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通用7篇)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p3)
3.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p4)
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p4,p55,p90)
5.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P14)
6.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P15)
7.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P14)
8.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P31)
第二章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1.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p46-47)
2.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p58)
3.教育生态学—— 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p61)
学前教育原理
第三章
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
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等。(p105)
2.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儿童、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p105)
3.隐观念——是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p121)
4.显概念——是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p121)
第四章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
1.环境—— 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p127)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p128)
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p128)
4.适合性原则——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要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p130)
5.挑战性原则——即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而不是尾随幼儿的发展,也不是平行于幼儿的发展。(p131)
6.启发性原则——在展现感官刺激物时要同时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有多种结实。环境的启发性不仅包含对思维的激发性,而且包括对幼儿想象、创造、操作的激发性。(p131)
7.丰富性原则——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课室内外的地面、墙面、空间,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等,以充分利用幼儿无意识的学习能力,促进潜能显现。(p132)
8.平衡性原则——环境提供的各种知识信息要平衡,激发各种技能发展的因素要平衡,激发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发展的内容要平衡,提供的知识与能力获得的机会要平衡,促进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内容要平衡。(p132)
学前教育原理9.系统性原则——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而不能盲目或随意。(p132)10.动态性原则——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使幼儿每天有新收获。(p133)
11.主体性原则——环境创设从布置到评价全过程均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p133)
12.效用性原则——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力求做到一物多用、一地多用、一室多用,使每一设备设施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p133)
第六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1.混龄编班——指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p192)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1.课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目标;课程即经验。(p218-220)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幼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p221-222)
3.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其主要的要素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课程评价等。(p236)
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p259)
5.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它要求教师相信游戏的力量——相信在许多可能性中幼儿做出的自发选择。(p263)
6.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p266)
7.项目活动(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生成课程和合作研究式教学,强调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动态设计”与“随机生成”课程。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1.教学——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辨证统一的过程。(p291)2.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过程。(p295)
3.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为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p299)
4.直接指导——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言语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运用这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与技能。(p308)5.讲解——是教师向幼儿说明、解释某种事实和道理。(p308)6.讲述——是教师向幼儿叙述时间,描绘所讲的对象。(p308)
7.谈话——由教师根据一定的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围绕教师的问题做出回答。(p309)
8.演示——指教师在各项活动中,配合讲述和谈话,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幼儿,或者给幼儿做示范性的小实验,用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p309)
9.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p309)
10.间接指导——是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这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p309-310)
11.观察法——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甚至周围环境的方法。(p310)
12.发现法——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p310)
13.实验法——是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工具,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果。(p310)
14.直接教学(接受式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式学习。(p310)
15.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发现学习为主。(p311)
学前教育原理16.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p313)17.合作教学——是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它主张师幼全通道式的多向交往,教学内容和问题面向全体幼儿,努力调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潜能,使师幼彼此处在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分组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p314)
18.集体教学——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和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把这种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时就叫集体教学。(p318)
19.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p320)
20.个别化教学——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自发、自主活动。(p323)
21.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以让学生适当的承担责任并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消极反馈行为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行为。(p318)
第九章
因人施教的原理与方法
1.因人施教——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兴趣、需要、能力、速度、性别等差异,通过教育活动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以及时空等方面的多选择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使不同受教育者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p332)2.全纳式教育——是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收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p334)
第十章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与质量评价
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托幼机构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体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特性。(p355)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p366)
3.效果标准——是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p368)4.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p368)5.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p369)6.素质标准——是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p369)
学前教育原理7.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p385)
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的结构——是指评价活动全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安排、衔接方式和相互搭配。(p385)
9.观察法——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托幼机构的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观察,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p370)
10.访谈法——是评价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评价者进行交谈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p371)
11.问卷法——是评价者通过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经过严格设计的问题,从而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p373)
1 现行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规则之规定演进
男女双方自愿组建成家庭成为夫妻后, 表明夫或妻一方对另一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 但不可推断出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所有夫或妻一方所负债务都承担共同清偿责任。自从我国首部《婚姻法》1950年颁布以来, 便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规则作出相应的规定, 该《婚姻法》第24条规定,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 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偿还”, 在2001年《婚姻法》第41条中基于同样的民法学原理得以同样规定:“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该规定的立法原理是从夫妻一方所负债务的目的考虑, 也即当夫妻离婚时, 夫妻一方或双方所负债务,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 以所负债务的目的和内容作为区别标准。凡所负债务是为了夫妻双方家庭共同生活之用, 即可明确为夫妻共同债务, 反之, 则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这就是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多年来坚持的夫妻债务共同承担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11月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其中第17条明确规定, 夫妻为共同生活需要或者履行抚养、赡养等义务所负债务, 在离婚后, 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只有夫妻一方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对外所负债务, 才能在法律上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后才能由夫或妻承担连带责任。该司法解释确定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的基础上, 根据司法实践实务的需要, 确定了夫妻双方对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的承担规则。由此也可推断,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不应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也即不存在夫或妻对该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 该解释第23条规定, 债权人就夫妻一方在婚前所负个人债务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不予支持, 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除外;第24条规定, 债权人就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则予支持, 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所负债务一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或者能够证明属于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从文字文义上解释, 对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的确定规则, 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取消了债务用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规定, 只要在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实施法律行为所负债务, 离婚后, 夫或妻就应承担连带的清偿责任。但从婚姻法立法目的和民法学基本原理进行解释, 该条规定应解释为是在夫妻共同生活需要大前提下所负债务才归责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法理阐释, 请容稍后详述。
在理论上, 夫妻一方对外作出法律行为所负债务, 包括婚前作出和婚后作出。问题是, 由于大量存在双务、有偿法律行为。夫妻一方在婚前以自己名义对外所负债务所产生的法益归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则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由夫妻双方共同清偿。因为在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共有法定财产制原则下, 尽管表面上作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 和夫妻婚后所得共同财产没有关系, 但若夫妻一方在婚前实施法律行为负债, 婚后把该负债产生的利益用于夫妻家庭生活, 则应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就是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3条规定的立法目的, 这也从反面推断出, 只有用在婚后家庭共同生活情况下, 不管是婚前夫妻个人或婚后夫妻个人所负债务, 都应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由夫妻双方共同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无独有偶, 浙江省高院在2009年9月公布了《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其中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 包括日用品购买、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费等。但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应当属于个人债务。由此可以看出, 浙江省高院在总结司法实践和判例中对下级法院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责任承担规则, 应严格按照我国婚姻法立法目的, 紧紧围绕婚姻日常生活需要并对日常生活需要作出更细化规定这个大前提, 有利于各级法院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判决和操作。
从上所述, 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则在体系上存在一体唯一性, 在历史解释上, 不管是我国法律规定, 还是法院在制定司法解释时, 都遵从了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债务这个基础。
2 现行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规则之目的解释
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3条规定的用于“日常生活需要”这一立法目的非常明确, 在市场经济中平衡保护第三方债权人利益, 保障社会交易安全, 对债权人起到一定程度有条件的保护;加强我国《婚姻法》中确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为原则, 表明民法理念中民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在婚姻法学中的应用。但对该解释第24条规定, 各地法官囿于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造成司法司法实践中案件判决结果的相异以及实质上不公平。如仅从文字表层意思理解, 抛开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前提所负债务, 将非负债一方配偶置于被告地位并让其最终承担责任, 这会损害其财产权益, 出现社会不公现象。
笔者认为, 应从民法理论中的代理权理论出发, 以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作为解释基础。对于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尽管在我国《婚姻法》及其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但在第18条夫妻共同财产制中规定了“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但怎样理解平等的处理权?如何正确理解平等处理权以及日常家事代理权和平等处理权存在什么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平等的处理权应当理解为: (一) 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 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 夫或妻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 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 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 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我国婚姻法学理论界多数派学者认为, 关于“处理权规定及其解释”就是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规定的雏形。日常家事代理权在我国学理上只是一种法定代理权, 而非经意思自治一只形成的委托代理权, 但该法定代理权只是限于日常家务或者为日常生活需要。由于夫妻组成家庭后, 不是所有日常生活交易法律行为都有夫妻双方名义作出, 如法律要求婚后家庭所有法律行为必须由夫妻双方作出, 于经济和实践也是不可能、不现实。因此, 夫妻之间的法定代理权应运而生, 除了大件交易法律行为之外, 日常生活需要法律行为只需要夫或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作出即可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 不管是积极财产还是消极财产行为, 所以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第一项直接规定对于因日常生活需要处理积极财产, 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尽管最高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二十四条只是泛泛做出了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但根据日常家务代理权理论背景以及立法目的解释,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该内含“日常家务”限定词这个大前提。因此, 法官对该条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要考虑“日常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才由夫妻共同承担清偿责任。正好浙江省高院根据社会实践以及民法学原理, 其颁布的《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指导意见》第十九条规定了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夫妻日常生活需要而一方对外作出法律行为而负债才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并在第十九条第二款对“日常生活需要”作了切合实际的界定。如果否认日常家事代理权, 不管夫妻一方对外负债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还是非因日常生活需要, 把这样一种负债归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债务, 明显违反了民法关于民事交往中的公平原则, 更常见的情形是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经常出现伪造一方债务达到不法目的。这种以身份附属关系确定夫妻共同债务唯一要素违反了现代民法人格独立和自己责任基本原则。这对并不参与法律行为负债的另一方配偶来说, 极其不公平, 也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和睦和信任, 违背了人伦的诚信基础, 不利于社会稳定。
如果不深入了解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立法目的, 法院在审理案件中, 苛刻地将举证责任强加到非负债一方配偶的身上, 往往会产生不知情负债一方败诉后果。因为法院不合理分配的举证责任对不知情的配偶一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特别是对法律观念和证据保存意识不强并习惯于按照习俗和习惯做事的夫妻一方。因此, 应从立法根本目的上对该条款进行解释适用, 要从“日常生活需要”举债进行举证, 否则会不顾法律正义和民法原理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失去了法律应有的公正和平衡。
综上所述, 对最高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理解和适用, 应以法律解释学原理中的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为角度, 按照民法理论中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只有从日常行为所负债务角度出发, 才能把以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归责责任得以确定, 也即只有夫妻一方是为了家庭日常事务所负债务才能把最终债务承担责任归责与夫妻双方承担, 这正是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表现, 也是民法总则所确定的民事交往中的公平原则。
摘要: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的承担, 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碰到非常多, 特别是当夫妻离婚时, 夫或妻一方是否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承担责任, 尤其重要。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责任承担规则是由婚姻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组成的, 它从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转换到一方单独承担责任。单纯从文义解释角度看, 现行的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承担规则从保护交易安全出发, 注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非负债一方配偶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受到了损害。但从目的解释和司法实务操作中, 应从民法学原理日常家事代理权以及立法本意出发, 需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代理权,日常家事代理权,连带清偿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3]李永军.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4]薛宁兰, 金玉珍.亲属与继承法[M].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学物理课中,交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学生对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理解困难,尤其对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理解困难。只能听老师口述,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因而教学效果平平。
如能设计出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学生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就很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示教装置的组成与结构
目前教师在讲解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时,电流及电流方向的变化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听老师讲授,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本发明就是为这一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交直流发电机原理全面解释示教装置。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装置结构见图l,装置实物见图2。
如图1所示,示教装置包括绝缘基板l、演示装置2、内隐装置4,绝缘基板l上设有演示装置2,演示装置右侧设有内隐装置4。
演示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转轴24、铜滑环25、换向器251、线圈26、磁铁27、电刷28、小金属滑环29、接线柱30。转轴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方穿过,转轴的右端连有一摇柄31,第一支架的右侧转轴上设有一铜滑环和换向器,换向器和铜滑环右侧连有一线圈,线圈分别安装有两条相反的可视线,即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与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第一支架设有2个接线柱30,其上套有小金属滑环,小金属滑环上设有电刷,电刷分别与铜滑环或换向器接触;在第一支架左侧设有一灯泡32,灯泡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相连。3条灯泡电流可视线分别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第一支架上的2个接线柱分别通过绝缘线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内隐装置4的主要构件为电流换向器41,它包括线圈供电换向器42和灯泡供电换向器43。
线圈供电换向器42为圆柱形,位于线圈26右侧套合在转轴24上,线圈供电换向器侧壁上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它对面的侧壁上也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金属触片之间相互绝缘,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线圈供电电刷421,2个线圈供电电刷分别与外接的220V市电的火线、零线相连,线圈上的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对面的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外接的220V电源可以给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和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供电。这样,演示时就可以看见可视线中电流的方向。
灯泡供电换向器43为圆柱形,位于第二支架22及第三支架23之间,灯泡供电换向器43左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金属触片431,第一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电连接;第二金属触片432位于灯泡供电换向器43背面与第一金属触片错开,第二金属触片侧面设有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电连接。第三金属触片433位于第二金属触片右侧,第三金属触片是正反面对应的2块金属片,它的下方设有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电连接。
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演示交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两个铜滑环25接触。接通电源后,摇动摇柄31,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外接电源通过第一金属触片431将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接通,同时,灯泡32点亮,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点亮,可以看见其内的电流方向,继续摇动摇柄使得线圈与磁铁垂直时,线圈中电流可视线熄灭,灯泡32熄灭,说明此时没有电流产生。继续向同一方向摇动摇柄旋转,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与之前相反,外接电源通过第二金属触片432将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接通,灯泡32点亮,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点亮,可以看出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内的电流方向与之前的方向相反。
演示直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换向器251接触。关闭第一灯泡供电刷及第二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打开第三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摇动摇柄,可以看到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一致,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点亮,灯泡与可视线的电流方向总是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装置的优越性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借助装置中的可视线,学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可以观察到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因此更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科技发明类一等奖。
专家评语
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社会具体环境:亦称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指那些对管理者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关系的要素。
社会文化环境:由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社会责任:组织的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目标管理: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核心能力: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异化建立起竞争优势,以形成入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异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异化而增加的成本。使命: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战略: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政策: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决策:为达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分析判断过程。
程序化决策: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非程序化决策:决策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的影响,处理这类情况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时例外,或者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未发生过,或因为其十分重要需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
主观决策法: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指示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组织工作:设计和维持一种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组织结构: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职位设计:将若干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矩阵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直线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利,即指挥权。参谋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职能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授权:指上级委授给下属的一定的权利,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活性化: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管理委员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
业务过程再造:为了在关键的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在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人员配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评,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继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人才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落阶段。
领导工作: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团队: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过程改进团队: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工作团队: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自我管理团队: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效果的过程。激励:管理者通过设计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控制工作: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管理突破: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预算: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也就是利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零基预算:在每个预算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比率分析:对于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度量之间的比率分析,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和必需的控制技术或方法。
盈亏分析: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盈利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
损益控制法:根据一个组织的损益表,对其经营和管理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
投资报酬率控制法:以投资额和利润之比,从绝对和相对数量方面来衡量整个企业或企业内部某一部门的绩效。
管理审核: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原则,系统地考察、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限定因素原理: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灵活性原理:在计划工作中表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原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越小。改变航道原理: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目标统一原理: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使合理有效。分工协作原理: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使精干高效。
管理宽度原理:组织中管理者监管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使适当,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责权一致原理: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使有效。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适中,就越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职务要求明确原理:对主管职务及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使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质量就越有保证。
责权利一致原理:组织越是想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责权利相一致。公开竞争原理: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用人之长原理:管理者越是处在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获得最大的收益。
不断培养原理:组织越是想要其管理者能胜任其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不断地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指明目标原理: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成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
目标协调原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命令一致原理:管理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直接管理原理: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沟通原理: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激励原理:管理者越是能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越是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计划越明确、全面、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控制工作就越能有效地为管理者的需要服务。
组织适宜性原理:组织结构越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控制关键点原理:管理者越是尽可能选择计划的关键点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就越有效。例外情况管理: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① 田园城市:1989是霍华德在《明日--一条真正通向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的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② 卫星城:由恩温提出的。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一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③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特点:与母城间距离校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④ 公司城:公司城的建设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工人的居住条件,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从而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小型城镇。
⑤ 广亩城市:是由赖特于1932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
⑥ 带形城市:是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于1882年首次提出的。带形城市是使城市沿着一条高速度、高容量的轴线向前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使城市接近自然又便于交通。
⑦ 有机疏散:沙里宁与1934年在城市她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中提出的为缓解大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就是把大城市目前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的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能的集中点。
⑧ 物质形态规划:以物质环境为主要的关注对象,以物质环境决定论为思想基础的一种规划模式。⑨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会议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即国际建筑协会(C.I.M.)于1933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法国勒•柯比西埃(Le Corbusier)的观点。
⑩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国际建协在秘鲁的利马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古文化遗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11 邻里单位:由美国建筑师佩里于1929年提出。邻里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其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城市带(03.97):工业带、都市带、大都市带:50年代以来,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上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最早研究大都市带的是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用借用古希腊Megalopolis一词描述美国城市带,一般应至少居住2500万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有以下共同特征: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带状的空间结构)经济全球化: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人力素质。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其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新城市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17 人居环境科学
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 ,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里坊制
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城市和城市化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市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镇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22 市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逆城市化
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再城市化
也称“再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所谓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在此背景下,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27 城市群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城市首位度
是一国(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之比。表明某国家或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差异程度。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30 城乡一体化
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市规划概述
①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③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④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⑤ 城市规划区 urban planning area: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⑥ 城市总体规划 master plan,co-mprehensive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⑦ 分区规划 district planning: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⑧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⑨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⑩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11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rion: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13 城市景观规划: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15 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16 国土规划
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般包括城市的基本状况,地位,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的城市,确立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城市发展的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等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得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热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城市经济区: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也可称为城市腹地或城市吸引范围。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城市建成区 urban built-up area: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城市规划区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开发区 development area: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旧城改建 urban redevelopment: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城市基础设施 urban infrastruct-ure: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城市
1、发展战略
①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② 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③ 城市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④ 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⑤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⑥ 城市发展目标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2、城市人口
① 城市人口结构 :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② 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③ 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④ 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⑤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⑥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⑦ 城市人口预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的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城市人口增长率
【概念】: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概念】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基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城市用地
① 城市用地: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② 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③ 公共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④ 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⑤ 仓储用地: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⑥ 对外交通用地: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⑦ 道路广场用地: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⑧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⑨ 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⑩ 特殊用地: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⑾ 水域和其它用地: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⑿ 保留地: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⒀ 城市用地评价: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⒁ 城市用地平衡: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实际需要,对各类城市用地的数量和比例所作的调整和综合平衡。
城市总体布局
① 城市结构 :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 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③ 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④ 城市功能分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⑤ 工业区:城市中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⑦ 商业区:城市中市级或区级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区。⑧ 文教区:城市中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
⑨ 中心商务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⑩ 仓储区:城市中为储藏城市生活或生活 资料而比较集中布置仓库、储料棚或储存场地的独立地区或地段。
⑾ 综合区:城市中根据规划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地区。
⑿ 风景区:城市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的地区。居住区规划
① 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② 居住小区: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③ 居住组团: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④社区的定义:1.是一个网络板块,指不同的人围绕同一主题引发的讨论,如天涯社区。类似的名词还有论坛、贴吧等。2.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例如,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或郊区、大都市等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社区就是地方社会或地域群体。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的社会群体通常都不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的。
⑥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
① 历史地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② 历史街区: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和规模的历史建筑,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对于处于城市中的历史地段而言还应具有生活内容。
③ 文物保护单位: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④ 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地段。
绿地
⑤ 城市绿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⑥ 城市绿地分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⑦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交通
⑧ 交通量
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通常仅指机动车交通量。它是随时变化的。常以平均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⑨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广场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
⑩ 城市综合交通: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方式。11 TOD: 12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就是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各类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和局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的规划。交通规划
确定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过程和方案。干道网密度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道路红线
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19 城市交通
由私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专业运输3部分组成。20 步行街
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设置的不准车辆通行,只许行人步行的通道。用地平衡
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从而得出以人为单位的用地面积数,以资分析和比较。补充
72.城市郊区
城市行政辖区内市区的外围地带。
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城市和一部分中等城市拥有近郊区和远郊区。前者指紧靠市区的外围地带,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同时拥有城市的一些工厂企业、对外交通设施、仓库、绿地等;后者指近郊区外围、远离市区而又在市界以内的地区,以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为主,有的还布有工业和小城镇等。
73.外部效应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74.生态城市
广义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81.城市性质
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狭义仅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的主要职能;广义包括城市的主要职能及其发展方向。一个城市只有一种性质,而城市职能可以多个并存。在单一职能的城市中,城市性质与职能一致。多职能的城市性质较难辨别,需进行多方面分析论证才能确定。城市性质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其生产、生活及其本身的发展与建设有深远影响。
83.城市功能分区
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84.竖向规划
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88.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90.日照标准
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92.城市建成区
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93.城市对外交通
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4.城市绿地系统
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98.OD调查
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01.风玫瑰图
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03.开敞空间系统
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
104.逆温层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105.容积率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7.一书两证
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绿带
1、产权界限、红线: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2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m(不包含单层主体建筑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的公共建筑。
3、建筑层高: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4,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5,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1.实际空间:现实的、以成就的、比较严格的,关系、定位都比较严格,限定了人的行为,一旦成就后,想改变很不容易,因此,设计一定要严密
2.心理空间:想象的、虚拟的、比较模糊的,根据以往的生活阅历去预期或衡量一个实际空间
3.诱导界面:实际空间有一定的形体,通过诱发使用者的联想和经验暗示使用者空间的特征。联想:首先要给人以方位感,让人知道自己的位置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要有联系
经验:与一般人的认知经验要符合明确怎么诱导人,尽量减少并联的选择
首先, 作者从本体艺术经验建构、本体艺术知识建构、本体审美意识建构三方面对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 通过分析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艺术记忆、本体陈述性记忆、艺术情感记忆来讨论本体艺术经验的建构;通过对本体艺术知识的生成和建构原理的讨论, 指出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在于扩展本体知识;通过讨论艺术工作记忆、元认知系统、本体意识体验、本体意识预演等内容来讨论本体审美意识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概言之, 人的审美意识活动主要与前额叶新皮层的背外侧正中区之激活过程密切相关, 它对人的美感产生及审美活动中的意识体验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而以前额叶新皮层为主的顶级调节性元结构为我们解读艺术文化的理性内容、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规律性启示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 作者从移情体验与自我情感认知、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自我情感管理、情感想象与自我评价、情感决策五方面讨论了艺术情感的相关内容。情感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艺术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曾指出, 艺术是平衡智慧和情感不可缺少的工具;现代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评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也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音调到最高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对此, 作者指出审美情感有丰富的形态和多元的价值, 其产生以人的联想-想象为基础, 而人的想象主要依赖自己独特的元记忆、元体验、元调节、综合性记忆与知觉等多种心理特质。同时作者从移情体验的价值、心理机制、神经基础三方面对移情体验进行了分析;从自我情感认知的基本内容、涉及的大脑结构、表达自我情感的审美方式、自我情感认知的教育思路四方面对自我情感认知进行分析。在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部分作者又提出了“三元一体”的情感表征系统和情感建构的基本原理;自我情感管理涉及自我情感管理的基本内容、自我情感体验的认知效应、艺术情感教育的认知操作原则和方法论等内容。作者从自我认知管理、符号思维、技术思维三方面讨论了艺术思维的相关内容, 指出艺术教育的宗旨及核心内容之一在于讲解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传导艺术思维的科学方法, 借此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艺术思维能力。“思维是以已得的知识为中介的现实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 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此, 作者在自我认知管理部分介绍了本体知识的内涵与构成、发生神经基础和审美构建原理及自我认知管理与艺术思维构建, 并对元认知系统进行深入介绍, 同时提出培养艺术思维的教学方法。作者又着重讨论了技术思维的教学研究现状、教学原理和艺术思维创新的技术操作原理等内容。最后, 作者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主要内容, 讨论了艺术表达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 审美活动的实质在于主体借助客观形式来沟整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意识与存在的深层价值, 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基于主体掌握的审美创造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操作原理, 而这正是我国艺术教育最缺乏和亟待强化的关键之处。作者以具体艺术门类为例, 结合心脑认知原理, 讨论具体艺术门类的教学原理和方法。这无论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相关专业的研究者还是从事美术教育的大中小学教师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研读该著作, 作者始终贯穿这样一种理念, 就是全面的教育是同时兼顾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教育, 三者并行才能完成真善美的理想, 而艺术教育对人的情、知、意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作者指出, “当代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性主体用以创造新理念、建构新人格、发展科学人文一体化的主体意识并表达与实现上述精神产物的多元素质和整体能力。”而艺术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者的情知意全面发展, 为学生今后创新自我和创造知识奠定方法论基础。”作者指出, 我们的艺术教育宗旨“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 也不是为了传播艺术知识, 而是为了提升他们对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生命和自我的审美认知能力, 借此促进学习者多方面和深刻新颖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对此, 罗恩菲德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 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 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 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苏联美学家尤·鲍列夫也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限性质的话 (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 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 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 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 , 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 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 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可以说, 艺术教育带给人知识、理想, 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使受教育者进入艺术意象提供的情境中, 达到个性心理结构的完善和人性自由的确立。正如当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说:“任何一种理论, 如果不是为了指导实践, 就不能算是可靠的理论, 也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解释。”在该书中, 作者不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探讨了艺术教育认知中的一系列问题, 还提出了适用于艺术教育教学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指导性建议。如在艺术情感教育论部分, 作者指出教师应该改善认知操作方式, 将艺术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经验表象, 并借助丰富其他表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思想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和情感管理。在艺术思维部分作者指出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能力, 以便为学生学习认知管理及发展艺术思维奠定思想基础;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方式之一;作者还针对艺术思维教育目前存在教育理念错位, 偏离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坐标, 片面强调艺术技能及其使用价值, 忽视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 教学内容程式化等问题, 提出当代艺术教育应当大力减少模式化、标准化、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内容, 强化创新能力这样的建议。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卷所写道:“求知乃人类的天性”, 我们都有好奇心, 都想知道为什么。《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就是从认知角度来阐释艺术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不仅告诉我们“然”, 同时解释“所以然”。作者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 涉猎大量中外文献资料, 提出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见解。针对目前国内外对艺术表象及艺术思维的具体类型与内容的研究较少, 特别是缺乏对有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的认知操作内容和技术心理分析等问题, 作者从艺术教育心理学层面系统的研究了有关方面的认知机制、教育原理, 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理论的空白。该著作不但为艺术教育研究工作者拓展了视野, 而且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当我们翻阅完该著作, 仍让人感觉唇齿留香、意犹未尽。虽然书已经看完, 但由此引发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艺术教育是一门发展的学科, 构建一个现代形态的、科学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更多人投身其中, 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前赴后继、推陈出新, 才能不断推进该科学的完善和发展。
摘要:该书从心理学及脑科学角度出发, 借助认知神经学、神经美学、审美心理学及相关学科, 以实验室科学为基础, 从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艺术情感、艺术思维、艺术表达四方面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和交叉性的艺术教育认知理论观点及应用路径, 揭示了艺术知识转化为人的情知意创造性能力的内在机制及精神嬗变特征, 阐释了人们学习艺术文化的认知操作原理, 体现了艺术教育观念的新启示, 具有教育方法论层面的深刻意义。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09-27
学前教育原理历年试题11-26
自己整理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07-06
《学前教育原理》实习实训指导书11-30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10-11
学前班教育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0-27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09-25
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11-25
政府学前教育投入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