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9篇)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推荐免试”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两种方式。推荐免试面向所有符合甘肃农业大学接收条件并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面向已经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者或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达到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考生。
一、招生规模
总招生规模约800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5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00人。各专业(领域)招生人数详见《甘肃农业大学20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与《甘肃农业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5年。
三、报考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z{14号)和《甘肃农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甘农大发z{6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推荐。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草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可接受直博生)。
被接收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报名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再参加统考。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能选择一个专业报考。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我校属于二区分数线。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培养方式。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6)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五、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扣留伪造证件。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六、初试
(一)2014年12月15日-12月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四)初试科目
12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7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8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8日下午业务课二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按准考证执行。
(五)考试大纲
一、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招生管理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调整研究生招生体制是改革的关键。在这方面, 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招生体制是典型的“市场主导”模式, 具体表现为招生自主权在各招生院校, 招生院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确定生源计划、设置课程和录取标准; 社会性的考试服务机构根据招生院校的需要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院校根据考试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 自主选用任何一家考试机构提供的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这种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 招生院校和导师自主权大, 可以根据人才需要和自身条件进行人才选拔培养; 考试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 考试更加科学、公平、经济; 录取标准多元, 符合人才选拔规律, 效度高。欧洲一些国家的招生体制则是“学术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术和知识的代表———教授或教授委员会为主导力量决定招考方式。研究生招生不设考试, 教授或教授委员会根据学生成绩、论文或研究报告、面试等环节决定录取与否。这种模式与这些国家的学术传统以及招生规模有关, 利弊参半。有利的方面是导师作为招生主体, 自主权大, 体现了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专业性; 其弊端是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选拔效率低, 成本高, 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还容易滋生腐败[1]。
基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我们建议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 在坚持当前统一管理的模式下,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向地方和招生单位逐步下放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核心权力。包括: ( 1) 下放部分招生计划制定权。全国总体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仍由中央制定, 但不是每年下达一次具体到各类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招生计划, 而是每5年下达一次各省分类型招生计划。各省再在综合评估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学科实力、教育资源、历年报考生源数量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分类型下达各招生单位的招生总量计划。招生单位则可以在省下达的招生总量计划范围内,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相对自主地、动态地制定年度招生计划。 ( 2) 扩大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的范围。在现有考试方式未做变革的情况下, 逐步将所有“211”高校确定为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第二步是, 在完成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 再用3 ~ 5年的时间, 建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 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单位自主决定招生计划、自主确定考试方式与录取标准的招生体制。
二、调整招生结构, 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性质
今后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在控制当前研究生总体规模的基础上,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招生的结构。要确立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学位为主、学术型学位为辅的招生基本原则。特别是传统文科专业及一些纯理论性理科专业, 要大幅降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总体比例控制在3∶7左右。这样既可以缓解学术型硕士规模过大、供过于求的问题, 实现学术型硕士的精细化培养, 也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切实配置到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上。
三、改革招生初试, 提高考试方式和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考试方式上, 第一, 将当前“以初试成绩为主、复试成绩为辅”的考试录取标准, 改变为“以初试成绩为辅、复试成绩为主”的考试录取标准。将初试定位为资格考试, 通过初试者方可进入复试阶段, 但初试阶段的成绩不带入复试阶段。这样, 国家可以在基本要求层面保持对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总体控制, 而招生单位和导师也可以基于复试, 切实拥有招生的自主权。第二, 简化初试形式, 取消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 只保留全国统一考试及推荐免试招生方式。这样有利于总体上把握生源质量, 避免当前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做法。作为补充, 对于那些原本通过单独考试解决的有特殊情况和要求的考生, 国家可以组织实施专项硕士计划, 以推荐和面试的方式录取考生。第三, 调整初试次数, 变1年1次为1年2次。两次初试可考虑放在每年的3月和9月举行, 在校大学生只有升入四年级后方可参加初试, 这样可以保证应届大学生能有2次参加初试的机会。同时, 所有参加初试的考生, 初试的单科成绩具有2年有效期, 超过2年仍未获得初试资格或未通过复试的, 需要重新参加相关科目的初试。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考试与管理任务, 也可以增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弹性, 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协调学习、考试、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考试内容上, 第一, 不再将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统考科目。只在复试阶段要求考生提供大学期间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单, 以及由其所在单位出具的思想政治表现评定表。第二, 不再将外国语作为每一位考生必须参加的国家统考科目。可统一依据一定时间限期内的各权威性的外语等级考试成绩, 划定招生资格线。听力和会话能力, 仍按现制, 放在复试阶段考察。国家可以针对那些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超过4年, 或没有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的考生, 组织实施统一的外国语考试。第三, 改变目前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并存的格局, 改为全部统一命题[2]。第四, 今后全国统一命题的初试, 主要设置三门科目的考试: 外国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其中, 外国语为部分未达相关外国语等级考试成绩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运算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专业基础则根据一级学科层面考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考虑考试内容的设置。第五, 实施专业特长生破格录取制度。对于初试科目中外国语和综合能力2科未达到资格线10分之内, 但有特殊才能的考生, 由本人申请, 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招生单位审核, 报省考试院审批同意的, 可以破格参加复试, 破格比例不能超过招生单位年度招生总计划的1%。
四、健全复试制度, 提高复试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定位、形式与内容的变化, 复试的地位变得更加突出。建议: 第一, 复试每年举行一次, 具体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确定。各招生单位确定复试时间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要结合1年2次的初试时间安排复试时间; 二是各招生单位复试的时间应尽量错开。第二, 复试包括2个环节、5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笔试, 进行专业课1和专业课2两项内容的考试; 然后是面试, 进行外国语听力和会话能力、专业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三项内容的考察。第三, 取消调剂制度。第四, 坚持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1. 5。如果报考考生人数等于或少于计划招收名额, 则通过减少招收名额的方式实现差额复试。第五, 强化复试的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复试考生产生方式、面试分组方法、面试的评分方法、面试成绩与总分的关系、面试的结果、总分排名、录取的基本原则等, 都应该通过校园网、公告栏张贴等渠道明确地告知参加复试的教师、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接受大家的监督。
五、完善推免制度, 改进优秀应届本科人才选拔机制
第一, 取消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学校的限制, 使每所本科院校都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同时, 可根据学校综合实力分配不同的推免指标。第二, 统一为各专业推免生比例设置一个上限。第三, 禁止用强制手段将学生留在本校, 亦不可硬性将学生推免资格规定为学术型或专业学位型。第四, 建立推免的管理信息系统, 以避免工作混乱和信息黑箱。同时, 合理安排推免工作的时间, 各招生单位复试时间尽量错开, 以保障招生单位推免工作的秩序和学生的选择权。第五, 探索推荐免试与公开招考有机结合的方式。考虑将推荐免试定位为“免初试”, 他们同样都要参加公开招考的复试。
六、优化工作方式, 提升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提升质量、促进公平、增进效率, 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根本目标。以上建议, 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的。除此之外, 现行招生工作中还有两个方面直接妨碍着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结合实际, 建议: 改进工作方式与程序, 完善网络应用和服务功能。其一, 可探索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网上机考。这样, 可以优化命题 ( 采用试题库形式) 、试卷寄送、试卷评阅、成绩登报等工作流程, 减轻工作任务。其二, 建立更具综合性的网络报名系统, 增加报考条件的审核功能。报名工作环节中, 考生网报时增加考生上传电子照片、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 并确认考试资格; 加强网络验证, 和教育部学历、学籍库互联, 网络在线自动验证, 并要求考生打印核对, 以简化资格审核、现场确认等工作环节。其三, 改进招生数据的管理流程, 建议逐步取消数据的上传下载功能, 推广实时在线的招生管理系统, 提高数据的安全和权威性。
七、建立保障机制, 形成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改革, 必须有相关工作作为支撑, 并与其他制度形成联动, 改革才能切实展开, 取得实效。第一, 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强化对招生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二, 要进一步完善申诉规则和程序。考生和导师权利受到侵害时, 应能够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申诉, 请求处理。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应制定复议制度, 规范复议的程序、处理方式和结果反馈办法。第三, 要深化招生专业进退机制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建立招生单位招生专业与学科结构调整的同步进退机制, 鼓励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要、自身学科布局规划和定位, 凝练学科方向[3]。对一些长期没有科研项目、毕业生就业难、生源不足的专业, 可以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定期评估, 予以撤销, 并将报考生源数量和招生质量, 与授权学位点定期自评结果挂钩。第四, 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招生计划分配的联动机制。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 成绩突出, 评价较好的导师, 可适当增加其招生名额。
参考文献
[1]陈睿.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考试, 2011, (2) .
[2]孙晓.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
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项工作,对进一步选拔优秀考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信度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以提高面试的客观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各招生单位不断加大面试分数的比重。面试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在决定录取与否及录取种类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面试的过程中,测评要素的确定、考官的面试水平、面试的组织实施、考生的表现等都可能对面试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考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是决定面试结果是否公平、合理的最主要因素。“考官的认识水平、识人本领以及个人偏好等等因素决定了面试的评分具有很强的个人倾向”。由于研究生面试在招生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在技术上加以研究,提高面试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从而更好地达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面试的评分信度加以分析。
二、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评分信度指的是“考官对考生评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反映考官评分客观、公正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6年河北省某高校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为研究对象,拟从考官对考生的评分信度方面入手,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考官的评分信度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
该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成立了复试工作办公室,每个专业都设一个面试小组,小组有5-7名考官。为了减少样本不足所带来随机误差,本文选取了招生人数较多的企业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该专业2006年共招收8名硕士研究生,按照120%的面试比例,共有10名考生参加面试。面试小组由6名教师组成,包括专业教师5名,其中3名参加了面试培训,对面试知识和评分技巧有了初步的掌握,英语专业的教师1名。面试的考察要素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与本专业的特点,确定为两个一级测评要素: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又细分为三个二级测评要素: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细分为六个二级测评要素:仪表举止、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事业心、人际关系、英语听说能力。面试的具体程序是考生按初试成绩由高到底顺序进入面试房间,面试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由面试教师根据测评要素提问(老师可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决定是否追问),考生回答,面试结束后,6名教师给考生独立打分。
本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来反映此次面试者的评分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是指“以等级次序排列或以等级次序表示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它常用来刻画多个评价者对某事物评判或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三、方法的运用与分析
6名考官对每个考生在九个二级测评要素上分别进行评定。考官对同一名考生在这九个要素上进行评分时给的分数是否一致,可以用Kendall和谐系数W进行评定。其含义在于每个考官对该名考生在9个维度上表现好坏的排序的一致性有多大。对于6个考官由于存在受过培训的考官和未受过培训的考官之分,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1。
表1中总分W系数经检验均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面试评分信度是较好的。通过对各个考官评定分数的具体比较发现,在考官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本文对各个考官对同一组考生评分结果和全体考官对同一考生评分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A、B、C、E四个考官的平均分都在40-5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但D、F两位考官平均分成两极分布。最高的60、最小的35,相差达到25。可以看出小组内考官之间对标准掌握宽严有很大的不同,考官D标准控制过松,给得分普遍较高,考官E不仅过严,而且对被试间的区分性亦不高(标准差太小)。
从表3中标准差的分布可以看出,全体考官对不同考生进行评定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标准差最大12.4、最小的4.3,相差8.1,而且从极值差的分布还可以看出,最大的36与最小的9相差27。由此可见,同一小组内考官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
四、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方法对考官在面试中的评分信度的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考官对考生总体上的评分效果具有一致性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考官间在不同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非都是一致,在某些维度上的评分一致性程度好坏不等,但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以及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对十名考生的总分的评定在统计上没有差异,一致性高,即在总分上的评定、排序是一致的,没有差异。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考官间在对不同考生的评分,在评分标准上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考生来说,由于考官对其在总分上的评分一致性,那么这次面试总体上是公正、合理的。
(二)不同的测评要素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测评要素是面试中的关键。在有的测评要素上,考官易达到一致性;而在另一些要素上,考官间则不容易达到一致性。看表1,六个考官分别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和英语听说能力五个维度上对十名考生评分一致,并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而在事业心、人文素养、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四个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不一致,即有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六个考官对评价标准较客观、容易判断的评分维度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能力评分高度一致,而对评价标准较主观、评分标准不易掌握的评分维度如人际关系和事业心等评分一致性很差。
因此,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一致性。这就需要对评价标准仔细确定评分标准或评分等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描述各个级别的不同水平特点。只要考官清楚地掌握各个级别应有的水平并按照同样的标准评分,才能在评分时针对考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合适的等级评分。
(三)考官有关面试的知识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中的考官中有三位受过面试相关知识的培训,三位未受过培训。由表1可见,六考官在五个二级测评纬度: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英语听说能力及一级测评纬度专业素质能力和总分上均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除此之外,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维度上也达到了评分一致性。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只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仪表举止、英语听说能力四个二级测评纬度及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可见,训练有素的考官在评分时更易于达到一致性。这主要是因为对考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测评纬度的操作定义及评分标准的把握。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加大面试考官培训力度、尽量用一些有丰富面试经验的老师,有利于提高评分一致性。通过培训,使得考官掌握面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测评纬度的评判标准,统一宽严尺度。为了提高测评的信度,不妨用模拟的方法,进行试评,即请一位考官模拟考生进行回答,让其他考官评分,由主考对评分情况进行讲评,以帮助各位考官更好地掌握评分标准。
(四)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先看表3,考官对考生1和考生8评价一致性最高,标准差仅为3.0、4.3,分析发现考生1和考生8分别是考生中表现得最好和最差的。因此可以说某一考生在面试中表现非常突出(很好或很差),考官易于做出判断,并给该考生在该组考生中的最高分或最低分。这样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也就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考生在某几个评分维度上有突出的表现(好或坏),考官可能会倾向于在所有的维度上给高分或低分,即光环效应。
这也给了一些提示:考官对于表现突出的考生判断较容易;但对于在面试中表现一般的考生,考官要认真按照标准和考生的表现客观地评分,以提高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另外,考官要克服光环效应的影响。不要因考生某些地方答得好或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在所有的维度上给该考生高分;反之,也不要因某考生在某一题上答得不好或某些地方答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把考生一棍子打死。要注意按照评分标准认真、客观地进行评分。
综上所述,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一致性总体上较好,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得到启发,通过准确界定测评的内容,确立统一的评定标准,对考官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评分一致性,使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更加公平、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施康.人才选拔过程中面试方法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2001(1).
2、王孝玲.教育测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凌云.考生统计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报考类型和条件:
(一)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1日止)或2年以上的毕业生,以上2类考生以本科毕业的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限报与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3、研究生毕业的在职人员应作为原单位定向培养研究生报考。
(二)推荐免试
我校所有今年招生的硕士专业均接收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拟报考我校的推免生需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校并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复试合格后通过该系统确认待录取。
(三)单独考试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两个专业可对优秀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招生(考试科目与全国统考相同,选择单独考试考生由我校参考国家最低分数线单独划线)。报考条件:考生必须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者亦可),同时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参加单独考试考生限报原单位定向培养,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二、报名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2个阶段,所有考生必须先进行网上报名,再办理现场报名。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陆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注册并提交报考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7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在网上预报名,预报名数据有效。
(二)现场报名
日期请关注报考点及其所属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通知,已在网上报名的考生凭身份证、学历证书(或学生证)和报名号到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办理拍照、缴纳报名费等确认手续。
打印准考证:2017年12月14日—25日,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考试信息,并下载打印《准考证》。
三、资格审查
网上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否则将不予初试或复试。
考生要如实、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等报名信息,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初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安排。
(二)复试时间拟定在2018年3月份进行(届时请关注网站通知)。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技能等科目。
五、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录取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和录取办法等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制定,并及时在网站发布。
七、学费与奖助学金、资助政策 按照国家、安徽省及我校相关文件执行。
八、其他
(一)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信息均通过网站公布,网址:http://yjsc.ahau.edu.cn/web/index.aspx。考生的初试成绩等由考生自行在网站查询,我校不再邮寄成绩通知书。
(二)考生填写报名信息时,请慎重并详细填写本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审核报名资格等事项中及时联系。
(三)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解决。
(四)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组织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办理邮购书籍业务。
(五)我校实行“硕博连读”制度,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九、凡报考(含调剂)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视为已认真阅读本招生简章并接受本招生简章的规定和要求。
一、学校概况
暨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学校跻身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现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博士生导师胡军教授担任校长。
学校设有20个学院,49个系,101个研究机构和80个实验室,68个本科专业;1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是招收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单位。学校拥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一批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
20,暨南大学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2500人。
二、报考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无奖学金类别的考生年龄不限。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类别在校生。入学报到时必须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否则不予注册);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无奖学金类别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其所在学校同意并只能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无奖学金类别硕士生);
(4) 同等学力人员,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
(5)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同等学力人员的报考还需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1)大学专科毕业后在所报考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工作不低于2年(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年限不作要求);
(2)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8门以上(必须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3)公开发表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为前2名)或获得厅级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署名为前5名);
(4)通过CET四级考试或成绩达到420分以上。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1.推免生原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2.推免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三)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上工作经验(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且有突出的工作业绩(相关证明、业绩报告)等。
3.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类别考生。
(四)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法律硕士专业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考生或无奖学金类别考生;
3.下列13个专业的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五)参加由我校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工作年限截止期为2010年8月31日),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考生所在单位委托培养者。
3.我校所有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硕士生,不接受本校教职工报名。
4.我校接受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主要为理、工、医等学科专业。
(六)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周末学习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类别考生。
3.采取周末授课形式,并结合所从事工作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答辩等培养环节,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这类研究生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按委托培养协议缴纳学费,不享受奖学金。
三、报 名
(一)。考生报名前应自行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交费和验证相结合的报名方式(注:下列报名时间是往年教育部公布的时间,届时以教育部或广东省考试院公布的最终报名时间为准,请考生密切留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yz.chsi.com.cn或yz.chsi.cn上发布的考研信息)。
1.参加全国统考、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请于10月10日-31日(每天0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n,公网yz.chsi.com.cn),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在11月10日-14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办理照相、交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等现场手续。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的考生以及本校推免生,请于10月10日-31日(每天0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n,公网yz.chsi.com.cn),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在11月10日-14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学历证书(推免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直接到暨南大学报名点办理照相、交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等手续。
(三)。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如果考生提交不实报名信息,一旦被发现,其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将会取消,后果自负。
四、初试科目及初试时间
(一)初试科目
1.全国统考: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三门,即政治、英语、专业基础综合。政治、英语满分为1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专业基础综合采用全国统考试题,具体考试范围参考国家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
其余专业的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政治、英语、数学(一、二、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全国统一命题。业务课以及外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试题由我校命题。
由全国统一命题数学科目的考试范围(具体以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为准):
(1)数学一: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数学二: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3)数学三: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包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
2.单独考试:考试科目共四门,考试科目名称与相应统考专业的科目相同,均由我校自行命题。其中数学科目统一按数学(三)的范围要求。
3.工商管理硕士联考(MBA):初试科目共二门(英语和综合能力),为全国MBA联考科目;政治由本校命题,在复试时进行考核。
4.法律硕士联考:初试科目共四门,其中英语、政治采用全国统考试题,专业基础课(含民法、刑法)、综合课(含法理、宪法和中国法制史)为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联考科目的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写的联考科目考试大纲。
(二)初试时间与地点:
初试时间:2010年1月9日―10日,以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为准;
初试地点:全国统考生由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安排考场;单独考试生及工商管理硕士联考生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指定考场。
五、复试
我校将于3月中旬在研究生招生主页上公布考试成绩。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自行下载《复试通知书》。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初,具体说明如下:
(一)。复试成绩权重为30%--50%。
(二)。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心理测试及体检等。
查询说明:
查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招生人数(20拟招生数可参考20,根据考试情况有所调整)等
点击专业名称,可以查询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等
点击查询:年硕士考试科目查询(/tjyzw/examinee/examinee_info/mas_course_list.jsp)
查询说明:
可查询初试科目,参考书(仅供参考)
关于申请攻读同济大学2009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说明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报名人数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约176万[1], 最终招生人数为53.9万[2], 这一数字与2008年相比, 报考人数增加了56万, 录取人数增加了15.1万。基于此背景及技术进步因素, 目前研究生报名、考试、调剂、录取等各个招生环节均采用了教育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部分招生单位也有自己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减轻了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的繁重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系统设计上的不足, 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2013年3月,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研 [2013]1号文《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文件中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关于“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中谈到研究生招生要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 特别提到要发挥和规范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作用。各招生单位迫切需要更完善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来最大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对考生的考察及选拔作用, 从而提高研究生招生的选拔质量。
二、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需求分析
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报名、调剂、录取审核等各个环节, 从2004年开始, 全面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 逐步推行系统集成软件管理功能, 基本结束了手工操作的历史, 招生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⑴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
从1996年起, 教育部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加大了使用计算机的力度, 先后制定了《硕士生招生有关信息采集标准》, 并组织研制、下发了“省级招办硕士生有关报表的数据库文件检查系统”计算机软件, 同时要求省级招生办公室实行逐层目标管理, 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有效的、包含全国当年每位报考考生所有相关信息的数据系统[3]。自此, 研究生招生工作拉开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大幕。2004年, 教育部选择90所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进行网上报名试点。2005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在网上报名前, 招生单位可以通过报名系统进行在线答疑, 考生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和报考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咨询互动, 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快捷地查询想报考学科的开设学校情况。网上报名系统的采用, 极大地提高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便捷性, 既方便了考生报名, 也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完整性以及招生单位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2011年开始, 教育部采用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开放准考证下载打印功能, 考生可以在考试前自行到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省去了招生单位邮寄准考证的过程。在往年的招生工作中, 几乎所有的招生单位都遭遇过准考证邮寄丢失、不得不补发准考证的现象, 有的考生甚至出现过直到考试前都没有收到准考证, 只得由招生单位传真准考证和说明到考点。通过网络打印技术的使用, 可以保证每个考生都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打印准考证, 既节省了招生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 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⑵研究生网上调剂系统
从2006年开始, 全国推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调剂系统, 这改变了以往调剂生先向各个高校递交调剂申请书、再由高校工作人员手工处理的现状。调剂系统的使用, 使得考生和招生单位的双向选择更加高效, 使得考生信息和招生单位信息互相隔离产生信息孤岛的现状得以彻底改变。同时, 调剂系统按调剂政策设置了调剂规则的系统限制, 保证了调剂政策的高效执行, 杜绝了个别学校以住违反调剂政策的行为, 真正保护了考生的正当利益。
⑶资格审核与录取审核
2013年开始, 考生报名之后, 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即对考生报名数据和自身学历学籍库对接以审核考生学历学籍资格, 并在三天内反馈结果给考生, 若结果为未通过, 考生可检查自己信息是否填写错误, 若未填写错误则需作学历认证。此举强化了对考生资格的审核, 避免了完全由人工审核造成差错的现象, 堵塞了考生持假学历蒙混过关的漏洞。
在考生录取检查阶段, 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必须先将本单位拟录取数据上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录取检查系统进行检查, 以加强录取数据和报名数据的比对以及学历学籍的审核, 防止了个别招生单位对考生数据关键信息的随意修改, 避免了学历学籍有问题的考生所产生的投机行为。
⑷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笔者与各研究生招生同行交流发现, 目前招生单位有一部分是单独开发使用自己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大部分除了使用教育部的网络管理系统之外仍然采用手工进行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处理。各招生单位开发使用的系统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机处理系统, 一类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的系统基本都是从教育部系统导入报名数据和成绩数据之后进行调剂、复试和录取过程中的考生筛选、工作安排、复试成绩录入以及录取数据处理等[4,5,6]。这类系统的采用, 解决了以前工作人员手工处理招生数据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数据疏漏、数据错误、数据表不能和教育部标准库对接等问题, 提高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率。
2.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虽然招生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系统设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没有贯穿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
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侧重网上报名和调剂工作, 其他环节相对较少涉及, 而招生单位采用的招生管理系统则侧重对考生调剂、复试和录取过程中学校工作的管理以及和教育部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 无法做到和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比如:由于系统录取过程中的管理功能存在线下和线上脱节, 近几年经常出现调剂学校和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同一考生的现象, 造成了国家招生指标的浪费。
⑵研究生导师脱离于研究生招生系统之外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之后, 考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名, 教育部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报名数据进行审查核对, 招生单位可以下载报名数据。但是, 作为最终招收学生的导师却不可以参与招生系统, 因此无法从报名开始就参与到招生过程, 对报考考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即时或及时了解。
由于导师对考生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 仅凭初试成绩和复试短暂的接触很难对学生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缺少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 对优秀生源的选拔产生不利影响, 造成在实际招生工作中大多数学校出现“重初试轻复试”的现象。
⑶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没有深层的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更多考虑的是招考工作的便捷性, 对于考生的筛选也仅限于去除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例如, 在报名的时候通过和学籍学历库匹配, 筛除虚假学籍学历的考生;在调剂的时候, 通过设置填报规则, 让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参加不了调剂, 等等。
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积累了既丰富又宝贵的考生数据, 但是教育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分析报告。学校的研究生导师招生小组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依据, 用于改进研究生复试、录取流程。
三、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设计与技术实现
针对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不足, 华南农业大学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实现了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将研究生招生的整个流程串联起来, 并让研究生导师参与了整个流程, 且通过与培养、学位管理系统的连接形成了一些数据分析用于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
1. 建立与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 招生管理系统
由于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无法形成对研究生招生管理过程的闭路管理。例如复试、录取过程, 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只对招生单位最终录取数据进行检验接受工作。因此, 为了和上级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 形成闭路管理, 我校招生管理系统基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标准信息库结构》进行系统数据库设计, 并设计了与上级管理系统完全对接的数据接口 ( 如图1) 。
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导入导出库由于考试改革经常有一些微调, 导致招生单位的管理系统与其数据交换出现问题, 需要手工调整数据库, 既效率低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对数据接口设计了一个导入导出库结构动态管理功能, 可以即时通过系统修改库结构保持与上级系统的一致, 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无缝对接,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招生单位本地数据与中国研招网网上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将导师角色通过系统渗透到各招生阶段功能中
系统设计之初, 就确定了导师从招生的初始阶段就参与进来, 由系统连接学校、学院、导师以及考生等各研究生招生工作参与者 (如图2) 。通过系统的纽带作用, 消除招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透明, 发挥导师的招生主导作用, 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在招生目录编制阶段, 导师可以通过系统将个人介绍内容做成链接。考生可通过招生目录中的导师名字链接进到导师的个人介绍页面, 从而充分了解想报考导师的个人简历以及科研情况。
系统的报名管理功能, 可以将考生报名数据及照片导入, 实现了与教育部研究生报名系统的对接。考生信息在学校的招生系统中以直观的报表形式呈现给所报考学院、学科以及导师。导师可以通过对考生信息的查看形成初步了解。同时, 报名管理系统开发了信息发送功能, 考生、导师、学院和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可以互相发送信息。导师或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的, 可以互相通过系统联系进行交流。
调剂阶段, 系统的调剂管理系统可以将教育部调剂系统的调剂志愿考生信息及照片直接导入系统, 导师可以通过系统更直观的挑选意向调剂考生。
复试阶段, 系统的复试管理中打印的复试评定表中包含考生的本科专业、考试成绩等基本信息, 导师招生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考察时有一个基本参考。
录取阶段, 系统通过与教育部调剂录取系统对接, 即时将拟录取考生上传到教育部的调剂录取系统中, 并将调剂考生和一志愿考生的录取接受情况及时反馈给招生学院及导师, 避免招生指标浪费。
3. 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历年报名、录取数据进行分析
对于招生单位来说, 对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的学生数据进行统分的统计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 有利于招生单位改进现有的招生政策, 对提高生源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开发时, 已经与研究生培养、学位管理横向对接, 开发了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近几年积累的研究生报名、录取以及培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供学校、学院及导师进行参考。例如, 通过对优秀研究生与当初报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 考生进校后的研究成绩与初试时的外语成绩相关度不高。因此, 各导师招生小组可以在复试时适当降低外语考核成绩权重;在调剂时也可以放宽对调剂生的外语成绩要求。
四、总结
华南农业大学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实践过程中, 完善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首先, 通过建立和优化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与中国研招网的数据接口, 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即时、无缝对接, 保证了本地数据与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从而避免了由于本地数据与网络数据脱节造成的一些错误。例如, 第一志愿学校与调剂学校录取同一名考生造成招生指标浪费的现象;其次, 让研究生招生的主体导师可以从研究生招生的最初始阶段就参与进来, 对考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了解考核, 改变了导师和学生只能在复试的时候短时间接触和考核的现状;再次, 系统对历年报名、录取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对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近2年的使用, 从导师及学院的反馈信息来看, 他们很欢迎采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认为其对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鉴于各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基本相似, 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招生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 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过程中, 无论中国研招网的网上管理平台还是招生单位与之配合的招生管理系统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进, 也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提高贡献了力量;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首先,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可以将考生本科期间学习情况数字化之后链接进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招生单位以及招生导师将因此获得考生更全面的信息, 有利于作出更公正的评价;其次, 招生管理系统可以将各学校的学科评估结果链接到各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目录, 考生在报考选择时即可获取相关的评估信息, 避免单纯的按学校名声选择报考的情况, 让考生更趋理智地选择要继续攻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又创新高[EB/OL]].2013-05-13.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30523/t20130523_947338.shtml.
[2]教育部.教发[2013]5号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z]7.
[3]卢菁.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1) :43-45.
[4]马强.浅议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化建设[J].江苏高教, 2010, 1:062.
[5]孔德琳.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004) :49-52.
【关键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招生政策 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8-02
一、研究生院主要部门职能简介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是学术理事会和研究生委员会的管理机构,通过教职工的管理,有权行使并实施各项规定和政策。在研究生院内部,不同的办公室为研究生、教职工和其他员工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各自的问题。招生办公室处理与招生相关的所有问题。奖学金办公室管理大学中奖学金的评定和管理。任命办公室负责审核所有研究生提交的学术任命申请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学位办公室负责对照基本要求,监督研究生的学业进展,收取并审批学生与选课、专业课程增加或改变、委员会成员任命与改变、及论文归档相关的所有事宜。
研究生顾问是为研究生提出学术建议的教职工人员。研究生顾问需要在学生选择学习的项目及申请增加或减少课程时帮助学生,保留被指导学生的记录并且每年审核一次项目中所有研究生的记录,在某位学生没达到获得学位所要求的进度时,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研究生院[1]。
二、招生政策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监督与研究生申请及录取相关的所有事宜。研究生院设定总体招生名额。各个项目负责审查申请人并推荐最优秀的申请人入学。
伯克利招生的基础是择优录取,鼓励各个项目发展多样的学生团体。项目招生委员会应遵守研究生委员会声明“研究生招生和选择的多样性”并确保审核包括了多样的标准,避免有能力而且会在该领域中对大学做出贡献的申请人落选。
除了统一的最低录取要求,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任何适用于其评价的标准作为该项目录取的标准,包括但不仅限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等级分数平均分、工作经历、考试分数、推荐信、和过去成绩的证明等等[1]。
三、课程管理
1.课程设置
伯克利的课程主要包括六个级别,分别是100、200、300、400、500和600系列课程。其中100系列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200系列课程主要介绍学科的关键术语和核心理论;3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学科领域和技能;400系列课程是实习或“个案学习”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初步应用;5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基于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强调运用学科知识促进社会的进步;6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考试而准备[2]。
2.最低分数要求
研究生院对学生的最低分数标准是:学生必须在选修研究生及更高水平课程的基础上,保持等级分数平均分至少3.0,才能保持学术信誉良好并晋级为学位候选人。一些项目可能有比研究生院要求的最低平均分3.0更高的标准。学生的等级分数平均分是按照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以字母分级给分的课程计算。基本比例是:A=4,B=3,C=2,D=1,F=0。
有些课程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学期,在课程未结束的学期末,教师给出的是临时成绩“过程中”等级(IP)。在结束的学期末,任课教师会向教务主任办公室提交字母等级分数并用于两个学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如果一个学生的工作和表现能通过课程,但是由于不可控的情况,例如突然生病,没有完成课程,老师可以给学生未完成等级的分数(“I”)。
四、硕士学位政策
1.硕士学位计划
计划I
要求学生完成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课程最少20个单元,并完成论文。在这20单元的课程中,最少有8个单元是学生所学专业科目200系列的课程。如果学位所要求的最低课程数目多于20单元,那么单元总数的40%必须是200系列的课程。
计划II
要求学生完成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课程最少24个单元,并通过最终综合考试;或者如果研究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完成一项由项目管理的硕士科研项目。在这24单元的课程中,最少有12单元是学生所学专业科目200系列课程。
2.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
计划I的学生必须在归档论文之前晋级为候选人。晋级时,需要提交个人的候选人申请并列出论文委员会成员名单。计划II的学生必须在参加综合考试之前晋级为候选人。
3.完成论文(计划I)或通过综合考试(计划II)获得学位
计划I全体论文委员会成员必须对学生论文持一致意见并在同意页上签字。如果有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论文持不同意见,委员会主席需与该委员开会讨论。在委员会成员不能达成一致或全体成员都认为论文不合格的情况下,研究生委员会的管理委员会将做最终的决定。
对于计划II的硕士学生,每个项目会决定最终综合考试的内容及形式,该考试将包括该领域硕士学位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该考试可以是笔试、口试也可二者结合。
五、资助政策
研究生院奖学金办公室管理奖学金相关事宜。大学发起的资金资助分为三大类: 奖学金、学术任命、贷款。奖学金办公室负责超过600项奖学金,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标准[1]。获得大学奖学金的学生需要全日制注册并在该奖学金发放的领域里努力学习,取得令人满意的学术进步并保持GPA3.0或以上。
六、结语
本文分析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对我国国内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帮助。首先,在管理人员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顾问制,增加设置研究生顾问职位。研究生顾问的职责可以设定为: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可以签署增加或减少课程的申请书;保留其权限内所有已入学学生的档案;向研究生院院长提供某个学生发展情况的信息等[3]。其次,在管理方面,可以看出伯克利对课程的设置层次清晰,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也很明确。过程中等级和未完成等级成绩更是给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制定好了解决方案。一旦学生出现了相关问题,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细节之处体现出了公平的原则。伯克利大学的细节化管理及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最后,在考核学生学业时,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是伯克利校方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考查。只有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或综合测试准备阶段。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研究生获得学位的过程及考核简单了许多。当然,以上的分析并不代表伯克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完美的,也不是要对其照搬照抄,只是希望通过简要的介绍,能对我国高校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N/OL] http://www.berkeley.edu
[2] 熊华军.丁艳.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91
[3]王栾井.杜佳. 国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 学海, 2004,5:174
一、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概况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学校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在校学生34640余人。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至今已有1的办学历史。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1个招生领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4个一级学科建设的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浙江省重点学科,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拥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我国南方设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学研究重点基地,全国首个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学校还设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LOMA、CPCU)教育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国外考试(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语考试中心、全国日语能力测试考点。学校先后与美、英、加、澳、日、韩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学校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招生说明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选拔方法、录取种类及学习方式
报考考生均须参加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的选拔。初试是由教育部组织,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各招生单位实施的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我校组织进行。
我校接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推荐免试考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除外)。被推荐免试的考生,经我校考查后决定是否接受其为免初试生,对接受的推荐免试生由学校进行复试。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和非全日制(在职学习)两种。除工商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项目管理)按非全日制方式培养外,其余均按全日制方式培养。
(二)报考条件
1.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在所报考专业(或相关专业)专升本,并已取得专升本主干课程合格成绩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四级成绩450分,有效期5年),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课程;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要求。
2.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条件
(1)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考生:
①符合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各项要求。
②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考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考生:
①符合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各项要求。
②之前所学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的考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③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报考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除外)、会计、审计、金融、国际商务、保险、应用统计、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和日语笔译的考生与学术型考生报考条件相同。
(三)报名
凡是符合我校报考要求的考生,请在报考以前,仔细阅读教育部、各省市考试院、所选择的报考点以及浙江工商大学有关招生的公告、通知等文件。如出现因考生未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录取时,由考生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报考程序如下:
10月10日-31日(预报名时间为20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认真核对无误后确认报考信息,并牢记系统生成的报名号。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除“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以外的其它报名信息,考生可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认证反馈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时间,请考生务必留出充裕的时间,及早开展认证工作),在现场确认时须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考生对所填写的信息需保证其准确性,因个人填写错误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
推免生报名时间为年9月28日至10月5日每天9:00-22:00(网址:yz.chsi.com.cn/tm),推免资格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若再报名参加统考,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12-02
甘肃农业大学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解读11-27
江西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10-22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硕士介绍09-24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12-13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07-27
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考试报名表10-22
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07-26
农业信息化研究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