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共8篇)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篇1

上梅中学

侯彬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落实三讲三不讲

课堂教学的模式: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

二、强 化 基 础 知 识 教 学。

高考主要测试考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基础 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 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 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 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 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四.加强对《新 课 程 标 准》和高考试题分析研究。

要结合教材对 《新 课 程 标 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 学计划,高考命题是依照《新 课 程 标 准》中的内容和要求 ;因此我们一定要杜 绝轻视《 新 课 程 标 准》,或仅仅了解其中的知识要求,其他要求一概不看的错 误 做法。高考试题体现着高考的要求和动向,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五.具体的教学进度

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8课时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3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15课时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3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3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3课时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7课时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课时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课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2课时

期中考试

3-4课时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总计14课时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3课时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3课时

第4节

第5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章

第1节

第2节

群落的演替

单元训练与测试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单元训练与测试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课时

3课时

总计14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总计6课时

2课时

2课时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篇2

误区一:认为HIV只攻击T淋巴细胞

误区分析:在教材上41页对艾滋病的介绍写到HT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 破坏T淋巴细胞, 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功能瓦解, 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 病菌的入侵, 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由于学生学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会认为T淋巴细胞被攻击了, 还是会存在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不至于被瓦解。

正确理解:HIV其大小和感冒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相似。这种病毒的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分子, 其构象正好和助T细胞上的一种称为T4的糖蛋白互补, 因而两者结合, 病毒得以进入助T细胞。但另外一些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和一些B细胞, 甚至其他一些组织的细胞, 如脑细胞, 也可被HIV侵入。后者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严重痴呆, 行动迟缓, 记忆力丧失等症状【2】。

误区二:抗原到底是蛋白质还是病原体?

误区分析:在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教材81页对抗原的定义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 叫做抗原。但必修三教材37页对抗原的定义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那抗原到底是什么呢?

正确理解:根据抗原性质分为两类: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completeantigen) 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 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 即半抗原 (hapten) 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 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故又称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 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又可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单半抗原。复合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 只具免疫反应性, 如绝大多数多糖 (如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 和所有的类脂等;简单半抗原既不具免疫原性, 又不具免疫反应性, 但能阻止抗体与相应抗原或复合半抗原结合。吗啡是一种半抗原。吗啡和蛋白质结合就有了抗原性, 能刺激细胞产生对吗啡特异的抗体, 把嗜吗啡者的血液取出一滴, 用特异抗体鉴定, 就可根据有无抗体-抗原反应而确定此人血中有无吗啡, 是否吸毒者。

误区三:把种群增长率等同于种群增长速率

误区分析: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造成的, 前者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数的比例, 后者则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由于考生只关注造成两率的改变部分 (即种群数量增加值) , 忽视参考依据的不同 (前者为初始时间种群数量, 后者为造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时间) 而导致错误。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 即种群增长速率, 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 若用V表示增长速度, 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 Nt-Nt-1为t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 公式可表示为:V= (Nt-Nt-1) /t

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 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 与增加值呈正相关。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 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 对一个种群而言,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 若增长速度不变, 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小。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 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 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 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AB分别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CD分别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误区四:经常认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的K/2时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误区分析:“S”型曲线中K/2点的斜率是最大的, 因将该点切线的斜率当成增长率而出错。

正确理解:K/2时, 不是增长率最大, 而是增长速度最快。捕捞鱼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 捕捞到K/2后就不能捕捞了。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不能在K/2值附近, 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

误区五:误认为细菌都是分解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误区分析:因为在自然界中细菌大多是分解者, 动物大多是消费者, 植物大多是生产者。

正确理解:其实已发现的自然界中大约有500种食虫植物, 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蚯蚓等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六:认为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调节参与

误区呈现: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 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 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人教版教材中指出,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 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参与。认为选项应该是B、D, 即在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正确解释: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参与。其依据如下:

1.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指出, 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 下丘脑感受到变化, 通过神经一体液发送信息, 使汗腺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同时,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体温下降, 维持正常体温。这说明, 在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不仅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

2.杨秀平老师主编的《动物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明确指出:“动物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二者分别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代谢产热过程。如果动物被暴露在寒冷之中, 它将随意或不随意地颤抖, 以增强产热。此时,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产热增加, 同时增加摄食量。如果动物长期在寒冷环境中, 会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若动物长期处于热或紧张状态, 会通过降低甲状腺的功能, 使基础代谢下降, 此时摄食量下降、嗜睡以减少产热。”【3】由此可以得出, 在高温环境中, 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是参与体温调节的, 只是通过分泌量的减少来减少产热。因此,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以减少产热, 二者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综上所述, 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 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特殊性, 产生学习误区。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生物成绩, 必须要加大对高中生物误区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来避免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误区。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在各个模块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根据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这个体系以“系统”为核心概念, 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和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 以系统分析及模型和数学方法等作为主要方法, 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1】。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发现“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值较多, 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高考的热点正在向宏观生态方向倾斜。但往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一些误区, 本文在就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必修三,误区,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9-20。

[2]陈阅增, 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

注意生物必修模块教学的方式方法 篇3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方式方法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教育部酝酿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经历了4个阶段,现在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推广阶段。现从以下4方面来谈谈我对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

1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大纲: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刚性。

课程标准: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指导性、启发性、弹性。

分析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对于中老年教师尤其重要,在过去的2年教学中是按课标的基本要求,还是按高考要求进行教学?有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本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标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如何?是否存在关注教学进度胜于关注学生的情况?这些都值得反思。

2强化对新课程教学策略的认识

生物课程涵盖了生物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在这些关于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内容中,有许多是较为抽象的内容。许多的事实和结论是很难利用中学实验室的条件直接观察和探究得到的。现在高中大班额(50位学生)、超大班额(超过60位学生)的班级存在,实验室和实验材料不足,制约了教师高频度地组织学生的探究实验或野外活动。讲授策略则对于描述复杂的物质有其优越性,并且在解释大量的事实、数据以及概念、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讲授-演示”的教学策略仍将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不要认为运用“讲授-演示”的教学策略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特点。

2.1讲授一演示策略要点

2.1.1充分了解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情况,判断他们已有的生物学素养,掌握他们所学习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和水平,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基于这些内容,教师便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学难度、教学要求,设计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并在相应内容的教学中利用那些与生物学相关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领悟和掌握生物学的概念或原理。

2.1.2授课思路要清晰

教师讲授课程的思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师授课是否清晰、流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时,要有尽可能严密的学科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顺序安排。授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利用证据和逻辑推理与学生共同探讨结论,使讲授式教学带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成分。

从问题的质量来看,开始可以是简单、低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要提出理解、运用、分析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如提出猜想、提出方案、讨论计划、分析数据等。教师也要安排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

以“问题探讨”引入每一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特色之一,对“问题探讨”的讨论结果就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开始的讨论时,不宜占用过长时间,在学生暂时不能得出正确结果时,正好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学习,常常能激发学生同学们的求知欲,产生学习动力。使用其他版本教材时,教师需要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引入课题。

2.1.3利用多种演示手段

利用直观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使用直观手段时教师要尽量使用。

在直接观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投影片、幻灯、电脑动画、录像、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直观教具的运用技能与提问的水平,能明显提高“讲授-演示”教学策略的使用效果。

教师可利用开学前对自己上学年教学中采取讲授一演示法教学的情况进行仔细反思,包括自己当时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问题的设置、各种直观手c段的运用情况等。特别是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是否喜欢上自己的生物课?学生是否因为上生物课以后更热爱自然及喜欢生物科学?动手实验的能力是否得到加强?生物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不要仅仅以生物纸笔测验的成绩为衡量标准。

2.2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各种技能,例如观察、推论和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形成运用技能、能力和坚持科学态度的习惯。

在必修内容的学习中,不可能每课都采用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生应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努力实现课标规定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所以在探究性学习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创造力。

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由于是高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师可让学生仔细阅读参考案例,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特别注意安排进行各小组交流。由于学生情况不同,可能出现学生提出的是没有探究价值的假设情况,但此时教师要注意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适当引导。引导的时机不能过早,否则学生会出现怕出错而产生依赖思想。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教师除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外,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思考改变实验材料、改变实验控制条件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但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再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教师可尽量让学生讲出与酵母菌有关的知识,如发面、酿酒、制作酒酿、制作啤酒等。然后鼓励学生就其中既熟悉又存在想不通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讨论中学生可能出现多种情况,教师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若出现自己一时不能确定的问题,可通过查询资料后再回答。

还有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注意当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保证单因素变量。由于中学生物实验室对有些条件难以控制,所以要让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例如启发学生利用人教版教材第92页的装置和第79页的方法,制造简易测定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A组不断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B组

对照,光照3小时后,取下试管,用点燃的卫生香放入试管内,观察比较两支试管内的燃烧情况。

对进一步探究可采取在课外活动小组中进行,或让想进一步探究的学生中午到实验室再做实验。教师虽然有点辛苦,对学生可能产生终身难忘的记忆,甚至对学生将来选择职业产生巨大影响。

3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人们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常常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在前几年学校实际也组织过研究性学习,但到了高三,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考试的一种题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答题模式,真正开展探究活动很少。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重视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不仅仅注重终结性评价,更关注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

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不要仅想到纸笔考试,更不能直接与高考挂钩,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努力学习是可以学好的,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或者出现厌学情绪,要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生物学,也能为高校生物系提供后备生源。

4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教师角色定位于:

(1)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注重关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知识的方法。

这一项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特征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不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当作主要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创设出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2)教师是学习者,不是无所不能。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是一个协调人,是信息源的提供者,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地、和谐地发展。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的拥有者,更不能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或自来水,要成为引导学生发掘泉水的人,让学生这眼泉水喷涌而出。

(3)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不是孤立者。

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师生之间形成新型关系,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进行平等对话和共同探究,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即使出现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与学生或其他教师共同探究。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能只成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在新课程中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实务情境加以批判改进、或是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三 篇4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

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

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

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

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

二、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

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呢?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

三、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

2H2O2H2O+O2

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

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

问: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几个?

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mL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

不同点:1和2:只有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

问: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

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试管和4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3放的氧气少,4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4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问:2和4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2的方法来解毒?

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

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3和4试管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

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

四、总结

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

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氧气。

课后小结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题

1.提示:可用第2章中学过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 篇5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有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但人类对它们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占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任何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措施1→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措施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措施3→建立基因库: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措施4→构建法律体系:

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b、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计算公式:N=M×n/m.

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 篇6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作出应答。

3、效应器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

5、兴奋是指动物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懂得识图)

1、兴奋是以 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4、兴奋的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两侧出现暂时性的 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 变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

5、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外相反,膜内相同。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懂得识图)

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结构来实现的。

3、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结构示意图要掌握)

4、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经扩散通过突出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若突触后膜变得外更正、内更负,则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5、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说明突触后膜为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2、小脑有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脑干有许多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4、下丘脑有 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分泌功能有关

5、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a.感知外部世界(感觉中枢);b.控制机体的 条件反射活动;c.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如果S区受损,患者可以 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3、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的 海马区 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二节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概述

1、体液调节:激素、CO2、H+、乳酸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

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3、激素的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

4、本质:有机物

(1)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胰岛、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全为此类)

(2)固醇类:性激素

(3)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能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分别是调节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此外下丘脑还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例如 促甲状腺激素 和促性腺激素,靶器官分别是甲状腺和性腺(睾丸或卵巢);其中,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所以缺碘将出现大脖子病。此外,垂体还能分泌生长激素,该激素在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生长激素在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其主要功能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它的合成与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呆小症,成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大脖子病。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2)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 和肾上腺素;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糖糖。

3、血糖调节模型、血糖调节模型

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受体;血糖调节中最直接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间接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所以,血糖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

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寒冷或过度紧张,导致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将增加TRH和TSH的分泌,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五、体温调节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即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3、体温调节过程:

①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②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体温调节机制为 神经-体液调节。

六、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神经-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得食物过咸:将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通过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排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恢复正常。

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三节免疫调节

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4、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5、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病原体进入体液后,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多数病原体先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迅速增值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6、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7、特异性免疫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功能。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其中,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8、免疫失调疾病

过敏反应:已体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强)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过强)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篇7

下面我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神入”教学法。

一、利用图片、故事、音乐、影象资料“神入”历史

为了帮助学生“神入”历史, 运用一些历史图片、故事、音乐、影象资料都是必要的。这些载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 相对于文字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其想象, 促进其思考。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聆听故事、观看图片、影象, 能够迅速进入历史场景。当然, 教师在学生观看完图片和影像后, 要适时地进行总结。

例如, 在上《新文化运动》这节课时, 我以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胡适作词的校园歌曲《兰花草》导入。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歌声中, 一下子进入了这节课的历史情境。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 运用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图片对联:“帝泽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以及通过鲁迅描写的《药》中的馒头故事片段 (华老栓是一名普通的市镇市民, 夫妻俩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 他不去求医, 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拼命积攒铜钱, 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 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当时人们的思想是十分得愚昧和迷信, 从而导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 反对迷信与专制”。当然,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也可以播放《新文化运动》等影像资料。

二、通过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为了有效地“神入”历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 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 试图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就书上的历史图片设置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设想和历史人物进行谈话、组织现场模拟采访等等。

例如, 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内容时, 我感觉到教材内容干瘪, 没有什么故事性, 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 课前我安排了几位学生编排了一出话剧。故事大致情节是讲民国初年, 有一女子唐氏19岁, 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 未婚夫就死了, 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 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 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的悲情故事。

学生所编的台词都是依据教材、课外资料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觉得自己走进了历史, 融进了历史, 从而深切体验到了历史人物的情感、历史事件的意义。而且在无形之中学生很容易推出这个结论:20世纪初, 人们仍旧受着旧道德的严重束缚。这样我就很自然地引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内容:“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三、充分利用史料“神入”历史

“神入”历史尤其需要研究历史原本和形成时期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 上课时再回忆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有限, 很多时候提供资料的工作是由教师完成, 然后在课堂上以阅读的形式出现。

例如, 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时, 我让一名学生阅读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上邪》文言文版: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然后让全班学生用白话文形式集体读出课件上的翻译:“天啊!我要和你相爱, 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 长江、黄河都干枯了, 冬天雷声隆隆, 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 我才敢同您断绝!”

通过《上邪》文言文版和白话文版对比, 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者的区别, 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因此, 我引导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因此, 通过史料“神入”历史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有效提问“神入”历史

采用“你的观点是什么”“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等形式的提问是历史“神入”教学法常用的方法, 好的提问也可有效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但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适时点拨。

为了有效地“神入”历史,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 精心设计问题, 比如, 教师可以设计:你能神入某某的内心世界吗?通过“假如我是……, 我心里会怎么想 (或怎么打算) ”等、“假如我处于当时的情势下, 我会怎么办 (或我会感受到……气氛) ”等、“我从……角度加深了对历史事物的理解”等问题, 神入历史人物的内心, 置身于历史现场, 具体地理解历史。

例如, 就“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这一内容而言, 可以这样提问:假如你是民国初年那个19岁的唐氏, 你的感受如何?你会起来反抗吗?你有那个能力起来反抗吗?在讲到新文化运动影响时, 通过展示一则材料:1924年, 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时进行“你最崇拜的人物” (孙中山、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孔子、庄子、康有为等) 测验, 投票结果得出民主共和思想压倒儒家思想, 因此, 得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结论。我们可以提问学生,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 你会投谁一票呢?通过这些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 有助于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8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反过来传递。

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

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肽键:—NH—CO—NH2—C—COOH

H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

基本元素:C、H、O、N(4种)

最基本元素:C(1种)

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

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

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

26、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酶ADP+Pi+能量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

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

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后者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7、有氧呼吸反应式

38、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

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7、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9、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

5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56、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

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5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

5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6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1、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在于其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6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6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6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上一篇:法制副校长工作总结下一篇:《迷路的小花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