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精选7篇)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篇1

确定研究报告主题,搜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思路

回顾报告写法――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一、课前回顾

生活中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撰学一篇研究报告。谁能说说研究报告分为几部分?

二、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

师:我们家乡喜人的变化,生活中水源的浪费,班级中“眼睛族”的增多,家园中樱桃树的收获,这些话题你对那个感兴趣呢?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吗?

生交流,说明原因。

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还真广泛,下面同学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研究小组。

学生找伙伴。

师:同学们,在拟定计划书之前,请想想你们都要搜集那些资料,到哪去搜集呢?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搜集资料的主要渠道是调查、访问、记录、摘录、网搜等。

师: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好搜集的资料,从哪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开始拟定计划书。

生分工,拟定计划书。

三、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筛选标准: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这个资料已由还是未有;资料中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撰写时可以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成四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明确,方法恰当,结论清楚。

报告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完成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后记

优点:学生喜欢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篇2

课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

课外:

“指向科学精神的发现”选文:《逝世前的科学记录》《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给孩子们讲阿基米德的故事》《达尔文的童年》(选自人教版 《同步阅读》六年级下册教材。原文略。)

“指向议论文体的表达”选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备课构想

1. 主题的形成。本单元导语这样表述:“你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本组课文将着重让我们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纵向比较,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这就形成了本组教材的教学明线:探明科学精神的内涵。

再横向对照本组课文,不难发现它们都属于说理性的文章,其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显然是典型的议论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小学阶段首次真正接触议论文体,是该珍视的独特阅读体验。因而,本单元导语中还要求“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从中体会议论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这就形成了本组教材的教学暗线:领悟议论文体的表达特点。

2. 目标的辩证。以上对于本单元教学明线与暗线的思考,既明晰了单元教学目标,又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提出了要求。显然,仅凭本组的四篇文章来感悟科学精神的内涵,领悟议论文体的表达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而摆脱单篇文章的独立教学,避免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课课清,更是必要。如何以更大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发现为核心目标,多阅读、多比较、多质疑、多实践、多分享?这就架构出了本组教材的教学实施途径:群文阅读。

3. 结构的建立。群文视角中的本组教学,主要由精读、群文、口语交际(辩论)、习作、读书课等部分组成,在原来教材的编排上需做大胆的调整。群文主要补充两类:其一,包含科学精神特质的文章,以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其二,体现说理性的议论文章,以比较发现议论的表达方法。习作上原本的编排与本单元主题无关,建议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作为习作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此项习作更符合本组文章的表达特点,更有助于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读书课将推荐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相关作品,如《居里一家》《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星光璀璨》(美国中学生描摹大科学家),并结合“回顾·拓展”中的“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不断加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群文视角中的议论文体教学,拒绝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拒绝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的教学,而是力求在更合理的结构化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让读,让学,让发现。因此,本组教材教学安排10~12课时,分以下三步实施:

第一步:精读教学(4课时)

教学目标:把握文章大意,掌握生字新词,体会文本情感,初步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教学内容:《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步:群文教学(4~5课时)

教学目标: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更多地尝试更实用的生活化阅读,在有限的阅读中经历较高水平的思考性阅读与表达。

教学内容:围绕单元教学的明、暗两条线索进行。

线索一:指向发现。参考实施群文课例《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

延伸活动:口语交际·辩论,“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线索二:指向表达。参考实施群文课例《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

延伸活动:习作·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第三步:巩固提升(2~3课时)

教学目标:打开阅读视野,延伸阅读活动,丰富主题体验,反馈、整理单元学习收获。

教学内容:结合“回顾·拓展”,导读科学家传记,读书课交流。

课例呈现

(因篇幅所限,这里仅展示群文教学部分。)

课例一: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

目标指向:发现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运用联结、统整等策略,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步认识科学精神的核心特质,从中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回顾单篇,形成主题

1.发现:“美丽”中的科学精神。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跨越百年的美丽》。回顾课文,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生: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仅累,而且充满着危险。并且这项研究很有可能会失败,但是她决不放弃,迎难而上,一直到实验成功。这种毅力是很了不起的。

师:是的,这种“美丽”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还表现在哪里?

生:居里夫妇千辛万苦地寻找新元素,不是为了名利与金钱,而是为了让科学为人类造福,这就说明他们的追求目标是远大的,更是美丽的。

师:的确,我们还可以从居里夫人对待荣誉的态度上验证这一点,谁发现了?

生:诺贝尔奖是多么重要的奖项,她完全可以凭这个奖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为粪土,一如既往地埋头工作。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是美丽的。

师:难怪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出示,生齐读。)

2.伸展:“心灵”中的科学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不仅说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更谈了自己对“美丽”的思考。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正是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如果我们往居里夫人的精神世界再走近一步,我们会发现居里夫人“美丽”中所蕴含的更多科学精神。请拿出1号群文资料袋,阅读其中的两篇文章: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思考在这两篇文章中,你又发现了哪些科学精神?

(生自由阅读,师出示“思维导图”,核心词为科学精神。)

师:让我们来谈谈新的发现吧!谁先来?

生:从爱因斯坦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下工作的热忱。

师:请你把“热忱”补充在这张科学精神的思维导图中。

生:我原以为聪明才智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关键,读了这两篇文章,我才知道品德力量的重要。正是她的坚强、纯洁、严于律己,让她毫不妥协地、极为顽强地在科学之路上走下去。

师:请你把“品德力量”补充在思维导图中。

生:正如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中所说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做每件事情,一定要尽自己所能,问心无愧。

师:请你把“坚忍不拔”补充在思维导图中。

生:老师,我能说居里夫人的研究是很纯粹、很单纯的吗?居里夫人说“: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认为她是一个很本分很地道的科学家,就是一门心思搞研究。

师: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这种科学精神就叫“执着”,请你把这个词语也补充上去。

师:同学们,透过居里夫人的美丽,我们发现了她很多宝贵的科学精神,比如:热忱、执着、品德力量、坚忍不拔……这也正是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成就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二、比较阅读,扩展主题

1.基于“同质”比较,形成科学精神的基本认同。

师:那么,是不是每个科学家都会具有这样的科学精神呢?如果将居里夫人与本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三位科学家进行对照,对他们共有的科学精神,你能发现什么?

生:他们在科学研究中都是坚忍不拔的。

生:喜欢探索,都是那种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生:反复试验,从发现到发明,到创造,到成就,都有执着的追求。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发现了这些品质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在每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身上都会得以体现。

2.基于“异质”比较,丰富科学精神的丰富内涵。

师:可是,科学精神的含义是无限丰富的,绝非只是这几种,让我们继续发现。请大家分别阅读本组单元中的另两篇略读课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与《我最好的老师》,看看这两篇文章中又蕴含着哪些独特的科学精神。

(生阅读后交流)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协作也是科学精神。

师: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团队合作。

生:我觉得有梦想,富有激情,也是科学精神。

师:对呀,梦想的力量,就是研究过程中取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生:《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告诫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这是他在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生:他在教育我们要尊重事实,要敢于质疑。

师: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不要死读书,对吗?

生:对,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学会独立思考。

师:你们看,科学精神的含义多丰富啊!仔细琢磨每一项科学研究,我们会发现,科学精神都在闪耀。

3.统整“同质”与“异质”。

师:科学精神有共同的含义,也有独特的内涵。如果联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结合刚才的对比发现,以“我们眼中科学精神的基本特质”为话题,提炼共同的基本特质,你能行吗?接下来,我们开展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由各组记录员补充在下图的深色区域中。

(小组讨论)

师:哪一组愿意来展示?

生:我们填了四个关键词:迎难而上、坚持不懈、执着追求、锲而不舍,

师:如果选择一个最基本的、最关键的,会是哪个?

生:那我觉得“锲而不舍”最为关键。因为科学探索的道路布满荆棘,不是人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毅力,就退缩了,就不可能成功。

生:我们认为“热忱”是最基本的特质,没有热忱,就没有研究。

生:我们填的是不辞辛劳、不求回报。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书中的这几位科学家都是在为人类创造出新东西和新财富,我们觉得这才是科学的价值。

生:我们填的是一句名言:实践出真知。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课堂上学习的我们,都离不开怀特森先生的教诲:一切都要实践。你看,居里夫人、谢皮罗、波义耳、中国航天人,哪个不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成就的?

师:这句名言真是太精辟了,掌声鼓励!通过一轮轮的对比发现,你们一次次地发掘出科学精神的含义,分析得有理有据,越来越深刻。现在给各小组一分钟时间,结合刚才各组的观点,修改补充自己组的思维导图。

三、任务驱动,深化主题

师:那么,你们想知道专家学者们又是如何定义科学精神的吗?

生:想!

师:(出示)你看,这是法国巴什拉的著作 《科学精神的形成》,这是迄今为止对“科学精神”最详尽的论述。在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科学精神的15种“追求体现”,我们来读读。

生:(齐)理性精神、求知精神、求实精神、可重复和可检验、求真精神、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自由精神、批评精神。

师:书中的这几种含义,与我们刚才小组讨论形成的观点一致吗?

生: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1.驱动学习活动一:陈述已知。

师:能发现几条相似的含义,我们已经很了不起了,他是大专家,我们也算得上一个小专家了。现在就让我们进行深入的比较,在“追求体现”的15种精神品质中,哪几种我们已经关注到了?

生:航天人有着协作精神,善于发问的科学家有着实践精神。

生:怀森特的求实精神、求真精神。

生:居里夫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贡献,不求回报,应该是功利精神。

2.驱动学习活动二:关注未知。

师:那么,哪几种我们还没有关注到?(生圈出没有关注到的几种) 这几种科学精神到底是怎样的含义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2号群文资料袋,里面有《逝世前的科学记录》《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给孩子们讲阿基米德的故事》《达尔文的童年》四篇课外文章,四人小组一人一篇,阅读后交流:我阅读的这一篇让我发现了哪种未知的科学精神?

(小组里先针对个人的阅读收获进行逐个分享,然后小组选定其中一篇集中讨论。)

生:我们从《逝世前的科学记录》中发现了“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竺可桢爷爷坚持每天记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令人感动。而且,从记录本中的各种数据与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

师:对啊,竺可桢爷爷的成就,正是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来自于严格精确的科学态度。他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还亲自制定了校训──“求是”。他的一生,贯穿着“求是”精神。请你把“求是”补充在科学精神的思维导图中。

(生板书)

生:《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在炸药的发明过程中,诺贝尔险些送命,他太疯狂了!他愿意为科学事业献身,设立的诺贝尔奖更是造福人类。这是很多科学家做不到的。

师:关于这种精神,我们还会想起谁?

生:我联想起居里夫人整天和放射性物质打交道,也是极其危险的,同样是大无畏的。

师:是呀,这样的科学家,这样的科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请你把“大无畏”补充在思维导图中。

(生板书)

(师生继续交流,略。)

师:同学们,一组群文,让你们对科学精神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老师真佩服你们敏锐的洞察能力。看看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补充的词语越来越多了,相信你们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也是越来越丰富了。课后,你们还可以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比如《居里一家》《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星光璀璨》等,相信在阅读中你们会感悟到更深刻的科学精神。

课例二: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

目标指向:表达

教学目标:发现议论文体的主旨所在,并通过比较阅读,感知议论中叙事表达的独特效果,领悟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议论方式。

教学流程:

一、聚焦“议论”文体的共同特点,关注“怎么读议论文”

师:同学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所谓“议论”,就是分析评论。议论文,也就是作者通过分析评论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那么,如何阅读议论文,可是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现在,请大家速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画找文中议论的句子。

(生速读,画找句子。)

师:找出来了吗?让我们先进行小组学习,交流找出来的句子,并试着比较哪个句子最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小组交流、讨论)

师:现在我们来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经过比较,我们找出的句子是第2自然段中的一句: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也正是题目所说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是的,一启篇,作者就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还有吗?

生:我们找到了两个句子。第一句: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二句: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这两句和题目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

师:的确,作者在列举事例时,注意到用事与理的结合来证明观点。

生:老师,我们还画了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借华罗庚的话告诉我们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师:是的,作者在总结全文时,又重申了观点。同学们都发现了,议论的句子虽然分布在文章各处,但都在表达同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就形成了一篇议论文的主旨。

师:那么,围绕主旨,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实展开议论的呢?再次速读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词句概括出文中运用的具体事实。

(生浏览)

师:有哪些事例,谁来交流?

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师:概括得非常简洁,真好!你发现了吗?阅读议论文,就要学会把握作者的观点,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实来议论分析的。因此,理清观点和事例是议论文阅读的关键。看这张表格,(出示表格) 让我们运用刚才的阅读方法,梳理另外两篇文章的观点,以及所运用的具体事实。

(生阅读,完成表格 。 )

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表达的观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作者列举的具体事实从明代万户试乘火箭上天,到人造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工程,讲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师:观点与事实,梳理得真好。一篇很长的文章,条理就显得很清楚了。

生:《跨越百年的美丽》主要在讲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具体事实主要讲了法国科学院讲台上美丽的容貌,实验室里居里夫妇千辛万苦提炼镭,获奖后她的淡泊名利。

师:你们看,抓住了议论文的表达特点,就发现了阅读议论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学们学以致用,掌握得真不错。

二、聚焦“叙事”表达的不同方式,关注“怎么论证观点”

师:议论文一贯运用具体事实来证明观点是准确可信的,这个证明的过程就是议论文的核心所在。那么,你们发现了吗?在议论文中写具体事例,好像和记叙文的写法不太一样。

生:写得比较简单。

生:好像都只有三言两语几句话,平时如果我们这么写,老师一定会说经过不具体。

师:那么,议论文到底是如何叙述具体事实呢?我们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第一个事例“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为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版本:原文中议论文表达的版本和改写成记叙文表达的版本。(出示,略。)你们仔细地读读,看看在语言表达上有何不同呢?可以从整体上去比较,也可以从细节上去揣摩,至少写出两点。

(生对比阅读)

师:现在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每位成员的思考,并择优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两点发现。

(小组讨论)

师:哪组来分享?

生:我们组发现的第一点是:议论文的语言很严谨,形容词特别少,读起来没有什么感情;第二点:事例的过程非常简单,表达更简洁。

生:我们也发现,事情的过程写得很简洁,很少用想象、夸张的方法,过程不具体。

师:难道议论文都不用重视事情的过程吗?还是这篇是特例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强调的是要提出疑问,不是解决疑问,所以解决的过程就不用写具体了。

师:你真会思考!那么,具体事例的起因、经过、结果,哪些详,哪些略,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观点。

师:作者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围绕中心,对事例进行取舍,注意语言的精练简洁,是写议论文要把握的关键要点。

三、聚焦“观点”论证的过程,关注“怎么发表议论”

师:那么,你们敢不敢仿照课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呢?

生:敢!

师:来,牛刀小试一个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知道哪些具体事实能证明这个观点呢?(生一时想不出来)不急,老师早有准备!请打开群文资料袋,阅读其中的两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说勤奋》,从选用的具体事实、议论的语言表达这两方面思考,看看两篇文章分别有哪些成功之处。

(生阅读)

生: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是运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师:如何选择的呢?能具体说说吗?

生:《说勤奋》举了两个事例:司马光勤奋学习编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通过刻苦努力完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两个事例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有天资聪明的,也有基础薄弱的,我觉得很典型。

师:对啊,这样的事例就很有说服力。

生:我发现《滴水穿石的启示》也是这样的,不仅选择了三个正面的事例,还举了一个反例,正反结合,更能够证明文章的观点。

师:这就比较符合议论文严谨、缜密的表达特点了。

生:这两篇文章中的事例都很概括,很简洁。但是,作者把很多数字写得很详细,比如“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用了19年时间”,这些都可以说明论点。

师:这就是围绕观点,对事例进行取舍。你们已经读懂了,真棒!同学们,读了这一组群文,你们也可以把这些具体事实积累起来化为己用。同桌两人交流一下吧,你打算运用哪些事例来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观点呢?列举出2~3个具体事例就可以了。

(同桌自由交流)

师:谁愿意上台分享?

生:我选的具体事例是:居里夫人耗时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最后终于提炼出了镭;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每天勤学苦练书法,最后声名远播、作品流传千古。

师:大家都来评一评吧!

生:我觉得他的事例选择得恰当,能说明论点。

生:还有,这两个事例,有书上的,也有课外的。

(师生继续交流,略。)

师:大家下课以后可以继续小组交流,然后把自己的第一篇议论文写完整。最后小组开展评议,推荐一篇在全班展示。下课!

课例评析

当前教材多是以人文主题来组合单元内容的,单元中的各篇课文虽统整于同一个主题之下,但其关联性并不强,内部的逻辑性也不太明显,换言之“,结构化”不够显著。因此,大多教师还是采取单篇教学、逐篇演绎的方式进行,不能形成单元教学的合力,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

“群文教学”与“主题教学”“单元整组教学”等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群文阅读中的“结构化”,而“结构化”的最大优势就是帮助身处“碎片化”时代中的孩子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面对阅读的挑战。那么,如何重构单元教材,以结构化实现“促学”系统的形成呢?本课例展现了其独到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用教材:以“组合拳”焕发教材的应有活力

本课例中,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在教材的组合上探索“结构化”。瞄准“科学精神”的人文性主题,补充了“指向发现”的一组群文;又瞄准“议论文体”的工具性特征,补充了“指向表达”的一组群文。从阅读与习作、发现与表达、拓展与运用的多元视角为学生更充实的“学”提供了更丰厚的“材”。

其二,在教学的进程中探索“结构化”。本单元的12个课时由精读教学、群文教学、巩固提升三部分组成。其中,精读是基础打底,群文是添砖加瓦,巩固是装点扮靓,三者相辅相成,目标直指单元核心。这完全不同于逐篇教学的顺序,减少了重复做功的时间,将阅读面加宽、思考层加深、着力点加重,给原本平铺直叙的“教”添加上了激活味蕾的“料”。

最难能可贵的是,本课例中群文教学是基于单元教材展开的,这有别于纯课外选材的群文教学。教者以审视的眼光甄别各篇课文之间的异同,又敏锐发现其不足,并通过课外选文以补充。这样的逻辑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理解。运用这种“组合拳”的方式重整教材,单元整组教材便也发挥出了应有活力,形成了强势合力。

二、教阅读:以“活动场”引发学生的自由探究

在有限的时间内,群文教学能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相对多样、相对完整,这是毋庸置疑的。核心原因就在于阅读过程的“结构化”,有效地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与群体学习的整合,创生了“活动场”的效应。

比如课例一,以《科学精神的形成》中的15种精神品质为话题,陈述已知,并以未知为引擎,小组阅读群文展开交流,以丰富对科学精神的认知。这样的学习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群文阅读的视域之中,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当阅读真正成为一种需求,那么,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都将大幅提升。

比如课例二,围绕议论文习作的难点,以一组群文为例展开讨论:在观点、具体事实、语言表达等方面有哪些成功之处?并借助群文中的相关素材,尝试初步的议论文建构。摒弃了苦口婆心的作前指导,采用多见面、多比较的方式把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通过自我辨析,强调自我建构,把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认识,这样的阅读实践才能称之为“探究”。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篇3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蜡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的确,“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风和雨的锤炼、雪与霜的磨砺,蜡梅变得更加幽香。人何尝不是呢?一路走来,事事顺利未经风雨的人,往往经不起风寒挫折;反之,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人,却能经得起大风大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与香、光和热……

郑钫方|浙江省乐清市虹桥

一中龙山文学社

由此我想到,梅花真是一位智慧老者。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赞美梅花的气节,凌寒独自盛开。若细看梅花的姿态,并不比春天的各类缤纷强上多少,但梅花在世人口口相传中,却往往要高洁上不少。为什么?因为她走上了一条与别人不同的道路,不在春天争芳斗艳,而在冬天一枝独秀。在这条偏僻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志,为梅花戴上了别样的王冠。

连敏华|浙江省乐清市虹桥

一中龙山文学社

诸老师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一种美好的意象,往往象征着孤高绝俗、凌寒不屈、贞洁自爱等美德,文人常借梅怡情、抒怀、表节。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有关梅的诗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如何写好这个结尾,写出新意确实比较难。连敏华同学另辟路径,换个角度,赞美梅花是一位“智慧老者”“并不比春天的各类缤纷强上多少”,她不在“春天争芳斗艳”,而走上了一条“与别人不同”“偏僻”“充满艰辛”的道路,在“冬天一枝独秀”, 凭借着“坚强的毅志”,从而给自己“戴上了别样的王冠”。小作者能有如此独特的感悟,实属不易。郑钫方同学紧扣文题中“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自然地引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由梅花经过风霜雨雪的锤炼更加幽香,从而联想到人,只有经得起大风大雨的人,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与香、光和热”。行文流畅,联想自然,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所阐释的人生哲理与梅花精神契合。

二 关于灯的作文

路 灯

◎施秋清|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一中龙山文学社

茶杯里夜色倾覆,水声噤默,像年少时的我,写下的一节节温柔的诗,现在都趁夜色水声,一页页地模糊…… ——题记

你站在远方,闪闪烁烁,像鲸鱼的眼睛,像海鸥的翅膀,像穿透我心中迷茫的一根针。你站在远方,橘黄色的裙摆,摇摇曳曳,我像是看见春天的一层浪,把你慵懒的妆容融化在金黄色的月光里。

凌晨,到了火车站。

风比起晨时凉了许多,我仿佛可以看见它冻僵的身体,在树枝间来回穿梭,偶尔贴着地面,卷起几张废弃的旧纸,又扔下。等风停下来不再吹的时候,世界又静了下来,仿佛一下子,就只有我这么一个活物了。我哆嗦着身体,快步走着,路过一盏又一盏黄色的路灯。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里,母亲穿着单薄的衬衫,拉着我,走过没有人的街道,走过一盏又一盏黄色的路灯……

我不知为什么会突然驻足,停在一盏路灯下。昏黄的灯光照着我的头顶,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头顶开始充斥着我的全身,渐渐蔓延至每个细胞的角落。我举目望着黄色的路灯,几只飞蛾忽上忽下地胡乱飞着。隐隐约约,我仿佛看见母亲的面容,苍白但温暖。我努力睁大眼,死命地看着,尽管灯光已刺得眼睛生疼,但我怕一闭眼,这让人心疼的面容就不见了。

我累了,靠着路灯,蹲坐下来,空气中有一股城市的气息,渐渐抚平了我不安分的情绪。我红了眼眶,默默地闭眼。

清晨,我就听见了鸟鸣声。

睁开眼,火车站已人潮拥挤,有西装革履的,有衣着休闲的;有行色匆匆如我一般的,亦有优哉游哉的……我逆着人流前行,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像一阵风,吹过后,便没有了……

在这明亮的早晨,路灯已经熄灭,此刻,我也要赶上我的火车,去往属于我自己的目的地。

我懂,我不能永远拉着你的手走路,我需要独自去面对新的征程,但你关爱的目光会一直伴着我,那颗牵挂的心永远不会变,如同寒冷夜色中的路灯给我温暖。

我知道,当夜幕降临,你一定又穿上橘黄色的裙摆,满怀爱意,静候亲人,一如路灯,独自明亮,静守岁月。

(指导老师 诸爱英)

【诸老师评】

灯我们每天都可见,确实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了。在古典诗词中就有烛灯的意象,有柔美朦胧之意境,亦常光明、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在小作者的笔下,路灯如同给“我”温暖、伴“我”前行、一直关爱着“我”的母亲,引发“我”的许多联想和感悟。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文笔略带忧伤,又不乏积极向上的亮点。

三 记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心是一棵

会开花的树

◎连敏华|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中龙山文学社

入夜,月痕清明,风很瘦,门前的桂花已经开了很多,风一涓涓从纱窗里流进来的时候,还夹带着桂花香,丝丝正扣心弦。

桂花一定是秋天最深刻的相知,一年只开一次,一开整个秋天。孩提时代,每每到了桂花开的时候,桂花做的糕点是必不可少的美食,睡前泡上一杯桂花茶,因为喝了太多水,晚上不得不起来去洗手间,月光照落在瓷砖上都是桂花味。初中之后,每每躺在房间里,暗香萦绕,睡得也深了。

我于是没有一天不盼望着回家的。

可是后来,我回家了,树却没了。

那天周五,刚回到家的我从后院走到前院来想去看看门前的两棵桂花树,浓郁的花香一下子就带我找回了家的感觉,可看到的却是满目狼藉。

桂花落在地上,像是院子里起了一层鹅黄色的轻烟,香气在院子里游走,香味的浓烈,像是用尽了余生的力气在开花。也的的确确用尽余生在开花——桂树被拦腰折断,倒落在地上,罪恶的斧头就躺在一旁。

nlc202309030156

“树太大了,再长房子里都照不到光了。”

刚放下斧头的爷爷坐在树的主干上,一边吐出一个烟圈一边说着。树的生命像是他手中的烟丝,正在被消耗殆尽。

我失落地回到房间里,趴在窗台上,一低头就正好能看见底下的桂树在呻吟,我像是在同情一位被家长训诫的小友,又像是在送一头战象入冢。

我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去送一位陪伴我一整个童年的老朋友的离去,只是贪婪地多吸吮了几股花香,满是离别的芬芳。想来下一次就闻不到了吧。

一周后我再回来家里,几天来的疲倦使得我精神不振。刚一进家门,浓郁的桂花香就扑鼻而来,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信步走到后花园,树还倒在哪里,树叶有些干瘪了,但是香气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却更为浓烈而热情,已经不是桂花香了,而是香气经过时间的酿造,微微发酵,像是酒香。

我可以想象桂花树在生命逝去的最后时刻,它拼尽全力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希望留给这世界以最后的馨香和别样的美丽。

生命终究要终结,但桂花树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那一缕缕桂花的精魂萦绕在我的心头,像一棵树在我心中扎根发芽开花……

我们的生命正年轻,正处于朝气蓬勃的花季时期,难道不该为这多情的世界绽放更多的美丽吗?

(指导老师 诸爱英)

【诸老师评】

小作者是个恬静的初三女生,她善于观察生活,也善于思考生活,情感细腻真挚。陪伴“我”多年的桂花树因长得太高了,“再长房子里都照不到光了”,被爷爷拦腰砍断,却在生命终结的最后时刻释放出更加浓郁的馨香来。这是一件很轻易被人忽略掉的事,却引发了小作者诸多的思考和感慨。小作者两次提到了桂花树是用尽余生力气开花,给自己的生命以美丽的终结。也许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桂花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留下馨香,留下那别样的美丽,让她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留给世界以美丽。读罢令人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小作者在最后点题:“那一缕缕桂花的精魂萦绕在我的心头,像一棵树在我心中扎根发芽开花……”

本文是典型的“一事一议”作文: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写这类作文,切口一定要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通过小事情来阐发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行文上把握以下几点:1.叙事典型,紧扣文中的“事”定好“论点”,即事说理,有感而发。2.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是非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3.最后深化或强化中心论点,亦可以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4

1.文学常识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文学界的“维吉尔”。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2.重点字词

罅隙(xià) 喧嚣(xiāo) 蚋(ruì) 臃肿(yōnɡ) 鳍(qí)涂墁(màn) 蜣(qiānɡ) 窠(kē) 无动于衷(zhōnɡ) 寻觅(mì 跳蚤(zǎo) 钹(bó)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文章主旨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篇5

学习目标:

1、简述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的故事情节。

2、概括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神态、细节描写。

3、感悟香菱学诗,谈学习语文的启示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读课文自主总结故事情节,完成目标一的内容,达成率95%。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目标二的内容,达成率90%。

3、通过交流合作,完成目标三的内容,达成率95%。

4、通过交流,完成目标四的内容,达成率95%。学习重难点:

学习人物神态、细节描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但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今天,我们借助文学的力量与一位红楼梦中的女子不期而遇,让我们共同关注《香菱学诗》。

二、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积累:

作者:(约1715~1763)名,字,号、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王摩诘 应玚 颦儿 诲人不倦 ....抠土 藕香榭 鳏鳏 沁芳亭 画缯 .....

3、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刻画人物的精彩语句。

三、学习研讨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提示:香菱在哪儿学诗?跟谁学?怎样学?结果如何?)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是如何描写香菱如痴如醉地学诗的?

四、延伸拓展

香菱学诗成功的经验对你学习语文有何启发?

五、评价样题

请你接着“他一下子呆住了……”续写一段话,注意学习借鉴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红楼梦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1、《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名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

2、《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_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后四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们生活的年代都是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一书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4、写出课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 林黛玉:黛玉葬花;

薛宝钗:_进贾府扑蝶、出闺成大礼;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挨打。

5、贾府中的“四春”是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各自的丫环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6、请写出下列人物在海棠诗社中的别名。A、林黛玉:潇湘妃子B、薛宝钗:蘅芜君 C、贾宝玉:怡红公子D、李纨:稻香老农

7、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史湘云、妙玉、李纨、巧姐。

8、“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王熙凤,《红楼梦》对她的评语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共四篇文章,两篇讲读课文《犟龟》、《小溪流的歌》属童话作品,两篇自读课文《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属科幻小品。这些作品都具有新时代的创新特征。下面我将分为: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学策略与方法三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依据本学科总体目标,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七年级学生指出:阅读方面: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和科幻小品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品位和感悟是阅读的重点。

针对课标要求,对应本单元教学内容和我们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我设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读懂童话,体会文章的主旨,进而了解童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品味、感悟课文。

(3)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回顾课文、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发散思维、想象创新。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2)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3)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树立主动培养想象能力的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了单元目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去实现。

每一课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因此我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犟鬼》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童话的特点,学会理解感悟这篇童话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童话表演感悟犟龟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小溪流的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童话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配乐、分角色朗读,设疑、激趣、合作探究品味成长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基因畅想》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竞赛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基因技术的畅想,感受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辩论会讨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表达观点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犟龟为实现理想执著前行不畏各种困难;小溪流一路欢歌成长壮大;人类对基因技术大胆的预测和想象;还有假如人类也有尾巴的奇思妙想,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本单元的设置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渗透在整个单元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分析教材知识体系:

根本特征:想象、幻想

艺术手法:拟人、夸张

童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儿童

中心: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文学

写作目的: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

文笔轻松

科学小品短小精悍

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3、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童话,一是学生认为新奇的科幻小品。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特点,品味和感悟文章。

教学难点: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

要通过阅读、表演体验、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学与教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4、课程资源: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针对教学内容、配合我校及学生的实际,这一单元我利用的课程资源有:课堂教学资源:播放多媒体课件,自制道具,童话表演等

课外学习资源:工具书,著名童话作家的优秀作品、家庭网络资源:观看辩论会和戏剧表演等等。

5课时安排:建议四篇文章总课时9课时:《犟龟》3课时;《小溪流的歌》3课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2课时;《基因畅想》1课时。

三、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众所周知,阅读童话作品,要认识其中亦真亦幻的夸张和想象艺术,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在童话里,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山川鸟兽、花草虫鱼,都被赋予“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活跃在幻想生活的舞台上。因此童话是瑰丽而生动的,它也是儿童喜爱的文学样式。阅读童话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蕴含的生活道理和教育意义,不能只看到其中的生动有趣。

科幻作品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阅读科幻作品,领略新奇而神秘的世界,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培养我们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要求,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依据课标的教学建议和本单元特点,遵循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我拟定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与方法去突出重点:

(一)采用不同方式的阅读,表演,情境体验,顺利走进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阅读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前两篇童话作品,我主要采用的是:

1、配乐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2、表演性的朗读要求各组推选出最佳角色

3、表演童话,情境体验

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理解,个性和对文章的感悟。

通过以上的朗读,表演,情境体验,能使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童话作品。

小乌龟的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小溪流的不断前进,成长壮大这些童话的立意将顺利的被孩子们理解和领悟。

(二)生生互动法,设疑、激趣,小组合作探究,童话写作运用的夸张、拟人等技巧学习起来也将迎刃而解。

相信学生,放手的时候,学生会在蓝天里自由翱翔,对白云爱的更真诚。

面对本单元的难点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按班级所分小组以竞赛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展示所了解的基因技术的畅想。感受大胆新奇的想象,启发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以模仿大学生辩论会的方式讨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利弊问题,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培养了表达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人们说,教无定法,教更是为了不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我始终遵循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我想他们就像那执著前行的“小乌龟”,一路哼唱着成长、壮大的歌,去大胆的闯开,语文的世界,人生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幸福,我将和我的学生每天快乐地享受遨游在文海中的乐趣,教学相长!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说课稿】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纸船》说课稿

2.七年级上英语第五单元课件

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4.化学第五单元总结

5.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6.高一英语新教材第五单元说课稿

7.五年级英语第五单元Our new home说课稿

8.初二英语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第五单元自测题 篇7

一、基础练兵场(20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

贻误( ) 分歧( )屹立( )

归 sù( ) zhù( )就 chóu( )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历史上,一些伟人在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B.面对警察的盘问,毒贩显得非常紧张,汗水直流,黯然失色。

C.晚上,爸爸上网冲浪,妈妈看电视,我读书做作业,一家人各得其所。

D.少数司机因为一念之差醉驾入狱,这个教训值得“驾驶族”们深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春晚节目《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D.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这是一个大问题。

4.默写。 (5 分)

(1)殷勤谢红叶,_______________。 (《题红叶》)

(2)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3)爱惜芳心莫轻吐,_______________。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

(5)“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__________”。

5.下面语段中画线处的两个语句都有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 (2 分)

环境污染现在已经不单是某个领域、某个部门的事情,它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群策群力来解决的问题。①面对新的环境挑战,中国领导人用“宣战”的姿态宣扬了自己的决心。环境恶化不是“一日之寒”,环境治理也不是“一日之功”。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政府部门有力引导、严格监管;企业工厂切实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你我他尽可能守护“绿色”的生活等……如果每个主体都能做出小小牺牲,不但会换来环境治理的大大成就,更会换来大家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奋斗激情。

(1)句①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右边题为 《不屑一顾》的漫画,说说其表达了什么主题。 (2 分)

_____________

7.觅渡中学八(2)班同学打算举行“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4 分)

(1)张明同学负责布置会场,为营造氛围,需要在会场上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句。 (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

(2)李芳同学在网络上检索到以下热点新闻,准备在研讨会上发布,请你帮助她将其压缩成“一句话新闻”。 (2分)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40 分)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 8~9 题。 (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第四句运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_____________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请从表意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2 分)

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 10~14 题。 (11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_____

(3)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当余之从师也B.益慕圣贤之道C.弗之怠D.录毕,走送之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

13.上述选文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请你概括。 (2 分)

_______________

14.选段中哪一个词为全文奠下了基调? 宋濂所自述的求学经历使你联想起哪些相关的诗句或对联? (3 分)

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 (13 分)

人生如四季

严巍

①星移斗转,四季更迭。一年年生活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人生如四季,周而复始。

②毫无疑问,我应该回头望一望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自己所经过的人生岁月,自己所憧憬的人生风景。虽然人生道路有平坦可_______________,有崎岖可_______________,有失落可_______________,但在阳光的普照下,人生道路却画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颜色。在春是翠绿、夏是郁葱、秋是金黄、冬是灰白的四季色调中,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③春天,是播种理想的季节。当我从母腹中呱呱落地,就像一粒种子播下了人生的希望和理想。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下,我的理想如同小苗一样拔节成长。这个时候,当是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季节,也是人生中充满幻想的花季。这时,我童稚的幻想编织了一个个理想的花环,花环中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愿望。而此时,我的理想就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了一株株希望的新绿,于是,我的人生就这样在春天的脚步中奋然启程。

④夏天是锤炼人生的季节。在四季人生中,夏季最活泼浪漫,也最炙热,而炙热的高温也考验着我的意志。夏季还需要勤奋,只有勤奋的工作才能创造蓬勃;夏季还需要风雨的洗礼,这样,理想才能挺起腰杆不倒伏,才能让人生的活力灌浆成长。

⑤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地,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秋季。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也是人生收获希望和理想的时候。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收获丰富生活的阅历,我享受和体验着人生的乐趣。我盘点和检验人生的价值,也收获了不少意想不到的苦恼和失望。大自然风云变幻,人生道路崎岖坎坷,我在人生的四季中,也有失误,有彷徨,有挫折。

⑥秋去冬来,雪花飘飞。雪是四季的尤物,没有矫作,也不需要粉饰,飘飘然然默默无闻地普洒甘霖,造福于人类。这个季节虽然寒凝大地,却是修炼品行的大好季节。我不仅欣赏着美丽的雪景,还要学习雪花的品质,一生一世兢兢业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⑦大自然的四季是五彩斑斓的,人生的四季也是五彩缤纷。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人生之于我的一切感受,莫过于用这四季来形容。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月10日)

15.作者笔下的人生四季各具有怎样的特征? 请参照示例,从文中提取相关词语作答。 (3 分)

示例:春季———播种的季节

夏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秋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冬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16.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惆怅欣慰感叹B.欣慰感叹惆怅

C.感叹惆怅欣慰D.惆怅感叹欣慰

1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2分)

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我们该如何“掌握人生”“涂抹人生”?请说说你从文中获得的启迪。 (3分)

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 (12 分)

山村交通岗

周海亮

①山村悬垂在山腰,散落着二百多户人家。可是你相信么,这么偏远的山村,竟然在村里唯一的十字路口设立了一个交通岗。

②去山村采风,那个交通岗一下吸引了我。刚下过雨,洗刷一新的交通岗和坑坑洼洼积着污水的土路呈现着一种极不协调的怪异。更令我吃惊的是,在那里,竟然站着一位交通警察!他正以最标准的姿势站立,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并不存在的车水马龙。他左转身,平举手……右转身,口中的哨子响起……

③不过稍一细看,那“警察”却并不是警察。尽管他的衣服和警服有些接近,但无论颜色还是款式, 都和真正的警服有着很明显的差异。雨后的阳光一点一点加强烘烤的力度,直射着暴露在交通岗外的他。慢慢地,他脸上的汗滴汇成流淌的河。

④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好像已经在这里站了很长时间,可是在我关注他的漫长时间里,那个十字路口始终没有经过一位行人、一辆自行车、一辆马车、一台手扶拖拉机……终于,有人来了,那是一位身体佝偻的老人。老人径直走向交通岗,递给站得笔直的“警察”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我见到“警察”啪的一个敬礼,然后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喝着水,仿佛已经渴到极限……

⑤我追上急欲离开的老人,问他那“警察”是谁。老人说:“我儿子。”

⑥我问他:“怎么会在这里有一个交通岗?”老人弄清我的身份后,长叹一声说:“去我家说吧。”

⑦我坐在老人的院子里喝茶,一边看那个年轻人演独角戏般地指挥交通,一边听老人给我讲这个几近离奇的故事。

⑧老人告诉我,他的儿子特别聪明,小学、中学、大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儿子的理想是当一名交通警察,能够站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指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学毕业后,他被县交警大队顺利录取。可就在去交警队报到的前几天,为采一朵蘑菇,他从村后的山坡上滚了下去。他在医院躺了整整半个月才醒过来,命倒是保住了,人却摔傻了。他几乎忘记了所有的事情,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竟然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却唯独没有忘记自己已经被县交警大队录取的事。每天他都会站在村头,像一位真正的交通警察那样,吹响一只哨子。

⑨“于是你要在门口给他立一个交通岗,让他相信自己就是站在县城的马路上? ”我问。

⑩“是的,”老人说,“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带给他平静和快乐。我听医院的大夫说,让他平静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或许以后的某一天,他就会忆起以前的事情,甚至说不定还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那样的话, 也许他还真能去交警队上班, 当一名真正的警察呢。”

11老实说,那天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动。到处采风的我,这类事见得多了,也就有些麻木,至于那个虚假的交通岗,就更接近于闹剧了。我想,当劳作一天的村人扛着农具从这里经过,面对一个手舞足蹈的傻子,他们脸上将会是怎样一副嘲笑的表情?

12可是我想错了,我看轻和玷污了那些村人。那天黄昏时,十字路口的村人突然多了起来。当三三两两的行人、自行车、马车、手扶拖拉机经过交通岗时,我看到他们竟顺从地听任“交通警察”的指挥。他们有秩序地停下、等待,看“交警”的手势,然后快速通过,仿佛那儿真的是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面前的傻子真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交通警察。

13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后来我一直坚信,在那个偏远的山村,无疑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交警、最伟大的父亲、最伟大的村人,以及人世间最伟大的理解和爱。

(选自《青年博览》2013年第11期,有删改)

20.作者以“山村交通岗”为标题,好在哪里? (2分)

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前四段中,作者采取步步设疑的方式叙事,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概括其叙事脉络。 (2分)

偏远的山村为什么会设立交通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⑧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有何作用? (3分)23.文中画线语句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 (2分)

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画线语句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 (2分)

_______________

24.如果某一天,老人的儿子恢复了记忆,他会对老人和身边的村民说些什么? 请发挥想象,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4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躁。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兵场

1.yí;qí;yì;宿;铸;惆

2.B;3.C

4.(1)好去到人间;(2)春蚕到死丝方尽;(3)且教桃李闹春风;(4)诗家清景在新春;(5)俯首甘为孺子牛

5.(1)宣扬→宣示;(2)删去“……”,改为“。 ”。

6.示例:一些富豪、显贵丧失社会责任感,对公益、爱心事业不屑一顾。

7.(1)示例:点击热点,关注社会,认识生活;(2)示例: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阅读精品屋

8.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9.该句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10.(1)特别爱好;(2)成年;(3)同“肢”,肢体;(4)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11.B

1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13.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

14.“嗜学”。 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锤炼;收获;修行

16.B

17.“竟然”一词表达了自己因为匆忙生活,忽视享受人生过程,未能深思人生与四季关系的遗憾与懊悔之情。

18.拟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经过夏季的艰难历练,我们的理想会变得坚挺,人生会富有生机活力这一道理。

19.示例:我们应及早播种理想,并积极行动,用勤奋去创造,在锤炼中成长,最终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踏实而丰盈的人生。

20.“山村交通岗”是一条叙事线索,贯穿全文始终;“山村交通岗”凝聚着伟大的理解和爱,凸显文章主旨。

21.示例:交通岗上为什么会站着指挥的交警? 交警为什么是一位傻小子扮演的?

22.插叙。讲述老人儿子的“非常”经历,交代山村交通岗的由来,为下文做铺垫。

23.写“我”的感受从“没有太多的感动”到“被深深打动”的转变,衬托村人顺从地听任“交通警察”指挥之举的可贵,突出“理解和爱”的伟大。

24.示例:父亲,感谢您为我专设了这么一个交通岗,您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父亲! 各位乡亲,感谢你们对我和我父亲的理解与支持,没有你们的呵护,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今后,我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份厚重的爱。

三、文笔展示台

上一篇:论文八年级数学下一篇:审计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