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反思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分析:

“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多媒体体信息加工”第二节“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的内容,根据本节的内容,我划分为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是用flash制作简单的七巧板动画。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通过七巧板构建运动造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设计图像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习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从而有效的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flash作品,用“七巧板”这一个造型能起到抛砖引玉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还安排了适当难度的任务;增添了flash的特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教程等。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因此,本课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

学生分析:

一方面高一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开始出现明显的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能够在头脑中完全利用抽象的符号进行逻辑推导,能够独立的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且做出理论上的概括。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预计能力和对思维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他们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需求;鼓励高中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我学我用”、“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高中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愿望较强,学习兴趣集中,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同时起作用,而且间接兴趣比直接兴趣更起作用,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计有效的“兴趣主题”,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提高。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基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学生提供指导,考虑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利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同伴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我校的学生所在家庭环境都比较优越,而且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这就需要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培养与磨练。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若想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就要让学生真正有机会、有基础、有能力、有方法的主动学习。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flash动画设计的基本理念,能够根据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利用flash工具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掌握flash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利用flash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利用flash表达信息的方法。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flash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flash作品的一般方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完成动画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以及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选择、运用信息的价值观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通过动画作品的制作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对flash多媒体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的学习,学会用信息技术呈现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利用flash工具对想要表达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创意加工。

教学关键点:

理解flash设计动画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

连接到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软件资源:

(1)预设资源:flash、网络教学系统;学习资源(flash设计基础、教程)徽标设计资源(附后)学习范例(基本操作的例子)、评价(评价量规)

(2)泛在资源(用于学习的延伸):进一步探究、讨论社区(BBS论坛,以供师生在课外进行交流)

相关资源网站:徽标设计资源、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表,等等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良好和谐的信息氛围,为改善学生学习创造条件。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因此,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和课程的重点部分正是通过利用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向学生作示范性演示,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来说明和印证模块中所体现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在视觉效果的刺激和强烈的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下,激发学生强烈的想学习和动手创作欲望,为本堂课的教学做好想学好本堂课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侯,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并且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要充分体现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受教育者开展讨论、研究、探索,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解决问题,受教育者在自主设计探索、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制作电子作品的成就感又为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动力。为了启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认识,提高技能水平,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实践操作部分采用主题任务驱动强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本节课精心设计了2个参考项目(设计班徽或者班旗)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为了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整个过程,教师都与学生在一起,教师是指导者,同时也是主题任务的参与者;学生是主题活动的主体,是积极的、互动协作的,这样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难点部分采用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研究,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还指出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法的确定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新知。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自学实践中进行的,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且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然后由他们再去组织各自小组的同学学习。这样就创设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学习法和演示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二、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略)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多媒体flash

(包含了利用七巧板

构建的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成语故事动画和的多种七巧板动画)

同时教师提醒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观察各种七巧板运动变化的方式。学生欣赏动画片同时思考,观察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七巧板。再现生活场景,不仅能够生动自然引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下一步探究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温故

师:在flash中,元件和图像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请同学自由回答)

生:

师:那么它们的属性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

知新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变化形式有哪些?

(停顿,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若仍没有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

师:举例: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冰块慢慢融化变成水

师:请同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这些 物体运动的变化形式,再与你的小

组同学互相交流。

生:讨论结果大致有两种情况。

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变化;物体在运动时变为另外一种物体

师:(教师演示flash设计这两个动画的过程同时解说新的概念,)

请全班同学共同观察比较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同时演示给大家)同学自由回答

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归纳、观看教师的演示

第一阶段同桌互相交流,在第一次合作中回忆起旧知识,为新旧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通过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为教师下一步讲解flash动画运动的方式打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以后,小组同学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对flash动画的两种运动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归纳,教师总结,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用前面制作的班徽标志,结合“奥运”,设计一段

flash动画,并将成品发布到网上的个人作品集供大家欣赏、评价。并给出作品具体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附后)

教师提供相关资源

教师巡视、个体指导、调控课堂气氛明确学习任务:

自主探究,对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协作创作

利用网络资源各种flash制作教程和技巧、相关徽标网站的链接、搜索引擎)探究新知。提出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设计探索、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评价方案和相关资源的给出,为调动学生有效进行探究、创作提供保障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

引导学生开展组间互评

优秀作品点评(如:创意设计、技术实现等)网上在线呈交作品。欣赏作品根据评价表和作品创作说明,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对作品在BBS上进行讨论。(信息交流不仅可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技术与技巧,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化)、学生在自己的发现和原有知识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既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能寻找到存在的知识欠缺,二者之间的冲突,就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实施作品网上评论,展示自我风采。让学生在尽情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不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得以训练。

评价策略:

评价维度:知识+技能+创意

评价方法:过程评价与效果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形式:借助网络支持评价

评价主体: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教学反思

《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反思 篇2

一、活用教材, 灵活教法、学法,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 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 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 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 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 在上课开始,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 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并借此开始探究, 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 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 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应留有余地, 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 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 自己搜集相关信息,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 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 教师坚决不讲, 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 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 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 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 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 进行科学取舍, 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 层次性也较差, 题型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边讲边补充, 边练边总结, 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 更应随学随练, 做到有针对性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打造高效课堂。

2. 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 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 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 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 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爱学、想学、会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 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 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 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及时分析总结, 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 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 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 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 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 哪个是边, 哪个是角, 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 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 让学生亲自探究, 从中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解决教学难点, 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 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 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展示变换过程, 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 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 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包括题型的选择, 学生活动的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 该探究的深度不够, 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角的认识;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78-01

本堂课主要有情境引入、观察主题图课件、回想生活中的角、动手折角、触摸角、教师引导认识角、课堂学生慧眼识角、玩活动角等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落实新课标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一定好评。

一、本节课的亮点

1、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精准细化目标

很熟悉教材,并做到了认真分析教材,对本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很好,不仅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将目标细化,落到实处。比如:让学生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同学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教材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教具准备很充分,不只是备了教材,还备了学生,所以,学生学具准备也很充分,如:直角三角板、正方形彩纸、活动角、各种图形等。

2、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分析,落实主体地位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活动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尽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比如:对于角的特征,创设了让学生先从知道的图形入手,再找课件中主题图《我们的校园》的角,又找生活中的角,然后再用自己的身体做一做角,亲自动手用正方形彩纸折角,最后,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等一系列活动后,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了角的特征。从举例中能看出,这些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休,老师为主导。 学生都很感兴趣,很积极,举手发言很踊跃,每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了,课堂也真的”活”起来了.从原来是有点压学生学,而这节课却是学生自己乐意学,自己想学,自己争着学., 每个学生都达到了 “乐学善思”的情境。

3、从教法的角度分析,灵活自如

本人一直注重发现式教学法,反对一味灌输。也许个别老师会觉得是老师怕多讲,放任学生表现。其实注重讲授法的老师会更累。要让学生去发现,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去思考;更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具和学具,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不能一味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至于究竟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学生在探索角的特征时,虽然学生知道角有一个共同的点,还有两条线,但他们并不知道那就是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无论怎么探究,也探究不出来,怎么办?所以这时我就直接告诉学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同时,还编了一首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还在白板上演示了角的画法,强调画边时,必须从顶点出发,用直尺三角板比着画,边是直直的。这些做法都得到了小学数学教材专家陈静荣老师的肯定,对于数学教学,遇到新概念和新定理,就应该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因为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是很严谨的,是许多数学专家的积累。根本用不着学生去探究,即使给学生再多的时间,他们也是探究不出个所以然,那是枉然,还浪费时间。我还注重面了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二、本节课的不足点

1、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分析,没有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没有很好的“吃透”教材,教学目标虽然达到,但是教学难度没有把握好,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突破难点不够深入。如:通过比较操作,让学生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用课件PPT重叠法比较,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可是本节课中,我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突破这个难点,因为我只采取演示讲解,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

2、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分析,教学节奏稍快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全体学生大声齐读教学目标,专家指出:别让全体学生齐读教学目标,读了学生也不懂,浪费时间。我在教学环节之间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很够,有点快。发出口令时,没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一来很多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3、从教学形式看,花样较多

陈重穆教授: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本节课虽然也注重了实质,但有点重形式,感觉有点花样多。还有分组时人有点多,导致学生讨论时有些茫然,不知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比如:我不应该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上课,这样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破坏了老师的亲和力,还会让学生感到浮躁。在对待两队PK的学生时,不是很公平,给蓝队的机会多些。

三、今后的改进方案

对于要讲解的教材,做到深入钻研,学习专家教师的方法: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倡有效课堂。不浪费时间在齐读教学目标,紧凑地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环节之间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赶时间。一定要落实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少用花样,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分组时尽量两人为一组,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明白自己要思考的问题,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学参考》

[2]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4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求每份是几个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个苹果平均分成每份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用除法来表示,会读写除法算式,认识除号并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体会。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复习了什么叫平均分后出示8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让学生通过1个1个地分,1份1份地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为教学新课做好铺垫。在教学例4,例5时,创设了帮大熊猫分竹笋的情景,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竹笋实际操作分一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又运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的感受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平均分用除法可以表示。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介绍了新的符号朋友“除号”,以及介绍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除法算式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读一读、分一分操作、说一说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这样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

我在设计练习题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每个孩子都有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心理强的特点,于是我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帮大熊猫分竹笋,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整堂课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3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①、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书上的安排是由任意分引出平均分,由一般现象引出特殊现象。我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发现,他们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其知识基础已高出了教材设计。因此为我直接由平均分这一特殊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入手,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大量的判断练习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②解决如何“平均分”

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主要研究按份数平均分,这里提倡多种分法。这样的好处是更加接近日常分东西的实际情况,而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鼓励学生的直觉判断。目的是突出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③、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8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块,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然后通过有层次的巩固练习加深对除法的认识,初步学会按份数分这种情况下列除法算式。

④、练习又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道是基本练习,第二道增加了一些难度,其中一个条件是隐含的,学生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提取出这个数学信息,第三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最后一题要根据所给除数和被除数的范围来确定被除数究竟是几,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对除法有一定理解,还需要乘法基础,尤其要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这几道题各有侧重,层次分明。所选素材尽量源于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纵观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并不是照搬教材,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平均分的认识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本。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题目素材选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选择切合学生利益的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5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唯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平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五、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平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平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7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平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分

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平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平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平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平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平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平均分?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

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平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略)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9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实物卡片),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有较多的不足:

1、对练习题的正确处理。因此在教学例题后,如果觉得是学生难以把握住的要拿出来先讲,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了再拿出来讲,这样时间就浪费了。

2、要充分让学生说。不会说要领着说,再放开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在说的时候理会计算的过程。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激情是带动学生热情的关键。将教师的激情、活力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结合,以情动情,让学生饱含着热情去学习。而我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4、对生成的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课中一学生对16除以4等于4读成16除号4等于4,没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说明除法算式的读法。本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有待加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0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1

结合教研员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要学生操作,有直观入手,再到抽象数学。在课前应该尽可能的帮学生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简单,能准备的尽量准备。

1、开展有效,在做中学,抽出数学,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说,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操作区域。10个竹笋分成两份,应该在展台上告诉学生摆在哪个位置。总之准备好教学外的所有东西。

2、在让学生小组操作时,要有适当的指导,调控好课堂。

3、对于操作后的交流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一共分几个,要怎么分。要把( )个桃子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 )个桃子。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

第二,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帮学生搭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使其体会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第三,要搞清楚数学本身内涵。在讲课中,要注意考虑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学中除法和减法的关系,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提示学生全分完,让学生体会除法是来源于减法。

第四,控制课堂时间。一开始活动的时间稍长,应该把时间缩短,到平均分的时候要时间长。

第五,平均分中的包含除,一定注意分的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分完还剩多少?”为除法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课,让我知道自己离高水平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不停地努力。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的自己。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2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最后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分一分,说一说,引入除法算式。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参与帮助小熊猫分竹子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且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一说,怎么分的,然后问学生向这种平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直接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呢?之后,板书课题“除法”。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了规律,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示给大家。同时也了解了学习除法的重要作用。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在平均分后,启发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交给学生除号的写法要求: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上下面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对齐。之后让大家共同举手来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书写。然后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把算式读出来。

学生在根据例5独立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再一次熟悉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了对除法的认识。

(3)、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吧!快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先举出例子来?我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并举出例子,让自己的同桌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比较这几天所学的除法问题和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几个学生示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也纷纷举手。然后,学生们同桌合作,举出了不少问题,并耐心的解决了它。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除法,也培养了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还学生们一片天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的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平均分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效果不错。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学生提问题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可以是加法的、可以是减法的、也可以是除法的,从现在开始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

新课标指出: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利用10支铅笔代替10个竹笋,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充分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分法。

三、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再通过有效的利用已经得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或者动手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抽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分萝卜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拓展: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根小棒平均分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

1、在学生操作时,总感觉组织课堂有些累。

2、由于学生两极分化厉害,有些孩子通过操作才刚刚理解平均分的意思,可是有些孩子不但理解平均的意义,还会用乘法口诀很快说出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4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5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这单元的课上完了,通过后来的练习反馈,我思考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的一些优缺点,具体如下:

优点:

一、趣味性强。

一直以来学生在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都有一定困难,因为眼睛常常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感觉边越长角也越大,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这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呢?这里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故事“蓝角与红角比大小”为主题,以观看动画故事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善于借助身边的事物来组织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还用卡纸剪了一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角,借助投影仪把其中一个角放大,让学生来判断角是否变大啦?根据形象的对比知道,角的边变长了,但是角的大小没有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后,又借用教师用的大三角尺与学生的小三角尺上的角来对比进一步巩固。

三、活动性强。

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也因此学生的兴趣高昂,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整个教学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缺点:

一、学生对于角与直角的区分较模糊。

通过练习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在区分“角与直角”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也反思了这部分教学,在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直角的过程中来,如果下次再上,我想这样,让学生在课后描出生活中的物体上的角,并且剪下来(每人收集中营4个),在通过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角集中起来,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找出这种特殊的角——直角。再让学生在身边的物体当中来找一找具有相同特性的角,也就是那些角是“直角”。这部分的失败让我知道,学生参与进来的知识会学习的更好。

二、画图的技巧。

在画角的练习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就是画不准(两条边没有交到顶点或是直角总是画了了90多度或是角不尖是圆的),这里主要是教学时没有注意传授学生画图的技巧,因为笔有一定的宽度,在教学时应告诉学生要稍稍移一些再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1、以一个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导入新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教学环节的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达到欲期效果。本节课,按照“摆角、拼角——演角——折角——观察感受角——画角——角名称”的顺序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步步深化,效果较好。

5、课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活而不乱”,教师要掌握好“度”,适时“放”、适时“收”,不能一味地“放”。

6、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处创新,否则会听之无味。不足: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如果在拼摆的活动中加一项:用四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三根呢?(三角形)两根呢?(什么也不能摆)教师可指出:这样摆成的图形叫——角。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错误吧。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⒈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⒉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他们知识面窄,个别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因此本课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数学活动”引领全课,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体验中感悟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经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⒈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⒉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⒊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处理:

教材中先出示立体的主题图,然后出示例1,我认为书里的情境图比较复杂,而且又是立体图形,角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先出示例1,让学生找角,然后再出示主题图,这是由原来的立体图形改为现在的平面图形,看起来简洁明了,避免了由于立体图形带来的一些干扰,使角的特征得以在情境图中突显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做”中探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的导入简洁,所以设计时我仍然采取这样的导入。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联系实际,找角。

首先出示39页例1,让学生找角,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学生对角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这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这样设计的目的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接着出示38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初步感知,指角。

我是先让学生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引出角的特征,但我没想到学生摸三角板上的角,只是摸到角的顶点处,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自己纠正,我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问学生这是一个角吗?这时学生知道原来这是一个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指看,学生自然就指出了角的全部。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摸一摸三角板进一步感知角,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接着出示从例1三个实物中抽象出的三个角,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通过让学生辨别真假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活动三:小组合作,折角。

让学生独立折角并组内交流,然后把学生折的角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在折角的过程中,通过眼、手等感观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但在折角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折成半圆的情况,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等学生充分感悟了角的特征后再来判断,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角。同时,我让学生把折好的角按照折痕画出来,为画角做好铺垫。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我为学生准备了细绳、小棒、硬纸条等,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角并展示,师生、生生及时评价,在做角时有的小组还做出了活动角,并发现角有时会变大,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独立做出活动角并感受到角有大有小。这一环节我是成功的,凸显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魅力,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活动五:体验感悟,画角。

我先示范画角,然后学生试着画角,但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再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直尺独立试着画角,根据学情揭示画角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第2题找书上的角。第3题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达到拓展应用,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用角创作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本节课的教学和我的预设基本符合,反思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1、动手活动多,课堂纪律相对不是很好2、难点比较角大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上完课后,我自己整体的感觉是头重脚轻。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行了课前测,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也在6班和三班进行了两次试课。尤其是三班试课效果非常好,本以为能上的非常顺利,但是在我们班上课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在第2个找角的环节,学生不能从实物中准确找出,并说清楚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原因在于在认角的环节没有让学生对角的特征进行巩固,对角的特征认识的不够透彻,这部分没有打扎实,所以在找角的时候,就不能准确找到角。另外,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培养,明显的看出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话进行复述,说明平常此方面训练不够。此环节处理不好,结果严重影响了整节课的时间,导致后面的几个环节都很仓促的处理。

找角找的不顺利,还有一点就是头没有带好。第1个同学马愉宸没有示范好,本来以为挑个最好的学生能给大家示范好,或者是说经过我的引导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怎么说。谁知她再也说不明白了,结果后面就都不是很完整。

另外,在三班上课的时候,其实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就是在钟表上去指角的时候,有个孩子也是指的一根针的尖,我当时就简单的认为是他指错了。现在想想,他也是和我们班的冯羿默那样,把一根针当成一个小小角。这个原因有三:第一说明学生观察的很仔细,能看到小小的角,但是同样也看得出不能看到我们一眼看到的两根针所形成的图形是角,说明学生把实物抽象成角还是很难的。第二就是我选择的这个教具不是很好,最好拿那种指针是一根线的那种,指针上没有角,也许就会避免这个情况。第三:在试课的时候没有把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没有想好解决的策略。这就造成了下面的问题,当我肯定了冯羿默指的钟表上的一根表针上的小角。在后面剪刀中去找角,就出现了把剪刀的一个刀刃或者更小的地方看成角的情况。这里肯定不太合适,因为有些剪刀的刀刃是圆弧的,不是尖尖的,所以说这个地方不是很严谨!

由于前面的这个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后面的环节都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对于难点角的大小,原来准备用橡皮筋去绑铅笔形成活动角,让学生亲手操作之后,感受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开的程度有关,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体会,只是让他们简单的把角变大,变小。然后就让学生只根据老师手里的这个活动角去感知,没有经过一个时间的等待,没有让学生充分发现,缺乏小组探究合作。

另外呢,在3班上课的时候,其实贾老师也告诉我说,他们班回答问题的基本上不是平常学习非常好的孩子。这一点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因为在我们班上课的时候,我也是把注意力关注到了非常好的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身上,结果他们的表达却不是那么完整。所以说有时候我们认为的,会回答问题好的、能起引领作用的,反而还不如那些平时不太说话但是也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所以说这也给我了一个警示,就是我们不能带着任何的有色眼镜去看每一个孩子。要公平的对待任何一个孩子。

关于细节问题我注意的也不是太好。比如在进行完口算之后,我没有让学生把口算本收拾好,就开始上课了。学生桌面上了铺了一堆东西,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听课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虽然结束,但是思考一直在路上。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角的初步认识》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身边的角,使学生对角有初步鹰爪感知,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在感知模型后再次回到生活,寻找周围的角。让学生贴近生活学习数学,使抽象的数学图形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易于接受的事物,使学生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在教学直角时,我多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来体验认识直角,并让学生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三角板画出直角。

在学生动手画角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一向来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重要目标的,直至到了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才有了“经历、体验”这样的词语。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的体验,因为文科更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蕴,那么在理科中又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字眼呢。我觉得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教育,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什么东西都必须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无论是知识的重点还是难点,无论是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个点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

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刚才创造角的时候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这个步骤有比较成功的、简便的,也有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先画一条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将两条边延长到相交点,这个方法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过于复杂,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

体验带来的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入体验的概念,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几何类的知识很抽象,他们思维转不过来,虽然课堂上回答得很好,但从作业、练习方面来看,学生掌握不是很好,因此,课后,我向同组的老师请教,在几何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很抽象。

课后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处理上还不够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太过于开放,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在教学导入的环节,用一朵云朵把他们遮住一部分,让学生猜出他们各自是什么图形并说出理由。引发思考:你认为角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猜想角是尖尖的、直直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充满期待。

在教学时,我故意画出两条不是从顶点出发的直线,问学生这是角吗?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言描述方面能力弱,学生知道却无法用数学语言准确的描述,此时我引导学生问:这两条直线从哪里开始画?学生顿时反应应该从这个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

在探究角的基本特征的环节时,我创设了折角和比角两个环节。在学生尝试折角后,让学生谈谈你是怎么折的,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当我出示边比角长的角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都认为边长的角大,经过一番引导,让学生说说哪里是角,从中让学生明白,不管边有多长,角的弧度线没有发生变化。其实在教学到这步时,可先导入问学生角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引导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完之后再来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更水到渠成,而不是教师强塞给学生的知识。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在教学完本课时后,我觉得研究教材很重要,只要我们吃透了教材,我们教学设计才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独立段的教学资料。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必须的生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指、描述角,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设定:“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透过各种学习活动,领悟角的一些特征,感受角的生活原型;会用尺子画角,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潜力。”同时把“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与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作为低段数学教研组的第一堂教研课,多少感觉有些压力。上完课之后,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构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由“角”字带给你的想法到情景图中找、指角再到揭示课题,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猜、折、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而且自我感觉流畅。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思考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潜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用心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2、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透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之后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资料,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练习之后透过巧妙剪角游戏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很可惜,没有达成。

(2)对学生备的不够。比如:一开始我在板书完“角”字问学生,你对“角”的理解是什么?结果学生回答:“角,是人民币的单位,象1角钱、2角钱。”这一状况就出乎我的预料,我只预设到孩子们会说:角在我的眼里是尖尖的,比如黑板的角、桌子的角等等。所以,提醒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我想,如果这样问:在你的眼里,角是什么样貌的?这样问就应会更好些。

另外,在做活动角过程中,我抛给学生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我的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但是有的学生就是不能明确我的意思,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说不到点上。之后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它们和什么有关?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这也难怪,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太着急。而且,对教学语言的把握我得再用心些。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对角的认识过程中,先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角。再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上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形成对角的初步认识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摸一摸,形成对角的直观感受如:顶点是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边等。最后还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找身边的角,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回顾整个备课到上课的过程,我深深地感到,只要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及需要来备课、上课,相信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给他们一个能自由发挥空间,也许他们会学到更多超越书本的知识,勇于探究新知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北师大版四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随着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日益凸现,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动态生成信息。总想学习其他授课老师如何巧妙地把那些非预设性资源转变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资源的经验。而那些叫人惊喜的插曲,总在我脑海回荡,我不断反思自省,在教学中怎样捕捉瞬间,化“险”为“夷”,使课堂教学真正

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我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画角这一教学环节中,请了两个同学上台演示画角的过程,并让同学们评价。由于课本插图里的“角”多为锐角,因此当上台板演的孩子画出钝角时,有一个学生立即说:“老师,他画错了,这不是角。”当时我并没有马上给予否定,问了一句:“为什么?”他说:“因为角应该是这样子的。”由于语言的缺乏,他着急得边说边用手比划出了一个锐角,当时还有几个同学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一秒钟我愣了,毕竟那时对于课堂动态生成信息的处理欠缺经验,而且对于角的判断本来是安排在巩固练习环节的,现在却提前出现了急需解决的状况。我知道他对于角的片面理解是受了图案的影响,没有深刻理解角的基本概念,被局限于形象表象当中。这时另外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叫起来:“不对不对,他说得不对。”课堂顿时闹起来了。如果当时我为了“整顿纪律”,为了课堂教学能按备课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直接否定那个孩子,那么我肯定会错失一个突破重点的机会。于是,我做出了下面的回应:“哦,看来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持两种不同的见解,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开个小小辩论会,你们各抒已见,看谁能说服对方。”

孩子们的兴趣顿时被激将起来了,正方说得理直气壮:“因为角的基本概念告诉我们,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这个角符合这些特征,所以它是一个角。”

反方同学动摇了,他看看我,希望从我的表情里寻找到一些肯定或否定的蛛丝马迹。我笑笑说:“角的基本概念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他点了点头,“那你能在这个图形中找到这些基本特征吗?”他果然找到了,最后还是他自己肯定地说了句:“这是一个角。”接着,我适时把“判断角”这一环节提前进行,达到了更让人满意的效果。这一片断的出现,不但没有“扰乱”我的课堂教学秩序,反而为本来略显老套的教学环节增添了精彩的一笔,让人回味。

课后我感觉:一节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往往是老师善于发掘捕捉亮点,充分放分学生思想,让课堂的小插曲谱写成精彩环节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这种效果呢?我想,首先应该从备课入手,精心预设,对每一个“意外”都有所准备,尽量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当然,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过程,孩子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往往让我们料想不及。那么在互动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应该注意聆听,听清楚听明白学生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火花。不管是学生的错误见解还是解惑需要,都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且教师处理这些意外生成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方式。像上面那样如果我一开始就断然否定了他的疑惑,那么他以后将怯于表达,还会扼杀其学习兴趣。而课堂中辩论的过程,其实也是给他一个思考辩解的过程,让他学会结合别人的意见,自己反省,继而说服自己。可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正如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

最后,我认为最基本的应该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应变的技巧、调控的能力、丰富的语言,就算再有利的预设与非预设性资源摆在面前,也无法展现精彩。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资料。这节课虽然资料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边无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摸角(感受角),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创造角),其次再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周围的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透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忙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学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之后在另一个班我立即作了调整,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钟面上两个相差不多的两个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有的学生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剪刀做示范,把剪刀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剪刀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之后,我把黑板上画的一个角的一条边沿长,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没有变,再把另一条边延长,体会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然后学生思考:如果把两条边缩短呢,这个角的大小会不会变?透过演示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

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那剪刀的两条边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必须会有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1、大胆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课一开始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给图形分类,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的发现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教授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新知这一大块,又精心的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学生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2、合理引导,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进程中的苦与乐。

3、利用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知识直观化。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若利用课件在数学课中创设情景,可以营造出欢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直观形象的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画法,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

在教学环节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很多,比如:怎样把握整个教学环节和有限课时的冲突,有没有更合理的环节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1.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便真正掌握了。”基于此,为了使学生对于角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设计了动手摸圆片,试着折角,比较角大小,用不同的材料小组合作创造角。在这里,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取得成功时是开心快乐的。

2.认识角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动手动口动脑,设计了用生活中的角唤起学生对角的初步认知,然后汲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找生活和身边中的角,最后将实物中的角抽象出来,变成我们数学中要研究的角,可以说是露出了角的本来面目。

3.比较角的大小方法以及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口大小有关系是认识角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引导学生用活动角,通过拉一拉,玩一玩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了解角在什么情况下变大,什么情况下变小,再通过课件直观的演示,角的大小只和角的张口或者叉开的大小有关,验证了学生体验的感受。在老教材的教学中,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拉长和拉短无关是重点和难点,而新教材对这点没有特别的说明,实际上有意识的降低了难度,只是在练习安排了一题让学生通过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活动,所以遵循编写意图,感受形状相同的三角板,三个对应的角分别相等,不管三角板的边长短怎样,角的大小总是一样的。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只和角叉开张口大小有关。而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候,目测不能明显的分辨哪个角大和哪个角小的时候,引导学生寻求具有实效性的方法进行比较,这部分知识其实对学生操作比较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引导点拨时很注重,因为重叠角的比较方法就是用量角器度量角的一种变式,同时也为下节课探究角的分类务实基础

4.一堂课结束,反思起来确实感觉有很多不尽自己预想的地方。比如比较角大小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用同一个角或者其他带角物体,为参照,来比较角大小的思想,本想点拨学生多去探究感知的。又如在学生创作角后应该有及时评价,肯定学生创设的成果,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语言有些吝啬。细致的反思起来还有很多不足。因为我知道对于认识角这部分知识在座的各位老师在设计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有各自独到之处,同课异构的模式异彩分层,但我会把更多的感悟和经验积累起来,内化为自己今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资源。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忙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透过观察活动,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二是透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三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透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有待改善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钟表上找角时,有学生比划出了一个圆形,我预设时没有想到,因此我只是问了一句:“这是角吗?”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找角。其实我能够在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说说为什么圆形不是角,能够帮忙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馈用毛线创造角时,预设是同桌合作拉出一个角,让他们说说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然后松开其中一条边,让学生决定这还是角吗,体会角的边务必是直直的。在动手操作环节中,学生领悟的不够,我只是匆匆就走了个过场。之后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还是让孩子感悟太少,就应把这个环节吃透,再后面进行的话就很顺利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一、游戏引入新知,激起兴趣

开课前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现在带你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游戏好吗?请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动手操作活动开启学生认识新知的旅途,让学生对“角”产生浓厚兴趣有了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思维假设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研究,都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动手操作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在教学创造角这一环节中,老师说我们对角有了这么多了解,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创作一个角吧!

(1)折角:在小组内互相摸摸折出的角,(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谈一谈对角的具体感知。

(2)摆角:(可以用小棒摆、可以用水彩笔摆等)

(3)用钉子板和毛线拉出一个角

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动手创造角,鼓励学生把头脑中角的表象再现出来的过程,加深了对角的认识,也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课堂中学生参与到观察、比较、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不足之处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强大尤其是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好被教案绑架,不能灵活处理生成资源。如:有位同学讲了一个关于角的童话故事,在这里可以直接引入角的顶点和边的知识,老师没处理好生成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其实我应该首先让学生指出活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多让学生操作和玩一玩活动角,让他们感受一下两边一张一合时角的大小变化,也就是说重点应该让孩子操作、讨论、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有什么关系,但是由于一心想着内容多,没有给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操作,从而导致他们在没有完全感知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情况下,直接被我牵着鼻子走到了我要设定的目标,这个个过程是不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规律,这一做法很不符合新课标理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6

10月31日上午参加了学部高段数学举办的两课两反思活动,听了三位老师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两位老三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听课的同时,我回想到了自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几点要努力的:

1、愉悦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角的度量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郑老师设计的这堂操作课从头到尾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先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理解者,施与者和容纳者;此刻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贴近孩子认知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三堂课中,教师在导入部分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又是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对新知形成的一个过程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四年级的孩子在郑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摆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认识总结度量角的过程。透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4、生主体,师引导。

《外贸单证制作》课程教学反思 篇7

1“外贸单证”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不合理

1.1.1 重制单, 轻流转。

高职外贸单证制作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单证的缮制和审核上。对单证的传递和流转涉及较少, 也不够深入, 不利于学生提升沟通、协调等社会能力。主要原因在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制单环节这种静态环节容易把握;而单证的传递和流转更多体现出动态特征过程, 教学中模拟过程较为困难, 且难以有效控制和评价。因此, 很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所学各种单证在外贸程序流转中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仅仅只是认识这种单证而已, 在将来面对实际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并不能直接上手。

1.1.2 过于模式化, 缺少灵活应变。

目前单证教学内容仍然是比较模式化。实际工作中, 外贸单证种类繁多, 用途各异, 而外贸单证教学中却往往将其模式化, 并用多份合同或信用证反复强化训练, 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1.2 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由于没有在企业一线工作过,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很多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形象、深入地讲解所授内容, 只能讲解一些泛泛的知识和流程。

很多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又很难通过书籍、网络等间接途径获取信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有意弱化流转环节。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单证的办理程序和对时间结点的把握对整个环节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3 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

目前,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高考分数较低, 尤其是英语分数, 还有部分是中职学生, 这是单证制作课程不可回避的问题。单证基本上都是英语, 尤其是信用证的内容, 有很大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有本专业还没有学习该课程的同学问我, 单证课是不是很难上, 外贸单证员是不是很难考, 由此可看出, 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还没开始学就有畏难的想法。

2《外贸单证制作》课程的改进思路

2.1 外贸单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一般流程

2.1.1 课程调研, 确定教学目标

外贸单证制作课程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对单证岗位的调研, 了解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调研对象一般是外贸单证员及其他单证相关岗位。

2.1.2 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确定

根据外贸单证员岗位工作过程, 该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项目:落实信用证、商品检验、办理产地证、货物托运、办理货运保险、出口报关、落实提单、交单议付、单证善后。

2.1.3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四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呈现任务。通过情景式、互动式、引导式、鼓励式等教学形式, 教师起引导作用。

第二阶段:提问, 给出工作情境与任务。教师提出任务背景、讲授操作要点, 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业务操作来完成项目任务。

第三阶段:学生主体、分配角色、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式、角色式、协作式、创新式学习, 通过不同角色来完成技能训练的任务, 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与地位。

第四阶段:归纳提炼、操作评价、布置作业。

2.1.4 课程实施

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的三个要素需处理得当, 即项目的选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1) 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在项目开始阶段, 通过互联网以及老师的讲解, 使学生对单证制作有个感性认识, 之后学生分组对项目资料进行认真研读, 教师提出目标, 在该目标下学生完成任务;在限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任务, 可以进入专业实训室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制单和传输单据, 将各业务环节串联起来, 掌握独自完成整个外贸业务流程的操作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得不到的自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也为顶岗实习和未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学生进行独立完成项目之前, 由教师先介绍一个跟学项目, 通过任务导入及分析, 启发驱动学生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 要做什么, 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再由教师介绍完成任务的知识准备 (制单要领, 涉及到的国际惯例法律等相关知识) ,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引导项目, 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实地参观有关企业、收集资料、分析任务、然后学生自主完成真实业务背景下的各个独立项目, 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讲评。在整个独立项目实施中教师实质上是辅导者, 是导演, 所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应掌握在“导”字上。

2.1.5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 可以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的依据既有常规的课堂表现、期末期中考核, 也有形成性考核, 还可以以学生制作的单据成果作为依据。

2.2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 但是最好能够组织教师脱产锻炼。从实践来看, 企业对外贸单证岗位的社会实践接纳度还可以, 且外贸单证社会实践在短期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另一途径是引进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往往活跃在企业一线,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可以给校内单证教学带来不同的视野和内容。

2.3 双语教学

为适应外贸公司所需人才在英语方面的特殊需求, 同时也为解决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技能薄弱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单证制作》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教师授课以英语为主导, 教案、作业、实训案例均以英语为主。学生的作业、课堂问答、实训小结等均要求用英语完成。促使学生不断使用英语, 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基本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在专业技能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些难点问题, 如外贸合同的阅读、信用证的解读等任务, 大部分同学就能有效完成。

2.4 加强校企合作

《外贸单证制作》课程要实现真正的“工作过程导向”, 就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将企业的真实单证素材带入学校, 让企业实务人员走进课堂。可以聘请行业一线专家, 带企业真实业务来校进行实习指导。条件成熟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 将实践教学直接放到校外进行。学校还可以同外贸类行业商会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 由商会出面安排学生到下属的企业去实习。企业真实单证素材可以从校外的合作企业、已毕业的学生资源、教师下企业实习锻炼中收集获取。

参考文献

[1]张蓓, 王婷.高职“外贸单证制作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设计[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2]李慧, 康红.高职“进出口单据操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1) .

[3]古培红, 黄静.探析《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工学一体化教学[J].海外英语, 2012 (20) .

[4]鲁鸿雁《.外贸单证制作与审核》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4) .

《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有效性学科校本教研主题式系列化行动研究

《农村小学实施有效性校本教研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首批“十一五”规划课题。它的核心概念有:“农村小学”、“有效性”、“校本教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有效性”强调对教研效益和质量的追求,它要求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树立成本与效率、效益意识,努力追求以更低的“投入”谋求更高的“产出”。可以说“有效性” 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理念,更是校本教研必备的策略。通过深入学习与专家论证指导,我们认识到校本教研基本特征是:“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三位一体,即通过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其核心三要素——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以此出发,我校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走行动研究之路,对传统校本学科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教学、教研、培训,初步架构了一个更加有效适应新课改的校本学科教研模式与制度体系,同时也切实做到了我校教师教学教研行为的实效性跟进,目前已在区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汇报如下:

一、校本教研模式名称: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

二、校本教研模式基本过程:遵循“问题——设计——行动——总结”基本程序

三、“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模式”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般4周一个主题活动,特殊情况下也可2至5周一个主题活动)

(1)问题——主题

学初,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教研的几个基本“主题”。同学科的共性问题,由低、中、高学科组合作提炼“主题”;非共性问题,分低、中、高学科组分别提炼“主题”,并安排好大致的时序。(具体执行中,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评析:“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

(2)设计——方案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培训)”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评析:精心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行动——建构

①学习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如,周二语文教研日),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并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并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评析:“主题化学习”是校本教研基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方向和深度。】

②集体备课

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组织学科教师结合学习主题进行说课和集体备课。一般按照同年级同学科方式分组进行,教研组长牵头,备课组长具体负责。之后,主备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精神修订设计理念,并进行优化设计。

【评析:“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③课例、研讨

语文课例分教研组与备课组两个层次。一般先观摩课例,再组织研讨。组员带着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观摩课例,课后执教者及时完成说课自评稿,听课者填好教学评价表。之后,组员带上主题学习材料、主题学习反思记录,听课笔记、教学评价表,以及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主动参与研讨交流。

【评析:“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辩。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关照下的实践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

(4)总结——自觉

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并适当安排曾外出学习、教研的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二级培训。

【评析:“总结”是一轮“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的最后阶段,但不是研究活动的终结,而是深层次研究的新起点。“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反思均贯穿始终,促进教师形成研究的“自觉意识”,养成在实践中研究反思改进工作的“自觉习惯”,使得教师过上有专业品味的教育教学生活。】

总之,“主题式系列化语文校本教研模式”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综合考量了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目标、内容、操作模式、评价等要素,切实按照“发现问题——设计主题——行动研究(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等)——总结提升——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基本流程,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学科校本教研操作新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科教研中“目标不明”、“零打碎敲”的状况。

另外,还应重视制度建设,并加强管理,才能保障学科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

1.学科分管领导做好指导与跟踪管理工作。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必须事先做好安排,按制度和程序规范开展活动。

3.组员应积极规范地参与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

4.坚持活动签到考核制,领导、教师均应履行签到手续。

四、问题与思考。

1.课题研究范围涉及面较大,驾驭它的能力有待提

“农村小学学科有效性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校本教研”,涉及全部学科教师。目的是提高其有效性,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研究之重要和任务之艰巨,对于学科主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是挑战,必须提高驾驭该模式的能力。

2.课题主持人专业引领能力不够,呼唤专家引领

虽加强了学习与培训,但核心成员(如教研组长)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仍显不足,也缺乏较强的辩证统一方法论的支持,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在研究中有时表现出“就事论事”式,对于系统性深入研究有些影响。在设计问卷、分析资料等科研方法的运用上仍不够精到,表现在操作层面上有时不够扎实有效,确实呼唤专家引领。

3.教师对学科校本教研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性不平衡,需要再激发热情。

多数学科教师已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但工作一忙,又会降低热情,持之以恒的研究品质稍有欠缺,尤其是从村小刚并入中心校的中老年教师,对研究仍有陌生感,表现出对学科校本教研工作的应付,效果有些受影响,需要再激发热情。在工作中还应做到老、中、青教师分层要求;重点抓中青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老教师相对跟进。

4.教师时间精力有限,需要减负前行。

在应试教育尚未根除的当下,要做到教学与教研两不误确有困难,教师忙于教学常规工作,尤其语文教师更忙,用在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减负”与“增效”,让教师们轻装上阵。

上一篇:小学生的中华美德颂演讲下一篇: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