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共11篇)
1、法律、法治与法院;
2、程序公正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司法与传媒;
4、反~的国际合作;
5、国际刑法;
6、国际恐怖主义;
7、知识产权法;
8、不动产与财产法;
9、家庭法;
10、公共健康危机:以市政手段管理突发事件;
11、证券法:股票交易的违法行为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12、市政府与市民参与:其在法治中作用;
13、联合国的地位、作用与改革;
14、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发展与完善;
15、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法;
16、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服务、保险和银行业;
17、海事海商法;
18、国际环境法、资源法和能源法;
19、~:世界和平与发展;20、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与续职法律教育;
21、非诉讼争议解决:商事仲裁和调解;
一、从法与和谐思想的历史回溯法与和谐的同源及交汇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特点的文化特征, 追求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哲学理念, 和的最为一般的解释可将其描述为“在承认并尊重事物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之上, 以平衡为手段达到不同事物间互利共存的目的。”在胡锦涛总书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 把和谐社会界定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的第二部分也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思想家对“和”文化的阐述。从东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和谐的理解深入分析不难看出, 和谐与法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国有关和谐的探讨,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襄》曰:“八年之中, 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在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和睦的。为了协调人际关系,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孔子提出“和为贵”的思想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美景。如上所说, 在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和”文化倡导宽和处世, 协调人际关系, 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 追求以此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环境。不仅如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 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老子》中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其意在强调尊重自然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诸子百家中思想和主张对中国古代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政治法律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和法家。儒家对政治法律理论的阐发突出地表现在:孔子从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出发, 提出“礼”的概念, 作为处理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的核心原则是“尊尊”和“亲亲”, 强调对君权与父权的维护, 在君臣关系上, 儒家主张从国家政治到日常生活都要严格按照等级名分行事。在家族伦理上, 儒家强调对父权的维护。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个人与社会应该和谐相处。与主张“礼”的儒家不同, 中国古代法家主张以法“治”天下。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的考证, 汉语中的“法”的古体是灋。“灋,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灋,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以去。”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 公平和正义是法的首要意义, 其第二个意思是社会规则, 与儒家的“礼”一样, 也是一个社会标准, 在这里, 所谓“法”者, 就是一个治理社会“整齐划一的标准”。在法家看来, 法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惩罚, 而在于帮助人们解决纠纷, 营造安宁的社会环境。法家认为, 刑罚只是一种治国手段, 而不是治国目的, 通过“以刑去刑”的手段, 达到天下无刑的目的。
与中国古代相似, 在西方思想史上, “和谐”思想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事实上都是整个西方“和谐社会”思想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是对和谐最早的阐释。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以及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西方古代思想家对于法律的起源及法的具体意义的解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法律是政治的技术, 是治理城市的原则, 其内容是“正义和尊敬”。这种原则是市民们“有益于和好的纽带”, 是众神之神宙斯分配给“所有的人”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法律不单是一个特别社会的规则, 乃是正义和德行的永远不变的原理的说明。”可以看出, 东西方古代思想家对法的理解存在相似之处。公平和正义都是东西方思想家认为的法的最近本的含义, 另一方面法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一点也是东西方思想家都认可的。
在中国古代文字史中, “和”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和金文。在早期甲骨文中, “和”作“龢”。《说文解字》:“龢调也, 读与和同。”“和”的字源可以追溯到“龢”字, 二者在古代经传中是通用的。“和”字源于“龢”。而“龢”又源于“龠”从“禾”。《说文》:“龠, 乐之竹管, 三孔, 以和众声也。”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 最初只有三孔, 后来发展为多孔, 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 以右旁的“禾”表声, 表示吹时, 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和”源于“龢”, 又源于“龠”。因此, “和”字的产生乃源于上古的乐器以及音乐, 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 引申出“和调”、“和谐”、“和合”、“唱和”等涵义。从上述对“和”字字源的考察,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是从古代乐器及其演奏的音乐中发源的。中国古人通过音乐提出“和”的理念, 而音乐又源于天地自然之和。这样, 音乐就成为沟通“天人之和”的桥梁。
“法”在古代中国与“律”是同义的。《说文解字》中对律进行解释时也与音乐不约而同地联系在了一起。“律, 均布也。”《说文解字注》中称:“均律双声, 均古音同匀也……律者, 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故曰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用的器具, 作用是使音乐更加一致、和谐。将法律比作均布, 意即法律是调整社会, 促使社会和谐一致的工具或手段。西方思想史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柏拉图在谈到法律之美时说道:“……从前人还有另一种歌, 就叫做‘法律’, 上面还冠着‘调竖琴的’字眼……”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法律的秩序要素还可能具有一种审美成分, 该成分在对艺术之匀称美和音乐之节奏美的欣赏中也会得到相应的表现。”
不难看出, 东西方人们都认为音乐是美的, 而音乐的美是和谐的。当人们把法律和音乐不约而同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表明法律与音乐一样也具有美与和谐的功能和作用。因此, 从法与音乐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到法与和谐的联系。无论是法治还是和谐, 都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一种状态的向往, 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有和谐之意, 而和谐本身也就恰恰意味着是一种良好的秩序。法与和谐本身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正义和平衡就是这两个概念的交汇点。正义标准和平衡标准都包含有公平、合理、正当、公正、均衡等多方面的含义和内容, 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正义、没有平衡, 就不可能有和谐。在社会的法律中, 同样也需要和谐的秩序, 正义和平衡是法律的应有之义, 也是法治社会的内在特征。
二、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自古至今, 思想家及统治阶级都在追求着和谐的理论和实践, 法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虽然主要凭借和依靠的是德治和人治手段, 但是却从未忽视过法律在治理国家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尽管他们在统治上一贯主张“德主刑辅”, 即使如此, 他们依然相信并充分利用法律这一手段, “礼法结合”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繁荣盛世之中, 法律在促进社会矛盾解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的和谐往往与法律紧密相关。在《政治学》中, 亚里士多德把“法治”界定为其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一法治状态下的和谐社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实践目标。近代, 西方资产阶级在古希腊、罗马法治实践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基础上, 确立了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 并且经过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增长, 使得其在当代也发展到比较稳固的状态, 国家制定的法律得到了普遍的遵守和执行, 也基本上满足和符合了自然世界发展和社会各个群体和谐的规律。那么, 在这里我们不免会产生疑问, 法治社会是否就等于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界定?
1. 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但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的升华, 是法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多方面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法治仅仅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起基础作用的一环, 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法治之外, 还需要其他多种多样的因素。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做好法治社会这一基础环节和前提工作。
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其原因是在于, 在现实社会存在利益严重分化, 多元利益的冲突, 必须有一种可以主导和控制利益对立关系的力量来推动、维系与保障和谐, 而这种力量且只有法律。法律是一个以多元利益并存为基础的社会调整机制, 是市场机制下国家权力调节经济社会的主要形式。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够充分保护主体追逐自身利益的权利, 才能平衡社会矛盾, 从而消灭社会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 社会和谐需要人们拥有最大限度的理性和共识, 而法律则为人们提供了普遍行为规范和理性标准, 促进人们交流与沟通, 逐渐摆脱盲从与极端的意识和行为。理性的时代要求呼唤着法治, 和谐社会也不是脱离法治的和谐, 和谐需要法治, 依靠法治, 只有积极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扎实打牢法治社会这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谐社会, 真正从法治社会走向和谐社会。
2. 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 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独立性、自主性都不断提高和增强, 作为传统的人治手段已经难以解决社会问题, 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现代社会依靠的是法治,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厉行法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旨在追求在规则和秩序范围内的社会和谐和进步。但和谐社会的内涵更为丰富, 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的建设要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协调一致, 要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与文化的繁荣协调一致, 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和谐稳定的, 社会发展是全面而又可持续的, 所以和谐社会的内容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广泛的领域, 法治社会从制度层面上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和谐社会是一个上位的概念, 但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个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应当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应当是一个依法保障权利的社会。社会和谐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状态, 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 以确保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与权利分配的公正, 以及利益分配的均衡;社会和谐必须充分尊重个人, 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依法保障权利, 约束公权力, 建立完善的法治社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和谐社会应该且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途径
和谐社会应当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个人利益的实现, 这就需要良好的调节机制进行调整, 这无疑是法治。法通过权力监督与制约, 通过利益平衡来实现公平、公正、和谐。法治是如何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如何对待国家权力, 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关键。社会需要公正的权威, 公正的权威需要法治。正如恩格斯所说:“法律应该是以社会共同的, 由一定物质生产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是摆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一项艰巨任务, 笔者认为,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应重点从以下两个途径着手:
1. 推行法治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安定、团结、繁荣、协调、全面进步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民主法治、经济发展、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着手进行。其中, 法治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系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应当围绕法治着手是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有学者提出, 好的社会在于能不断地用自己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力量去化解社会中存在的冲突。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给当代中国法学界也提出了一项重大课题和挑战。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法治的巨大作用, 努力使依法治国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有机结合并达到统一, 这样才能达到建设和谐社会预期的目的和效应。法律不是万能的, 但是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目标的实现, 离开了良好的法治建设则是万万不能的。如前文所述, 法本身就蕴含着和谐之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法的调整需求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凸显, 其作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现实生活的社会关系纷繁复杂, 多元利益的碰撞和冲突广泛存在, 如果失去法治, 必然会对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的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与和谐造成破坏, 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法理念是关于法律的一般问题和普遍本质的思考, 是法的内在精神。法理念是在法的现象、规则和制度背后思想性的存在, 是法律文化和法律意识的内核。法理念是以思想的普遍性的形式而对法的“沉淀”。因此, 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如何以一种良益的手段去解决社会多元化利益所带来的冲突。笔者认为, 最为基础扎实的手段便是在全社会大力推行法治理念, 注重法治精神的培养, 努力并建立健全法治, 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
2. 完善法律体系, 严格执法, 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
建立和谐社会, 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 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遵循的规则。这就要求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 系统规范。凡是法律所应调整的社会关系均应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不同领域的法律规范应当相互衔接, 并有机协调;法律在制定、执行、遵守、监督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均能在法律制度中获得解决的依据和途径。法律是一个体系, 良好的法律体系是随着社会客观需要的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 不断发展, 不断完备。当然, 仅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也是不够的, 如果法律不能有效实施, 就难以发挥解决纠纷、监督政府、保障权利的作用。完善法律体系不仅要求立法上保证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更为重要的是将完善的法律切实贯彻落实, 真正做到法律的有效实施。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民主法治、经济发展、思想道德等方面全方位进行, 但是在这一系统中, 这些措施的功能和作用并非等同的, 而是有轻重、主次之分。法治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追溯法与和谐思想的历史, “和”作为一种哲学理念, 是中华民族最具特点的文化特征。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就是对“和”文化的最具时代特征的内涵挖掘和解读。而法作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自诞生那天起就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的天然使命, 作为一种标准和规则, 它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法与和谐思想二者具有同源性和交汇点。法不是万能的,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状态的实现也并不意味着社会就一定是和谐的, 但是社会和谐这一美好目标的实现离开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则是万万不能的。法治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社会法治的不断完善, 我国才会更好更快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忠泉.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李卫东, 李军.浅论司法能力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学前沿,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法学文集, 2006年卷
[3].《老子》第25章
[4].《庄子.齐物论》
[5].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6].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2
[7].何勤华.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 (笔谈) .法学, 2005 (5)
[8].葛洪义.法律与“和谐社会”.法学, 2005 (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党国英.在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关键词]法治理念;依法治国;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得到崇尚并且在社会运行中发挥根本与核心作用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中,民主法治被置于首要地位,正是基于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法治理念是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在法治工作的不同领域,各社会主体法治理念的重心有所不同。对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说,法治理念的重心是依法执政,通过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对于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并监督法律法规在全社会的实行;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来说,法治理念的重心是建设法治政府,执法为民,合法行政,民主理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对于政法机关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是公正司法,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则是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民主的法律观,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二、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合理有效的调整来实现的社会秩序状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社会关系主体的各种利益要求不断提出又不断协调,以形成全社会各种正当利益和谐共存的局面。而民主法治就是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机制。民主法治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这些规范要素的合理安排,形成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价值目标得到确认、尊重和实现。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法律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良法”,但是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很难相信会制定出“良法”,会实现法治化的目标。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要求
(一)人性尊严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灵魂
从根本上讲,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或文化源头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以现实的人的幸福生活核心为归依的。对于人的尊严的维护是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义务。人性尊严的理念为国家公权力划出了一条界限,不仅严禁国家从事损及人的尊严的行为,同时要求在程序上也必须保障人的主体性的地位。由此出发,国家要保障人们在民主的基础上有参与的机会,保证国家公权力行使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同时要给与公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特别在作出可能对公民不利的行为时,应该保证公民有提出辩驳意见的机会。
(二)权利本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人权得到尊重和维护,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政府权力得到合理限定并且严格依程序行使,才能实现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权利本位的法律理念,但是传统的义务本位、秩序本位的观念影响十分深远。在法律实践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立法、执法的出发点是如何使国家权力得到实现,而不是更好地提供服务。在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上,更多的表现为国家借助自身对于资源的垄断性的占有和支配性地位,首先保证公权力的实现,有时甚至不惜侵入公民私权的领域。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虚无主义的观念依然存在。要摒弃公权利无限扩展的观念,树立公法优先的首要目标是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观念,更要大力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改变义务本位的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重视公民私益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
私有产权的保护是确保社会之舟稳定航行的压舱石,是社会财富稳步积累的重要保障。保护私有产权是一个关乎正义的制度,保护私有产权意味着对社会的未来负责。我国日益重视对于公民私益的保护,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问题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之一,法律文化也不例外。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价值观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崇义贬利的道德观念一直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也未从根本上得到改造,在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衡量时,人们往往会不适当地和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联系在一起。这种观念的转变不应仅仅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更应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巩固。
(四)建立责任政府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使其职能的行为必须合乎法律规定,政府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实行法治就是要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权力全部纳入监督制约机制之中,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此外,要建立起包括失误处分制、失误赔偿制、失误辞职制、失误法律追究制等追究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其成为约束和规范决策者行为的有力手段,保证能够对决策失误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必须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要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局面,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做到坚持不懈.
作 者:隋玲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政法系,黑龙江,哈尔滨,150301刊 名:世纪桥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法治化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毛泽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中共中央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办法。五年后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通知想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做了若干说明,对新阿发的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大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在这个法制时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素养的标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明确的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遵纪守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法律这个来进行调节,可以说,法律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要是缺少了这一味调味剂,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规律。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经济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制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认真贯彻法律道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法治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地生成,也不会自然的实现。实践证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和
保障。如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合理,社会成员就能和谐相处,社会关系就能和谐顺畅;反之,如果法律制度欠缺失当,社会人员必然冲突频发,社会关系必然扭曲。各级政府作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法律制度能否完善并得到切实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机关的努力。因此,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和谐社会应有合理的利益获取和协调机制
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才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要维护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的公平、公正。要处理好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当前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开展立法工作,要注重全面而合理地体现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需求,并将不同利益群体获得需求的手段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提出的地方法规草案和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要能够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我们: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和谐社会作为根本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法理研究,把无视与务虚结合起来,务实而不就事论事,务虚而不脱离实际。在立法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地方立法必须体现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和实际要求,要确立保障的规则,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确立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民主法制的理念、提倡诚信友爱的文化。就我市来讲,立法必须服从于“两个率先”,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是要杜绝重复立法和盲目照抄上位法。地方立法应当是国家立法的补充和细化,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迭加。要珍惜现有法律资源,凡是已经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施行的领域,只要上位法基本适用的,地方一般不再就此开展立法工作。确需对上位法作出某些具体的细化规定的,一般可以采用简化的体例结构,需要几条规定几条,不必“穿靴戴帽”,贪大求全,追求结构完整。
三是要注重立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地方立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方性和特殊性。它所调节和注重的是地方性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其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也必须是地方性的和具体性的。脱离了地方实际,闭门造车,甚至满足于条文的完整和规范,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注定是要被不断发展进步的实践所抛弃的。近年来,我市的地方立法工作在结合地方特色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为推动“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今后的立法工作应当与我市的客观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力求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四是要及时调整、修改地方法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法律制度也必然要随着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一件法规或规章能否达到预期的立法效果,是否适应现实的需要,设定的行为规范是否恰当,是否需要修改完善,要看其施行的实际效果。如果一部法规或规章不能有效地衡平各种利益关系,不能有效地消除和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就要及时地修订。
二、和谐社会应具有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监督机制
感动中国的人物层出不穷, 在这个情感逐渐被忽略的年代, 社会典范的评选往往带给我们一种心灵深处的感触。社会再多变迁, 心底会有一种人性的关怀和温暖, 让我们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去关注精神状态。
法律作为国家颁布的强制性行为规范, 在我们以这样的评选活动去鼓励大家用真心真情面对人和人生的时候, 其定位有了无形的转变。曾讨论过一个辩题:法律有情还是法律无情。法律自身在出台的时候是为了秩序也好, 为了应对忽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也罢, 都是有其特别的制定目的和立法意图。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过程当中提过“依法治国”, 这也就提出了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暗含了一个立法前提, 然后按照制定出来的法律办事。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又变得宽容, 构建和谐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主题也将是和睦和爱护。笔者认为法律已经从呆板的条文变成了一种贯穿这种社会的链条, 以下两方面体现:
1强制性向引导性发展
法律以往被理解成框架, 禁令, 高高在上的, 一旦触犯, 会有相应的严厉刑罚。法的本性是约束, 约束人的行为, 约束有特殊身份的人。而强制性法律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禁令, 违者斩立决的规定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我们对犯罪不姑息, 更不会纵容, 相应的惩罚措施也会根据其行为触犯法律的程度和引发的后果而不同。
而今和谐把我们带进一个新的理念。强制性的禁令向引导性的条文发展, 减少赤裸裸惩罚, 增加鼓励和倡导。如相邻关系, 一方必须容忍另一方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权利的必要延伸或轻微损害。可以说我们在尽量扩大法律当中的道德范畴, 与人为善, 进而培养大家对法律的忠诚, 从而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秩序。
2利益调配功能与正义价值的统一
自古对正义的论述百家争鸣, 对法律价值的论述也大多与正义有关。正义就是正气和道义的结合, 在事情出现纠纷的时候主持公道, 不偏不倚。法律作为定纷止争的工具, 自然具备正义的性质。按照人心的善良公平选择做出的抉择就是正义的, 没有纯粹绝对的公平, 也没有每个人都认可的公平标准。
社会在发展, 杀人放火和大奸大恶之人越来越少, 更多的犯罪转向了经济, 从普通百姓的婚嫁继承到政府官员的贪污受贿, 从物权到债权, 从生产到生活, 利益成了我们的聚焦点。利益理解为好处, 或者佛教中有益于他人的功德。[1]怎么处理人与人, 人与国家的金钱, 财产问题变得尤为敏感也尤为重要, 因利益而起纠纷, 法律要起到利益调控的作用。损失了怎么弥补, 弥补方式, 弥补期限, 弥补范围, 这都是利益调整控制的关键。正义是法的追求和归宿, 我们经常在道德范畴中与公正混用正义。强调利益调控的重要性并不和正义矛盾, 正义的范畴波及我们生活中涉及的利益, 比如买卖价格的是否公平, 离婚时分割财产是不是妥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分析到具体案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侧重点。如:离婚时孩子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这也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大多数人认可就是值得肯定的, 在这种利益纠纷中多涉及人的感情, 当大家撕破脸皮对簿公堂的时候, 法律能够做到利益和感情的协调, 正义和公平的统一就是好的, 存在争议是情理之中。
二、怎样遵循和突破已有的精髓
不管什么我们都在改变, 抑或是循环但是我们不断在突破已有的。我们希望能变得更好, 带着美丽的愿望在现实里努力。
1公正平等的口号式向利益平衡式转变
公平和平等无疑是法律本身体现的精神, 但结合实际发现真正讲求的公正体现在各个利益的平衡中。两利相比取其大, 两弊相较取其小, 这是法律在平衡过程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原则。
立法过程往往是漫长和摸索的过程, 国情, 地域和我们的法律文化决定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权衡, 如法律解释。法律解释在我国突出的问题是主体和效力问题, 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 是以立法者立法意图来解释还是按条文客观表述来解释都是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 其中就存在利益的平衡。这里的利益做扩大解释, 理解为全局的利益, 根据《立法法》第42条和43条的规定[2],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才有权进行立法解释, 照此推论, 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没有存在的余地。但实际中审判解释占据了法律解释大部分。人民代表大会虽然能体现民意, 但是每年召开的次少期短, 亟待解决的问题多, 讨论法律的细节问题不仅没有专业性也没有实际可实施性。最高院的尴尬境地是无权解释法律却在解释, 专家们的意见会不会远离民意?权衡种种, 是坚持立法法的条文, 还是颠覆以往的局面开辟创新, 这是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利益问题, 更关系到每部法律, 关系到我们生活中个案的利益。
法治, 先法再治, 抓住问题的症结往往便于我们做出选择。
2遵循大的依法治国框架
中国法制史源远流长, 但真正按学者提出的“法治”来治理国家而言却不是佼佼者。依法治国, 笔者认为这里的法类似古时的朝纲, 不是腐朽不化的文字, 而是雷打不动的根基。这里给立法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有适合这个国家的法律, 我们才能遵循, 遵循贯彻之后才有法律的权威, 有权威才会有良性循环。而按照已有的法律进行贯彻实施是最终与现实结合的重要环节, 束之高阁显然起不到法律应有的作用, 更与法治背道而驰。亚里士多德认为“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才是法律真正树立了威信, 国家有前途可言。[3]提到“治”就说明执法和司法机关是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执法和司法, 徒法不能自行, 产生不了约束的效果就不是法。在人类生存的过程中平衡生态和生产生活, 保障经营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稳定市场秩序, 按规则办事的同时不放松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与曾经提出的“以德治国”和如今的“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
3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和谐, 字面来看就是和睦协调。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此标准衡量,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各种矛盾被化解, 冲突被解决。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把民主法治放在第一位也不是偶然。很多学者认为民主是法治产生的基础,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存在法治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民主, 笔者认为现如今也不能说我们的法律是完美的, 民主建设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依然追求法治。
评价一部法律是否符合正义标准 (合法性) 时, 往往立足于这部法律是否能将社会关系调整得令全部的体社会成员满意, 事实上, 能够满足每个社会成员需要的法律是不存在的, 每个人的需要不一致, 需要间的冲突也难以避免, 那些合乎正义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能达到的也只能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满意。这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广大人民群众要遵纪守法, 诚信友爱, 在道德范畴内尽可能的多调整就暗含了一种法治前提下的和谐。
三、法治是一切国家的普遍要求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也是具有法治需求的, 严格执行在我们现在认为是专治的法律其实就是当时的法治, 没有民主的色彩, 没有宪政的提法, 没有法律信仰。
1政府推进向利益细化的转变是法治的表现
政府大包大揽总让我们想到“依法治民”, 而治国应该是靠政府、人民、媒介共同努力。强调自由与和谐的今天, 典型的例子是民事诉讼中的调解。调解是解决纠纷常用的一种方式, 离婚案件必须经过调解的程序。这种规定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是与感情深刻联系的, 婚姻和子女, 我们尽可能挽回还有感情的婚姻。在调解的过程中法院的工作人员就得以更耐心和换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这种民生细节体现了一种利益转化的趋势。再如政府征用土地时依据的“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也是很多微观利益相加得出的涉及某个范围内大多数人利益的总和, 能够向政府征收行为寻依据, 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做出保障。
2众多法律的出台例证
回顾2007年最引人注目的几部法律无一不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暂且不看这些法律在社会上引起的评价怎样, 关注也正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些法律带给我们的冲击之大, 意见和赞同都证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关注。以《物权法》为代表, 作为民事基本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确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在承认并分别规范了三种所有权的同时, 强调对之平等保护。这对于克服实践中对私有财产保护不力的痼疾, 提供了坚实而富可操作性的法律基础。《物权法》作为民法的分支, 解决物的最基本权利问题, 关乎每家每户每个人;《反垄断法》作为反不正当竞争的一大手笔, 每个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会从自己的角度考量;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正是我们利益的细化, 法律规制的角度转变。
3法治与和谐是统一的
法治的现代化建立在法律的现代化基础之上, 法律要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整个法治运作的基础就是权力的法治化, 从权力的产生、配置、行使、监督乃至罢免, 限制了权力也就是限制了法律授予的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在这个基础上确立最根本的法治运作环境, 强有力的控制社会的方式保障和谐的产生。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目的, 法治是实现和谐的手段。
正如本文第二个问题提到的“不管什么我们都在改变, 抑或是个循环但是我们不断的在突破已有的”。回头看“礼治”的本质就是从内而外的约束人, 看似善良风俗的习惯, 实则修身克己注重教化, 对比如今的和谐社会宽容善良的呼唤, 道德楷模的评选, 社会情态的改变, 秩序类型的变迁。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破坏掉原先的乡土传统, 才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笔者却觉得这当中存在一种循环, 也暗含了一种不变的人性, 不用刻意区分, 时代的进步自然会淘汰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
一直在路上……
摘要:法制到法治, 老生常谈, 社会转型, 和谐大同, 法律这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将扮演自己新的角色。遵循中突破, 秉承中发扬, 现状出发分析中国法治发展。
关键词:法治,利益,和谐
参考文献
[1]王长斌:《中国法治建设刍论》.中外法学, 1999 (1) 总16期79页[1]王长斌:《中国法治建设刍论》.中外法学, 1999 (1) 总16期79页
[2]徐祥民、马建红:《法治:把法律的本质要求普遍化—张国华先生法治论续展》.中外法学.1999 (4) 总64期17页[2]徐祥民、马建红:《法治:把法律的本质要求普遍化—张国华先生法治论续展》.中外法学.1999 (4) 总64期17页
[3]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中国法学, 2006 (4) 158页[3]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中国法学, 2006 (4) 158页
[4]胡仁智:《孔子“义利”观与现代法治和谐理念》.现代法学.2006 (7) 第28卷第4期181页[4]胡仁智:《孔子“义利”观与现代法治和谐理念》.现代法学.2006 (7) 第28卷第4期181页
关键词:法治思维;预防;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DF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72-01
一、典型事件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一)“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是“枫桥经验”的形象概括。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调解和教育并重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枫桥镇在各居委会、村、甚至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成功率97.2%,其中80%在村一级得到解決。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民主法治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法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法律,基层民主法治是推动和提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設的关键环节。枫桥镇在加强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建設方面,推动村民自治,保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二)“瓮安事件”和“乌坎事件”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瓮安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瓮安事件做了客观公正的通报,安定了民心,终止了谣言。同样,乌坎事件的解决同样离不开信息公开工作,广东省委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公开,并且将阶段性的处理结果、乌坎村民的诉求、最终制定的解决方案,也一并向大众公开,重新树立了政府的法治形象和诚信形象,从而推动了整个事态的平息。
2.调查事件原因,依法解决矛盾纠纷。
社会矛盾发生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调查事件的起因,并依照法定程序对社会矛盾发生的争议、纠纷、问题进行调节和沟通,同时注意调解的方式和方法。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是指按照法治思维、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规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大闹大解决的那一类群众超出法律规定范围以外的解决方案,否则不仅不在群众中威信扫地,更会造成更多闹访缠访的现象。瓮安事件和乌坎事件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都得益于政府拿出了可靠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化解了矛盾纠纷。
3.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瓮安事件从一起少女溺亡案件,最终发展成为众多无关人员参与的打砸抢事件,已经属于骚乱事件,在将近七个小时的时间里,三百多人直接参与打砸抢事件,造成三座大楼、交通工具以及办公设施的严重损毁,一百五十多人受伤。对瓮安事件中带头打砸抢的人员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乌坎事件性质不同,参与其中的基本都是本村村民,个别情绪激动的,属于表达意见过程中的激烈举动,不认定为犯罪活动、流氓活动,不追究法律责任。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会矛盾发生后要依法妥善处理,但是更重要的在于预防,防患于未然找到引发社会矛盾的原因和根源,之后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原因和根源,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一)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成绩举世瞩目,但是问题依旧很多,比如经济发展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等等,百姓与企业甚至政府的对抗也表现在很多层面,比如在农村土地流转、村民搬迁、生态保护、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收等层面。通过瓮安时间和乌坎事件,也可以看出,社会矛盾的爆发并非短时间累积而成的,这跟地方政府的法治水平,管理水平和地方秩序有很大的关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核心就在于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一些地方政府,在重大项目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给百姓应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机制保障措施方面更是缺乏。因此,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决策,首先应当贯彻公正公开的程序,科学分配利益平衡事宜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关键之关键。另外,政府依法行政尤为重要,只有建立起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建成一个法治的社会,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变刚性维稳为制度维稳,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习总书记在2012年12月4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也就是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首先要做的转变维稳思路,从刚性维稳向制度维稳转变,从压制打击向沟通调解转变,通过多重方法从信访不信法向信法转变,积极推动社会矛盾在法治途径内解决。
(三)依法善用慎用警力,维护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
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示威、游行、静坐、抗议等群众有组织的行动,公安干警人员往往都冲在第一线,因此,善用慎用警力,维护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有权利也有义务动用警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不适当地、频繁地动用警力,甚至违法使用警力,都会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极大的伤害。善用慎用警力与不用警力不能一日而语,需要区分清楚。
(四)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警和监测机制。
个人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
王天亮
按照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我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对照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教育活动要求,结合自己工 作实际,就本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思想上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教育活动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在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工作争先创优的意识不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工作中缺乏亮点。
二是在学习上。虽然平时较为注意学习,但学习的知识面较窄,内容不系统,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只注重实用主义,急用现学,业务知识钻研还不深不透,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高,缺乏开放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三是在工作上。工作思路不宽,工作效率不高。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相互协调、统筹兼顾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业务能力还不够过硬。自身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办事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中还有急躁情绪。
四是在理想信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强烈,还不能切实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不够,深入群众不够,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较弱。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不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经常化。对政治、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除集中学习和完成规定要求外,虽然平时也在读书、讨论、写文章、投入也不少,但不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三个不良的后果。一是只顾工作,不顾政治理论学习,导致了政治理论学习的放松;二是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缺乏深入了解,对经济社会知识缺乏系统学习,流于一知半解,影响了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思想改造缺乏实践性,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思想与实践脱节,影响了理论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是世界观改造上还有差距。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有待进一步深刻学习。我是99年在大学入党,参加工作四年了,经过党多年的培养教育和政法工作锻炼,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坚定的,在政治上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对社会主义法治也是坚定的。但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而感到困惑时,往往不能将这些问题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从而导致工作有起色就沾沾自喜,没有看到同先进之间的巨大差距。
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工作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在工作中有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致使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不愿表达。对业务限于浮于表面的了解,有的在需用时,才集中时间突击了解学习一下,难以真正的“沉”下去。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政治和法律理论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法治理念素养和业务能力,采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地抓好自身的法治理念建设,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身体
力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
二是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大胆地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转变作风,积极工作,深入实际。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一周能办的事不拖到下一周,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牢固宗旨意识,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把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给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添麻烦。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搞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人民法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两级法院要通过组织全体干警学习罗干同志和李新民书记的讲话录相,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等内容,采取邀请市委领导、本系统英模人物作专题报告等形式,并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法院领导要坚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带头抓好落实,并严格落实院领导联系点制度,加强专题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司法工作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法院事业的长足发展。在审判工作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遇到重大问题及社会反响较大的案件,都要及时向党委、人大请示汇报,真正把法院的审判工作永远置于党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之下,积极主动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要努力借助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作用,使审判结果为公众所接受,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
我市法院系统要结合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对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深入走访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活动中征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对近年来发生的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剖析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深入开展大讨论,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重大思想观念问题,努力克服在司法功能认识上的“万能主义”和“消极主义”,坚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的根本立场。想问题、办事情以及每一个案件结论,都自觉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怨,用好、用足裁判权,通过个案纠纷的解决来维护社会正义,真正在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上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公正司法
我市两级法院在工作中,必须坚决克服把开展教育与抓工作对立起来的思想以及不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理念口号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对2003年以来所办结案件进行的彻底评查,对发现的有问题案件进行“会诊”,认真分析评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及原因,使全体审判人员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努力提高办案质量。要坚持围绕案件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剖析原因、围绕原因追究责任并制订整改措施的原则,通过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促使广大干警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有效地克服和防止了滥用权力、司法不公问题的发生。
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司法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一、改革深水区, 法治当厉行
当前,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今年举行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这表明执政党推行法治的意志不可谓不坚决。而要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 必须站在法治的高地上, 在确认、巩固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提升改革的制度化能力, 切实以法治规范改革的进程和程序。执政党能否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有效推动立体化改革, 能否稳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都对党的前途命运、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 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着眼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各地政府应加快推进政府系统促进依法行政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要在党的领导下, 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这24字目标, 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是确保法律实施、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 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
(一) 法治政府是诚信责任的政府
法治政府, 必须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和谐社会要求诚信责任, 市场经济也要求市场主体诚实信用、公平交易, 同时也要求政府讲诚信。凡公民、法人或其他基于对政府的信赖而取得的利益, 都应该得到政府的保护, 而政府诺言的保证人, 只能是法律和制度。
法治政府还必须是责任政府, 权责必须明确、统一。其含义有二:一是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权责共生, 权责统一;二是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 这是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的保障。在法治传统下, 权力和责任历来是不可分割的。法治下的政府行政应当是一种责任行政, 权力政府必须同时是责任政府。
(二) 法治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政府
法治政府的实质合理性, 就是政府的公共性, 它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法律必须反映公共利益。只有当法律在其内容上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说它在与人的目的的关系上是合乎人的目的, 能给大多数社会成员带来好处或利益时, 它才能被看作是具有实质合理性的东西, 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赞成、承认、支持和认同, 才能取得大多数社会成员服从和遵守的自愿承诺, 因而才具有真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相反, 如果法律不能给大多数社会成员带来利益上的好处, 即不能增进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 或者与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相背离, 那它是不可能获得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和服从的, 也就谈不上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了。
(三) 法治政府是民主和有限的政府
第一, 法治政府应当是一个民主政府。首先, 政府的形成应当基于民选, 政府的职权应当源于法定;其次, 在政府的施政过程中, 应当保证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因此, 施政者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第二, 法治政府应当是一个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职责是保障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而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就必须将政府的权力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否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公权力的滥用、缺位和越位, 进而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最终损害公民的合法利益。对于公民而言, “法不禁止即自由”;而对政府而言, “凡法律未允许的, 都是禁止的。”
三、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 转变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是要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科学设置政府机构, 明确政府部门职责, 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明确政府的职能划分, 合理确定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能, 避免职能交叉、职能缺位, 并逐步实现职能划分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二是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把政府职能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政府要把自己从“全能政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主动退出经济建设的主体角色, 集中精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经济和社会的协凋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
(二) 健全决策机制, 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
一是要坚持依法决策。坚持法律优先, 确保各种决策以及决策的各个环节都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二是要坚持民主决策。要充分汲取集体智慧、群众智慧, 问计于民, 使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从提出立法建议、公开征求意见、公开讨论和辩论、草案审议公开等方面建立民主参与机制。为了保证行政立法的民主立法机制更加完善, 可以考虑行政立法项目都要做到公开征求意见, 充分尊重民意, 将更多的合理意见吸收采纳到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中, 避免形式主义。三是要坚持科学决策。落实好“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三) 加强政务公开, 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
一是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把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 全面向社会公开。二是要推进办事公开。加强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审批系统建设, 规范“窗口”行为, 创新审批方式, 强化监督管理。三是要广开监督渠道。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各项监督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投诉热线、市长信箱、网络问政等方式,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投诉。四是要即知即改抓落实。“政府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政府要当好诚信守法的榜样, 对群众反映和投诉的问题, 要坚持依法依规, 在法律框架下抓好整改落实, 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四) 树立法治意识,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完善各级领导班子和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建立法律知识培训长效机制, 提高各级行政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自觉养成依法行政的良好习惯。提高公务员的法制素质, 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公务员是行政权的行使主体, 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 他们依法行政观念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全体公务员只有真正做到不唯权、不唯上、只唯法, 严格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奉法者”, 才能带动全体人民真正把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才能实现制度与人的良陛互动。惟有如此, 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法治建设是在一种缺少社会根基的状态下行进的, 因而权力一直难以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 已面临着思想观念的价值撕裂、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错位运行、社会冲突的随机性迸发、扭曲的拜金功利心态等困境和危机, 因此,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推进“和谐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 就需要以培育法治的社会根基为立足点, 重建价值观体系, 重塑体制机制, 重组社会结构, 塑造公民性品格, 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的决定, 以此推动“和谐中国”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法治政府,和谐社会,依法治国,民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 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1) .
[2]杜宴林.改革深水区, 法治当厉行[J].法学时评, 2014, (10) .
[3]马继超.培育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J].新长征, 2014, (9) .
【聚焦“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推荐阅读:
社会转型与中国法治12-08
聚焦两会07-07
热点聚焦11-13
语文聚焦课堂答案06-06
聚焦心得体会06-19
博雅:相约名师,聚焦课堂07-21
六聚焦心得体会07-26
聚焦主业心得体会10-05
聚焦三农专题片10-31
第二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