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检报告医疗器械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自检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疗自检自查报告1我院于xx年3月8日接到昌州劳社发【xx】42号关于对我州定点医院进行年度考核的通知后,我院进行了自查工作,医院医保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结合一年来我院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情况,认真进行了工作自查,对存在的不足和薄弱地方,逐一进行了自查,进一步完善和做好医保工作,现将我院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保组织管理工作:
我院被指定为城镇职工定点医疗保险单位后,医院即成立了医疗 保险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具体负责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下设有医保办公室,成员有医教科主任、医疗服务部主任、总护士长、财务科长、各科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专门负责对医保患者诊断、治疗、宣教、结算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及时向各科室反馈结果,与奖惩挂钩。对社保局、医改办下发的文件能及时传达执行,有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健全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医保往来账目。
二、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如义诊咨询、出医保宣传版面、各种黑板报、门诊大厅设有医保患者诊治流程图、发放宣传单、健康知识讲座、召开病员工休会、医保病人床头宣教等。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医保政策,熟知医保知识。只有员工熟知医保政策法规,才能为参保
病员讲解清楚、提供方便,使参保人员明白消费。在门诊门口设有医保意见投诉箱、投诉电话,同时在每层住院病房设有医保咨询与投诉电话。
三、医疗质量管理;
我院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逐步落实和完善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其次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各大委员会,严把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1、对医院所有药品的进购有临床科室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通过药事委员会讨论后,按需购进。严格按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2、病案的审核有科室、病案室把关,医教科抽查等相结合监督。
3、严格按首诊负责制,对门诊首诊病人的接诊,处方的开具均按照医疗规范化要求执行。
4、严格掌握住院指针,对住院患者核对医保卡和本人身份证,严禁冒名就诊及住院和严禁挂名住院,同时在院患者也不得以人为因素延长住院日及搭车开药。
5、医院认真落实了各项关于医保规章制度,无无故拒收和推诿病人,严格要求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断与治疗相符,治疗与住院天数相对应,能用甲类药的不用乙类药,能用乙类药的不用自费药,出院带药严格按医保协议的规定执行,做到层层把关,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6、医教科与医保督察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科室督察,医教
科对处方及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与奖惩制度挂钩。出现诊断与治疗用药有出入的、辅助检查超出范围的,金额扣除由主管医师负责,实行责任到人。
7、经层层把关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因严格管理,无滞留医保手册现象。
四、医疗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优化了就医流程,简化了就医环节,在门诊、西药房均设医保专人结算,医保患者报出院后,该窗口将医保患者的费用总清单、出院证,出院发票,等资料一并与当日下午下班前交财务科。
医院大厅设有导医进行导诊服务,墙上挂有医保患者就医流程、医保药品目录及收费标准。
病房自医保开通至今,每日发放一日清单,进行床头知情谈话,如“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记录单”、“病人入院及术前检查项目知情同意书”、“诊疗项目意向书”等,让病人明白自己的疾病、诊断、检查、用药及收费等。
另因我院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了减轻居民经济负担,专家挂号费用均按普通号收取,同时为居民减免检查、住院、手术费用,为社区居民免费体检,查b超、化验共支出近5万元(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及职工医疗保险人员)。上门免费查心电图、b超及发放免费药品xx余元,发放优惠卡1500张。
五、医保管理情况;
我院自成立以来,就使用州社保局安装的软件系统,实现医保医疗、财务记账、结算等微机网络化管理,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单位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无擅自立项收费、无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门诊使用微机明细发票,参保职工门诊一次处方量控制在3—7日,慢性病控制在15日之内。住院实行一日清单制,由护士每天送到病人床头,予以耐心解释工作。出院带药严格按照急性病3日量,慢性病7日量,最长不超过2周的带药原则,超过标准予以处罚,此项工作由药房、科室把关。
xx年,全院医保门诊就诊人次34809人次,收住院医保患者1577人次,人均住院天数7天,人均住院费用2204元,人均住院检查费用中检查费占46%,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占51%,百门诊人次住院率占5%,大型设备阳性检查率占75%。
对于门诊慢性病的诊冶项目做到与疾病治疗相对应,收费不弄虚作假,使用由财政监制的发票。
六、信息管理:
我院重视信息管理,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覆盖门诊、病房、药房、等各个环节,设有信息科,归财务科管理,有严格的管理工作规程及措施,能及时排除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出现的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存在的问题:
1、个别医生病历书粘贴出现错字现象,检查单粘贴不及时。
2、个别病人做完治疗后,未经医生同意,私自离院的`现象,还
有部分病人请假未按时返院,对这样的病人管理力度不够。
七、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已加大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反复督察,同时加强疾病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知道住院期间离开医院,如疾病发作不能及时救治怎么办?如病人在院外出现意外科室应负的责任等,通过学习强化双方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是我们自查的结果,还存在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接受检查和监督,虚心学习,不断改进,把医保工作做好。
医疗自检自查报告2在区医保中心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严格按照国家、市、区有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内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经以院长为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本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xx年的医保工作总体运行正常,未出现费用超标、借卡看病、超范围检查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区医保中心的工作,维护了基金的安全运行。现我院对xx年度医保工作进行了自查,对照评定办法认真排查,积极整改,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对医疗保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对医疗保险工作的领导,我院成立了有关人员组成的医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制度上确保医保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多次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针对本院工作实际,查找差距,积极整改。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共商下步医保工作大计,开创和谐医保新局面。我院把医疗保险当作医院大事来抓,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对不符合规定的治疗项目及不该使用的药品严格把关,不越雷池一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恶意套取医保基金违规现象的发生。加强自律管理、推动我院加强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进一步树立医保定点医院良好形象。
二、从制度入手加强医疗保险工作管理。
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医院健全各项医保管理制度,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上级安排的各项医疗保险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工作管理的规定和奖惩措施,同时规定了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相关医保管理资料具全,并按规范管理存档。认真及时完成各类文书、书写病历、护理病历及病程记录,及时将真实医保信息上传医保部门。
三、从实践出发做实医疗保险工作管理。
医院结合本院工作实际,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规定。所有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并提供费用明细清单。并反复向医务人员强调、落实对就诊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杜绝冒名就诊等现象,四、通过自查发现我院医保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距医保中心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夯实等。剖析以上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个别医务人员思想上对医保工作不重视,业务上对医保的学习不透彻,认识不够充分,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要及时做。
2、在病人就诊的过程中,有对医保的流程未完全掌握的现象。
3、病历书写不够及时全面
4、未能准确上传参保人员入、出院疾病诊断 以及药品、诊疗项目等医保数据
五、下一步工作要点:
今后我院要更加严格执行医疗保险的各项政策规定,自觉接受医疗保险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根据以上不足,下一步主要采取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的有关医保文件、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杜绝麻痹思想。
2、落实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及医保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检查教育,建立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相比, 具有相似作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则起步较晚, 因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仍是一个新生事物, 重要性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
(1) 医疗器械的不良作用很大部分都不是直接的、现场的, 很多都无法现场在病人身上获取,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这种滞后性, 非常容易让医护人员放松警惕。
(2) 部分医护人员错误地认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就等同于医疗事故, 担心因为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而引发医疗纠纷, 故出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 部分临床科室不想报, 不敢报也不主动报。
(3) 部分医护人员在医疗器械的使用上出现问题时, 因为不能准确判断该问题是否归属于不良事件, 而放弃填报。
2几点做法
为了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和开展工作。
(1) 提高医院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重视程度,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 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相关的制度, 并形成文件通知到临床各科室。
(2) 医院要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当做科室的一项考核工作来抓, 增加临床科室的压力, 促进其执行力度。
(3) 定期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详细解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与医疗纠纷的不等同性, 以推动医疗系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普遍重视和及时监测报告。
(4) 监测报告员要经常走访临床科室, 跟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了解情况, 归纳困难, 想法解决。
(5) 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上, 应该重视医学工程工程师在其中的作用。工程师掌握了专业的技术, 能对医疗设备的故障还是缺陷或产品不良情况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甄别, 可以给临床使用科室相关的专业性的不良原因分析指导, 有利于临床科室准确地填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另外, 通过工程师的日常维修工作, 还可以对医疗设备的一些不足或者缺陷进行归纳总结, 这也很有利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因此, 工程师协同临床科室一起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总结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是一项新生的事物, 也是一项要一直坚持的工作, 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寻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能快速的打开局面。同时, 也还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协同努力。
摘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势在必行,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作的开展很少经验可借鉴, 只有靠各方面互相探讨, 不断摸索, 才能不断深入, 取得成果。
关键词:不良事件,工程师,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探索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模式[J].首都医药.2006, 13 (22) :21-23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形势
发展条件日趋成熟。个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需求迫切,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市场和政策环境基础。
医疗云平台建设步伐加快,正成为智慧医疗的重要支撑。医疗云平台布局全面、层次丰富,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的四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在建设主体和运营模式上形成了政企合建、市场运营的良好局面。
医疗大数据来源多样化且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大数据主要由医院临床数据、公共卫生数据和移动医疗健康数据三大部分组成,数据来源多样且增长迅速。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以医院、医生、患者等入口,在医院信息化、可穿戴设备、在线医疗咨询、医药电商、健康商业保险等领域蓬勃发展,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医药电商服务协助医药分开,在线问诊导诊服务模式重构传统医患关系,远程医疗助力分级诊疗,智慧医疗与保险融合创新发展。
各地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建设呈现多层次阶梯式发展格局。我国各地区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应用呈多层次阶梯式分布,初步形成了应用先行区、特色应用区、初步应用区、发展起步区等四大类。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问题解析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数据标准不统一、归属权不明确,数据共享面临多重阻碍;难以进入核心医疗应用领域,尚无完善的利益激励机制打破旧利益格局;目前整体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线上下线医疗闭环难形成,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医疗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体系不健全,缺少顶层设计,行业监管缺位。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百人会共识
基于对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内涵、发展形势、问题的分析,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认识形成以下六点基本共识:
智慧医疗和大数据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加速医疗产业的重构,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发展是必然趋势。
医疗大数据应用助力实现智慧医疗服务。医疗大数据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在医院管理、药品研发及销售、保险服务等多领域,使医疗行业运营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智慧医疗有利于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重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未来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诉求,智慧医疗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医疗治疗的合理有效配置。
个人健康数据归属权亟需界定。个人健康数据归属权不明确将阻碍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应用,产生信息安全问题,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亟需国家出台法律界定。
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发展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化、规范管理,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从技术、管理、应用层面连通各个单位的信息孤岛。
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需要逐步实现AAQES。建立公民够得着(Access)、付得起(Afford)、质量高(Quality)、公平性强(E-quality)、可持续(Sustainability)的医疗服务体系。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前景展望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在线医疗服务等医疗及健康服务多个领域迅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披露,2018年以前,我国要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医疗领域数据将优先开放,未来几年将是医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贵阳数据交易所预测,2014年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为6.06亿,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390亿元。
a.线上医疗数据服务市场前景广阔。线上医疗数据服务以挂号为切入点,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在线挂号、在线咨询、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将整个医疗服务流程放到线上,优化就医流程。目前,在线医疗数据服务(问诊、挂号、咨询)呈现稳定增长,随着移动医疗高速发展,在线医疗数据服务企业加速布局移动医疗,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数量激增,结构日益丰富,融资频发,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30.19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0.90亿元。(图2所示)
b.个人健康管理及咨询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和各种慢性病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年年增长,健康消费将不断升级。个人健康领域将会受到关注,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企业将会快速成长起来。针对不同收入对象以及年龄阶段,尤其是针对高端收入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咨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c.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乐观。BI Intelligence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我国可穿戴市场,目前利用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医疗健康服务仍不完善,市场以硬件的销售为主,预测2016年后,随着大数据服务的进展,除了硬件销售外还将包含数据服务费用,据预测2020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有望接近260亿元。(图3所示)
d.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随着政策利好、社会需求高涨,医药电商发展迅速,大型区域性连锁药店积极向线上转型,互联网巨头、传统医药企业、新兴医药企业也纷纷瞄准这一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呈上升态势,预计2020年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746.83亿元。加快“互联网+”与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医药产业供应链已成为行业共识。
e.健康商业保险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目前健康商业保险的普及率比较低,但是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与渗透,个性化的健康保险服务也将会在医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014年我国健康保费收入为1587亿元,在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将是我国健康险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费收入将超过8000亿元。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将重构医疗行业秩序。智慧医疗的商业模式涉及医政、医药、医保、商保等一系列体系的重建,而最核心的仍然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智慧医疗将重构以患者为中心的行业秩序,逐步形成家庭健康管理、社区医疗服务、智慧医院三级递进,并具备迅速响应、相互辅助、完整协同等特性的医疗服务架构。
家庭健康管理的普及转变了大众被动接受医疗服务的观念,能够激发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动可控潜能,是实现智慧医疗快速响应的基础环节。具备健康感知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激励、引导大众健康生活,不但调动了个人对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还能有效预测和预防疾病发生。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专业性不断提高的在线问诊平台还能以最快速度满足患者对于常规疾病的自诊和用药需求。
社区医疗则将侧重点放在疾病预防、慢病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使普通大众能够便捷获取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面完善的终身健康管理。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社区医疗服务可以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加深与上级医院的业务交流,有效调配医疗资源并大大提高诊疗效率。
在医院层面,不断完善的智慧化建设将提升患者在诊疗全流程的服务体验。导诊环节,病人可以在线上确定自己应该去什么医院,到什么科室,找什么医生。网络预约、微信预约、手机APP预约等多样化的分时段预约方式也让患者省去了不必要的候诊时间。在康复环节,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医生互动咨询康复进展的需求,促进医患沟通,使医生服务最优化。除此之外,智慧医疗能够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禁锢,通过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帮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医。
智慧医疗还能够促使不同医疗机构间建立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各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大数据推动精准医疗时代到来。精准医疗是指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精确判断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对于医生来说,就是通过比对病人信息与大数据样本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为临床决策提供精确支持和依据。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将为病人提供更精准、高效、安全的诊断及治疗。
近年来,基于基因测序和生物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成熟,使精准医疗从概念到落地实施成为可能。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2015年美国创新新战略中明确把精准医疗作为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计划在2016年投资2.15亿美元分别用于百万人群规模的医疗研究、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跨系统数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等项目。我国政府也加快开展了发展精准医疗的全面部署。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定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国家科技部牵头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并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精准医疗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选择性地在全国各个具备条件和优势的区域中的医院和社区内建设示范中心。与此同时,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始筹建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华西医院计划开展总数达一百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据库和样本库用于分析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成熟,必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不断向前发展。2015年8月,贝瑞和康与阿里云宣布共同打造以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云,实现对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贝瑞和康自主构建的中国人群基因组大数据库目前已包含超过四十万份基因组数据,蕴含了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突变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深入挖掘将极大提高中国人遗传病诊断的效率和精准程度。
精准医疗的发展还需要借助智慧医疗搭建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平台,把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集成地运用于传统医疗,包括组学技术、数字影像、系统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等,通过智慧医疗的手段和传统医学的融合创新,最后成为精准医疗的体系和范式。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就将建成一个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同时,其重点建设的健康科技孵化器将把企业和科技研发结合起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从而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区域医疗平台推动区域内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数据互联互通是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迈向下一阶段的重要步骤。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实施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加快自身数据整合。全国三甲医院已基本实现院内数据互联共享,部分医院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共享检查检验结果。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还需要构建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医疗卫生云平台,并制定统一的医疗健康数据标准规范。下一步,通过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加上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我国将加快实现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据共享。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同时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目前,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等10省(市)已建成省级信息平台,全国一半地市和30%的县区基本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随着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档率的不断提高,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望全面实现。预计到2016年,我国将建成标准统一、接口统一的国家级医疗信息化平台,各地医疗数据将在平台上实现互通互联。
新型商业模式开拓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新空间。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模式、医疗电商服务、可穿戴设备数据服务、PBM等方面医疗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将加速,拓展医疗行业发展空间。
a.在线问诊导诊模式:医生通过专业平台搭建的医患、医医网络空间,充分与患者沟通,以低廉的成本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大大改善了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同时,区别于传统模式下的“患者——医院——医生”的就医模式,在线问诊、导诊的方式将医患沟通的双方直接联系起来,引导医生个人价值的体现方式的转变——由过去依靠医院和职称等级改变为依靠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所带来的个人口碑,从而激发医生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动力,医生的个人价值将被解放。通过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医生而非医院,将在未来医疗服务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2014年11月,国家卫计委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医生被逐渐解放,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及自由执业体系的形成。这给在线问诊导诊服务,乃至整个智慧医疗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b.远程医疗模式:通过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当前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实践中的痛点,从而引导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调机制的完善,形成医联体模式,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借助互联网高效易推广的特点,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将打破传统模式中的行政区划、专业局限和资源的限制,将大大带动分级诊疗发展。
c.医疗电商服务模式:医药电商将逐渐向服务型医药电商转变,以医药服务为核心,以沉淀的用药数据、健康数据和处方数据为基础,以用户的重复购买为目标,以社区辐射为纽带的O2O电子商务系统。把传统电商的优势、医疗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用药指导、处方审核等药事服务,提供线上线下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在线健康管理服务,有助于提高用户回访率与药品的重复购买率,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构建终身购药模式。处方药能够在线交易且能够使用医保支付后,服务型医药电商有可能能够介入慢病管理。同时,基于药店联盟的药品销售大数据分析,将优化药品采购决策和药品配送方式,实现药品工业直达,降低运营成本。
d.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数据服务模式:比起单纯的运动或睡眠数据监测,消费者更愿意为医疗类产品买单,从运动健康向医疗保健方向的转变,或将是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一大特点。医疗级可穿戴监测精度相对较高,可以介入到慢病的医疗诊断——监测——治疗干预的全过程,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慢病管理。老年慢性疾病的监护与治疗占据相对较多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所需的医疗资源可能会逐年增加;近年来“三高”人群数量增加较快,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用户需求急剧增加,而中国目前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几乎空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通过采集体征数据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健康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帮助医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有助于患者进行自我慢病管理。
e.PBM中国模式:三医联动可创造医保-医院-医药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价格协商关系,不排除中国医保未来自设组织或者引入第三方来管控医院诊疗开药行为,并让这个组织代表医保部门与上游药企谈判药品终端价格。PBM发展后,最终可实现多样功能,如远程审方、专业用药咨询、会员管理、药品邮购业务等;专业用药咨询可以通过远程咨询方式实现,会员管理可以采用互联网慢病管理方式持续采集数据持续跟踪结果持续给予反馈治疗,药品邮购业务也是需要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线提供信息咨询和网上下单工具等。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战略与选择
面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我国亟需统一医疗行业数据标准,强化医疗行业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新的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医疗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与深入应用。
统一医疗行业数据标准,明确各方产权归属。推进医疗大数据的立法工作,明确各方产权归属;制定基础类、信息类、应用类、安全类、设施类、管理类服务标准。
构建数据共享新模式,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构建数据共享新模式,包括区域共享模式、医联体共享模式、数据服务外包模式、企业共享模式、个人共享模式等,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服务,推进精准医疗发展,开启个性化医疗时代。
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利于智慧医疗的新体制。推进医疗行业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多点执业和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创新,完善药品流通体制,推动健康数据开放共享,构建有利于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的新体制。
优化产业运营机制,推动建立新的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居民、企业、医院、医生等多主体深入参与,以个体为中心的新的产业协作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建立新的利益机制,塑造新的产业利益格局。
加强顶层规划与市场监管,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加强行业的顶层规划和相关制度设计,明确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与技术路线图,建立权责清晰的行业监管体系。
竣工自检报告
XXX工程有限公司
200 年月日
竣工自检报告
永康光彩大市场楼由安徽振兴集团投资开发,安徽耀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南京工大监理公司监理,工程位于六安市六佛路中段。地上层,建筑面积平方。本工程自年月日开工,年月日完工。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工程地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经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监督各单位共同验收,符合要求,基础工程于年月日完成,经各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基础的轴线标高及砼截面尺寸符合要求,所有送检的建筑材料经检测全部合格,基础工程共收集质保资料份,施工试验资料份,隐蔽工程记录份。
二、主体工程:
本工程于年月日主体封顶,年月日填充墙完成,经各方共同验收符合要求,主体工程的柱、梁、板几何尺寸合理,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准,轴线、层高、标高均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所送检的建筑材料经检测全部合格,填充墙的砌筑,轴线、平整度、垂直度及砂浆的保湿度均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主体工程的柱、梁、板经砼强度回弹均达到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检测合格,主体工程共收集质保资料份,施工试验份,验收资料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份,测量放线记录份,自评合格。
三、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完成于年月日,屋面工程的细部构造、防水、节能保温,由专人组施工,经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屋面完成后经淋水试验无渗漏现象,屋面成形平整顺坡合理,符合设计各项要求,屋面共收集质保资料3份,试验资料1份,验收资料份,隐蔽记录份。
四、装饰工程:
装饰工程于月日完成,门窗安装符合图纸设计尺寸,安装合理,门窗扇关闭灵活,玻璃无破损,内墙抹灰平整垂直、阴阳角方正,墙面无流砂、无痕疤,底、外层连接合理,外墙保温满足规范要求的厚度,层与层之间结合牢固,操作合理,外贴石砖,线条清晰、平整、阴阳角垂直方正,线条流畅,灰缝均匀、粘贴牢固,墙石光洁平整,楼地面、地坪平整无流沙无裂缝,坡向合理,楼梯扶手安装高度符合强制性规范要求,休息平台尺寸无误差,符合规范要求,自检合格。装饰工程共收集质保资料份,验评资料份,施工试验报告份。
五、建筑给排水安装:
均采用PVC管材,安装立管垂直,悬吊口合理,弯头规范,坡度坡向合理,接头牢固经见检查无松动,卫生间、厨房及屋面的管道口经检查无渗漏,下水排水流畅,上水管无裂缝,满足各户用水需要,经检测及进水试验符合要求满足安全使用功能。
六、建筑电气安装:
开关插座安装牢固高度一致。灯具的绝缘材料耐火检查,符合质量验收要求,距地高度接地经检查符合要求,配电柜安装立向垂直,横向平稳,开关开启灵活箱内配电合理,箱体的接地接零和配线符合设计要求,柜内的安装位置开孔线路编号符合规范要求,箱内线路绝缘电阻值经测试符合安全使用功能。
水电共收集验评资料施工隐蔽记录
七、节能保温
外墙采用颗粒保温及防裂砂浆,内衬钢丝网片,经检测验收,厚度符合规划要求,外墙无裂纹,平整。屋面保温经验收符合节能安全使用规范要求。
该楼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了设计文件内全部内容和合同的约定,工程经自检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使用功能,经自检,该工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全国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本工程200年月日施工单位负责组织企业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单位工程质量自评,评定为合格工程。
XXX工程有限公司
县文明办:
根据县文明办发(2010)3号“关于对全县文明单位进行复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中心按县级文明单位的标准,从组织领导、道德建设、创建活动的开展、优质服务、民主管理、优美环境、实绩突出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认为我中心在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以来,严格按照县文明办工作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入,较好的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南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成立于2005年4月,肩负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卫生监测检验、卫生宣传及科研培训工作,是全县的疾病防治工作的指导中心。内设流行病与计划免疫科、慢性病与地方病防治科等13个科室,现有职工41人,退休职工24人,聘用人员12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人,中级职称专业人员14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年来,中心先后荣获“全区卫生防疫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黔桂两省(区)疟疾联防先进县”、“县级文明单位”、“非典防治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二、精神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计划安排周密
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中心领导班子始终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依托,注重提高中心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突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开创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局面,做出了尽有的努力。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近年来,我中心始终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常抓不懈。我们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主题,组织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结合实际,以“一个根本,一个重点,一个目标”为切入点,即: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为目标。从思想教育入手,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不断强化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和职工道德观念。始终把职业道德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利用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职工大会、党员大会等学习渠道,采取短期素质教育和长期业务培训相结合,大会与小会相结合,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
1、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委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工深入系统地学习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的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起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的作用。
2、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市民文明教育读本》的学习宣传。积极组织职工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大力弘扬80字的道德规范要求和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严格职业纪律。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大力践行酒泉市民“八不”行为守则,在单位和社会营造讲公德、守秩序的良好公共秩序,积极培育和弘扬昂扬向上的“酒泉精神。
3、完善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为了有效的约束职工的职业行为,我中心制定了《职业仪表规范》、《文明语言规范》、《职工道德规范》等制度,编印成册,做到了人手一册,起到了用制度规范职业行为的作用。
4、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按照县纠风办、县卫生局关于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医德医风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我中心以“医德医风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各项工作有明显进展、领导干部形象明显提升”为主线,牢牢把握两项活动职工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个基本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服务环境、端正服务态度、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全面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和医德医风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地推动了中心精神文明建设。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中心党委紧紧围绕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思想,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开展了以“诚实守信,树行业新风”为重点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1、狠抓科室优质文明服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为了全面提高中心的服务水平,我们针对科室的不同情况,开展了 “三优一满意”活动,即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群众满意,此项活动从道德规范、用语规范、服务态度规范、服务仪表规范、服务技能规范、服务质量规范、服务纪律规范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措施,通过“三优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在中心各科室间开展“五比五看”评比活动,即以“比学习、看谁进步快,比技能、看谁专业素质强,比服务、看谁群众评议好,比作风、看谁遵规守纪严,比发展、看谁排名最领先”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五看”评比活动。使我中心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大力普及防病知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我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先后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开展了结核病、地方病、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强了市民预防疾病的意识。
3、大力开展卫生下乡活动。中心积极响应卫生下乡的号召,坚持每年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朋友送去了预防疾病的知识。今年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芒场巴平村、八圩乡,与当地村民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我中心立足疾控工作,把此次活动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向广大村民大力宣传疾病防控知识,并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受到了村民欢迎和好评。
4、大力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活动。我中心坚持对职工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宣传教育。坚定了用科学武装头脑,反对一切伪科学,反社会主义、愚昧无知的东西,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5、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生活。中心工、青、妇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各种节假日,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拔河、象棋、扑克、乒乓球、气排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投入了部份资金,购置了活动设施,每年都投入资金征订专业类及文化类书籍期刊几十种,充实图书阅览室,供职工阅读。同时,中心还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爱心捐助活动,近几年,共捐款4万余元,捐衣被300余件,捐赠各类图书1000余册。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服务环境
近年来,我中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努力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门诊部、对结核科进行了内装修,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通过加大投入,使我中心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
(四)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为全县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疾病控制工作就是要保障人民健康,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它的重要性,在多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治中,得以了充分体现。为此,我中心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于一切,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传染病控制、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卫生检验监测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入手,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合理设置专业岗位,实行岗位聘任制,同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订考核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计划措施到位、任务指标到位、考核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了中心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注重科研培训和学术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培训活动极大的提升了疾病防治的水平。,中心先后有一项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十一项获县科技成果奖;有27篇论文在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10篇论文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技术培训近5年来先后选派14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70余次,为基层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人员超过1000人次。
3、疾病控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成绩显著。我中心针对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严重危害,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认真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项目,在全县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和传染病管理制度,积极实施计划免疫,疫苗种类由2007年前的“5苗防7病”扩大到现在的“14苗防15病”,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和结核病重点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进一步健全。
4、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防控重大疫情。2003年以来面对多次传染病暴发疫情,全体干部职工,从容面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防治过程中,干部职工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虽然我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正把我中心建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形象良好的坚强集体,为南丹城市建设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南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段时间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对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充分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德育教研员,自己时刻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剖析,寻找差距。根据新要求我结合实际对自己的师德行为进行如下总结:
在政治思想方面,自己能够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神实质,按照学院要求自觉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部分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记好政治学习笔记,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勤勤恳恳,爱岗敬业。
在工作方面,能够配合主任的工作,积极完成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力争干好、干实。业余时间,虚心学习有关业务知识,翻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之友》《人民教育》等杂志,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认识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按部就班,缺少创新的精神,对工作出谋划策较少。
第二,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虽然各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提高,但总的来说,进步并不算太大,与其他老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通过深刻查找剖析,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加强政策理论水平,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第二,努力加强德育专业知识学习,虚心请教。
第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第四,加强对本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业务时间多钻研、多思考。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但是使用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对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医疗器械的潜在风险,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从2006年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以来,做了以下工作。
1.1 完善监测制度,明确报告责任
为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快速有效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采取控制措施,自2006年以来医院先后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保密制度》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报告原则、报告责任人、报告格式、报告程序、报告时限、保密款项和应急处理等进行详细规定,另一方面则起到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和提高效能的作用。
1.2 健全机构建设,完善监测网络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涉及到医院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为实现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医院成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全院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主要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收集、汇总、网络上报和数据分析等日常工作。医院在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监测点,每处监测点都设立监测员,监测员组织本科室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目前我院共设立98处监测点,106名监测员,在全院内建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为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 报告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报告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医院在全面监测基础上,把第二类、第三类的器械列为重点监测范围。3 a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共226例(见表1),涉及到注射器、输液器、血压计、多参数监护仪、胎心监护仪、洗胃机、呼吸机、注射泵、透析机等45种医疗器械,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类别和构成比见表1。
我们对3 a的报告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排序,发现一次性注射器上报数量最多,下面是前6位的医疗器械及不良事件表现(见表2)。
2.2 原因分析
对3 a内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设计存在缺陷为主要因素的39例(约占17%),产品质量问题为主要因素的160例(约占71%),使用说明等有问题导致使用不当的27例(约占12%)。
2.2.1 设计缺陷
设计缺陷包括设计策划、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未履行风险分析原则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的缺陷,例如所选择的材料不具有预期的适用性。有些缺陷是由于现有方法学,如安全性评价方法、临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而难以避免的[1]。按照质量管理的标准,设计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控制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修改[2],实际的使用过程是对产品的最终确认过程。医院上报的监护仪自动关机、微量注射泵开机后持续报警等,经调查确认,属于生产厂家的设计存在缺陷。
2.2.2 产品质量问题
制造过程中受到设备、人员、工艺、材料、环境及检验的影响,医疗器械许多材料的选择,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生物相容性、放射性、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降解等实际问题[3]。科室上报的输液器过滤器漏水、注射器乳头与针头连接不牢而频繁脱落、微量注射泵外壳易损、监护仪心电导联线不耐用等不良事件,经医学工程人员判断分析都是产品的材料问题或质量问题。
2.2.3 使用说明等有问题导致使用不当
在医疗器械的标签、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产品标志、说明书不明确导致错误操作。上报的多参数监护仪心电波形干扰大,主要是由于操作说明中未能强调电极片要与患者皮肤有效接触导致。
2.3 总结
上述3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疗器械上市前研究、试验的局限性所致,医疗器械上市前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因受医学伦理、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研究时间短、试用例数少、对象范围窄、人群选择偏倚等问题,因此医疗器械潜在的问题只有在产品投入市场、大量人群长期使用后才可能被发现[1]。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生产、检测及使用有严格的法规要求,医疗器械在上市前,国家委托有实验条件的机构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质量的可靠性进行临床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价。但是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只是一个“风险可接受的产品”[4],只有通过在各种不同环境中长期和大范围地使用才能暴露缺陷,所以医疗器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比例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及时发现,报告这些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及时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医疗人身伤害,保证医患安全。
3.2 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认识
一些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识不够或认识有偏差,担心会引起医患纠纷,会给科室、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等,而不愿上报。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识,增强监测的积极性、主动性,医院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每年都邀请专家来院讲课,使医务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不良事件内涵,熟悉不良事件的主要表现,提高对不良事件的应对能力。
为做好宣传工作,医院利用《医院信息》和医院内部网络等途径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知识的宣传。在院内网站上制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知识专栏,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医院通过长期持续地培训和宣传,不断转变医务人员的错误观念,增强对监测工作的责任感,提高风险意识和上报意识。
3.3 根据专业特点,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我国医疗器械共分43个大类,258个小类,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基础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性、技术水平的高度性决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复杂性及分析评价工作的难度。为确保做好监测工作,医院根据医疗器械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医学工程人员这一队伍的专业技术优势,他们在全院内正常进行维修保养、计量检定的同时,一方面为科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帮助科室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上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医疗设备维修记录将科室没有上报的进行补报,从而减少漏报。据统计,2008至2010年医学工程人员上报数量为总数量的38%,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4 加强与厂商沟通,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扩大化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定期对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判断。对于已经出现、存在风险的医疗器械品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及时与医疗器械厂家沟通,就存在的问题向厂家提出合理化的要求或建议,要求其限期调查和解决。例如,在微量注射泵外壳质量不耐用、胎心监护仪低频段胎心率偏高和高频电刀的输出功率误差等问题我们向厂商提出建议,都得到了解决。
3.5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对能力
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多是在使用中反映的设计缺陷或质量缺陷。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前应经过专业的培训,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产品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呼吸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联系厂家对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培训;洗胃机洗液量和抽液量存在偏差,要求护理人员操作时认真观察。同时与生产厂家联系,督促其采取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4 结语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在我国起步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管理研究是一项新的内容。本文介绍我院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和管理思路,希望引起同仁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重视,目的在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认识,加强医院监管力度,科学用械,安全用械,保障医患安全。
参考文献
[1]付泽武.对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5):1 372-1 373.
[2]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3]韩月红,王学艳,胡成.临床护理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析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24-926.
自新农合实施以来,农民的医疗保障情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此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山东省无棣县张家村的医疗保障现状,发现了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看法。这次调查的时间是2015年8月。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自新农合实施以来,家乡所在省份的医疗保障状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此次对张家村医疗保障现状的调查,是为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该地区在农村医疗保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使农民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农合制度下张家村的农村医疗保障现状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通过入户交谈,面向张家村村民实际发放问卷55份,回收52份,得到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94.5%,有效回收率为90.9%。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主要包括:张家村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前后家庭年平均医疗支出的变化,新农合制度下村民认为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村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以及满意度。具体如下:
张家村村民家庭的年均医疗支出在实行新农合的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之前,村民的医疗支出主要集中在500—2000元,而实行新农合之后村民的年均医疗支出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下。调查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民的医疗支出,减轻了村民看病贵的负担。
调查发现,在村民认为家庭医疗费用偏高的原因中,46%的人认为家中有老年人或小孩,是导致医疗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的最主要原因。另外,34%的村民认为患有慢性病导致医疗支出频繁,还有16%的村民认为当前家庭医疗费用偏高是新农合实行中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偏高所致。
三、新农合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张家村的医疗保障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病统筹为主,满意度差别大
新农合制度中,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重点是保大病,受益面窄,从而造成新农合满意度的差别较大,整体水平不够高。
首先,生大病是“小概率”事件,年轻的村民,身体好的村民生病概率机率更低。
其次,大病获得补偿多,小病、慢性病获得补偿少。
(二)乡镇医疗条件待改善,医疗保障难落实
首先,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远远落后于高层次的医院。对于一些急慢性病、疑难杂症缺乏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配套设施。其次,乡镇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三)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偏高
各级医疗机构的药价按相应比例有所增加,比如乡镇和村卫生室的药价在县市基础上增加15%。
其次,定点医疗机构行为的不规范,往往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四)新农合宣传不到位,医疗知识待普及
调查表明,村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主要依靠于村委会宣传,并且形式单一。
(五)村中心卫生室距离远,村民就医不方便
新农合改变以往“一村一室”的局面,按照人口规模划分,目前暂定为每两千人的地区设置一个卫生室为中心卫生室。如今的多村共用中心卫生室距离远,给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看病造成了不便。
(六)医疗费用报销繁琐,具体流程不清晰
很多村民并不熟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的具体规定,加之住院费用结算所需手续齐全,在距离定点医疗机构较远的情况下,医疗费用的报销变得繁琐,给村民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四、对策与建议
为了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筹资水平,扩大补偿范围
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适当扣除集体与政府可能的补助与支持部分,再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地确定出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数额,科学提高筹资水平,从而实现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乡镇医院水平,改善农村医疗状况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改善乡镇医院的就医条件,增加农民的信任度和安全感,引进先进医务人才、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合作医疗制度,最终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水平相当的医疗服务。
(三)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增加医疗机构的透明度
应该坚持贯彻相关公示制度,做到医疗透明化公开化,做让农民放心的医院,信任的医院。同时监察部门应防止并惩治违反规定的医疗行为,村委会和新农合经办部门应深入宣传,受理举报,维护农民的医疗公正。
(四)加大管理、监督力度,控制医疗费的不合理增长
首先,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减少实际中存在的“开大药方,多开药,开贵药,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现象。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在我国,为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也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以打破其垄断地位。
(五)做好新农合宣传工作,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村委会、负责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部门应该通过专家讲解,医疗下乡,身体普查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新型医疗的整体认识,从而实现农村医疗外在设施和内在意识的统一。
(六)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加强村中心卫生室建设
针对目前新农合制度下多村卫生室“变多为一”,农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较小所造成的村民就医不便现象,应该扩大农村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为村民就医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加强对村中心卫生室的监督管理,提高其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保障农民就医方便快捷。
(七)简化补偿程序,完善补偿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的新农合补偿点应该继续简化、统筹地区外就医的转诊手续和医疗费补偿程序,为参合农民提供切实的便利。
然而,要想在农村地区建立长久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更大效用,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与努力。上至国家立法,医疗部门,下至基层医疗机构,普通民众,形成医疗保障的社会化与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吉海.解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困境和对策[J].山东大学.2007.第27-41页
【自检报告医疗器械】推荐阅读:
工地自检报告07-09
隐蔽工程自检报告06-11
防洪自检自查报告09-11
师德自检自查报告09-21
设备自检自查报告11-12
食堂自检自查报告11-27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报告05-27
师德师风自查自检报告06-02
车间安全自检自查报告06-06
保安公司自查自检报告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