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推荐8篇)

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篇1

从理论上说,全国广播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掘。2004年,全国的广播广告收入为38.9亿元,占媒体广告总量约6%;而根据美国调查公司TNS的数据,同期美国广播广告约占全美媒体广告8%左右。可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许多电台的广告已经排得满满的,除非将每天的24小时变成25小时,才能满足广告客户的需要,同时增加电台广告收入。而许多城市的频率空间也有限,在北京如果再增加任何一个调频就会对其他频率产生干扰。而且,基本上没有增加频率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对广播过去及现在的发展情况,预测未来广播市场竞争将有五大发展趋势。

一、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

上个世纪末,广播市场基本上是音乐台的天下。调频广播播放的音乐具有音响般的音质,少干扰的效果,加上其伴随性的媒介特性吸引了许多听众的青睐。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开始飙升,同时,交通状况跟不上车辆增多的步伐导致交通越来越拥堵,开车的人们迫切需要随时随地知道路况信息,由此催生了广播业的第二个春天——交通广播的兴起。在私家车数量较多的北京、成都、上海等大城市,交通广播每年创造上亿元的产值。许多电台都瞄上车上移动人群这个巨大市场。许多电台都把目标听众定位在这部分人,甚至把听众中拥有私家车的听众份额作为电台的核心竞争力。蜂拥而来的竞争导致市场空间被大家分割,定位同质化严重,运营成本增加,赢利减少。

由于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潜在市场空间有限,可以预测:另外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将是今后广播市场争夺的目标。所谓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是指各大商场、卖场、肯德基、麦当劳餐厅等这些固定的公共场所里的移动人群,主要是指这些场所里的顾客。这个市场是相对于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来说的,它的潜力非常巨大,因为:

1.每个城市的商场、卖场等公共场所无数,每天在其中购物消费的顾客数量十分惊人;2.这部分正在购物消费的人群消费能力旺盛,正是许多广告商的目标对象,广告投放的有效性高; 3.由于广播伴随性的媒介性质,在公共场所播放广播的到达率将比楼宇电视、移动电视高;4.更由于这部分人群正在实施消费行为,伴随性的广播能对其起到即时的引导作用,广告效果好;5.收音装置相对于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来说,价格更加低廉,而且安装方便。

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台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这块潜在的市场空间,也在加大对这些场所的渗透。在2004年8月份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就在所有北京的麦当劳餐厅播放“都市之声”的奥运会节目。2005年“五一”长假期间,都市之声又与北京的一些商场、公园联系,在这些场所播放节目。而且许多的建材城等大型市场也在播放都市之声的节目。中央电台的音乐之声也有相似的措施。但总的来说,这些措施都是零星、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规模。

要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首先必须实现节目内容的转变。时至今日,由于交通台模式对广播界的影响,现在许多广播电台都是以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需求为节目内容定位,节目样式、节目时间安排、广告的时段安排、广告品种等,都是适应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需求。如果要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广播就必须满足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的需求,就必须

在节目内容上做出适应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的结构性调整。比如,在音乐上要突出伴随性,以轻音乐、舒缓型音乐为主要基调、突出服务性内容、调整广告品种、增加总体广告时间、减少单条广告时长等等。

二、细分化与反细分化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的广播电台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细分化。广播也由于细分化走向了复兴之路。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有中央、省级和省辖市级广播电台273座,开办广播节目2146套,制作广播节目1019万小时。各级广播电台涌现出一批深受听众喜爱的优秀频率、栏目和节目,如中央电台的《中国之声》和《音乐之声》、青岛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1377早新闻》等及一些地方台的交通频率,已成为广大听众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伴侣。目前,全国的广播人口覆盖率高达94.48%,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看重这个“伴随性”极强的传统媒体。

随着广播频率的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电台的节目内容专业化与受众细分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更多的频率将节目定位为只为某一部分听众服务。在频率专业化改革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深圳等较早推出专业化频率的电台,许多频率已经成为当地媒体中特色鲜明的强势品牌。据调查显示,很多电台自频率专业化改革后,媒体到达率高达40%以上,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但总的说来,广播市场的细分程度并不够,许多城市的专业电台频率都仅仅是相对的细分频率,如北京台的音乐广播是全国比较典型而效益又比较高的专业化频率,但相对于国外的专业化电台来说,也仅仅是个“综合性”的专业电台频率。一个成熟的广播市场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是非常细致,即使是音乐频率也会分出诸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等许多频率或时段,以满足不同趣味听众的需求。但现在的许多电台仍然在争抢综合频率,试图把所有听众一网打尽,有些电台本来已经走上了细分化的道路,但迫于短时的竞争压力,想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又回到综合台的老路,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广播如果再“广播”,做大众型媒体,将很难打动听众,只有依靠本身特性,抓住特定场合的特定群体才是出路。可以预测,广播市场空间还将更加细分化,通过更多的细分频率,满足小众的专门偏好,以更细分化赢得更多的听众,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细分化完成、拥有一批稳定的听众群之后,还要实施反细分化。专业频率“细分化”是锁定目标,寻找目标听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反细分化”是拓宽频率的基础。既要满足小众的最大公约数偏好,抓住目标听众,也要满足小众与大众都具有的共同兴趣,以争取更多的目标听众。

然而,反细分化必须等到细分化完成才能开始付诸实施。现在广播市场上存在着细分化过程还没有走完就迫不及待地向综合频率看齐的现象,这是许多电台想迅速获利的急切心情所致。要扩大广播市场的空间,细分化的正确实施与反细分化的时机都需认真把握。

三、地域化与反地域化

在未来几年的广播市场上,地域化和反地域化趋势将同时发展。地域化是指电台播出的地域化。广播与报纸类似,都是地域性较强的媒介,各地的听众口味、需求不尽相同,服务信息、交通资讯也只适用于本地的听众。所以,只有本地的电台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中央台第四套节目改为都市之声,定位于北京市区的都市人群,就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和都市风格。

反地域化是指广播电台的跨地区运作。包括内容的辛迪加模式和经营上的跨地域合作。由于广播节目具有容易复制的特点,又由于广播的覆盖区域有限,在甲地播出的节目在乙地重复播出也不会造成麻烦;因此实现节目资源的辛迪加模式可以减少电台的节目制作成本,提高节目资源的使用效率。各个城市的电台合纵连横,实现广播节目共享,节目反地域化,合乎广播发展的客观规律。

2005年5月18日,都市之声牵头全国82家城市电台成立了“中国城市广播联盟”,都市之声总监吴朝晖坦言,中国城市广播联盟现在仅是一个互助组织,至于将来是否会进行市场化操作,尚不在目前的议题之中,关键是“先把舞台搭建起来”,因为这种跨地区的节目合作是大势所趋。

四、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开发

同报纸相比,广播的发展受到时间制约,一天24小时不可能变成25小时,也不可能增加过多的广告,单个频率无法通过类似报纸扩版的方式增加广告投放总量。国际知名传媒企业,如迪斯尼、新闻集团等,走的都是以品牌为依托、拓展传媒外延空间之路。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广播市场空间,有利于整合资源,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这将是今后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现在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在积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总监刘晓龙对开发外延产品的兴趣很大:“五年后广播经营的主要收入一定不是广告,而是外延产品,因为听众听的是节目而不是广告。如果听众越来越喜欢这个频率,那应该是节目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少。„音乐之声‟在形成品牌后,我们要做的是由它延伸出来广播后产品,比如经营地方频率。”

北京音乐广播是较早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电台,总监邵军的目标是建立以广播为基础的全媒体传播。通过把广播资源二次开发,经营演出、会员、无线业务、杂志、音乐推广等,打造广播新的产业链。

中央电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等也有相关举措。音乐之声将原来中央台的《国际音乐交流》杂志改版成《音乐之声》,虽然广告还处于培育阶段,但杂志都卖脱销了。总监刘晓龙还打算利用音乐之声的品牌影响力,经营艺人的演出。

五、数字广播将成市场主角

由于广播电台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广播电台的赢利空间较大。不少电台负责人透露:“只要给我一个调频,我就能挣钱。”但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城市的调频空间已是满满的,增加任何一个调频,都将会给其他频率造成干扰。而新兴的数字音频广播一个信道只需占用64K带宽,而且覆盖相同区域的地面发射功率只要调频广播的1/6到1/10,一个地区可以容纳上百个数字广播频率,所以在未来,由于数字广播的这个特点,将可增加无数个频率,实现广

播的细分化理想,成为市场的主角。

数字广播(DAB)是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与传统广播相比,数字广播不光具有信道窄的特点,还具有可高速移动接收、可实现多媒体接收、音质出众、发射功率小而覆盖面积大、频谱利用率高、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可利用卫星大幅度提高广播覆盖率等优点。

中国之声副总监王晓晖认为,数字广播时代,广播将不再是单一的传媒,广播的含义将会改变。数字广播突破了传统广播只传输声音节目的局限,还可以提供包括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服务,接收设备也不仅局限于收音机,象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广播的多媒体节目。

在网络数字广播方面,新兴的“播客”开始走红,国外像BBC、CBC电台、波士顿公共电台等都相继开通了“播客”频道,通过传统电台播报“播客”上传的内容,并把自己的节目制成声音文件放在网上供人们下载,苹果公司的iTunes(MP3播放器)开始支持收听“播客”节目。2005年7月28日,中央电台中国广播网银河网络电台开播。

数字广播最大的制约是接收机的普及,数字广播接收机的价格偏高,车载接收机、能接收数字广播的手机都是新产品,但随着产业链条的开发,在内容、设备、相关数据业务等方面将会形成与广播相关的新兴产业。上海东方明珠公司的研发中心就预测上海市数字广播未来将带来2000亿的产业链价值,悦龙数字广播总经理秦学刚表示,数字广播将带来更多的资源,给电台更多发展的可能。

第二篇

对当前广播事业发展战略的粗略研究

本世纪20年代初,广播这一新的信息使者传入了中国。到如今,我国的广播电台已经走过了近90个年头。然而,目前我国广播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其经营与运作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鉴于此,个人对当前广播事业发展战略问题上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加强广播节目的多元趋向及开发节目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广播节目,基本上是由众多的编辑部生产出来的,广播也从以往的单一式发展到如今的多元,从整合到分化的发展趋势也相当明显。几十年来,人们惯于把听众当作没有多大区别的整体,习惯于对他们讲一种话,灌输相对统一的内容。其实上述作法效果很不理想,紧接着各广播台便寻求自己的改革之路,将适应大众的一般需求变为满足不同特定群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改革之路给各方电台带去了相应的积极的效果。这样广播工作者懂得,广播的多元、分化趋向是符合传播规律的,是应当坚持发展的。对于要广播节目的开发来说,节目内容的全新性很重要。这就要求节目开发上要加强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各种矛盾的分析判断,确定社会即将出现的主流动态,作出节目的最佳定位。无论何种节目的开发和出台,一定要在讲求实事求是、符合广播特点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打破旧有的框框,在播音风格,播出方式等方面大胆尝试。

因此,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电台在竞争中就要摒弃节目出台后可以做上半年、一年的固定想法,要像现在的许多企业一样,加大节目研制开发资金投入,组织精干力量,根据受众的最新需求,提早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前开发各类节目,人们关注的最新事物,第一时间推陈出新,引领新潮流、新观念。不要等听众不理,客户减少时再进行节目改换。这样作是为了使节目内容深些、专些,更贴近兴趣爱好不同的听众群,以丰富的个性来满足听众多样化的需求。

二、加强网络广播建设进程及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所谓的网络广播,就是利用电脑网络来传播广播节目,听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到目前为止,我国有100多家电台建立了独立域名的网站。其优点是传播成本较低,而且改变了广播只能传播声音的历史,提供了平面和视频的空间,为广播多业发展,争取新一代听众提供了载体。信息化对我国广播电视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网民数量增长速度虽然惊人。如果能抓住这次机遇,就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另外,我国大部分广播网站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技术方面的支持还不够,往往因传播速度太慢而失宠。再就是用户市场的制约。网络广播听众必须能够支付高昂的上网费用,长时间局限在计算机前,熟悉复杂的操作系统,这些都为网络广播的发展设置了相应的门槛。但是中国的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长速度惊人,但是与庞大的人口基数比,中国广播产业仍然显得微不足道,在很多城市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由此,其一是广播电视可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弥补广播电视时限性、单向性、线性等传播劣势,延伸广播电视生存空间,扩大在传播新领域的影响力,还需要在竞争中自我成长,不断壮大,还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敢于创新,勇于解放思想,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积极深索网络传播规律,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从而开辟网络宣传的新阵地。其二是兴办特色化的专业网站不失为一条良策。受众收听收看的习惯,电台、电视台收集信息的专业化队伍、诚信成为一种资本等都为广播电视兴办特色化专业网站提供了有力支持。只有建设一个真正交互性、能实现网上受众之间、受众与网站人员之间、多向交流的个性鲜明的特色网站,才能出奇制胜。看来,广播电视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前途光明。

三、加强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推行激励机制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 人才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显现,而广播事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目前广播电台新闻队伍人数增长得很快,在职业理念、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是新闻宣传工作意识淡漠;有的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缺乏深刻认识;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面对媒介发展新态势, 数字时

代的广播急需以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为此,广播工作者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大网络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限制,直接面向全球,广播电视工作者要调整思维方式,树立新的传播观。二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担负起发展广播电视的重任。此外,我国的广播电视要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创新,在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各电台部门单位还要在现有的人员中大力倡导学习新知识,引导传媒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要形成在流动中用活人才的良好机制,形成有利于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智能型、数字化复合型的专业队伍。

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篇2

1.零星发展阶段

发展时间:1979年-1989年

发展概述:1979年深圳出现了我国第一个产业地产项目——蛇口工业园。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世界新技术发展浪潮,一些高新技术园区得到发展,出现了开发建设公司运作的园区,如深圳科技工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前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园区前身)。

开发主体:政府主导开发的园区,开发主体是政府下属平台企业或国有企业。

发展模式:产品模式以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为主。盈利模式有土地出让、工业物业建设、住宅物业建设等。

代表性项目:蛇口工业园。

2.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时间:1990年-2001年

发展概述:这期间,产业地产仍以政府园区开发运作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都成为产业地产进入的领域。1990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成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更为迅速,其中一部分由政府下属开发公司主导开发建设,如张江高科园区、苏州工业园,他们日后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地产项目的标杆。同时,产业地产更为多元化,出现了专业型的产业地产项目,如深圳天安数码城;产业园区开始设立分园区,如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昌平园。

开发主体:开发主体仍以政府下属平台企业为主,但出现民营企业等其他开发主体,如大连软件园的开发主体大连亿达、清华科技园的开发主体启迪控股。

发展模式:产品模式以产业新城或产业园区为主。盈利模式有土地出让、工业物业开发、住宅物业开发。

代表性项目:张江高科园区、苏州工业园、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3.全面发展阶段

发展时间:2002年至今

发展概述:这期间,伴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期的到来,产业地产全面发展。首先,产业不断升级,传统制造业不断更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地产的核心内容。其次,一些大型园区凭借自身成熟的运作经验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复制或设立分园,如清华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再次,民营资本大量涌入。

2002年,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成立,开启了公司产业新城事业领域。

2003年,联东集团开始专注于产业地产的开发与运营。其后,宏泰发展、杭州恒生、星月集团、成都置信等民营资本不断进入。

另外,专业化道路纵深发展,华南城、卓尔发展、毅德控股、五洲国际等开发的商贸地产在不同城市复制扩张,一批文化创意、仓储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专业型园区快速发展。同时,外资工业地产商普洛斯、腾飞等开始在中国开辟疆土。

开发主体:除了原有的政府开发平台公司,民营资本逐渐成为市场主角。

发展模式:产品不断创新,有产业新城、产业园区、产业综合体和产业办公等,尤其是产业综合体和研发总部类产业办公在一、二线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盈利模式除了传统的土地出让、物业开发,产业招商、园区孵化、股权投资等都开始逐步兴起。

代表性项目: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联东U谷、中关村软件园、金桥Office Park。

二、我国产业地产的五大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将进入稳步发展期

首先,预测我国经济中期仍旧会保持稳步增长,产业升级持续,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为产业地产的发展提供支持。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发展可能会减速波及到产业地产市场,资本进入将更为谨慎。未来,产业地产市场有望进入稳步发展期。

2. 开发区域将由一、二线城市向一、二、三线城市转变

由于产业地产开发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产业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未来,随着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二、三线城市将开始出现更多的产业地产项目。

3.盈利模式从物业开发更多向产业运营转变

未来,盈利模式将由物业开发更多转向产业运营。招商管理输出、企业孵化、企业投融资等盈利模式将更多出现。传统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将更多向产业地产运营商转变。一批企业将转型为专业的产业运营商,对外复制输出自身资源和能力。

4.更多创新型产品将会出现

现有市场上受到认可的产品线将会继续复制下去。随着企业开发运营能力的提升,未来的产品将会出现更多创新型产品类型。产城融合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如一、二、三产互动发展,形成都市田园产业新镇。一些有创意的、有独特主题和产品特色的产业园区、产业综合体或产业办公将会在市场中突围。

5.社区化的服务体系

2014中国市场五大趋势洞察 篇3

趋势一:CTR预测2014中国传统广告市场增长率为6%

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和传媒环境的变化,预计2014年广告市场增长仍将保持低位。传统媒体积极应变,互联网继续领跑但增速放缓。回顾2013年传统广告总体增幅6.4%,在电视广告平均增幅9.6%的背景下,省级卫视大放异彩,增幅高达22.8%。媒体马太效应加剧,平媒继续下行,报纸和杂志分别为-8%、-6.6%;广播、户外广告小幅增长;互联网同期增长46%。

趋势二:CTR预测2014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率为8% - 9%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2014将小幅回升。2013年快消品同比增长7.4%,下滑明显但已出现企稳迹象。电商对于实体零售渠道的冲击首次被量化,从其他渠道转入的销售额平均值为38%,虽然电商对传统渠道的分流作用不断上升,但总体对市场带来的更多是增量作用。调查显示,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平均为3.1个步骤,而韩国则为4.7,中国个人护理用品市场呈现巨大发展空间。

趋势三:“手机”定义全面颠覆,“移动”生活已成主流

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移动社交的发展,在4G时代网民媒体接触时间将被移动社交“绑架”。CTR研究发现,20%的网民每天刷屏96次,平均每小时6次。尽管手机安装了愈来愈多的应用程序,70%的用户常用的仅为10个。六成中国网民使用过手机购物,15%网民一半的网购行为在手机终端完成。

趋势四:社交媒体对消费者在“释放”中“绑架”

由于社交媒体强势发展,2014年每天接触超过4类媒体的中国城市居民比例将持续下降,各类新兴媒体将捆绑社交媒体发展延伸。研究发现,53%的社交媒体用户减少了纸质书籍的阅读,40%认为隐私缺乏保障,32%认为人际交往质量下降,26%认为睡眠时间在减少。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释放”自己社交空间的同时,生活空间被“捆绑”的更紧。

趋势五:未来营销趋势将向精准式和体验式方向变革

精准式营销的重点是在关键时刻找到关键媒体,而体验式营销的重点则是口碑推荐决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2014年口碑传播平台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研究发现,媒体对消费行为的作用将变得更清晰,传统电视媒体对快速消费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力为34%,位列所有媒体之首;而互联网搜索则对耐用消费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力最高。在体验式营销中社交媒体推动的口碑传播将成为主流。

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篇4

200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发展,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韩系汽车尤其是北京现代汽车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位居国内汽车行业前五位,市场前景看好。应该在认真总结09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对策,积极应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将北京现代汽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近日,有幸参加了北京现代汽车一款B级汽车的商评活动,看了样车以后,首先是眼前一亮,然后是为之一振,总体印象是该车投放市场,将大大提升北京现代汽车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形象,为此,由感而发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趋势与判断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若干趋势性变化:

1、国内汽车市场2月份最终结果尽管还没有发布,但从全国十几个主流汽车市场信息反馈,1月份汽车销售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增长,与09年12月环比有大幅下降,统计数据达到行业预期的乐观状态,但其中含有相当大比例的09年底欠账还账销售量。如果减去这部分销售量,实际净增销售量并不乐观。

2、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比去年12月份至少下降20%-30%,尽管有大雪造成的交通影响问题,但实际销售情况下降明显,看车的客流明显减少,消费者观望情绪在增加。2月份,尽管数据仍未出来,但实际情况非常清楚,2月份与1月份销售数据肯定形成较大的反差,因为节前节后传统的销售高峰均未出现。

3、09年底,由于购置税政策的调整,消费者狂热购车形成的销售量的提前释放影响,至少对2010年一季度影响是全国性的,是巨大的。

4、按照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目标,每个月产销应在125万辆以上,从已经过去的一月份销售情况看,这一目标尽管达到销售166万辆,其中除去还账以外,净增长量很可能仅达到平均水平。而二月份产销量有可能在100万辆左右,上半年月均产销计划压力增大。

5、由于09年汽车销售高速增长,使得售后市场与销售市场不适应的矛盾加剧,目前全行业主要盯在1500万辆的产销目标上,售后服务市场暂时还没有得到高度注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6、据近日媒体报道,09年全国质量协会报告,投放市场半年以内的新车质量投诉快速上升,必将使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更加谨慎。

7、目前,关于丰田汽车在全球召回的报道铺天盖地,尽管丰田汽车2008年取得了产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09年但目前为止其召回总量,已经大于产销总量,不得不引起国内汽车行业的高度注视与关注。当然也会为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提供一定的市场机会。

8、京城关于提高停车位收费的舆论越来越大,而且正式出台了实施基本方案,影响很大,加上快速发展公交的影响,一定会对2010年京城车市分流起到重要的动作用。

9、二手车市场2010年将有一个高速的增长;

10、过去是有钱人买车,现在是普通人买车;

11、大城市汽车总量增长趋缓,二三线城市快速增长;

12、舆论认为汽车信贷消费2010年将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家信贷政策有可能向严格控制调整,因此很难形成汽车信贷消费热点。

13、目前关于机动车征收环境税的报道越来越多,舆论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是全国性的影响,据报道排量越大缴税越多。由于具体出台标准、时间尚未确定,已经增加了消费者观望情绪。

(一)、产销总体目标已确定明确

1、政府已经明确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总目标。

2、09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10%即应达到1500万辆的目标。

3、部分专家预测可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甚至有些专家预测有可能保持45%的增长水平!

4、在09年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各厂家都调高了2010年的产销目标,并预测产销将增长15%-30%的水平。产能过剩上半年有可能形成,并促使汽车销售竞争加剧,包括价格竞争。

(二)、目前经济发展和汽车市场出现的变化及分析

中国经济年会(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高层人士观点明确,即:我们已经进入了充满不确定因素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呈现缓慢曲折的恢复过程。关于经济方面变化:

1、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也必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民生问题影响,住房高速涨价影响。

3、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2%。

4、有专家称:2010年中国通胀率可能超过5%(警戒线是4%)。

5、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失业问题(主要是房地产土地大量供应形成的),问题突出。

6、自然灾害现象突出,影响巨大。

7、国内现阶段通胀预期加大,影响巨大。

关于汽车行业方面:

1、国内及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尽管统计数据达到了新的高峰,一是一些影响因素起作用,二是汽车市场并未形成汽车销售高峰。

2、政府正式确定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目标增长10%。

3、各厂家调高了2010年产销目标,其中自主品牌企业产销目标平均增长72%。

4、一个月内,政府两次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月初主要是由低标准调高,月中主要是将以旧换新政策与1.6及以下购置税优惠政策结合共享。

5、政府正在制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补偿标准。

6、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缺货加价与优惠促销、降价促销都十分突出的特殊现象。汽车缺货和加价现象正在令广大消费者十分厌烦,形成了较强的观望情绪。

7、东风汽车集团在当前形势下,率先公布了正式实施以租代售新的营销战略,必将对营销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8、目前正在面临中央两会和个地方政府两会期间,关于公款购车消费的舆论加大(据统计每年公款购车消费高达3000亿元,平均每辆车费用高达10万元)。

9、工信部已经正式明确:五大部门作为2010年汽车行业重组兼并的重点,汽车行业位列其中。

10、汽车市场将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转移,汽车下乡也将加快发展。

11、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汽车销售消费的方针已经形成共识,即:总方针为不限拥有,有限使用。提倡组合出行方式。

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篇5

出口市场呈现增长的“拐点”,

由于欧盟于6月1日正式实施REACH法案,中国服装对欧盟出口大幅下降。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宣布中止,取而代之的是中欧双方采用监控制度,然而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若仍在一两个市场区域集中出口,可能会遭遇来自欧盟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同时美国市场受“次级贷”**及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也波及到中国服装的出口。

20以来,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作为贸易顺差重要来源的纺织服装业,已成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降低出口退税等政策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减弱。

不断增加的原料和劳动力价格,也成为加工出口型服装企业利润降低的原因之一。

二.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内需将成为服装市场发展的重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信息交流的不断发展,国内服装消费日渐成熟。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质量、档次、风格、个性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从市场分布来看,品牌专卖店,多集中在城市,主要经营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仓储商场、超市及连锁店,采取开架式销售,价格低廉,所售服装以中低n为主,主要售卖非时装风格的产品如内衣、衬衫、牛仔裤等;服装批发市场是由服装厂家和经销商专门经营服装的场地;由大型批发市场所支援的各种个体服装零售店,目前占据中国服装销售的最大份额。这一服装市场同时支援了中国最广阔的农村市场及部分城市的低n市场。

从城市来看,上海、北京、大连和广州是全国中、高n服装重要分销中心。广东虎门和福建石狮由于邻近地区有大量服装工厂,近年已冒升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分销中心,

此外,内地其他重点服装生产基地包括浙江、宁波、武汉等亦设有服装批发市场,为附近省市的重要服装采购渠道。此外,内地还有许多服装批发、零售专业市场可以作为服装销售的重要场所。

三.国内未来消费特点

根据迪智成顾问分析,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服装市场还会持续不断的变化。

首先,消费层次会持续变化。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在不断增加,国内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的提高,整个年的增长速度接近13%),农民的增长被估计为8% 。这位未来服装市场消费向中高档甚至奢侈品转移提供了基础。同时,居民消费档次划分日益清晰,由以中低档次为主转向中档需求为主,高档需求也占有一定的分额。

其次,财富分配也会持续不断的变化,在我国的大城市有1500万的中产阶级,可支配年收入超过4000美元。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档品牌仍将继续以大城市为主要市场。

再次,日渐繁忙的工作,促使人们追求更加舒适、休闲、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继续改变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穿着趋向休闲化、多样化、个性化、时装化和品牌化。从市场消费的情况来看,以天然原料(如羊绒、纯棉、真丝、麻)为原料的服装将继续为消费者所青睐。衣服的款式也从过去的朴素、大方、实惠转向追求自然、舒适、浪漫、个性等。人们更加追求借以服装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味。

最后,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年轻一带和女性在经济上的实力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品牌意识更加强烈。配合多种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服装品牌的细分也会不断的增加。品牌效应将会更加明显。

浅谈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6

发展趋势

班级:12级旅游管理(1)班

学号:1214011001

姓名:崔梦君

摘要: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是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供给市场的总和,反映着国家之间、国家与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些关系协调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整体上升,各国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膨胀,本文意在于站在中国的角度,分析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市场发展背景旅游市场特征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背景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凡是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和历史遗址所在地区,必定会形成发达的旅游市场。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壮丽的山岳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加之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目前,中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

2、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市场形成与经济兴衰是同步的。首先,旅游客源市场分布格局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是相一致的,并且这种客

源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的发展是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凡是经济发达和经济看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发展最好和最快的旅游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意识越来越浓厚,越来越普遍,促进了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人文地缘关系

许多地域接壤、相互毗邻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都有着不可阻隔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通婚等密切交往,形成比较大规模的、长期稳定的人员旅行往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爱好和平,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国际关系,密切的人员关系交流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海外旅游市场的拓展,入境旅游不断发展。

4、市场开发水平

旅游供给市场从形成到成熟,必须经过适应需求、引导需求、刺激需求和创造需求不同层次的实践过程。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速更新和开发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旅游产品促销力度,提供并创造能够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旅游服务产品,使中国家迅速成为亚洲地区最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市场。

5、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

政府的旅游政策也是影响旅游市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旅游政策将鼓励旅游经营者采取各种措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简化旅游者的出入境手续,促进旅游市场的发育和形成;相反,则会抑制

客源的增长。中国政府通过对旅游市场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宣传促销,维护国家稳定的政治环境,重视旅游人才培养,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旅游设施建设,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在旅游市场建设中的运用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4年,国内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大众化旅游、散客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旅游业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国内旅游市场将迎来变革新时代。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4年发展预测》显示,2013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这也标志着国内旅游行业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的发展目标。总结如下几点:

1、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旅游活动中来。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势头喜人;出境旅游已发展起来,并取得一定成效;入境旅游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也出现了稳中有开的势头。目前,旅游消费群体正在形成并不断扩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

2、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全国各地旅游行业和管理部门,针对旅游市场中某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行为,正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

3、市场需求多样化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十几年前,许多地区就已经着手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使得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同时,旅游产品的替代效应又极强,对旅游者来说,就增加了许多的可选择性。特别是由于旅游者的社会经历、经济收入、个人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等不一样,旅游者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随着旅游者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4、东西部差异在日益缩小

以前,由于历史、地理、自然、交通、政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在发达程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沿海优于内地,东部优于西部,国内外旅游者感兴趣的主要是那些早已名闻天下的旅游景区和景点。随着科学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信息传递加快使人们想进一步了解了那些曾经不为人知而又富有新奇感的新景点,交通运输现代化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观念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去寻找从未开垦的神秘世界。与此同时,内地、西部那些不发达地区对旅游业的重视、对旅游投入的加大又使其与发达地区在硬件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这样,旅游市场的差异在逐渐缩小。

5、旅游市场竞争呈现多角化趋势

以前,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基本是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当时饭店、旅行社数量和服务项目的供不应求,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垄断竞争的性质。然而,随着旅游业在各地的兴起,各类旅游饭店拔地而起,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得竞争加剧。而目前的竞争又表现为多方位和多角化竞争,不仅有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还有各行各业办旅游所带来的竞争,有来自潜在竞争者的竞争,替代产品的竞争等多个方面。这是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的一个新情况,这表明今后市场竞争将日益复杂化、多角化,要求企业从长期性和战略性来考虑企业营销战略。

6、旅游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趋势探究 篇7

关键词:境内IPO重启,LP投资,策略转型,跨业监管

2013年对整个VC/PE行业是意义深远的一年, 行业监管权在这一年中尘埃落定, 而境内IPO的全年停摆则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本土民营机构募资遇冷, 迫使机构必须突破现有高度依赖IPO的运作模式向产业链的纵深拓展转变。“并购”在这一年里被机构真正揣摩接纳, 房地产投资、PIPE等退出独立于IPO的策略受到追捧, 海外中概股的回暖为摇摆不定的市场环境带来了一线曙光。随着境内IPO开闸在即, 2014年机构对市场预期普遍转为乐观。

一、募资:IPO向产业链纵深转变, 机构普遍乐观

2013年本土民营机构募资遇冷, IPO向产业链纵深转变。

2013年募资市场的开年并不顺畅, 受2012年11月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无法到期兑付事件影响,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于2013年1月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要求“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 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由于银行是VC/PE机构散户LP的重要来源渠道, 银监会的此规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募资市场的活跃程度。

不过在私募股权基金产品被禁售的情况下, “股权类”边缘产品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募资情况却如火如荼, 一些传统的VC/PE机构也在2013年内开始发行自己的房地产基金产品。在本土机构房地产基金募资高涨的同时, 一些外资机构的大型美元基金也完成了募集, 成为拉动募资金额的主要推动力; 此外, 机构LP、国资背景LP活跃度上升, 成为合格投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机构对2014年的预测来看, 认为2014年募资环境会有所好转的比例超过了半数, 大大超过了去年的28.9%, 同时认为募资难度会加大的比例也较去年有了大幅缩减, 说明业内机构对2014年整体募资活动还是比较乐观的 (见图1) 。而在具体募集计划里, 有接近95.0% 的本土机构今年有募集计划, 而有两成外资机构选择暂时观望 (见图2) 。

在募资渠道里, 自主募集仍是大部分机构的首选, 其次为私人银行 (见图3) 。需要指出的是, 2013年银监会关于银行禁售私募基金产品的批文主要针对银行柜台销售理财产品行为, 而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服务于高净值个人家族的私人银行, 投资人风险意识较为成熟, “误导消费者购买”的概率较小。有理由相信在经过一轮整治后,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销售流程将更加规范。

从目标LP群体分类来看, 运营规范、投资经验丰富、风险承受度高的机构LP依旧最易成为VC/ PE机构的目标LP群体 (见图4) 。

二、投资:机构策略转型看好并购

2013年, 房地产基金投资活跃, 大宗交易拉升投资金额。

2013年股权投资最大的亮点当属房地产领域投资的活跃, 2012年国家严厉调控政策出台, 全年房价维持在较低水平, 一些中小开发商承受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限购限价限贷的打压下, 投机性的购房行为已得到有效抑制, 但刚需族的需求同样无法得到释放。被压抑的购买力集中在2013年爆发, 全年房价涨幅明显。伴随着楼市热度而来的是房地产投资的活跃, 投资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退出渠道不依赖IPO, 使得很多VC/PE机构在本年度投资了房地产项目。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除房地产投资外, 2013年度投资市场另一特点是大宗交易频发, 外资机构、国资背景基金在市场低迷、价格合理时期纷纷出巨资进行并购整合。然而扣除这些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模式——“民间募资”、“民营背景VC/PE机构”、“目标境内IPO” 的投资情况则并不十分乐观。IPO境内通道的阻塞使得这些缺乏外资、国资支持的机构无论在募资还是投资上, 都经历了业务萎缩的一年。

2014年, 机构策略转型看好并购, 生物医疗行业最获青睐。

从机构调研结果来看, 有36.5% 的机构选择在2014年调整投资策略, 而在这些意图调整的VC/PE机构中, 近7成选择扩充并购业务。此外伴随2013年房地产投资的大热, 无论VC机构还是PE机构, 选择向房地产投资方向发展的比例都较前一年有所提升。而VC机构中选择PIPE投资与PE机构中选择天使/ 早期投资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体现了现在市场上机构业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见图5、图6) 。

从机构关注的重点投资行业分析, 生物医疗、清洁技术、TMT、消费这些传统热门的VC投资领域本年度依旧受到追捧;新农业、文化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受关注度则排在第二梯队上;房地产、能源矿产等资金密集行业排在第三梯队。PE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与VC类似, 区别于VC更偏重于高新技术行业, PE机构对消费与文化产业的关注相对更高一些 (见图7、图8) 。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三、LP投资信心增强, 偏好“5+2”型基金

2013年, 宏观经济走势的不明朗也使得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了低迷的状态, 从募资端的发展情况来看, LP投资节奏放缓, 奠定了市场“募资难” 的主流基调。同时, 市场上大量基金临近清算周期, 加之退出渠道进一步收紧, 大量LP资金被套。展望2014, 中国VC/PE市场将在经历调整之后再度出发, 有望逐渐走出近两年来持续的低谷期, 在迎来IPO重启后, LP市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趋势一:2014年募资市场回暖, 并购基金热度攀升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调研结果显示, 未来一年内57.1% 的机构LP表示在VC/PE市场有投资新基金的计划, 28.6% 的机构LP也表示已有新基金在投资之中, 只有14.3% 的机构LP持不确定态度, 认为要依据经济形势来判断。由此可见, 在经历2013年VC/PE市场的“调整期”后, 机构LP对2014年的市场持较乐观态度, 有望加大投资 (见图9) 。

投资基金类型方面, 创投基金仍是机构LP们的首选, 获得了近9成投资者的青睐;85.7% 的机构LP更倾向投资于并购基金;另外, 有57.1% 选择了关注房地产基金。这组数据不难看出, 机构LP投资继续向早期漂移, 投资理念日渐成熟。同时受2013年并购热潮的影响, 并购基金热度仍居高不下, 超越传统热门的成长基金, 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 房地产基金也成为了半数以上机构LP的选择之一。相对于常规的VC/PE基金, 房地产基金其整体的存续期相对较短, 一般仅为3年左右。 同时由于期限相对较短, 它们的回报倍数普遍不高, 然后其经过年化计算的IRR较为可观, 平均回报水平约在20% 左右。从2013年的发展来看, 房地产基金相对较短的投资周期与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也吸引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见图10) 。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趋势二:机构LP高度看好移动互联网行业, “5+2”型基金受青睐

在对2014年机构LP最关注的投资热点行业调查中, 移动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 得到了高达85.7% 的机构LP认可 (见图11)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备受资本追捧, 究其原因,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无疑为移动互联领域带来无限生机, 不论是炙手可热的手机游戏类产品, 还是打通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类产品, 在2013年的发展都让资本市场为之兴奋, 而2014年4G网络的到来势必再助移动互联网行业大放异彩, 未来诸如手机视频等热点领域也将会出现大批优质企业, 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升级。另外, 生物技术/ 医疗健康与清洁技术也属于机构LP较为认可的热点投资行业, 均获得了7成以上机构LP的关注。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从投资周期的偏好来看, 机构LP仍保持了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 其能接受的投资期限较个人投资者而言更长一些。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 57.1% 的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生命周期在5+2年的基金, 14.3% 的机构LP偏好于生命周期为7+2的基金, 还有28.6% 的机构LP会考虑选择生命周期为10+2的基金 (见图12) 。

趋势三:LP偏向投资小规模基金, “基金+ 直投”方式增多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 分别有57.1% 的机构LP倾向投资于规模在20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之间的基金以及规模在5000万~1亿美元的基金, 28.6% 的机构LP倾向投资基金规模在1亿美元~2亿美元的基金, 25.4% 的机构LP倾向投资基金规模在2000万美元以下, 另有18.6% 的机构LP倾向于投资5亿美元以上的基金 (见图13) 。 总体来看, 2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之间的基金仍是大多数机构LP的选择, 同时规模较小与较大型的基金也分别获得不同机构LP的青睐, 这是由各类型机构LP其可投资本量大小决定的, 投资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投资选择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 全国社保基金在2013年首次迈入世界前十, 成为世界上五家最大的亚洲养老基金之一, 发展迅速, 并极有可能在未来三年内跻身世界前三。社保基金可投资本量巨大, 是股权投资市场重要的机构参与者。

针对FOF调研结果显示, 在投资模式方面, 有42.9% 的FOF已经与GP有合作参与联投, 57.1% 的FOF表示虽然目前尚未进行联投, 但会在未来考虑和GP合作参与联投。一般来说, 只有当基金项目质量较高, 而且投资额较大的时候, GP与LP更容易达成联投协议, 一方面FOF可以通过联投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同时在资金回收期上相对于投资基金也更有优势。

四、IPO盘点与展望

2013年海内外IPO市场状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海外市场方面, 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回暖态势明显, 共有66家企业在海外5个市场上市, 活跃度较2012年提高40.4% ;融资额合计190.13亿美元, 较2012年98.42亿美元水平提高93.2%。此外, 中概股赴美通道打开, 2013年共有8家企业成功赴美上市, 而2012年仅有两家中企登陆美资本市场。国内方面, 新股发行审核工作暂停长达1年多, 排队等候上市企业近800家。2013年以来, 为打击欺诈上市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对排队上市企业进行了严厉的财务专项核查,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 截至2013年年底, 终止审查企业已近300家。其中, 以深圳创业板终止审查较多。由于被投企业终止审查, VC/PE近百亿投资无法通过境内IPO渠道退出。对于投资时间早且有迫切退出需求的VC/PE机构, 大多转向寻找上市公司或产业投资者收购被投企业, 或通过PE二级市场转让基金份额, 同一机构新基金接手, 抑或是要求被投企业管理层或股东回购, 从而解决机构退出需求。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而在经历了2012年中概股“滑铁卢”之后, 2013年伴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回暖,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状况也在这一年得到有效改善。先后有8家中概股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而2012年仅有两家中企登陆美资本市场。在8家中概股中, 5家互联网企业上市首日表现优异, 为背后的VC/PE机构带来可观的账面回报, 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

场内、场外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工作直至2013年末才终于开花结果, IPO也迎来重启。

(一) 2013年中国企业上市重大事件梳理

本文首先就2013年中国企业上市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进行了梳理。

1.IPO停摆1年, 排队企业煎熬, 近300家终止审查

自2012年11月“浙江世宝”上市后, 境内新股发行审核经历了长达1年多的“空窗期”。2013年以来, 为打击欺诈上市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对排队上市企业进行了严厉的财务专项核查, 200余家企业终止审查, 创业板终止审查企业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 根据证监会的要求, 对于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 如果2012年出现业绩下滑, 则需立即撤回IPO申请, 而许多创业板拟上市企业2012年业绩下滑乃至亏损。根据证监会公布最新数据, 截至2013年12月26日, 创业板终止审查企业140家, 主板、 中小板终止审查企业合计152家。另外, 由于境内IPO长达一年多的暂停, 等候上市的企业排起了长队, 截至2013年12月26日, 在审企业合计753家, 中小板、创业板、主板分别有309家、266家和178家, 庞大的拟上市队伍极大地考验了市场的消化吸收能力, 更对政府监管部门疏堵能力提出挑战。

2.“新三板”迎来扩容转板与做市

继2012年8月“新三板”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个试点园区, 2013年场外市场改革进一步推进。1月16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行, 自此, “新三板”市场运作平台将由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2月2日, 中国证监会公布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确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法律地位, 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证监会还引入了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为“新三板”流动性的注入提供了保障。12月14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以及搭建转板机制。新三板扩容可以有效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从而辐射周边区域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 新三板扩容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作为能够打通场外市场与主板市场间的通道, 使盈利能力好的挂牌企业通过“绿色通道”转至高一层次资本市场的转板制度, 有利于企业以较低成本进入场内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外, 为了贯彻落实 《决定》, 中国证监会12月16日又发布了《关于修改<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 》,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它配套细则也正在研究中。

3. 赴美上市窗口开启

2013年, 美国经济回暖带动了其资本市场复苏, 三大股市涨幅惊人, 极大改善了中概股上市的客观环境, 因此中企赴美上市通道也在这一年打开, 先后有“兰亭集势”、“中国商务信贷”、“澜起科技”、“58同城”、“去哪儿网”、“久邦数码”、“500彩票网”和 “汽车之家”8家中概股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而2012年仅有两家中企登陆美资本市场。8家中概股中, 互联网企业就达5家, 并且获得投资人认可, 上市首日均表现优异, “去哪儿网”、“汽车之家”、“500彩票网”、“58同城”、“兰亭集势”上市首日股价分别较发行价上涨89.3%、76.9%、53.9%、41.9%、 22.2%。此外, “去哪儿网”、“58同城”、“久邦数码” 为其背后VC/PE带来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倍数分别高达26.15倍、21.33倍和20.01倍。

4. 新股发行改革继续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2013年11月30日, 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标志着我国新股发行改革正朝着 “注册制”大步迈进。此次改革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 在审核端, 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的审核重在合规性审查, 企业价值和风险由投资者和市场自主判断。在发行端, 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方式、存量发行和改良式“市值配售”。完善了事前审核、突出事中加强监管和事后严格执法;强化了中介机构责任, 体现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意见》从审核理念、发行节奏、发行方式、约束机制等方面推进了市场化改革, 为注册制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5.A股市场年末迎来重启

2013年12月30日, 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已向5家在审企业发放了发行批文, 拿到批文的企业包括上海主板企业纽威股份、中小板企业新宝电器、创业板企业楚天科技、我武生物和全通教育; 31日, 已过会拟上市主板的企业陕西煤业、中小板企业良信电器、众信国旅、创业板企业奥赛康、炬华科技以及天保重装6家企业获得了批文;2014年1月3日, 拟上市主板的企业应流股份、中小板企业光洋股份、天赐材料、创业板企业博腾股份、恒华科技也获得了批文。从信息披露、路演申购到挂牌上市最快可在2周内完成, 2014年1月8日开始这批新股就开始申购, 包括这16家公司在内, 将有82家公司陆续获得批文, 其中创业板将占到43家。境内A股市场尘封长达1年多的IPO退出渠道正式打开。

(二) 2014年中国IPO市场展望

对于2014年中国IPO市场的展望, 具体分析如下。

1.A股市场改革措施逐步落地, 互联网企业上市制度改革酝酿中

展望2014年, 中国股市将迎来重大变革, 新股发行改革政策开始逐步落地, 中国股市加速“去行政化”, 优先股开始试点, 分红、重组等各项措施得以强化落实, 市场信心不断恢复……未来,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本义和法制精神将日益彰显。此外, 创业板目前正在酝酿互联网企业上市制度改革, 允许互联网企业在未盈利情况下IPO。如果2014年此次改革的靴子能够落地、创业板能够放低互联网企业上市的门槛, 一是企业不必再大费周折搭建VIE架构赴海外上市, 只需在创业板便可轻松IPO, 节省了时间、人力等各方面成本, 对行业发展是重大利好;二是减少了优质互联网企业资源的流失, 降低了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威胁;三是对于青睐TMT行业的VC/PE机构而言, 国内上市退出节省了海外上市搭建红筹架构等各个环节, 退出周期更短, 退出更便捷。

2. 重启后境内上市规模大幅增长, IPO依旧是VC/PE首选退出方式

在境内IPO重启和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时间缩短, 新股发行节奏加快, IPO规模将呈现较大幅度增加, 截至2014年1月3日, 已有16家在审企业获得证监会发行批文; 此外, IPO将依旧是VC/PE主要退出渠道, VC/PE退出周期伴随着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而缩短, 2013年的未退出项目积累在2014年得到释放, VC/PE退出速度加快, 从而回报水平可得以相应提高。

2013年12月30日, 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已向5家在审企业发放了发行批文, 标志着境内A股市场尘封长达1年多的IPO退出渠道正式打开。 截至2014年1月3日已有16家在审企业获得证监会发行批文, 预示着2014年又将是一个IPO“大年”。 IPO重启的利好也带动了市场机构对未来预期的转变。看好退出情况的机构比例达到33.6%, 不看好的机构不到2成, 而在2013年这个比例超过4成 (见图14) 。

有47.8% 的机构表示, IPO依旧是他们首要的退出渠道, 首选的上市地点仍为境内的深圳创业板、 深圳中小企业版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得益于2013年的经历, 83.5% 的机构表示除IPO外也会考虑其他退出方式, 在这些机构中, 94.1% 会考虑并购退出方式。

3. 全球经济回暖为中企海外上市创造良好环境

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报告估计,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3.0%,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更乐观, 认为世界经济2014年会增长3.6%, 显著高于去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尤其美国经济所扮演的全球经济引擎作用将在2014年进一步增强, 欧洲经济咸鱼翻身, 日本经济温和复苏, 新兴市场波澜不惊, 在各方利好因素作用下, 全球经济充满正能量, 这也为中企海外上市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 2013年赴美上市的多数中概股股价2014年初均已翻番, 反映了投资人对企业的认可, 这也增强了一批拟赴美上市企业的信心。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中企海外上市队伍将继续壮大, 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将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 企业在通过上市满足自身融资需求的同时, 如何能够给投资者提供长期、合理的回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更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4.各项制度得以落实, “新三板”释放更大魅力

在扩容政策指导下, 2014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将飞速增长;随着下半年做市商系统的调试上线及运行, 下半年“新三板”交投活跃度也将与上半年呈现鲜明对比;在交投活跃与配套制度陆续出台并落实背景下, 转板通道搭建完毕, “新三板” 企业定增也将吸引更多VC/PE机构参与其中。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4年将成为“新三板”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

来源 :私募通 2014.01 www.pedata.cn

五、机构“跨业”监管仍有待落实

2013年, 证监会接手发改委成为VC/PE行业直接监管部门。

2013年6月27日, 中央编制办公室印发《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确, 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 实行适度监管, 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改委负责组织拟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的标准和规范;两部门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实现信息共享。自此, 争论已久的PE监管权成为定局。

证监会监管权的确立, 也为PE市场带来新的变化。2013年年初证监会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 规定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 应当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 截至2013年年底, 证监会备案私募类投资机构达到250家, 其中股权投资类机构85家。

证监会2014年新年伊始为券商直投业务松绑, 除了股权投资外, 债权投资首次被纳入成为直投子公司的业务范围, 此外短期融资券、债券逆回购也获准成为直投公司标的, 而合格投资人则将高净值个人纳入LP范畴内。证监会的这次举措标志着券商直投子公司将从诸多限制的单纯性股权投资类机构向业务更全面的资产管理机构转变。

长期以来, 横跨一二级市场, 兼顾股权投资、 债权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等多元化业务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一直是很多机构未来发展目标。 证监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也明确表示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为VC/PE机构发行公募基金产品打下理论基础。2013年7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 专项用于投资小微企业”, 为VC/PE机构进行企业债业务提供政策支持。

然而,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107号文) 表明, “严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债权类融资业务”。虽然这份文件目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也并未明确指出债权类融资是指机构募资阶段还是投资阶段, 但对修炼不足却急于扩张的VC/PE机构仍不失为一次警告。当前证监会已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主要监管权, 但对于大资管时代中必然要面临的“跨业”经营, 尚缺细则引导, 究竟是按照机构定性归属, 还是按照业务牌照分业监管, 都将是未来面临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 目前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在市场参与者未成熟前, 相关部门都将采取从严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国鹏.基金募资回暖PE监管正式划归证监会[N].中国经济时报, 2013-07-04.

[2]黄嵩.PE行业的监管与扶持[N].第一财经日报, 2013-07-08.

[3]毛建宇.百家PE押注50家过会企业[N].中国证券报, 2013-07-16.

[4]马婧妤, 郭玉志.新股发行制度适时发布正在修订发行承销办法[N].上海证券报, 2013-07-16.

[5]傅子恒.关于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13 (7) .

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篇8

本刊采访了青岛出版集团科技出版中心健康图书编辑部主任付刚,结合青岛出版集团的此类图书,谈谈未来健康类图书市场的几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趋势:理念性和操作性完美结合

在健康养生书刚刚兴起的时候,谈健康理念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健康常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而现在可以说已经过了“健康扫盲”阶段,付刚觉得,“只有把理念性和操作性完美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求,有助于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市场。这既是读者健康知识和观念提升的表现,也是健康书市场成熟的表现。”

青岛出版集团曾出版《让健康听你的——做自己身体的主人》,此书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尹常健教授主审,内容从倾听身体的声音、生命之源、充满智慧的大脑、营造生命家园、爱自已从爱牙开始、善待你的肠胃、敏感的健康晴雨表等几个专题,阐述了时尚科学的健康方法,提出了“健康为你,也为爱你和你爱的人”的健康主题。另外,“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传统,《论语》、《周易》、《老子》、《黄帝内经》等经典名篇中,无不蕴含着灿烂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付刚解释说,青岛出版集团目前还策划了“读名篇悟养生”系列(包括读《论语》悟养生、读《周易》悟养生、读《老子》悟养生、读《黄帝内经》悟养生),这种原创的贴近百姓的健康知识文本,具有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传播的基本因素,也为健康养生图书的出版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第二种趋势:“小众健康”定位精确

付刚指出:随着健康养生图书市场的进一步细化,此类图书的目标读者定位将逐渐精确,面向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疾病、具有不同功用的“小众健康”图书,由于有很强的针对性将受到读者的追捧。

青岛出版集团出版的关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书《登上心健康快车》,就是洪昭光教授回归其心血管病专业本行的作品。而由糖尿病权威专家向红丁教授、心血管病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主编的《糖尿病居家调养自疗金典》、《冠心病居家调养自疗金典》、《高血压居家调养自疗金典》,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疗、按摩,从日常居家自我保健角度入手,告诉患者最具体的调养方法。这些细分的“小众健康”图书,皆取得良好的市场反映。

第三种趋势:形式创新,敢于突破

“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上,形式的创新与突破,也将成为健康养生书的一大发展趋势。” 付刚认为,作为编辑应当重视图书的封面设计,撰写好宣传文案,充分利用封面有限的版面资源,封面、封底、勒口、书脊,一个也不能放过。因为同类图书种类繁多,读者考虑是否购买图书的时间大都只有几分钟,为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抓住读者眼球,图书从封面设计、开本设计、目录设计都要做好细致的准备。”

以畅销书《细节决定健康》为例,它在形式上就具备许多畅销书条件:开篇位置设计了四个健康测试卷,让读者随时检测自己的健康,对读者非常有吸引力;在开本设计上采用了时尚的20开,有别于市场上其他养生类图书;内文采用轻型纸、四种专色印刷,格调高雅,封面设计时尚大气,一扫养生书封面的传统模式,给读者焕然一新的感觉。

第四种趋势:阶段性出版战略

“一个新的健康理念推出后,应适时跟进,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内涵。这样一来可以使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得到维护,二来使健康理念产生的出版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获得最大化利益。用阶段性的出版战略,将是健康养生书发展另一大趋势。”

为了能够维护好《细节决定健康》一书的品牌,使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长的销售周期,带动整个健康养生图书的销售,青岛出版集团对于“细节决定健康”系列图书作出了一个中长期的出版规划,陆续推出了《细节决定健康Ⅱ》、《细节决定健康》男人版及女人版等10余个品种,基本涵盖了保健的方方面面,丰富了“细节”类图书的产品线,扩大了市场规模,并起到了相互拉动销售的作用。

第五种趋势:版权图书“软着陆”

“今后表述个人养生感悟和治疗体验的书会受到更多关注,感悟和体验并非理论,具有明显的个人化写作风格,透露着自身对生命和健康的感悟,阅读起来更轻松,也更贴近读者的实际生活。此类图书在国外和台湾地区较为盛行,而且大多集中于女性健康题材,一是由于女性是健康类图书的主要读者,二是此类图书细腻的写作风格也适合女性阅读。因此,引进版权图书,将成为未来角逐健康养生图书市场的重要砝码。”

付刚认为,在引进版权的同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应注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差异,健康类图书的引进往往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风险,应选择那些理念类和适合中国人实际操作的图书,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使其“软着陆”。青岛出版集团引进出版的《专属女人的健康日历》,该书作者维多利亚·莫瑞。由于作者对东方文化非常推崇,书中的内容非常适合东方女性阅读,同时编辑也对书中纯西化的内容进行了技术性处理,因此本书可以说是新年献给女性朋友最好的健康礼物。

二、针对出版社现有的图书结构和图书品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精心挑选合作伙伴和图书项目。

如此,一来可以充实现有品种,同时对图书策划、编辑质量和整体设计水平都有很大的借鉴和提升作用;二来对我们目前尚未涉足的板块,可以加快出版节奏,迅速占领市场。

上一篇:生命需要磨练作文下一篇:夏季行车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