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推荐6篇)
古人喜欢登高,或登山,或登台,或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了不少名篇。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山必赋,小子歌者何?’”《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而赋可以为大夫。”“登高必赋”或“登高能赋”就成为古代大夫必备的九种才能之一,于是登高与赋诗就紧紧地连在一起。
综合历史文献,可知“登高”有三种情况:
1、笼统地说升至高处。如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写《卖柑者言》的刘基的《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这是随意而登,不指明时间地点。
2、九月九日登高。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着一段传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这则道家的传说显然是要让人们关心家人,要“常回家看看”。后人每至九月九日都要登高饮菊花酒,其内涵也泛化为对亲人故交的怀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称代表。
3、指正月初七(人日)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陶渊明《移居》之二:“春秋多佳节,登高赋新诗。”可见,登高赋诗的佳节,春秋都有。秋当然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春则指正月初七和十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上与登高。”
总体上看,登高历经魏晋唐宋诸代,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而怨春和悲秋则成为主要题材。登高之作的总体基调也必然是忧愁、悲哀、痛楚,具有强烈的悲情特征。其情感内容同社会生活的变化、国家的分合治乱有着基本同步的规律。周秦之际多是亲情之念,如《诗经》中的《东山》、《陟岵》等篇,汉魏之时则偏于乡国之恋,如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杂诗》,唐宋以下更多友情之思,如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确是佳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写亲情之念,乡国之恋,友情之思的作品中往往饱含着作者对社会、国家、人生的忧患意识,使悲情更加浓重。杜甫的《登高》堪称典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诗, 历来评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 瘦劲难移, 沉深莫测, 而精光万丈, 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 前无昔人, 后无来学, 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 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杨伦《杜诗镜铨》评其为“杜集七言律第一”, 近现代及当代很多评家也都各自从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点评,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只意图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 对此诗作论述, 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
此诗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从结构上看, 情、景泾渭分明, 写景似乎只为抒情起兴,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细细品味, 方觉此诗绝非如此简单, 而且作为“诗圣”的杜甫, 写诗的手法也断不会如此平庸。此诗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整体感觉意境高阔深远浑厚, 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给人以苍凉悲壮的美感。
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之上, 仰望:风急、天高, 空谷中传来哀啭久绝的猿鸣, 俯视:水清、沙白, 猎猎秋风中鸟群在低低地盘旋。这里写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 每一种用一个字形容:急、高、哀、清、白、回, 这六个物象就像六个镜头, 表现了夔州江滨景色特有的形、声、色、态。我们可以想象:农历九月, 两鬓斑白、形销骨立的诗人, 独自站在峡口的高台之上, 凌厉的峡风掀起了他单薄的衣衫, 吹乱了他的头发, 面对眼前这灰白黯淡的景物, 他怎能不心中生出苍凉悲壮的情感?陶道恕评论此联:“十四个字, 字字精当, 无一虚设, 用字遣词‘尽谢斧凿’, 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联诗人的视野更为阔大, 他写落木、江水, 用“无边”、“不尽”来形容, 更用“萧萧”、“滚滚”来写其动态的气势, 好比画家的写意, 着意渲染浓厚的秋意, 而这浓厚的秋意, 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悲秋之意吗?悲自然之秋其实也是悲自己的人生之秋。听着落木窸窣之声, 看着长江汹涌之状, 作者心中那人生老大、壮志难酬的感怆恰如这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 充满无限的苍凉悲壮之意。此联作者用大手笔, 写大景物, 读者的思绪也仿佛被这浩大、浓郁的秋色、秋意所浸染, 淹没在这满地秋叶、满江秋水之中, 与整个意境浑然融为一体, 陡然间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所以陶道恕先生评价这一联:“大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这两联写尽了秋景, 也饱含了秋意, 两联28字, 无一秋字, 却处处都在写秋景、抒秋意, 正表现了杜甫诗艺的炉火纯青、手法的不露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用在此处, “我”即作者胸中之情。你看, 他写静景:天高、渚清、沙白, 色彩是清、白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温暖的色调在这里难觅踪影, 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清瘦的水墨山水画, 苍凉凄清, 动景:风、猿、鸟, 也是“急”、“哀啸”、“飞回”, 凌厉、哀婉、低回, 更强化了这种苍凉凄清的感觉, 这种惨淡的色调、低回的旋律无不是被作者内心的色彩所浸染过的, 也正是作者心中之境在外在之境上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作者写峡风之急速, 天空之高远深邃, 落木的“无边”、“萧萧”, 长江的“不尽”、“滚滚”这一系列阔大、雄伟的意象, 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崇高之美, 更显人类在大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无奈, 进一步呈现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悲壮之情。所以我认为前两联看似在单纯地写景, 其实是景中含情, 情寓于景, 是在渲染一种浓烈的悲秋氛围, 这样也使得后面的情更为蕴藉深厚, 更具感染人的力量。
在前两联营造的深厚意境的基础上, 后两联水到渠成, 直抒胸臆, 把心中的苍凉悲壮之情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先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常言道:“久客最易悲秋, 多病独爱登台。”无人陪伴的诗人, 寂寥之中登上高台, 他视通万里, 思接百年, 联想到自己离家万里, 常年漂泊, 独在异乡为异客, 时值季节之秋, 又逢人生之秋, 怎能不和前人一样, 生出悲秋之情呢?诗到此处, “秋”字才被点了出来, 承上启下, “万里”和“百年”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角度, 极言自己漂泊之远、作客之久, 感时多病, 寂寞孤单。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联说:“万里, 地辽远也;悲秋, 时凄惨也;作客, 羁旅也;常作客, 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 衰疾也;台, 高回处也;独登台, 无亲朋也。”这也正与前面的写景互为呼应, 情和景水乳交融。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安史之乱方休, 地方军阀混战又起, 自己又年老多病, 好友一个一个离开人世, 知己日渐稀少, 国难家愁, 怎不让人徒生“艰难苦恨”之叹而两鬓斑白呢?酒可解千愁, 然而此时诗人却百病缠身, 欲“借酒浇愁”而不能, 人生旅程行将结束竟至于“潦倒”, 这种痛苦谁人能解?谁又能解?所以我感觉:此联十六个字力重千钧, 蕴涵丰厚, 有晚景凄凉的感慨、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 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 在此, 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的时空中来展示, 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 具有一种崇高感和悲壮美。而这种崇高和悲壮美又是在前面淋漓尽致、大笔泼墨的景物描绘的大背景之下, 得以充实并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的, 没有前面大场面大手笔的描绘、渲染, 此处的抒情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 格调苍凉悲壮, 具有悲剧一样的震撼力。其实, 秋在人们眼中不一定都能引发悲伤的情感, 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喜秋的诗歌, 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还有王安石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都让人感觉秋天的明净爽朗, 精神勃发。杜甫的《登高》之所以以“秋”为描写对象, 以“悲”为情感基调, 固然是因为“悲秋”历来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但主要还是和他一生的悲剧命运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所谓悲剧, 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从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产生崇高悲壮之美。年轻时的杜甫, 怀抱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积极入世, 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然而却每每不被重用, 遭到排挤、贬谪, 到晚年还要“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竟落得个“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境地, 写《登高》两年多以后, 贫病交加, 凄凉地死于漂泊湘江的小舟中, 他的一生不正是一出让人闻之落泪的人生悲剧吗?此时的诗人仿佛于冥冥之中已料知自己的悲惨结局, 所以他写景抒情都渗透着浓郁的苍凉悲壮的情感色彩,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杜甫》里说:“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 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地炫舞, 他长号, 他哀呼, 唱的越急切, 节奏越神奇, 最后声嘶力竭, 他卸下了生命, 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 神圣的挫败。”正是他“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的炽热情感和国难家愁、仕途坎坷的激烈碰撞, 使得他的一生结局为“胜利的挫败, 神圣的挫败”, 才发出了如此苍凉悲壮的一叹三喟。
总之, 杜甫的这首《登高》所呈现出的苍凉悲壮之美, 深深地打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让人们认识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深沉内涵和独特风格, 它的艺术感染力真可谓是“前无昔人, 后无来学”。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7.
[2]游国恩, 王起, 萧涤非, 季镇淮, 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5.
[3]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 (试用本) 第三册教学参考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7.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是作者站在高台之上,看到、听到的。诗人描写的主要意象有风、天、猿、渚、沙、鸟。风急、快,突出风的迅猛。风儿急急而去,是那样的无情。无人陪伴已觉可悲,连那风儿也好像故意欺负作者,匆匆离作者而去,可以想见此时他那悲苦的心境。天高带给人一种苍凉、空旷感,登上高台的人是何等的渺小。猿呢?作者用啸声,并且是哀凄的啸声。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哀凄之声让人动容,声声刺透他那几近破碎的心。
渚,用“清”来形容,可见洲渚之上草木凋零,凸显萧瑟,传达凄凉之意。沙白,可见岸边白沙漫漫,这冷的色彩,又增一份寒意。鸟,正是没有依靠所以徘徊而不肯离去,就像这时候飘泊无依的杜甫,这只鸟是不快乐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本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落木”用“无边”、“萧萧下”形容。体味诗句,我们似乎看到秋风染得草木醉,苍翠的群山上弥漫着枯黄的叶子,一阵秋风吹过,那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飞下,纷纷扬扬飘落而下,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结。远望群山,好像被黄色染过一样。面对这一切的人自然也会想到人生就像这落叶一样慢慢地走向生命的终结,于是会为年华的逝去、青春的流逝而感到痛彻心扉。杜甫写这首诗时55岁,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那秋风中慢慢飘落的枯叶,正是他漂泊一生的象征。秋风劲吹,无情地把他卷下树梢,他的飘舞因命运不青睐反而变得更加壮美,纵然已经枯黄,他甘愿化做泥土,滋养着大树,融入那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长江”用“不尽”、“滚滚来”修饰。奔腾万里的长江浩浩荡荡奔涌而来,这是何等的气势。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想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个体生命、个人的成败在浩荡的长江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却是永恒的。作者因个体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渺小感悟到生命的悲哀,他用酣畅的诗句为自己的生命唱出一曲悲歌。
通过以上各个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这里有无边落木和滚滚不尽的长江,凄凉之中有壮阔和深远。所以杜甫虽然悲愁,但是不哀婉,细细读来,景物描写字字关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可看出客居他乡,漂泊流浪,而“万里”可看出地域之广,漂泊之远,“常”可看出时间之久,杜甫经安史之乱,十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虽然有过短暂的稳定生活,但是一直漂泊西南天地间。“独”正是说明漂泊的结果,孤独一人,无亲无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漂泊中适逢九月九日登高祈福之日,“独登台”,自有对家的一种思念。
人生百年,杜甫早已是垂暮老朽,总想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在“多病”的登高中自有对生命的叹息。而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纵观杜甫一生,他仅仅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低微的官职,回想自己一生能不苦闷、能不忧愁吗?他在为自己的生命流逝、功业无成而悲歌。
满目秋景,凄凉萧瑟,满怀愁绪无法排遣,秋景添悲意。杜甫虽然是年迈多病孤单一人却依然要登上高台祈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对不幸的抗争精神。所以杜甫的诗歌虽悲却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中虽有个人境遇的叹息,但年迈多病的诗人为何会长年漂泊,不能终老故里,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动乱。这时安史之乱虽已经平息,但地方割据乘机争夺地盘,民不聊生。而杜甫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艰难苦恨”中自有忧国的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纵使“吾庐独破”他依然想到“天下寒士”,所以“艰难苦恨”中还有忧民的叹息。杜甫是宁苦身以利人,这样的一个悲天悯人的伟大诗人独登高台,想到自己的漂泊、人民的流离失所,可以说是悲从心中来。
“繁霜鬓”是自然的规律,更是“艰难苦恨”所致,而这更使杜甫“艰难苦恨”。
千般悲愁压于心头。在贫病交加中,杜甫连喝酒浇愁的权利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新停”,刚刚不敢喝酒,悲愁之深总对酒有一份向往,情感的需要而理智却告诉自己不可以,真是“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个人多大的不幸,想到此真是又加一層悲愁。
综观全诗,杜甫为萧瑟秋景而悲,为长年飘泊流浪而悲,为孤独登台而悲,为年老多病而悲,为壮志未酬而悲,为国家百姓而悲,为潦倒穷困而悲,为不能饮酒解忧而悲。《登高》是杜甫在乱世中为我们唱出的一曲悲歌。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漂泊、思乡、孤独、悲秋、年迈、多病、抗争、潦倒、贫困、忧国、忧民的杜甫。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了种种磨难,他用满含泪水的双眼审视着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他用枯瘦的手拿起饱蘸人间悲苦的墨汁的巨笔书写下生命的感怀。
杜甫如落叶,又如一株寒梅。在凄厉的冰霜下,他开得高洁如明月。他病弱憔悴,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心宽如海。对天下之人报以亲切的怜悯,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位老人博大的胸怀更震撼人心呢?心中的光明,驱散了阴霾与黑暗。留给人间的,是清风携来的寒梅的幽香。在凛冽的寒风中,他开得坚硬如磐石。千般无奈,万种悲愁压于心头,他却高扬起不屈的头颅。他的身体是残破的,精神却是完整的。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坎坷,他始终不曾向命运低头,面对浩荡的江水一吐胸中块垒,永不屈服的呐喊伴随清风融入天地的正气,摇撼人间。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中学
皮占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中国被称为诗词国度,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今天我提交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登高》,说课的类型是课后说课。第一说教材:
1.单元要求:《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内容,单元内容为中国文学中的“珠穆拉玛峰”唐代诗歌,它上承必修2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下接必修4中国文学的“明珠”宋词,是中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一环。单元要求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2.单元内容及目标: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内容涵盖了唐代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根据新课标“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以 盛唐气象—谪仙李白
大唐惊乱---诗圣杜甫 中唐格调—诗魔白居易
晚唐风韵—李商隐
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刻品味大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诗人的代表作品,引领学生“立体化了解诗人”,达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目标。
3.作品地位及作用:《登高》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古人称之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悲秋绝唱’”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透此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第二:说学情
1.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高一的学生在思维和想象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他们迫切需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诗歌。
2.从知识积累方面来说: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已经初步懂得在诵读合作探究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3.从鉴赏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还仅限于读背,只能把握浅显的内容,感受表面的感情,难以透过文字深入挖掘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对优秀诗人的认知比较平面,难以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第三:根据学情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感知:悲秋绝唱“绝”何处
二探究:千秋诗圣“圣”何处 第四:为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
1.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
1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合作探究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第五:说设计
情境导入:我用87版经典影视名著《红楼梦》中的插曲视频《代别离》“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进行了导入。让学生体会了传统文学中“悲秋”的意味和情感,激起学生们探究《登高》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在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读诗,引导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诵读的层次,一是学生自由读,扫清字词的障碍,此为音读。二是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感知诗歌整体情感,此为情读。三是学生配乐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此为境读。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为“悲”。此时我才插入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在此时写出如此哀伤的诗歌。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
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完成了情感蓄势,我要借此提出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古人把登高评为“悲秋的绝唱”,那么它绝在何处?依据:
1. 新课标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目标分层推进”的要求。
2《教育心理学》小步子 大目标——连锁塑造
我引领学生们抽丝剥茧,解开“绝唱”之谜。
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悲,那么诗人在悲什么?这个问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系数不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同桌合作探究法。”
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回答了:悲秋
异地为客
晚年多病
生活艰难
离家万里
忧心社稷
接着我利用课后练习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的问题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诗歌内容情感。此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1.在学生赏析这一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内容上还有哪些疑问,即“课堂质疑答疑”。学生一:渚清沙白鸟飞回: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解释为在清冷的沙洲上,白色的沙滩上鸟儿飞舞盘旋。质疑点是:老师,杜甫登高面对的是长江,长江是淡水,沙滩怎么是白色的呢?据我所知,只有大海的沙滩由于含有盐分的原因经过日晒才是白色的。为了展示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去推断另一种解释。在此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会给学生一把钥匙即:《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白”即“空无所有”。根据这把钥匙,学生就会得出诗句的另一种阐释:沙洲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空荡荡,一只鸟儿在飞舞盘旋。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文本去对比两种阐释,得出自己认为最贴切的诗意。
学生二:无边落木萧萧下:通过本联中的“落木”,我们能够理解既指树木之秋,落叶纷纷,也指诗人的韶光已逝。质疑点是:既然“无边落木”,就能表达出季节之秋,韶光已逝,为什么还要用“萧萧”?我们能够看出作为老师要引领学生理解的更为深刻透彻,此时我采用了教师点拨法,它更指诗人的将来正如这纷纷飘落的木叶,渺茫无助,随着强劲的秋风不知吹向何处!即悲季节之秋,悲韶光易逝,悲前路迷茫。
最后,立足于整首诗,全面总结诗人悲伤的内容。诗人的“悲” 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悲之二:客中悲秋。悲之三:常客悲秋。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悲之五:独自登台。悲之六:多病独登台。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悲之八:生活艰难。悲之九:国运衰微。
最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结: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家之秋
教师提升:遍读古今悲秋律诗,皆曰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唯有登高,三悲一体,层层推进,意境雄浑,深沉蕴藉,将悲秋之情扩至悲慨壮大之境。唯此而已。记得孔子的知己南子曾经说过,我们都知道夫子的孤寂与哀伤,但我们谁也无法理解夫子在孤寂与哀伤中所达到的境界,同样,我们知道杜甫是悲秋的,但我们谁也无法真正理解杜甫在悲秋中所达到的境界,此为情绝也。
在此基础之上,老师进一步提出,杜诗“沉郁”除了内容深广之外,还具有“意境雄浑、感情抑扬跌宕”的特点,因此我引领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在此我采用的是“绘图想象法”、“诵读想象法”、“表演想象法”,让学生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感知诗歌的意境。
分析:风急天高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万里悲秋
这些意象营造了雄浑阔大,苍劲悲凉的氛围。
猿啸哀
渚清沙白
落木萧萧
常作客
多病独登台
双鬓繁 这些意象则蕴含了诗人的凄婉哀伤,深邃沉郁。
教师小结:遍读古今悲秋律诗,融雄浑阔大,凄伤哀婉于一脉,集苍劲悲凉,深邃沉郁于一体,蕴藉低回,厚积薄发,此为境绝也。
杜诗“顿挫”指:手法蕴藉、变化曲折、反复低回、用韵精巧。
在此我采用“激疑引入 法”,汇涵百家,革新众体,集古今诗人之大成的杜甫被誉为“诗圣”,其《登高》被赞之为“杜集七言律师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说其“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进行赏析。教师提示:1.学生边读边思边写。
2用疑问法读诗、思考。
品读探究
(1)首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用词、构句、设色、寄情四个方面质疑探讨。每句多景相属,名词连缀,声色方位搭配奇妙。背景愈是空阔,愈是显示寂寥之深。
(2)颔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承接、气象、动静、含蕴四点入手探究。句句妙承,气象壮阔。有声在耳,动势显然。句子深蕴生命感悟。
(3)颈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意象叠加、情感抒发角度设问求索。以一象为主,从时间、空间、文化、情境等多个角度叠加意象,显悲情的无时无边无界,悲凉之情的无以复加。
(4)尾联奇在何处?
学生:抓住议论和绘形的字眼切入。尾联奇在议中抒情,绘形达意,以叙议切入,旨在抒发感慨。
师生小结:写所见所感,抒志士之悲情。写景,景中含情;叙议,叙议寄情。奇在构图,奇在寄怀,奇在言志。遍读古今律诗,未有一首用了如此多的写作技法,可以说是“句句皆法,字字皆法”。遍读古今律诗,唯有此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此为技绝也。
三绝合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独步千古的悲秋绝唱!
完成了悲秋绝唱这个教学目标,我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难道诗人仅仅一首《登高》就获得了“千秋诗圣”的桂冠吗?此时学生的求知激情再次被点燃,学生的回答有二,一是对,对此我采用反问“答疑法”引领学生,假如果真如此那么,“凄寒苦绝人独钓”江雪的作者柳宗元为什么不被誉为“柳圣”?“弥留绝唱贯古今”示儿的作者陆放翁,为什么不被称为“陆圣”?
学生的另一种回答不是,对此我将这样引领学生,杜甫被称为“诗中圣哲”,如果这首代表作品中没有体现圣者之心,那还是杜甫的代表作品吗?
此时学生无法按捺自己的激情,急于想知道答案,我立刻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难点“千秋诗圣圣何处”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文本是学生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我在幻灯上展示有关文本内容。
在学生说出自己对红色词句的理解之后,我进行分析点拨。
1.鸟飞回:天高地迥,一片空寂,秋风劲吹之中一只鸟再来回飞旋给你什么感觉。那就是坚强的力量。有些同学可能会说那究竟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呢?我给出的解释是一只鸟,唯有一只鸟方显英雄本色,方显诗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滚滚来:在我们传统的古诗词中,长江有两重含义,一是代表爱情,一是代表时空,但是在代表时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逝去的时空,此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法”,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过长江的诗词内容,“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此来引领学生对长江代表逝去时空的认知,并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去探究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刻意蕴。在此我想用毛主席的诗句来对学生进行点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学生会立刻领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不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独白吗。
3.独登台:在这句话的引领上,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法”和“学生讨论法之重阳风俗”,一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气概,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一个独字,不正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恶浪滔天,独向逆水行舟”的体现吗?二是我再强调本诗的写作时间即此诗写于九月九重阳之节,诗人登高祈福,假如诗人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心灰意冷,他还会登高祈福吗?此时祈天假年,不正是诗人失望而不绝望,颓意而不落意的具体表现吗?
4.新停浊酒杯:我采用的是教师讲析法,此时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不仅仅靠天假年,更需要自己的具体行动,为了民,为了君,停了作为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一种精神与物质享受的“酒”,更是体现了诗人那种悲天悯人,心忧苍生的情怀。
孔夫子“明知大道至不行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夫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恒渠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杜甫的登高,不正是诗人“苦极而情不伤,悲绝而志不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体现吗?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心!
在这里,有个同学说老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仅凭一首表现圣人之心的诗作就可以被称为“千秋诗圣“吗?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对此,我采用了“知识链接法”,引领学生以此诗为根,穿过千年,去相遇盛唐余辉中的青年杜甫,去相识大唐惊乱中的中年杜甫,去相知大唐哀歌中的老年杜甫!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气风发,矢志报国的青年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屡试不第,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
《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年杜甫
我想说“一个人写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忧国忧民的诗!
我想说“如果一个为官者写这样的诗,那他是贤者,如果是一个穷人写这样的诗,那他就是圣人。
此时正是渗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机,我进行了以“让我们穿越时空,面对“诗中圣哲”杜甫,写一首颁奖词”的课堂活动。
学生颁奖词是: “仁心与信念,让他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仁心在大唐流淌,让生命融入了苍生。他用四十年的仁心,去温暖世道。”
学生颁奖词是:“杜甫那满腹的爱通过诗而汹涌澎湃,杜甫那颗心通过诗而穿越千古!大哉!杜甫!大哉!千秋诗圣!”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做课堂小结。第六说收获:
1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赏析要点我心知
3移情入境
第七说作业:利用本节收获的方法来鉴赏《泊岳阳楼下》 第八说板书:
登高
杜甫
千秋诗圣
悲秋绝唱
人生有梦不觉寒
此心光明万物生
第九:说反思: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为教学知识目标。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
培养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教学内容:
对《登高》诗意的解析及对诗意境的赏读。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黑板 粉笔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谁呀?是杜甫。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又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 《杜工部集》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三、背景简介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四、整体感知
1、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五、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品味鉴赏(提问
讨论
答问
点拨
解疑)
首
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3、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只有两种,落木、长江。无边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
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
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 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六、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愤苦闷
七、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1、对仗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总结: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他出生在襄阳(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但他一生经历坎坷。
他七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他二十岁起,开始了先南游吴越,后游齐赵。十年壮游期间,他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使他早期诗歌也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三十五岁的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也使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富县羌村(陕西境内),只身投奔在灵武(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公元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他屡遭贬斥,更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疾苦。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为他创作《春望》、《哀江头》、《北征》和“三吏”、“三别”等提供了素材,并使他的诗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公元759年,他抛官弃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作品简介】
《登高》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原文】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写作背景】
杜甫的《登高》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作品评价】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胡应麟云:杜“风急天高”一章56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胡以梅云:对起对结,浑厚悲壮,大家数。此在夔州所作。江山境界,能助诗神。“风急天高”,极得登高之神情。(《唐诗贯珠》)
沈德潜云:昔人谓两联俱可截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李瑛云:前四句凭空写景,突然而起,层叠而下,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澎湃潆回,不可端倪。而以五、六句承明作客,登高情事,是何等神力!末二句对结,“苦恨”与“新停”对,“苦”字活用。(《诗法易简录》)
【评析】
杜甫的《登高》是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诗人病卧夔州时所写。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后人推为古今七律之冠。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讲解】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赏析】
杜甫《登高》虽是一曲悲歌,但毫无哀婉自艾之心,悲途末路之感,相反却激昂悲壮,壮怀伟烈,一扫凡冗,独标雄奇,隐然有凌云之意,每每读来都不禁让人为之气夺。胡应麟誉之为千古七律第一,实不为过。
初遇《登高》,至于今日,弹指二十三年,总是想书写一下对《登高》的观感,但数次提笔都茫然不知所云怅然辍笔而退,扪心自问,以我的才力学识,想要说清登高的好处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当初上海辞书出版《唐诗鉴赏辞典》,兴兴然翻找《登高》的鉴赏,却发现通篇只是翻扒了胡应麟的分析,舍此殊无新意乏善可陈,便又悻悻然撇在一边。后来又见过一些鉴赏分析《登高》的文字,虽不乏可观处,但也都流于泛泛,用比较普遍的说法分析十分特殊的《登高》,其言不及意难以搔到痒处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自己不免又要不自量力地提起笔来,试着说说对《登高》的理解,虽不敢说搔到痒处,但异于二三子者还是不忍珍为敝帚的。
个人以为,《登高》的特殊处在于寥寥八句,书写秋气悲怀,上不得仲宣《登楼》,下不济永叔《秋声》,却另标新意,壮怀激荡,读来不禁令人气夺,声势气魄何至于此?其间自然有杜甫心绪操守气节风骨,自然也有章法格局起承转合,二者缺一,断不会如此非史非野,于文质彬彬之间彰显如此强劲的震撼力。杜甫自称早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晚年“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如《登高》这样举重若轻,随意挥洒竟然卓然成恢宏之势的神来之笔,想便是杜甫老去浑漫与的潇洒风流的真实写照吧?
《登高》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颠沛夔州时期所作,其时安史之乱虽然平定数年,但关河以东局势越发混乱,肘腋之间宦党日强朝纲日废,后庭方寸吐蕃弄强回纥嗜欲,天下大势实在悲观。杜甫满腔爱国热情,一身耿骨义气,不但客寓夔州,而且沉疴日起,惶惶终日,自认重见社稷光耀朝纲振奋天下益安苍生乐享,怕是此生无望他生未卜,其萧索落寞悲愁苦涩可以想见,正是这种绝望孤寂悲苦无端的心境,在767年那个秋天,直接催生出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其诗,八句皆为偶句,在律诗中已属少见,而其信手拈来,卓然成章,巧夺天工,全无痕迹,似无心为之,竟浑然天成的通脱磊落,又足令赏诗者击节赞叹做诗者废然忘返。下面我就从结构上逐句分析一下,以资方家斧正。
全诗以“风急”起句,不但抓住了了夔州峡口高秋之际的自然气象,更直接映衬出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主观情景,直接把读者带入诗人壮怀激荡的精神世界中。接下来的“天高”为“风急”提供了一个阔大无畴的背景空间,令长风激荡恍如天籁飞鸣,寥寥四个字便已有冲洒天地的磅礴声势,同时更为明确地凸现了诗人长空般阔大的襟怀和疾风般激荡的心绪之间相得益彰的恢宏气魄。但是这不是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恢宏气魄,而是一种沉郁苍凉,悲壮压抑的恢宏气魄,正是这种沉郁苍凉和悲壮压抑,让曾经唱和着李白那对未来不乏憧憬和向往的不远千里送轻舟的依依惜别的热切猿声,变成了风声呼啸中那痛彻心肠的哀鸣,“猿啸哀”因此成为全篇的题眼。在风急天高的寥廓江天之间,哭泣般的猿鸣仿佛也升入九天,与天风应和共鸣。
如果说“风急天高”凸现了强势的动荡与碰撞,并籍此抒发了诗人胸怀激荡的内心世界,那么“渚清沙白”的静谧舒缓,便如天风激荡猿啸清扬的动感气氛中的一片清淡绿洲,为诗人的驻足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不但从字义上与风急天高形成工整对仗,而且在意境上也严丝合缝地成为上下偶句,既进一步衬托了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气魄声势,又从结构上到气氛上稳定了全诗的走向。当然诗人悲秋的情怀心绪的主旋律还是激荡的动感十足的,只不过这种静谧的意境将有些暴烈的动感转化为相对更从容更舒缓的有些悠扬的节奏,于是“鸟飞回”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静中有动的舒缓过渡。这种过渡将与“风急天高”深深契合的诗人之心直接投射到另一番情景中。
从风急天高到渚清沙白便是全诗第一个节奏,在动静交叠之际呈现出江天一体的深刻和谐的自然节奏,而这种节奏也恰恰是诗人内心深处胸怀激荡又渴望平静的深刻的内在节奏的曲折的投射。当然,这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节奏绝不是诗人刻意为之的节奏,而是老去浑漫与后融入诗人生命运动本身的下意识节奏。
紧接着杜甫写下了《登高》中最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一句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渚清沙白,尽在眼底,飞鸟徘回,举目可及,似乎诗人的心情也因此从天风浩荡的激越中平静下来,但是这种平静不是一种简单的反弹和平庸的失落,继之而起的深沉的压抑感更是让这种悠扬的平静生出一种一默如雷的深邃感和震撼力。无边落木,萧然飘落,道尽了秋意遮天蔽日的苍凉,不尽长江,滚滚而来,道尽了世事蹉跎的沧桑,在尽在眼底举目可及之间,无边不尽陡然而出,直如异军突起,读来不由自主随着诗人一同扩大其心胸,开阔其眼界,不由自主痛感营营小我之渺小,滔滔物议之微不足道。
诗人无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观之庞然大象,而是要在壮怀激烈的昂扬主观中寻找自然万象与内心的契合点,这种自我的悲剧意识的彰显突出体现在这个“来”字上。这个“来”字是一个完整充分的主观视角,将天地万象与个人主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个人主观将天地万象摄收在主观之心中,这个心便是天人合一的大心,而非蝇营狗苟的小心,这个心便是可以容纳沧桑物易世事悲凉的千古同心,这个心便是可以承载苦难面对灾难躬行艰难而不轻言畏难的坚忍不拔的深深扎根于现实主义的伟大诗心。正是这样一个心将《登高》这个普通的悲秋题材熔铸成一个惊天动地烛照千古的激昂悲壮的伟大诗篇。诗人不是远眺无边落木飘落,俯瞰无尽长江东流,一个“来”字,便是无边落木尽入怀抱,无尽长江流泻心田,这种顶天立地的自觉,这种容天纳地的阔大胸襟,使全诗焕然生色,不仅空前,亦复绝后,成为百代千古七律最为第一的绝笔。
当然,这种尽收天地万象的伟大诗心,并非一味收纳容摄的“贪婪”,而是吐纳自如的挥洒奔放。从万里悲秋中,我们看到了那磅礴大气的喷放与张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专写此心此身,心是悲秋心,身是多病身,但是身的有崖与心的无限再一次彰显了诗人的伟大与坚贞不屈,百年极言其去日无多,多病极言其每况愈下,但如此情形,其心不侮,尤心系万里,志念悲秋,恢宏气魄卓然大度不可一言以蔽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尤不能困厄这雄奇壮烈的诗心,江天浩荡,万里间关,诗人的情愫依然深沉宏大,恢宏鼓荡。登台一望,虽然也是故国千里的苍凉感慨,去国怀乡的忧思浩叹,岌岌乎去日无多的绝望孤寂,但无一能遮蔽洋洋乎万里悲秋的天地诗心。
在此我们有必要着重提一下全诗的第二个节奏,那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万里悲秋常作客之间的节奏。滚滚来将天地万象摄收于心中,万里悲秋却形成喷薄而出的声势和气魄,这一收一放之间的节奏,其感染力尤胜于风急天高与渚清沙白那一动一静之间的节奏。一收一放之间,近乎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张则天地万象尽在胸臆,弛则壮怀悲情挥泻万里,吞吐之间,八荒千古,任意为之。正是收摄的壮大,铺垫出喷发的声势,正是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的尽归胸臆,蓄积出万里悲秋的浩荡襟怀。这收放张弛的节奏将颔联和颈联紧密地陶铸在一起,既挥洒自如纵横不羁,又凝炼有力浑然一体。反观后学者,为律诗者大有人在,其颔颈二联不是局促逡巡于井蛙之域就是放任汗漫于乌有之乡,或复言叠意,或不知所云,面对先贤,能无愧乎?
杜甫人称诗之圣者,不能忘俗正是其赤子之心。昊天无极,秋高万里,长风鼓荡,江流千古,病身百年,客寓无期,凡此种种,都不曾磨灭诗人激情鼓荡的诗心,最后诗人还是以其本色道尽了登高悲秋的苦衷与心曲。艰难苦恨,词短意长,既有身世飘蓬的苦闷,更有国事艰难的怅恨,繁双鬓正道尽了诗人半生忧国忧民的内心苦难和亘古悲情。这里诗人并未把世事艰难与身心苦恨区分开来,而是混为一谈同作为繁双鬓的根源,从中我们似乎也略微可见,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忧思与丧乱无依的个人感遇已经水乳交融,混为一体,正如其赋诗运笔的老去浑漫与一般,他的爱国忧世的圣人之心也不再是主观能动的表现,而成为一种血脉交融的自然流露。这也许就是艰难苦恨繁双鬓之词短意长之最意味深长处吧?它不只是点明登高悲秋的题眼,也是诗人一生人事蹉跎与文字光荣的盖棺式的写照。
当然,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全诗最后一句。这一句与上一句势成流水,而又对偶颇工。早年我曾为潦倒所惑,以为是诗人刻意渲染自己的愁苦艰难,因此以为是全篇瑕疵。后来得知当时杜甫因肺病刚刚戒酒,新停浊酒杯云云是近乎白描的直书境遇,便对此句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前六句激昂震动,势隐风雷,第七句微言大义,以国运身世为憾,寄意深远,都曾一见之下便深深地震撼了我,那么这一句清新自然,率真质朴,实在不是当初少年如我能够深切体会的。在艰难苦恨繁双鬓的萧索中,不得不因病戒酒,想要借酒浇愁也不可得,这个纯粹个人性的缺憾,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是一个人暮年绝望感伤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籍,这中间的谈言微中举重若轻,无限悲凉,曲笔为之,尽在环中,实在是让人气夺。
况且秋高万里,落木无边,伤时忧世,困病缠身,凡此种种,诗人慨以当慷,挥洒义气,志出八荒之表,神游六合之外,昂然举首顶天立地,吞吐天地的气魄胸襟,去日无多,尤不忘国难之伤,几近乎超人,突然转而为一杯酒感叹,平实亲切,自然真挚,既没有堂堂大言的矜夸,也没有飘飘高世的自许,而是一个平常的多病老人。这婉转跌宕的收笔,不更显得六句奔雷之势一句黍离之情的难能可贵吗?不更显得伟大的诗心生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的惊心动魄与一往情深吗?这一句想要喝酒不可得的慨叹,宛如劫火度尽后的山青水碧,轮回出落后的鼻直眼横一般,每读一次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每读一次都让我重新品味太白固不可及,至如少陵又何尝可及的绝望慨叹。
这就是《登高》,或者更确切地说这就是我对《登高》的理解。其实这也是一些点滴之见,我想对《登高》而言还有很多可说,但我才学见识有限,也只能言尽于此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将要辍笔,我不免又想起那个老掉牙的称谓,人言太白为诗中之仙,少陵为诗中之圣。后人大多认为太白奔放肆意,飘逸无端,实不可学;少陵信实厚重,出落有据,且积跬步以至千里,可从而学。但学者多肢解少陵,黄山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略得其骨,陆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几近其容,其他或亦有可观,但总的说来据皮毛之士林比,得神韵之人全无。何以如此?大概因为仙可修不可求,圣可法不可师,一窥门径,便落环中。就像《登高》这样的诗篇,又岂是可随便拿来学习的?
【点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屡受挫折,生活窘迫,晚年病死在去湘江途中。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杜甫登高】推荐阅读:
登高杜甫赏析06-03
《登高》杜甫_的教案10-09
《登高》教案20107-01
登高赏析07-23
登高原文及赏析10-11
重阳节古诗《九日登高》06-11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1-13
九日齐山登高翻译11-23
重阳节作文300字:登高09-22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是什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