 处,飞灰可燃物较高,而 NOx 排放浓度(850~1300mg/m,最高达 1900mg/m)却较常规燃烧方式要高。此外,尚有一些锅炉存在着设备和运行的问题,诸 如炉内水冷壁结渣、高温腐蚀以及磨煤机出力不足,满负荷时煤粉过粗等[4]。3 3
由上述可见,对于 Vdaf>8%的贫煤和无烟煤,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 热风送粉系统或双进双出钢球磨半直吹热风送粉系统为好。这无论对着火燃 烧的稳定性还是对运行的经济性都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当前燃用低挥 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笔者认为研究并采 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切圆燃烧和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采用成熟的螺旋管圈或垂直上升管屏直流锅炉,且当 Vdaf≥12%时,水冷壁可不敷或仅在局部敷设少量燃烧带。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行逆转的趋向。纵观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和现实的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接纳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公正运用商业壁垒掩护国内市场,积极面临经济全球化。
关键字 经济全球化 商业壁垒 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德国拜耳公司与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向它们提供中间产品,由它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二)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三)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商品和进出口的两倍,1995 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达2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有资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四)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资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为 30亿美元,1970年达110亿美元,80年代初为160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亿美元。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
(五)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欧共体自成立来,一直朝着经济一体
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 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
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
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
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
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
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
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三、我国的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肆发展国际商业。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停加快,反过来加快了国际商业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照旧发展中国家,通常积极加入的,都从国际商业中得到了利益。中国应积极加入国际相助,开拓国际市场,大肆发展双边及多边商业。我国可以在世贸构造非藐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同等的、互利的框架下,举行双边及多边商业,可以团结宽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创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配置性作用,还能使用世贸构造解决争真个机制,同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解我国的外贸政策,革新外贸体制,增强国际之间的相助。
(一)应对国际商业技能壁垒不停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谋划理念。国际商业中技能壁垒
最突出的是质量与尺度体系,未来国际商业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突破国际商业技能壁垒的要害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谋划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商业技能壁垒,实验全球化质量谋划战略,主要的即是要提升质量谋划战略理念,以质量谋划突破技能壁垒。积极采用国际尺度和发达国家的先进尺度。一方面,质量必须要到达国际技能尺度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能论证和入口国特别技能允许。另一方面,则要强化得意度质量意识,即开心使产品与服务到达进口国、消耗者、谋划署理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前进企业国际化谋划的得意度。
(二)加大国有企业革新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创建今世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越
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本事。世界级的大企业通常代表着一国的团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款式。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水平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团结之路,但条件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创建今世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议决创建今世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抵牾。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通常拥有大企业团体无可相比的谋划上风,应进一步增强谋划管理 ,积极变更和充实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8)
2、张向晨、孙亮。论发展中国家加入多边商业体制的得与失[J],世界经济,1999(6)
3、孔令来。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4、李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寻衅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
1(1)
5、李惠斌。经济全球化:中国道路[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6)
依旧是抄袭严重呀,要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把论文发过来之前,要自己先看看,不要出现一级标题出现两个“一”这样的错误。
文中红色的是原文大段抄袭的,就不能多找几篇,然后分开借鉴吗?就非得一篇抄到底吗?
从内容上说,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挑战和对策上,可相反,你文中这两部分最简单了,重点不突出。并且对策当中,主要是针对贸易全球化的内容,而你题目是写的经济全球化,还应该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从结构上说,不完整,缺少引言和结论,参考文献数量太少,并且格式不正确。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阶段
1、1979~1984年为初创阶段,主要是为经济特区的建设打下初步基础。利用邻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工业,积累建设基金、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阶段主要是“杀出一条血路”,以市场为取向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首先在价格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
2、1985~1992年为建立起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深入地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深圳在这一时期全面推进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从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例如,率先进行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改革金融体制,对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劳动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险体制等。这些改革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积累了经验,发挥了特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初步形成了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3、1993~2003年为增创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期间深圳继续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到199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十大体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例如,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了金融体制创新等等。
4、2003~2020年左右为打造国际化城市,加强深港合作,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阶段。进一步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创建服务型责任政府。大力推进CEPA以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实现区域内的共同繁荣。2003年年初,广东省委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有利于开拓深港合作新局面,推动深港产业合作进程,打造双赢格局。
二、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
l、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1979年~2006年,深圳市从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到5813.56亿元,年均递增34.46%,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四位;工业总产值从0.71亿增到12278.48亿元,年均递增43.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500.88亿元,年均递增34.43%,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三;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69450元,年均递增19.2%,在全国大中城市位居榜首。
深圳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占据了一半的产值,第三产业也得到发展。1979年~2006年,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6.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26.3%(以1979年为基期)。三次产业结构为0.1:52.5:47.4,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深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72平方米,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21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其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经济外向性程度不断提高。
截至2006年底,深圳累计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783个,累计合同外资539.18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7.6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项目共计44个,投资总额24.89亿美元,合同外资6.84亿美元,均名列广东省第一。至2006年底,列入历年美国《财富》杂志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41家进入深圳,兴办实业341项,累计投资总额122.63亿美元,合同外资45.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19亿美元。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1979年至2006年,进出口总额从0.168亿美元增长到2373.86亿美元,年均递增42.47%,其中出口总额从0.093亿美元增长到1360.96亿美元,年增长42.65%。至2006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26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累计6886.3亿美元,出口总额连续1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已形成海陆空全方位开放的口岸,口岸出入境人员和车辆分别占全国的50%和80%。深圳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已成为我国经济外向性和开放度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3、城市枢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截止2006年,深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21.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累计4561.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累计606.6亿元。基本建成了适合现代化城市需要的适度超前的供电、通信、排污和交通网络,城市道路总长4547.9公里,特区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7%。集装箱吞吐量17598万吨,稳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机场旅客吞吐量183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化海港、空港为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区域性运输中心。以金融、商贸、旅游、信息等为主体的现代化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商品、劳动力、人才、技术流动的聚集地,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带动作用日趋突出。深圳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探索功能的同时,正在日益显现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
4、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价值6306.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值比重57.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811.82亿元,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61.3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截止到2006年底,深圳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393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59家,超20亿元的企业有36家,超50亿元的有16家,超100亿元的有11家,超200亿元的有6家,超500亿元的有3家,超1000亿元的有1家。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3340种,实现产品产值5484.02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6.9%;万元GDP水耗29.79立方米,万元GDP能耗保持下降趋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1.8万元/人,深圳经济增长方式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5、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圳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试验。例如,率先进行所有制改革,形成股份制经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局面;率先进行物价改革;率先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率先改革干部调配制度,通过招聘选拔干部人才;率先改革金融管理体制,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银行。率先进行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架构;率先推行企业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开辟金融、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步伐;率先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率先进行失业和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并逐步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试验,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l、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深圳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问题。随着深圳的资源短缺,土地等要素价格的提高,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发展模式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弱。深圳的土地面积共1952.84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储备不足,土地基础开发的单位面积投资成本不断上升,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入驻己构成了某种障碍,难以满足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土地集约化使用度有待提高。深圳也是全国7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4,广东省的I/5。淡水资源的缺乏将影响重型工业的发展。2006年深圳市常住人口达到846.43万人,若以1979年为基期,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3%,人口增长压力过大并且结构不合理。人口的过度膨胀加剧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治安严峻等“城市病”的升级。因此,深圳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探索集约用地的开发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精深化利用,打造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经济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2、外贸环境曰益严峻,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自主性迫在眉睫。
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也是国内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从工业内部来看,深圳经济中有过半的工业产值是由外资企业生产,这容易导致深圳经济发展缺乏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外商投资很容易受到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深圳的外资比重越高,越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影响着深圳的对外出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始终排在首位,而在这些贸易摩擦案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深圳的出口产品,不但涉及自行车、家具、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且还呈现出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迹象。另一方面,我国出口退税率下调提高了深圳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深圳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都不利于深圳经济的增长。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深圳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自主性: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要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有世界级水平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3、产业升级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进产业高端化势在必行。
深圳经济目前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而言所占比重较低。"六五"时期以来,深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各时期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同期的GDP增速,也就是说,深圳第三次产业发展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1979年至2006年,深圳GDP的年均增长率为27.4%,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26.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36.2%,深圳经济GDP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但是,深圳的制造业结构单一,过于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二产业,并以第二产业为基础,当制造业过于单一时,将会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深圳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调整产业结构时要同时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制造业领域要实现产业高端化,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结构。把服务业建立在制造业的基础上,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通过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4、政府体制创新动力减弱,必须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深圳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比较高,但政府部门运转效率却不如人意。行政官员的权力意识、管理意识仍然比较浓厚,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市场活动和社会活动依然会受到行政的不适当干预,政府管理的事务过多,既降低了市场效率,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造成低水平、低效率的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体制创新的动力不足。深圳特区要进一步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在重大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经验。特别要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实现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四、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经验
1、深圳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正确引导、规划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建设密不可分。
深圳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的成功经验有些类似,即由政府主导,抓住机遇,由市场引导企业行为,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在近30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深圳与时俱进历经四个发展阶段,有幸遇到并抓住了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直接参与了国际竞争,将自己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在这次转移中,深圳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和邻近香港的独特区位,大量引入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转移过来的产业,建立了“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达国家将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深圳利用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为深圳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积极利用海外市场,以出口带动本地工业发展,以工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2、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摘 要:自2005年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其概念内涵、发展目标、影响因素、模式与策略五个方面展开。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上升,且关于该问题的理论观点已较为成熟;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研究内容低水平重复,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狭隘等;今后研究可从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层面、增加研究对象、引入研究方法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回顾;展望
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我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自2005年起,学界也开始关注和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目前,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相关理论观点已较为成熟,但在研究层面、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而目前又少有综述性研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阶段性概述,基于此,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硕博学士学位论文库,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去重后发现,截止到2014年12月,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有1800余篇,其中硕博士学位论文有80余篇。本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为研究重点,一方面总结已有研究成就,阐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研究的不足,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内涵的界定
界定和澄清概念是研究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用,很有必要加以区分。
1.教师培训与教师发展
教师培训是从外部组织的要求出发、教师所接受的某种规定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发展是从教师主体出发教师所进行的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涉及教师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等诸多方面。近年来,单纯的教师培训已不能满足提高师资水平的要求,突出自主性与个性化的教师发展成为新的选择。
2.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群体角度的“教师专业的发展”,指教师职业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获得专业地位的历程,它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资格审定等问题;另一类是基于个体角度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提升专业水平、从职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它关注如何促进教师形成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应侧重于第二类,指教师个体内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关于教师专业化,从广义角度而言,它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几近等同于教师专业发展;从狭义角度而言,从社会学角度加以界定,教师专业化关注教师职业群体外在专业水平的提升,侧重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应采用狭义的定义,指教师群体外在专业水平的提升。
3.高校教师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关于高校教师发展,它是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即高校教师作为一名学者、一种职业、一个社会人的发展。潘懋元先生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广义而言,它是指所有在职高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过程;狭义而言,它单指教师作为教学者,其教学能力的提高,或者特指大学初任教师的培训、教育[1]。
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静态角度予以表述,侧重结果,关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如谢安邦基于专业素质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高尚的专业精神和道德,健康的体魄和心理[2],这些专业素质的提升便是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从动态角度进行界定,强调过程,关注教师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林浩亮提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包括共同体互动性实践、教学反思性实践、学术创造性实践[3]。实际上,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理解还可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兼顾过程与结果,将之定义为,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过程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进修、考察、研究等活动,引导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改进,从而增进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精神的活动及过程。
关于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它是教师个体自觉树立专业发展观念,自主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管理,积极参加专业发展活动,适时更新专业发展内容,不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和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可概括为三类:社会因素、高校因素、个人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既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动因,也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得到重视,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教育经费和物质投入不断增加,这不仅为高校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免去生活俗务之累,更为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保障[4]。
政策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国家不断增加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教师发展支持的切适性不高,有碍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如国家培训和专项支持模式与高校教师发展的实践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国家政策支持的学术价值导向与高校教师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也存在差距。
商业文化取向及学术研究领域“市场化”的负面效应也愈加明显。一方面,教师入职前,经济利益往往是其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导致教师职业态度严重利益化取向;另一方面,教师在职期间,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并阻碍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据2013年的一项研究统计,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的主要动力是职称晋升,为事业的仅占1/3左右[5]。
2. 高校因素
首先,从政策层面而言,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发展离不开学校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以浙江大学为例,2000年,浙江大学推行以教师业绩考核为核心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全面量化管理,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6]。其次,在制度层面上,高校各项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人性化程度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其中,薪金结构、激励制度、职称评定制度、职业评价体系、教师发展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门机构有助于高校开展适应本校实际需要的教师发展活动,促进校际之间教师发展活动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专门组织机构的缺失是阻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少数高校成立了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极大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持续性开展,并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对于大多数学术人员而言,在大学中生活的意义,绝非只在于它是一个谋生的场所,而是充实的精神生活本身[7]。高校常年积淀的学术文化、民主氛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习惯等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教师的集体性行为,还可以转化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行为的理性化自觉追求。
3. 个人因素
教师个体主导着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术责任的担当、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将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当成一种生命的自觉行为。具体而言,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有很多,有学者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影响较大的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其中学历的高低、第一学位获得学校级别的高低、从事的学科、对待教育和学生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8]。
三、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困境的研究
在实践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意识、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过程、发展保障以下五方面。
1.发展意识上,被动胜于主动
一方面,目前高校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并没引起高度的重视,仍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内涵十分模糊,对专业发展活动的参与缺乏主动性,从而导致专业发展进程缓慢或者收效甚微。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多采用指令式的“自上而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上层意志,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定主要取决于学校或学院上层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而作为发展主体的教师却处于被动的角色位置,教师在专业发展内容、方式的选择上少有自主权,导致专业发展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不一致。
2.发展内容,科研高于教学
科研是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主要尺度。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样多于对教学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首先是高校教师受利益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的影响,往往偏重科研,而淡化教学;其次是高校教师片面地认为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会自动迁移到教学之中,从而对教学不予以重视;再次是高校教学环节较多,问题繁杂,研究难度较大[9]。
3.发展方式,形式重于内容
高校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往往是形式重于内容,起不到实质性的专业发展目的。以高校初任教师岗前培训为例,它是初任教师进入高校必须接受的培训,关系到高校教师今后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的合格程度和规范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的岗前培训严重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式老套,以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理论讲授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使非常有意义的岗前培训因缺乏对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而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变成走形式走过场[10]。
4.发展过程,个人先于集体
【我国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发展】推荐阅读:
我国政治体制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10-24
国际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06-20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道路07-12
新经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06-04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6-07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09-1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主要特点09-30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0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06-1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