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一、填空题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感觉_。
2、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_歪曲_知觉。
3、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_提高_,这个过程是_暗适应_。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_下降_,这个过程是_明适应_。
4、_视杆_细胞对光线非常敏感,允许昏暗光线下的视觉;_视锥_细胞对特定波长的光波特别敏感,产生心理学的色彩体验。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反比_关系。
6、习惯化是由于刺激的反复呈现所导致的反应_降低或减少_的现象。
7、知觉的一般特征主要有_知觉的选择性_、_知觉的整体性_、_知觉的理解性_、_知觉的恒常性_。知觉产生的三个阶段是_感觉信息_、_组织信息_、_赋予意义_。
8、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韦伯定律_,这个定律主要适用于_中等强度_的刺激。
9、双眼的距离线索主要是双眼的_辐合_和_双眼视差_所提供的距离信息。
10、人们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_迎合_、_自我美化_、_自我表露_、_威胁_。
二、单项选择题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C)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3.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A)
A、动景运动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5.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直接来源于(D)。
A近距刺激
B 远距刺激
C 物体本身
D 判断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C)。A 整合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
三、多选题
1.感觉反映的是(AC)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ABD)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D.眼睛的调节 3.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B C)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现象 4.内部感觉包括(ABCD)
A.运动觉
B.平衡觉
C.内脏感觉
D.机体觉 5.空间知觉包括(ABCD)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6.错觉的性质包括(ABD)
A 歪曲的知觉
B 虚幻的知觉
C 特定条件下的知觉
D 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四.名词解释
1、感觉: 人脑对从各种感受器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
2、知觉:个体把感觉的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3、感觉阈限:感受器官对适应刺激的反应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是由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来度量的,这个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5、敏感化:是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后,对强度较弱的刺激也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6、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相应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7、知觉的理解性: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各种假设,检验假设,做出合理解释的特征。
8、似动现象:当两个刺激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先后呈现时,我们看到的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连续运动的现象就是似动现象。
9、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0、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关系和自我的认知。
五、简答题
1.请你说说听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声音信息自周围听觉系统传导至中枢听觉系统,中枢听觉系统对声音有加工、分析的作用,象感觉声音的音色、音调、音强、判断方位。还有专门分化的细胞,对声音的开始和结束分别产生反应。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信息还与大脑中管理“读”、“写”、“说”的语言中枢相联系,有效完成我们经常用到的读书、写字、说话等功能。
2.什么是知觉?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加以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3.知觉的特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
在教学中,教师语调柔和亲切,高度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教学挂图,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教学幻灯片中设计的运动部分等等这些刺激特性的使用,遵循知觉组织原则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知识的更清晰的感知;避免在一个班频繁地更换教师或教师发型服饰的过多变化也是为了同样的作用。结合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因素的教学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4.结合实际谈谈知觉的准确性怎样才能提高?
⑴记住,你知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重组后的“事实”。要学会经常对自己的知觉提问:我知道的准确吗?另一种解释是不是也符合事实?我的假设是什么?到底对不对?我的假设会不会影响对实际情况的觉知? ⑵打破知觉习惯,不 受习惯化的影响。每天要试着以一些新的方式进行活动,比如,选择不同的路线去上班或上学;再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种,有时不妨试着换另一只手,不要总是使用利手;再看望朋友和家人时,要试着感觉自己是第一次去见他们。
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通过新的经历拓宽自己的参考系。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试试你平常不吃的食物,看看与你的观点截然不同者写的文章或书,再安静的树林里散步,到喧闹的游乐场去玩。不同的经历可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⑷克服知觉定势。无论何时,只要你把人、物或事归类,你的知觉就有可能被期望或己有的类别概念扭曲,按照一定的定势进行知觉。因此,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把每个人看成是独立的人,把每一件事看成是独立的事。
⑸避免受动机或情绪的影响。要让自己避免受兴趣、需要、期望或情绪的支配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犯错误的可能性,并且积极地尝试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在争论或讨论中,要善于采纳别人有价值地观点。
⑹养成不断进行准确性检验的习惯。要主动寻找其他的证据来检验你的知觉的准确性。第一,要提出疑问;第二,要澄清事实;第三,要参考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记住,知觉不可能自动调整。
⑺注意,要努力有意识地去注意你周围的人何事物,而不是在一团迷雾中度过一生。听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要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通过眼睛与人进行沟通。要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不论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都必须经过准确性的检验(即通过获得追加的信息来检查自己的知觉)之后再把它知觉为事实。
5.你有知觉偏见吗?怎样才能克服?
有。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总是鲜明、牢固的,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我们懂得了这种心理学原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首因效应的消极作用。
2、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沟通过程中,知觉对象最近给人留下的印象。所以,在对他人认知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这样才能清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
3、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他人的某种特殊表现突出时,印象深刻,由此引起对其他特征的忽视,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据国际数据中心高级副总裁和首席分析师Frank Gens称, 2011年, 新企业应用程序的80%将基于云而开发。在过去的一年里, 云应用已进入早期的大发展阶段。
国际数据中心分析师小组近期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行的云领导论坛会议上探讨了云的发展前景和疑难杂症。对于企业如何为这种极具颠覆性的技术做好准备, 每位国际数据中心的分析师都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总体而言, 这些分析师陈述了10种观点:
观点1:云是第三个平台。
大型计算机是首个平台。大型计算机在全盛期向企业提供了大约2000个应用程序。随后出现了客户机/服务器, 导致了PC革命, 应用程序的数量增加到数万个。如今, 云让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的想法得以实现。它将产生数千万个应用程序并且催生新业务的大量涌现, 包括移动应用、社交技术和分析/大数据 (这将导致智能电网和电子政府等应用的增加) 。
观点2:基础设施供应商将创建除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以外的第四条产品线。
这条产品线称作“共享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国际数据中心分析师和负责存储系统的副总裁Rick Villers称, 服务器虚拟化的影响才刚刚开始。IT想使自己摆脱竖井结构且迁移到“融合的IT”。虚拟化是此过程中基础设施架构的第一步。但是, 这一天很快就将到来:IT将为每一台物理服务器指定100个虚拟机, 而不是如今的8~20个虚拟机。当涉及到恢复数据、性能、高可用性和伸缩性时, 我们当前的IT架构还不适应。数据中心需要有这种共享的高速缓存空间, 虚拟机在此存储环境中, 将比共享的磁盘/存储速度更快。
观点3:带来你自己的许可证。
IT主管称, 软件企业协议是云应用的一个障碍。国际数据中心负责平台即服务 (PaaS) 和云服务的研究副总裁Robert Mahowald称, 在向云计算过渡中幸存下来的企业软件公司将适应他们的许可证, 以便用户一次性消费就能在多个地点访问那个软件。例如, 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导入相应的数据、亚马逊服务和Windows Azure平台, 以一次性消费方式访问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服务器。当IT部门从数据中心迁移到混合环境然后再迁移到云的时候, 选择新软件的开源软件许可证也是IT选择应用程序要考虑的因素。并非所有的企业软件厂商都赞同这个想法。但是, 类似微软的一些厂商正朝着此方向发展。截至今年7月1日, 微软的软件保证用户将能够使用自己当前的许可证协议, 把服务器应用程序从内部数据中心迁移到云计算服务, 微软将此举称作“许可证移动性”。
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Amherst Securities Group公司的IT经理Steve Turner等IT专业人员赞成这个概念。“云中新的许可证模式是个好主意并且是所需的。微软和其它公司正在进行这种过渡。并非所有的厂商都在进行这种过渡。”
观点4:企业将视IT的角色为“内部应用商店”。
IT的角色将从构建客户应用程序和定制大型应用程序过渡到为用户提供自助服务。用户将能够通过公共云和私有云从任何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国际数据中心的IT执行顾问Dave McNally称, IT需要重新熟悉“IT服务”的概念。这种转变是从几年前的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概念开始的, 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应用软件厂商实施SOA从未取得完全的成功, 云将再次把IT概念作为一个服务的集合进行推广。
观点5:云是大型数据的大资源。
Villars称, 谷歌、亚马逊和iTunes等少数云服务已消耗了大量存储容量, 相当于9.8艾字节的硬盘存储容量。他们已意识到存储在那里的数据是有关消费者的有价值信息。分析公司正在做从分析微博信息到为专业零售商提供客户分析等各种事情, 所有这些分析都通过个人传送到云中的数据。这对于企业来说有遵从法规的意义, 但也为IT人员研究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提供了机会。
观点6:IT机构将成为云服务代理商。
作为新的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IT将被当作企业应用商店, IT将负责所有的云服务协议。Mahowald称, 并非业务部门绕过IT去雇用SaaS服务, 而是IT将为业务部门找到和捆绑云服务。IT还将进行资产管理服务, 管理业务部门、企业内部、混合的和通过云所使用的全部IT资源。除了年度登记、调整或者合同谈判之外, 这还要求厂商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监管。IT机构还将提供服务业务部门所需的基础设施。
观点7:云服务可能让传统的IT员工望而却步。
McNally建议, 如果我们相信变化即将到来, 一家公司需要为其员工做好准备。云将对人员产生什么影响?IT员工担心, 云将使IT工作商品化并且云是与外包携手工作的。这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进入IT职场的大学生想追求能使自己与众不同的职业生涯, 他们感受不到企业IT工作提供的前景。这会产生一个鼓励外包的技能缺口。
观点8:你的关键厂商的三分之一将成为“维基琐事”。
Gens称, 厂商目前通过正确的轨道拥抱云, 想办法部署自己的云服务并且修改自己的许可证协议以便把自己的客户引入云。坚持老做法的厂商将成为下一个Wang或者DEC, 他们没有看到、理解和适应由客户机/服务器技术的崛起所引发的PC革命。Turner补充说,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正处在与客户机/服务器类似的大型路标上。我们需要关注哪一个厂商应用云, 哪一个厂商不应用云。
观点9:当谈及公共云时, 垂直行业的专业厂商将占上风。
Villers称, 在上一波浪潮中, 公司数字化自己的流程。现在, 其中的一些厂商看到了为自己行业提供这些流程作为新的云服务存在的价值。Villers提供了Technicolor公司的例子, 这家公司最初提供视频后期制作服务, 在电影编辑完成之后、复制并且送至电影院之前修复颜色和声音。由于Technicolor公司数字化了自己的方法, 所以它能够提供云语音和视频服务。
观点10:你不能避开个人云。
小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
(一)不良习惯
小学生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吸吮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或其他物品、拔头发、手淫等。
采用心理咨询与治疗。 一般应注意这几个方面: 1.通过家长了解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以消除有关影响因素。2. 使儿童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唤起他们对自己不良习惯的羞耻感和厌恶心理,以激发他们主动克服的决心。3. 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家长也要更多地和患儿一起玩乐,以分散注意。4. 不良行为出现时切忌采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加以“制止”。
对手淫的矫治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父母不应过于紧张恐惧,不应严格控制,强行禁止,这样会有强化不良习惯的可能,并会引起儿童明显的焦虑不安、自责自弃等不良情绪。应细致地检查患儿生殖器局部有无不良刺激,有则尽早消除;制定恰当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应过早上床,早醒不宜迟起;对于难矫治的儿童,必要时可给予一些物理治疗或安定类药物。
(二)退缩行为
儿童的退缩行为是指胆小、畏缩、孤僻,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无其他精神异常。
在儿童退缩行为的咨询中,应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儿童退缩行为的病情不会逐渐加重且随年龄增长、见识增多,退缩行为会逐渐好转,成年后完全正常。首先应让家长认识形成这种行为障碍的成因,检查其家庭中是否存在有关影响因素,积极改变教育方法,既不溺爱,也不粗暴,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对患儿可进行游戏治疗,游戏的设计要视儿童的不同情况而定。
(三)依赖行为
依赖对幼年儿童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成为学龄儿童后依然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表现出过分依赖,便构成了一种行为障碍。随着独生子女在我国的日益增多,儿童的依赖行为有增长趋势。
咨询中应注意智力正常儿童的依赖行为与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患儿依赖行为的区别。此外,还应注意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依赖行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男孩子的依赖行为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克服,部分女孩子的依赖行为则有可能长期存在,有的甚至到成年后仍依赖心很重。
依赖行为的矫治主要是行为治疗与教育治疗。父母、教师要改变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如粗暴、冷淡、帮助过多等,对儿童克服依赖行为有显著效果。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扭转代抄作业等不良倾向,这种环境调整也有助于纠正依赖行为。
(四)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在品德上反复出现、持续存在并构成对外界不良影响的行为障碍。
说谎、外逃、偷窃、破坏公共设施和攻击行为是品行障碍中较常见的形态。
儿童的品行障碍违背与年龄适合的规范和准则,其程度比平常的调皮捣蛋或恶作剧要严重得多。咨询中应区分儿童的品德障碍有无反社会化倾向,同时还要区分精神病或智能低下所导致的品行问题。品行障碍较轻的儿童,或主要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品行障碍,如及早发现,及时教育,并对环境做有效的调整,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纠正。年龄较大儿童的品行障碍则较难矫正。矫正和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如在学校对品行障碍儿童的正面行为进行有规律的奖励强化,在家庭则对儿童的破坏和攻击行为始终不作反应,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儿童的品行问题获得戏剧般的消退。对品行障碍较严重的儿童进行集中教育训练,必要时送工读学校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
(五)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儿童多动症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活动过度、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品行不端、适应不良、神经系统存在某些功能性失调。
1.咨询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动症”的主要表现是注意不集中、多动、行为冲动。
(2)此症一般开始于幼年期,到学龄期明显。如果多动的表现不足半年,不应立即下诊断。
(3)注意鉴别以下情况:一是看是否为正常的活泼好动的儿童。正常顽皮的儿童也常有好动等表现,但在严肃场合或看有兴趣的电影电视节目时则可控制;而多动症儿童却不能控制或仅能控制很短时间。正常儿童较易接受管教,即使有不良行为也较易改正;多动症儿童在态度上虽然能接受批评,但总是“明知故犯”。二是看是否有较严重的品行障碍。品行障碍与环境、教育因素有明显关系,以持久的反常性格和与社会不相适应的行为障碍为主要特点。这类儿童在态度上往往与社会规范格格不入,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认识。多动症儿童虽然也有品行障碍的表现,但程度较轻,并能意识到“不好”,有克服的愿望。三是看是否是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儿童常有学习困难,可能被误认为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因此,应通过了解病史、幼年发育史及智力测验等方式加以鉴别。四是看是否为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症,此症的特点是不自主动作增多,行为刻板,表现为眼肌、面肌或手足不自主的、重复而快速的抽动,或伴秽语、爆发性喉音及损伤性动作。多动症患儿虽动作增多,但多为较协调的自主性动作,如翻弄东西、到处走动等。当然,也有一些多动症患儿并发抽动症。
2.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动症儿童大多意识到自己的“病态”,并因常受来自家长、教师及同伴的指责而深感痛苦。因此,咨询人员应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态”的信心。要让家长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责骂、惩罚不仅会加重病症,而且会加重患儿的自悲、忧虑、孤僻和反抗心理。此外,还应指导家长检查家庭中是否有不良刺激或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努力协调家庭关系,缓和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以便取得家庭治疗的良好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还应与教师取得合作。上课时需安排患儿坐在第一排,以利于督促和指导。对患儿不应厌弃和歧视,对其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助于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动静结合,既不放纵,也不过分限制其活动,对患儿的行为矫正有积极意义。应鼓励患儿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和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改善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发泄他们的过剩精力。另外,在学习、交友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应给他们以具体、反复的指导和帮助。当患儿出现适宜行为时,马上给予奖励,及时强化、巩固;当患儿出现不适当的行为时,加以漠视或给予某种“惩罚”。此外,还可以在专科医生的配合下辅助以药物治疗。
二、中学生的行为与品德障碍
(一)中学生的行为障碍
中学生的行为障碍要与问题行为相区别。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七个方面:
1.神经性问题行为,如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行为、神经性失声、心理性不适等。
2.情感方面问题行为,如恐怖、易激惹、焦虑等。
3.性格方面问题行为,如偏执、怪癖、急躁、粗暴、性情无常、攻击、鲁莽、胆怯、退缩、抑郁、孤独、自恋等。
4.智能方面问题行为,如易遗忘、抄袭作业、能力低下等。
5.活动方面问题行为,如注意分散、易冲动等。
6.品德方面问题行为,如说谎、偷窃、斗殴等。
7.习惯性问题行为,如厌食、遗尿、吸吮手指、玩火等。
中学生真正的行为障碍是比较少见的,发现过的有这样几类:自杀行为、偷窃癖、纵火癖、性变态行为。
中学生的行为障碍需要用心理疏导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治。下面介绍自杀行为障碍的矫治。
(1)首先要了解中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①受到外部精神因素的强烈刺激。例如,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失恋,人际关系挫折,受到他人的当众侮辱或斥责,患上严重的疾病等。②情绪变得相当低落,心情悲观抑郁,对自己产生自责自罪心理,有强烈的负罪感。③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的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不能及时宣泄消极情绪。④有严重的不良家庭环境。⑤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对生活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体验。⑥对社会的阴暗面过分夸大,对社会持极端消极的态度,有“看破红尘”的迹象。⑦自杀先兆。
(2)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采取防范措施。①聆听当事者的情绪冲突,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紧张。②弄清自杀原因,消除有关引起自杀企图的因素。③派有关的人员进行特殊监护,防止自杀。④进行心理疏导,启发当事者用合理的方式看待挫折,消除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
(3)及时进行保护性干预和心理治疗。①聆听。如果遇到中学生处在严重的情绪失控状态,很有可能采取自杀行为时,就应创造条件,聆听其遭遇和体验,使他有机会倾诉自己的不幸经历和内心感受,保持与外界联系和交流的畅通。②影响。告诉有自杀迹象的中学生自己对自杀的看法,让对方了解自己遇到挫折时的恶劣心情和克服办法,使对方心中受到启发,打消自杀念头,放弃自杀行为。③寻求专家的帮助。可以建议自杀者找心理专家治疗或与有经验的教师谈谈,同时,向领导和学生的父母等报告情况,请他们采取干预措施。问题行为的改变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行为矫正,一种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种是心理疏导。行为矫正,主要是通过强化的手段,对中学生的某种问题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从而使其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或者受到削弱或消退,使学生的行为按照预期的要求转化。在行为矫正中必须遵循:明确一个目标,大目标小步子,及时反馈,奖惩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分析中学生的行为原因,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调整其需要结构,消除其错误的行为。心理疏导,主要是通过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弄清是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错误学习的结果,还是由消极的心理冲突和挫折引起的结果,然后按照问题行为转化的趋势,及时防微杜渐,防止过失型向品德不良型转化。
(二)中学生的品德障碍
品德障碍是指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社会道德规范、社会组织纪律的问题心理行为。
(1)中学生品德障碍的表现
过失型品德障碍: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如骂人、恶作剧、说谎、作弊、损坏东西、旷课逃学等。危害型品德障碍:采取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如欺骗、偷窃、赌赙、猥亵、破坏公物等。攻击型品德障碍:为了消减由愤怒情绪造成的内心紧张,主要采取发泄的方式,与特定的对象采取报复、打架斗殴等行为。生活型品德障碍:早恋、吸烟、酗酒、迷信、挥霍消费等。
(2)中学生品德障碍的原因
品德障碍的产生,是中学生自身内部因素及教育和环境等外界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学生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是生理方面的(如遗传因素、躯体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方面的。这里仅从心理方面展开分析,中学生产生品德障碍主要有三种心理原因:
①中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与社会行为规范存在着不一致性。只有当中学生明确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意义并乐于接受它时,才会自觉地按照规范的要求去遵守履行。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中学生往往在表面上能领会社会行为规范和对自己的要求,而不一定会立即内化接受,有时甚至会在行为上拒绝它。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学生对社会行为规范缺乏真实的需要和动机,阻碍了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
②中学生自制力和耐挫力较弱。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有的中学生对挫折的反应是积极的,他们能够认真地分析产生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变失败为成功,变盲目为自觉,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坚强起来、振奋起来;但有的中学生对挫折的反应是消极的,他们对挫折持不正确的态度,主要通过外罚反应(以攻击别人来消除自己受挫后的紧张情绪,如对别人漫骂、责怪、埋怨、嘲笑、讽刺、报复等)和内罚反应(将受挫的原因歸于自己,采取自己惩罚自己的方式,如孤独、自卑、自慰、轻生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③中学生个性倾向尚未定型。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思想幼稚,容易把一切都理想化,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神经活动容易表现为两极化,忽强忽弱,又容易表现为抑郁和内向,因此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不能应激适应。若缺乏正确的引导,极易产生行为障碍。
(3)如何帮助中学生矫治品德障碍
①最重要的是利用内心的矛盾。即以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去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发现和抓住学生品德上的“闪光点”,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如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方面大都有活泼机智,胆大好胜,性格爽直,爱动脑筋的特点。心理教育就是要以其长克其短,扶其正,法其邪,从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②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当学生有品德不良表现时,要注意不要以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其在人格上受到应有的尊重。这可消除疑惧,融洽性情,防止对立情绪。自尊心是恢复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前提。有了自尊自信,就可能避免由自卑心理主导的错误行为。
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少学生犯错误,是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差。在错误行为之前不能制止它的发生,在错误行为之后,又不能吸取其教训。不少品德不良的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要使其“清醒”过来,必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教师,要明确地赏其功,罚其过,使其在实践中增强是非感。
④增强学生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有是非感而无意志力,这也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内心矛盾。外部诱因通过内心活动,一旦成了内部诱因,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这就必须增强其意志力,使之能自觉地与外部的诱因作斗争,切断不良诱因对自己的影响。当然,必要时使学生与“原发诱因”隔离开来是需要的,但光靠“堵”和“禁”,或避开“原发诱因”是不行的,也是消极的。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或者给予任务,提供条件,给予信任与考验,使学生感受到战胜不良诱因的满足和愉快,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是对一定学校教学内容的规定和进程的安排。
2、广义的课程: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等等。正式课程;
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3、狭义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按课程的内容结构来划分)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按课程的存在方式来划分)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划分)
(四)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独立地、并列地编制成的课程形态的总称。
我国主导的课程类别
我国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优点:
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
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主要是以分科课程形式存在;
综合课程:把性质相关,联系密切的一些学科合并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物理、化学、生物合并为自然学科
政治、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学科
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法制教育课、社交技能课----涉及史、地、生、理、化等学科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主来组织的课程类型。杜威和克伯屈
2001年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Q:(课外拓展)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P1691、显性课程:指一整套以课程计划的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学校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那些学科和活动。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劳动技术、音乐、美术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隐性课程:指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具体的授课方式,它是隐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P1701、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部门总体规划确定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通过课程计划颁布,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特点:P170
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8次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
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了国家课程的门类、总课时和课时分配,同时又为地方与学校的课程开发留出了一定空间
Q:分析教师直接参加校本课程的利弊。
(四)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①含义: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
②评价: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观点
③综合课程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2.核心课程
①含义②观点
A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B形式:由近及远、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
C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D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受学生欢迎。
E优缺点: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是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依据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而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2、课程目标分类:
“垂直”维度:“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水平”维度:认知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
二、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二)课程标准
1.含义
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2.结构
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3.理解和执行
(三)教材
1.教材与教科书
2.教材的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材的编排
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三、课程实施
(一)含义
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尽可能听取教师意见或让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趋势。
四、课程评价
(一)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两部分
“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价+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的关系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第三节 当代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知识
儿童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第三节 当代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整合3、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整合4、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6、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大众教育
(三)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为社会服务
(四)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在课程编制上,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六)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和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程”的概念?
2、课程主要有哪些类型?
3、分析教师直接参加校本课程的利弊
4、研究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概念:
1、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习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主要涉及到语言的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方面。
2、语用能力:是指儿童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应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
3、自我中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称为自我中心语言,这种语言主要是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
4、符号:是客体以外的一种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说,符号是约定俗成的。
5、积极词汇:凡是儿童能理解也用对了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6、消极词汇:凡是幼儿虽然能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7、前语言时期:婴儿从不会讲话到能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
一、婴幼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特点:
(一)语音的发展特点:
1.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普遍经历了相同的五个阶段。阶段一:反射性发生期(0—4月)。阶段二:牙牙语期(5—9月)。
阶段三: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10—12月)。阶段四:学说话期(1—1.5岁)。
阶段五:积极的语言发展阶段(1.5—6岁)。
2.婴幼儿发音过程中已发出“音节”为主,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 第一阶段:(0-4个月)单音节阶段 第二阶段:(4-10个月)多音节阶段 第三阶段:(11-13个月)学话萌芽阶段
3.4岁的婴幼儿语音发展有扩展趋势,此后有收缩的趋势。4.两岁的婴幼儿建立了词的语音表象,辨音能力先于发音能力。
(二)婴幼儿词汇和语法发展的特点: 1.词汇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词类范围逐渐广大
(2)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2.婴幼儿语法的发展(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聚到复合句
(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二、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
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合适的表达方式
幼儿可以根据所处的情景以及听着的特点决定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二)连贯的复述能力
儿童从5岁开始,能够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调理清楚,但语言不够生动流畅。
(三)行动的调节能力
大约六七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向社会化语言过度。
(四)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儿童习得语言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每个具体的儿童在语言发生的时间、习得的策略上是不同的,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三、自我中心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
1、重复
2、独白
3、集体独白
四、社会化语言,其表现形式有四种:
1、适应性告知
2、批评和嘲笑
3、命令、请求和威胁
4、问题和回答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概念:
依恋: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主要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经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二、问答题
1、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
(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矛盾型依恋
2、依恋形成的原因;首先,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
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
3、依恋的作用:
(一)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二)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三)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概念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问答题
1、同伴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二)有助于同伴之间的相互社会化
(三)成为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四)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2、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受欢迎性
(二)被拒绝性
(三)被忽视性
(四)一般性。
3、儿童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分享、合作、自信、移情。
4、师幼交往对儿童的影响:
(一)增强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探索精神
(二)促进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
(四)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性的发展。
5、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行为特征
(二)认知能力
(三)身体吸引力
(四)成人的鼓励
6、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二)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1)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2)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到游戏中(3)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4)针对目标,略作示范
(三)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四)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概念: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2、自律:就是按照自己内在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3、他律:就是按照外在的标准,主要是成人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5、移情: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既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式。
二、简答题(问答题)
一、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
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6岁)前道德判断阶段
特点: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判断 第二阶段:(6—9岁)他律道德阶段
特点:以成人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第三阶段:(9—11岁以后)自律道德阶段
特点:以自己内在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二)科尔伯格的理论: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段:服从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快乐的相对主义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的原则
二、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特点:
幼儿道德发展具有具体性、他律性、模仿性、情绪性的特点、(二)影响因素:
1、家庭及其父母
2、游戏及其活动
3、同伴及其交往
4、社会榜样
5、教师及其环境
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认知水平
2、情感移情作用
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增强孩子助人、分享、合作、礼貌等亲社会行为。
3、家庭引导方式
首先,家长鼓励幼儿亲社会行为最有力的方式是运用微笑、表扬、拥抱和奖品等手段。
其次,父母自身的榜样,为孩子直接提供行为方式的示范,可帮助儿童习得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4、传播媒体影响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颜色视觉的出现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三)听觉发生的指标
近年来人们不但通过儿童的大动作反应来判断其听觉表现,还通过他的机体内部变化,如心律、呼吸等的变化,以及眨眼、面部肌肉活动等来判断。有的人如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重要作用,触觉在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依恋关系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更多依赖于身体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
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经过若干阶段。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二)视触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之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开始。其出观大约在生后5个月左右。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鲍厄(1966)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训练,结果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范兹(Fantz,R.L.1963)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同形状。苏联文格尔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根据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小的盲童已学会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这也可以说是人小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换句话说,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象的主要信息来源。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知觉发展的这种重大质变,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知觉的最重要变化,是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的目的方向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
三、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丁祖荫的研究(1964)也说明,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他提出,对图画认识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该研究指出,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四、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一、歌唱过程与反应心理
在歌唱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告诫他的学生,不能只用你的嗓子唱歌,而要用你的全部身体去唱歌。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你全部的身体只是歌唱活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用物质和精神来打比方,那么身体是物质的,你的思想,你演唱的感觉就是精神的。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才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演唱的心理反映是整个演唱活动中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健康的歌唱心理准备.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歌唱任务。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你技术,但给予不了你感觉。作为专业的歌唱,我们要认真的研究歌唱行为,这种行为有技术行为、感觉行为和反射行为等等。人的反射行为是因生理事实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我们在歌唱的过程当中对作品的声音布置、语言、情感、肢体动作等等行为的启动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下达的指令,互相协作进行的结果。这种结果在演出前是有一个预期性的想象(演出前的身体状况、声音状况、情感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这种期望值是很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因此歌者在歌唱前往往想得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这样能有效的巩固歌者的心理防线,产生良好的心理反映。在歌唱之前很多歌者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歌者往往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认可度,所以就把这种紧张性转移到了精神上从而增加了心理上的负担。个人得失看得太重、演唱时杂念太多,过于计较个人成败,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失败的歌唱心理。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让他的学生放松.有经验的教师会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他过于紧张的情绪。这是做到正确歌唱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做准备。
声音的产生是身体某一部分为主其他部分协调运作而产生的结果。本能反应是先天所具备的一种反应能力,正如我们打喷嚏、咳嗽一样,在歌唱中本能反应是经常会出现的,如在舞台上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在应对这些意外情况时我们都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和措施。本能反映的及时出现以及歌者正确的运用这种反映,是歌者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可以通过较多的艺术实践来加强它。对舞台、表演等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就可以增加这种应变的能力,减少歌唱中的失误。
后天反应是人的心理意识和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个别属性及特征反应。人的意识具有极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他不仅能够反映客观现实,而且还能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现实。一个正确的意识和一个坚定的意志是能够正确反映歌唱与发声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这种反映往往和歌唱的技术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歌者的声乐技巧越成熟他的后天反映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在歌唱活动中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意识,自己的实际需要不断的改变现状,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整歌唱状态和歌唱心态,将对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切声乐技巧与技能都是靠自己的意识来统治发声器官、按照意识预定要求进行动作的结果。后天反映心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广阔空间。现代社会的艺术实践空间变的非常广泛,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要求技术的同时,要把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能力型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要把音乐心理教育、个性自我调节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二、歌唱情感的体验过程
歌唱的(内心)情感(心理)歌唱的感觉在整个歌唱过程中是至关重要,这种感觉会对歌唱产生正负两方面反差较大的结果,因此它要求歌者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技术,更要求演唱者忘我的情感投入,火一样的激情。这种感觉应该是建立在健康的歌唱情感心理之上的感觉。歌唱的情感心理后天的反应是其心理特征之一,是可以塑造和改善的。这种感觉是很多种感觉的结合体,如:对声音的感觉、对节奏的感觉、对力度的感觉、对情感的感觉等等。在解决了声音的技术问题之后还有很多歌唱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如:歌唱的咬字吐字,作品的风格把握等等。但对于情感的感觉是我们最先考虑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时产生的情感不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是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是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因此,艺术情感是对人的一般情感的浓缩、改造和升华,是带有感性内容又放射理性光芒的情感。"情感"本身就是心理主要品质。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应。声乐表演是歌唱者将情感呈现并供给观众感受欣赏的艺术;是由情感转化的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是歌唱者运用声音把情感转变成人们知觉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换句话说,声乐艺术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和声音色彩中的反映,因此,声乐表演就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把内在情感呈现出来以供观众感受和认识的形式(观众的共鸣效应)。观众的认可程度与歌者的技术水平、心理反映、以及情感的真挚性有很大的关系。艺术情感产生的心理过程与生活情感产生的心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人的情感产生与艺术情感的表现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在演唱表现时更为明显。歌唱情感的真实性是歌唱成功的先决条件,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感动的情感是真挚的、忘我的,这时的情感心理是最为健康的。
作为歌唱者他拿到一首(部)声乐作品首先他要考虑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声音特点,对作品的声区、风格、唱法,结合本身所应有的条件等等作一个综合的评价,如果是适合的那么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是进一步的分析作品,他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把它从生活化到艺术化。他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在不同的人物、不同事件,以及表现大自然如:太阳、月亮、蓝天白云、高山大海、人物和某一事件上等。我们在演唱这些作品时,必须做到物我同化。这种同化作用,就是达到"歌与我为一体"、"物我交融"的境界。歌唱情感的投入是演唱成功的基础,从心理活动来说,我就是曲中人,存在于曲中的环境之内、事物之中。如在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就应当把自己置身于剧情之中,此时此刻你就是剧中人物小芹,你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感觉你在特定的场景中时,就不会太过紧张。符合和服从于作品的需要,场景的需要。忘我的投入艺术作品演唱之中、情感之中,你的艺术情感(心理)会单纯许多。
艺术情感的体验具有选择性。一定的性格体验一定的情感,(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音域、音色、唱法等等因素)具体地说,演唱者对角色、歌曲风格、艺术形象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局限性很大,如性别、年龄、兴趣、气质等都是选择的条件,演唱者根据选择确定的角色、曲目就会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艺术情感的选择性,能使歌曲的艺术形象带有演唱者个人的情感色彩,从而使歌曲形象的艺术性表现出他个人的性格色彩,魅力无穷。如胡松华演唱的《赞歌》、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把自己的个性色彩和歌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歌曲的丰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两首作品的演唱充分反映出二位歌唱家的音色、唱法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色彩。为观众展示出了个人的艺术魅力。
三、演唱的心理感觉和知觉
演唱的知觉是演唱者在演唱前或者演出之中的总体感觉在头脑中的综合反映。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对自己的声音有正确的估计,这里所说的声音是指对声音技术的掌握程度;对字、腔、情感和情绪运用的恰到好处,对作品的风格准确把握等等。
演唱知觉同发声感觉一样,都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演唱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演唱是呼吸、咬字、发声、情感等综合起来的整体,并不是各个环节与部分的独立存在。我们在歌唱与发声具体过程的同时,就把呼吸感觉、"唱"字感觉、发声感觉、情绪情感感觉等相互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也起到了互相补充和提示的作用,因而使我们对演唱的反映清晰起来。演唱的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而是对整个演唱活动过程的一个完整的印象。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觉必须落实在知觉上,知觉检验感觉的正确性,知觉反映演唱的整体;感觉反映演唱的片面,知觉则反映演唱与现实的关系。感觉和知觉不是对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在歌唱的艺术活动中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歌唱者在歌唱前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表象反映,一个好的感觉能够帮助歌唱者克服因场地、身体、技术等带来的种种困难,较好的完成歌唱任务。在认识歌唱发声的过程中,联系客观和主观的桥梁就是感觉。没有歌唱发声的感觉,就不可能有歌唱发声的知觉,感觉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觉。我们在演唱作品时知觉告诉我是我自己在唱而不是别人在唱,但感觉会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去唱,用什么样的声音、怎样的力度、表情是怎样的等等。感觉和知觉是不能分割的,纯感觉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一般来说,在感觉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知觉的出现。
歌唱发声中的知觉是对歌唱发声认识的更高阶段,它是歌者的一种高水平的感性认识,是对歌唱活动的分析和综合的结果。歌唱者对歌唱发声的知觉,是在演唱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技能,从而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地步。对于声乐理论及技能的知觉,光靠课堂上的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面向观众,尽可能多的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来检验歌唱发声知觉的正确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建立正确的心理感觉,应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歌唱的心理在整个的演唱活动中是多方位的,他是演唱者的精神支柱,在演唱活动中它要准备预防突如其来的变故,修补出现的漏洞,使失误率降至最低。
歌唱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这里有生理的心理的还有技术的等等因素,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当歌者把它们调节到最佳状态时他的歌声才是美妙的。歌唱的良好心理状态必须是充满自信的,而自信的基础是技术、敬业。因此,要想得到认知良好的评价,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正所谓:“技高人胆大”。在训练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对健康心理的培养、情感与感觉的培养。
摘要:歌唱的心理是其生理特征、艺术环境、声乐技术的熟练性适应性的综合反映。后天所接受的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声乐技术水平的歌唱心理反映、歌唱内心情感以及歌唱的心理感觉和心理知觉来探讨它对歌唱的影响。
关键词:歌唱,知觉,心理,情感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冯葆富.齐忠政.刘运墀[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4]、周蓓.当代心理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03,(5):7—9
[5]、乔爱玲.谈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情感[J].人民音乐,2003,(9):56—57
[6]、邵华·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国音乐教育,2003,(7):11—12
[7]、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当人们还在为寻找优秀业绩的成因而痴迷时,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教授罗维森(Phil Rosenzweig)的《光环效应》(The HoleEffect)无疑是一本醍醐灌顶的作品。该书的目的是:“纠正流毒于商业世界的某些错误观点,帮助读者适度质疑所读内容,培养提问能力以及批判的思维,略加修剪人们根深蒂固的幻想和温柔的希望。”该书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对商业的许多看法受到了假象的蒙蔽。”该书计划解决的问题不是“优秀业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业绩优秀的原因难以琢磨?”
严格来说,《光环效应》不是一本探讨商业之道和管理之术的书,而是一本深刻揭示商业理论丛林真实生态的书。商业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它的生产与传播从来都不单纯,而是牵扯了太多利益关系。但这个产业中很少有人坦率地指出其中复杂的纠葛,因为每个人都不想砸掉自己的饭碗(有点“潜规则”的味道)。因此,敢于说真话的罗维森教授反而成为一个少见的勇士。他指出那些口口声声宣称揭示成功秘诀或发迹道路的商业书籍,虽然自称科学严谨、思维缜密、研究细致,其实不过是编编故事,因此“不过就是说书人的水准”。对读者来说,学习先进的观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将可靠和不可靠的发现区分开的鉴别力。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光环效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进行了上级军官如何评价下属的研究。在一次调研中,他要求军官从智力、体力、领导力、性格等方面给手下士兵的素质评分。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在军官们眼中,一些士兵似乎是“优等兵”,无论哪方面都优于常人,而另一些则是各方面都不尽人意的“差等兵”。军官们似乎一致认为相貌堂堂、身姿挺拔的士兵肯定射击百发百中、内务优良、多才多艺。桑代克称这种现象为“光环效应”(the halo effect),它的涵义是:人们在判断人或事物时,首先把人或事物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或事物被列入“好的”部分时,一切好的品质便会倾向性地加在这个人或这件事物上,即“一俊遮百丑”。相反,如被列为“不好的”部分时,负面的品质也都是它的,即“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光环效应的实质就是把事物各种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联系的特征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的对象。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区别事物不同的特质不是件容易事,将它们都混为一谈倒是常见的趋势。在心理上创造并保持一幅连贯统一的图景,有助于降低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这符合格式塔学派(Gestalt school)的一个基本观点“完形”,即人们倾向于把事物知觉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光环效应很可能形成人们对事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认识偏差,下面的几个案例就充分展示了光环效应对公众认识的影响。
对思科来说,1999年它风光的时候,媒体的描述是:以顾客为中心;浓郁的企业文化;卓越的收购能力;超凡的领导人。但是2001年思科的经营出现困境时,诸如《财富》之类的媒体就大肆批评它在上述各个方面都做得不好,“以前的赞美完全是看走了眼”。例如,思科“卓越的收购能力”被截然不同地描述成为“收购狂”。只要思科业绩优良,股价不断刷新纪录,经理、记者、专家、大师都会说这些全部得益于思科善于聆听顾客的想法、企业文化富有凝聚力、战略英明。反之,“空中楼阁”一旦消失,观察家就立马调转口风,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对ABB来说,当它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媒体都称赞它的企业文化中有胆识、敢作为的精神。长篇累牍的分析都赞赏这种精神,并把它归结为ABB成功的原因之一。总裁巴内维克被形容成“眼界清晰、沟通得力、信心十足、极具个人魅力、有远见”的一个人。一旦公司停滞不前、不再增收、越来越多的顾客提出索赔要求时,人们再看ABB野心勃勃的战略增长计划的眼光就不同了,此时ABB被说成是冲动、没脑子。巴内维克则被形容成“傲慢、控制欲强烈、听不进批评、待人相当粗鲁”的一个人。ABB形势大好,人们就说它复杂的矩阵结构是成功的关键,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超现代融合”,是灵活机动的“富勒球型”结构。但ABB业绩表现不尽人意时,它的问题则被媒体归结为“无中心管理结构,最终导致部门间的沟通不畅,矛盾不断”。没有一篇文章指出ABB的组织方式有什么地方改变了,还是一样的组织方式,不同的只是我们现在注重的是它的缺陷。如果我们观察这十几年来描写巴内维克的文章,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他的叙述基本上前后一致。没有证据表明他有丝毫改变,所谓的改变不过是根据公司业绩做出的推断。形容赢家就是“自信”,形容输家就是“自大”。
2001年,微软处于多事之秋。当时它被指控有“掠夺行为”,而且大法官托马斯·杰克逊要求将微软拆分。这些事情与诚信领导没什么联系,但人们猛烈抨击盖茨,认为正是他顽固不化,才使得微软和政府陷入没必要的“双输”对峙之中,只要盖茨有一点策略和远见,这一切本可避免。到了2003年,一些尘埃落定,微软已无拆分之虞,人们就开始了对盖茨的大肆吹捧,盖茨被描述成一位“雄才大略、作风强硬、毫不退让、明智、有远见、讲诚信”的商业领袖。仅仅几个月后的2004年初,微软遭到新一轮集体诉讼,于是公众眼中微软的形象立刻变成了“粗鲁好斗、恃强凌弱、技不如人时就使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盖茨重新被描述成一个“顽固不化、脾气不好、时不时以身试法的草莽匹夫”。
2001年秋,“9·11事件”之后不久,布什总统的整体支持率陡然升高。这并非意料之外,因为恐怖事件使得美国民众和总统紧密团结在了一起。但是美国民众对布什经济政策的支持率竟然也从47%上升到60%,这就很有点意外了。因为,我们没理由相信他的经济政策在短短几周之内会突然有所改善。原因就在于美国民众给他们的总统套上了光环,因此对他的全部策略都大加赞许。在很多人看来,承认他们的总统在国防上做得不错,经济上却有些失策总有点别扭,倒是认为他两方面都成绩斐然比较好接受。好景不长,2005年10月,公众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情绪日益高涨,“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又余波未平,“内外夹攻”使得布什的总体支持率从当年8月的41%下降到10月的37%。有意思的是,在每项具体问题的民意调查中,布什的得分也都相应下降:经济政策从8月的37%下降到10月的32%;伊拉克问题从38%下降到32%;反恐问题从54%下降到46%。当被问到他们认为布什有没有领导才能时,只有45%的人认为有,而8月时这项指标却是54%。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名著《乌合之众》中写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罗森维毫不客气地指出,在光环效应中,对公众进行暗示、进一步扩大公众认识偏差的,正是被称为“无冕之王”的媒体。大多数时候媒体扮演的角色仅仅是见风使舵,企业/商业领袖风光的时候就大唱赞歌,企业/商业领袖稍有问题就落井下石。
光环效应的心理基础:知觉捷径
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Eliot Aronson)发现,与其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还不如说是喜欢找合理解释的动物。我们需要合理的解释,我们希望周围的世界都有道理可说,我们喜欢那种洞悉一切的感觉,我们喜欢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所带来的安慰。例如,将企业的衰败归因于CEO的问题,就要比归因于偶然因素更让人满意。这种方法固然容易,却无法提供管理组织的任何启示。
更深层次地探究我们喜欢寻找解释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认识事物时会遵循某些“知觉捷径”—更快地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更大程度地降低认知失调。毕竟没有人喜欢认识事物之前首先“洗脑”,以形成对事物的客观、公正的认识。也没有人喜欢一直迷惑不解,不管给出的理由是否正确,总要比没有理由地糊涂要好。除了光环效应,以下的几种知觉方式同样歪曲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选择性知觉。即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态度、经验和背景有选择性地接收观察对象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例如,如果你的兴趣是“找茬儿”,再优秀的企业你也能挑出一大堆毛病;反之,再差劲的企业你也能挑出一大堆的优点。因此,企业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你的经验同样会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如果你了解很多500强企业,那么你对国内的优秀企业可能会不屑一顾。因此,企业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同样取决于你是“对比看”还是“孤立看”。
假设相似性。人们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喜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或事物身上。例如,上级往往喜欢符合自己“口味”的下属,而下属也往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们如果喜欢企业做善事,那就会更青睐慈善活动做得好的企业,尽管企业内部发不了工资、产品质量低劣、腐败之风盛行。对于那些不做什么慈善活动,以节省大部分的费用让利于社会的企业,我们则可能会指指点点。我们如果喜欢那些经商世家出身的商业领袖,就很可能会把那些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视做“土包子”、“暴发户”。
刻板模式。与光环效应相反,刻板模式是以事物所在群体的特征为基础来判断个体的特征。比如,我们可能不清楚一种新产品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家口碑很好的企业生产的,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推断它质量一定很好。招聘面试的时候,从二三流学校毕业的普通学生即使回答和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相比丝毫不差,听上去似乎也总要愚钝些,这是因为我们有了先入之见(当然,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名牌大学高材生工作后表现优秀的概率要更大一些)。刻板模式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观察者用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如《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进学”之后,想进一步考取举人,他岳父胡屠户就嘲笑他不是举人的材料,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寻天鹅屁吃”。
一些企业就充分利用了光环效应“一两拨千斤”的正面作用进行经营。如对传统的“木桶理论”进行颠覆实施非平衡营销,即先实现重点突破(对顾客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首先进行改进),谋求先强大、后规范的发展战略。毕竟“顾客认为我们是怎样的”比“我们实际是怎样的”更为重要,因此企业无需以最优惠的价格向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无需是各方面俱佳的“全能冠军”。还有些企业并不完全按照西方的营销理论进行运作,而仅仅在某一方面(如渠道运作、广告宣传、终端促销等)做到极致,最终也能大获成功。还有些管理者侧重于打造企业的声誉,因为它能极大地影响公众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看法和评价。
光环效应引申出的八种错觉
除光环效应之外,罗森维还指出了由光环效应引申出的八种最常见的错觉。这些错觉若不是光环效应本身,就是光环效应和其他谬误的结合体。它们减弱了数据的质量,降低了我们清醒思考的能力,使我们找不出影响公司业绩的真正因素。
错觉一:因果联系。许多研究将两件事可能的相关关系归纳为因果关系,但正如心理学家埃德温·洛克(Edwin Locke)强调的:“关联或许能间接影射因果联系的假说,但绝不能作为科学的证据。单凭关联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罗森维用一个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南太平洋一些小岛上住着一些未开化的土著。二战期间,盟军的飞机在这些小岛周转物资。这些土著看到飞机降落到地面,卸下来一包包的好东西。战后,飞机自然不再来了,土著们很怀念旧日的好时光,于是他们弄了些类似跑道的东西,两边还点上火,盖了间小茅屋,派人坐在那里,头上绑了两块椰壳假装是耳机,插了根竹子假装是天线,以为这就等于控制塔里的领航员了——然后他们等待、等待飞机降落,结果肯定是等不到飞机的。罗森维讽刺某些畅销书是“草包族科学”,因为它们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但预言能力不过就像土著头上的一幅椰壳耳机。
错觉二:单一解释。很多研究都将优秀的业绩归结于一项特定因素,比如浓郁的企业文化、卓越的领导或者顾客导向。但实际上很多因素是紧密纠缠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而单一因素的作用常常被夸大了。因此,管理者不仅应该知道哪些因素对成功最有用,更应该知道各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有时对后者的了解会使管理者明白,某些因素只有在特定组织才能被“激活”,其他组织并不能模仿。
错觉三:关注胜者。众多的学者都在做“事后诸葛亮”,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未卜先知”,这需要深入研究失败者为何失败、平庸者为何平庸。如果只是找些成功的企业分析它们的共同点,而没有那些不成功的公司做对比,那永远也找不出公司出色的原因。另外,“一个有远见的智者和一个糊涂的赌徒之间的区别,常常是结果揭晓之后才分得出”。因此,从“事前”而不是“事后”分析成功企业的抉择,才是更有意义的。例如,我们都认为戴尔的直销策略聪明无比,殊不知这是戴尔在传统销售渠道不胜枚举的挫败之后才开始尝试的策略。
错觉四:缜密研究。商业作家斯坦利·宾(Stanley Bing)指出:“管理界人士对科学都有些痴迷,原因不外乎我们竭力要将世界本质上并无章法的感觉降到最低。我们憎恶世界其实掌握在一群疯狂鲁莽的人手中,而驱使他们的只有贪婪、需求、将权力和利益最大化的欲望这种感受。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自然科学的庄严肃穆让人安心。”因此,众多的学者都声称自己的研究是多么地缜密细致并且避免了前人的缺陷。但是,在罗森维看来,这些研究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避免,那就是数据的可靠性。如果数据质量不好,数据的数量和研究方法的复杂程度都将毫无意义。
错觉五:长盛不衰。麦肯锡开展的关于企业创立、存活、覆灭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企业界的“黄金国”、表现永远优秀的公司从未存在过。所有业绩优秀的公司长期发展后都趋于平庸,长盛不衰的蓝图诱人却不切实际。即使是最受人敬重、最优秀的公司在争取生存的过程中,也不能向股东保证自己能长期表现强劲。追求长盛不衰的梦想可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要赢得眼前的战斗上转移开,而真正的长盛不衰其实可以被理解成很多短期成功被串联到一起。因此,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步步为营”,而不是“一步登天”。
错觉六:绝对业绩。公司的业绩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把事情做好,而且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但我们往往被绝对业绩假象所迷惑,忽视了成败都发生在竞争环境中。众多理论也错误地暗示企业只要遵循某条简单的规则就能有好业绩,而无须顾及竞争对手会采取什么行动。另外,来自于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风险也会使企业战略的实施风险重重。
错觉七:本末倒置。我们很多时候只考虑成功的公司坚持的是什么战略,而失败公司又采取什么战略。好像只要模仿(避免)成功(失败)公司的战略就可以了,但是我们没有考虑采用这种战略的成功(失败)公司在总的成功(失败)公司中的比例,因为这样一比较,很可能就会发现采取其他战略要平稳得多。比如,《基业长青》认为目标单一使企业保持优秀,目标分散则使企业衰败。但从总体来看,目标分散的企业占据了企业总体的多数,大部分目标分散的企业照样优秀。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有多少家成功的企业目标单一,而是目标单一的企业成功的可能性是否更大。本末倒置假象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研究所有企业的战略与结果,否则我们得到的只能是片面的、无益的信息。
错觉八:组织物理学。各种推出“成功法则”的商业书籍都强调确定性和清楚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声称它们的“成功法则”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组织。这就是“组织物理学假象”,它暗示商业中的一切都按准确的规律运行,一切皆可预测,而忽略了不同条件下适时调整策略的必要性。该假象宣称“一招鲜,吃遍天”,却未能充分展示商界的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成功往往是管理者在许多不确定的条件下所做决策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常人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做得对不一定得到好结果,做不对却可能“歪打正着”,一切皆无定数。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推荐阅读: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试题11-11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07-23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10-18
心理学书籍06-10
心理学元素06-10
作业心理学09-25
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11-02
期货交易心理学05-24
大学心理学试题05-26
心理学论文认知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