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学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烽火中学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共6篇)

烽火中学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篇1

盐城市艺术高级中学

为贯彻和落实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结合校情,拟开展相关教育及实践活动,现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

二、活动主题 学礼知礼 守礼明礼

三、组织领导 组

长:曹洪波

副组长:曹玉祥

徐曙光

朱林军

员:万海霞

倪文武

陆皓月

范晓云

商汉芳

储亚梅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具体安排(括号后是负责部门)

1.9月中旬开始,组织各班先学习“八礼”的具体内容,按照不同年龄段,对照“八礼”要求,请各位班主任利用早读、班会课带领学生诵读,并作为语言训练的内容。(年级部)

2.组织开展“仪表之礼”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周正。(年级部)

3.组织学生集体到多功能报告厅,听关于“八礼四仪”的讲座。(团委)4.组织各班级出黑板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艺高人”,并请各位班主任开展以此为主题的班会。(政教处)

5.10月中下旬,组织学生进行“餐饮之礼”的评比,引导他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学校将由各班班主任事先培训每位学生的就餐礼仪,教育他们餐前正确洗手、餐中不讲话、不乱吐食渣,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及时漱口、擦嘴。请评委(万海霞、陆皓月、倪文武、周亚林、许秀明等)对学生中午在校就餐的表现作评比、评价,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做点评。(政教处)

6.10月中下旬,组织安排“观赏之礼”的培训和实践,结合我校每年10月底开始我校学生的体艺活动月活动,让学生学会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时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团委)

7.10月下旬组织开展“待人之礼”培养活动,主要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年级部)

8. 11月组织开展“仪式之礼”培训,主要结合“我向国旗敬个礼”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政教处)

9.12月上旬,组织培训“言谈之礼”,主要教育学生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组织开展“行走之礼”的培训和评比活动。还是以班级为单位,引导他们人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要求能在校园内开会、做操、上微机课等集体活动必须学会排成一路纵队,走路时不要东张西望。在乘公交车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主动让座、学会认识各种交通标识,能自觉遵守交规。上下公交车学会礼让,不争抢座位。(关工委)

10.12月总结评比各班的文明礼仪之星,给礼仪养成好的学生制作橱窗宣传板,让他们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团委)

六、重视宣传,注意活动开展过程中资料图片的收集和整理,并把好的做法上传到校园网上,该项工作由高中部分请王景洲负责,初中部请陆亚男负责。

盐城市艺术高级中学 政教处、关工委、团委

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2

关于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端正学生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经学校研究,三月份在全校开展以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为重点的德育系列活动。为了将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顾起

副组长:王冠亚 刘立祥 王克修

成员:陈海豹 吴群

秦广甲 董克林 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3月1日—3月10日)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大力宣传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意义。在广大教师中间形成人人“抓养成、促养成”的浓厚氛围,在全体学生中间形成人人“知礼仪、当标兵”的内在要求。(陈海豹)

2、校团总支、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倡议书。(陈海豹)

3、以班级为单位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要做好对团干部、班干部的动员。(班主任)

4、发放《新坍初级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基本要求》,学校召开动员大会,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盛大签名活动。(陈海豹)

5、召开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为主题的班会。要求黑板上有体现主题的标语,会议内容要充实,具有实效性,形式要多样,具有灵活性。做好班会记录。优秀班会将组织录像。(吴群)

6、各班级出一期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班主任)第二阶段:学比践行(3月11日——30日)

根据礼仪习惯的一般要求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有针对性的不断引导、训练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自查、自纠的方式巩固提高教育效果。

1、组织学生举行文明礼仪习惯常识竞赛,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礼仪习惯,什么是不良的礼仪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发扬。(秦广甲)

2、各班级根据文明礼仪习惯的一般标准,组织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明确自身与周边同学的差距。(班主任)

3、各班级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教育功能,纠正依旧存在的不良行为。(班主任)

4、政教处组织开展“我与文明礼仪”学生演讲比赛活动。(董克林)

5、坚持长期恪守文明礼仪习惯,做到表里如

一、始终如一。(班主任)第三阶段:总结表彰(4月1日——10日)(一)、量化考核:

1、依据班会、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工作的形式和效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评。(政教处)

2、组织师生对各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情况进行测评。(政教处)(二)、表扬奖励:

学校对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先进班集体3—5个,校园文明礼仪标兵20---30名。(政教处)

政教处

烽火中学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篇3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礼仪是优良传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学校、社会需要礼仪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礼仪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和行为意识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二、课题的界定

(一)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读书馆、阅览室)、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文明礼仪约束,养成注重礼仪、举止文明的好习惯,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A、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养成教育理论。

C、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高中阶段是一个从少年转向成人、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很多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礼仪习惯也一样。我认为农村高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使之能成长为一个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确立适合农村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2、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3、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实际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二)课题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习惯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农村高中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3、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实验班为抓手,着眼于全校。要在全校性的范围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实验班研究,同时及时让实验班做法推广到全校,以达到共同进步。

4、一致性原则:教育者注意言行一致,老师家长做法要求一致,以增强其实效性。

5、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龙高中高

一、高二和高三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

3、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

4、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礼仪习惯;

2、学习习惯;

3、生活习惯;

4、节俭习惯:

5、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七、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根据礼仪规范的内涵,通过“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几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校本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精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实践调查:走访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在2011年7月份完成。

第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课题论证阶段。

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和谐德育和文明礼仪理论,探讨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协作,着手实践。

第二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展开研究阶段。

以学期为单元,进行专项研究实践。具体实施活动如下,(一)文明礼仪常识普及活动(1)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利用《文明礼仪读本》并结合学校日常养成教育进行授课、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3)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学生,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4)用好体态语言方面,对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进行练习。

(二)文明礼仪宣传活动(1)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各阶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

(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1)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调查报告,将调查反馈给身边的被调查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2)我和家长一起学礼仪。(3)开展“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4)学生制定文明礼仪学习学习计划。(5)“文明礼仪”主题联欢晚会。

(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以上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有待

第一阶段研究制定。

第三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课题总结阶段。

形成的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图片资料、学生文章、个案分析材料、数据展示、现身说法(学生的礼仪方面)、现场展示会(如食堂用饭、卫生环境、自行车停放、师生招呼)、文明礼貌用语进校园等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交流学习。使农村高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每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进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成效,有了成绩。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一)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绍奎

副组长:张允军 王先树

秘书长:李欣

(二)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张允军

副组长:王先树

汶阳中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篇4

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泰教发【2011】30号及肥教发【2011】133号文件的精神,全面推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师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汶阳中学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特制定本意见。

二、活动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

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

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新世纪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安排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学校会议组织教师学习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探讨方法措施。

2.利用升旗仪式时间,进行关于“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专题宣传动员。

3.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深入宣传动员。将文明礼仪课纳入校本课

程,制定好教学计划,每学期不低于5课时教学。同时创造性的开好文明礼仪课。广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积极发挥各级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学生做文明学生。广大教师要对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参与管理,积极管理,加强管理。

4.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进一步宣传动员,并就班级活动要求作出具体安排。

5.通过班会、队会,各班级对学生进行动员,宣传活动目的,讲明活动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方案,开展活动

1.加强班级管理,以班级为主体,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建设良好班风。在班会、晨会、夕会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2.举行礼仪知识学习和一日常规学习。

各班通过班(队)会、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守则、规范的学习,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3.以活动践行文明礼仪。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在学雷锋、清明扫墓、军训、文明上网教育、文明就餐教育、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中践行文明礼仪。

4.向家长发出倡议,家校联合,共创文明校园

为更好营造活动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向家长提出倡议,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做文明家长,做学生表率,对学生进行

教育和监督,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

5.组织全校各班评选“文明之星”,进行表彰奖励,以榜样力量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6.开展不文明现象整改活动

就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检查整改,重点整改放学时间在校门口及附近路段存在的不遵守纪律、打闹喧哗、说脏话、破坏公物、随手乱扔等不文明现象。加大对班级的考核力度,加大对不文明学生的批评教育的力度,促进不文明现象整改活动,能力创造文明和谐的新面貌。

7.加强值班教师的管理

值班教师要对不文明现象加强检查监督,教育和要求学生改正不文明现象,减少和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篇5

[摘要]:.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明礼仪 教育习惯 优秀

《礼记》里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说。从这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具有“礼”的重要性,教育离不开“礼”的教育。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去践行“礼”的教育呢?

一、家庭教育——礼仪教育的根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基本的礼仪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家长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服装饰物得搭配等都会潜移默化成为孩子内心的标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长良好的礼仪素养无疑将给自己的孩子传递较好的道德养分,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从中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品格和审美情趣。一个人如果讲究服饰礼仪,穿戴得体,就会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反之,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修边幅,或穿戴的不伦不类,则会大大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让我们每一位家长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孩子的榜样。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做好表率,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二、学校教育——礼仪教育的成长

1、把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坚持以语文课、品社课为礼仪教育的主要课程,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文明礼仪教育。马卡连柯认为:老师的行为对学生品德形成有决定性意义,教师做的通常是比说的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做到教人者先正己,为人师表,爱护且尊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语言使用礼貌用语,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最生动的教育,使师生携手共创尊师爱生,勤学识礼的文明校风。如,“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

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好吗?”“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2、以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塑造学生美好品德

以“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为重点,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学校倡导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主动灵活地渗透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如历史课中讲授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外敌入侵,语文课上讲授杜甫、朱自清的爱国情操等等。另外学校也十分注重传统佳节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每逢传统节日,各班都开展专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意义,让学生知晓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名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如“话端午,忆屈原” “中秋佳节倍思亲”“重阳节里话真情”等等。通过礼仪课,让每一个学生知晓文明礼仪常规要求。生活中,学校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让孩子真正学会“以礼待人”。如校园内遇见老师和来宾要主动问好,寝室内要与室友和睦相处,家庭中要懂得尊老爱幼等等。另外,学校会利用每周晨会、每学期的开学礼及散学礼,大力表彰先进个人,宣传典型事迹,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让学生分清真假、善恶与美丑,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以活动为载体,促成学生知行统一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

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体现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爱心的义卖活动;体现团队配合能力,培养班级凝聚力的万米接力和大课间活动;开拓学生视野的春游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兴趣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精神文明月系列活动;通过向周围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学习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了班级凝聚力,给孩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另一面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的形成,丰富了他们的道德体验。

另外,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学校安排了五十多种课程任学生选择,如“故事组”、“手工组”、“新疆知识组”、“合唱队”、“美术组”、“足球队”等。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知识交流的过程,都是一次思想撞碰的精神享受,都是一次行为习惯的训练,都是一次情感体验。

此外,升旗礼上的讲话,每月之星的评选,每学期的评优评先,校内校外的每一次比赛,图书管理员的选聘,学生会干部的竞选,优秀文章的刊载等等,这些让孩子们在鼓励中不断前行,让学校文明礼仪之花遍开。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的养成

当代社会,一些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令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如一些家长长期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唯我独尊”的利己思想,孩子只会向大人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更不懂得感恩。

对于这种情况我校召开家长会,以及通过 “致家长一封信”,定期与家长通

电话或发短信等方式,切实加强家校合作,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达到教育孩子力量的最大化。另外在教育教学中,倡导“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回家关心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达到增强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施意见 篇6

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为弘扬崇德尚礼的宝鸡精神,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宝鸡文明城市建设,形成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引导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崇尚文明,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县精神,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突出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宝鸡人。

二、教育目标

引导未成年人了解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长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

——幼儿园阶段(3—6岁):重点教导学龄前儿童学会使用基本礼貌用语、模仿简单文明举止。

——小学阶段(7—12岁):重点教导小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学校、社会文明礼仪常识,养成日常文明行为习惯。

三、主要内容

立足宝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等八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实施途径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少先队活动》等课程教学中强化文明礼仪教学要求,鼓励学校开发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深入发掘语文、艺术、体育、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中蕴含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广泛开展主题班(队)会、升国旗仪式、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加强教师队伍礼仪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带动和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内容,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做好文明礼仪示范。要广泛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示范、当榜样,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到不溺爱、不放任。

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养成作用。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社区、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开展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做“文明小义工”。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困难家庭等,为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做“爱心小天使”。在社区和村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楼院、楼道、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营造互助友爱、彬彬有礼的邻里环境,带动未成年人养成崇德向善、崇尚文明的良好习惯。

4、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激励作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仪式育德庄重教育活动,以7岁、10岁为重要节点,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通过举行入学仪式,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通过举行成长仪式,重点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五、组织领导

1、形成工作合力。学校要把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指导,形成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2、创新教育载体。学校要采取总结分析、案例解读、现场观摩等形式,着力打造“红领巾”志愿服务行动、社区精品课堂、文明有礼“微行动”、“快乐礼仪”教育等活动品牌,切实增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德育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德育主任等,定期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专题研讨。

3、加强考核评价。要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情况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指标;把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把教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做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示范者和引路人。

上一篇:课后记范文下一篇: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