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组讨论法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题小组讨论法(精选11篇)

专题小组讨论法 篇1

 概念:由一组求职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给做出决策。 先给被试者一个简短案例,其中隐含着一个或多个待决策和处理的问题,讨论前不指定主持人,经过讨论,最后要求形成一致的意见

 测试者通过有关设施观察和倾听讨论情形,看谁善于驾驭会议,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并说服他人,达成一致决议

 常见的测评维度:

 团队能力:个人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提炼能力

 求职者的个人风格:包括主动性、自信心、决断性和独立性等

无小组讨论的程序

① 安排被评价者在一个安静的房间,自行就坐于会议圆桌边。

② 阅读讨论材料,作五分钟发言准备

③ 正式发言,畅谈见解;每人按顺序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接着再做正式发言④ 参与讨论,呈现自我,这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最重要环节。在每个人按顺序发言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阶段,会议组织者向各小组成员宣布在一个小时之内(视具体讨论材料复杂程度定),达成一个一致意见交给会议组织者,每人在讨论中的发言可以是对自己第一次发言的补充和修正,也可对他人的某一观点与方案进行分析或提出不同见解,更可在对大家提出的各种方案比较基础上,提出最有效、最可行的行动方案。之后,会议组织者放任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对小组成员的发言次数进行记录,并根据讨论评价表中的评价维度方面对各成员的关键发言进行打分评估。

⑤ 角色模拟,总结发言。在小组达成一个一致意见后,会议组织者要求每人以组长身份进行3分钟的简短会议小结,总结发言顺序与之前正式介绍自己意见的顺序相反

专题小组讨论法 篇2

纵观已有的文献资料, 将小组式焦点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将小组式焦点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教育领域, 并结合医疗保险学的教学就其应用性展开讨论。

1 小组式焦点讨论法的组织设计

1.1 主题

界定讨论的主题是实施讨论的首要任务。主题引导着整个讨论, 保证讨论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准确清晰的主题也可以有效限定讨论范围并保证讨论结果的可信性, 而缺少准确定义与一致性的主题会有损讨论的内在有效性[3]。因而对主题要在一般性目标描述的基础上不断细化, 在细化中不断明确, 从而保障在讨论中获得更多更为深入的信息。

通常讨论的主题会被提前布置。讨论的主题不应过于基础, 要避免那种直接加以说明的主题。也就是说, 主题要具有可深入性, 不单单是对学习者所掌握知识的验证, 更重要的是在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延伸出去, 不断拓展知识网络。让学习者先从简单问题入手, 循序渐进, 通过对主题系列的层层推进, 最终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在对主题的讨论中也会反映出学习者的个人阅历、知识积累等情况。Jonassen指出, 只有当学习者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趣的, 有针对性的, 能够参与其中的, 他们才乐意去承担学习责任。在课前主题的布置中, 并不涉及课堂具体讨论的题目, 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在资料的阅读整理中,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4]。

1.2 组的规模

现有的研究中, 就小组式焦点讨论应当由多少成员构成并未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组员数量应当在6~10人之间[5], 有的学者认为在8~12人之间将更为合适, 也有学者认为应在5~12人之间。事实上, 小组式焦点讨论的规模与研究目标、信息收集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由4人构成的讨论组与由8人构成的讨论组相比, 在所提供意见的数量上、质量上均有较大区别, 后者要好于前者。但另一方面, 如果组的规模过大, 也会出现难以调控的局面, 每位学习者的责任感也会有所降低[5]。而在较小的规模下, 不仅易于协调管理, 也有利于成员间的沟通,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充分了解每位学习者的思想状况, 掌握他们对某一主题的参与程度、反应程度。

1.3 报告

在某一主题的讨论结束后, 各个讨论组分别报告讨论结果。讨论组报告讨论结果的过程是各组讨论交流的过程, 每组就讨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那些仍不能解释的问题。作为小组报告人, 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锻炼其总结、表达的能力, 因而确保每位学习者都能成为讨论组的报告人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轮流报告制度则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能够确保每位学习者都有机会成为讨论组的报告人[4]。

在各讨论组报告的过程中, 各组成员间的思想交流又刺激了进一步的讨论。在最后的总结之前, 可留出一定的时间, 保证每位学习者都有机会发表评论。在下一个问题提出前, 由组织者进行归纳总结, 对于需要详尽说明的方面加以深入剖析。

1.4 组织协调

小组式焦点讨论法的组织协调非常重要。首先, 组织者要对相关问题加以说明, 如讨论的程序、时间安排等。没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可能导致某些问题不能被充分讨论, 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组织者要预先选定讨论的主题, 并就这一相关问题布置阅读材料。选定的主题要有利于刺激参与者思考, 并就此主题提出相应观点。其次, 组织者组织的过程是学习者之间彼此启发、相互作用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信息的被动传递过程。在讨论进行的过程中, 各个讨论组会提出不同的问题, 有些问题集中在与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方面, 有些是对更为深层次问题的探索, 组织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做出澄清、纠正或引导。最后, 组织者还需要帮助小组成员归纳思想, 整理思路, 保障小组报告的顺利进行。

此外, 在讨论过程中, 组织者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 是讨论的推动者、协调者, 而不是统治者, 避免在讨论中存在偏见或过度约束讨论[3]。讨论中存在一些富有热情或有进攻性的学习者, 他们会在小组式焦点讨论中处于控制、垄断地位, 而那些相对缺乏热情的学习者可能处于被排斥地位, 这些状况都需要组织者的密切关注。

2 小组式焦点讨论法在医疗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

这里以医疗保险学中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一节为例, 具体说明小组式焦点讨论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基本内容后, 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尝试通过小组式焦点讨论法来增强学生对现实的关注, 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 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

2.1 课前准备

在课前, 教师布置给学生一系列有关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阅读材料, 并要求各组围绕某一地方医疗保险的具体支付方式进行调查, 收集资料。在课前的布置中, 仅仅涉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这一大的主题, 以利于学生在调查、阅读、整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资料时, 提出其他感兴趣的问题。同时, 就小组式焦点讨论法的相关组织规则加以说明, 包括时间安排、组的规模限制、内部组织协调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2.2 组织讨论

在课堂上, 教师逐步给出具体的讨论主题, 首先要求学生就某一地方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总结说明, 并尝试对这些支付方式进行评价。在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时, 学生借助布置的阅读资料或收集的相关资料, 通过交流, 不断提升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认识。他们各自选定了不同的地域来总结本地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包括北京、上海、东莞、镇江、牡丹江、阜阳6个区域。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并不直接干预学生的讨论, 而是就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某些障碍进行疏通, 就其提出的种种困惑性问题加以提示或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在限定的时间内结束讨论后, 各小组在全班进行报告。

各小组分别报告了北京、上海、东莞、镇江、牡丹江、阜阳这6个区域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涉及到按人头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服务人次付费、总额预算等, 基本涵盖了教材中所列出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他们还就采用此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原因、此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演进的历程等背景性内容进行说明, 这为深入理解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客观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前一主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就该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做出评价。这不但要求学生掌握预付制与后付制、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等付费方式的基本含义、运行方式等内容, 而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 基于自身的思维特征, 从不同的视角就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评价。学生通过结合阅读过的相关资料、某些保险机构的案例, 在评价过程中展开论述, 基本指出了该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优缺点, 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等。尽管学生就如何完善还不能清晰地表达, 但可贵的是, 经过主题讨论后, 他们已开始思考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方向、改革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了。

经过各组报告, 学生已经认识到:每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都有利有弊。如何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提高管理效率, 这自然成为了讨论组的下一个讨论主题。于是, 各个小组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如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 要综合使用多种支付方式, 就已经成熟的病种实行病种付费等。

2.3 效果

2.3.1 学生的反应小组式焦点讨论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它为

学生提供了从过程中学习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在各种观点的冲击、碰撞、分享中, 不断修正自我认识, 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讨论中, 每位学生接受的不是机械性的、陈述性的知识, 而是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在互动中、在自身的参与中学习, 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引发了他们就某一主题的进一步思考以及在课堂外仍保持着对这一主题内容的高度敏感性, 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关注更多的相关资料信息, 就会形成一个自我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小组式焦点讨论法也为每位成员提供了锻炼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机会。

2.3.2 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 小组式焦点讨论法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中使用, 包括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或探索阶段[3]。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 尝试解释某些现象, 或引出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 指明要研究的方向。小组式焦点讨论在交互作用下展开, 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讨论的主题不断深入,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比指定的主题更多的内容, 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知识网络, 甚至包括成员彼此之间的学习。

2.4 结论

将小组式焦点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教育领域具有现实性。小组式焦点讨论在交互作用下展开, 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 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式焦点讨论中, 表达思想的机会增多, 这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也由单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组织协调者。当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小组式焦点讨论法还需要更多的实证分析与反馈。如何让小组式焦点讨论法更具弹性、更为有效地围绕主题展开, 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讨论反思中不断整合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Morgan D.L.Focus Group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J].1996, 22:129~152.

[2]Kai-Wen Cheng.A Study on Applying Focus Group Interview on Edu-cation[J].Reading Improvement, 2007, 44 (4) :194~198.

[3]N.E.Chioncel, R.G.W.Vander Veen, D.Wildemeersch, et al.The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Focus Groups as a Research Method in Adult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03, 22 (5) :495~451.

[4]Judith A.MacIntosh BN MScN, Focus Groups in Distance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3, 18:1981~1985.

浅谈小学英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 篇3

一、优化分组的人员

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分配,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间必须建立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只有在明白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意义后,他们才会和睦相处。强调小组间的稳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组作业上,而不是摆脱小组。当然,也有个别学生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他们,使他们明白,藐视合作、取笑他人、拒绝帮助别人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意识建立,在中段学生中尤为重要。对于合作优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学生的反应也就不同了,如果个别小组确实不能合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调整。

这种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创新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认得个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学习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题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它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能较好地得到强化。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都能受到尊重。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之目的。

二、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学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从教师方面出发,在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班级的所有活动都停下来,提示学生要小声说话,或者给予纪律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从学生方面出发,小组内分工明确,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负责分工,组织成员间进行有序的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则将本小组的合作情况归纳总结,在班级中交流汇报。通过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职责,又要相互配合支持,发扬团队精神,有效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在平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习惯,这样在上课时就会井然有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标准,因而合作讨论学习与交往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成为学生的向导、组织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统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改变了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这种单一和单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

三、开展组间竞争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法来说,有三个概念十分重要,它们是小组奖励个人责任和成功的均等机会。我认为,实施小组评价和奖励是合作学习赖以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之处,合作学习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何竞争合作学习把以往表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却鼓励个人间竞争的奖励形式改为面对小组的合作性奖励。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在合作讨论学习的研究上与其它学科相比显得有些滞后。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开展不起来,客观原因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太差,但根本原因还存在着传统的“重知识将手、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事实上,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英语引入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讨论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了达到合作讨论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要在开展活动钱,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并在其中补充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一些帮助,并适时进行竞争机制,对他们进行激励评价,努力培养他们的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矩形小组会话、单词接龙比赛和问题抢答比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适合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些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好素材。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布置小组间的词语听写、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以及进行绘画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指导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时,教师既要注意发挥好导学的作用,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组织和指导好小组活动,并要及时引进竞争机制,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党课小组讨论记录 篇4

时间:2013年5月3号12:00-14:00

地点:教学楼B507

讨论内容:

1、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怎样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2、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己锻炼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组参与人员:田洋、肖云娟、肖云娟、李静、张欢、王渝、杨婉鑫、顾宇恒、刘思雨、黄金鹏、张艳阳、任芹、胡琴、陈程、吴毅伟、吴诗艺、杜砚田、张巧艺、黎柏伶、林欣、徐永隆、田利荣、孟建民、马清瑜、冯成勇、袁璐、马为平、康小迪、付亚男、陈曦、李佳、李进、李守伦、唐婷、刘春霞、何佳莉、郑佳

记录人:黄金鹏

主持人:田洋

讨论记录

一、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怎样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付亚男:在学习和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逐步改变自己,增强奉献意思,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带到行为中去。

肖云娟:积极要求进步,加强自己对党的知识的了解,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保持一致。要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

任芹:积极参加活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运用到实际,积极奉献社会,为共产主义 社会奉献终身,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郑佳: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不仅仅肩负着新世纪的开创重任,还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我们不仅要重视自己的能力还要重视自己的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并掌握一定的能力,从而为共产主义奉献自己。

冯成勇:1.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2.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积极参加党组织分配的活动。

马为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李佳:1.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参加党的培训。2.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并持之以恒。3.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己锻炼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吴诗艺: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深化对党的知识的理,解,结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推进它的发展。

胡琴:1.坚定信念,志存高远 2.勤于实践,奉献社会 3.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何佳莉: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深入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李静:1.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并以其武装自己的思想。2.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树立为共产主义社会奉献终身的信念。

刘春霞: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学习模范作用,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做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密切联系群众,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平常生活中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小组讨论要求 篇5

1、组长要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认真讨论,讨论方式、地点可自由安排。最终必须形成原创ppt、书面讨论稿,在课堂汇报。

2、汇报讨论成果时,必须展示原创ppt,并选派代表进行讲解,限时15-20分钟。是否配合表演等其他辅助方式,可自由设计。

3、在ppt的首页,要注明专业、年级、组名、组长及小组成员。在ppt的第2页,要展示反映本小组讨论情景的若干照片。ppt的内容版式可自由设计。要善于提炼精华,不必面面俱到。

4、在讨论稿的首页,要注明专业、年级、组名、组长级小组成员。讨论稿既要说明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基本情况,展示小组成员的精彩语录(至少一则),又要反映经过集体讨论后所形成的主要观点。讨论稿的内容应该比ppt丰富、全面。

小组讨论感想(免费) 篇6

“微积分小组讨论”活动感想

今天课堂上我们宿舍的全体成员在我们班的教室里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开展了“激发无限兴趣,创造精彩课堂”的小组讨论活动。我们小组的讨论话题是上大学以来新开的一门课程——微积分。

我们小组的活动分为四个项目。

一是模拟数学课堂。由小组成员中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扮演老师,其余成员是学生。“老师”把课本上一部分的新知识预习后,准备好课程就开始上课了。就像真正的课堂一样,有知识点的详细解读,有习题的讲解,有“师生”的互动。一堂课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做到了牢固掌握。

二是分析一位在数学上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的成功之路,我们分析的对象是华罗庚先生。从他少年时对数学的兴趣,到青年时为数学事业的不懈努力,再到晚年时的刻苦钻研。从他身上我们小组的成员学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找到了自己与华罗庚先生的差距,我们决心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向华老先生学习,踏踏实实学习。

三是把平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没有理解的知识全部“晒”出来,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在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大家都跨越了以前在微积分的学习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彼此的进步。

四是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在这个环节我们相互交流着心得体会,也讨论了以往学习微积分的方法,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我们得出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踏踏实实做好预习复习的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课,课下认真对待每道习题。

如何组织英语课堂小组讨论 篇7

关键词:小组讨论,分组,话题,监督,指导

新颁布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 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即倡导使用活动途径, 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英语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能够培养合作精神, 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表达思想和观点、听取同伴的想法提供了机会。但在教学实践中, 存在一些教学问题, 如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小组把讨论活动变成了闲聊;讨论时学生用母语交流。本文就以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 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讨论取得成功的前提

1. 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

小组人数过多, 会使个体的作用难以发挥, 座位的编排也会成为问题。小组人数过少, 会使小组的数量增加, 给活动的组织及教师的调控带来麻烦。小组人数通常以4~6人为最佳。这样,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采用异质分组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分组时, 教师应尽量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因素, 如学生的个性、学习情况、与同学的关系等。可以安排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同组;不要安排好朋友在同一组, 否则讨论会成为闲聊;不要把顽皮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 否则他们的嬉闹会干扰讨论的进行。

二讨论话题的设计是小组讨论取得成功的关键

课堂小组讨论应有讨论的话题和焦点。设计话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讨论话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 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 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和观点的需求, 才会有话可说, 并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获得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Book 6时, 我设计了讨论话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V?”由于学生对“television”这一话题很熟悉, 讨论非常热烈。这样的话题诱发了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产生兴趣, 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心理准备。

2. 讨论话题应涉及课文内涵

上阅读课时, 围绕材料内容的细节展开的小组讨论, 只是浮于语言文字的表面, 缺少对课文内涵的深入挖掘,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 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逐渐对小组讨论感到厌烦, 丧失参与小组讨论的兴趣。这是有议无质的讨论。

因此, 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之前, 教师应深入研究课文, 挖掘材料的内涵, 确定哪些地方适合小组讨论, 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 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Book 6 Unit 5China’s tea culture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ea?”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在熟悉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对茶叶的历史、产地, 中国四大名茶, 中、英、俄、日四个国家对茶叶的称呼以及茶文化含义的理解等进行了解, 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达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 讨论话题应明确具体

小组讨论的话题不能过于笼统, 类似“Graduation”这样的话题会使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不知如何展开讨论。因此, 设计话题时应把握好“度”, 不仅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话题, 还要列出与话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 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使其有话可说。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Book 6 Unit 6 Graduation Ceremory时, 结合听力材料内容, 我设计了讨论话题“What do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do during the ceremory?”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我又设计了以下问题: (1) What is a graduation ceremory? (2) Do you want to give a speech in yourgraduation ceremory? (3) What does graduation mean?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 尽快展开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语表达个人的见解, 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 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小组讨论顺利进行的保障

小组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性活动。讨论中, 教师的参与是相当重要的,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中, 教师要承担起比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教学更重要的职责。

1. 教师是监控者

为了保证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扮演监控者的角色。在监控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处理讨论活动的不利因素。如及时发现懒惰的小组成员, 引导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不少学生忽视了讨论活动中运用英语和提高语言流利程度的重要性, 常常用母语交谈, 教师要及时引导, 使学生懂得小组讨论活动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对一些学生的偏激观点, 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如各小组就话题“Is money important?”开展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Money is everything.”这时, 我及时与该学生交流自己的切身体会, 使学生明白:钱是重要的, 但不是万能的。这样, 讨论活动才能达到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2. 教师是帮助者、指导者

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应担当帮助者或指导者的角色。在初中阶段,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 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Book 2 Unit 8 Let’s celebrate!时, 小组讨论的内容是中国的节日。在讨论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节日, 于是便在黑板上列出这些节日的英文名称, 以便讨论顺利进行;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我还出示一些相关的庆祝活动图片, 使学生的叙述更准确、更完整。可见, 小组讨论时, 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随时为其排忧解难, 保证小组讨论活动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分组讨论,巧设专题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组;专题;教学策略

“专题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梳理整合,把将要进行教学的内容等转化为专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能力. 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讲,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应设置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专题.

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灵活运用分组法,将专题式教学与之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然而,在漫长的传统教学的束缚下,教师单纯地“讲”与学生一味地“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这种现象,是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障碍. 但此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却又十分必要.

■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专题学习”

的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做任何事,有兴趣才能真正做得好, 学习也是这样,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习应该是主动的、热烈的、向上的.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将成为一种享受,反之,便会成为一种负担.

然而,现在的数学教学却往往给了学生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导致学生厌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日益发展,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教师要丰富专业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巧设专题,分组讨论,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分组讨论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以几何图形为专题,教师提问:

“同学们的家里用的地砖都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拼成的?每一块地砖的图案又是怎样的几何图形?小组内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小组讨论完毕后,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学生在谈完小组讨论的结果后,教师再进行多媒体展示,把许多日常生活中好看的地砖图案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到好看的图案便会被吸引,从而激起学习热情.

■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把抓,完完全全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没有施展自己的空间. 然而,在专题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十分重要,但教师需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进展不闻不问. 这就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通透教材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对教学内容信手拈来,既能作为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又能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专题学习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例如,进行专题“图形镶嵌”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问:

“同学们请拿出准备好的正多边形纸片,进行组内讨论,用同学们手中的这张一样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请同学们试着做,看能否镶嵌成功,如果能够成功,一共需要几个这样的正多边形?”

在这样一个专题中,分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 学生们飞速转动脑筋,积极实践. 教师在学生做实验的这段时间内,可以随机地看看学生们的实践情况,并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本身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但这同样非常重要. 正所谓放手让学生去做,才更能体现出数学课堂的乐趣.

■ 分组讨论、巧设专题,都要以学生

为主体

在当今社会,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同时,数学语言、思想及方法早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样,我们就需要学生们能够具备数学素养,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1. 用提问的方式让课堂更精彩

提问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最直接的办法,也是较难实现的办法. 提问是一门学问,问题的提出是否抓住了知识点,是否符合专题的设置,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往往教师提出问题,总是只有固定不变的几个同学回答,其他学生则选择沉默. 那么,在有限的课堂上,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呢?专题教学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教师在制定专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状态. 种地要因地制宜,教书育人也要因人而异. 对于普通的学生,应提出一些较为大众的问题,便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习较好、比较超前的同学,可以提出一些需要积极转动脑筋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专题“图形镶嵌”前,可以让学习能力普通的同学观察家中地砖的图形构造,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这样的学生多布置一些任务,如查找一些画家的画作,把自己喜欢的地砖拍摄下来,课上,教师可以放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

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其实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要能够拥有把握知识点的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2. 创设小组辩论,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开始,由对未知世界的迷茫逐渐转变为探索. 这是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许多负面的东西很有可能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 作为教师,更有责任将学生带领到正确的、对他们有益的道路上来. 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呢?个人认为“辩论”是一个很合适的方式.

例如,在进行“图形镶嵌”之前,教师可以组织简短的小组辩论比赛,让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其他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进行反驳,如,有的组认为正多边形无论有多少个都不可能镶嵌成平面;有的组认为一定数量的正多边形能够镶嵌成一个平面;还有的组认为,有的图形能够镶嵌成一个平面,而有的图形不能够镶嵌成一个平面. 学生们各执一词,但都必须提出例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然而,辩论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说敢做的学习态度.

这样的辩论是有意义的,能让学生从单纯地听转变为课堂的主要轴心,进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坚持“数学源于生活”

初中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充分的肢体语言来传达教师对知识、课堂以及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一种与教师可以达成共鸣的感知. 专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事例的选择要围绕学生的客观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的客观生活,教师便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因此,适当时机,教师还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例如,“图形镶嵌”的专题,教师在小组讨论完毕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美丽的地砖图案,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看看每个图形都是由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同样的图形用了几次才拼成一个平面. 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家里的地砖,还可以拍下来,拿到教室进行展示.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到了基础知识,还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到了一起,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 总结

小组讨论题三 篇9

案例资料:

中文全称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LTD

A股代码 :600029A股简称 :南方航空

A股上市日期 :2003年07月25日

注册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法人代表 :刘绍勇董秘:苏亮证券事务代表:雷彬

联系电话 :020-86124737传真:020-86659040

网址:

电子信箱 :ir.cz@cs-air.com

邮政编码 :510405

行业门类 :交通运输、仓储业--航空运输业

───────────────────────────────────── 经营范围 :

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间代理业务;航空食品加工与销售。

─────────────────────────────────────

●2006-10-17 “S南航”公布董事会公告,停牌一小时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董事通讯、签字同意方式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一、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60%股份,下称“厦航”)与美国波音公司(下称“波音公司”)签订飞机交易合同的议案:厦航于2006年10月13日与波音公司就购买六架 B737-800 飞机正式签订合同,波音公司将于2010年向厦航全部交付六架波音

B737-800 飞机,根据波音公司的公开市场报价(下称“目录价格”),B737-800 飞机的目录价格为每架6600-7500万美元,实际交易金额低于上述目录价格。该交易资金来源将由厦航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解决。

二、通过公司与波音公司签订飞机交易合同的议案:公司于2006年10月13日与波音公司就购买六架 B777F 货机正式签订合同,波音公司将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7月向公司全部交付六架波音 B777F 货机,B777F 货机的目录价格为每架2.32亿美元,实际交易金额低于上述目录价格。该交易资金来源将由公司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解决。

以上议案将提交公司最近一期的股东大会审议。

●2006-08-25 “南方航空”公布董事会公告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董事通讯、签字同意方式, 同意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公司持股60%,下称:厦航)作为飞机实际使用者与美国波音公司签定飞机交易合同,双方于2006年8月22日达成一致,以三架波音 B787飞机置换六架 B737-800飞机。根据上述合同,美国波音公司将于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向厦航全部交付六架波音 B737-800飞机。美国波音公司不再向厦航交付三架波音 B787飞机,但厦航日后仍拥有购买三架波音 B787飞机的选择权。根据美国波音公司的公开市场报价,波音 B787飞机的市场报价为每架123.2百万美元,B737-800飞机的市场报价为每架61.5百万美元-69.5百万美元。本次置换后的六架 B737-800飞机交易金额低于原三架波音 B787飞机的交易金额。该交易资金来源将由厦航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解决,有关交易的融资尚未与任何银行订立有效的合约。

上述事项将提交公司最近一期的股东大会审议。

●2006-07-07 “南方航空”公布董事会公告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董事通讯、签字同意方式,审议通过有关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的飞机购买合同议案:同意公司向空客购买五十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公司于2006年7月6日与空客签订上述飞机购买合同。根据本次交易合同空客将于2009年至2010年向公司全部交付上述飞机。根据空客的公开市场报价(含发动机),本次飞机交易的价格总额约为人民币265.26亿元(约33.16亿美元)(下称:目录价格)。本次购机实际交易价格低于目录价格。本次交易资金来源将全部由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解决,有关本次交易的融资尚未与任何银行订立有效的合约。

小组讨论作业心得 篇10

对于政策分析,特别是我们小组选择的二胎政策,我最大的一点感受是,政策分析过程中如何面对道德伦理问题。我们知道,政策总是为了追求社会整理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社会利益结构日益分化和复杂化的今天,想要做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难度很大,每项政策总会有一些群体无法受益,甚至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政策分析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要把道德伦理问题考虑进去,不同的是,我们要进行理性的分析,知道考虑道德伦理的成分占多少。

对于选题和分析者的关系上,我觉得在人员组成上有一点不足就是我们5个名成员都是女生,而我们的选题又恰好是关系到生育这种问题,我觉得性别的差异会有偏颇的理解和看法在其中。女性可以说是这个政策的直接对象,而且女性天生的那种母性可能会导致在进行政策分析时比较倾向赞成的一边。所以得出感想,分析决策者对于一个政策的客观性会产生影响。

对于整个作业完成的流程,首先前期准备和第一次小组讨论。我们各自搜查资料,选择一些经典的政策案例,然后开小会讨论确定案例。这样子可以广泛地取材,虽然大家都找了不同的政策案例,也相应表述自己选择的理由,但我们还是可以很快的达成一致,选择了“单独二胎政策分析”,这是比较有效率的。确定案例之后,我们进行分工,明确责任,相互配合。一起讨论了收集资料和分析的方向,再由两名成员负责收集汇总资料,大家相互补充,最后确定我们小组政策分析的相关资料包括政策的提出背景原因、政策开放历程、实施的状况和影响,并进行政策有效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在分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某个小组成员遇到问题,大家都会一起给意见和建议。例如在进行政策分析过程中有人提出,我们一开始选择的分析角度有些小,其实不仅可以从一个渠道进行分析,还可以作为一个博弈的分析,分析在政策开放之下,人们的选择。经过大家的简单讨论之后决定,我们集中一个中心点进行分析,力求以小见大。

中职数学课程的“小组讨论”策略 篇11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关系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组间活动,开展学习的一种互助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如果实施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意识的形成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教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精选问题,吸引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学习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数学课堂小组讨论是建立在数学问题之上的学习活动,因而,对讨论的问题的精选是提高小组讨论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从质量和数量等角度来精选问题.

1.提高问题的质量

不是所有数学问题都需要小组讨论学习,没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容易误导学生,引起学生小题大做.所以,从学生角度来看,首先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当问题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或独立解决没有把握时,需要学生讨论;对于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是学生能够讨论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问题超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讨论就没有结果.第三,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则讨论难以顺利进行.从问题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需要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第二,能启迪学生思维或蕴含着某些典型的思维方式.第三,处于解决问题“突破口”的知识.

2.控制问题的数量

小组讨论学习,并不是讨论问题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如果问题堆积,讨论连连,即使很有趣的问题,学生也会感觉疲劳生厌,使课堂效率降低.因而,在提高问题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应控制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数量,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一堂课中不能多于三次.出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此其一;出于教学方式多样性的考虑,此其二.

3.增加问题的能量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的数学知识重新展示、创造的过程.因而,我们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便于学生进行再创造,是再创造的温床.

二、精心组织,促使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表达自己,学会沟通,学会质疑,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班级的组织纪律,教师不做精心的组织,不设定相关的程序,小组讨论很可能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因而小组讨论的形式要相对稳定又要变化多样.

1.灵活分组,组间竞争,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确当的分好学习小组,是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学习能力,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通常每组4~6人,组内选小组长,数学学习小组的建立,不能简单沿用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已经建立的学习小组.这样,尽量让各个小组整体水平相当,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组内组合,自愿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分成后,要尽量让每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整体,组间可以做一些微调,但组内的分工组合应该由学生自愿组合分工,强调组内成员之间彼此合作互动,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人人参与,成员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

3.组织形式稳定,讨论内容多变,保持学生的求知热情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的过程.因而,小组讨论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要遵循创造的规律.首先要明确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有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在讨论中要及时总结讨论的成果,及时调整讨论的方向.

三、精益求精,学生产生小组讨论效果

较好地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效率,其实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

1.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小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小组讨论中的纪律要求,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讨论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

2.引导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只听别人讲不踊跃发言,或只说不倾听他人发言.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提倡的习惯,较好的习惯是善言又善听.只要小组的每一个组员都能做到善言又善听,小组讨论的效率就提高了,效果就增强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在初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时,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发言的顺序,运用熟练后可以让学生随机发言.

3.鼓励学生赞扬别人激励自己

小组讨论是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自己,而促进小组合作的动力源泉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赏识,相互激励.仅有严格的纪律、清晰的程序,只能保证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并不能保证合作的愉快!要让小组讨论愉快的进行,让学生享受小组讨论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增强自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学会赞扬别人.

4.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解决问题是小组讨论的目的,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多少有失偏颇,因而在讨论中最常见的场面就是各执己见,针锋相对,缺少包容,难得全面看问题.这种表面轰轰烈烈,各执己见的讨论不是高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自己.

小组讨论学习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如果组织不好,往往会让讨论活动流于形式.当然,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也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从低效到高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寻找适合自己,适合不同学生的小组讨论方法.

摘要:小组讨论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对讨论问题的筛选,没有注意对小组讨论过程的有效控制,没有注重对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的培养等.而有效的小组讨论,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精选问题、精心组织、精益求精”三个基本策略.

上一篇:车队队长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乡镇水污染防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