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之外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之外(共10篇)

流浪地球之外 篇1

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世界的胜利!这是中国科幻的胜利!

作为大刘的死忠粉,在数个月前开始关注《流浪地球》。看到这部电影上映,就像是看到自己写的书拍成电影了一样(哈哈),所以瞅了眼预告片眼泪就不争气地往下流。中国科幻终于站起来了!

其实一开始还以为是《地球大炮》,因为《流浪地球》原著很短,别的小说都是十几万字几十万字改编剧情还浅薄得像糯米纸一样。但转念一想吧,大刘作品的信息量,什么时候需要担心过?结果一看正片,得,压根没照着原著拍。不过这也再合理不过了,谁大过年的想看太阳系毁灭啊。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正能量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违和的细节,但大体上来说,已经足够让人再掉一次眼泪了。

要讨论这部电影,一切的基点是,我们要跑也要带着地球一起跑。这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东方和西方意识形态的鲜明对比。国外的所有同类影片都是少数人坐着飞船跑了,可能只有中国人会用那么愚公移山的法子。关于地球派和飞船派之争,在原著里已经说得不能再透彻。为什么要选择带着地球跑?我个人不觉得是因为什么家国情怀,主要还是因为——想让大多数人活下去。无论飞船还是诺亚方舟吧,是不是只有那些金字塔尖尖的少数人能活?到时候谁能上船?是谁钱多谁上?还是谁智商高谁上?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要走一起走。那我们怎么造得出装下所有人的大船?还用造吗,地球不就是现成的吗。

虽然带着那么大的壳走,人类付出了过半人的代价。但和飞船派比起来,哪个更公平更有人味,已经不用多说。

所以,这是中国科幻和外国科幻最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科幻里,即使不成熟,即使数量少,但中华文明自带的悲凉和史诗感,已经和宇宙的广袤瑰丽完美地糅合呼应。大刘的作品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冷峻残酷的笔调配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说回电影本身,作为近年来第一部正儿八经的中国科幻片,能拍成曲高和寡的文艺片吗?不能。所以,加入人情味,甚至让它成为核心,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共鸣,才是中国科幻元年的正确打开方式。更不用说恰到好处的牺牲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和那些靠情比金坚拯救全世界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呢!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再创造。知乎上一水的好评甚至吹爆,让人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巨大市场。电影从开拍就备受质疑,吴京的相助带来了钱和话题度也带来了黑子,更不用说豆瓣上pstd和牧羊犬的无脑差评。跌跌撞撞一路走来,这部电影为中国科幻开了个好头,也让挑剔的科幻迷燃起了希望。这样高的起跑线,未来的中国科幻片,特效剧本比这部差的,还好意思出来圈钱吗?

最后,祝中国科幻好运,祝地球好运~

流浪地球观后感

这几天以来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流浪地球的梗,“两行泪” “你管这玩意儿叫针” 等等,以及很多关于原著之后剧情或者是行星发动机的讨论,也看到很多观众真诚的推荐,所以我对球的期待很大,我不是原著党,特地避开了一些b站up主的讨论点评视频,就是害怕被剧透,因此我虽然知道大概是地球被推离太阳系的意思,但还一直以为是关于这个计划提出伊始的故事,讲怎么决定建造发动机将地球推离,看了才知道原来是以这个为背景,在推离途中受木星引力影响的故事。

首先我必须说这确实是一部好片,特效这些都很棒,我说不出专业的夸赞之词,以前看外国的科幻大片,或者说外国的一些灾难片,当提到中国的某个地名什么的我都特别激动,像纽约大桥之类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外国片中经常动不动就垮,那时候我都不敢想象中国的电影中能出现这样写实的大地点,很多比较“大制作”的电影更多都喜欢以国外为背景,我甚至想过是不是广电不让拍哈哈哈开个玩笑,就很难想象是什么感觉,在流浪地球中看着自己国家的城市这种感觉真的好特别。

其次是剧情节奏我觉得都还蛮好的,不过有部分煽情部分可能确实不太漂亮,这部电影是我极力推荐我父母和我哥一起去看的,所以当看到朵朵全球播报那里我确实尴尬了一下,还忍不住转过去看看我哥的表情,就那种我推荐的电影我有点那啥的感觉,就之前紧凑的感觉突然在那个部分卡壳了一下,于我个人感觉而言煽情得有点尴尬,所以跳了下戏,其实电影情节煽情我很能理解,之前看导演采访有提到核心观念就是人的情感,家的情感,但是我觉得姥爷在回忆之前的生活,提到老伴的那一段就很不错,我眼睛都酸涩了;我有仔细想过电影当时的情景,其他人都有离不开的任务,而刘培强又对具体现场的情况不了解,确实只有朵朵比较有这个“空闲”,其次她只是个学生说出那样的话很正常,这些挺能理解,但我可能在那里更想看到的是一位思维清晰,逻辑在线的能够来播报这样一条请求支援,说清计划,给出希望,或者指出他们的计划很有希望,而不是“来帮帮我们”这样的一条全球性播报,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或许导演以及其他观众解读到了这里的必要性,更深层次的点之类的,那么我很遗憾没有get到,至于其他情节我都还蛮ok的,里面好几个地方我都哭了。这确实是一部好片!

不过是什么呢,可能是这几天口碑发酵,很多人的夸赞,让我对球的期待特别特别大,以至于今天看到电影时反而没有那么那么的惊艳。

对于科幻我了解不深,看过大刘的三体,还记得那段时间抬头看天空我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我算不上科幻迷,三体都是因为无意间看到设定加上它获得奖项后我才想着去看的,然后确实特别特别惊艳我,在我心中位置特别高,我算是有一点小小基础,所以对于球的一些设定,“幻”的部分我看着还蛮爽的。不过回家后我哥跟我说这电影感觉离我们蛮远哈,就那种我不是感觉很紧张,不太有代入感,我还回怼他说这本来就是科幻片啊,你给我谈现实代入感。不过我想了想,我哥不是科幻迷,这部电影于他而言是部不错的片,但远远不像一些科幻迷那种心潮澎湃,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感觉(当然这不影响流浪地球确实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了),这就让我有些感慨,中国的科幻片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这些天也看到很多黑子的评论,那些毫无逻辑的喷,我觉得完全不用理,我也看到很多观众在讨论一些关于科学不科学的问题,科幻也是要有科学基础的,虽然我个人觉得未来嘛有无限可能,科幻中也尚且有个幻字,不过我觉得大家也不用使劲怼,有的是很认真提问的。我觉得理性讨论很可以的嘛,非常有趣。

观看《流浪地球》的感想

为贺岁档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口碑褒贬不一。

给好评的理由比较一致,暂且不谈。给差评的理由,无外乎场景展现上的生硬、科学运用上的缺位、情感表达上的突兀、逻辑构建上的欠妥……平心而论,这些批评都不算毫无根据。问题在于,如果硬要找bug,那么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经不起推敲。

科幻片毕竟不是科教片,内容中出现一些bug并不奇怪,而对绝大多数观影者来说,不必探究为何流浪中的地球要飞掠木星,也不必非得理解“霍曼转轨”和“引力助推”这些太空动力学术语,只需要从电影画面中去感知剧情便可以了……因为科幻电影的核心肯定不是科学原理,也未必是故事情节,但肯定是其所宣扬的思想。

就好比《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饱和式救援”,这大概是好莱坞电影中很难使用的平民理念。也许恰恰是有些人习惯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本土科幻片反倒让他们感到不适应。

公平地说,以中国电影的发展程度,能拍出《流浪地球》这样宏观的宇宙题材,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非得把《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作比较,就如同是让国足去跟法国队真刀真枪地较量,因为技术差距太大,打不赢是百分之百的。

虽然电影和足球是两个领域,但在观众角度是相通的。看惯了好莱坞,便瞧不起国产片;看惯了欧冠、世界杯,便瞧不起中超和国足。任何范畴,口味总是容易先被吊起来,制作工艺则很可能跟不上。

中国足球与世界杯的差距,可能还远远大于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国际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青训如何培养、联赛如何建设、国家队如何管理,理论已经非常完善。这些方面都值得中国足球学习。借鉴被验证成功的方式方法,总会少走些冤枉路。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电影也好,足球也罢,既然目标是“制夷”,首先就应该虚心求教。

可怕的不是起点太低,而是要求太高;可悲的也不是屡败屡战,而是操之过急。

如果很难理解这个说法,那么可以翻看一下号称“始祖科幻片”的《月球之旅》。这部1920xx年拍摄的法国电影在当时引发轰动,但你用现在审美标准去看,通片“5毛钱特效”的《月球之旅》可能连个抖音段子都不如。

好莱坞不是一上来就能拍出《星际穿越》,法国人用了40多年才赢得两次世界杯冠军。中国电影想追上好莱坞,当然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足球要进入世界杯,道理亦如此。

★ 流浪地球观后感

★ 流浪地球读后感

★ 流浪地球观后感500字

★ 流浪地球观后感小学生范文

★ 电影《流浪地球》经典台词

★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左右

★ 《后天》科幻片观后感

★ 观流浪地球有感800字高中作文

流浪地球之外 篇2

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人类最为关注的对象。虽然宇航员还没实现登陆火星,但人类的想象早就“抵达”了火星。

1880年,在《飞越黄道带:星船历险记》里,作者珀西·格雷格就用科幻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通向火星的旅程。而威尔斯写于1 898年的《世界大战》,则把火星作为第一种入侵地球的外星人的家乡。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写了人类在火星上的移民生活。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则以坚实的科学知识,描述了“火星地球化”的过程——美、俄、日等国的宇航员飞往火星,建立了一个人类共同体。

中国人也写过火星科幻。老舍1932年创作的《猫城记》,描写人类飞船到达火星,坠毁后仅一人幸存,结果发现那里是猫统治的国家。“新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在1954年写的《从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到火星旅行的故事,当时在北京引起了观测火星的天文热潮。郑文光后来还写了《火星建设者》《战神的后裔》等与火星有关的科幻小说。

关于火星的电影,也是不胜枚举:

在《红色星球》中,2050年,过度污染的地球面临即将毁灭的命运,距离地球最近的火星,成为人类殖民计划的对象,将火星变为第二个地球,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凭借扎实的科学知识,《火星救援》成了近年来最出色的科幻电影之一。在电影的开头,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战神三号”计划正顺利进行,宇航员们在火星红色的表面上进行各种研究。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研究,仓皇逃走。在飞船升空之前的混乱中,一位叫马克的植物学家被风暴刮走了,没能登上返航的“赫耳墨斯号”飞船。就在大家都以为马克已经死了,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有人发现马克竟然还活着。新的问题出现了:下一班飞往火星的飞船要在4年后才能抵达,马克需要在火星上像鲁滨逊一样,独自生活4年之久……

电影中,一场针对马克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同时在观众的心里,一个疑问也在渐渐产生,为什么偏偏是“火星救援”?

在《火星幽灵》中,那时的火星已成为地球人理想的移居地,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由于人类的采矿活动,触动了火星上的远古文明遗址,并唤醒了一直埋藏着的火星幽灵,这些幽灵要摧毁任何生存在火星上的人类。

在《异星战场》中,主人公被一块神奇的宝石传送到了火星上。此时的火星上已经进化出高等智慧生物,一种与地球人类相似,另一种则与地球人类截然不同,他们长着四只手,浑身毛发很少,脑袋上还有两只扭角羚一般的尖角。

人类好像一直都有一种“火星情结”。那为什么人们偏偏对火星的兴趣这么大?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哥伦布之后500年,火星成了“新大陆”

500多年前的哥伦布,以为横越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能到达印度和中国,却意外地发现了新大陆。美洲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首先,巨额财富从美洲大量涌入欧洲。

从美洲土著人手中劫掠而来的巨额财富,为欧洲今天的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活上的富裕,也使得部分贵族将闲暇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其次,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各种学科的建立。

地理学因此而诞生,天文学和力学也得到很大发展。随着新大陆甘蔗、棉花、烟草种植园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货物运输量大增,航海技术因此得到了提高。在新大陆,学者们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欧洲所没有的物种,这里的地质、气象、生态等也都与欧洲不同,人们对此非常好奇,源自古希腊的博物学得以复兴。

再次,巨额财富加上各种学科的建立,最终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萌芽并形成。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中开始使用一些新式机器。技术上的改进又给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水轮、风车的制造和使用推动了力学的发展,而冶金、纺织、玻璃和眼镜制造业的发展向化学和光学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给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观察和实验手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进而使欧洲成为当时最为发达富庶的地区。欧洲人从欧洲出发,向着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展开了征服世界的全球性殖民运动。这场殖民运动一直延伸到今天。可以讲,今天的世界政治格局,都与殖民运动有关。

在500多年后的今天,火星就成了人类新的“新大陆”。

现在,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人类足迹不能抵达的大陆了。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转向地球之外,落在了与地球近似的火星上。

火星与人类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顺着太阳从里往外数,地球是第三颗行星,火星排第四。它的直径是地球的一半,其一昼夜仅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约多出37分钟。像地球一样,火星上有大气,有液态水,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条件。火星和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圈”,与地球最近时,是5 500万千米,最远达4亿千米,这在天文尺度上是很近的距离。火星上有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高27千米,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与地球不同的是,火星的地壳板块运动不剧烈,所以这颗行星上面不会发生大地震。

随着对火星的了解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觉得它就是一个小型的地球。而火星和地球越是相像,天文学家就对它越是关心,社会公众对它的兴趣也就越大。

事实上,火星虽然与地球距离遥远,但与人类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密。

由于火星地表遍布赤铁矿(氧化铁),它在太空影像当中呈现出鲜红的颜色,非常引人注目。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后来的古希腊人把火星称为“Mars”,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这或许是因为它的颜色太鲜红了。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神话,也将火星称为“战神马尔斯”。北欧神话里,火星是“战神提尔”。三月的英文“March”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看上去荧荧似有火光,中国古人因此将之视作五行当中“火”的象征。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的运动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人为它取名“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虽然宇航员还没有登陆火星,但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已经改变了人类的认知。

在16世纪之前,欧洲人普遍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反对这种说法的人都被送上了火刑柱。约翰尼斯·开普勒经过对火星的数十年如一日的观察,发现火星奇怪的轨迹只能用它是一颗行星,地球是另一颗行星,两者都围绕太阳旋转来解释。他不但肯定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还进一步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由此被称为“为天空立法之人”,也为黑暗时代的终结、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地球之外的旅程 篇3

2003年底和204年初美国宇航局花费8亿美元制作了“火星探索漫游者”登陆火星,这是两部能够在火星上漫步的孪生机器人——“勇气”号和“机遇”号。从它们发回的照片上我们*口道了火星的很多秘密。比如说,火星上充满了沙尘,大致与城市中糟糕的扬沙天气相当,所以在火星上看日落远比不上在地球上那么惬意,因为太阳在落山的过程中,光芒会被越来越多的沙尘所阻挡,变成一个毫无美感可言的小自点儿,但火星的夜晚却令人惊喜。如可以置身火星南北纬7。度范围内的话,就能够看到两颗“月亮”同时挂在天上!

当然,除掉这些日升月落,这对孪生机器人最大的发现是火星上曾经比现在温暖和湿润得多,曾经存在过含有盐分的液态海洋,适合生命。于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被引发一火星究竟有没有生命呢?

答案尚未知。让我们再来看看土星吧。土星离太阳更远,也就更寒冷,高层大气中因寒冷而形成的雾霭遮蔽了大多数大气特征。从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上得到的土星南极的照片,展示出了土星南极区域的一些大气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土星南极区域浅色的云点及明显深色环状结构。

土星的卫星有很多,其中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卫星是土卫六,科学家一直认为土卫六上存在着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河流与湖泊,而土卫四上则有许多巨大的陨坑。至于土卫八。更令人迷惑:它在公转过程中,朝向前进方向的一面(土卫八公转与自转周期相等)非常暗,照射到这一面的太阳光只有4%会被反射回去;而与其相背的一面非常明亮,能够反射50%的太阳光!

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登上火星,抵达土星,现在又飞向水星。在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颗类地行星中,水星是最不被了解的行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科学家都不知道,向水星发射一架轨道探测器其实也是切实可行的。

水星上布满了陨坑,就像是月球的表面,在科学家眼中,火星和土星都是天堂,而水星则是地狱。这里大气极端稀薄,稀薄到大气中的分子之间都不会发生碰撞,温度也极高,太阳要比在地球上明亮11倍,像一个“比萨炉”。还有一个有趣现象是水星的一年短于它的一天,一个水星年相当于88个地球日,而水星上从一次日出到下一次日出却需要长达176个地球日,即水星的一天等于两年!信使号轨道探测器预计于2011年3月18日进入环水星轨道,不知道它会为我们再揭开哪些秘密呢?

新知放映

奔向太空

时间:2010年6月6日

地点:叁号会所

嘉宾:黄永明(《南方周末》科学记者)

6月6日,《新知客》与记录堂在北京的叁号会所,再次联合组织了周末特别放映活动——“新知放映之《日月星宿》”。《日月星宿》是英国BBC精心打造的大型宇宙探索纪录片,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其中包含了大量从未被公开的原始档案和科学家手记,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宇宙奥秘的纪录片精品。

大家一起观看了《日月星宿》的第一集《不—样的世界》,了解了—些关于太空旅程和星际探险方面的知识,影片从^类最初发射火箭讲到绕月探险,再到环日旅程,我们带着对影片的个人观感和诸多的猜想与嘉宾黄永明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他探讨,解决了不少的疑问。而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的代理方泰盛文化则为现场的“新知客”们提供了多套正版DVD作为大家积极探索科学的奖励。

“新知客”们的心得与分享

面对浩瀚的星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何其渺小。然而,人类对宇宙起源的追溯不会浅尝辄止,人类对外界环境的探寻仍将继续。让我们怀着好奇之心去了解,怀着敬畏之心去观察,怀着谦卑之心去感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而日月星辰则更为持久与无限。——甲苗

对行星诞生的了解可以给我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去认知神经科学。——陈涛

超脱,有利于真知,关乎天外,人类对太空永无止境地探索。——于花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感觉很不错。衷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坚持下去,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更多更有趣的话题,比如说基因、进化、量子物理、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杨庆萍

科学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仅仅对它的幻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科学的发展会让更多的人仰望星空,还是会更多地掩盖星空?——郭凯

从地球印望天空,再从星空回到地球,通过大家对《日月星宿》的讨论,让我更加珍惜地球。

——孙福文

与天空相关的链接

NASA是美国国家航空肮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Administration)的缩写,负责组织和协调美国航空航天的研究工作。这个网站分别对学者、学生、媒体等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同时它还有一个不错的中文版可以供中国的天文爱好者登陆。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简称RKA、FSA,它成立于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继续俄罗斯的航空研究和太空计划,是目前世界最权威的航天组织之

美国太空网,网如其名,是一个关于太空的综台性网站。这里不但有航空航天、宇宙探索方面的时事新闻、科学知识,还有娱乐频道、社区互动,满天繁星的精彩图片更是会让您惊叹宇宙的神奇,在其中流连忘返。

中国外太空科普网,简称外空网。打开这个网站您会立刻被它首页的外太空动画所吸引,有种进入到茫茫宇宙的感觉,按照普通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设计的版面也让人感觉十分舒畅。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Agency,JAXA),简称宇宙机构,负责研究开发人造卫星,以及探索其他小行星和月亮等项目。

读流浪地球有感 篇4

这个故事讲述了太阳不断地膨胀,即将吞没地球,人类不得不离开太阳系,这个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这个过程中人类遭到了各种危机,但通过全人类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利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把地球推向一个新的文明。

看完之后我想到了海明威先生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在文中讲道“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觉得这部片子想传达的,不仅是中国式的乡土情怀,更重要的就在于此。

中国人无论在何种境地下,都有同命运抗争的勇气。所以才能延续五千年而依然生生不息,才能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后,依然重振生机。刘慈欣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同命运抗争的人。他在写作这部小说时,还在工厂上班,但他仍然记得抬头看看天空——为中国写出科幻巨著。他在克拉克奖获奖感言中说道:中国是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中国的未来可能充满着挑战和危机……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那时的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能看到银河,在我的眼中,星空和过去都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和神秘产生了敬畏感。人生在世,注定艰难,既然如此,何不怀揣希望地活下去,起码没有那么难过。

观《流浪地球》有感 篇5

你能否想象未来的某一天,广袤的地球上,几百万架火箭同时飞离、浩瀚的宇宙中会有一个能够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庞大的空间站?《流浪地球》中就展现了这样的一个空间站。

面对太阳的迅速膨胀,地球上的生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人们不得不采取行动,集中所有国家的航天资源,在宇宙中修建大型空间站。几百万架火箭同时从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地区、角落飞起。他们如同发现猎物的猎豹,如同盛夏绽放的烟火,残留在空气中的白烟还未散尽,却已看不见火箭的影子。几分钟后,漆黑的宇宙中划过一道白光,接着,数以万计的白光划过黑暗,宇宙被照成了白昼,飞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空间站已到达,准备对接。”提示音在各个宇宙飞船中陆续响起。庞大的飞船队伍快而有序,精准地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看到这我睁大了双眼,被这万千飞船划过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更被科技的力量所折服。除去影视中这些对未来科技的幻想,现实生活中的科技成就还有很多。

例如,前几周我在新闻中听到一个团队研究出一个只有头发丝大小的芯片。通过植入脑内来治疗脑部疾病,而且不会引起人体排斥,虽然还未做过人体试验,但令人感到惊讶。再比如:国外的一个国家在今年上半年将实现空间站的商业运行,这预示着仅仅只能出现在幻想中的太空旅游,将要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这些科技成就仅仅只是万千星辰中的一颗。他们来自于一位又一位科技创作者辛苦付出。我们感受到震撼的同时,作为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新鲜血脉,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这些科技创作者的精神和品质,更要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努力书写交给世界和祖国的答卷。

《流浪地球》读书笔记 篇6

巨型计算机对这个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太阳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由此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它膨胀到如此之大,地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

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氦闪爆发中,我们的星球已被汽化了。

这一切将在四百年内发生,现在已过了三百八十年。

太阳的灾变将炸毁和吞没太阳系所有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并使所有类木行星完全改变形态和轨道。自第一次氦闪后,随着重元素在太阳中心的反复聚集,太阳氦闪将在一段时间反复发生,这“一段时间”是相对于恒星演化来说的,其长度可能相当于上千个人类历史。所以,人类在以后的太阳系中已无法生存下去,惟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而照人类目前的技术力量,全人类移民惟一可行的目标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这是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有4.3光年的路程。以上看法人们已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在移民方式上。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我们的船在太平洋上折返了两次,又给我们制造了两次日出。现在我们已完全适应了,也相信了南半球那些每天面对太阳的孩子确实能活下去。

以后我们就在太阳下航行了,太阳在空中越升越高,这几天凉爽下来的天气又热了起来。我正在自己的舱里昏昏欲睡,听到外面有骚乱的人声。灵儿推开门探进头来。

“嗨,飞船派和地球派又打起来了!”

我对这事儿不感兴趣,他们已经打了四个世纪了。但我还是到外面看了看,在那打成一团的几个男孩儿中,一眼就看出了挑起事儿的是阿东。他爸爸是个顽固的飞船派,因参加一次反联合政府的暴动,现在还被关在监狱里。有其父必有其子。

小星老师和几名粗壮的船员好不容易才拉开架,阿东鼻子血糊糊的,振臂高呼:

“把地球派扔到海里去!”

“我也是地球派,也要扔到海里去?”小星老师问。

“地球派都扔到海里去!”阿东毫不示弱,现在,在全世界飞船派情绪又呈上升趋势,所以他们又狂起来了。

“为什么这么恨我们?”小星老师问。其他几个飞船派小子接着喊了起来:

“我们不和地球派傻瓜在地球上等死!”

“我们要坐飞船走!飞船万岁!”

……

小星老师按了一下手腕上的全息显示器,我们面前的空中立刻显示出一幅全息图像,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它吸引过去,暂时安静下来。那是一个晶莹透明的密封玻璃球,大约有10厘米直径,球里有三分之二充满了水,水中有一只小虾、一小枝珊瑚和一些绿色的藻类植物,小虾在水中悠然地游动着。小星老师说:“这是阿东的一件自然课的设计作业,小球中除了这几样东西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细菌,它们在密封的玻璃球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小虾以海藻为食,从水中摄取氧气,然后排出含有机物质的粪便和二氧化碳废气,细菌将这些东西分解成无机物质和二氧化碳,然后海藻利用了这些无机物质与人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放出氧气供小虾呼吸。这样的生态循环应该能使玻璃球中的生物在只有阳光供应的情况下生生不息。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课程设计,我知道,这里面凝聚了阿东和所有飞船派孩子的梦想,这就是你们梦中飞船的缩影啊!阿东告诉我,他按照计算机中严格的数学模型,对球中每一样生物进行了基因设计,使他们的新陈代谢正好达到平衡。他坚信,球中的生命世界会长期活下去,直到小虾寿命的终点。老师们都很钟爱这件作业,我们把它放到所要求强度的人造阳光下,也坚信阿东的预测,默默地祝福他创造的这个小小的世界。但现在,时间只过去了十几天……”

小星老师从随身带来的一个小箱子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个玻璃球,死去的小虾漂浮在水面上,水已混浊不堪,腐烂的藻类植物已失去了绿色,变成一团没有生命的毛状物覆盖在珊瑚上。

“这个小世界死了。孩子们,谁能说出为什么?”小星老师把那个死亡的世界举到孩子们面前。

“它太小了!”

“说得对,太小了,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是经不起时间的风浪的。

飞船派们想像中的飞船也一样。”

“我们的飞船可以造得像上海或纽约那么大。”阿东说,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

“是的,按人类目前的技术也只能造这么大,同地球相比,这样的生态系统还是太小了,太小了。”

“我们会找到新的行星。”

“这连你们自己也不相信。半人马座没有行星,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可……老师,我们来不及的,地球来不及的,它还来不及加速到足够快,航行到足够远,太阳就爆炸了!”

“时间是够的,要相信联合政府!这我说了多少遍,如果你们还不相信,我们就退一万步说:人类将自豪地去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7

流浪地球观后感1

最近由吴京等人主演的流浪地球,在国内取得了很高的票房堪称国内影片史上第一。

是由山西作家刘慈欣写的一部科幻小说影片中讲述的是未来地球可能面临的处境未来地球地表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都在地下生活,想让到达地表需要获得认证并穿上厚厚的服装。用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来推动地球在宇宙中前行。地球在流浪的过程中在路经木星时由于木星引力的作用地球可能会与木星相撞。一群人为了保护地球,不与木星相撞,努力奋斗的故事。其中吴京饰演在空间站的上校,为了保护地球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空间站30万吨燃料加上地球中所有发动器的能量引燃了木星中90%的氢气使冲击波推动地球离开木星的引力范围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未来人们所面临的处境,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好好保护地球减少污染,加强对科学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刻想出解决的办法,让人类文明延续下来。另外告诉我们要永不言弃,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也要不放弃希望。希望就像钻石一样灿烂。人们有了希望才有无限可能。

单从影片的特效来看,不亚于好莱坞,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富强起来,相信有一天中国会雄于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2

一天,刘启跟妹妹韩朵朵去了北京市,那里体温是零下八十四,冒险就开始了……但我觉得广播说道:地球快撞上木星了,大家拼命地忙活着。刘启他们飞快地开着车,不料被征用了。后来,只见他们开往了杭州,可是这里已经变成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地面又开始剧烈摇动,广播又出声了,说地球再一次发生了强震。我说,这地震也太厉害了吧!不仅房子震塌了,人也死了好多个。

镜头一转,刘培强和好友老马逃了出来,来到了总控室。结果老马被机器人杀死了。刘培强大喊:“莫斯,你是在杀人!”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是后来刘启想出了办法,那片星空中有一只大大的“眼睛”,突然一道流星划过,刘启就想到了小时候,爸爸说过的话,顿时又有了希望。可你们车子开得也太快了吧!马上到达了目地的。

一个叫李一一的计算天才,帮助了他们成功的拯救了地球。你以为没了吗?不!后来发现,离木星差了五千公里,这该怎么办呢!刘培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做法,终于成功了!但是他牺牲了。

他救的不仅是儿子刘启,也是全球35亿人的生命。人总是要抱有希望,如果没有了希望,那你活着干什么呢?没了希望,人生就没有了意义。

流浪地球观后感3

今天老爸带我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 为“流浪地球”。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际空间站的中?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 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刘培强常常对自己的 儿子刘启说过一句话:“当你想你爸爸的时候,便遥望木星,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我就在那 儿。”可当刘启长大后知道了父亲是在骗他,并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记恨父亲。

刘培强的离开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在刘启的心中,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偏偏是他的父亲要离开他,别人却享受看父亲最终成功的 果实。

我觉得,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将会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 要有人站出来,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为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牺牲家庭,他具有顾大局,舍小家 的精神。这才算是一个有看正义感的英雄。

流浪地球观后感4

寒假里,因为我表现好,所以妈妈带我去“奥斯卡影城”看电影。来看电影的人可真多呀!仿佛人山人海,下面交通挤得是水泄不通。看来这部电影的评价可真高啊!电影是大年初一新上映的,名叫《流浪地球》。

电影的主人公是刘启,韩朵朵以及留起的父亲刘培强。电影主要讲了太阳持续膨胀了话即将吞噬地球,人们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决定用推进器离开太阳系。推进器分部的地球各地多达数万座。由于木星引力,地球即将撞上木星。主人公刘启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想到了一个办法。木星表面大都是氢气,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爆炸。他想利用爆炸的冲击力把地球推开木星引力。可推进器最高只能达到5000米,离木星还差5000米。刘培强驾驶空间站的30万吨燃料一起和刘启完成计划……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只有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也只有团结才能迎接胜利。

流浪地球观后感5

今天中午,我去了吴越楚家写作业。晚上,我和她们一家去看了春节期间非常火爆的电影――《流浪地球》。

内容大概是:太阳不断膨胀,即将爆炸,地球面临着被太阳吞没的灾难。于是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试着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于是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了预计长达25的宇宙流浪之旅。就在地球即将撞上木星,人类最终毁灭的时候,全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放下自己的国别,去争取人类物种的生存。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牺牲了自己。我认为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舍己为人,尽忠职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正是因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向他这样乐于奉献,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第二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只关心赚多少钱。妈妈说,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虽然我们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但环境却越来越差,生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因为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6

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我终于明白了:希望的价值很可贵,电影中初中生韩朵朵不明白“希望是什么”;也就觉得“希望”本来就没什么用处。

但,她在救别人时才知道希望的可贵。特别是在她第2次救别人时,我觉得每一句都充满希望,发出了她的心里话。

希望,我也有过数不清的希望:快迟到了希望可以飞呀、生气了希望有一杯酒扔出去呀……多得数不清呢!

如果我正在《流浪地球》的现场,而且在发动机那儿,我希望忽然回到家;死去的亲人忽然回到我身边;第一次请救别人希望人们快点到来……就算我知道这是电影,也会有许多希望。

希望,它多得无边无际;希望,是神奇的;希望,是没有什么可以继承的;希望,它变化多端;有巨大,有时不大不小正正好,有时很小,有时,只有被刀片刻了一下得那么一丝,有时,希望己经消失!希望,像上天一样,安安全全把我们,或前代,或后代,引入新的一生,新的、美好的未来!

流浪地球观后感7

今天,我去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一开始,我看见电影的照片就感觉很不好看,可是,看到一半时我激动不已,马上热血沸腾。

《流浪地球》主要讲的是刘培强在他儿子刘启四岁的时候上了国际空间站,转眼间刘启和他的妹妹朵朵长大了。于是,刘启趁他爷爷不在的时候,拿了他爷爷的车卡,带着妹妹上了运燃料的大卡车,再把车卡插进机器里,就带着他妹妹去飘车了,正好给查车的捉个正着。接着,刘启爷爷来把刘启接回家,可国际警察不同意,还把他们关了起来。

不一会儿,地球迎来了世上最大的危险,此时我心里感到十分害怕,因为,地球要被木星毁灭了。

但,刘启带着他的团队一起想着计划,终于,刘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把所有电源关掉,再把所有能量都聚焦在一起,把木星引燃。刘启他们说干就干。可是,引爆木星还差五千公里,这时,刘培强用尽空间站30吨的能量引爆了木星。

最后,我们的地球才真正开始流浪。

流浪地球观后感8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后,真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内核急速老化,几年后,整个太阳都将被太阳吞没,所以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35座巨型发动机,每一个巨型的发动机下面都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城,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刘启也参加了这次任务,在突发情况下失去了两位亲人,还在不断努力,终于在爸爸的帮助下,成功阻止了木星和地球的相撞,挽救了地球的毁灭性灾难。

我觉得,这也是未来银河系可能存在情况,如果我们能保护好银河系,就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去保护我们的银河系吧。

刘启之所以能保护地球,因为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成为了刘启能完成任务的动力,自古以来,有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希望让刘启有了燃烧不完的斗志。

每当我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我会想起刘启,刘启时时刻刻激励我,鞭策我,使我战胜一切困难。

流浪地球观后感9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

电影是由因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开始,房子,学校,羽毛球场,游乐场都没有了,甚至车子也被砸得粉碎,于是人们建造了地下城。可是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住了,韩朵朵,刘启......他们是一个救援队,在他们的勇敢坚持下,点燃木星,重启发动机,地球脱离了木星的引力,地球活了!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体现出了救援队的坚持、勇敢、团结互助。并且在救援地过程中,发生了一幕让我感到落泪的情节,当韩朵朵和刘启的爷爷因救援而牺牲,他们失去了最亲的爷爷,心里既悲伤又愤怒!但最后,他们依然克服自己与救援队一起拯救了地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去超市有一次性塑料袋;去餐厅有一次性筷子;出门有私家车。我们现在的生活既方便又美好!但是,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此刻,我应珍惜亲情、友情,并做一位地球的小卫士。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一、二、三、抬头。《流浪地球》写了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逃亡生涯……看到这里,让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刘慈欣,佩服起他对宇宙的认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绘的像真的一样;通过他的想象,他发明了地球发动机,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当在太阳爆炸的时刻地球发动机能够帮助人类逃亡太阳系,逃到其它恒星上寻找可生存的地方。

“地球派”和“飞船派”是两队死对头。这些“角色”在情节中不断闪现,而就是这些“角色”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色彩人就要有丰富的想象,想像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也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们不保护地球的严重后果,虽有地球发动机给予我们的帮助,但它也需要资源{各种山体},如果地球真的灭亡了,那我们就要坐着超音数速汽车到别的星球生存,爱护地球,别让他离我们而去!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胡事开始太阳急速老化,膨胀,人类科学家测算出一百年以后地球降被太阳吞噬掉,三百年后整个银河系将不复存在。

一位爸爸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爸爸对孩子说:「孩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如果想爸爸了就看一看天上的星星。」他的爸爸是宇航员,他要去太空执行任务。

十七年后,地球已经跟木星很近了,由于木星引力,地球大气层被破坏,人类生存岌岌可危。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地下城也因木星引力坍塌。世界联合国总署,派人紧急救援。其中有一个救援队要送起动燃料「火石」去杭州。由于木星引力发生大地震,救援队运送「火石」的车和驾驶员发生意外。偶遇了偷开姥爷工程车的刘启和韩朵朵,姥爷自愿当驾驶员。于是,他们加入了救援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地球得救了。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大年初七我也去凑凑热闹,看了一场名为《流浪地球》的电影、起初没多想,就想看看电影而已、看过以后用一句话简单的话形容,那就是:中国的科幻电影真的起航了!太棒了!太神奇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丞救人类免于灭亡奋斗一搏的故事。讲述了职责的`伟大,讲述了希望的力量,讲述了催人泪下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我看到的是一个男人作为父亲没见到儿子,作为丈夫,女婿时的抉择,理性的是他给家人的保护与温柔、另外当众人托起小朵朵,爷爷将其养大,那种非亲非故爱护生命的精神世界无以伦比,以及人类情感上无血脉关系的美好追求、也表示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家的依恋、

影片带着观众看了一次,地球开展充满心惊肉跳和浪漫诗意的流浪冒险之旅、带着3D眼镜就好像银幕上的道具在眼皮底下来回撞击,太紧张了!太刺激了!

我看到地球承载着人类心中关于家,情感与乡愁的重要意义。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场面宏大,脑洞大开,思维丰富,逻辑性极强的宇宙科幻大片,非常值得观看!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主要讲述刘培强(吴晶饰演)让他的孩子搬到地下城,因为太阳会越来越大,吞噬整个地球。另一方面,刘培强将去外太空观察火箭推进在地球上的情况。离开之前,他对儿子说:“儿子,当你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木星时,你就能看到我。”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培强的儿子刘淇从100米高的火箭推进器上跳下去救他的妹妹郭果,导致他的头盔破裂,险些丧命。这体现了刘淇对妹妹的爱和无私关怀。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遗憾。这一事件也表明我无法与《流浪地球》中的英雄相比。

那是一个暑假。我父亲和我去了宁波叔叔家。当我第一次进入他们家时,我的姐姐像一只疯狂的猎狗一样,把我介绍给他们的洋娃娃和玩具。你说我们娄底的家不如这里是什么意思?最后,当我父母晚上出去的时候,我责备了她,但是当我父亲回来的时候,我又接受了教育。直到那时,我才明白了亲属关系的价值。我发誓:“从现在起,我再也不会让我妹妹受到任何伤害。我会像流浪地球上的英雄一样无私地保护我的妹妹。”

电影《流浪地球》不仅给了我美丽的视觉感受,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刘慈欣所著。我去年刚刚买他的书时,就是买的《流浪地球》这本书,上面一共有三个大的章节,分别是: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和流浪时代。整个过程会耗费两千五百年,100代人,直到到达半人马星座,到达比邻星。刘慈欣笔下的那个,希望比钻石更珍贵的时代,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喜欢上了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而今年春节的电影“流浪地球”虽然经过改编,但刘启,韩朵朵,韩子昂,刘培强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引爆木星的那一刻,各个国家的人一起努力,就像原著说的:人类将自豪的死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而且,流浪地球收获几十亿的票房也是有原因的:将近七旬的吴孟达,和其他演员一起吊威亚,穿着厚重的宇航服等等。是演员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得到的成果,也是中国科幻电影迈出一大步的见证和里程碑!

流浪地球的刘培强,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精神。我的感受是,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希望是困境中致胜的法宝,逆境翻盘的绝招!就算失败,我也光荣,因为我努力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是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读后感 篇8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是太阳进入老年,地球上的人们带着地球去寻找新的家园以求生存。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灾难来临时人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有勇气去做,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它们不努力工作,而是舒适地等待灭绝,结果会完全不同。即使前面的过程很困难,但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即使过程简单,也注定要灭亡。这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很珍贵,因为它能反射成千上万种颜色的光。希望,给它一束人类的光辉,它一定会给你一个多彩的成功世界,所以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

小说中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叛军想把坚持在地球上游荡的5000名士兵冻死。但是5000名士兵中没有一个人屈服并乞求怜悯。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全人类的希望,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死刑执行一小时后,氦闪爆发,太阳开始死亡,所以5000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有很多选择希望的例子,比如“猪很强壮”。如果它没有选择希望,如果它在废墟中坚持了九天的希望,它今天怎么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呢?还有最美丽的老师张丽丽,她为――个孩子的未来选择了更高的希望。她继续努力,把三个学生从疾病中解救出来,给了他们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情感,但它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吗?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令人满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并坚持下去。每当我穿过峡谷,沿着崎岖的小路行走时,一片绿荫出现在我面前,我的心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如果你选择希望,希望也会选择你,给你带来光明的未来。

《流浪地球》读后感 篇9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联合政府天文组发现地球将面临灭亡的命运,为了拯救地球,政府开启了“流浪地球”的计划,在亚洲和美洲的大陆版块上建造了行星发动机,打算用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拉到比邻星,变成比邻星的行星。而这时,随着地球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不得不住进地底的地下城,等待地球的搬迁。未来的一切都不可知,希望非常渺茫。

书中的很多情节我都特别喜欢,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地球被木星吸住的那段。

那一次,地球从木星身旁掠过,却被木星强大的引力吸住了,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被吸向木星,“我”在地球上看见地球的大气层被木星的“眼睛”――暴风圈,给吸了过去,就在“我”焦急万分、地球命悬一线的时刻,行星发动机把火焰全部对准暴风圈,同时,一艘宇宙飞船向火焰中心撞击而去,瞬间爆炸,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一撞,让地球脱离了木星的吸力,拯救了地球。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驾驶飞船的人是从“我”出生就离开“我”去执行任务的父亲。为了拯救地球,父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父亲这种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黄继光为了让战友可以冲上敌人的阵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排雷英雄杜国富对着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保护了战友,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抗洪抢险的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冲进火场的消防英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大公无私,他们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0

电影的开头讲的是科学家预测太阳即将发生氦闪,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膨胀的太阳包裹,进而地球上的人类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为了生存,组建了联合政府,建立万新型推动器,利用火星的氢气燃烧。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刘启小时候,他的爸爸就用天文望远镜让刘启观察木星,对他说:“你知道吗?木星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氢气,要让木星爆炸,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够了。”

之后,爸爸离开刘启,去执行政府的天空任务了,一走就是十七年,中间的情节——刘启对爸爸的思念,让我感动地都留下了眼泪。再后来,刘启也参加了地球救援行动,经过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成功,当人类准备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刘启和几个队友凭着坚强的毅力,凭着刘启妹妹韩朵朵面向全世界播音:“以前,老师问我,什么是希望?我说不知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希望就是他们那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要好好活着。”这时,所有离开后的救援人员听到播音,又重新返回救援基地,齐心协力,经过千辛万苦的拼搏,人人伤痕累累,最终点燃木星,推动地球脱离了太阳系的轨道。泪,就是这样情不自禁地流下……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启的爸爸为了拯救他的儿子,为了拯救全世界,为了拯救我们的地球,牺牲自己的生命。那生命最后的“3——2——1——”,飞船爆炸的那瞬间,我的嗓子哽咽了。

上一篇:那一声作文下一篇: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