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精选8篇)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等废弃物的管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粪便、动物尸骸、居民家庭装饰装修废弃物、绿化垃圾、餐饮垃圾(含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步骤推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政策措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

第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再生资源回收目录,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教育、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环境保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计生、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七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组织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配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所在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动员小区居民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监督小区清洁工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第八条 本市环卫、再生资源、物业管理、饮食、酒店等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工作纳入行业管理标准和自律规范,引导、督促会员单位遵守本规定。

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志愿者组织、环保组织等社会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宣传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各阶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同发展改革、商务、国土规划、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当包含生活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回收分拣、终处理设施的建设安排,包括建设地点、规模、处理方式等内容。编制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应当公开规划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经市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由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纳入城乡规划。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十条 本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

生活垃圾处理费专项用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收运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 本市各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公交视频、楼宇视频、网站、图册等宣传媒介增强市民的分类意识,培养市民的分类习惯。本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各新闻媒体应当根据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每周固定免费发布一定比例的公益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广告。

本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

商场、集贸市场、地铁、机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进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清扫、收集、运输、处置领域。

本市鼓励和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科技创新,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

第二章 源头减量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遵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安全性原则,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各类废弃物源头减量工作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第十四条 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本市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和要求,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对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予以标注并明确回收方式和回收地点。

第十五条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实行绿色办公,推广无纸化办公。

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可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商品。有关工作指引由市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推行净菜上市、洁净农副产品进城,限制和减少塑料袋使用。

第十七条 市发展改革、商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的要求和各自职责,制定配套性文件,推动生产、销售和流通各环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第三章 分类投放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组成、利用价值以及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行为。

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木料和织物等;

(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

(三)餐厨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是指餐饮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包括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以及家庭产生的花草、落叶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以外的混杂、难以分类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卫生巾、一次性纸尿布、餐巾纸、烟蒂、清扫渣土等。

第十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分类指南。

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区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实施细则等规定。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所在区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制定符合本辖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第二十条 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为责任人;单位自管的,自管的单位为责任人;

(二)农村居住区和转制社区,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责任人;

(三)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责任区,单位为责任人;

(四)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酒店、展览展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五)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站场、轨道交通车站、文化、体育、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六)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责任人。

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责任人。

第二十一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单位、个人做好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

(三)依据相关规定,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投放模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和整洁美观,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四)使用本市规定的不同颜色的垃圾收集袋分别收集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五)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到指定收集站(点),并交由经许可的单位收集运输。

第二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

投放生活垃圾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可回收物应当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企业)、个体回收人员;

(二)有害垃圾应当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点;

(三)厨余垃圾应当沥干水分后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

(四)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第二十三条 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垃圾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投放:

(一)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收运服务单位上门收集。

(二)废弃盆栽应当投放至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收集点,由收运单位按盆、泥、花(植物)分类收集运输。

(三)居民装饰装修中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应当装袋并按照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

(四)农资包装废弃物应当单独投放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收集点,其中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当投放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收集点。

(五)禁止将老鼠、禽畜等动物尸体与生活垃圾混合投放,动物尸体应当按规定单独投放处理。

禁止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第二十四条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络的布局规划,市供销总社负责具体实施该规划,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则,每1500户至2000户居民设置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每个街道应当至少设置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建筑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没有条件单独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可以与垃圾收集站合并设置。

鼓励物业服务小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就地设立便民回收点。

鼓励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

第二十五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整改意见,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告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其进行劝导。

市民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可以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投诉。

第四章 分类收集

第二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国土规划、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规范。市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纳入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规范中的有关内容。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根据规划设置标准,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本市规范要求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并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示。

第二十七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及本市的相关规范,按以下规定配置收集容器:

(一)居民住宅区收集点应当配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个住宅区或者社区至少设置1个可回收物和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二)商务、办公、生产区域应当配置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人行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应当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的设置不得妨碍消防通道。

第二十八条 每个自然村应当建设1座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有挡雨功能,做到无暴露,日产日清,并不得焚烧,保持收集点及周边环境整洁;

(二)收集点应当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和可回收物临时收集区;

(三)垃圾桶(厢)应当带盖密闭,选用不易被盗的材料制作,并配套专用运输车辆;

(四)定期清洁,定期喷洒消毒和灭蚊蝇药物。

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垃圾收集点及配套工具等进行编号标识,登记入册。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混合收集。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应当定期收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每日定时收集。

分类收集后的有害垃圾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由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有害垃圾贮存点负责临时贮存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不得在人行道、绿地、休闲区等公共区域堆放、分拣生活垃圾。

第三十条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督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五章 分类运输

第三十一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结合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配套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压缩转运设施,逐步推进大型多功能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建设。

市供销总社负责建设与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相配套的资源分拣中转站及分拣中心。

第三十二条 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转运机制,统一规范和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标识,规范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的站点、路线和时间。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监督、指导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将居民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到垃圾收集站(点)。

第三十三条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

运输有害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转移和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

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由经许可的单位按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与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第三十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的技术规范。

运输车辆应当标示明显的相应运输类别的生活垃圾标志,并保持全密闭,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沥液滴漏功能。

第三十五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和设备检测检查机制。运输车辆和设备应当安装生活垃圾运输进场电子卡,并符合地方技术规范。

第三十六条 从事生活垃圾收运、转运、压缩作业的服务单位,应当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生活垃圾类别、运输量、作业时间等,配备相应的运输设备和作业人员;

(二)不得混装混运,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滴漏污水;

(三)经过转运站转运的,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四)及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保持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

(五)对分类运输车辆和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设备实行日常养护,并规范作业,确保专用功能有效。

第三十七条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并每月向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八条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制定包括车辆应急调配、交通事故处理、运输路线变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联合执法检查。

第六章 分类处置

第四十条 本市生活垃圾处置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环境友好的处置技术;对可回收物采用循环利用,对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对餐厨垃圾采用生化处置等方式利用,对其他垃圾采用焚烧发电、填埋等方式能量利用,逐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四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采用园区化管理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再生利用、焚烧、生化、填埋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原则,编制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和园区管理规范。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管理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管理规范。

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鼓励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采用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先进处理技术。

第四十三条 可回收物应当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处置。在回收、再生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有害垃圾应当交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处置。

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由取得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的服务单位进行处置。

鼓励大型农贸、果蔬市场以及农村地区产生的餐厨垃圾采用生化处理等技术就近就地处理。支持开展农贸市场果蔬废弃物、厨余废弃物资源化深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应用。

第四十四条 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对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废玻璃、废竹木、废织物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处理。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管理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五条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并分类处置生活垃圾;

(二)处置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运行和管理,检修计划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建立管理台账,计量每日收运、进出场站和处置的生活垃圾,并将相关统计数据和报表报送主管部门;

(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五)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和超标报警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应当与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系统联网,并及时传输上报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安装摄像头、传感器、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便于实时在线远程监管;

(六)做好场(厂)区道路、厂房和垃圾处置设施设备及其辅助设施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状况良好、外观整洁;

(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八)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要求,按规定配备污染物治理设施,并正常运行;

(九)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月度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书、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监测等信息。

第四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调度工作,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营活动进行监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并根据其监管报告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第四十七条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按规定向所在地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产量等进行常规性调查,并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结果和评估报告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处理设施产生的水、气、声、渣等污染物进行监督性监测,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监督考核制度

第四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综合考核制度,并纳入各职能部门、各区政府管理绩效考评指标,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第四十九条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统计制度。从事生活垃圾分类作业的单位应当填写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信息,定期上报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公布上一的统计信息。

第五十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制度,搭建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应逐步与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回收信息系统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服务单位的信用档案,将服务单位的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等信息纳入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和环境卫生服务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

第五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二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和投诉电话;设置举报和投诉信箱。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举报、投诉。举报或者投诉的受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和依法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举报、投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投诉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处理举报、投诉的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有害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接受举报、投诉的部门应当及时移交相关主管部门处理。

第五十三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可以通过奖励、积分等方式,发动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具体奖励办法由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鼓励企业、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作为奖品通过积分等方式发动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本市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不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公益性宣传的,由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建设而未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不按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投放相应的废弃物的,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三)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处置居民装饰装修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的,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将老鼠、禽畜等动物尸体与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的,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二)项规定进行处罚;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七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予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没有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和投放方式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项和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未保持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完好和正常使用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四)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收集袋分别收集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五)项规定,将生活垃圾交由未经许可的单位收集运输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二、三款规定,混合收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在公共区域堆放、分拣生活垃圾的,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一)项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生活垃圾运输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予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运输车辆未标示相应标志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或者滴漏污水的,对每车次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生活垃圾在转运站没有密闭存放,或者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没有及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保持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未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相关信息并每月向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未取得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处置餐厨垃圾或者其他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八)项规定进行处罚。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不遵守作业规范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条 转移、处置有害垃圾违反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运输有害垃圾违反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

(二)未按规定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划的;

(三)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及建设运转和处理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或者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五)未按规定建立分类信息反馈和公开机制的,或者未及时反馈、公开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的;

(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活垃圾处置环境信息公开有关职责的;

(七)对举报、投诉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未及时依法处理或者未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者的;

(八)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第九章 附则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2

目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 广州在2011年4月1日开始实施《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1]。然而, 尽管相关部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大多数市民仍然表示难以执行垃圾分类[2]。在此, 笔者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研究出了一套Flash垃圾分类游戏的设计制作方案, 旨在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方法。

Flash是Adobe公司旗下的一款创建动画和多媒体内容的软件, 具备将矢量图的精确性和灵活性与位图、声音、视频融合在一起的特点, 特别适合创作美观的动画、高效网页和有趣的游戏, 其作品动感十足, 并且具有开发周期短等特点[3]。通过Flash游戏宣传垃圾分类能让玩家的动作成为动画的一部分, 通过点击、选择等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结果, 使信息的传达更加人性化, 更有趣味, 宣传教育效果更佳。

二、Flash游戏开发流程

一个完整的游戏开发流程通常包含五个阶段:计划阶段、组织阶段、开发阶段、控制阶段、发布阶段。但是对于开发一款Flash游戏来说, 其涉及到的资金、场地、人员、时间和硬件要求往往没有那么高, 其整个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垃圾分类游戏策划

(一) 游戏构思

游戏的构思主要考虑的是游戏的主题, 即这款游戏是什么样子的。本游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符合《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 游戏是整个垃圾分类方法的体现。

2. 游戏应具有游戏本身的乐趣, 从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过程挖掘游戏的可玩性。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4类。通过分析发现, 在实际生活中倒垃圾的过程分为4个环节: (1) 产出垃圾; (2) 判断垃圾类别; (3) 判别垃圾桶的颜色; (4) 完成垃圾分类。第 (2) 和 (3) 环节是垃圾分类的难点, 成为了整个游戏设计的核心。最终确定本游戏名为“环保卫士”, 整个游戏的内容为:城市中的一只垃圾虫不断地制造出各类生活垃圾, 严重污染环境, 身为环保卫士的垃圾桶为保护城市环境, 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判断垃圾的类型。整个游戏的流程如图2所示。

(二) 游戏风格定位

游戏风格是整个游戏的外貌, 通常透过游戏画面表现出来。一般会根据游戏的内容、游戏的类型或游戏面向的玩家来确定, 但同时受到技术的限制, 需根据开发软件的特性进行画面的选择, 发挥软件自身的优势, 实现游戏效果的最优化。综合以上考虑, “环保卫士”游戏风格的定位如下:

1.作品的整体风格确定为科幻和童话相结合的画面效果。角色和场景设计将展现出活泼可爱的卡通风格;色调风格采用简洁明快、活泼生动的颜色, 营造出科幻般的绚丽和童话般的格调。

2. 糅合广州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幻元素。

(三) 游戏类型

随着不断提高的游戏制作技术和不断突破创新的游戏题材, 一款游戏内部通常包含了多种游戏类型, 很难将一款游戏划分为某个单一的游戏类型。结合“环保卫士”游戏的主题和风格可以确定本游戏的类型趋近于目前相当流行的游戏《愤怒的小鸟》, 它在App Store中被归入动作类游戏, 而“环保卫士”游戏主要依靠玩家操作, 属于动作和益智类相结合的类型。

(四) 游戏运行平台

游戏运行平台指的是游戏运行的环境, 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目前游戏运行的硬件环境主要有:家用游戏机 (主要包括:索尼公司的Play Station、任天堂公司的Wii、微软公司的Xbox360等) 、掌上游戏机 (主要包括:索尼公司的Play Station Portable简称PSP、日本任天堂公司的Nintendo Dual Screen Lite简称:NDSL) 、街头游戏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

“环保卫士”属于Flash小游戏, 其运行平台主要是个人电脑和安装了Flash Player的智能手机。

四、游戏美工设计

(一) 角色设计

角色设计在一个故事或游戏中起到讲述故事和激发情感共鸣的作用, 角色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艺术驱动角色设计 (art-driven character design) 和故事驱动角色设计 (storydriven character design) [4]。

本游戏中的角色设计主要采用了艺术驱动角色设计模式, 先从角色的视觉外表考虑, 包括体型、衣着、武器、标志性物品等。以下是本游戏角色的设计:

1. 环保卫士:

从垃圾桶的形象展开, 分解垃圾桶中的各个形象要素, 如桶盖、桶身及细节等部分, 从分解出来的每个部分中寻找出机器人的元素, 最终将各元素重新变形组合成机器人形象, 如图3所示。

2. 垃圾虫:

“垃圾虫”这个称呼在广州地区主要用来形容乱扔垃圾和不断制造垃圾的人。由于这个形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属于虚拟形象, 为了让这个形象更真实可信, 可将它跟现实中的虫类结合起来, 如图4所示。

3. 垃圾:

主要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卡通化, 便于玩家分辨。由于生活垃圾众多, 主要是围绕垃圾分类办法里面提供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垃圾进行设计。

(二) 场景设计

游戏场景是指游戏中的角色可以到达的场地。一个好的场景设计能够使玩家沉醉在游戏的世界里面,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整个游戏设计的主题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将广州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五羊雕塑”、“海心塔”等标志性建筑呈现在画面中。同时游戏属于休闲益智的类型和可爱的卡通风格, 可将这些标志性建筑简化成剪影, 进行前景、中景、背景画面层次上的安排, 将画面处理得更简洁, 主体更突出, 如图5所示。

(三) 其它设计

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动作特效, 如爆炸、破碎等视觉效果, 这些视觉效果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玩家的操作并反馈给玩家游戏结果, 让玩家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使整个游戏的进程更加紧凑。在本游戏中主要出现的视觉效果有两个:

1. 垃圾分类错误, 即没有准确判断出垃圾的类别, 画面会出现错误的提示。

2. 垃圾分类正确, 即准确地判断出垃圾的类别, 画面会出现正确的提示。

(四) 整体合成效果

最终将各部分图形元素导入到Flash进行合成, 完成整个游戏的设计与图形制作, 游戏整体效果如图20、图21所示。

五、游戏图形制作

游戏图形制作过程中主要考虑时效性和技术性。本游戏的图形制作主要使用Illustrator软件, 因为Illustrator属于专业矢量图形制作软件, 拥有完备的图形制作工具, 图形制作兼有效果好、效率高的特点。Illustrator和Flash同属Adobe公司旗下的软件, 两者制作的图形在图形和色彩的兼容性上都非常好, Illustrator绘制的图形可以直接复制到Flash中使用。在图形制作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角色动作分解图形元素。角色图形的分解关系到后期动作的制作, 例如角色手部需要独立于身体部分制作, 方便手部运动。

2.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图形绘制方式, 有利于准确把握对象的外形。

(一) 角色图形制作

1.环保卫士角色制作

1) 头部制作

环保卫士的头部制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头部整体外观为带圆角椭圆形, 其制作过程分为4个步骤, 如图6所示。首先制作头部的整体外貌, 绘制一个正圆;接着绘制一个矩形, 利用矩形减去正圆得出半圆图形;最后实现图形尖角的圆角化处理, 圆角半径参数为0.2, 如图7所示。

图7圆角

环保卫士头部设计包括头部装饰及眼睛, 这两部分属于头部的局部。头部装饰绘制分3步, 首先是创建一个矩形, 接着在左右两边新添加两个锚点, 最后调整两个锚点位置, 形成装饰图形, 如图8所示。

眼睛的制作包含4个步骤, 如图9所示。首先绘制好一个半椭圆, 最终复制一份头部装饰图形减去半椭圆, 得到眼睛部分图形。

2) 身躯制作

身躯部分形态接近一个倒梯形, 如图10所示。首先绘制一个矩形, 接着调整上方的节点, 形成倒梯形状。由于形态角度过于锐利, 同样采取圆角处理方式, 完成身躯制作。

3) 机械手臂制作

机械手臂由3个部分构成, 如图11所示。首先绘制3个不同大小的矩形, 使三个图形在水平方向上居中对齐。接着修改手臂形状, 转换下方矩形左下角的顶点, 将直线修改成带弧度的曲线。最后选中上方和下方图形, 采用图形圆角处理方式, 完成机器手臂的制作。

4) 合成环保卫士角色

将头部图形、眼睛图形、身躯图形、手臂图形和足部图形进行组合, 如图12所示。利用颜色填充工具分别对4个垃圾桶各部分填充适当的颜色, 如图13所示。

2.垃圾虫角色制作

垃圾虫角色由尾巴、身躯、头部、眼睛4个部分组成, 其制作的方法思路与环保卫士的制作思路大同小异, 最终完成的效果如图14所示。

(二) 场景图形制作

由于游戏场景当中不存在动作, 只需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绘制方式。首先对整体场景进行各要素的分析, 分解成3个主要部分:天空、建筑、绿地。

1.天空的制作

天空由蓝天和白云两部分组成, 如图15所示。其制作方式是首先绘制一个矩形, 填充蓝白渐变颜色, 上边颜色值为浅蓝色R:68G:179B:240, 下方颜色为:R:255G:255B:227, 类型为线形, 角度设置为90度, 如图16所示。

接着制作白云图形, 绘制4个白色矩形, 然后将矩形变形为不规则形态, 形成飘逸的云烟。同时调整“不透明度”为“31%”, 让云烟产生半透明效果。

2.建筑物的制作

首先通过网络下载一张“五羊雕塑”的正面照片, 以图片作为参考对象, 沿着“五羊雕塑”的轮廓绘制出“五羊”的概貌。完成整体轮廓绘制后, 为营造一种立体感, 在图形的边沿适当加入部分暗面丰富画面层次, 如图17所示。

由于建筑物只是作为游戏背景出现, 在绘制的时侯只要把握建筑物大体的外轮廓即可,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绘制工作量, 还能减轻游戏的运算负荷, 加快游戏运算速度, 增强游戏画面的流畅性。其他标志性建筑, 在整个制作方式上跟“五羊”的制作一致, 在此不再赘述。最终将场景图形元素进行组合, 完成游戏场景的制作, 如图18所示。

(三) 其它元素制作

游戏中除了主要的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外, 还包括界面元素和垃圾元素的制作,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文明之星”的制作方法。

“文明之星”是文明广州的标志, 在游戏中属于奖励品。首先从网络上下载文明之星的图片, 如图19所示, 将其直接导入到Illustrator中进行修改。在这里主要将位图转换成矢量图, 将文字部分删除, 同时将黑色图形改成红色, 删除轮廓填充, 完成“文明之星”制作。

六、结语

本文针对《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 研究并实现了一款名为“环保卫士”的Flash垃圾分类游戏设计方案, 给出了一整套垃圾分类游戏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包含了游戏的构思、风格的定位、类型的确定、平台的选择和美工设计等整个游戏设计制作内容。本游戏设计符合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要求, 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为环保动漫产业的发展和环保宣传方式带来了更广阔的思路。本文目前只是进行了游戏设计及制作上的探索, 仍需要在游戏用户交互上进行实践性研究, 以期完善整个游戏设计。

参考文献

[1]何颖思.垃圾分类今天开始.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4/01/content_1309771.htm, 2011-04-01

[2]佚名.[第一争议]垃圾分类:广州首功还是再次失败.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4/08/5620122_0.shtml, 2011-04-07

[3]李畅.基于Flash的二维游戏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广州垃圾分类探索前行 篇3

屈指算来,广州市垃圾分类从1992年至今已走过了23个春秋,试点推广亦有15个年头,历经宣传教育、全民动员(1992-1999),先行试点(2000-2009)和全面推广(2010-)三大阶段,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始终在探索中前行,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全在贵在坚持。

从2014年5月开始,广州市示范推广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先后在增城等8个区建立示范街、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示范点已回收废玻璃2416吨、废木材1502吨、废塑胶1400吨、废碎布8万吨,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源头分类和二次分拣,大大减少了焚烧、填埋处理的垃圾量。

2015年2月16日,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鼓励和扶持第三方参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走出了一条以物质回收利用促进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手”合力 勇于创新 探索前行

广州市垃圾分类实践的最大收获是让全社会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治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垃圾分类并非举手之劳,需要三“手”合力。一是公众的“急公之手”,需要公众举起“急公之手”,热心公益,齐心参与;二是政府的“有形之手”,需要政府用好“有形之手”,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乐于分类;三是市场的“无形之手”,需要全社会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和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求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三“手”合力做好垃圾分类需要凝聚公众、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可谓题中之义。

那么,如何把握公众、政府和市场之手,这是垃圾分类实践的难点。广州市推动垃圾分类之初,虽然市场经济显示了活力,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仍然很大,社会凝聚力又有所弱化,更兼数量超过户籍人口的流动群体存在城市认同等问题。可以说,实施之初,推行垃圾分类既无经验可循,又要化解制度惯性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再有,鉴于广州市经济、社会、人口、地理、历史,以及垃圾特性等具有的地域特点,广州市只能在借鉴但不能照搬其他城市做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且行且试,构建“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垃圾分类的“广州模式”,这是广州市垃圾分类实践的重头戏。

回顾以往,可以说,广州市垃圾分类的“模式”试点一直走在路上,但是真正称得上“模式”的试点都是围绕引导垃圾产生者自觉分类展开的。

模式试点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分类方法的试点,二是关于第三方企业化服务的试点。从长远来讲,垃圾分类实质上就是从源头进行分类,垃圾产生者按照规定和要求,对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排放。但是,在垃圾产生者未形成自觉分类习惯,而垃圾分类又必须展现其优势时,就必须探索可行且可持续的分类模式。这段路程一直“走”到了2013年,广州市才在理念上实现了从源头细分,过渡到源头粗分加二次细分的二级分类。而在硬件建设方面,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次分拣设施,力争在源头上湿垃圾不混入干垃圾和推动干垃圾二次集中分选,这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广州市垃圾分类的重点工作。

随着二级分类方法的逐渐明晰和推广,人力不持久、补贴出师无名和分类垃圾得不到分类处理又成为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市开始探讨引入第三方回收利用低值可回收物,并将服务延伸到源头,引导、指导和督促公众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而在此前,广州市已试点过企业主导分类与政府主导分类。即:企业主导的“东湖模式”和政府主导的“广卫模式”。但是因为条件尚不成熟,“东湖模式”和“广卫模式”难以为继。其实,这两个模式的重点就是探讨政府、公众和第三方良性互动的机制,以及保障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即以物质回收利用促进垃圾分类的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之后,从2014年5月开始,广州市先后在8个区的街、镇,试点推广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2015年2月16日,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和鼓励扶持第三方参与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工作。至此,广州市走出了一条坚持二级分类、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促进垃圾分类和第三方企业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同时,广州市还在具体操作层面创新了许多做法,诸如专袋投放、定时定点、直收直运(垃圾不落地)等,出现了“南都模式”、“南华西模式”、“垃圾分类广州范本”、“新快样本”等一些新的做法。

建章立制 完善机构 强化引导

为了保障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可持续发展,职能部门逐步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督导机制。

一是建章立制。为推动垃圾分类依法开展,出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及《广州市全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意见》、《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及奖励办法(试行)》等系列配套文件,建立了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奖罚并举的量化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为激励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排放,广州市相继出台了“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阶梯式计费”、“区域生态补偿”和“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等管理办法,并积极探讨垃圾收费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经济激励政策与制度,强化利益驱动作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完善为各级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源头减量和分类排放、强化物质回收利用提供了坚实有效的保障。

nlc202309051559

二是完善机构。为有效、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全面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广州市成立了市级和区级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办公室,下设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区城市管理局(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参照设置了垃圾分类管理科(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考核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此外,为推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广州市首次在市级层面成立公众咨询机构——广州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拥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直接参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决策,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强化引导。为强化垃圾分类引导和监督,广州市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形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机关和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市国有企业间的对口包街、镇挂点督导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督导员,开展宣传、引导和指导居民做好源头分类。垃圾分类督导机制的建立健全,传达了政府推广垃圾分类的决心与信心,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有力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

宣传动员 形式多样 有声有色

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离不开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活动。对此,广州市的具体做法是广泛动员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新闻媒体、驻穗机构等,坚持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以及开办“广州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展全市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宣传发动“万人行”等主题活动。同时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公咨委委员、“环保达人”等,定期举办讲座,组织召开现场示范推广和交流等活动。在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的推动下,媒体深入学校、社区、工地等采访报道,向公众介绍垃圾分类的长远意义、经验和知识,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供)

(责任编辑:李静敏)

相关链接

问题与对策

垃圾分类为何叫好不叫座

问题:201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推行垃圾分类的公众知晓率高达90%以上,但是全民的参与率却不足30%,分类投放率仅占10%左右。通过实际走访,公众不是不知道垃圾要分类,也不是不赞成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垃圾桶分类标识不清晰、无奖惩措施、前分后混分类了也没用等等。

对策:尽管人人都产生和排放垃圾,人人都从垃圾分类治理中受益,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自愿地做到垃圾分类,维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对此,广州市的做法是制度先行,具体措施是按城市节点、区位划片,重点治理,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强化激励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完善督导机制等,同时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

分类垃圾为何做不到分类处理

问题: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分类处理、物尽其用”。这其中,分类标准决定着分类处理的方式方法。

广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物、其他垃圾”四个标准,主旨是配套发展可回收物和餐厨垃圾的物质利用产业,尤其是优先发展可回收物的物质利用产业。垃圾分类的可回收物是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只有微利甚至蚀本,且又长期得不到财政扶持,不能吸引投资,即使现有工业产能也不愿涉足,致使分类垃圾得不到分类处理。

对策:2015年2月16日,《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办法》明确了视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为垃圾处理方式之一的予以补贴,以此吸引企业和资金进入低值可回收物的物质利用板块,发挥了逆向物流生产力的作用。

大件垃圾收运体系有待完善

问题: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有其排放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废旧家具和卫生用具类大件垃圾随意排放、家电类大件垃圾私自回收与地下拆解的现象比较普遍。广州市的有害垃圾分类与处置权属两个部门,从分类到处置全程衔接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处理体系。

对策:建立相对独立的处理与收运体系。广州市大件垃圾排放与回收利用正在进行规范管理,今年将在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加大对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服务、收集、运输与回收过程一体化收运体系建设。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4

垃 圾 分 类 调 查 报 告

四(4)班 星光小队

2017年2月5日

关于对杭州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杭州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垃圾也越来越难处理。

其实,垃圾并不是污染环境的魔鬼,它也是一种资源,只是放错了时间和地点。因为垃圾中含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比如: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厂空间,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又如:废玻璃回收再造,可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公斤、煤炭10吨、电力400度……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对垃圾加以合理利用,就不单单是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那么简单了,还会影响环境卫生,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于2017年2月5日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问题的问卷调查。目的是想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究竟了解多少,是否做好了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准备。

二、调查方法、对象及地点:

我们采用的主要是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都是杭州市普通市民。实地调查的地点是商场、影院等(拱墅区上塘高架旁边)。

三、问卷调查情况:

1/6 这次调查我们一共发了30张问卷,收回30张,有效率100%。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您认为垃圾分类是否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吗?()

A、有利 B、比较有利 C、没有影响 D、不太有利

2、您是否赞成垃圾分类?()

A、赞成 B、中立 C、不赞成

3、请问您家里处理垃圾的方式有:()

A、未出售也未分类,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B、除废品出售外分类后投放到垃圾箱 C、除废品出售外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2/6

4、如果您家附近垃圾箱功能分类,您愿意将自家垃圾分类投入分类箱吗?()

A、愿意 B、基本愿意 C、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D、费事,不管它

5、家里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6、为方便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您是否赞成使用专用垃圾袋?()

A、愿意 B、不一定,看是否收费 C、不赞成

3/6

7、(多选题)您认为在什么地方可以设置可回收垃圾桶?()

A、公交车站 B、小区门口 C、超市门口 D、商场里面

E、学校里面 F、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 G、其它(你可以提出来)

8、(多选题)您认为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哪些?

A、公众环保意识 B、设施不完善 C、宣传力度不够 D、公众对垃圾分类回收了解甚少 E、职能部门推动不力

9、(多选题)您觉得以怎样的方式有助于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垃圾科学分类回收的工作?(A、海报图片、广播、电视台、网络宣传、讲座宣传等 B、增设多种分类垃圾桶 C、设立固定回收站点 D、强制性分类

E、提供更高的垃圾回收资金)

4/6

10、从长远来看,您是否赞成采取以垃圾袋为单位计量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取代现有按户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方式)()

A、赞成 B、看情况,如果大家赞成我也赞成 C、不赞成

11、您清楚垃圾如何分类吗?()

A、清楚 B、比较清楚 C、比较模糊 D、不清楚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三章 规划、建设及管理 第四章 分类标准和分类投放 第五章 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置 第六章 保障与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及依据】 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德阳市城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管理。第三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视为规定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第四条【总体原则】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全市统筹、属地负责、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五条【分类智能化】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投放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支持社会资金投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循环利用以及相关科技研发。

第六条【参与主体】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第七条【全民参与】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其服务和管理的范围内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等工作。

第八条【举报投诉】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的违法线索经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查属实的,依法予以奖励。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九条【政府职责】

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活动,动员、组织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第十条【主管部门职责】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和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组织制订生活垃圾分类目标,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行为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三)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引,确定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和分类设施配置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四)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生活垃圾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

(五)建立并公布举报投诉渠道,依法处理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行为;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一条【相关部门职责】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负责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负责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等相关工作;

(二)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预留和控制相应的设施用地;

(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四)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移交;

(五)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与运行资金投入的监督管理,参与相关收费政策的制定和修改;

(六)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工作,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七)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监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垃圾的处置;

(八)公安机关负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依法查处利用生活垃圾加工的油脂等危害环境与人身健康的犯罪行为;

(九)文广新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公益宣传,引导媒体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常识;

(十)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推进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指导乡镇易腐垃圾就地生态处理;

(十一)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游客分类投放;

(十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课程和课外读物,指导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等活动;

(十三)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党政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三章 规划、建设及管理

第十二条【规划实施】

市、县(市、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编制相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配套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设施的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纳入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规划项目许可审查时,应当就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建设征求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用地要求】

纳入本市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用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十四条【建设要求】

市、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要求,建设工程配套的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单位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配套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设施的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用地面积、位置和功能,并予以公示。新建住宅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设施的位置、功能等内容。

第十五条【公共场所设施建设】

码头、车站、港口、公园、商场等公共设施、场所,应当按照标准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第十六条【分类设施要求】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采取密闭、渗沥液处理、防臭、防渗、防尘、防噪声等污染防控措施。

建设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应当符合《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容器表面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的标志,便于识别和投放。

第十七条【设施用途改变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拆除、迁移、改建或者改变其用途的,应当经所在地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核准,并按照规定先行重建、补建或者提供替代设施,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章 分类标准和分类投放

第十八条【分类标准】

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为四类:

(一)可回收物

主要品种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二)易腐垃圾

主要品种包括: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集体供餐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三)有害垃圾

主要品种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四)其他收垃圾:是指以上分类类别以外的所有垃圾。包括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以及其他混杂、污染、难分类的塑料类、玻璃类、纸类、布类、木类、金属类等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实行单独分类。第十九条【分类投放】

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抛洒、倾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类投放:

(一)可回收物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交售给经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

(二)易腐垃圾投放至易腐垃圾收集容器;

(三)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四)其他收垃圾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其中废旧家具等大件废弃物品按照规定单独堆放;

(五)国家、省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其他规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向社会公布,并适时修订。

第二十条【责任区制度】

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区制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责任区范围及责任人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卫生责任区范围及责任人相同。

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服务的,物业服务单位为责任人;单位自管的,自管单位为责任人。农村居住区,村民委员会为责任人;

(二)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办公管理区域,本单位为责任人;

(三)公共建筑,所有权人为责任人;所有权人委托管理的,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责任人;

(五)集贸市场、商场、展览展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单位为责任人;

(六)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场站、轨道交通车站、码头港口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为责任人;河道、湖泊及其管理范围,管理单位为责任人;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七)城市道路、公路及其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等附属设施,清扫保洁单位为责任人。

按照前款规定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所在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居(村)民委员会予以确定。

第二十一条【责任人义务】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履行下列义务: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指导、监督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三)设置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整洁;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四)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

(五)将生活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

(六)及时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生活垃圾的行为;

(七)国家、省和本市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二条【责任人报告义务】

责任人应当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和运输等情况,定期向所在地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住宅区分类投放要求】

住宅区内的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相对集中分类投放。

前款规定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确定,并在住宅区内显著位置公示告知。

第二十四条【环保要求】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生活垃圾减量化实施计划,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办公,鼓励商品减量化包装、餐饮适当消费、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使用、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

第五章 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置

第二十五条【禁止规定】

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期收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时收集。具体时间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六条【分类运输】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可回收物运输至经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单位。

有害垃圾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运输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的贮存点。

易腐垃圾和其他收垃圾按照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运输至符合规定的处置场所。

第二十七条【农村垃圾分类】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专门队伍,或者通过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委托具备专业技术条件的单位,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

第二十八条【收集运输单位要求】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生活垃圾收集量、分类方法、作业时间等,配备压缩式收集设备以及符合要求的人员;

(二)按时、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并分类运输至规定的转运站或者处置场所,不得混装混运、随意倾倒、丢弃、遗洒、堆放,不得接收未分类的生活垃圾;

(三)收集、运输车辆保持密闭、完好和整洁,必须具有垃圾分类的标识;

(四)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五)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并向所在地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报告;

(六)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应急方案,报所在地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备案;

(七)国家、省和本市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九条【处置单位要求】

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理生活垃圾,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配置处置设施以及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二)建立处置台账,记录每日生活垃圾的运输单位、种类、数量,并按照规定报送数据、报表等;

(三)按照规定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定期进行水、气、噪声、土壤等环境影响监测,防止周边环境污染;

(四)按照要求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并将数据传送至生活垃圾管理信息系统;

(五)制定生活垃圾处置应急方案,报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备案;

(六)未经批准,不得停业、歇业或停产检修。确需停业、歇业或停产检修的,应当提前3个月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征得其同意;

(七)国家、省、本市的其他规定。

第三十条【专项垃圾处置】

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六章 保障与监督

第三十一条【补贴与收费制度】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予以补贴。补贴方式与标准,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会同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建立价格激励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适时建立生活垃圾按质计价、按量收费制度。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照财政、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促进措施】

鼓励生产者、销售者采取以旧换新等措施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及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鼓励废弃织物进行资源性回收再造。

第三十三条【宣传教育】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纳入“节能周”“全国低碳日”等环保活动的宣传内容,集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宣传推广。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宣传教育计划,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根据相关规定,适时在黄金时段或者显著版面进行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四条【目标考核】

市人民政府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并定期公布结果。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辖区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和标准。

第三十五条【企业评价制度】 本市建立生活垃圾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服务企业的从业条件、作业实施、履行协议、台账和数据报送,以及分类收集和处置的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置效果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纳入企业信用档案,作为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和处置作业服务企业招标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监督员制度】

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处置社会监督员制度。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聘请生活垃圾处置社会监督员,参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社会监督员中应当有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周边居民代表。

社会监督员有权监督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行,进入相关场所,了解污染防控措施的实施和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的遵守情况,查阅环境监测数据。处置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协助。

第三十七条【突发事件处置】

因突发性事件等原因,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或者处置服务企业无法正常作业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生活垃圾。

第三十八条【不良记录】

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义务并被行政处罚的,城市管理及有关部门应当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并将记录纳入征信系统。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处罚指引】

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管理部门及个人责任追究】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职责的,由有权机关责令限期纠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单位和个人处罚】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不履行义务,责任区的容貌秩序、环境卫生未达到有关标准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单位处罚】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单位和个人处罚】 违反本办法规定,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第八章本办法自 则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6

《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17年元旦实施,下面是详细内容。

《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1月30日审查批准,将于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促进美丽、美好银川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银川市城管局局长邱志军表示,《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后,城管局将结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关于垃圾强制分类的要求,到银川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垃圾回收利用率35%以上的总目标,将联合银川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制定银川市垃圾分类5-未来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同时,建立垃圾分类考核和奖罚机制,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机制,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市、辖区政府、城管部门及街道和物业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从而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开展。

银川市目前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240吨,高峰期达1960吨,银川市共处理生活垃圾42万吨,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递增,按照现行“产生多少-收运多少”的被动垃圾处理模式,银川市势必出现“垃圾围城”危机。为尽快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目标,20银川市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政府下拨专项资金,按照“能卖则卖,有害单分,干湿分离”的原则,建立资源垃圾、厨余垃圾、一般垃圾、有毒垃圾四类收集系统,对银川市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目前试点工作选择33个居民小区、1所院校、5所中学、6所小学和5处公共场所开展,试点区域覆盖居民10万人,师生3万人。

据悉,银川市自年7月28日在金凤区宝湖天下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各类宣传彩页手册15万份,开展宣传活动180场次,分别在试点单位投放了资源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箱、旧衣物回收箱“凤娃”、饮料瓶回收机和“六统一”密闭式电动车。并通过开展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清除公厕异味、向社会车辆免费发放车载垃圾箱杜绝车窗抛物、建立“银之鹊爱心屋”回收捐赠旧衣物、资源垃圾及厨余垃圾定时定点回收兑换蔬菜和生活日用品、利用“互联网”回收资源垃圾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共回收旧衣物40万件,资源垃圾30吨,厨余垃圾40吨,制作有机肥料4吨。

以下是条例全文:

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动物尸骸、居民家庭装饰装修废弃物、绿化垃圾等废弃物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第五条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等政策措施,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是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

市辖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并接受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公益宣传,适时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公众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对公众开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宣传教育基地。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第八条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以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循环利用以及相关科技研发活动。

第九条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市、市辖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建立奖励、积分等机制,鼓励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十条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纳入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设项目审查时,应当就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建设征求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用地面积、位置和功能。

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总投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新建商品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

第十三条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公园、广场、体育等公共场所,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第三章分类与管理

第十四条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分类指南。

市辖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实施细则等。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所在区域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制定符合本辖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机关、驻银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办公和生产场所,由各单位负责;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单位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

(二)住宅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业主自行管理物业的,由业主委员会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且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

(三)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

(四)机场、客运站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按照前款规定不能确定管理责任人的,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

第十六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

(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指导、监督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三)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分类方法,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完好和整洁美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四)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分类收集、贮存生活垃圾;

(五)及时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行为;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7

一、垃圾分类收集中的环境管理

1. 垃圾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比较。

垃圾混合收集具有一次性投入、运行成本低, 以及对人员素质和技术程度要求低的特点。但在混合收集时, 垃圾中容易混入危险废物, 如废电池、日光灯管和废油等, 不利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特别环境管理, 并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与之相对, 垃圾分类收集具有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优点, 但具有投入人、财、物多的缺点。

2. 垃圾分类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试点城市基本上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危险物质和可回收垃圾3类。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 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1) 市民的分类收集意识并不高, 管理部门采取的宣传教育措施也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和运动式的。

(2)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费用靠政府全额财政拨款, 配套资金缺乏, 融资渠道不畅。

(3) 垃圾分类收集主体间衔接不合理, 缺乏中间环节, 尤其是在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

(4) 公众参与不够, 公益性环保组织的参与停留在宣传教育阶段, 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其环境管理的途径, 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5) 环卫部门和保洁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垃圾收集方式, 不适应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如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方法和收集方式掌握不准。

(6)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效率低而且技术含量少。目前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缺乏足够数量和适宜素质的工作人员。

(7)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不能适应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的需要。

3. 垃圾分类收集中的环境管理对策。

(1) 垃圾分类收集要坚持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鼓励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

(2) 生活垃圾环境管理应从源头抓起, 逐步过渡到垃圾收集企业负责社区、小区、居民住宅等源头的生产垃圾收集工作, 避免多头管理, 多头收费。

(3) 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 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

(4) 加强环境行政管理。环境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国家环境管理、省级环境管理和城市环境管理, 需要公众参与管理。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 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分类收集。这样, 只有全社会形成了封闭的“分类收集——再利用——消费——再分类收集”的资源循环利用环, 建立起完整的系统, 垃圾分类收集才可能持久。

二、垃圾集中处理中的环境管理

垃圾集中处理的方法有填埋、堆肥、焚烧3种, 垃圾集中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环境管理对策有以下方面。

1. 填埋。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集中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大多数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简易填埋, 忽视了垃圾处理中的环境管理。填埋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严重。因此, 卫生填埋是垃圾集中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兴建填埋场应当实施“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

2. 堆肥。

食物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机垃圾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等特点, 对其集中处理, 如堆肥, 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 而且使之与其他垃圾成分分离, 加快了垃圾分类, 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但由于堆肥存在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发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产生大量甲烷、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爆炸等问题, 因此, 堆肥场所应远离地下水源地, 选择易通风地。

3. 焚烧。

焚烧的成本很大, 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遍。焚烧易产生局部大气污染。因此, 垃圾焚烧场的建立应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

三、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集中处理的环境管理原则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篇8

【关键词】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拟实验;环境意识行为;可行性建议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城市的加速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带来生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校园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如果高校生活垃圾没有妥善处理,它不仅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而且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根据高校生活垃圾情况在校内实践以分类模式为基础的高校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如果在高校能够成功推行,其他领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垃圾的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一、我国高校生活垃圾现状概述

(一)高校生活垃圾的概念

高校生活垃圾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包括塑料制品、纸质包装、印刷制品、金属制品及瓜果皮剩饭菜等,覆盖区域为寝室、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及公共活动区等。

(二)高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高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现状为:

1.大部分高校设有分类垃圾桶,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投放;

2.在大量学生聚集的教学实验室等地的自觉分类行为相对显著,而公共活动区及寝室等地有意识的分类行为不明显;

3.绝大部分学生有分类意愿,但在缺乏系统分类方法和认为自己的分类行为无实质意义情况下,多数会放弃分类行为;

4.部分学生按要求投放,但学校没有根据分类要求回收,导致分类的垃圾再次被混合。根据以上现状,我们团队进一步对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了试点模拟实验。

二、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分析

团队成员在作为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实施地的公寓内,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项目实施的前晚走访了所有将参与本项目的寝室,对研究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团队成员向每个寝室的成员发放白色和蓝色垃圾袋各一卷,以及分类要求说明一份。干、湿垃圾分类要求说明见表1.

根据试点公寓内参与者的分类行为,团队成员对各寝室的分类情况作了调查,详见表2.

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项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部分学生的环境行为进行了观察。

一方面在试点学生公寓内,参与垃圾源头分类的部分学生在开始的几天是将垃圾装入一个或两个同色的垃圾袋中,虽然也有参与者将垃圾装入不同垃圾袋中,但是并没有分类的迹象。在第10至15天内,按两色垃圾袋放置垃圾的寝室数量有变多的趋势,同时按要求分类的寝室数量在逐渐增多,大垃圾桶内垃圾碎片变得更少,垃圾袋变多;项目后半段,分类情况有所好转。

此次项目只进行了三周,在项目实施期间,分类率最高为32%,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分类要求,但是有较为明显的分类行为发生,且有上升趋势,表明参与者已开始慢慢接受本次项目所提出的模式要求,如本项目持续下去,结果将会更好。

另一方面,团队成员在大学教学区和公共路段的分类垃圾桶旁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虽然没有人随意将垃圾丢弃在路上,但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而是随机投放。说明我国对垃圾需投放在垃圾桶的普及教育工作结果是相对显著的,但在一个没有约束的环境下,依靠学生的自主意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效果目前还不理想。

三、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高校垃圾主要分布在生活区、教学楼、图书馆、公共活动区,根据相关资料及实地调查,发现生活区及公共活动区的垃圾成分较为复杂,湿垃圾的比例比教学楼、图书馆等地更大一些,而教学楼及图书馆等场所的垃圾主要是纸制品及塑料瓶,根据不同场地产生的垃圾成分不同,为提高分类回收效率,本文提出针对校园情况对学生产生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流程为:

1.令学生自觉将垃圾从源头分为干、湿两类投放。

2.将生活区域和公共区域的干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回收、送至回收部门,其中学生的旧衣服旧鞋子可以通过青协捐助给有需要的地方,湿垃圾局部集中、进行粉碎脱水处理、污水排放处理、压缩残渣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3.在教学区域及图书馆等地按照书纸类、瓶罐类、其他类三类进行分类,其中旧书旧杂志可以卖给校内的二手书店,或者发布到网上的校内二手平台,进行校内循环使用。

四、对高校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

(一)增加垃圾回收设施

学校要加大垃圾回收设施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的实现垃圾分类投放的意愿。每个寝室楼层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备,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公寓设置专门的电子垃圾回收点,使有毒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离开。同时设置一个专门的可回收和再利用垃圾投放点,方便清洁人员将不同类别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投放,也便于统一收集处理出售给第三方。

(二)加大垃圾处理宣传

在学校内,应加强对垃圾回收和利用方面的知识宣传,灵活地运用班级宣传和网络宣传两种方式,根据男女生的差异性,年级之间的差异性,分别进行宣传。可以采用以班级宣传为主,网络宣传为辅的宣传途径,并且相对于女生而言,更要加大对男生的宣传力度,相对于大三和大四学生而言,更要加大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宣传力度。由于男生环保意识较低,在男生寝室加强垃圾分类宣传。针对女生的性格特点,在女生寝室进行寝室内评比。对大一学生增设垃圾处理的相关课程,对大二大三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辩论赛,对大四学生鼓励环保创新项目等。

(三)建立高校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

建立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将寝室、公寓、学校和第三方企业联系成一个整体。学校为公寓分配专业化管理人员,对寝室进行监管,并将寝室分类的干垃圾和湿垃圾集中到一起,每周由废品回收企业、养殖企业定时清运。废品回收企业对从学校回收到的塑料瓶、废纸等可回收垃圾进行下一步处理,养殖企业将废弃食物加工饲料,第三方企业将资金回流到学校。学校将资金部分用于校内宣传和改善设施,部分发放到公寓楼作为垃圾处理的储备资金,根据公示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寝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寝室和个人提出批评,制定奖励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构建出稳定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为长期的垃圾回收利用奠定基础。

总之,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由高校内部建立循环模式入手,更易于向全国范围推广,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从而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贾子利.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方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白然辩证法通讯,2000, 22(4): 86-90.

[3]王新科,郑现明,王博铎.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验和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3(16): 3-4.

上一篇:街道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下一篇:股票投资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