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精选9篇)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1

以抓住听说训练为主线,以趣味教学为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未转变,学习主动权没能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的不够。

2、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没能全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3、过多追求形式化,忽视了实效性。

三、对策:

(1)根据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听、说、读、写”要以“听、说”领先,以“听、说”训练为主线。

(2)“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了我班课堂改革,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此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我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基础,实施以下几点措施。

(一)“五分钟预热”。是针对学生听说能力方面较弱的情况而实施的。

(1)创设情景教学,在40分钟课堂上尽力创设英语环境,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

(2)选材,A、选择与教材同步内容训练。B、选文化与科技、体育与娱乐、邮政与电信、人物传记、幽默小故事、生活小常识、诗歌和riddle、chant等材料。

(3)目的性,A、增强听说能力训练。B、增大学生的知识面。C、活跃学生的思维。

(4)效果,A、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语言的表达能力。B、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话中三环节教学法”

a)依据: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及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

b)原则:由知识型——实践型转变。

“三环节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他认为,“语言思维过程,可划分为:认识、理解、运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并加以运用。”

c)基本操作:1、新课导入:(认识过程)“引入和呈现”。其形式根据课文话题的不同而各异,可提出一两个理解题,设计与话题有关的小话题,给出话题背景材料,说图或以各种提问等来引入,恰当地呈现对话课文中将遇到的关键词语,也可补充必要的背景材料的生词。然后,听录音,放对话课文录音,同时操练对话,进入角色。

2、落实理解:A、通读对话全文,落实对表面信息的整体理解。B、细读交际用语,读懂交际用语使用的环境。C、落实语言点(languagefocus),设计情景,弄清主要用法。D、操练对话。在对话形式上要求应用look,speak,method,在细节上均应作些恰当的替换与转换。

3、操练运用:采用“makeupasimilardialogue”形式演绎对话,在此基础上,编练“performanewdialogure”,以训练在与“陌生人”对话思维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的即席发挥能力。对交际用语作较充分的Response的专项操练,突出交际用语,使人人开口。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可采用“Rippledrill,Backchaining”方式。即兴练,锻炼活用语言的能力。

4、目的性:A、达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B、对原材料进行创造性深化。

(三)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

1、理论依据:“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pproach”是18JohnDewey(约翰。杜威)在芝加哥创办“实验学校”时,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协助、支持和辅导的作用。

2、意义:合作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鼓励学生民主平等,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课堂上化“竞争”为“合作”,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3、15组分层合作:特点在于同时强调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段,成为这一部分的专家。把学生分为三层次,A层、B层、C层(AB层、AC层、BB层、BC层)合作。

4、目标分层合作。A、教学目标分层次,提出问题,但共同讨论分析,共同合作。B、教学基础操作过程:

教师展示目标→教师授新课→教师点拨释疑→教师提问答疑→形成性检测→教师巡视小结。

5、效果:A、由个体到整体。B、由分组到共同。C、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建立“课内与课外的交互”体系。

学好英语不但要在课内获取知识,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课外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课内课外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堂教学要增加语言实践活动的广度和密度,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智力和培养能力。其办法:A、增设“阅读理解”。要有一套完整阅读材料体系,B、邀请外国教师授课、讲学。学生们从中能得到了不少有关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西方的风土人情。C、开设英语角,英语晚会,演唱英语歌曲。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2

一、多层次全方位培训,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行为和家长教育观念, 形成“先培训, 后上岗”的格局

(一) 健全组织, 统筹安排, 专项部署高效课堂推进工作。

学校首先成立了推进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校领导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加强学习, 科学管理。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市区名师组成的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精英团队, 总体研究制定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思路。建立工作台账, 开好高效课堂推进工作调度会, 保证工作高效落实与反馈调整及时, 引领学校科学有序地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二) 加强教师学习与培训, 坚定教育改革信念。

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具有殷都教育特色的主体多元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 并邀请殷都区教育改革总顾问姚文俊先生、殷都区课堂教学首席顾问金耀林老师到校指导讲座, 解读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下载学习资料, 观看“中国名校共同体”高效课堂精品课例实录, 明确课改方向, 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发李炳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一书, 以处室为单位配发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巨人传》《爱弥儿》等书籍, 大家轮流传阅并批注, 交流学习心得, 提升了教改理念。通过学习交流大家达成了共识——要坚定信念, 走高效课堂之路, 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主。

(三) 转变学生学习行为,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校结合校园与班级高效课堂文化建设, 在学校集会和班队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学生分年级观看“中国名校共同体”高效课堂录像, 并进行观后交流;各学科教师积极做临帖课, 具体指导学生投入到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 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

(四) 注重家校联系沟通, 让家长全面了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形成教育的合力。

为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学校及时召开全校家长会, 班主任结合播放高效课堂视频和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短片, 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孩子们主动走到前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并向家长汇报实施高效课堂的感受, 取得了家长对课堂改革和评价机制的理解与支持, 为全面实施高效课堂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浓郁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氛围

(一) 制作教科研专版,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

校园内外悬挂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横幅、条幅, 向社会表明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决心和对这次课堂改革的定位, 希望得到周围群众的支持与监督;同时, 时刻提醒全校师生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时刻给自己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制作科研专版, 向全校师生与家长朋友们解读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内涵, 指导教师在学习中去实践, 在实践中去领会与提升。学校还在教学楼、走廊等处粘贴、悬挂体现课堂自主高效的标语和学生格言。“每节展示一分钟, 必定改变你一生”“课堂因动而精彩,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把握参与的今天, 成就美好的明天”这些入脑入心的标语, 很快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二) 注重班级课堂文化建设, 凸显班级特色。

学校德育处指导各班制作了个性化班级名, 精美的小组台签和组别评价栏。小组台签包括:组名、小组分工、组徽、格言或口号、组规, 为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同时, 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对教室原有的黑板进行了维修和重新刷漆, 每个教室又新添加了三块黑板, 以满足学生“爬黑板”展示汇报的需求。另外, 在黑板左侧绘制了评价表, 以彰显不同学科教师的评价个性。

三、临帖实践, 积极探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 骨干教师先行, 勇于试水实践。

打造高效课堂模式, 贵在交流, 重在实践, 要在“水”中学游泳。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区级骨干教师以上学术称号的36位教师率先垂范, 带头作高效课堂临帖课。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先行, 艺术、计算机、体育等学科也全面跟进展开, 作课、听课、研讨成为广大教师唱响高效课堂的主旋律。作课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 用心培养孩子的小组学习能力;同学们在课堂上或交流、或质疑、或补充, 个个展示, 人人交流, 全员参与, 个性张扬,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专家悉心指导, 在实践培训中明晰课改方向。

学校在全面推进主体多元高效课堂以来, 多次邀请高效课堂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技术专项系统培训, 还聘请课改专家进驻学校, 从操作层面进行课堂环节示范指导, 规范临帖。学校积极与“中国名校共同体”专家密切联系, 并定期邀请专家到校开展培训。

(三) 制定教师固模过关标准, 掀起实践主体多元高效课堂模式热潮。

为了深入贯彻主体多元教育思想, 强力推进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建设, 使每位教师熟练掌握“双向五环”基本教学模式, 达到固模过关的要求, 学校制定了固模过关标准, 成立固模过关评审小组, 要求教师人人参加, 把作课、听课、研课、评课的验收过程作为教师掌握模式发展提高的过程, 开创了“学模式、重实践”的良好局面。

四、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确保高效课堂顺利推进

学校制定了高效课堂相关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高效课堂工作。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制度》《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及评价制度》《高效课堂上课要求》《高效课堂家长培训制度》等16项高效课堂管理制度, 以制度作保证, 深化了对高效课堂各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为加大高效课堂的督导力度, 学校成立了高效课堂督导组和质检组, 学校领导实行分包年级责任认领承包制, 建立了《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工作台账》,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夯实细节, 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主体多元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一) 思想观念得以确立。

主体多元教育改革已经在全校形成共识, 它不仅引领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着工作方式的改变。目前, 主体多元高效课堂模式理念已经确立, 牢固构建起具有殷都特色、彰显主体多元教育思想、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相融合的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96%的教师已经能够掌握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育模式, 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彰显。

(二) 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通过开展读书、赛课活动, 教师自研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塑造了一支具有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具备高效课堂实践能力、拥有健康阳光心态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 积极参与固模过关活动, 过关率达100%, 评选出学校课改标兵50人次。在殷都区两届教学节评选出的20节精品课教师, 学校有5位, 占总数的25%。2010年6月16日, 《教育时报》在头版头条以《侯鹏燕: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成长》为题, 报道了学校侯彭燕老师的成长历程, 她被评为“河南省第二届最具成长力教师”。2011年11月15日, 在陕西西安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大赛总决赛中, 学校的申娜老师荣获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近3年以来, 应《中国教师报》全国培训基地的邀请, 学校38位老师分别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安徽、河北、河南等地进行了课改指导交流。

(三) 学校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只有加强与家长的对话交流, 促进相互理解, 才能凝聚学校发展向心力。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和学校课堂开放日, 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已经逐步从重分数转化为重能力的培养, 从单一转化为多元, 从重结果转化为重孩子快乐成长的过程。

(四) 学校办学品位迅速提升。

2010年3月, “殷都区推进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工作现场会”在安阳外国语小学隆重召开, 学校被评为“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学校”。2010年、2011年教师节, 学校均被评为殷都区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的第一名, 共获4万元奖金。2011年4月27日, 中国教师报以《让种子“自然”生长》为题, 报道了学校的课改工作;2011年9月23日, 学校承办了“全国区域课改典型殷都精品课展示会”。《教育时报》、殷都教育网、《高效课堂在行动报》、《殷都教育科研》、《安阳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有关于学校主体多元高效课堂的宣传报道, 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自2010年开展主体多元高效课堂以来, 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河北、安徽、广东、山西、内蒙古、新疆、湖南等省市的42个学习考察团队, 赢得了2800余位教育同仁的广泛赞誉。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3

“课堂观察”是一种教研员与教师共同探讨和追求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进而创建有效、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学校的教学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研究模式。在课堂观察之前,教研员要组织教师团队。确立研究主题,并针对主题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预设: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观察者根据研究的目标,选择观察点,从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再根据观察记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判并与教师共同研究修正方案。通过课堂观察。观察者给予教师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评价描述,而是一个具有改进意义的事实描述。通过课堂观察,教研员撰写观察日记、观察分析、修正方案,这与过去教研员只对听课作一个100多字的简单评价或十几分钟的简单点评相比,更深入有效地参与教学、感受教学和研究教学。“课堂观察”的意义在于:首先在这个方式中,听课者与上课者合作实施教学研究,它的目的不是在观察之后把被观察者评出个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观察者和研究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建立的是平等的研究伙伴关系。第二,课堂观察需要运用来自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来评判课堂教学行为,具有实证研究的特征,它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水平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第三,课堂观察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合作而非为评课而听课、评完即完的功利手段,广泛开展“课堂观察”研究为教研员和教师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二、数学课堂观察的事例和框架

笔者在南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研究中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研究的尝试,示例如下:

事例1背景: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在同一个上午开设了同一课题“曲线与方程”的数学研究课。参与研究的团队由教研人员和教师组成。上课前,团队经过集体讨论认为本节课的灵魂是“数形结合”,“曲线与方程”讲的就是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来研究。

研究主题:老师们是怎样沿着预设的线索实施教学的?如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感受、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时有哪些困难?教学如何突破这些困难?

观察点:教师是从哪里人手开始教学的?教学环节是否体现教学线索?学生是否对学习保持兴趣?学生学到了什么?

观察实录:

钟老师把教学的线索归结为三大语系的转换,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当教师在讲完之后做小结的时候问学生: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一位学生脱口而出“我们学习了三大语系的转换”,但具体的内容他就说不出来了。(判断:用“三大语系的转换”来概括“曲线与方程”,学生很难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去认识。)钟老师在教学过程结束时引用了华罗庚先生关于数形结合的一段话: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

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

(感想:老师应该用这段话引入教学,牢牢把握华先生的这几句话来展开教学。)

钟老师在示例中用了一个简单的例题,“求到定点(1,2)的距离为5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脱口而出说出了轨迹是圆的答案,而老师却很神秘地说:我不知道它的轨迹。我们来求求看。(感想和建议:教师的用意在于以此说明曲线形状是通过求方程才可以清楚地知道的。但既然学生有了答案并且答案正确,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不予理睬,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采用两种方式继续自己的教学。(1)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只说出了它的轨迹的几何特征——曲线,更进一步的工作是求它的代数特征——曲线的方程,以便进一步研究曲线的位置和大小等数量关系。(2)进一步追问:你怎么知道是个圆的?(画出来的。)画得准确不准确?再举个例子。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差为5的动点的轨迹你还能画出来吗?但无论是否能够画出来。我们都可以通过求它的方程来得出。或者虽然不知道它的轨迹的形状,但仍然可以通过方程来画出它的轨迹。)

薛老师从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开始教学,着重阐明了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两大任务:①求点的轨迹方程;②通过方程研究曲线。他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求证曲线方程的纯粹性和完备性。而学生倾听的兴趣急剧下降,教师面对没有反应甚至不想再听下去的学生,以为是自己没有讲好,更加费心费劲地去描述。这个过程持续时间20分钟,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注意力转移。(判断: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学效果并不是和讲解时间成正比的。)

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个实例来说明曲线与点的位置关系是由点的坐标决定的,她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抛物线,再给出一个点的坐标,问:这个点是否在曲线上?在与不在,如何判断,这是需要一个思考过程的,可是教师语速很快。自问自答,完全没有照顾学生的想法,甚至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改进建议:其实这是一个好问题,教与学都可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产生火花。摩擦出教与学的乐趣。可以用直观的方法根据坐标描点,多给几个点去描,学生就会发现,有些点显然不在曲线上,有些点在与不在直观上很难判断,因此,判断一个点是否在曲线上需要一个准确的方法——从点的坐标是否满足曲线的方程来判断。这就是研究曲线方程的意义所在。)

观察后的分析:

这三位教师都力图在一个点上阐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是很失策的。从教学观察看。三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选择的教学起点还不太清晰。而事实上,按照解析几何的原理,教学线索的起点是很清楚的:将一条曲线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去考察,就看到曲线上的点可以用坐标来描述,曲线在运动中满足某种规律。其点的坐标之间就形成某种制约关系,所以教学的重点就是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下讨论曲线的代数描述,从具体到一般,从点到线。再从坐标到方程。

老师用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比抽象的讲解有效。但对例子的使用考虑不周,举例不活,不具有探索性,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

教学中教师的设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对学生有个性的回答不重视,丢失了教学的好时机。

尽管三位老师讲的是同一课题。并且是按照同一设计理念来确定教学目标的,但学生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可见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三、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权利 王良峰

副组长:赵刚、刘寻贝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赵刚、刘寻贝。

四、重点环节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 “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高桥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6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 “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五、实施方法与步骤

1、制定《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5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 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6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 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__年6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6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6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5、强化检测和评价工作。“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的检测和课后的练习要求“精”,要求“有效”,特别对学困生要分层布置作业。把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落实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5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能教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学习中心小学“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

4、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级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施策略

我校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1、成立由校长陈显伟任组长,教导主任王华、各任课教师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方案的实施。

2、学校要组建由学校校长、付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组织改革的日常工作。

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按照《草峰镇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要求,扎实开展研究,努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4、坚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小现象、现实真问题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的过程,切实通过科研,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推广洋思经验,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构建我镇小学的新课堂。

6、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7、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8、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从而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四、2013年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5日前)

1、成立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召开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大会。

3、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把握其改革目的和要求。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9月底前)

1、以学科组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学科改革实施方案。

2、围绕《草峰镇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于四月底前初步形成具有学科个性和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和模式等。在方法上可以是“学习——实践——反思”式的课例研究,或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

3、四月下旬,学校组织新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初步总结各学科前阶段工作成果。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2013年10月)

1、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2、校际间互相借班上探索课,继续探索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等。

3、召开小学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总结“小学学科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以此引导广大小学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4、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

草峰镇九龙学校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整体体现三个“维度”。

2、切合教材与“课标”实际,兼顾各类学生的发展。

3、目标制订要体现系统性和灵活性。

二、教的策略

1、正确把握教材,科学处理教材,灵活地应用教材。

2、教学组织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节奏合理,容量恰当,结构完整。

3、教法要科学合理:

(1)教师讲授规范、精当有效,富有激情,给学生以启迪和感染;(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分类指导;(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地开发和应用生成性教学资源;(5)教学媒体的应用要科学有效。

4、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动互补”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5、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的策略

1、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2、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改善学习方式:

(1)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2)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4、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注重实效。

四、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1)学生情绪得到感染,思想得到熏陶;(2)新知识的掌握正确、扎实、灵活;(3)学习方法有所掌握,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3、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了发展。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6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年3月5日

为全面贯彻市教育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化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继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继续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不放松,契而不舍,不断推进,务求实效。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培训。

学校的培训抓好四点: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周一、周四下午七八节,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学案相关理论,通过学习,熟悉课标、教材,掌握学案相关内容;

第二,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

第三,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好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进一步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三)使用

学案的使用范围是4一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他没有使用学案的学科,也必须按照“学案导学”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要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抓住教学星级学校评比的机会,并注重结果性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在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学案的发放。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学案及时发放到教师、学生手中,保证教师的二次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都要落实在学案上。三是学案的检查。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领导检查教师的学案,重点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检查要细,记录要全,建议要准;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收交、、检查学生的学案,全批全改,写清批改记录,供学校定期检查。四是“学案导学”整理归档,教务处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学案导学”,备教学星级学校评比及专项检查调研之用;教师指导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学案,供复习、备考使用。

(四)“学案导学”模式构建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既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杜绝课堂上虚假的表演,不搞花架子,做到基础知识当堂会,不但“堂堂清”,还要“人人清“。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而获得大面积丰收。所以,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构建此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三维程序是:目标导学——讨论质疑——自测互结——盘点得失。具体说明如何操作。

1、目标导学:分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内容。“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引入新课后,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课的三维(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了方向“自学指导”是整个学生自学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教师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自学。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急于解答,可在合作交流中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自主学习结束后,以为单位互相检查自学的情况,不会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极力引导学生交流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时间。在这个环节不同学科还可以设置“自学检测”这一小环节,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这会对学生的自学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

2、讨论质疑: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归纳整理,向教师求教。教师精讲点拨,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书写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环节在学案中没有预设,只留有空白,通过讨论质疑,学生在空白处体现疑难问题及总结出的知识体系。

3、自测互结:是指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只是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形式上采取同桌互批,小组串批,教师校批等不同形式。其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充分运用“兵带兵”的战略,鼓励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要注意“堂堂清”和“人人清”,对于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强调学生当堂掌握。教师设计的自测习题,一定要分清层次,一般分为基础部分,提高部分和拓展部分,各科据此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的栏目和规定不一。但必须要用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坚决避免一刀切和一锅煮的现象出现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材料,给学生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优等生”更“优”。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习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达标的一定要“清”,进而实现全面丰收。

4、盘点得失: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课“教”和“学”的深刻的体味和反思。主要回味一下本课的得和失,以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在课后总结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以及改进的措施;就学生而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教,借助于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的再现出来。即回顾本节课教和学的过程并结合“自测互结”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诊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以利于课后及时弥补,内容大致有“记学、记教、记做”三方面;可以写出得失、缺陷、困惑、创见等。可当堂完成也可课后完成。

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后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

2、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要做到“四精”。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落实在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经过批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5、教师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知识上、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6、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后,要求将“学案”进行分科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也要将自己手中的“学案”进行整理,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检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都以学案为中心线索开展活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清晰,师生双边活动更加默契,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提高,使得各种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师生反思的自觉性。

三、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方案,拟订计划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拟订实施计划。各学年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学校会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一是要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

二要平抓实过程。学科组要先上研究课,研讨教学模式;学科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每月要进行一次归纳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实施计划;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四)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三是组织教师从自已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市评比,帮助教师研究好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营造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树立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可靠保证。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增强开展“学案导学”的意识。深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及保证。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 负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二要落实任务、健全制度。为保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组要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特别是备课与授课的管理,业务检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广开校本教研渠道,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学校要切实通过专题式、案例式、观摩式和教学反思式等多种研究途径,来解决“学案导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7

1 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与总体要求

1.1 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

(1)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对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人才结构、专业结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2) 贯彻科学发展观及促进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和有关方针政策, 坚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各专业的业务规格的要求。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 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以适用、实用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4) 遵循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1.2 制订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

1.2.1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制订教学计划前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市场需求分析, 了解和研究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

1.2.2 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专业个性培养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专业个性和能力。

1.2.3 整合课程, 方便学生学习

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 以便于学生按学分选课, 分阶段完成学业, 向弹性学习制度过渡。

1.2.4 突出针对性和应用能力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 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2.5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实训课可单独设置, 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1.2.6 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产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途径,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 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

2 制订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

2.1 学习和研究专业教学计划, 尤其是培养标准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最低标准, 这个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标准确定的。教学大纲要准确地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 服从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

2.2 开发的新课程应先制订教学大纲

随着专业的不断调整及专业特色的不断优化, 要开发新的课程。新开发的课程, 应先制订教学大纲, 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

2.3 教学大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充分肯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给本课程教学内容一定的机动灵活性, 给不同教师的“教”和不同学生的“学”留出一定的选择余地。

3 我校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基本做法

3.1 认真学习

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卫生工作方针, 学习教育与卫生主管部门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学习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新一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划教材, 学习有关新计划、新大纲、新教材的辅导文章, 深刻体会培养目标的内涵, 准确把握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

3.2 开展调研

在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中开展调研。在教师中, 重点调研上一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特点与缺陷,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新一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否符合我校教学实际,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重点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在学生中, 重点调研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教学的难易程度是否与自身的学习基础相适应, 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如何。在用人单位中, 重点调研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中等卫生职业人才需要的趋势, 专业发展的动向以及与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对中等卫生职业人才的要求, 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是否吻合, 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需求是否吻合, 课程设置如何贴近社会需要, 职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哪些具体要求。通过调研, 努力使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先进性。

3.3 提出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指导原则、基本框架与要求

根据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新一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框架, 依据调研结果, 结合学校实际, 教务科提出学校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指导原则、基本框架、任务分工、时间进度、体例格式、注意事项、具体要求等。

3.4 示范讲解

先确定2个专业学科, 各制订一个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各专业学科制订一门课程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教务科组织专业学科主任、教研组组长听取学科主任介绍制订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初稿、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特色、困难问题与建议等。

3.5 组织编写

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编写主要由专业学科主任负责, 学科主任编写好初稿后, 在学科内反复讨论, 教务科组织专业学科主任、教研组组长会议讨论修订, 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统稿, 发文实施。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写完成后, 再编写实施性教学大纲。实施性教学大纲主要由高资历的教师编写, 教研组、专业学科反复讨论修订, 教务科组织专业学科主任、教研组组长会议审定统稿, 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执行。

4 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关键点

4.1 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关键点

4.1.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从培养目标的构成内容来看, 它是由培养方向和素质规格2部分构成。培养方向是学生将来应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而培养规格是指学生的科学文化、专业素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应达到的规格水平和程度。这次修订, 根据卫生行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 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2]。

4.1.2 培养标准

根据培养目标, 通过职业分析, 摸清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技能、职业素质和态度的要求。强调以“胜任某岗位”为出发点, 以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合格的衡量标准。

4.1.3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一是要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要体现时代特点;三是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即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调整;四是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具有一定的弹性, 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正确处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选修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4.1.4 教学课程内容要求

优化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 一是对培养目标层层分解, 并据此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范围;二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学校现有教学条件, 把课程内容进一步分解;三是确定课程的类型、基本结构。

4.1.5 考核

所有课程均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个方面。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均进行技能考试, 成绩单列。考核标准与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相接轨。毕业考试的科目尽可能与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相一致。

4.1.6 附表

包括教学时间安排表、教学计划进程表和实践教学进程表。教学时间安排表, 标明每个学期教学环节的周数;教学计划进程表与实践教学进程表, 分别标明开设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名称、时数、开设学期、周数及考核方式, 从这3张表中, 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 这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总流程图。

4.2 制订实施性教学大纲的关键点

4.2.1 课程任务与目标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地位、主要内容和任务, 规定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中所担负的任务, 规定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 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分别达到什么程度。

4.2.2 教学时间分配

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 结合教学实际, 对各章节理论、实践、机动学时进行合理分配。

4.2.3 教学内容和要求

将三级教学内容分别用表格以章为单元按顺序排列, 章为大单元, 每章结合教学实际, 按授课学时细化为各个小单元;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 按照小单元分别提出不同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方式或建议;列出理论、实践、机动的参考学时。

4.2.4 大纲说明

包括适用对象及参考学时、教学要求、教学建议。适用对象及参考学时规定为:本教学大纲为定西市卫生学校某专业某课程的实施性教学大纲。总学时为多少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多少学时, 实践教学多少学时, 机动多少学时, 本课程于第几学期开设, 每周多少学时;教学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包括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 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方式等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目的。

5 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使用与管理

(1) 印制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发放给学校全体师生, 人手一册。

(2) 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发挥其在教学规范的制订、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方面的作用。实施性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等均不得随意改动。在使用中, 各专业学科可提出修改意见, 经主管校长同意后, 教务科可在小范围内做适当调整。

(3) 每5年或上级主管部门有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要求, 或学校教学改革有重大措施, 或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有重大变化时, 讨论修订新一轮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4) 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大纲、教材、学期授课计划、课程表及教学工作计划要配合使用。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根据实施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编写的以学期为单位的授课计划, 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与编写教案的依据, 也是学校检查教学进度执行情况的依据, 新学期的课程表应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 经主管校长审批后通知各相关部门和教师, 开学前1周, 要检查教学准备情况。

(5) 教务科编制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 对各教学环节提出总体协调意见, 安排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任务, 各专业学科落实任课教师, 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

(6) 实施性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教学前的第一项教学准备工作应该是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只有吃透了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等才有充分的依据与针对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时常阅读实施性教学大纲, 对照检查已完成的教学是否达到了实施性教学大纲的要求, 还要进一步做哪些努力才能达到实施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是否进行了增减、效果如何;根据已完成教学的情况和对学生的了解, 是否还需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修改、怎样修改。最好在正式上课前与学生一起将教学大纲浏览一遍, 将一些重要的地方给学生指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

(7) 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实施性教学大纲是学校制订实习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确定实习基地, 引进与培训师资, 配备实验及图书设备的基本依据。

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由于我们的能力与水平有限, 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的认识、理解不到位, 专业调研工作粗略, 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能成立省上的卫生职业集团, 组织行业人士与职业教育专家参与专业调研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写, 学习引进上海市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确定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引导, 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确定课程内容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订将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8

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与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改革等诸多方面。由于收入分配的调整最终影响到学校管理体制的改变,实现教师从“公家的”向“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转变,所以实施时间不久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绩效工资改革指导实践可操作性不强。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这涉及到学校的校长、教师和行政后勤教辅管理人员。就目前情况来看,从中央、教育部和广东省、广州市制定的相关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指导文件意见中,都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些宽泛的方法和建议,没有具体的实践可操作性。由于仅仅是指导性文件框架,广东省要求各地市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各地市又要求各区县出台具体考核细则,然后各区县要求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最终结果反而就是出现了绩效考核方法和细则模糊不明、相互推诿、相互观望和长久等待的不良局面。从实践层面来看,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存在着评价模糊或过度量化的倾向:一种工作偏向是认为教师的工作不是流水作业,教师的育人工作很难完全用数据来衡量,进行教师工作绩效考评以质性评价为主,忽视了量化评价结果的运用,结果不能让老师们信服;另一种工作偏向是强调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以绝对化评价为主,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务考核甚至精确到“每分钟多少钱”,进而走上过度量化的不求过程的轨道上去了。

2.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不完善。在区县范围内,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办法基本上是一校一案,显得十分混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学校教师矛盾的下移。有些义务教育学校根据所教课程、满工作量课时数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评定,教授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奖要高于其他课程的教师(特别是没有中考会考、小升初测评任务科目),这样就不利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些学校还设置了名次奖,即奖励学生成绩好、考试排名靠前的教师。由于目前素质教育方面的绩效相关信息量较少,同时也缺乏明确的考评指标,因此绩效工资很难对非中考会考、非小升初测评科目教师形成激励作用。而现实中,应试教育的绩效考评指标往往更易于掌握,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升学率、平均分名次等,这就导致了绩效工资仅同这些考评指标挂钩,从而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应试教育导向。

3.教师绩效工资异化为过度集权。在一些区县,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出现了偏行政、轻教学的现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师待遇,可能还不如二十多岁的学校团委书记;学校行政人员最高绩效工资甚至可达一线教师的3.5倍。一线教师获益不多,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响。教育的过度行政化,导致了学校领导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中掌握了绝对主动权。校长是政策实施的对象,同时也是政策实施的一个主体;校长既在被考核的范围内,也在参与制定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这样,学校领导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毫无疑问地导致了绩效工资获益中领导多老师少、甚至拿教师的钱填充学校领导口袋的不良现象。

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路径

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要深刻领会“绩效”二字。绩效中的“绩”,指的是工作业绩,注重数量;“效”指的是工作效果,注重质量。所以,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工资反馈机制。

1.团队化激励,建立促进合作的绩效工资机制。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奖金机制在促进教师努力从教的同时,也引发了同校同级教师间的互相打压和恶性竞争。为消除不利竞争的可能性,绩效工资实施时必须要有一部分资金是用来嘉奖以部门、级组、科组或整个学校为单位的集体,这样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也可以自发组织专业学习小组或自然组成备课组,每组大概五六个人,由于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小组内一个教师的进步就能同时提高其他教师的工作绩效,最后体现落实在工资绩效上。比如某班一个学生获奖,相关科任教师或同科组、备课组教师均可获得绩效的加分。这样既能最大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最大化教师的绩效奖金。

2.参与性决策,确保绩效考核体系的多元与民主。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应当采用多途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外,家长、学生、社区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应该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参考内容。在提高评价民主性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增进评价内容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要力求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把教师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充分体现出来,使绩效考核能借助外部规范要求与教师内在自我发展需求的双重激励作用,满足全体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动态化机制,保障教师合理申诉权利。由于同一区县地域内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在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仅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的绩效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建立公正且动态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刻不容缓。同时义务教育学校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和交流机制,给教师提供合理的申诉程序和申诉机会。绩效工资应该是有助于促使教师积极提高工作绩效,而不能成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威胁教师的手段。在考核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学校要进行公开公示,应该给予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考核不合理的教师以申诉的机会。因为正当的考核申诉程序不仅是国家对考核工作民主化的要求,也是使绩效考核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必要措施。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智本”为源头,开拓创新,不拘一格,在夯实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特色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智本”素质,结合“合格+特长”的人才模式,学校提出“七色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人才。完善社会使命,落实社会责任。加强校本教研,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和核心。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致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根本,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使沙河驿镇中成为,校风优良、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浓的学校。

二、学校教育文化

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我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丰厚的教育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思想,对校外是一面旗帜,对校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因此,在制定我校未来五年改革和发展规划时,不但要适应教育形势和区域性发展的趋势,更要体现我校教育文化的精髓。

1、办学理念:人性,公开,民主,和谐

2、校训:博学笃志,守正出奇

3、校风:文明 勤奋 求实 创新

4、教风:乐教 严谨 灵活 民主

5、学风:勤学、好问、多思、互助

6、办学目标:发觉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注重学生能力。

7、办学特色: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智本素质相结合,办“七色光”教育,育“合格+特长”人才。

三、总体目标

1.学习研究先进学校管理经验,增强校级干部的创新力和管理力。

2.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明晰思路,继承优势,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现实、有效的办学思想。

3.培养教师敬业、爱生、创新的精神,提高我校教师综合实践力、创新力、可持续发展力。4.要有卓有成效的德育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提高德育实效性。

5.形成以人本为基础,能本为主导,刚性与柔性并存,人性与理性并重的管理理念,形成以追求育人高质量为根本,以“包”为手段,“细”、“亲”为内涵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

6..建立评价制度全务实、有效、刚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管理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1.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国强

组员:全体教研组成员

制定课改五年方案,每年实施计划,进行阶段总结,调整实施策略等等。积极组织实施,协调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认真调查研究

采取听课、参加教研组活动、进行针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及时了解工程实施过程中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准确把握课改的方向。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和策略。

3.及时总结发现

教师层面要及时总结教育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学校要总结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现身边的典型教师的做法,进行总结提升,组织教师学习,加快工程的进度,提高效率。

4.教育重细节是教育管理中最关键所在。层层承包,班主任由正常管班变坐班、包班,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以培训为保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与要求。其操作办法为实行“三抓”:(1)从坚定信心抓起,让人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2)从上课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①从学生实际出发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③生生互学,师生互教④动脑动手学习⑤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3)从生活抓起,教好学生,不仅仅是教会学求知,生活是一本书,生活也是一门课程。生活课程,是在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中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导、训练、管理,使之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涉及吃饭、睡觉、洗衣、洗澡、整理衣物、管理财物、交往等方方面面。

五、保障措施

为了适应扩大办学规模和创建市级示范初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实行分年级管理的新模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高品位。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最基本的载体和依托,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高品位,为教育教学工作搭建工作平台。

完善教学设施设备。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添置改新、逐年增加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水平。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不断提高教室、办公室与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的程度,形成优雅的学校环境,体现良好的环保意识。加强绿化养护与管理,加快学校树、花的培育,使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把视觉美感与身心感受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陶冶身心、情操。

六、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习与反思(2012年9月——2013年8月)阶段目标:

1.创造、营造学习外地先进中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氛围。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使领导集体在认识和情感上对先进经验真“信”,从而干部在管理层面,教师在教育教学层面展开校本培训。

2.教学方面(1)初步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2)学习并尝试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手段,教学新模式;(3)探讨如何实施“三清”;重视集体备课,反思教学行为的做法。达到理解原理和模式,初步尝试的水平。

3.德育方面

德育内容实行总体设计,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七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开展“争做规范生,学会做人,做合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教育;八年级以道德教育为主,进行人生观、青春期常识和普法教育;九年级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开展“做合格加特长的毕业生”教育。分年级、年龄、性别,多层次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以“爱父母,学会感恩”、“爱学习,学会思考”、“爱社会,学会责任”主题班会。

学习如何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分阶段有重点地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境界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达到理解理论,细化各年级各项德育项目标准,提出适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的目标。

制定校本德育纲要,着手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4.校本培训方面学习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打造“名师”品牌。师徒结队,捆绑考核的教师培养模式。达到初步尝试集体备课,部分详备是电子备课并附有课件的目标。

5.管理方面(1)探究如何进行素质化为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估,达到评价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实效,侧重评价学法的指导,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的目标;(2)怎样推行规范、严格、民主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管理,办出优质高效的学校的经验,初步从大德育观修订《教师师德规范》、《班主任工作管理考核细则》,并付诸实施。

6.选好结合点。进行自我反思,找出我校办学经验的传统优势及不足,探讨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和结合点。明确方向,找出差距,尤其是理念的可操作性、务实性较差问题。

7.选好突破口。以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为研究重点。先把数学学科作为研究首选,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新模式为突破口,进行初步研究。落实坚持“四清”的教学管理策略的工作。

8.建立功能更齐全的网站,发辉网站的辅射作用,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具体措施:

1.多种形式学习外地的办学经验。领导班子每周一例会抽出一定时间学习。尤其是如何进行素质化为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估;怎样推行规范、严格、民主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管理,办出优质高效的学校的经验。每周五,组织教师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和教学新模式;如何实施“三清”等等。

2.校本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就校本培训的决策主体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我们关注的重心和焦点应集中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当前学校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上。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应:①专题讲座。②反思研讨。③问题引导。④“请进来”与“走出去”。纯理论的学习,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把先进教学基本理念、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和实际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我们每学期要定期邀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组织校内各学科教学骨干每半个月作专题问题研讨和讲座,开阔教师们的视野,丰富培训的内容。同时学校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师校内听课和走出去听课取经,听课目的明确,结合本学科内容,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观摩学习,吸其精华即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达到增长见识、参考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及时写出教师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反思案例和论文。深化理解,提高实效,进一步创新。第二阶段:研究与实践(2013年9月——2014年8月)阶段目标:

1.校本管理层面:校长及领导班子集体通过读书、研究、反思、内省,进一步提高德育、学识、理论素养、人格魅力以及把先进的理念化为实践行为的管理力。运用“两个载体”,即干部教师人事制度的持续深化改革和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启动“四个机制”,即校本培训机制、校本教研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教师发展机制。基本达到按劳付酬,按效奖励,激发教师主人翁精神和创造力。

2.德育方面:以学生喜欢丰富的教育活动为载体,达到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悉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德育目标。

3.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研究并践行具有校本特色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坚持“四清”的教学管理策略,扎实而有效的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4.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方面: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重点加强“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训什么、怎么训”的研究,真正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5.多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从七年级新生进校就引导学生根据培养目标,自我设计三年的“发展蓝图”。提出发展特长的要求。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科竞赛、演讲赛、征文赛、科技活动、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表现才能,自主地发展兴趣特长。

具体措施:

(一)管理方面:(1)以干部教师人事制度的持续深化改革为契机,确立新的分配机制,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主动自我发展的动力。(2)认真落实干部兼课、教学分析、参与教科研、听课评课制度,领导干部集体坚持每月深入一个教研组,听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集体会诊。坚持集体听推门课,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检查。(3)加强班级管理。借鉴洋思中学的班级管理经验,推行班主任随班伴读的管理模式,这对学生的管理以及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明显的实效。

(二)教学方面:

1、树立差生也是宝的观念,坚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信念,以教研组为单位探究“包”的策略、“清”的途径、“兵教兵的方法”,2、备课抓集体教研设立备课组,加强备课组的教学研

讨,每周进行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明确规定备课的重点、难点及相关事项。教导处不定期随时检查。

3、按照学科特点将课型分类,结合新教学理念,初步研究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4、加强骨干教师管理。继续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带一名徒弟,上一节示范课,围绕课改新理念进行一次专题宣讲、写一篇有价值(获奖或发表)的案例或论文,制作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5、加强对每一学科、每一名教师的督导,最大限度的减少低水平的差课,提高优质课的比例。

6、开展学先进教学系列课堂教学活动。

7、考试策略的研究。研究考试的内容、方式、评价原则等等,使评价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负担。

(三)德育方面:强化德育优势,形成校本德育品牌。

1.关注情感、关注生命、关注特长,注重成长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增加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加强自我管理,注重自我教育,形成自我评价,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立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切入口,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师生道德情感,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

4.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

5.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心、师爱心,使他们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提高师德水平。

6.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要充分利用创作墙报,师生共同参与创作墙报的设计。要利用板报、团报,开辟文明礼仪应事应语,忌事忌语,我身边的礼仪故事等欣赏栏目,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7.发挥共青团的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团委要充分利用隔周团活动及周一国旗下讲话这两个特殊阵地的教育作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要让师生共同宣传文明礼仪,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方面: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重点加强“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训什么、怎么训”的研究,真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通读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为主线。管理上解决监测、评价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即知即传、互教互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方式。实践中,我们将根据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组织“课堂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和“一堂好课的标准”的大讨论,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活动来促进师生的教和学的积极性的提高,以新课程专题问题研讨来推动全校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取得一定的成效。

(五)认真反思,抓典型。反思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得与失。树立教学模式突破的典型,有效的总结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

第三阶段:深化与完善(2014年9月——2015年8月)阶段目标:

(一)校本管理方面:1.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教师评价方案。2.以骨干教师读书会、研讨会为载体,进一步引领骨干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二)德育方面:(1)进一步完善家长、学生参与的师德评价机制,伴随着用人机制改革,评价结果与教师聘任有机结合起来。(2)继续卓有成效有效开展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使家校形成合力,切实增强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的实效性。(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氛围熏陶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4)学习《班主任工作规定》,改变歧视、忽视、漠视后进生的现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三)教学方面:围绕“践行新理念、践行新模式”这一主题,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达到全员、熟练掌握的水平。

(四)校本教研方面:阶段总结实施学习洋思办学经验情况,反思现阶段所处水平,吸取教训,调整策略。

具体措施:

(一)校本管理方面

1.继续发挥骨干教师读书、研讨会的引领作用。学期初,每月确定一个研讨主题;学校采用浓缩的办法,收集、整理有关主题的学习材料,下发骨干教师进行研读;教师们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尝试;月末,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出践行的体会或实践案例,进行集体研讨、交流。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教师评价方案。评价主体构成多元:教师自评、小组评定、同行互评与学生、家长参评。和教师评聘、晋升、评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力。

(二)教学方面

1.开展每月一主题的学习、研讨活动引导教师重新认识“学习”,树立面向未来的开放型学习观。组织教师学习洋思经验,特别是县级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学习借鉴洋思的教学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以教研组为单位继续开展通读教材活动,做到纵横相联,通知通晓。

2.开展每周一次的亮点展示交流活动。

3.专题讲座(分学科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做法)——组内献课(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践)——课后评议——总结积累(教学模式的整理总结)——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指导教师切实把握新课程理念、洋思的经验结合到一起,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4.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上课、备课、作业要求,采取听随机课、学生评价老师、老师评价班级、不定期检查、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严格课堂常规的管理。克服随意性,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益。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坚持堂堂清、日日清。

6、学校一方面做到随机听课、听课后进行检测,并帮助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做到堂堂清,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作业即检测,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同时,要求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教师做到日日清,每天最后一节课为日清课,要有检测试卷,学校不定期抽查。对不会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到耐心辅导,直到学会为止。周周清、月月清。每位任课教师要做到每周一检测,做到周周清,教师要有成绩检测记录,学校定期检查。学校坚持每月一检测制度,将单项检测和综合测试相结合,学校统一监场、阅卷,期末综合测试。开展学科竞赛

(三)师德方面

组织教师观看师德报告光盘,学习身边的师德典范,以自己和身边的事例教育和影响人;继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制定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评、他评评价标准,学校采取自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教师的职业道德,公布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学校还将引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改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期末,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大力宣传,树立身边榜样,影响、带动其他教师。

(四)德育方面

1.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1)建设目标:环境布置生动向上、和谐优美,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办学理念,营造多彩、有序、高雅的校园环境,努力使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花草、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的德育场所。

(2)落实措施:开设校内教师系列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家长作各类报告和讲座。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高品位的学生文化活动,如“元旦文艺汇演”、“科技活动”、“学生书画作品展”、“诗歌朗诵会”、“优秀读书征文评比”等。结合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学生创建班级的环境文化,做到常换常新。定期召开学校田径运动会,其他体育比赛和教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

(3)发挥共青团的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团委要充分利用隔周团活动及周一国旗下讲话这两个特殊阵地的教育作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要让师生共同宣传文明礼仪,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将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费与奖励上予以体现,保证班主任岗位津贴,使班主任岗位成为教师羡慕的岗位,班主任工作情况作为职评、评先的重要依据;健全班务工作考核细则,完善班务工作奖罚制度,逐步实现班主任工作的竞争上岗制度

(1)加强交流研讨,增长实践才干。首先,班主任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坚持撰写每两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反思案例。其次,继续开展每周教职工例会前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

(2)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信、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努力探索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新颖的家长学校授课形式。

(五)校本教研

将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发挥课改的教育教学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探索课改实验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征集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教研组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自己选题,有针对性的实践、研讨、反思,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期末交流研究结果。阶段总结实施学习先进办学经验情况,反思现阶段所处水平,吸取教训,调整策略。

(六)加强特色建设。搞好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办好音体美特色教育。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使教育科研水平达到全市前列。

第四阶段:提炼与升华(2015年9月——2016年8月)阶段目标:

教师个人反思、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出理念性质的探索实践的有效做法。学校要提供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服务。还要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活动,从整体上把握方向,理性分析、总结。

具体措施:

1.认真总结学洋思工程的经验教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校组织专门干部教师进行总结、提炼,找专家进行鉴定,提高我校教研水平。开好总结、交流会。

2.整理教案、论文成集。3.规划新的五年计划。

上一篇:莆田拓展训练公司下一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