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管理条例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郑州市管理条例(精选8篇)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1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000729(颁布时间)20001001(实施时间)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2000年4月28日郑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0年7月29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燃气经营 第四章 燃气使用 第五章 燃气设施管理 第六章 燃气器具 第七章 燃气安全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用户、燃气及燃气器具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燃气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天燃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发展规划,燃气工程建设,燃气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燃气安全管理等活动。第四条 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劳动、经济贸易、物价、市政等部门应当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 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当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能源和安全供用、保障供应、规范服务的原则。

燃气企业应当树立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依法管理、文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燃气发展规划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经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按照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燃气发展规划区域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应当规划燃气管网设施位置。燃气设施与道路同步建设的,应与道路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第八条 管道供气区域内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安装使用管道燃气,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新建住宅设计使用管道燃气的,设计单位应将燃气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预留在室外公用部位。现有使用管道燃气的住宅,具备条件的,可以逐步将燃气计量装置改装在室外公用部位。积极推广先进的燃气计量装置。

第九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接受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

构的监督。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燃气工程竣工,由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条 燃气工程的建设资金,由政府或建设单位筹措;庭院、户内燃气设施建设资金,由用户单位或个人筹集。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增设、改装、拆除燃气设施。确需增设、改装、拆除燃气管道及设施的,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燃气安装、维修企业负责施工。燃气安装、维修企业确需移动燃气计量装置及计量装置前的设施,应经燃气企业同意。第三章 燃气经营

第十二条 管道燃气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在管道天然气、管道人工煤气建成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管道液化气。

瓶装燃气允许多家经营,实行规范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燃气。

第十三条 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四条 燃气企业设立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发给燃气供应许可证:

(一)有符合标准的固定设施;

(二)有符合标准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合格的燃气消防、安全保护设施;

(三)有防泄漏、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四)有符合规定的营业制度;

(五)有相应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设立燃气机动车加气站除具备前款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具有符合标准的燃气储存、充装、计量等设备。

第十五条 燃气供应站(点)实行年审制度,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禁止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供应许可证。

第十六条 燃气企业合并、分立,经营场所及其他重大事项变更,应当按照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燃气企业中止经营活动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燃气企业供应的燃气气质和压力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证正常安全供气。燃气企业不得向无燃气供应许可证的经营者提供气源。

第十八条 燃气企业应当设置并向社会公布抢险、抢修电话,并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第十九条 管道燃气企业在燃气经营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供气;

(二)建立健全用户档案;

(三)按照规定及时为用户

安装、改装管道燃气设施,保证质量;

(四)检修燃气设施或者器具以及进行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应事先通知用户;

(五)工作人员入户检修、检查、抄表,应佩戴统一的标志,文明作业,用语规范;

第二十条 管道燃气企业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降压供气或者停止供气,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户;施工、检修应在二十时至次日七时之间进行;停止供气二十四小时以上的,应当向市、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报告。

对居民恢复供气时,管道燃气企业应当在恢复供气之日六时至二十时之间择定恢复供气时间。第二十一条 新型气体燃料必须经国家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使用。

第二十二条 管道燃气价格应在供气成本加税费和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按生活用气保本微利、生产经营用气合理计价的原则,由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测算,经物价部门依法组织听证并审核,按价格管理权限报经批准。燃气企业必须按批准的价格执行。

第二十三条 瓶装燃气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初次使用或者重新检验后的燃气钢瓶应当抽取真空后再充装燃气;

(二)在用燃气钢瓶灌装前必须按规定抽取残液和进行瓶体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灌装;

(三)燃气钢瓶灌装量应当与该瓶标识灌装量相符,其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充气后应当有记录,并粘贴检验合格标志;

(四)燃气企业应当将燃气钢瓶中的空、重瓶分别存放;发现漏气瓶、超重瓶等不符合规定的燃气钢瓶,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放入瓶库;

(五)严禁从槽车或贮罐上直接灌装燃气钢瓶;

(六)禁止灌装超过检验期限或检验不合格的燃气钢瓶。第四章 燃气使用

第二十四条 管道燃气企业与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依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和安装、改装、拆迁固定的燃气设施,应当向管道燃气企业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并承担所需费用。第二十六条 禁止盗用、转供管道燃气。

第二十七条 使用管道燃气计量装置依法执行首次强制检定制度。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对检定合格的燃气计量装置建立档案,出具检定合格证书,并对检定结果负责。禁止擅自开启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燃气计量装置封印。

第二十八条 管道燃气的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用户和燃气企业对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校验,双方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交由法定的计

量检定机构检定。对检定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计量检定机构重新检定。

经检定的燃气计量装置其误差在规定的范围的,检定费用由提出校验一方承担;其误差超过规定范围的,检定费用由燃气企业承担,并由燃气企业免费为用户更换合格的计量装置。使用超过法定误差范围的燃气计量装置的用户,其在申请检定之日前二个月的燃气费,按照检定误差调整合格后的用气量计算,多计或少计的用气量,在下次抄表时折抵。

第二十九条 燃气计量装置发生故障,燃气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理。燃气计量装置发生故障造成无法计量的,按该用户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计收气费。

第三十条 燃气计量装置安装在室内的,燃气企业应与用户约定抄表时间,用户应当配合抄表。抄表后应当告知用户用气量。

在约定的时间内不能入户抄表的,燃气企业抄表人员应书面告知用户复抄时间。在告知的复抄时间内仍无法入户抄表的,按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计量。无正当理由连续三次(不含复抄次数)且时间满六个月仍不能入户抄表的,按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加倍计量。

半年以上不使用燃气的用户,可以到燃气企业办理暂停用气手续。需重新使用的,应到燃气企业办理启用手续。燃气企业应在二个工作日内恢复供气。

第三十一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时足额交纳气费。逾期未交纳的,自逾期之日起,对生产经营性用户每日按所欠气费的百分之一收取滞纳金,对其他用户每日按所欠燃气费的千分之一收取滞纳金。

逾期两个月不交纳气费,经催交后仍不交纳的,燃气企业可以中止供气。

第三十二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第五章 燃气设施管理

第三十三条 城市管道燃气管网户外部分属公用设施,无论投资主体及产权归属,均由燃气企业统一管理、安排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阻挠养护维修作业和新增用户接管。第三十四条 燃气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检查、维修养护、事故抢修制度,加强对燃气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并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修,及时排除、处理燃气设施故障和事故,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气。

第三十五条 庭院、户内燃气设施产权归用户所有。庭院、户内燃气设施养护维修费用在未计入燃气成本前,用户应当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养护维修费用。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进行养护、维修以及更换设备,不得再收取任何费用。燃气企业应按

规定使用年限定期免费为用户更换燃气计量装置。

第三十六条 燃气设施由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划定保护范围,并进行公告。对重要的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应当设置界线标志。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

(二)堆放物料和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

(三)种植乔木;

(四)擅自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在管道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

(六)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管道公共阀门;

(七)擅自从事爆破作业;

(八)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确需进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爆破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燃气企业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企业应当在三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由此发生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监护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协助燃气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修,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第六章 燃气器具

第三十八条 在本市销售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是取得国家燃气器具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质量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第三十九条 燃气器具必须经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法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经检测符合本市燃气使用要求的,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颁发准销证。

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取得准销证的燃气器具列入本市燃气器具准销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未列入燃气器具准销目录的燃气器具,禁止在本市销售、安装、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定燃气用户购买指定地点或者指定品牌的燃气器具。

第四十条 燃气器具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在销售地应当设立或指定维修站(点),为用户提供维修服务。

第四十一条 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单位,应当经过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领取资质证书。

对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的资质实行年审制度,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人员应当经过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

考试合格,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第四十二条 安装以管道燃气为燃料的燃气器具(不含家庭用燃气灶具)应由具有资质证书的单位安装,并给用户出具安装合格证书。第七章 燃气安全

第四十三条 燃气企业应当宣传安全使用燃气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

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重要的燃气设施所在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管道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管道燃气中加嗅。

第四十四条 燃气企业选用的燃气贮罐、燃气钢瓶和调压器具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定期检验。

第四十五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管理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

(二)用明火对燃气设施、器具进行试漏;

(三)在不具备安全用气的场所使用燃气;

(四)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和器具(不包括家庭用燃气灶具);

(五)加热、砸、摔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六)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燃气钢瓶之间倒罐;

(七)自行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八)其他影响用气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设施、器具泄漏或损坏等故障,应当立即通知燃气企业;发生由燃气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应当立即通知燃气企业、消防等单位和部门。第四十七条 因抢修管道燃气设施,确需损坏市政设施或者其他设施以及中断电力、通讯的,燃气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抢修后应立即恢复原状,并补办有关手续。

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进行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的进行。

抢修室内燃气设施时,用户应当无条件拆除影响抢修的装饰装修设施;用户不拆除的,由燃气企业拆除,造成的损失,由事故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八条 发生重大燃气事故,燃气企业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时起,停止事故涉及范围内的供气。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当地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供气。发生燃气事故,由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经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或者燃气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

用的,责令停止施工或者停业,可并处四万元罚款;

(二)未取得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燃气供应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违法经营的物品,可并处三万元罚款;

(三)未经年审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处以二千元罚款;年审不合格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业,可并处五千元罚款;

(四)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供应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罚款;

(五)燃气企业向无《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六)未经鉴定合格将新型气体燃料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经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罚款;

(七)瓶装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之一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销售、安装未列入本市燃气器具准销目录的燃气器具的,处以五千元罚款;

(九)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安装、维修业务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违法物品,可并处三万元罚款;使用未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处以二千元罚款;

(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堆放物料和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擅自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擅自从事爆破作业的,责令停止施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未经燃气企业同意,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装置及计量装置前的燃气设施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十二)转供管道燃气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三)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的,责令赔偿损失,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四)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公共管道阀门的,处以五百元罚款;

(十五)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钢瓶之间倒罐的,处以五百元罚款。

第五十条 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停气或未履行停气通知义务的;

(二)燃气设施检修或施工,未按规定设置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

(三)供应管道燃气没有按规定加嗅的;

(四)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未按规定及时抢修的;

(五)燃气设施故障修复后,未按规定恢复供气的。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触犯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 燃气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的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工程是指管道燃气的长输管线及门站、管网干线、储配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贮配(存)站、气化站、混气站、燃气汽车充装站、新型气体燃料站、燃气钢瓶检测站和人工煤气气源厂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二)燃气设施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和计量装置;

(三)燃气器具是指燃气灶具、公用燃气炊事器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热水(开水)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交通运输工具燃气冷暖机、燃气钢瓶等;

(四)燃气企业是指生产、储存、输配、供应燃气的企业;

(五)用户是指使用燃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2

郑州市绿化使用的乔木主要为法桐、毛白杨、雪松等, 灌木以丁香、榆叶梅为主要代表。近年来虽引种了一些树种, 但大面积种植的不多。市内绿化格局不合理, 和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 市中心密集分布着建筑楼群, 根本没有园林绿化的空间。好多小区、单位没有绿地, 街道也看不见绿篱或绿化林带, 为数不多的绿地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南部。绿化树种搭配不美观, 单调杂乱, 病树、枯树夹杂其间, 没能做到整齐划一, 因此也不能成为城市景观。公园内园林设计水平不高, 花草、树木配置不合理, 有分量的景观不多, 可供市民休憩的绿地面积太少。市内公园数量少, 面积不大, 对调节市内气候的作用有限。

2严格园林规划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百年大计, 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准。城市的建设规划, 要加大绿地预留面积, 必须从城市的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出发, 向国外城市绿化的成功经验学习。彻底改变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 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加强对现有公园等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园林规划, 为市民创造具有游憩、休闲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包括综合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以及其他专类公园。大学校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景观环境传达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管理水平等诸多信息, 影响着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优美、整洁的校园景观会给师生造就一个幽雅、宁静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鞭策人们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同时给来访者以心灵震撼, 并对学校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 对学校乃至师生悠然而生敬意。毋庸置疑, 一流的校园景观, 映衬着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术、一流的管理, 是高校吸引力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 各大城市的高校为了提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 纷纷加大了对校园建设的力度。好多名校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历史意义、在社会上有很大知名度的校园自然景观, 比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 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等等。这些景观还时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成为尽人皆知、令人向往的地方。遗憾的是, 我市高校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知名的、特色鲜明的景观。

园林规划要从现有城市格局出发, 着眼于城市的未来发展, 周密打造园林景点建设、公园保护范围内建 (构) 筑物的体量、色彩及建筑风格等应当与公园景观相协调, 不得影响公园内的植物生长。

3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

园林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开始园林建造活动了。随着历史的发展, 园林景观及设计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景观角度讲, 皇家园林堪称我国园林之首。皇家园林过去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现在已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景点, 其特点是面积大, 真山真水较多, 设计布局匠心独具, 花草树木品种丰富, 水域、植物对调节气候、娱乐游人的作用大, 比如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与皇家园林相对应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王侯、富商等私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 假山多, 设计巧妙, 植物丰富, 布局典雅, 如北京的恭王府, 苏州的留园, 上海的豫园等。北方园林, 因地域宽广, 平原居多, 所以范围、面积较大。但由于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 水少、植物品种少、常绿植物少, 每年院内绿色时间较短, 特别是山海关以北。

郑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园林景观根本无法像江南那样绚丽多彩, 也不能像北京园林那样宏大、富丽。但如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 同样也可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园林设计队伍。设计队伍的水平, 决定着园林设计的质量, 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引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现有人才在培训和再教育。可以和国内着名高校和园林设计单位合作培养, 丰富理论知识, 增长见识, 参与他们的项目设计。同时要注重通过实践培养现有人才, 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设计、现场施工的锻炼机会。要不惜重金引进拔尖人才、领军人物,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其才智, 使其不但要承担起大型园林绿化设计规划的任务, 同时要负责园林设计队伍的建设。

4结语

园林绿化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艺术。同样的艺术作品, 不同人从不同角度, 会给出不同评价。园林设计方案要出自专业人士之手, 要博取古今中外的园林设计的成功经验, 立足城市的现状, 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 组织专家论证, 广泛征询市民意见, 最终得到市民的认可。切不可因个别领导的喜好而对方案做随意改动, 要尊重专家意见, 确定的方案必须严格执行。每建设一块绿地、每设计一个公园, 都要打造成精品, 切不可为了省工、省时、省钱而粗制滥造。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城市建设逐年加快, 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配套的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就园林绿化建设、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论述, 对加强固林绿化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郑州市,绿化,园林,管理

参考文献

[1]水源, 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4) .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3

关键词:原生电子文件;网格化;归档;数字档案馆

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目前,郑州市依托统一的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或称之为“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将郑州市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网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即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以一种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实现了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把城市管理关心的部件和事件抽象为案件,在街道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之间进行流转办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在当前郑州市网格化管理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的信息长期保存与管理,并保障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成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必须解决的问题。

各地综合档案馆在数字时代的使命之一就是对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安全地保护和保存电子文件,确保涉及政府活动和公民权利的重要电子文件能够被可持续使用。为此,郑州市档案局决定担当起保障网格化管理信息长期保存的任务,这也是贯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要按照‘增量电子化的思路,积极进行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工作”精神,实现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有益探索。

1 研究目的和各主要环节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保障郑州市网格化管理信息从生成到归档至郑州市数字档案馆系统中长期保存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可以保障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的生命周期如下: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信息整个生命周期都在档案部门的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体现了前端控制的档案管理思路。

1.1 对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的信息保障机制进行详细调研

1.1.1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特点。①城市网格化管理所涉及的网格事件数量巨大、类别繁多。②管理信息均为电子文件形式,管理模式与以往传统纸质文件截然不同。信息存在的时间一般不长,需要有意地制作、维护和管理才能保存下来。③网格事件处理涉及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街道办事处等众多部门及民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建立完善的信息保障机制,保障网格化管理中的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对于降低由于平台软件升级造成的信息丢失风险、在出现纠纷时提供可靠的电子证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 系统框架。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主要包括:应用软件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工作动态、网格地图、组织机构、业务流转、互动直通、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统计信息、网站导航、运行管理等部分。

系统由郑州市电子政务中心负责,运行依托郑州市电子政务外网。

1.1.3 业务流程。按照“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责权明晰”的原则,构建“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管理工作格局。三级基础网格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在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第一时间解决;对超出自己管理权限的问题,报职能单位联系社区人员一起研究解决,仍不能解决的,通过智能手机及时向上级平台上报或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上报。在此方式中,减少处理结果反馈路径,提高问题办结效率。

1.1.4 平台具有保障信息安全真实能力。郑州市档案局对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的软件开发手册、项目招投标文件、实地运作进行了详细调研,认为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是由政府机构授权开发的,系统构建合理,具有完善的权限控制、安全保障体系,可以保障平台中的信息安全、真实。

1.2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信息归档流程与方案

1.2.1 制定归档范围。参考美国NARA提出的可构成电子文件应满足以下条件:信息内容独特,能反映机构的政策、业务、职能,使用的工具与机构工作有关并由机构授权,信息有业务利用需求[1],郑州市档案局认为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中的电子文件可以称之为“具有档案性质的电子文件”,应该纳入档案部门归档范围。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内功能复杂、数据繁多,涉及“人、地、事、物、组织”等诸多信息,单是数据库就达1T左右。在如此众多的数据中,如何确定需归档的电子文件的范围呢?到底要保存什么呢?

笔者经过详细调研,认为整个平台是围绕“事件”这一核心展开的,平台内称之为“社情民情动态数据信息库”,简称社情信息,即网格内发现某一问题,从问题上报、解决、反馈到办结的全过程信息。

社情信息库主要字段有:采集类型、业务类型、机构、事件类别、事件编号、采集时间、办理内容等,其中事件编号是唯一的。

平台内社情信息有十几万条,但绝大部分是网格内直接解决的小问题、小纠纷,只具有临时保存价值,只有上报到市级平台上的社情信息才需要长期保存,是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详见下图:

1.2.2 选择归档节点。传统的文件转化为档案有三个条件,其中条件一,即“只有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2],是否适用于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中的电子文件呢?

根据实地查看,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有清晰的工作流。所谓的工作流,就是一组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业务所进行的所有工作与工作转交(交互)过程。网格化平台中社情信息的业务过程就表示为工作流,简单表示如下:发生->处理->上报->反馈->办结。

在每项事件到办结节点之后,其数据就不可更改了。由此“办结”节点就是文件办理完毕的节点,在此节点可加入“归档”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办结的社情信息可以进行归档。在“归档”节点之后,电子文件接受档案工作人员的检验后,将移交给档案馆,进入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由数字档案馆系统来维护,并得到网格化管理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归档”节点之前,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由网格化平台确保,并满足档案馆的要求。

1.2.3 提出电子文件归档方案。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需要保存电子文件原有的内容和结构、背景信息。由于电子文件的结构和背景信息均来自元数据,可以说就是电子文件原文+电子文件元数据。具体到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就是指社情信息中的处理结果单和其元数据。但平台有些特殊之处,处理结果单的部分数据来自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如问题排查人、处理的简单结果等,部分数据来自非结构化数据,如作为处理依据的照片文件、对话录音,形成正式标准处理文件的Office文件等。也就是说,电子文件内容来自多个文件和数据库,如何保障其完整性呢?

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将平台生成处理结果单的界面(Html文件)、与该处理单有关的Word文件、Jpg文件、音视频文件等多个文件,利用专用软件,合并成一个PDF文件。在平台内,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有系统软件保障的,但当它脱离了原系统,如何保障其是真实的?确认的方式是在电子文件上添加或插入权威性说明(或是文字的或是符号的形式)[3],即加入数字水印,水印内容包括生成者姓名、生成时间等,将此PDF文件重名为此次事件的编号,如事件编号为4101032222,则此事件对应的处理单文件命名为4101032222.PDF。

在平台中,问题办结时会生成一个处理结果单,包含处理过程中所有的流转信息,比如上报机构、负责人、反馈信息、依据文件等。这个处理结果单是一个HTML网页文件,也会合并在文件实体中,作为PDF文件的一部分。由于网格化管理平台与档案管理软件有很大不同,平台中的著录信息,也就是元数据在档案管理软件中是没有的,但这些信息丢失也是一种损失,所以不管具体有什么元数据,将此次文件办理过程中的所有元数据整个作为一个HTML文件归档过来,可以很完美地解决数据完整问题。由于该PDF文件也是双层PDF文件,可以实现全文检索,这些含在文件实体中的元数据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查询。

将平台中的社情信息库的数据导出,生成EXCLE文件,表示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与电子文件原文以唯一的时间编号对应,这样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时可方便实现批量挂接。示意图见下图:

2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2.1 档案部门的角色创新。在信息社会的大潮下,档案人面临着新的挑战,即重新审视档案学及其实践。概括来说:档案不再被视为静态的实体,而是动态的和虚拟的概念;档案不是人类活动的被动产物,而是个人或组织事务活动的积极体现;档案不是产生于稳定垂直的行政体系中,而是产生于现代网络系统中。因此,档案人必须转换思想,把自己从闲置档案的被动管理者,变为社会历史的主动记录者。在管理制度和社会角色创新中,档案部门可以做相应的突破,在数据的利用上做到档案部门牵头,将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处在档案部门的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最大限度的真实性。本研究正是档案人在信息时代扮演新角色的有益实践。

2.2 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来源原则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档案整理理论原则。来源原则就是指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但在信息时代,来源原则受到冲击。传统来源观中,来源是指文件的形成者,往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机构来源。但在现代机构频繁剧烈变动与电子文件形成的方式和特点,使得按照机构来源划分全宗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档案不是产生于稳定的、垂直的行政体系中,而是产生于现代网络系统中动态的平行体制。运用传统的机构来源概念就可能无法解释电子文件时代的档案实践。

本研究中,档案来源是指生成电子档案的系统,即“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这一来源,可以确定文件是由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哪些信息、为了何种目的、采用怎样的结构形成等方面的综合背景信息。这些来源信息正是了解、管理和利用电子文件的关键所在。因为电子文件的形成者不是单一的,形成过程也相当复杂,但无论它们是某一机构独立产生的,还是由来自若干机构的数据组合而成,只要掌握它们的形成过程和背景,把这些信息随同文件内容一同保留下来,就可以寻根溯源,了解文件的原委始末。

新来源观的核心是使来源原则更加概念化和抽象化,其实质是来源原则面对电子文件的新特点和新挑战而做出的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它使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具有更加广泛的实践意义。

2.3 档案部门以第三方身份给网格化管理信息增加凭证功能。由于电子文件可以轻易地被修改,因而许多学者对电子文件的客观性提出质疑,然而,极易删改和伪造的特性并不能否定电子文件的客观性,电子文件的客观性的实质在于其内容的可靠性。因此,只要能保证其来源可靠和本身完整的电子文件,就可以作为法律的客观凭证。

本项目借鉴了国外对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和凭证价值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档案共同宣言》中所提出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要求,正是本项目对归档电子档案的最基本要求。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认为需要保留的是电子文件的关键呈现状态,即重要的是能始终维护文件含义,而不是始终维护曾经用来创建电子文件的软件和硬件,本项目中的电子档案=原文.PDF+元数据.xls,可脱离原系统软硬件环境。

我国尚没有要求网络服务商对传输的电子文件进行储存、记录或转存的制度,因而导致一旦发生争议,就没有第三方可出具有中立性的证据。本项目从《广东省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暂行规定》中得到启发,将档案部门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接收电子档案,当发生争议时,以档案部门提供的信息为准。本研究中的电子档案归档方案能够有效地表现所截内容并可供随时查用;数据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能够识别数据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六条要求,所以可以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整个流程能保证电子档案来源可靠和本身完整,可以作为法律的客观凭证。

如果网格化管理发生纠纷,在法庭取证时,第三方留存的电子信息才是可靠的,是法庭可以取用的凭证。电子信息作为证据而被采信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从收件人或发件人的计算机终端中提取。在法庭上,有争议的电子信息本来就属于待证的事实,它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原告想证明它是对方伪造的,而对方当然会加以否认,这个时候该电子信息本身就成了待证事实的一部分,它自己是不能证明自己的,需要其他的与案件有关联的证据来证明这个待证事实。郑州市数字档案馆的服务器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可靠的技术、先进的软件功能、强大的存储能力,可以充分保障其中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再加上档案部门作为第三方,处于中立地位,因而从档案部门服务器中获取的电子档案可以作为证据而被采信,这对于提升档案部门在社会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Pual Wester.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文件管理政策和标准发展[J].电子政务,2012(1):2~9.

[2]陈艳红: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是否仍然适用——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研究之一[J]. 山西档案,2004(4):12~15.

[3]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编译.永久保护真实的电子文件国际学术报告会报告集[M].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4

传 真:0371-67446680

电子信箱:lifazhengqiuyijian@126.com

通讯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233号郑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处(702室) 邮编:450006

郑州市房屋登记条例 篇5

(2011年6月30日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1年11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郑州市房屋登记条例》已经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1月25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12月24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维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公开、便民、规范、高效,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的房屋登记簿。房屋登记簿记载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登记的事项,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第四条 市房地产管理部门是本市的房屋登记机构,负责本市市区内房屋登记工作。县(市)、上街区房地产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登记机构,负责本辖区内房屋登记工作。

第五条 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房屋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核;

(四)记载于登记簿;

(五)颁发、换发或者收回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

必要时,房屋登记机构可以就登记事项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为三十日。第七条 房屋登记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单方申请:

(一)因合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权利的;

(二)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生效征收决定,导致房屋权利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

(三)已办理初始登记的房屋,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办理转移登记,购房人能够提供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应尽义务的有效证明的;

(四)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照约定与购房人申请预告登记的;

(五)因继承、受遗赠、协议离婚取得房屋权利的;

(六)权利人的姓名(名称)、房屋坐落的街道或门牌号发生变更的;

(七)房屋灭失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共有房屋的登记,由共有人共同申请。

按份共有的房屋,单个按份共有人可以就处分本人所拥有份额房屋的登记单独提出申请。转让房屋的,还应当提供其他按份共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证明。

第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并提交合法有效的监护关系证明;因处分被监护人房屋申请登记的,还应当提供经过公证的为保障被监护人利益的书面保证。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由房屋登记机构直接登记:

(一)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国有房屋;

(二)人民法院判决收归国家所有的房屋;

(三)无人主张权利的房屋;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的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

(一)属于违法建筑、临时建筑的;

(二)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房屋权属证明或者申请登记的房屋权利与房屋权属证明不一致的;

(三)申请登记事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内容冲突的;

(四)不能特定或者不具有独立利用价值的;

(五)已被依法征收、没收,原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六)被依法查封或者以其他方式依法被限制处分,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七)权属争议在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中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申请房屋登记,申请人应当提交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相关材料。申请人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

申请登记材料应当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当提交经有关机关或单位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国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房屋登记的,应当使用中文名称或者姓名。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原件是外文的,应当提供中文译本。

第十三条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当场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申请登记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条 房屋登记机构受理申请时应当查验申请登记材料,并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

房屋登记机构认为申请登记房屋的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第十五条 办理下列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实地查看:

(一)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二)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

(三)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房屋登记机构实地查看时,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于下列期限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记的书面决定:

(一)房屋所有权登记,三十个工作日;

(二)抵押权、地役权登记,十个工作日;

(三)预告登记、更正登记,十个工作日;

(四)异议登记,一个工作日。

除异议登记外,确需延长登记期限的,经房屋登记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一次,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 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地址和编号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

成套房屋,以套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成套房屋,以房屋的幢、层、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第十八条 房屋登记机构接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查封房屋或者限制房屋权利协助执行文书后,应当按照协助执行文书载明的事项予以协助执行,并将协助执行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查封房屋或者限制房屋权利期满,房屋权利自然恢复。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申请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提交由具有房产测绘资格的测绘单位出具的房产测绘成果:

(一)申请房屋初始登记的;

(二)因房屋状况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

(三)因房屋面积发生争议,当事人要求测绘的。测绘单位对其出具的房产测绘成果的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条 房屋登记机构根据房屋登记簿记载的内容,按下列规定发放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一)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

(二)房屋抵押权、地役权登记,发放《房屋他项权证》;

(三)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预告登记、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发放登记证明。

对建筑区划内归全体业主共有的物业服务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用房等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房屋登记簿上记载,并在建筑区划内显著位置公示,不颁发权属证书或登记证明。

第二十一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是房屋权利人享有相应物权的证明。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记载的事项,应当与房屋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第二十二条 房屋登记机构对房屋登记资料,应当统一管理、妥善保存。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按规定申请查阅、抄录、复制,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配合,提供便利。

禁止毁损或者擅自修改、销毁房屋登记资料。

第二十三条 申请房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登记费用。价格、财政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登记费用进行管理和监督。第三章 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二十四条 新建商品房竣工验收合格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申请新建商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二)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四)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五)房屋测绘报告;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五条 新建商品房屋初始登记时,根据规划和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建设、未计入共用建筑面积进行分摊的房屋,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物业服务用房、共有设施设备用房及其他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房屋,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为全体业主所有。

第二十六条 申请新建非商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合法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明;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三)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四)房屋测绘报告;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 已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因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受遗赠、作价出资入股、单位合并或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或者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人民政府的生效征收决定等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应当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第二十八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所有权证;

(二)与转移事实相关的证明材料;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需提交同级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

(四)国有企业已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房屋,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未纳入的,需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抵押人转让抵押房屋的所有权,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转让的书面文件、房屋他项权证。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一)权利人的姓名(名称)发生变更的;

(二)房屋坐落的街道或门牌号发生变更的;

(三)共有房屋分割的;

(四)房屋面积发生变化的。

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所有权证;

(二)房屋测绘平面图;

(三)申请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证明文件。

第三十条 房屋因拆除、焚毁、倒塌等原因灭失的,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申请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灭失的证明;房屋存在他项权利时,还应当提供他项权人的书面同意文件。

第三十一条 房屋灭失后或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人民政府的生效征收决定等致使房屋权利消失后,房屋权利人未申请注销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直接代为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按前款规定直接代为办理注销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事先书面告知房屋权利人,并令其限期缴回房屋权属证书;相关权利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回房屋权属证书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其网站和当地主要报纸上公告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四章 抵押权、地役权登记

第三十二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所有权证;

(二)抵押合同;

(三)主债权合同;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三十三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转移登记,抵押权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他项权证或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

(二)房屋抵押权发生转移的证明材料;

(三)抵押权人已通知抵押人的证明材料;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四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他项权证或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

(二)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或者其他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因被担保债权的数额、履行债务的期限发生变更申请抵押权变更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其他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文件和相关身份证明文件。

第三十五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注销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他项权证或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

(二)房屋抵押权消灭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六条 申请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抵押合同;

(四)主债权合同;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七条 已经登记的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权发生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权登记证明;

(二)抵押权发生变更、转移或者消灭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八条 房屋建设工程竣工并进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后,当事人应当申请将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为房屋抵押权登记。

第三十九条 以房屋、房屋在建工程设定最高额抵押权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申请办理。

第四十条 在房屋上设立地役权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役权合同;

(二)房屋所有权证;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一条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发生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役权设立登记证明;

(二)地役权发生变更、转移或者消灭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五章 预告登记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预告登记:

(一)预购商品房;

(二)以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

(三)房屋所有权转让、抵押;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申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备案的商品房预售合同;

(二)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当事人对预告登记附有条件和期限的,申请人应当提交符合相应条件和期限的证明。

第四十四条 申请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合同;

(二)主债权合同;

(三)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证明;

(四)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五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让预告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所有权证;

(二)房屋所有权转让合同;

(三)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四十六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合同;

(二)主债权合同;

(三)房屋所有权证;

(四)房屋所有权转让预告登记证明;

(五)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七条 经预告登记的房屋,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因转让、抵押该房屋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办理。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相应的房屋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房屋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六章 其他登记

第四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的事项有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并提交房屋登记簿记载错误的证据材料;利害关系人申请的,还应当提供权利人同意更正的书面材料。

房屋登记簿记载确有错误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进行相应更正;房屋登记簿记载无误的,不予更正,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四十九条 房屋登记机构发现房屋登记簿的记载错误,不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可以直接对房屋登记簿的记载进行相应更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

办理更正登记期间,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中止办理该房屋转让、抵押等登记,并暂缓受理新的相关登记申请。更正登记办理完毕后,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恢复办理相关登记。

第五十条 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权利人不同意更正,且利害关系人不能提供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归属等事项确有错误的,可以持权利归属可能存在错误的有关证据,申请异议登记。

房屋登记机构收到异议登记申请后,应当将异议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上,并向申请人出具证明。

第五十一条 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起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理的,异议登记失效,由房屋登记机构予以注销。

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理的,应当向房屋登记机构提交有关受理通知书。诉讼、仲裁程序结束后,有关当事人可以凭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更正登记或者注销异议登记。

异议登记被注销后,原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异议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受理。

第五十二条 房屋登记机构受理异议登记申请后,应当中止办理该房屋转让、抵押等登记,作出中止登记的决定,并暂缓受理新的相关登记申请。

异议登记被注销后,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恢复办理相关登记。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撤销房屋登记,但房屋权利已由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一)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当事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等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

(二)当事人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文件被依法撤销或确认无效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将撤销登记的决定自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并收回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公告作废。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非法印制、伪造、变造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变造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的,由房屋登记机构予以收缴;危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五条 申请人以瞒报、虚报等欺骗手段申请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定程序或超越法定职权办理登记的;

(二)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办理登记的;

(三)与他人恶意串通办理登记的;

(四)未按规定查验申请登记材料,导致房屋登记错误的;

(五)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故意拖延或者不予办理的;

(六)擅自涂改、毁损、伪造房屋登记簿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有前款规定第(一)、(二)、(三)、(四)项行为的,房屋登记机构根据相关权利人的申请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房屋登记。

第五十七条 房屋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办理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房屋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房屋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对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登记错误的工作人员有权追偿。

第五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办理初始登记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条例全文 篇6

(一)市、县(市)、上街区紧急医疗救援机构;

(二)急救医疗中心(站);

(三)符合接诊条件的医疗机构;

(四)专业性救护组织、社会性救护组织。

第九条 紧急医疗救援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指挥、调度;

(二)建立健全社会急救医疗制度,对急救医疗中心(站)进行业务指导、考核和监督;

(三)接受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指派参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急救医疗保障及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四)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接受急救医疗呼救,按照规定登记、保存和报告急救信息;

(五)定期组织急救医疗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急救医学科研活动;

(六)宣传社会急救医疗知识,对各类专业性救护组织和社会性救护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七)保障通讯指挥调度平台、网络设备、通讯信息集成设备的运行;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急救医疗中心(站)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实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度;

(二)服从紧急医疗救援机构的统一指挥、调度;

(三)负责急、危、重伤病员及灾害性、突发性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护和转运工作,与接诊医疗机构办理交接手续;

(四)及时反馈急救医疗信息;

(五)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急救知识宣传工作;

(六)按照规定配备急救人员,配置并及时维护更新急救设备、器械;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设置急救医疗中心(站)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建设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急救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

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医师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具有三年以上的临床经验;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护士应当具备执业护士资格,并具有两年以上的临床经验。

第十三条 机场、车站、地铁、大型商场、风景名胜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他大型工业企业应当建立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急救医疗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公安、教育、民政、旅游、交通、消防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急救医疗知识宣传工作。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向公众进行急救医疗知识公益性宣传,增强公众急救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急救医疗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7

关键词:网格,电子文件,归档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文件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出于行政、法律和文化上考虑有些电子文件必须长期保存。但想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却存在许多风险,包括:系统不断采用新技术,技术淘汰和系统不兼容、存储介质易脆化、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维护困难等,这严重威胁着电子文件的存在,也威胁着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各地综合档案馆在数字时代的使命之一就是对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安全地保护和保存电子文件,确保涉及政府活动和公民权利的重要电子文件能够被可持续使用。为此,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增量电子化”的思路,积极进行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工作。”并提出了“电子文件收集齐全、整理有序、命名科学、格式规范、元数据合理有效、归档及时”的要求。

各地档案部门已开始开展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但通过网上查询,宣称能成功完成此项工作的档案部门,一般归档的是当地电子政务OA系统中电子公文,其他专业软件(如财务、人事软件)很少涉及,而电子公文在单位生成的原生电子文件只占一部分,也就是说电子文件收集不齐全。许多档案部门将电子文件归档接收等同于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将OA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全部接收,相当于OA系统的备份系统,这样不加鉴定的接收,不能称之为归档。

本文选择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作为电子文件归档试点,以扩展归档电子文件范围。

一、对平台功能及业务流程调研

要想了解电子文件的特性和范围,需要详细了解生成电子文件的软件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活动。

郑州市网格化管理软件的正式名称是郑州市“网格化”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网格化管理是实现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每个网格指定有专门的信息采集人员。每天基层信息采集人员对所负责的网格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就输入统一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可利用智能手机拍照留证。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置、逐级上报、跟踪督查、评价奖惩”的原则,基层遇到超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按程序逐级向上一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报告,由其统一分解交办、跟踪督办。各项政府执法部门接受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限期处置。郑州市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平台,构建“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全新管理工作格局,推进社会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履责向常态化、制度化履责转变,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政府各项职责全覆盖、无缝隙落实。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笔者作为郑州市档案局的技术人员,对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的软件开发手册、项目招投标文件、实地运作进行了详细调研,认为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是由政府机构授权开发的,系统构建合理,具有完善的权限控制、安全保障体系,可以保障平台中的信息安全、真实。参考美国NARA提出的可构成电子文件应满足以下条件:信息内容独特,能反映机构的政策、业务、职能,使用的工具与机构工作有关并由机构授权,信息有业务利用需求[1],笔者认为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中的电子文件可以称之为“具有档案性质的电子文件”,应该纳入档案部门归档范围。

二、识别平台中需归档的电子文件

所谓识别,是指从系统平台中挑选出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工作。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内功能复杂、数据繁多,涉及“人、地、事、物、组织”等诸多信息,单是数据库就达1T左右。在如此众多的数据中,如何确定需归档的电子文件的范围呢?我们到底要保存什么呢?

笔者经过详细调研,认为整个平台是围绕“事件”这一核心展开的,平台内称之为“社情民情动态数据信息库”,简称社情信息,也就是网格内发现某一问题,从问题上报、解决、反馈、办结完毕的全过程信息。见下图:

社情信息库主要字段有:采集类型、业务类型、机构、事件类别、事件、编号、采集时间、办理内容等,其中事件编号是唯一的。见下图:

平台内社情信息大约有十几万条,但绝大部分是网格内直接解决的小问题、小纠纷,只具有临时保存价值,只有上报到市级平台上的社情信息才需要长期保存,是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详见下图:

三、选择归档节点

传统的文件转化为档案有三个条件,其中条件一,即“只有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2],是否适应于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中的电子文件呢?

根据实地查看,郑州市网格化年管理平台有清晰的工作流。所谓的工作流就是一组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业务所进行的所有工作与工作转交(交互)过程。网格化平台中社情信息的业务过程就表示为工作流,简单表示如下:

发生->处理->上报->反馈->办结

在每项事件到办结节点之后,其数据就不可更改了。由此“办结”节点就是文件办理完毕的节点,在此节点可加入“归档”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办结的社情信息可以进行归档。在“归档”节点之后,电子文件接受档案工作人员的检验后,将移交给档案馆,进入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由数字档案馆系统来维护,并得到网格化管理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归档”节点之前,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由网格化平台确保,并满足档案馆的要求。

四、提出电子文件归档方案

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需要保存电子文件原有的内容和结构、背景信息。由于电子文件的结构和背景信息均来自元数据,可以说就是电子文件原文+电子文件元数据。具体到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就是指社情信息中的处理结果单和其元数据。但平台有些特殊之处,处理结果单的部分数据来自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如问题排查人、处理的简单结果等,部分数据来自非结构化数据,如作为处理依据的照片文件、对话录音,形成正式标准处理文件的Office文件等。也就是说电子文件内容来自多个文件和数据库,如何保障其完整性呢?

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将平台生成处理结果单的界面(Html文件)、与该处理单有关的Word文件、Jpg文件、音视频文件等多个文件,利用专用软件,合并成一个PDF文件,并加入数字水印,水印内容包括生成者姓名、生成时间等,将此PDF文件重名为此次事件的编号,如事件编号为4101032222,则此事件对应的处理单文件命名为4101032222.PDF。将平台中的社情信息库的数据导出,生成EXCLE文件,表示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与电子文件原文以唯一的时间编号对应,这样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时可方便实现批量挂接。示意图见下图:

五、采用该方案的优点

1. 电子文件可脱离软硬件系统,具有长期可读性

当前计算机系统经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多数支持和管理的需求来自于由计算机上的软件交织成的具有依赖性的复杂网络,这种依赖性存在于软件对平台、软件对数据、软件对软件以及平台对平台。解除这些依赖性的束缚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该方案中表示元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元数据也可导出为XML文件,但考虑到档案人员的技术力量有限,还是采用了xls文件格式。

电子文件原文转换成了PDF文件格式,这是Adobe公司开发的适于在不同计算机平台之间传送和共享文件的一种开放式电子文件格式。PDF文件已得到公认,是全世界电子文件分发的公开实用标准。现在,不论使用何种电脑平台或应用软件编辑的文件,几乎都可转换成PDF。

PDF格式可以支持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其优点如下:

●规范已公开

与广为使用的Microsoft Word格式不同,PDF规范是公开的,并可以免费获得。例如最新的PDF 1.5规范可以网上免费获取。Adobe公司的电子文档阅读器Acrobat Reader是免费的[3]。

●平台、字体的无关性

PDF是与平台无关的文件格式,因而PDF文档可以实现在Windows、UNIX、Mac等系统下的跨平台使用。用户只要安装一个免费的PDF阅读软件,就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阅读由苹果机操作系统创建的PDF,也可以在纯英文版的操作系统下打印含汉字的PDF文件。由于PDF文件是独立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因此能以标准结构的“不变”应计算机软硬件的“万变”,而这一点对档案部门来说极为重要,因为作为档案保存的PDF文件是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的,所以这些文件的生成和利用是不能依赖于计算机的某一软件与硬件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文件在计算机发展的50年乃至10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具有广泛的支持性

PDF格式在世界上拥有众多用户,足迹遍布世界各国政府、金融、财务、法律、工程技术、医疗等领域,也包括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国内外由传统期刊开发的电子版期刊也到多采用PDF格式。此外,还有许多第三方公司支持PDF的开发,这不仅使PDF应用功能加强,而且有了更广泛的支持者。如将PostScript格式的计算机文件转换为PDF格式的Adobe Distiller软件;对PDF文件做全文索引的Acrobat Catalog软件等都是第三方公司与Adobe公司合作的成果。广泛的支持者与众多的合作者,成为支撑PDF文件格式长期存在的另一基础。

●兼容性

PDF的修订版在不断地发布,迄今为止,已公布的PDF规范的所有修订版都是向下兼容的。即PDF的1.3版可以理解PDF1.2或PDF1.1版。

●可忠实再现原文

PDF格式的文件能如实保留原来的面貌和内容,以及字体和图像。PDF文档显示风格一致,能够满足政府、法律、财经和IT等行业对于文档或表单的严格规范要求。屏幕上文件可以放大到800%而丝毫不失清晰.浏览和打印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定制程序,创建不同尺寸和不同精度的PDF文件[4]。

●制作PDF文件非常方便

PDF格式很灵活,可以从任何产生Postscript语言的应用系统中产生。由于Postscript是标准的印刷语言,因而任何可以被打印的电子都可以用PDF格式表示。制作PDF文档是十分方便的,Acrobat Writer支持把.doc,.txt等许多流行类型的文档转换为PDF文件。要实现多个文件的合并也非常方便。

2. 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得到保障

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指它的全体性和牢固性。如一个电子文件是完备的,其基本方面未经篡改,它便具有完整性。如果承载其目的讯息没有变动,我们便认为它是完整的、未经篡改的。本方案中将电子文件原文转换为PDF文件,这是一种版式文件,难以篡改,涵盖了有关的文件,电子文件可以认为是完整的。

3.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得到保障

在平台内,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有系统软件保障的,但当它脱离了原系统,如何保障其是真实的?确认的方式是在电子文件上添加或插入权威性说明(或是文字的或是符号的形式)[5]。PDF文件中加入的数字水印,能够证明文件中所记录的事务处理,能够证明文件形成的责任者,以及文件形成的时间,由此证明这个文件是真实的。

六、结语

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的具体举措,是信息化形势下档案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的体现,同时,这也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对此项任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文件形成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Pual Wester.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文件管理政策和标准发展[J].电子政务,201 2(01):2-9

[2]陈艳红: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是否仍然适用--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研究之一[J].山西档案,2 004(04):1 2-1 5

[3]崔鹏,赵国俊.开源软件对电子文件格式选用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200 7(5):56-5 9

[4]田学军.PDF文件格式及其转化方法探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3):30-32

郑州市管理条例 篇8

《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就条例的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条例修订的必要性和经过

《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制定于2006年,其施行以来,对规范我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开展危旧房改善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玻璃、石材等建筑幕墙的广泛使用,对房屋使用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修订条例以规范、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修订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立法正式项目。2015年6月,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条例修订草案。会后,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将条例修订草案在杭州人大网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还分别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及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提请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九章五十八条,分为总则、房屋使用安全责任、房屋装修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危险房屋治理和应急抢险、房屋白蚁防治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一)关于房屋使用安全责任。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首先应当明确房屋使用安全责任的承担主体。条例规定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承担房屋使用安全责任,并规定了其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同时规定“因房屋产权不明晰或者房屋所有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造成房屋所有权人无法承担房屋使用安全责任的,房屋实际使用人、管理人应当先行履行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的义务。国家直管公有房屋的经营管理单位是国家直管公有房屋的使用安全责任人”。

(二)关于房屋装修安全管理。房屋装修是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可能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行为。条例从保障房屋整体结构安全的角度规范了房屋装修行为,规定“房屋装修涉及拆改、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或者超过设计标准增加房屋使用荷载的,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由具备专业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并经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验收合格”。同时明确禁止了违法拆改、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以及超过设计标准或者规范,擅自增加房屋使用负荷的行为。

(三)关于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为保障房屋的使用安全,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了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当委托房屋结构安全鉴定的法定情形,包含了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房屋应当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当年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此后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房屋安全鉴定等规定。其中,还特别要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车站、商场等大中型公共建筑的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在房屋使用年限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三分之二的当年,委托进行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条例第二十二条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的五种特定情形,规定了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进行周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鉴定。为加强对鉴定行为和房屋安全情况的监管,条例规定“属于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应当委托鉴定的情形的,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应当将鉴定报告报区、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应当在作出鉴定结论后二十四小时内将鉴定报告送达委托人并报区、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发现房屋存在重大险情,随时可能出现房屋倒塌等情形的,应当立即报告区、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

(四)关于建筑幕墙安全管理。随着我市建筑幕墙数量的增加以及使用年限的增长,建筑幕墙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隐患,坠落伤人事件频发,对建筑幕墙的使用维护进行管理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条例限制了建筑幕墙的使用范围,规定“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青少年宫和养老院二层以上部位不得使用玻璃或者石材幕墙。住宅、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以及立面改造工程不宜使用玻璃或者石材幕墙”。并且规定,建筑单位应当向买受人提供幕墙使用维护说明书。商品房买卖合同格式文本中,应当明确买受人承担的建筑幕墙安全使用维护义务。由于建筑幕墙的维护成本高,为确保建筑幕墙投入使用后能得到及时的维护维修,条例规定建立建筑幕墙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对本条例施行后交付使用的含有建筑幕墙的新建建筑,应当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中设立建筑幕墙专项维修资金,专项用于建筑幕墙的检查、检测、维修。

(五)关于危险房屋应急抢险。危险房屋解除危险可以采取加固处理、原址重建、配合政府成片改造等方式进行。条例明确了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是危险房屋的解危责任主体,应当根据房管部门出具的危险房屋督促解危通知书和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处理意见对危险房屋进行解危处理,并明确了不同情形下,解危费用的承担方式。此外,条例规定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造成房屋存在重大险情的,或者对危险房屋拒不治理且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况下,房产主管部门应当立即采取设置警示标志等安全防范措施,并报告区、县(市)人民政府。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组织人员紧急撤离。

上一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下一篇:社区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