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1

2.2015关于全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4.2015关于对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5.20工业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6.我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报告2015

7.2015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8.2015关于加快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9.2015关于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10.2015最新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2

一、六合工业园区 (集中区) 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六合区工业园区 (集中区) 整体概况

六合区 (不含化工园, 下同) 现有各类工业园区 (集中区) 15家, 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1家 (六合经济开发区) , 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2家 (程桥服装工业园、瓜埠台商数控机床产业园) , 市级工业园区5家 (南京中山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南京雄州工业园、横梁食品工业园、金牛湖工业集中区) , 区级工业集中区7家 (龙袍船舶产业园、马鞍工业集中区、马集工业集中区、新篁门窗产业园、东沟四桥工业园、竹镇工业集中区、冶山工业集中区) 。全区工业园区 (集中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10.36万亩, 目前已建成面积达3万亩, 占规划总面积的28.9%;园区入驻企业 (工业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 达510家, 其中, 已完成各类手续办理的企业308家, 占地1.77万亩。

2. 六合区工业园区 (集中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控制不严。一是空间规划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经济成为社会活动的主题之一, 各类工业园区风起云涌, 六合区也一样, 各区镇 (街) 都建有各自的园区或工业集中区, 园区面积偏小, 规划独自进行, 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没有很好地衔接, 没能综合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二是产业规划方面。规划建设缺乏系统管理, 规划特点不明显, 规划管理人才不足, 园区建设随意性、盲目性较大, 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和过度追求GDP增长等, 带来了重复项目建设和低水平竞争等问题, 导致园区产业无序发展, 一些园区显示不出其特色。

产业层次低。从全区来看, 大部分开发区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 处于自发自为的状态, 无选择性引进项目, 招来一个什么企业, 就说要建成一个什么园区, 实行的是外延式扩张,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 缺少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级别低、实力弱, 效益低下, 无法培育自己的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集聚效应未显现。总体来看, 园区企业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 未注重与驻区大企业和化工园的配套衔接, 未注重区内各企业间分工和协作配套, 造成园区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联系松散, 增加了企业生产、销售、运输、管理等运营成本, 园区企业做大做强的难度加大。少数企业未能很好地与重点优势企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建立战略结盟关系, 企业规范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

投资成本拉高。由于园区的企业规模小等因素, 财政资金投入到企业建设的平均成本偏高, 如园区 (集中区) 的道路、环保、水电气等基础投资, 为引进企业给予项目返税、土地出让金配套等优惠政策, 维持园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组织机构人财物投入, 基于扩大园区的征地所产生的租赁及协调矛盾等费用, 这些投资相较于街镇园区 (集中区) 企业产出和上缴税收, 明显拉高了工业园区 (集中区) 投资成本, 当然, 也随之耗散了一部分原可以投入民生建设的财政资金。

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 街镇工业园区 (集中区) 的环保设施建成后, 有的直接闲置、有的是不饱和运转, 造成财政资源浪费;另一方面, 部分园区企业无法创新转型、产业升级, 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率较低, 普遍存在工业用地的粗放利用现象,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生态环境受侵害。街镇工业园区 (集中区) 规模较小, 环保投入和管理的运作空间较小, 任其发展, 对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水资源保护等非建设用地, 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侵占和侵害;园区内很多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关停和升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六合经济开发区承接项目的特征和优势

六合工业园区 (集中区) 的发展, 需要彻底打破园区布局分散、产业定位不明、发展相对粗放的格局, 要科学编制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大力调整园区空间布局, 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园区。六合经济开发区是六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表现, 是六合地区的经济发展展示区, 是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集中表现, 是六合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的一个最大实践⑴。六合经济开发区在整个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必将处于核心地位, 是产业转型的主力军和深化改革的主阵地, 是六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和“领头雁”。六合经济开发区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有着自身独特发展特征和承接优势。

战略优势。2010年5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1年9月, 《江苏省沿江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颁布实施,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江北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即将颁布实施, 江北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合经济开发区在其一系列规划中发展方向明确, 规划支撑强劲。

区位优势。六合经济开发区目前规划区域内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留有出入口;长江四桥、绕越高速通车, 宁天城际、宁启铁路复线、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工程以及马鞍机场开工建设, 六合与南京的主城效应、交通枢纽效应和投资洼地效应将更加明显。

资源优势。六合区“万顷良田”项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动迁拆违、治乱整破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 为六合区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储备;园区整合、开发区扩容升级的初步实施, 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街镇园区分类考核, 差别化发展政策促使各类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基础优势。六合经济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 目前园区已编制38平方公里控详规划, 并得到市、区政府批准, 已累计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 完成开发16平方公里, 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骨架, 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等配套完善。开发区框架建设全面完成, 开始步入了调整转型的“二次创业”发展时期。

发展优势。园区经济不断发展, 到2012年末, 园区共有落地企业209家 (其中房地产企业12家, 工业企业149家, 三产服务业企业48家)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亿元, 同比增长2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亿元, 同比增长25.5%, 分别占全区总量的11.4%、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 同比增长26.5%, 其中工业投入102亿元, 同比增长40%, 分别约占六合总量的26.4%、3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 同比增长34.9%;吸引外资4706万美元。

三、六合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重大意义

六合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国家依据形势变化对外资、产业、土地、税收、环境、劳工、区域等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 这些政策与经济开发区发展关联密切。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区的职能已从20世纪80年代“特区性质”的单一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功能, 向综合性建设、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管理等多功能转变⑵。六合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既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又是其内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1.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和挑战的需要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在加快工业转型步伐过程中, 开发只有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升级,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民生改善综合发展, 更加注重集约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 才能实现开发区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六合经济开发区作为江北地区有着很多优势资源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需变压力为动力, 整合资源, 创新驱动, 提档升级, 做大做强做优, 才能在新形势下引领六合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 快速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招商引资饥渴症导致产业层次偏低, 不少工业园区项目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3) 。经济开发区原有的低水平、低产出、低效益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六合经济开发区必须抛弃过去招商引资急功近利或对投资者有求必应的思想, 必须突破过去重圈地建园、轻产业规划, 重规模扩张、轻聚集发展, 重硬件建设、轻机制创新的思想束缚, 才能引领六合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努力克服自我发展瓶颈的需要

经济规模小, 辐射力度不够。园区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 2012年度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仅有36家 (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仅4家) , 小而散的布局不仅浪费土地资源, 也严重影响城镇规模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园区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两头在外”类型, 即原材料来源地和产品消费地均位于六合以外, 其为本地富余劳动力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 企业的发展与六合当地经济关联低, 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小。这不仅仅是开发区个别的问题, 六合区内众多园区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开发区要想在全省100多家省级开发区中率先迈入国家级开发区的行列, 必须先克服经济体量小、无规模聚集效应等问题。

规划高度不够, 园区发展受限。一是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对接冲突。如生态隔离廊道规划范围内, 现有开发区7家已建工业企业 (总用地面积约325亩) 需要整体搬迁, 矛盾尖锐, 发展受掣。二是因无法整体推进拆迁工作, 园区配套建设滞后。受资金、规划、招商等原因影响, 开发区征地拆迁没有整片系统的推进, 没有形成拆一片成一片的有效格局, 逐渐形成“园中村”现象, 项目落地推进受到很大影响。

保障能力弱, 要素供给少。一是用地难题依然存在。开发区现有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产业类项目31宗, 面积1377.8亩, 其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21宗, 面积1043.8亩, 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10宗, 面积334亩。二是电力供给紧张。开发区规划6座变电所中, 目前仅有一座4KVA龙池变电所满负荷运转, 光明、龙瑞和小史变电所建设在推进中, 短期内难以保障电力供给, 造成一批大项目推进迟缓。三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标准化厂房、孵化器建设等规模小, 未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人才、资本等服务保障平台, 缺乏投融资、产权交易、技术咨询、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规划建设。

四、六合经济开发区的定位

六合经济开发区已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新形势下, 开发区如何克服诸多困难, 化解发展矛盾, 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主导产业定位, 需要开拓思路、勇于探索、统揽全局、科学谋化, 从战略上规划好园区发展的支撑力, 从产业上定位好园区发展的竞争力, 从项目上选择好园区发展的带动力, 从政策上谋化好园区发展的执行力。

1. 规划上的定位

一要在空间布局上跳出现有的街镇行政区划地域限制, 彻底打破园区布局分散的格局, 整合周边产业园区资源, 扩大园区整体发展规模, 将中山科技园、雄州工业园 (含数控机床产业园) 、程桥服装工业园、横梁食品工业园、四桥产业园等纳入六合经济开发区“全域规划”、统一管理。二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江北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实现战略对接, 以产业布局研究为前提, 优化资源配置载体, 优化各种公共资源和产业要素资源配置, 合理安排空间发展时序, 使扩容后开发区成为功能完备、分区合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产业聚集区。三要各部门 (发改、规划、城建、国土、交通、环保、消防等) 做好衔接, 要解决好园区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协调的问题, 着眼于长远发展、全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四要与整个六合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 充分考虑新一轮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充分考虑建设现代化江北新城的需要, 充分考虑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 使开发区成为江北一流的“工业园、科技园、生态园和宜居新城”。

2. 产业上的定位

一是发挥好原有园区的基础产业优势, 打造“江苏高端装备制造第一城”, 树立自身主导产业特色 (节能环保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设备) , 培育龙头企业, 为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发展基础。二是落实好我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 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产业 (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生物农业) 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力争尽早建成一批新兴产业制造的研发基地。三是打造好园区项目载体, 在搞好园区基础配套的同时, 从产城融合的高度做好住宅、商贸、医疗、教育等设施配套建设, 吸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科教研发等2.5产业项目向六合经济开发区聚集, 促进园区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3. 项目上的定位

一是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或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吸收引进, 支持做大做强做成链。二是对符合产业定位的老企业鼓励改造升级, 围绕节能减排、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税收贡献等指标有条件地准入 (六合经济开发区内类似老企业同标准原地改造提升, 否则限期搬迁) 。三是对产业效率低下的项目 (批而未实施或部分实施项目、容积率不达标项目、亩均税收多年低下等项目) 通过技改转产、兼并重组、合资合营、关停清理等多种方式, 实现资源整合, 效率提优。四是统筹好当前项目的落户及推进工作, 科学规划收储街镇园区 (集中区) 与经济开发区存在同质竞争的项目、符合开发区产业规划集群发展的项目、开发区主导产业链中上下游产品的项目及其他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项目。

4. 功能上的定位

一是中心地区 (环龙池湖、葫芦套、滁河两岸地区) 要加强与雄州的融合, 通过城镇化建设, 与雄州共同构成六合中心城区, 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务居住、科教研发、商业休闲等项目, 突出其城市功能。二是沿江北大道、六新线 (六合至新集街道) 、绕越高速 (新集至横梁段) 打造配套物流及办公区, 突出其交通集散功能。三是核心工业用地区 (雄州工业园区片、开发区西片区)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出其产业示范园区功能。四是其他外围片区服从规划、因势利导, 把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

5. 政策上的定位

规划的制定、产业的发展、功能的划分及项目的选择要通过具体可执行的政策来引领, 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建设来实现。一是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战略政策, 促进产业园区向新型城区整合, 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二是谋划好区级产业发展政策杠杆撬动作用, 推动资源、要素、项目向六合经济开发区倾斜, 做大做优做特园区经济。三是鼓励创业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园、中试基地、人才公寓等配套载体建设。四是鼓励园区组织实施科技、人才、创意等行动计划和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五是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等环节升级优化, 重点支持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等环节。六是继续实施科技人才引进战略, 结合千人计划、双创计划等政策, 借鉴国际上高端人才引进的先进做法, 在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创业扶持、创新发展体系上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 在吸引培育高端人才上再突破。七是建立灵活多样的投融资平台, 充分发挥银、政、企平台的作用, 吸引多种资本经营办园, 提升园区水、电、路、气、管、网、线等配套供给能力。

摘要:近20多年来, 各地经济开发区快速兴起, 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新的热点。如何合理地进行园区规划, 科学地进行产业定位, 必将成为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南京六合街镇工业园区 (集中区)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 探究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定位、园区发展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六合经济开发区,规划布局,定位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吕钟.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方式研究.商业时代, 2012 (33) :140-141.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3

1.党员发展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A.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贯彻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目前,全县共有73个党(工)委、共有党(总)支部1122个,其中农村260个,共有党员27292名,其中女党员5788名,农村党员18389名。2010年,全县共发展党员653名,其中女党员238名,35岁以下387名,36岁至59岁266名;大学文化程度92名,大专文化程度130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3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95名。

一是堅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二是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三是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四是坚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B.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做到了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实现了对流动党员的全程性教育管理。

二是拓宽思路,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实行了党费定期收缴制、党费公示制和检查督办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是完善机制,确保党内关怀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印发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管理的意见》。几年来,对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累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6万元。

四是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搞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远教网络政治教育、文化宣传、技术培训和信息传递等“四项功能”,着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平台、文明新风宣传平台、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发布平台等“四个平台”。

五是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关怀帮扶工作。利用每年春节、七一期间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

六是利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快捷的优势,使“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成为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连心桥”、成为党员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七是利用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此项工作也被列为基层党建目标考核项目之一,每年各服务中心、服务站都为党员解决大量实际困难,被基层党员亲切的称之为“党员之家”。

2.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目前全县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申请入党的人数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民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引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致使农村青年缺乏入党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日益减少,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着“源头”不足的问题。

二是一些村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威信不高,难以吸引农村青年入党。个别村党组织负责人存在嫉妒心理,害怕青年农民工作能力好于自己、文化水平高于自己、致富能力强于自己,日后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对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有所排挤,致使一部分有能力的青年和应往届毕业生都外出务工、经商,不愿回村工作。

三是各系统、各单位、各乡镇发展党员工作不平衡,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入党积极性较高,而一些关闭、停产企业中的下岗职工,入党积极性较低,经济落后村入党积极性没有经济相对富裕村高。

从全县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整体情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党员管理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二是党员管理还停滞在浅层次上。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照搬上级文件、坐等上级指示,缺乏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一些基层党委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党员底数不清,管理手段落后,存在失管、漏管现象。

四是治党不严,管理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是“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知晓率不高,大部分党员寻求帮助的方式还是以“登门”为主。

六是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人手不够、资金不足,难以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3.下步工作举措

A.突出重点,改善结构,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

第一,拓宽发展源头,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求新突破。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首先要注重加强思想引导,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历史和功绩,让群众增进对党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对党的热爱与信任。同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

二要拓宽视野,多渠道地发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要重点研究解决农村、企业、社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在新社会阶层和流动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的有效途径。农村党组织要从种养殖能手,复退军人,初、高中以上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在拔尖人才、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要强化培养,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联系培养、考察考核、实践锻炼等制度,有领导、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四要加强管理,把入党积极分子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使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

第二,突出工作重点,在改善新党员队伍结构上求新突破。

一要大力做好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要把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入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优先教育、优先培养、优先发展。

二要努力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妇女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工作、生产一线的女工程师、女技术人员、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女教师等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三要做好在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把知识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在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狠抓薄弱环节,在发展党员的难点上求新突破。

一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实际,通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村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定期联系等方法,切实做好对这些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发展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城市流动人员的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劳动和人事服务中心党组织的作用,建立流动人员管理站、信息库,加强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三要高度重视亏损、困难企业、改制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党的力量不因企业亏困受影响,不因企业改制受削弱。四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公司制企业个人控股股东和其他类型企业的主要出资人,即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纳入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

第四,严格发展标准,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上求新突破。坚持党员标准,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决定一个同志能否入党,不仅要看他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更要看他的政治态度和入党动机。要严格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使发展党员工作做到严谨、规范。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审批、谈话等制度,落实好培养教育、跟踪考察、实践锻炼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树立新时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B.以健全机制,创设载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第一,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第二,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管理机制。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注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要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健全社区党员活动的内涵和载体,逐步规范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退(离)休职工党员管理工作。要把退(离)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扎实推进,进行有组织管理。要根据退(离)休干部职工党员年龄大、身体差、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方式组织他们学习,参加有关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帮困服务组、社区义务服务队等社会性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认真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登记制度。

二是制定定期活动制度或下岗职工党员活动日制度。

三是从思想、生活上关心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下岗、失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就业观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继续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第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强党员对“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方式和受理内容的使用,为党员提供更便捷渠道咨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4

(2006年8月10日)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秘书长:首先,我们非常欢迎市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的视察活动,感谢各位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一、重点项目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

增长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争取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推进一批的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全市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市今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1项,2006年计划总投资220842万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41286万元。其中,在重点推进的17个续建项目中,开复工项目有13个,有4个未开工项目。开复工项目中,2006年计划投资64462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29136万元,占年计划的45。在拟开工的23个项目中,新开工项目5个,建成投产1个。新开工项目中,2006年计划投资590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2150万元,占年计划的21。在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11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或部分开工建设。

(一)续建项目情况

1、农林水利方面。(1)象山水库消险加固工程。2006年计划投资3602万元,年底可完成全部工程。(2)逊克小兴安岭天然果蔬系列特色产品加工项目。2006年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目前生产设备已全部到场,主厂房已完工建设。

2、工业方面。(1)**市兴边煤矿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预计2007年6月完工。(2)嫩江海信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5万千瓦)热电厂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000万元,今年10月1日可实现供热,力争年底发电。(3)**热电厂三期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4)布市-**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220千伏输变电线路。2006年计划投资9380万元,预计今年10月20日建成并投入运营。(5)燕山工贸有限公司铬铁合金项目。该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市场等因素,目前已经停止建设。(6)爱辉区三道湾子岩金矿开采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2100万元,预计10月份投产。(7)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开发项目。2006年预计投资3500万元,目前主要道路已完成,矿主井、风井已开始施工,办公楼、输电线路正在建设。(8)孙吴县二门山水库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1176万元,目前完成投资8210万元,主要开工建设溢水坝浇筑、厂房装修、放水洞等工程。

3、交通方面。(1)黑龙江公路大桥项目。2006年计划安排投资6000万元。该项目正在积极与俄方进行协商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4、旅游方面。(1)中俄民族风情园。2005、2006年分别投资400万元,一条投资600万的旅游路即将完工。(2)孙吴“胜山”二战遗迹旅游开发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100万元,上半年完成投资78万元。主要进行了道路和部分景点的修整与清理。

5、城市基础设施。(1)**市城市垃圾综合治理工程。2006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截止6月末,工程已完成投资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调节池20000立方米土方及3200平方米底板浇注,垃圾坝13000立方米,HDPE防渗膜铺装62000平方米,排洪沟1800延长米,办公室工程竣工,渗滤液处理站、鼓风机房主体工程。(2)**市城区道路及给水排水工程。2006年工程计划投资7906万元,预计10月完工;龙源路预计7月末完工。中央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全长约950米,需整饰两侧临街建筑17栋,已开工12栋楼。(3)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60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2124万元。

(二)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情况

1、农林方面。(1)大**岛中俄农业科技生态园区项目。正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相关材料正在申报待批。(2)**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省发改委正统一组织编制项目可研报告,预计下半年启动实施。

2、工业方面。(1)阿穆尔州—**市石油输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已批复并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争取年内争取开工建设。(2)五大连池年产40万吨矿天然泉水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12990万元,正在积极与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洽谈投资建设该项目和落实采矿权工作。(3)大多宝山铜矿整体开发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4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5700万元,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道路、厂区办公及宿舍等建设。(4)关鸟河水泥厂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爱辉区黑金选煤厂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报批及设备订购工作,年内计划开工建设。(5)黑龙江兴安岭乳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豆粉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2940万元,该项目已向省财政厅申请1000万元贷款担保,待省财政厅审批。(6)嫩江绿芳公司异辛脂乳油开发与推广项目。该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7)五大连池万达木业公司家具生产线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450万元,主体厂房已完工,并订购了部分设备

。(8)**海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5万千瓦)热电厂。目前累计投入334万元,完成厂区、灰厂征地,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已编制完成,如争取开行贷款工作顺利,计划9月开工建设。(9)北安市进发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50万套奥迪B6、C6、凯迪商务车、05款卡车配件项目。2006年计划投资1250万元,进行设备安装和主厂房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000万元,土建已经完成,下月设备安装调试,9月竣工投产。(10)爱辉区金湾水电站。2006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大坝清查、截流工程及围堰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导流洞、输水洞开工建设。

3、科技方面。(1)爱华公司年产3000台ILZ系列联合深松整地机产业化项目。已运营投产。

4、交通方面。(1)**港改扩建工程。2006年计划安排投资1000万元。截止目前,已投入资金200万元,联检大厅和战士营房已经开始建设。(2)嫩江至多宝山公路。该项目建设计划省交通厅已上报交通部,可研已批复,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并等待批复,争取今年开工建设。(3)**至呼玛公路。该项目可研、初设已批复,计划安排投资8000万元,8月份开工建设。嫩江至讷河公路。该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计划安排投资16000万元,争取今年开工。(4)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计划建设通村公路915.4公里,其中通畅工程506.5公里,通达工程408.9公里,已全部开工建设。

5、社会事业方面。(1)**市俄语中学暨涉外人员培训基地。2006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投入资金1500万元,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2)**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6、城市基础设施。(1)**市木材加工区基础设施。2006年计划投资11300万元,正在启动区1.5平方公里给水、排水和道路的“三通一平”工作。(2)**市西部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2006年计划投资57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748万元。(3)五大连池矿泉城配套设施。正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和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三)推进前期重点项目情况

1、农林方面。(1)**市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经编制完成,正抓紧进行规划等前期工作。

2、工业方面。(1)扎维京斯克-逊克车陆22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目前线路过江点及变电所建设地已选定,水文、地质勘探已完成,过江线路设计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落实建设资金。(2)逊克县东安岩金矿5号矿体总体开发。已完成24条矿体勘探工作,其中5号矿体已完成详查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确定采矿权归属后即可开工。(3)新鄂水电站项目。项目可研报告已修编完成。省电力开发公司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工作。(4)**市三吉屯煤电化循环经济区。目前正在处于地质勘探、研究确定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阶段,待科研部门拿出意见后确定下步开发方案。(5)逊克县乌宋岗(乌二)水电站。项目可研报告已由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环评、水保、水资源评论工作已通过省论证,下一步将重要做好项目设计和融资工作,力争2007年开工建设。(6)嫩江县二坎河水电站。目前项目建议书已委托省水利设计院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可研报告编制工作。(7)**高浓度磷复合肥项目。该项目是利用俄罗斯磷矿资源,在**生产高效磷复肥项目一期24万吨/年磷酸二氨工程,国内计划投资7亿人民币,目前完成了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工作,已取得了俄罗斯磷矿资源并联系了国内多家化肥生产企业,计划在8月下旬开展招商引资工作。(8)粉煤灰烧结陶粒和陶粒空心砼砌块项目。计划投资11000万,年生产陶粒26万立方米,空心砼砌块36万立方米。该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会议,待国家发改委批复。

3、旅游方面。(1)爱辉历史文化旅游总体开发。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的沿江公园区等6个项目已完成可研,黑龙江知青馆部分工程已经开工建设。(2)五大连池风景区整体开发项目。已经确定了4类22个重点旅游项目。其中,景区排水工程等2项可研已批复,沾五铁路等3个项目已完成可研并上报待批复。龙门石寨开发、格拉球山景区综合开发等13个项目完成可研报告。爱国义教育基地等2个项目正在规划中。矿泥系列化妆品开发正在编制可研。火山博物馆,已完成立项。

4、城市基础设施方面。(1)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基础设施。该区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哈尔滨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办理规划、土地、环保等手续。(2)**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了工可研并被国家纳入治理松花江污染规划。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市场因素影响推进缓慢。燕山工贸有限公司铬铁合金项目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已经停建。二是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嫩江牛奶蛋白丝和供水工程项目虽然前期已经完成,由于资金不足影响开工。逊克小兴安岭天然果蔬系列特色产品加工项目,主要由于部分股东退出,资金出现紧张,也难以按期复工。三是由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部分项目贷款难以到位。大**岛中俄生态园、**一中等项目已通过国家开行评估,列入今年开行贷款计划,但由于国家紧缩银根,不允许开行按政府授信等,致使项目贷款不能按期发放。四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资源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慢。特别是东安金矿因探矿单位迟迟不提交勘探报告,使采矿权一直难以落实。五是部分已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未完成。如多宝山铜矿开发项目等。

二、工业园区情况:

(一)**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

**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位于**市原黑大公路9.5公里处,是以引进俄罗斯电力资源为依托,经原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批准辟建的独立专属供电区,重点发展高耗能冶炼加工业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已开发面积74万平方米。园区内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目前,7户企业入区建厂并生产。今年又有盛泰硅业有限公司、正兴磨料有限公司两户企业入区。星河电力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的布市至新兴区新的输变电工程,计划在10月20日前完成整个输变电工程建设,届时,将向园区年输入电量20亿度。

(二)**西南工业区

位于市区西南部,202国道西侧,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工业区重点发展木材深加工、轻工、建材等产业;计划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7月规划用地得到批准,已征用土地18公顷,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工程。

(三)**三吉屯煤电化循环经济区

三吉屯煤电化循环经济区立足于**的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三吉屯煤电化循环经济区位于**市区南部西岗子煤田。该区主要发展方向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包括煤转气项目、煤转油项目、煤转电项目、煤制甲醇项目、煤制二甲醚等项目。目前正在研究确定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四)多宝山矿业开发区

多宝山地区是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内发现矿产36种,包括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23种。多宝山矿业开发区包括2002年合乡并镇前嫩江县所属多宝山镇、门鲁河乡、霍龙门乡以及爱辉区所属的金水乡部分,总面积约4510平方公里。目前正在编制矿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多宝山铜矿项目规划已编制完成。通过建设以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的新型工业开发基地,形成黑龙江省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地,缓解“东煤西送”、“东电西输”压力,为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支持。

(五)逊克中俄合作加工区

逊克县位于黑龙江中游南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具有对俄合作加工良好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逊克县中俄合作加工区建设项目包括两个园区:一是利用俄方电力的车陆工业园区,该园区位于孙嘉公路185公里处,占地64万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包括跨江输变电线路建设和加工园区建设两部分。目前过江输电线路、跨江塔和变电所的地址勘测工作已经完成,完成了园区土地规划调整修编,正在进行总体规划编制、用地审批、融资等工作。园区预计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供电,现已有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开发项目、东安岩金矿等企业初步达成入园意向;二是利用俄方木材资源的边疆镇对俄加工园区,该园区位于逊克县边疆镇东侧,占地100万平方米,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已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并与山东寿光富士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盛兴木业集团初步达成了入园建厂协议。

(六)北安工业园区

北安市是我省北方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我省北部交通枢纽,有三条铁路、四条公路干线交汇于此,区位优势作用明显,辐射能力较强。北安工业园区分为庆华厂老城区工业园和新城区工业园两部分,总占地34.57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乳制品、畜产品、薯制品、豆制品及亚麻纺织等产业。目前园区整体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基本完成,已有北安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北安进发塑料公司汽车配件、太阳能蓄电池生产基地等10多家企业入住园区,完成企业投资3.6亿元。北京嵩天集团马铃薯加工项目、北京一龙复合肥项目、丰源饲料加工项目近期可开工建设。

(七)嫩江九三——墨尔根工业园区

该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农垦九三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06.66公顷。二是嫩江墨尔根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0公顷。农垦九三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145公顷。区内场地全部平整完毕,供排水管道网、供热管线已按规划建设完成,供电网络和通讯网络也按规定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区内通往生产基地的138公里公路已完成硬化,与111国道、303省道连接,入区企业已达23户。九三—墨尔根工业园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已有海信热电公司5户企业入区建设。

三、下步打算

**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要有大投入,而要有大投入必须谋划大项目。今后,将继续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

1、加强项目储备工作,继续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在推动大项目建设中,将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为当前争取开发行贷款服务,抓近期见效的项目,也要从**的长远发展着眼。继续研究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高起点、高标准地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并与“十一五”计划有机衔接。目前,在我市现有的项目中,完全符合开发行贷款要求的大项目少,这使我们在利用国家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开发行扶持贷款政策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因此,我们在做项目时,进一步把项目前期要件搞全,使我们所储备的项目,不但数量多,而且体量大、要件齐、吸引力强,这将会为下一步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开展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2、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规划。将立足适度整合现有资源、预留发展空间的工作打算,以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为契机,结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抓紧调整和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在编制中,一是要做好与城镇规划的衔接,特别是功能区划分、设施配套、用地规划等方面的衔接,把工业发展纳入城镇规划,作为城镇规划的一部分。而且要在规划上控制一定的区域,为今后工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尽可能体现产业特色,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尽量避免重复布局。三是园区规划工作要环境保护先行,重点项目进入园区,必须国家环保有关要求,建立环保准入制度,减少环境污染。

3、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将继续进行专项推进。继续实行重点建设项目,链式分工,合力推进工作措施,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我们要把抓好项目落地后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主要领导要亲自跑省进京,向上争取政策。每季度要至少专题研究一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还要经常深入重点项目单位调研、走访,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4、开展产业招商,建设特色园区,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按照园区产业定位进行对口招商。二是要加强部门和工业园区之间的衔接,增强部门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同时要按照“保业绩、保利益”的原则,调节好招商引资主体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关系,促使不同产业项目向不同的特色园区集聚,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把招商引资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多招大项目、好项目的要求,加工作大力度,主动出击,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突出重点,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在全市范围推行“六项制度”,实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对外来投资者给予了快捷优质的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对部分项目实行“零接触”服务,改善服务环境。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要求,禁止向外来投资者乱收费、乱摊派,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同步改善口岸、电力、交通、通讯、供水、供热等硬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发挥平台作用,增强**吸引力。

政府部门做为经济建设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推进市域经济的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处理起来难免出现不足。多年来,市政协为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希望高主席、各位副主席、常委及各位委员能够继续支持政府工作,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和问题,我们将认真借鉴落实。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5

一、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和工业

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003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确立了“工业富县”战略,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增强经济实力的关键和缓解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理清了工业发展的思路,完善了工业经济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和主要动力,全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健 全工作机制、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培植支柱产业、扶持骨干企业,走出了一条外引内联、矿电结合、工农互补的符合我县县情的工业发展路子,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呈现出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以不争的事实彻底改变了**“谈工业色变”、“**不能办工业”的局面,形成了“**可以办工业,能办好工业”的新共识。主要表现在:

1、工业经济发展加快。2007年末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0550万元,比2002年增长237 %,年均递增27.5%;完成工业增加值17170万元,比2002年增长168%,年均递增2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414万元,利税总额3230万元,利润总额2069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690.5%、850%、847%;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103万元,比2002年增长702%。五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州县市的前三位。

2、新建了一批工业企业。2003年以来,全县新建工业企业22户,包括:**金泰矿业有限公司、**东景矿业有限公司、鑫联麻业有限公司、博南茧丝绸有限公司、康源矿业有限公司、康华矿业有限公司、大湾塘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河电站、北斗松香厂、浙龙松香厂、龙源石膏有限公司、昆明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公司、云南鑫鹏高岭土有限公司、云南三江水泥有限公司**分公司、龙街双堆子石膏厂、鑫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鑫龙燃料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大理三鑫矿业有限公司、城德利丰矿业有限公司、日泰硅业有限公司、腾达金属硅厂。其中招商引资企业20户。工业经济的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实力显著增强。

3、工业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并完成了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工业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拉动全县经济4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扭转了一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低速低效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县上下发展工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工业、干工业的良好氛围,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全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带动财政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9%。

4、工业规模经济加快发展,工业产业格局加快形成。2006年末,全县法人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5%,首次超过了个体工业,2007年达45.3%,工业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以小水电为基础的矿冶业、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三大产业加快发展,2007年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6%、20%、12%。投资700万元的苏屯工业小区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并通过州级验收,“厂水工业带”初步形成并继续发展壮大,工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5、工业发展对财税增收的贡献取得历史性突破。2006年,全县直接和间接来自工业方面的财政收入达209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0.8%,首次超过“两烟”,成为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产业、最主要的财政增长点和亮点。2007年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直接和间接贡献达3106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5%。

6、非公经济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全县工业企业中,除电力公司和供排水公司属国有控股企业外,其它全部属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骨干和主力,在加快财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挑起了壮大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大梁,为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招商引资主要成就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6

按照市政协工作安排,2011年8月24日,市政协副主席杨海涛带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领导及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巴河口、三号泉水源地、拟建巴润水库坝址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先后听取了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解答了调研组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实地调研结束后,在市政协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讨论,听取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情况评价》、《霍林郭勒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研究成果,我市属贫水区域,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同时并存,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如何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水源,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和全市人口明显增多,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水资源缺乏这一现实,我市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注视,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领导,1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做好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各项工作,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一)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水利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巴润水库、浑迪音水库、中水回用及煤矿疏干水等水利工程早日开工建成使用,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有效解决我市工业用水问题。

(二)加大了治污力度,全面改善了水环境。针对大量废水、煤炭疏干水随意排放造成的地表水质的污染,着力提升防治能力,增加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使工业废水、煤炭疏干水得到回收利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段环境。

(三)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包括巴河口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三号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工程规模为203万平方米,总投资197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404万元,地方自筹资金566万元。目前,我市水源地保护工程已竣工。同时,完善泵房改造、强化水质监测。在巴河口水源地新建水源井两眼,在五栋房水源地安装了深井变频供水系统,自来水公司每周两次自检,检测居民用水的色度、浑浊度、臭味度、肉眼可见物、PH值,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在地下水资源方面,加大对未开采的敦德诺尔水源地 2 的保护力度,并作为我市后续水源,在我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再加以开发利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做好我市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地下水的蕴藏量,保障脆弱环境的生态安全,把我市水土保持项目做到最好。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供水系统。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供水管网,逐步关闭自备水井,保护现有地下水资源,有效利用集中供水资源,逐步完善地面供水系统,减少了管网漏失对水资源的浪费。

(五)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等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努力做到节约用水。工业上不断改善传统节水工艺,逐步提高现有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农业上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方法,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和种植结构调整,使水资源浪费降到了最低;通过近期开发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洪水资源化等多种有效措施,来满足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生活上大力推广节水器具,从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六)建立健全水资源科学管理体制。从我市实际出发,认真做好调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实施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做到依法治水,努力实现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

二、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 3

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要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工业用水量大、水污染防治相对滞后、水体调节功能弱化与水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退化、水体自净能力逐渐减弱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水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根据通辽市水利勘察设计院2009年7月调查统计结果,霍林郭勒市水资源现状、供需情况及远期水资源供需分析如下:

1、水资源总量

霍林河流域骆驼脖子断面以上霍林郭勒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941.7万m,地下水水资源量为2862.4万m;敦德诺尔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342.3万m(其中乌拉盖流域为146.5万m),地下水资源量为477.2万m。

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838.9万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84.0万m,地下水资源量为3481.0万m,重复计算量为926.0万m。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157.7万m,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098.3万m(自产水为1941.7万m,客水为1156.6万m),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066.0万m,重复计算可利用资源量为6.6万m;市域内霍林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

334

总量为6030.6万m,敦德诺尔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12.9万m,乌拉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4.1万m。3、2010年霍林郭勒市用水状况

2010年霍林郭勒市各行业总用水量为6379万m,其中地表水为347万m,地下水为6032万m。生活及城镇公共用水量为467万m;农业用水量为181万m;工业用水量为5714万m(其中煤炭疏干水量为2700万m),占总用水量的89.6%;生态用水量为17万m。

4、霍林郭勒市2010年及远期水资源供需分析

2010年霍林郭勒市各行业总用水量为6379万m,而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157.7万m,我市现已超负荷使用水资源,水资源缺乏的情况将日益严重。按照我市现在的发展速度,初步估计,从霍林郭勒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供需情况出发,通过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2015年霍林郭勒市将出现缺水状况,缺水量达3623.8万m,到2020年,霍林郭勒市将严重缺水,缺水高达7540.0万m。

(二)蓄水工程较少、疏干水利用率低下、污水的回用率不够。霍林郭勒市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节制性工程较少(仅有霍林河水库),水资源白白流失。近几年来地表水的利用量仅为多年平均径流的23.24%。兴建水库和小型引提水工程,以此改善我市工农业用水只能依靠地下水的状况,缓解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开采地下水的压力,对保护生

3333

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市疏干水利用率及污水的回用力度都相对较低。充分利用疏干水、合理利用中水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疏干水及污水回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污水治理回用,任重而道远。

(三)水务一体化滞后。2002年新修订实行的《水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城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责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地管理体系;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搞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吸引到水利项目建设上来,促进水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这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自来水公司及污水处理厂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在其他市县,自来水公司及污水处理厂已经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了,但我市这两个部门都归城建管理,造成部门职能的交叉,多龙管水的现象,势必会降低多方的办事效率。

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当前,我市正处于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争先的 6

关键时期,对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谋划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统筹城乡水利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着力解决水资源的制度建设。

(一)严格水务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必须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使每个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有明确的用水上限,作为供水管理部门的重要依据,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必须严格取用水管理,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用水计划,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三是必须严格地下水管理,要对国家分解的地下水取水许可总量指标严格控制,禁止新增地下水开采;四是实施水务一体化进程,明确水务的管理,从而提高水务管理效率。

(二)加大地表水的存储与保护、充分利用城市污水。为了提高地表水利用率,我市拟建巴润河水库工程。本工程建成后年可供水208万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工业供水紧张的局面。巴河口水源地和三号泉水源地都已设置了围栏,其中三号泉水源地保护区还栽种了树木和其他植被,起到了涵养水源的目的。但是五栋房水源保护受到牧民的阻止,围封不能如期顺利进行,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尽快落实。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运作静湖水库供水工程。拟建静湖水 7

库供水工程是在原静湖水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容改造,将霍林河河道水和北矿疏干水引入静湖,达到供水的目的,工程建成后库容将由现在的330万m扩至663万m,年供水能力620万m,该工程已编制完成,提请市政府尽快将此工程立项实施,科学有效的利用疏干水和污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途径之一。

(三)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做好备用水源地工作。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开源节流并重。要做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实施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方案,依法治水。在工业项目上要不断改善传统节水工艺,逐步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在农业上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它节水方法。对水资源开发应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计划供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不宜突破地下水允许的开采量;控制地下水位在允许范围内,合理确定开采井距,以防井间干扰过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过大或持续下降。尽快筹建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站,特别是扩建开采规模的水源地区域,通过监测站密切关注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准确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城市基本生活用水是城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保障工程,提前做好这项工程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目前,我市已委托内蒙古农业大学对我市水资源进行重新评价,并配置更为合理的水资源优化分配方案。同时,该设计野外调查组经过实地察看,初步将三泡子及东蒙农牧业公司下属的军马场所在的区域列为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呼和浩特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呼和浩特市现有国家级开发区2个: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金川、如意、出口加工区)、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治区级开发区7个: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金桥经济开发区、武川经济开发区、托克托工业园区、鸿盛工业园区、金海工业园区、裕隆工业园区;市级开发区1个:清水河工业园区。到2013年底,已达百亿元的开发区(园区)有呼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克托工业园区、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金桥经济开发区、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1-7月份,呼和浩特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21.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71.85亿元,上缴税金95.93亿元,园区企业从业人员84954人。

开发区已达百亿元的企业有伊利、蒙牛、大唐托电、中石油呼和浩特分公司,下一步要继续重点培育中环光伏、天野化工、大唐再生资源、奈伦集团、TCL王牌电器、创维集团、阜丰生物、西蒙集团、三联化工等企业。

呼和浩特市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四个重点园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一是沙尔沁工业新区的规划建设,主要以新能源和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核心区;二是托克托工业园区和清水河工业园区联合发展,建设以电力、重化工业、新型冶金、生物制药为主的产业基地;三是提升盛乐经济园区整体水平,重点打造以绿色食品加工、云计算为主的产业基地;四是合理规划金桥开发区,延伸拉长产业链,建设以石化、光伏、航天科技军民融合产品转化等为主的产业基地;五是加快金山、鸿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整合升级工作,重点发展乳制品、电子科技、生命科学、装备制造及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2013年12月金山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多年来,市及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优先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2013年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7.45亿元。同时加快园区投融资、信用担保、信息咨询、人才交流、技术研发、现代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园区的综合配套能力。落实好土地利用、资源配置、税费优惠等园区促进政策,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配套,物流配送为保障的产业集群体系。

二、目前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项目核准困难,特别是我市煤化工、电力等重点项目的审批难度大;二是土地供需矛盾较大;三是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四是工业用水指标不足;五是产业链条短,集群程度低。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今后,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推动开发区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使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顶梁柱”。把深入落实中央“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密结合统筹谋划,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坚持在全国与全区发展大局中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在国内外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抢抓机遇、赢得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把做大工业总量与提升工业层次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注重技术进步,注重绿色低碳,注重集聚集约,注重管理创新,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具有鲜明首府城市特色、符合首府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的一流工业体系,真正使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群众创业创新的重要阵地。

要建成四大全国性示范基地,即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输出示范基地、清洁能源输出示范基地、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基地、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新材料、生物科技、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实现高成长、集群化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要建成一批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自治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支撑平台,新培育一批自治区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

企业单位GDP能耗降幅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污染物排放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环保标准。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工业污水一、二级处理全部达标,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坚持集中集约,沿带发展,自南向北集中打造托清、和林盛乐、沙尔沁新区、金桥开发区、金山国家级高新技术区五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基础完备、业态先进的工业集中区。城东、城西工业布局全面优化,城区周边不再布局明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企业和项目,主城区内对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的企业全部外迁或关闭。

(一)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集群

打造以乳业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电力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集群,要立足现有基础,按照“一体化、循环化、集约化和高效率、低排放、长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发展思路,集中打造金桥开发区石油化工、托清工业集中区现代煤化工两大生产基地。

(二)培育一批成长性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我市首府优势逐步体现,新兴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市场的产业快速成长,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生力量。重点培育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三)承接一批先进产业转移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做大做强我市工业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机遇、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要在坚持“环保优先”的前提下,重点在承接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转移上下功夫。

(四)淘汰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开发和感悟 篇8

1“磁场”章节教学案例及感悟

在上课中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观看物理教材,知道了磁体之间即使没有进行接触,但是依然可以进行相互作用,由教材中的这个理论,大家可以猜想磁体的周边是否可能会有一种物质,而该物质可以对磁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进行传递,同学们觉得存在有这样的物质么?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便开始用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

实验一使用一块纸板将大头针与磁铁进行隔离,在此时让学生观察到磁体的运动会对大头针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完成之后,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虽然老师已经用一块纸板将磁铁与大头针进行了隔离,可是同学们仍然看到了磁铁运动仍然会对大头针产生影响,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过后回答:“纸板无法隔离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老师在听取完学生的回答之后开始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使用一块铁板对大头针和磁铁进行隔离,同学们观察到磁铁的运动不会对大头针产生影响.

老师又向学生进行了提问:“在这个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在交流之后给出自己的答案:“铁板可以有效阻断磁铁与大头针之间的磁极作用.”

针对这样一个结论,老师需要进行阐述:“铁板可以有效阻断磁铁与大头针之间的相互作用,足以证明在磁体的周边,的确存在一个可以传导磁极之中相互作用力的物质.但这种物质只可以穿透纸板、木板,但惟独却无法穿越铁板,这种物质大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物理学家将这样的物质叫做磁场.”

感悟:在苏教版教材之中,为了给学生引入“磁场”的相关物理知识,便设计了用纸板对大头针和磁铁进行隔离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证明了有特殊物质的存在,在上述教材案例中,教材设计者以猜想的形式提出了存在特殊物质的可能,老师便可以顺水推舟,再自行增加铁板隔离磁铁与大头针的实验,进一步证明磁场的确存在并且能够被阻断的.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当中经过想象和物理实验的证明,通过亲眼所见便会将“磁场”这种物质的存在是真实的这一物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猜想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2“光的折射”章节教学案例及感悟

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老师需要通过一连串的实验与假设让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

实验三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之后,被折射的光线沿着法线的方向产生了偏折.

假设一若光是由直线斜射到玻璃砖当中,那么光会朝着怎样的方向进行偏折呢?判断根据是:光线从空气斜射进水里,光线会朝着法线方向进行偏折.

假设二若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再斜射入玻璃砖之中,并且偏折的方向均为朝着法线方向产生偏折,那么光线进入不同物质时偏折的程度是一定的么?如果偏折程度存在有差异,那么导致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普遍认为这与物质的性质之间存在关系,需要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性质进行挖掘.在描述物质的物理性状中,将颜色、密度、质量、温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并建议学生采取排除法进行实验,找到影响“光的折射”偏折角度的最终原因.

通过上述一连串的假设,让学生内心产生疑问,并作出合理的猜想,物质的密度、质量是否会对光线的偏折程度产生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通过老师的亲身实验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这一章节知识的记忆.

上一篇: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下一篇:中班教案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