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共13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 篇1

一、情境教学,唤起激情。

上课一开始,我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汇报学生上网收集“分数的产生”的有关资料,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的时,我又让学生根据本班的学生人数为素材,说分数,又激起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当老师问到前一排的5名学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时,一名学生说是5/55,而有一名学生十分肯定的说:“是1/11。”这个答案让师生十分惊讶。这说明有些孩子的思维已能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从抽象到“升华”。对于这样的答案老师给予肯定,很多学生也表示认同,道理虽说不清,但直觉告诉我们答案准确无误,为以后学习约分埋下渴望的种子。

二、动手实践,感悟分数。

在学生已初步感知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亲自创造分数,对学生提出要求,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得到不同的分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用手中的材料表示出不同的分数,他们再次感受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着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比如:学生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6个小正方体,占这堆小正方体的1/4;还可以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4个小正方体,占这堆小正方体的/6;还可以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

三、不应忽视“话外之音”。

教学中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导”的过急,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

《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改,实践与创新

曾经记得有种言论评价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 所教出的弟子是“高分低能”, 读书之人只能成为教育的奴隶———“臭老九”。时至今日, 这种论调至今仍顽固地遗存在我们的思想中挥之不去而且愈演愈烈。学生成了知识的奴仆而不是主人, 一味的教, 被动的学, 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终于酿成众多学子的“失意挫折”而徒劳忧伤。在经历了一场场“改革”的洗礼后, 担负“民族大计, 教育为先”的教育先行者们开始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前有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的不懈探索, 才有了“西学中用”的“科学民主”;今有魏书生、李镇西、郭思乐的大胆改良, 才有了“生本理念”的“个性自然”, 中国的教育事业因为他们的不断进取和创新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是幸运的, 能够在新世纪得到这些教育大家的观照, 学以致用, 教学相长;我们是幸福的, 能够在今天沐浴在生本的光晕下, 以生为本, 合作探究。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

如今的教育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艰难前行, 功利化、世俗化和“机械化”充斥在教育战线的每一个角落, 非有一腔热血和满腹热情投身其中不能成也, 而语文教育更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改革成败都将直接决定接下来的一个时段的中国教育何去何从。

当下, 中学语文教学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在无奈的进行着, 加之地区差距、教育资源和思想意识的参差不齐, 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实践出真知”, 虽有一代代为教育事业披肝沥胆的忠诚卫士无私奉献, 阔斧改良, 但终因势单力薄, 后继乏人而形成教育改革的真空和不济。我们带着困惑和激情在三尺讲台上以身试法, 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掀起新一轮的课改潮, 可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成果非百日之功可以促成, 以本校为例, 全校共一千五百余人, 真正能够靠自己的自觉性和创新力来求知学知问知的学生不足7% (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生本教育“实验田”为参照数据估算) , 教学改良举步维艰。

目前,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执行, 虽减轻了入选中学课本的课文数量, 却大大扩展了遴选后课文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这无形中给中学语文学科的老师在督导学生识文断句方面增添了压力。这也是我从教四年来对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困惑。

二.走近生本, 走进学生

曾经总结当代教育家郭思乐先生《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的生本思想, 得出生本教育的四大特点:其一, 突出学生, 即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在老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其二, 突出学习, 即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像课前准备;像课上小组讨论;像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等;像课后的温故等。比如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其三, 突出合作, 即强调学生小组学习。毕竟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 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 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四, 突出探究, 即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 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我们是这样做的, 在充分引导学生和培养学生如何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全面依靠和相信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它既是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理念。我也试图按照郭先生的这些“生本理念”来指导我的语文教学, 可试验的结果是我无法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新课本, 新课文, 新大纲, 新理念, 这些本可以引来学生“趋之若骛”的拥趸, 反而沦为最为冷清的局面。学生翻着十多面的《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选段, 却再也没有了拿到新书的新奇之感, 取而代之的是无奈的叹息和摇头, 后边还有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鲁迅的白话小说《祝福》等一系列中外中长篇小说, 与其说是给学生“减负”, 倒不如说是给学生“敷减”。生本理念是好的, 可是我却无法以正确的方法去落实到我的语文教改中, “东施效颦”可见一斑。

三.结合实际透析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仲尼曰:“‘志有之,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 行而不远。’”这就是所谓的“文以载道”的精神, 用现在的话说, 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思想, 说明道理, 弘扬精神的, 倘若文章没有文采, 就不能流传很远。语文教育也是一样, 没有创新和个性的语文教学是走不远的。

孔夫子是个知山乐水的君子, 更是教之有方的行家。他的《论语》和《春秋》总是让人不可不仰视之, 他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至今在教育方面仍延续着强劲的生命力让人叹服。我从教书的第一天起, 就起誓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语文教学的“孔子神话”, 三千子弟七十二贤。我也常常在教育教学之余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 记录下在教师这条路上点滴感悟, 虽成书不了《春秋》, 但也要留下淡淡的墨痕以供咨嗟。回首四年的语文教学, 才发现教育中的得与失是那么的不均衡, 我疑惑, 我彷徨, 我失意, 我在执著一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该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持续有效的发展下去呢?是不断的实践, 或是积极的创新?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 高中课程标准自然是了然于心, 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的走了弯路而浑然不知, 在从教的过程中,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这句话领悟最深,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 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学问, 只怕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在与学生的“教”与“学”中, 不断地自我要求上进, 创新, 才会让自己的课堂气氛和教学过程更加的个性和自然。

教语文, 不只是教学生读写记, 比之更重要的是教他们为人处事学做人。从思想熏陶入手, 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 “书香校园, 吟诵经典”就是实践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朗朗的诵读《论语》中体悟做人做学问的真谛, 何乐而不为呢?结合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近况, 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我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之前, 我对老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理解过于肤浅, 总以为只要在岗位上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是对自己的肯定, 其实不然。只要能够在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找到合适的话题都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和好感。有了好感, 再来点好奇, 那么走近学生, 实践“生本”就大有可图了。

而现在, 学生因为底子差, 行为习惯差, 动手动脑能力有限, 往往会因为他们本身的自闭心理而导致对语文的“盲目”放弃。为了避免学生厌学或弃学的现象发生, 我采用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方式来激励和督促他们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高强度”。除此之外, 学生的接受力也是一个挑战, 有些学生看起来很认真, 可是真正评测起来, 一般来说都是倒着数的“前几名”, 这不再局限于学习方式方法的不对头, 而是理解能力的缺失。如果十六中的语文教学能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上, 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并积极参与行之有效的生本活动, 如师生经典诵读大比拼, 妙语接龙计时赛, 打油诗即兴创作等, 这些校园活动都会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书本学习中拉入到更快乐更自由的主动学习中来, 不仅要主办创新类似个性活动, 而且要长办大办下去, 唯有此, 语文教育教学才会持续发展, 才会绽放出活力来。

创新是一个学科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高中语文教学, 不仅要走在各学科教学的前沿, 更要发挥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大胆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开拓创新, 进行一系列“走进生本, 走近学生”的活动, 让语文教学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唯有上进和创新的老师, 才会激活语文的生命力和可塑性。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歌唱教学中的得与失 篇3

关键词:歌唱教学;音乐表现;熏陶;训练;合唱

一、立足学生基础,完善课程体系

歌唱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歌唱。歌唱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歌唱是人的本能创造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的情感得到自由而畅快的抒发,歌唱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激励人们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向上。目前我区的教学还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体,高中音乐课还是以音乐欣赏为主,高中学生的思想已近成熟,由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单純的让学生欣赏,已经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

歌唱学习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人们在对自身优美声音的追求中,在歌唱给人带来的温馨,愉快的精神享受中,逐渐培养起自己健康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活泼的个性和审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歌唱艺术的学习,可以使人直接感受和领悟到音乐艺术内在的美,使人的情感,心灵受到净化,塑造和培养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态度。

二、激发歌唱兴趣,培养音乐鉴赏力

高中音乐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的把歌唱艺术融进教学中达到审美的目的,歌唱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实践中实现。 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必须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推动其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积极动员,组织班级演唱会

传统的“一曲定优劣”的考试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同唱一首歌”的形式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而“班级的演唱会”通过班级演唱调动人人参与,全面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在“演唱会”的组织过程式中,学生自己编排、主持、评定、总结,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可以充分挥高中学生自主能力较强的特点。

首先教师要提前对学生作好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班级演唱会”的意义,激发学生举办班级演唱会的激情,并选出负责的骨干份子,布置筹备各项工作;其次演唱曲目和演唱形式既要学生根据特长自选,又要全班统筹安排,教师还可以适当推荐;另外动用多煤体技术为演唱会增辉添色,记学生自己下载伴奏,编配伴奏,全部节目伴奏存在一起,方便操作。

四、感受歌唱乐趣,变被动为主动

1、课前表演唱。设计课前五分钟表演唱形式,给学生自主演唱空间,每节课都由一个或多个同学重唱、合唱、表演唱等形式表演四周轮一次,表演完后师生适当评价。每一轮评出“最受欢迎的歌”、“最适合我们唱的歌”、“优秀歌手。

2、欣赏名家名曲,感受歌唱魅力。美国温塞尔说:“听,再听,不断听伟大歌唱家的录音带是非常重要的。”是的,学生经常欣赏优秀声乐作品,不但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歌唱的愿望和激情,而且还会在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方面获得启示。

3、教师言传身教,保护学生歌唱积极性。苏霍姆林斯林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要调动全体学生身心活跃,积极参与歌唱,必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切忌嘲笑打击。应先肯定情感态度,再就技能技巧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放宽心胸以平和大方的心态对待歌唱,认识到音乐课上唱歌如同基础课朗读、问答问题一般,对错好坏都很正常,只要积极参与学习就会有进步。

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如何更快、更正确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学生严格训练,具体地说,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下环节。

①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②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③培养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④培养分析和处理歌曲能力。

总之,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它是一门很讲究科学的即深奥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门艺术,我们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歌唱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文化知识,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多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的音乐演唱风格与各种演唱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在歌唱教学中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感情真挚,姿势大方,细腻的感情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浅谈有效教学的得与失 篇4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快近三年的时间了。我从事教育工作刚好遇上新课程改革。还记得我在读书的时候对教师,这个“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有一种及崇敬、热爱而又无限向往的感情,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然而,当我真正成为了一名教师,在讲台上走过一段日子后,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原来教师之所以崇高,并不是因为拥有“指挥”学生的权利,而是因为他肩上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以下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并浅谈一下有效教学的得与失: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主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遵循“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概括起来说,新课程就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转变教师角色和采用多种方式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201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跟学生很陌生,课堂把握能力又很低。为了上好课,只能埋头拼命的备课,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展开,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了,那堂课就成功了。因为自己只顾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却忘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照搬教参,讲的知识过难,学生难以接受。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后来经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总结经验,认真分析了我所教学的班级情况。那时我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会注意到这点,之后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总是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得与失 篇5

樊有院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3、4、7)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中考已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把这一学期工作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得:

1、今年对地理的复习入手早,刚进入初三就开始复习,复习的时间比较长,复习时既有专题学案的整理,又完成了七上的相关练习题,各班还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2、在讲中国史之前,给学生印发了中国史知识的学案,先让学生自学中国史的基本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史的文体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再学习世界史时,接受得比较快,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3、今年的授课大多是按专题进行的,每个专题的后面紧跟中考真题的练习,针对性很强,学生对中考的知识点也能心中有数。复习阶段,也按专题复习,比较系统、扎实,练习量也跟得上,起到了强化巩固的作用。

4、历史教学活动按类别授课,按类别复习,讲一类或复习一类就练一类,复习得比较系统。语文综合活动的知识,除了在平时作业中不断渗透外,最后的复习阶段还分专题印发了篇子,进行练习,练习量也比较大。

5、复习阶段,课上复习时事政治时间不很多,社会知识和法律的复习作为家庭作业留给了学生,第二天的早读或课上检查,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有待于中考的检验。

6、材料题的复习,既有重点内容的总结,也有方法的指导。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否答好材料题对中考来说至关重要初三伊始,就把如何答好材料题作为了重点来抓,并且坚持不懈地抓,中古史、中近史和世近史的材料题练习量较大,讲解很细致,训练的效果也更明显,在宝安区二模大考中,(2、4)班的学生答材料题明显有很大的提高。A+人数也非常多。

8、对几次大考利用得比较好。每次考完后,针对考试中失分率较高的题,有针对性地专门训练,及时查漏补缺。考试结束后,及时给学生分析试卷,让学

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让学生认清方向,鼓舞了学习的热情。

失:

1、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尽管今年对字的复习入手比较早,初三一开学就印了篇子让学生复习地理知识,但感觉复习还是比较仓促,若能从初一就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会更从容一些。

2、在我接手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感觉学生动手查资料的主动性比较差,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如某个知识点不会写,就问老师,让老师告诉其解法,不知道自己归纳总结。

3、今年新增了10个的新考点,对10个考点的整理基本思路和整体的内容很好,但是细节之处仍然有需要改进之处。

4、关于历史时间的知识印成了学案发给了学生,方便了学生的复习和记忆,但做的练习不如中国史量大,由于有的时间概念在新授课阶段学得较粗,学生理解不透彻,所以复习时比较死板。再加上复习时间仓促,导致不能灵活运用。建议在初

一、初二学习历史时一定要把时间记住。

5、在第一学期新授课时和第二学期中国史的复习阶段,地理知识练习与其同步,讲一课,练一课,做的练习较多,但一模以后,地理知识的练习相对减少了。练习的量应该再大些,练习应该有持续性。

我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篇6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让孩子学会去“展示自己”。

我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担心学生学的不够好,掌握的不够牢,每次教学我都要讲很多,让孩子们去记,结果效果也不好。例如:在讲“杨”与“扬”两个字区分的时候,我讲了很多,在组词的时候还有同学做错了,这件事让我很苦恼。后来,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首先让他们找形近字,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挂”和“哇”还说出了他的理解:“挂”东西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而“哇哇叫”与口有关,所以是口字旁。他们还找出了“娃”和“洼”,也能说出他们的理解。这一次的收获让我很意外,所以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展示自己”,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也就高了.2、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

根据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我决定将“玩游戏” 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游戏的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讲堂” 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 中学语文,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 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包装纸上、电视上、玩具中……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在学校里,让孩子们认识我们学校的校名、专用教室、名人名言、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放一些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就记住汉字。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会认识更多的字,也会更爱学习语文。

但是低年级孩子特别好动,做什么事都是围绕兴趣来的,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我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在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我先拿出一块石头,问他们像什么?他们就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各抒己见,还给它们取名字,我就趁机说:老师这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石头,你们还想给它们取名字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这样导入新课。在新课中,同学们上的格外认真。

其次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在我们班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在认生字中“我当小老师”、“我说你对”、“一对一”、“考一考”,每次都好像不尽兴,朗读就喜欢比赛读,师生PK,学生对决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

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如:

1、书写差,不整洁,笔顺笔画不规范

本班学生有一个缺点是书写错差,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如在写“口”字的时候,很多同学是一画写成。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当面指正,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发小红花,小红花有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换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2、阅读教学难开展。

在两年的小学低段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朗读课文。这个问题表现在:朗读时拖腔,句子读得不连贯,语气没有抑扬顿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对话,不能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上种种读书现象,使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某些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得与失 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往往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体现其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传统化学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根据平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视频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以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可将抽象的化学内容进行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 有效模拟和再现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巩固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的现象、结果只有靠近讲台的少数同学能够清楚地观察,不妨将实验与投影仪结合。例如,硫酸与铁粉反应放出的气泡较小,现象不明显,改用培养皿做实验,置于投影仪上,将实验现象放大在屏幕上,就能使全部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增强了实验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但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的,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如下问题。

1. 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传统教学。

多媒体课件不能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宰,应处于辅助一直习惯于回答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根本没想过或没听说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甚至不敢提出或提不出任何问题。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兴趣有必要提出问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要提出问题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而地位,起服务作用,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降低了教师的授课艺术水平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就是使学生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化学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强有力的辅助教学的工具。

2. 多媒体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板书等统统编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虽然省力不少,但是缺乏交互性,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出现了“电灌”现象,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是灵活多变的,其教学过程无法预设。因此,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如果一节课全程使用计算机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视觉、心理疲劳,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3. 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感受现象,如反应过程能量的变化,学生可以触摸试管,感受温度的变化,从而体会化学反应过程伴随能量变化,这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实现的。化学实验绝不能全部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是任何其他媒体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随手可做的实验而用其他媒体,这样不能达到好的化学实验的效果。另外,模拟实验要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对某些现象进行适当夸大,但不能改变实验事实或伪造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4. 盲目照搬别人的课件。

网上充斥着各种多媒体课件,这确实给我们教学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切不可照搬。老师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课件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但一定要突出个性,切勿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总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结合,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一次大胆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动脑子,恰当地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手段结合,将多媒体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服务。

这种能力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靠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创造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路晓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 篇8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很早以前人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我认为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有一些教育者夸大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性手段的作用,他们盲目地认为优质课少不了多媒体,用多媒体才能体现出老师的现代性。这势必使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产生了许多误区。

一、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

《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 篇9

番禺区化龙镇教育指导中心

化龙镇东沙小学

李梅慧

E-mail:360826190@qq.com 联系电话:***

从课堂教学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得与失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接受基本的艺术熏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衡量一个老师、一所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课程不断改革对美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某些原本值得珍惜和留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中小学美术 得与失

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可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一切皆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服务。

课堂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接受基本的艺术熏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衡量一个老师、一所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

最近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教学比赛、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不少的现场课,感受颇多。

这些美术现场教学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的内涵和教学活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轨迹是沿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进行的。

一、要把教学活动建立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

美术课在组织教学材料上力图实现生活化,注重人文性、综合性的有机融合,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建立在学生所关注的话题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上。绘画课不再单纯地追求形与色的准确性,而更注重学生与被描绘对象间的情感交流,更注重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有个性的表达和愉悦感受;欣赏课也不再局限在对作品本身的欣赏,除了对作品形式美、技法美的感悟,还要对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信仰、情感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从对艺术美的欣赏上升到对人性美的欣赏,从欣赏一件艺术品到了解一个时代的人情风貌;特别是工艺课堂教学的改变,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易拉罐、商品包装盒、工业废弃物、树枝树叶、布头纽扣等本该作为“垃圾”扔掉的材料竟然在课堂上幻化成别致的艺术品,“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用这句话形容工艺类美术课的异彩纷呈一点也不过分。另外,很多课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很难按照原来划分课型的思路对课进行课型分类,绘画、工艺、欣赏以及装置艺术、文学等等艺术形式围绕某一主题在一节课内达到和谐的呈现,体现出一种有机的融合,这种综合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将储藏知识进行生态链接和建立“大文化”概念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研究指导思想上的变化

教学研究指导思想上的变化也很明显。很多美术老师可能还有记忆,在课改之前,我们课堂教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学模式的研究,总想找到一种适合某种课型的能够普遍通用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 式的推广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事实上我省在这些研究方面取得过不错的成果,也客观地带动了一些地方的美术教学。然而这种模式的研究会带来另一个弊端,那就是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千人一面,而且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厌倦情绪,所以最近的教学研究已经淡化模式研究,推崇教学的个性化研究。个性化研究也比较适合美术教师的实际需要,因为绝大多数学校缺乏群体的教师队伍,更多的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单个的教师针对本校的学生现状和自身条件,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深层次的研究,形成本校、本人、本节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呈现出来。当一个个零散的成果逐渐串起来后,便成为教师个性化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种成果的价值直接指向教师的切切实实的专业成长,促成老师对任何新的问题都会很快制订出最佳解决方案,这种价值比撰写几篇总结性的文章要大得多。

有很多同类型的美术课,很多老师选择同一版本教材中同一个教学单元的同一个课题。如果上课老师缺乏个性化教学研究的能力与经历,在使用相同的教学参考书以及“模式化教学”的影响下,很容易了出现课堂教学上的“兄弟像”甚至“孪生像”。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看不到这种痕迹,教师们在材料选择、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都极具个性。个性鲜明的教师才能有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所以,鼓励老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并渐渐成长为有个性的美术老师,应该是今后美术教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教师在教材的使用态度上的变化

教师在教材的使用态度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前,我们信奉教材权威,以不折不扣地完成教材呈现的内容为目的,为达不到教材要求的理想效果而烦恼,教学上的遗憾往往过多地从教师自身上找毛病,极少从教材上找不足。“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是我们现在对教材使用的公认态度。事实上,任何一套优秀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合所有的教师与学生,与其颇费周折地让教师与学生屈从于固定的教材,倒不如依据教材主体内容与思想调整教材来适应我们教师与学生。这两种教材观带来的是两种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前者可能是僵化的、生疏的、被动的,后者就可能是灵动的、亲切的、主动的。

有的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各种版本的教材上是找不出来的,他们的教学活动与新课程理念非常贴切。这些老师采用在原教材内容上进行重新构建,或删除,或添加,或调整的办法,使教学内容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学材料学生更熟悉,教学方法学生更感兴趣;有些老师综合不同版本教材上相同的主题内容与材料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集多种版本教材优点于一体的新单元,从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教学面貌;还有些课干脆是老师利用当地美术文化资源,遵循美术课程标准理念,从教师与学生实际出发自编而成的教材,这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的距离近,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因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更高。尽管教师以个体的力量在改革教材的过程中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这种对待教材的态度与作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四、课堂教学得与失两面性

事物发展总归有其两面性,这是哲学辩证法的观点。在事物发展的某些阶段,有些事物的优点很明显,其缺点也很明显,事物就是在不断肯定 优点、改进缺点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这些课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强调人文性与综合性是美术新课程提出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提出是在原先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美术知识与技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强一个方面不是无限制地降低与削弱另一个方面。有些美术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地强化了美术课中人文要素的教学,过分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忽视了本节课中美术本体要素的教学,对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技巧不作起码的要求,因而有些课更多成份倾向于“思品课”、“班会活动”课等。还有些教师为了体现“综合”的理念,把本该让学生从美术视角去认识和感悟事物的方式变换成从文字、音乐等途径去认识和感悟,缺乏对“综合”理念真正理解,为综合而综合,为认知而认知,为感悟而感悟,忘了我们进行的是美术课教学的本质。美术作为一门课程,它具有自身的学科构架以及知识、技能技巧等多种要素的逻辑结构,离开了这些就不成其为一门学科课程。我们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考虑的是建立美术课程的“骨架”,这个 “骨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倾向于隐性,搭建这个骨架的材料与简易度,在于老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设置。“人文性”也好,“综合性”也好,应该是附着在这些骨架上的筋与肉,两者只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可能有健康的美感呈现,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在这里,提醒我们美术老师要守好美术教学的“根”。

前面提到,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教师自编自创教学内容,这个观点并不是全面地抛弃教材与否定教材。经国家审定通过的各版 本教材,从整体上讲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典范性的,其中也不乏很精彩的教学单元设计。从有些老师的课堂上看出,他们在调整教材内容时,把本该保留的内容删除了,补进了远不及原教材的内容;有些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也被老师换成其他复杂的教学方法。比如,原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或提供给学生欣赏,或最能代表某个美术要素让学生认知与感悟,有些老师就偏偏放弃这些经典作品,加进一些平庸的、大众化的作品代替;有些教师舍本逐末,有些教学材料本来很容易让学生看清实物,一些美术现象也很容易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可老师偏偏要把它们压缩成电子文档或者课件,显示自己教学手段多么先进。这些不科学的“创造性”活动,让老师吃力不讨好,令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制作教具,反复试教和合理的课前准备是必要的,有些老师在准备参赛美术课时,在这些方面显然走了极端。比如,有些老师上课语言规范如播音员,师生交流起来无懈可击,却总令人感觉不够亲切自然,“演”的成份多,现场感不强;有些老师追求示范画、学生作业模板的精致,课堂上的装点富丽堂皇,让众多听课老师惊叹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陌生感与距离,觉得这些似乎是“T”型台上模特的着装只能供人欣赏,不可能走向日常的生活;还有些课学生表现异常活跃,学生作品也极有“模样”,而教师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够,学生似乎过于天才,使人很难确认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是佩服其课前铺垫工作做得扎实。美术课堂教学追求精彩,其基础应该是真实而自然的,脱离这些,是在“做秀”,而不是现场教学。

还有一个不足,那就是不同学段和类别的美术教学水平相距很大。从总体上看,高中学段美术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都较高,但美术教学基本处于“原生态”,基本没有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师照本宣科、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假思索、漫不经心地听。初中、小学段老师教学艺术明显占优势,这与我省重视初中和小学的教学研究,忽视高中学段教学研究的现状有着必然的联系,也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重点在高考升学,忽视常规美术教学的现状有关。

总结

美术课课程,作为基础美术教育,是为未来的人才打下基础,为培养未来美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使之怀有强烈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个性生活体验,新颖的艺术形式,在今后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反映大多数人的精神、气质和愿望,这样的美术课堂才是真实的,这样的美术课堂才是我们基础教育应予以解决的。

人的意识的凝固化,往往成了自我难以摆脱的樊笼,而且我们的性情,则促使人们沿着现成的道路行进,而懒于开辟新路。强化课堂艺术个性,寻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就要摆脱旧的“框框”,从昔日的“影子”里走出来,走自己的路!

课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体现在新的形式的创造上,而形式探索本身是有无限可能的,工具、材料及技法的革新正为新形式的创造而创造条件,科学不能代替艺术,但现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更新的途径和手段,8 正为创造新的艺术打开了广阔的大门,必将是现代的理念和新的形式的结合。

美术课堂教学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甚至是评价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愿广大美术教师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提高美术教学水平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首都师范大学 《走进美术》

人生路上的得与失 篇10

小时候经常听到别人说:知足常乐。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等于物质除以欲望。欲望越小,快乐也就可能越大。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懂得舍弃,将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一个杯子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装满沙子和石头的情况下,仍然容得下水,这时我们就要做出选择。到底是该放水还是放沙子。待水装满后,又要放石头,那么就该把水倒出然后再装石头。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去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就像在杯子里装水、沙子一样,必须做出割舍。

秦始皇不知节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修建阿房宫,结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阿房宫也化为焦土。当今许多政府官员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结果换得败家丧身。所以,不知道节制自己的欲望最终会毁掉自己的前途,身败名裂。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至少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人们的欲望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失去平衡的内心,坠入痛苦的深渊。

而才子柳永舍弃了追名逐利的官场,浪迹民巷酒楼,才有了“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盛景;季羡林舍弃了“大家”的头衔,才有了《谈人生》的疏朗与大气;德兰修女舍弃了名门女媛的生活,却赢

得了全世界人们的尊重。所以舍得是另一种丰收,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哲学。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种风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一种风景,在人生的长河中,让失与得构筑心理平衡,谱写出人生的壮丽画卷。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篇11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75-02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3.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5.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2.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想象。

四平保卫战的得与失 篇12

3月12日, 国民党52军进占沈阳, 随即以沈阳为中心, 分兵两路, 向南北进攻, 南路新6军52军先后占领了辽阳、抚顺等地;北路新1军占领铁岭, 国民党声称4月2日前攻占四平。同时苏军政府照会国民党政府, 苏军于4月底全部撤出东北, 国民党幻想进占四平后, 再以接收的方式, 进占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 其矛头指向北满。3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为配合我党同国民党的谈判、保卫北满, 在苏军撤退的同时以敏捷的速度, 不怕牺牲, 夺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市及中东路全线。为达此目的, 我军应力争阻敌于四平以南, 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四平保卫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向北进犯的蒋军一路受到我军抗击, 进展缓慢。4月2日还在昌图以南, 4月4日又派出71军 (缺88师) 为左路, 取道康平、法库, 配合新1军进攻四平。16日, 71军87师在大洼、八面城地区被我包围, 将其大部歼灭, 并击溃援军91师, 共歼敌5600余人。18日至26日敌新1军3个师轮番向我军猛攻, 我军依托四平市郊工事, 抵住了敌人的进攻, 敌虽攻进了四平, 又被我赶了出来。敌付出了巨大代价, 进展甚微, 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 只好固守待援。左翼敌人遭我打击后, 不敢前进。从27日至5月14日敌我对峙, 全线处于停战状态。

在第一阶段四平作战期间, 我后方部队先后夺取了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 歼灭了国民党收编的反动武装2.7万人, 解除了我军后顾之忧。之后, 北满部队7师、359旅等开到四平前线。四平前线部队达到14个旅, 对四平防御做了新的调整, 将四平东、西两翼扩展成百里防线。这时东北的蒋军分别被我牵制在四平和本溪。尤其是本溪紧靠沈阳, 威胁敌中枢, 使敌不敢全力北进。在南北胶着的情况下, 杜聿明认为只有先解决本溪, 才能全力北进, 进攻四平。便令新到的60军接替新6军、52军的防务, 集中了新6军 (缺207师) 、88师等5个师的兵力, 4月28日第三次进攻本溪, 敌占本溪后, 集中了新6军 (缺207师) 、88师参加四平会战。

5月5日, 国民党军分左中右三路第二次进攻四平, 左路71军 (缺88师) 、中路新1军、右路新6军 (缺207师) 、88师、105师向四平猛攻, 敌左、中路进展不大, 右路17日占我四平防线东南制高点塔子山阵地, 突破我防线, 并向四平迂回, 有封闭我四平守军退路的危险, 18日我军全线撤退, 历时月余的四平保卫战结束。四平保卫战, 共歼敌万余人, 我伤亡约8000人。战后我军退到松花江, 蒋军进到松花江南, 敌我隔江对峙。

一、四平保卫战遏制了国民党长驱直入的态势

这次战役的实质是敌我双方为争夺东北而进行的大战, 在历时月余的战斗中, 我军共毙伤蒋军1万多人, 再加上为配合四平作战的三保本溪作战及四平保卫战后敌后方空虚, 我军发起的鞍海战役, 这一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约2万余人, 其中87师被歼大半, 184师被迫起义。进攻四平的将军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整个东北的国民党军被打得筋疲力尽, 充分显示了我军力量。四平保卫战打破了敌人的幻想, 迫使敌人承认了我党、我军在东北的地位, 直接促进了国共谈判。这次战役以后, 国民党损失惨重, 需要休整;同时占地过多、战线过长、兵力显得不足, 尤其是鞍海战役等于在敌后方捅了一刀, 直接威胁沈阳, 增加了敌人的后顾之忧。国民党首先提出休战半个月, 以后由于关内多处大打, 国民党无兵调入东北, 停战期一再延长。东北战局从6月6日直到10月中旬停战了四个多月。我军利用这段宝贵时间进行了休整。这对远道徒步而来、极度疲劳、且战且退的我军是求之不得的。如果没有四平保卫战, 国民党军可能长驱直入松花江北, 占领哈尔滨, 那时我们的处境将更困难, 虽然我们没有将敌人阻在四平以南, 却将敌阻在松花江以北, 并赢得了停战。四平保卫战锻炼了部队, 使我军从抗战时期的游击战、运动战, 提高为能够进行大兵团阵地战的高素质的军队。

二、四平保卫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 初步巩固了北满根据地

3月中旬, 国民党军从沈阳向四平进攻, 其矛头是指向北满的, 如果我们不设法挡住或迟滞敌人的进攻, 就不可能解放长、哈、齐三市。由于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 苏军只同意国民党接收。从当时东北的敌我军事形势看, 选择四平阻敌北进, 才可能夺取长、哈、齐三市。4月18日解放了长春, 4月25日解放了齐齐哈尔, 4月28日解放了哈尔滨。拔掉了安插在北满的钉子、解除了后顾之忧。如果不在四平阻敌, 敌人可能进到松花江北, 将极大地影响根据地的巩固, 势必影响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四平保卫战从根本上遏制了国民党军从山海关保卫战以来猖狂进攻的态势, 在山海关保卫战后, 我军曾设想在锦州附近打大仗, 阻敌进攻, 但因各种条件不具备没有实现。四平保卫战后, 国民党虽然还处于战略进攻阶段, 在没有从关内增兵的情况下, 只能进行局部进攻了。国民党军只能对我南、北满其中的一块根据地进攻, 我军可以从西北两个方面一拉一打, 使敌人陷于顾此失彼, 南北奔命的境地。从而可以使我军全力进行北满根据地的建设, 为以后的战略进攻打下了基础。

三、四平保卫战提高了在“和”与“战”问题上的认识,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四平保卫战前, 东北的情况比较复杂, 有国际因素, 也有国内因素, 形势变化很快。在山海关保卫战前比较顺利的情况下, 我军想独占东北。山海关保卫战后, 曾设想在北宁路打大仗阻击国民党进军东北, 由于敌强我弱没有阻住国民党的进攻。虽然国民党在进攻, 但国共两党仍在和平谈判。当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和”与“战”问题的, 如果和平将要实现, 当然是占领的城市越多越好, 使我们谈判处于有利地位, 这必然导致争城夺地;如果东北无和平可能, 必然会作长期打算, 创建根据地, 发动群众,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由于“和”与“战”问题没有解决, 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及口号, 如“最后一战”等等。陈沂在总结四平保卫战的经验时说:“它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把我们的和平幻想彻底打掉了, 使我们大家从这次战斗中觉醒过来。”[1]228战后虽然出现了短期的停战, 但在东北全党、全军中, 都认识了国民党只相信武力, 暂时的停战, 是在为以后的大打做准备。我们一心一意准备长期打下去, 这个思想转变是在四平保卫战中得到的。从进军东北到四平保卫战, 用了这么长时间才解决了“和”与“战”问题。四平保卫战后不久, 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的《七七决议》中说:“目前虽处在停战状态, 但国民党仍在积极准备进攻……克服和战问题上的混乱思想, 准备以长期艰苦斗争取得和平。”[1]44全党、全军在这个决议指导下, 一切为长期作战而努力工作, 创建了巩固的根据地, 扭转了战局。

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过早地与敌形成大战, 使部队受到了损失

四平保卫战的目的是阻止敌人北进, 在苏军撤退的同时解放了长、哈、齐三市及中东路全线, 并大量的歼灭敌人。要实现这个目的, 在四平设防阻止敌军北进是十分必要的。从中长路地形看, 四平正处在东、西、南、北满的十字路口, 铁路四通八达。但我军防线过长, 纵深防御过浅, 兵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仍顶住了敌人第一次进攻。如果我军胜利了, 国民党只能维持在沈阳地区, 四平一战决定东北全局。敌人第二次进攻时占领了我军防御东南制高点塔子山阵地, 并向四平迂回, 有封闭我守军退路的可能, 我军不得不撤退了。由于是敌强我弱, 又是阵地战, 使我军受到了损失。“从3月下旬国民党进攻起, 到我们从长春撤退, 我军除南满外, 总伤亡1.5万人。仅西满四个旅及一些地方部队, 伤亡达7000左右, 7、10旅连排干部换了三次, 部分营级干部亦换了三次……干部中一般情绪不高, 这些现象是抗战八年所未有。”[1]199四平保卫战使部队伤亡较大, 士气受到影响, 一些部队失去了战斗力, 虽遇有利条件, 也不能进行较大的战斗。如果国民党继续北进, 我们准备把哈尔滨、齐齐哈尔让出来。现在论四平保卫战, 在顶住敌人第一次进攻后, 解放了长、哈、齐三市, 完成了战略目的后, 应设法灵活些,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从东北战场上看, 本溪保卫战与四平保卫战配合不够, 如果能在本溪拖住新6军, 四平保卫战还能打下去。如果敌全力进攻四平时, 我军可在敌防守薄弱的南满主动进攻, 势必造成敌顾此失彼, 南北疲于奔命, 提前实现南拉北打的战略战术。当时四平保卫战为什么要那样打, 一是“和”与“战”问题没有解决, 估计国共和平有可能实现。二是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估计不足, 因为进入东北后我军没有同国民党军进行过大兵团的作战。由于我军及时的撤退, 虽然受到了损失, 大部分主力还是保存下来了。

四平保卫战, 起初四平市内只有两个团阻击敌人, 我军主力集中在一侧准备歼灭冒进之敌, 我们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大洼歼敌后, 71军向新1军靠拢, 我军没有机会歼敌, 同时敌军多路向我进攻, 使我防线逐渐延长, 兵力过少, 机动部队不足, 在敌突破一点时, 影响了整个防线。

四平保卫战是东北国共大战的集中点, 决定东北前途命运的较量, 要阻止敌人北进, 非打不可, 只是在什么地方, 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粉碎敌人的进攻需要认真考虑。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篇13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行业垄断问题,工人下岗失业问题,城乡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医疗改革问题等。只有在认清问题、吸取教训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有利于以后经济、政治等工作的展开。

一、官员贪污腐化,引发各种冲突

贪污是每个国家都会存在的问题,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贪污问题越来越严重。2009年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年,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官员贪污腐化,滋生了众多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对立双方往往是人民和警察或者是政府,这就说明人民对政府的做法感到不满,人民对政府感到失望,而这不满和失望的根源往往是贪污腐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利欲心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激发,面对物欲横流,立场不坚定的掌权者往往会做出贪污的事,并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整个社会对政府的信仰缺失。民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说不相信政府,只能采取上访、聚集在一起闹事等手段,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众多假恶丑现象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劳动致富,致富光荣的观念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这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整体道德信仰的缺失。

三、城乡、东西部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很多矛盾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两极分化。封建社会里农民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了。在那时候,当贫富差距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甚至引起改朝换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目前的社会构成已经与封建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那种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不会回来,人民的政治以及文明意识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当然不会发生封建社会下才有的**之类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中国的农民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都是社会的底层。

贫富的悬殊激化了中国人的仇富心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仇富心理,加之贫富悬殊,将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问题。据有关数据,中国还有9000万人达不到一天一美元的购买力标准。这应该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说严重一点,在目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背景下,农民越来越穷,这么多人就是社会不安的一颗定时炸弹。

四、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诸多问题,如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五、科学认识并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其次,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都是属于体制内的,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获得解决的。再次,我们还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产生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上一篇:我是一名保管员范文下一篇:家长会班主任经典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