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期末复习(共8篇)
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矿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原生、次生、变质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硬度: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称硬度。(由一种矿物和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画)解理:矿物受到敲击后,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解理不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的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分布最广。
常见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大小及联通情况 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绝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地层层位法,古生物法,岩性对比法,岩层接触关系。沉积岩的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缺失部分地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差异。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基本平行,但扔缺失了部分地层
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穿插构造。
侵入接触关系:岩浆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发生变质的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沉积接触关系:说明岩浆岩的形成年代早于沉积岩的地质年代。
穿插构造:一般是年轻的侵入岩脉穿过较老的侵入岩。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方位角表示法,象限角表示法,符号表示法。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的弯曲。轴部到两翼依次出现较新岩层。两翼对称出现。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轴部较新,两翼较老。,对称出现。
褶皱的野外识别:穿越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的观察为主追索法:平行岩层走向的观察
断裂构造:主要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凡岩层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
断层:岩层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位移或较大错动。
剪节理:岩石受剪(扭)应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
张节理:岩层受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
构造节理包括以上。还有非结构节理。
节理走向玫瑰图:在任意半径的半圆上,画上刻度网,把所测得节理按走向以每5-10度分
组,统计每一组的节理数并算出平均走向。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方位代表每组节理平均走向的方位,长度代表每组节理的条数,然后用折线把射线的端点连起来。
断层分类: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式,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位移,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线发生相对位移,为受剪切形成的扭性断裂。
地层的缺失和重复:识别断层存在的重要标志,重复和缺失一般出现在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层面两侧,不对称,断层所造成的地层缺失局限于断层面两侧,与区域性的不整合接触所造成的地层缺失也不相同。
地震类型:构造地震(世界上发生最多和最大的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
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时,震源处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受震区的地面及建筑遭受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区域烈度):指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根据场地条件如岩石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调整后的烈度
地形与地貌: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不涉及这些形态的地质结构,以及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地貌含义广泛,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运用地质动力学的观点,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地貌水准面:当内力作用造成地表基本起伏后,此时内力作用变弱,但外力作用并未因此而减弱,它的长期继续作用最终将地面夷平,形成一个夷平面,这个夷平面试高地被削平,凹地被填充的水准面。
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山腰部分。
河漫滩:在洪水期间为河水淹没的河床以外的平坦地带。
阶地: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阶地一般不被洪水淹没。一级阶地形成的时代最晚,一般保存较好。依次向上,阶地的形成时代俞老,其形态相对保存差。一般以一二级阶地布设路线为好。
一方面缓和了山谷坡脚地形的平面曲折和纵向起伏,有利于路线平纵面设计和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又不易受山坡变形和洪水淹没的危险
平原河流具河床相,河漫滩相和牛轭湖相沉积。
淤泥:工程地质性质很坏的土,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5
淤泥质土: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在1到1.5之间。
暂时硬度:由于煮沸而减少的这部分Ca+,Mg+的含量。
永久硬度:总硬度与暂时硬度之差。
地下水的分类:根据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按其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饱和带:土或岩石空隙充满水的地带饱和带水(包括潜水 承压水)
承压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不一致的,一般补给区远小于分布区。
大气降水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裂隙水的富集条件:较多的储水空间;充足的补给水源;良好的汇水条件
结构面:按成因,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此生结构面。
地质类型: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层理层面、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沉积间断面);岩浆结构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岩脉岩墙接触面、原生冷凝节理);变质结构面(片理、片岩软弱夹层)。构造结构面(节理、断层、层间错动、羽状裂隙),次生结构面(卸荷
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次生夹泥层)
滑坡:斜坡上大量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临空面、滑动面。
崩塌与滑坡的不同:1.滑坡运动多数是缓慢的,而崩塌运动快,发生猛烈。2.滑坡多数沿固定的面或带运动,而崩塌一般不沿固定的面或带。3.滑坡发生后,多数仍保持原来的相对整体性,而崩塌体的整体性完全被破坏。4.滑坡的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崩塌相反。影响滑坡的因素:1.岩性2.构造3.地形地貌4.水的作用。
滑坡的野外识别:出现双沟同源现象,有时内部多积水洼地,喜水植物茂盛,有“醉林”及“马刀树”和建筑物开裂,倾斜等现象。
典型的泥石流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分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泥石流的流体与一般水流相比,特征:1.阵流性2.大流量3.流速度化大4.极大地托浮力和冲击力5.较大的直进性。
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类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软土的灵敏度:软土在天然状态下的无限抗压强度,与保持含水量不变而结构破坏后的无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自重湿陷:黄土遇水后,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陷的现象。
非自重湿陷:黄土遇水后,在建筑物的附加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湿陷。
膨胀土:指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分,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膨胀变形往复可逆的高塑性粘土。
公路建设的内容,按其任务与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公路工程的小修,保养;公路工程大,中修与技术改造;公路工程基本建设。
视察:这一阶段的勘测工作主要是视察。(规划论证阶段的公路工程地质勘查)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详勘的目的: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设计资料,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查,为路线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详勘的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取得必须的工程地质数据,为确定路线位置和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详勘工作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工程地质试验:室内试验,野外试验。
野外试验(现场试验或原位试验):是在现场岩土的原处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基本保持了岩土的天然结构与状态,和取样试验有区别的。
标准贯入试验的基本原理:63.5kg穿心锤,0.76m的自由落距,打入土中0.15m,在打入0.30m,记录该0.30m的锤击次数。
1.《沁园春 雪》选自《 》。沁园春, 。
2.北国:
3.惟余莽莽:
4.须:
5.折腰:
6.输、逊:都是 意思。
7.文采、风骚:这里用来概括
8.俱往矣:
9.风流人物:
10.《雨说》:选自《 》。郑愁予,
11.《敬业与乐业》选自《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 代表人物, 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2.敬业乐群:
13.不二法门:
14.理至一易明:
15.主一无适:
16.一点不旁骛:
17.亵渎:
18.骈进: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20.强聒不舍:
21.《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 》。
22.阴晦:
23.萧索:
24.素:
25.愕然:
26.鄙夷:
27.嗤笑:
28.瑟索:
29.惘然:
30.隔膜:
31.恣睢:
32.《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法国著名
33.拮据:
3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 》。作者罗迦·费·因格, 美国实业家。
35.模式:
36.根深蒂固:
37.孜孜不倦:
38.汲取:
39.不言而喻:
4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杂文集《 》。
41.《智取生辰纲》选自《 》。《水浒》, 又称《水浒传》,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初人。取:
42.趱行:
43.做大:
44.怨怅:
45.省得:
46.怄:
47.喏喏连声:
48.影:
49.理会:
50.左右:
51.面面相觑:
52.计较:
53.《范进中举》节选自《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活动和精神面貌。吴敬梓, 字敏轩, 安徽全椒人, 清代小说家。
54.桑梓:
55.相与:
56.《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 , 字子长, 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57.苟富贵:
58.若为佣耕:
59.会天大雨:
6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1.等死:
62.死国可乎:
63.楚人怜之:
64.为天下唱:
65.乃丹书帛曰:
66.间令:
67.旦日:
68.指目:
6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0.比至陈:
7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共三十三篇, 分十二策。
72.不辱使命:
73.以大易小:
74.故不错意也:
75.请广于君:
76.休祲:
77.秦王色挠:
78.长跪而谢之曰:
79.寡人谕矣: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妖娆 ( ) 2.单于 ( ) 3.襁褓 ( ) 4.佝偻 ( )
5.承蜩 ( ) 6.亵渎 ( ) 7.骈进 ( ) 8.强聒 ( )
9.扶掖 ( ) 10.枘凿 ( ) 11.阴晦 ( ) 12.五行 ( ) 缺土
13.潮汛 ( ) 14.髀 ( ) 骨 15.愕 ( ) 然 16.嗤 ( ) 笑
17.瑟 ( ) 索 18.青黛 ( ) 19.恣睢 ( ) 20.拮据 ( )
21.牡蛎 ( ) 22.根深蒂 ( ) 固 23.孜孜 ( ) 不倦 24.汲 ( ) 取
25.趱 ( ) 行 26.嗔 ( ) 怒 27.朴 ( ) 刀 28.恁 ( ) 地
29.省 ( ) 得 30.兀的 ( ) 31.怄 ( ) 气 32.面面相觑 ( ) 33.聒 ( ) 噪 34.相 ( ) 公 35.行 ( ) 事 36.长 ( ) 亲
37.腆 ( ) 着 38.解 ( ) 元 39.绾 ( ) 发 40.锭 ( ) 子 41.阳夏 ( ) 42.鸿鹄 ( ) 43.皆次当行 ( ) 44.数 ( ) 谏 45.将 ( ) 兵 46.间 ( ) 令 47.罾 ( ) 网 48.忿恚 ( ) 49.笞 ( ) 打 50.宁 ( ) 有种 51.社稷 ( ) 52.拂 ( ) 然 53.徒跣 ( ) 54.抢 ( ) 地 55.韩傀 ( ) 56.休祲 ( )
期末复习是完成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巩固、消化、归纳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让基础较弱的同学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提高学习成绩.下面谈一下期末复习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围绕新课标,制定复习计划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多而杂,共有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多边形、轴对称和体验不确定现象等知识.同学们应该围绕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依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通过做老师组织的测试题,从中找出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复习计划编好后,要做好习题的选择、配套练习的筛选,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目标.
例1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种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者为赢.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简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从一个放有红、黄、黑三种小球的箱子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的机会是均等的.由于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所以摸出黑色小球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即三个人赢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小结:判断一个游戏是否公平的关键是看游戏双方赢的机会是否相等.
例2一列快车长168米,一列慢车长184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秒,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上慢车到离开需16秒.求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简析:设快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y千米.则根据题意,得4(x+y)=168+184,
16(x-y)=168+184.即x+y=88,
x-y=22.解得x=55,
y=33.即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33千米.
小结: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能够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知识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还要考虑如果两车相向而行,则其相对速度为速度之和,如果两车同向而行,则其相对速度为速度之差.这一点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但问题是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的距离应为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大家却不易理解而往往会造成错解,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二、掌握“双基”,题型训练系列化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要过好课本关,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能正确叙述,而且要能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节后面的复习题,要能一题不漏地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应注意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即分题型组织复习,总结规律.
例3(1)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x+y=k+1,
x+3y=3,其中2<k<4,则x-y的取值范围是( ).
A.0<x-y<B.0<x-y<1
C.-3<x-y<-1D.-1<x-y<1
(2)已知方程组y-2x=m,
2y+3x=m+1的解x、y满足2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 B.m≥
C.m≥1D.-≤m≤1
(3)不等式组x+2a>4,
2x-a-b<5的解是0<x<2,那么a+b的值等于.
简析:(1)要求x-y的取值范围,若已知不等式组的两式相减,得2x-2y=k-2,即k=2x-2y+2.而2<k<4,所以2<2x-2y+2<4,此时视x-y为一个整体,得0<x-y<1.故应选B.(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y-2x=m,
2y+3x=m+1,得x
=,
y
=.因为2x+y≥0,所以有2×+≥0,即≥0,解得m≥-.故应选A.(3)视a与b为常数,解不等式组x+2a>4,
2x-a-b<5,得x>4-2a,
x
<.因为不等式组x+2a>4,
2x-a-b<5的解是0<x<2,所以有4-2a=0,
=2.解得a=2,
b=-3.当a=2,b=-3时,a+b=-1.
小结:通过对这一题组的解答,既能掌握方程组的解法,又能巩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法.从中可体会整体思维在求解中的作用.
三、知识点系统化,重点系列化
通过复习应对本学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根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树”,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例如,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放在一组,多边形和轴对称放在一组,体验不确定现象为一组.通过归类,对比复习,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自己真正掌握教材中所学习的内容.
另外,复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寻求解题方法与揭示解题规律.具体应该做到:①知道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②重视这些题目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③关注近年中考新题型.
例4如图1,在四个正方形拼接成的图形中,以这十个点中任意三点为顶点,共能组成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你愿意把得到上述结论的探究方法与他人交流吗?若愿意,请简要写出你的探究过程:.
简析:以A1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A2A10,以A2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A2A3,以A3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A10A2A3、△A10A4A3、△A1A7A3、△A9A5A3共4个,以A10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A10A1A3、△A10A7A3、△A10A9A7、△A10A2A4、△A10A8A4共5个,以A9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0A9A8,这样分别以A1、A2、A3、A10、A9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1+1+4+5+1=12(个).同理,分别以A6、A5、A4、A7、A8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共也有1+1+4+5+1=12(个).因此,在整个图形内共可组成12×2=2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结: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掌握求解的方法和一般规律,不能没有目标地去数,这样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本题渗透了分类和对称的数学思想.
四、适量练习,解题方法最优化
同学们在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最后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外,主要以练习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可以章节综合习题和体现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练习题为主,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另外,在解题时应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意书写规范等.应强调解题方法的系统性,如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解题技巧等.
例5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10万元.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3)若用(2)中所求得的利润再次进货,请直接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
简析:(1)由于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所以若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20-x)件.这样就可以根据题意,得190≤12x+8(20-x)≤200,解得7.5≤x≤10.因为x为非负整数,所以x取8,9,10,所以有三种进货方案:①购甲种商品8件,乙种商品12件;②购甲种商品9件,乙种商品11件;③购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2)因为(14.5-12)×8+(10-8)×12=44(万元),(14.5-12)×9+(10-8)×11=44.5(万元),(14.5-12)×10+(10-8)×10=45(万元),所以购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45万元.(3)购甲种商品1件,乙种商品4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小结: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一般所求问题含有“至少”、“最多”、“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求解时要正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相似,其步骤包括:①设未知数;②找不等关系;③列不等式(组);④解不等式(组);⑤检验.其中检验是正确求解的必要环节.本题由(1)利用不等式组求出了进货方案,从而为后面的问题解答打开了绿色通道.
期末复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那种搞题海战术的复习方式是不可取的,为此特提醒同学们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学而又思不罔,回忆有助提高.在理解的基础上建议对重要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数学思想加深认识和提高.可采用回忆式复习,即合上课本或练习册,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知识或解题步骤.回忆式复习的前提是要确认知识或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再重新思考解题过程,获得解同类题的经验.
2.抓住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联想.将知识放在相应的体系结构之中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学会重组、整合、归类、总结知识,形成体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晶体结构:是指构成金属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的结合与排列情况; ★晶胞:晶胞是用来说明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最小基本几何图形,它可以表示出整个晶体的一切几何特征;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等距离,最相邻的原子数目。体心8面心12密排六方12。★晶格致密度:晶胞中所含全部原子的体积总和与该晶胞体积之比。★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
★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与同一聚集状态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部分。
★回复:塑性变形后金属产生加工硬化,如将变形金属加热,加热温度较低时,可使点缺陷数量减少,位错重新排列成更稳定状态,内应力有所降低。变形金属在回复阶段主要特征是点阵畸变消除,内应力显著降低,强度和硬度略有降低,塑性有所回复。回复退火又称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去除冷加工金属件内的残余内应力,以避免变形和开裂。
★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超过回复的某一温度后,将通过形核和再长大的过程而重新形成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小晶粒,这些小晶粒不断向周围的变形金属中扩展长大,直到金属的变形晶粒完全消失为止,这一过程称为金属的再结晶。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内应力和加工硬化完全消除,金属又重新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
★再结晶温度:金属再结晶过程不是恒温过程,而是自某一温度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进行的过程。通常所说的再结晶温度是指再结晶开始的温度,也就是能够进行再结晶的最低温度。它是通过变形量很大的金属,在一小时内的保温时间内能够完全再结晶的温度确定为再结晶温度。★加工硬化:经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位错数目随变形量增大而增加,使得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也叫形变强化。
★延迟断裂:工作在腐蚀条件下的构件及机器零件,虽然所受的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它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断裂,称延迟断裂。★氢脆:由于氢的作用所引起的低应力脆断或开裂现象称为氢脆。
★红硬性:是指刃具在高温下仍能保持高硬度的能力,钢的红硬性高低取决于淬火后马氏体中合金元素Cr,W,Mo,V等含量多少和回火时析出碳化物的类型及分布。简答:
★工程上常用哪两种途径来细化金属铸态组织,并请简要说明作用原理: 1.增大过冷度。在一定的范
围内,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形核率和生长速率均增大。2.加难溶杂质。外来杂质能
增加金属的形核率,并阻碍晶核的成长。
★什么是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述其原理 答:将经过锻造后的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淬火做好准备。球化退火时,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此时,初始形成的奥氏体内及其晶界上尚存有少量未完全溶解的渗碳体。在随后的的冷却过程中,从奥氏体中经共析反映析出的渗碳体以未溶渗碳体为晶核,呈球状析出,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之上,这种组织成为球化体,它是人们对淬火前过共析钢最期望的组织。
★ 微变形冷作模具钢的微
变形原理是什么? 答:微变形冷作模具钢化学成分特点是含碳量高,含铬量高,一般都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及抗压强度。其代表性钢种是Cr12型。Cr12型钢热处理变形小,可以通过调整淬火温度,在较大的范围内改变Ms的位置及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量。由于残余奥氏体的比容小,可以抵消马氏体质变时的比容增大,以减少淬火钢的变形。如恰当的选择淬火温度,Cr12型钢制模具淬火后可基本不变形,故有微变形冷作模具钢。
★ 提高金属耐腐蚀性的途
径有哪些? 答:主要途径是合金化。1.加入镍元素,扩大r区,使金属具有均匀化学成分的单相奥氏体组织。2.加入Cr等元素,提高金属电极电位,使构成微电池的两个极的电位差愈小愈好。3.加入Cr等元素,是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金属钝化。★ 什么是热强性,蠕变极限
和持久强度?蠕变极限产生的条件是? 答:材料在高温和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能力,成为热强性。金属的蠕变是材料在高温下工作时的一种主要失效形式。它是指金属在高温下,当外加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甚至弹性极限时,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
蠕变极限:即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温度下引起一定变形速度的应力。产生条件:材料的工作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工作应力高于弹性极限。持久强度: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引起断裂的应力。★ 什么是水韧处理?高锰
钢强化的机理是什么? 答:水韧处理是把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以上1000-1100 C°时保温一段时间,使钢中碳化物能全部溶解到奥氏体中去,然后迅速把钢浸淬水中冷却。水韧处理时,由于冷却速度快,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因而获得全部奥氏体。
铸造高锰钢由于其组织中有碳化物存在,致使钢的韧性较低。为改善钢的韧性,应进行水韧处理使高锰钢全部获得奥氏体组织。当零件在使用中受到剧烈冲击或较大应力作用时,其表面产生加工硬化,硬度可提高到HB450-550,这样表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心部奥氏体又具有足够的韧性。
★ 渗碳和渗氮的机理是什
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齿轮渗碳是在增碳的活性介质中,将低碳钢加热到高温(一般在900-950度)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获得高碳的渗碳层组织。氮化是将氮渗于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过程,应用较多的是气体氮化。气体氮化是将齿轮放在一个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将氨气在高温下分解放出的原子状态氮渗入钢中,在钢的表层形成各种氮化物。不同点是:齿轮渗碳层的高硬度是渗碳后经淬火处理得到的,而渗氮层的高硬度可由氮化处理直接获得,渗碳工艺适用于低碳或低合金刚,而渗氮通常不用碳钢做氮化钢,渗氮层的硬度比渗碳层的高,稳定性也较高。★ 四把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保温一定时间,随后以足够缓慢的速度冷却,使钢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工件退火加热温度的不同,加热到Ac3以上得到的均一奥氏体组织在缓冷转变为珠光体组织为完全退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缓冷进行组织转变称不完全退火。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随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是把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根据淬火加热温度不同,加热到Ac3以上进行的淬火称完全淬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淬火称不完全淬火。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低于相变点的某一温度,以致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晶粒度:是表示晶粒大小的一种指标;
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钢在加热时所获得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 本质晶粒度: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性; 用铝脱氧,本质细晶粒钢;用硅,锰脱氧,本质粗晶粒钢。★ 淬硬性:钢淬火后马氏体
组织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 ★ 淬透性:刚淬火后获得淬
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钢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只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 第一类回火脆,随着回火
温度的升高,钢的冲击韧性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的增大。在250-400度的区域之间存在冲击值降低的现象,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脆性,成为低温回火脆。几乎多有淬成马氏体的钢在300度左右回火都存在这类回火脆性,回火后冷却速度对这种脆性没有影响,由于这类脆性产生不能消除,又称不可逆回火脆,也叫第一类回火脆。产生原因:在250度以上,Ε碳化物转变成为极细的沿马氏体晶界析出的薄片渗碳体从而造成低温回火脆性。★
在含有Cr,Ni,Mn等元素的钢中。在550-650度回火后,又出现了冲击值的降低,称为高温回火脆或第二类回火脆,这种脆性与加热和冷却条件有关,如加热至高温(600度)。冷却时缓慢通过450-550度,将出现脆性。回火后若快速冷却,将抑制脆性出现,如在450-550度脆化温度区长时间停留后,即时快冷也将出现回火脆性。将已产生脆性的钢件重新加热到600度以上,然后快冷,则又可消除这类回火脆性,如再次在600度以上回火,而后冷却,脆性又将出现。故称此高温回火脆性为可逆回火脆性。★
二次淬火:合金元素总是使残余奥氏体的转变移向高温,因此高合金钢中残余奥氏体十分稳定,即使高温加热也很难分解。又因大多数合金都能使过冷奥氏体C曲线右移,降低了临界冷却温度。因而残余奥氏体加热后冷却,全部会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反而增加,此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
二次硬化:合金元素扩散慢并阻碍碳的扩散,还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因而合金中的碳化物在较高的回火温度时,仍能保持均匀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V等,在含量较高及在一定回火温度下,还将沉淀析出各自的特殊碳化物,这种特殊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弥散,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再次升高,这种现象称二次硬化。
★
回火稳定性(抗回火性):合金元素能够抑制马氏体的分解,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使钢在很高的回火温度下保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性质。★
-----预祝大家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点线面的投影
(一)点:点的投影规律、由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投影与坐标的关系、重影点
(二)线:
1、各类直线的投影特性
2、直线上的点:比例定理
(三)平面
1、各类平面的投影特性
2、平面上求点、线
(四)线、面的相对位置
1、两条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直角投影定理
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垂直
3、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垂直
二、基本体的投影
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线
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线
3、截切:求截交线(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组合回转体)
4、相贯:求相贯线
三、组合体的投影
1、画图:形体分析、画图的方法步骤
2、读图:读图的方法、“二求三”
3、注尺寸:正确、完整、清晰
四、机件的表达方法
1、视图:六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2、剖视图:
(1)剖视的一般画法、标注
(2)剖视的种类及适用条件:全剖、半剖、局部剖(类型:画剖视、补漏线)
3、断面图
五、标准件与常用件
1、内外螺纹的画法与标注
2、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螺母的画法、螺栓连接、螺柱连接、螺钉连接
六、零件图
1、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
2、读零件图: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读零件图的内容、常见问题。
2、招标文件发放到停止售出不得少于多久
3、投标文件中包含的文件
4、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5、投标人未按招标文件密封投标文件
6、评标原则
7、监理工程师在多少天以内未确认回复的,视为默认工期顺延
8、我国《建筑法》强制规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购买的险种是
9、施工单位递交索赔报告,工程师在多少日内给予初审意见
10、公开招标的特点
11、邀请招标中的投标方不少于多少家
1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递交意向通知书给监理工程师均以什么方式
13、投标人中标后中标人信息在交易中心公示多久
14、合同中不得进行分包的是什么
15、承包人可以工期顺延的情况
16、索赔得以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7、当地下发现文物,施工单位造成的工期延误怎么处理
18、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递交意向通知书给监理工程师均以什么方式
19索赔目标分类
20、施工合同中三大条款内容
21、总价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调整内部各子项的报价以达到中标的报价技巧是什么
22、税金的内容
23、分部工程
24、以付款方式划分的合同类型
25、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多少天以内订立书面合同
26、投标保证金不得少于总造价的27.、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建设工程招标是要约邀请,而投标是什么
28、业主只需要提供项目投资和使用要求及竣工、交付使用期限,其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材料和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准备和试运行、交付使用,均由一个总承包商负责承包的,即所谓什么
29、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承包人,中标的承包人只对什么负责。
30、什么是指东道国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满时将工程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31、招标过程中可以由谁组织招标。
32、采用公开招标的可以采用资格预审或者什么模式。
33、招标人对招标文件中的疑问,可以以书面形式解答或者什么
形式解答。
34、当单价与工程量的乘积与合价之间不一致时,通常以什么为准。
35、工程实施控制包括什么、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控制。
36、出现索赔事件时应怎么办。
38、如果承包人要求延期开工,谁有权批准是否同意延期开工。
39、施工合同的进度控制可以分为那三个阶段的进度控制。
40、什么担保的目的在于保证承包人能够按合同规定进行施工,偿还发包人已支付的全部预付金额。
41、招标人和中标人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多少天内,正式签订书面合同。
42、规费包括那些?
43、项目经理是怎么产生的。
44、因承包人原因达不到约定标准,由承包人承担返工费用,工期怎么处理
45、如果用数字表示的数额与文字表示的数额不一致时,以什么为准。
47、评标报告由谁签字。
48、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49、投标阶段的进度计划一般可以用什么表示,不一定采用网络图表示。
50、《施工合同文本》由哪三部分组成。
51、发包人应当将委托的什么,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
52、双方对工程质量有争议,由专用条款约定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鉴定,所需费用及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53、工程竣工验收应该由谁组织验收。
54、常见的工程结算款方式
55、什么是招标:
56、什么是公开招标:
57、什么是建设工程合同:
58、什么是索赔:
59、什么是多方案报价:
60、什么是增加建议法:
61、什么是邀请招标:
62、什么是投标:
64、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
65、什么是工期索赔:
(一)、工期可以顺延的情况有哪些?
(二)、施工合同的进度控制条款有哪些?
(三)、施工合同文件组成及解释顺序
(四)、索赔成立的要件
(五)、公开招标的特点一般表现有几点?
(六)、投标文件的符合性鉴定中,无效投标文件的类型?
(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质量控制条款有哪些?
(八)、工程担保的种类有哪些?
(九)、索赔按合同类型分为哪些?
(十)、合同管理的主要工作?
(十一)、报价的技巧有哪些?
复习, 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 必须温故知新, 主要应完成下面三项任务: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尤其对平时学习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生, 要充分利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 进行较为集中的系统查补;二是对平时所学的单课个性知识, 进行系统归类并从中总结出语文学习的某些规律;三是通过综合练习, 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复习目标
有效复习应从明确复习目标与内容入手。教师可以对全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 以明确的目标指导自己的复习行为, 不至于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三读”明确每册教材的目标与内容。一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明确每个学段的要求;二读该册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部分, 了解编者意图, 明确学期教学目标与内容;三读该册教材, 明确学期教学目标与内容是如何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中的。经历这样的“三读”, 教师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明确一册教材的复习目标与内容。
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复习目标, 如何通过“三读”达到这个目标?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看,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足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三学段一个很重要的语文阅读能力。
从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部分看, 该册教材阅读能力训练重点是“:学会从整体了解文章意义, 能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会一些表达方法。”可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该册教材的学习重点之一。
从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安排看, 本册教材共八组课文, 除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外, 有四组课文涉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这四组课文在单元导语中, 分别提出:第一组“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 要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组“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 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第四组“学习本组课文, 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六组“认真阅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所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本册教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 自然也是期末复习的重点目标。
二、了解学生情况
复习的成效如何, 在于教师对班级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复习之前, 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才能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复习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是查阅学生的平时作业、单元练习、教师日常的批改记录、教学反思等, 寻找学生知识的漏点;二是回忆平时课堂上学生反应迟钝之处以及个别辅导的情境;三是通过与学生不拘形式的交谈, 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疑难、要求;四是设计不同形式的复习前测学习单, 准确把握每次复习课的起点。
如, 我区胜利实验学校毛莲君老师曾对五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复习前的小调查:
1. 你觉得期末复习重要吗? ( ) 请写出简单的理由。_________。
A.重要B.不重要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92%, 其中36% 的理由是为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63% 的理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选择B的占8%, 理由是学习靠平时。)
2. 你会为自己制订期末复习计划吗? ( )
A.总是B.有时C.极少D.没尝试过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33%, 选择B的占50%, 选择C的占11%, 选择D的占6%。)
3. 如果没有老师的要求, 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复习吗? ( )
A.知道B.有一点知道C.不知道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72%, 选择B的占28%。)
4. 你觉得期末复习该复习些什么?
(统计结果:应该复习字词、积累、阅读、习作, 看看课文、作业本、笔记、练习卷、错题集。)
5. 在期末复习时你会有哪些烦恼?
(统计结果:经常整篇地看课文, 找不到重点, 很费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复习阅读、习作;复习方法不正确, 这里复习一点, 那里复习一点, 没有条理;复习很累, 时间不够, 睡得比较晚, 第二天精神不好, 恶性循环, 每天总感觉有种压力;很烦躁, 想好好复习又静不下心来, 期末复习时总是会走神, 没法控制住自己。)
6. 对于期末复习你想对老师提什么好建议?
(统计结果:先做一个测试, 看看同学们的“通病”在哪儿, 再着重复习;练习卷尽量做到少、精, 作业布置得少, 但又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这有些难做到, 但希望老师尽量做到;让好同学帮助差同学;老师如果每天都一个样, 同学们肯定会厌倦;老师不要显得很急, 这样会传染给大家, 同学们也会急起来。)
通过这份简单的复习前调查, 教师就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复习需求,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很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一定会使复习事半功倍。
三、讲究复习策略
复习课有别于平常的新授课, 既要克服不断重复知识的枯燥感, 又要在重复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形成语文能力。复习策略的选择要体现“回忆”“梳理”“应用”“拓展”这八字要诀。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复习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例, 具体阐述这八字要诀的运用。
(一) 回忆
这是复习课不可少的环节, 不能一上课就让学生做练习, 因为复习课不是练习课。可以借助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 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
环节一:利用表格, 回顾五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导语。通过对单元导语的回忆, 明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 梳理
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环节, 让学生学会整理与归纳、学会学习, 这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复习课还是成了练习课。
环节二:复习五年级上册中的典型课文, 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20课《学会看病》可采用“课题扩充法”:儿子感冒了, 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 学会了看病。
第9课《鲸》可采用“句子摘录法”:
(1) 浏览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鲸特别大 (体形特点)
第2自然段:鲸是哺乳动物 (进化过程)
第3自然段:鲸的种类 (种类)
(2) 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 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采用“要素串联法”:
(1) 浏览课文, 找找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年
地点:洛杉矶
人物:父亲、儿子
起因:大地震、儿子被埋、救儿子
经过: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
结果:终于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
(2) 把各个要素串联起来, 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年在美国发生的大地震中, 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信念, 不顾劝阻, 历尽艰辛, 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
人教版教材有很多具有导学功能的设计, 就体现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梳理的意图。如, 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中的“交流平台”“:温故而知新。”学完一个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回顾·拓展八》中的“交流平台”:这学期的语文学习,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来小结一下各自的学习收获。这样的编写旨在引导学生不断梳理已经学习的零散知识, 逐渐形成知识组块。在复习课中尤其要运用“梳理”的策略。
(三) 应用
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技能一定要亲历实践。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运用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 独立阅读《最美的书包》 ( 文章略 ) 一文, 想一想:概括此文的主要内容最适合采用哪种方法? (要素串联法)
(2) 在文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时间:七岁那年
地点:乡下
主人公:我、妈妈
起因:想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经过:妈妈四处串门, 受尽耻辱, 攒够了花布, 为我做了一个特别的花格子书包
结果:我一直保存着这个书包、最美的书包
(3) 对照找出来的六个要素, 把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写下来:在我七岁那年, 为了能满足我得到一个花格子书包的愿望, 妈妈四处串门攒够花布, 为我做了一个特别的花格子书包。我一直珍藏着这只最美的书包。
(四) 拓展
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 在解决问题中提出或者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会融会贯通地学习。
环节四:布置课外独立练习作业, 巩固所学方法。课后请学生再次运用本节课掌握的三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本册教材中的选读课文《太空清洁工》《鞋匠的儿子》。
回忆、梳理、应用、拓展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要注意形成系列, 题目或情景的设计要注意连成线、形成串, 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
四、优化练习设计
前文在毛莲君老师的调查中学生建议“练习卷尽量做到少、精, 作业布置得少, 但又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这有些难做到, 但希望老师尽量做到”。学生也在呼吁教师要优化练习设计, 回顾20世纪80年代, 一张蜡纸一支铁笔一块钢板, 教师对复习题的编制也能精益求精。如今现成的练习资料越来越多, 教师中“拿来主义”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其实, 有效的练习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复习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 精讲多练, 边讲边练, 以练为主”的原则, 练习设计在复习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 练习内容紧扣复习目标
期末复习知识点多, 覆盖面广, 复习时设计的练习要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必须紧扣复习目标, 提高练习的有效度, 才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复习课, 复习目标之一:能在自主背诵全册“日积月累”内容的基础上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 动物成语 ] 在学习上, 即使我们不是最聪明的, 我们也可以 _________, 只要肯下苦功夫, 一定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 _________ 中的诗句 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名人名言]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正说明了_______。
[ 古文名言 ] 除了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提醒要珍惜时间以外, 还可以用 _________ 来勉励自己。
[ 古诗 ] 昨天下午, 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 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 时, 爸爸走过来, 助我一臂之力, 经他一点拨, 我豁然开朗, 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二) 练习分层促进学生发展
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差异显得更为明显, 同样的复习内容, 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 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怎么也“赶不上”。围绕复习目标设计分层练习, 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展。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积累的词句, 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分层练习: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_________ 啊!我多么想 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 _________ 啊!我 _________。
选用括号里的词语 (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 用1~2句话介绍北京城。 (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还可以尝试用上感叹号。)
运用课本上学到的词句和课外搜集的资料, 试着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北京城。
(三) 阅读题要指向阅读能力
纵观目前很多阅读题的设计都没有指向阅读能力, 如“:划去不正确的字”“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在文中加标点”“照样子写词语或句子”等;还有一些阅读拓展题, 如“:你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呢?将其中的一句写在横线上。”这些题目做得再多, 都无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题, 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答案就在文章中”, 从而引导学生潜心读文, 读通、读懂、读出体会, 进而迁移运用, 这才是有效的阅读题设计。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阅读题《最佳路径》 (文章略) 五道题:
1. 根据文中信息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景观建筑学专家。 ( )
(2) 格罗培斯在葡萄产区看到很多人在兜售葡萄, 想到了路径设计方案。 ( )
(3) 迪士尼乐园的路径是依据人们自然踩出的痕迹而铺设的人行道。 ( )
(4) 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在1971年的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 )
2.“道”的意思有:1路;2方法、技术;3线条;4说;5道理。请根据意思并联系上下文解释:微不足道—— _________“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项目”在文章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迪士尼乐园临近开放之际, 建筑大师格罗培斯 _______________, 无意中受到启发, 从而设计出 _________。
4. 用“_______”画出文章中令你特别有启发的句子。
5. 格罗培斯的迪士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克拉克(英国科幻作家,1917-200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4的平方根是().
A. 4B. 2C. -2D. ±2
2. 实数3.14,,π,,,,1+中,是无理数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3.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A. -2与B. -2与C. -2与-D. |-2|与-2
4. 如图1,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圆孤,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A. 1B. 1.4C. D.
5. 如图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ABC中,长度为无理数的边有().
A. 0条B. 1条C. 2条D. 3条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是8的算术平方根 B. 36的平方根是6
C. 是5的算术平方根D. 0没有平方根
7. x是(-)2的平方根,y是64的立方根,则x+y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
8. 估计的大小在().
A. 7和8之间 B. 8.0和8.5之间 C. 8.5和9.0之间 D. 9和10之间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9. 的平方根是.
10. 的相反数是.
11. 大于-且小于的整数有个.
12. 如图3,一棵树因雪灾在A处折断.测得A处到地面的高度为3 m,树梢触地点B到树根C处的距离为5 m.树干AC垂直于地面.那么此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为m.
13. 如果=3,那么(x+3)2=.
14.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x+3与2x-6,这个正数是.
15. 如果|x-4|+=0,那么x+y=.
16. 观察、分析,再探索规律,然后填空:,2,,,,,,…,(第n个数).
三、解答题
17. (12分)(1)当x=-1时,求(x+1)2-6的值.
(2)如图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把它们适当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请画出示意图, 并求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
18. (12分)如图5,长方形纸片ABCD中,BC=,AB=1.将它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F处,FC交AD于E.求图中阴影部分△AEF的面积.
19. (12分)一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s)与开始落下时的高度h(m)有下面的关系式:t≈.
(1)已知h=100,求物体落下所用的时间t.(结果精确到0.01 s)
(2)一人手持一物体从五楼让它自由落到地面,约需多长时间?(每层楼高3.5 m,物体距人所站地面的高为1.5 m,结果精确到0.01 s)
(3)如果一物体落地的时间为3.6 s,求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
20. (12分)先填写下表,再通过观察回答问题.
问:(1)被开方数a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和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有无关系?若有关系,请写出.
(2)已知:=1 800,-=-1.8.你能求出a的值吗?
(3)试比较与a的大小.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推荐阅读: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12-10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01-27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提纲06-23
人机工程学期末复习01-31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复习总结】02-01
旅游与地质期末论文11-0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行业标准目录10-13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0-09
采矿和地质工程01-29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