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问题(精选8篇)
论文 关键词:新 农村 ;基础 教育 落后;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城乡和谐 发展 的建设,是促进农村 经济、政治、文化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这种和谐新农村的实现,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新农村的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 中国 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不匹配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建议推广“基金式教育”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来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制约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 现代 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和安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 意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相信“十一五”期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将陆续掀起一场又一场的,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而这种建设的成功,需要知识分子的支持,而且教育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一、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农村普通中、小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体。至于在成年人中进行的扫盲教育和农民业余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则是在没有完成基础教育人群中进行的一种补偿性的基础教育。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含义
农村的幼儿教育,从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意义上讲,也可以并入基础教育的范围,但它实际上只是教育和保育的结合、以保育为主的学前教育。
农村小学教育是对学龄儿童实施的初等教育,是给儿童身心发展以全面影响的基础教育。在我国现阶段,它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的重任。农村普通中学是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这一级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教育,即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国家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和为到更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打好中等普通教育(又分初中和高中)的基础,也为其中一部分人进一步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农村扫盲教育是对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人进行识字教育,使其具备初步的读、写、算的能力,以便为运用文字思想交流或进行必要的活动提供基本前提条件。
农村业余初等教育,是试图对扫盲后的学员和没有上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或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程度者进行的业余文化教育,主要是相对于高级小学阶段的初等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逐级升学和接受高、中级专业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受教育者接受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或技术培训,以至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的素质基础。搞好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终身的成长和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基础教育也为受教育者的发展奠定全面的素质教育基础;而且普及初等教育对新农村的建设与快速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国外经验证明,普及初等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国民收入。(2)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助于把 科学 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3)初等教育的投资较小而收益较大。具体而言,就是讲农业是一种产业名称,指的是农、林、牧、渔等生产事业。初等教育的普及,使一些基本的农业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直接带动农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现状及原因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城市,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就业现象,流向农村的人才寥寥无几,更别说那些偏远的山区;而同时,在一些大城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使一些人在竞争中不得不放弃专业,甚至待业,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与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却无从寻觅的现状矛盾。这种尴尬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大城市经济繁荣、待遇优越的强大吸引,更是因为在农村这么庞大的人口群体里,能称得上“人才”的人少之又少。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人才缺乏的原因
1、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农村教育中占据战略的物质基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必要的教育投入无法保障。这也是我国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
第二,多数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工资拖欠,而且拖欠的数额比较大,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难保障,素质也有待提高。
第三,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时,一些地区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且相当突出。只所以会这样,根源在我国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如高考制度在地域上存在录取分数差异。
第四,农村人招不来金凤凰,自己也不会家养金凤凰,当然会尴尬。
2、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第一,贫苦地区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2004年全国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0.59%;初中的辍学率平均为2,49%。由于中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目前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几乎为0。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县的小学辍学率不低于2%。初中辍学率,估计不低于7%。
第二,经济落后也造成了当地财力不足,有的贫困乡村,甚至无法提供起码的办学条件。如:比较贫困的西部8个省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1990年未入学小学学龄儿童114.4万,占全国未入学儿童200.5万的57.1%,其中81.7%是女童。
第三,教育质量不高,不同程度地脱离当地实际,办学缺乏吸引力。
三、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相当比例,在当前我国国情条件下,农村的安定、发展和繁荣,一定程度上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总体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会影响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另外,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总之,推动和促进教育的发展,也是任何政府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 农村 教育 重视度的日益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采取了一些很有力度的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并部分解决了这些矛盾。
从1987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 科学 规划会议上,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畏研究员牵头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课题,到1989年5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过实验区为实施“燎原计划”提供经验和示范,又通过实施“燎原计划”推动全国的农村教育改革,再到1994年9月24日,国家教委颁发《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另外,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在2002年5月27日印发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指示,根据教育 法律 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 中国 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政策、教育部政令以及其他一些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的出台,都不同程度的缓解着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但还不能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笔者建议可以实施推广“基金教育”或者“福利式教育”。
所谓“基金教育”或者“福利式教育”:即在保持我国农村现有教育模式中,已有的有利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类似基金的方式,给予积极供给自己孩子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家长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具体奖励(可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情况的现实需要,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奖励制度),鼓励家长供给孩子按时上学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建立一种农村人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良性循环的教育模式。
当然,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推广。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更详细切合农村实际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给予农村财力、物力等物质方面的直接帮助,尤其是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帮助。同时,相关立法部门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提供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也很必要。
其次,就这项具体工作而言,除了政府进行相关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帮助,像农村村民委员会这些基层的组织,也要积极地加入这场基础教育的全民运动中来。相关具体建议
第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去宣传并倡导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供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加高级的教育,并鼓励身边的人去支持自己的念书、获取更高的学历。
第二,充分利用村里已有的设施和条件。办黑板报、每天定时定点定量播放广播等,集中、重点宣传接受教育的好处及国家和政府对教育扶持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可以采取走家串户等方式,开导农民,让广大农民明白“让孩子中途辍学,外出打工赚钱”这一只跟眼前利益想法的害处所在,并让他们理解支持孩子学习更多知识的好处。
第三,在宣传起到一定作用的时候,在村里同步开展小规模的教育讨论等活动,巩固宣传效果。可以责任田的划分小组为讨论单位,也可以村民的居住地为依据实行划片讨论。这样,让“接受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大好事”由理念变成实践,由想法成为行动。
第四,像县政府这样一些与农村空间范围上离得最近机的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这项工作在农村实际开展的最新动态,对他们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这项教育模式的推广,可以采用“试点——区域——全国”这种循序渐进的传播模式,类似我国 经济 特区的建设,此外,也可采取其他一些因地制宜的措施等。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及时把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关爱传递到广大农民手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基础教育,让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服务。通过这些工作的稳步开展,可从根源上控制并减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的辍学率,有效保证绝大部分适龄儿童按时接受并完成基础教育,让“先富脑袋,再富口袋”,还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至理名言,在农村发展中产生同样的燎原之势。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新的量和质的飞跃,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砖添瓦。
辽宁省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在全省范围内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 免除所有的学费。免除标准是按照《关于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来具体执行的, 即城镇小学、农村小学、城镇初中、农村初中分别为170元、140元、240元、200元。除大连市之外免除学杂费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免除额的60%由省政府承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在免除学费的同时给予寄宿费用的补助, 对教科书资金投入是按照《关于对全省困难家庭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通知》执行的。在学校寄宿的学生, 政府每年至少补助300元。同时, 辽宁省还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修缮和改造的长效机制。2013年下半年, 辽宁省财政厅又积极筹措资金,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将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200元, 即:小学年生均810元, 初中年生均1010元。其中:每生增加140元, 主要用于满足学校取暖支出;每生增加60元, 主要用于满足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等学校内涵建设方面的支出。
二、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近几年, 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投入总量依然不足, 总体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小的问题, 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道路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此外, 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对称, 呈现较大差距。2010年,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性支出分别是5453.08元和6584.76元, 而高等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性支出是7597.51元。辽宁省农村小学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基建支出超过0.52亿元, 农村初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基建支出约为1.597亿元, 而普通本科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基建支出约为56.62亿元。
2.公用经费标准的制定方法不合理, 标准偏低。想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持续正常运转, 公用经费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辽宁省的公用经费标准有制定方法不合理和经费标准太低的问题。标准制定方法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在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标准。而辽宁省政府制定公用经费标准沿用时间较长, 变动的周期同样太长, 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而标准偏低体现在农村小学生的补助和城镇小学生的差距还在加大, 从以前的1∶1.12变成现在的1∶1.53。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标准偏低, 城乡经费投入不均衡会影响义务教育的稳定发展和供给质量。
3.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偏低。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计算得知, 小学教职工扣除相关费用后年平均工资为17000元左右, 而辽宁省人均年实际收入比该水平低6000元左右, 每月实际收入仅为850元左右;初中教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支出扣除相关费用后为19000元左右, 而辽宁省初中年人均实际收入比该水平低7000元左右, 每月实际收入在1000元左右。由此可知辽宁省教师实际收入并不能达到要求。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保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致使农村地区原有的优秀教师外流, 严重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4.中小学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目前, 辽宁省虽然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修缮和改造的长效机制。但是, 目前中小学危房改造的资金是以中央与地方安排的专项资金为主要来源, 公用经费紧张, 导致大部分学校普遍没有合理安排日常修缮和改造措施, 对严重的危房修缮以上级投入为主, 这使得危房的改造和修缮没有目标性。
三、完善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对策
1.加强公共财政投入。首先, 应该让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其次, 根据公共财政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仍要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支出放在首要位置, 对于新增教育经费的那一部分, 应该用于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的设施,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辽宁省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 每年由省级财政拨款, 各地区财政按照实际情况不同比例进行配套。省政府承担改革资金的主体部分, 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帮助, 对省以教育保障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多方面进行资金的筹集, 对新筹集的经费进行重新安排, 确保筹集到的经费都落到实处。
2.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在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标准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对教育的要求;三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辽宁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相适应,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不断加大。同时, 还应该根据物价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来具体确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确保建立一个与辽宁实际情况相适宜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以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来制定这个相关标准。根据各支出项目的属性、学校规模等情况, 在制订和测算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时参考相关文件和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以及相关物价上涨因素。根据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参考标准, 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购置费和其他。按照目前的情况, 辽宁省农村小学生公用经费标准至少要提高到年生均1000元以上, 初中生要提高到年生均1500元以上。
3.完善教职工的工资保障机制。应该由省级财政或中央财政等高级别的行政单位负担, 这样才有利于保障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不仅能够保证工资的正常及时发放, 而且也有利于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比较公平的社会福利政策, 有利于保障农村师资力量和有效避免农村教职工人才的流失。
辽宁省应根据严格的标准来计算教师的应得收入, 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在住房公积金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费等方面应依据国家规定, 学校缴纳总额的33%。另外, 每人每月应该有167元补助。辽宁省应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和其他待遇。另外, 辽宁省应当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所遇到的工资问题, 及早制定农村代课教师的聘用标准、考核办法和辞退制度。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新农村;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98—02
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以喀斯特生态环境为主的脆弱生态区,全省95%的县市有喀斯特分布,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8.3%。喀斯特地区石多土少,成土速度慢,植物生长缓慢,环境一旦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我恢复能力差。贵州大部分农村处于岩溶山区,具有生态脆弱与贫困分布高度重合的特点。在这些地区往往形成了人口一环境—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的格局,水土流失导致农村耕地丧失、频繁引发洼地内涝,危及当地群众的生存条件。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确定水土资源的价值观念,推进水土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促进贵州农村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贵州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的重要内容。
2有利于保护贵州农村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资源价值理论,资源、环境使有价值的,利用环境资源和环境就要给与相应的补偿。贵州地处两江(长江、珠江)的上游地段,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长久以来,贵州作为中国的资源与能源的战略基地,长期向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并且还要为保护江河水源限制工业项目,严重制约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贫困现象较为严重,他们迫切希望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强烈呼吁对所做的牺牲给予适当补偿。
3有利于解决农村水土保持投入不足的现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标志。其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农业资源,取决于水土资源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可以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资源,调节地表径流和区域环境,减少各种自然灾害,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民办民有,国家适当补助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投入的90%是依靠农民投劳投工完成。国家通过政策,奖励或补贴等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但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中央从消除城乡壁垒,统筹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取消“两工”,改为“一事一议”,使劳动力这一基本生产要素能够依市场规律自主流动,公平竞争,消除了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农民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有了比较权和选择权。
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1为贵州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综合肥力,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林果牧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如,贵州毕节地区从1998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共治理了33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从1988年的16 830平方公里下降到15 814平方公里,土壤水分条件大为改观,土壤肥力有所提高。
2有力地促进了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增加了治理区农村经济收入,促进了区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校级社科专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域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如贵州毕节地区从1998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农民人均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提高到2005年的1 876元,财政收入则从3.02亿元增加到34.8亿元。
三、当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支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提出较早。1991年《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规定“损害水土保持设施的应当给与补偿”。国务院1993年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已经发挥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要按照库区流域防治任务的需要,每年从收取的水费、电费中提取部分资金,由水库、电站掌握本库区及其上游的水土保持,由所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检查验收。”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归还化纲要》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机制。”《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造成水土流失、因技术原因无力治理的,或者造成水土保持设施、资源损失的,必须缴纳水土流失治理费。”可见,现在关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规定,集中在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中,效力等级较低,没有上升为法律的形式,这影响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融资渠道单一,难以保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持续进行。实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目前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1)财政支付、拨款。如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对自然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2)收费、罚款。如《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与个人在建设和生产活动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必须缴纳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包括水土流失治理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水土流失生态补偿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资金投入和相关的收费,资金来源有限,影响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融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贵州长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需要,况且,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但财力有限,要依靠政府的大量
投入是不现实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资金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今后在继续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投入的同时,应考虑如何采取各项财政措施,鼓励多种投资,拓宽水保资金筹措渠道。
3补偿方式简单,难以解决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底层问题。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动力,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有赖于精心组织的水保建设项目,治理和恢复水土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新的再生能源,发展新的产业,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等。后者才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面临的底层问题。当前贵州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方式基本上是资金补偿,即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与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相应的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经济发展、扶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少。如果不致力于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减轻环境压力,所有的水土保持建设工程都难以真正奏效,这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
四、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快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贵州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反映水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制度确定下来,有效指导政府依法进行生产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同时可以促使公众参与到水土保持的工作中来。通过立法,确定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补偿关系的主体,补偿的标准确定,补偿的方式,建立环境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完善地方政府带动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法律责任体系,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和强力支持。
2健全融资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参与的融资体制。如为了拓宽资金的来源,可考虑实行水土保持押金制度,要求企业开发建设前先缴一笔水保押金,让企业自觉进行水保工作,如未按批复的水保方案实施水保措施,即将押金扣押,用于资助第三方进行水保工作。此外,还可考虑发行国债吸引民间资金,鼓励个人参与到水土保持中来,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资金和各种捐赠,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融资市场化的途径。
3完善补偿的方式。除了现有的资金补偿外,可以考虑技术补偿、政策补偿、实物补偿等方式。技术补偿是指以扶持技术的形式对水土保持的综合防治予以支持;政策补偿指省政府可对省内税提留时严重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实物补偿则主要是对农户在实施水土保持或生态环境政策(如退耕还林)后造成的损失进行物质上的补偿,如粮食补贴、化肥、除草剂以及机械设备等物质补偿。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女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失辍学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内在因素以及女童自身心理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提高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素质,优化女童教育的家庭环境;社会广泛参与,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加学校对女童的吸引力;增强女童主体意识,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女童教育失辍学
早在50多年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尖锐地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多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女子教育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时至今日,虽然女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仍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地区。我国目前有8507万文盲,其中,90%分布在农村,七成是女性。调查情况也表明:女童入学率明显低于男童,妇女受教育程度低于男子,文盲、半文盲妇女的比例也远大于男子。在校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是呈金字塔形的,越到高年级女生越少。因此,女童教育问题依然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所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探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对于缩小农村教育性别差异,充分挖掘女性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女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女童失辍学的原因
目前,农村女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失辍学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这是造成农村女童失辍学的主要原因。生活贫困,一方面使农民家庭无力支付子女上学费用,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得生活资料,不得不把子女作为维持生计的助手,在这种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助手”,更容易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力。
(2)家长文化素质低。实践证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女童接受教育有重要影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女童入学率高;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女童入学率低、流失率高。
(3)家庭子女多,是引发女童教育问题的潜在原因。农村群众普遍认为,户大、人多,家庭兴旺。另外受封建思想影响,不少家庭为了得到一个以上的男孩,普遍采取一而再、再而三的生育对策。一般而言,家庭规模越大,子女越多,子女受教育的条件就越差。
2.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一方面,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不少家长认为女童长大出嫁后成为“别人家的人了”,让她们接受的教育越高,自家的经济损失就越大,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2)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地方经济水平与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经济水平越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越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低,女性受教育的层次低,文盲率高。
(3)教育的私人成本上升。教育的私人成本指学生为接受教育所需承担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学生为接受教育所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学杂费、书本费、文具费等,同时也包括一些不合理收费,如资料费、补习费、服装费等。间接成本是指因受教育而损失的费用,即通过劳务活动损失的收入,如生产劳动、外出务工等所获费用。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加上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严重挫伤了家长以及女童的教育积极性。另外,因受教育给家庭及个人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也促使女童辍学流失。
3.教育内在因素
(1)脱离农村实际的应试教育。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尚未完全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课程设置无视城乡、地域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不能为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结果造成了许多升学无望而最终回家务农的女童“做饭不如嫂子,种地不如老子”,由此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2)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他们对外界信息、动态等极少关注和了解,思想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形势要求;部分教师素质低,教学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动辄打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孩子自尊心,加重了女童学习的心理负担;所有这些都给女童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产生了厌学情绪,更容易失学。
(3)学业负担过重。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长时间的超负荷的学业压力,再加上家务劳动的负担,必然导致女童厌学,进而辍学。
4.女童自身心理因素
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落后的观念习俗,使男性的中心地位从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凸现出来,同时也培育了女性自卑、自弱、依附等不良心理,弱化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缺乏应有的主见和自信。这些不良心理不仅是农村妇女心灵的腐蚀剂和束缚女性发展的精神枷锁,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并麻痹着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女童,并成为她们上学的严重心理障碍。她们主体意识不强,更容易放弃上学的权利和机会;严重的自卑心理,又使她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竞争的勇气,最终导致自我期望值低下和自我肯定意识弱化。因此,她们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就容易灰心,甚至放弃。
二、解决农村女童严重失辍学问题的对策
大力发展女童教育,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女童严重失辍学问题,不仅是妇女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能力、实现男女平等和自身彻底解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1.提高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素质,优化女童教育的家庭环境
有关统计和研究资料指出,双亲之中,母亲对女童的影响更为关键。具体表现在:母亲与子女相处、交流时间比父亲更早、更多、更直接,因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刻持久,母亲的素质也就会更深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孩。同时,女性受教育水平与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呈负增长,与收入和寿命呈正相关。因而,提高女性教育水平,就意味着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就意味着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延长人的寿命,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就意味着提高个人的生产能力和家庭的收入乃至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进而从根本上形成女童教育的良性循环。
2.社会广泛参与,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
(1)依法治教,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女童教育的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女童教育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女童入学情况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列为教育和政府工作的硬目标。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如升学、就业政策向女性适当倾斜,给予女童适当教育补助和减免费用等鼓励以支持女童入学。
(2)改变社会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多媒介、多途径、多形式宣传女性作为生产者、创造者、管理者、教育者、健康代理人及决策者等角色,特别注意有计划、系统地宣传女性典范,增强女性“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意识,改变“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提高妇女地位。同时,学校要注意从性别教育入手,把适当的、正确的性别观念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中,帮助两性,特别是女性客观认识、评价自己,彻底改变传统观念,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3)发展生产与经济扶持相结合。经济落后是导致农村女童教育落后的重要客观因素。因此,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显得十分关键。另外,政府对那些目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达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贫困地区,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女童教育采取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尤其是经济上的扶持。在政府方面,除了实行免费入学以外,还应抽出一些资金作为女童的生活补助、奖学金、助学金等。同时,还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外资企业等资助农村女童教育,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女童教育的良好氛围,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
3.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加学校对女童的吸引力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思想。首先,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仅以考试成绩为尺度来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状况,关注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还要从学生家长和社会环境的更大范围取得共识,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校本研修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意识,针对女童特点因材施教,增加学校对女童的吸引力,使女童愿学、乐学。
4.增强女童主体意识,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
(1)启发性别觉悟,增强主体意识,提高自我期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适当的、正确的性别教育渗透到各学龄阶段,帮助女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正确、全面的性别认同;注重培养女生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以及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品质;在各种活动中,教师应给女生更多的关注和信任,让她们有更多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不断增强她们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提高自我期望值。
(2)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教师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教育女生辩证地看待两性的客观差异,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自己的现有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以扬长避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自信心;帮助她们克服自卑、自疑、自弱甚至自弃等不良心理,培养她们广泛的兴趣,鼓励她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强化她们的进取意识。
(3)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应善于引导女童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从挫折中寻求战胜困难的有效策略,帮助女童确立大度乐观、变通进取的处世态度,消除挫折的负面效应,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让女童经受磨练,让她们从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培养她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灰心、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顽强进取、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增强她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调节、适应能力。
总之,解决农村女童教育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立体化、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教育、妇联、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需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女童本人的共同努力,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童教育事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农村女性也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68.
(主标宋体 小二 加黑)
——以新乡特色为例(副标宋体三号)
作者:孙鹏飞
指导教师:田文强(宋体
四号)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450002)(正文
宋体
小四
二三四级标题加黑
单倍行距)
摘 要:统筹和加快城乡发展的重要形式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笔者社会实践中,通过新乡特色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节约宅基地、有效保护耕地,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也表露出建设过程存在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社会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乡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反映出: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量力而行做好科学规划,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尊重国家和农民利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乡特色;农民利益
在举国上下致力于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逐渐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迫切需要。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广泛开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我国这种农业大国扩大内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通过社会实践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国家战略目前正在全面普及,全国个别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河南省新乡市经过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渐走在了全国前列,逐渐形成了“新乡特色”。
调研得知:新乡市市委市政府牵头,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目前,已启动建设418个新型社区,占规划建设社区的近40%,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社区已基本建成。新乡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当地群众的普遍肯定。在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新乡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典范,前任市委书记吴天君作了关于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切入点的大会发言,是惟一一个专题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言者。今年风靡全国“十八谈印象河南”节目中,现任市委书记李庆贵又将新乡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推向全国的观众。笔者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经过在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新村和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八里营社区等几个新型农村社区实地调研,逐渐总结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发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得到相应对策,希望为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
据考察:自2006年起,新乡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通过合理规划,将部分行政村按“政府引导扶持,群众自愿选择,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组合成新型社区。如全国模范新型社区——祥和新村就是由当地的王连屯等3个自然行政村合并建设而成的。当时规划用地27公顷,规划农户662户,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户均用地.0.6亩。截止 2012年底,基本已全部建好。新社区内休闲广场、服务中心、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开工建设,目前,相当一部分项目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小区内房屋整齐漂亮,广场与绿地错落有致,物业管理规范,社区内商业也较为繁荣。社区内许多村民就近在附近的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和高效农业园区参加工作。据统计,当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占总从业人员的67.6%。
(一)旧村问题
通过走访和实际观察发现:新型社区建设前的行政村,大多村庄经济相当落后,农民多以种地、外出打工为主,交通闭塞,村民出行不便。存在着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 1.宅基地浪费现象严重。诸如超标准批复宅基地、一户多宅、建新留旧、宅基地长期圈而不建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据该镇土地部门统计和估算,每个行政村中平均约有2.5%的土地处于常年闲置状态。并且随着村民进城务工、外出求学并参加工作现象的增多,农村闲置宅基地呈增长的趋势。
2.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较差。新乡市农村在建设新社区之前的旧村庄中,普遍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匮乏,道路崎岖不平,房舍散乱无序,房前屋后垃圾成堆,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图1)据新村村民反映,老村状况远不如新型社区。
3.农民收入有限,致富门路窄,文化生活单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过去青壮年劳动力多以外出务工为主,收入来源单一,加上旧村文化设施缺乏,造成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优势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及有序的建设,新乡农村社区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问题。1.整合宅基地资源,节约集约了土地。按照传统居住方式.户均占地约 1亩(包括道路、公共设施等),新型农村社区户均占地约 O.62亩,每户节约土地约0.38亩。同时新村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民在建房中盲目攀比,无序拆 房、建房造成巨大浪费的现象。
2.配套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新村内水电齐全,道路通畅,绿化率高,体育文化等公共设施基本完善,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如图2)。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有助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3.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和谐。新村采取多村合一、资源共享的方式,打破了过去村与村相对隔绝的居住习惯。呈现出了“广入住、大融合、谋发展、图1 新乡地区旧村庄 促和谐”的人际和谐景象。部分新村村民在附近的产业集聚区上班,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提高了收入水平。
图2 新乡地区新农村社区
(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对新乡市这些新型社区普遍走访,结合全国各地的形式,调研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新村的规划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宽打宽用”现象。当地政府与村民并没有从根本上树立节约用地的观念,虽然与旧村相比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但新村的建设还具备节约土地的空间。
2.后续建设资金匮乏。虽然政府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解决了前期的水、电、路、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问题,但由于后续建设资金匮乏,向群众承诺配套的排水、通讯、燃气、暖气、高低压变电系统等基础设施远远不到位,影响了农民搬入新村的积极性。
3.农民就业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解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但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并没有与人口的集聚同步,农民的就业途径依然狭窄、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归纳以上方面,新乡市的众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取得“破茧化蝶”般的成效值得肯定与认可,其摸索出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与学习。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引起的。随着 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二、新乡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调研后明确发现: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来规划设计新型农村社区,突出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居住理念。
1.体现在新村选址方面。按照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便利的村庄集中、经济落后的村庄向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集中、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 庄集中的原则。确定新型社区的新址,并根据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确定 了新村建设规模。
2.体现在新村住宅方案设计方面。新型农村社区的住宅方案由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村委负责实施监督,村民自主选择户型,自主兴建,有独栋、双拼、联排等多种户型,供群众选择。此外,为了让少数贫困户也能住进新村。如新乡市祥和新村还规划设计有2栋 73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凡自愿丢弃老宅基地 的贫困户,均可免费人住。
3.体现在配套公共基础设施超前设计与建设方面。配套基础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力、有线电视、宽带通信、生态绿化、水泥道路、休闲广场、服务 中心、中心小学、标准卫生室、便民超市、文化大院等皆列入新村建设蓝图,部分已经建设完成。
(二)积极宣传,民主参与
实际观察发现:新乡市已基本建成的几个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以尊重农民的意愿为根本出发点,全面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1.县乡镇两级政府始终把引导农民、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发放宣传、张贴宣传条幅、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相关政策,召开一系列动员会进一步更新居住观念,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并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将政策灌输到农民的心中。
2.建立分包责任制。让每一个农民熟知相关优惠政策,将农民的问题与意见汇总并做出相关解答。组织村民代表到典型新型社区进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新型农村社区带来的好处,营造农民建设新村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农民到新村建房的决心和信心。政策引导、典型引领的建设模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形成了群众自愿推进建设的格局。
3.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方。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一起对工程建设和验收进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维护村民利益
通过翻阅新乡市相关文件得知:为激发农民群众到新型农村社区建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乡市相关部门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对放弃老宅基地到新村建房的农户,出台了九项优惠政策:
1.为新村建房户每户补助10吨水泥;
2.对因资金紧张建房困难户,政府负责为农户协调l—3万元3年期贴息贷款,由政府贴息;
3.凡到新村建房的农户,可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保留原有责任田,并有权分配集体收益;
4.政府负责缴纳农村医保个人应缴部分; 5.享受城市低保; 6.享受城市养老保险政策; 7.子女免费接受职业培训;
8.在镇区域内搞经营的个体户工商户免三年税收; 9.免费办理房产证。
以上惠民政策扎扎实实维护了村民当前的利益和解决它们未来社会保障的忧虑。一方面,新村农民在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便可获得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新 乡市城市户口、房产证等,困难群众可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农民入住新型社区仍拥有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节约的土地不改变集体所有性质,用于农村建设发展,可通过发展高效益的种养业,或通过参股、租赁、合作等方式发展二、三产业,或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与集约使用机制 据介绍,在资金筹集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般采取群众集资、村企联建、开发商 投资建设等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争取多项补助用于道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与新乡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农民量身定做“新农村民居建设贷款”,到2015年年末,将向新乡市提供 72亿元额度的授信意向,用于支持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46亿元为农民自建房贷款和农户小额贷款,解决农民自建房和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农民建房或者购买新型农村社区的住房,将可获得最长期限8年。最高额度10万元的贷款,并且可以选择分期还款。
新型社区积极利用新乡市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贷款项目。同时依据《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优惠政策的意见》,在土地、税费、金融、社区服务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参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鼓励村民通过集资或贷款等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格局。在资金整合方面。当地县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渠道不乱、主体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在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的监督下,建立了县级资金使用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捆绑集中使用,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建设,优先投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效益。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新乡特色对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一)科学规划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从村庄现状和农村经济实力出发,科学合理地进 行规划和布局。
1.要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村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突出“相对集中—方便管理”,“有利生产生活”的规划原则,坚持把建设农民新居与功能配套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努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美好的生存环境。
2.要量力而行。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尽管中央不断采取措施逐步增加“三农”投入。但短期内农村建设资金匮乏的局面不会根本改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只能立足在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如优先建设村民生活必须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合理确定社区推进时序,实行渐进式发展。
3.要注重突出农村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房屋有风格、村落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农村若是失去其特色,往往出现“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甚至“农村不农村,城市不城市”的尴尬境地。
(二)尊重农民利益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式上是“农民拿宅基地换房”的交易,实质上是宅基地被政府征用的过程,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被重新配置 的过程。由于涉及到土地这一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农民自然强烈关注自身在这一进程中的利益得失,并力争相关的利益。若农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必将寸步难行。
因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尊重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其建设成果的标准。
1.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坚持以农民不放弃土地承包权为前提。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从农民的权益保护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角度来对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整治、优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防止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发生。
2.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使广大农民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把 自己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态度、情绪、想法和意见向政府表达出来,通过民主参与来实现和维护自身合理利益,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3.积极为农民谋福利。尊重农民利益不仅仅是不损害农民利益。而应该是让农民从中受益更多,使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这就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便民超市、农资农技、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养老托幼、家电维修、物资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农民真正体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三)资金筹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人。以河 南省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据测算。在首批将920个行政村合并为 329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平均每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需投入953万元(按每个社区6000人规模,人均1600元),329个新社区约需投入3l亿元。而按照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房标准。平均每户建房投资约需 12万一15万元。
1.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要切实加大 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
2.要统筹涉农资金。协调各涉农部门,以县为单位统筹所有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效益。
3.要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改变各大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广存慎贷”甚至是“只存不贷”的状况: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强化政策性银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功能。
4.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农 村社 区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财政预算资金贴息、担保、配套、补贴、税收抵免等有效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社会保障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保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往往伴随着农地的规模化流转,宅基地与农地是农民世代生活的保障,一旦失去而陷入商品世界的漩涡。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合理地提供稳定的就业与有效的社会保障,这些农民的生计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切实增加投入,推进由财政支撑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首先要从农民最为急需的医疗保障人手,加快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切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其次要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行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原则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第三要大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范围,以农村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为目标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正、公平与和谐。参考文献:
【1】李俊青;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2】程和民;刘朝霞;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浪费问题[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附:(主标宋体 小二 加黑)
(副标宋体三号)
(正文
宋体
小四
二三四级标题加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则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和老人协会等群众自助互助组织,普遍缺乏稳定的经费、活动场所和热心于这些工作的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运行不规范、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5、农民主体意识缺乏正确引导。一些农民在富裕以后,不再仅仅满足于关心村务政务,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利用更多的手段参与村务政务。而这种意识又常常受到金钱、宗族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地方的村级组织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和进步,对群众这种参政议政的需求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如何完善乡村治理没有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其中既有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有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体系
1、选准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一是配齐和建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以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原则和“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民主,严格程序,改进方法,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或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到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来,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二是选好选准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在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抓好民主选举环节,把握好选人标准,扩大候选人提名中的民主。
2、加强配套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青年、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按照“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的思路,加强群团组织的班子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为他们搭建作为的平台,教育引导和团结带领农村广大团员青年、妇女、民兵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二是加强“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强培养开发、强化管理、服务带动等措施,逐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中心,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总量的扩充和素质的提高,不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3、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完善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推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种农业技术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民营公司、科技示范户、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引领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加快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要把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中观管理—企业与农户微观经营”的农业行政管理新机制。三是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拓宽“公司+农户”这一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努力形成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和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新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建设服务型乡镇机关。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进一步整合乡镇内设机构,转变工作运行模式,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打造新型基层政府。二是改革和完善乡镇对村的管理体制。要强化乡镇对村的领导关系,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加大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要减少对村级自治组织的行政干预行为,将那些属于市场和社会范围的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自身解决,促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增强村民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党组织领导和参与村民自治的方式、程序。要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和完善村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质询会议制度和罢免村干部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党支部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保证村委会服从党支部的领导,使村“两委”的工作统一协调,建立起村民自治背景下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新体制。
2、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强化加快发展功能。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从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找准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思路。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二是强化服务引导功能。要借鉴“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农村社会服务三级联动网和“支部+协会”的做法,继续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双带双创”三项活动,改进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党小组)为骨干、党员中心户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党组织社会化服务水平。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三是强化维护稳定功能。要扎实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落实“阳光村务”,推进管理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开展平安农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即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要通过采取培养、培训、帮带、扶持等措施,把致富能力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实施“素质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采取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完善民主评议、开展党性分析等方法途径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确保“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一手抓阵地,一手抓基地,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学历教育齐头并进”的模式,加大农函大、农广校办班培训力度,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三是实施“载体工程”。要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奉献在岗位、创业在海西”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党员义务奉献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等做法,深化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
一、新农村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一)要求
随着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采和过度开发,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日显现,尤为明显的是农村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对水源地的保护更是缺少措施和办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新农村建设中对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是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率不足,严重影响以灌溉为中心的高效节水技术的推进和灌溉水的利用程度。其次是农村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应该与农村区域间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如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及区域等问题协调发展等。最后是要站到更高的高度把握水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区域间水资源的潜能,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显现,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必须要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以及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方向是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但伴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对农村地区水资源的不断开采,缺水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从这一方面来说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管理有利于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合理透明的水价体系,有效改变以往肆意浪费水资源同时降低用水成本。其次是通过管理的有效推进,合理引进高效节水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运行体制政事不分
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在水利的灌溉管理中还是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运行管理模式,以水利灌溉的主要分管单位负责制、以长期的行政推动来抓主要工作,而管理者主要的职能仅限于防洪、抗旱、水利项目建设等,严重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健康长效发展。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水利资源利用要完全实现市场化,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分配使用水资源,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有的行政管理办法显然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水资源的市场保值增值也得不到有效补偿。而水利管理单位涉及部门较多,包括城建、环卫、卫生等多个部门,形成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机构未实行管养分离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到水利管理的效益。
(二)政策体系及配套设施不到位
在农村灌溉的基本政策及相应的管理体系是管理活动的前期准备,但是目前各地的水利管理体系还是存在制度上的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灌溉经营管理模式没有赋予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水管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水费及财政微弱的补助,部分地区为了增加水费收入鼓励用户多用水,一些地区严重超出了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导致水资源过度消耗。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缺乏计划性,水管部门权利分散,受多头管理的影响,目前还没形成详细的、科学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有些地区出台一些计划还是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难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三)水利灌溉管理的配套资金不足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是水利灌溉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灌溉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而且随着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不断增加,所需要的资金更是越来越巨大,这当中就包括兴修水利、社会公益消耗、多种经营等。而现有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水费收入和政府拨款,水费占据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水费的收取率比较底,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拖欠现象,导致灌溉管理资金脱节,进而严重影响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单位长期处于负债运营状态,管理者工资待遇跟不上,最终影响的还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应对策略
(一)改革和完善管理运行制度
在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建立统一完善的灌溉管理体系是关键所在,因为企业是市场化过程中运行的主题,只有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组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化的运营和管理。农村的水利灌溉市场化改革,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将水利主管单位从现有的行政体系当中分离出来,以现有的人员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优化等措施,获得相应配套的人才需求,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适合市场化需求,根据区域内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灌溉服务业务、建立科学的、层次化的管理体系,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应该以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在满足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正确定位自己的市场经济需求,贯彻节水、便捷、增效的基础经营原则,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需求,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政事不分的情况而且能将水利的管理权利统一起来,改变多头管理的不利局面,增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效率。
(二)不断改进政策及实施建设中的不足
详细的灌溉推广政策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节水激励措施办法是提高灌溉效率的前提。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不断尝试时间阶梯水价,把灌溉水价分为基础价格和超额价格,适当提高了灌溉用水的价格,并按照该价格及农户的实际用水量,及时、足额地征收灌溉水费。同时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使用灌溉节水新技术的农户可以获得适当补贴以增强其使用灌溉节水新技术的信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根据地区的发展程度制定相应的计划,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确定水利灌溉建设工程项目的大小,强化可行性研究,核算成本,制定符合需求的施工方案,涉及到大型水利建设要有专门的工程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其科学性。
(三)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要多元化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灌溉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将政府性投资和企业公司投资及农民自己投资有效结合起来,成立水利会务组,赋予其市场经济地位,开展独立自主的经营模式,吸引农民参与到水利建设管理当中,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水利会务组组员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进而实现水利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加强水费征收工作,对拖欠、截留、挪用水费现象严厉查处,必要时由投资单位直接征收,形成上下一体管理办法。
四、总结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57-03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号角,并绘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农村的建设需要兼顾农民各个方面的利益,需要农民利益表达的顺畅。所谓利益表达,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曾这样描述“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这种提出政治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1]通俗地说,利益表达就是利益主体向各级公共权力机构或其人员提出利益诉求,希求得到维护和保证的过程。但是目前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单一﹑不畅,导致了农民的利益诉求无从上达,执政党政治决策与农民利益诉求相分离。
由于当代农民阶层所拥有的资源相对缺乏,在利益表达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强烈的意愿表达要求与有限的政治能力之间的矛盾;农民民意要求的公共性与表达的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农民民意表达制度的规范性与运作低效率之间的矛盾;农民民意要求的非理性、非合法性、非制度性与表达渠道不畅之间的矛盾[2]。有学者对我国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调查显示,贫困群体很少利用已有的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而一些被利用的渠道对这些群体而言也很少有实际效用。“上访闹事”被有些贫困群体视为最有效的诉求方式[3]。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没有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和谐社会也无法建立。为此,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利益表达制度,创新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一、加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为农民有效的利益表达提供物质基础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从属地位和弱势地位,农民利益常常受到剥夺和侵害,他们在社会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因而农民进行利益表达的物质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加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农民进行有效利益表达的物质和财富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很多民主理论研究也表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们富裕程度与公民的理性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以及公德意识是呈正相关的,而这些公民素养和公民文化的内化,正是农民进行有效利益表达的前提。
二、引入协商民主的治理模式,创新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
协商民主形式是创新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所谓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不同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它尤其强调对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在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4]。我国的农村政治建设中,民主恳谈会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是一种以农民参与和民主协商为核心的农村社区议事模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基层党委、政府或农村自治组织在公共事务做出决策前,先在干部和群众或群众代表中间,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公共事务了解不多、知识不多的人与具有处理相关问题经验和相关知识人之间,开展完全平等、自由、公开、坦诚、双向和深入的讨论,交流思想,分析利弊,论证观点,辨明事理,相互说服,形成一定共识后,再通过一定程序,由基层党组织、政府、基层人大或人民群众自己做出决定”[5]。民主恳谈会作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载体,优化了基层决策程序,提升了公共政策质量;满足了农民参与的要求,培植了农民对公共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减少了政策执行中的阻碍因素,提高了政策贯彻的效率;在公共论坛上交流思想,展开争论,培养了符合现代民主治理模式的公民精神,积累了规范、信任、互惠等社会资本;缓和了官民紧张关系,夯实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巩固了基层政权。
三、创新农民利益表达渠道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利益表达机制。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有政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信访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为人民广泛参与政治提供了基本的制度环境[6]。但实际上农民通过制度性的政治参与进行利益表达仍显不足。在基层,虽然中国农民可以通过村民自治参与村务的自我管理,但是村委会毕竟不是正式的政府,农民所参与的公共资源分配层次很低,对一些重大的公共资源仍无法参与分配,大的公共资源分配是通过各级政府实现的。在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中,一方面是农民有效政治参与不足,另一方面是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尤其是政府无法及时了解农民生存状态。政府对民意大体上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新闻报道、信访制度等来了解的。最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最能让农民与政府沟通、进行利益表达的途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的不足制约了农民利益表达。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四倍的原则来分配。现代民主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它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广度上,每个利益群体都应当在国家政治系统中有相应比例的代表,通过这些代表来反映该群体的利益。一个利益群体代表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在国家政治过程中,其利益诉求有可能被忽视进而利益受到损害。从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代表和最主要的参政、议政机构政协的委员构成情况来看,农民的比例是很低的。这样,农民也就缺少代言人来进行其利益的表达,其权利当然很容易受到侵犯。“从几十年的农业政策史及其经济后果来看,缺少一个反映农民利益的、平衡的政治结构,是许多损害农民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利益的政策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对于制度和政策,如果农民能够直接发出与他们的人口比例相称的声音,我们就无须等待一个检验政策的周期来承担政策错误的所有后果,而是直接将损害农民的政策排除在外。”[7]所以,要保护农民权益,实现宪法意义上的平等,我们就必须改革现有的选举制度。只要是中国适龄合法的公民,都应有平等的选举权,要增加代表中的农民份额。目前的代表、委员中农民成分太低,官员比例过高,影响了农民利益表达。此外,改革现有制度架构中的信访制度。一般来说,信访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重要渠道。信访部门在国家机构设置中并非实权部门,它们本身一般不直接处理相关事务,信访部门对一些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大都作些原则性的答复或批转到县、乡政府处理。现实政治生活中,由于国家治理任务过于繁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着推诿、拖延现象,处理时间过长,反馈不及时,或者并没认真去处理这些涉农事件,致使信访转了一个大圈后事情仍得不到切实解决。鉴此,必须改革信访制度,推行信访回复制度,使农民的每一次信访都有一个处理结果。
四、允许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并实现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在竞争和博弈中实现均衡
利益集团是西方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分化,利益集团的形成以及通过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利益诉求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断言,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运用博弈理论推导出的公正原则表明,公正实际上是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是通过博弈形成一种均衡。解决利益格局失衡的关键是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利失衡。而所谓的权利博弈和均衡,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本质上就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
西方发达国家中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但是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尤其是在有关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却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具有的高度组织性,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即人们日常所说的利益集团,以组织的力量与政府进行谈判。这些国家一般会建立工会、商业或工业服务组织等团体发挥利益表达的功能,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团性利益集团。如美国就建立了许多农业组织,包括一般农业组织,如全国农场主联盟;农产品组织如全国小麦生产者协会、全国玉米生产者协会等,还有一些从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集团如美国商会、杂货加工协会、肉类协会等。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农民组织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至今没有农会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长期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二是怕农民组织起来闹事。其实,没有组织的农民更可怕,最难管理。正因为农民没有自己的代言组织——农会,农民才无法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政治权利,无法参政议政,无法管理国家大事,从而使农民受到不合理的待遇,这是对农民的政治歧视。正因为中国缺少一个充分反映和真正代表亿万农民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组织,缺少一个平衡的政治结构,这是许多偏爱城市阶层而损害农民利益的法律政策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中国实际,“一方面,社会中分散的利益按照功能分化的原则组织起来,有序地参与到政策形成过程中去;另一方面,从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机制中,国家权力获得了稳定的支持来源(合法性)和控制权。”[8]
农民应该有自己的组织,以反映其利益诉求,并参与到与其他集团、群体的博弈中去。在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下,为了增大改革的可行性和减少改革的风险性,应该优先发展经济组织。在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增强的时候,必须加紧建立农民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从经济组织再到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以逐步提高农民的自治组织程度。因此,在组建的这些农民组织中,既包括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专业协会,也包括农民自治组织和维护农民权益的农民协会。这些组织承担不同的功能,在经济上,这些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在政治上,国家在制定涉农法律政策时则要先听这些组织的意见,从而避免伤农法律政策的出台。
五、培育新型公民文化,形成农民理性利益表达的精神文化支撑
哈佛大学经济社会学教授罗博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网络、规范和信任,它们有助于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我国的农村建设走过的是一条国家正规制度逐步下沉并日益同化乡村社会的道路,由于正规制度文本表述上的精英化色彩、内容上的专业化和复杂化趋向以及表现形式上的刚性和简单性,使得农民对于这种侵入式的外在制度存在一种机会主义的信任和心理隔膜,实际支配乡村社会生活逻辑的还是家族的信任、熟人的信任、宗族的信任等狭隘的水平信任,因此为增强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外在制度必须真正与乡规民约等内在制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正式文本与隐藏文本、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逐渐调适,这样才能增进农民对官方话语的心理认同和对正式制度的垂直信任,提升乡土社会的社会资本存量和基层政府的合法性权威,也才能缩减农民与正规制度之间的心理距离,并有效地进行利益表达。社会资本还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互惠精神、合作意愿、参与意识等公共精神,要培养这样的公共精神,克服小农意识、消极心态、无为心理和激进主义思想,除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着力加强对农民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政治技能的训练,从而提升农民群体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精神,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理性和有效程度。
参考文献:
[1]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卢春雷,丁跃.对中国农民民意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4,(3).
[3] 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6).
[4] Jorge M.Valadez,De 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sLegiti-macy,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e Societies,USA West
view Press,2001,p30.
[5] 余逊达.基层民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C]//慕毅飞,陈奕敏.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盛洪.让农民自己代表自己[N].经济观察报,2003-01-02.
[8] 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7.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问题】推荐阅读:
新农村修路建设存在的问题12-10
关于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06-15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1-1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11-27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问卷10-08
8.3《农村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07-05
农村建设问题10-29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2-09
建好农村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