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伟人密码
演讲稿:伟人密码
伟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科学的计划和方法×非凡的意志和毅力×独特的天赋和机遇。
破译伟人密码工程由法国里昂最著名的牧师内德•兰塞姆开创。作为著名牧师,兰塞姆一生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这些忏悔,大多是悔恨自己在有生之年碌碌无为,痛失良机。兰塞姆用了六十多个笔记本记录这些忏悔,最后打算把它们编印成书,警示后人。没想到在他九十高龄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六十多本笔记毁于一旦。于是,兰塞姆就把这些笔记的内容浓缩成为一句话,以他的手迹镌刻在他的墓碑上。这
句话是: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兰塞姆的结论说明,至少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或者凡人,概率是相等的。那么,伟人何以成为伟人,凡人何以只是凡人?我认为,关键是能不能破译并且遵循伟人的密码。这个密码,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因素的乘积:伟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科学的计划和方法×非凡的意志和毅力×独特的天赋和机遇。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是伟人前进的大方向和原动力。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有所思才有所行,有所行才有其果。因此,西方格言说,“你把自己想象成为什么人,你就可能成为什么人”;中国格言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些格言,尤其被众多伟人的实践所证实。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就在作文中表示,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做一个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周恩来十二岁回答校长“读书为什么”的提问时说,“为中华之崛起”;毛泽东早
在建党前就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激励自己和新民学会的同志。正是在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指引、激励之下,马克思变成了“千年伟人第一人”,周恩来变成了人民敬爱的好总理,毛泽东变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理想和抱负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要把它付诸实践,变成现实,还有一个怎样实现、怎样才能实现的问题。因此,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计划,有一套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计划解决可操作问题。是确定主体应具备什么素质、要做出哪些努力。比如,任何伟人无不具有无私高尚的思想品质、深厚广博理论知识、高超卓越的水平能力、健康强壮的身心素质,等等,要做伟人首先就得在这些方面行动、努力。对一个伟人来说,他必须把整个的生命和事业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运作,把生命的主要部分和所做的重要事情全部纳入到总目标中去,尽量不浪费生命,不做无用功。如阿诺德•施瓦辛
格。他生长在平民窟里,又小又瘦又黑,十几岁时突发奇想要当美国总统,于是拟订出一个连锁计划:要做总统得先做州长—→竞选州长须得到财团支持—→要得到财团支持就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捷径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就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于是,他就坚持苦练健美,成为欧洲、世界、全球、奥林匹克的健美先生,然后进入好莱坞,凭借强壮的体格,一心扮演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十年后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电影明星之一,由此娶得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侄女为妻,五十七岁时告别影坛、跨入政坛,竞选加州州长并一举成功。施瓦辛格的经历让人们记住了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理想和抱负越高远,越伟大,实现起来就越艰难,实现的过程也越漫长。这就非有超常的意志和毅力不可。革命导师
马克思、列宁和老一辈革命家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意志和毅力我们是很熟悉的,就是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意志和毅力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像罗斯福,他因小儿麻痹症变成了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但却坐着轮椅竞选州长、总统,并且连任两届纽约州长、四届美国总统。像英国二十世纪末的教育大臣布伦克特,他从小双目失明,五岁时就下定决心,要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盲人内阁大臣,五十年后如愿以偿。他在给当年的老师布罗迪的信中写道:“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布伦克特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五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整整保
持五十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理想和抱负、计划和方法、意志和毅力,这些都属于主观因素,不存在可能不可能的问题,只是个实行不实行的问题。至于天赋和机遇,则属于客观因素,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据研究,天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机遇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的格言,还是有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遇。例如,联合国成立时要建总部大楼,各国首脑一度为地皮问题而大伤脑筋,因为联合国总部大楼必须建在大都市里,而大都市里寸土寸金。正在这时,洛克菲勒家族主动投资870万美元,在纽约市买了一块地皮,以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赠送给联合国建总部大楼。大楼建成之后,周围的地皮价格飙升,然而这些地皮早已被洛克菲勒家族在当初同时买下。谁也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因此而赚了多少个870万美元!这个事例再一次告诉我们,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更
是环境的要素和改变者。退一步说,假设一个人实在点子太低,天赋机遇比较困难,但只要真正做到了前面三个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科学的计划和方法以及非凡的意志和毅力,他至少可以成为一位名人。
同学们:
大家好!
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么
12月26日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诞辰117周年的日子.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是新中国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一生勤劳节俭,意志顽强,坚韧不拔.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1935年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红军刚进入了湖南怀化境内,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步步逼近,如不改变行军路线,就会钻进20万强敌布置好的“口袋中”,红军就有覆灭的危险.毛主席主张转兵西进贵州,于是就开始做军委领导的工作,经过毛主席坚持不懈的规劝,终于统一意见向贵州前进.这一事件是红军长征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开始,体现了毛主席坚韧不拔的意志.美德演讲稿范文节选!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住的是一个很旧的四合院,门窗的油漆大部分已脱落,地面上铺的青砖有不少缺角少棱.这房子不光旧,还漏雨,毛主席却说:“就这么住着吧.”毛主席的衣着更是简朴,只有在开会和接见外国使节时才穿上中山装,特别是那件毛主心穿了多年的白衬衣,肩头,袖口和领子都磨破了,他还是不让换,打上补丁继续穿.就连他盖的那条毛巾被不少地方都磨光了,管理员说去买一条新的,但主席不让换新的,他说:“我们是一个大国,现在还很穷,还需要每个人的艰苦奋斗.”
毛主席在生活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就连到全国各地观察也不例外.不管他走到哪里,从来不吃请,从来不搞特殊化.毛主席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那倒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时光如水,但流逝不去的,是人民领袖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缅怀伟人,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吧!美德演讲稿范文节选!精选2018诚信演讲稿范文:诚信为人,诚信施教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中的人物就是我自己-----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用我的真情交换学生的真诚。因此,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诚信为人 诚信施教”。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义务是培养学生,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做真人,时时处处要自律,要把学生利益放首位,千万不能以不诚信去伤害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当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的时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表现了出来。或许,他们缺少金钱,缺少财产,缺少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诚信演讲稿范文节选!
xx年,本人响应上级的指导精神,服从学校的组织安排,到蒲庙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蒲庙镇中心小学又称龙岗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这里的家长修养素质不高,大部分务农,还有相当一部分以偷、赌为生,“xx”赌博屡禁不止,学生欺负不会讲村话的新老师。
好几次,我试图走近他们,都被他们冷漠地拒绝了,可我并没有气馁,更不会放弃。班上有位学生,他的父亲染上重病刚去世,得知情况后,我马上捐出100元钱,并组织学生捐款,解决了这位学生的欠交学费,也改掉了他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班上的男同学喜欢打篮球,尤其体育委员,可其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残疾,惟有靠父亲种田维持一家的生计,该生穿的衣服破旧短小,到了冬天脚上还穿着一双烂凉鞋,我就收拾家中的一些衣物赠于他,并亲自带他到商店买了一双新球鞋,现在他不再随便张口骂人,还成了班上的纪律委员。班上有位女生胆小爱流泪,不愿与别人说话,同学在学习上帮助她,她一边流泪一边骂同学,我就找机会多接近她,与科任老师经常找她谈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现在的她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甚至在学习上碰到不懂,还到办公室请教老师。
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我为他们的工作深深地惊诧和感动了。我的思绪和情感,犹如从幽静的林间,突然来到酣战正烈呼声排山倒海般的足球赛场,再也难以平静下来。
他们是谁?在三百六十行中,你很难看到他们工作的身影,这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他们,就是机要战线上的工作者们。
说
起机要,你也许马上会联想起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那个头戴耳机、手击电键的主人公李侠,不错,那就是他们的缩影和雏形,他们就是当今的李侠。所不同的是他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的人也许会说:“搞机要的,工作比较冷僻,没有什么名气,不怎么样;”“这可是份挺安稳的工作,不苦不累挺好过的……;”这些是对机要工作的曲解!多少年来,机要工作在“机房重地,外人免进”牌子的陪伴下,始终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先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对这里的工作,更多的是用想象和猜测。
可是,当我1998年作为机要战线的一名新兵,走近他们,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交谈,特别是亲眼目睹机要局经历不平凡的1999年,这里的一切,一次次打动着我的心,我的观念不禁产生了强烈的转变,常常对自己的曲解而感到内疚和汗颜。我强烈感受的是:他们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但却护理着党和国家的咽喉和命脉,是极其神圣和辉煌的;为履行这个至高无上的使命,常常需要用身心和汗水去拼搏和奉献,其中不乏感人肺腑的壮举。宣传报道的镜头,应该对准多年来秘而不宣的他们!
福建省委机要局,坐落在相思树群交相掩映的福州屏山机关院落中,一座毫不起眼的五层建筑。当我第一次走到“闲人免进”充满神秘感的机房前,我不由产生了解里面的迫切欲望。
我首先认识了机要局副局长程惠钦,他56岁,干机要已近40年,职业的原因使他平时不苟言笑,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说话慢条斯理,让人感到他是一个极稳重的人。他领我进了机房。我的心一下子缩紧了……。
这是一方极其特殊的空间,空气里写满肃穆与庄重,氛围里充盈着紧张和缜密,连人们来回的步子都是悄然和匆匆的。
程惠钦领着我在过道上走着,我感到自己是在精密仪表心脏和电波中穿行,心里别别直跳,“他们都是大专院校毕业生,”程惠钦神态淡然,慢吞吞地说,“机要工作说起来,专业性比较强,责任比较重,有时任务多了,搞得神经也很紧张,但无论如何,绝对不能出事。”他的语调总是缓慢和低沉的,让人感到有沉甸甸的份量。
接下来的时间,我就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有足够的时间了解这里的一切。
这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地方,历来是党政高层领导关注的“热土”,冷而不静,孤而不僻。因为,与电影类似,这里每天讯号持续不断,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像车辆进入枢纽站,流进又流出,机要人员就是这里特殊的“调度员”和“扳道工”。更具体说,机要部门是党政部门重要信息的中转站,承担着上下沟通即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任务,上级的指示、部署、意见、情况通报、工作安排等,通过机要部门而下达;当地的工作报告、请示汇报等,也是通过机要部门向上传发。其中相当部分是对政治、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正因为如此,把这个位置比作“咽喉命脉”,一点也不过份。所以,历来党政领导和重要部门极其关注这里的工作,在1999年这个特殊年份,这里更是被关注的焦点,也常常有党政主要领导直接过问机要工作。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工作人员绝非等闲之辈,他们都经过严格的筛选,技术上都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业务相当纯熟和精湛,都能独当一面,如他们操作起电脑如同摆弄“掌上物”,其中许多人设计应用软件易如反掌。全局四十几号人从局长到驾驶员,个个都会五笔录入,年终总结时,材料都是各人在计算机前独立操作完成。
这里是“每一秒钟都不能撤防的阵地”,使人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按规定,机房值班人员一天24小时都要在机房里度过,吃睡当然也在机房,这也是多年来的传统。对此我曾经“怀疑”过,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曾一次次地“联络”过,不论是中秋节和大年三十,每一刻都有人接听电话。机房旁边两个房间摆着几张简易的床铺,床头柜上摆满了一溜电话,这就是值班人员睡觉的地方。晚上一有情况,只要电话铃一响,他们马上就能起身进入工作状态。紧张的工作,使有时上洗手间还得一溜小跑。有的人因此而神经衰弱,半夜如有这方面的动静,就再也睡不着了,只好披衣坐靠;也有的人平时变得“神经质”,即使在家里夜晚接电话时也会下意识熟练地操起话筒:“机要局,请讲……”。吃饭时间,我看到他们中只能一人抽空出去打快餐,在机房里常常能看到白色的快餐盒。每天上午上班雷打不动的值班员的交接班“仪式”总是那样的严肃和庄重,又使人联想起电影《上甘岭》中的阵地交接班:“这里的每一寸土都交给你们了……
”。
他们工作的紧张和繁忙,完全是打乱生物钟的,白天和黑夜,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工作状态。经常,白天的紧张工作后,夜晚又进行“大兵团”的加班作战。有一项最繁重的被行内人员称作“全报”的任务,就是将同一份信息,在限定的时间内,发送到全省九地市和百来家省直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传发到全省各地各部门,覆盖面积达全省12万平方
公里。如少发一个部门一个地市,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八小时之外的“大兵团”作战多数是对付这个“全报”。记得那是暮春的一个深夜,当我接到“全报”的通知,搓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步履蹒跚地走到机房,尽管窗外是万籁俱寂的瑟瑟寒夜,而在这里,灯火通明,十几个年轻人陆续赶到机房,人手一份工作,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我伸腕看表,指针指向一点半。原来,他们接到值班同志的电话通知后,住在较近的走来,较远的骑单车或打的,有的女同志还由丈夫陪着一块来,在规定15分钟内都赶到。我看着工作台前他们一张张年轻甚至稚气未脱的脸庞,工作的疲惫还在他们脸上,可眼神还是那么专注。工作结束时,天也快亮了,又是准备上班的时候了。这样反生物钟繁忙地工作常年都有,而在特殊年份,有半年多的时间,每两至三天,就会遇到这样的任务!
他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硬仗”,工作的强度也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特殊年份的工作量直线上升,是过去平时的几倍和几十倍。这些任务,可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键盘一点就万事大吉了的。文字录入时,许多人对着计算机屏幕一坐就是一整天,夜晚梦见尽是跳动的文字符号;“全报”时,所有人七至八个小时站在半人工操作的机器设备前,不停地输送材料,不停地核对各单位接收情况,不停地呼叫和传呼;外出递送材料的同志几乎一整天在外头转。这就出现了“传不完的材料,挂不完的传呼,走不完的路……”;一天下来,任务结束时,许多人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还像老年人那样不时地敲打着背脊……。机要干部陈建身兼驾驶员,在省领导集中于距机关七、八公里远的山地进行“三讲”学习时的一段时间里,白天和大家一样干,几乎每晚都有递送紧急材料的任务,有时半夜连跑三、四趟,根本谈不上休息,以至再来任务时值班人员都不忍再叫他,但任务需要还得叫醒他……由于工作繁忙,休息成为一个问题,多数人没办法补休,连休假、探亲假也取消了……;
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是,有极强的工作责任感。履行职责,对他们来讲,是责无旁贷和至高无上的。他们戏称在家中最怕的就是单位的传呼响,因为准是任务又来了。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是接到任务,他们都能及时地赶到单位。有一个叫陈震东的小伙子,一次参加朋友的婚宴,刚递完“随份”坐下抬起筷子,单位的传呼就响了,他只好抓一把瓜子立即赶到单位。“交了钱却没吃”,这成了大家一个开心的笑料。“9·21”深夜台湾地震,波及本省沿海,福州、厦门、莆田、漳州等地震感强烈。不少房屋摇摇晃晃、“咔咔”作响,许多人哄叫着奔向屋外旷地。在这种情况不明后果难以预料的状况下,不论省还是地、市、县的机要值班人员,一个不约而同的做法是,没有跟着人们跑出屋外而脱离岗位,而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都意识到此时更应保持重要信息渠道的畅通,并都及时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事实证明,他们当时的举动,在稳定社会、保持社会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支撑他们坚守岗位、冒险工作的信念就是:崇高的责任感!
十月的一天,我遇到了省委副秘书长王国贤,谈到机要工作,他变得神情凝重。他语调缓慢地告诉我,机要人员是一支相当好的队伍。常年努力奋战,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充分发挥了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的作用,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使机要精神——这个光荣传统得到很好的发扬。在他的案头上,我看到了许多省领导为机要工作创建70周年的题词,对机要人员的深切之情溢于言表。省委书记陈明义的题词是:“严守机密,无私奉献”;省人大主任袁启彤题:“无名英雄”,另标注:“沧海横流,方显得英雄本色,科技突飞猛进,更显得党和人民的机要任务繁重,机要工作极为重要。”省长习近平题:“继承机要传统,弘扬机要精神”;省委副书记赵学敏题:“看不见的战线”,标注:“我曾在办公厅工作多年,目睹机要工作者废寝忘食地劳动,常常为之钦佩”……。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省领导和许多人都对机要工作如此动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被称为机要精神闪光的一个个片断。
机要精神带来工作的拼劲。
吴忠,32岁,国字脸,高高大大的个子,说话还有几分腼腆。就是这样一个大小伙子,谁也看不出他长期患肠胃溃疡症。这当然与长期工作紧张与吃快餐有关。那天是星期天,“全报”任务,把大家都招到单位来。早晨,他就觉得有点晕眩,隐隐感到今天身体可能会出问题。可是,自己如果请假,别人就得多干,他不愿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候请假撤下,于是,预备党员的他没有吭气,午后,工作量增多起来。闽南刮台风,闽北泥石流,有关信息源源不断地收到和发出。从白天算起,他和其他同志已整整站了5个小时,双手不停地做着呆板的就像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工人一样的动作,还不时地耸着肩膀,用脑袋和肩膀夹话筒接听电话。肚子果然作怪了,三次大量便血使他双腿打颤,汗水慢慢沁上他的额头,最后,他渐渐支持不住,开始蹲下身子,猛然间,近一米八的他,终于在机房倒下……。送到医院后,一查也令医生吓了一跳——肠溃疡已侵蚀到一根血管,所以伴有大量失血。病房里昏迷刚醒过来的他,第一句话是向簇拥着的同志们说,请检查一下刚才他做的工作,说完又昏过去。几天以后,面对着领导和同志们络绎不绝的探望和送来的一束束鲜花,吴忠觉得忐忑不安,他在病床上给局里写了一封信,说今年大事多、要事多,比如,最近澳门即将回归,局里事情太多了,要领导劝阻大家不要花时间和精力再来看他。他会好好地配合医生,争取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
机要精神激发大家发挥工作的最大潜能。
陈群,26岁的女同志,性格开朗,爱奔爱跳,是局里的运动健将。由于她爱人在外地工作,她家又在乡下,所以,住在机关院内的类似“单身汉”的她,即使不是轮到值班,也常常在夜晚来机房转一转,做一些零活,因此这里无形中成了一个习惯,人手不够时,就有人说“这事一会儿就让陈群来干”。那一阵她怀孕到了后期,挺着大肚子,行动渐渐不便。医生要她休息待产的诊断单早就在她的抽屉里。可她,尽管步履艰难,每天还是坚持上班揽活干。有同事笑话她大肚子外出送材料有碍观瞻。而她却说,我才不怕人家笑哩。而过后,她又认认真真地说,说实在的,我看大家忙了,连丁局长和处长都身先士卒在一线干,全局都动员起来了,自己真坐不住,再说,走动走动,也许对身子更有利。所以,在临产的当天,她还吃力地划着臂膀,在院内走动送材料。于是,听人说这个人真犟,只听说乡下妇女在田里干活就生下孩子的,真没想到她也类似这样。
机要精神促使他们、特别是许多年轻人情愿牺牲许多宝贵时光而服从于工作。
刘伟,24岁,长得浓眉大眼,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一个挺帅的小伙子。看对象的那天,约好是下班后的时间,可是临下班时手头来了一项任务,处理完已过了约定的时间。当他急如星火地赶回家时,爸爸帮他梳头发,妈妈要他换新裤子,还一个劲地催他:快!快!见面后,双方还满意,但女方说其他还可以,就是不准时,太随便了一点。他说明了原因,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还是不能说。接下来女方过生日,她家就邀请他一人参加,这个用意是很明显的。但就在快下班的时候,紧急任务又来了,估计几个小时不会完。他只好打电话告诉对方不能去参加了,请他们原谅。那一天女方家过生日的气氛如何,人们不得而知。但是,产生“爱情危机”是理所当然的了。为此,姑娘与他还闹了一阵别扭。以后刘伟的几次传呼人家也不回。这里刘伟也憋了气,火了的他递给介绍人一张《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影碟:“让她好好看看吧!”他还自嘲地附了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机要故,二者皆可抛”。也许,是机要精神感动了她,抑或是她的眼力不错,总之,刘伟最终获得了爱情的入场券……
上述他们的情况绝非个别现象,我走过相当部分的基层机要部门,在地、市、县,只要有机要部门存在的地方,就有机要精神,就有他们的影子。
在机要精神面前,他们的价值认同和取向也是颇具特色的。
年底的前一天,我在机房里看见徐进——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兴致勃勃地从抽屉里取出少许紫菜,冲开水做汤配午饭。
“干机要这一行这么辛苦、累和单调,有没有什么乐趣呢?”我问他。
“有!”他肯定地回答。
他告诉我,每处理一份材料做到快速准确,及时送达领导和有关部门,他们满意,我就感到欣慰。这当中时常会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因为有时是处理重要信息,在福建这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己是第一个接收到这样信息的人,而这将对全省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起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此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主宰世界的感觉,觉得通过自己的手也在改造世界。如果不是直接从事这项工作,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
“那么,工作中你是否有感到沮丧和苦闷的时候呢?”
“也有。”
他说,尽管偶尔会有空空机房,孤灯相对,外面世界精彩纷呈都不能离开寸步的无奈情绪,但这没什么,要是在工作中出了一点差错,他特意说明,这是指小差错啊,因为机要工作是百分之百不允许出现大差错的,那是会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的。这小差错是指如文字录入时打错了个别标点符号,工作时动作稍有迟缓等,这些不足之处即使不被批评,后来发现后也会感到难受,有时,他指了指眼前的快餐,连饭也吃不下去。
“那么,平时工作中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我又问。
他想了一下,认认真真地说:“圆满完成一项任务后,卸掉传呼机,星期天安安静静地在家坐沙发上翻杂志,背英语单词。”说到这里,他又笑了起来,“怎么可能呢?干这一行传呼肯定是卸不掉的。”
啊,这,就是机要人员的苦乐观么?我的心微微一颤。
春节前夕的夜晚,空气似乎也漾着醉人的气息。在丁志隆局长办公室,可隐约听见远处传来“嘭嘭”礼花弹声,远处高空的彩光,在窗外黑黝黝的芒果树冠上,不时无声映亮起,又缓缓地退暗。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福建省委机要局被中央办公厅机要局评为1999先进单位的通知。
“你知道他们的待遇吗?”谈话间,丁志隆突然看着我问,他郑重地扳着指头,逐一数道,“他们八小时以外来加班,半天就拿加班费5元钱;由于受到技术性的限制,许多人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多年来这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报道,表扬只在内部讲讲算了,许多人还不很了解机要工作,因此人员适当流动就有一定的困难,反过来又积压了人才,后面同志行政职数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现在调来的个个都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啊,他们中许多人的青春年华要在这里默默奉献……”。他说着眼圈微微发红。晚风把窗帘吹得高高地膨起,又缓缓地落下。我许久没有插话。
一阵电话铃声蓦的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又一份紧急“全报”信息正待处理,此时已近深夜。我走出机要局的大楼,几个刚接到任务行色匆匆的年轻人相向而来。从远处回望,机要局大楼再一次赫然地灯火通明,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这又是一场集体“战斗”。
撰文至此,我想,当我向读者们撩起机要部门神秘面纱的一角,你是否对机要工作及其人员有一定的了解呢?你会作何感想呢?你不觉得他们从事这项事业是辉煌和神圣的吗?他们难道不能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吗?你不觉得他们挺可敬的吗?
(三)老舍:结合法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
老舍说: “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 “结合法”。
老舍认为用 “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老舍还结合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来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他说,我年轻时很喜欢读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开始学写作时,也尽量模仿狄更斯。但狄更斯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自己却不甚了解。只是把眼睛盯在那些耍字眼儿、故意逗笑的 “窍门”上,而且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学习狄更斯学得很不错了。
可是后来,读了些研究狄更斯的文章和著作,才知道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原来正是那位大作家的短处。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在于他会故意逗笑,相反地,如果他能够减少些绕着弯子的逗笑,他会更伟大。
老舍在讲完这段经历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真的,假若(还暂以狄更斯为例)我们选读了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又去读一本或两本他的传记,又去读几篇近年发表的对他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一定会得到些正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粗地吸取营养。这样,我们的学习便比较深入、细致、逐渐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这当然需要时间,可是细嚼慢咽总比囫囵吞枣强得多。” 巴金:回忆法
“回忆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种读书方法。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读书方法,因为它是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上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听听巴金本人的介绍吧!
巴金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所谓回忆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做有许多好处:
一、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例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 “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可能读书,而是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巴金自己在十年**中的亲身经历。他说: “„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 “读书”。
二、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像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三、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 “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的消耗。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邓拓:背筐拣粪法
凡是读过名著《燕山夜话》的人,无不惊叹作者学识渊博,同时也产生一个谜:作者是凭什么绝招儿收集到那么多资料的呢?
解铃还得系铃人。这个问题还是请《燕山夜话》的作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邓拓来回答吧!
邓拓说: “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拣粪,倒不一定能拣得多,但养成了拣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拣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拣,应该是只要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拣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不愧是一位杂文大家,说话多么幽默风趣。他的这个比喻也特别确切,读书积累资料,可不就像农民拣粪一样吗?邓拓本人就是采取这种 “背筐拣粪”的方法来读书的。他总是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比如,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一年 12 年月,他就能读 24 部书,积累的资料自然就可观了。
当然,“背筐拣粪”也不是拣回来就完事了,还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邓拓把这种积累资料的方式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随意性积累,二是系统性积累。
随意性积累,就是平时读书阅报,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随手抄下来。
系统性积累,就是等资料抄多了,就把本子拆开、一张活页纸就成了一张卡片,再把它们分门别类按系统归档保存,待需要用时,按 “门牌号码”一查就找出来了。吴晗:红线拴钱法
吴晗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学问家。他治学严谨,很注意读书方法的研究,他认为,能读书是一回事,善于读书又是一回事,并不是所有认得汉字的人都善于读书,能和善,一字之差,实际距离却不可以道里计。这其间,读书是否得法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次,他在评论古人的读书方法时说: “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抓住了书里的主要东西,吸收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明朝人曾经对这两种方法作了很好的譬喻,说前一种人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好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钱。用现代的话说,这根绳子就是一条红线。”
请看,吴晗对古人的读书方法分析得多么透彻,单纯寻章摘句式的不行,单纯不求甚解式的也不行。而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用“红线”将 “散钱”拴起来。对个别重要的章节、词句要深入钻研,毫不含糊;同时也要高屋建瓴,领会全书的内容大意,精神实质。廖沫沙:自身修行法
“文革”之初,与邓拓、吴晗一起被打成“三家村”的著名学者廖沫沙同志,博学多才,读书经验十分丰富。
1984年的新春伊始,他撰写了一篇文章《读书万卷与自学成才》,勉励青年们勤奋读书。文中写道: “现在,一些报刊办知识竞赛,激发了青年们读书求知的兴趣,这是好的。提倡青年多读书,但是读什么样的书?有人认为读书,就是读文学书籍,读语文方面的书。这种看法有些片面。应该提倡有目的地读书,把读书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仅是读,还要研究、思考问题。马列主义的书籍需要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农民要多读农业知识书籍,工人多读工业技术方面的书,读书有目的,学习致用,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反过来又促进了读书的自觉性,慢慢成为某一方面的内行。现在大力提倡自学成才,也是提倡多读书。自学在一个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有人统计过:一个人在小学阶段获得的知识,老师讲授是80%,自己学习占20%;到了中学是老师教和自己学各占一半,到了大学后是自学占80%;而参加了工作后完全是自学。所以有句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说的就是要凭自己去摸索、实践。不会自学的人很难成才,不会读书也同样成不了才,至少不能成栋梁之材。我很赞成这句话:知识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当然是为了增长知识,使自己能够成才,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不会读书的人是难以成才的,所以必须培养自学能力,学会 “自身修行”。
如何通过自学达到成才的目的呢?廖沫沙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读书要定向,要把读书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这样读书,不但不会与本职工作 “顶牛”,而且有很大可能会干一行爱一行,学有所成,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
自身修行法,对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读书方法。对在校学生来说,也是适用的,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功课来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陈伯吹:根本法
《新民晚报》编辑部约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为 “读书乐”专刊写稿,年逾八旬的陈老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一篇《乐应所乐》。
在这篇文章里,陈伯吹谈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他说:
“如果读书不扬弃名利思想,戚戚于小我受益,其乐并不真乐,甚至反乐为苦,生活实践中不乏这类例证。
“试想,杜甫生活在苦难中,能高声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乐,才是高尚的乐,真正的乐,而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感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能与人同乐,自个儿的乐亦在其中,乐将无穷,必不至于乐极生悲!
“由此可见,读书乐,乐在何处?是读书人的市场、观点问题。”
陈伯吹所讲的不仅仅是个 “读书乐”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根本性问题。读书人如果不以正确立场、观点读书,没有正确的读书目的,没有高尚的欣赏情趣,读书的效果是不会好的,或者说,根本无真正的效果可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佳话,值得我们引为榜样。只有读书的立场、观点正确了,我们读起书来,才能像陈伯吹先生说的那样: “长见识,获经验,增智慧,富理想,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学好本领,贡献技艺,为人民谋福利,臻祖国于昌盛。”
立场、观点问题本不属于方法的范畴,但我们研究读书方法,离不开立场、观点这个根本,这里姑且将陈伯吹先生关于读书的论述称为“根本法”吧!秦牧:鲸吞牛食法
著名散文家秦牧的作品,以知识广博而著称。在他的文章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仿佛他的文章都是用知识的珍珠编织而成的,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在感叹之余,常常要提出一个问题:秦牧是怎样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的呢?
秦牧自己曾公开过这个秘密,他告诉人们,他的文章材料之所以比较丰富,主要得益于读书。他的读书方法叫做 “鲸吞牛食”法。
所谓 “鲸吞”,指的是泛读。鲸可说是海中的动物之王,身体其大无比,它以捕食鱼虾为生。它吃食时不是一条一条地吃,也不是一把一把地吃(那样是填不饱肚子的),而是边游动边张开山洞似的大口,让鱼虾进入它的口中。然后将嘴一闭,排出海水,吞下鱼虾,它这一口吃下去的鱼虾,往往一条小船都装不下。泛览读书时,也应像鲸吃食一样,张开大口,生吞活剥,尽可能多装一些进去。只有这样,获取的信息量才会大,积累的知识才能丰富。
所谓 “牛食”,指的是精读。大家知道,牛白天在野外吃草,晚上回到圈里嘴巴还在一动一动地嚼,这叫做 “反刍”。牛就是通过反刍,把吃下去的食料嚼烂嚼细,化作养分,为身体所吸收。读书也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 “鲸吞”,就会犯消化不良症,于身体无补。读有的书,就应该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有位研究治学的专家在评价秦牧的 “鲸吞牛食法”时说:“鲸吞与牛食需互相结合,调配得当。一味鲸吞者,会流于肤浅,一味牛食者会造成寡闻。什么内容精读,什么内容泛读,与学习方向有关,要具体对待。”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茹志鹃:香菱学诗法
杭州有座紫阳山,山脚下有个深水潭。每天,总有一个小女孩在潭边淘米、洗衣、提水。她所淘的米都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把,所洗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两件。这个在如此贫困中挣扎的女孩,就是少年时代的女作家茹志鹃。
那时,她唯一的长辈老祖母也死了,只剩下她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每月的生活,就靠在上海做实习生的三哥维持。三哥把他剃头洗澡的月钱寄来,茹志鹃便拿去买两斗米,剩下的钱,就买一大碗红腐乳,这就是他们兄妹俩一个月的饭菜了。
生活尽管艰辛,可茹志鹃却还一心想要念书。这怎么可能呢!有一天,她拦住一个正在上学的邻居小女孩问: “你上课上些什么呀?”不料那个小女孩用一个手指指着她的鼻子笑道: “上课就是上课么,跟你谈你也不懂!”
茹志鹃气极了,回来就自己找书来读。她曾在上海的私立普志小学念过一年书,还识得几个字。没有课本怎么办呢?她便向邻居借来一本《红楼梦》,起早贪黑地读。字念不出,就问别人,或是暂读偏旁字。
当她读香菱学诗一节时,见黛玉教授香菱的方法也不过是给了她一部书,让她细心揣摩透熟,然后就要她读这个,背那个,左右离不了一个读与背。于是,茹志鹃自学的信心更足了。当她自己通过背诵书中的诗词,也能慢慢揣摩出 “冷月葬诗魂”对“寒塘渡鹤影”的工整对仗时,简直惊喜得跳起来。
后来,她又找到了张天翼写的《大林和小林》,这时已不是一字一句像嚼生姜似的那么困难了,她可以一口气看下去,直到深夜上下眼皮打架为止。
茹志鹃所说的 “香菱学诗”读书法,其主要做法,就是“细心揣摩透熟”,当拿到一本不易看懂的新书时,不要有畏难情绪,也不要有畏难心理,只要一遍一遍地熟读,细细地咀嚼揣摩,慢慢地就读懂了,书中的内容就能消化吸收了。古语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碧野:三比法
著名作家碧野读书要经过三比:
第一,将名著与非名著相比。俗话说: “不比不知道”,如果光读名著,而不把它与非名著相比较,就不知道名著究竟 “名”在哪里?名著的艺术水平高究竟 “高”在哪里?名著的主题思想深刻究竟“深”在哪里?名著的构思巧妙究竟 “巧”在哪里?如果宝珠捧在手上都不能识别它,那宝珠有什么用呢?同样,名著摆在面前都不能识别它的精华,怎么吸收它的营养呢?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将名著与非名著两相比较,才能够看得出名著在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明显长处。
第二,将名著与名著相比。“十个指头不能一般齐”,即使同是名著也会有高低上下之分。可以把同类题材、同样体裁或其它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也可以把中国和外国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这样就能鉴别出名著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择其优者吸收,那么吸取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了。
第三,著名作家前期与后期的作品相比。名作家也并不见得每一部作品都是名著,即使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的文学巨匠,他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艺术也有一个成熟过程。将名家前后期的作品作比较,对作家的成长过程就清楚了,并且能从中悟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对立志于走文学道路的青年来说,是很可以借鉴的。
三比法是碧野的读书方法,也是他的成才之道 王汶石:三遍法
常常有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问我,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我说,你看看当代作家王汶石的读书方法吧,肯定会有所启发的。王汶石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读得很认真。对于名家名著,更是舍得下劝夫;不是读一遍,而是读三遍。读第一遍时,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让自己完全进入书中的艺术境界,尽情地享受瑰丽的艺术之美。
读第二遍时,是以一个艺术鉴赏者的身份去读,对作品进行严格的剖析。无论是多大部头的鸿篇巨制,都毫不客气地进行 “肢解”,然后对每一个艺术部件作一番评头品足。说得形象一点,就像机枪手拆装机枪一样,仔细研究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这样对各个艺术部件的剖析,来学习借鉴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
读第三遍时,是以一个文学作者的身份去读,主要从客观上学习作家驾驭一部(或一篇)作品的能力,即研究作品的总体设计。
王汶石这种读书方法行之有效,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他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原来并不是搞文学创作的,而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来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他才拿起笔开始写作。由于他善于读书,善于吸取名家名著的艺术营养,文学功底比较扎实,因此,他出手不凡,写出了《新结识的伙伴》、《夏夜》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作品,饮誉文坛,一跃而成为当代知名作家。
当然,王汶石的 “三遍”法”,也不是机械地绝对地读三遍。有的平庸的作品,他读一遍就过去了,而有的特别精采的、艺术成就确实高的作品,就不止读三遍、四遍、五遍。多次地读,反复揣摩、玩味。白夜:双十法
著名记者白夜在回忆他的读书生活时说:
“到了上中学时,碰到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真是走马观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采。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白夜在 “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相结合的读书方法,充分体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全面周到,值得仿效。
“一目十行”能博览群书,“十目一行”能精研名著。至于对什么书 “一目十行”,“对什么书“十目一行”,可视自己的需要而定,不必强求一律。刘征:信马游缰法
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事,可在诗人、杂文家刘征眼中,读书则像春游踏青一样,轻松愉快,其乐融融。
他说: “我读书没有什么方法,随便翻翻,信马游缰似的。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意去寻找一点什么,有时是无目的的,只是信手翻来,碰到什么有趣的就溜几眼,大有趣的就一口气看下去。前者如孤山探梅,走遍山中的多条小径。目的只在探梅,后者如春郊踏青,花也好草也好,爱看就多看一会儿。”
请看,“孤山探梅”,“春郊踏青”,多美的境界!简直妙不可言。
那么具体怎么个 “信马游缰”法呢?刘征说:“随便翻翻,自然就不止于一书;就是在手中的一书,也不一定从头看到尾,有时只读其中的几页甚至几句;有时从后面向前读去,倒过来读;有时只欣赏那印刷的字体和插图。随便翻翻,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我则多是在中午休息躺在床上打个盹之后,或者在夜间伴着一杯茶靠在沙发上准备睡觉之前。不消说,随便翻翻是不须讲究什么读书法的,写笔记,抄卡片都有赖于 „随便‟二字,要是遇到认为随手丢了可惜的文字,不妨夹上个纸条,如果是版本不足可惜的书,也不妨把页子折起来为记。”
这种 “信马游缰”式的读书,会有收获么?有的。刘征认为,不但有收获,而且大都是意想不到的。对于专业研究,文章写作,艺术欣赏乃至人生修养都会大有助益,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他深有体会地说: “我得益于随便翻翻,比得益于一本正经地学习还要多。翻多了,脑子成了一个品种花色十分丰富的杂货摊,用什么可以信手拈来。”
当然,信马游缰地读书,并不排斥有计划地读书。刘征主张: “有计划地读书与随便翻翻不可偏废。初学者或者应该侧重前者,随着学习的发展,宜于越来越多地随便翻翻。” 曹世钦:记帐法
散文家、《北京日报》高级记者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 “读书帐”。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时除了作点读书笔记之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前边记读毕的月日,中间记书名、作者及其国籍,后边记书的字数。
从 1957年开始,30 多年来,他一年不隔地这样坚持记着,每逢闲暇时间,还把这个小本子翻开来前前后后浏览一遍,渐渐地他体会这种记录书目录读书方法很有好处。他说:
“第一,每一年终了,我翻开这个小本子,看看一年之中读过哪些书,读了多少字的书,哪些书是我渴望读的,哪些书是随手牵来读的。还可以与前一年作个比较,是多读了还是少读了,想想为什么多读了或少读了,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应该读想读而还没来得及读的书。这不但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而且对于在新的一年里也有提醒的意义。
“第二,这样简要的读书记录,它能告诉我,中外许多名著我读过哪些了,甚至在某年某月某日我重新读过一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读的,我可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个小本子还能督促我:尚有一些名著还需要我抓紧读一遍。
“第三,它还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无计划地读书,那真是“韩信乱点兵”式的,点到哪本书算哪本。反正开卷有益嘛!其实也不尽然,有的书读过之后并无什么益处。同样它也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有计划地读书,比如 1961 年,这年从 5 月至 10 月就系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以及他的十四行诗集。这使我了解了莎士比亚其人,也了解了他所描绘的那种社会面貌,还了解了他的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四,可以从中考察出我读书的勤奋程度,尤其是记录下来的读书少的那些年月,我就要思考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只能说 „挤‟时间不够,见缝不去插针,把零星的时间在不自觉中空掷了。我便告诫自己:有松弛,有懒惰,警惕啊,惕警!”
读完一本书,随手记笔 “帐”,并非难事,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要这样做,或者虽然想到了,也曾这么做过,但没能坚持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曹世钦同志的经验表明,记笔 “读书帐”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也何乐而不为呢? 庄之明:选择法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庄之明一谈起读书来总显得格外有兴致,他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说: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上初中的时候,我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很多连环画和写剑侠英雄的书,结果作文还是写不好,语文老师告诉我,买书,最好买文学名著,一辈子都有保存价值,因为文学名著是文学宝库的精品,它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陶治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比如恩格斯,他曾经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卓越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并说他从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知识还要多。恩格斯在中学时代,曾经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看作是激励自己追求真理的榜样。”
语文老师的话,使庄之明茅塞顿开。从此以后,他就遵照老师给他开的书目阅读起名著来了,存放衣物的木箱成了藏书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安徒生、泰戈尔、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书伴随着庄之明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庄之明从会读书开始,进而自己会写书,进而成了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庄之明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书应该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读书,应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他还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一、分清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读好书,不读坏书。正如别林斯基说的: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青少年要特别注意抵制黄色书刊的侵蚀。
二、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应像歌德说的那样: “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三、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只需要浏览,略知其大概。正如培根说的: “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忆明珠:内外贯通法
作家忆明珠的读书生活,别有一番兴味情趣。
他是这样对别人说的:
“宋代有人写过一篇《四时读书乐》的诗,其中有两句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我当然不能不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但我更好读那种勿需用文字书写的天然的书。一片树叶掉下来,恰好打在自己的脑门上,如闻棒喝,顿然有悟,心中似觉无比宽敞亮堂。读不懂《山海经》以至种种古典也罢,我尚有幸得读„天书‟——„无字天书‟。”
忆明珠所说的 “无字天书”,也就是大千世界、人生社会这部大书。他说别人喜欢进书店,进图书馆,我则喜欢逛菜场,逛商店,逛街头小摊。因为这些地方 “大有文章”,甚至有“大文章”。于青菜萝卜的小本交易中,街头巷尾的童言妇语里,亦可知人心而论世道。
忆明珠还说: “读书,乐;读书外书,亦乐。我的读书乐在书里、书外打通,书中乐与书外乐打通。”
忆明珠关于读书的见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仅要读有字书,而且要读社会实践这部无字书;二是要将书本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之融汇贯通起来(即将“书里、书外打通”)。
书本是前人或同代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积累、记载下来的知识,它是间接知识,而且有限。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博大的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科学文化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一个青年人如果只读书本,而不了解社会,那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如果死读书,而不知道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那么,他读了书又有什么用呢?
张一弓:无心栽花法
作家张一弓曾经专为中学生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生活。文中写道:
“我的阅读兴趣常常是由一种自得其乐的愿望引起的。在写这篇短文之前,我阅读乃至朗诵了《新概念英语》的几节课文。但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计划,不打算去给沸腾了一些时候的 “出国热”再加上一点温,更不敢奢望当一当外交官或翻译家。我所以阅读、朗读而不是 “学习”《新概念英语》,完全出于读了较多的方块字以后,想在一种拼音文字中换一换语言感觉的兴趣。可以设想,用自以为是的英语发音和语调,随心所欲地表现和欣赏某种好像是英语的音乐性,而不必担心英国人是否听得懂,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
我刚刚扮演了一节课文为我规定的两个角色:希尔和韦斯特先生。希尔先生要买韦斯特先生的房子,他看了房子,问了价钱,又吓了一跳,说价钱贵了。韦斯特先生没有说不贵,而是让希尔先生相信:为这所房子花费的每一个便士都是值得的。我愣了一下,感到这句子有点暅嗦、别扭,接着又笑了,好像望见我们农贸市场上一位出售农副产品的老乡来,向讨价的买主伸出一个手指头,说: „一分价钱一分货,哼!‟于是,希尔先生认可了这个价钱,表示很喜欢这所房子,看来可以拍板成交了,扮演希尔先生的我却出我意外地说道: „可我还不能作决定,我的妻子必须先看看(房子)。‟我对希尔先生对夫人的尊重表示赞赏,而扮演韦斯特先生的我却说: „Women always have the last word。‟什么? „女的总有最后的单词‟?我肯定理解错了。Word 亦可译作 „命令‟,那么,这句话是否可以译为 „女的总是有最后的命令‟?不通不通!我急忙翻阅书后的译文,啊,„总是妇女说了算。‟英国也有„气(妻)管炎(严)‟,我又哑然失笑了。
于是,我在一次自得其乐的阅读中,结识了两位很有趣的英国朋友,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可以相互沟通的机智和幽默,感受到了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法上的区别与神韵上的相似。如果要从 „学习‟的实用价值上要求这次 „阅读‟,那么我也起码记住了两个使我费了一番思索,也给我带来很大愉悦的句子。”
张一弓的这次阅读的确是愉快轻松的,他原来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计划,读《新概念英语》只不过是为了换换脑子而已。没想到,这并无用心的阅读,却也很有 “实用价值”,起码使他记住了两个颇难理解的句子。这倒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所以,我们就把张一弓的读书方法叫做:“无心栽花法。”
【演讲稿:伟人密码】推荐阅读:
感恩演讲稿感恩演讲稿06-27
演讲竞聘演讲稿集合05-31
外语演讲比赛演讲稿06-01
公司演讲比赛演讲稿06-08
青春演讲稿励志演讲06-29
师德演讲比赛演讲稿更改06-05
党课演讲演讲稿.doc06-11
三八节演讲演讲稿07-03
《演讲与口才》的演讲稿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