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2篇)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孔子教学的一大特色是随意。他没有教科书,没有统编教材,不设必修课,不发文凭,不评三好。无组织,但有纪律,学生规规矩矩。他主要通过和学生聊天完成教学任务,类似于今天的小班教学。因为小班教学,他知道每个学生的底细,知道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他会问: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从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他不挑剔,没有入学考试——据说有面试,有教无类,好生差生一个样,不搞区别对待。好学生他当然喜欢,比如颜回。脾气坏的也喜欢,比如子路。他的学生宰予,说话不算话,大白天睡觉,气得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但他没有开除宰予,宰予后来成了“孔门十哲之一”。

他不体罚学生,也不“叫家长来”,也不罚学生“抄N遍课文”,更不用恶毒的语言骂人。他是怎样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学秩序的?我想,一是因为他爱学生,将他们当人,不当自己是老板。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让人瞧不起。这就是孔子的能耐。一般人说得到,做不到。

在孔子的时代,国家不管民间教学。没有教学和科研考核,没有高考指标考核,没有既定的人才标准让他完成,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教书育人。没有国家的英明领导,没有校长热情鼓舞,孔子为什么那么卖力气?我猜,其一是事业心,为理想而奋斗。其二是孔子要依靠教学质量谋生存,一心一意谋发展。学生教不好,没有生源和学费——据说是腊肉干,他吃什么,喝什么?国外私立大学办得好,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2

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孔子到卫国去, 冉有 (求) 给他驾车,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 又何加焉?’曰:‘教之’。”[1]为什么要教之呢?因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1]。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只用刑罚、政令等高压手段来统治对待民众, 民众口服心不服, 积压着一股愤怒, 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说不定哪天就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而通过礼乐等驯化引导, 以德化民, 使人民心悦诚服, 那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因此只有人人都懂得并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社会才能避免动荡, 人民才能免于刑罚之苦,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孔子看来, 教育还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它更直接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智慧、美德和促使学生完善自我, 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孔子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1], 就是说人在后天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别, 无论好坏, 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学习的内容不同造成的。这就强调了学习和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孔子还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 才会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 提升自己的素养, 获得人生的快乐。所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1]

二、孔子的教育核心是德育

1. 德育是本, “本立而道生”。

孔子教育的核心是怎样做人。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 他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首位。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1]。孔子这里所说的“本”就是指怎样做人的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强调做人首先要有仁爱之心。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 他就能“泛爱众”, 他就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种有仁爱之心的人, 才能为大众谋福利, 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怎样做人是一切教育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道”, 孔子认为是一切事物的准则, 是真理的体现, 是人应该毕生追求的知识和真理。“本立而道生”, 只有确立了良好道德的本, 才能继续确立知识和真理的道。“道”是统管世上千变万化的实物的, 但它必须建立在良好道德的本位之上, 这就确立了育人要德才兼备, 但又必须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准则。国际教育界明确了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 要学会宽容并懂得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人, 要学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要懂得并践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这实质上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这样去培养和教育人, 才会有好的效果。

2. 孔子德育的基本内容———仁与礼。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在孔子的表述中, 仁与礼的关系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礼是仁的表现, 仁是礼的准则。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的规范, 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 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一方面, 仁受礼的制约, 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另一方面, 仁又规定着礼, 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 如杀殉、专横、暴敛等, 在孔子看来因为不符合“仁”的精神, 所以也是非礼之举。有了“仁”的精神内容, “礼”才能真正有益于人生社会, 而“仁”的精神也需要通过“礼”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在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 我们仍然应该以礼和仁的互为表里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表现。当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礼和仁的具体内容也会有发展进步。但是, 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仁和礼的基本内容, 将会作为永恒的真理而存在下去。学会“礼”, 目的是达到“仁”, 仁是礼的灵魂统帅, 礼是仁的形式表现, 礼和仁是互相依存的。人们在接受礼和仁教育的过程中, 就在不断地完善自我, 也就是用“礼”来规范自我, 用“仁”来引导自己。不认真学“礼”, 一个人将无法与社会共存;没有“仁”, 一个人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 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这种学说的核心是“仁”, 从这个核心出发, 是孔子的“仁者爱人”, 进而是“入则孝, 出则悌”, 最后是“泛爱众”。一个人只有博爱民众, 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团结互助, 与人为善, “泛爱众而亲仁”, 才能达成“仁”的最终目的。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看,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以及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 它都迫切地需要国际社会之间的协作, 都需要人们学会怎样共同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的方面来看, 一个人要想健康生存和幸福生活, 就必须具有人际交往、互相协作的生存能力。当今的中国,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 他们的童年缺少与兄弟姐妹交往的机会, 缺少关爱他人和与他人协作的锻炼, 他们过分地受到长辈的骄宠, 也因此缺少“泛爱众”的共同生活经历。

三、孔子德育的过程与途径

1. 德育的过程。

孔子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 孔子强调“知德”, 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认为, 首先要有道德的知识, 才能分辨善恶、是非, 做到“知者不惑”。[1]孔子十分强调“知德”的重要性, 所以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1]除了强调要有道德的知识外, 孔子还十分注重人的道德情感与信仰。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虽然知道了该怎么做, 但并不等于他能够坚持去这么做。人只有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正确和必然, 也就是有了坚定的信念, 他才能坚定不移的一往无前,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孔子最后强调要付诸于“行”。他认为“行”是德的终结, 所以强调言行一致, “君子耻其言而过若其行”。[1]孔子认为, 无论多么高妙的道德意识和多么深厚的道德情感, 都需要落实到言行实践中, 而这种道德行为的坚持践行则需要道德意志的强力支持。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那样热切的人。道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因之道德的实践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它需要践行者长期不断的利益付出和不懈长久的情感约束。

2. 德育的实施。

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孝”和“悌”是孔子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孝”就是要孝顺父母, 尊敬长辈。儒家认为, 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 百善孝为先。一个有孝心的人, 必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重孝道的家庭, 必然亲情浓郁、和谐幸福。反之, 一个家庭如果不讲孝道, 就必然会亲情淡薄。亲情淡薄的家庭, 其家庭关系自然就不牢固, 其家庭结构就经不起风浪而容易解体。所以,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成为礼仪之邦, 首先必须大力提倡孝道。而孝道的践行要先从家庭做起, 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 这应该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家庭做好了, 然后再向泛爱众扩展:“孝”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尽孝, 还要进一步上推到对长辈、对社会的尊长者都要尊重和敬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悌”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亲兄弟友爱, 还要扩展到对平辈、对同学、对同事也要友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忠和信。“忠”指忠于职守, 对国家、对人民, 要忠贞不二, 对政令要坚决执行, 对人民要鞠躬尽瘁。忠和信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对国家和对朋友都要忠诚, 都要讲诚信。讲到“忠”, 人们会提到愚忠, 曾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宣扬愚忠, 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其实, 先秦儒家倡导的“忠”并非愚忠。孟子曾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3]当君使臣不按礼的规范行事时, 孟子主张臣事君就不必忠, 因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对这种无道之君, 独夫民贼, 人们不但可以藐视他, 甚至可以杀了他。李光耀曾结合新加坡现实情况, 对儒家的“忠”做出了新的解释[4]:他说, 忠就是忠于国家, 就是爱国, 就是要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 就是要国家利益至上, 在必要时甚至牺牲生命来维护国家利益。所以“忠”就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事业, 要忠心耿耿, 要尽心尽责。“信”就是对朋友、对同事要真诚, 要信守诺言, 讲求信用。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达到“泛爱众”的要求。这就是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孔子重视德育的教育思想, 的确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过分偏重功利实惠, 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精神品德;我们的应试教育往往只看结果成绩, 却不在意方法手段。这种教育思想虽然已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 并得到了诸多改善, 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 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孔子教育思想中注重德育的这一份宝贵的传统思想和优秀的文化遗产, 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学习、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毛礼锐, 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3]孟子·离娄章句下[M].梁海明, 注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3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龋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中考话题作文以尝试为话题的作文 篇4

为话题的作文

小时候,本人与好伙伴陈睿每天形影不离,无忧无虑地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

5岁那年,陈睿母亲鼓动大家一起去学钢琴。可母亲说这条路高不可攀,陈睿母亲说:“试试嘛,不是有句谚语叫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说不定你本人俩家又诞生一位郎朗呢!”本人和陈睿在旁边也喊着要学钢琴。母亲被说动了,一咬牙为本人买了一台钢琴,并为本人找了位教师来辅导。这对于大家这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挺不容易的。

一开始,大家结伴去学,感觉好奇,再加上钢琴的琴声优美,所以学得特别认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钢琴并不好学,而且占用了大量玩的时间,就慢慢厌烦了。母亲看出来了,耐心地教导本人:“你不能放弃,也不可厌烦,要学就要学好,你们当初的目标不是要做下一个郎朗吗?,如果没有你们当初的大胆尝试,何谈成功呢?但做事一定要坚持不懈!本人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平时母亲风里来,雨里去地送本人上课,这么辛苦,本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本人下定决心,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把它走完。而陈睿呢,没有听进她母亲的话,新鲜感一过就不愿弹琴了,连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最后发展到一弹琴就咬自己的手指头,她母亲没办法,只好放弃了。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5

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是家给了我们依靠;当我们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家给了我们方向。因为有家,生命充满了意义。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家是最温馨的地方。关于家,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与你分享家的作文。

《家作文800字》篇一

我的家是一个有着太阳的光芒,月亮的温柔还有星星的欢乐……总之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工。管辖着石壁村的电力,经常有电话铃声

响起来。嘀!嘀!嘀!嘀!嘀!嘀!……这不,我家的电话铃声又响起来了。“喂,您好。”“您好,请问电工师傅在吗?我家的电棒坏了,请他来看一下。”唉!爸爸又要去忙活了。不过,爸爸再怎么忙活也会抽空带我出去钓钓鱼,让我多呼吸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就算再怎么爱我,爸爸对我的学习可是一点儿也不马虎。每次考试的成绩一发下来之后都要问这样一连串的问题:“这次考试多少分?最高的是多少?你是第几名?”如果我考得好的话就会说:“这次考得还可以,下次继续努力”如果我考得不好的话就会瞪着牛眼睛对我说:“这次没考好就算了,下次还没考好你就准备好绑棉片。”我的爸爸就是这样对我的,你们的呢?

爸爸这么爱我,妈妈也不干示落。妈妈是个家庭主妇,什么家务活都由她一个人全包了,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我的妈妈不仅能干还心灵手巧呢!妈妈最拿手的就是剪纸了,我从小到大还没有到外面买过小贴画,都是妈妈做给我 的,现在我的小房子里到处都是什么小女孩,小狗,小猫。

我的弟弟在家是一只猛虎,在学校里或者在老师面前就是一只小老鼠,在学校里什么都听我的,在家里却什么都不听我的,每次到哪里去都要带上他,否则就会又哭又闹又发脾气。有一次,小表弟打针要我去陪他,偏不让弟弟去,可他总是死缠烂磨地要去还闹哭,正好弟弟的语文老师路过这里弟弟就突然止住了哭,我们以为他想通了不去了。刚刚坐上摩托车又跟过来了。我们只好带他去,到了医院不是买这就是买那。以家为话题的作文哪里里是去陪表弟,根本就是去消费。

我是一个10岁就读6年级的小学生,你别看我还是个小孩子可我的成绩还是可以的,每次考试都能得奖。我因为我平时都很注意阅读课外书籍,所以我才能得奖。这次考试的课外知识很多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请为我加油!

这就是我的一家,我可爱的家。

《家园作文800字》篇二

家园,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暖的词。

那个地方似乎很遥远,似乎遥不可及,常在我的思绪里漂浮着,只记得在那里的日子只有阳光明媚,有翠绿的小草环绕,有鸡,有鸭,有鹅,有狗,还有一群赤脚孩子的笑声,还有奶奶和蔼的笑容。

以前

以前最常出现的就是一群孩子围簇着一张高桌子,迫不及待的等着大人搬出凳子。农村人家没有围墙,可以端着碗一边吃饭,一边一家一家地串门说笑。当有人在自家门前摆出了桌椅,那每当过一个人便有这样一句话:“嘿,留下来吃饭吧!”这样,一家人变成好几家人,桌子不够,很简单,添!一桌不够,两桌;两桌不够,继续添,在喝醉的夕阳下又多了一幅和谐的乡村水墨画。乡村人的朴实与热情总是连接着家园。当建

筑工厂的钢筋铁锈味弥漫,我就更加向往那青草泥土的芳香,以及青草簇拥着老土房子的宁静与温馨。

后来

终于,近了,近了,近了。我一路狂奔回家,头脑中浮现着金色夕阳下的家,但真正迎接我的是一片晦暗的天和噪耳的冰冷的机械工作声。呆望着仅存绿色中的一块土堆,我轻轻的爬了上去,土堆边有一条小水沟,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奶奶说过沟里有蛇有虾,还有管沟的龙王。可惜现在沟里只有杂草,一滴水也没有。以前的老人离开了,龙王也回宫了吧。坐在这片曾经熟悉的大地上,闭上眼睛,似乎回到了过去,那个有炊烟,有麻雀歌唱,有蛐蛐演奏,有老屋,也有青草的地方。我声嘶力竭的问着熟悉的泥土:“一切还好吗?”但很快被淹没在噪声中,他们也自然没能回答我。只有风儿轻扶着我,一如奶奶的手。拾起一块泥土,仔细的瞧着,这是从泥墙上分离出来的一块吗?夕阳就在这时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6

中泰交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泰国出现统一国家之前, 中泰就已有相当频繁的接触, 最早有史料记载的中泰接触始于西汉时期。而在13世纪时, 两国关系更为密切, 仅在中国元朝时期, 泰国就遣使9次访问中国, 到了15、16世纪时更是高达110次。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 中国的制陶工艺传入了泰国, 成就了驰名东南亚的宋加洛瓷器。与此同时, 来自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的华人也开始到泰国经商。16世纪当西方人刚刚踏足泰南时, 华人锡矿工人早已在泰南落地生根。当时的泰国王城阿瑜陀耶已有了华人聚集区, 并且华人居住在此已经是历经了好几代人。据纪录, 17世纪中叶时, 在阿瑜陀耶居住的华人有3千到4千人, 到了17世纪末, 泰国的华人已经达到了10000人, 约占泰国总人口的10%。广东与福建的商人及工人构成了当时泰国华人的主体, 属于商贸移民。随着19世纪中叶泰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华人移民的步伐也迅速加大。到了19世纪末, 泰国华人已遍布泰国各地。

目前, 在泰华人数量已超过8百万人, 占泰国总人口的14%, 大部分生活在大城市, 从事商业、政治、教育等相关工作。华人、华裔在泰国的政治经济中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泰国的政府和王室十分重视华人及中华文化, 每逢新春佳节, 曼谷唐人街都会举办大型的欢庆活动。几乎每一任总理都会亲自带领内阁主要成员参加春节活动, 前总理他信、阿披实、现任总理英拉等无不例外。素有“中国通公主”之誉的泰国诗琳通公主更是每一年都出席活动。他信曾说华人是泰国重要的组成部分。诗琳通公主也曾赋诗表达对中泰友谊的祝福:“中泰手足情, 绵延千秋好, 采花相馈赠, 家国更妖娆”。而泰国的华人们一直秉承着华夏传统, 在泰国工作生活的同时, 执著地弘扬中华文化, 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快便融入了泰国, 得到了泰国民众的认可。

孔子及儒家思想简述: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作为对中国文化有着长远影响的儒家思想也以人的迁徙为载体深深地影响着泰国的文化。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 泰国人民选择性地继承了一些儒家思想并最终和泰国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 , 名丘, 字仲尼, 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年幼时因家道中落家境窘困, 但是他一生勤奋好学, 之后传道授业, 门下弟子三千, 其中也不乏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 这改变了以往只有贵族子女才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制度。孔子晚年时还编订上古书籍, 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献, 如《诗经》、《尚书》、《周易》等。

作为中国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因其特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 孔子的很多观点即便用于今天也十分具有价值。孔子把“仁”作为核心思想, 主张“仁者爱人”, 即为政要体察民情, “为政以德”, 而且要实现“爱人”, 首先在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他还认为, “君子和而不同”, 也就是说,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应求同存异, 这样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教育上,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品德上, 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孔子的弟子们将其言行整理收集在《论语》一书中, 集中论述了孔子思想和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孔子的儒学思想也被后人学习、传承和发扬, 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并逐渐传播到周边国家, 形成了影响范围广泛的儒家文化圈。

儒家思想对泰国的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也广为传播。随着华人足迹迈向东南亚, 以人为载体的儒学文化也随之迁徙和传播开来, 其影响不断扩大。近代东南亚, 兴起以华工为主体的移民潮, 华侨华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日益提高, 使儒学文化的传播更为广泛而迅速。东南亚华侨华人民族意识觉醒, 泰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出现过华人社会的文化复兴活动,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聚居地先后出现儒教复兴运动, 一些土生华人和华侨新移民通过创立华侨社团兴办华文教育, 创办华文报刊, 翻译介绍儒学典籍, 建立孔庙和成立孔教组织等活动, 在华侨与华人中, 弘扬孔子学说宣传儒家思想。

儒学跟其他中国文化一样, 很早就传播到了泰国, 并对当地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泰国, 伦理和礼仪至今都还很明显地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念的影响。泰国信仰佛教的人数超过90%, 而在泰国的华人中, 信仰儒家思想跟信仰佛教往往是密切相连的, 儒家学说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而广泛。即使儒家信仰不到50万人 (占整个国家1.75%) , 但是也不影响儒家学说深深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里。虽然大部分的人是信仰佛教, 可他们同时也在遵循儒家的教条。尽管有些人会认为这些生活方式是源于泰国传统, 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方式是来自于孔子的儒家学说。

一、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融入泰国文化的孔子儒学思想有:四个教学理论基础、三个美德。孔子的教学理论基础有四个方面是文、行、忠、信:文指示文化和传统;行表示态度和德行;忠是尽心尽力;信指诚实无欺。三个高贵美德是知识、善良和勇敢。

在泰国的华人, 尽管工作生活的环境和社会风俗文化圈子与国内不同, 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观念上依然遵循着人情礼节、勤俭持家、知恩图报、中庸有序、和睦尽孝、友爱分享等儒家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与此同时,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仅直接影响在泰华人的生活, 而且还影响着泰国人的生活和泰国社会。譬如年轻人要尊重并听从父母、长者、贤人和教师的教导;吃饭时, 应长幼有序, 而且在需要经由别人身旁离开时, 要礼貌示意, 不能从别人身上跨过去;去朋友家做客, 即使没有座位不得不坐在主人床上时, 也不能坐在主人枕头的一方;遇到节日、婚嫁、商铺开张、乔迁新居等都要举行热烈的庆祝仪式。儒家的思想文化中包含有许多优秀品德和内涵, 如尊老爱幼、刻苦勤俭、勇于进取、不畏强暴、坚韧不拔, 在泰华人继承发扬了这些品质, 并使之融入了泰国文化推及整个社会。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泰国民众的影响。

二、对国家经济政治的影响

儒家文化思想, 还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方面。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泰国经济遭到破坏, 泰国人把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以及儒家的仁政理念转换为一种国家导向的政治集权统治, 民族主义得到推广, 在经济领域取得成功, 儒家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还同时促进了泰国的对外开放, 这也是后期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对中国教育影响深刻, 对泰国亦是如此。最典型的莫过于泰国兴办了数量众多的孔子学院。目前泰国有12个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成立的目标是传播正确的中国知识与文化, 促进中泰关系发展。

孔子认为, 教师应躬行“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标准, 尤其看重教师自身的榜样垂范作用,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而孔子学院设立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培养泰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汉语教师, 这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有明显的规范作用。虽然孔子学院并不是单纯传授孔子学说思想的学府,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学院的设立以及儒家思想在泰国受到推崇这方面, 看出儒家思想的精髓获得了泰国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并对泰国教育产生影响。

摘要:中泰两国交往历史悠久, 中国的思想文化精髓随着华人的移民逐渐融入到了泰国的文化当中, 对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许多传入泰国的华人思想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家喻户晓, 绝大多数中国人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孔子学说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儒家思想也随着华人传入泰国, 并在泰国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泰国的影响。

关键词:中泰,泰国,孔子,儒家,华人

参考文献

[1] 、朱振明:《中泰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04

[2] 、徐洋:《试析中泰文化交流新基点——孔子学院》, 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04

[3] 、陈碧笙:《中泰历史关系略論》,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01

[4] 、江白潮:《20世纪泰国华侨人口初探》, 泰国盘谷银行出版, 1992

[5] 、曹云华:《泰国华人社会初探》, 世界民族, 2003.01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7

久立在树边,望着满树的绿色,不由得用双手去碰触它,硬硬麻麻的树皮使你似乎感受到了树在徐缓的生长,树干在变粗,养分在里面静默地流淌。心不禁地平静下来,仿佛自己也融在了树里。

闭了眼,指尖轻点在一片叶上,轻轻悄悄地摩挲着,手指从叶柄软软地滑到叶脉,又轻轻转到了细腻的叶片上。细细的纤滑的触感,和着树上一声两声清高的鸟儿的鸣叫声,一点一点,慢慢慢慢,我的心都被晕开了……

曾经养过一只牡丹鹦鹉,那是一种十分美丽的观赏鸟,性格比较温顺。它落到我家的阳台上,我就把它“抓”回来了。其实根本就称不上是“抓”回来,而是它自己往我这凑。天气又冷,我便把它从寒风的“魔爪”里救了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鸟儿边的病怏怏的。“一定是我没有照顾好它!”我暗自念叨着。给它弄了个木笼子,给它吃最好的鸟食。可它却不领情,它在笼子里乱扑腾,似乎想撞开笼子飞出去,羽毛也被弄掉几片。渴望自由吗?可你是我的。我点着冷冰冰的笼子自私地告诉它。

它开始进行反抗,啄木笼上的木条,见到我给它喂食,就扑打食盆,用嘴把水盆摇来摇去,水就洒了一地;它把当食物的小种子的壳咬开,再把仁和壳扔到地上,胡乱地拍打翅膀,结果阳台上都是它的羽毛。最后一次,它啄了我的手指。

我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向任何人诉苦,反而开始同情它。“妈妈,我想把它放走。”我提着被它啄断三根木条的可怜笼子说。“你终于明白了,”妈妈说,“去做你想做的事吧。”我点了点头。

我要放走它!我用双手捧着它,像是捧着一件无价之宝。第一次认认真真去感觉它,我严肃地踏出每一步,手中的它,身上都是凉冰冰的。它的心跳也随着我踏出的每一步跳动着。一到楼下,它亢奋地试图从我手中飞出去,努力的扑打起翅膀,终于,它从我的手中飞了出去,开始了它一生中的飞行,也是最后的飞行。到了半空中,它永远的落下了。随着它一起落下的,还有我的泪……

触摸婴儿的生命,我们感受到它的鲜活,它的弱小;触摸植物的生命,我们感受到它的平静,它的顽强;触摸动物的生命,我们感受到了它对自由的无比的渴望。

不错的,生命确实弱小,然而谁又能否认它的顽强?生命是平静的,但那个生命不向往自由翱翔?任何禁锢生命人行为都将成为对生命的扼杀!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篇8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年前,时间已淡化了故事的发展,但我的感受却依然是记忆犹新。

那是深秋的一天,父母陪我去汉阳作文班培训。下课准备回家时已经是傍晚七点多钟了,天色越来越暗,寒气越来越浓。焦急地等待一批又一批的公交车从我们面前呼啸而过,可车内却仍然是人满为患。父母终于等得失去了耐心,无可奈何地拉我的手向爆满的公交车挤去。好不容易挤上了车,由于车厢里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无法走进车厢里面,所以只能暂时站在车门口。公交车的车门关闭不严,凛冽地寒风吹打在我的脸上,即便是父亲把我紧紧地搂在怀中,可止不住的寒意向魔鬼一样不断向我袭来,冷得我直打哆嗦。

在我的右手边坐着一对情侣,他们十指相扣,共用一个耳机,相互依偎在一起。即使是已入深秋,可他们却丝毫感受不到寒冷似的,脸上荡漾着幸福而甜蜜的笑容。突然,我听到一声悦耳的招呼声,像温暖的春风一样吹进我的耳朵:“小妹妹,你坐到我身上来吧。”我疑惑地转过头,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个大姐姐微笑的脸庞。父母立即反应过来,委婉地谢绝了大姐姐的好意。可姐姐再次坚持着,父母盛情难却,终于答应了大姐姐的“邀请”。我小心翼翼地坐到了大姐姐的腿上,迟缓地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就在这时,我听见旁边的大哥哥嘟囔了一句:“你这是自己找罪受……”还未等大哥哥说完,大姐姐就反驳道:“我乐意让她坐在我身上,帮助别人是一种享受,一个小孩的醋你也吃。”声音虽然很小,但我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于是我偷偷地用接触地面的一只脚使劲地支撑着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大姐姐可能感到身上的重量变轻了,温柔地对我说:“没关系,你又不重。坐好了。”我像被她看透心事一样,脸上刷地一下闪现出两朵“火烧云”,马上端正了坐姿。

下车时,父母再次向大姐姐表示感谢,大姐姐用微笑回敬着,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着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回过头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大姐姐,依依不舍地下了车。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9

孔子对语言、行为艺术的重视, 首先来自于他对理想中的人——“仁人”、“君子”的要求和期待。他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论语·颜渊》) 他的另一位学生子路问他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他的答复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 并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境界。能“爱人”、“安人”、“安百姓”的人, 才是仁人、君子, 其实这就是孔子的培养目标。而要达成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必须“修己”, 其基本内容除了加强个人内在修养之外, 言行修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孔子在《论语》一书中, 多次提到君子对言行的要求。例如孔子说:“言忠信, 行笃敬” (《论语·卫灵公》) ;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他的这种言行规范就被毛泽东采纳, 将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敏”和“李讷”。孔子还说:“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 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提出了言行方式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艺术处理原则。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然而, 也有人根据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 鲜矣仁” (《论语·学而》) , “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 就认为孔子在言行二者之中更强调行动、实践的重要性, 而不十分在意语言的艺术性,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诚然, 孔夫子十分重视言行的统一。他说过:“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可是, 他也说过:“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指出质朴和文雅必须统一, 二者不可偏废。他还特别强调:“有德者必有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有名言流传。他在和自己的儿子孔鲤的谈话时就告诫儿子:“不学诗, 无以言。” (《论语·季氏》) 提醒孔鲤, 要真正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做到不仅能说, 而且会说, 必须通过学习借鉴《诗三百》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行。通观《论语》这部语录体名著, 我们便不难发现, 孔子确实是第一流语言大师, 他对语言的运用, 确实达到了心口相应、从心所欲的地步。他谈治国之道, 只用“近者说, 远者来”六字 (《论语·子路》) , 何等剀切!他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而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 何其精辟!至于“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类的名言警句在《论语》中比比皆是, 又是多么脍炙人口, 发人深省!是的, 我们今天对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 绝不等同于孔子时代的“仁人”、“君子”, 但孔子所倡导的“爱人”、“修己安人”的思想, 仍可以在扬弃中传承。作为教师而言, 重视语言、行为艺术研究的根本目的, 也正是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

孔子十分注重语言、行为的艺术性, 还缘于他十分关注“仁人”、“君子”言行的示范作用。这一点,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 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其实, 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学业专长, 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 以示范的方式来感召、熏陶、影响学生。汉代杨雄在《法言》中说过:“师者, 人之模范。”国内一所知名师范大学的校训就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师言行的示范性特点。孔子就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身正, 其实就体现在言语、行为上。教师必须在言语、行为上给学生做出表率。因为我们的身正不正, 直接影响到“正人”的效果——孔子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为明白:“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 他甚至把“正人”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 鲁国的执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说:“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为了“正人”, 孔子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细节, 一点都不马虎。他尊重长者:“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 (《论语·乡党》) 他尊重朋友:《论语·述而》记载,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 他听到别人唱得好, 一定要别人再唱一次, 并且和别人一起唱, 表示他的赞赏和尊重。他十分有同情心:“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论语·述而》) “子见齐衰者, 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 虽少, 必作;过之, 必趋。” (《论语·子罕》) 这些记载, 极为生动传神地刻划出一位具有“温、良、恭、俭、让”美德的大儒的形象。当然, 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既体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又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给学生做出了表率。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可见, 孔子对不注重行为艺术、鲁莽蛮干的人是极为不屑的, 而对深思熟虑的行为习惯则给予了充分肯定。正是由于孔子注重“正身”、“正己”, 谨言慎行, 才赢得了“圣人”的称号。

孔子的语言、行为艺术还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特色。而这正是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作为活生生的独立个体, 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 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 不同的兴趣、爱好, 不同的气质、秉赋。再加之不同的成长阶段, 不同的教育环境氛围, 每个教师面临的教育情景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 孔夫子十分注重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教育对象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论语》一书中多处记载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评论, 涉及学生的性格、才能、爱好等, 可以看出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因而在指导学生学习、回答学生的疑问时, 哪怕是同一个问题, 他也会根据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答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论语·颜渊》中曾经记载, 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个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 孔子竟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答案。给颜渊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给仲弓的答案是:“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给司马牛的答案则是:“仁者, 其言也訒。” (均见《论语·颜渊》) 在涉及孔子一生倡导的最高道德境界时, 孔子的回答竟然如此不同, 这绝对不是孔老夫子思维逻辑混乱。考察一下这三个答案, 其实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就是要“克己”“修己”, 要用“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的态度慎重地对待每一件事, 每一个人, 以求达到“仁人君子”的境界。其实, 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就是要加强个人修养, 摆正“己”和“人”的关系, 揣己以度人, 正己以正人, 从而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吾道一以贯之”, 这个“道”是什么?曾子解释得很明白:“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那么, “忠恕”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自己讲得很清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这都是讲“修己”与“正人”之间关系的。但面对个性不同、修养层次不同的学生, 孔子就选择了不同的表述方式, 显示了这位大教育家高超的临机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极富创造性的育人艺术。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这一点。在《论语·先进》中, 子路和冉有先后去问孔子:“闻斯行诸?”结果孔子给两位弟子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反。他对子路说:“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他对冉有的回答则是:“闻斯行之。”面对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答案, 不免引起弟子们的疑问, 公西华就去请老师解释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原来冉有这个学生性子比较慢, 做事有点拖拉, 孔子这样回答, 是希望他今后要“敏于行”, 行动上更快捷一些。而这位子路弟子呢, 个性是“兼人”, 按朱熹先生的说法是“胜人”, 就是总想超过别人;按麻成林先生的解释是“一人能兼做两人的事”;按杨伯峻先生的说法是“一人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无论哪一种说法, 都是说子路是个胆大、性急、争强好胜的人。另外, 据《论语》记载, 孔子多次指出子路“由也果”、“其言不让”、“野哉, 由也”, 可见孔子是十分了解子路有胆量、不谦让的脾气的。《论语》中还说“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 看来, 子路也确实是一个急性子的人, 只要听到一个新的道理, 他就马上要去实践。所以, 孔子在这时有意“退之”, 给他泼点冷水, 提醒他为人处事想周全了才行动, 也就是“必也临事以惧, 好谋而成者也”。孔子不仅注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话语、不同方式施教, 而且十分注重话语交际的环境条件, 接受效果。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他又说:“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 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 谓之瞽。” (《论语·季氏》) 这都是对交际语言的原则要求。前者强调对话语对象的了解, 后者强调话语环境条件的分析, 都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借鉴。教师语言绝不仅仅是教学语言, 也包括他的生活用语、交际用语, 都应该成为学生仿效的典范。至于孔子施教的著名原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则更直接地要求教师讲话要注意启发、诱导, 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 因情景条件施教, 语言艺术运用之妙堪称表率。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篇10

看着那无情的眼神,我越看越害怕,让我的心里如泰山压顶般,压得我喘不过气。但,现在可不是可以爱停就停的时候,因此我便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

台下一张张的脸,充满专注,听着、看着我一字一字有条不紊地说。虽然后来教室中出现了此起彼落的说话声,我依旧面不改色,继续说下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真的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专心,在这场比赛中,就能够脱颖而出,得到亮眼的好成绩。

时间一分一秒的离去,“铃─—!”、“铃—─!”、两声铃声已如惊天动地的响起,眼看再过一分钟,另一声铃又会响起,再说下去只会让分数倒扣而已,不会加分的。时间一点一滴地飞过我眼前,快要超过时间时,在千钧一发之下,我终于演说完毕,画下一个歪歪曲曲、不怎么完美的句点!

带着急躁不安的心,我坐在位子上,聆听最后一位比赛者的演讲,但我的心早已叫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担心着我的分数,想着成绩的高低、名次的前后,想着能否获得评委老师青睐,会不会因为我讲得一点久,分数因而比讲得短一点的人低呢?……

还没想完,爸爸就拍拍我的肩,并跟我说:“我觉得你应该可以得到第一名,只有最后一号可以跟你比,但,她却是“混四线”和“海陆”的!”听到爸爸这么说我就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回家去了。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篇11

我时常为这点小事感到落寞,但不知如何打破沉默,回到您微笑着与我谈心,我略带撒娇相处的时光。那时很美,但我似乎早已回不去了。便到极委屈时躲在被窝里,任往事在泪光里沉默沧桑。

到了快中考的时候,您奇迹般地主动与我交谈,我满心欢喜,但中考即至,总不敢与您交谈过长时间,埋首于书海之中。

这一次中考成绩出来了,差到不行,连一些朋友都很惊讶,一些不与我熟络的人说考得还不算太差,却不知他们的话无疑是对我极大的嘲讽,我仍是保持着淡然的表情,带着笑意反去安慰那些关心我的亲人朋友们。我没哭,到这份上,若不坚强又要懦弱给谁看呢?、

这时候,您又出现了,您不懂得如何安慰我,便静静地坐在我身旁,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您又抽起了烟,我略有怒意,但却又平静吐出“不要抽烟。”您看了我一眼,转转烟,便把烟弄灭了。有些高兴了,便与您扯开话题兴奋地讲了起来,尽管心里仍在滴泪。

要来学校报到,您执意要来,我拒绝,只因为我很明白您很失望。要来军训了,终于让您载我来了,你坐在您身后,任风吹乱我的头发,酸泛的心里忽然很甜。

到了学校,我让您先回家,您不回,等到我们要站队了,才回家。晚上,您打电话来给我,我说和中考时一样,吃啥都想吐。第几天的早上呢,您又打电话说,您带了东西要给我,我要上课了,便匆匆地说:“您把东西放传达室,说是谁要来取领,放学我再去取拿,您快回家吧,路上慢点。”您答应了。我便挂断。

玩坐人椅的时候,手机一直震过不停,手摸来摸去,够不到挂机键,便任它震。是等吃完饭,快到宿舍门口的时候才想起那事,急匆匆地下楼。费了好大周章,那老师傅说似有一男人亲自拿到宿舍去了。我满是疲惫地上了楼,打开保温瓶一看,满满的一大瓶面。舍友说:“你爸你说他从早上7点多等到了刚才。”我一时语塞,任舍友们“你爸爸真好!”之类的话语冲撞隔膜,笑了:“是啊。”偷偷打了电话问爸爸,他很淡地说:“是的,等了好久,人家来了,你没来,便走了。”我满满幸福地挂了电话。

回到家,奶奶便说开了:“你爸爸等了你一早上,人散了,又跑到食堂、宿舍找你,找不到,才回家。”爸爸做了这么多事我却不知。

爸爸也回家了,我说那老师傅怎么会让你进校,您微微地笑了。“我缠着他说了好些好话。我亦笑,我亲爱的爸爸,您是如此爱我,而我却不知,我曾以为您已不在乎我,而我现在要如何才能像您爱我一样爱您。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篇12

一、孔子德性幸福观的第一层级———“欲”之满足

幸福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的满足感与愉悦感, 在现实评判中无法摆脱人的自然属性, 而儒家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描述主要体现在“欲”上面。先秦儒家普遍认为“欲”是一种普遍现象, 是构成人性必不可少的条件。

孔子在肯定客观之“欲”的同时, 对“欲”的追求也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主要体现在孔子与其学生子张的对话中, 子张向孔子寻问如何谋求做官之道, 孔子给子张提出了如下建议: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禄在其中”是孔子对子张所追求之物的高度概括, 在此孔子为子张指明了一条“德性”的为官之道, 追求“禄”在于先行修身, 在德性完善的过程之中“禄”也就齐备了。

既然孔子对人们追求“欲”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那追求“欲”的过程是无序或无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孔子在《论语》一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追求“欲”时所应有的态度与方法。在《里仁》篇中, 孔子指出: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在此, 富贵之欲无可厚非, 然而, “去之”要依其道, 何为其道, 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其所构建的礼秩社会上去, 而孔子本人在此是在强调我们应当对“欲”进行引导, 这与儒家所重视的理想人格的培育及整个礼秩系统的平衡非常之契合。这一观点同样在《述而》篇中得到印证,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可见, 孔子所反对的不是自然之“欲”的满足, 而是对不正当与不合“道义”、礼法富贵的不耻, 并且为了适当满足富贵之“欲”, 就像执鞭这样的微贱的工作孔子也是并不排斥的。

总之, 孔子对人欲、私欲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他的思想中甚至还带有某种功利性的求得“干禄”的方法。然而, 对“欲”的肯定及其追求并不是儒家理论的重心之所在。以“干禄”为例, “干禄”这一原本主观的意图并不是通过学习一套“攻心”的“厚黑”之路而达到的, 相反, 其主张这些欲望的实现在人们进行理想人格修炼的过程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袦, “干禄”只不过是道德修养的副产品而已, 孔子明显地将“欲”的实现和满足推入了道德修养的范畴之内。这又使得这一带有功利目的的现实性需求披上了道德的外衣,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而在文本中孔子对追求“欲”时所应当遵循的“道”也有明确的说明, 他反对违道之“欲”, 他的“欲”是经过礼“漂白”之后的“欲”, 这与儒家整个教育制度及礼制社会的相关内容是完全契合的。

二、德性幸福观的第二层级———德性的完满

如果我们把儒家对“欲”的基本态度及其主张归入人之“欲”的相同方面, 那么儒家在看到“欲”相同之时, 也注重“欲”的分类与分层。作为儒家理论的构成部分, “欲”之分类、分层必然会明显地带有儒家“礼欲”的色彩, 这才是儒家对“欲”的根本性看法。从儒家抛出的“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我们就可以窥见“欲”之同只是人性极为基本的一个层面, 这只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要件, 君子与圣人之所以能够养成在于具体德性的修养, 在于他们在这些初级的自然之“欲”与社会之“欲”得到满足的同时还有其他高层次的追求, 而这方面的重点在于对“欲”之相异方面的处理及其立场, 这是通往德性幸福观的重要途径。

如前所述, “欲”存在着相异的方面, 孔子虽然对“欲”的客观性及普遍性保持着肯定的态度, 但是, 在实际生活当中他并不倡导人们单纯地追求“欲”, 并仅仅以“欲”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在他看来, 追求物质利益并不能给人带来长久的精神上的满足感与愉悦感, 而对道德理性的追求才能带来无限的、纯粹的心理方面的感受。从孔子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德性修养的副产品就可以看出, 附着于德性之上的物质满足是第二位的, 道德理性的满足才是最大的幸福, 这种来自于道的满足感是不受限制的, 是一种精神上与道相融的完全自足, 正如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仁存在于个体人性之中, “道不远人”。

而这一特征在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孔子对颜回追求道的精神与境界非常的赞赏。《论语》中记载, 孔子曾说, 颜回的生活条件非常之艰苦,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在这种环境之下颜回不论是在人之为人的自然之“欲”还是对于生存的社会之“欲”的满足都是极低的, 孔子用“人不堪其忧”描述了他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如何做, 即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 然而, 颜回在这样的环境下却还“不改其乐”、“乐在其中”。在此, 其所乐在于“好学”, 对道的持续关注与追求, 这是“君子忧道, 不忧贫”的典型表现。颜回已然将自身的精力完全投入到道的追寻上, 其生活已经完全与道融合了, 即便欲望层面的东西满足得较少,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这也丝毫不影响他对道的追求。孔子在这一章中用了两次“贤哉回也”来表示, 可见他对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高度肯定。而颜回所追求的德性幸福与孔子倡导的德性之幸福是完全一致的。后人孟子评述认为, “颜子不改其道, 孔子贤之”的原因是“禹、稷、颜回同道”。此道即追寻美德之道。如果说德性幸福观的第一层级在于对“欲”的满足, 那么, 在颜回身上德性幸福则实现了从功利层面向道德层面的跨越, 从其生活的艰苦程度来看, 他对道的追求完全摒弃了物质层面的东西, 是某种纯粹的精神上的自足与愉悦。在此孔子明显将德性幸福观的精神层面加以升华与提升, 强调了幸福之真正来源不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而在于人的理欲精神维度的满足与富足, 他将这种纯粹的幸福观完全引到“道之乐”与“学之乐”上, 并将之作为终极的意义与价值, 而孔子“朝闻道, 夕死可矣”的态度则是对道之终极意义的最好解释。

总之, 孔子在实现德性幸福观“欲”的客观性的肯定到对德性幸福观道德层面跨越的过程中, 进一步突显了人之为人的社会层面的东西, 这一跨越是人的内在价值彰显的过程, 也是其德性幸福观的根本着力点之所在。

三、孔子德性幸福观的反思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反观

可见, 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 “欲”的满足是德性幸福的基础性条件;第二, 德性幸福的真正着力点在于德性的完满;第三, 德性的完满高于“欲”的满足, 而且社会层面的幸福高于个体幸福。然而, 由“欲”之满足到道德完满的德性幸福观的实现过程, 是一个“惊险的跳跃”的过程, 之所以称之为“惊险的跳跃”是因为孔子在这一德性幸福观中已然预设了德性有用、“德福一致”等相关理论的成立。下面, 我将从德性有用与德福一致等相关性预设出发, 以对孔子的德性幸福观作出反思。

第一, 德性幸福观的道义性选择能否持久?从孔子以道德理性的满足为乐我们可以看出, 他的幸福观是某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道义论的幸福。既然是具有道义论色彩, 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中就具有某种形而上的意味, 这易使道德选择滑向不计较得失、不权衡利弊上。然而, 如果在一个社会盛行的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德性就只会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不会成为民众的普遍的行为方式。这样的社会难以抵制美德口号下的虚伪人格, 以及普遍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而要克服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流弊与丑恶现象, 社会就必须创造出这样的条件, 使选择恶行本身成为一种不明智。事实上, 对社会的控制及价值的引导都不应当以某种道义论的方式来进行。在此我并非反对在社会上倡导积极向上正能量的高尚情操, 可是道义性的选择毕竟是作为一种高的限度而存在, 如果没有一个消极的、明确的边界性的底线那么道德也就无法在社会上根本性立足, 道德只会沦为某种工具性的东西, 不具有实在性。高校现实的德育工作也是如此, 我们不能拒斥民众或学生某种理性的精明计算, 不能用道义来压抑理性的精明计算, 只有对这种理性精明计算进行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使得理性的道德选择具有现实性。如果说德性幸福观的道义性选择是某种美丽的善, 同时又具有自身有用性, 那么这种善将是软弱的、不充足的, 是一种“分裂”的善。而这一分裂需要现实层面对精明计算式德性方式有肯定来“缝合”。

第二, 德性幸福观是否能始终指向德福一致?从孔子德性幸福观对德性完满程度的提倡来看, 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最终将归于德性有用、德福一致。我们以孔子的学生子张向老师寻问的“干禄”来作为例子, 孔子并没有告诉子张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如何谋划、如何去求得上级喜悦的方法, 孔子教授弟子的是一种向内的修养及心性改造的方法, 是德性养成的过程。在此子张问孔子的是一种功利的方法, 而孔子却退而告诉其一个道德的方法, 这看似答非所问, 然而孔子的回答与其所主张的及所预设的德性有用及德福一致是完全契合的。孔子认为在道德养成的过程之中, 附着于道德之上的“禄”也自然会随之来到。换言之, 物质的分配以德性来划分, 不必刻意追求, 修德才是首要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幸福与德性的完满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我们不能认为个人德性的完满就一定会带来个人整体幸福的增加, 德性的完满只是个人幸福的条件之一。孔子所倡导的德性幸福观, 以德性的完满来作为幸福真正实现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是对主体内在意向性作出某种改造并使之能够产生行为的倾向性的注重。事实上, 在对主体内在意向性修炼注重的同时, 还应具体考虑情境因素对内在意向性外推所产生的影响。即德性行为发生时, 其周边的情境条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而此情境是一种广义上的情境, 既指具体的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情境因素, 也指整个社会为其提供的社会结构、制度体制及宏观的各项政策。这种制度具有某种“活的善”的意味, 它对个体作出德性幸福观的德性选择非常之重要。这一点对高校德育工作环境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德性幸福观的坚强后盾———制度的善。可以看出, 德性幸福观的道义性选择不能持久, 孔子设定的德福一致的情况也存在现实层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制度的善”为之托底。造成“制度的善”缺失的真正原因在于, 孔子虽然在德性幸福的第一阶段意识到并承认“欲”之存在的客观性及必要性, 但是在其幸福观的最后却陷入了一种唯主体内在修养的“泥潭”之中, 此主体内在修养完全变成了一种与社会存在无关的自我精神满足, 在德性幸福的最后阶段它完全超越了“欲”, 是纯粹的道德完满。而当个体陷入这种纯粹的道德完满追求时, 就会自觉地与德性幸福第一层级划清界线, 这会使得“欲”虽然合理但却不具有道义上的优先性。换言之, 道德的正当纯洁性完败现实层面的“欲”。如果要为德性幸福观找到真正坚强的后盾, 则需要对除开主体内在心性修养的外在社会存在层面加以高度的肯定。因为社会存在对于主体人性的影响与制约是存在的, 社会存在属于教育的广义性存在。主体德性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在特定存在环境条件下的自我主动精神提升过程, 社会善美环境与主体的自觉理性批判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 从主体与外在强制力量对主体德性的激发程度来看, 后者对主体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于道德来说, 其实践性也不在于心性的修养与改造, 而在于它的现实行动性。因此, 外部社会所提供的社会结构及制度体制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此一制度应当是包含着“善”的, 它与“欲”的满足是不可分离的, 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根源与利益直接相通, 还在于在现实的生活层面上它与民众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利益直接相关。为善不仅仅是令人羡慕的、美丽的而且还是有用的。只有当社会制度的安排建立在德性有用这一基础上时善才会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只有如此德性的幸福观才会发出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感召力与激励力, 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在大众层面上对社会成员进行普遍的向善的引导, 都有可能使社会道德真正趋于健康与良性。

四、总结

综上, 孔子的德性幸福观虽然考虑了现实层面的“欲”, 但在现实层面儒家陷入的所谓的主体向内的修养唯一的道德养成模式, 这一道德养成的路径最终会导致主体对超越功利的道德的过分追求, 而此结果往往会对造成对“欲”的排斥。这就使得德性幸福观中的道德选择蜕变成一种“分列”性意义的善, 虽然美丽、崇高但却无法真正扎根于现实层面。归根到底, 这一“分裂”意义上善的“缝合”需要外在的社会层面之物给予德性幸福观的选择以明智与有用的制度性的保障, 在德性幸福观的最后层次也给予“欲”以某种制度的善的设计, 使德性的选择不仅仅是道义上的应当, 还具有明智性。这相对于仅靠向内的修养来激发主体的道德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德性幸福的道德选择从少数人的顶极奢侈品到大众化道德选择转变, 这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更为重要, 也更为现实, 这一思考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德性幸福是孔子幸福观的主要素之一, 其德性幸福的实现依托于主体理想人格内化, 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德性幸福观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有着理论内核式的相通, 即都强调主体对于德性规范的内化。然而, 孔子德性幸福是对行为主体行为自觉的高位思考, 他预设着“德福一致”, 这一德性实施路径具有理想性, 它难以抵制美德口号下的虚伪人格以及普遍的社会道德失范。因此, 孔子德性幸福缺失了保障个体美德实现的社会制度伦理上的“善”, 这与当前高校德育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相同的。因此, 孔子德性幸福观对高校德育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从制度伦理的视角来对孔子德性幸福观进行解读, 并试图揭示出德性幸福观与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相同困境。

关键词:德性,欲,幸福,制度的善,德育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366.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下一篇:广发信用卡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