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精选10篇)

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1

活动名称

教师节,老师的节日。

活动组织

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认识教师的角色,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

2、愉快地参与教师节的活动,产生喜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

2、能向老师展示所学的本领,和老师抱一抱、亲一亲,问声节日好,回报老师的付出。

3、初步产生喜欢老师、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录像片段或照片剪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视频,请小朋友们看看这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幼儿观看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视频,了解老师的工作

(1)幼儿观看视频。

(2)教师提问。

师:录像里有谁?老师们在做什么?老师教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3、幼儿展示自己跟老师所学的本领

师:谁能把这些本领表演给大家看呢?

幼儿展示所学的本领。

4、介绍教师节

师:宝宝们跟老师学了这么多的本领,老师好吗?你喜欢老师吗?

向幼儿介绍今天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

5、幼儿向老师表示感谢

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观察法

从“幼儿在前”的观念出发, 教师指导的前提是充分掌握幼儿操作的情况。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感兴趣的是什么, 发现什么, 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 是怎样解决的, 是否和同伴一起合作, 怎样合作等。只有在观察中敏锐地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 教师才能迅速地做出判断, 准确地做出回应。

在科学区“调节沉浮”活动中, 我重点观察幼儿活动的兴趣及探索的目的是否明确, 我观察到孩子们进区时, 很快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材料:如玻璃珠、铁钉、螺丝等放入水中, 并将材料放入矿泉水瓶、牙膏盒中, 有的还不停地用瓶子舀水, 我发现幼儿对教师所提的要求不明确, 对探索无目的, 看到这里, 我便上前拿出操作材料———塑料水果, 说:“你怎样让塑料水果沉下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 刘某尝试着如何使塑料水果沉下去, 而其他幼儿继续刚入区时的操作。这时, 我认真观察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情况和投放的材料是否合理, 我观察到刘某不停地尝试如何使浮着的塑料水果沉到水底, 他将塑料水果用手压入水底, 再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压住塑料水果, 并将手放开。这样, 塑料水果因矿泉水瓶重力的压制, 塑料水果在水底浮不上来了, 刘某高兴地和同伴、老师说:“你们看塑料水果沉到水底了。”通过这样连续性的跟踪观察幼儿的阶段活动情况, 让我们了解不同的幼儿在完成同一个活动时的不同表现, 也有助于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价或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 寻求有效的推进策略, 促使幼儿活动经验的不断深化。

二、猜想验证法

猜想验证法是“做中学”教学模式所倡导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 可以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 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案, 然后实施方案, 验证其可行性。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 不仅能训练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一种做事的方法和研究的态度, 体现了《纲要》中的终身教育理念。在“沙中取宝”的科学区活动中, 我让幼儿先猜测:磁铁的好朋友有谁?孩子们说:有铁衣架、铅笔、木块、磁性黑板、杯盖、铁夹、勺子、刀、铁块、曲别针、书、铁钉、铁丝、塑料碗、大头针。对此, 我提问:它们和磁铁是不是好朋友呢?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幼儿说:“我们可以拿着磁铁去吸一吸, 看一看它们能不能吸在一起。”幼儿就开始操作了。在活动中, 幼儿思维相当活跃, 他们一一验证自己的猜想, 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磁铁和铁制品是好朋友, 有时磁铁和磁铁也可以是好朋友。教师不能急于将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幼儿, 可以在提问之后让幼儿充分发言, 透露出他们的想法, 并引导幼儿检验自己的想法, 教师可以支持幼儿自己去验证, 让幼儿认识到并不是自己所想那样, 这样就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设疑启发法

设疑启发法是一种隐性的指导方式, 是指教师运用设疑、反问等口吻, 通过提问, 提示幼儿探究的线索, 启发幼儿去探索和思考, 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 使幼儿对感知的经验进行整理。在“吹泡泡”的活动中, 吹泡泡前教师问:“你以前吹过泡泡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回答后, 教师提供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工具, 问:“看看这些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动手试一试, 操作后, 教师提问:“你用什么形状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和你原来的泡泡一样吗?”在此次活动中, 教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逐步深入地研究, 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活动:不管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这样使幼儿为自己获得的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在科学区活动中, 教师应是幼儿思维的开启者, 在发现问题时, 应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方式, 启发幼儿探究, 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推动活动的拓展。

四、讨论法

讨论为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 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思考能力和独特的见解, 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的知识水平, 从而有的放矢, 因人施教。在科学区“看哪条纸船会浮”活动中, 小朋友对“为什么有的纸船会浮起来, 有的纸船一到水里就沉下去了呢”争论不休。王某说:“肯定是船里放太多东西了吧!”李某说:“不对, 不对, 是因为折船的材料不一样。”刘某说:“为什么都是纸, 有的会沉, 有的会浮呢?”……小朋友们陷入迷茫之中。这时, 我适时地提问:“那你们看看这些纸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绘画纸会浮。”有的说:“牛皮纸很厚。”……讨论之后, 幼儿操作起来验证。在此次的讨论中, 幼儿从中确立了新的探索方向。因为讨论是教师能不能引发幼儿思考、能不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关键, 所以在科学区活动中, 当幼儿对某些问题感到困惑或一知半解时, 教师不要急于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幼儿, 而是引发幼儿对相关的、他们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 从中获得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的答案。

五、图谱指导法

图谱指导就是将抽象概括的要求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 幼儿一见就懂、一看就知道怎样做, 既面向全体又能因人而异, 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也是科学区的有效指导策略之一。如, 在了解“水的三态”科学活动中, 我采用的指导策略是图谱指导, 就是将抽象的水的三态变化用一幅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 并注释简单的文字, 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存在形态。在活动中, 每做完一步实验后, 如冰加热变成水、水加热变成蒸汽、蒸汽遇冷变成水, 教师就用图谱进行总结, 这样幼儿就能清楚地说出这些变化的结果。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 图谱形式形象生动, 较适宜中班幼儿的经验和理解水平。活动过程以图谱方式表示, 有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如一些必须通过规定的程序进行的科学小实验、观察特定现象的活动, 可以尝试使用该方法, 也可以用图谱展示问题。

六、激情法

探究活动不仅是师幼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 更有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此, 教师在幼儿操作中, 通过观察, 注重对幼儿“动之以情”, 及时、恰当地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激情”, 要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巧妙应对, 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恰到好处的点拨, 从而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在“制作饮料”科学区活动中, 我问牛某:“你是怎么做饮料的。”他说:“我把糖放到水里去搅拌。”可是声音太小, 针对声音太小的情况, 我说:“说得很好, 如果你的声音能再响亮点儿就更好了。”张某是个急性的孩子, 当他看到其他孩子放入水里的东西都溶解了, 可他的还没溶解就说:“老师我的怎么不行呢?”我便到他身边抚摸他的头说在:“你一定行的, 老师支持你, 再加把劲就行了。”当我问孩子们:“你们放到水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孩子们支支吾吾的, 我便说:“没关系, 大胆点, 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不管是对是错, 只要大胆回答就是好样的。”……在科学活动中, 教师要及时准确地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评价, 不能千篇一律, 更不能笼统模糊。当幼儿尝试去解决问题时, 无论成功与否, 教师都应在肯定、激励幼儿的原则下, 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价, 使每位幼儿都能获得自信, 这样才会使整个活动进展顺利, 从而促使幼儿的发展都有进步。

一系列有效策略的实施, 让我欣喜地看到幼儿科学探究态度、精神和方法的发展。同时, 我也深深地体会到, 引导中班幼儿开展科学区活动, 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规律, 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情景要所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鼓励幼儿在玩中学, 做中学,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幼儿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3

提问是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幼儿从已有的情景或经验中发现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好问、自信、探究的良好品质。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提问的认识不足,提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过于频繁,教师几乎每分钟就能提出一个问题,很多提问并不被幼儿所注意;提问随意性大,教师经常随意提问教案中没有提及的问题;提问普遍性低,教师大多选择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不举手的幼儿在活动中常常未被提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中班语言活动“跳芭蕾舞的牛”为例,研究如何提高中班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二、实践与研究

(一)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在活动前都要备课,在备课中会设置一些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备课不仅是备内容、备问题,更是要备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发展水平与需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问,让幼儿通过提问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判断,从而获得新的经验。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但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对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孩子,可提一些难度较高、灵活性较大、需要重新组合来寻求新答案的问题,比如在中班语言活动“跳芭蕾舞的牛”中,教师问:“小羊、鸭子看到牛牛在跳芭蕾舞,它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活动内容;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可提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这类孩子要尤其重视,因为只有适合的问题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农场里除了牛牛,还有谁呢?看看阿姨跳的是什么舞?”

(二)明确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幼儿思维的起点。教师的提问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直接的师幼互动活动。教师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师幼互动中,我们要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去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帮助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使问题真正能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下面以中班语言活动“跳芭蕾舞的牛”为例进行分析。

三、中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应有开放性和启发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有效提问是促进幼儿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推动器。首先,教师的提问应是开放的,能给孩子留下思维的空间。教师应抓住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促使他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如在活动“跳芭蕾舞的牛”中,教师提出“如果是胖胖的牛,它能跳好芭蕾舞吗”“牛牛在学跳芭蕾舞的时候,谁看到啦”“如果你是牛牛,同伴在嘲笑你时,你还会再跳吗”等这类问题,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问题是发散性的,幼儿需换位思考、想象和猜测。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让幼儿边学边玩,引导幼儿的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若将所学问题置于一种情境中,如在“跳芭蕾舞的牛”活动中,教师问:“小羊是怎么告诉大家的?它是什么表情?”“阿姨的舞姿怎样?”这些问题可以让幼儿从动作、表情、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特征及背景,并从这些角度进行观察、讲述,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问应有艺术性,促进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活动中,师幼之间的互动常通过一问一答的模式进行,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首先,教师的提问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理解错误或理解困难。其次,由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受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制约,教师要以简洁明了、切入目标和有重点为原则,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活动目标和内容、教育原则,有重点地提出问题。在提问时,应抓住每次和幼儿讨论问题的机会,进行师幼之间的互问,随机引导,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想象和探讨。如在“跳芭蕾舞的牛”活动中,教师问:“自从小羊和鸭子将牛牛跳芭蕾舞的事告诉动物们以后,小动物们非常吃惊,大家议论纷纷。牛牛还会坚持下去吗?”这样的提问不仅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幼儿产生积极地讨论,从而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提问应有趣味性和针对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教师的提问应来自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在“跳芭蕾舞的牛”活动中,教师问:“看看鸭子在干什么?它在学谁?会说什么呢?其他动物又是怎么说的呢?”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征,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的神情、语调。对幼儿的表现教师给予相应的肯定,鼓励幼儿敢说、会说、愿意说。对能力弱的或是说得不太准确的孩子,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回应,支持幼儿对自己想法的表达。教师的回应,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这会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提问也要积极地回应并鼓励,以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要经常思考和探究如何设疑、如何激发和鼓励幼儿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出好奇好问、思维活跃、具有自信心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篇4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1 1

【活动目标】

1、理解小树叶会说话的含义,体验诗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地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学习仿编诗歌。

3、乐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大风、小风等教学图片,沙子、树叶、石头分别装入三个瓶中,小树叶,音乐磁带或 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理解含义。

诗歌《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哗啦啦,哗啦啦!

风大了,风大了,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风小了,风小了,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哗哗哗,哗哗哗,下雨了,下雨了,小树叶会说话。

风住了,雨停了,小树叶,不响了。

1、议一议

①师:你们听说过小树叶会说话吗?小树叶会怎么说话?

②引导幼儿猜想并表述。

2、听一听

①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小树叶会说话”。我们来听一听诗歌中的小树叶是怎么说话的。

②配合乐曲《秋日私语》,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以体态语及音量的变化。

3、说一说

①师:小树叶会说话,它说了些什么?好像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

②幼儿回答与诗歌有关的语句,教师就将诗歌中匹配的语句朗诵出来。

二、学习诗歌。

1、幼儿跟着教师朗读。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音量的变化表现大风小风中的树叶。

2、师幼对念。

①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小树叶,你们是风和雨。我们一起来表演,试试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师念小树叶的部分,幼儿念刮风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换。

3、配上背景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朗诵。

三、游戏“小树叶”。

教师发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1、教师做刮大风状,幼儿快快地跑,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2、教师做刮小风状,幼儿慢慢地跑,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教师做下雨状,幼儿扭动身体,发出“刷刷刷”的声音

4、教师把手放在背后,幼儿站在原地不发声。

四、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想一想,小树叶还可能会说什么话。

2、引导幼儿根据已经学会的诗歌进行仿编。

3、念一念幼儿所编的诗歌,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2 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

2、借助教师的语态及画面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初步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体验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情感,产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图卡。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图卡,引出主题。

教师:春天来了,什么花开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们还有其它很美丽的花儿也开了,它们是谁啊?(杏花、梨花)它们睡了一个冬天,想要感谢叫醒它们的朋友,我们去帮她们找找那个朋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卡,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

例如:教师说:“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教师提问:“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说的?

是不是啄木鸟、小蜜蜂松的土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等待幼儿跟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图片,边尝试讲述故事,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称。

4、采取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丰富故事情节。

还有谁会给树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帮树木松土,你愿意吗?你会怎么样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给幼儿分配角色并带上头饰,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谁松的土

春天,杏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梨树开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树问:“梨树,我们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可怎么谢谢为我们松土的朋友呀!这朋友是谁呢?”

梨树回答不出来,就问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大象说:“我会浇水,不会松土。问问别的朋友吧!”

梨树问小羊:“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小羊说:“我只会拔草,不会松土。”

梨树问啄木鸟:“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啄木鸟说:“我会捉害虫,给树木看病,不会松土。”

梨树又问小蜜蜂。小蜜蜂说:“我只会采蜜传花粉,不会松土。”

那么究竟是谁给梨树、杏树松的土呢?

这时,一条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大象说:“噢,我想起来啦!是这位朋友给你们松的土。”

杏树、梨树感谢蚯蚓,把花瓣洒在地上,表示对蚯蚓的感谢。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3 3

活动目标

1.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2.尝试主动交流,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看图讲述故事。

难点:在故事中感受积极主动交往意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 PPT。

经验准备:知道什么是孤独。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孤独

1.幼儿有序欣赏 PPT《我不愿意孤独》,教师完整讲述。

2.引导幼儿再次阅读 PPT1-4 页,理解孤独的含义。

3.戴眼镜的男孩说,什么时候会觉得孤独?(没有小朋友拉住自己的手;没有朋友一起玩,一起说话)

4.小男孩喜欢孤独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不高兴?

5.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总结:孤独时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是自己一个人。孤独就像一只风筝,只有自己空荡荡地飘在天上。

(二)怎样才能不孤独

1.引导幼儿再次欣赏 PPT 第 5-7 页,小男孩不喜欢孤独,他想出哪些办法?他是怎么做的?

2.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戴眼镜的男孩去找朋友玩了吗?他和朋友玩什么?(找朋友一起说话;拿出玩具和朋友一起玩;看到朋友滑滑梯、荡秋千、坐跷跷板,戴眼镜的男孩也过去一起玩)

3.根据幼儿讨论和画面呈现的情景,教师总结: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主动找朋友握握手,友好地和朋友说说话,找到朋友一起玩就不会孤独。

(三)我们不孤独

1.如果你看到孤独的朋友,会主动去和他拉手吗?

2.教师扮演“孤独的孩子”,幼儿主动来拉老师的手,说说话,或是拿玩具一起玩。“孤独的孩子”从伤心到高兴,最后大家拥抱在一起说:“和朋友在一起真好!”

3.教师总结:孤独会让人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小朋友都不孤独,不难过。

4.再次完整阅读《我不愿意孤独》。

5.大家拉着手一起出去玩玩吧。

活动反思:

《我不愿意孤独》,是讲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来到新的班级,面对新的环境,没有小朋友一起玩,没有朋友和自己说话,觉的自己很孤独,孤独就像是天上的风筝,只有自己一个人玩。他不喜欢孤独,于是就决定去找小朋友一起玩,他获得了快乐,赢得了朋友。

老师的情绪很重要,不要急,还是要控制好自己平和的态度,不要急于求成。我想,以后如果孩子在一个课堂中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不要强压,还是要在事后再设计一个能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弥补。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4 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2、能运用故事中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3、愿意与别人交流。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

环境材料:根据故事绘制图片二张。录音、磁带,每人一个小花籽胸饰,花籽娃娃脸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花籽娃娃,语言导入:这是谁?你们看它快乐吗?

2、录音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小花籽要去做什么?

讨论:什么是快乐(幼儿根据自己理解与经验回答)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连贯回答并学说角色对话。

讨论: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

3、录音讲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谁能帮助小花籽想办法,让它找到快乐。

提问:小花籽找到快乐了吗?

4、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5、请幼儿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老师或几个能干幼儿戴上小花籽胸饰,问其他幼儿:你快乐吗?为什么?(请幼儿仿照故事中的对话回答)

请每个幼儿戴上胸饰扮花籽,去询问幼儿园其他班小朋友与老师是否快乐,鼓励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

附故事:

有颗黑黑的小花籽,悄悄地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出来寻找快乐。

它看见太阳,问:“太阳公公,你快乐吗?”太阳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它看见小鸟,问:“小鸟,你快乐吗?”小鸟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唱歌,大家喜欢我。”它看见蜜蜂,问:“蜜蜂,你快乐吗?”蜜蜂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它看见青蛙,问:“青蛙,你快乐吗?”青蛙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小花籽要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它请风姑娘帮忙,风姑娘带着小花籽飘呀飘,飘过大河、飘过草原、飘到雪山上。小花很喜欢这儿,它留下来了,把雪山当作自己的家,它要在雪山上开朵花。春天来了,黑黑的小花籽真的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大红花,香喷喷的,好闻极了,香味传得很远很远,白熊、海豹、雪兔、海象、还有大人、小孩都跑来了。小花籽已是一朵大红花了,它看到大家这么快乐,高兴地想:“大家喜欢我,我真的很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5 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喜欢螃蟹并产生进一步探索螃蟹的兴趣个欲望。

2、知道认识螃蟹,知道它的基本特征,知道螃蟹有再生的功能。

3、引导幼儿用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词汇,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

2、螃蟹

活动过程:

一、观察螃蟹,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螃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好玩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啊?

幼儿:螃蟹。

2、幼儿自主观察螃蟹。

――我请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好好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螃蟹什么秘密。(比如螃蟹有几条腿,它的腿有什么特点,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走路的等等。)

3、将幼儿分成四组并提供筷子等工具,让幼儿自主观察,幼儿可以相互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4、集中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螃蟹什么秘密?

5、――刚才小朋友们在观察螃蟹秘密的时候,发现这只螃蟹的一只腿断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只小螃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观查图片

1、出示图片(1~5)

――到底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

2、幼儿观看图片,可以相互讨论。

3、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呢?

三、理解图意。

1、结合图片完整倾听故事。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螃蟹去找谁?兔子医生把它的断腿接上了吗?为什么?

兔子医生是怎么说的?

请幼儿学说兔子的语言。

(3)小螃蟹又找到了谁?山羊医生怎么说?山羊医生把小螃蟹的断腿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幼儿学说山羊医生的语言。

(4)金龟子建议小螃蟹找谁?壁虎怎么说?

请幼儿学说壁虎的语言。

3、教师小结:原来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它被敌人抓住一条步足,螯足又无力对付这个敌人时,它就会断掉那条被敌人抓住的步足,然后脱身逃跑。过些日子以后,螃蟹还会从断的地方再长出一条新的腿来的,螃蟹的这种本领叫“自切”,是它长期以来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结果。

四、欣赏故事。

1、结合图片完成倾听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又发现了螃蟹的什么秘密?

幼儿:自切的本领(有再生的功能。)

五、活动结束。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篇5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飞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制作飞机,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使幼儿学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材料自制飞机

活动准备:

1、各色的橡皮泥、各色的彩纸及胶水、双面胶的制作材料

2、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装饰各式各样的飞机图片、摆放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纸飞机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将准备的纸飞机向幼儿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将幼儿带入活动中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幼儿观察飞机的外型特点,然后举手告诉老师

2、教师请幼儿自由选择泥工、折纸等区域来制作,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并支持幼儿的制作活动

4、作品展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与大家的面前,有小朋友来评出最精致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对本次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出“动手小明星”,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2

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

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

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3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种辅助材料。塑造春天里的各种花。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想象,把制作出的花组合装饰,制成花环,花篮等。

二、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签,剪刀。

2、玻璃瓶、双面胶、各种色纸,自制花篮。

3、各种花的图片,鲜花实物。

三、过程:

1.材料导入:

A.出示制作所需的材料。

师:瞧!今天我们教师里来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赏完整的作品范例:

师:这些漂亮的花都是经过别的小朋友动脑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丽吧!看看都是些什么花?你会用彩泥做些什么花那?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师:让我们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来设计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花瓣的形状,并利用花边剪刀、牙签、色纸等使花朵更立体,更漂亮!

b.引导幼儿自主创新。选择材料制作不一样花型的花朵。

c.发挥同伴合作协商的精神。

四.欣赏评析:

师:我们来欣赏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个小任务,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花,要说出喜欢它的原因。(集体欣赏,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师:我们来举手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花吧!

活动反思与体会:

在这次混班活动中,创设的环境和材料是组织和实施自主活动的重要的前期工作,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有效的自主操作环境,教师们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这次活动中我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站在成品材料的面前,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才漂亮呢?所以我在孩子们操作的墙面上,醒目地贴着“泥塑花制作流程图”。这些“无声的召唤”果真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围在流程图前,充满好奇地边研究,边尝试。在孩子们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幼儿练习了倒、搓、团等基本技能,尽管他们制作的泥塑花,不过形象,绚丽。可是相对与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的增强,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4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纸的技能。

2、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习惯。

准备:

正方形彩纸、图示

过程:

1、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在八月二十的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图示折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就是从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1)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2)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3)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图4"图7折

3、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图(4)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5)再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6)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7)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

“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幼儿的作品,把衣裤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撕贴习惯。

2、学习用撕贴的方法粘贴大树的树叶。

活动准备:

1、教学自制图片一套,固体胶、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纸若干。

2、每组一个放碎纸的盆,粘贴用的大树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以讲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儿兴趣春天来了,太阳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阳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阳光照在花园里,花儿都开放了,哇,真美丽!太阳光照在小河里,小鱼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们高兴的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太阳光照呀照,当快要照到大树身上的时候,突然天空中飘来了一片乌云,乌云遮住了太阳,于是,大树就没能穿上新衣裳。

2、讨论

(1)大树没能穿上新衣裳,身上会怎么样?(冷的)

(2)还会怎么样?(生病的)

3、请幼儿想办法帮助大树(幼儿讨论后回答)——去超市买衣服给大树穿;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给大树穿;用废纸撕成树叶,涂上胶水贴在大树身上。

4、教师示范

(1)先给大树的身上涂上很多胶水,尽量不要把胶水涂到大树身体外面。

(2)把废纸用两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边撕边贴。

(3)给大树身上全部贴上碎纸后,再用手轻轻压一下。大树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绿绿的好漂亮。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撕纸并把它撕的小一点,边撕边贴。

提醒幼儿要把胶水涂在大树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儿互相讲述:看看谁做的新衣裳好鼓励幼儿把自己剩余的碎纸拾起来放在盆里,胶水盖子要盖好,收拾干净。

亲子活动方案中班 篇6

1、加深认知,脚有大小,鞋子也有大小。知道大脚要穿大鞋,小脚要穿小鞋,多大的脚要穿多大的鞋,才舒服。

2、学会穿鞋和脱鞋。

1、大人的鞋(平底鞋、高跟鞋即可)

2、一块宽敞的活动场地,场地上画好10米长的白线若干条,(据分组情况画)每组两位指导老师。

师:请宝宝跟我跺跺脚,谁是我们小脚的好朋友呀,——引出鞋子。我们的小鞋子会帮我们保护自己的小小脚,这样在走路、跑步、跳跃的时候,我们的小脚就不会碰伤,碰破,甚至流血。所以我们的鞋子是我们小脚最好的朋友。

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鞋子,每人穿的鞋子不光颜色式样大小也都不一样。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们借一双小鞋子,你们谁愿意把小鞋子借给我用一下呢?

1、让幼儿观察借来的小朋友的鞋子。

2、拿出准备好的爸爸,妈妈的大鞋子,让孩子比较,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爸爸妈妈的鞋子大还是小朋友的鞋子大呀?

3、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你们在家的时候,有没有穿过爸爸妈妈的鞋子呢?是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宝宝发言略)

4、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游戏《大大鞋和小小鞋》,让小朋友都来试穿一下爸爸妈妈鞋子的感觉。

1、让本班老师一位扮爸爸,一位扮妈妈,其余各线由各家庭组成,方法按以下进行,每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先请上来的宝宝脱下自己的鞋子)

方法:妈妈站在中间,爸爸站在终点,先把妈妈的鞋放在起点,将爸爸的鞋放在妈妈身边,宝宝的鞋放在爸爸身边,让宝宝脱鞋后,站在线起点上,听到口令后,穿上妈妈的鞋子走到妈妈身边,把鞋送给妈妈(提醒孩子慢慢走,小心不要摔跤)

——鼓励宝宝说:“请妈妈穿鞋”。

2、请妈妈协助宝宝穿上爸爸的鞋,走到爸爸身边,把鞋送给爸爸,并说“请爸爸穿鞋”。

3、最后请宝宝穿上自己鞋,然后跑回起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认识以下几点:

1、穿大鞋,不好走,不合脚,容易摔跤,不安全。

2、穿自己的鞋,适合自己脚大小的鞋舒服,方便行动自如,穿自己的鞋子好。

学习自己穿鞋。

1、回忆妈妈是怎样给自己穿鞋的。

2、自己是怎样穿鞋的?

3、总结穿鞋的方法。

A:看看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在地上摆放好。

B:一只一只的穿。先把脚伸进去,然后穿到最前头。

C:把后跟提上

4、怎么脱鞋

A:先从后根脱

B:把鞋子放在一定的地方

中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7

为了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意见》精神, 首届区幼儿教师“做中学”教学方案设计大赛展评活动日前在杨浦区少科站举行。来自全区近70所幼儿园的园长及相关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展示, 参与现场评审的有区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及市“做中学”工作小组的老师等。

展示活动现场, 老师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为大家展示了各种科学游戏活动的方案构思。有的还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带至现场展示, 阐述教学设计思路, 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如:《神奇的杠杆》通过玩跷跷板的游戏,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杠杆原理的神奇作用等。现场产生了7个一等奖及“最易推广”方案。

此次“做中学”系列活动还将结合一年一度的“小机灵”评选活动, 在全区幼儿园中广泛开展。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动手能力。

中班美术活动:花裙子 篇8

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女孩子特别爱漂亮,每天来幼儿园都会小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裙子,有的女孩还在区域活动时饶有兴趣地设计裙子。既然孩子有这方面的需求,再加上他们在小班时已掌握了简单的拓印方法,我设计了“花裙子”印章画活动,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利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拓印创作,给孩子们一个创作的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感受印章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一组圆点的排列造型,感受圆点的不段变化带来的不同美感。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大小圆点,并自由组合装饰出裙子上的不同花纹。

3.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主动参加活动,体验印章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各种大小圆点的材料(铅笔、饮料瓶盖等),蓝色卡纸设计的不同造型的裙子(人手一份)、白色水粉颜料、盘子、KT版。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印章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一组圆点的造型,感受圆点的变化美

(一)出示课件PPT(蓝色底上一排白色圆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看到了什么?看看小圆点们在干什么?(排成了一条直线)

小圆点们除了能排成直线,还能排成什么样的线条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出示课件PPT,让幼儿欣赏圆点排成的不同造型。

师:孩子们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小圆点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欣赏小圆点排成的线条造型。

总结:看,小圆点们真的变成了你们说的弧线、斜线、波浪线。其实小圆点还会变化呢!

2.欣赏小圆点排成的形状造型。

现在小圆点又要变了,变出了好看的形状,一起看。(出示课件)

(幼儿通过欣赏知道圆点可以变出线条,变出各种形状)

二、欣赏由圆点装饰的图案,感受圆点组合画的美

(一)出示老师设计的花裙子印章画(欣赏作品),PPT课件

1.师:今天不光小圆点来了,还有许多的大圆点也来了,他们组合在一起,给一件东西进行了装饰,让它变得很漂亮了呢!

师:看,他们是怎样排的?(外面的是大圆点,里面的是小圆点)

组成了什么图案?(三角形)

总结:大圆点排在外面,小圆点排在里面,组成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图案。

我们接着看大圆点小圆点组合起来又将变出什么?(花)

2.师:这回圆点又是怎样排列的?(大圆点做花心,小圆点排列成花瓣)

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小圆点可以组成很多好看的图案。

(二)整体欣赏花裙子的图案

1.师:大小圆点组合了这么好看的图案,是给谁装饰的呢?(揭晓答案)

总结:原来是裙子上的花纹呀。大大小小的圆点把裙子装扮得多么美丽。

2.师:大小圆点除了组成好看的花纹,他们还在裙子的哪里出现了呢?

总结:“原来啊,大小圆点还装饰了衣领、袖口、裙边。”

(老师范样)

3.师:圆点真神奇。如果请你来设计裙子,你会在上面用大小圆点变出什么图案?

(激发幼儿想象力,让其大胆回答)

三、尝试创作花裙子印章画

1.介绍材料。

师: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条裙子,可是今天的装饰方法有点不一样。我们要用印章的方法,请这些材料工具和白颜料来帮忙画小圆点。待会你们先仔细想想,这些铅笔、瓶盖怎么变成大小圆点?再请你选择一个圆点沾上白颜料,印在裙子上,用大小不同的圆点组成一个好看的图案。(老师可简单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醒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圆点在裙边,袖口进行装饰。

四、展示和欣赏作品

把幼儿作品贴出来,进行展示。说说你喜欢哪条裙子,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准备更多的各色颜料和不同颜色的裙子,让幼儿自主玩一玩,用不同的颜色拓印,装饰出更多好看的裙子。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活动内容,又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印章画活动。活动一开始,课件上的小圆点就吸引了孩子,孩子们以前学到的美术知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在引导幼儿观察裙子上的花纹时,我先出示裙子上的局部图案让他们欣赏,再让孩子们猜猜这图案花纹是装饰在什么上面的?在亮出整件裙子的一刹那,孩子们惊喜万分,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大小不同的圆点组合来装饰裙子有了明确的了解。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有灵感,教师提供的材料也很丰富,幼儿选择和设计创作空间很大,因此作品各不相同。当我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孩子们都不禁地鼓起掌来。

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充分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整个活动气氛轻松,活动内容层层递进,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乐在其中。

附:幼儿作品

中班艺术活动方案 篇9

1、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出动物走路的姿态。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课件、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的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实录

一、听歌曲“走路”拍手入室

师:宝宝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拍着小手去找个你喜欢的座位坐下吧。

二、教师引趣:

师:宝宝们!刚才你听到的这首歌曲里面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到了我们班级。

三、利用课件,幼儿看看、说说、学一学,理解歌曲内容。

1、看!谁最先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来的?(蹦蹦跳跳)请个别幼儿示范后大家一起模仿并完整的学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跳。

2、瞧!谁跟在小兔子后面来了?(小鸭子)它是怎么走来的呢?(一摇一摇)(摇摇摆摆)

师:原来小鸭子走路是摇摇摆摆的,让我们来学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吧,(幼儿模仿小鸭走路的样子),教师边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边教唱:小鸭走路摇呀摇呀,幼儿学唱并模仿小鸭子的走路。

3、小乌龟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就从家里出发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呢?

幼:它找不到我们班。

幼:它累了在休息。

幼:因为它走路很慢??

师:对了因为它走路特别慢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那小宝宝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吧(幼儿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因为小乌龟走路特别慢,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好听词来说:慢吞吞(幼儿学说两遍)。快看小乌龟终于来了,让我们快给它加加油吧!原来小乌龟走路真的是慢吞吞的啊,教师边模仿边教唱“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幼儿边唱边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

4、咦!小花猫什么时候来的,我们怎么没听见他走路的声音呢?

幼:因为它走路没有声音。

幼: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师:那它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

幼:因为它怕老鼠听到后逃跑。

幼:因为它脚上有肉垫。

请个别幼儿学着小花猫的样子到老师这里来,再请全班小朋友静悄悄到老师这里来蹲下。

师:听,现在我们的班级里一点声音都没有,那我们就可以说班级里静悄悄的。(幼儿模仿小猫走路静悄悄)

小结:小朋友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像小花猫一样静悄悄的,不能打扰别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利用动物图片帮幼儿巩固歌词。

师:瞧!小动物们听到小朋友们唱的这么好听都从小电影里走了出来,快让我们欢迎它们吧!那现在就让我们完整的把这首歌唱给小动物们听。

五、幼儿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它的名字叫《走路》,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幼儿表演唱歌曲。

3、幼儿给老师们表演

4、观看视频集体演唱歌曲

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吧!

活动的开始部分能以欣赏为主,让幼儿边听歌曲边入室,前期铺垫做的非常好。整个活动教师能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演唱歌曲,目标落实的到位,最后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再次结合伴奏带演唱歌曲,起到了首尾呼应的目标,幼儿接受效果很好。

中班区域活动方案 篇10

活动经验

了解鳄鱼的口腔结构和功能,制作鳄鱼响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鳄鱼的牙齿并装饰鳄鱼。

活动材料

废旧纸板(长方形)、一次性饭盒、瓶盖、双面胶、纸黏土、吸管、彩色小纸条、胶枪、毛根等。

指导建议

1.请幼儿观察鳄鱼的口腔,了解鳄鱼牙齿锋利却不能撕咬嚼碎食物,只能靠上下颌夹住、吞咽食物。

2.请幼儿观察并试玩鳄鱼响板,观察鳄鱼响板制作步骤图,与同伴讨论制作方法。

3.制作鳄鱼响板:

●将废旧纸板对边折,作为鳄鱼大嘴巴的上下颌。

●在对折的纸板内部用海绵胶或胶枪贴上瓶盖。注意:瓶盖必须对称。

●在绿色纸上画出鳄鱼头像,剪下后贴在纸板外侧,做成鳄鱼的头部,并进行装饰。

●请幼儿创造性地用纸黏土、吸管、瓜子壳等各种材料进行揉、捏、剪的形式做成鳄鱼尖尖/扁扁的牙齿。

4.欣赏同伴作品,并商讨改进方法。

二、剪影―小动物爱睡觉

活动经验

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姿势,尝试画在黑色卡纸上,沿轮廓剪下后制作动物睡觉的剪影。

活动材料

黑卡纸若干、剪刀、笔、图书等。

指导建议

1.观察小动物睡觉的图片,讲一讲小动物独特的睡觉方式。

2.请幼儿用笔在黑卡纸上画出小动物睡姿的轮廓,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不同的动物形象。

3.用剪刀将其轮廓剪下,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4.引导幼儿相互猜一猜是哪个动物睡觉的影子。

三、纸箱动物

活动经验

利用纸箱拼摆、粘贴、图画动物造型,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纸箱、排笔、丙烯、毛根、蛋托、剪刀、卡纸、毛线、胶带、胶水等

活动过程

1.鼓励幼儿选择合适大小的废旧纸箱拼摆自己喜爱的动物,自选材料进行固定。

2.指导幼儿抓准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涂色。

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运用毛根、蛋托、卡纸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以突显动物的明显特征。

4.鼓励幼儿能将自己的作品大胆讲述给同伴听。

科学发现区神奇的蘑菇

学习照料蘑菇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

活动经验

活动材料

不同品种的蘑菇种植桶(榆黄菇、平菇、猴头菇等)、小喷壶、自制观察记录本、彩笔等。

指导建议

1.幼儿自由选择蘑菇种植包,在家长的辅助下,通过查阅图书、网络等形式了解蘑菇生长的环境和照料方法。

2.分享交流“照顾植物的方法”,如晒太阳、定期换水等。

3.鼓励幼儿定期给蘑菇喷水,观察并及时简单地记录蘑菇的变化。

益智游戏区一、动物的尾巴

活动经验

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并能一一对应。

活动材料

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彩色纸条/布条制作的各种动物尾巴等

指导建议

1.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和用途。

2.教师引导幼儿玩“找尾巴”的游戏。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帮助丢失尾巴的小动物找到属于它的尾巴,要闯过一些难关才行。

3.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可以根据幼儿的熟练程度增加更多种类的动物尾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二、动物转转乐

活动经验

知道每个动物的居住环境及栖息地,并能正确配对。

活动准备

自制转盘、DOBBLE KIDS玩具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将卡片上的动物与转盘上的家和食物相对应,提高观察能力。

2.幼儿可两人一起结伴游戏,一个小朋友指定动物让另一个小朋友找它的家和食物。

3.能力强的幼儿可一边寻找配对,一边讲述“这是XX动物,它住在XX,它喜欢吃XX”。

拼插建构区

动物园

能用垒高的方式搭建出动物园,并用形状各异的积木对称装饰。

活动经验

活动材料

木质积木,美工区中师幼共同制作、装饰的纸箱城堡积木、小树、海浪道具等。

指导建议

1.请幼儿观察动物园照片,引发幼儿搭建兴趣。

2.幼儿运用垒高的方式搭出不同动物的洞穴或房子,提醒幼儿注意平衡。

3.幼儿尝试用其它形状的木质积木在房子上进行对称装饰。

4.可请其他幼儿从动物园的外形、装饰等方面进行评价。

音乐表现区

小动物怎样过冬

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分配角色,与平行班幼儿一起快乐表现音乐故事。

活动经验

活动材料

表演所需的音乐、各种动物头饰若干、服饰、音乐故事等。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表演小动物过冬的不同姿态。

2.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分配角色,能根据音乐节奏和歌曲的内容与同伴一起表现小动物过冬的不同姿态。

3.教师启发幼儿大胆创编歌词内容进行表演唱。

语言阅读区

鳄鱼爱上长颈鹿

活动经验

与同伴进行自主交换阅读,并能较连贯地讲述画面内容,尝试将有趣的、喜爱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材料

图画书《鳄鱼爱上长颈鹿》、《搬过来搬过去》、《天生一对》、《小蜗牛找房子》等,画笔,纸。

指导建议

1.请幼儿在自主交换阅读中,找找这基本图画书中有趣或比较奇怪的地方,同伴之间交流分享。

2.教师可随机指导,适时渗透阅读方法。例如,关注页码(记住是第几页),关注方法(看书不仅要看这一页,还要把前页后页连起来看;有时候画家会把一件事情画在左右两个页面上,需要两页同时看)等。

3.指导幼儿用符号、图画记录书中有趣的、自己喜爱的内容,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呈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角色扮演区

森林小医院

活动经验

引导幼儿说出常见的感冒症状,并能向他人宣传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

活动材料

1.提供图文并茂的预防感冒的宣传画,张贴在“医院”。

2.医生、动物服装,药盒若干,“医疗器械”若干。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说出常见的感冒症状,并能向他人宣传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

2.启发“病人”向“医生”描述自己身体的不适症状;引导“医生”照顾好“病人”,对照“病人”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治,并提醒“病人”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鼓励“医生”主动到角色区等其他区域。

3.建议教师可提前鼓励“医生”了解常见的感冒症状,并能向他人宣传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根据需要制作预防感冒的宣传材料,并将其张贴在医院门口。

户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小乌龟历险记

教材分析

小班时,幼儿就有爬的经验,手膝着地爬的技能及动作掌握较好,但手脚屈膝爬的协调性存在不足。原教材中《小乌龟历险记》将这节体育活动的重难点放在同手同脚向前爬、向侧面爬,难度颇大。针对中班上学期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我们进行了调整,将动作要领难度降低。

本活动通过创设“动物模仿秀”、“小乌龟闯关”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情境,由“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延伸到“同手同脚向侧面爬”,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掌握“爬”的动作要领。“同手同脚爬”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解决此难点,我们将其前置,以帮助幼儿迅速、准确地掌握其动作要领,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在锻炼爬行技能的同时体验爬行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手脚着地屈膝向前、向侧爬的动作要领。

2.在游戏中能身体灵活、协调地屈膝爬。

3.体验玩爬行游戏的快乐,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场地布置、音乐、即时贴、勋章等知识准备:认识、了解绳索桥

活动建议

1.创设“动物模仿秀”的情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创设情景,听老师口令,随音乐模仿各种动物行走的动作进行热身,充分活动手臂、腿部、腰腹部等部位。

2.扮演角色,探索手脚着地屈膝向前、向侧爬行的技能。 (1)借助“模仿乌龟爬”的情景,练习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

提问:小乌龟怎样爬?一起学一学。

(2)引入“绳索桥”的话题,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如果两条绳索都用上,小乌龟怎样通过绳索桥?

(3)探索过绳索桥的方法,练习同手同脚向侧爬。

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交流经验,梳理出同手同脚向侧爬通过绳索桥的方法,幼儿集体练习。

3.开展“小乌龟闯关”游戏,巩固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同手同脚向侧爬的技能。

创设“小乌龟闯关”的情境,引导幼儿手脚着地屈膝爬过草地、山洞、“绳索桥”,顺利闯关,取得勇士勋章。巩固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同手同脚向侧爬的技能。

4.结束。

欢庆胜利,创设洗澡情境,洗掉灰尘和疲劳放松胳膊、腰、腿等部位。

体育游戏啄木鸟医生

活动经验

练习双脚原地向上纵跳,发展跳跃能力。

活动准备

长绳一根,生虫的苹果图片若干;教师提前布置好场地。

指导建议

1.教师介绍游戏场地,引导幼儿想一想:怎样把高高的“苹果树”上的“虫子”捉下来?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原地纵跳的动作。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小结动作要领:啄木鸟扇扇翅膀用力蹬地向高跳,手臂自然舒展,努力向上够。

3.幼儿自由练习后,玩游戏“提虫比赛”。

上一篇:建筑施工消防约谈下一篇:我为你骄傲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