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推荐8篇)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篇1

2011年,我社区在区民族宗教局、xx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的原则要求,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不开”的思想观念,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县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搞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年初,按照上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社区及时召开社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在社区内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今年以来,我社区加强了对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并在社区宣传栏办了民族知识园地专栏,按照上级的要求,搞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

2、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社区召开了几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主要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

3、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准确的掌握

了辖区内21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为17人,流动少数民族为4人。

4、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好。社区在少数民族人员中开展走访慰问,在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主任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区民族宗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我社区的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人员少、经费紧,一些工作开展得不到位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社区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篇2

一、成都市浆洗街社区的基本概况

浆洗街社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 面积约0.4平方公里, 辖区内写字楼林立, 街道繁华, 交通发达。驻区单位9个, 其中部队单位4个, 医院1个, 学校1所。辖区内物管公司10家, 居民院落16个, 主要街道7条, 沿街商家店铺630多家。社区现有企交退管人员80人, 残疾人51人, 低保户70户, 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28人。社区常驻人口3700户, 户籍人口总数7800人, 暂住人口1100多人, 社区内散居着50多个少数民族, 民族比例分别为汉族百分之四十, 藏族百分之四十, 其他民族占百分之二十。社区流动人口较多, 每年人均流量在100万以上, 居成都市第一。这既给社区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也给社区管理、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等工作增加了压力。

二、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的经验探索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近年来, 浆洗街社区通过采取各项有力的措施, 使社区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为社区稳定与和谐奠定了基础。

(一) 三级网络运行机制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

根据社区内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较多, 居住相对集中等特点, 社区建立了民族工作“三级网络”机制, 形成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社区民族工作联络站三级工作网络。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面对社区群众, 在向他们宣传政策的同时, 还要把在群众中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社区, 这对社区的良性运转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这样的三级民族工作网络的建立, 大量减少了民族纠纷和突发事件的产生, 切实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 对于社区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二) 流动人口的制度纳入促进了社区稳定

针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多又乱的情况, 社区与各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制定了定期联系制度, 每季度由派出所、社区和甘孜州驻蓉机构人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通报社区治安情况, 征求大家对社区治安的意见和建议, 并就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行沟通协调, 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流动频繁的人员, 进行双向管理, 编写各类资料译成各种少数民族文字, 使他们了解各项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法规, 尽快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三) 优质服务和文娱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大氛围

近年来, 浆洗街社区以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奠定了社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 对于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在成都的就业、子女入学、家庭生活困难等等问题, 社区总会优先考虑, 开展各种帮扶与捐赠的活动, 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 在各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 社区会与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各少数民族驻蓉单位进行联谊, 共庆民族节日, 使他们在活动中彼此熟悉又加深了友谊, 促进了社区的团结和稳定。

(四) 以法为准, 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了民族纠纷

由于各民族成员不同的文化背景, 共处一个社区不了避免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民族纠纷。对于此类情况, 近几年, 浆洗街社区始终以法为准,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处理民族工作, 在处理具体的纠纷中, 既注意把握大原则, 又充分考虑到民族的特殊性, 妥善处理了涉及少数民族人员因经济、治安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 增进了社区内民族团结。

三、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中存在的难点

(一) 社区外来少数民族的周期性涌入

由于浆洗街社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历来是西藏、甘孜、阿坝等地区少数民族人员来蓉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区域, 所以外来人员流动十分频繁。据统计, 自2004年以来, 浆洗街街道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2007年高涨到近100万人次, 如下图:

浆洗街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示意图 (单位:万人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社区稳定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 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常在街道乱设摊点或者无照经营, 不服从工商部门的管理, 给社区有序管理制造了一定的障碍;第二, 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 由于语言和自身文化等原因, 找不到工作, 于是从事盗劫、抢夺、诈骗以及机动车砸车窗拎包等犯罪活动;第三, 这些流动少数民族的福利、医疗、社会保障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享受不到。这些现象都给社区民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此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对宗教信仰有了更多的诉求, 但目前成都市清真寺数量较少, 也没有藏传佛教寺庙, 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二) 民族纠纷与冲突

在城市的多民族社区, 既然存在多民族, 就必然存在民族问题。在浆洗街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中, 不时会引发一些民族纠纷和冲突, 虽然基本上没有因宗教信仰差异而产生矛盾, 但是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融和。如一些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尊重, 表现出一些歧视少数民族、伤害民族群众感情的言行、出租车对藏族群众“拒载”的现象等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 容易引起民族纠纷甚至上升为民族矛盾。

(三) 社区内民族信仰与支持

虽然社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带来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民族融合, 但是我们也该看到, 每一种文化的个性决定了文化的排他性, 他们在日常交往中出现不同信仰和文化的碰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中各民族的融和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间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碰撞摩擦如果不能得到正向引导, 会对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所以, 如何保证各种民族信仰在社区内的求同存异, 这对于构建多民族和谐社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对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建议及思考

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加强城市民族社区建设是进行全面的社会建设的基础, 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

第一, 转变工作思路, 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社区建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 大多散落在城市大大小小的社区里, 不便于管理和提供服务。社区管理者要转变以前的工作思路, 依托社区,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建立起社区档案, 对每一个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和外来人口务工证, 来摸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经济收入、就业情况等关键问题, 这不仅方便了社区的及时统计和有效管理, 而且还易于让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适应情况, 从而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 确立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理念。通常, 整合一个社区的良好关系网络的是其社区文化, 城市多民族社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体, 其构建更需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来开展。一方面, 社区要为具有不同价值积淀的各族居民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和谐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和而不同”文化理念, 以使社区居民逐渐树立起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价值理念;另一方面, 繁荣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忽视。在城市多民族社区里, 传统民族文化更是接受着现代化和他民族文化的冲撞, 那么在这样的文化软环境里保持本民族传统行为方式中的精华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 建立和健全城市多民族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建议由政府组织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如在社区内或者附近修筑清真寺、提供社区就业与培训等设施, 来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 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单位、学校的现成资源, 为社区和谐文化构建提供物质支撑;二是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除了各民族节日的大型节庆活动外, 还可以举办茶话会、健身操等多种活动,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三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社区运作机制。由政府牵头,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非政府组织的中间作用, 并启用起少数民族干部, 有效避免在实际工作中, 干部和群众由于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矛盾纠纷。

总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应该始终以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为重, 兼顾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等各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城市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变为现实。同时该看到的是, 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需要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全社会和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多民族社区——成都市浆洗街民族社区发展中探索经验的总结, 从而进一步认识城市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以此为基对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既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浆洗街社区,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王跃翔, 卞莉.民族团结花绽放 (浆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武侯区新闻中心, 2008-04-08.

[2]贾秀兰等.成都市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街道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11) .

浅析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50-02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化、数字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中,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所表现出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显现出来。伴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社区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又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与一般的城市小聚居有所不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必将推动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进程。

一、社区文化的界定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社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职责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地突现,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能够直接影响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社区的定义

“社区”是英文“community”一词的音译,一般是指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并根据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有机体,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所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

2.社区文化的定义

“社区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窦·梅森所提出来的。一般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里的居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以及在不断地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传统和群体意识。在我国,关于社区文化的定义,国内尚无一致的说法,一般来讲,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居民为了保护和改善自身居所的条件、形态及其氛围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特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是一种与之相融合而成的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共同生活并存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也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已经被视为有效的生产力,社区文化建设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力度还比较低,主要是受民族地区自身的地理条件所限制,由于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对民族地区市场开发也会相对差,加之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有限等原因,使得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当前,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积极实践,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热情参与及其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又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1.社区文化建设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但思想认识上还未能统一

由于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你来我往,互相学习借鉴,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社区对文化传统具有了长期认知的社会实践。近年来,各民族间的文化接触、交往和交流有了可喜的进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形成了多维度的存在场景,社区文化蓬勃开展,持续不断。民族地区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注意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优势,利用民族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活动。

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建设的认识不是很深刻,造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不能够适应当代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社区文化与一般的群众文化或者是群众文艺等同起来;第二,把社区文化仅仅是作为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乐趣;第三,把社区文化建设错误地理解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第四,把不同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同起来。例如在民族地区,大多数人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把社区文化建设看做是摆设,视为可有可无,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共识。

2.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但居民参与自主性不理想

我国社区文化活动非常活跃,呈现出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水平也在不断地有所提高。为适应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基础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资源和推动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利用其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营造了团结、奋进、繁荣的社区环境。

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吸引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之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才能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前进,但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还没有显示出来。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目前还没有达到兼容并举的效果。在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还很少见到,更多注重通过政府部门、党的组织经群众性组织来从事文化价值的灌输,实际效果不明显,目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社区的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加之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不多,内容缺乏吸引力,使得居民参与自主性不理想。

3.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有所提升,但在管理上存在着弊端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同社区文化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社区文化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文化工作的质量和实力,民族干部既是社区文化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又是组织各种文化活动的推动力量,文化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对于加速提高单位文化活动的水平有着非常的作用,近年来,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普遍提高。

目前,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管理仍然存在着弊端。一是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一些民族社区,虽然建有社区文化共建组织等的机构,但常常为政府意愿的体现,通常是政府要求做什么,大家就为了完全成任务而去配合做什么,这种现象反映了民族地区社区成员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地位。二是在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上,一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社区文化资源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开发,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资源存在着紧缺。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中,不能够把机制搞活,造成了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因此,社区工作者容易忽略社区文化工作的管理,使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难以适应整个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4.社区文化经济投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经费不足,行政化色彩严重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经济的投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社区文化建设。同时,政府还不断地鼓励社会各种投资,建设社区文化产业,既满足了民族地区社区人民的文化消费,又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是在党和政府倡导下开展起来的,一方面政府目前却没有对民族地区文化财政作专门的预算,民族地区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由于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很多工作都要依托社区才能萿实和加强,具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从而偏离了民族地区本身的自治性质和功能。

三、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仍然处于开创阶段,社区建设当前所拥有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民族地区建设水平较低,社区文化建设目前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建设中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凝结了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民族社区中,社区共同体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社会化过程,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政治观点及其文化价值是形成社区文化的根源,对于社区价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前的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主要是通过有关政府部门、党组织以及群众性组织来从事社区文化工作,而社区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还没有形成。

2.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参与意识

民族风俗习惯是社会意识范畴之内的,它是受一定的经济基础制约的,它受本民族的习惯及其价值观念所支配,民族地区的居民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的领域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地区的居民一代代所传承下来的,它继承了原有的民族性和民族特点,并且传承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承中虽然出现了历史的变异,但却只是在相对稳定中发生渐变而已,在民族地区的社区中,因为一些民族社区成分的复杂性,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自主意识,而且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

3.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发育滞后,目前处于被动状态

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中,目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匮乏,阻碍了社区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社区文化建设当下仍处在接受和应付的被动状态中,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显得薄弱,而且缺乏动作机制,在社区居民参与活动中,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都比较单一,这就使文化的功能没有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4.经济状况导致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开展

在社区文化设建设上,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开展的较好,且活动质量也会较高,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后,而且与经济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各种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刘薇琳,侯丽萍.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3]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张金鹏.社会学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社区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篇4

1、搞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年初,按照上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社区及时召开社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在社区内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今年以来,我社区加强了对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并在社区宣传栏办了民族知识园地专栏,按照上级的要求,搞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

2、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社区召开了几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主要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

3、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准确的掌握了辖区内21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为17人,流动少数民族为4人。

4、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好。社区在少数民族人员中开展走访慰问,在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主任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区民族宗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我社区的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人员少、经费紧,一些工作开展得不到位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社区

2011年11月18日篇二:xx社区民族团结工作

xx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 xx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政策,以“团结、进步、发展”为主题,从工作、学习、生活等细微方面给少数民族同胞以关怀。增进民族感情,社区内各族居民百姓团结一心共建和谐。

xx社区有居民13501人,少数民族占全体居民的0.5%,其中满族居多,其次是回族,然后是蒙族、锡伯族和达吾尔族。少数民族党员11名。占全体党员10%。几年来xx社区党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民族团结进步大业放到了议事日程。抓契机搭建民族团结和平共处平台,探索出了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的新思路。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宣传、学习、构建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所有民族的胜利。毛泽东主席的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赢得了中国的最后胜利,今天的和平建设当然还离不开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xx社区党委本着兄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原则,亲情相处,共同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民族文化。

1、利用社区画廊、宣传栏、板报,宣传国家《宪法》、“民族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等。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百姓,深入民心。

2、利用每月党组织生活会和社区的各种教育基地,组织大家学习“三个基本知识”和“三个离不开”,“四个维护”。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常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以此大力宣传各民族的发展史和各族人民甘苦与共,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历程及典型事迹。让大家了解几十年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变化和辉煌。

二、工作、生活、亲情参悟

xx社区党委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胞,无论是社区同事,还是社区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上,在困难和疾病上都会伸出温暖援助的手。

1、每逢年、节前夕,xx社区党委都会走访少数民族中的特困户,低保户,少数民族困难党员。并且组织社区志愿者与少数民族困难户结队子。每遇到少数民族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过生日时,社区都要为他们送去生日蛋糕。

2、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都是各自的习俗的,社区听说哪家少数民族家中有大事了就马上带上志愿去他家慰问,不敢盲目地送人家礼物,只是带去真诚的祝福,并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社区对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做了分类登记,对他们的户籍地,家庭人口,习俗,爱好,身体状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针对他们打工忙,没时间照顾上学的孩子这一困难,社区党委成立了一个12人组成的托管所,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名。每天就由这个托管所的人员免费帮助接送上学的孩子。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外地来此打工的,他们的生活质量很差,社区组织全体居民帮扶少数民族兄弟。尤其是在一年两季学期开学之即,社区就组织党员、志愿者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困难家庭子女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

4、帮助下岗失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再就业。社区借助辖区周边的企业、门市商户招工之即,大力推荐社区内的下岗失业的少数民族同胞。谁家准备雇佣钟点工,社区就积极介绍少数民族同胞去做。对高学历,有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区会及力介绍大规模的企业录用。而且社区联系手工编织讲座、厨师讲座的老师来社区授课,号召少数民族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帮助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5、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居民同住一个环境里,免不了会有不协调之处,当其发生矛盾冲突时,社区会一视同仁,从中做公平的调解。两面劝说,争取互相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意见。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托欠打工的工资时,社区党委出面帮助协调追要。

三、寓教于乐,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

为了增强社区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各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一心的战斗力,社区党委把握契机抓主题活动,使大家寓教于乐,为展示、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搭建平台。

1、社区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很多文艺爱好者,他们能歌善舞。社区党委为活跃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牵头成立了社区“舞蹈队”、“合唱队”,把一些有特长,有爱好的少数民族居民朋友吸收进来。每天晚上都会小区的广场上自发地表演,有唱京剧的,评剧的,民族歌曲的,流行歌曲的,拉二弧,弹电子琴等等,其乐融融。即增近了邻里的感情,也递增了民族同胞的友情。每逢“三八节”“五一节”“十一节”“春节”前夕大家都会自发地举办一场文艺演出。

2、为了教育和激发各族同胞热爱祖国的情怀,每年春秋两季社区党委都会组织大家走出家门游览祖国的名山丽水。还在“九一八”前夕组织大家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告诉大家勿忘国耻,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耻辱。

3、每逢“七一”、“八一”、社区举办以“红色”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手工编织等作品展。给大家提供很好的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4、在社区活动室内专门成立了一处少数民族“生活广角”。大家平日里在此进行棋艺切磋,打扑克等娱乐活动。还有的在这里介绍自己的生活小窍门,谈学习外语,读书看的感受等等。社区借此经常开展棋类比赛,猜谜语,生活金点子竞技赛。由于少数民族有个自的生活习俗和特色,所以也吸引了多数汉族人共同参与进来,体现出了各族同胞团结一家亲的幸福和谐的真谛。

四、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 “居民的社区,社区的居民”,无论汉、满、回、蒙、鲜,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长时间的相处,长时间的共融,形成了社区这个多民族团结共存的大家庭,大家每个人都有爱护这个家的义务,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余热,为社区和谐稳定发一份光,出一份热。

1、社区成立了“巡逻队”,其中少数民族17人。对小区内的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监控,把社区的小卖点设为联络站。一有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汇报。尤其是对外来人口认真排查,做详细情况登记,以保小区内的财产、人身安全。每逢重要时期他们配合社区站岗协勤,全力支持社区工作,维护小区的和谐平安。

2、社区成立了“银发服务队”,其中少数民族9人,他们与小区内各楼栋组长形成网络性联系,对谁家有爱出入网吧的青少年进行监管,及时与其家长和学校联系予以制止。

3、社区的环境卫生好坏关系着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其中少数民族22人。以“自扫门前雪”为原则,每位志愿者看管好自家房前楼后的垃圾,三堆杂物,杂草等。每到冬季也是以自家所居住的楼栋为范围,自发除雪。大家都积极响应,共同建设家园,共同享受绿静美安的生活环境。篇三:社区民族宗教工作半年总结 石洋街社区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2011年,石洋街社区在鱼洞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宗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和国家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宗教工作紧紧抓住依法管理、确保稳定这条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发挥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特色亮点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认真分析当前我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民族宗教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转变。二是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召开了民族宗教工

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三是强化、落实了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全民族宗教工作

目标逐一细化、分解到各小组,做到了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工作基础

一是大力宣传力度,切实抓好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在全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宣传教育。

二是积极开展民族文艺进社区活动,举办“我们都是一家人联欢会”,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三是坚持“团结、依靠、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积极加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中担当的联络员、信息员、调解员作用,不断将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推向深入。

(三)重心下移,多策并举,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好务

开展走访慰问,在我当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领导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经营户和贫困少数民族家庭,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篇5

今年9月,是XX街道确定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根据上级下发的精神,XX社区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在宣传月活动期间XX社区把学习贯彻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主要内容,认真研究了散居民少数民族工作问题,制订了工作计划,确立统战专干,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的浓厚氛围。

XX社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悬挂横幅标语1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宣传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在辖区内掀起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的新高潮。

三、将宣传月活动与XX医院健康进社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XX社区干部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依法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认真研究解决了民族宗教方面存在的突

出问题,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

XX社区把这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作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事业发展有利时机,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XX社区居委会

民族社区汇报材料 篇6

——华林山社区民族工作情况汇报

华林山社区地处华林山北坡,东起雷坛河,西靠下西园,南临华林坪社区,北接文化宫南部后门,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517户,4101人。辖区民族宗教场所2处,居民由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532户,1436人,占总人口的35%,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为实现民族大融合,提升社区品位,社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着眼团结,立足服务,积极探索社区民族工作新机制,有力促进了社区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紧紧抓住“促进民族团结”这个核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针对我社区少数民族聚集情况,通过宣传教育、座谈会等形式,逐渐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社区良好气氛。每逢民族节日,社区负责人到辖区清真寺同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庆祝,使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春节来临之际,社区召开“社区民族工作座谈会”,邀请社区各宗教人士参加,社区给少数民族群众送去节日慰问礼物,社区文艺队为大家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二、完善基础设施,惠及少数民族群众。

2009年,社区对居务大厅进行了整体改造,通过对办公环境的改造和规范、简化办事程序,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社区开设了清风阅览室和社区活动室,收集了一些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团结有关的书籍和一些有关创业知识的书籍,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养成阅读习惯,增长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三、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提高生活保障。

近年来,社区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困难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借助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少数民族的各种生活困难。截止目前,我辖区享受低保的少数民族人员约296人,120户,占所有享受低保人员的40%。享受廉租房补贴的少数民族家庭25户,占所有享受廉租房补贴人员的30%,享受居民医保的少数民族677人,占所有享受居民医保人员的40%,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几年来华林山社区的民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面对成绩,我们既感到振奋,也深深地认识到要做好民族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设和增设民族团结社区氛围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如器械、图书等。从事民族工作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培训,民族工作的资金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

大等。我们将再接再厉,做好新时期下的社区民族工作。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篇7

一、社区矫正过程中被矫正人员重新犯罪主要原因

(一) 审判机关在在判决、裁定时裁量失误, 不当量刑

审判机关未综合考虑被告人犯罪情节、认罪、悔罪态度和家庭背景条件。按照我国法律规定, 社区矫正主要适用对象为: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1) 符合上述情况, 对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 应作为重点对象, 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 实施社区矫正。目前, 我国刑法执行领域一直提倡保障人权, 甚至被简单诠释为“能不关就不关, 能判社区矫正就判社区矫正”, 此种环境下, 一些判决机关按图索骥, 忽略了主观恶性的考量。

此外, 社区矫正人员是在其所在社区服刑改造, 虽有监管部门和社区组织从旁教育改造, 但主要靠主观对犯罪的认识, 如果犯罪人员对犯罪情节恶意持否定、对抗、歪曲的态度, 即使对其采取了社区矫正的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很难感化, 为社会的安定埋下定时炸弹。

(二) 社会歧视与个人因素的结合, 刺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 就业机会少, 生活圈子窄, 对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者的歧视与偏见根深蒂固。大部分社区服刑人员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无技术特长, 在就业机会紧缺的环境和社会歧视偏见下, 原本不多的就业机会丧失殆尽。此外, 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系农村留守人员,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自身就近进城务工现象较普遍, 所在社区、家庭日常关爱和疏导难以到位。多种因素导致其一旦有其他违法犯罪人员引诱、唆使就很可能重新犯罪。

(三) 基层监督机关力量薄弱, 社区矫正措施缺乏直接的刑罚执行震慑力, 矫正效果不明显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以来, 基层司法机关承担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教育、帮扶工作, 但监管人员人少、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场地缺乏、经费不足、教育方式单一等现象普遍存在。教育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促使社区服刑人员真正认真改造、走向新生的目标。加之社区矫正中, 司法机关以强化思想教育为主, 没有较强的刑罚执行强制措施,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矫正的警示教育功能和刑罚执行震慑力。

二、完善社区矫正相关制度, 防止重新再犯罪

(一) 多部门联动,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强化裁判和风险评估机制, 实施社区矫正有的放矢

对符合判处社区服刑人员, 裁判机关在判处刑罚之前, 除了考量其客观情节外, 应当将其在犯罪后羁押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以及法庭上认罪态度等表现纳入是否采取社区矫正的考量范围, 对犯后不认罪、不悔罪, 在羁押期间屡次违犯相关规定的, 慎用社区矫正措施。同时, 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基层社区需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区服刑人员评估机制, 提前介入裁判前社会调查, 让裁判机关作出科学判决或者裁定。当社区服刑人员真正进入社会服刑改造后, 负有监管责任的各部门强化监管措施, 降低社区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再犯风险, 确保不脱管、不漏管。

(二)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充分发挥社区关怀和家庭关爱和给予社区服刑人员关心和帮助

社区组织日常关心和亲情的鼓励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起了不可替代的帮扶促进作用。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时间约1-5年, 期间相关基层组织要多走访, 保持日常联系, 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 在就业、社保、低保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救济。首先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生计问题, 才能使其自醒自悟, 努力工作, 逐渐回归社会。

(三) 加强基层社区矫正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各社区矫正单位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强化社区矫正过程中刑罚执行震慑力, 威慑犯罪企图

社区矫正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应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矫正组织的硬件和人员建设, 配备齐全的场地、器材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加强情况通报、信息交流, 协调快速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情况及时掌握, 建立应急机制, 及时采用相关救济和打击措施, 科学的做到宽严相济方针政策, 有效预防或打击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注释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影响;感知;高台民居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对于居民的感知研究理论主要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依附理论、旅游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社会承载力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陈述理论、示范效应、社会交换理论等,在研究方法上从定性描述阶段发展到以社会调查方法为主的细分、量化研究阶段,越来越重视结合旅游自身特点分析说明问题,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完善,也产生了更有学术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1]。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在某些薄弱环节,亟需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予以加强,鼓励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和共同参与,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创新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在给旅游目的地居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破坏环境、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使得我们更加迫切需要寻找到能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各旅游地之间的情况不同,因此应立足本土、因地制宜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旅游地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质量;(2)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接受程度;(3)游客旅游经历[2]。从根本上说,这三个方面都取决于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识、态度与行为。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态度不仅有助于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在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过程中高度关注并努力满足东道社区的需求,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

二、研究对象描述

喀什是中国版图内最西陲的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城,也是新疆唯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地处南疆,凭借它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西域文化和淳朴的民俗,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批游客。高台民居景区隶属于恰萨街道古扎社区,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因其位于老城东南端一处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而得名,维吾尔语地名是“阔孜其亚贝希”,意思为“高崖土陶”,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现有600多户人家、4000多人,居民均是维吾尔族,主要从事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纺织、刺绣,缝纫、编织、皮革加工、土陶制作等,受到国内外游客高度的评价和赞誉,被称为“维吾尔活的民俗馆”。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高台民居的调查采取了半结构性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5项)是针对居民人口特征和旅游发展现状和态度的调查;第二部分是针对居民感知的调查,共包括经济影响的感知(8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19项)和环境影响感知(12项)三个方面,以上问项的设定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定的,采用了Likert量表的形式分别设立“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非常同意”五个级别,分别赋分1~5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赞同的程度越高。田野调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旅游淡季时进行(即1-2月份),第二阶段是在旅游旺季时进行(7-8月份),累计时间两个月,完成访谈10户。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5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86%。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居民人口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样本偏多(67.86%),出现这种情况是跟维吾尔族家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调研中发现留守在家的多是女性,男性大都出外做事去了,即使是做旅游接待的家庭,基于女性从事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使得在家中从事旅游项目的基本上是女性;从年龄上来看,集中分布在18~65岁之间,占到样本总数的89.29%,这一年龄段的人思想和理智已经成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负责,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从居住在喀什的时间来看,92.86%的人已经在喀什生活了11年以上,50%的人在喀什生活了31年以上,对于高台民居的变化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从家庭成员的人数来看,66.07%的家庭是在5人以上,传统维吾尔族家庭一般是不分家的,这在调研的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有些家庭的人口可以达到11人之多,当然随着外来观念和思想的渗透,现在有些维吾尔族家庭也会学汉族人去分家,但是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从最高学历和职业上来看,高学历者很少,主要是小学和初中学历,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工人、私营业主和家庭主妇,这与喀什老城区在历史上形成家庭作坊和小型零售业相结合的传统是一致的,可见高台民居的居民总体文化水平不算高,由于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其收入也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样本选择较为理想,可以代表高台民居居民的总体特征,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二)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高台民居从2003年作为旅游景区发展至今,有19个家庭参与到不同的旅游服务项目中,具体包括:维吾尔民俗展览室、维吾尔建筑及装饰、手工作坊以及维吾尔特色餐饮等,游客在大饱眼福、口福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所有手工艺品和民族风味餐饮的现场制作过程,甚至还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一下。除了旅游开发商指定的19个家庭之外,其他的家庭也有在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当地人称之为“东巴扎”)、 艾提尕尔广场、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等地经营玉器、金银首饰、民族服饰、民族乐器、土陶、铜器、木器等游纪念品商铺。本文主要对高台民居内经营旅游服务项目的居民进行重点研究。

nlc202309040303

被调查的居民中,旅游部门居民占到67.86%,其中70%以上的居民从事旅游接待的时间是在5年以上,所经营的旅游服务项目以卖手工艺品和土陶为主,分别占到70.27%、24.32%的比例。旅游部门居民的年旅游收入大部分在3000元以下占到73.68%,3001—5000元的占到13.16%,5000元以上的家庭仅为5.26%。从年家庭总收入来看,10000元以下的家庭占大多数达到80.36%,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成员数较多,平均到个人则更少。年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旅游部门居民的比例小于非旅游部门居民;年家庭收入在5001—15000元之间以及15000元以上的前者的比例大于后者,可见旅游部门居民的家庭低收入的比例小于非旅游部门家庭,高收入的比例大于非旅游部门的家庭,旅游部门居民的家庭收入高于非旅游部门居民家庭,旅游收入成为这些家庭新的收入来源。

旅游部门居民对旅游收入满意的比例是44.74%,不满意的比例是32.02%,持中立态度占到23.68%,可见仍然有较大比例的家庭是不满意的,而且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居民在回答收入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表现得很勉强,甚至不愿意回答,可见居民对旅游收入的满意度不高。调研还发现,高台民居95%以上的家庭大门上都有“低保户”的字样,这是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同时折射出居民的经济收入并不理想。

(三)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分析

根据居民与旅游业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居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直接从事旅游宾馆(饭店)接待、旅行社导游、旅游餐饮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商店服务、景区接待等工作的居民;第二类为家庭中有成员直接从事上述工作的居民;第三类为其他居民[4],为便于分析,把第一类和第二类合并为旅游部门居民,第三类就称为非旅游部门居民[5]。

每个旅游地的生命力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旅游地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阶段对游客的态度是有差异的,道科西(Doxey,1975)通过“愤怒指数”来描述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的对抗关系,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将目的地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欣喜、冷漠、恼怒和对抗4个阶段[6]。调查结果显示,高台民居居民对于游客的态度总体是欢迎的,69.64%的居民是持很欢迎的态度,19.64%的居民表示欢迎,7.14%的居民是无所谓的态度,3.58%的居民没有回答,没有人选择“厌恶”和“对抗”。按照道科西对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划分,高台民居基本上是处于“欣喜”的阶段,居民对于游客的态度是热情的,而且旅游部门居民因为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对游客态度更加热情,并且希望可以扩大旅游经营规模有更多的收入。当然居民对于游客的态度一方面取决于该景区旅游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另一方面也受到游客行为的影响,比如游客想拍照时,需要征求居民的意见,否则有些居民是比较反感的,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四)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影响感知

1. 经济影响感知

一般而言,Likert量表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从表1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感知中的6项是持中立的态度的,包括正面影响第1、2、3、4项和负面影响第6、7项,而只是对第5项正面影响“青年人的经济独立性增强”和第8项负面影响“旅游发展只使少数人受益”是持赞成的态度。

这里特别要分析一下居民赞成“旅游发展只使少数人受益”这一项,高台民居参与旅游业的只有19家,参与家庭数量少;居民反映旅游开发商对高台民居进行开发经营后,获得过3个冬天用作取暖的煤炭,景区的门票收入归旅游开发商所有,观光户家庭除向游客兜售一些旅游纪念品获取收入之外每年只从旅游开发商那里得到少量的实物和资金补贴;非旅游部门家庭,他们也认识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有参与旅游业的意愿,却不知如何操作,把不满情绪朝向旅游开发商和政府,这里也反映了政府、旅游开发商和居民的沟通不顺畅,居民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需要引起旅游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2. 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从表2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是持赞成的态度,特别是对“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促进了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使传统文化(如工艺、艺术等)与古建筑、文物古迹得到保护与复兴”和“居民文明礼仪程度和对陌生人的好客度增加”方面,只有对“普通话得到推广”是中立的态度;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的感知是持反对的态度,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高台民居的知名度,促进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弘扬以及保护,增强了居民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解放了思想和观念,居民文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总体上居民认为旅游的发展并没有给社区带来不良的社会文化影响,居民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感知,对于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影响强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对于社会文化影响的负面影响感知弱于经济影响的负面感知。

3. 环境影响感知

高台民居在旅游开发前,没有装置自来水管,没有下水道,生活上十分不便利。2003年旅游开发商对高台民居进行了旅游开发建设,解决了饮水、排水、环境卫生等问题,旅游业的发展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从上表3可以看出,居民对于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正面影响感知(第1~7项)是持赞成的态度,旅游开发给居民带来的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居民对于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感知中,对于旅游“破坏宁静的生活氛围”、“旅游生活垃圾多,处理难度大”、“商业广告过多影响了古城的风貌”是持反对的态度,笔者以为居民本身就生活在城市中,对于城市的喧嚣早已习惯并不觉得游客的到访干扰了他们宁静的生活;游客在高台民居的旅游活动持续时间一般是1-2个小时,停留时间短,不存在住宿过夜的情况,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主要是居民自身;古城的商业广告是比较多的,凡是有商店和餐馆的地方自然就会有广告牌,当地的居民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种视觉污染。此外,居民对于“游人众多,居民使用公园等休憩设施的机会减少”和“使交通和人口过度拥挤”是持中立的态度,喀什面积较大的公园有人民公园、东湖公园和西公园三个,这些公园主要是当地居民休闲游憩的地方,但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很小,因而游客和居民之间不存在相互争夺公园空间的矛盾;喀什的交通随着人口和车辆的增加日显拥挤,而游客的到来更会加剧这一现象,然而居民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居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感知主要是正面的,负面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居民对此的感知却是不明显的。

nlc202309040303

五、结论

(一)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高台民居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赖以生存的来源就是传统手工业作坊和商业贸易;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低,受益群众少,利益分配不合理,居民对旅游收入满意度不高;调研中得知高台民居景区因存在安全隐患暂时停止接待团体游客,居民的安置、房屋的修缮或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已经摆上日程。

(二)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情况

经济影响感知方面:居民对正面影响除了对“青年人的经济独立性增强”比较认可外,对其他项则是中立的态度;对于负面影响“旅游发展只使少数人受益”是持赞成的态度,感知比较强烈,对于其他项是中立的态度。可见居民对正面经济影响的感知并不强烈,对于负面影响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方面:居民对于正面影响是赞成的而且比较强烈,而对于其负面影响却是反对的;与经济影响感知相比,正面影响感知强于经济影响感知,负面影响感知滞后于经济影响感知。

环境影响感知方面,居民正面的感知是比较强烈的,负面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居民对此的感知却是不明显的,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之以前确有很大提高。

总之,高台民居的居民对游客的态度是热情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程度较高的旅游部门居民对于游客的态度比非旅游部门居民更为欢迎;高台民居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感知中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最强,其次是环境影响感知,最后才是经济影响感知;负面影响感知方面则是经济影响感知强于环境影响感知和文化影响感知;高台民居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总体上倾向于良好,但是对于经济影响的不良感知已经凸显。

(二)对策

高台民居在喀什老城中具有代表性,其规模大、完整性、程度高,所以要“以人为本”对其进行保护性改造,必须保持它原有的整体风貌;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深度挖掘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构成,改建或增建家庭旅馆供游客住宿以切身体验维吾尔族民俗。艾普(Ap,1992)的社会交换理论指出,当居民与旅游业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很高而且处于平等位置,或者虽然不平等,但是倾向于居民一方,他们对旅游业则持积极支持态度;反之,如果资源交换虽然平等,但交换程度很低,或者是地位不平等,居民的态度则转为消极反对[7] 。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尽快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充分考虑不同特征居民的利益诉求,引导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与旅游经济管理,实现旅游参与主体(居民、旅游开发商和政府)利益的公平分配,才能使居民以良好的态度和行为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震方.顾秋实.袁林旺,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11-118.

[2]威廉·瑟厄波德.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3-78.

[3]卢松.张捷,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78—182.

[4]谌永生.敦煌市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J].人文地理,2005(2):66-71.

[5]宣国富.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6):741-746.

[6]DOXEY G V.A causeation theory of visitor resident irritants[C].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Annual Conference on Traveland Tourism ResearchAssociation, San Diego, 1975: 195-198.

[7]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21-25.

上一篇:农村文化广播站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党章思想汇报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