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颂的诗歌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师颂的诗歌(精选4篇)

老师颂的诗歌 篇1

你将太阳透明的提升

被它的千手围拥

耳鬓斯魔呢喃密语

风儿摇圆了果粒

太阳的万千手长长臂

你们的谜语红透了果衣

甜蜜了心理

房前屋后、旷野森林

被甜蜜鼓起

连那坚硬的松壳、榛子

破了外皮吐出了蜂蜜

晚开的雏菊

芬芳着更加娇艳

迟了归期北飞的大雁

还能相伴暖暖的东兰紫气

黑暗的谷仓里塞满你的金黄

闷热的树荫下你来清凉

田野上尽显胸怀坦荡

打麦场米粒飞扬

风儿掀去头巾长发徜徉

拾穗的女孩沉思默想

让口袋张口在一旁

镰刀的利刃闪烁着银光

夕阳和晚风将拾穗者围拥

将她的头发烧得火红

羞涩与晚霞香融

纤纤的玉指将裙裾摆弄

白云也被染成了胭脂瑟红

蟋蟀也在起劲的歌颂

夕阳伴奏喜鹊歌曲

一对连尾的蜻蜓栖息在头顶

老师颂的诗歌 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语文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10-02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经常深入到学校进行听评课。在一些中职学校的听评课过程中,我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一些特点。例如,他们的学习热情蜻蜓点水,学习兴趣此起彼伏,学习态度随心所欲,很难把控住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想要吸引中职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授课教师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行为刺激,从而才能掌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

我以沈阳市旅游学校李明浩老师的一节诗歌鉴赏课为评课案例,来探讨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具体地说就是用怎样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才能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学习中的个性与智慧,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智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呢?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诗歌鉴赏课《再别康桥》的授课班级是中职二年级旅服专业高职班的学生。学情是学生对诗歌接触少,语言积累弱,鉴赏审美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授课老师想着重通过朗诵的手段,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把握诗歌情感,通过诗歌意象的研究学习加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积累精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热爱自然美景,感悟人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综观李老师教学的全过程,她所展现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优雅浪漫。她精心地运用了“影、音、画”等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创设了《再别康桥》的优美诗境,让学生们在“闻其声、

观其景、临其境、悟其情”的氛围中与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先生一起徐行缓步在康桥的情愫之中。

针对李老师这一节《再别康桥》的诗歌鉴赏课,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以此来探究如何打造一节充满激情和魅力的语文课堂。

一、优点

第一,个人能力突出

课堂上,李老师通过流利的普通话、工整精练的板书、从容淡定的教态、富有激情的吟诵、娴熟运用的信息化手段,让大家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位业务素质过硬、具有较强课堂表现力和感染力、充满个人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这是教师上好课的根本前提。李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尤其在即将结束教学任务之时,李老师声情并茂地示范吟诵《再别康桥》,让所有人沉醉其中,使得本节诗歌鉴赏课达到了高潮。

第二,师生关系融洽

李老师的课堂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表述清楚、流畅,娓娓道来的话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了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创立了心灵交融的师生关系,激活了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活泼有序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这也是李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又一个亮点。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魅力课堂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上教师有广度、有技巧、有激情的语言表达才能感染学生,有爱心、有真情、有深度的情怀释放才能打动学生!这就是教师的亲和力,尤其是语文课教学,教师必须要具有亲和力,课堂教学必须向“师生零距离心理教学”靠拢。只有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学生才能回报给你精彩完美的课堂!

第三,教学环节精巧

语文课教学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在“读”,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本节课的第三个亮点就是李老师一直以“读”作为教学主线贯穿课堂,层次分明、情感饱满。李老师带领学生通过“三读”探究了《再别康桥》的“三美”、“三情”与“三意”。

初读——感知三美,读出韵味。《再别康桥》诗韵中所展现出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新月诗派的精华,李老师通过“视频朗读、自由诵读、师生同读”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再别康桥》诗歌中诗节的匀称整齐、诗韵的细腻精巧、诗情的回环复沓。

细读——感悟三情,读出滋味。《再别康桥》抒发的是徐志摩先生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感伤之情。李老师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了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并巧妙地运用曲线画出了诗人的情绪变化,以此来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诵读中紧紧抓住“云彩、金柳、柔波、清泉、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所表达的思绪。

品读——感怀三意,读出回味。《再别康桥》把新月派诗歌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发挥到了极致,诗歌所表达的“意象、意境、意义”是新月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李老师在最后的授课环节中以“学生范读、教师演读”的鉴赏高潮中结束了本节课,完美地完成了一个回环的授课过程。

一节诗歌鉴赏课就这样轻轻地开始,又悄悄地结束了,下课的铃声响了,但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感伤之中,还都停滞在对李老师“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不舍之中……余音绕梁,意犹未尽。这样一节诗歌鉴赏课焕发出的是怎样的一种光彩呢!

二、不足

第一、导课有些牵强

优秀的导课或自然、或新颖、或曲折、或意外,但不管形式如何,导课的内容必须是

与教学内容有必然联系的,否则,不是哗众取宠,就是喧宾夺主;不是教师故意卖弄,就是矫揉造作。

本节课李老师的导课内容采用了前段新上映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的片头,背景音乐是李叔同的《送别》,我想李老师想表达的关键点应该是《送别》这首诗的委婉感伤之情,但这个导课内容运用不是太合理。《厨子戏子痞子》电影虽然表现的是抗日题材的内容,但却是一部动作喜剧片,虽然片头用了《送别》,但整个剧情还是与《再别康桥》诗情画意的教学内容有点穿越的感觉。如果想借用《送别》的感伤之情导课,可以选择《北平往事》或《城南旧事》这样题材电影的片头的背景音乐,应该更为恰当一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先生“撑一支长篙在康河之上寻梦”的片段来导出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效果应该最为理想。

第二、朗读缺少评议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本节课李老师抓住了语文课“读”的精髓,但从朗读实践层面上讲,李老师在对朗读感悟的点评上还是欠缺一些,应该再浓墨重彩的多评议一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诗歌鉴赏上不只停留在一个“读”的层面,才能真正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滋味,读出品味来。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诗歌品鉴课,教师要从“读导思评”几个方面指引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要水到渠成地从诵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适时、恰当地评议出学生哪里读的好,哪里需要改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质疑,在诵读中提高,在诵读中实现语感积淀。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之上妙语连珠的点评,看似信手捻来,但却是对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极大考验。怎样提高教师点评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评价语言要出口成章。

②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要真诚友善。

③积累评价素材,评价语言要富有变化,要有的放矢。

④善于捕捉亮点、发现问题,评价语言要机智,要循循善诱。

⑤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用温暖的举动带给学生身心的愉悦。

第三、作业缺少提升

本节诗歌品鉴课李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两项:①背诵本诗;②各组同学结合本小组对诗歌的理解拍摄一段微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中。我个人认为这两项作业的布置缺少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如果这样布置作业是否更好一些:①诗歌题目《再别康桥》中,诗人为什们用“再”字,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资料,思考“再”别的情感诠释。②探究中国现代新诗歌有几个流派?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新月派诗歌,进行朗读比赛。③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查阅诗歌《人间四月天》,感知感悟作者林徽因的情感

表达。这样的作业布置与导课内容首尾呼应,是否更加符合分层次的教学理念,是否更能锻炼学生探究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品味鉴赏能力,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事半功倍呢?

教师每节课布置的作业坚决不能走过场,搞形式。教师通过巧妙地布置作业,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与文本对话,可以与教师对话,可以与同学们对话。这个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教、不唯上的探究精神,可以锻炼学生唯真、唯美、唯实的创造能力。

三、感受

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谨规范的教学环节都不能代表语文教学的成功,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灵活的!智慧的!诗意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关键点。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和文本发生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地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碰撞和共鸣,那又何谈在语文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心智呢?

诗颂的作文 篇3

两周前,每天的中午、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们都会集合,去练习朗诵,排列队形,还要练习舞台表演的动作和表情呢!一般都要练到五点左右,一旦有哪个同学走神,我们就立即停下来,重新练习,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一遍遍地练,一句句推敲、体会,老师要求我们不仅要展示自己的优美的朗读,更要投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用心演绎这一首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尽管每天都很累,回到家里又要赶写作业,时间安排得很紧,然而,为了能有这样一个登台表演的机会,也为了母校承担的这次诗颂会的荣誉,更为了颂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从来不叫苦,不叫累!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早上四点钟,,天还没亮,我和姐姐就起床来到了学校。我们便开始化妆,经过老师的巧手两个多小时的精心打造,同学们一个个美若天仙!

七点三十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武林门的杭州大剧院。走上红色的地毯,进了大剧院,一股油漆味扑鼻而来,我们每个演员都兴奋不已!我们来到后台,尽管头一天已经来过这里,但今天的正式演出,还是有几分按耐不住的激动!

九点钟,观众席上陆陆续续坐满了领导、来宾,育才教育集团的同学们,以及应邀前来观看的家长。我很自豪,我和我的双胞胎姐姐同时亮相,瞧!我的外公、外婆早就在观众席上候着呢!

我们表演的是第二篇章——《壮美山河》。要在后台等待第一个篇章上场的同学演完再上场。一秒,二秒……我眼睛目视前方,突然,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激动的浪潮,一位位领导坐在我们面前,我还看见了《中华行》诗歌的作者胡雨泽老师!在绚丽的灯光下,我非常紧张,连外婆和外公的位置也没有找到!全身心的投入表演:我们从赞美中国巨龙,到山东、浙江等祖国各地,最后到祖国的心脏——北京。同学们饱含深情赞美祖国壮丽的河山!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的掌声!

橘颂的阅读答案 篇4

2.这首诗通过咏橘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坚贞不二、决不同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境界。

3.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它凌空而立的气质,受命不迁的神采,令人敬佩。它虽有剡棘,但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贡献给人的却是无数圆果。第二部分热情讴歌橘树的内在精神。幼志独立不迁,长成后横而不流,纵百花并谢,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向凛凛寒风屈服。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 第2课时 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