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妈的那些事散文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和妈妈的那些事散文(精选11篇)

我和妈妈的那些事散文 篇1

周末闲暇的午后,我舒适地躺在阳台的藤椅上,一边品着茗茶,一边翻阅手机微信里的“鹭岛小禹君”,看到“…我们经常淹没在碎片化的阅读里,却很久不曾写下心中念想。”望着客厅里正在拖洗地板的妈妈的忙碌背影,心中不由被深深触动了… …妈妈是我们一生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而生活中却往往又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亲人。

印象中从小学写作文开始,我写到妈妈的还仅仅只有一次。六年级那年,学校选派我参加永定矿务局组织的小学生作文竞赛。竞赛题目是《我的母亲》,依稀记得首句是俗套的开场: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长的不是很好看,但她却是天下最伟大的人……接着便是绞尽脑汁地把脑海中所累积的相关好词好句罗列拼凑在作文里。虽然后来也侥幸获得了三等奖,但作文里描写的却是自己为了得奖而虚构的一位“新妈妈”。如今,脑海里的这些好词好句早已荡然无存,有的是这三十多年来满满的爱,是妈妈给我的恰似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温馨的爱。

而今,我已长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身为人父。她,从青年走向中年,又再步入了老年的行列。她,又多了一个称呼,外婆或者奶奶!每天我们在家与单位之间奔波着,她又再次的成为了我们坚强的后盾。家里的所有家务都被她独揽着。每天下班回家,映入眼帘的总是门口摆放整齐的鞋子,干净整洁的客厅,餐桌上永远都是可口的饭菜… …常言道:父爱如山,母爱如灯。灯的温暖无处不在。有时不经意地随口一提,想吃甘蔗了,她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买回来好几根;想吃家乡萝卜粄、想吃自家做的鸡肠面,想吃芋仔包… …在接下来几天里,她总能变戏法似的让我好好地过饱嘴瘾。而感受最温馨的莫过于生活中妈妈留给我的小小留言条,寥寥数语,却是包含着妈妈的暖暖关爱!每当出门上班前或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在茶几或餐桌的醒目位置总是常放着方片的留言条,或是嘱咐外出多披件厚衣,或是提醒记得吃早餐,或是叮咛注意早些休息… …看完之后,那份感觉好幸福。我感受到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情,是一份浓浓的母爱。我知道无论走多远,无论我多大,在妈妈的眼里我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妈妈的情是无怨的操劳。她的心里只希望我们平平安安,家庭幸福,却从不奢求能从我们身上获得什么。虽然我已经工作好些年了,却不知道我能为母亲做些什么!记忆中自己可以整日在电脑前静坐,有空拿着手机玩着QQ和微信,周末约上朋友聚餐郊游,而为妈妈做的却很少很少,每次也总是以忙和累作为借口来为自己推脱和敷衍。平时我不需要做什么,只需偶尔帮着她把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操作存储进她的手机里;只需下班后能回家陪她一起吃顿她亲手做的饭菜;只需晚饭后坐在沙发上陪她随兴的拉拉家常,听她倾诉,听她唠叨;妈妈就会自然流露出欢心的笑容,这就已经足够让妈妈感到幸福和满足了。

有过多少次,面对妈妈关切的叮嘱,我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有过多少次,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而对她发脾气,自己却不以为然。有过多少次,自己是否应该抽出一点时间,周末带妈妈出去放松放松,让她感受一下周边城市的.变化。记忆中自己带妈妈外出游玩的地方少的可怜,可就是这有限的几次外出旅行,妈妈没有一次不是笑眯眯心满意足的。其实我知道,妈妈并不是贪念于游赏的山湖风景,而是想找些机会能和自己的孩子多亲近一些,想自己的孩子多陪她一些。也许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恋着自己的孩子,而我们又有多少能体会得到呢?

我和稿费那些事 篇2

收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我正因为我的文章在小博上占了半页而兴奋得无以复加,全然忘了还有稿费这一说。当班任将稿费单递到我手里时,根本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汇款单,还碎碎念着这是什么东西。班任一脸诧异地说这是稿费单啊。小博!我迅速地扫过汇款地址,没错,小博!老妈强烈地要求我不要取出这笔稿费,把汇款单留作纪念,我却以更坚定的态度要求取出这笔稿费,我要感受挥霍人生“第一桶金”带来的快感。殊不知老妈对取款流程浑然不知,拿着户口簿来到了邮局,被残酷地告知需要收款人身份证,不得不回家取了一次身份证;当营业员看到汇款地址是某某中学时,又告知老妈需要学校的证明,只好致电给班任转告学校的教导主任为我开了一张在校证明。晚饭时当我手握着稿费激动地告诉老妈我要请她吃冰淇淋犒劳她的时候,她一脸不屑地告诉我她花了五十块钱打车,只是为了取出十五块钱的稿费。

收到第一笔稿费后,我便开始变本加厉地往编辑的邮箱里塞稿件,却一次又一次地失利。正当我不再奢望再一次得到小博的赏识,也将第一次的稿费算作侥幸时,第二笔稿费悄然来临。那天我正酣畅淋漓地睡觉,响起了恼人的敲门声,我看了看手表,刚刚七点。料想是闺蜜来找我逛街,蓬头垢面地穿着睡衣愤愤地边走边想她得买奶茶给我补偿损失。打开门,却是邮递员的一脸堆笑。在我扶着门惊呆了半晌后,快递员轻咳一声开口说有我的汇款单,请我签收。我低头打量这张汇款单的瞬间睡意全无。快递员奉承我说小小年纪就有文章刊登真是厉害,我傲娇地拿自己的宝贝笔签收。送走了快递员后我兴奋地翻找近几期的小博,可并没有我的文章。难道是别家杂志?不可能,我对小博忠贞不渝。难道是邮寄错误?概率依旧不大。于是我再次翻找一遍,终于在某一期的边框里找寻到了我写给青峰的“说你说我”小文章。当我准备拿笔圈出来时忽然发现我的笔被快递员给带走了。虽然说我很喜欢那支笔,但是他为了十块钱的稿费爬了八层楼也不容易,况且他还夸我才华横溢,我决定原谅他了。

当我读小博已近两年时,小博经过华丽地蜕变变成十六开并且新增彩页。我决定大干一场,征服彩页版块“音乐流感”。在我确认编辑苗与姐姐已经收到了我的文章后,我开始日思夜想,每天登陆邮箱查看回复已经成了习惯,终于某天中午苗与姐告诉我文章已经过终审,我兴奋得无以复加,并且信誓旦旦地向闺蜜保证会用稿费请她大吃一顿。

第三笔稿费来临时,我已经开始濒临中考,恐怕这会是我在初中三年与小博的最后一次交集。我揣着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稿费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点了两碗麻辣烫。烟雾弥漫间,闺蜜嚼着鱼丸对我说:“毕业以后别忘了我,好好努力,等你的稿费成千上万花不完的时候,得请我吃一只八斤大的龙虾。”我翘着兰花指掐着嗓子对她说:“对不起,没那么大的。”她便不顾形象地仰头大笑且被辣椒呛个正着,无比大声地边咳边笑,待她缓了缓,拍着我的肩对我说:“说真的,毕业以后无论如何都别忘了我,没八斤的龙虾,五斤的也行。”我微微一笑,但愿她没有看到我眼眶已经红了。

这是我和稿费的那些事,它们让我对小博心怀感激:是它不嫌弃我的文笔稚嫩甘愿承载我年少的梦想,是它带给了我那么多的兴奋、满足、自豪和感动。三年时光已经悄然逝去,此时我和小博将一起向曾经挥手作别,以此为界,我们将旋身向前,将一起努力,将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编辑/苗与

我和妈妈的那些事散文 篇3

初识教育彩信缘于校信通客服的公告介绍,于是好奇的我就开通了彩信服务。刚开始,因为自己的笨拙,琢磨了几天的我竟然不会在手机上使用。当我和同事说起彩信的使用时,同事也是一脸茫然,于是我就放弃了她。直到我偶然在电脑上上博客时,我发现了彩信空间的服务。于是我就让老公帮我开通,但是老公告诉我:“你只能在电脑上看看,你的手机上不能看的。”我纳闷地问:“为什么?”老公说:“因为你的手机没有开通GPRS服务呀!”听了老公的话,我就坐在电脑前浏览那彩信。老公为我开通的是幼儿大班彩信,因为我们的女儿上幼儿园大班。那一条条精彩的短信,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可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在电脑上看,而我的手机也看不了,所以只是稍微了解而无深交。

终于有一天,老公带我到移动公司请服务人员为我开通了校讯通彩信服务。开通后的那一刻,我按着手机,读着彩信,虽然速度很慢,但我依然很着迷,竟然没注意到出门时的那一扇玻璃推拉门,头一下撞在了上面我才醒悟过来。从此我开始了与彩信的.深交。

每周一、三、五上午九点多,我总会听到那熟悉的手机铃声,我总会第一时间内浏览那经典的今日分享,然后把当天的内容先熟悉一遍,等有空再慢慢欣赏并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分门别类打印整理。

自从有了彩信,我知道了很多名家的教育观点,了解了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方法,不能急躁。我把每一条教育彩信的今日分享内容摘抄在我的笔记本上,我不时拿出本子看看、读读、思考、琢磨,希望自己在教育女儿时能够博采众家之长,不要太偏狭。

自从有了彩信,女儿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也不怕了,因为彩信的科学时光总会帮忙解决。记得有一次,女儿问我:“妈妈,云为什么会变成雨?”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科学知识,可我和老公却不知该如何解释给孩子听,刚好那一次教育彩信就有这个问题,我就详细告诉女儿云变成雨还有灰尘来帮忙的道理。别说,女儿听了很感兴趣:云变雨,灰尘也凑热闹。

自从有了彩信,我和女儿玩游戏再也不发愁:彩信里有很多的亲子游戏。我家小女爱玩扑克,我和老公经常陪她玩摆小毛驴、比大小,可玩的时间长了,她就烦了。我在彩信看到可以让孩子分类、猜大小等玩法,我立刻拿来扑克和女儿一起玩,新的玩法果然让她很兴奋。我也很乐意,因为既有了新玩法,又让女儿学到了的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自从有了彩信,我再也不怕睡前的讲故事时光。女儿每晚睡前总喜欢听故事,可家里的故事书她已听了不知多少遍,总希望我为她讲个新鲜的,而我总是不知该讲什么。有了彩信,我总是把彩信的故事牢牢记住,晚上就卖弄给孩子,孩子听了挺高兴。女儿知道后,现在也总会在我忘了时提醒我:“妈妈,记着你的手机哦!”

冬天的那些事散文 篇4

小镇街道不大,从车站到镇中心街,长不到500米,通向学校的路坑坑洼洼,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夹杂着的泥土,脚刚踩上去走几步就是满鞋的泥。镇上的人听说县里分配来了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排着队在公路边看热闹。来接我的是中心学校的校长,看去是一位个子不高的老头,戴着圆圆的眼镜,简直是昔日的私塾老先生。他拉着一辆旧板车,慢条斯理地把我的行李一件件放上去,然后把我带到一栋破旧的两层瓦房旁,说是学校把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我这个从县城来的新老师住。这一切,对于我,没有感动也没有郁闷,因为那时真的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感觉。据说,小镇的男青年们倒是欢欣鼓舞。他们对年轻女孩,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期盼吧。

安顿好住宿之后,就去拜访校长,老头虽然看起来有点古怪,但是说话却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校长的老婆倒是位模样漂亮,也非常热情的人。她留我在她家吃了饭,闲聊了些家长里短,还叮嘱我有什么困难就找她,都是同一学校的老师,慢慢也就算熟悉了。因为校长的家就在学校内,工作之余,也常常在她家玩耍和吃饭,他们有一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女儿,每次有什么事或是家里煮了好吃的,她就会在楼下奶声奶气地叫:“甜甜……老师,吃饭了!”特别的温馨。

秋去冬来,很快冬天到了。在这高山地区,雪似乎是冬天一个不可变更的主题。一夜北风吹,纸糊的窗户被吹得呼啦啦地响,风从门缝、窗缝、青瓦的缝隙里挤进来,冷飕飕。第二天一早起来,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雪花,积满了梯田,挂上了树梢,学校的操场上,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那个冬天特别冷。

到十二月的时候,天是越来越冷了,总是纷纷扬扬地下着雪,小镇更是寂静清冷。到了晚上,学生们给我装一个火笼(取暖用的竹篦笼子),一个人的晚上,拿出扬琴或手风琴,信手敲奏、或是拉上一曲,虽琴声不算悠扬,但在无数个雪夜响起,聊以助我度过难熬的清冷的夜晚。那年冬天的晚上,马路对面的窗口里,总有男人的歌声传出,现在想起来,那歌声还算优美吧,我一边看着书,偶尔也朝对面看去,看那引吭高歌的样子,感觉甚是好笑。半年后,歌声停止了,据说那青年已经调离,而对面也换成了一个老男人的房间。有人告诉我:“对面那青年人在银行上班,那歌是专门为你唱的,你怎么无动于衷?”

学校有许多年轻的同事,大家在一起,单纯而快乐,每天有食堂的阿姨在烧饭,早上是稀饭和馒头。菜是没有的,要自己烧,或者从家里带来。在这偏僻的小镇里,生活过得极其简单,饭菜一般不用担心,男人们会张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有许多单位,镇政府、银行、邮局,很多是一些单身青年。

饭后闲暇,我们一帮教师还得去家访,这小镇的村庄有前村和后村之分,吃了晚饭,几个年轻的教师就得去后村,从学校的竹林中穿过,爬上几个坡,我们就走上了山路。

山路此时白雪茫茫,我们只有一步一踬地往前,一不小心,就会打个趔趄,甚至滚个满身雪泥。路旁的低矮灌木,由于冬天的来临,细小的枝干上已经抖落了所有的叶子,在雪的包裹下,像一张张拉开的弓,不仅柔韧,而且富有弹性,偶尔碰上,一枝“雪箭”就会朝我们的脸或者衣服上反弹过来,留下一片冰凉。

路边,更有枞树和杉树。这是两种针叶乔木,枝叶蓬蓬松松,四季常青,在冬日雪絮的覆盖下,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云,很是让人赏心悦目。一阵微风吹过,积雪粉纷掉落,如遇大风,更会氤氲起一片雪雾。有时,还会从灌木丛中蹦出一只野兔,顺着山坡疾奔而去,把我们惊异的目光拉得很长很长。

当我们气喘吁吁、头顶冒汗来到学生家的时候,学生们总是欢呼雀跃,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家长们拉着我们的手,细数着他们家孩子的种种不是,脸上却是满含着笑意……

其实,21岁,在父母眼里,何尝不是小孩?想当初,在全县的毕业生中成绩最好,在老师眼中是“才女“的我,想必会分得个好单位。想不到,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人家早就找熟人、托关系,进了县城理想的单位。而我,等到开学的时候,才知道被分配到离家300公里、被人们称为“丽水西藏”的高山小镇。

哥哥告诉我:“小妹,去吧,在哪都是为党工作。呵呵!”

儿行千里父母担忧,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父母的心天天牵挂着,担忧着。眼看天气寒冷了,父母拿出全部的积蓄,去杭州买了一件貂皮大衣邮寄给了我。每当下雪的时候,我就穿上这件心爱的大衣,行走在路上,我为自己自豪,因为不管刮风下雪,我没有孤单、没有哀怨、没有忧伤,我的心永远是温暖的。更何况,我这漂亮的貂皮大衣在风雪小镇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呢。

在学校,我教的是语文、音乐。孩子们中也有十三、四岁的,师生关系有如兄弟姐妹。我积极备课,认真教学,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声乐、舞蹈,排练节目,把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每天放学,我还要把边远的孩子送回家。走在那羊肠小道上,顽皮的孩子总是把我当成姐姐,堆着雪人,打着雪仗,他们看到树叶上一颗颗晶莹的冰凌,用小腿一扫,冰凌就全部落下来,冰凉凉的滚落。他们叽叽喳喳,打打闹闹,一个接着一个追赶着,欢笑着……回到家,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身上也是脏兮兮的了,这时家长们就大声吆喝着:“千刀杀的,这么晚才死回来,快吃饭……”骂声嘹亮,颇有韵味。我偷偷地笑着,早已走在回程的路上了。21岁的年纪,那时候的我没有忧愁,也不知道烦恼是什么。

有了付出就有丰厚的回报,小小年纪,我就被推选为镇妇女代表,参加县妇代会,当上了市教坛新秀,镇先进工作者。山里的孩子和家长更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快过年的时候,小镇热热闹闹,每家都要杀猪宰羊,学生家长们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吃的肉送来学校,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吃。由于刚毕业,也不懂人情世故,有时还要推辞不收,讲讲客气。和我一起的老师悄悄地告诉我,山里人质朴真诚,他们送来了,你就得收下,不能太拘礼节,要不然他们就要生气了,也会以为你嫌弃他们家东西不好。所以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学会了“拿来就吃”,有空也去他们家做客,看见凳子、竹椅,灰也不拍,一屁股就坐下。该吃饭的时候,主人端上就吃,从来就没客气过。我觉得自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这些家长和学生心中。虽然是县里最落后的地方,工作辛苦,但却让我觉得非常的快乐。

风雪笼罩的小镇,每天都在演绎着饶有情趣的、抑或是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听到了对面有噼里啪啦的响声,然后听到书从窗口飞出去的声音,接着是脸盆“哐咚哐咚”的敲打声,最后是校长压抑的声音:“婆娘,你干什么?干什么?”紧接着又是“啪啪”的鞭打声。不好了,校长打老婆了,于是我们赶快起床,冲了出去。进门一看,校长宿在墙角,校长老婆的竹鞭正抽在校长身上呢……原来校长的老婆是代课教师,正为没有落实正式工作向校长撒气……可怜的校长!

食堂的阿姨,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丰腴的体态,白皙的皮肤,圆圆的脸,清澈的眼神,两根大辫子乌黑锃亮,她的美在小镇是有名的。听说她没有老公,按说她应该耐不住寂寞、嫁作他人妇的,但是她好像有许多不顺心的事,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中年女人的心事。总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原来,她在城里有了情人,有一天他们在约会的时候,被情人的老婆撞个正着,于是,她狼狈地回到了小镇,大家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着她,让她感觉抬不起头来。后来她不做了,回了老家。现在,我还是会想起她做的那又香又软的大馒头,那是用小镇农民收获的麦子做的正宗土馒头呢。

小镇的消息每天都在更新,某某家夫妻吵架了,某某相好被人撞见了,某某和某某恋爱了……

两年后,我考上了公务员,离开了小镇,来到县城机关工作。时光荏苒,转眼便过了十几年,当初的女孩早已成了人妻、人母。此时,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享受着美好生活带给我的一切。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也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小镇带给我的记忆,我更不能忘记小镇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我感谢父母,正是他们的没有地位,才使得他们的女儿我具有乐观、坚强、自立自强、诚实善良的品格,以及对工作勤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精神。我更感谢那飘雪的小镇,以它的偏僻、严寒、落后,造就了我在恶劣坏境下生存的本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我还感谢小镇朴实善良的人们,是他们教会我以热忱的心去关爱那些远离家乡、疾苦孤独的人们;热情耐心地对待前来办事的每一位群众;真心诚意、真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妈妈教我的那些事1 篇5

(一)穿上我的“绝缘体”

今天收到他的短信,他说他和女友分手了,担心明天开会出状况,让我和同学多留点心。其实刚刚收到他的短信,内心真的百味交集。跟他认识一年多了,一起为了ISC奋斗过,为了INIGHT辛苦过,为了数学苦恼过,为了选举努力过,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我本来就是容易动情的人,多愁善感,他又是挺优秀的挺醒目的男生,有上进心,风趣幽默,体贴负责,可以说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对他的感情可能慢慢从同学,变成了欣赏,又变成了日久生情。但是当我对他有心的时候,他在已经是别人的男友了,并且已经交往了五年。他的女友在英国,我看过照片,是极可爱文静的类型。他常常被同学取笑说配不上她女友,他却脾气好地自嘲道:“是我眼光好,她眼光不好,我赚到了。”在我看来,他是极喜欢他的女友的。右手一直带着定情戒指,手机的桌面也是和女友的合照,钱包里也是女友的照片,回去的时候还细心帮女友挑礼物,平时也和女友有上网聊天。所以对于这次他们两个的分手,我是非常惊讶。其实早些天他的情绪就不太对,只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也不敢乱猜。但是现在看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还能保持如此平静,在我看来真的不容易。五年的感情,霎那就分开,那是多难受啊。我真的没有资格去评论他们之间的事情,他如此坦诚的跟我们说了,我也不敢确定他的心态是什么。不过我有预感,在两三天内,最晚到他生日的前后,他们就会复合。或许是我对他偏心,但是我认为是女方提出的分手。女方是条件优秀的,他外表不出众,又是异地恋,很容易被别人趁虚而入。同时,他又不是学习优秀型的,女方有条件到英国留学,自然是优秀的,家里对男友的要求肯定不低,说不定双方是源于家庭的压力分手的也不一定。总

而言之,他们都是专情的人,不会让五年的感情付诸东流,他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对方的。

这样的分析我觉得是理智的,但同时也有可能是我要消灭自己的侥幸之心和抱有的一些些期待。我欣赏他的能力,脾气,幽默和灵活,因为我没有。我知道自己跟他没可能之后,也曾不止一次伤心流泪过,很傻,但是后来还是克服了。妈妈教我说,男人再好,不是自己的也等于是零。即使他和女友分手了,也不一定会喜欢你。更重要的是,你们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同,我希望能留下来好好奋斗,他希望回国。听完这些后,我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操,慢慢慢慢地就对他没有什么了。

我以为自己已经克服这种迷恋了。但是分手事件一出来后,我整个人就迷茫了。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他是我的好友,好同事,我第一反应是安慰他。所以我马上给他回了短信:别担心,我们会照顾好明天的会议的,你照顾好自己,支持你„„发完以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想到他现在肯定很伤心,想到他无处倾诉,想到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消沉会力不从心还要强颜欢笑,心里就无比难受。另外,我都想到他们毕业后都要结婚了,现在突然就分手了,觉得世事苍凉。之前姐姐也说过异地恋很容易吹,觉得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现在真的发生了,觉得难以接受。我是应该假装冷漠呢?还是给与安慰和支持呢?毕竟他对我们也很好啊„„

我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谈,感谢上帝妈妈接电话了,我把情况跟她说了,妈妈细细的帮我把事情分析了。她说,这件分手的事我们都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其中的曲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猜测,猜测也没有意义。或许是家庭的压力,或许是距离,或许是双方的问题,也或许是别的事情。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与我无关,我也无权过问。但是把他当成好友的我,当然不能只是袖手旁观啊,我跟妈

妈说,我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件事情啊?我心里很难受。妈妈说,虽然你认为你们很亲近,但是毕竟是你的看法,你们怎么亲近也只是一年的朋友,你根本不了解他,怎么去安慰他。即便你了解他,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亲近,你没有资格去关心他情感上的事情。如果你一厢情愿的去安慰他,很容易陷进这段感情,因为你对他有好感,他刚刚失去,正是空虚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替代品出现,当然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但是空虚过后,你的利用价值就到此为止,他对你不是真正的感情,也会认为你太好骗太愚蠢了。刚刚分手后的他很脆弱,正需要人安慰,就像一堆干柴,如果你靠近,就会如同一把烈火,狠狠点燃它。两个在感情里失去理智的人走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个错误,最后受伤的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女生。你想安慰他很能理解,但是现在你不能纵容自己这样做,你们是男女有别,不是一般的女生好友,你的安慰不仅仅是没有资格的,也很容易害了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别人分手,与我何干?我感到难受,是因为我对他有心,若对他无心,根本不会痛。现在的我需要为自己穿上绝缘体,告诉自己要理智对待这件事情。他没有提的话,就千万不能主动提,他提了的话,尽可能找借口不听,他一定要说,就只当一个聆听者。不发表任何评论。女生要洁身自好,要矜持。而且你想想,五年的感情,说散就散,将来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现在就急躁,一点好处都没有。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要理智对待他和他的话语。带上绝缘体,不被他影响。喜欢他也好,不喜欢也罢,对分手的事情,自己只是局外人,无权干涉,也不用影响自己的情绪。安慰的话也说了,难过也难过了,现在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这件事与我无关,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该做什么做什么。更何况,我心中很清楚他不是我的白马王子,我对他也只是一时的欣赏,为了幼稚的情绪,做出傻事真的不应该。

如果他们要复合,有多艰难都会复合。不要有所期待,我的真爱不是他。

做有情操,矜持,有分寸,成熟的女子,从今天开始,穿上绝缘体,等待自己的真爱,总有一天会遇到。

而且,爱情的感觉是很微妙的,无法解析得,今天你和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天天在一起,是日久生情的成分太多,要是以后你们由于各种原因也要异地分开,那末,是否他也会和别人日久生情呢?你们真正内心世界又了解多少呢?,你们的世界观交叉点在哪里呢?太多的疑问和不解。外面还有很多优秀的男孩子给自己选择,专家说,人的激情只能保持半年,但是人的情感要是受到挫折或伤害往往要三年才能平复。这个时候的我,不必将自己搭进去,一定要把持好自己,把爱全部留给自己,好将来将这纯洁完整的爱献给自己的白马王子。

我和妈妈的事作文 篇6

昨天妈妈带我去环城公园。我特别高兴。我骑了心爱的白雪公主自行车,和妈妈来到公园里。

天气还不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远处传来了爷爷奶奶的唱戏声,我觉得很好听,但是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我看到树叶枯黄了,很不情愿地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我听到护城河水在欢快地流淌,小鸟在树枝间叽叽喳喳地歌唱着。我看到了有些人在锻炼身体,还有人在聊天。我还看到有几个人在爬城墙,这可不好,既破坏古迹又影响市容,还不安全。妈妈没有帮助我,我还自己翻了好几次单杠。我还和妈妈拉着手走梅花桩,比赛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好几次我都超过妈妈了,妈妈夸我真棒,我好开心啊。

我们玩了很长时间,最后肚子咕咕叫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堂哥的那些事的散文 篇7

探亲期间,听大妹说堂哥打算秋后移民去川区,走之前,已经将耕种多年的自留地租给别人育苗种植药材,将家中储存多年的粮食,前几年购买四轮拖拉机,家畜等值钱的东西全部贱卖,将堂兄弟们给伯父准备的寿材贱卖了。我听了,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五味杂陈。

探亲回来后,在闲暇之余,习惯性地捧起书,却时常走神。脑海中总萦绕着探亲时大妹说的话,竟自言自语地思忖:堂哥凭什么要贱卖堂兄弟们为伯父准备的寿材,自己的东西怎么处置都行,但兄弟为伯父准备的寿材怎么也轮不到他私自做主呀,要是让堂兄弟们知道了堂哥的私心和不孝,兄弟之间还不闹出事?至于卖了多少钱,听说堂哥没给兄弟们单独提过。

我寻思。堂哥今年至少也六十多岁了,怎么这么不明事理。自己不赡养老人罢了,还干出这种没有匪夷所思的蠢事,伯母早已过世,伯父也八十多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堂兄弟们指望将伯父送回老家赡养,不曾想堂哥堂嫂俩一个不如一个。

我曾记得,伯母病重期间,堂哥堂嫂不冷不热的态度让堂兄弟们颇有微词,要不是伯母一心想在老家临终,堂兄弟们说什么也不会将伯母送回乡下遭受堂哥堂嫂的冷眼。在伯母办丧事时候,堂哥堂嫂体现的冷漠和生僻,让堂兄弟姐妹更是不满。出不了钱,出份力总是份孝心吧,母子情分总该有吧?但堂兄姐妹们至始至终没有看到堂哥堂嫂的真心举止,更别说痛失亲人后在亲戚熟人面前假意地痛哭流涕了。

堂哥总认为,伯父伯母偏心,不资助他们,不关心他们的日子。伯母病重躺在医院,他俩来县城做小生意,也没上医院看他老母一回。村子里有人在县城住院看病,他俩宁看个外人也不看看自己的老母婆婆。伯父知道这件事,骂堂哥不成器不孝的同时,也数落病重的伯母:“你惦记着人家,想着人家,人家来县城宁可看别人,也不愿来医院看你,只知道没钱了来你家,肚子饿了来你家。”因此,知书达理的伯父对堂哥堂嫂行为举止早已习惯,常常告诫其他莫学堂哥堂嫂,要是他某天走了,他唯一愿望就是陪伴在母亲旁边。至于堂兄弟们怎么办丧事,在哪办,他是不会干涉的,他只想静静的离开。伯父的言外之意,就是他在县城生活,一切按照县城习俗从简去办,说什么也不去乡下临终,由此看到伯父对堂哥堂嫂的成见之深。

堂哥没有跟随堂嫂早早出去打工挣钱,而是留下堂哥看着老家,农闲之际在本县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也是权宜之计。堂兄弟们也说,这样也好,耕地租给了别人,没农活可干,打工挣些零花钱也行,守着家不至于让家冷落,破败。

令堂兄弟们没想到的是,堂嫂出去没多久,堂哥也学着别人凑热闹,老家也不留守了,一门心思想到外面生存。

外面的世界有多好,我没出去闯过,我也不知道。但依据我阅读报刊杂志,关注行业动态,对照我所就职企业现状,可略知一二。就堂哥你,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出去能干什么?看工地?看大门?算了罢,现如今干保安也是四十五岁以下,看工地也是依靠亲戚朋友关系,你出去除了下苦力,看人冷眼,到处碰壁,还有什么?不如待在老家,在附近打工挣钱又能照顾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更为稳妥。

堂哥没多少文化,且没什么特长,除去年轻时做过木工活外,几乎没什么资本。伯母一直惦记着这个在农村的儿子。为了减轻堂哥一家负担,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供养,直到学校毕业。伯父伯母在供养堂哥两个子女过程中,没有让堂哥堂嫂掏过一分钱,也没见过堂哥堂嫂送去一粒粮,哪怕一颗土豆,堂哥堂嫂来县城的伯父伯母家,除过带来了两张嘴,什么也不拿,白吃白喝,动不动张嘴向伯母要钱。伯母心慈手软,只要手中有零钱,总是趁伯父上班间隙悄悄塞给堂哥。

堂哥成过两次家,第一老婆因病死的时候,两个孩子十岁不到。伯母可怜这个在农村的儿子,不忍心儿子孤身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到处托人打听为堂哥物色媳妇。还好,由于伯父伯母的家境不错,堂哥的媳妇很快有了眉目,新来堂嫂年纪比堂哥小了近一轮。凑巧的是,堂嫂也是死了丈夫改嫁过来的。过来时还拖了尾巴,理所当然成为堂哥的继子。继子不好好读书,到处惹事,学没上多久就辍学了。

堂嫂虽然年轻,但过日子远不及堂哥的前妻。由于堂嫂在前夫家做过小生意,改嫁过来后在居家过日子差强人意。堂嫂今天做这个小生意,明天又换那个小生意,一天到处奔波不着家。把第一个堂嫂留下的干净整洁的家糟得一塌糊涂。整个一个家留个一个以前从没干过家务的堂哥,家境自然好不到哪儿去。堂嫂因为经营她的小生意,因而,村里谁家鸡丢了,羊没了,就怀疑是堂哥堂嫂干的,惹得堂哥堂嫂在老家的`名声很不好,其实他们人很好,从没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我知道,这只是村子里人嫉妒堂哥前妻死后又跟着续了后妻,栽赃诬陷堂哥堂嫂罢了。

堂嫂不顾家,堂哥自然成了家主,里里外外一肩挑,忙得没个喘息的机会。从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堂哥,竟因堂嫂而放下男人的自尊,下田犁地,除草施肥,秋收冬耕,洗衣做饭,喂猪喂鸡,铡草出圈一样不能落下。我知道这是他的命,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这些年,堂嫂一直外出打工,把家完全抛给了堂哥。堂嫂说是外出打工,实际上是给工地的民工做饭,辛苦自在只要她自己知道。一年除非过年回来外,其它时间都在外面。说是为儿子挣楼房钱,为孙子挣奶粉钱。为了儿子,为了孙子,堂嫂在县城租了房子,把孙子转到县城的小学上学,儿媳负责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堂嫂和她儿子则外出打工挣钱,把老家,把老家的农田,牛羊,猪狗,鸡鸭等全抛给了堂哥。

或许,堂哥年龄大了,力不从心,耕种不了那么多田地。不知是堂嫂的注意,还是别人的唆使,一辈子以种田为业的堂哥竟将自己十多亩农田租给了别人耕种,自己只收租,这可是我今年才听到的有关堂哥的最新动态。

没地可种的堂哥,四处打工,这一天,那儿一天,甚至还给自己租出去别人育了树苗,药材的土地除草挣钱。

听弟弟说,堂哥前段时间给他女儿看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和女婿发生了争执,被女婿赶出来了,对于这种打击堂哥一定很沮丧。事实上,堂哥何尝不希望自己舒舒服服待在享受清福呢?但是,他没把家庭关系理好。致使亲生儿子不要他,继子也不打算贍养他。他正处于进退两难,无家可归的处境,鉴于这种堂哥才产生了移民川区的打算。

如今,堂哥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六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如同七十岁的老汉,迟缓而愚钝。前几年既要操心自己的事,又要操心堂嫂娘家的农活。去年堂嫂娘家人全移民去了川区,堂哥才省下了一份气力,不再顾了自家再顾丈人家。但堂嫂却借此照顾父母却很少回家,只留下堂哥一个人孤苦伶仃守着老家的庄院,守着自己没有明天的日子。

堂弟说,堂哥这辈子没活下人。侄女没嫁个好夫君,没遇上个婆家,连个看孩子的人都没有。侄女既要上班,又要操心孩子,堂嫂外出打工指望不上。堂哥一个大男人去女儿家照看孩子自然尴尬。偏偏女婿是个二杆子,见不得堂哥,三说两说,闹了个不快,堂哥被女婿赶了出来,夹在父亲和丈夫中间的侄女,肯定苦不堪言。

亲生儿子倒是想赡养堂哥,但儿媳却不答应。理由是堂哥在儿子婚前没出过多少力,儿子买房时没掏过钱。儿媳死活不让堂哥进她家门,自然谈不上将来赡养堂哥了。

回想起童年的那些事散文 篇8

苏州北局小公园的历史背景,我并不熟悉;就是知道,也一知半解。因此,只能说我童年时,与北局小公园有关的故事。

北局小公园很小,其规模和设施都说不上公园,所以有人称它为小广场。但它的名声很大,凡是苏州人都知道北局小公园。它在苏州最著名的观前街南面,居古城区

中心,当年,东面是大光明和苏州电影院,北面是青年大都会,还有一条“吃煞太监弄”,西面是人民商场,南面是开明大戏院、苏州书场,是人们看戏、听书、购物、歇脚的地方。所以聚集的人多,知名度也就高了。

那时在小公园内有许多跑江湖的,做小生意的,非常热闹。有小热昏、有猢狲出把戏的、有卖盐金花菜黄莲头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卖蛇药的朱松官和卖拳头的葛云彬、徐鹤鸣(后来都是医院伤科医生)。我常在那里呆上半天,看他们舞枪弄棒、伸拳踢腿的表演,看到精彩时,就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从我家到北局,要走半个小时。那年寒假,与同学约好去北局打乒乓球,戴了顶新买的鸭舌头帽子,屁颠屁颠地走到邵磨针巷,迎面跑来三个比我大一些的男孩,将我团团围住,把我的帽子摘了去。我追上去,想把自己的帽子抢回来。但是追到了这个,跑掉了另两个,帽子被传来传去。在我急得哭出来时,突然有个中年男子出现,他大喊一声:“小贼!住手!”这时,这三个小孩丢下帽子逃散了。我感激地说:“叔叔,谢谢你!”他说:“不用谢,你今天遇到了‘抛顶功’,以后要当心点。”

有一次,我邻居哥哥几个约好到大光明看电影,我一定要跟着去。他们不让我去,我执意跟在后面,一直追到北局大光明电影院门口。邻居走到我面前,拿出一张电影介绍说明书说,这个给你看吧,说完径自进了电影院。我把说明书当入场券,喜滋滋地也想进去,被门口检票的拦住了,说:“这是说明书,没有票不能进去。”我又羞又气又恼,一直坐在小公园里呆着不肯走。直等到电影散场,他们见我又气又好笑,邻居对我说:“你不是识字的吗?读了说明书电影的内容不就等于看了电影了吗?

几十年过去了,苏州城市建设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高考那些事散文 篇9

这几天,气温骤将,五颜六色的棉袄统占了市场,我不由得想起大学校园里的女儿,忍不住在微信上叮嘱一番,看了她们学校公众号上的文章,摘抄几句,让天下儿女能读懂父母的心。

天下秋裤,穿久必脱,脱久必穿。

又到了妈妈叫你穿秋裤的时节了,还不快带上你的秋裤,来迎接这任性的冷空气。

都说:“把秋衣扎进秋裤里,把秋裤扎进袜子里,是对冬天的基本尊重。”

看似一些平淡的句子,今天读起来却那么温暖,忍不住忆起陪女儿高考的那段日子。

(一)送考

六月的那几天牵动高考父母的心,点点滴滴拾起,恍若就在昨天。眼看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担心女儿患上考前综合症,又担心她感冒发烧,不能如期参加高考,总是操不完的心。

平时喜欢贪睡的我,那天五点就醒了,本想再睡半个小时,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只好起床,隔着门缝瞧了一眼女儿,见她睡得正熟,心中稍许有了一些安慰。

六点半闹铃响起,女儿起床,梳洗完毕,奔赴学校。起初女儿听说我休假陪她高考,说什么也不要我送她,说反正进不了校园的,我说我送到大门口,亲眼看着你坐着豪华大巴车奔赴民中考场,女儿笑了笑,不再拒绝。

考试前,女儿听说分到民中考场,一脸的不愉快,说来回颠簸耽搁时间。我告诉她说:“这是个好机会,第一次享受高考生的优等待遇,值得回味。”

她头一天看考场回家,无比自豪地说:“妈妈,留在一中的考生好羡慕我们,看我们坐着豪华大巴车,一路畅通无阻,好不威风!”

记得那天,我和女儿刚到校门口,就碰到了她最好的同学,我说给你俩照一张合影,留作纪念。起初女儿不同意,她同学的爸爸说:“照一张留作纪念,为你们加油!这是最美好的回忆。”便有了美篇上第一张的镜头。

女儿留着青春式的短发,头发有点长了,她说考完了再剪,要不然会“从头再来”的,有点小迷信哟!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校门口送考的人特别多,有爷爷奶奶级别的,有爸爸妈妈专门送考的,还有哥哥姐姐送考的,我站在人群中央,目送女儿进了校门。我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期盼着孩子们顺利入场出场。若碰见熟人打过招呼,问一句:“你也送考呀!”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看!一中考生准备出发了!家长们迅速让开一条道,只见每辆大巴车上挂满鼓励人心的标语。一辆一辆的大巴车缓缓从我们眼前驶过,我举起了右手为所有的考生加油!女儿告诉我她坐的八号车,一抬头,正好看见她向我挥手。

(二)查分

闲时读了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录取通知书:从此后,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夏冬》,文章的开头这样写着:“考上大学后,父母和我们,以爱的`目的分离,以泪的方式相聚。”

想一想,这话不无道理,这也是每一位父母亲无法逃离的事实,我亦如此。我的女儿今年高考,从六月到七月,我一直在期盼中度过,先是盼成绩,后是盼录取通知,日子最是难熬。十年寒窗,一朝揭晓,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记得查分数的那一天,公众平台近似于瘫痪,一直得不到消息。女儿坐在我旁边打游戏。

我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急呀!”

她回答说:“和平时差不多,反正能上个不好不差的大学,我已尽力而为……”

我一时哑口无言,继续在招生网站查分,几个小时候后,终于得到了一个结果,与她估的分数相差无几。

(三)志愿

接下来便是填志愿的日子,老师给她们每人发了两本厚厚的参考书,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我又揪住了心。

一天一天,我和女儿对照书圈圈点点,一边看成绩,一边看各大院校近几年的录取状况,又怕志愿填高了取不到,又怕志愿填低了不甘心。什么“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谋略,五六天弄得精疲力尽。好不容易选了几座院校,我和她又为选专业起了冲突。

我说:“你学医吧!以后就业容易,你看你二姨现在多好呀!五年后,你也和她一样治病救人……”

她白了我一眼说:“我不学医,要学你自己上大学去!你没听网上流行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霹!”

听了这话,我有点恼火,暗自想到:“这个犟女子,不能硬来,只有慢慢说服她。”

女儿梦寐以求想去当一名人民教师,看着被分数套住的各大院校,一个个擦肩而过,哪怕填一百个志愿也于事无补,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眼看填志愿快到截止日期了,女儿经不住我和她二姨的游说,终于答应学医,为确保万无一失,她也填了其它的专业,顾名思议是服从调配,完成了填志愿的过程。

接下来便是录取的日子,看着第一批的考生陆续进档,女儿的录取状态一直停留在“自由可投”,我不停地安慰自己,该来的终会来,干着急也没有,可天下父母的心就是这般不听招架。女儿嘴上虽不说,其实她也有点按捺不住了。

(四)录取

到了七月底,本科二批录取接近尾声,这一天我如坐针毡,从早上到晚上,我看了无数遍她的录取状态,一直没变,我关注的湖南招生平台也没有更新提示,说真的,这几个晚上我睡不着觉,一直想着……

7月31日,终于瞥见“院校在阅”四个字,下午变成了“录取”两个字,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这才放下。我打电话告诉女儿,她高兴地说:“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一个午觉啦!”

记得刚出分数这天,女儿小学的班主任田老师打电话询问,女儿说考得不是很理想,老师对她说:“不管你考了多少分,你在老师心目中都是最棒的!”我听了很受感动,细想一下,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还有一位小学老师默默关注着她,甚感欣慰。

我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关注着女儿录取的动向,我今天特写下几段文字告之,这个学校虽谈不上很好,但也不赖,她说有她喜爱的专业和追求,何况还可以考研进高等学府再深造,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吧!

我之所以把高考这些事写下来,是因为该留下这一段高考的笔迹,也算是我亲身体会的心旅历程。

洋芋疙瘩那些事散文 篇10

春暖花开,正是吃苜蓿的好时节,夫一直嚷嚷说想喝一碗苜蓿菜汤、吃一碗苜蓿菜面等等等等。可是周内忙,周末更忙,总也没个时间回老家,听说市场上有卖的,但一直没有碰到,也只能将这一愿望搁浅再搁浅。

周末回家进超市买菜,来到蔬菜区,眼球立刻被那一筐浑圆溜光的硕大土豆(家乡人称为洋芋)所吸引,吃不上苜蓿,蒸一锅洋芋疙瘩解馋,岂不是更美妙的享受夫的最爱是苜蓿,而我独钟情于洋芋。在我的印象中,洋芋疙瘩比苜蓿菜可美味多了。

“这么大的洋芋蒸疙瘩,你可真土豪哎!”。不等夫在一旁调侃完毕,我已捡了两个最大最好的装进袋子放到了称重台上。

回到家,我们夫妇俩齐动手,分工合作洗、切、拌,叮叮当当一阵忙活之后,蒸笼里蒸疙瘩,炒勺里炒臊子,齐头并进,三、四十分钟后一家四口围桌而坐,吃上了醇香四溢的臊子拌洋芋疙瘩,虽没有苜蓿疙瘩独有的时令清香,但温馨的自在与享受的舒坦同样溢洋在全家人谈笑风生的脸上。

吃着笑着,说着忆着,童年时期的一幕幕生活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们家兄弟姊妹多,爸爸在外做为临时工工作,妈妈多病挣不了多少工分,粮食总是不够吃。洋芋便是我们家借以度日的常备之物。那时年纪小,也不知道家里哪来的那么多洋芋,反正因为有它,我们兄弟姊妹从来没有饿过肚子。

记得每天放学回家,妈妈便已做好了饭等着我们,除每人一个或黑或白的馍馍外,全凭洋芋把我们的胃往饱了撑。

有时妈妈会蒸一蒸笼的洋芋,大的一切两半,小的整个就蒸,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往往忘记了吃馍馍,围着一大碟小蒜辣水子,捧着烫手的洋芋边倒手边吹边蘸着吃,吃完了喝一碗妈妈递过来已晾的温热米汤,嘴里嚷嚷着:“灌缝子!”仰脖喝下,一顿饭便吃得心满意足,背起书包又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更多的时候,妈妈把洋芋切碎蒸一锅洋芋疙瘩,有时里面调些熟猪油,有时调些油泼辣子,有时炒些葱花、荠荠菜之类的拌在里面,给我们每人揽一碗,已经饿极的我们端起来便一顿猛吃,期间甚至都没人顾得上说话,直到吃完了才知道今天的疙瘩味道和之前所吃的味道不一样。在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细心的姐姐总能给我们准确地说出当天妈妈调疙瘩的佐料或小菜名称。为此妈妈常常夸姐姐,批评我们几个,尤其训我没个女儿家样子,吃饭狼吞虎咽,将来看谁要!我才不管呢,我饿啊,本来三娘就说我嘴小,再细嚼慢咽,哥哥、弟弟们吃快了,我再想吃都没有了。再说了,没人要我了,妈你还能不要我还不等妈妈数落毕,我早已溜出去找小伙伴跳皮筋、画格子房去了。

能吃上臊子拌疙瘩,对我们来说是大饱口福的享受。要么是过年过节,要么是来了亲戚亦或是爸爸回家的日子。每到这些时刻,我们都能多吃一碗半碗的,妈妈似乎也比平时多做了不少,总能让我们吃到尽兴,自动放下碗筷,打着饱嗝儿离开家。

妈妈虽体弱多病,但心性温和,心灵手巧,一样的洋芋总能给我们做出不同的花样,让我们吃出不同的味道,从来就没有吃厌烦的时候。

有时妈妈蒸两层蒸锅的疙瘩,一层上的刀功粗,蒸熟了照常给我们拌些菜啊、汁啊让我们趁热吃。但另一层刀功很细,铺的平坦匀称,却告诉我们不许动,我们便也不敢动。吃饱了也就忘了问为什么,只顾去上学或疯玩。等到再回家,就见妈妈给我们端上切成菱形的、玉米面黄黄一样的洋芋馍馍来,吃到嘴里劲道凉爽,还有咸淡正好的`盐味。这对爱玩肯饿的我们来说,又是一种美食大餐,不用就什么菜便已吃的心满意足。

有时回家我们有烙饼吃,看上去面皮青青的,吃起来却软和可口,但却少了白面烙馍的劲道。后来才知是妈妈把蒸熟的洋芋压成糊糊,和些面粉给我们做的。 有时和的稀一些,加些葱花鸡蛋,做出来就成了非常好吃的洋芋煎饼,让我们欢呼不止。

兄弟姐妹里,就数我最嘴馋。所以往往过不了几日,我就央求妈妈再做洋芋馍馍、煎饼或烙饼吃。遇上妈妈病轻松点、心情好,我便会如愿以偿,若遇上妈妈不舒服而我又不会看眼色,便会被回一句:“馋女子!尝盐点醋,挑肥拣瘦,疙瘩都没有多少吃了,你还敢挑!”。每到这时,我撒腿就跑,跑的慢了说不上笤帚疙瘩就落到脊背上了。

遇上下连阴雨或大雪封门的日子,大人、小孩们无事可做,于是都蒙头大睡。有时睡醒的黄昏,妈妈会端来一盆热腾腾的在锅里锍隼从执笥置嗟难笥笕梦颐浅浴D鞘锹杪柙诠里放上洋芋和足够的水,上面扣一个大盆子,烧开后慢火闷,时间长了,水锔闪耍洋芋便熟了。这样的做法,不管多大的洋芋都能被囫囵锸臁D鞘保妈妈会显出平时特少见的温和与慈爱,坐在炕沿给我们挑拣红皮的、表面光滑的或是那些绷破皮漏出瓤的一一递给我们几个让我们吃,她说这样的洋芋是最绵的,好吃。围着被子坐在热炕上享受妈妈亲手递给的绵洋芋,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温馨不已。我总觉得那一刻我们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妈妈在我眼里最美的时刻。

记得小学时的黄昏,我常常跟着出工的妈妈去队里的大场玩。村里一位嫂子的娘家在新疆,说她娘家那里人戏谑她们称她们为洋芋蛋,还编儿歌唱:“甘肃洋芋蛋,能吃不能干。背了个大冬瓜,累了一身汗。”虽然那时不理解这儿歌对我们甘肃人的意味,但爱吃洋芋的我却因为其顺口有趣而一直记忆在心,到现在也能出口成诵。可能人家编儿歌也只是亲戚之间的玩笑。但洋芋是那时我们甘肃人的主打菜、救命粮,这一点都不假。事实证明吃洋芋长大的我们甘肃人无论是在体力还是智力上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地方的人。上师专时同宿舍住的一位姑娘来自于庄浪,那可是洋芋的故乡,洋芋就是她们的主食。但她不仅能歌善舞,还是我校当年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她的妹妹当时已是甘肃省体校的自行车比赛主力运动员,常常代表省体委在全国各地巡回比赛呢!

我不知道妈妈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是什么心情与动力驱使,让她能把简单常见的洋芋给我们做的这么花样翻新,口味多样。但一直以来,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商品多么丰富,我对洋芋的那一份钟爱却怎么也难以改变。即使现在吃大盘鸡,我也是专挑其中的洋芋吃而将鸡肉剩在盘中。

疙瘩早已吃完,碗筷都已被夫和儿子们归置停当,可我的思绪还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妈妈、洋芋、儿时的我们,疙瘩、菱形馍、烙饼、煎饼、红皮绷裂内瓤外露大又绵洋芋……幻灯片般的在我的脑海不停地闪现。

那棵梨树那些事散文 篇11

一连几天淅淅沥沥的雨。早晨七点四十分,正是我们一行人准备开赴岩良之时,老天爷忽然像接到了什么命令似的收起了雨点。

天依旧很阴,路很泥泞,湿而滑的稀泥沾满了鞋子。但当你一眼看到了那“梨花岛”三个字,瞥到了远处那一大片白雪似的梨花时,天忽然放晴了一般,眼豁然,心也豁然。

走近了,满眼都是梨花。花开得正当时,雪白的花瓣尽量地张开,露出了嫩黄的花蕊。一朵一朵的梨花一团一簇,挨挨挤挤,仿佛一个个俊俏的小姑娘争相比美似的。一丝微风拂过,梨花的小脑袋在柔枝上微微颤动,宛如害羞的少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扭捏窃笑。

可能是梨农剪枝的缘故,每一株树上的梨花并不算茂盛,但也有与众不同者,粉嘟嘟、毛茸茸的梨花挂了一树,同行者纷纷在这样的佼佼者前留影纪念。但是否茂盛并不影响那每一朵梨花的娇艳,每一簇梨花都是一个“美人的国度”。我端起相机,拉进焦距,给这些“美人”们来了个近距离的特写,惊艳!我的心里冒出了这样一个词。

看着眼前这美轮美奂的梨花,心中忽地升腾起一种特别的情愫,是什么?努力在脑海中搜索……我终于找到了那根情弦,轻轻拨动,对,就是它。

儿时,我家也有一棵梨树。听父亲讲,这棵梨树是爷爷栽种的。我七八岁时,梨树正当壮年。每到春天,梨树便开了一树的梨花。梨树很高,也许是我个头矮的缘故吧,我得仰起头去看那梨花。那时的我,根本不晓得去欣赏梨花的美,小脑袋反倒冒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什么梨花会这么白,有没有红的和黄的梨花呢?梨花的把把为什么比杏花的长?为什么梨树总是先开花,后长叶子?

等到梨花谢尽,花柄上出现了些青色的豌豆大小的小脑袋。放学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梨树下玩。因为梨树就长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场院里,很适合他们在这里做游戏。游戏五花八门:跳圈、踏破鞋、砸悠悠……

“看,梨树上有小梨!”几个淘气的小子惊叫着,想爬上树去摘梨。“梨太小,不能吃!”小小的我用严厉的话极力地保护着我家的梨,但到底管不住这些馋嘴的猫。他们像猴子一样爬上树,硬是摘了几个塞进嘴里,随即又“呸呸”地吐了出来。尝过了才罢休,几个淘气鬼从梨树上跳下来,又去做他的游戏了。

我家的梨树长在一个没有院墙的场地里,从结了梨到梨成熟,树下便常常有嚼烂后扔掉的梨的残骸,我知道,这都是那些坏小子干的。

到八月的时候,梨真的成熟了,金黄的梨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就连我们这些小主人也被它诱惑得垂涎欲滴,不由得从地上捡起石头,对准自己看好的梨使劲扔去,沉甸甸的.梨掉下来了,却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摔破了,乳白的汁水从裂口处流了出来,跑过去,捡起它,顾不得擦去上面的尘土抑或柴草的碎屑。“嚓嚓”,梨所特有的那种脆响在口里滚动。有时汁水会顺着嘴角流到下巴,这时就用脏乎乎的袖口快速地擦一下,继续吃着香甜的梨子。“好啊,你在这里偷梨!”有时,会有一声乍响在耳边响起,说话的是叔叔家的闺女。因为梨树是爷爷栽的,所以这棵梨树属于爷爷的三个儿子共同所有。父亲是老大,我还有两个叔叔,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年龄相仿的几个叔伯姊妹常常因吃到的梨不均衡而互相争吵,见你吃我必也吃,否则就叫“偷梨”。有时我会想,爷爷为什么只栽一棵梨树呢?如果栽三棵多好,三个儿子一家一棵,这样我就不用提心吊胆地吃梨了。“那你也吃嘛,谁管你?”我不以为然地辩解。于是,梨树下,两个小身影开始用石头扔,用棍子打,不甘示弱地使出浑身解数,糟蹋起可怜的梨树来。一会儿,树下便落下了一层梨树叶子和十来个伤痕累累的梨。

梨子熟透了,有的梨抵抗不住成熟的自然规律,无奈地从树上落下来,好像在告诉它的主人:我们成熟了,赶快收梨吧!加上周围一群坏小子的觊觎,大人们决定要“下梨”了。

梨下完后,我家和两个叔叔家开始分梨。每家能分到一大袋子梨。一袋子黄灿灿的梨放在家里,我们姊妹们反倒没了胃口,懒得去袋子里拿梨吃。我想当年梨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黄灿灿的外表和香甜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摘”这种有趣的过程吧!

有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二姐卖梨”的事。

那是我七八岁时的一个秋天,太阳刚刚落山,我在村东的河滩里玩了个尽兴,心情无比愉悦地跑回家里。推开大门,我径直朝四合院里的东房走去——那是我家。咦?两扇门紧闭,家门上一把长长的铜锁,娘不在。我正准备朝外跑,忽然听到房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定是小偷,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窗户跟前,从猫洞里向屋里看去。只见二姐手里拿着一杆秤,正在有模有样地称着一秤盘梨。跟前站着她的同班同学,我们村的杨彩云,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也不敢惊动她们,就藏在院里的枣树后“监视”。过了一会儿,她俩打开窗户,从窗户里爬了出来,杨彩云的书包里鼓鼓囊囊塞满了梨,二姐跟在后面。等杨彩云走了,我猛地从枣树后跳出来,挡在二姐面前,义正言辞地说:“你在干什么,我要告诉娘!”二姐吓了一跳,赶紧用手堵住我的嘴,压低声音说:“别说,别说,我卖了二斤梨,两毛钱一斤,卖的钱咱俩分,好吗?给你买糖吃。”至于分到的钱是不是买糖吃了,我记不清了,每每想到这儿,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想笑,也想哭。笑那时的幼稚,感伤童年的短暂。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流走的岁月再也不会回来了。

因为有这样一棵梨树,童年的我,生活中不再缺梨。记得当年每次参加赶集,集市上有很多卖水果的,我会买苹果,买杏子……却从来不买梨,因为有梨树的人家,再也不稀罕梨了。

眼前的梨花依旧,清香依旧,但物是人非,当年那些馋梨的孩子们已一个个长大,上大学的上大学,工作的工作,嫁人的嫁人,前前后后告别了老梨树。也许又会有一茬小孩子盯住了老梨树吧!但就是当年爷爷亲手栽下的这棵梨树,在三叔家准备在场院里盖房子的那年起走上了下坡路。接下来的几年中,记得这棵孤独的老梨树伫立在那里,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魅力,树下没有了那群疯跑嬉闹的小孩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捆柴,两垛草,还拴了一头牛……那牛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啃食那棵老梨树的树皮,老梨树伤痕累累的皮肤看着让人心痛。也许老梨树也疼了吧,也许他啼哭了吧,但没有人听见。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老梨树下依旧垛着高高的柴禾和干草。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梨树结出的梨越来越少了。甚至在八月来临的时候,再没有人去“下梨”了,因为那几个梨实在不值得一下,谁愿意吃就去摘了吧!到最后,老梨树仅存在身上的一点绿色也没有了。他,苍老的犹如一位掉光牙齿的老人。

上一篇:二年级作文星星的作文下一篇:教师资格考试命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