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推荐8篇)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1

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初试的经验吧,也把我自己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先说学校的选择,就拿我自己来说,为什么选择华工呢?我是根据自己想去的地方来选择学校的,去长三角,那里有同济(上海)浙大(杭州)东南(南京)三足鼎立,竞争激烈,而且这三个学校都不好考;去环渤海地区,那里有清华(北京)天大(天津)哈工大(哈尔滨),也是三足鼎立,竞争激烈,这三个学校也都不好考;去重庆考重大,西部地区,太偏僻了,不发达;去中部地区,湖大(湖南)中南(湖南)华科(湖北),经济不发达;去珠三角,华工,一家独大,有一定难度,但是没有同济清华那么难,并且华工地处广州,整个华南地区只有那么一个工科比较强的学校,就业优势巨大,性价比很高。所以最后我选择了考华工。一心想考同济清华的大牛就另当别论了。

再说说初试的准备。

学硕还是专硕?这可能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我个人觉得学硕还是专硕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学硕偏向于搞科研,当老师,专硕则偏向于工作实践,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怎么选还是要看自己更喜欢干什么。以前有的人之所以报专硕,可能是因为觉得专硕的分低,比较好考,而且以前专硕一直招不满,还要从学硕调剂,但是照今年的情况看这种情况似乎不会发生了,随着大家对专硕的慢慢了解,大家也越来越接受专硕了,今年的专硕复试线不仅比学硕高很多而且复试的淘汰比例也比学硕高很多,所以相信大家以后的选择会越来越理性。至于明年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只能说专硕的比例还会继续增加,因为到2015年,专硕占的比重要到50%,大家一定要理性选择!

专硕和学硕初试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学硕考数一,英语一,专硕考数学二,英语二,专业课和政治都是一样的。英语二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翻译上,作文也相对简单,所以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专硕。数学二也是相对简单的,数学二不考概率论(少了一本书,可以省很多时间),不考三重积分,不考无穷级数,不考向量,具体的考试内容大家可以看看考试大纲。所以也有部分人因为数学不好而选择专硕。华工的专业课是结构力学(结构,防灾,建筑与土木,岩土),这个真的不难,这并不是我在吹嘘我自己。华工的结构力学考的很基础,题型基本不变,所以只要大家把教材弄懂,然后把华工的真题做几遍,熟悉一下华工的考试题型,就基本130以上没问题了,但前提是你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算错,华工考八道题,最便宜的是15分的,最贵的20分,所以错不起。推荐资料:文思华工考研网的《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精编》,包含了

华工最近6年的真题(最重要的是有华工风格的答案)。

我英语不太好,不敢误导大家,不过记单词还是很重要的,英语就是阅读和作文,单词量不够的话阅读时没法做的,作文也不好写,翻译也是阅读的一部分,单词不认识翻译也很困难。网上有很多文章讲考研英语复习的,我就不多说了。我有个新东方刘一男老师的5500词汇,带音频讲解的,自己记单词就是用的这个,觉得还不错,分享给大家把。政治不会很难,考研政治目的是为了对你进行政治教育,不是为了选拔人才,真正起选拔作用的是其他三门课。所以大家该买的资料都买,该做的题都做,该机的东西都记了,基本没问题了。推荐肖秀荣的资料,比较重基础,任汝芬的比较难。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2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于1957年由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 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7年计算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首批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工程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过去50多年中,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力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此, 我们统计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2011-2015年大学毕业生 (包括本科生437名和研究生566名) 就业去向数据, 分析规律、探讨原因, 并针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建议。

一、近五年就业总体状况

表1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生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其中就业去向分为六类: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协议就业、指令性就业、灵活就业、出国升学和待就业。从就业率来看,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很高, 直到2014年开始才有所下降 (92%) , 与此同时待就业率明显升高,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未完成三方签约、留学申请中等原因造成的未最后“落位”, 另一方面可能是近两年本科生改变了常规的就业观念, 更多人坚持自己的理念而选择自主创业或谋求求职储备。指令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在本科毕业生中2015年才出现, 虽然所占比重很小, 但展露出本科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开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2014年始本科毕业生出现了待就业人数且比例高于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皆高于95%, 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更是一直保持在100%。这说明, 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在2012和2013年略有下降, 分别为95.35%和96%, 其他年份则是在98%浮动, 2011年则达到了100%。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11年才摆脱, 并且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经济拉动快速平稳, 资金投入量大, 相对而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2012年始国家重工业产业出现回落, 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对减少, 但从统计结果看, 对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未产生大的影响。由于国家和相关单位每年的指令性政策不同, 每年指令性就业的研究生人数也会不同, 博士研究生基数小, 所以指令性政策就业对博士研究生的统计比率影响较大, 在2011和2013年指令性就业分别达到了22.2%和26.6%的相对较高比例, 2012年为13.3%, 其他都在4%以下。灵活就业在毕业研究生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硕士毕业生, 灵活就业每年都占到了一定比例, 博士毕业生只在2013年出现。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是“待就业”的状态 (< 5%) , 这可能是就业难易程度, 择业观念、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情况特殊、个人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此外, 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并没有暂不就业的毕业生, 说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积极性并无问题。

从表1的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看, 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所占比重远低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全民受教育条件和教育素质综合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意识到追求更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更优选择, 因此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率逐年下降, 由2011年的43.30%降至2015年的18.20%。表2还表明, 本科毕业生每年升学或出国出境的人数占据毕业生大半人数, 除2011年出国升学率为56.70%, 至今一直维持在60%以上。研究生的协议签约就业每年都占了较大的比重, 都在60%以上, 说明这是当前研究生就业的主流形式。在协议签约就业的比例中, 硕士研究生普遍低于博士研究生的原因是除2011年外 (9.6%) 每年都有大约20%-30%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升学或出国留学深造。2011年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 同年选择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比率也大幅下降。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已经司空见惯, 说明在经济、社会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现状下, 国外教育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对博士毕业研究生来说, 近五年无海外就业的先例, 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的就业环境已能为博士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发展平台,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由于语言、培养模式等的差异, 国内毕业生在国外直接求职仍有一定难度, 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分布

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受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4】“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而就业地域的流向和就业单位的性质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这种自主性、多样性、甚至毕业生的质量, 为此我们将就业毕业生按这两种典型的衡量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一) 按就业地域划分, 以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辽宁省内和其他地区为依据

如表2所示, 因为本科生的就业人员中很大比例是升学, 而留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占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辽宁省内就业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2013年以前都在60%以上。2014和2015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受国家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改革的影响。应届本科生只要获得推免资格, 就不再区分保送校内还是校外, 部分获得推免资格的本科生选择去外校读研。相应的, 其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例也由30%左右上升到50%左右。本科毕业生协议签约就业率偏低也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就业率较低, 近五年都在8%以下。对研究生来说, 留学出国人员除外, 通过对比一线城市和辽宁省内就业人数发现, 辽宁省内就业人数较多, 每年都在30%以上。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的基础设施, 而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开放门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集中了较多家科研院所与重工企业的大连和沈阳, 每年会吸纳大量的毕业研究生。此外, 部分硕士毕业生选择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就一线城市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明显高于本科生, 在2013年甚至达到20%。经济的转型使人才的流通更为通畅, 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研究生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 按工作单位性质划分, 以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为依据

对本科生毕业生来说, 很大比例选择继续求学, 造成高等教育单位接受人数比例高。除继续升学外, 大型国有企业 (如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 成为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 选择三资企业, 进入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寥寥可数。

与本科毕业生升学读研一家独大不同, 研究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企业 (包括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 成为研究生就业的主战场, 就业人数占30%-40%, 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 (如大连理工大学) 和科研设计单位 (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设计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所) 。但科研设计单位的占有率下降趋势明显;其他企业占有率相比之前有所下降。近三年毕业研究生的新流向是党政机关、部队和三资企业, 这种就业单位新流向的出现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需求。

除大学生总体就业单位性质的分布, 女大学生就业也是个热点问题。如图1所示, 对女本科毕业生来说继续攻读研究生是她们的主要选择, 只有少部分选择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或其他企业等企业单位, 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近五年未有录用女本科毕业生的记录。2015年, 更是出现了女生全部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女研究生而言, 更多倾向于国有企业和高等教育单位, 在科研设计单位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通常鼓励男生选择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生则被建议选择稳定或相对安逸的工作, “性别化的研究生培养” 削弱了女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5】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秩序和男性偏好, 使得社会更应构建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市场, 女研究生【6】自身也应发挥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的优势, 规划职业生涯并合理定位自我, 以减少求职中的盲目性, 理性就业。

显然,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就业分布按地域划分时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 “就近”原则, 即高校所在地区辐射范围, 二是“经济水平”原则, 虽然单纯的追求经济待遇并不是就业的核心要义, 但不可否认这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就业分布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时, 也能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升学作为毕业出路造成本科生高等教育单位占有率较高, 而毕业研究生除了高等教育单位外, 科研设计单位的择业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

三、专业特点对就业领域的影响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程序设计等, 因而毕业生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实验能力, 能在各种工程领域中 (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 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近年来, 力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在高新技术领域 (如信息科学、新型材料等) 就职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2011-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按就业领域统计结果见表4, 不包括出国升学、待就业、灵活性就和指令性就业 (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这里不做重复表述) 。可见, 尽管就业领域体现出多元化态势, 但传统的机械和土建领域仍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领域, 对研究生而言, 机械、航空和教职是其主要就业领域。研究生在航空领域中就业人数比例异军突起, 可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在计算力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另一方面是因为力学系的教职工很多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工作, 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从事教职工作研究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 这可能是受各大高校对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的影响的结果。

四、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就业, 可以反映一个文明社会的发展态度, 人才的多样化更是标志着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用人单位日趋综合化的人才需求趋势, 使得应聘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诚实守信的品格和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外, 还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锻炼、综合素质的培养, 到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积极拓宽其培养渠道, 为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具有针对性的建立适于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来讲, 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增强自身就业竞争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社会。【7】【8】【9】

基于对工程力学专业近五年大学生毕业生统计数据的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1) 完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体系。高校除了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外, 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求职准备,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水平。因此, 高校应开设职业规划的相关的课程, 及时、准确的将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2) 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相应的, 高校应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供优良、规范的职业规划教育奠定基础。 (3) 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以培训为目的工作站, 培养大学生除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外的实践能力和处理工程问题的专业和统筹规划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能力。 (4) 选派一定数量、有业余精力的学生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包括人际关系等适应工作软环境的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应地也会增加就业机会。 (5) 以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教育制度, 开设企业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课程, 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程教学是关键环节, 既可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认知度, 又可缩短学校温室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6) 大学生自身应勤奋学习, 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培养创新能力, 形成创新思维;同时注重团队合作意识, 关心集体爱护他人, 学会合作与奉献。

研究生的就业与本科生的就业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除了2015年, 研究生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之和都高于本科生 (见表2) 。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从市场需求看,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需要的是高能“技工”, 对研究生等高职生的需求量有限;从毕业生角度看, 由于个体观念、担心发展空间小和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不规范等原因, 也使得研究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顾虑重重。为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 提高研究生就业率, 高校应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为培养标准, 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生理论研究水平, 忽略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而言, 在强化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需要适当调整求职心态, 正确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理性调整职业期待值。

需要指出的是,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涉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满意程度、二次再就业率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的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就业制度的变迁以及个体就业观念、就业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必然不断涌现出新的趋势和思潮, 带来新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因此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必然又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持续更新的过程。本文主要以统计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基础, 进行解读, 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片段性, 仅供参考。

摘要:就业是大学生教育价值实现中的关键。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大学生 (含本科生、研究生, 不含专科生) 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提取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分布状况 (依据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性质划分) 等数据。结果表明, 毕业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就近”和“经济水平”成为两个重要准则。最后, 针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力学,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分布

参考文献

[1]王鉴棋.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与成功就业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94-95.

[2]喻名峰, 陈成文, 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 (2001-2011) [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2) :79-86.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0) :43-46.

[4]陈鹏.研究生就业地域选择分析及对策探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5) :128-129.

[5]许艳丽.透过性别的棱镜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 (1) :23-28.

[6]王素梅.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12.

[7]陈高扬.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11) :69-70.

[8]钟震颖, 雷五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5) :83-85.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3

一、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话语界定

大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中国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们正在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为了便于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首先要对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话语进行界定。

1.规模

大学的规模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宏观上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大学教育的总体容量,代表性指标有两个:一是在校大学生人数;二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微观上指一所大学的办学规模,表现为一定规格学生的培养容量,以及学科、专业、教师、校舍、设备等的增加,属于外延发展的范畴。

大学按照自身的办学定位,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是保持大学办学活力、满足社会需要、实现学校目标和功能的基本要求,是一所大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学科、专业、人员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及提升大学竞争力的基础。大学应该有适度的规模,不能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如果将规模发展的动因归结为解决大学自身的财政困难,定会从根本上影响大学的长远发展。更何况“规模经济”理论已告诉我们,只有适度的规模才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结构

大学的结构是指大学内部各要素及其构成形态。结构决定着规模、质量及效益,大学与社会的直接联系也表现在大学的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关系上,主要涉及大学的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学科专业布局等。大学的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但体现大学结构的核心要素是它的学科专业结构。

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主要是学科专业的设置。它与大学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功能规定和制约着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实现大学功能和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前提。具体说,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必须符合大学的自身定位和办学目标,必须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根本要求,行业类院校还必须高度重视行业发展的需求、产业与就业结构相适应的问题。

3.质量

大学的办学质量,主要是指一所大学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总和。无论是从大学的功能讲,还是从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讲,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重点都在于培养创新人才。质量是规模、结构、效益的全部归属,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是大学教育的生命,是大学永恒的主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问题。世纪之交,我们在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4.效益

大学的办学效益,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产出和投入,是对成果与资源消耗、所得与所费的比较。从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来看,大学的办学效益一方面是指在同等资源消耗下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表现为办学效益高,这是构成大学办学效益的基础;另一方面指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是大学办学效益的社会化层次含义。这就是说,大学应该通过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的社会适应性,以求用最经济的方式,培养一定数量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从大学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来看,大学的办学效益,还表现为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贡献。自上个世纪以来,社会对大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期望和要求,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逐渐成为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合力,并为社会领域带来积极的变化。服务社会这虽不是大学的唯一使命,却是一所大学的活力与竞争力所在。因此,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实际上就是提高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

二、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与大学的变革

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它可以通过发展、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去推进自己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但这些都不是大学真正意义的变革。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在文明不断延伸的历程中,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始终与国家的兴盛同步前进。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大学的变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变革。中国大学在近20年的变革中表现出了许多共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反过来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所大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学校数为200所,在校大学生为11万人;1998年高等学校发展到1,000余所,在校大学生达到623万人;到2006年底,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为2,311所,在校生总规模超过了2,5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2%;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发展目标,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毛入学率超过了50%,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的支持,但同时也给大学带来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了半个世纪,而中国用8年时间就实现了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用1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的发展之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学规模超常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大学从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缺少应有的准备,因而给大学在扩招的兴奋过后带来了协调、健康发展的难题。这里还有一个我们在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不应回避的问题是,西方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演变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转变,而中国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只是完成了数量比例上的转变,而与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还在艰难的转变之中。

2.经济的全球化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逐渐成为大学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知识经济的本性是国际化的,资本投资、生产市场、管理信息、技术人才等都是跨国界流动、跨国界组织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被整合到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新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不对称的,对每个国家、地区都是一次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同时意味着产业的整合,这种整合是以产业自身特色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地域为限。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加。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作为知识中心的大学也越来越注意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它必然要求大学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等都将随之调整和变化。社会要求大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学习新的知识,不仅传承知识,而重要的是创新知识。经济全球化还使得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教师、学生,以及经济的资助成为了可能。

3.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不会完全改变传统大学面授的教学方式,但已经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动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已经使学术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影响。

首先,技术变革给本科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变化。随着电脑和因特网的普及,我们找到了更好的创造、传播以及储存知识的手段,特别是随着互动性网络视频会议的应用,课程的教授方式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其次,技术变革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全社会平等的、民主的公共资源有了可能性。它意味着任何一个本科生,无论他被哪所大学录取,都有机会聆听到高水准教师的课程。这样一来,每一所大学都会因技术变革使得自己的办学资源、办学效益得到延伸。

再次,技术变革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从教育理想变为教育现实,使终身教育成为普遍现象而不是例外,使继续教育成为必然而不是奢侈。

4.社会和谐与公正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与追求。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社会公正问题再次成为核心话语,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道德法则,是全部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公共领域,负载着实现公共利益的办学目的,正如伯顿·R·克拉克在其名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应具有三种基本价值观念,即公正、能力和自由,这三种价值观念之首是公正。大学在体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讲,主要包含大学自身的制度平等、入学机会的平等、受教育条件的平等,以及成本分担可能会导致的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参与高等教育等;从外部讲,大学的角色在于培养社会的公正意识,大学应该传播、倡导社会公正观念,促进大众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在秩序上努力体现和维护社会公正。

三、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实现与大学的问题

1.质量问题

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规模急剧膨胀,相当一部分大学都是门类相对齐全的万人大学了。面对扩招以来学生急剧增长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政府、社会、大学、受教育者都表现出了对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

2006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与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谈话时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2003年在巴黎召开的高等教育第十届科教文组织年会上,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也提出了这一问题:“中国在大规模扩招后,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大学校长们必须面对教育质量的问题,而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质量的概念含义,即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观,它包括人才的培养理念、规格、专业设置、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另一个是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也就是必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2.财政困境问题

全世界的大学都面临着财政困境,即使在最富足的国家,大部分大学财政也总是处于困境边缘。中国大学财政困境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教师提高工资、增设新的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都需要增加投入,导致了培养成本的增长。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的财政压力,但作为大学投入主渠道的国家财政增长与扩招后大学规模的增长却不相适应,尽管每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总额不断增长,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却在逐步下降。2000年7,310元,2001年6,816元,2002年6,178元,2003年5,773元,2004年5,552.5元,2005年5,375.94元,比2000年减少了26.4%。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着两个现实:一是由于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国家作为大学财政的主要渠道,能提供普通高等教育的预算内经费的增长会很有限;二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生均学费标准不可能有显著的提高。所以,大学不可能从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直接获得与其规模和使命相匹配的资金来解决财政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媒体陆续披露了高等学校贷款的情况,全国高校贷款累计在2,000亿左右,这显示不少大学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经危机。另外,国外政府对大学的拨款机制进行了改革,即政府通过对大学的评估,依据评估给予大学资金,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能够产生优异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大学,政府将给予更多的资金。政府关注的是学生的质量而不是大学录取学生的数量。国外大学的这种拨款机制的改革,将会影响中国的大学与政府体制的改革,如何应对这种改革,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对策准备。

3.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问题

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497万,比上年净增82万人,预计2008年将达500万人以上,2009年将达540万人左右。持续增长的规模使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涌入就业市场,一方面使大学感受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另一方面,大学同样面临着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不能满足需求的指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招生比例外在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但源头还是大学的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质量的原因,导致大学的人才供给与社会产业需求未能很好对接。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结构性失业和结业的问题,将直接导致大学功能的缺失和大学竞争力的下降,甚至会影响社会对大学的期待。

4.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命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办规模庞大的现代高等教育,却不能建立与此相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尽管干得轰轰烈烈、呈跨越式发展态势,但跟着领导走、跟着感觉走的办学理念会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一所大学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国大学办学的严重缺憾,也是大学校长们无法言喻之痛。因此,大学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或正在成为我国大学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着双重构建。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要进一步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明确三者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依法制定、完善、规范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通过改革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通过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大学人事制度。大学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我们的每一位校长都已经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大学制度对学校发展的障碍。

四、地方院校和行业院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与大学的竞争力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4

一.是非题:每小题6分

1.×;⒉ ×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 1.C;2.C 3.B 三.填空题:每小题6分 1.0,P 2.20kN•m 下

四.计算题(12分)

AB刚片固接于基础;BC刚片由B,C两绞接于几何不变体上,有一个多余约束;BD 刚片由铰B及过B链杆联结于几何不变体上,故为瞬变体系。五.计算题(20分)

HA=ql(←)VA=7ql/4(↑)六.计算题(16)16kN/m 七.计算题(20分)

八.计算题(20分)

大学生消费结构 篇5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2.调查目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及其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消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看法·认识):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4..针对消费的不合理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对策·应对方法·解决方案):

社会和学校应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正确消费;

在校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树立正确消费观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5.需要加强的教育(学校的作为):

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6.给我们的启示(收获):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6

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是推进依法治校的战略举措。西南大学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章程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一、深化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

2005年,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合校之初,学校面临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与科学发展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而大学章程就是这套制度体系的灵魂。随后,学校领导统一认识,把章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全面启动《西南大学章程》制定,并于2007年完成。章程的制定与实施有效推进了文化理念的相互交融与认同,以及大学精神的塑造,对学校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发布,国家层面强调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同时,西南大学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需要进一步总结改革实践成果,凝练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明确政治、行政、学术等各种权力主体的关系以及内外部关系。为此,学校于2012年启动了章程修订,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找准 “六个结合”的章程建设路径

学校章程修订历时两年多,文本15易其稿,最后形成了10章115条1.2万余字的章程文本。在章程修订过程中,学校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现状,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凝聚共识,明确了“六个结合”的工作路径:

1.守望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在章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深度反思,将优良传统和改革成果载入章程予以固化。另一方面,我校章程建设也充分体现改革的原则,避免制定章程成为现有制度规范的简单集合和汇编,或现有体制机制的直接呈现,而是将章程建设作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对目前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学术权力的行使、民主监督的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并在章程中予以规范。

2.团队攻关与广泛参与相结合

章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教育管理、法律、行政管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全力攻关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学校高度重视章程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所有校领导为成员的章程修订指导组,组建了由校领导领衔、阵容庞大的章程修订工作组,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由校领导率队先后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章程建设培训3次,赴10余所高校考察调研,召开多个层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近10次,各种讨论会40余场,广泛听取学校老领导代表、全体中层干部、学术组织负责人、师生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

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等近千人次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在校长办公会、教代会、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等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充分体现了民主立章的要求。

3.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学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全面统筹、分工协作,力求章程要素完备、内容完整。为解决我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我们着重健全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尤其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权力主体的关系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章程中对其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章程在明确学校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载明了举办者的权利和义务。

4.尊重共性与彰显个性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和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具有普遍性,章程制定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具有相同性,因此我们在章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些共性。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这一高校使命。同时,也强调坚持个性、形成特色,除学校历史、标识外,学校章程也试图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彰显学校文化传统及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办学特色。如将“顶岗支教支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式予以明确。

5.相对封闭与适度开放相结合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下位法”。因此,在章程制定中我们既注重处理好章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注重章程与“上位法”的有机衔接,实现整体最优。同时,在具体写作中也强调适度开放,如《办法》第七条

(六)要求载明“内设机构的组成、职责、管理体制”,但由于学校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一些内容在学校今后的改革中有可能进行较大调整,不宜也难以做到明确化,因此我们对组织机构仅作了“党政机构、直(附)属单位、学院(部)、科研机构根据学校授权履行相应职能”的原则性规定,旨在为学校未来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预留空间。

6.理想构架与客观现实相结合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目的是要形成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它首先需要“仰望星空”,在科学性上下功夫,从教育规律、管理原则等出发,搭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构架。同时,也需要“脚踏实地”,在操作性上作考虑,正视现实情况中的困惑和难题。如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我们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行、国际通行的“第三方专业评价”这一做法写入章程,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接受社会监督和专业评价”,如此,既能延续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也为开放评价提供可能。

三、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践

学校以大学章程建设为统领,逐步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章程及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推动章程引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章程规定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框架。在章程核准通过后,学校将出台《西南大学章程实施意见》,对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清除影响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与机制,对章程中的原则性规定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予以细化。以“管办清晰、权责明确、崇尚学术、管理科学”为制度建设目标,逐步构建起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2.建立指向善治的科学决策机制

学校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制定实施了《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规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党委在把握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制定实施了《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校院(部)二级管理和大部制改革,将管理重心下移,给予学院(部)更大的自主权。

3.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

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为此,学校较早启动了《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工作,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学校教代会于今年3月15日讨论通过了《学术委员

会章程(修订稿)》,确立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对其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四种权限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保障其对学校学术事务的统筹权,力求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分离、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为发扬学术民主,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全校教授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目前学校正在重构校院(部)两级学术管理体系,为推进教授治学、强化学术权力提供更加有效的组织保障。

4.完善基于章程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不断完善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修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和《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制定《学生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评优评奖、奖助学金评审、改善学习生活条件等方面充分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学校今年召开了第三次学生代表代会。学校也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信息公开,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5.构建推动发展的外部关系

章程明确学校将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与合作。学校依托西南大学校友会和重庆西南大学基金会,为校友、社会与学校搭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汇聚智慧力量,全面支持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将理事会写入章程,理事会是为学校提供咨询建议,筹措学校教育发展资金的机构,目前正在积极

筹建。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考 篇7

一、大学课程结构及其改革的困境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知识的新陈代谢以及课程结构优化。大学课程结构优化是一种知识活动, 其本质为大学教育知识的自我组织, 就是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 是用于定位知识的知识管理设施, 能将散落的知识汇整起来, 予以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让人们能够充分地存取、分享、再使用这些知识。课程知识的自我组织涉及课程知识的构成、来源和课程目标与课程观念 (实质结构) 、课程知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 、各种要素的比例设定 (形式结构) 。目前大学课程结构及其改革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程实质结构的单一。

受传统的学科结构的影响, 大学课程基本上以单一学科知识为主。而现代大学课程涉及一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的知识, 单一的学科知识存在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2. 课程的形式结构的片面化。

一直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由国家统一规定, 学校和教师基本上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传授本学科的知识, 即国家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大学的教学——学术自主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是大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3. 课程结构设计主体缺位。

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往往被看作是教育专家或者课程专家的工作。大学课程组织、实施都是以大学教师——学科工作者为主体, 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很难完成专业性领域的知识组织。

以上三点是目前最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工作者和学生诟病的问题。当然, 大学课程结构改革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知识观、课程观和人才观落后等深层次问题。诚如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所指出, 一次学科革命就会带来知识观和方法论的革命, 如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2], 它当然会影响到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大学教育,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课程及其结构。在知识社会和信息化社会, 大学学科工作者在大学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二、知识观和课程结构优化

知识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被人描述为“源”与“流”, 大学教育知识可以说就是课程知识。广义的教育知识可以说包括了人类全部的知识内容。由于人类知识的不断分化, 个体认识的有限性与人类知识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凸显, 导致了狭义教育知识的出现。狭义的教育知识是一种经过选择的知识体系, 选择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语境中大相径庭。教育知识是教育教学中凡是能促进人的心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展的知识, 它包括可编码的知识 (显性知识) 和不可编码的知识 (隐性知识)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之后, 关于教育知识的分类有三种观点:学科知识论、经验知识论和结构知识论。学科知识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重视各种知识疆域的边界, 把获取知识看作是教师施加影响的过程。

目前在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 学科知识论在观念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世界的知识的量和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是由于知识问题过于复杂, 而且缺乏重新组织知识的合理形式和制度环境, 在高等教育领域, 以学科为教育知识的组织形式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其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学科知识论。

知识观所阐明的知识的性质、分类、功能、价值、边界、发展等根本性问题对课程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结构、分类、组织、编排等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信条和方法论保证。知识观主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对教育产生实质性影响, 任何一种课程观都以某种知识观为理论基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不少学者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取向, 如实用主义、永恒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实用主义是强调实用科学, 即自然科学知识;永恒主义强调的是人文社会知识;后现代主义对片面强调自然科学知识或者人文知识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提出反本质主义、碎片化知识观, 主张从主体的需要考虑知识的价值问题。它往往与教育目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规格的人才, 就要求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与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知识观对大学课程结构的影响也体现在各种关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方面, 各种知识的分类的方法总要体现一定的知识观。传统的大学知识分类方法是三分法, 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这种划分方法导致不同学科的产生。这种状况到20世纪初的时候形成了“百科之学”。于是按照一种关于知识的逻辑: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生习得知识, 形成了当今的学科课程结构。人们关于知识的分类, 对学校的课程影响是巨大的, 也产生了不同的课程结构。如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个人知识》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著作中从知识符号化角度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3]。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一种影响极大的课程划分方法——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

另外, 还有人从知识的功能角度, 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种划分方法与经合组织的知识分类方法有紧密的关系。经合组织 (OECD) 把知识划分为四类, 即知事的知识 (know-what) 、知因的知识 (know-why) 、知巧的知识 (know-how) 和知人的知识 (know-who) 。这些划分方法也对大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中叶后, 知识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知识综合化带来了人们的整体知识观, 主张在大学课程指导思想方面, 摒弃以往对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 而以整体知识观来统整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 追求大学本科课程和大学教育的完整性, 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平衡, 强调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的结合, 倡导主动和实践性学习[4]。这种趋势正如唐纳德·肯尼迪所指出的, 我们的教育责任观正在向着整体主义方向转变[5], 因为完整性是课程传递的效力和效率的关键[6]。但是分裂的知识观在我国根深蒂固, 高等教育领域一直重视教育知识的学科性, 即课程为学科知识。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重视各种知识的边界, 把获取知识看成是教师施加影响的过程, 课程组织者和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 确定课程的序列、步骤与活动, 以便将事实、概念和概念系统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这种知识观和教学观, 已经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证明是落后的。现代大学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跨学科课程设置, 就是在不断弥补学科知识和学科课程局限性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主要目标是优化课程结构。

当代知识观在不断地变化, 从高度分化的知识体系逐步向整体方式发展, 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受教育者传递符合将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还要为受教育者将来学习发展和生活打下基础。实现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融合和平衡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符合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总之, 课程结构优化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在课程的知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对大学知识的结构化处理, 使大学课程既能与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保持一致, 又能与社会发展和需要保持一致, 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功能。

三、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路径

在课程教学中, “结构”一词指的是内容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前者具有实质的特征, 后者具有形式的特征。形式结构所关注的都是课程的形式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逻辑结构依据内容本身的属性在各要素间建立联系[6]。课程的实质结构则决定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1]。现代课程结构改革过程中, 往往只关注课程的形式结构, 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和比例。但是课程结构的根本问题, 不是外部存在形式问题, 而是内部质的规定性问题。如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问题, 知识、情意、人性在课程中的地位问题, 课程如何保证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深入到课程结构的最深处, 比形式结构所涉及的问题更具根本性和概括性, 是解决形式结构问题的基础。这些问题所反映的, 是课程内部的实质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此, 课程结构优化包括形式结构优化和实质结构优化。

1. 建立知识地图, 开发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的实质结构。

课程结构的教育意义在于它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有着直接而又实际的影响。由于学科及其结构化条件有很多, 因而有大量可能存在的结构。施瓦布就学科而提出了三类结构性问题。第一类问题是一种分类问题:“学科是什么?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7]大学教育工作者在决定学校课程包含哪些学科, 以及按什么顺序进行这些学科教学时, 就会遇到这些问题。因此, 应该有一个尽可能把更多知识类型纳入其中的兼容性框架体系, 这个框架就是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一个与知识搜寻有关的概念, 它告诉人们知识的所在位置, 并且将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关联, 把知识按一种层级方式组织起来, 让人们在搜寻时可依其层级及所提示的关联性, 找到所需的专业知识。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实现组织知识的共享与重复利用。

大学知识地图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概念性知识地图——依据概念所组织而成的陈述性知识, 其知识来源为传统的学科知识。这类知识地图可用来表示整个知识体系中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当于一部百科全书。

(2) 流程性知识地图——以知识活动流程组织而成, 是人类各种操作性知识集合。

(3) 主题性知识地图——以主题对知识进行表示, 并以一定的方式揭示主题与信息源的联系, 表达不同主题间的关联关系, 把主题、主体与信息源的联系, 主题间的相互关联以特定的方式显示出来。主题性知识将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

知识地图可以尽量完整地揭示大学的知识源, 使教师与学生在需要知识时, 能够很有效地找到它们, 不管这些知识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使组织已有的知识能够被所需要的人找到, 实现组织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 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智力资产的价值。知识地图的建立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地实现大学课程的实质结构的优化。

2. 建立合理的课程层次, 优化课程的形式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重要要素, 课程类型好比建筑构件, 其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主要有两种构建方式:纵向和横向。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纵向体系, 呈线性, 好处是学科自足, 条列分明, 功能确定, 稳定性强, 易于贯彻;不足是条列分割, 缺少横向联系, 可调适性差, 专业科学课程将其发展到极致, 更强调纵向性。而综合课程结构则强调课程的横向性, 多呈矩阵结构, 好处是学科相互渗透, 体系有弹性, 适应多元化要求;不足是架构成本高, 管理任务重, 易造成无序。因而要寻找纵向与横向平衡, 线性与矩阵的统一。课程结构优化就是要解决课程结构建构方式的局限, 明确课程结构要素关系, 把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结合起来。一般来说, 课程的形式结构通常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结构形式。但是中观课程结构往往与微观课程结构缺乏明显的界限。

宏观课程结构优化涉及课程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比例关系。课程形式结构的要素传统上一般划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随着单一的国家课程结构的变化和学校特色以及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人才的需要, 现代课程结构一般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宏观要素, 确定各自的合理比例。

微观课程结构的优化, 包括学科课程各科目、实践课程各项目、隐性课程各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的优化。学科课程微观结构的优化是各科目内在结构的优化, 集中体现为教材结构的优化。教材内部结构的各单元、各学期、各学年的教材, 实际上就是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各学科的课程。另外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整个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构成与结合方式的优化, 以及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思想、意识等要素的比例与结构方式的优化, 还有各种学习活动的方式的组合优化, 如理论学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 其宏观结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其微观结构由显性课程 (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 、隐性课程组成。

3. 建立“平台+模块”课程结构实践样态, 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导致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分裂,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按照三级学科划分专业的情况下, 课程的狭窄性和课程知识的分裂都更为严重。在课程实施的时候, 我们需要把课程的形式结构和课程的实质结构结合起来以一种比较完善的结构方式进行实施。对于工科专业来说, 纯粹的工程技术专业, 更需要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和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实施方面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 目前, 许多大学建立了“平台+模块”课程结构, 以实现这一目标。

(1) 关于课程平台。课程平台是在课程类型基础上的学科知识整合编码, 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通识教育类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培养基本能力, 既保证本科学生基本素质, 满足共性要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学科及专业特点, 满足个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学科基础平台是各专业学生均要修读的二级学科基础课程, 涉及将来在某一学科领域工作所必须掌握的该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学科基础平台也设置少部分一级学科或跨学科的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平台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 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外语、实践性教学。

工科类专业的平台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基本要求:第一, 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以“科学+人文+艺术”的课程体系。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交融,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二, 按照“工程+管理”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体系。第三, 按照“技术+特色+创新”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2) 关于课程知识模块。课程知识模块的实质是学习套件, 即在学习的单元库中, 根据特定的目的、学习者特定的需求选出合适的学习单元。单一模块知识由一个主题统率, 不同的模块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由于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可获得认可, 因此, 成功的喜悦会激励学生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课程结构优化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下, 建构大学课程优化的方法, 就是明确课程结构要素关系, 把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结合起来, 建立课程平台和专业知识模块, 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05) .

[2]王顺义.西方科技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326.

[3][英]M·波兰尼.个人知识[M].许泽民,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84.

[4]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170.

[5][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187.

[6]Jerry G Gaff, James L Ratcliff, and Associates.Handbook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1997:702.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 篇8

【关键词】 师资队伍;结构比较;研究

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指出,系统的结构对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个系统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取决于该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在扩招潮、引进潮等教育政策背景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结构的配置经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新时期所有高校的共同追求。

一、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行扩招教育改革政策,学生录取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逐年大幅上浮,到2012年录取人数高达685万人。快速增长的学生规模迫使高校大量引进青年教师,高生师比和师资结构失调引发了教育质量的普遍下滑。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至此高等教育发展进入稳定期。以2012年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时期,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二○一二年七月编制的《江苏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和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二○一三年六月编制的《江苏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汇编》(2012年)中的统计数据,选取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余所985和211高校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师生比均值为13:1,专任教师规模所占教职工人数比例均值55%并正在逐年提高,专任教师博士化率均值56%,专任教师职务结构中正高级比例均值23%,副高级比例均值35%,中级比例均值37%。

在高层次人才结构方面,由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的大学排行榜显示,南京大学排位第6,南京理工大学排位45 。选取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高层次人才數量、比例进行列表(表1)分析,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专任教师高层次人才比例分别为25%和2%。

二、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通过各大学网站2013年度公布的fact book中统计的专任教师数量(faculty number),借鉴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选取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立)、杜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公立)、香港科技大学(公立)等排名前10、前50、前150,前250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师生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公立学校平均为15.4:1,私立大学平均为6.2:1,

教授终身制职位比例一般在60%左右,正教授比例很高,基本都超过50%(表中平均值为),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博士化率普遍较高均值为96.5%,

在高层次人才结构方面,选取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高层次人才数量进行列表(表2)分析,为了便于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的美国高层次人才,主要指各类院士、国家科学奖章、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奖等。在AURW排名中较靠前的一流院校中,各类高层次学术成就的获得情况均较多,占教师比重较高,占比平均为24.25%,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在取得学术成就及行业认可上的强劲实力。

国家奖励: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

重要专项奖: Crafoord Prize;Kavli Prize;MacArthur Fellowships;Pulitzer prizes;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Wolf Prizes;Fields Medal in Mathematics

院士: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Member, Institute of Medicine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

统计各项目中,存在一个人获得多项成就的情况。

三、比较分析

结合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结构概况,对江苏省重点高校师资队伍进行比较分析:

1.生师比。根据第国际一流大学生师比的调查研究得出:公立学校肩负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公共职责,往往生师比较私立大学要高。私立大学生师比之间较为接近,平均为6.2:1;公立大学的生师比同样较为接近,平均为15.4:1。江苏省重点高校生师比,平均为13:1,介于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接近于公立大学。

江苏省十分重视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强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人才强校”计划目标:到2015年,江苏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力争位居全国前列,高校生师比调整到15:1以下。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得出的数据,结合国内高校属于公立大学的性质,这一生师比的要求能适应当下江苏省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

2.博士化率。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博士化率普遍较高,平均值达到96.5%,江苏省内重点高校的博士化率的采样均值为56%,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队伍引进过程中,来源于世界排名前20的院校比例都在60%以上,江苏省各高校已经高度重视引进师资来源高校的层次。

3.教师职称结构。世界一流大学的职务结构中,正教授比例很高,大多超过50%,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江苏省重点大学中,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南京大学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外,其他大学基本都呈现“正三角”的形态,但高级职称的比例2012年较2011年普遍有所提高。

4.高层次人才水平和数量。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平均为24.25%,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比率和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没有什么差别,差别主要是体现在高层次人才水平上。作为理工科的代表学校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比例和水平上皆有很大的差距。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教师博士化率、职称结构、高层次人才数量等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要充分吸收国外一流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内外环境的营造措施,对现有的引入、晋升、薪酬体制进行优化改革,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科学的软硬件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建雄. 张继平. 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问题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 2013,(1).

[2]毛杰. 美国高校教职员数量和结构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 2008,(6).

[3]金江熙. 结合美国高校教师结构探讨中国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趋势 [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1).

[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GQVU3kVvjIqWA7Iew0MmPXwVUubHCFyxaBvv30cDJcG912BIIY1rITTXTQRocLdvQzOOxoyV8WyRbOpcyJkZa.

作者简介:

上一篇:广播广告代理合同下一篇:春的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