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作文500字精彩
小山坡是我家乡中最美的地方。
夏天这里是歌唱家的竞技场,知了、蟋蟀、青蛙等都在这里一展歌喉。秋天,这里硕果累累,景色诱人:红彤彤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冬天,他则穿上厚厚的白色棉袄,变身天然的滑冰场,成为我们孩子的乐园。春天这里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更是美不胜收。
不必说那花枝招展的果树,也不必说那繁花似锦的碧草,单是山脚下那条浅浅的小溪就足以让我们整天乐而忘返。
几场潇潇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淙淙流动的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这里成了我们孩子们的天堂。春天的小溪旁鹅黄嫩绿,繁星点点,小溪中流水潺潺,各种不知名的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的游弋,翻开溪底的小石块,还会看到小螃蟹耀武扬威的举着两只大钳子于是我们整天三五成群的在这里嬉戏,捉小鱼小虾,翻石块抓蟹子,玩的不亦乐乎。累了,往岸上绿油油的草地上随便一躺,采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插在发间,美美的睡去
一、善观察
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 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大自然中的景物特征各异, 只有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才能写出好的景物。观察景物大体都有特定的位置, 位置不同, 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 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1.定点观察。定点观察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的观察, 可分为平视、仰视、俯视和环视。2.动点观察。动点观察是指观察者沿着一定的路线,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动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连续,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 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3.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 观察的对象一一展现, 或观察同一对象的角度在不断变化, 这是游记写景散文常见的方法。4.散点观察。散点观察是指选取某一范围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散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分散。描写景物时把观察点和角度处理好了, 思路就清晰了, 写起来也就顺手了。
例如, 在作文《公园之秋》中, 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头脑一片空白, 只知道闭门造车, 结果连常识性的知识都错了。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公园的秋天非常美丽, 各种花儿都开放了, 白的是梨花, 红的是玫瑰, 黄的是菊花……”秋天怎么会有白色的梨花呢?显然, 这些描写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让学生到公园里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后, 再动笔写作, 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 具有美感。如有的学生写道:“秋天的公园美极了!远远看去, 树木一层黄色, 一层绿色, 仿佛用油彩泼墨过一般。近处一片片菊花开得正盛, 有黄的, 红的, 紫的, 真是姹紫嫣红, 美不胜收。人们悠闲地看着, 品着, 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在阳光下, 仿佛度上了一层金……”
二、抓特征
确定了写景对象, 在细致的观察之后, 我们要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点来进行写作。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不同的景物, 特点也不相同;时间或地点不同, 同一景物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别, 只要用心体味就不难抓住。
例如, 对于春天, 朱自清是这样描写的:“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描写抓住了春天独有的特征,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 都是描写春风,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而林斤澜在《春风》中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有力的特点。
三、理顺序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处景物,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 看到的就会不一样。如果不理清写作顺序, 景物描写就陷入混乱, 反之, 则行文清晰, 有条不紊。例如以下文章:
苏州是水城, 因为苏州的水是闪闪发光的, 是清澈见底的, 是美丽多姿的。
白天, 太阳照着水面, 好像给水面穿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衣服, 让人们看到了感觉风景很优美。那粼粼的波光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摩着我, 让人觉得十分惬意。这时, 河两岸青青的柳树倒映在河水中, 就像一个披着长发的女孩在照镜子。河的两岸都是各式各样的石头, 有的半浸在水中。河水清澈见底, 各种各样的小鱼在石头缝里钻来钻去。
夜幕降临了, 华灯初上, 河面上的灯光与河两岸的灯光交相晖映, 流光溢彩。如果是满天星光的夜晚, 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与河面上闪闪的灯光相互映衬, 真叫人分不清哪是天上哪里是人间!也许, 这就是苏州被称作人间天堂的原因吧!
本文中小作者采用的是先写白天苏州的水, 再写夜幕下苏州的水, 这样, 苏州水“清澈、发光、美丽”的特点就被很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四、巧修饰
写作文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理清写作的顺序, 还要有文才, 这就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用好了修辞, 文章句子自然就富有表现力。比如, 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的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又如,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是这样描绘雪后美景的:“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 准确的动词, 生动地描绘出了景物的特征。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恰当而奇妙的运用修辞呢?这就需要作者对写作对象要有情感投入。
五、融情感
作者只有将景物与自己的感情相结合, 写出来的景物才有血有肉, 富有有生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这些话都说明景物描写应该融入作者的真切情感。景物描写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 所以, 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同的。因此, 我们在写作文时, 可以借助景物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融情于景, 既可直抒胸臆, 也可间接抒情。例如, 陆蠡在《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作者直抒胸臆, 直接写出了对绿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作者在描写景物时, 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更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有时运用一些准确而生动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也能融情于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的“光滑”“肥胖”“直窜”等词语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体现了儿童的心理, 也就融入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忆恋之情了。
写作中, 巧妙运用色彩也可以融情于景。例如, 鲁迅在《故乡》的开头给文章涂上了一笔浓重的颜色:“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苍黄的天底下……”阴晦、苍黄, 这种阴冷的色调使景物显得倍加荒凉, 凄冷之气逼人而来, 也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单色调则能渲染或突出某种感情。例如,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通篇的景物都集中在了青色上, 这种单调凄苦的青色正是融入了作者激愤苦闷的心情。此外, 多色调、反色调的运用也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综上所述, 要想描写好景物, 细致的观察是前提,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根本, 融情于景是灵魂, 学会理清写作顺序、巧用修饰是技巧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 才能做到“眼中有景笔生辉, 心有写法气自华”。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给学生写景的方法, 给学生插上一双写作的翅膀, 让学生遨游于文学这片美妙的天地之间。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对它再熟悉不过,它的阴晴圆缺,生死枯荣,均在我们眼前、脑际,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它,赞美它,把它写入我们的文章中,为文章增光彩。
首先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春华秋实夏荣冬枯,变幻着神奇的景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交待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天气状况。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如“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栓在葡萄架的立栓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蒲柳人家》)读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象到故事发生的情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再深入一层的作用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如“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通过此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这样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人物情感,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借助于形象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更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还有一层作用就是为后文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这里面写“秋风”表明秋天已到,时间在推移,紧跟着一个“凉”字,写出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孔乙己的命运将会向更凄惨的境地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借助于天气的变化或景物改变来暗示故事的转变,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不妨一试。
在具体写作中当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观察,学会欣赏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变化,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崭新的视角来观察,写出新的创意。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真切,道出了早春时节花草的特征。在适当之时也可引导学生加入恰当的想象、联想,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拓宽写作的空间。如所写之景,只是一座空山,那就缺乏了美感;若是想象出有溪水流淌,有鸟语花香,就自然带来了诗意。当然,我提倡的景物描写,并不是盲目地写景,而是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写,要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不是画蛇添足。同时描写内容的多少应恰到好处,起到应有的陪衬作用即可。更应当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桑叶、鱼塘,那是江南水乡的特色;谷穗、高粱、大漠,那是北方的景致,不可有悖于现实,而信口开河,遗笑众人。
写作之所以难,其中有一点就是它更体现为一种能力,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还需认真揣摩,不断探索,真正领会到心里,运用中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你现在正为写作感到苦恼的话不妨去努力尝试一下吧!
秋天,水果可多了!火红的苹果、金黄的香蕉、橙黄的橘子、翠绿的柚子、杏黄的梨子、橙红的柿子、深黄的菠萝……各种各样的水果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画面,看得我眼花缭乱。
秋天,蔬菜可丰富了!嫩绿的青菜、紫色的茄子,光是辣椒就有很多颜色:红红的、绿绿的、黄黄的。还有那金黄的玉米摇着长长的胡须让人们去采摘呢……各种各样的蔬菜仿佛给大地穿上了花花绿绿的衣裳,大地显得格外漂亮。
秋天,枫叶红了,漫山遍野的枫树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树叶黄了,秋风一吹,树叶飘到地上,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只有秋天的松柏依然翠绿,仿佛穿上了绿绿的、油亮亮的衣裳,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秋的声音非常悦耳。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季节,去倾听这美妙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小河摇摇身子,“哗哗”,是和小鱼告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喜鹊衔来树枝,“叽叽”,是和天空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谷粒绽开笑脸,“哟哟”,是农民伯伯丰收的歌吟;再听听,秋的声音,小朋友们尽情嬉戏,“哈哈”,是秋天幸福快乐的歌韵……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黄山一定很壮观、美丽吧!
我在黄山的半山腰上看见了松树,那松树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它在严酷的环境中向阳生长,树叶一面茂盛,一面稀少。我凝视着他,觉得他犹如屹立在山间的一位巨人。
我还在黄山顶上看见了云海,白茫茫的一片,不停地变着: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白马,它在山顶飞奔着;一会儿又出现了一只小白兔,在半山腰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
黄山不仅奇松、云海美,那些巨石也很美。有的像一只小狗,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一只鸡,还有的像一只小猴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颗“大桃子”。我第一眼看见还以为是一颗真正的桃子呢!她上面尖尖的,越往下越宽,形成一个圆弧形。如果在上涂上粉红色的颜色就更像一个美味可口的水蜜桃了。还有许多奇石也非常有趣:“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狗子观海”、“狮子抢球”……犹如神来之笔。
千岛湖的天空湛蓝深远,一望无际。在这里根本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有的只是雨后那围绕在山头的那种清新的云雾,让人只会想起云雾缭绕、人间仙境的奇观。早晨,太阳升起来照在湖面上,一艘船开过,波光粼粼,湖面上,立刻出现一丝丝的金光,那金光就像仙女一样从天空不停地向湖面走来。千岛湖的湖水清晰可辨,清澈见底,俯看可以看到水面下好几米的小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湖里的水是渐变色的,湖面上是天蓝色的,而看到湖底的水是深绿色的。
千岛湖的小广场上有一个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伴奏,喷泉喷出的水有时一起一伏的,犹如一位公主般轻盈地舞蹈着,有时喷出的水又会变成一个个圆圈环环相扣,有时又会变成波浪似的向前翻滚,有时又变成咆哮的水柱直冲云霄。真美啊!每天晚上,一级一级的台阶上,都会聚集许许多多的人,男女老少都赶来看这壮观的景色。夏天整点的时候,还可以看水幕电影呢。
景物描写的手法, 可分五步来分析, 权且概括为“五步法”:
一、看色彩
为什么先看景物的色彩?因为景物的色彩里暗含着作者情感的基调。例如: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所描写景物或明或暗, 包含了四种色彩。有明艳的黄 (黄鹂) 、绿 (翠柳、船下之水) , 有清丽的蓝 (青天) 、白 (白鹭、千秋雪) , 这些色彩的景物构成的画面是开阔而亮丽的, 其间蕴含的诗人的感情自然是轻松愉快的。
二、看角度
角度首先考虑的是感官的选择, 即分辨作者描写景物时调动了哪些感官。感官的灵活使用, 可以使读者形成对景物的全面感知。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脍炙人口的一段景物描写为例, 作者就在其间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短短的泥墙、轻捷的叫天子、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莲房一般的果实、臃肿的根。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触觉:光滑的石井栏、何首乌的刺。味觉: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调动各种感官来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充分体现了童年的作者是如何全身心地喜欢并依恋着百草园的一草一木的。作者不直接抒情而情溢满于景物之中。
角度第二考虑的是视觉角度的转换, 即我们平时说的“远近高低”。从视觉角度的转换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怀。仍以杜甫的《绝句》为例, 诗人在诗中从近处着眼写了“两个黄鹂”, 从远处着眼写了“西岭千秋雪”, 从低处着眼写了“门泊”之“船”, 从高处着眼写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四个角度写出了杜甫在特定时期开阔的胸怀、相对愉悦的心境。
三、看动静
“动”与“静”是景物的两种存在状态。这两种状态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以固有的常态出现, 有时以变动了的非常态出现, 这就是“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这两种状态的景物有时单取一类, 有时两种并呈或名在此而意在彼, 于是就有了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或动静的结合。“动”与“静”的灵活运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将景物写活, 写出生气、写出灵魂。例如: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 以动衬静, 便反衬出了山中的宁静。
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 诗人以一个“挂”字化动为静,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 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 大大增强了景物的画面美。
而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句中, 一个“转”字则形象地写出“寒山”日渐苍翠的动态过程, 使得景物产生了时间上的延伸, 于是充分体现了能够静观景物变化的诗人之“闲”, 妙绝。
四、看虚实
在景物描写中, “虚”是联想想象之景, 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人在刻画人物或描写景物时, 如果难以正面表达或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之美, 常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 引发读者想象, 从而引起审美的体验。
浪漫如李白,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驰骋想象,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美好的仙境, 以虚景点化出一片美好的生活图景;含蓄如欧阳修, 他在《踏莎行》下阕, 用“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的虚景, 描述思妇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状, 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深沉如姜夔, 他在《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 实景“尽荠麦青青”, 昔盛更显今衰。这些作品都采用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等手法婉转地表达了主旨情感, 含蓄而隽永。
五、看手法
手法先要看各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形象生动或者重点突出。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 比喻、拟人、借代、通感、夸张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欣赏时既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 也要清楚地说明其作用。如比喻是为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 形象突出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感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增强诗歌的外在形式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其次是各种表现手法。写景中常用的手法有衬托 (烘托) 、对比、白描、扬抑等。其中衬托用得较多。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 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山之高, 《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 “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另一种值得强调的手法是白描。这种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因为它最能呈现景物的本来面目, 给人平易近人、恬淡亲切的感觉。田园诗人最常用此法。例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 用语平淡无奇, 叙事自然流畅, 没有渲染或雕琢的痕迹, 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 有“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艺术效果正与诗人恬淡宁静的心境相契合。
然而,有些人不珍惜地球赐予我们的一切,破坏大自然,大量杀害野生动物,各种破环环境的做法,给我们的大自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灾难,漫漫的黄沙代替了绿色的林海,波涛汹涌的江河变成了干涸的河床,美丽的风景区变成了荒野,还有大气污染、臭氧层有破洞。树,照样滥伐;矿,照旧乱采;烟囱依然吐出那黑色的浓烟;工厂依旧排放那浑浊的污水等这些现象,都是人们不保护大自然所带来的恶果。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地球上,地球妈妈创造了我们人类,还无私的为我们奉献——提供资源。而我们人类却惨无人道的折磨它,它的慷慨奉献换来的却是人类的浪费。因此,为了让地球更美丽,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更好的大自然中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的自然环境!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些保护大自然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习惯性做好随手关好水龙头,做好节约用水;习惯性做好随手关灯,做到节约能源资源;做到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做好美化环境的.工作;不乱砍伐树木,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提倡救护动物,做到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等。
2.一个人漫步在静谧的充满林荫街道,蹦蹦跳跳的踩着影子,听着树上知了的一阵乱叫,不觉的会露出微笑。一座一座的老旧小庭院,从身边穿过,偶尔看见几位老人自家门口千里传音的和周围邻居道家常,孩童跳着格子,翻着花绳,传来了欢笑声;或者突然从一家传来一声狗吠,像是对你示威,不准靠近你一般,接着邻家的狗接二连三的开始朝你吼叫,吓得你不得不落荒而逃。
3.在另一处的农家院里,群友们看到一种古老的制作水晶糕的方法,只见一个山民把蒸熟的米饭倒入半圆形石头凿成的洞里,然后用木槌敲打米饭,直到米饭变成沫碎,胶揉一起,然后放进一个长十五公分,宽四公分,高二公分的木制模型里,一块块制作成型。看到这种原始的制作方法,大家的兴致顿时陡然掀起,个个想试一下木槌,好客的山民满足了大家的愿望。群友啬薇、清华、了了先后拿起木槌,参与了劳动,那种兴致发挥的淋漓尽致。
4.站着望那楼阁前,霓虹灯光闪烁不定,使得夜晚的古城显得更加光彩迷人!忽见楼前挂着一横幅:“千年古城别样红,元长寿、李东华咏荷书画作品展”,便入内。一跨入,只见屋内四周全都挂满了书法作品。其实对于书画我是一窍不通的,所以纯粹只是欣赏。转悠了一圈,觉得元长寿的书法粗犷遒劲,而李东华的墨荷图则是细腻传神,两者相互辉映,真是妙不可言。
5.烟雨菲微,峡谷内的土家临溪散居。有房上冒烟的,那是土家的炊烟;有山上冒烟的,却是地上的水气。一家一家的,一处一处的,从路旁,从山上,向不太高的天空袅袅升起。当升到较高处时,便倏地聚在一起,浓得化不开一样如天河在幽谷里奔涌,眼前不见山,不见树,不见茂林,不见幽谷,不见奇峰,不见异石,不见珍崖,只见茫茫的最为壮观的云海。
6.故乡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平时地里活多,通常人们起身早,炊烟飘起来的也早。天还没有完全亮。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牲口粪便气味,雾霭的村子里的公鸡懒懒地啼着,狗在房舍的台阶下缩成一团睡觉,老母鸡蹲在屋旁树的枝桠上也在睡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清晨,故乡小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一缕缕飘渺的炊烟。有炊烟弥漫着,清晨的雾气就显得格外重,隔远处看,树影雾雾绰绰的原野、庄稼和林子浓罩一层薄薄的烟雾中。
7.雨,继续飘飘洒洒,加上前几天的暴风雨,造成抗洪信息告急,听说,几年不遇的洪灾威胁着沿河的居民,一片一片的庄稼地被洪水淹没,地里的庄稼是颗粒无收了,道路冲毁,房屋垮塌,当洪水消退后,他们还要重新修复被毁坏的家园,政府官员、士兵们抗洪抢险,忙得焦头烂额,电视里播报的真实场景震撼人心,为自然的无情而愤怒,为政府的责任心而感动。
8.到阳江已是中午时分,停车吃饭时,同伴们都有些迟疑地不肯下车,似乎有点难以舍弃车内的一片清凉世界。佛山的老朋友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笑着介绍说,阳江有一处名叫海陵岛风景名胜,岛上的海滨浴场在南粤是名闻遐迩,饭后去畅游一下再回佛山,也好消消暑。于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的情绪开始高涨,烦躁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
9.坐在临荷远眺的楼上,包围在绿树之中。雨水打在芭蕉叶上,从宽大叶片上滚动滴落。树叶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和着微风摇曳,好像在欢呼这酷暑中难得的清凉。 远处荷叶绿了一大片,白色和红色的荷花点缀其中。各色雨伞在绿色中游动,又添一道景色。正是景色如画,人在画中游。
10.湖面上数只小船往来穿梭,有的群友在船上搭肩亮手,做出昂首展翅的造型,尽情抒发心灵美妙的瞬间,那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湖面上,水中的鱼儿受到感染欢呼雀跃,翩翩起舞。平静的湖面此时已不平静了,湖面上波浪翻转,溅起一朵朵浪花,船上、湖面人与鱼竟相争艳,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人欢鱼跃的盛景。
7月2日,李老师为我们班同学精心组织安排了一次“生态藤头”半日游暑期活动。早晨7:30分我们乘车出发,经过近1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滕头村。一下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楼房,那里的马路宽阔而干净、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让人如入人间仙境。
随着参观的人群,我们首先来到了植物展厅。顿时宽阔的草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一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仙人掌屹立在旁边。仙人掌有的高过人,足有3米;有的比板凳还矮,不到50厘米;有的不高不低,和我们差不多高……真是千姿百态。
最有趣的要算水车展区,那里摆放着许多以前用来取水灌溉稻田的水车。有手拉的,有脚踏的。我首先玩的是手拉式水车,两个人拿两个棒子,固定在水车上,前后一拉,水就抽上来了,那水很清,喝一口,凉到了心底。后来,我和另一位同学选了一个脚踏水车,便飞快地踏起来。突然,脚底踏空,差点儿从水车上翻下来,真让人胆战心惊。水车的后面还有棵大树,同学们都说是两棵树,而我说是一棵树,因为我看见这两棵树的根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讲解员阿姨对我们说,这棵树名叫“夫妻树”因为它们的根是连在一起的。也因此而得名。这时,同学们都向我投以称赞的眼光,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游览了水车,我们去了太空培育房,一进去,看见许多奇怪的蔬菜、瓜果。有的南瓜只有拳头大小,有的茄子像足球一样圆,有的苹果是牛排味的,还有养在瓶子里的杨梅、很长很长的玉米,花花绿绿的……真令人眼花缭乱。
后来,我们来到了一个大鱼塘边,听讲解员阿姨说,再过30分钟,才会来呢!许多人在书包里拿零食准备喂鱼,我也是,急急忙忙来到小店里买了鱼饵,全副“武装”后耐心等待着。我从同学那里看了看手表,11:29分了,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哗哗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那声音越来越响,11:30分了!小鱼“如期而至”许多人将零食扔下去,可发现它们不是“省油的灯”,它们非吃鱼饵不可!这时我又一次为自己正确的判断而得意。同学们纷纷涌进小店买鱼饵,一场自然“拔河比赛”开始了。小鱼是“绳子”双方同学用鱼饵吸引它们。有的同学把鱼饵像连珠炮似的就往池塘里扔,更多同学是一包一包地扔下去!小鱼一会儿涌向这里,一会儿又飞快地游向那边。有趣极了。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野外,发现春天的姑娘正在用温柔的小手给小草、小树染发呢!那枯黄的小树已经变成绿色的屏障,哪枯萎的小苗变成了绿茸茸的小草。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雨雪洗礼,站得更直了。我好像也是其中的一棵树,和它们一起奏响那优美的乐曲!“好大的一棵树啊!”我不禁感叹,大树好像听懂了我的话说:“老朋友,咱们又见面了。”
我来到田野,正是油菜花开得最灿烂的时节,一簇簇比赛似地往上窜。在阳光的映衬下,光彩耀眼。一眼望去,好似一片金色的海洋。身着黄、白礼服的蝴蝶来约会了,它们萦绕着油菜花翩翩起舞,欢快的舞姿令人陶醉,好一副“留连戏蝶时时舞”的优美画面!我看呆了。
我刚想到河边歇一会,忽然又看到了小草,这时我才想起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人们是赞美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呢!
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色可真美!
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清晨,蜜蜂忙着采蜜。午后,知了在树上长鸣。夜晚,蟋蟀在草地上高歌。荷花池里,荷花也开了,荷花是绿的,荷花是淡粉红的,真美啊!
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天空下是一片金黄色的,树叶也是黄的,农民伯伯在这个季节可乐了,也很忙,因为为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麦子成熟了,他们都忙着割麦子呢!
冬天到了,一颗颗雪花从天上飘落到地上,整个世界一片洁白,雪花是花状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莹的小水珠了。
沿着石铺的小路悠闲走来就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这里百花盛开,绿草成茵,还时不时地飘来一阵阵扑鼻的花香和着泥土的清香。在草地上有一片金灿灿的迎春花,四片小巧的花瓣向外展开,真像一个个精致的小喇叭,向人们传播着春天快乐的信息。一簇粉红色的桃花正躺在软绵绵的草坪上,像是给草坪披上了一层美丽的花衣裳。在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追逐嬉戏。活蹦乱跳的小鸟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仔细听,嘘,那是喜鹊归巢,清脆的叫声。
哼着欢快的曲调走过静寂的小木桥,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一望无边的稻田,稻田后边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果树密密麻麻。藏在果树后面的,是一座雾蒙蒙的山峰,山峰的顶端云雾缭绕,显得十分美丽,又是那么的神秘,仿佛一位慈祥美丽的妈妈披着淡淡的薄纱在温柔地给她的孩子们讲着山村美丽的故事。
【景物描写的作文500字精彩】推荐阅读:
描写自然景物的精彩段落05-31
校园景物描写作文300字12-08
怎样写好描写景物的800字作文09-25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11-12
小学生描写景物的作文09-25
小学生描写景物的作文:小溪12-08
景物描写作文:闪电06-19
四年级作文描写景物07-28
景物描写作文指导11-22
描写景物的词语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