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通用10篇)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1

授课时间: 授 课 人:

授课目的:通过讲述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引导和教育官兵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牢固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部队需要与家庭的关系,端正服役态度。

授课要点:

一、正确认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二、摆正“小家”与“大家”利益关系的位置;

三、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授课内容:

战友们!每当我们唱起《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望星空》这些熟悉的歌曲时,内心深处的那份情和爱便会被轻轻地牵动着。是啊!“家”曾经赋予了我们许多温馨和幸福,又常常给了我们许多鼓励和鞭策,在常人的眼里,家往往是指自己的家庭,然而,在军人的“字典”里,家从来就有两个:一个是“小家”,一个是“大家”。因此我们说军人的家庭观可以说是双重家庭观,他们既要对自己“小家”负责,又要为“大家”尽职。但在当“小家”和“大家”遇到或出现一些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一、正确认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社会是由无数家庭细胞组成的,“小家”与“大家”就好象“细胞”与“肌体”一样互相依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小家”与“大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小家”是为了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大家”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他们之间不存在根本冲突,只是在实现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因为这种关系,决定着我们在建立幸福小

家庭的同时,应该首先想到集体、国家这个大家庭,俗话说:“大河没水小河干”,那种认为家庭的发展可以脱离集体和国家发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不能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多需要和满足时,奢望小家庭的现代化是不现实的。要使“小河有水”,先要让“大河流淌”。

我们军人离别“小家”来保卫国家,换来的是全国所有家庭的和平安宁,有了“大家”的安宁,才会有我们自己“小家”的安宁,当然我们强调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大家”代替“小家”,忽视“小家”的作用。今天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塞上西北高原到东海之滨,从长白山的茫茫林海深处到南海的哨所,每天都在发生着“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千千万万“舍小家”、“顾大家”的军人和军人的家庭,才换来国家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时代,因此“小家”与“大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不能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二、摆正“小家”与“大家”利益关系的位臵

“小家”与“大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军人应该如何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利益关系呢?

首先,要具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就是要有为了国家和军队的最大利益,而甘愿放弃牺牲自己的小利益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翻一翻中国的历史,你会看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昭君出塞,为国家安危身赴异域;岳飞“精忠报国”,舍家别亲,奋战疆场。翻一翻军队的历史,你会看到,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和平和解放,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用满腔热血和青春年华推动着中国革命前进的车轮。在和平时期,我军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在保卫祖国边疆的作战中,战友们忍受酷暑,严寒,蚊虫叮咬,以苦

为乐,以苦为荣,写下了“碧血洒边关,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身居猫耳洞,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的豪情壮志,他们的博大情怀和气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广大官兵更是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许多受灾的官兵抛小家救大家,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洪英雄”高建成、“钢铁战士”李向群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其次,要提倡奉献精神。说到奉献或许有的同志会问道,现在市场经济讲的是等价交换,有偿服务,而部队提倡奉献,不计报酬,这不是有点矛盾吗?其实,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并不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宏观调控的现代化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发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注重效益,强调物质利益的原则,但同时又要求人们在诚实劳动,勤奋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才能获取社会的回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自身利益的满足,没有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社会就无法满足个人的需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军人作为执行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成员,政治上的特殊性决定全体军人必须把奉献作为自觉遵循的规范,军人以奉献原则为宗旨,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同样要有一个富有奉献精神的家庭的支持,而那种把生活目标定在自我欲望满足上的家庭,是经受不起这种考验的,这样军人的家庭也不会是牢固稳定的。(事例)

三、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1、有“思其大而忘其小”的态度

作为革命军人,就是要有为了国家和军队的大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小利益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1976年唐山地震后,唐山籍的官兵,没有一个脱离部队的统一行动而私自跑回家去抢救自己的亲人,而是毫不犹豫地随着部队抢救其他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

宝贵的生命。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法卡山、老山前线的战友们长期蹲“猫耳洞”,忍受着酷暑、潮湿、蚊虫叮咬,其艰苦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上甘岭”,但他们却为了祖国领土不被侵犯,视苦为乐,以苦为荣,豪情勃发:“碧血洒边关,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身居猫耳洞,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从这些战友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军人“思其大而忘其小”的博大胸怀和气度,尽管他们也有着深沉细腻的情爱和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也向往着与父母妻儿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但当现实要他们在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无条件地选择了祖国利益。这就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高尚的牺牲精神。

2、要把无私奉献作为军人家庭的基本道德规范

无私奉献是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有一年,《炎黄春秋》上刊登了一篇专稿,叫做《世界屋脊有一群军人》。这篇专稿中有一节题为《写98封“劝降信”的妻子自己“投降”了》,讲的是青藏高原汽车某团副团长陈文耀夫妻的事。陈的家乡即开放城市兼侨乡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和他同时入伍的两个同乡战友复员后,一个在街上摆摊,一年轻轻松松赚个一两万;另一个在建筑队开车,不几年就盖起了一幢小楼。陈文耀的妻子沈丽萍是位归国华侨,饱受分居之苦。因此,妻子劝他早点转业回家。当地几家企业都向陈敞开了大门,欢迎他这样的实干家。他也可以到国外去经商,弄得好会很快成为一个富翁。三番五次写信,一封、两封、五封、十封,不多久便写了九十八封“劝降信”。但陈却全然不为所动,他向妻子施行了“反劝降”,讲事明理,晓以大义,既讲工作、生活的甘苦,又讲军队建设的需要,最后向妻子发出请求:“你来高原吧,这里需要我,也需要你!”妻子终于“投降”了,她的九十八封信没有拽回他,他反而把妻子从开放城市拉到了青藏线,在昆仑山下安了家。

3、既要服从“大家”又要兼顾“小家”

“小家”服从“大家”,并不是只要国家、集体利益,不要个人的小家庭利益,而是把“小家”和“大家”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顾“大家”的同时,适当照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而是正当的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不反对军人建设家庭,而且通过拥军优属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军人的家庭排忧解难。因为“大家”的繁荣富强,归根到底还是让每个“小家”都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作为我们军人,在服从“大家”前提下,尤其是和平时期,兼顾一些“小家”利益,尽到为父、为夫、为子的责任,也是应该的。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军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应当集“有志者”与“有情人”于一身。一方面,军人应有志于保卫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宁;另一方面,军人又是有着“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兼顾一些家庭利益。如经常给亲人写写信;在爱人、孩子生日或其他纪念日时,买些小礼品,托物寄情,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经常给家里寄些钱去,在经济上给予补偿;每遇探亲,多干点家务活等等。农村籍的同志,在工作允许情况下,尽量把探亲假安排在农忙需要劳力的季节。某部一位参谋家里承包了三十余亩责任田,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产量总上不去。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翻阅报刊杂志,注意把一些有关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经验摘抄下来,以此来帮助指导家里科学种田。一年夏季,正值小麦灌浆时,他看到报纸上介绍一种“催宝素”的肥料,对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明显,就及时写信告诉家里,家里人马上买来撒在田间,当年亩产就比往年提高近百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用知识帮助家庭致富,可以说是“大家”和“小家”两兼顾的范例。

当然,照顾“小家”要有“度”,尤其不能因为顾小家而淡漠了事

业。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叫做“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如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确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可以有所成就的人,仅仅是由于受了妻子儿女之情的羁绊,半生的事业被似水柔情所吞没,诚属可惜。“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把“小家”的幸福融于祖国的安宁和兴旺之中,那我们就能既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又能获得家庭的幸福和欢乐。

战友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和失败有时只是一步之遥,跨过去也许是鲜花和欢笑,我们千万不要放弃这最后的一步。扬起理想的风帆,正确处理好“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把个人、家庭幸福融于祖国的安宁和兴旺之中,那么我们既能在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奋斗中建功立业,又能拥有家庭的幸福和欢乐。

思考与讨论: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2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作用的。阅读是理解与吸收的过程,写作是理解与表达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吸收,才能使学生的表达更加有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写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如,指导学生多读名篇佳作,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让学生在背诵中体会文本的优美;在课外,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配备摘录本,把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丰富词汇量。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的指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练习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作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从而使语言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

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如,学生学完“眼花缭乱”一词后,教师问:“‘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呢?”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有的说,柱子上刻满了金花彩画;有的说,金花彩画颜色多而美;也有的说,金花的形态很多很美。教师进一步诱导:“同学们,你们有过眼花缭乱的时候吗?”学生有的说,前天,和妈妈一起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看得自己眼花缭乱;有的说,每年春节,大街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看得自己眼花缭乱。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的说,就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

2. 指导学生模仿学过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1)连续结构段,是指按照先后顺序将段中的几层意思,依次写出来,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如,《大海的歌》《雨中》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紧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以《我的周末》《我学会了炒菜》等为题进行仿写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理清思路,合理安排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完后修改完善。

(2)并列结构段,是指对所要描述的事物,根据不同的角度从几个方面来写。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这种结构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以《我的卧室》《漂亮的书包》等为题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段,是指写某一段话时,先总写一句特点或感受等,再具体进行描述的一种结构段。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

(4)概括与具体的结构段,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二是先具体写后概括写。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概括与具体结构段,通过理解、复述、背诵等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断,再要求学生仿写,把一段话写具体。

3. 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或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篇3

【摘要】

社会在不断发展,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幸福感,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效率与公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当今社会,我们要树立全面效率观,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有两点:一是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二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关键词】

正确处理 效率 公平

要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效率与公平。“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①

一、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自此正式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表述。但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在不断扩大,1985年为0.24,1991年为0.282,1995年为0.434,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3年为0.447,2004年达到0.469,这既超过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美、英等发达国家;二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由于更多地考虑效率问题、考虑经济建设,从而导致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②

二、原因分析

效率与公平不仅影响老百姓对政府管控社会经济的能力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两者会对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作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效率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将提高效率片面理解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将追求GDP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重投资、轻消费,重数量、轻质量,从而给资源、能源和

③环境带来严重的压力。”

我国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公平问题日愈严峻。“我国目前在初次分配领域诸多不公现象:首先,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其次,初次分配存在着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公平。”④

中国的工资制度包括以下方面⑤:

1、工资等级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从劳动质量方面来反映劳动差别,规定相应工资标准。

2、工资调整制度。其主要内容有考核升级、自动增加工资、考核定级、提高工资标准等。

节选自百度知道

赵锦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广西日报,2009年1月22日.③ 赵锦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广西日报,2009年1月22日.①②④ 参考张维达 谢地 宋冬林,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⑤ 参考百度百科

3、工资支付制度。主要包括支付原则、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处理的等内容。

4、工资基金管理制度。顾名思义。

我国的工资分配基本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一方面,工资制度中的等级制度、调整制度、工资支付制度既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又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这些制度是相对公平的;另一方面,工资制度本身存在不足,工资标准尚未完善,而且工资制度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够被落实。

三、对策建议

以上一些情况不公平的情况明显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良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转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片面效率观,树立全面效率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首先,当我们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我们要知道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实现的物质条件和源泉。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本体,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存在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充分公平的利益和权利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

总之,效率与公平有着必然的相互联系,而且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 第一,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它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初次分配市场中调节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一些金领阶层的工资可以是普通劳动者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是说金领阶层不该有这么高的工资,而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偏低。在如今这个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世界,普通劳动者却过着困苦的生活。一房价为例,普通劳动者辛苦工作一辈子可能都买不起一套房子。市场机制具有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但有时,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所以,初次分配在考虑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

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再分配包括收入税、财产税、社会缴款、社会福利和其他转移收支。

“占社会财富绝大部分的劳动产品财富,都是劳动者们在社会上通过分工协作,改造自然,共同创造的。像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那样自己单独创造财富、独占财富,在当代社会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得到财富。任何人的财富生产,都必然要包含着别人对他的支持和社会对他的保护。因此,任何人通过市场交换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都应受到依据通过民主制定的法律和政策的调节,反对少数人通过政治权利或财产所有权对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就中国正在经历的体制转变过程来看,市场交换本身还会存在更多局限性。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利益与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改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也会使一部分人受损;使一部分人受益较大,也会使一部分人受益较小。不管向市场转型的长期效果如何,短期内,它总会引起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失调和一部分人相对收入降低的剧烈波动。东欧和前苏联在这种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少数人暴富,多数人经济收入恶化的现象。在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也会出现社会阶层的大分化、大改组的重构过程。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的存在,会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失落感,产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敌视,如果这种情况扩大到社会范围,就会变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通过政府干预等调节手段,防止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促进财富公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扶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⑥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再分配的积极作用:一要加强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二要使再分配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三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在当今社会,效率与公平对于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公平,对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也会令劳动者丧失对社会的信心。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艰巨的问题,考验着中国政府和关心中国发展的人们。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4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未将合规风险管理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现象。金融企业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有些营业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银行合规经营风险。这对业务健康持续地发展十分不利。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发展并获得效益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本所在。但发展、效益总是与风险共生相伴的。因为与其说银行在经营货币,不如说银行实际上是在经营风险,银行就是凭借高超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艺术来获取远比一般行业要丰厚得多的收益的,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是伴随着对风险的分析、评判、监控、转移、分解等处理方式展开的,风险始终伴随市场而存在,要开拓市场就必然要承担风险。

风险防控和业务拓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互为表里的。银行就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道路状况是银行的经营环境,刹车和方向系统是风险控制和管理,车速是业务的拓展,只有在刹车和方向系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才能提高车速并安全行驶,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颠覆的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没有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业务拓展带来的收益将是不确定的。财务报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变得好看,但经营成果实际上处于不确定状

态,埋藏着风险隐患,一旦引发,今日的盈利明天就可能变成亏损,甚至带来灭顶之灾。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我认为,在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任何业务拓展都是盲目的,是一种赌博,走上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其次,我们应该懂得,风险管控本身就寓于发展的范畴之中。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将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上获得优惠待遇,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覆盖要求减低,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进行业务拓展;反之,若风险管理能力达不到监管要求,则必须缩减业务范围或规模,以增强经营风险的资本保障能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水桶原理,围成水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着水桶真正的盛水容量。对于邮储银行而言,与国内外先进银行比,我行在营销渠道、技术支持手段、品牌知名度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和手段、风险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较而言,后者的劣势更为明显,这恰恰是对我行发展起关键性制约作用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着当前能够打造的“水桶”的容量。

再者,我们应当理解,现代意义上的业务拓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其质的方面,量即使没有增加,但质变好了就是发展。风险控制的主要落脚点就是要抓质的方面。如果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不注重风险控制,市场拓展就不能保证是有效的增长,增加的部分相当多地就会变成不良资产,业务规模越大,损失越多,包袱也就会越背

越重,使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底不断被侵蚀,从而失去发展的后劲。

此外,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风险管控是银行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超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增进

银行稳健、安全的形象,提高信誉度,吸引潜在的客户,促进业务的拓展。最近发生的小额信贷业务被停牌的事件就值得我们深思。假如,贷款追不回来,逾期率居高不下,我们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收益利润,更致命的打击是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稳健经营的形象大受影响,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受到怀疑。试想,有谁能放心地把钱存到我们银行来?又还有谁愿意使用我们银行的其他业务呢?那么,我们原来雄心勃勃的业务拓展计划就会落空。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5

郑功成

《 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01日

07 版)

在我国,国计民生是一个固定词组,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古代先贤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突出强调了民生维系天下安危,并将其作为最高道义责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将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治理发展进步的方向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真谛。

我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已形成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下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目前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约8000美元,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居民生活正在总体小康基础上奔向全面小康。但毋庸讳言,过去一段时间,在社会财富分配与公共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增速曾长期低于GDP增速,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在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中稳步向前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提高。在教育领域,通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与乡村教育以及健全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性。在就业领域,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3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均达1300多万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收入分配领域,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持平,2014年、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社会财富分配向民生倾斜。在社会保障领域,低保、养老金、医疗保障水平等持续提高,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摒弃,环境恶化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近4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的幅度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一个良性结果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内需的贡献率达到110.4%,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最大引擎。这正是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澄清关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认识误区

当前,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做大财富蛋糕可以自动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政府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对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对经济发展有害无利。这种看法似是而非。事实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 2 陷阱”,主要原因并不是财富增长或财富积累不够快,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未能处理好财富分配问题,导致民生领域问题重重,最终丧失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这启示我们,唯经济增长的发展取向虽然能在一个时期带来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但会导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社会不稳定,最终又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又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维护公平。

误区二:有人把民生问题等同于温饱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对于改善民生的美好期待和迫切愿望。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现在则习以为常。又如,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上升到2015年的40%,教育事业发展之快在当今世界无出其右者,但人们对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等的呼声仍在日益高涨。再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造了全球最多的就业岗位,数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但人们的就业需求全面升级,不仅要求增加就业数量,而且追求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可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已进入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如果抱着民生工作就是解决吃饱穿暖问题的陈旧观念,就会对民生诉求麻木不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误区三:有人认为,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前应防止患上欧洲国家的福利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 改善民生的关系,就不会患上所谓“福利病”。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保障改革滞后,曾经出现过众多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的现象,结果导致社会不安全感上升、消费不振、企业库存增加。1998年中央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的重大决策,大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保障了人民生活、提振了社会信心,而且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持续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形成了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良好态势,与低迷的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只要坚持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坚持三条重要原则。一是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源。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良性循环,我国经济才能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二是坚持福利水平与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防止因民生建设滞后或超前而损害经济发展。既不能只重经济增长不重民生改善,也不能透支社会财富而使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应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结合。没有共建就不会有共享之财富,没有共享也不会有共建之动力。只有形成人人参与建设、普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劳动能够致富、付出就有回报的制度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因此,应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目标。

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正地惠及民生。“更多”,就是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势头,实现并长期维护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更好”,就是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人人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状况,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回报,确保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同时抑制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更公正”,就是让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当前,应特别注重兜底线、补短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应努力把改善民生融入经济发展,将民生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以及文体、旅游、休闲服务等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都有着巨大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既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又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效对接,值得大力发展。

抓住重点,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步入法治轨道。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是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与时俱进地做好工作。当前,应着力维护教育公平、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分配正义、健 全社会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居民实际困难和满足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还应将提供稳定安全预期摆到重要位置,防止出现社会成员因生活困难和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入绝望的情况。为此,需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建设步伐。例如,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具有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并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重要功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定型并步入法治化发展轨道;平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作为新时期的民生诉求,必须有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包括工资正常增长、社会保障强制参与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等调节社会分配格局的举措,都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等等。可见,让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是新的发展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重大任务。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6

一、什么是预设和生成

预设, 是预测与设计。教学中的预设,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 对课堂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设想与安排, 是教师对学生可能经历的过程或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预测和假定。

生成, 是生长和建构。教学中的生成, 即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 是指课堂中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由教师灵活地调整, 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1. 预设是课堂的生命基础, 生成是课堂的生命活力。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 是一堂好课的生命基础。课堂上每一个看似无意的精彩, 都源自长期的精心准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充分的预设, 才能让课堂展现和谐灵动的美丽。但是, 即使预设再充分, 教师也无法预计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理想的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科学预设、动态生成的, 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编者的多元对话, 是充满生命活力,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

2. 预设为了更好的生成, 生成又丰盈了预设。

有了充分的预设, 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 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 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 才能收获许多生成的精彩。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生成是针对预设的某些局限和不足的修正、补充与超越。生成使预设的目标更加多元, 生成使预设的过程更加丰盈。

3. 预设和生成既是矛盾的, 又是统一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对预设性课堂教学的批判并不代表要放弃预设, 对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肯定也不意味着只要生成不要预设, 关键在于如何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共存。一方面, 通过预先设计来突出教学目的;另一方面, 通过动态生成, 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 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 应该以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为最高境界。

三、正确处理语文课堂预设和生成关系的策略

1. 改变认识, 打破常规。

(1) 改变对教科书的认识, 不再把教科书看做“圣经”。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载体。”因此, 教师应该突破教材的束缚,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而不是成为教材的奴隶。要做到既遵循于教材, 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 又要跳出教材。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的开放性, 唤醒学生的表现欲望, 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 给予他们自由表现的空间, 还学生一个美丽、新奇、充满灵性的世界。

(2) 改变对教案的认识, 不再把教案看做不可更改的程序。钟启泉教授曾经指出, 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 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 若要把戏演得精彩, 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所以, 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 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 甚至大胆的创造。

(3) 改变对学生的认识, 不再把学生当做“解题的机器”和“等喂的鸭子”。而是把学生视为与教师平等的“人”看待。学生是等待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与学生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与学生一起感动、体验、成长, 成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支持者。

2. 科学预设, 弹性留白。

不可否认, 课堂上充满了不确定性, 很多事情你都无法预测, 但这不并等于预设没有用处或不要预设———恰恰相反, 这正好说明了预设的重要性。成功的教师不是不要预设, 而是科学预设。所谓科学预设, 就是说这种预设必须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此刻的预设, 主要指教学设计, 通俗地讲就是备课。在他们走进教室以前, 他们会在备课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目的并不是要把教案详细到每一个环节要花几分钟, 哪一个问题由谁来答, 而是立足于宏观设计, 着眼于动态生成, 在头脑中虚拟出一个课堂, 并猜想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 事先预备好种种应对的策略或方案, 并给教师自己和学生足够的留白,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 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

3. 因势利导, 促进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 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用“心”施教, 紧紧抓住这些教学契机, 捕捉生成火花。四两拨千斤, 把它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 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

如一位教师在导入新课后, 刚要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发现粉笔盒里的白粉笔用完了, 只剩下几支彩色的粉笔, 他灵机一动, 微笑着与学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 通过预习, 你们认为题目应该用哪种颜色的粉笔来写最能表现济南冬天的特征呢?

生:我认为应该用红色。因为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 而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很温暖;山上的雪也是粉红的。

生:我喜欢用蓝色。因为冬天济南从天上到地下, 自上而下全是蓝汪汪的, 像蓝水晶。

生:我觉得要用绿色。因为冬天济南的水是绿色的, 生机勃勃的。水藻也是绿色的, 它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

这位教师及时巧妙地捕捉了没有白粉笔的突发的教学契机, 并开发为隐形动态的课堂课程资源, 把学生的兴趣提升到了至高点, 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拓宽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4. 鼓励质疑, 激发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7~9年级) 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 作为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 而要做到“激趣、启思、导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问题则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黄宗羲说:“读书始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后, 疑渐渐解, 以致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 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 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 要使学生“有疑”, 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 而愿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为此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 一是不迷信古人, 二是不迷信名家, 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 一是欢迎质疑, 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 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 一是允许说错做错, 二是允许改变观点, 三是允许保留意见。唯有如此, 学生才愿意质疑, 敢于质疑。

此外, 教师还要善于听取不同声音, 多元生成。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往往是多元的。教师不应被教参左右, 而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标新立异”、“另辟蹊径”, 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教师则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以自己敏锐的目光、丰富的学识、科学艺术的应对, 捕捉和促成了动态资源的生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

总之,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预设, 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 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生成, 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预设, 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科学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碰撞的思维、智慧的火花, 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气息与情趣。我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彭晓玲.也谈课堂教学的预设与成

[3]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7

一、坚持创新创优,在主动谋划中增强保障发展能力

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集聚产业、创建城市是加

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土资源部门要着力在“两创三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保障发展的能力。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家把“保护”与“发展”作为同一首歌来唱。二是创优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工业园规划紧密衔接,使规划成为引导项目、促进项目落地的好规划。三是优化计划分配。根据各地gdp、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引进等“四项指标”综合核算,分解下达年度用地计划,逐步从“平均分配”向“项目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四是优选建设项目。在项目选择时突出“四个优先”原则,即规模优先原则,优先安排规模大和企业注册资金大的项目;速度优先原则,优先安排前期工作成熟、项目手续齐备、开工建设快速的项目;质量优先原则,优先安排对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项目;强度优先原则,优先安排投资强度高、集约用地好、占用耕地面积小的项目。五是优先保障重点。对直接投资500万元美元以上项目、内资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符合全市六大产业的重点项目,实行集中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做到重大项目保障供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集约用地。

二、坚守耕地红线,在严格管理中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我市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实践证明,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保护生存空间、保证粮食安全是国土资源部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提升基础工作为基点,促进基本农田保护规范化。全面推广基本农田“一制两网三牌四化”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即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基本农田管护人员网络和基本农田资料信息网络;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标志牌和警示牌;实行基本农田管理网络化、手段信息化、监督社会化、资料规范化,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5%以上。二是以增强监督力量为支点,促进保护责任社会化。市、县、乡、村、组、户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国土资源工作特邀监察员,在乡、村、组聘请土地协管员,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对违法占用耕地案件进行公开曝光,构建“大家管地,大家用地”的共同保护责任机制。三是以完善规章制度为重点,促进保护措施长效化。健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联合执法三项制度,坚决将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节约集约,在开源节流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对土地需求的迫切性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对立矛盾的关系,这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做到依法依规供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有效供给。一是从闲置土地入手“寻”增量。对辖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采取限期开工、依法收回、征收闲置费、重新出让、腾笼换鸟等五种方式,着力盘活闲置土地。二是从发展空间入手“拓”增量。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向空中和地下发展,通过平房改楼房,建多层厂房,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实现增资不增地。三是从招商项目入手“赚”增量。从招商源头入手,力求引进占地少、技术含量高,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项目,以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四是从财税政策入手“挤”增量。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用经济杠杆引导新建项目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五是从项目监管入手“逼”增量。积极探索批前审查、批中会审、批后跟踪、建后验收的全程监管机制及批后土地跟踪评价制度,对圈而不建、土地集约利用不达标等项目,明确退出、收回和处罚机制。

四、坚持农业为本,在造地增粮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我市是江西省粮食主产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扎根于打好农业基础,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在资金来源上,采取向上争资、引进资金、农民投劳的办法,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在造地项目区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荒山、荒滩和荒地,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特别是“空心村”整治,抓好江河洪水、地质灾害等灾毁耕地复垦,整治废弃矿山等方法。在规划实施上,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治理荒山荒坡相结合,与旱涝灾害防治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项目实施前,认真做好项目区土地

权属调查,并在村组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再予以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田闲、人闲的季节施工,尽量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在项目实施后,及时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变更登记等工作,防止土地权属纠纷发生。

五、坚持统筹发展,在城市创建中绘制农村美好蓝图

在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开展“空心村”整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8

石寨铺镇中心小学 张念恒

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的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尊重教师的尊严和品格。校长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而不能只把教师视为未来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教学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大多属于比较典型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教师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当前,不尊重教师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讽刺和挖苦,对教师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校长是领导与教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学校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学校关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校长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关于教师观,要明确下列观点:1.教师渴望独立与自主;2.教师主动发展的心愿是强烈的;3.承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大小之分,多数教师是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4.教师具备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能力;5.教师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其特长各有所别;6.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应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处理好严格要求教师与尊重教师的辩证关系。严格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第四,校风民主、平易近人。校长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接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敢于和领导辩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尽可能同教工代表商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

二、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工作效率。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领导主动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对领导的信任。教师信任领导是有条件的,其一,校长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所谓奉献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敬业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两种精神,校长才有可能成为水平高、能力强、教师信赖的优秀领导。其二,校长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教师敞开着。如果校长的心灵对教师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教师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校长,更不可能与校长交朋友。校长应该经常同教师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教师信任了校长,才会接近,才会和校长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校长交成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校长与老师之间,才能缩短教师与校长之间的距离,才能增强教师教好学的信心。校长不要吝啬自己对教师的爱,因为来自校长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

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作为被服务者的教师要尊重作为服务者的领导,同时领导要扶持和爱护教师,二者相辅相成。从职能上讲,校长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看,校长行为决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衡量和评价校长决策水平和能力的标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校长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领导效果。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只有把教师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也是现代教育对校长提出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四、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校长应该勤于钻研,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能力。“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第二,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中,校长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教师的楷模。校长许多高尚的品质,如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校长要逐步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指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指导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校长工作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一般地,能力强的教师,自信心就强,能力差的,则往往缺乏自信。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教师教学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强。另外,强烈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又会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勇气。只有参与,才能发展能力,才有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信。第四,强化教师人格建构意识,促进人格结构不断完善。人格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由于其人格要素的心理倾向、品质以及要素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教师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塑造与改造,使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心理活动和谐、均衡的心理系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9

一、节目选题主流化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选题的把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有正确的选题, 选题错了, 全盘皆输, 所谓导向、价值观都谈不上。电视节目选题和嘉宾必须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北方》栏目一直以来不受低俗之风影响, 对那些虽然可以吸引大众眼球但没有积极意义的选题, 诸如包二奶、未婚先孕、精神病人各种怪异行为的选题, 坚决抵制, 将低俗之风扼杀在摇篮中。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 《新北方》在选题上做了策划突破。一是新闻导向上, 从简单的迎合转到引导, 即通过节目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民生节目成为社会帮扶和个人励志的纽带, 向观众提供积极健康、趣味盎然而又没有污染的“绿色民生”节目;二是报道内容从关注鸡毛蒜皮的“小民生”内容转到抓取公众关切的话题的“大民生”范畴, 提高民生关注点, 从关注一户一家转到重点关注一批人、一类事;三是展示生活中的亮色, 展现平凡人的故事里所包含的感动, 鼓励受众励志向上;四是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帮扶, 从而打造一个社会和谐帮助的窗口。

二、节目制作规范化

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是多兵种立体作战, 环节多、交叉广, 这就要求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具体任务要落实到人, 责职分明。具体到主持人的服装、发型、表情、画面的选择, 以及字幕如何使用等等。

以辽宁广播电视台《今晚博客》栏目为例, 不仅从选题上严格把关, 杜绝低俗无聊的话题讨论和传播。同时还充分利用自身谈话节目的优势和特点, 与屏幕低俗化和审丑倾向做斗争, 维护屏幕的纯净。前几年, 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当时出现的“芙蓉姐姐”“木子美”进行大肆的跟风炒作,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今晚博客》栏目不仅没有参与炒作, 反而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 邀请传媒领域的专家、社会学者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如今二人转剧场蓬勃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 剧场中也不乏迎合部分观众低俗趣味的表演。部分媒体甚至把这样的表演搬上了荧屏, 靠这样的手段提高他们节目的收视率。面对这样的状况, 《今晚博客》栏目依托自身的优势, 专门针对这个现象策划了四期大型节目《百姓喜乐会》, 通过这些普通百姓的纯朴的表演、朴素的语言, 告诉和引导观众什么才是真正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 什么样的节目才是雅俗共赏, 才更能赢得观众。

辽宁广播电视台《正在行动》栏目在日常节目中一直格外注重各个生产环节, 严格预防和控制低俗之风的出现。栏目极为重视节目的品质和导向, 每一期节目都必须找到积极、健康、和谐的落点, 坚决杜绝庸俗、低俗的倾向性出现。

三、严把节目审看关,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程序

编筐编篓都在收口, 节目审看是整个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关口, 它的作用类似于足球守门员, 一旦失误, 出现的问题不可弥补, 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民生新闻节目, 不涉及社会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北方》栏目针对这样的选题, 严格按照三审原则, 对稿件、成片进行严格审看, 使片子向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引导, 避免低俗和消极情绪的出现。比方对一些企业厂家的产品质量、污染、拖欠工人工资等问题, 在报道事实后, 也会进一步跟进, 对积极改正的做法也进行客观报道。

同时在严格审看的基础上, 进一步规范各类节目的选批, 采访安排, 层层把关, 落实责任。日常性选题和采访安排报频道领导审批, 涉及重大、敏感问题如重特大刑事案件和突发事件, 要报主管台级领导审批, 并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节目制作过程中, 更是严格遵守三级审查制度, 通过层层把关, 严格控制报道中出现的低俗化倾向, 确保节目健康绿色播出。

四、政治、业务学习常态化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篇10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着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之先。人们有一个共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要明确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所以,做好家庭教育,意味着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夯实基础。二是它的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孩子要成才,必要的条件是应该具备积极的、向上的、坚韧的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同时要有一种较强独立生活能力。家庭教育就是通过大量的生活实践,培养孩子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的种种好习惯。只有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才能汇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溪流,集成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江河。三是它贯穿于人的教育的自始至终。所以我们讲的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家庭教育要处理好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是要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打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就是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其次要通过家庭教育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融化在实践中,把做祖国建设合格人才的愿望作为孩子人生的总目标;第三要打好家庭教育的“持久战”,改变“依赖”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被动状态。家庭教育有常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积极主动地、经常地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

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知道:家长会是学校配合家庭教育的好方法。但,当前的很多家长会不是“总结会”,就是“批评会”。而这些“总结”和“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主观看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客观相脱离。还有,不能总是利用家长会请心理专家作报告。因为这类专家的报告侧重于心理学专业,对于家长来说可操作性较差。我们应该清楚:心理学毕竟是一门专业。它在庞大的家庭教育内容中只占较小的比例。二是有些课程设置与家庭教育的实际相脱离。例如,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其危害是影响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孩子母语的基础训练。还有给很多家庭造成了精神负担和经济浪费,同时导致了家庭知识教育、常识教育被搁浅。三是学校有些教师的继续教育滞后于家庭教育的需要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导致很多教师不能较好地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育。一般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范畴去理解,可以收它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外的教育。这个解释是从教育的环境而言的。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抛开教育内容不同,实质上是在三种不同环境中的教育。那么,社会教育如何配合家庭教育呢?当务之急是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家庭教育。因为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事,所以得出社会教育管不了“私”事的结论。我们必须清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个道理。如果说,家庭这个细胞出了问题,社会这个肌体不就是唇亡齿寒吗?二是社会教育配合家庭教育不能是盲目的。因为国家有“十一五”家庭教育规划”。在规划里面,对社会如何重视家庭教育做了明确规定。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一种责任,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保护家庭这个细胞,就等于社会在保护自己的健康肌体。

要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然后才能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利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家庭教育,这也是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的真正目的。

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点心得

上传: 吴晨更新时间:2012-5-26 9:14:2

2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一、学校教育是中心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因此,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外,充分利用班级黑班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拓宽德育途径。如我校本学期开展的“孝行、雅行”系列活动教育在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增强爱国情感、责任意识、成才信心,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中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和各种知识竞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使学生养成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良好品德。

二、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中丰富的情感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这是提高青少年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家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缺乏良策,存在若干困惑与苦恼。在与家庭联系中,发现: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在培养子女成才的观念上存在失误,只重视检查子女各科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有些家长平时过份娇宠孩子,一旦子女做错什么事,总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的艰辛、代价,一心为了养育孩子,孩子不应做出错事,因而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训斥孩子,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借口工作繁忙,平时极少与子女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而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寄托给学校。然而,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如我校一个姓陈的学生,经常迟到,多次缺交作业,甚至于考试作弊。其父母双方对他的教育就有严重失误,一方是过分溺爱怜惜,甚至包庇袒护其缺点错误;一方是过分简单粗暴,经常以打骂代替教育。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请其父母双方一齐到学校,多次与他们座谈,从分析该生存在问题入手,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的不协调造成的严重后果,希望他们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协调一致,才能有教育效果。最后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该学生有了明显进步。这充分说明

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会上,学校应该根据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失误,专题讲述如何搞好家庭教育问题,如:家庭教育如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讲究科学方法;家庭教育应注意能力培养,加强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家长要关心爱护孩子,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等,努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严爱相济的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教育、鼓励应该持之以恒。随着孩子的成长,勤学上进理想的确立,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多鼓励,使其感到自己逐渐成熟了。这样,孩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经受磨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三、社会教育是基础和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社会应在下述三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坚持正确导向。必须理直气壮地弘扬正气,弘扬高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曾看过一份以“中学生的社会意识”为主题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富有冒险精神,但又缺乏艰苦思想。

2、敢于参予和创新,但缺乏主动精神。

3、内心存在自我矛盾意识。

4、缺乏个性,他们对成年人有很大程度上的模仿性。

5、思想波动性大,易走极端化。

6、具有逆抗性,普遍带有反传统心理。

7、缺乏全面、合理性的认识观,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过高估计自己。善于客观待人,主观待我。

8、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又有强烈的自悲感存在。

9、对社会的态度:疾恶如仇,反对腐败,反对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拥护和支持新生事物,强烈赞同并参予好人好事行为。但有时在真正面临问题时又成为一个旁观者。

10、对家庭,普遍有一种过高的要求和不合实际的心理。

11、崇拜英雄、明星、成功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追求时尚,但常常带有盲目性。

12、早恋、吸烟等。

从调查数据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中,我认为,中学生对社会现状和影响程度非常敏感,而且在认识程度上也从单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学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虽然有多半的学生对问题都有积极的选择,但很多问题上近30%的消极反应也令人堪忧,仅从负面的角度分析,至少有四点:对社会快速的发展感到不适应,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影响了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判断;过于现实和人本化,理想与奉献精神淡化;实践能力低,缺乏生存竞争意识等。前面涉及的诸如此类问题成因很复杂,有生理、心理和思想素质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有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素,但社会教育以及学校与社会教育二者关系的脱节是极重要的一环。有人说:现在学校老师把学生教育成才需要一个月,而社会上某些不良环境把学生教育成虫只要一天。“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种说法不管是否夸张,但是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是公认的。现在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由于涉及社会的综合各方面,要消除这些现象有很大的难度,加上学生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质有区别,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异。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存在许多较复杂的现象和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新特征,学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可见学生的成长与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特征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现代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三结合,形成合力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有动力,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不管其作用大小,勿庸置疑,对学生都会有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根据个人的特点,还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的才能,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全民族家庭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可以扬长避短、校内外结合、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极影响。

上一篇:余杭四月原文及赏析下一篇:高沟镇团委换届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