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木支撑施工方案(精选6篇)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模板配备:
柱模板采用钢管与木模板组合并按一层用量配备,框架梁侧模采用竹胶板和木枋组合并按一层用量配备,框架梁底模采用50mm厚板枋和木枋组合并按两层用量配备,板底模采用竹胶板和木枋组合并按一层用量配备,支撑采用松木支撑(小头直径大于10cm)与剪条组合并按两层用量配备,18米跨通道及学术报告厅等超高部位采用钢管与木枋、竹胶板组合,所有模板、钢管周转使用。
二、材料要求:
1、钢管:采用3.2mm厚钢管,必须是正规厂家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2、扣件:必须是正规厂家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柱模拉杆:采用Ф14圆钢现场攻丝制作。
4、竹胶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必须是正规厂家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进场后必须经8小时以上蒸煮试验,有检验报告;
5、木支撑:采用小头直径大于10cm的松木支撑,支撑必须顺直。
6、梁底模用板枋:采用厚度为50mm的板枋,毛料宽度必须大于设计梁宽10mm,且不得有死结、翘曲等质量缺陷。
7、木枋:采用120mm x 50mm木枋,且不得有死结、翘曲等质量缺陷。
8、剪条:采用150mm宽x25mm厚条板。
#所有用于模板系统的木材和竹胶板均不得有腐朽、虫蛀等质量缺陷。
三、柱模板系统施工: 柱模板按下图进行施工:
具体作法为:
采用竹胶板定型模板拼装,沿柱高每40cm设一道钢管柱箍,柱底部设清理口用以清理垃圾,安装柱模前,应先绑扎,校好钢筋,装好竖向钢筋保护层垫块,再在已浇筑好的地面或楼面上弹出柱模底部边线,安装柱模板。然后用锤球校正使其垂直。安装柱模时先安装两端柱模,校正固定好后,再拉通线安装校正其它柱模。柱模拉杆按图制作,柱边为600mm~800mm时每边设一道,竖向间距1000mm,柱边大于等于900mm时每边设两道,竖向间距1000mm。
二、框架梁及剪力墙模板:
1、全木框架模板:
本工程大部分框架梁模板采用如下形式:
侧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与120mm x 50mm木枋组合,底模采用厚度为50mm的板枋与120mm x 50mm木枋组合,支撑系统采用小头直径大于10cm的松木支撑与150mm x 25mm剪条组合。18米通道及学术报告厅等超高部分框架梁模板采用如下形式: 侧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与120mm x 50mm木枋组合,底模采用厚度为50mm的板枋与120mm x 50mm木枋组合,支撑系统满堂钢管脚手架。
模板制作采用现场拼装,主梁及重要部位次梁底支撑需重点加强。③支撑架杆纵横间距0.7m,水平杆间距1.2m,最低一道横管离地30cm,每隔一排立管设剪刀撑一付,组成整体式的模板支撑系统。④支大梁底模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
⑤柱模采用竹胶板定型模板拼装,沿柱高每40cm设一道钢管柱箍,柱底部设清理口用以清理垃圾,安装柱模前,应先绑扎,校好钢筋,安好竖向钢筋塑料定位卡,再在已浇筑好的地面或楼面上弹出柱模底部边线,安装柱钢模板。然后用锤球校正使其垂直;安装柱模时先安装两端柱模,校正固定好后,再拉通线安装校正其它柱模。
⑥墙模板:采用胶合板作墙模板,木枋作背衬,该侧模根据实际制成定型模,为保持墙的厚度,模板之间用长度等于墙厚的钢套管撑住并用对拉螺栓拉紧,对拉螺栓两端用蝴蝶片扣紧,对拉螺栓的间距按纵横80cm梅花形设置。墙模安装前先在上面安装好预埋件,然后将一侧的墙模就位使板面与墙边线重合,安装临时支撑,绑扎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套管,再安装另一侧墙模和支撑,用对拉螺栓把两块模板连在一起,然后固定好支撑,全面检查质量并与相邻墙模连接牢固。
⑦梁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根据钢模每块宜有两处支承的原则,底模上小横杆间距为400,梁底模支撑为双排架,立杆排距为800,梁侧模用钢管对夹,间距为900,斜撑加固上口,中部为8#铁丝双股对拉,间距900,底部侧模用扣件夹紧。
⑧现浇板模板:采用胶合板结合木模进行施工,用松枋作楞木,净间距250,架设于钢管满堂架上。
c、模板拆除方案:
方远商务楼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区, 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上三十层, 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38774.2m2, 建筑高度为99.9米, 呈矩形布局, 棱角分明, 造型典雅大方。本工程四层以下为大酒店配套用房, 五层至二十层为公寓式办公用房, 二十一层以上为大空间办公用房。由于公寓式办公用房的功能需求, 在 (6) 轴电梯前, 五至二十层位于1/ (6) ~ (8) 轴×1/G~1/J轴处留一贯通15层的透光 (气) 内庭, 内庭平面净空尺寸为10.56×8.68米, 总高度为51.2米。由于二十一层无此内庭, 位于内庭上的楼面砼梁板的模板支撑需做专项方案。
2 方案提出
1) 使用钢管支撑从五层面开始搭架, 按纵横立杆间距为800m m计算, 约需φ48钢管70吨, 扣件8000多个。从搭架立模到全部拆除按45天计算, 光租费约15000元 (未包括搭、拆人工费) 。另一方面从荷载考虑, 经初步计算, 每一根立柱的设计轴力在1.4吨左右, 即五楼面结构要承受[ (10.56÷0.8) +1]×[ (8.68÷0.8) +1]×1.4=235.2吨的荷载, 折为每平方米荷载为235.2÷ (10.56×8.68) =2.566T。五层楼面结构根本无法承受, 需经特殊加固才行, 故此方案不予采纳。
2) 根据二十层结构情况, 在1/ (6) 轴、 (8) 轴处分别有17CL-27及17KL-8 (此方向跨度较小, 为8.98米) 拟用45a工字钢、每间隔0.8米一根搁置在17CL27及17KL8梁上 (预先在17CL-27及17KL-8上预埋铁件, 然后与工字钢焊接) , 然后在工字钢上立模板支架。此方案模板支架和其他楼板支架一样无须特殊计算, 只是17CL-27及17KL-8的荷载超出了原设计荷载, 需验算加固。梁原设计b×h=250×600m m, 现考虑由钢承梁传来的附加荷载为9.8÷0.8=12.25KN/m, 考虑以上附加荷载全部由17KL-8和17CL-27梁承担, 按原设计配筋是不够的, 现处理如下:
a.将原设计梁底部3Φ22改为4Φ25后经计算能承受20KN/m的线荷载, 故能承受上部传来的附加荷载。b.考虑安全起见, 17CL-27及17KL-8以下三层的支模架在21层楼面未拆模前不得拆除。c.考虑到验算加固后的砼强度需达100%, 故需在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
3 编制参数
3.1 基本参数
1) 20~21层层高:3.2米;2) 21层楼板厚:0.12米;3) 主梁高度:0.8米;4) 主梁宽度:0.4米;5) 楼板与梁底支撑架立杆步距为1.4米;6) 楼板底模下木楞间距为0.3米;7) 楼板底立杆纵距:根据支架钢梁间距布置 (详见下面钢梁布置图) ;8) 楼板底立杆横距为0.8米;9) 主梁及纵向梁下立杆:纵向由钢梁间距定, 横向为0.8米;10) 横向梁下立杆:纵横均为0.8米;11) 主梁底模下木楞间距0.25米, 其他梁下0.3米。
3.2 材料参数
1) 木胶合板厚:18m m, 抗弯强度:15N/m m 2, 弹性模量:6000N/m m2;2) 木楞宽:60mm, 高:80mm, 抗弯的强度:13N/m m2, 抗剪强度:1.4 N/mm2, 弹性模量:9500 N/mm2;3) 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 N/mm2, 弹性模量:E=2.06×105N/m m2。
4 模板和支撑材料
本工程模板全部采用18mm厚九夹板, 木楞采用本地松木 (马尾松) , 满堂脚手架均采用φ48×3.5mm的钢管, 要求所使用的钢管和扣件均具有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5 柱模板安装
1) 采用18厚多层板作为柱模;外贴60×80松木档, 柱箍采用φ48钢管抱箍直角扣件固定, 柱箍间距500, 第一榀柱箍在离楼地面10㎝处开始设置, 柱子断面≥600×600时, 柱箍中间加φ12对拉螺栓固定, 间距500, 断面<600×600的柱子, 可直接用直角扣件固定。
2) 柱模板安装时, 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及边线。同一列应先弹出两端柱轴线、边线, 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先把底部固定好, 再对准边线安装两侧纵向侧板, 用临时支撑支牢, 并在另两侧钉几块横向侧板, 把纵向侧板互相拉住。然后用线锤校正, 柱模垂直后, 用支撑加以固定, 再逐块钉上横向侧板。为保证柱模的稳定, 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 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6 梁、板模板安装
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支撑、对拉螺栓组成。本工程拟采用18厚多层板作为梁模板, 60×80mm松木档料作为横、竖档。φ48×3.5mm钢管作支撑体系, 具体布置为:
1) 侧模:多层板作侧模, 外贴60×80m m松木档, 间距300m m, 沿梁高度方向两侧设置φ48×3.5m m钢管作横档, 对拉螺栓取横向间距为600mm, 竖向间距≤500mm。
2) 底模:18厚多层板作底模, 下垫60×80m m松木档, 间距250m m, 松木档搁置在横档φ48×3.5m m钢管上。梁跨度≥4.0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3) 支撑体系:采用φ48×3.5m m钢管作支撑, 框架梁、板采用满堂钢管支撑, 立杆纵横间距按基本参数所定布置, 模板支柱、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均按设计方案要求布置。
4) 本工程因内庭部分的楼面结构层荷载由钢梁承担;钢梁搁置在17CL-27、17KL-8上, 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梁的加固处理方法执行。
5) 板模板铺完后, 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 然后将楼面打扫干净。
7 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7.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 板模板支撑根据设计计算可采用单立杆;2)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铺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个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3) 本工程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 且采用相同的立杆间距, 故梁底支撑采用双立杆加固。
7.2 立杆步距的设计
1) 由于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 故采用基本上等步距 (具体由平面尺寸决定) 。2) 本工程梁底支撑不得在梁横截面底模中心处设置立杆的做法;也不应在实际搭设过程临时在该部位增加立杆。3) 支撑步距以0.9~1.5米为宜, 本工程按步距1.4米计取。
7.3 整体性构造的设计
1) 本工程支撑架高度只有3.2米, 但考虑支承在钢梁上, 宜设置整体性水平加强层。2) 水平加强层设置水平斜杆和剪刀撑, 须与立杆连接, 端部尽量锚固在已浇筑的砼柱上。
7.4 剪刀撑的设计
1)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2) 中部可在中间部位再设置一道。3) 凡支撑主梁的立杆, 必须沿梁长方向设置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须跨越3~5根立杆, 间距不得超过6跨。4) 凡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相交处, 均必须用直角扣件或旋转扣件固定, 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40~65N·m。
8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1) 支撑系统竖向立杆必须落在坚实平整的支承面上, 同时必须设有扫地杆和纵横方向的拉杆及剪刀撑, 以保证支撑系统稳定。
2) 所有模板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模板上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3) 模板使用前必须刷隔离剂, 且不允许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每周转一次, 清理一次、修理一次。做到先清理后修理, 再刷隔离剂后, 方可使用。
4)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 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 (或部份承受) 上层荷载的承载力, 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的支架立柱应对准, 并铺设垫板。本工程下层及下下层 (19层) 模板支架不允许拆除。
5) 模板必须做到接口平直、接缝严密, 缝隙处均贴胶布堵缝, 防止漏浆。同时要处理好所有构件交叉的节点, 接槎吻合、方正, 防止移位。同时严格控制预留孔位置, 在浇捣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6) 所有承重立杆接长均采用对接, 接长时采用对接扣件, 立杆要求接长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必须大于500mm, 各接头中间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纵横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拉扣件连接, 也可采用搭接。水平杆的对接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 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7) 本工程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承在承重钢梁上, 但钢梁又支承在下层的梁上, 故须下层梁的强度达100%后上层砼方可浇灌;因本工程的荷载部分传至再下一层, 故下一层的支架不允许拆除 (包括再下下一层) 。使用前应检查扣件式钢管是否存在弯曲、裂缝隙和锈蚀等严重缺陷。若有则应剔除不用。对于多次重复使用的钢管 (包括配件) , 要认真检查。在搭设一步高后, 应进行立杆和横杆的校正调直。立杆应用线锤校正其垂直度, 横杆应拉线调直校正水平。
8)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 以保证支架的稳定。
9) 搭设承重支架用的钢管、扣件, 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10) 施工操作前,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必须亲自向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应注意区别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不同要求、不同内容, 分别进行。技术交底应详细说明选用的材料、搭设要求、立杆纵横间距、纵横联系杆和扫地杆、剪刀撑、拉结点、顶部小横杆的间距等。局部要使用2个扣件的, 也应详细说明。
11) 搭设完成后, 项目部和监理单位有关人员应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检查要依据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 依照《承重支撑架搭设分项检查验收表》的要求逐一检查验收。扣件拧紧度检查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其中扣件扭力检查数量规定为:顶部大横杆与立杆连接点的扣件应全数检查, 其余扣件检查数量不少于10%。
12) 除应遵守以上规定外, 还应遵守各相关规范以及规程的规定和梁、板模板的构造要求。
9 模板安装和拆除安全要求
9.1 模板安装安全要求
1) 模板安装必须按施工设计方案进行, 严禁随意变动。
2)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严防倾覆。
3) 模板的支柱以及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均应按方案规定布置。
4) 支撑应按工序进行, 模板没有固定前,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5) 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双排立柱支架支承模板时, 扣件应拧紧, 横杆步距按方案规定施工, 严禁随意增大。
6) 平板模板安装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7) 支模时, 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体上。
8)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要有专人检查模板, 发现有变形、松动现象, 及时进行加固和修理。
9) 在立21层内庭模板支架前, 必须先在钢平台上搭好满堂脚手架、满铺5㎝厚木板;采用8~10#镀锌铁丝将木板与钢梁绑牢, 且在19层设满堂安全网, 再进行模板支架施工。
10) 铺木板后为防止钢管立柱与钢梁错位情况的发生, 在木板上弹出每根钢梁的位置标线, 保证钢管承受的荷载准确地传至钢梁。
9.2 模板拆除安全要求
1) 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操作时应按顺序进行。
2) 楼面梁板拆除前, 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 且达到规范规定强度, 并报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模顺序和方法, 应遵循先拆除非承重模板, 后拆除承重模板, 支架先拆侧向支撑, 后拆除竖向支撑, 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 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 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 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 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 拆下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不准乱抛乱扔。
4) 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 扳手等到工具必须用绳链系好,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 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 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杠, 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下。
6) 拆模间歇时, 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固定牢固, 严防突然掉落, 倒塌伤人。
摘要:方远商务楼工程地上三十层, 在五至二十层留一贯通15层的透光 (气) 内庭, 内庭平面净空尺寸为10.56×8.68米, 总高度为51.2米, 二十一层以上无此内庭, 位于内庭上砼梁板的模板支撑需做施工方案。
关键词:模板,高支撑架,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M].中国物价出版社.
关键词:脚手架;模板拆除技术;构造控制;监测措施;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74-02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的一种特例,通常指搭设高度5 m及以上;搭设跨度10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
1工程概况
某项目建造一幢办公和文化娱乐综合楼,其中裙楼的第五层设计为多功能厅,层高8 m,最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 mm×700 mm,作业面高,施工难度大。现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谈谈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
2施工准备时控制要点
2.1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编制,并考虑到工程特点和施工的可操作性。方案内容涵盖:使用材料要求、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应急预案、混凝土浇筑、施工节点图等;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④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⑤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等检查标准的要求。
2.2把住材料关
(1)本工程模板支架所用钢材强度等级为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扁、锈蚀、打孔和硬弯,新的钢管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有资质检测单位的复试报告。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在力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 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扣件必须取样,并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构造控制要点
3.1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
3.1.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配模板及刷模板脱模剂→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加固、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码放模板。
3.1.2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前,要对墙柱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或用水泥砂浆找平,做到平整、准确、黏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3.1.3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工程杆件不能和外钢管架、接料平台相连,架体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多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使支撑体系成一稳固的整体。模板支撑的柱立面、柱剖面,见图1。
3.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2.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钢管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3.2.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尺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 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混凝土浇捣管理
(1)现场技术员、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一起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扣件与钢管是否牢固,钢管是否有变形等。
(2)模板、钢筋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外加剂、坍落度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3)施工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进场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4)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泵管不能直接放在模板上或固定在支撑上,应在泵管下垫轮胎皮或焊接铁马镫,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并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6)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严格控制实
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及时解决。
5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1)高大模板拆除根据现场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及时报验,监理公司人员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其中跨度大于8 m和悬挑阳台强度要达100%方可拆模。
(2)高大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戒标志和拆模提示标语,并有专人看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进行。①墙柱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 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②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按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斜刀撑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和扣件应及时传到楼面,严禁直接抛到楼面产生冲击荷载。
(4)模板拆除后,及时将钢管和扣件运出,并进行清理、保养,按规格堆放。
(5)其他技术要求:①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②支拆模板时,2 m以上高处作业要戴好安全带,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③墙柱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④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⑤安全员、技术员每天下班前要对尚未拆除的脚手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结合周边环境、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6监测措施
6.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6.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为12 mm的钢筋头。
6.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时应及时解决。
7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编辑:尤俊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汽车客运北站―站务楼
2.建筑面积:7697.6,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3.施工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5.建设单位:中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
6.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勘察单位:**州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8.自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1月15日期间按本方案布设临时用电。
9.建筑耐久年限为一类50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为一级,地上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建筑物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要求2019年9月20日开工,2020年11月15日竣工。
10.“三通一平”工程完成,交通运输通畅,施工条件成熟。
11、工程质量:
“合格”
二、编制依据
《**汽车客运北站―站务楼楼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0870-20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1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兵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三.
模板施工的材料要求
(1)计划模板采用优质1.5㎝厚镜面板,它具有以下优点:
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即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又可减少外露表面的装饰及磨去接缝的费用;能多次重复使用。
(2)连接附件:50×100的杨木方、50×100的松木方、蝴蝶型卡、穿墙螺杆、钉子等。
(3)支撑系统:用50×50的方钢,Φ48.3×3mm钢管。
(4)进料时必须做好验收和试验,必须有质保单和合格证
。严禁采用锈蚀,薄壁,严重弯曲的的杆件,不得使用霉变、断裂的模板等材料。
四.模板设计方案
(一)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1.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仔细看图,确定模板的平面布置,纵横龙骨的规格及排列尺寸和穿墙螺杆的位置。并根据规范要求验算龙骨和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变形及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2.根据模板设计图,轴线及边线,定好位置和水平控制标高;在柱板的阴阳角处贴双面胶(防止混凝土漏浆)。
3.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安装到位,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
4.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二)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施工技术、方案交底——配置模板——涂刷脱模剂——放线——柱模板安装
——校正固定——预埋墙体拉结筋——班组自检——项目(质检员)检查验收——项目(技术员)技术复核——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单位验收———砼浇筑——拆模——养护——搭设满堂脚手架——铺梁底、梁侧及平台板、模板——校正、固定、钢筋绑扎——复核尺寸——班组自检——项目(质检员)检查验收——项目(技术员)技术复核——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单位验收———砼浇筑——养护——拆模。
(三)模板安装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安装
(1)根据基础墨线、水平标准基准点,把模板固定牢固。
2.柱模板安装
(1)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定位筋。
(2)按柱模板设计图的模板位置,由下至上安装模板,模板之间用木枋钉紧,转角位置用木模将两模板连接。
(3)安装柱箍:柱箍用钢管制成,柱箍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杆。
(4)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上,用可调螺杆调节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顶杆的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大于45度。
(5)柱子模板采用普通12厚胶合板,竖肋用40Х40方管,方管厚度为2mm,围檩采用双排48.3Х3.6的短钢管两根并排形成抱箍加固。柱板竖肋间距为100mm。水平方向布置1-3根Ф12对拉螺杆(间距300mm),螺杆竖向间距400mm,首排距地200mm.用对拉螺杆拉紧围檩钢管。四周用外穿螺杆加固。
(6)柱子模板截面大于600mm中间应设穿墙螺栓,穿墙螺栓选用16的穿墙螺杆,螺栓的排列间距,水平方向两边距板边150mm,中间间距控制在600Х600左右,螺栓外设塑料套管以便二次周转使用。
(7)模板安装完毕,检查一遍扣件、螺杆、拉顶撑是否牢固,模板拼缝以及底边是否严密特别是门窗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固。
(8)模板、钢管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稳定性和易拆除性,立杆底部必须设垫块,确保立杆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加强承重架的安全系数。
(9)砼浇筑前应对模板淋水,并用双面胶及三夹板堵缝,以免漏浆。
3.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
(2)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梁支撑立杆为双排,间距不大于1000mm,梁侧板木方间距200mm,木方100mm面向上。梁侧模通过在支架上加设斜撑杆一道和竖向背杆定位,梁底模与侧模应密实。
(3)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木枋或钢龙骨,铺上梁底板,并拉线找平。梁的起拱高度按设计要求,当梁底板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梁底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3‰。
(4)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2m,若楼层高度超过4.5m以上时,要另行设计。
(5)支顶若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50mm厚200mm宽,3000mm长的杨木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6)梁的两侧模板通过木模用钉子与底板连接。
(7)当梁高超过700mm时,侧模增加穿梁对拉螺杆。
(8)梁柱接头的模板构造根据工程特点进行设计和加工,具体见模板大样图。
4.楼板模板安装
(1)楼板模板以镜面板为底模,以50×50的方钢做底部垫板,间距不大于250mm,用ф48.3×3.6钢管搭设满堂排架,立杆离轴线400mm。一层层高为:5.1m,二层为4.2m,局部三层为3.9m。
1)首层层高5.1m,水平横杆布跨分为5层,底部扫地杆距地200mm,第二道水平杆距扫地杆间距1.45m,第三道水平杆距第二道水平杆间距1.45m,第四道距第三道水平杆间距1.45m,第五道距第四道水平杆间距1.45m,第六道距顶板350mm,同时采用Ф48.3钢管内支撑作为垂直支撑钢件,纵横向设置Ф48.3Х3.6mm水平连杆与立柱连接,立杆间距不大于1m。
2)二层层高4.75m,水平横杆布跨分为5层,底部扫地杆距地200mm,第二道水平杆距扫地杆间距2m,第三道水平杆距第二道水平杆间距2m,第四道距第三道水平杆间距1.4mm,第五道距离现浇底板475mm,同时采用Ф48.3钢管内支撑作为垂直支撑钢件,纵横向设置Ф48.3Х3.6mm水平连杆与立柱连接,立杆间距不大于1m。
(2)支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多层支架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稳定。
(3)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楼板跨度大于4米时,底模必须适当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板跨的1‰~3‰。
(4)铺模板时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用木龙骨连接拼缝要严密。
(5)悬挑出的物体立面上层与下层必须垂直一致,施工过程中应吊线校正,三个面必须垂直,不得有凹凸现象出现。
(6)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是否牢固,拼缝是否严密,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5.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楼梯板的支撑大小不得低于1000mm,模板下方采用50×70mm方管做横梁,以增加其抗弯强度。方管间距为200mm,支撑的中心线必须与楼梯垂直,并加设两道支撑钉设牢固,楼梯模板拆除前应征得技术负责人的同意。
6.模板拆除工艺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拉杆或斜支撑,然后拆掉柱箍及对拉螺杆,然后用橇棍轻轻橇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2)挡土墙模板拆除: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拆除穿墙螺杆及纵横龙骨或钢管卡,然后用橇棍轻轻橇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3)楼板、梁模板拆除
①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再用钢钎橇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拿下模板,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支柱。
②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③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④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⑤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⑥楼板及梁模板拆除,必须在楼板及梁混凝土浇筑时留设1-2组同条件试块,在拆模前,先对试块进行试压,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是否可进行拆除。楼板及梁,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悬臂构件强度必须达到100%,方可拆除模板。拆模前,必须填写拆模申请书,经有关安全及技术人员交底及签字同意后,方可作业。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3;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步距h(m):1.6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4.830;梁两侧立杆间距(m):0.6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00;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2):2.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材料参数
方管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方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5.0;
方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方管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6;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管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管截面高度h(mm):5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1;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2;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400mm;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48.30;壁厚(mm):3.6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方管;
宽度(mm):50.00;高度(mm):50.00;
二、连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
17.848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7.848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次楞的根数为2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
=
M/W
[f]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1.2×1.2/6=12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简支梁计算:
M
=
0.125ql2
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7.85=10.709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5×4=2.8kN/m;
计算跨度:
l
=
(650-110)/(2-1)=
650m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125×(10.709+2.8)×[(650-110)/(2-1)]2
=
49.2×104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0.5ql=0.5×(10.709+2.800)×[(650-110)/(2-1)]/1000=3.6
kN;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49.2×104
/3.60×104=13.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4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5.1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4N/mm2,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1.次楞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1.283/0.500=
2.567kN/m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方管,宽度50mm,高度5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
=
1×4×7×7/6
=
32.67cm3;
I
=
1×4×7×7×7/12
=
114.33cm4;
E
=
10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064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412
kN,最大变形
ν=
0.097
mm
(1)次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σ
=
M/W<[f]
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6.42×104/3.27×104
=
N/mm2;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
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
2.主楞计算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1.412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078=10.16cm3;
I
=
2×12.187=24.37cm4;
E
=
206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085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2.000
kN,最大变形
ν=
0.012
mm
(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f]
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8.47×104/1.02×104
=
8.3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
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8.3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2)主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012
mm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120/400=0.3mm;
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12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0.3mm,满足要求!
五、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简支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0×12×12/6
=
6.00×103mm3;
I
=
250×12×12×12/12
=
3.60×104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f]
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
q1=1.2×[(24.00+2.00)×0.30+0.30]×0.25=2.430kN/m;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1.4×(2.00+2.00)×0.25=1.400kN/m;
q=2.430+1.400=3.830kN/m;
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
Mmax=ql2/8
=
1/8×3.83×2502=2.99×104N·mm;
RA=RB=0.5ql=0.5×3.83×0.25=0.479kN
σ
=Mmax/W=2.99×104/6.00×103=5N/mm2;
连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5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六、梁底支撑的计算
本工程连梁底支撑采用钢支撑。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1.荷载的计算: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0.479/0.25=1.915kN/m
2.钢支撑的支撑力验算
方管计算简图
钢支撑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钢支撑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7×7/6
=
32.67
cm3;
I=4×7×7×7/12
=
114.33
cm4;
方管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
M
=0.1ql2=
0.1×1.915×0.252
=
0.012
kN·m;
最大应力
σ=
M
/
W
=
0.012×106/32666.7
=
0.4
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mm2;
钢支撑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0.4
N/mm2
小于
方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满足要求!
钢支撑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0)
其中最大剪力:
V
=0.6×1.915×0.25
=
0.287
kN;
钢支撑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0.287×1000/(2×40×70)
=
0.154
N/mm2;
钢支撑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6
N/mm2;
钢支撑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154
N/mm2
小于
方管抗剪强度设计值
1.6
N/mm2,满足要求!
钢支撑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
=
0.677ql4/(100EI)≤[ν]=l/250
钢支撑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1.915×2504
/(100×10000×114.333×104)=0.004mm;
钢支撑的最大允许挠度
[ν]=0.250×1000/250=1.000
mm;
钢支撑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004
mm
小于
方管的最大允许挠度
[ν]=1
mm,满足要求!
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
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
P1=RA=0.479kN
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
P2=(0.600-0.250)/4×0.250×(1.2×0.110×24.000+1.4×2.000)+1.2×2×0.250×(0.300-0.110)×0.300=0.165kN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力:
N1=N2=0.644
kN;
最大弯矩
Mmax=0.113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179
mm;
最大应力
σ=0.113×106/5080=22.2
N/mm2;
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
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2.2
N/mm2
小于
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
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
作用于梁跨度方向钢管的集中荷载为梁底支撑钢支撑的支座反力。
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5.08
cm3;
I=12.19
cm4;
E=
206000
N/mm2;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0.644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最大弯矩
Mmax
=
0.242
kN·m;
最大变形
νmax
=
0.678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2.174
kN;
最大应力
σ
=M/W=
0.242×106
/(5.08×103)=47.5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47.5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νmax=0.678mm小于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2.174
kN;
R
8.00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
N/(φA)≤[f]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644
kN;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2
=2.174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3
=
1.2×0.129×3=0.465
kN;
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
N4=1.2×[(1.00/2+(0.60-0.25)/4)×1.00×0.30+(1.00/2+(0.60-0.25)/4)×1.00×0.110×(2.00+24.00)]=2.228
kN;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N5=1.4×(2.000+2.000)×[1.000/2+(0.600-0.250)/4]×1.000=3.290
kN;
N
=N1+N2+N3+N4+N5=0.644+2.174+0.465+2.228+3.29=8.8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
Max[1.155×1.7×1.5,1.5+2×0.1]=
2.945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μ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2945.25
/
15.8
=
186;
由长细比
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7;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8800.06/(0.207×489)
=
86.9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86.9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6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98;
采用的钢管(mm):Φ48×3.6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管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管;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方管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管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方管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方管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方管的截面宽度(mm):40.00;方管的截面高度(mm):7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单钢管)
:Ф48×3.5;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22/6
=
cm3;
I
=
100×1.23/12
=
14.4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1×1+0.35×1
=
3.1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kN/m;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3.1+1.4×1=
5.12kN/m
最大弯矩M=0.1×5.12×3002=
46080
N·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46080/24000
=
1.92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92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管的计算:
方管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5×5/6
=
20.8
cm3;
I=b×h3/12=5×5×5×5/12
=
52.08
cm4;
方管楞计算简图(mm)
1.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25×0.3×0.11+0.35×0.3
=
0.93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3
=
0.3
kN/m;
2.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
q
=
1.2
×
q1+
1.4
×q2
=
1.2×0.93+1.4×0.3
=
1.536
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536×12
=
0.154
kN·m;
方管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W
=
0.154×106/32666.67
=
4.702
N/mm2;
方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702
N/mm2
小于方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n
[τ]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536×1
=
0.922
kN;
方管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0.922×103/(2
×40×70)
=
0.494
N/mm2;
方管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
方管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94
N/mm2
小于
方管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
四、托梁材料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托梁采用:钢管(单钢管)
:Ф48×3.5;
W=5.08
cm3;
I=13.08
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536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517
kN·m;
最大变形
Vmax
=
1.23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5.586
kN;
最大应力
σ=
517058.56/5080
=
101.783
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01.783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1.232mm
小于
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2.75
=
0.355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1×1
=
0.35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11×1×1
=
2.75
kN;
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455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1×1
=
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8.346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8.346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0有两个计算公式L0=kuh和L0=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0=max[1.155×1.7×1.5,1.5+2×0.2]=2.945;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μ
----
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2.945;
L0
/
i
=
2945.25
/
15.8=186;
由长细比
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7;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8346.03/(0.207×489)
=
82.452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82.452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满足要求!
六.施工过程的控制
1.模板的水平标高控制:根据楼层把50线抄在柱钢筋、钢管上,校正定位并临时固定;然后将50线,引入各开间,搭设钢管支撑排架,铺设梁、楼板底模,复核校正。楼板模板均放在室内满堂架上,与梁侧模上口平齐;上口要求平整、严密。
2.模板的截面控制:柱、梁均采用双面弹线控制,根据弹出的控制线控制截面尺寸
3.模板垂直度控制:为有效控制柱模板的垂直度,在所有柱板的一侧均弹控制线,作为模板校正时的基准线。控制线距离边线20cm,。模板校正后,及时固定。
4.模板刚度、稳定性控制:支撑排架的搭设,立杆间距不大于1m,排架的立杆必须落到楼板面上(严禁下部垫砖等做法,垫高用木板)。立杆均低于楼板底5cm;支撑排架水平拉杆严禁少于三道,且底部扫地杆离地(楼板面)20cm高,中部一道不得高于1.6m。楼板、梁底模下所有立杆均设保险扣件。墙板及顶板上的90*50mm排骨档,方木间距不得大于25cm。所有墙板模板的拼缝处必须有一根竖向方木。
5.根据模板设计图、支撑排架图进行搭设。
标准层支撑排架:重点注意排架立杆必须上下对齐,以利荷截的垂直传递。排架立杆下必须垫木板。立杆一般离柱边250—300mm
立杆的间距,主梁(或梁高大于800mm时)下为900mm,次梁下为900—1100mm之间,双排布置;个别不能兼顾时,必须加设梁托。横楞最上一根为主横楞长度不小于1400mm,横楞在梁底下,牵杆在横楞下方,主横楞应要控制梁底、标高,不宜通长设置,横楞的步距控制在1500—1800mm之间。立杆离楼地面200mm处设扫地杆,沿主梁两边都要贯通设置,扫地杆以上每1600mm设拉杆,一道沿主梁方向,两边立杆都必须设钢管剪力撑并相互间形成闭合三角形状,剪力撑与立杆的每个相交处都必须用扣件夹实。剪刀撑接头只能搭接,严禁使用接头扣件承接,接头处的扣件不能少于2只;斜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排架必须能独立成体系,严禁依赖其它附着物件。
排架的扣件必须合理使用,十字扣和转向扣不能混用。立杆承接时要插足,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40cm且不能少于2个扣件。不管采用任何一种扣件,每个螺母都必须拧紧,特别是梁底的主横楞,绝对不能疏忽,班组长必须对其所施工部位进行全数检查,并做好记录,整个排架搭设成整体后,必须对立杆下脚作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上层的排架搭设时参照下层的搭设方法。
在回填土上的立杆下必须垫大于厚50mm宽200mm的通长板,板下铺设100mm厚的碎石,使之略高于地面,同时设排水系统。碎石下的回填土必须夯实。
6.模板安装前隐敝工程验收:清除挡土墙下口垃圾,检查墙内预埋铁件。模板安装后利用排架将柱模扶直,四边用钢管固定,柱两个方向垂直度应小于1‰,同时要校正方正度。模板在梁底部位要根据柱、梁的长度起拱1‰—3‰。起拱时梁侧模要根据相邻平台厚度、标高确定,特殊部位要先编号,防止搞错。不足模数时,柱、梁、板、夹角处要用木材镶足,固定牢,并用楔榫实。楼板随梁的起拱情况适当起拱,梁高度大于700mm时采用Ф12的对拉螺杆拉结两边侧模,每边拉结螺杆双钢管做横楞,也就是排架支撑点,除正常的斜撑固定外,要在3m区间内加两道剪刀撑,再在四角加上上下二道角撑。墙板模板斜支撑每档不得小于1500mm一档,每块平台模板的两头或两边要搁置稳定,不能发现有灌空、起跷象。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梁底模的稳定,在沿梁宽方向横杆中间加设顶撑。在布置梁板支撑架时,着遇到柱的尺寸较大而不能保证立杆间距时,可根据柱的实际尺寸相应扩大立杆间距,然后在柱周围立杆间距较大的立杆间加设立杆以保证支架系统的稳定性。
’.
3.施工时模板就位要准确,穿墙对拉螺栓要全穿齐、拧紧,保证墙、柱断面尺寸正确。
4.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5.墙、柱下脚口接缝必须严密,砼振捣密实,防止漏浆、“烂根”及麻面。
6.支撑系统要合理,防止梁侧、柱、墙面砼鼓出及
“爆模”
7.柱、墙、梁板模安装完后,必须“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进行工序交接制度,然后进行检验批报验。
8.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钢尺
板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
柱、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
相邻板面高低差
钢尺检验
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六.板模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1.所有的结构支架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3.为防止砼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砼之前,应清理模板的表面(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
4.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5.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6.楼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核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h。当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7.为确保质量,应相应制定奖惩措施。
七.木工安全技术交底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支设4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操作架,不足4m的,可使用马登操作。
4.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上行走。
5.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操作平台同钢筋绑扎,要求不得站在梁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6.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在没有固定好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模板受外界影响容易倒塌伤人。
7.高空临边作业时,有高外坠落和掉下材料的危险,支模人员上下应走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栏杆、支撑上下,站在活动平台上支模要系好安全带,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禁止抛掷任何物体。
8.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动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9.拆模后需要局部支撑和使用早拆体系的支撑杆必须顶牢,不得松动,防止支撑倒下伤人,高处作业严禁投掷材料。
八、施工注意事项
1.应避免的质量通病
(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
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转角部位应采用联接角模以保证角度准确;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设计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
(2)梁和楼板的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生蜂窝麻面。
防止办法:700mm梁高的侧板,加穿墙螺杆。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九、成品保护措施
1.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意开孔,预留钢筋可一端弯成90°与混凝土墙钢筋焊接或扎牢,另一端用铁线绑牢,从板缝中拉紧紧贴模板内面,拆模后再拉出。
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用橇棍硬橇,以免损坏模板。
3.操作和运输过程中,不得抛掷模板。
4.模板每次拆除以后,必须及时进行清理(清理混凝土粘浆、木钉),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
5.在模板面进行钢筋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隔离。
6.泵送混凝土的输送混凝土管支架脚下应加设垫板。
十、安全措施
1.废烂木枋不能用作龙骨。
2.安装、拆除外墙外模板时,必须确认外脚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3.内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
4.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5.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严禁拆除。
6.安装柱及梁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或安全网。
7.水平拉杆不准钉在脚手架或跳板等不稳定物体上。
十一、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总指挥:毛宇
电话:
***
后勤:邓樱坤
电话
:***
警戒:朱健
电话:
***
救援:120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应急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时请求救援。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①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2)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
(3)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4)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5)现场急救处理:
①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②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
③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
④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
⑤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
⑥迅速转往医院。
(6)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7)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A、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C、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
D、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
E、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F、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G、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1)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痰血块等异物,立即把病人的头侧向一边,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关键词:木胶合模板,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要求,经济效益
木胶合模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建筑市场中, 其在高层建筑剪力墙中顶板的支设过程中, 因投入少, 工期短, 质量易保证, 得到施工、业主、监理及质监部门的一致好评。我单位近年来在多个工程中应用, 使用效果较好。
1 适用范围
木胶合模板适用于层高2.8 m~4.9 m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墙体, 尤其是3.0 m~3.6 m左右的剪力墙结构墙体;同时施工两幢以上的同结构建筑物, 或单幢较长建筑物具有能够组织4 探伤室还需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流水作业的工程。
2 特性及特点
1) 与钢模板相比, 其拆装方便, 轻巧简单, 一次投资重复周转率高, 定型通用, 节省材料及投资;与竹胶模板相比, 其重量轻, 便于操作, 平面尺寸易切割, 铁钉随意连接性强。2) 木胶合模板体积大, 表面光洁, 刚度稳定, 无错台, 板间接缝平整严实;便于安全作业, 而且可降低造价, 提高模板制作标准, 现场零拼整组、易成大模板。3) 木胶合大模板制作, 安装, 拆除时噪声低, 满足环保要求。
3 工艺原理及流程
1) 木胶合板组拼剪力墙模时, 外附方木作受力竖楞, 拼装时用并排两根方木作为水平楞, 采用ϕ10圆钢横向穿墙, 专用锁枪紧固, 蝴蝶扣锁牢墙两侧木模, 按房间布局及开间, 洞口尺寸, 设计尺寸制作不同规格的定型模板, 配合塔吊安装, 拆除, 蝴蝶扣加固。模板接槎利用板厚制成企口对接严密, 整体加固后浇筑混凝土, 并派人在浇筑混凝土时看守模板, 以防开裂。大模拆除后, 宜尽快转入下一个施工面施工, 以确保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成型快速优良, 且应在每次支模前在木模上涂刷水质脱模剂。2) 模板制作流程。下料→放线→安放木框→找平→安放中间方木并找平, 调整→固定方木→安放面层木胶合板→找平量几何尺寸→固定木胶合板→钻孔 (对拉筋孔ϕ16) →板缝刮腻子→翻身→验收→吊装。3) 模板安装流程。制作→刷脱模剂→楼层放线→找平、粘海绵条→吊装→模板就位→穿PVC套管→放置双排横龙骨→加固, 矫正垂直度→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清理模板二次待用。
4 材料及机具
1) 材料:木胶合板 (九合板) : (1 830×915×17) mm3, 方木 (100×50×3 000) mm3。ϕ10圆钢, L=墙厚+500 mm;ϕ15 PVC管材, L=墙厚+200 mm;圆钉 (50 mm, 75 mm) ;海绵条 (双面胶条) ;宽边胶带;梁勾。2) 机具:塔吊或起重机、圆盘锯、平刨、无齿切割机、手枪钻、手电钻、木工阳角锤、锁枪、蝴蝶卡、扳手、刮刀、油刷、小撬棍等。
5 施工要求
5.1 准备
木胶合大模板制作前应充分熟悉图纸结构设计, 材料进场后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将有裂纹及腐朽的板材, 方木进行剔除。
5.2 下料
所有方木按设计图尺寸进行下料, 将厚度偏差在5 mm内的放在一起, 其余根用压刨刨平成厚度一致的龙骨。
5.3 拼装大模板
1) 制作一块平整度在±3 mm以内, 面积30 m2的场地作为配模平台, 按净间距500 mm排放竖向龙骨, 竖向龙骨宜宽面附着木模板, 铁钉从木模内向木龙骨一方钉牢, 钉距300 mm, 钉尖不可外露。2) 木胶合板间若有缝隙需用石膏腻子进行刮平。3) 用ϕ16钻头将每道墙体对称两面的大木模板同一部位打眼, 竖向眼间距自拼合好的模板上下两端分别各余留250 mm, 其余中间部分按由下至上600 mm, 水平方向按距离800 mm打孔。4) 平整放置一侧待用, 不得挤压。
5.4 安装大模板
1) 安装木胶合大模板前, 应在剪力墙或柱筋上水平点焊ϕ10柱内截面筋来控制墙, 该筋长度比墙板、柱的截面尺寸略短2 mm~3 mm, 每2 m2左右点焊一根;2) 依据图纸将柱, 剪力墙边线弹出, 将木胶合大模板吊装至边线处, 依墙线对称扶直墙体两侧模板, 横穿PVC管材, ϕ10对拉钢筋就位, 将间距300 mm的双面水平横龙骨用钢管和蝴蝶扣固定, 牢固于每排对拉钢筋处;3) 用蝴蝶扣先将对拉钢筋一侧锁牢, 调模板的垂直度, 重新验看模板边线, 如有出入, 进行调整;4) 用锁枪将每层对拉钢筋锁牢, 并用蝴蝶扣锁死, 同一层对拉钢筋应在对拉时受力均衡一致, 以防由于过紧或偏松造成剪力墙截面尺寸减小或增大, 为防止剪力墙端头模板的位置不正确, 可在端头用梁勾锁牢墙体外模水平龙骨;5) 用同样方法进行梁模的支设, 梁模底由间距800 mm的木顶柱支撑牢固, 梁中按规范起拱;6) 先在每块现浇板周边的梁及剪力墙模板的外侧龙骨上拉小线, 布设现浇底模的龙骨, 依800 mm×800 mm间距纵横布置模板支撑, 将零拼好的大模板吊装至施工部位, 人工用撬棍调整就位, 最后将缝隙较大的部位用宽胶带封闭贴牢;7) 将每个施工流水段的模板施工完成后, 均应进行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角度、模板板缝、预留管件、龙骨强度等的校正, 并在墙模根部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提前采用M5水泥砂浆在模板根部垫起30 mm厚的斜坡, 封闭缝隙, 防止漏浆;8) 混凝土浇筑前15 min, 应对模板进行一次浇水湿润。为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的影响, 浇筑速度不得超过20 m3/h, 且必须分层浇捣, 分层高度不超过1.5 m;9) 拆模时要求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及时涂刷混凝土养护液, 门洞口侧面模板为保护阳角, 暂不宜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本层支撑架体拆除后再拆除, 拆除后的大模板清理干净后吊运至另一施工段面, 以备再用。
6 保证质量措施及验收标准
1) 依据施工图纸, 合理布置木模, 检查原材料, 把好质量关;2) 零拼成型的大模板逐块检查平整度、刚度、几何尺寸、缝隙的处理;3) 每3层周转后, 整修一次模板, 铲除企口缝处灰浆, 复查平整度, 刚度, 几何尺寸, 更换变形模板, 修补接口缝隙;4) 打补丁, 修复多余的对拉钢筋孔眼或用塑料专用封口封闭;5) 质量方案执行的部门标准规范: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 20-84大模板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
7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 材料堆放:地面堆放时, 不得造成大模板变形, 且注意防止日晒雨淋, 楼层操作面堆放不得超过4层, 楼层悬挑上料台上不得堆放其他材料;2) 施工现场:所有带钉的龙骨及木块模板不得随意丢失遗弃, 每个工作班及作业面完工后, 均应有专人进行遗失散落铁钉的收集;拆模时不得乱砸乱撬, 每次拆模须两人以上, 相互照应, 拆下的模板轻拿轻放, 不得随意扔摔。
8 经济效益分析
1) 改观了混凝土外表质量, 达到了表面光洁, 接缝平整, 墙面垂直, 平整, 阴阳角顺直的清水混凝土外观;2) 施工工序, 劳动力组织系统化, 规范化, 施工安排较为简便, 缩短支模工期;3) 与钢模相比, 减少投资, 降低成本, 提高工效;4) 安装, 拆除时安全隐患少, 噪声低。
9 结语
近年来, 由于我单位承揽并自行开发的小高层住宅较多, 在工期及质量方面要求较严, 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征, 经我单位多方考证, 最终确认以大木模板进行剪力墙及柱梁及顶板的模板支设, 取得良好的效果, 较钢模、竹胶模板效益更好, 值得推广使用。
注释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市场会发生一些意外,其中所涉及的事故一般都会在模板支撑体系中,那么,事故的发生更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板支撑系统来确定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质量,并能传递和承载荷载。如果不合理的模板支撑体系应用于施工中,刚度和强度不够,会导致构件的失效,或混凝土开裂。如果采用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坍塌现象。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安全事故都是由倒塌造成的,但由于施工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强度的缺乏,建筑结构已损坏,混凝土裂缝问题,最终成为安全事故。因此,提高支护体系的可靠性,提高支护体系的可靠性,对提高支护体系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重要。
1.模板支撑体系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加快使得现阶段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无论哪种结构都要采用模板系统,这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模板系统,其在建筑行业中的不断发展广泛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的进展;模板行业内存在许多非标准,质量差,技术过程背后的模板,脚手架等仍在施工现场循环。模板和其他产品的生产标准和使用标准低;有关理论的模板支撑体系才刚刚起步,理论研究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概念是不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借鉴国外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效率不高。
2.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支撑体系承载力有限。模板支撑系统的有限容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不确定的过程中的模板,如刚性的连接构件,施工的合理性和质量的建筑材料,这可以减少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无法承受预先设计的负载。
2.2材料的重复利用率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模板支撑体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木材的消耗量,但是在模板支撑体系中,重复使用次数和次数,这既是模板生产工艺和质量的原因,也是与施工单位成本意识不强的。
2.3施工工艺与技术落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的施工是短的,主要是为木匠施工负责安装的支撑系统,而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对许多模板支撑系统和有限的认识原理,这是一个安装安全隐患的模板支撑系统,结合施工工艺和技术落后,进一步降低了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评估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模板支撑体系的建设中可以实现,需要对建筑模板支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主要方法是利用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来描述影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可靠性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3.1 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在客观方面,不确定性主要涉及的基本变量,如材料的性能,组件的尺寸,制造误差的不确定性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应力。在客观方面,不确定性可以用来分析和计算事物或样本的结果,并找出分布的特点。
3.2 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统计分析。在环境条件假设条件下,荷载的近似值、结构模型的精度和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等不确定,而在服务期内不会出现结构可靠度。运用结构可靠性理论分析了支撑系统的不确定性,更符合工程建设的客观实际。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是:①利用施工现场的直接调查与问卷统计,确定施工中人为因素的失误规律,为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支撑体系强度与刚度提供依据;②利用施工现场测定数据,分析支撑体系的不确定性,为建筑结构的几何参数和搭设参数同依据,可以为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③利用直角扣件的抗扭刚度测定,可以建立直角扣件抗扭刚度的模型,从而验证其非线性的特性。
4.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的较完善措施
4.1在模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期,设计规范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为基础,建立健全。如果将现有的建筑结构中的标准方法和计算理论可以有效地连接起来,一些相应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因此,必须让概率极限状态设计覆盖在脚手架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计算中,一些经验和理论还不完善,但也有有效的数据积累,就要过渡到极限状态的概率。
4.2在模板支撑施工阶段,要检查施工期间收集到的具体的人为误差数据,在可靠性方面考虑到检查过程的影响,对消除和控制人为失误的不利影响,将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检验施工方法确定的合理性。
4.3施工期的负荷统计和调查工作。基于统计和调查的施工期荷载的统计和可靠性分析的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是设计和可靠性分析的阶段。然而,在目前对模板支撑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分析中,一般采用了施工期的荷载和工程经验的统计分布,并且是非常依赖于这样一种方式,在施工期间的合理性方面在统计和调查中验证了系统的合理性。
4.4在模板支撑系统风险评估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失效模式的详细概率,在分析和评价模板支撑系统中的一些问题,以合理的收集失效损失数据,根据不同的安全目标,使模板能确定支持方案的经济性。
4.5掌握柱模在施工过程的操作要点,下两节柱模的模板、竖向木楞要全部断开。下节柱模的竖向双钢管不能与上节柱模一同加固。上节柱模另设横向的双钢管进行加固。以方便下节柱模的拆除,保证上节柱模箍紧,小松动;上下节柱模的连接用夹板釘在柱模木楞的侧面,长度要保证上下节柱箍箍住;拆除下节模板时严禁松动上节柱箍的对拉螺栓及两端扣件。否则上节柱后浇注混凝土与先浇注混凝土的接缝会很明显,影响柱子的观感;独立柱的柱侧撑加固与垂直度校核要特别重视。它不具有常规施工时的整体性,加固不牢容易产生倾斜。
4.6做好建筑模板支撑体系风险评估,在施工现场之前,要确定施工的风险,要找出风险并把它量化。然后根据许可证的范围,对风险进行具体的评估,即消除风险,消除或降低系统风险,使其能达到范围。简单地说是根据评估的确认,实现系统的安全。建筑模板支撑体系风险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使用主要取决于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信息量。用于对统计数据的量进行一定的评估时,定量评价方法:当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通常采用定性的统计方法。这说明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阶段的安全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5.结束语
总之,建筑模板支撑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而且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模板支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及应用和专业水平,可以顺利完成施工项目。
参考文献:
[1] 曾宇宣.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4)
[2] 杨一伟,王震,卢念霞.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原因浅析[J]. 建筑安全. 2009(11)
【模板木支撑施工方案】推荐阅读:
风电模板工程施工方案05-26
工程施工项目方案模板10-29
智力和人才支撑10-04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06-18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工程07-18
支撑软件开发工作总结05-30
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系统的设计论文07-12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10-25
脚手架结构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07-20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