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1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第十册第91―9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体验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建构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内涵。

2、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实现新知化归旧知,并与后面约分和通分的学习作好前期孕伏。

3、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充分自主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袋一个(线段图纸、长方形、绳子)、探究纸一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出示四分之二后说:老师的信封里有一道算式,这道算式和这个分数的值相等,你们猜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除法算式。)你能具体猜出是怎样一道除法算式。(2÷4)

为什么你会猜是一道除法算式?(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

除法与分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黑板上出示:被除数÷除数=)

根据2÷4这道除法算式,每人都试着说一道与它相等的除法算式。(根据学生板书:1÷23÷64÷85÷10100÷200……)

为什么你认为100÷200与2÷4的商是一样的?(2和4同时乘以50商不变,这是根据商不变性质)

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出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迁移猜想,引疑激思

分数与除法有这样的关系,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那你们猜分数中有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性质吗?(有)你能具体说一说?

交流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也许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科学家的发现往往也是从猜想开始的,但是只有通过验证得到的结论才是科学的,这节课我们也学着来做一名小数学家。

(1)初步验证

①出示:探究报告单,让学生读要求:

a.同桌合作:两人各写一个分数,将它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算出新的分数。

b.选择合理的方法验证所前后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c.填写好探究报告单。

选择探究的

分 数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

一个相同的数

得到的

分 数

选择的分数与得到的分数是否相等

相等( ) 不相等( )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 ) 不成立( )

选择的分数与得到的分数是否相等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成立()不成立()

*温馨提示:验证方法可用折纸、画线段图、计算、实物……

②学生合作进行探究。

③全班交流:

a、同桌一起上来,拿好探究报告单及验证材料等。

b、两人合作,一人讲解、一人验证演示。

c、得到结论:

(交流2-3组后)问全班同学:你们得到怎样的结论?(一致通过)

刚才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分数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齐读)

4、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读一读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字词是比较重要的。这里的“相同的数”指的是什么数?为什么要“0除外”?

5、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猜想、验证得出的这条规律,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1)练习明目的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1/2=/8=5/()=()/6=7/()

采取师生对数的游戏形式进行,如先由教师出分子,再让学生对出分母,也可以先由学生出分母,再让教师对出分子。

(2)慧眼辩是非

(3)变式练思维

把下面每组中的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A、3/4,4/7B、5/6,4/9C、3/5,5/8

分数的分母相同了,有什么作用?揭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好、用好。

(4)竞赛促智慧

①在1―9九个数字中任选一些数字组成大小相等的分数。

可以有:1/2=3/6=4/81/3=2/62/3=4/6这三组。

并让学生继续往下说,从而得出:任何一个分数与之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②出示:1/a=7/b(说明:a、b都不是0。)

抢答:a=2、a=3、a=6、b=28、b=56时a或b的值。

连贯口答:a=1、2、3、4、5……时b的值。(渗透正比例思想)

讨论:a、b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关系?依据是什么?

6、回顾总结,掌握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

生1:我们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生2:我们是通过猜测的方法学的。

生3:我们还用验证的方法学习。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3

一、动动小脑瓜,快来填一填

1.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 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2.在自然数中,有一种数,它等于除了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请你写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

3. 用9,0,4这三个数字,各组成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位数,奇数( ),偶数( ),最大的2的倍数( ),最小的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4. 有6筐水果,其中有4筐苹果和2筐橙子,筐里水果的质量分别为:17千克、20千克、25千克、17千克、18千克、23千克,如果苹果的总质量是橙子总质量的2倍,请你猜猜2筐橙子的质量分别是( )和( )。

5. 用4、6、5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位数。

①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②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6.数字1 5有因数3,“ ”里有 种填法,分别可以填 。

7.一个两位数,同时是5和7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8.既是3的倍数,又是24 因数的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用0、1、3、8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中,一定都是 的倍数。

二、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有两个自然数,其中一个是最大的两位数,另外一个数比第一个数的3倍少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3.12是6 的倍数,18也是6的倍数,那么12和18的和是6的倍数吗?

4.小明有连环画的本数是小亮的3倍,小亮比小明少24本,小明、小亮各有多少本连环画?

5.某工厂要运1004吨煤,先用4辆载重3.5吨的卡车运36次,剩下的煤若用载重为4吨的卡车一次运完,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

6.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75,这5个奇数分别是多少?

7.运动场上有47人,5人分一组,至少再来几人正好分完?

8.一个质数与它本身的8倍的和是45,这个质数是多少?

9.2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质数的2倍的和是多少?

10.有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多少?

11.1~14中,所有质数的和与合数的和相差多少?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4

1、通过调查利率,了解利率调整的原因;计算不同的理财方式带来的不同收益,知道如何使收益最大;了解千分数、万分数的概念。

2、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深化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掌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办法。

2、强调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利息”也是我们的生财方法之一。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一起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吧!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利息和利率?怎样求存款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活动1:昨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课本第11页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学生分组交流,老师选取几份调查表全班展示。

(2)问: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

【设计意图】

通过对附近银行的调查,不仅了解到当前的利率情况和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1、活动2。

师:我们了解了利率也是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的,而具体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也要慎重。请根据第16页的普通利率表,帮李阿姨算一算,如果把准备给儿子的2万元存入银行,供他六年后上大学,哪种方法获得的利息最多?

(1)小组合作完成,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出示第16页利率表,小组合作完成时,教师巡视了解情況。

(2)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明确存期六年,需要取出再次存入时,要把上一次的利息作为本金的一部分存入。

普通存款:一年一年存存6次共23881。05元

普通存款:二年二年存存3次共24845。94元

普通存款:三年三年存存2次共25425。13元

普通存款:五年一年存存2次共25492。5元

普通存款:一二三年存存3次共24968。49元

国债存款:一年一年存存6次共24871。53元

国债存款:五年一年存存2次共26962元

国债存款:三年三年存存2次共27046。73元

教育储蓄:六年存1次共25700元

(3)这些方案中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国债的收益最高。

(4)小结:在本金相同、存期相同的情况下,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对比,发现在本金相同和存期相同的情况下,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2、认识千分数和万分数。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16页“你知道吗?”

(2)学生交流自己对千分数和万分数的理解。

(3)强调千分号和万分号的写法。

三、课后作业

自己去各大银行了解利率情况,给自己的压岁钱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供自己六年后上大学用,并算出到期后的本息。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总结: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百分率,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关心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积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同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意义。(教材第4页例3、教材第85页例4及教材第8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

2、 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具准备

投影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1、 口答下列各题。

(1) 说一说2、3、5的倍数的特征。

(2) 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

18和24     12和30      9和72     11和7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

二、 探索新知

1、 最简分数。

(1) 投影呈现情境图。

师: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小青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你能猜到吗?

生1: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 ;

生2:小青说小明游了全程的 。

(2) 提出问题。

师: 和 是一回事儿吗?为什么?

(3) 分析,讨论。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他们不难发现 和 是一回事。

让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书分析过程。

= = ;

师: 和 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但是,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生: 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数含有1、5、25等,而 的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

(4) 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 师:像 这样,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不是最简分数。

板书: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 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

① 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自己说几个最简分数,看看对不对。

② 第2题,学生自己连一连,并和同学交流。提问说一说思维的过程。

2、 约分。

(1) 出示教材第85页例4。

把 化成最简分数?

师: 是不是最简分数?什么叫最简分数?

(2) 学生化简。

由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可以如何化简,教师巡视课堂,注意提醒学生化简的最后结果要最简分数。

(3) 情况反馈。

① 提问学生说说化简的方法。

生: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

师:那太好了,我用公因数1去除。

这时,学生会一致反应,不对,1要除外,应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② 说一说,怎么除。

方法一:         。

方法二: 。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公因数,能一次除尽?”

(4) 揭示约分的概念。

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让学生指出这一句话中的两个重要词语。

①“和它相等的”,即与原分数相等;

②“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数字要变小。

(5) 约分的方法 。

(6)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

(7) 师:约分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也可以这样写: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也尝试约一约。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约分后的数位是否对齐,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最大公因数“6”去除分子、分母,然后板书约分结果。

(7) 即时练习。

完成课文第85页“做一做”。

练习要求:

① 先判断是否为最简分数,并说明原因;

② 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③ 检查最后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 巩固练习。

课内作业。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

(1)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迁移猜想

1、提问:在1-9这9个数中,你最喜欢哪两个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从中选取两个组成一个除法算式。(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从这个同学最喜欢的两个数出发,我们将这两个数之间加上一个除号,就变成了一个除法算式)

提问:不计算,谁能很快说出一个除法算式,使这个算式的商与黑板上算式的商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想到这些算式的?并让学生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

(齐读商不变的规律)

2、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把三个除法算式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并用等号连接。

(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面这三道除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三个分数,根据这道除法式的相等关系,下面这三个分数也会有个什么关系?)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是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和除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看到这个等式,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同学们猜想一下在分数中是不是也有个什么规律或者性质?

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

4、同学们刚才进行了大胆的猜想,那么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该怎么办?

二、验证猜想,获取新知

1、教师举出12=24的例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纸验证刚才的猜想。

(李老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2和24,12到24的分子、分母同时乘3,24到1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我们就一起来证明它们是否相等。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纸、自己带来的直尺等学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来证明12和24是否相等)

教师巡视,几分钟后,教师让每个组派代表到汇报本组的方法。

2、教师提示几种不同的验证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完善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练一练。

将教材第61页的第二题、63页的第三题做成卡片,学生抢答。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判断题: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否相等。(用手式表示)

3/5=6/10()7/12=21/36()9/18=1/9()

5/15=1/5()5/10=3/6()

2、说一说:

(1)把的分母乘以3,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12/16的分子除以4,分母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3)把的分子加上6,分母应加上几,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3、连线:(这些小动物应该进哪个房子?)

9÷156÷91÷4

3/123/4/6

4、有两个不同的杯子,里面都盛满了牛奶,小明喝了其中的一杯的,小红喝了另一杯的。他们谁喝得多?

四、全课小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7

猜你正在找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二)、新知导入

(三)、新知探究

(四)、新知探究

(五)、新知训练

(六)、新知应用

(七)、新知强化

(八)、新知小结

1、新知铺垫和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分饼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新知训练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新知训练”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新知应用”是导入分饼时的题,难度不大,首尾照应,最后还安排了“新知强化”环节,属于开放性题。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

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2两块;

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3两。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

“同学们,你们认为猴王分得公平吗?”引发学生的猜想。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三只小猴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猴王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我们班有64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6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32/64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注意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4、现在,大家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自学例2

1、自学例2。

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的老师不包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在这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平时做题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醒同学们今后要注意。

3、想一想:(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五、说教学评价

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3、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第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给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

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与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第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以下是好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习,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平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习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习,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基本练习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综合练习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习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关于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的写法,可以参考本页面的所有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习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了学生们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

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

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8

一、故事情景引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想一想故事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课件播放故事录音)

2. 师:故事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3. 师;现在猜猜看这三个分数哪个大?生;一样大

4. 师:也许你们的猜想是对的,科学家们的发明往往也是从猜想开始的,但只有经过验证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做个小数学家,一起来验证这三个分数是不是相等。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2. 组织交流汇报

①折纸比较的方式发现

②画图观察的方式发现

③用分数、小数的关系发现

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发现

⑤其他方法发现

教师对于学生汇报到的方法一一评价鼓励

3. 那现在你同意懒洋洋的观点吗?

4. 通过验证三个分数确实相等,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样,可这三个分数怎么大小却一样呢?这组分数中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三、引导观察,探索规律(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1.交流汇报;

(1)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让我们从左往右看,它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从右往左看,它的分子分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出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可以同时乘或者除以0吗?为什么?

出示完整的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5)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小结: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就是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也是分数大小不变.。

其实,数学的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联系的,同学们要善于发现,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3. 运用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要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要学习它的用处,下面我们看看例2,你能独立完成吗?

师:上面两个分数的变化依据是什么?

四、练习拓展

村长慢洋洋懂得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其他问题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9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 篇10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习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上一篇:商铺租赁合同简易版下一篇:中考动员会上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