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共8篇)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1

黄桂晶 黄荣怀 张进宝 江新 发布时间:2007-10-29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将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举措。“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等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各类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导原则。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如果说“校校通”工程、“普及信息技术课程”、“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只是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方面的起始工作,那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具体措施的出台,则是国家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

随着不同类型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的逐步丰富,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已经有了众多经验。对于教育信息化必要性与需求的理解也日益深人人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时代更高的教育目标,形成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新方式,促进学校组织的变革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是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最强大的需求。而政府组织、学术团体与工商业三种强大的外部推动力,也造就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难得的机遇。

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持续提升应用能力与效益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其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各方对“高投入、低产出”教育信息化的质疑与不满。

经过几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很多学校设备采购速度大大超过实际应用需求;高性能计算机只被用于简单办公需求,更多时间则是被用于娱乐;价值昂贵的服务器资源仅用于支持极少的访问量,而且管理极为不完善;先进的网络交换机每日流量很低,并经常处于故障状态;学校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合作,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安全、病毒管理没有有效方案,严重困扰应用;计算机教室每周使用时间不超过几课时,形成大量闲置等。这些存在于教育信息化中的浪费行为,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相比快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则要落后得多。一方面,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没有很强的应用需求;另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信息化教育服务相对单一也是制约应用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项目都是当前我国政府为全面提升应用能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然而,要想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困难依然相当严峻。

2.缩小数字鸿沟的挑战

OECD对数字鸿沟的解释是个人、家庭和地区间在获得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机会以及利用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的机会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国东西部和城乡间由于固有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尤为严重。

我国学术界与政府已经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均衡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是社会进行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教育信息化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是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也是发展契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突破时空限制和技术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和农村地区输送,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目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首先需要均衡发展,由于历史积累、地理环境、思想意识、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态势,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数字鸿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进而扩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已经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200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立项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2000年-2003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2001年开始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设立的“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我国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落后状况正在得到改进,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些努力有效地遏制了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的迹象,但数字鸿沟的消除,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助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人们持续不断的努力。

3.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挑战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目标。《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学习型社会基本框架是构建以学习型教育机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为主体,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是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组织,也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现有学校体系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转变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制度安排上激活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

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助力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教育信息化所能提供多媒体、超文本、远程信息传递、虚拟现实等手段让人们看到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潜质。然而,向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迈进的路还很长,数以万计在职人员的能力及学历提升、下岗转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质认证体系的逐步规范等等都需要在更广泛意义上通过教育信息化寻求解决方案。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

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

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

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扩散为主要形式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人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

在国际上,创新扩散是研究教育信息化的一种重要视角,也是一项前沿性的课题。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2)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3)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

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

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呈现的扩展型扩散产生和日趋明显,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征与教育系统的文化特征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信息化的发展日益受到文化特征的影响,推广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设备、软件,还有在教育系统中形成并日渐稳定的理念、方法、模式等文化要素。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播特征。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范畴。文化传播不仅是文化的推广,而是文化的创新与再造,这一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创新扩散理论成为当代传播学发展前沿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以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其扩散过程包含了个体层次的文化吸收与整合(教育者、被教育者接受新型文化、新事物的过程),也包含了由已采纳个体或群体向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扩散。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技术制品的优势并不是影响采纳的唯一因素,受众的差异、决策依据与类型、观念领导者、管理者、组织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创新的扩散。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1)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2)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发布、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

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正步入从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在过去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以学与教的方式改变甚微。创新、变革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重构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技术既可以用来支持和维护已有的(保守的使用、不产生任何变化)、也可以补充和扩展现有的(实现改进和重组)或可以推翻和改革正在进行的(实现改革和创新)。从教学层面看,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和互动。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2

1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今天的教育已不再是人类诞生之初的教育, 更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教育, 它几乎完全湮灭在多种技术的波涛之中。教育的形态会随着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的技术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教育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高涨的水平。每一种新的技术的引入都会带来从教育体制、学科体系、教学形态到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回顾教育的发展历史, 纸与笔的发明使聆听教师的教诲不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途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引入教学之中, 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而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 促进教育的全面变革。正如托夫勒用“第三次浪潮”的形象比喻, 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变革之中。如果人类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用了1500年的时间的话, 而现在社会信息量的倍增用的时间仅需18个月至5年的时间。而在今后不到70年的时间里, 人类积累的信息量是我们今天信息量的100万倍, 信息爆炸冲击着人类社会, 也冲击着我们教育领域。教育必须要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来迎接信息洪流的冲击。因此, 应用多媒体教学和联网学习, 实现教育信息化和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 迎接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对于教育的挑战, 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2

2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3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 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促进他们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 促进了教育多方面的改革与变化:

2.1 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超媒体、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声音、动画、图形以及模拟的三维影像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化、动态化。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下学习, 增加体验, 印象深刻。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带来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主要是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教育的信息化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局限于教室的局面, 使远程教育和个别化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

2.2 教育资源的丰富化。

通过网络可以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联结在一起, 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包括各种教育网站、网上图书馆、精品课件以及电子书籍等等。这种资源的极大丰富化既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终身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是适应教育资源丰富化的保证。对于学生来说, 教育资源的丰富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可以检索信息, 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创造信息, 从而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 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2.3 教育方法的灵活化。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与认知工具, 革新了传统以教师的注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 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正在冲击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出现了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法, 如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真实性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 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实现因材施教。

24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 学生学书本知识, 教学功能只有一个, 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新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它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还要培养品德。两种教学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在何处, 在信息时代, 一切取决于效率, 而教学的效率在于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知识, 具备不断更新知识, 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3 教师利用技术实施教学已成必然趋势。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 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学方式。通过信息的流动把各个要素联结在一起, 并使教育系统由一个静态的系统转向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是教育信息的信源和传播者, 处于教育信息传播的起始端, 是教育改革的动力所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必然要实现教育信息化, 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关键要靠教师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改善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精心备课、周密准备、认真授课来完成。教师是依据课程的专业特点与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来主动、灵活地进行创新和摸索, 从中总结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而在信息化时代, 教师除了具备传统的教学经验外, 还需要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还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 那么广大教师应该是操纵此魔杖的魔术师。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专业化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活动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形式。首先从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说, 不仅关注教师如何教, 也要关注学生如何去学, 即如何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其次, 从教学方法上, 提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最后, 从教学效果来看, 信息技术为评价教学效果提供了坐标和依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教育信息, 制作专业课件提高授课魅力, 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活动中。

4 教育的信息化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进程。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突出反映。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活动、优化教育体制, 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打开了新的通道及可能。其内容涉及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人才培训、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代表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育人旨在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一人类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 使教育的信息化不仅仅要求让作为整体的教育事业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前景, 即教育的信息化将成为推动整体社会信息化继续前进的重要的动力。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根植、受惠、依托于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J].山东电大研究动态, 2002, (6) :34-38.

[2].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6

[3].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第11期

[1]初娜娜, 朱浩东.有效技能[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对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83-02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成互联网应用、智能制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任务。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河南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等方面不断进行着变革,其中最大的变革是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教材多媒体化、活动合作化、资源全球化等,这些变革也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极大的影响。

二、河南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河南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是很高,存在的问题很多:

第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的瓶颈依然是资金问题、专业技术人才问题、政策与保障措施问题,这些都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基础应用仍然存在“重硬轻软”现象,对于学校的核心业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信息化的支持度仍需要继续加强和提高。同时,由于宽带有限,各高职院校正在面临网络、服务器、软件等升级的压力。

第三,目前学校信息化的驱动首先来自于教学要求。涉及教务系统、学生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图书资源利用的应用较多,而在行政、科研、人事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其实际应用效果仍低于师生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科研协作机会、帮助学校师生更好地适应外部变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要少一些。

第四,智能手机、智能终端和微信平台在高职院校学生和老师中的使用已经比较普及,但针对这些智能终端的教育信息资源应用还相对滞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当前不断发展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互结合的水平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审核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专项研究,并最终形成标准统一、可有效推广使用的评价体系。

三、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针对以上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有效利用不断出现的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发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构建实用、高效、先进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开通资金筹措渠道,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高职院校注重应用技术的培养,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仅靠政府拨款,发展势必受到极大限制。目前信息化技术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必须加大政企校通力合作,走出一条多方筹措资金的路子。

1.发挥自身优势,多方筹措经费。

高职院校中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它层次的高等教育。网络已成为知识传播与更新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的地区或社区,利用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演示、仿真模拟、虚拟实训等,面向生产第一线,按规定要求有偿开设一些具有高职特色的网络远程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拓宽高职教育的市场,又能为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筹措经费;其次,在保障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学校的现有资源,比如实训室、机房、图书馆、体育馆等,这样既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

2.校企合作,扩宽资金来源。

高职教育要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既是培养高职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又可争取更多资金来源,保证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3.政府扶持,争取财政拨款。

当前教育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首先应该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给学校划拨专项教育信息化技术基金,做到“专款专用,扶持重点”,鼓励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其次,学校主管部门也应单独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高素质人才,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永远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智力保障系统,因此要加大培养培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1.注重实效,开展技术培训。

为建设一支既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精通信息化技术,又能熟练地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必须切实抓好教师的技术培训工作。要结合学院实际,在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方法模式上进行探索与研究,确保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

2.注重运用,提高实际能力。

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必须与教学实践相关联。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更好支持。将教学实践作为培训工作的一个环节,意在强调培训与教学实践的密切联系。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1.以校园网为核心,加快软硬件平台建设。

首先是要立足实际进行硬件建设,适度超前。硬件设备发展较快,要坚持先进性、标准性、安全性、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体系,形成学校的信息化核心。在相关配套设施上,要立足高职院校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其次是软件建设要实现应用集成,数据共享,最终建立起学校方便操作、数据共享的应用集成平台。

2.建立资源库,凸显高职院校教育教学。

学校应成立由教育信息化技术中心牵头、各部门、各专业人员参加的资源库开发建设小组,要根据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确定资源库建设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精心设计,适时实施,逐步完善,保持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广开渠道,多管齐下。学校资源库若仅仅靠自己开发制作,可能远水不解近渴,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便利条件,采用购买、下载、改制等相结合的方式,多方解决,整合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和资源共享。

(四)建立健全组织考核制度,保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来说,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高效的领导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考核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和谐健康发展。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机构职能。

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层实施的管理体制,从组织上建立起保证教育信息化技术系统工作正常运行的机制,才能保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健康发展。

2.改革领导体制,建立领导组织体系。

学校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决策机构,全面领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负责审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布置阶段性任务,全面管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应用工作。

3.整合重复机构,发挥组织合力。

各个学校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本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统一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机构。明确其基本任务是:运用教育信息化理论和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统一管理原有的电化教学、音像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学设计和院(校)有线电视台等工作。并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重组。不仅要重视硬件的资源整合,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整合,特别是理念上和思想上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机构。

教育信息化技术是河南省高职院校改革的“催化剂”,也是加快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政企校密切合作,拓宽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建设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硬软件平台和资源库,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考核评估体系,保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 瑾.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3期

[2]山东省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_刘成新,硕士论文。

[3]赵思佳;尹婷; 高职院校校园网现状及发展规划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7期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计划课题研究期间产出论文。名称: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主持人:董险峰。编号:16A880024。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篇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选阅读(1):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

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 IT 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新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干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假如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 IT 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定经历“四 i”化,即信息化

集成化

x 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 x 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

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

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 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

信息化

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

采购

生产

销售与客户服务密切集成起来。因此,IT 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此刻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 IT 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 x 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 x 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 x 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能够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 x 带给的廉价的通讯手段,能够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务必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 x 络,而此刻却能够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 x 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 x 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盛的支撑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

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务必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操纵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

客户关联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贴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

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开始步入“创新驱动”阶段,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并倡导学习和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因此,这时就需要引入知识管理(KM)

商业智能(BI)

企业应用集成(EAI)等系统和方法,深入挖掘数据中蕴涵的财富,使得业务更加智能

集成,从而到达一个完美的电子化企业的境地。

不一样管理层次的影响

从表象上看,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为管理带给了技术

支撑平台。而实际上,IT 不仅仅是工具,个性是在 x 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全方位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

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模式转换形态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次中,未来信息技术对于组织变革

业务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冲击最为明显。在组织管理层次,首先是完成了由封闭“孤立”型的树状组织,向开放协作型的矩阵组织的转变;其次是部门间协作关联由静态“部门接口描述”定义,转变为由动态业务流程体系来指导。

“过去,部门员工习惯性地只对本部门领导负责,部门领导是部门间交流的‘瓶颈’。在这种状况下,员工很难主动方便地到本部门以外去寻求资源,自然也就很难以目标导向方式进行工作。过去,部门间协作关联用成文的‘部门接口定义’来约束,N 个部门就要有 N 个接口规范,且不说工作量大

难以定义完整,最主要的是部门经理可能会不顾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而以‘接口规范’为由拒绝其他部门的请求,甚至到了不知道本部门为何而存在的地步。”联想电脑公司副总裁杜建华认为跨地域

跨部门

多层次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组织壁垒,打破了信息资源“领导瓶颈”,建立起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充分发掘专业化协同优势的矩阵式组织体系。

未来企业的业务运作和管理不仅仅在内部透过信息系统整合起来,而且在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上

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传送和交换。企业业务管理架构呈现多维

交叉的趋向,咨询

市场

销售

服务等部门透过内部 x 络和软件相互渗透,共同组成客户为导向的高绩效思维跨团队协作组织;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使得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点对点的嫁接在一齐,并且不断复制,使得不一样企业的电子采购

制造销售

客户关联关联更加实时化和灵捷化,本行业的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效率越来越高,最后,‘价值’透过供应链不断扩散到整个行业和其他行业。

最后,未来信息技术对企业文化已经并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信息时代至少具备两个特征:协同与创新。在传统企业中,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在信息时代,个体将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将主要是资源互动关联,团队将不再是冻结个性的冰窖,而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

软件技术发展对于管理的影响

“我们目前的方向是企业管理软件,主要的目标客户是企业客户,透过应用我们的软件平台和工具来实现管理的效益提高,也会在某一方面带来企业运营模式

商业模式和管理观念的改变。”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强认为这不仅仅仅是一个软件的概念,它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两个方面会对管理软件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的管理架构。一方面,随着 x 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企业内部 x络的管理系统开始满足跨企业

企业供应链或者联合体这种竞争环境下的管理需求,企业之间的信息协同和交流加强。吴强认为目前国内应用的还不多,但是,基于互联 x 的多企业运作的协同的供应链模式会在两三年之后构成一个热潮。

未来的电子商务模式强更加成熟,真正的 B2B 模式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加上 P2P(点对点)的交换,可能是 ERP,也可能是 SCM 等,使得每一个企业的系统和另外一个企业的系统实现对接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务必有协同的标准。这也会要求实现系统对接的企业之间管理体系和架构的同等,必定促使企业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标准。

另一方面,软件技术的开发技术将会有重大的改革,过去的软件开发是功能型的,厂商向客户展示自己产品的功能多么强盛,功能型的软件模式过于固定,不适合个性化的弹性的系统要求,因此,软件必定会向组件化

可重构化发展,就好似有很多零件一样,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组装,正因未来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假如管理模式和别的企业一模一样,那么自己也没有多大的竞

争力,因此对于软件的需求必定有所不一样。

在这种状况下,信息的流动更加快,管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和灵便,流程优化或重组很快就能够达成,节省很多时刻,软件系统也就立即会重新组建起来。

根据赛迪顾问的钻研报告,软件开发

应用环境的简易化将是未来的主要的趋势之一。IT 厂商出于商业和技术利益的思量,各自产品之间构成了差异,计算机用户出于历史原因和降低风险的思量,必定也无法避开多厂商产品并存的局面。于是,如何透过屏蔽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而使技术问题简单化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这些趋势促使企业的内部信息传递更加流畅,管理决策更加迅速,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的交流更加便捷。

国内企业成长比较快,喜爱立竿见影的管理模式,因此对管理软件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且,管理相对成熟后,软件才干进一步发挥作用。软件推进管理进步这句话就应倒过来说,是管理推进软件进步。而且这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软件是管理思想的体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促使软件不断发展,软件只是一个管理平台,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方法。

精选阅读(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新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

物质

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特点,就是它能够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钻研信息的生产

采集

存贮

变换

传递

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 xx46 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

发展最迅速

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能够预见,21 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

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xx 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钻研,其已被突破,到达每xx 个月增加一倍。20 世纪 50 年代,面积为 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 1 个电子元件,此刻则高达 3 万多个。

此刻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立即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

更廉价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

效率的宽带 x,海量存贮器,集传感

数据处理

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潜质。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凶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能够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罗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透过细胞理解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

核自旋

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盛的计算机将要问世,能够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熟悉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能够产生存贮量到达每立方毫米 xx0 万 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能够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

高速度

低功耗

低成本方向发展。

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

小型化

并行处理(同时处理)

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一样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 xx 倍速定律:即每 5~7

年速度增加 xx 倍,体积减少 xx 倍,价格下降 xx 倍,这必须律也立即被突破。

在超高速方面,IBM 的高性能计算机峰值已到达每秒 300 万亿次以上。美国计划在 20xx 年前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从量子理论推出来的极限计算机,其速度将达 xx51次/秒,且内存可达 xx31 比特。

在小型化方面,日本在利用集成电路方面,将一家电视台(包括设备和信息采集存贮)压缩到纽扣小的芯片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他们打算将其再压缩到药片大小,甚至设想将检查设备透过药片置入病人体内,以直接观察病人的病情。

在智能化方面,冰箱电脑里事先存储了你的饮食习惯,零食

油米酱醋等吃完了,它会自动连接互联 x,替你向超市订购;微波炉能够自动下载食谱,只要你事先把买回的鸡鸭鱼肉放进去,它便会在你预定的时刻自动进行解冻,并做成香喷喷的美味佳肴。

这些预测,实际为人们展现了信息技术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说明信息技术离“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x 络向着高级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属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属信息传输技术,在它们各自独立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在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

通信技术普

遍数字化后,这两大信息技术在兼容与共存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在一齐,使信息技术进入了信息传输

处理

储存一体化的‘新时代’,一方面实现了现代通信系统在计算机的操纵下传播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各种通信方式一体化;另一方面,使计算机借助通信线路实现了 x 络化。总趋势是数据

话音和图像三种技术的融合。

计算机联 x 后其发展趋势表现为:

1.普及无线联 x

通信技术与 x 络技术相互融合,进一步发展为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 x。它能够透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 x,而无需电缆。无线保真技术将使个人拥有 x 络通信潜质,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进步。

2.能量无限扩充

x 络的呈现,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了继物质

能源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计算机联 x,个性是 xx94 年因特 x商业化以来,因特 x 带来的 x 络革命的冲击使世人震惊。用美国人的话来形容:变革之大宛如 xx 次工业革命和基督教改革加在一齐发生在一代人之内。因特 x 造就的电子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继陆地

海洋

天空之后争先抢占的“新边疆”,正因,谁在电子空间占有优势,谁就会在 x 络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丰硕经济利益,美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实例。的确,x 络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的能量实现了无限

扩充,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正因,一个设计优良的 x 络能够把联机的累积力量植入每个单机;一部微机所联系的 x 络越大,它的用处越多,力量也越强;上 x 工作时,不是在使用个人的计算机,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无限扩充的庞大计算机。不仅仅如此,未来的 x 络发展是要将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宽带多媒体业务无缝地连接起来,用户能够在任何一个地方用任何一种接入方式,访问全球任何一个数据库和 x 络。同时能够和任何用户持续任何方式的通信交流。另外,x 络将超越地球引入太阳系甚至更远的空间。

3.功能逐步完善

传统 x 络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在 x 络安全

规模

性能

带给的业务潜质方面都存在缺陷,未来的 x 络必将朝着更大

更快

更及时

更安全

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 x 主干 x 核心技术2006 年 9 月正式透过国家验收,这一成果确定了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 x 中的率先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 x 钻研与建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下一代互联 x 主干 x 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四大突破,其中三项属于国际首创,这不仅仅确立了中国在下一代互联 x 领域的率先定位,有了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彻底摆脱了对国外互联 x 要害技术及产品的依靠,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对中国互联 x 产业将

产生重要影响。

下一代互联 x 与现代互联 x 的区别:更快;更大;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

精选阅读(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就像其他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样,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由教育和学习发展的内部需求所驱动的,并由不一样历史时期的学习理论导引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和应用方式。而信息技术领域的每一项重大革新又会刺激教育系统产生新的应用需求并反作用于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历程能够微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因特 x 的应用作为两个转折点,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钻研试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开发应用期,而 20 世纪 90年代后期则揭开了 x 络时代信技术应用的序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简史

(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

xx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计算机驱动飞行模拟器来练习飞行员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

xx59 年,美国纽约城市小学利用 IBM650 计算机帮忙小学习者学习二进制算法被认为是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序教育户外。

(二)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到 70 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开发和钻研 xx68 年,第一台专门用于教育的计算机系统“IBMxx00 辅助教育系统”在斯坦福大学研制成功,使用“课程开发器”编制课程,这些课程被称为课件或教育软件,课件和教育软件的概念即起源于此。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的PDP-1(xx60 年研制成功)被应用于教育中,标志着小型机在教育中的首次应用。斯坦福大学的帕特里克?素帕斯教授对IBMxx00 和 PDP-1 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的钻研和开发工作,被誉为计算机辅助教育钻研的鼻祖之一。

(三)“柏拉图系统”(PLATO)——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方式结合的最初尝试 xx60 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唐?贝泽和查莫斯?谢文合作研制出第一代柏拉图系统(PLATOI)。

(四)微机进入中小学教育以及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推动

xx77 年,第一台微机进入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计算机开始从大型机转向桌面

办公系统。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的明尼苏达教育计算机科学联盟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始超多生产和带给课件,其他教育软件公司也相继呈现,呈现了教育软件出版的高潮。(五)LOGO 及问题解决户外

xx68 年,西蒙?派珀特发明了 LOGO 编程语言,LOGO

和问题解决户外开始。他陆续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建构主义观——“在制作中学习”(六)20 世纪 80-90 年代的整合学习系统

世纪 80-90 年代,在应用计算机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熟悉到在带给计算机辅助教育方面,联 x 系统比单机效益更高。教育技术厂商开始研制联 x 的辅助学习系统,统称为“整合学习系统”。但这些系统那时大多只与带给商的服务器联 x,而不是基于互联 x 的开放式的在线学习,那时互联 x 也尚未普及,因此整合学习系统整体上仍属于前互联 x 时代的信息技术应用阶段。(七)因特 x 时期的信息技术应用

xx94 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x 络的传输潜质和传输速度迅速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因特 x 的应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日益普及。教育界也很快熟悉到因特 x 的教育潜力:支持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实现用户与计算机之间极强的交互功能;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

异地的学习者之间

学习者与专家之间相对跨越时空限制的交流互通活动;带给日益丰富

真实的在线模拟和在线实验功能;支持对学习资料随时

随地的访问等等。因特 x 已经逐步进入中小学校园

实验室,甚至教室,并逐步渗透到学习者学习的每个环节。

二。教育的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发展趋势在课件开发方面

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

x 络教育应用方面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等。对课件的开发,新的发展趋势可主要归纳在对以下四种类型的钻研: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

电子作业支持系统

群件和积件。

(一)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是指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或策略于课件之中。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课件。这一趋势要求课件的设计和开发者务必从新的角度去钻研和探究课件的开发,避开呈现“书本或黑板”搬家现象。可主要思量以

下几个策略的运用:教学模式选取策略

教学资料展开策略

学习信息呈献策略

学习过程操纵策略

人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等。

(二)电子作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具有“及时学习”或“即求即应”学习功能的课件类型。它的特点是将学习置于工作过程之中,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带给所需的知识。这种学习形式既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类课件主要由知识库

交互学习/练习支持

专家系统

在线帮忙以及用户界面等部分组成,要求课件开发者更加重视对知识结构组成的明白和充分发挥计算机交互学习的特点。

(三)群件是指能支持群体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课件类型。基于 x 络,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已不局限于个别化或课堂的方式,完全能够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学,已经建设了校园 x 和联x 的计算机教室,具备了开展群体合作学习的硬件环境条件,但群件方面的开发和实际应用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在技术方法上,群件的结构和形式的重点是要放在对小组学习过程的操纵

管理

学生之间的通讯以及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等主要方面。(四)积件是指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元素或知识单元。利用某个著作工具,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元素进行必须的组合,很快就可构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近几年,我国大多数教师越来越不喜爱直接采纳他人已开发完整的教学课件,而是期望能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来组装成课件。这就为积件的需求和发展带给了很大的空间。此外,x 络教育应用的发展也为积件的需求带给了很大的空间。

二。多媒体教育技术主要的钻研趋势和热点能够归纳以下三个方面:虚拟现实

电子出版物和超媒体技术。那里简要说一下:

(一)虚拟现实是指透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技术。它目前发展的热点包括虚拟学校

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现实系统

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教学软件开

发及出版,以及基于 x 络的虚拟现实系统等。在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虚拟学习环境的建立,使学生似乎处于真实环境之中。

(二)电子出版物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类电子读物。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设备,因此大大促进了电子出版物的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

电子出版物的功能,目前许多电子出版物尤其是电子教科书,采纳了超文本和超媒体等一些新的软件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基于多媒体的电子出版物将会在教育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三)超媒体技术是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 x 络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超媒体是以超文本的非顺序结构为基础,对各类教学信息,如图片

声音

图像以及动画等,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尽管超媒体技术已比较成熟,但随着今后教育信息量的越来越多和教育信息 x 络化的趋势,必定会对超媒体技术的钻研提出新的要求。

三。x 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热点主要有:远距离教学

x 上学校

校园 x 和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

(一)x 络远距离教学是指透过因特 x 或局域 x 实现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课程传送和教学,这种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务必体现双向性

实时性和交互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 x 络远距离教学应用的钻研重点就应是放在:x 上课件开发平台的钻研

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

课程的设置

新教学模式的探究

教学和学习质量的评估方式以及通讯交互方式等主要方面。

(二)x 上学校是指将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搬上 x 络,而不是仅有几门 x 上课程和部分教学资源。作为一所真正的 x 上学校,学生除能够在 x 上直接了解该校的全部信息,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在 x 上实现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进行入学报名和注册

付费

学习和实践

查阅资料

考试

获学分和学位等。目前在我国,包括世界范围内,真正好处上的 x 上学校能够说还没有,但它却有很快的发展趋势。

(三)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是指基于 x 络来进行群体或小组形式的学习。对这一学习形式的钻研趋势和热点是如何进行群件的开发。它包括群件结构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篇5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简要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对策,进而提出健全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硬环境和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加强实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对策。指出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出实现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一般途径。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教学信息化;趋势

教学信息化是指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教师借助教学媒介(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组织起来的系统过程[1]。教学信息化的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观念、运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从而拓展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求 “把教育信息化纳人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2]。近年来,教育部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不仅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2]。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校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在承担大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发回来主要作用,高校实验教学与理论课教学不同,受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推行实验教学信息化有一定难度。实现和推行实验教学信息化似乎更难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理念和手段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有力支撑。为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高校优质实验资源共享、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相关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对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高校校园网覆盖和接入速度均大大提升,访问互联网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室设备价格大大降低,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极大提高。多媒体电脑、上网本、智能平板等计算机终端形式日益多样化且价格低廉,广大师生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逐渐使移动教学成为可能。另外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精品课网络资源和优质的视频公开课。

1、实验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验教学得到了普遍重视,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概念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展到了经济与其他科学领域;实验教学成本大大降低;信息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实验教学。

2、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部分教师过于担心课件知识产权,不利于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不仅反映在学校之间,甚至在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之间也存在。

3、硬件建设与教学需求脱节。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中过于追求高标准,没有认真考虑教学实际需求和用途,导致硬件建设投入性价比不高。有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很少使用造成较大浪费。

4、教学管理制度制约。教师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这无疑要占用教师的时间。但课酬计算、职称评定等管理制度并未考虑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工作,这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5、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所遇到的瓶颈看,教学信息化基础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保障,从而制约了先进信息化设施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实验教学对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和时间的依赖性较强;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多局限于教材的电子化、CAI课件的制作等;实验教学模式依然陈旧,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实验步骤(程序)、学生按部就班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的方式。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对策

实验教学信息化主要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外因,即动力机制,如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育体制、资金投入、教学的信息环境和人文氛围等方面;一是内因,即执行机制,如教学资源生产的电子化(虚拟化)、传输网络化和应用的共享化以及教学过程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健全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

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氛围,健全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

2、加强硬环境和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软硬件资源必须根据专业和课程教学需求进行合理配置。硬环境的建设方面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宽带网络、计算机的购进和配置。在软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首先必须组织和规范有关教师搞好各种教学资源的生产、组织、传送和利用,如开发各种软件平台、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及教学音频和视频)、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电子文献(包括图书和报刊杂志)的积累和建设。当然,软资源的建设,可以不拘泥于资源的数据量和体现的形式,但应尽量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目标的无缝结合。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要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成为一个重点[4]。实验教学信息化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信息技术;不仅要懂得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还要能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本专业信息化实验教学和其他相关研究;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接受信息环境给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挑战。可见,实验技术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的任务之重。

三、教学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信息化,通俗地讲,就是以信息环境的支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革新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创新举措。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实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方式。

引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实验室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宏观监控、管理透明的建设目标的最好载体。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财物方面的管理水平,缓解各种矛盾和压力,能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发展。将这一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理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6

编者按:

在农业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当前我国的农业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对信息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有多高?本报信息化应用调查小组深入河南、四川等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省,就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以及问卷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在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和超过了1000美元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值得关注的一组数据是: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27.05%下降到2004年的15.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04年的49%,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提高到2004年的41.8%;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的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副产品的商品率近年已达70%以上;农业的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进入到提供食品安全的阶段。

农业专家指出,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为支撑,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具有多元化、多功能产业形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达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能够实现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渗透和覆盖到所有支撑农业发展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中,使之提升到智能化、自动化的更高水平,现代农业又增加了信息化的内涵。

在此次调研中,无论是农业部门的领导还是农业研究的专家,都着重强调,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必须依赖信息化。和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现代农业是一个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大领域的大产业;现代农业采取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现代农业的产品拥有统一、规范的标准;现代农业的参与者是知识型劳动者。现代农业的这些内涵和特点,无一不对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农业经营市场化需要信息内容引导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是最紧迫的课题。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当前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虽然还不高,但市场化水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总商品率达到60%以上,农民家庭经营费用的货币化程度达到80%左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产品市场体系很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农民对市场状况了解甚少,只能“跟着感觉走”或“随大流”。因此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信息化需求并不滞后,对于实用的市场信息需求,已经可以用刻不容缓来形容。据本报信息化调查小组调研得到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40位农民中,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最为强烈,共有232人选择;对农业生产和科技信息的需求其次,有190人选择;对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和专家咨询信息也分别有178人和112人选择。

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在现代农业中,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提供商品供应已不再是农户的基本目的。完全商业化的“利润”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生产完全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

因此,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而要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必须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安排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解决大宗农产品的出路问题;要借鉴工业企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生产要像工业产品的生产一样,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大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的市场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对农业市场相关信息的需求尤为强烈。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农业企业,都迫切需要市场供求、产品价格、法律法规以及专家咨询等信息。因此,农民对信息交流的投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1998年,我国农村每户家庭在生产中邮电通信类消费的投入仅有169元,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384元。

专家指出,农业经营市场化需要信息内容支撑。市场化对信息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及时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必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的大平台,让农民在这一信息平台上获得信息,并且上传需求,实现信息交互。尤其是当前发展的订单农业,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的具体要求,农民或者农业企业按照市场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来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接受调查的农民

表示,在农业市场化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的准确畅通,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规避生产经营的风险,获取更高的回报。

2.农业产品标准化需要信息手段规范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产品的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规格质量都有统一严格的标准,现在发达国家的某些农产品生产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公平、公正交易是现代经济的市场规则,也是引导市场良性竞争的保证。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是公平、公正交易的前提,也是遏制市场欺诈、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保障。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产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要与国外廉价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短兵相接的遭遇战。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逆差。作为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最严重的领域之一,农产品贸易壁垒之争正愈演愈烈,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体现在产品之外的标准制订、预警机制等“高端竞争”能力上,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是“短腿”。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至今约有90%的农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和影响。很显然,现在农产品生产如果再像传统农业那样,不按标准生产,没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检测,且不说价格卖不上去,连市场准入都很困难。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至关重要。

当前,农业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已经成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传统的个体农户显然是难以完成的,目前我国主要推广的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这一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出现了这样一个现实课题,即龙头企业对零散的农户,如何统一组织生产,制造标准化的农产品?最佳的解决途径是依*信息手段来规范。

专家表示,农业产品标准化需要信息手段规范。对此,可以借鉴工业生产中的规范化理念,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通过全面覆盖的大信息网络,采取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企业在组织生产时,可以对单个的农户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指导,明确生产的技术指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全面实时的监控,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长状况和产品数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独立的生产农户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得到准确的解决办法;在最终产品的采集、运输中,先进的信息手段也对市场的整体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生产规模化需要信息技术实现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意义十分重大。考察世界工业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生产之所以能迅速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主要原因是机器大工业能够产生大的规模效益。现代农业要获得高效益也必须走规模化、区域化生产的路子。

由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土地的经营与生产规模太小,在小块土地上难以采用规模化的现代耕作手段,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投入多、产出少,农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等方面。

农村改革广泛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能够适应以人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够适应以机器耕作为主的现代农业,必须坚持长期不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资源条件约束更加刚性地摆在中国农民面前。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使人均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占有量极低。土地等资源流转性差,资源配置不合理,两者均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规模以及较低的收益水平。

那么,能不能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呢?研究学者指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先导和动力,尤其是在我国的现实状况下,在坚持家庭承包制的同时,要实现规模化,更多的是*体外信息交流来组织和管理。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规模化产业的关键。

当前,有关科研单位、大城市郊区和一些省区、农垦企业等,正积极通过信息技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例如,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200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使全国800多个县的700多万农户受益。在北京示范区应用后,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单产提高8%~10%,生产成本降低5%~7%,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60%左右。通过信息化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所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专家表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需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运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能够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农业信息化,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真正成为规模化的产业。

4.农业经济产业化需要信息网络维系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人数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61.6%,从事相关工业生产的占17.7%,从事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的占2.8%,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占3.8%,从事信息服务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占14.1%。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很显然,现代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概念。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而在现代农业中,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农业经营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这些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种形式,它们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开始具备一个新兴产业的各种特征,从农业生产资料到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再进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大流通和涉农综合服务,这根链条上汇聚了全国5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经营大户,240万农民经纪人。对这样一个大产业的管理,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依*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来实现管理和协调。

专家指出,农业经济产业化需要信息网络维系。随着农业经济产业化程度的加深,管理信息化以及服务网络化已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三大产业领域的沟通与协调发展提供了可*的保障。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贯穿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和养殖两大方面,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尤其是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还是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都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

5.现代农民知识化需要信息应用提升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现代农民的知识化是实现顺利转化的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知识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农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现代化。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耕地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农业发展理应主要*科技进步。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知识化的发展阶段,要用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知识化问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当前,要实现现代农民知识化,最主要的当然是抓好农村农民子弟的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像工业的技术培训那样,加强对成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改变目前因农民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单一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现状,进而推进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当前提升农民知识化水平最见效的举措。而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采取信息化的远程教育手段易推广、见效快,事半功倍。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河南省9700万人中,农村人口

占了72.8%。河南网通首先在民权县试点建设接入网,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兴农网、小学远程教育网和金牧阳光网合一,给全县农民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此后,河南网通又在全省推广,为农村搭建了党员干部远程网络教育视频系统,使得农村不仅可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党员进行时事政治形势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信息,对村民传授致富本领,普及科技、卫生、法律知识。农民的劳动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对信息化教育的呼唤更加强烈,“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实现信息村”等标语在河南农村随处可见。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7

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是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一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广大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赛事活动。该赛事活动始于1998年,多年来大奖赛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宗旨。

变化与分析

作为一项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向为使命的赛事,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教学需求不断做出变化与调整是必然的。回顾分析过去五年的大奖赛活动,可以归纳出五个方面的变化。

1.赛事名称变更

从2013年第17届开始,大奖赛名称采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替换了使用长达15年之久的“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新的赛事名称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大奖赛的内涵。这一更名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我国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远不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多媒体教育软件”所能概括的了。

2.比赛项目调整

在保证稳定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的大前提下,五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大奖赛对比赛项目做了很多调整。

其中,比赛项目的改变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扩展性改变,另一类是替代性改变。扩展性改变是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和丰富了项目的内涵。例如,在原“多媒体课件”基础上改为“课件”之后又在“课件”基础上增加“移动终端课件”。原“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媒体表现方式结合,主要用于课堂的教学软件。而“课件”则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移动终端课件是指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作品应能在i 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这一系列的比赛项目名称变化清晰地勾勒出我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变化路径。替代性变化反映出技术应用的变化,如运用Science Word软件制作的电子教案文档产生的Science Word优秀教案设计、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升级而悄然退出,以及2014年新增的“微课”。这些变化清晰地反映和记录了我国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更新情况与发展轨迹。

3.参赛作品数量

大奖赛的影响力和社会参与度可以通过参赛作品的数量反映出来。在过去的五年间,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参赛作品数量持续增长,而高等教育的参赛作品数量呈现下滑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对大奖赛的重视和参与程度相对高一些。特别是基础教育教师参与大奖赛的势头强劲,在2011年的小幅回落后逐年增长,到2014年有一个较大的增幅。

4.获奖数量的变化

大奖赛的获奖数量在五年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获奖人数在逐年增加,尤其最近两年增幅较大。

据统计,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获奖率最低为28.4%(2008年),最高是37.2%(2005年),从未达到过50%。近两年来获奖率增幅较大,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在不断提升,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作品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需要在如何进一步优中选优,如何引导广大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同时尽量避免获奖率持续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一些潜在问题。

5.作品报送与缴费方式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和网络条件的改善,大奖赛组委会对作品报送与缴费方式也适时进行了调整。这一改进,既为广大参赛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赛事活动的组织运作效率,更显示出大奖赛自身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与时俱进。

建议与展望

回顾大奖赛五年间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奖赛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的一面,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以下就项目设置、奖励机制、赛事服务等三个方面的思考对今后的赛事管理提出个人建议。

1.项目设置

比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需要拓展视野高度,采集国内外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对比赛项目进行更新和设置。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符合我国教师当前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2014年新增设的比赛项目“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大奖赛组委会经过研究适时增设了这一项目,在当年就收到了多达523件作品报名参赛,作品数量上仅次于课件、课例两大传统项目。并通过对项目设置的规范,评比标准的制定和专家评审、现场决赛、交流活动等环节,对推动广大教师理解和应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事实上,比赛项目设置与更新的过程也是人们不断提高对技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水平的过程。这就需要大奖赛更加敏锐地捕捉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新动向,发现信息技术的融合性开发给教育创新与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更快速地将新的需求反映在评比指标上,使比赛项目的设置更具时代感,评比指标更具可比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只有比赛的项目和评比的指标都能够跟上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奖赛才能真正起到助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目的。

2.合理完善激励机制

近五年来大奖赛的整体获奖数量和比率都处在上升的趋势,且最近两年提升幅度较为明显。一方面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在不断提升,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2014年整体获奖比率已经接近六成,若继续前两年较大幅度的提升势头,可能会造成获奖比率过高,从而对大奖赛的权威性和含金量等方面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应注意更加合理地控制大奖赛的获奖比率。

而高等教育组中,由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的作品在技术实力和制作水平上与普通高校的作品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结果造成了高等教育组的获奖作品中,普通高校的作品获奖数量和比率偏低,从而影响了普通高校教师的参赛积极性。这也解释了为何在过去的五年间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组的参赛作品数量持续增长,而高等教育组的参赛作品数量却呈现下滑趋势。今后可考虑在保证获奖作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调节,使普通高校参赛作品的获奖比率与总体获奖比率大致持平,以鼓励更多的高校教师参与到比赛中来。

3.进一步提升竞赛服务水平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篇8

关键词:转变;互联网党建;党建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95-2

1 由各自为战向统筹有序转变

国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标准和政策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出台,但是专门针对党建信息化这块一直没有比较系统和明确的政策。各地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也大多是从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及重要领导的论断、批示里寻求指导依据,造成建设标准、推广进程以及覆盖范围与深度上的不统一、不规范。但从近年来中组部出台包含全国大组工网、党员信息管理工程、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等内容的新一期党建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将中央党员教育中心纳入党建信息化工作等做法可以看出,党建信息化工作将逐步走向统筹规划、有序管理的道路,相关的政策规划、通知要求以及对应的管理机构和资金来源都将逐步明确和出台。相信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中,各地党建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大家在平时的党建信息化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形势政策的发展、保持及时畅通的沟通、做到上下一致、步调统一。同时也要注重提前做好有关党建信息化的调研、培训和分工,打下扎实基础、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及优势资源。

2 由独立开发向合作策划转变

各地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开始大多从组织部长点题定调开始,由信息办或远程办具体承担。起初往往是针对某一党务信息系统或党建网站的课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封闭式的开发设计,在研发完成后一般会在内部进行小范围的试运行和测试调整,待系统稳定、数据完整、操作规范之后就在全市或全省的范围内铺开宣传和推广。由于之前采用的是独立选题、封闭开发和内部测试的建设方式,在推广中往往是带有强制性、突然性和风险性,其风险性体现在:是否符合基层需求、调试过程是否完整、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管理人员是否充足、资金保障是否明确等等。因此,往往出现开发难、推广更难和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发生。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丰富,由“闭门造车”式的独立开发模式向“联手共赢”式的合作开发模式转变将成为必然的选择。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其实用性与易用性,只有用得上并且容易用的系统才更受欢迎。其中,实用性来源于最真实和完整的需求设计,易用性则来自于正确、便捷的工作流程设计,而往往最了解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的正是业务科室本身。因此,各地在做党建信息系统的开发时,一定要提高思维角度、避免孤军奋战,要做好与业务科室的沟通与合作,整合力量,共同进行项目策划与实施。同时,在必要时也可借助学院、央媒、科技系统的资源与力量,多方借力共同推进。例如:12371共产党员网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央视网共同主办、重庆干部网络学院是由重庆市委组织部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进行项目建设与管理、南宁的党代表网上工作室是与市党建办合作开发、南宁的党建信息化示范点是与市科技局共同打造与推广的。合力共建、齐抓共管、借鸡生蛋、互利双赢,已成为党建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新趋势。

3 由信息孤岛向资源共享转变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普遍存在点多面广、互不相容的情况,很多同一类型的系统其功能与数据不能互通共用,从而造成兼容性不强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一方面有建设方的归属不统一、发展步调不一致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开发时不考虑系统开放性、兼容性和出于版权保护的考虑有关。但就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来说,随着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资源整合共享将是必然的趋势。在党建信息化项目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将越来越多地出现联合科室、跨越部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情况。信息的最大价值在于交换,党建信息化从“单机系统到党建网站,再到综合信息平台”的普遍发展历程也是一个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的过程。中央“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手机报、共产党员电视栏目”这三个党员教育平台不仅是并行开通,相互之间也有信息融合。目前,共产党员网上已开始挂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相关视频和课件资源,初步实现远教网与党建网的信息共享。同时,全国党建联盟网站的推行也是在为各地党建信息资源整合做准备。特别是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情况下,党建网站要做到更加亲民、便民,不在仅限于提供党建类的信息与服务,需要融合更多科技、民生、教育类的数据资源,打造成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党员群众。

4 由重建轻推向建推并重转变

据调查,只有37%的信息化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42%的在预算内完成,项目完成后满足实际需求的比例则更低。很多项目在建成后缺乏后续的开发与管理,造成系统推广不力、资源闲置浪费、创新成效转化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设与管理不分家造成的。项目的建设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而项目的推广则往往没有专门的团队。建设团队的专业化研发能力很强,但却不一定擅长于做项目推广与宣传。特别是在项目、系统越来越多,基层管理人员越来越忙的情况下,缺乏强有力的培训、监管与推广力度,很容易最终造成项目的失败。从粗放式的建设管理向精耕细作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共识。不仅要注重建设,更要注重宣传、推广与监管。保持信息系统的长久生命力,才能不断推陈出新、转变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助力。

5 由满足业务向服务基层转变

上文提到,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往往从独自开发向与业务科室合作的转变。在党建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各业务科室的基本需求已经满足,信息系统平台的框架、基础功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就应该开始逐步将建设重点转向基层、面向群众。信息平台的作用不应该仅限于满足科室业务的管理与使用,而在于更广泛的基层中的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推动各项工作的作用,在更广泛的人群的使用中树立起口碑和品牌,也更有利于信息平台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同时,当前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需要紧握好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个党的传家宝。党建信息化的手段,正是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公众监督、畅通民意渠道和直接服务群众的有效方式和创新思路。

6 由粗放管理向安全规范转变

从混乱到有序,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在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开拓探索之后,找准方向走上正轨,党建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就将走向规范有序。党建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主要原因就在于党建方面还在官方性、严谨性与保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党建信息化的创新浪潮中,有很多先行先试的做法,这些做法是否严格符合原有党章和条例等法规制度的要求,是否有新的政策通知和理论依据支持,是否能得到严格的安全与风险掌控都还是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得到验证,在经验教训中总结提高,不断修正完善。比如党员/党组织数据管理的网络化、党组织生活虚拟化、网上发展党员、手机/在线缴纳党费等新的党建信息化发展领域都处于探索开发阶段,尚无明确的文件依据与定论。同时,随着党建信息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信息平台覆盖面与使用率的持续增大、系统结构功能的日益复杂,其网络防范难度与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管理从简单粗放走向安全规范是党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是底线,党建信息方面的安全关乎我们党和国家的安全,各地一定要提高重视,在日常的党建信息化工作中按照严格、安全、规范的原则的做好制度建设、分级审核、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大家也可以看到各地因信息安全泄露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的案例是不胜枚举、因此而被处分和判刑的人也是接连不断。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安全防范形势是很严峻的,我们要一方面坚定开拓党建信息化的理念与责任心,同时也要时刻牢记把安全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这都离不开安全规范的管理,也离不开党建信息化建设发展领域中各位同仁们的不懈努力。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2021年先进员工发言稿下一篇:新学期开学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