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的造句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事的造句(共12篇)

世事的造句 篇1

2、凡是不曾在这双重的光里观察过世事和人心的人,都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看真切,什么也看不懂的。

3、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世事变化之快。

4、这种口头上的慷慨陈词实际上只是骗人的幌子而已,在它背后止是束缚世事、让人因袭守旧的不可动摇的习俗。

5、这里只有两个人让我觉得好像理解我的心思,并能向我解释世事:你和博福特先生。

6、在世事本已不确定之时换工作,想想就令人十分害怕。

7、但世事难料,投资者和分析师担心政策出错的可能性很大.

8、茶党是典型的白色(人种),他们生活富裕,每当世事变迁时,总会引起他们的一丝恐慌。

9、世事难料,惟有我们的爱和情感不变。

10、通晓世事的学生们曾在网上目睹当时的视频。

11、他们爱它,因为要到达那里你只能走过小溪上的桥;而周围的树木和背后森森的陡峭悬崖让它看起来就像森林空地上的屋子一样隔绝世事。

12、一个朋友间的小争论会决定世事万物的命运吗?

13、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学着去热爱畏惧感,因为要是我们能和畏惧感共浴爱河,我们就会乐于享受每日里的`世事无常。

14、但父亲们确实需要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暂时远离一下纷扰的世事,对为父之道进行一些反思。

15、想来,世事不仅经常不是其表面看起来的样子,而且也许与其表面看起来的正好相反。

16、但是世事无完美。

17、世事都有两面性:写信给我们的人们中几乎有四分之三认为他们付出的和朋友为其付出的一样多。

18、他的政党赢得了足以领导执政联盟的233个议会席位,但世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讽喻世事的“剥皮诗” 篇2

“剥皮诗”始自何时何人,无从查考。所见较早的几首剥皮诗是讽喻那些偷情却又十分惧怕老婆的懦夫。

唐代诗人李频的《渡汉江》诗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不知何人将此诗一剥,成为:

外遇姻缘绝,三冬复一春。

近床情更怯,不敢问夫人。

把一个偷情汉子害怕老婆的惧怕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唐代诗人张枯的《宫词》诗云: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经人一剥,改为:

三百六十日,深居又满年。

一声狮子吼,含泪到床前。

好一个河东狮吼,确实令懦夫胆战心惊,只得到床前哭泣讨饶。

无独有偶,老婆的厉害在另一首剥皮诗中略见一斑。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人将它改为:

阴阳不分晓,羡煞双栖鸟。

妻来呵骂声,泪落知多少。

讽喻偷情惧内的剥皮诗,要数清代无名氏的《惧内即景》剥得妙,诗云: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该诗剥自宋人程颢的《春日偶成》: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原诗略改几处,一个活脱脱怕老婆的丈夫便呼之欲出。

讽喻时世,是剥皮诗的一大特点。近年来,神州大地赌风四起,危害甚烈,有人巧妙地借孟浩然的《春晓》诗,稍换几个字,给予冷嘲热讽:

春忙不觉晓,处处闻知了。

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北伐战争时期,军阀吴佩孚眼看北伐军节节胜利,便乘火车逃往洛阳,行前,他表示今后不再过问军事、政治,将以饮酒赏花而终老。谢觉哉于是剥王昌龄《美蓉楼送辛渐》诗,进行讥讽,语言诙谐幽默,读来妙趣横生:

白日青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脍炙人口,全诗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下,有不少所谓“名人”常常喜欢在楼堂馆所题字或题诗,以获取一笔丰厚的润笔费,且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有人剥杨万里《小池》诗来挖苦“名人”,抨击之情跃然纸上:

钱眼无声惜细流,名人照水献温柔。

小楼才露尖尖角,早有题词在上头。

自号“四明狂客”的唐代诗人贺知章,有一首千古传颂的《回乡偶书》,诗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漫画大师华君武对此诗的剥皮,可谓独特新颖,别具一格。80年代初,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针对此事,华君武先生作漫画一幅,并题诗一首:

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

诗画相映,幽默成趣,发人深省。

从秋的眼里看世事高三作文 篇3

再见枫叶已是深秋了,第一次见枫叶的印象已变得很模糊。只记得那时枫叶很漂亮。

现在冬天也许到了吧,我感觉有点冷。天空依然飘着雨,清楚地看见窗户内的玻璃上有几朵像雪一样的冰花。哦,那只是玻璃上的花纹。其实,天真的很冷了。抑或别人都这么想吧,外面的花草已无声息了,连自己都很索然了。

说不清楚此时我心里的感受,物理老师正在讲台上评析着刚发下的试卷,看着那可怜的分数。怎么觉得这世界很不公呢!也许是我错了吧,不应该这么想,但又有什么能让我觉得这世界还很美,我想是没有了。总以为一切都会变好,可是什么都没有变。虽然事过境迁,但那昏暗的空间依然如故。我不想刻意地去改变什么,一直都认为实实在在地好。可能这违背了好多人的意愿,但我庆幸,阿俊有我一样的看法。

现在的日子让我受不了,可是,我只能装作无所谓,因为我不得不这么做。曾几何时,我不知道怎么走上了这条我至今都后悔的路。一直都以为自己很可以。现在才感觉自己真的不行。今年6月,我像千万人那样,带着我不愿有的忧伤度过了那不和谐的时光,怎么看都觉得家门前的那棵老梧桐树就要倒了。可是直到现在它还好好的站在那里,没有一点想要倒的意思。

我也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在,用心的去寻找被我遗失在九中的美好。可是事事与愿违,处处是我不想要的艰辛和寒酸,是不是别人的生活也这样?我无从知道,我总躲在那小小的空间,幻想着未来的美好,唾骂着现实的不现实,回忆着过去的点滴。

可能我是个很喜欢怀旧的人,那一首首很简单的歌简单的调子和简单的歌词,都会让我想起很多,好像那些事发生在昨天,那些人就在我身边,也像是现在。曾经的放荡不羁,肆无忌惮都变成了回忆,嘴角边的微笑还留在那个没有玻璃的镜框内,模糊的连我都记不清笑的是为了什么。想着球场上的狂奔和吼叫,足球在我身边旋转,真的让我还想再去体验它的刺激。而现在变了,球依然可踢,但有太多的顾虑和放不下。总觉得球飘起的弧线没以前的优美而且球总是偏离门框15度角沿直线射出。想一想就有种想哭的冲动。

变了,原本属于我的美好变了,我变得越来越忧郁和沉闷。开始喜欢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对面那不见丁点儿绿色的小山,那种感觉很恬静,我不记得何时喜欢做这只有那些大作家做的事,可能我也想成为作家吧,我不知道。我一向热衷于肆意地放纵,个性始终是我没有放弃过的追求。规规矩矩,我认为这很假,很虚伪,包括这个阳光不阳光的鬼地方,总是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更多的是说了摸不着边际的话。也许没有人赞同我,但对我来说,并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因为一直都是这样。

说句实在话,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呆在一起,尽管我喜欢一个人的独处。我和阿俊有说不完的话,用一样的方式看现实;我和的牛有打不完的球,尽管我总是输给他,但是我依然死缠着他跟我打;我和跟我一样学理科的胖子有共同的悲哀,理综一直都是红灯高高挂;我和阿力一起谈论他表哥,总觉得他表哥很可以,也希望有天能像他表哥那样;我和瓢一样喜欢射点球,而每次球都是飞得老远,笑到我都不愿笑了;我和孬孬有很多的玩笑话,喜欢看她生气的样子,但我不得不护住桌子上的书,免得又飞跑了;我和知己谈她心里的世道,我不得不承认她是个很不一般的女孩,跟她说话可以让我知道很多我不懂的东西;我和民妹好像总有好多的误会,她很有性格,说实话我怕她,许多事都是我妥协的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和她在一起……所以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呆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我得好好的过,不用过多的想些什么。

因为我还有朋友。

外面的天空很阴郁了,可是没有人告诉我还有多久就要下雪了,但是我并不想下雪,因为时间会走得更快,我不喜欢听那伤心的离歌,真的`不愿意。许多人都知道,包括我自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了相聚难道就没有离别么?不,有聚有散,不需过得那么快,其实时间走的很快。从刚开始来这里,洁白的墙壁上现在已有了好多的灰尘,也许明年会更多吧。

明年,离现在还很远呢,也许会有人这么想,此时还只是深秋,我不想否认什么。是不是明年的阳光会更加灿烂,是不是明年会改变些什么,是不是明年的我还是这样?我不敢去设想,设想的东西常常会让人感到悲凉和无奈。前面的路还很长,我好想我是jay唱的那只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总会有属于我的天”我想慢慢走,流金岁月里还有很多值得我去留恋的东西,并不是看见过像秋香的女孩就对她恋恋不忘。那夜纳什和科比的对决,纳什的精妙传球,三分球的优美弧线,我现在依然记得,我多希望有天我的足球也会踢得那么漂亮。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

法,只是不一样罢了。我喜欢这样说我自己,我喜欢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可是茫然的心常常与我在一起,有时真的感到好孤独,还有寂寞。消沉让我觉得小小的空间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有那颗破碎的心还在希望。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都想了,该写的该写了。那颗漂泊的心还在流浪。

外面的天空很黑,又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南国的秋夜已经很寒冷了,这样子的雨持续了好多天,现在却想明天会有太阳,也许这有可能吧。其实,明天真的不会有太阳,因为又要下雨了,这是个“不可能”的可能。我想秋天真的要走了,不用再想了,夜很深了,该安静的睡了,应该是这样吧。

世事难料 篇4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谁解黛玉葬花忧?经年之后,那些期许都将一一被湮没。谁的花事惊醒了谁的一帘幽梦?渴望再次的重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一样,也许多年之后那些熟悉的面孔早已不再是当年模样,岁月不断的变迁,我们务必加快自我的步伐,才能不被时光遗忘在身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青春,我们要怎样才能不留白?错落的年华,像风一样缥缈,无法掌握。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怎奈云卷云舒。夕阳再美,无论怎样都无法挽留,多少的落花有意却流水无情。如果真的不能够,又何必把自我卑微的低到尘埃。一切就在漫漫的尘烟中,淡了,然后就散了。

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不知前因,亦不明其果。在最好的年华里的相遇都是缘分的宿命,也许是一生难忘的回忆,也许成了难以抹去的痕迹。谁也不能预料今后的自我会与谁同行,有些说要一辈子的人,最后却成了一阵子。不要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是爱上一个人就不再爱别人。

世事渺茫身随自然诗歌 篇5

心灵干净,拥有纯粹的感情,美好的生活,也会有惆怅

世事洞明皆学问 篇6

老年人要做到“世事洞明”,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社会的中坚层,许多事情不需要我们再去参与了。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整个国家、地方的大事,我们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外,总有耳闻目睹,那么,应持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心态去评判。同时要防止思想情绪上的怨天尤人。我们不应该片面地责怪历史和时代,时代在前进,落后的往往是个人的观念;也不应该杞人忧天,而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了我们,地球照样旋转……

小的方面来说,就是处理好与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关系,包括我们个人和家庭的人和事。要豁达、明智、平和,以力所能及和身心健康为第一做事原则,不要什么都不做,也不要什么都想做;既不要什么都不关心,也不要什么都去过于关心。

既然我们已经不在社会的中心,过于向往中青年时期的社会位置就不现实了。我们洞察世事,首先要防止的是心态不平衡:总觉得人们“太不把咱当回事”了。

其实,“不把咱当回事”没有什么错。这就好比台上唱戏,唱完了自己那一出,可不就应该理所当然地退出舞台吗?如果还在台上待着,叫别人怎么把戏往下唱呢?这种改变非常正常。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哲理美文 篇7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问他的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法航A330空客起飞不久即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踪,机上228人无一生还,其中9名中国人;墨西哥北部索诺拉州一国立托儿所发生大火,共有43名儿童死亡,其中多数年龄尚不足2岁,另外还有10多名严重烧伤儿童仍未脱离危险;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死亡人数已达到27人,尚有4名极危重伤员和14名危重伤员未脱离生命危险;河南省强对流天气已造成22人死亡;海南三亚绕城高速公路迎宾隧道塌方,所幸的是,经过64个小时的接力式营救,8名被困人员已全部成功获救。下一刻是什么?还会发生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得知。混沌生活中的凡夫俗女们,又该如何去面对这多事之秋?博友答曰:需要定力。并告诫:先得想好为什么,再去决定做什么。因为看得透所以清楚自己为了什么,因为站得高所以更清楚自己下一步能够做些什么。能持此生活态度者当属达人,有此定力者更属高人矣。

耳熟能详的“塞翁失马”,非常直观地简述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世上没有绝对的祸,也没有绝对的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在我们眼里的当初的坏事可以变成好结果,而好事也可以最终演变成一个坏结果。庄子一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更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安定与危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灾祸和幸福也是可以互为因果的。英国工程师阿瑟,原预定了法航的前一航班,因满员转乘AF447航班,冥冥之中的他怎么会想到,自己竟然搭上近十年来最悲惨空难的不归班机,难道真的是命该如此?荷兰人史蒂芬,原本想预定的返程机票就是这班飞机,可朋友告诉他说你不要定,最后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已订了法航AF447的泰兴女婿,因提前2个多小时抵达机场而临时改签法航AF443。因车上人“很有点多”而未挤上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的那些怨气冲天的乘客,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已侥幸逃过了人生一劫。汽油洒在公交车的什么位置?车上随机或坐或立的100多人,寥寥无几的通风窗决定了谁能幸免遇难?谁又抽中了死亡的塔罗牌?没有人能告诉我哪件事它一定就是祸,是危?哪一件它一定就是福,是安?阴错阳差间的不幸与幸运,又有谁能说得清道

人生本无常,世事太难料。任你纵有千般快乐,万般如意,无常终有一天是要到来的。人生在世,有很多自己不能够掌握的.变化无常的事情。我们的生命有限--------------

漠然觉得很孤寂,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个中变化,全不由人,而生命却又是那么的脆弱,转眼间说不在就不在了,瞬间便已是阴阳相隔,再无相见之日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散文 篇8

看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时,感触那最深的便是那一句:“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每每看到这里,我总能想起我的朋友F君,我们之间已有十年的交情,从初初相识,我们已经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岁月,从懵懂无知到现在出入社会。

F君也算是一个长相帅气,丰神俊朗的青年,也颇得女孩子喜欢。从高中时期到大学,主他的.女孩子也不算少。高中是期,因为主持过学校的两次大型活动“五四青年晚会”,每次结束,总有一大群女孩,怂恿自己的朋友去要联系方式。大学的时候,因为学的美术专业,自带一股文艺青年的干净忧郁的气质,经常主持学校的各种活动晚会,认识的人就更多了,且又因为恋爱自由,追他的女孩更是不在少数,可他最终也就谈过一次恋爱,可没过多久,仍旧是无疾而终了。

在一次聚会上,我坐在他旁边,问:“你跟那个姑娘分手了吗?”

他说是的。我不解,问他;“为什么呀,那个女孩子长得还听漂亮啊,性格也温柔,挺可惜的。”语气中略带遗憾。我见过那个女孩,人挺好的,温柔小意。

他深深喝了一口酒,面带愁苦:“我还是忘不了她,红玫瑰是她,白月光也是她。”

听他这么一说,我便不说话了,以往,我们是不会在他面前说起“她”的。

“她”是X,是我们初中时的同班同学,我和F君以及X都是一个班的。

那时候F君是我们的班长,管理班上的各种事情,长得又帅气,暗恋的女孩不再少数,(不过没有我,我压根把他当兄弟。)X也是其中之一,然而,X那时候是一个不爱讲话的姑娘,飘逸的长发,瓜子脸,总是文文静静的。X说,她那时候都没想到自己敢主动加了F君的QQ,并且坚持每天问问题。

F君是很有耐心的人,平时也比较负责。

后来,与X聊天多了,也就情不自禁的每天上课的时候关注X。

他说,那时候的X每天总是安安静静的在位置上,默默的一个人看书,做作业,平时和同桌也就牵牵手上厕所。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X的成绩就是抑制都不怎么好,在班上也不过,中等偏上。

后来故事发生转折,是另一件事。

初二的时候,一次期中考试。因为我们一群人都是班上的班干部,经常出入办公室,不知是谁发现了考试的卷子以及答案,就泄漏出来了,那一次,我们一群人集体考得很不好,因为抄错了一道选择题,后面几乎全盘皆输。

老师叫我们去办公室,追问谁是始作俑者,无人承认。

我们都面面相觑,之有F君挺身而出。

后来F君告诉我们说,他当时也不过是觉得自己是班长,有责任。

X觉得F君人真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甚至主动表白。

神女有心,襄王有梦。一来二去,事情就成了。

就这样在一起了4年,高中时候两人还是分手了。高中的X在也不是胆小文静的了,因为长得温柔,气质又好,追她的男孩就多了。

后来X就与别的人在一起了。

提分手时谁也没有大吵大闹,去挽留。

可是我们知道,F君是不舍的,他还是喜欢那个文文静静,长发飘逸的女孩。

故事的后来便没有了后来,即使到大学F君找过X几次,依旧没有下文。

他说:“可能是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正好,微风抚过她脸颊的时刻,扬起的长发和她的嘴角刚好打动他的心,从此遇见的所有人,微风撩起的角度都不及她。他也再没遇见打动他的人。从此,心头朱砂痣,床前白月光都是她。”

我们总是调侃,如今为什么要去喜欢一个人:是手机不好玩,游戏打得差,还是酒不好喝。

世事真谛油盐间 篇9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数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许多道理来。”说者是《第九味》中的主人翁曾先生。

怎样才能一杯水也能喝出许多道理来?“自出机杼,得于心而忘于形。”这个“形”是指技巧之类。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食之道,一般都是形而下的技。唯有中国的智者喜欢琢磨形而上的东西,以致形成饮食哲学,硕果累累。故食道如国道,亦喻人道。

《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伊尹与商汤的事。一天,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向丞相伊尹请教饭菜的事。伊尹说:“治国如同烹小鱼,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把握好火候,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

《春秋左传》中,齐国的上大夫晏婴借烹肉羹,论“和”与“同”。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婴在遄台随侍。会拍马溜须的大夫梁丘据也驾着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过重就用水冲淡一下。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巨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这里,晏子提出中国烹饪的“调和论”。中餐“调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味的组合,即将主料、辅料和各种调料放在一起,通过调味料的化学性组合,把单一的味变成味感丰富的复合味。另一种是味出与味入,即通过调味和其他技术手段,特别是加热手段,不仅使有自然美味的原料充分表现出美味,使无味或少味的原料入味,创造出全新的美味,而且使这种美味均匀地渗透到各种主料和辅料中,达到内外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做“土豆烧牛肉”,把牛肉作主料,将土豆作辅料,先将牛肉放入油锅中略炒,再加鲜汤、盐、料酒、糖色、姜、香料等调料和土豆,大火烧沸后小火慢煨,使牛肉去除腥膻味,并吸收各种调料和土豆的味道,而土豆和调料也融入牛肉的味道,最终制成的是牛肉和土豆合为一体的风味。西方的土豆烧牛肉是两者分别烹饪,然后摆放在一起。这道菜的做法,最能体现“中国重调和,西方重分别”的文化特点。

同时,晏婴用肉羹讲出“和”与“同”的差别:不一样的东西调制在一块才叫“和”,一样的东西放在一块则叫“同”,故,他说梁丘据与景公是“同”,而不是“和”。延伸的意思是:有味的东西往往“和而不同”,无味的东西是“同而不和”。那么,君子应“和而不同”。

这个“道”与治国、用人、納谏有关。

《美食家》中的朱自冶还有对盐的一段妙论:“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人家只知道苏州菜都是甜的,实在是个大的误会。苏州菜除掉甜菜之外,最讲究的便是放盐。盐能吊百味,如果在鲃肺汤中忘记了放盐,那就是淡而无味,即什么味道也没有。盐一放,来了,鲃肺鲜、火腿香、莼菜滑、笋片脆。盐把百味吊出后,它本身就隐而不见……这放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时而变。一桌酒席摆开,开头的几道菜要偏咸,淡了就要失败。为啥,因为人们刚刚开始吃,嘴巴淡,体内需要盐。以后的菜一道道上来,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这桌有四十道菜的话,那最后的一道汤就不能放盐,大家一喝,照样喊鲜。因为那么多的酒和菜都已吃下去,身体内的盐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这时最需要的是水。”这段议论,抓住了中国烹饪的魂:用一味,调百味;因时因地因人而变。盐是一味最普通最廉价的调料,可在朱自冶的眼里却变成百味的核心,“把百味吊出后,它本身就隐而不见”,暗合了“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道理。同时,把成功的关键放在一个“变”字上,随时观察,随时调整,唯时势,不唯书本。如此,谋食和谋事的理就相通了,或者说从谋食活动中悟出谋事的道理。

以食之味,说出人生哲理,是有思想的人;以食之味,说出难以开口的话,是有情调的人。

(编辑/张金余)

世事的造句 篇10

于是,词人接着写道:“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这里两句紧承“世事一场大梦”而来,进一步通过时令风物,来表现时光匆匆而引起心中的惆怅。从意思来说,前一句说秋风吹来,树叶零落,在回廊上发出声响。这是从视觉来写的,表现出了“秋风扫落叶”的凄凉。

下一句写人,写人对“秋风扫落叶”景象感受。悲秋,就是因为秋催人老去而伤感。词人把自然之景与人的感受结合起来,不但表现了季节的转换,而且也表现出时光易逝、容颜将老的无奈之感。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创作背景

从书目体察世事沧桑(上) 篇11

1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原版1979年),[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夫妇,胡骑等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5月第一版,1998隼8月第二次印刷,印数3000,10又3/8印张,大32开本,定价13.40元。

按:82年版,肯定买过。从本书可看出,原版与中文版出版只差3年,说明中国出版业与国际接轨的力度。

2文化模式(厚版1935、6、8年,具体年份因印刷原因,无法辨认),[美]本尼迪克特,王炜等译,于晓通审全稿,收入“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三联书店,1988年5月版,(当年12月17日购买),印数16000,9.5印张,大32开,2.70元。

按:本书主译者王炜先生,当年创办风入松书店,2006年4月抑郁中突然病逝。88年,仍是图书价格的“黄金时代”,同一本书,今天要价应该在20.00元左右。当然,印装质量也是20年前不可比的。

3第三次浪潮(原版1980年),[美]托夫勒,朱志焱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4月(中文首版为三联书店/1984年前后),16.123印张,大32开本,24.00元。

按:此时已有明确的版权意识,该版为博达版权公司代理版权,印数不详。也肯定买过三联版。2006年6月,中信再版此书,定价38.00元,这10年的书价,较之1995-96,的确只是缓慢增长,比我们感受到的,要小许多。

4罪恶与救赎——基督教文化精神论,杨慧林,东方出版社,收入“西江月”书系,1995年8月第一版,印数10000,异型大32开本,6.75印张,15.5万字,11.80元。

按:惊讶于该书的定价,从此大约可估计出,图书的价格飙升就在1995-1996年间,此后为小幅上扬。杨慧林君现主掌人大文学院,学业精湛。

5平息西藏叛乱,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西藏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编,李沛生、李国珍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小32开本,1995年8月第一版,内部发行,7.75印张,4插页,印数5500,7.20元。

按:该书是我1996年赴藏的“战利品”,因是内部发行,比较珍贵。书中4/5以上篇幅为史料,更觉珍贵。

6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原版1964年),[美]爱因·兰德,秦裕译,上海三联书店,收入“猫头鹰”文库第五辑,主编姚鹏,1993年8月第一版,条32开本,印数2000,6印张,4.30元。

世事难料,此或可为一例?刚刚打电话给套书主编,证实译者秦裕就是陈的秘书秦裕。但主编并不熟悉此公。我说,认识也没关系,反正他的案子与你无关,主编哈哈大笑。大家知道,秦裕因涉案被判无期徒刑,而我的主编哥们儿现任某集团公司决策圈重要职位。

7歌德谈话录(原版1921年),[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1978年9月第一版,1985年8月第四次印刷,收入“外国文艺理论”丛书,总印数157000册,9又16分之5印张,8个插页,大32开本,定价1.85元。

按:未考证朱译的时间。那时的书多便宜。但那时的大学毕业生,基本月工资96元,大概只相当于今天的5%,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能买52本《歌德谈话录》,定价并不便宜吧。该书全本由吴象婴兄翻译,2001年上海社科出版。

8异端的权利,副标题: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史实,[奥]茨威格,赵台安等译,三联书店,收入“文化生活”译丛,1986年12月第一版,1987年4月第二次印刷,印数100000,条32开本,7.75印张,1.40元。

世事的造句 篇12

【关键词】作文教学 习作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它反映着一个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作文被称为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写好作文呢?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一、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见,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是提高中学生习作的根本途径。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不但要经常提醒,还应引导学生每天把观察都写成日记,及时记录自己的新发现,写出生活的新感受,写脑海中偶尔蹦出的灵感。具备了这样的观察意识,才能使那些对眼前事物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对观察产生兴趣,渐渐形成观察的习惯,发现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注意、值得写。

二、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

生活是习作之源,学生生活越丰富,习作内容就越饱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由此可见,学生的习作应该是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基础,更不能离开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我们作为老师只有细心地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才会让学生有下笔如神之感觉,才会让学生倾吐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因此,我们老师就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时空,激活他们的情感、点燃他们的习作激情。

三、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社会是个大熔炉,铸造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却显得非常单调,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和习作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我们老师带领或者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用心去领略生活的真谛,感悟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折射出时代的光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认识社会的纷繁复杂,不仅拓展了作文实践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尽显习作生命之原色。

四、巧设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动的状态。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彩。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

五、因人而异,彰显学生个性

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的同时,还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我认为作文训练的纲要应是:写我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目标中也贯彻了这样的思想:作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各具特色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在适当的统一例题作文外,应善于引领学生自主作文,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给学生留足了自由空间,又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必将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用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并乐于思考、练笔,身边时时有素材,生活处处有文章!教师指导习作,评改习作,如同回味童心、童言、童趣,乐在其中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上一篇:社交礼仪餐桌礼仪下一篇:强势团队的五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