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精选4篇)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 篇1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说教材;

(一)、《咏雪》这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

(二)、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

和重难点是:

1、知识目标:

(1)理解文义,背诵本篇课文

(2)熟记作家作品

(3)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末若”等的词义

(4)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

2、能力目标: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这一点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3、情感道德目标:最后是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4、教学重点:

(1)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去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情况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阅历浅,很难独自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而且互相合作能力较差,主要是以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的。所以我准备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

教学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

2、朗读教学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朗读文言文的语感。

3、现场演示法

可以更形象的体会优美的句子

4、激励创新讲述,发展思维。

通过这一环节的迁移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练习的设计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

5、淡化教师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这堂课教师是作为一个协作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大部分时间都能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三)说学法

本人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自问自答、自问他答或老师解答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

时应用猜谜语的方法,使学生调整气氛,产生兴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

二:在作者介绍中请学生借助资料加以评说,再有老师确认。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觉查资料的习惯。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二点。

三:在介绍作品时让学生借助资料简单介绍这部书的特点,及反映的社会思想,鲁迅对它的评价,之后有老师确认。这样作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二点。

四、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以及文中的断句。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出把握不准的字音,字义,词义及句义,然后让其他学生解答。之后老师在作确定。最终达到正音,疏通文意,理解文意的目的。这样做是为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课文中的内容培养其自学能力。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三点,突破教学难点。

五:赏析部分

一是对句子的赏析尽可能的再现当时的情景。

如在赏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和兄女曰:“末若柳絮因风起”这两句话时可以现场在空中撒一把盐和用白纸剪的雪花。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的赏析句子。来达到赏析的目的。

二是对课文内容的赏析,来把握课文的故事性和文中体现的家庭亲情。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话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内容和所体现的亲情,来达到赏析的目的。

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交代清楚了,把这堂课上成家庭中的讨论和现场表演。来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点和第四点以及道德情感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六:拓展延伸

1:让学生通过举古人咏雪时所用的比喻句。来增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古人是怎样通过想象来写诗句。为下面的想象练习打好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2:总结概括运用比喻,想象来进行句子的仿写。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清楚比喻句不仅仅是形似还要神似。然后让学生将英文中的26字母通过想象,运用比喻加以表达,如:A是一座金字塔,代表进取。C是未满的月牙,代表缺憾等。这样可以突出了学生之间的个体思维差异和个性特点。实现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七:随堂练习

经过随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记忆。

八: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营造一个和谐,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九: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指导古文学法并提古文学习的要求。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4.掌握古代常用谦敬词。

教学重难点:

2、4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咏雪

一、导入:同学们,下雪时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2.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骤(zhòu)絮(xù)奕(yì)谢道韫(yùn)....3.借助工具书积累下面文言字词。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欣然:高兴地。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4.同桌互译,查缺补漏。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的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补充文言文翻译要求: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读,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交代“咏雪”故事背景的是哪句话?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4.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表态。那么作者赞赏哪个呢?

【交流点拨】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三)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思考:白雪纷纷何所似? 2.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交流】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 咏雪

补充 身份之贵(侧面衬托)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一、导入:出示司马光砸缸的画面,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机智聪明少年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

二、复习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自学指导——疏通文意

1、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2、全班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3、感知文意,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4、小游戏抢答下列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4.去后乃至.5.元方时年七岁

6.尊君在不 7.待君久不至

8.相委而去

9.则是无信

10.下车引之

11.元方入门不顾

四、文言常识积累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

古: 约定

今:日期 2.太丘舍去

古: 去,离开

今:前去,前往 3.下车引之

古: 拉

今: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

古: 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词类活用:日期(名词)约定(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六、问题探究:

1.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2.你怎样评价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

欣赏赞扬道韫才气 3.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五、拓展思维:1.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以小组比赛互猜的形式掌握书后谦敬词

七、课堂延伸

学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想法。

八、课外延伸:有关诚信的名言积累

九、作业:

1、默写《陈太丘与友期》;

2、整理本文的重点实、虚词;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 篇3

期行

一、翻译下列句子:(30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①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②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③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④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8分)

⑴过中不至:

⑵去后乃至:

⑶相委而去:

..... ⑷入门不顾:

⑸尊君在不:

⑹下车引之: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得词古今意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期限】 .B相委而去【古义:委屈。今义:委托】 .C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什么地方去】 .D后贼追至【古义:作乱的人。今义:盗窃他人钱财的人】 .

四、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划线①处交待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具体情况,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B划线②处写陈元方回答客人的问话时,彬彬有礼,落落大方。C划线③处写客人知太丘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D划线④处“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说明元方太无礼,太过分。

五、从本文中你懂得了哪些道理?(3分)

《乘船》

一、翻译下列句子:(24分)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2、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3、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7分)

1、歆辄难之(辄:)

2、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

3、王欲舍所携人(舍: ..

5、既已纳其自托(托: .)))

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三、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丘舍去

王欲舍所携人

B、歆欲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C、俱乘船避难 歆欲难之

D、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四、文章虽小,却结构完整,请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分)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五、下列对文中内容得理解,错误得一项是()(3分)

A.本人短小精悍,详略得当,叙事简练。全文不足百字,但对古诗得全过程却都交待得很清楚.B.本人采用烘托手法,通过华歆、王朗处事态度的不同,评定二人品行的高下。C.本人叙述了华歆、王朗对待一搭船逃难人得处置态度与方法不同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言的道理。

六、“歆则难之”,歆为什么对这事感到为难?(2分)

七、王朗对此人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3、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1、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介绍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默写课文。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五、疏通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2、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

六、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 1.各小组提问。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 4 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1)投影显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3)全班齐读、背诵。

七、把握写作特点,体味语言

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八、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课后习题

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

上一篇:中国安防行业分析报告下一篇:6.3如何写好学生评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