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oc(精选9篇)
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王晨 吴朵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9期
[摘要]专升本学生作为经历过大学专科生活的学生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对专升本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特点的分析,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人本化管理等方面,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专升本 思想特点 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王晨(1980-),男,江苏镇江人,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临安 311300)吴朵美(1980-),女,浙江诸暨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法学分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74-01
专升本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科后的继续教育。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层次、理论基础、培养目标、适应发展、学习年限、群体数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升入本科院校以后,往往难以融入本科院校环境,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因此,了解专升本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其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特点,探索其思想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专升本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
(一)肯定自我,进取心强,但思想复杂
专升本学生大多是因为高考失利或误填志愿而读了专科。专升本使这部分学生获得了再次实现自我发展的机遇,使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失利补偿的喜悦。进入本科阶段,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与普通本科生之间的差别,有较强的求知欲,努力要求进步。但由于专科期间他们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各自的经历不一样,这造成他们在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时的立场可能会大相径庭,思想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趋于实际、社会责任感淡薄、自我意识彰显、求职和学习目的功利化等。在专升本期间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三观”,难度较大。
(二)想法成熟,适应性强,但心理压力较大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大一学生相比,年龄相对偏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加上经历过专科的学习生活,其抗干扰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强,也能比较快地适应大学本科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自身的特殊经历和较少的群体数量,他们更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一是对学习的消极
心理。由于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来自不同专业的专科生升本后会感到专科和本科的计划脱节,学习难度加大,学起来感到吃力,时间久了部分学生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厌学情绪。二是对自身身份的自卑和排斥心理。由于政策、体制等原因,专升本学制要比普通本科长,有的学费比普通本科还高,甚至毕业证书还有所不同,专升本学生会觉得受到区别对待和排斥;再加上在校时间短,在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概率小,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对前途的茫然和逃避心理。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对专升本情况不熟悉,不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常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很茫然;另一方面,许多学生选择专升本是为了回避就业,他们没有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忽视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个人兴趣爱好。
(三)目标明晰,注重实用,但与实际相矛盾
由于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期间基本上都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对专升本后学什么、怎么学等关系个人发展的问题有了一定设想,同时,他们已经历多次社会实践、实习等实践活动,对人生目标的定位更趋于成熟、明晰。在行为上突出表现为奉行实用主义,如要求课程简单实用、更多地开设实践课程、学习要与就业挂钩、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等,但这些又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很多学校从专业角度出发,沿用的是现成的普通本科教学计划,没有过多地考虑专升本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与专科有冲突,教学内容有交叉;课程结构体系有缺陷,基础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负责课堂授课,下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等。
二、增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专升本学生相比普通本科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
1.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扬长避短奔向胜利。针对专升本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我们要教育和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既增强自信又避免自负。一方面对过去的失利要客观归因,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要坦然面对现实,积极认同自己,尽快融入普通本科学生中去。但也要帮助他们认识本科阶段人才济济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自大。
2.教育专升本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准确定位。专升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紧缺的,既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教育专升本学生以此为目标准确定位,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劣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他们既发挥优势又克服不足。
3.帮助专升本学生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我们要让他们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视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与学历、能力与经验的要求,充分利用好
职业生涯测评系统,为学生理性认识自己提供科学依据,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个人的兴趣、特长,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在解决自食其力、谋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多层次、多目标、远期计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既树立远大理想又正确面对现实。
(二)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1.坚持把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专升本学生思想复杂,我们要对其进行整体性教育。尤其在进校初期,针对他们共同存在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组织召开专门的座谈会和交流会,定期征求学生意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个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本科教育环境,提升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学业。
2.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思政工作者开展有效思想整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增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体现。因此,要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缩短他们的适应期。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好本专科知识的衔接工作;完善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和困惑。
(三)加强人本化管理,强化欣赏教育和融入教育
人本化管理是以谋求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学生管理活动,不仅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肯定专升本学生的优势,通过搭建相关载体,创造更多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与其他本科生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融入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信、主动的姿态融入校园环境和本科同学中间,尽快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校园环境,掌握本科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规律;帮助他们积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修正和改善自己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努力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为专升本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激励学生,使他们尽早体验到归属感、安全感和集体的温暖,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和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 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以宏观为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个层次, 总体上有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之分。诸如办学理念、校训 (校风) 、校纪校规、学生大会、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等就属于宏观范畴, 而班务管理、就寝、就餐、卫生清扫、个别谈话等就属于微观层面的教育活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不管是宏观教育还是微观教育统统属于管理这个大系统。但是, 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具体方式、方法、目的, 以及收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宏观管理解决的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问题, 而微观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局限性、维护性、个别性和暂时性的问题。
鉴于上述分析, 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 就要高度重视宏观教育和管理, 并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 营造氛围, 提升品位。广泛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校训 (校风) 和校纪校规, 新生一入学就营造浓厚的关于学校主旨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对办学理念、校训 (校风) 和校纪校规个个晓得、人人明白, 真正使其入耳、入脑、入心。如此, 便可达到三个效果:一则可以使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心灵得到净化;二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大学生”意识, 提升学生的崇高境界和宽广视野;三则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和相互监督力。
第二, 正面灌输, 激发热情。建立正面灌输的载体, 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如举办“勤奋好学、立志成材”报告会、“遵纪守法、知荣明耻”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人生观、价值观、交友观”报告会等专题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正面灌输教育, 增强学生的“成人”意识、“大学生”意识和“自我把握”意识, 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此外, 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力求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第三, 培训干部, 发挥作用。这里是指培训学生干部, 高校的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党支部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社团干部等, 这五个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 要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培养骨干, 旨在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治校方略教育, 增强学生骨干的模范意识、生力军意识和正确引领意识, 使学生干部更好地发挥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学校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的作用。
当然, 坚持宏观教育和管理为主, 并非忽视微观教育和管理。因为宏观虽然指导微观, 为微观定向。但微观又体现宏观, 为宏观注入生机与活力。所以, 必须在宏观指导之下扎扎实实地抓好各层面、各环节的微观教育和管理。
2 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以德育为主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时指出:“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贯彻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必须首先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 学校是阵地。大学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但学校毕竟是专门教育机构, 教师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的一生中在学校的活动时间又是相对比较长的。所以, 学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主阵地、主渠道。这是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是一种光荣使命。
第二, 育人是根本。高等院校的工作千头万绪, 整天有大事、小事、急事、缓事、做不完的事, 但育人才是万事之本。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历来是学校工作的一条主线。
第三, 德育是先导。高校“德智体美”涵盖了大学生的全部素质评价, 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 “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决不是平起平坐、先后不分的, 而是德育为先的。德, 是大学生的“魂”, 德育, 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一条红线。
鉴于上述分析, 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就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避免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而要在“把住主线、抓牢红线”的前提下, 紧密围绕教学这个中心, 力求做到统筹兼顾, 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
3 坚持疏导与制约相结合, 以疏导为主
“疏导”和“制约”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兼而用之的基本方法, 二者各自的作用和效果不可替代。但是, 制约往往是建立在疏导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大量的疏导工作打基础, 单纯的制约是绝对不会凑效的, 即便有效也是暂时的。我们知道, 在一般情况下, 疏导体现人性化, 带有柔性和说理性, 而制约却体现冷酷化, 带有刚性和强制性。尤其在大学校园, 不切实际而有简单的制约往往会使大多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常常出现学校越是制约、封堵, 学生偏偏要尝试、偏偏要“突围”。在这种情况下, 势必会把专职学生管理人员搞得焦头烂额, 其结果收效甚微。这时, 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强硬”下去, 不仅得不偿失、大伤感情, 而且很有可能还会触及到相关法律问题。
综合上述分析, 对如何处理疏导与制约的关系问题, 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第一, 以疏导为主, 着眼于解决普遍性问题。必须充分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自觉接受教育、遵规守纪的, 只要疏导及时、方法得当, 普遍性问题就能解决。俗话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 不管是多难、多棘手的问题, 都要首先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这就需要教育者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 平起平坐地摆事实、讲道理, 把问题的利弊分析透彻, 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辨是非, 从而使普遍性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 以制约为辅, 力求解决个别性问题。一是对一些显而易见、常识性的禁忌, 如上课说话、不交作业、随地吐痰、践踏花草、语言粗俗等, 必须要有明确的纪律约束;二是对个别彻夜网聊、危害他人, 以及伤风败俗的现象等, 必须要有强制性措施。不然, 个别人就成了害群之马, 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当然, 所有控制、约束措施, 都必须以积极疏导为前提, 因为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终究是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
4 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以表扬为主
批评和表扬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存在批评和表扬。一个企业如此, 一所学校也是如此。但是, 在学校里, 表扬或批评是学生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如果处理得好, 的确能够达到树立正气、抑制不良风气的效果。假如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该香的不香、该臭的不臭, 该挺起胸的挺不起胸, 该低下头的低不下头。结果, 不仅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正气树立不起来, 而且还会使广大有正义感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大学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所以, 实施表扬与批评时, 一定要有客观依据、有群众基础、有十足的把握。
鉴于上述客观情况, 在做学生教育工作时, 尽量做到慎用批评, 提倡以表扬为主。但是, 为防止出现偏差,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不能凡事都要表扬, 将表扬“贬值”化。我们强调以表扬为主, 是与批评相对而言, 并不是把表扬极端化。如果把本来不该表扬的人或事偏要刻意去表扬, 就会使表扬“贬值”, 表扬的实际意义和应有作用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 不能放大消极的一面, 将表扬“边缘”化。在学生工作中, 由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 往往把消极的一面放大, 根本看不到学生的“亮点”, 甚至见到学生就来气, 认为没有什么可表扬的, 所以把表扬“边缘”化了。其实, 这是一种误区, 或者称之为心理障碍。如果我们用爱心、用常态心理客观地审视学生, 就会发现应该给予表现的人和事并不少。
第三, 不能奉行好人主义, 将批评“虚幻”化。提倡以表扬为主, 并非鼓励大家送人情、当“好好先生”, 也不是淡化批评、不要批评。在现实情况下, 如果该批评的不批评, 对学生整体来说, 就失去了公平性、合理性;对该受到批评的个体来说, 就是一种迁就、放纵;对教育者来说, 就是一种失职、失信, 甚至失去教育者的公信力。
5 坚持立行与立言相结合, 以立行为主
众所周知,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语言, 不仅要靠语言而且还需要苦口婆心。通过说的方式教育人, 其实就是人们平时常讲的“立言”。作为教育工作者, 如果没有“婆婆嘴”的精神, 大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不可能自然养成, 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但是, 立什么样的“言”是有讲究的, 决不能用假话、大话、空话、虚话和漫无边际的话糊弄学生、忽悠学生, 而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言之有度, 言之有艺术性。如此良言, 才能打动学生,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与立言相比, 立行更为重要。打个比方, 学生如同客户, 我们教育者就像是商家。只有在经营中讲诚信、重质量、拥有核心技术和周到的服务, 客户才能信任、认可、光顾我们。倘若如此, 才能实现双赢。由此看来, 立行至关重要。何谓立行?简言之就是教育工作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即做出好样子。教育实践证明, 正确有效的立行, 对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教育、无声的导向、无声的激励。践行得好, 的确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然而, 立行要有立行的资本, 这个资本就是强调的教育者的素质问题。那么, 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第一, 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 具有在学生面前站得正、行得端和为人之师的人格力量。
第二, 善于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管理、现代教育知识, 具有培育、塑造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支撑。
第三, 树立和谐文化理念, 讲爱心、有耐心、善包容, 具有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的人文情怀。
总之, 做人的工作是一项最复杂、最难的工作。更何况, 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大学生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扎实有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要有决心、有热心、有信心, 而且还要有一套科学、可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要靠主管部门和专职队伍、专职人员, 而且还要充分依靠学校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只有教职员工都树立“大政工”意识, 真正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党政工团联动的教育网络体系, 才能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学生 中医药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9-02
目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中医药专业仅次于汉语言专业位居第二。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结晶,更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因此,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 加强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的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医药教育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快中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教育俨然是中医药国际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和主要形式,通过留学生教育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
1.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别也出现了扩大化,最初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以中国的近邻日、韩国家的学生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的许多留学生也把中医药学作为来华留学的首选专业。但是留学生很难理解中医学的内涵和精髓以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东南亚的留学生,虽然能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毕竟还是与本国文化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和障碍。
因此在中医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国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会说流利的汉语,会日常的交际,还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言的有力支撑。正因如此,高等中医院校不但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能让文化成为专业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而要使文化学习成为专业学习的良好基础。
1.3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留学生学习中医,汉语言是基础,没有过硬的汉语言水平是肯定不会在专业学习中取得成绩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汉语课程的学习,打好汉语言基础。但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日常交际口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系统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人文地理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否则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记忆。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此类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造成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人文学科、文化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很难形成中医思维和逻辑。
因此,中医药国际教育不但要加大汉语言课程的教学力度,还必须加大人文课程的教学,优化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其教学地位。开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经典著作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必要。这种新问题的提出就要求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事管理干部不仅要拥有渊博的中医药知识,更应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思辨和领悟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把握中医灵魂和命脉的大医精诚的高级人才。
2 重视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保持中医优势特色的途径
2.1 拓宽文化教育空间,创建文化教育新模式
为增进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应力求为学生营造氛围,无论从教室的布置还是体验活动的安排,都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应努力创造具有烘托中医文化氛围的活动,使学生积极营造有中医药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定期举办人文、社科类讲座,举办艺术节等以提高留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型活动。定期开展中外学生联谊会,不但能增进中外学生感情,同时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我校近年来连续举办了中外学生中医基础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既有中医学知识又包含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种竞赛不但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记忆。此外,我校部分留学生代表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天津”、“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北京—— 大型科普晚会”的活动,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留学生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热爱,并能切身体会到中医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2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只对其中某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研究和造诣,若要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就此问题,高等中医院就要从引进师资方面考虑如何解决。如果只引進医学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人文学科的教学任务,那么就要考虑从文科院校直接引进具有人文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迄今为止,能独立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还占少数。
此外,也可重点培养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一些即将毕业的本校本专业的学生,使其成为适应课堂教学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以致用,在留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做文化传播的使者,而不是照本宣科,更不可以视留学生教学为儿童教学,只讲一些肤浅的,皮毛知识,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贯彻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3 创新文化课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上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按照PPT宣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只会让学生认为中医教学就是陈旧的,呆板的。而PBL启发式教学法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发展的一种教学大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在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中尤其适用。PBL即“问题导向学习”,它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问题式教学方法促使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国文化的深邃以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都会增加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难度。因此,当前教育存在的一大主要问题是留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而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以问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无疑可以减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尝试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查找信息,探究答案,总结规律,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以讨论的形式汇总大家的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3 加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3.1 是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说明了他们对中国,对中国文化、对自己所选院校和专业的热爱。但是由于受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会让留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产生陌生感、恐惧感和思乡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
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尽快的熟悉中国国情和民俗习惯,还可以大大提高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留学生从初来中国的陌生感、恐惧感,到逐渐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并且接受中国文化,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是我们外事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红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中医思维培养途径[J].四川中医,2008,26(8):41-43.
[2]周仲瑛.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3.
[3]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医教育ETCM,2004,23(3):81-83.
[4]薄彤,张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5]张宁.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活动的思考[J].科教导刊,2006,30(5):209,246.
题
目: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
号:
对加强大学生党风建设的思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信1202
张贝贝 201216020227
对加强大学生党风建设的思考
作为一名强烈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深刻的了解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体民心,顺民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活力,使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党和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因此加强大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一.当前实施责任追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认识不高,不重视责任追究。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各学校的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内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的都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作出相应处理,涉嫌犯罪的,应移交司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学校对责任追究不太重视。主要表现在,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实施责任的主体不明确,出现问题后无人承担责任,对违纪违规问题的调查和处理,不按规定实施责任追究等等。由于忽视了责任追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造成少数学校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现象有禁不止,有的甚至发展到触犯国家法律的地步,严重地破坏了教师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其次是患得患失,不敢追究责任。少数学校担心问题暴露后,会影响学校声誉,对学校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而对应当责任的问题不予追究,甚至捂着、盖着;有的怕受到打击和报复,束手束脚,不敢大胆进行责任追究,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表面上看来,是学校为整体利益着想,实际上是纵容了少数人的违纪行为,使得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违反法律法规。这些患得患失,不敢展开责任的行为,实际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最终也害了这些同志。
最后是繁衍塞责,追究责任不严。对出现的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清责任,胡子眉毛一把抓,简单处理了事;认为下属出了问题,不应归咎于领导,只对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理,不愿意追究领导的责任,有意袒护个人,认为他们违反党风廉政纪律是处于维护学校利益,是情有可原的,结果往往由领导集体来承担应由个人承担的责任。二. 对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从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非常有必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多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选择去向,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不少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认为入了党有助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当然大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纯洁的和端正的,但也有个别党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对党员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大学生党员中,个别人把金钱放在首位,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甚至把金钱与物质作为评价人生、评价生活的重要尺度。在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上,有的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讲奉献、讲责任、讲艰苦奋斗的少了,而讲报酬、讲索取、讲享受的多了。如此这些,都是与我们党的宗旨和目标背道而驰,相距甚远的,这就要求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管理和监督,以杜绝这种“学生腐败现象”在大学校园出现。
其次,从现在社会上相当多的领导干部犯错误的根源来分析。不少出现腐败问题的领导干部在大学期间都是高材生、学生骨干,但由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立足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基础没有打牢,在遇到各种不正确的思潮的影响和诱惑下,而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反面。大学生党员正处于黄金年龄,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年龄小,处世不深,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受教育和锻炼的时间短,缺乏党性锻炼,思想容易产生困惑,认识容易出偏差,对错误思想的分辨力不强,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党风廉政教育,树立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这对成长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青年一代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教育的措施
对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现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从大学生将来的发展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加强对我国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宣传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既要准确地描述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状,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党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我们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腐败问题。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增强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好思想基础。
第三,增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党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大学生文化程度较高,自学能力强,在组织党员学习时,要调动他们自学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读文件念报纸等形式来进行;他们尊重事实追求真理,要通过他们凝聚其他学生的力量,使更多的人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养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大学生党员又有自身的弱点,他们社会实践少,容易脱离实际;他们接触国外社会思潮多,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也有学生走出校门走入市场,容易把市场上的一些交易原则带回课堂,等等。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还要着重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组织纪律观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教育。
第四,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高校党组织应组织学生党员深入社会生活,参观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开阔大学生党员的视野,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英明正确,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组织大学生走访优秀共产党员,向先进人物学习。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代表,通过学习先进人物,可以激励和鼓舞大学生不断前进,培养大学生党员刻苦学习、自觉奉献的精神。积极组织和支持大学生党员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服务、村长助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工作责任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总之,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参观访问,开展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实行 “专升 本”教育的必要性
1. 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发展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 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调节高等教育结构的需求。具有一定资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入学考试后,即可进入普通高校本科学习, 由此便建立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了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
2.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技术密集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变化,原本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技术密集型单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1]。我国实施“专升本”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缓解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压力
目前社会中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通常较为重视毕业生的知名度,忽视了技术型人才,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遭受了巨大的求职压力。此外,主要行业以及部门的职业准入制度还未形成,企业通常会按照员工的学历来制定薪酬,限制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发展。“专升本”为优秀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进修的机会,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提升竞争力。
二、 “专升本”制度存在 的一些问题
1. 专升本的机会较小
专升本在招生的过程中,参加招生的高等院校与招生的人数通常较少,考取的机会小。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基础较弱,增加了专升本难度。
2. 专业设置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前身为一般的专科院校,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通常拥有较强专业性,但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争取生源,取得更好的发展,放弃了自身的专业性,参照本科院校,随意设置专业, 导致高职院校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2]。
三、改善 “专升本”制度 的对策
1. 改善招生制度
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专升本”招生制度,仍旧是高考性质的“应试”制度,招生的对象为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其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一旦应届生考试失利,便不能进入本科院校进行深造。从此种情况来看,我国应当对“专升本”制度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可与本科院校联合建立学分互通制 度,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专业,此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后, 仍可继续选择同专业深造,以此实现专业的衔接。
2.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应当深入人才市场,充分地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反馈给学生有效的就业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当地的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减少“专升本”的人数, 缓解“专升本”的压力。
关键词:高校 诚信教育 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诚信危机”的触角已经从社会经济领域伸向了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学校考风考纪方面出现的考试作弊、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等诚信缺失表现,使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文章从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一、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施教者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中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例如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亲自制作课件,而直接使用教材附带的课件,并将制作者修改成教师本人的名字;有的教师为了评教获得良好,在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时没有原则性的讨好学生,而不结合学生平时课业表现给予评定。二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殊不知,教师的上述行为都不经意间都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
2. 诚信教育途径较单一。当前,高校诚信教育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来实施,如以系列思政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诚信态度,提升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由于途径、形式较单一,效果不甚明显,许多学生对诚信道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上,没有达到理性认知程度,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内化为行为习惯,使学生难以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3. 诚信操作教育惩罚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实施诚信教学存在重课堂教学、轻操作教学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各高校在诚信操作教育方面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监督机制,如签订考试承诺书和发表毕业论文声明等。但在约束的同时,缺乏有效激励、惩罚措施,更多强调克己和自我反省,对符合诚信准则的行为一般的做法是口头表扬,对违反诚信、违背道德的做法普遍做法是批评教育,没有建立有效的惩罚终止措施,诚信操作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对策
(一)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育人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传播高深学问的践行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诚信做人的重任。一个对待教学严肃认真,对待学术严谨诚实的教师,必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去影响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恰恰是看得到、听得见,且比起书本式的教育更显真实,更具说服力。为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高校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培养教师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师德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教师自觉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高校要重视对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学术道德规范基本要求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据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教师职前培训以及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贯穿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培训工作。对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而产生的不良学术影响制定相关惩处制度,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三是要激发教师提高诚信度,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明确诚信道德培养目标,并将诚信道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实践中,提高诚信道德践行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良好道德形象影响、感染、取信学生,培养学生诚信良好品质。
(二)以契约精神为导向,使受教者重视并践行诚信道德自律教育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契约的本质,在形式上体现了主体的相互平等和意志自由,契约主体行为是一个“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如果达成了协议,则是他律和自律统一的结果,从过程到结果都具有道德性。为此,高校在对受教者实施诚信教育时,首先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宣传契约精神,通过课程教学、校园网页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契约精神的发展历史、内涵、作用等方面形成感性认识;其次要让学生重视契约精神在诚信教育,特别是诚信自律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契约主体行为中“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律教育作用。将诚信道德教育自觉纳入到个人道德修养养成的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品质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日常学习、朋友交往等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提高诚信道德能力。
(三)重视诚信操作教育,建立集约束、监督、奖惩、评价为一体的诚信操作教育机制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诚信失范行为中来,就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很容易使其他人产生效仿或侥幸的心理,逐渐导致整体诚信环境的缺失。诚信教育不光是一种信念道德品质的常识性教育,更是集合了约束、监督、奖惩、评价为一体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育。为此,首先要建立诚信制度作为对诚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让所有的学生生活在一种信任和被信任的环境里。其次要建立诚信奖惩制度,让学生参与对诚信行为的奖励和对失信行为惩罚制度的制定,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并使学生明白诚信行为是一种荣誉,不诚信行为受到惩罚是对荣誉的一种玷污,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诚信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诚信制度,这样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要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形成个人诚信档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自身以及对周围学生的诚信评价,且评价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日常考试、作业、论文等方面,评价范围可以扩展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并将这种评价结果作为个人今后信用的评价的参考標准。
参考文献:
[1]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29.
[2]朱旭梅,章迪薇. 高校诚信教育初探——基于“知识分子精神”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90.
[3] 文久富.论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41.
[4]王燕玲.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诚信[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朱旭梅,章迪薇. 高校诚信教育初探——基于“知识分子精神”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普通高校分类分层管理政策研究”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多元驱动下矿业、安全类工程技术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博物馆;思想建设;资源
一、缙云县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山城
近几年来,在经济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文化事业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具有一定区位优势,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缙云县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从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始的。大体形成三个阶段:一是试点运行阶段。在2009年,实行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票。这一期间先后有近6万名大中小学生免费参观了缙云县博物馆,学生在历史实物当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历史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免费活动中,还同时组织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征文活动,为下一步免费积累了经验。二是探索阶段。2009年5月,党中央发布《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了落实《纲要》精神,有效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奋发学习,振兴中华的激情和责任感。我馆公布了每周二、四、六日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五年来共免费接待青少年学生超过6万人次,并且开展了多样性的互动活动。三是深入发展阶段。201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下发后,我馆迅速领会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纳入到本馆“创优评差”工作之中,与其他工作同检查,同考核,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落实。我馆又重申从2010年5月1日起对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实行免票,落实“三贴近”,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经常化。
二、在巩固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缙云县博物馆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文博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了解干部职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20字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和诚信建设”知识竞赛,组织职工送温暖、献爱心,帮困扶贫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塑形象的活动,以优良的服务为宗旨,培养和维护良好的行业精神风貌。加强对接待员、讲解员的培训,努力使其成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先进文化的宣传员、未成年人校外辅导员。通过聘请教师、文史工作者,建立起了专职、兼职的宣教讲解队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宣讲小 分队深入偏远乡村、学校宣讲。受众人数多达5万人次。
2.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坚持以文物及其展览为独特的教育方式,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要求,不断挖掘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达到贴近和沟通。在内容设计时,注意把专业性、知识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并考虑吸引未成年人参与互动的内容,在形式设计上,从展柜的高低、文物摆放位置以及场景的设计等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从2001年起在增加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共举办临时展览近50个。科普全县巡回展览在社区、学校和幼儿园展出,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科普旋风”,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众多青少年参观。
3.创出和谐的人文环境。缙云县博物馆多渠道争取资金,对环境综合治理,着力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在馆前区大面积种草,美化环境。这样为观众创造了一个良好游览氛围,也为未成年提供了开展各类有益活动的场所。
4.努力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目前缙云县博物馆已与10余所各类中小学校签订了教育基地协议书,有1名人员被聘为校外辅导员。去年为突出博物馆的示范作用,博物馆精心举办了全省首次“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通过博物馆对未成年实行免票以及各类活动,既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互动关系。
5.策划组织新颖的活动。为了深化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根据未成年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内容生动、形式新颖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人教育和服务之中。去年全面组织一些富有影响的大型活动,举办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今年又举办面向未成年人讲解比赛,专门邀请学生评委和中小学生观摩团参加,使文物讲解更贴近青少年需要的实际,提高讲解员针对性的讲解水平。通过多样性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博物馆是他们的第二课堂。为及时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博物馆征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10多个,督促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吸引更多地青少年走近博物馆,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社会的实践要求博物馆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所以我们认为努力的方向应该是:
1.将使博物馆成为更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地扩大单位数晕。
2.切实、客观、准确地认识文物,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努力将博物馆变为研究基地,积极研究基地的建设思路和未成年人的教育特点,同时加强同社会相关教育部门的合作,探索教育的综合效应。
3.扩大对外宣传,争取县内所有的未成年人前来参观,从而使拥有悠久历史文明城市,在教育上显示出优势和潜力,总体来看,博物馆领域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问题是由于对未成年人不等社会群体实行免费开放,服务工作量、文物保护及设施维护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应全国从宏观上统筹解决,及早明确和落实政策。比如:在对未成年人实行免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博物馆的支持力度;对因实行免票而减少门票收入的,应该列入每年的经费预算之中予以补贴;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金;积极开展对博物馆的捐资活动。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博物馆的开放必须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为未成年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造出新鲜的经验,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人无信则不立”, 要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要对其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还要紧抓包含诚信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是高校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 对诚信内涵的解读
作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 诚信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即诚实、诚恳, 它要求人做到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信”则强调人要守信誉、讲信用。
“诚”和“信”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是中国的优良传统美德。“诚”是“信”的基础, “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实信用, 表里如一, 真正地将诚与信融为一体, 就是诚信的内涵。古人云:“一言足以兴邦, 一诺岂止千金”, 曾子曾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都强调了诚信对一个人立足于世, 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意义重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心理学认为:诚信在社会生活中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行为准则, 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黄金原则。无诚信, 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正义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是规范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二 诚信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诚信, 是人的立身之本, 是一个社会单位的立业之本, 是整个社会的无形资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 诚信对大学生意义非凡。
诚信, 要求大学生将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 即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作用巨大。
1. 诚信是大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际交往中, 只有诚信待人, 才能取信于人。《论语·为政》中强调“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即人如果表里不一, 不讲诚信, 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 大学生只有坚持诚信原则, 以诚为本, 在为人处事时将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站稳脚跟,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2.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在中共十六大中, 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大学生必须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才能真正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诚信是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它关系着广大青少年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时能否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诚实守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 诚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 欺诈是欺诈者的墓志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竞争大潮汹涌袭来的当今社会, 诚信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能否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只有恪守诚信, 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始终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道德准绳, 时刻不忘诚信, 大学生才能为顺利步入社会及成功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
三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仲马说:“当诚信消失的时候, 肉体也就没有生命了。”在复杂的社会中, 由于部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弱、责任意识淡薄, 加之不良社会风气、不恰当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使诚信缺失开始在高校蔓延, 学术造假、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虚构履历等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在内、外两方面进行。
1. 增强外在力量, 形成教育合力
加强诚信教育, 应调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的力量, 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第一, 净化社会风气,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古语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中, 要加强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引导, 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 弘扬主旋律, 通过建立健全诚信监督、奖惩体系, 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舆论压力等手段,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让学生受诚信氛围的熏陶, 使其在诚信的社会氛围中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
第二, 搞好家庭教育, 编织诚信教育的摇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子女诚信品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家长作为子女的启蒙教师, 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肩负重任。家长应加强自身诚信品质的培养, 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 作孩子的诚信楷模。
第三, 紧抓学校教育, 打造诚信教育主阵地。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基地, 是引导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加强诚信教育, 同样离不开学校教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诚信教育作用巨大。因此, 学校应按章办事, 树立诚信典型, 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健康环境。另外, 将诚信教育融入“两课”教育, 增强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提高教学艺术, 在提升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时, 使其自觉树立诚信意识, 以使诚信教育焕发持久生命力。
2. 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道德素养
为塑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加强诚信教育也离不开其自我教育。
第一, 加强自主意识与自我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正确理想的树立, 都离不开大学生的亲身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因而高校要引导学生用学思并重、慎言笃行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 加强自我反省, 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为其形成诚信品质奠定基础。
自主意识越强, 大学生就越易接受老师的道德教育及引导, 内、外因相结合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 还应加强自主意识的培养, 并抓住有利时机, 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 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进行自我学习, 克服自身存在的心态浮躁、责任意识淡薄等主观缺陷, 按照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断提高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
第二, 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当代社会, 大学生群体的独立倾向越来越明显,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 因而高校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及居高临下的权威式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根据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将教育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发挥学生的主动优势, 让学生走上前台,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运用反省自律与积善成德的方法,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我反省, 培养自律精神, 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从而不断增强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高校的学生组织很多, 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高校诚信道德教育中, 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的作用, 让他们拥有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有自我教育实践的舞台, 积极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和参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工作, 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发挥其创造性, 卓有成效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 中国高校的诚信教育效果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因此,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 采取有力的措施, 不断推进高校诚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共创健康文明的校园、和谐进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邓伟志、陈志宏.修身明德与纳荣拒耻[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2]邓伟志、陈志宏.修身明德与纳荣拒耻[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
[3]张楠生.新时期大学生品格与品格塑造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3]张楠生.新时期大学生品格与品格塑造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华东政法学院思想理论、党建理论研究会.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华东政法学院思想理论、党建理论研究会.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一、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务必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奋学习是学生党员增强党性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理论上的先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 最根本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认识到, 我们党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努力最终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广大学生党员坚持自学、专题报告、讨论交流、支部开列学习篇目、重点篇章重点学习、座谈等多种形式不断的自觉的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特别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学习好。无论何时何种情况务必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广大学生党员在学校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集体主义为最高价值取向的价值观, 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用党的指导思想来武装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深入的学习和向广大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深入的学习和向广大学生宣传中国革命改革开放的历史。深入的学习和向广大学生宣传基本国情、形势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二、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同专业学习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 务必要牢记党的宗旨
牢记党的宗旨体现在学生党员要学习好专业知识, 掌握好本领, 服务好同学, 服务好社会。坚定不移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必须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不要把入党看成是一种“筹码、跳板、通行证、优惠券。”学生党员要把握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自主性增强、探索性增强的特点, 认识大学的学习规律, 深入专业学习, 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结合祖国建设的需要和形势发展的要求, 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 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在学习学术活动中, 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并带领同学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英语大赛、创业大赛、科技作品大赛、电子大赛等活动, 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要积极参与并带领同学们参加全国外语过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注册会计师、律师、考研等升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形成广大学生自我完善的良好局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做遵守纪律的模范, 努力带领同学们营造良好的互帮互助、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积极参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 带领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党员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积极推进素质拓展, 努力带动广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觉地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同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务必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学生党员要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学生党员要冲在前面, 热烈欢迎热情帮助, 积极帮助新同学尽快了解学校、了解学习生活。在学生军训拉练中, 学生党员要勇于吃苦、无私奉献, 深入学生军训场地、学生公寓、拉练行军, 担当助理辅导员, 协助教育管理。学生党员在课堂上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协助教师做好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学生党员在公寓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整理好寝室, 担当公寓管理制度执行的模范和公寓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中的问题, 协助老师做好安全保卫和防火防盗工作。学生党员在社团活动中要积极组织、主动参与, 带领广大同学通过社团这个有效载体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教育中, 要以身作则, 坚持并倡导文明上网, 注意网下监控, 尤其关注沉迷网络游戏的同学, 要主动耐心的开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在抗击非典、反对“法轮功”、“台独”、“两国论”和对待日本入常等重大问题上, 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拥护的党的主张和决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党员要关注学校的发展, 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 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无论身逢何时、身处何地、身历何事, 学生党员都要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让党的声音响起来, 让党的旗帜飘起来。
四、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同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务必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凝聚优秀大学生的核心。党组织的活动是大学生先进性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加党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和提高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也是党员组织观念的重要体现。学生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开展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同党支部的建设结合起来, 抓好组织生活制度化和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 使学生党员感到参加组织生活确实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组织生活要突出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和特色, 做到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组织理论学习、专题报告、座谈交流、参观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好组织活动, 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 完善组织机制。坚持高年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 努力实现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 高年有支部的目标。支部建在班上, 就是要形成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党支部对党员和普通学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 使党的组织活动更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完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新党员的继续培养;加强党员自身修养, 加强群众对党员的监督。把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同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结合起来, 就是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学生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 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高校学生党员和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探索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思路, 创新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机制, 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 更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摘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 党的先进性教育建设是马克思政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 增强党性, 积极发挥党员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性,党员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2].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孙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oc】推荐阅读: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探索06-02
对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实践与思考07-13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12-05
对重视和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思考06-27
对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思考12-20
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考09-21
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10-02
对加强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06-06
对人民银行基层机构加强金融管理的思考09-27
对税务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