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推荐10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管理工作,规范放射诊疗许可行为,依据《行政许可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参照卫生部《放射诊疗许可发放管理程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遵照本程序,负责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相关事宜,依法履行对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遵行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公布受理机构名称、地点、受理和批准条件、审批时限等事项。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按照本程序要求,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放射诊疗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五条
医疗机构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及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包括一览表和证书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设备清单,放射防护与质控设备清单
(五)本年度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和质量控制检测报告、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报告(复印件)
(六)属于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需提交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复印件)
(七)2006年3月1日后新建、改建、扩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需提交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八)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
第六条
申请材料应使用A4 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使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使用12号字)。申报的各项内容应真实、完整。所有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加盖申请单位公章,并与原件核对。
对符合受理要求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向申请机构出具申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机构出具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应写明不受理原因。
第三章 审查与批准
第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审查。许可审查分资料审查和现场技术审查。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关机构或自行组织3名以上单数审查人员对申请单位执业条件进行技术审查。审查组应当包含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临床医(技)师、卫生防护专家。各地应建立放射诊疗专家库,制定培训和管理制度。专家应当熟悉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丰富的放射防护或放射诊疗临床实践经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家对审查意见负责。
第九条
现场技术审查内容和程序
(一)现场技术审查内容
1.场所及设备情况:放射诊疗项目布局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配备及性能情况;放射工作场所卫生防护、辐射标志及安全联锁装置等配置运行状况。
2.执业人员情况:人员专业及职称构成情况,人员培训及健康监护、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3.放射诊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情况:放射诊疗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程序性文件,质量控制和辐射检测设备,以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4.档案管理规范性:放射诊疗病案,场所及设备检测评价报告管理档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档案建立情况。
5.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及可操作性。
(二)现场技术审查程序
1.召开现场技术审查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现场审查专家及监督员,申请单位负责人,医务、防保及放射诊疗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议由卫生行政部门人员主持,会议内容包括:
(1)介绍审查组人员。
(2)选出审查组组长和指定现场审查记录员,确定专家分工。审查组长负责组织统筹各项技术审查,对技术审查结论负总责,各专家对个人意见负责。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总参会人员名单、各位专家审查意见。
(3)宣布现场审查日程安排及应遵守的原则。(4)申请单位介绍单位基本情况及放射诊疗筹办、开展情况。申请单位汇报必须包括上述技术审查的5方面内容。
2.现场审查。
3.现场审查专家组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及审查组成员,由审查组长主持。会议内容:(1)审查组各成员分别汇报现场审查意见。
(2)监督员、临床及放射防护专家形成现场审查意见和结论。现场审查结论分:“建议批准”、“建议整改后批准”和“建议不批准”。
(3)填写现场审核表。
4.召开现场技术审查反馈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组、申请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1)审查组长宣读技术审查意见及结论。(2)各专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3)卫生行政部门及申请单位负责人发言。
第十条
审查结论为“建议通过”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予以审批。
审查结论为“建议整改后通过”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场向医疗机构明确整改时限并发出《监督意见书》。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整改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整改报告。逾期不提交整改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按“不予通过”办理审批。
专家现场技术审查及申请单位整改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
第十一条 审查或复查结论为“建议不批准”的,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机关应及时将《不予许可决定书》通报申请单位医疗执业登记机关注销其医学影像科二级诊疗科目。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完成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核发、注销等许可管理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通报至核发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的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次年1月份公告本辖区内前年度取得和注销《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名录。
第四章 校验、变更和注销
第十三条
《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医疗机构向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校验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
(二)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
(三)本年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
(四)本年度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情况及检测报告;
(五)放射事件发生与处理情况。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校验申请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校验。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进行现场审核。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委托下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工作。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或诊疗项目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至第五条的要求向有变更项目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提交申请材料并在申请材料中注明变更内容。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六条至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放射诊疗许可变更手续。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许可的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予以公告:
(一)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二)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三)校验或者办理变更时不符合相关要求,且逾期不改正或者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四)歇业或者停止放射诊疗科目连续一年以上的;
(五)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的;
(六)依法应当注销《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应当悬挂在明显位置,接受监督;严禁伪造、涂改、转让、出借或倒卖。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及时在发证机关所在地的主要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在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办。
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纠正并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或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制度,加强对持证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每年对放射诊疗工作现场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检查中发现或接到举报并经核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放射诊疗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撤销《放射诊疗许可证》:
(一)医疗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二)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有多个执业地点,但负责人相同的,只需办理一个《放射诊疗许可证》,并注明各执业地址。
第二十四条
广东省卫生厅负责对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的医疗单位放射诊疗许可的审查、审批和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和《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通知》(粤卫〔2007〕131号)的有关要求进行分级审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将本级负责的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交由下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卫生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我国将从8月1日起对鲜奶、奶粉和乳清进口进行密切监督,要求进口商定期报告上述产品的进口信息。
根据《关于对鲜奶、奶粉和乳清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公告》,自2009年8月1日起对鲜奶、奶粉和乳清实行进口报告管理。
商务部委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负责上述产品进口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核对等日常工作。进口鲜奶、奶粉和乳清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备案,并将备案登记表抄报注册地省级及计划单列市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京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直接抄报商务部。
【现象】有人私自将住宅用的房屋改建成小店铺,今天是小商品,明天可能就成了一个餐饮店,不仅食品安全无法保证,且十分混乱。对于这样的乱象是否有相应的规定?
【条款】根据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或房地产权证书载明的用途使用物业,不得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
《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申请人申请餐饮服务许可时应提交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属于非居住性用房的房屋产权证明,租赁经营的还需提供租赁协议。《办法》在该条第二款中规定,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属新建项目尚未取得产证的,申请人应当提交规划等相关部门同意建设的有关证明;属其他性质的,应当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相关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该场所合法及用途的证明。
【解读】为确保餐饮经营场所的合法性和相对稳定性,避免行政机关卷入餐饮企业因使用不合法或者非授权转租场所而引发的诉讼纠纷,《办法》对经营场所房屋合法性进行了上述规定,乱象有法可依,餐饮服务良好秩序得到保障。
符合环境保护管理有关规定
【现象】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们来讲十分重要,餐饮店在城市中林立丛生,对其周边环境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想要办理餐饮服务企业的申请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条款】根据《上海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三条第三款,开办饮食服务项目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或者签署承诺书的,工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
根据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五条,选址卫生要求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由此,《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和上海市对餐饮服务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有相关规定的,申请人应当符合该规定要求。
【解读】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餐饮企业如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长期排放油烟或废水污染,易对餐饮环境卫生状况造成影响,甚至带来食品安全隐患;(2)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前,必须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因而要求企业在餐饮许可申请时提交环评证明;(3)根据调研座谈,餐饮企业普遍赞同将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明确设定到许可条件中,可有利于企业提前考虑租赁场所是否符合环评条件,减少投资风险;(4)可避免发生当事人因未取得环评,仅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个部门发出的许可证违法经营,造成环境油烟污染,居民向发证机关联名上访,最终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细化现场核查标准规范,
完善相关许可文书
【现象】餐饮单位种类众多,现场核查标准是否能够适应所有的餐饮单位呢?办证时的相关许可文书是否也有细化规定?
【条款】《办法》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整:(1)将中型饭店纳入第一类实施许可审查,以提高中型饭店硬件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上海市餐饮单位的卫生水平;(2)为加强学生集体用餐安全,《办法》在许可审查标准中,将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单列一类,以加强标准类别的针对性;(3)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上海市客运船舶餐饮服务许可审核要求(试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船舶供餐的许可条件。
【解读】根据国家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了餐饮单位分类,并制订了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发证条件,使其更具合理性与可行性。
《办法》进一步规范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的相关法律文书,细化和明确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证、变更、延续、注销的提交材料和审查要求,使行政许可工作更加规范,具有操作性。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现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企业也应当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食品安全以及管理意识。
【条款】《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解读】《办法》根据上述条款规定,将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作为许可条件之一,并对规章制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进行细化规定,具体包括: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场所环境卫生管理;设施设备卫生管理;清洗消毒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加工操作管理;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管理;消费者投诉管理。这些全面的规章制度,为企业有效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中央厨房许可条件设置
【现象】随着餐饮企业的不断发展,许多餐饮店不断开出连锁店。为保障所供应的菜肴有统一、良好的品质,中央厨房必不可少。设定中央厨房需要哪些许可条件?
【条款】《办法》对中央厨房设置了一些专门的许可条件:(1)明确中央厨房的性质为“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的单位”;(2)明确中央厨房不得加工配送的食品,包括:冷加工制作的高风险即食食品、自制的生食水产品、自制的乳制品(以乳制品为原料加工的冷冻饮品除外)、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食品;(3)中央厨房加工配送的食品,其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符合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范围的,应当符合食品生产许可的审查标准和要求。(4)中央厨房建立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要增加有关事项,包括: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规定、食品供应商遴选制度、关键环节操作规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食品检验制度、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5)规定了中央厨房场所的最小面积,“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并应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包装即食食品的车间应为专间形式,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
【解读】考虑到中央厨房加工工艺和供应品种多样化的特点,为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办法》
设定了上述中央厨房的许可条件,有效地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务执业许可办法
一、行政许可内容:
准许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为新生儿听力诊断检测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检测两个子项目。
二、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 第三十二条
(二)《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 第五条
(三)《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1、实验室检测机构符合年筛查量大于3万的区域卫生规划且符合许可条件方可获得批准。
2、新生儿听力检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卫生规划尚在研究制定中,还未正式出台,目前机构准入只须满足许可条件。
四、许可类型
(一)筹建申请
(二)新办申请
(三)变更申请
(四)校验申请:三年/次
(五)注销申请
五、行政许可条件:
依据《广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申请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
2、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3、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
4、技术条件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
六、申请材料:
筹建:
1、筹建报告书
2、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的有关信息(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人员、设备、技术条件等情况);
3、可行性报告;
4、筹建计划。
新办: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及副本;
2、申请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机构和听力检测机构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省级执业许可申请登记表》;
3、医疗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性质、所有制形式、法人基本情况、隶属关系、总业务用房面积、科室设置、各科室业务人员构成简况、重大设备以及机构特色)
4、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背景、目的和社会需求分析;人员、设备、技术条件可行性;筛查网络管理可行性;筛查工作运行流程和管理措施;有关资金来源及经费管理措施;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应承担的责任职责等);
5、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人员、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及工作场所的建筑设计平面图;
6、医学伦理委员会名单(包括成员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务、联系电话等情况);
7、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
8、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分工负责制度、材料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追踪随访制度、信息报告反馈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制度等)
以上所有材料必须装订成一册,一式七份。首页须附提交材料文件目录。
变更:
1、变更申请书—各种许可类型统一格式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3、变更内容的有关证明材料。
校验:
1、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2、校验申请书
3、工作报告
七、申请表格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省级执业许可申请登记表》,该申请表格可到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免费领取或在广东省卫生厅网站上免费下载。
八、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76号)
九、行政许可决定机关:
广东省卫生厅
十、行政许可程序:
(一)筹建:如下图示:
(二)新办:如下图示:
(三)变更:场地变更流程与新办相同。其他变更流程图如下:
(四)注销: 注销流程与新办相同,但是不需要“专家组评审及现场考核”。
(五)校验:对工作报告审查不合要求的,需要“专家组评审及现场考核”。
十一、行政许可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
十二、行政许可证件及有效期限: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每三年校验一次。
十三、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
领取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从医疗保健机构方可进行相应项目的新生儿疾病筛查。
十四、行政许可收费: 每证收取工本费10元。
十五、行政许可年审或年检:
未设县(市、区)的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街环境保护机构履行前款所规定的职责,但应依法予以公告。
第六条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审批制度调整项目目录的通知》(粤府〔2003〕30 号)的规定,《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颁发的排污许可证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颁发。
对排污许可证审批颁发权存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七条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排污许可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章 排污许可证发放条件
第八条 新建项目单位取得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生产经营的合法资质;
(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重新审核同意;
(三)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四)排放污染物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有总量控制要求的,还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和所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五)有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能力;设施委托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六)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
(七)按规定制定污染事故应急方案,配备相应的设施、装备;
(八) 按照标准和技术规范设置排污口;
(九)按规定应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已完成污染设施在线监控建设,并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第九条 新建项目试生产(运行)单位,其主要环保设施和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和落实,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符合条件的可取得排污许可证。
第十条 现有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其它合法经营资质;
(二)有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能力;设施委托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三)排放污染物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有总量控制要求的,还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和所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四)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
(五)按照标准和技术规范设置排污口;
(六)按规定应安装自动检测设备的,已完成污染设施在线监控建设,并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取得噪声排放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从事建筑施工的合法资质;
(二)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
(三)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四)具备噪声污染防治能力,落实了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章 排污许可证申领程序
第十二条 新建项目单位应在收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文件或同意试生产决定后15日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
未申领排污许可证的现有排污单位应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时间申请《排污许可证》。
建筑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
第十三条 新建项目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应当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其所在地市级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二)《全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与变更申报表》;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文件;
(五)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通知书复印件。
需要进行试生产的新建项目,在试生产期间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可不提供前款第(四)项材料,但需提供项目试生产(运行)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
第十四条 未申领排污许可证的现有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应当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其所在地市级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二)《全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与变更申报表》;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四)获得法定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最近一年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五)工商营业执照或其它合法经营资质证件复印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之前建成的在运行项目,排污单位可不提供前款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之后建成的在运行项目,排污单位未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应当补办相应环评审批手续后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单位申请噪声排放许可证,应当依照本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市级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三)《全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与变更申报表》;
(四)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机械设备清单;
(五)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六)从事建筑施工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呈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申请材料符合本实施细则要求的,应予以受理,并向申请者出具《排污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对申请资料不符合实施细则要求但可以通过补正达到要求的,应当场向申请者出具《排污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者需补充的内容。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资料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和本实施细则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3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者出具《排污许可证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逾期不予回复的,视为予以受理。
第十八条 受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审查,认为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受理部门可组织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检查意见。
对现有排污单位的污染防治能力不能准确把握的,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作为核查依据。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下列情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举行听证会:
(一)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
(二)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应当组织听证的。
新建项目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过程中已举行过听证的,其申请排污许可证可不再举行听证。
第二十条 排污许可的听证活动,由承担排污许可职能的机构组织,并有环境法制工作人员参加。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听证内容作为颁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并应当在许可决定中附具对听证会反映的主要观点采纳或者不予采纳的.说明。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排污许可证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不包括听证所需时间)依法做出颁发或者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的决定。做出颁发决定的,应向社会公布;做出不予颁发决定的,应书面告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新建项目单位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不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单位,并责令其继续落实相关审批或检查、验收要求。
新建项目在试生产期间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发证条件的,颁发与试生产期限相同并符合试生产要求的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未申领排污许可证的现有排污单位,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未达到本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一)不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一)项要求的,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并责令其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二)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一)项要求,但不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二)、(三)项要求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颁发与整改期限或治理期限相同并符合限期整改或治理要求的排污许可证;
(三)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一)、(三)项要求,但污染治理设施不够完备或排污口不规范以及未按规定完成污染设施在线监控建设并联网的,责令限期整改,颁发与整改期限相同并符合限期整改要求的排污许可证;
(四)位于禁止排放相关污染物区域内的,不予颁发相关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 现有排污单位在限期治理期间,应当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停产整顿,并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治理进度,在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提交按时完成治理要求的证明资料,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对达到治理要求的,由依法提请或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排污许可证;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原排污许可证自行失效,责令其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并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二十六条 现有排污单位在限期整改期间,应当积极落实整改要求,在期限届满前15日内,提交按时完成整改要求的证明资料,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对达到整改要求的,由作出限期整改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排污许可证;逾期未完成限期整改任务的,原排污许可证自行失效,责令其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五章 排污许可证的期限与内容
第二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是排污单位可以排污的法定凭证,除下列《排污许可证》应遵守特别规定外,《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为5年,届满换发排污许可证:
(一)试生产建设项目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经批准延期试生产验收期限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相应延长,但不得超过1年;
(二)限期治理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1年;
(三)限期整改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四)施工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施工最终期限。
第二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排污许可证正本应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持有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二)项目所属行业类别;
(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四)有效期限;
(五)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排污许可证副本除载明前款规定事项外,还应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排污口的数量,各排污口的名称、编号、位置;
(二)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限值、去向等要求;
(三)主要生产工艺;
(四)污染物处理工艺和能力;
(五)年审记录;
(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规定需要削减的数量及时限;
(七)污染物排放执行的国家或地方标准。
第六章 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持证单位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基本信息或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或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应在改变前15日内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递交《广东省排污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发证机关应在收到申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第三十条 污染物排放执行的国家或地方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功能区划等发生变化或环保法律法规对排污有新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对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进行变更。
第三十一条 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内暂停经营、中止排放三个月以上的,应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排污许可证缴交发证机关;恢复生产需排污的,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评估验收合格后,发回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排污许可证管理实行年度审核制度。
持证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颁发月份,在以后每年同一月份内向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年审手续,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广东省排污许可证年度审核申请审批表》;
(二)排污许可证正、副本;
(三)法定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最近一年符合规定频次要求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四)年审管理需要的其它材料。
发证机关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排污许可证载明的主要事项的审查。对年审合格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其《排污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审戳记。
第三十三条 年审不合格的或未按规定进行年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注销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排污许可证持证单位应将正本悬挂于主要办公场所或主要生产经营场所。
第三十五条 排污单位不得擅自涂改、伪造、出租、出借、买卖排污许可证,或者以其他方式擅自转让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后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持有人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发证机关递交《广东省排污许可证换证申请表》及当年《广东省排污许可证年度审核申请审批表》申请换证,发证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换证的决定。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予换证:
(一)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产品被列入淘汰或禁止目录,属于强制淘汰或禁止使用范围的;
(二)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浓度或总量控制指标,经限期治理,仍达不到要求的;
(三)排污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土地或环境功能经过调整,不适宜在该区域继续排放污染物的;
(四)排污口依法应予取缔或拆除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发生遗失、毁损的,排污单位应登报声明,并凭载有声明的报纸原件在15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补领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许可证发证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应当撤销排污许可证: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条件的申请人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五)依法应当撤销排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予以撤销。
第四十一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吊销其排污许可证:
(一)通过埋设暗管或者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将污水或者其他污染物不经处理而排入环境,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超过许可证规定排放标准或要求的;
(二)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将污染物未经处理或未经完全处理排入环境,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超过许可证规定排放标准或要求5倍以上的;
(三)在半年内两次以上超标排放,且排放的污染物平均浓度或数量超过许可证规定排放标准或要求5倍以上的;
(四)国家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年度控制指标20%的;
(五)未按时完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治理任务,情节严重的。
第四十二条 吊销排污许可证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的法律程序规定,并经发证部门行政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做出处理决定。
第四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被吊销后,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申请恢复排污许可证,应当按要求完成治理和整改任务,并在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做出守法排污承诺;其中受到行政罚款处罚的,还应足额缴纳相应的行政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细则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被吊销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其排污许可证恢复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注销排污许可证:
(一)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未申请换证的;
(二)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未达到规定条件,不予换证的;
(三)排污单位的资质被依法终止的;
(四)因停产、转产或其他原因终止排放污染物的;
(五)排污许可证被依法撤销、吊销的;
(六)未按规定进行年审,经发证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予改正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将许可证的发放、变更、年审、撤销、吊销、注销等情况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10日内将上季度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变更、年审、撤销、吊销、注销等信息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许可证中心数据库。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省环境信息中心负责建立全省排污许可证中心数据库,并负责制定排污许可证信息上报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统一处理全省排污许可证信息,定期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并向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粤建公告[2009]18号
现将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公告如下,本公告未涉及的其他具体办理工作流程,执行《广东省建设厅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规程》的规定。
一、行政许可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核准。
二、行政许可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第三十一条。
三、行政许可条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
四、申请材料目录
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按照下列要求提交资质申请材料。
(一)新申请资质核准申请材料
首次申请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含原已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桩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附件1)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项目分类表》(附件2)一式三份(通过http://www.gdcic.net/gdwsbs/下载填写);
2、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与所申请检测机构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复印件,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身份证、职称证书及与本检测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等复印件;
5、取得注册岩土、结构工程师资格人员的身份证、资格证、与本检测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等复印件(仅适用于申请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钢结构三类工程专项检测机构资质);
6、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职称证书、与本检测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等复印件;
7、检测人员的任职文件(凭证)、身份证、具有相应资格的省级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合格证、与本检测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等复印件;
8、工作场所的房产证或购置(租赁)发票(合同)复印件;
9、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或固定资产有效证明等复印件;
10、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复印件;
11、检测工作质量管理手册;
12、与申请资质的检测项目对应的典型检测试验报告一份(新设立的检测机构提供内部演练检测试验报告,原已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桩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提供正式桩基检测试验报告)。
第2至10项材料由工商注册地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原件并加盖核对章(在省工商注册登记单位由省建设厅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核对原件并加盖核对章)。
(二)资质增类增项申请材料
检测机构资质增类增项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附件1)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项目分类表》(附件2)一式三份(通过http://www.gdcic.net/gdwsbs/下载填写);
2、与所申请增类增项的检测项目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3、增类增项要求的相应人员身份证、资格证(职称证书)、具有相应资格的省级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合格证、与本检测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等复印件;
4、增加工作场所的房产证明或购置(租赁)发票(合同)的复印件;
5、增加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或固定资产有效证明等复印件;
6、增加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合格的复印件;
7、与增加检测项目对应的内部演练检测试验报告;
8、现有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第2至6项和第8项材料由工商注册地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原件并加盖核对章(在省工商注册登记单位由省建设厅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核对原件并加盖核对章)。
五、行政许可程序
1、登陆广东省建设厅行政许可办事一站式服务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网址:http://www.gdcic.net/gdwsbs/);
2、检测机构向当地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原件并出具意见(在省工商注册的检测机构可直接申报);
3、检测机构向省建设厅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提交资质申请材料;
4、省建设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查核;
5、省建设厅将审查结果进行公告,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申请单位,发出《行政许可决定书》,并颁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六、行政许可办理期限
1、省建设厅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在收到申请人的资质申请材料后,即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2、省建设厅受理资质申请后,在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在广东建设信息网上公告审查结果。
3、对符合法定条件和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七、受理时间
2009年5月11日至10月31日为初次受理时间,初次受理将按地区分批受理,具体受理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11月1日后将正常受理。
八、行政许可受理地址、联系电话
受理地址:广州市华乐路53号华乐大厦南塔14楼
联系电话:020-83754260
监督电话:020-83133661
附件: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项目分类表
市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许可服务细则
一、服务对象: 申请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单位或个人。
二、服务内容: 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检疫证明种类:
1、《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3、《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4、《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县境内)》
5、《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三、服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4号)
四、服务条件(申请检疫范围):
1、动物: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2、动物产品:指动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种蛋以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角、头、蹄等。
五、申请材料:
1、报检应随带动物或动物产品,动物需凭免疫证明或免疫标记信息资料;
2、不能随带报检动物或动物产品的,应提供该批动物或动物产品的原始检疫证明或其他免疫(消毒)证明,或者由本机构委派动物检疫员到现场实施检疫;
3、办理出县境检疫证明须填写《动物及动物产品报检登记表》;
4、野生动物报检应出示人工饲养或合法捕获的相关证明。
六、服务程序:
1、报检时限: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提前三天;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十五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随报随检;
2、动物检疫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检疫;
3、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作检疫标志;
4、一般情况下,动物、动物产品经检疫合格的立即出证;需经隔离饲养观察或实验室检测的,在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出证;
5、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不予办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6、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经消毒后给予办理《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七、收费依据: 依据《浙江省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验)收费标准》(浙价费[1995]63号)收取。
1、大家畜:动物3元/头、产品4元/头。
2、中家畜:动物2元/头、产品3元/头。
3、禽兔鸟类:动物0.2元/只;产品0.3元/只。
4、雏禽:动物0.09元/羽。
5、犬:动物3元/只、产品3元/只。
6、蜂动物检疫0.8元/箱。
7、大型野生动物检疫20元/头。
8、中型野生动物检疫10元/头。
9、小型野生动物检疫20元/头。
10、其他动物检疫2元/只。
11、实验小动物检疫0.4元/只。
12、零散脏器、碎肉产品检验0.09元/KG。
13、种蛋产品检验0.15/KG。
14、大、中、小皮张消毒0.8、0.5、0.1/张。
15、毛、蹄、骨、角消毒0.09/KG。
16、车、船、机仓喷雾0.4/M2、17、外包装消毒0.3/M2
八、办理时限:受理日起20个工作日。
九、服务部门:xx市动物检疫监督所 地
址:x路30号 联系电话:xxx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提交的材料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十条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
(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以及不属于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情形的说明材料;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有关条件的材料;
(六)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于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4日卫生部70号令发布,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许可办法》共分8章42条。共5058个字.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三章 审核与决定
第四章 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 第五章 许可证的管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一、制定本办法的依据和宗旨
为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加强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餐饮服务秩序,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行政许可法》 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制定本办法的意义。本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
二、餐饮服务实行许可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国家对餐饮服务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
三、许可办法的适用范围(从事餐饮服务需领取《许可证》)(1)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性活动。
餐饮服务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服务性,即餐饮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以及消费场所及设施;二是即时性,餐饮服务提供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等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活动,须遵守本办法。
(2)不包括食品摊贩和为餐饮服务者提供食品或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的规定,《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不适用于食品摊贩和为餐饮服务单位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主要理由是:《食品安全法》第29条已明确规定,食品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品半成品属于食品生产和流通行为,在分段监管体制下,该行为不属于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范畴。
(3)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范围。
《许可办法》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范围。从严格意义上讲,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配送行为,不具有餐饮服务的基本特征,不应纳入餐饮服务监管范畴。但集体用餐配送行为与生产加工、餐饮服务两段密切相联,故本办法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范围。
四、餐饮服务许可应遵循基本原则
餐饮服务许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依法许可原则。《许可办法》第5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二是分类许可原则。《许可办法》第4条规定,餐饮服务许可按照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
目前餐饮服务经营方式及规模分为:
1、特大型餐馆: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3000㎡以上(不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1000座以上(不含1000座)。
2、大型餐馆: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0~3000㎡(不含500㎡,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250~1000座(不含250座,含1000座)。
3、中型餐馆: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500㎡(不含150㎡,含5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250座(不含75座,含250座)。
4、小型餐馆: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以下(含15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人以下(含75座)。快餐店:以集中加工配送、当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供应形式。
5、小吃店:以点心、小吃为主要经营项目。
6、饮品店:以供应酒类、咖啡、茶水或者饮料为主。
7、食堂:设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工地等地点(场所),供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
8、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
餐饮服务的分级管理 涉外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
连锁企业、大型民营企业;
市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投资在500万以上企业; 单纯性餐饮业总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位;综合性餐饮业(含有客房、娱乐等设施)总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且餐饮服务场所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位;
特种行业(茶座、酒吧、咖啡厅、歌舞厅、洗浴场所等)总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且餐饮服务场所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位。
三是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公开,要求将餐饮服务许可的机关、范围、条件、程序、时限等向社会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许可办法》第6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
公平,要求对同一类申请人给予均等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公正,要求许可过程与许可结果符合客观、正义的要求; 便民,要求行政许可方式、程序等应当方便申请人申请。
五、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基本内容
《许可办法》规定的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许可机关。《餐饮服务许可证》受理和审批的许可机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二是许可条件。《许可办法》第9条规定了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这5个基本条件也就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准予许可的基本条件。
三是许可资料。《许可办法》第10条规定了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的材料。《许可办法》第11条特别强调,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四是许可程序。具体包括申请人申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审核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做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五是许可效力。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此外,《许可办法》第4章还对《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六、《许可办法》对餐饮服务许可时限的规定
按照提高效率、便民服务的基本要求,《许可办法》第15条和16条对餐饮服务许可时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餐饮服务许可的期限自申请之日起为30天。特殊情况下为40天,此时许可监管须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七、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
《餐饮服务许可证》是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依据。国家对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的具体要求:一是载明事项。《餐饮服务许可证》载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类别、备注、许可证号、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二是有效期限。《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临时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三是分别许可。同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在不同地点或者场所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四是悬挂摆放。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消费者明显可见处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经营地点或者场所改变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五是违禁行为。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
八、《许可办法》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除要求许可机关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时限等进行许可外,还规定了以下内容,强化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一是申请人知情权的保障。《许可办法》第5条、第6条规定,餐饮服务许可遵循公开原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第14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时,应当告知书面说明理由。第15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二是违法行为举报权的保障。《许可办法》第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三是不予许可救济权利的保障。《许可办法》第14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的同时,应当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四是监督权的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餐饮服务许可职责,应当自觉接受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的监督。
九、申请人的义务与责任(1)提出申请(2)提交有关资料
(3)保证对其申请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许可办法》第11条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为严肃查处申请人骗取许可证的行为,《许可办法》第36条规定,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该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撤销;该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许可办法》第37条规定,申请人被吊销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做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聘用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吊销许可证。
十、违法要追究相应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不符合餐饮经营要求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不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由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对有关工作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或者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
十一、食品药监部门的义务与责任:
(1)信息公开。包括许可程序与许可流程。
(2)对公示内容进行的咨询和疑问,均应给予答复、说明、解释,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3)有条件的应在网站公示许可信息,并提供格式文本的下载。(4)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资料注意保密。
十二、食品许可的六个意识: 责任意识 证据意识 程序意识 时效意识 自律意识 服务意识
十三、餐饮服务许可审查
包括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对经营现场核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6月21日发布并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按照推进分类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原则对餐饮服务申请进行审查。
(1)资格审查
申请人必须是有行为能力,能独立承担民事行政责任的公民或法人。如未满十八岁或患有精神疾病等。(2)资料审查
(3)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项目按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项、重点项、和一般项。现场核查结果实行综合判定。
餐饮服务许可审查按五大类别进行
第一类: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二类;中型餐馆,快餐店,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500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三类: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供餐人数50人以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第四类:建筑工地食堂; 第五类: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①以下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制定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安全检查计划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特大型、大型餐馆;
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
就餐人数500人及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②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可为兼职。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或情况说明;根据《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经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4年12月23日通过,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3月30日批准,现予公布)。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与餐饮服务有关的章节:
第十九条第四款 饮食服务业炉灶一律不得使用煤炭和重油,可以使用天然气、液化气、轻油、电能等清洁能源; 第三十四条 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污染,排放的油烟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的底层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不得将居民住宅楼中的住宅用作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律师执业行政许可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律师法》和司法部《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申请律师执业,应当符合《律师法》和《律师执业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除兼职律师执业外,申请人应当专职执业,并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
第三条 享受国家司法考试有关报名条件、考试合格优惠政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下列不同情形申请律师执业或变更执业机构:
(一)2002年参加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B证的,其申请律师执业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持有者相同,不受地域限制;
(二)2002年以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B证的,除已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申请执业不受地域限制外,应当在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的律师事务所申请执业;
(三)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C证的,应当在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的律师事务所申请执业。第四条 申请律师执业的人员(不含法律援助律师),应当在我省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并经实习地律师协会考核合格。
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人员,应当自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书一年内申请执业;超过一年申请执业的,应当由原律师协会重新进行考核。
第五条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应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在职人员。
第二章 律师执业许可程序
第六条 首次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设区市司法局(以下简称市司法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律师执业申请登记表》;
(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最高学历证书;
(四)《实习人员登记表》及实习证;
(五)律师事务所与申请人签定的不少于一年期限的聘用合同;
(六)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品行鉴定;
(七)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具的申请人未受过刑事处罚(过失犯罪除外)的证明(出具之日起60日内申请有效);
(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1、身份证、户籍证;户籍地与申请执业地不一致的,还应提交申请执业地的公安机关发放的居住证。
2、申请人与政府所属人才交流中心签定的档案保管合同或者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与律师协会共同出具的档案存放证明;人事档案已移交律师协会的,由市律师协会出具人事档案存放证明;人事档案存放在其他单位本人调出确有困难的,由档案存放单位出具档案无法调转的原因说明及档案存放证明报市司法局审核,无法调转的原因说明、档案存放证明及市司法局的审核意见作为申请材料一并提交。
档案存放证明的内容包括:存档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学历情况、职称情况、档案存放的起止时间、存放性质(个人或集体)、档案号、申请人的职业状况以及有无开除公职的记录。
(九)无其他职业的证明:
1、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员,提交原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批准辞职的正式文件;其他从业人员,提交已与原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协议书、证明书(由原单位人事部门与申请人共同签订)。
2、城镇户籍无业人员,提交国家统一印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或所在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无业证明;农村户籍无业人员,提交户籍所在地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无业证明。
3、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提交人事部门发放的退休证。
4、军队转业、复员、退伍人员,提交自主择业证、复员证、退伍证等。
上述1、2类人员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的,还应提交报到证。
(十)小二寸近期蓝底彩色正面免冠证件照一张(备注姓名和律师事务所名称)。
申请在国资律师事务所占编执业的,还应提交相关人事部门出具的录用、调动等文件。
第七条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除提交本实施办法第六条
(一)至
(五)项要求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人为高校教师的,提交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申请人目前在何系从事何种法学课程教育的证明;申请人为科研人员的,提交工作证和职称证。
(二)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人事档案存放在本单位及同意其兼职律师执业的证明。
第八条 法律援助机构的在编人员,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可以申请从事法律援助律师执业。
第九条 申请法律援助律师执业的,应当经主管司法局同意后,向所在地的市司法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法律援助律师执业申请登记表》;
(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最高学历证书;
(四)身份证;
(五)县级以上人事编制部门出具的法律援助机构设臵及核准编制的批文;
(六)申请人为法律援助机构正式在编人员的证明(干部调令、干部任职通知、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等);
(七)主管司法局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人事档案存放在本单位及申请人在所属法律援助机构工作满一年的证明;
(八)小二寸近期蓝底彩色正面免冠证件照一张(注明姓名及单位名称)。
第十条 申请到省直律师事务所执业的,申请人向省司法厅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
第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总所在外省,分所在我省的,其派驻律师换领律师执业证书,提交本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二)、(三)、(六)、(七)、(八)、(九)、(十)项规定的材料。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材料的原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身份证、学历证、居住证、教师资格证、职称证、就业失业登记证、退休证等证件材料同时提供复印件。受理机关核对无误后将证件原件退回申请人,并在其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及审核人签章。
第十三条 申请人应当详细、认真填写《律师执业申请登记表》,如实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真实情况。
申请人应当在《律师执业申请登记表》“律师执业申请书”一栏中,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无“不得从事律师职业的情形”等作出承诺和声明。在“工作简历”一栏中,一般从18周岁填起,起止时间前后衔接,工作经历真实可靠(除全日制脱产学习外,其他在职学习一般不作为工作经历)。
第十四条 市司法局应认真、全面地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并按照本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在五日内作出受理、补正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第十五条 市司法局应当自决定受理之日起十日内完成材料审查。经审查,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齐全出具审查意见,并以市司法局名义将初审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司法厅审核。
对于需要调查核实申请材料有关情况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也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或者委托县级司法局进行核实,核实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附在申报材料中。
第十六条 省司法厅收到市司法局报送的初审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后,按照省监察厅公布的《律师执业核准流程图》规定的程序、期限对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核,并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第三章 律师变更执业机构许可程序
第十七条 律师变更执业机构,应当向拟变更执业机构所在地的市司法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登记表》;
(三)律师事务所与申请人签定的不少于一年期限的聘用合同;
(四)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1、身份证、户籍证;户籍地与申请执业地不一致的,还应提交申请执业地的公安机关发放的居住证。
2、与拟变更执业机构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签定的档案保管合同或者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与律师协会共同出具的档案存放证明;人事档案已移交律师协会的,由律师协会出具档案存放证明。
3、兼职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的,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人事档案存放在本单位及同意其继续兼职执业的证明。
(五)律师执业证书;
(六)小二寸近期蓝底彩色正面免冠证件照一张(备注姓名和律师事务所名称)。申请人在填写《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申请表》“执业经历”一栏中,执业经历应从首次领取执业证之日起算,时间前后衔接,执业经历真实可靠。
第十八条 律师事务所原合伙人或国资所占编律师申请变更执业机构的,除提交本实施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合伙人变更的备案证明或者有关部门同意调动、辞职的文件证明。
第十九条 市司法局应当对变更申请和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应以市司法局名义出具初审意见,并连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司法厅审核。
省司法厅经过审核,对准予变更的,向申请人制发《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为申请人换发律师执业证书;对不准予变更的,向申请人制发《不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救济途径。
有关审查、核准、换证的程序和期限,按照首次申请律师执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十条 律师申请转到省直律师事务所执业的,由省司法厅办理变更执业机构手续。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
(一)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期间;
(二)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的,该所负责人、合伙人和对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负有直接责任的律师,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
(三)律师事务所应当终止的,在完成清算、办理注销前,该所负责人、合伙人和对律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律师,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
(四)合伙人、派驻律师未办理退出合伙、撤回派驻手续的;
(五)未参加律师执业考核或暂缓确定考核结果的。
第四章 律师执业证书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将律师执业证书上交原发证机关,按照首次申请律师执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申请人从省外律师事务所转到我省律师事务所执业的(不含派驻律师);
(二)申请人由兼职律师转为专职律师,或者由专职律师转为兼职律师的;
(三)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援助律师转为专职律师或者兼职律师的;
(四)申领C类律师执业证书后取得国家司法考试A(B)证资格,申请转为A(B)类律师执业证书的。上述情况可不提供实习证明材料,但需提交执业经历证明:申请人为第(一)项情况的,提交律师资格档案和执业档案调入证明;申请人为第(二)、(三)、(四)项情况,申请变更执业类别的,提交市司法局出具的执业经历证明。
第二十三条 执业律师因疾病、学习等个人原因无法正常执业的,可以申请暂停执业。
暂停执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未在规定期限内恢复律师执业的,一般按照《律师法》关于终止律师执业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申请暂停执业的,应向主管司法局提交《律师暂停执业申请表》、暂停执业原因的证明材料和律师执业证书。经主管司法局审核同意后,逐级将上述材料报省司法厅审查。
第二十五条 律师暂停执业原因消失后申请恢复执业的,应向主管司法局提交《律师恢复执业申请表》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未受刑事处罚证明。经主管司法局审核同意后,逐级报省司法厅审查。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司法厅撤销原准予执业的行政许可决定:
(一)申请人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准予执业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执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执业决定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司法局应当收回其律师执业证书(工作证书),逐级上交省司法厅注销:
(一)依法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二)原准予执业的许可决定被依法撤销的;
(三)本人不再从事律师职业申请注销的;
(四)与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解除聘用合同或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被注销,在六个月内未被其他律师事务所聘用的;
(五)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援助律师调离法律服务岗位或退休的;
(六)本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
(七)其他原因终止律师执业的。
因前款第(三)、(四)、(五)、(七)项规定情形被注销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重新申请执业的,按照首次申请律师执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八条 申请注销律师执业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销申请书(本人或律师事务所填写);
(二)《律师执业证书注销登记表》;
(三)律师执业证书;
(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终止聘用协议。有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终止执业情形,律师应当交回但拒不交回执业证书的,主管司法局应当提出申请,连同其他材料逐级报送省司法厅,由省司法厅予以公告注销。
第二十九条 律师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或者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的,由市司法局或者委托区县司法局在宣布或送达处罚决定时扣缴其执业证书,处罚期满时发还。
第三十条 律师应当依法使用和妥善保管律师执业证书,不得伪造、变造、涂改、出租、出借、抵押、转让和故意损毁。
律师执业证书遗失的,律师应当向主管司法局及时报告,并在地级以上报刊或河北法治网上刊登遗失声明。遗失声明应载明遗失的执业证书持证人姓名、执业类别、执业机构名称、执业证号和执业证书流水号。
第三十一条 律师执业证书遗失或因损毁影响正常使用的,应当向市司法局提交下列材料,逐级报省司法厅申请补发或者换发:
(一)补发(换发)律师执业证书申请书;
(二)律师执业证书因损毁申请换发的,提交破损的律师执业证书;
(三)小二寸近期蓝底彩色正面免冠证件照一张(备注姓名和律师事务所名称);
(四)律师执业证书遗失的,还应提交刊登遗失声明的证明。
第三十二条 市司法局收到换发、补发执业证书之日起五日内完成审查并上报省司法厅。省司法厅自收到申请十日内完成审查,符合规定的,换发、补发新的执业证;不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五章 其他
第三十三条 省外的执业律师,到我省申请执业的,应当先向省司法厅申请调取其法律职业资格(律师资格)档案和律师执业档案。
第三十四条 省司法厅在收到申请人调档材料后应当及时向有关省(区、市)司法厅(局)发函,调取申请人的资格档案和执业档案。申请人申请调档期限不计算在行政许可审核办理期限内。
第三十五条 律师执业行政许可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发现准予执业人员提供不实、虚假、伪造材料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可随时举报。一经核实,即撤销准予执业的行政许可决定,并注销被准予执业人员的律师执业证书。
第三十六条 申请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执业的,按照司法部有关规定办理。
【广东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推荐阅读:
广东省涉路工程许可安全技术评价办法10-01
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06-09
广东省交通厅设计变更管理细则01-15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07-10
广东省实施工会法10-18
广东车改实施方案01-07
广东实施方案最终定稿10-12
广东省水库管理11-16
广东省城市供水管理规定07-20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管理办法全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