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精选6篇)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篇1

把握主线:教学的规范性与艺术的自由性

提纲:

1.对于教师能力培养。从本人的角度出发,为了增强学校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为了教学质量更高,而本校的商业插画师资太过薄弱,但是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学校基本没有一个专业的插画教师,由于本人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所以想提出去深造提高的学习想法,申请明年暑假期间能够外出学习培训。本人想培训的课程叫商业插画,培训回来以后可以任商业插画、PS软件、造型基础、无纸动画等课程。

2.课程建设。本人担任课程是原画设计、动画原理、分镜头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设计等二维课程为主,本人觉得学校既然已经分了二维班和三维班就必须区别这些课程设计。在课时量方面我个人认为原画和动画原理和动画设计是二维方向的主要课程,课时量必须增加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精湛的技巧。课程方面有些课程可以合并如动画造型一动画造型二这样的课程就不应该出现。建议大一的时候把素描色彩速写这些基础打好。大二侧重点培养软件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最后三个月进行加强训练与社会接轨。

3.工学结合。积极的引进校企合作的项目,给学生增强专业技能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我建议可以利用学生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专业项目的制作。顶岗实习完全可以由学校引进项目由学生完成。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篇2

近年来, 随着中国跨越式经济建设战略的实施, 民族复苏之时, 国家振兴之刻, 大搞经济建设的时代里, 国家投入的加大, 建设项目的增多, 各行各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使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在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参与市场竞争,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标, 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研究课题。人才的培养来源于专业培养方案的预设, 一个好的方案对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2]。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给了所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诸多机会, 但有些高等职业学院的情况并不乐观, 其一, 基础差、底子薄, 思维错位, 观念滞后, 几乎所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晋格而来;其二, 竞争压力极大, 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两千所;其三, 招生规模的总体限制, 一方面高考学生数量在下降, 另一方面社会就业压力在增加, 从而导致选读高职高专的学生数量的下跌。所有的这些, 都将是对各高职高专带来严峻的挑战,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唯有提高教学质量, 吸引着高考学生和社会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

由于脱胎于中等职业学校, 许多高职院校的底子还是老中职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 师资力量严重薄弱, 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中专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稍加了些修改, 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中专的教学水准和思维及观念上, 专业覆盖面太窄, 课程设置过于单一, 安排的科目少, 结构不合理, 公共科目学时过多, 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少, 且课时较少。教学要求过低, 培养目标含糊不清。故为使培养出学生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有必要对原有的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 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该依据的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0]2号) , 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数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教高[2004]16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 (教高[2006]16号) 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进行,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引导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修订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 坚持“盯着市场办专业, 瞄准岗位设课程设置, 绑着企业办职教”的办学指导思想。

认真做好人才需求调研, 立足本地区, 面向全国, 辐射海外,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 进一步突出“根据岗位练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必须体现下面“三个吻合”: (1) 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吻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明晰专业就业岗位 (群) 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 并据此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2) 实践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相吻合。更体现该标准, 严要求强训练的高职实践教学特色, 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 (3) 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要求相一致, 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高度相关, 实现校内实训, 定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3.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遵旨, 以学生为中心, 以

能力培养为本位”为制定准则,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 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 注意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同时, 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 已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基本技能。

4. 要坚持“订单式”培养,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 工学合作, 半工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的参与,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和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 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

5. 从实际出发, 办出特色。

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双证”制, 努力办出高职特色, 同一专业, 可根据生源情况及就业趋势的不同, 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 要认真分析总结原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新培养方案要突出职业性和能力 (职业技术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 的培养。培养方案有利于推行“双证书”制度,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之中,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考试大纲相结合, 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 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 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三、拓宽专业口径

拟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遵循拓宽专业口径, 将原有的专业进行包装进行拓展、进行延伸, 例如, 原先的建筑工程逐渐向土木工程各专业拓宽, 原有的农田水利逐渐向水利工程拓宽, 原有的物业管理专业可逐渐向工程管理拓宽, 港口航道专业可逐渐向海洋工程拓宽等等。所有的原有专业我们都可以将其专业口径拓宽, 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基础面, 同时拓宽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和就业面。而扩宽专业口径就必须通过增设相关专业临近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 但课程不应该是简单的增加, 简单的增加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 时间的紧迫。从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才是最佳的选择, 优化课程结构不但可以使学生多学些专业知识, 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技巧, 同时又不造成精力的分散和时间的不足。

四、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新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该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技巧能力的培养, 可以压缩公共课所占的比重和课时, 增大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课时, 构建以公共课程 (必修)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专业课程 (必修) 和专业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训练共五个组成部分, 成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 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宽广的知识, 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技巧。所有专业的课程设计可以大致与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基本相似, 但其具体的学时和比例可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应该高度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此要求就新的培养方案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和各行各业活动的特点, 春季的雨量大小、雨季的长短;夏季的温度高低、闷热程度和暴晒的轻重;秋季的凉爽舒适程度、秋高气爽持续的时间长短;冬季雪量的多寡、冰雪覆盖厚度、雪期冰期的长短气候生态及人文环境的优劣, 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生产特征特点, 可据实际情况将各专业所有的实习和实训安排在某一特定时段进行, 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同时又达到实习和实训的目的, 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收入及为学生未来毕业就业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到早预定车票的目的。适当的毕业实习安排可以做到使毕业班学生找工作、就业和实习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四不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高度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培养, 在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多种岗位培训, 使他们毕业后最少能拥有大专毕业证和各种专业技能证书等等。

结语与建议

总之, 在深入调查中国的社会市场需求和中国高职高专各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反映, 深入调查分析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分析未来市场对高职高专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 在深入分析了原有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和缺陷性, 考虑未来人才所必须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和技巧, 本着服务于学生, 着眼于学生,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 提出了作者就制定合乎现实实际的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以指导各高等职业院校修订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利于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途径, 就业面更为宽广, 就业机会更多, 使学生能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和在校学生的特征,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指出了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和不足处, 指出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 并着眼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修订出合符实际要求的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修订

参考文献

[1]张士军, 于桂花.学分制系统下创新性实用人才与专业培养方案体系构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15-24.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篇3

新办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分析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2008年招收第一批学生,2008级和2009级的教学计划没有变动,2010级在一些课程上增加了一些学时,增加了一些实验,目的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新教学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培养,增加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学时,并增设了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验。在实践课上,减少金工实习时间;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上增删部分专业课程,增加了PLC原理及应用的学分和实验学分,删除了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综合情况说明 篇4

综合情况说明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结合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要求,请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内容做综合说明: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由《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组成。

2、专业学习领域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特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应取的岗位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教育和学生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等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

职业素质课程应该主要围绕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设置。这个课程设置应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相对应,可以根据具体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单独设置课程,也可将相关内容融入到讲授或实训过程中。

3、拓展学习领域

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公共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拓展课程要在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所拓展的课程,这些课程应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主要是全院性选修课。

(三)课程体系学时分配

1、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课时均记为理论学时;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课时均记为实践学时。

2、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1:1。

3、周学时为22~26学时。统计周学时数时,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学时不列入上述周学时内。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篇5

苏州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各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研究生科学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研究生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为做好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依据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修订意见:

一、修订指导思想

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l号)和《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等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为依据,正确把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以下简称《专业目录》)(附件一)的内涵,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促进学科交叉,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各培养单位要认真总结自身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来。

二、修订培养方案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关系

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进行修订(从招生、培养到毕业、授学位均按一级学科名称)。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名称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为标准。鉴于国家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尚未统计编制完成,若涉及二级学科,其名称暂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确定。

2、原学科与相应新学科的关系

培养方案按新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修订。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不应为原学科专业的简单叠加、组合或删减,应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角度,真正体现新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同时应保持原有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的设置不以求全为目标。

3、博士研究生培养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系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须处理好博士、硕士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的相互关系,不但要体现层次的区别,而且要注意两者间的联系,优化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益。具备条件的单位,在合适的学科和一定的人才培养类型上,提倡实行硕-博连读。

4、正确处理培养方案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方针,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才能和特长,开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确定个性突出、有专长或特殊才能的研究生加以个性化培养,允许其培养计划中有50%的学位课程不受本学科培养方案的限制,而选择相关学科的学位或非学位课程。

三、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与要求

1、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体现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

认真总结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经验,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养经验和模式,鼓励实行分类培养。分类培养采用培养单位自行申报的形式,培养方案可按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分别制定。学术研究型要力求创新性和前沿性,应用研究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把握《专业目录》的内涵,优化研究方向,突出学科培养特色 各学科培养方案的研究方向设置要科学、规范,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并能体现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学校鼓励设置前沿性、应用性、交叉性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般应在本一级学科内打破原二级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而成;也可以是原来的二级学科;或新的学科生长点或交叉学科。

3、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

各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应紧紧围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形成比较完整的、高水平的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对基础素质、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学科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课程教学方式,学校倡导采用课程负责人负责制的方式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施专题式教学,运用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学习方式,加大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建立先进的学习教学和研究制度。

4、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控

各学科要制定本学科文献必读书目,建立学科读书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各学科要提出本学科研究生学术与实践活动的要求,研究生实践一般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学术与实践活动由导师负责对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培养方案修订范围

本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范围包括:学术型硕士生、学术型博士生。跨培养单位的学科应由学科负责人所在培养单位召集讨论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

五、培养方案基本内容

(一)学科简介

简要介绍学科点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师资队伍、科研条件以及已培养研究生情况及就业方向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400字以内)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我校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的要求,一方面对研究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本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和特色。(150字以内)

(三)主要研究方向

列出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应体现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设置要科学、规范、精简、宽窄适度,相对稳定。研究方向一般应在本一级学科内打破原二级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而成;也可以是原来的二级学科;或新的学科生长点或交叉学科。

(四)培养年限

1、博士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一年(学制四年),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2、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

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具体按研究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硕士生 具体要求为:

(1)课程结构及总学分:硕士生应完成总学分不少于30个学分。课 程 名 称

学分

1、政治理论课 3学分

2、外国语 6学分

基础外语 3学分 应用外语 3学分

3、专业基础课 15学分

大类课程 9学分

跨大类课程 3学分

学术与实践活动 3学分

4、专业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6学分

(2)课程设置

①政治理论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如下: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开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学分)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开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②外国语

硕士研究生外国语包括基础外语和应用外语两个部分。基础外语:

硕士基础外语采用全校研究生统一授课形式,在入学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考核。基础外语实施部分研究生免修免考制,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应用外语:

硕士应用外语开设专业外语(由各培养单位第一学期开设)、学术交流英语(人文社科类)和英语翻译与写作(二门课程均由外语学院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所有学科必须从以上三门课程中选一门,作为应用外语必修课程。

③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分为大类课程、跨大类课程和学术与实践活动三个模块。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答辩前一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保管。

实践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一般为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总结报告在答辩前一学期末交导师签字认可后交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保管。

学术与实践活动计3学分。④专业课

专业课是按研究方向开设的必修课程。(3)说明

所有课堂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一年内完成。

2、博士生 具体要求为:

(1)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博士生应完成总学分不少于15个学分。课 程 名 称

学分

1、政治理论课 3学分

2、外国语 4学分

基础外语 2学分 应用外语 2学分

3、专业基础课 6学分

大类课程 3学分

学术活动 3学分

4、专业课(不少于1门)不少于2学分

(2)课程设置

①政治理论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均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5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学习为36学时,实践环节为18学时。②外国语

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包括基础外语和应用外语两个部分。基础外语:

博士基础外语采用全校研究生统一授课形式,在入学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考核。基础外语实施部分研究生免修免考制,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应用外语:

博士应用外语开设专业外语(由各培养单位第一学期开设)和学术交流英语(人文社科类)(由外语学院第一学期开设)课程,所有学科必须从以上课程中选一门,作为应用外语必修课程。

③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分为大类课程和学术活动二个模块。

学术活动: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30次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保管。

学术活动计3学分。④专业课

专业课是按研究方向开设的必修课程。(3)说明

所有的课堂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半年内完成。

(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各学科应对本学科硕士生、博士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学科读书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七)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完成,且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二学期完成,且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二年方可申请答辩。

各学科应对本学科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的基本要求及进行开题报告的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出综合评定意见。

硕士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根据中期考核评定意见,决定是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根据中期考核评定意见,决定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各学科应对本学科硕士生、博士生中期考核作出具体规定。

(九)学位论文

除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以外,各学科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根据对硕士和博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学术性、完整性、创新性、工程应用性、写作等)和评价标准作出具体规定,还应对论文阶段的进度考核作出具体规定。

(十)毕业与学位申请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纺织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纺织作为一项古老的生产活动, 人类很早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纱, 然后再将其织成布的技术。纺织工程专业课是纺织产业链上涉及纺纱、织造、针织、纺织品设计、印染、服装设计等的专业基础。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自1958年开始办学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沉积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及办学经验。它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教育历史最悠久、办学门类最齐全、办学力量最强大、最具特色的纺织专业。2012年, 在学校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大背景下, 纺织工程系“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一、我校纺织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1. 生源不足, 质量不高。

纺织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众所周知, 高校招生中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代表着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 比率越高, 优秀学生的招收人数越多, 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水平及学校发展水平的提高。反之, 无专业志愿、调剂的学生越多, 学生的专业思想往往不稳定, 学习不安心, 学习积极性不高, 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此外, 从研究生的录取率来看, 研究生的生源也存在严重不足, 不利于纺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纺织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散而纺织企业又求贤若渴。

我院除了考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究生之外的大部分毕业生去了纺织企业, 但98%的毕业生选择的都是大连、上海、深圳、广州及江浙、山东等一带沿海大城市, 并且去了这些沿海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跳出了纺织行业。而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对纺织人才又有较大需求纺织报上, 不断登出这样的广告“年薪20万诚聘总经理”, “年薪20万聘请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10万年薪招聘车间主任”。我院过去纺织专业主要注重的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人才的培养, 可近几年去这些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3.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的现代纺织, 需要的是既精通纺织技术, 又懂外语、懂计算机、懂贸易、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无法适应纺织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表现为知识面狭窄, 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 创新精神缺乏。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 我国纺织行业几十年来相对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些滞后。如纺织科技跟踪国外的多, 原创性研究少;纺织产品仿制国外的多, 自主开发的较少。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毕业要求182学分。

通识课程67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57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道德修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启航工程) 、文字体育 (大学外语、体育) 、自然科学 (高等数学、外语) 、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五个子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7.5学分。其中包括化学基础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化学) 、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 、数理基础 (纺织应用统计学) 、管理贸易基础 (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国际贸易) 、学科基础 (织物结构学、纺织材料学) 五个子模块。

专业课程34.5学分, 其中专业必修课程19学分, 专业限选课程8学分, 选修课程7.5学分。专业基础课有染整工艺、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实践教学33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制图测绘、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 在大纺织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

新培养方案中, 大纺织学科平台课包括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和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为了在大纺织的基础上, 突出对纺织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之后, 将学生在三、四年级分流成三个专业方向, 分别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和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纺织专业方向的了解进行专业限选课的选择, 在学习专业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 为实现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

2. 整合了我校现有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系和内容。

为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合理的, 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际条件相适应的, 包括实验环节、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毕业环节等的实践体系、内容和方法, 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实践教学。通过实习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设计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 、实验技能 (专业实验) 、创新训练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技创新) 四个实践模块, 使学生从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到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能力支撑。

3. 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就业见习行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 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人大三后,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或方向, 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所带的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实践教学周开展实施见习行动。目前, 学院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见习行动”通过与专业对口单位对接, 为在校生提供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锻炼, 提高见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积累经验, 为他们步入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尽快适应角色并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搭建平台。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纺织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 大连工业大学“卓越纺织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辐射推广, 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下一篇: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