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化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义务教育均衡化(精选8篇)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1

一、学校概况

宝坻区霍各庄镇高八堼中心小学始建于2000年,学校现有五个教学班(一至五年级),招收学生范围为高八庄、北堼、张台、王台四个自然村。在校学生127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名,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小学。壮观实用的教学楼,秀美玲珑的绿化带,高速互联的校园网,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立体折射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一名教师为市级265学员,1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6名校级骨干教师,全校17名教职工全部取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历全部达标。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享受幸福教育,奠基出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围绕“创造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宝坻名校”的办学目标,践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勤学、守纪、求实、创新”的学风和“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专心治学”的教风,曾多次荣获区镇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办学条件 1.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现有教学楼一幢,教辅用房11间。校舍建筑面积共168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1450平方米,各教辅用房238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

用房面积5.54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178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为14.02平方米。

2.教学装备

学校各类教学装备齐全,符合市级配备标准,拥有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器材设施齐全,音体美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科学实验室有16座,有成套实验器材和标本模型;图书室藏书丰厚,藏有各类书籍4433册,生均图书册数34.91册;电脑室有计算机15台(不含办公电脑6台),每百名学生11.81台,接入互联网带宽为4M。3.经费情况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现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100元),年初学校作预算,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审定后预算执行,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制度规定执行,无滞留资金不使用情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

三、质量与管理

(一)依法治教,确保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均等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办重点班,拒绝择校生,坚决执行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公平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让教育的阳光塞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2.工作中,我们关爱留守生,关心学困生,关怀贫困生,通过教师结对帮扶、争取社会援助、学生共同成长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均能享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接受学校幸福教育。多年来,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巩固率为100%,无一学生辍学。

(二)安全立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层层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充分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传达到全体师生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镇中心卫生院同志进行法律法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尤其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日查、周查、月查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三)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优化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学校工作首位,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做到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形成了有效地育人网络。具体表现在:

一是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推荐优秀班级代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学校根据周围发生的鲜活事例,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二是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布置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是充分发挥广播系统功能,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市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课、辅导、批改、检测、评价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公正。

三是严格一天按早读、出操、午休、送队及六节课共计十节次逐节课侯课制度,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四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五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写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六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

七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八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公正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学生能专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2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均衡配置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是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出现的一个新提法,指的是在城乡之间逐步缩小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笔者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是要将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与相互分割,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并形成合理分布,使城乡教育紧密结合,逐步缩小乃至消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从而促使城乡教育融通并协调发展。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均衡化程度取决于教育资源总量、质量及其配置组合的优劣状态,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关键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但是就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还比较大,城乡教育均衡化矛盾突出。如何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2009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就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义务教育当中均衡发展又是一个重中之重,从这个判断就足以说明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也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才可以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民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的公平。前者是指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它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加大力度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愿望;后者是指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它要求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并协调发展,以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摆脱滞后状态,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三)有利于城市义务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许多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入读一所好的学校,将来有个好前程,想尽办法将子女送进城里中小学就读,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大量逆流入城,人为地造成城乡学生数量配置上的失调。而农村中小学生大量逆流入城的原动力就是城市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教育质量有可靠保障。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使城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趋于一致,城乡就读差别就缩小甚至没有了差别,因追求优质教育引发的进城就读热潮就失去动力,农村中小学生入城就读热情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有效遏制甚至消除农村学生逆流入城,可以有效避免对城市义务教育造成过大的压力而影响其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制定了多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面的政策,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专门增加了教育经费保障条款,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加以规定,要求“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规定:“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教育部2010年初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再一次重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而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均衡发展提到更高的地位,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战略性任务。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进程。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我国城乡之间拥有的教育资源差距还非常大,城市比农村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始终处于短缺状态,教育资源总量短缺主要表现为占教育投入大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低于4%的目标,从2004年至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2.79%、2.81%、3.00%、3.22%、3.33%、3.59%和3.66%,虽然比例逐年提高,但增长缓慢。由于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如何配置教育资源就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为了保证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长期以来选择了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二元体系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差异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具体反映在城乡教育经费差异、城乡师资质量差异和城乡办学条件差异等诸多方面。

(一)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大

尽管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提高了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并单列到县级,使教育经费列支有了基本保障,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向城镇倾斜的做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根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虽然农村生均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与全国生均数,但绝对数与城镇、全国生均数有较大差距。以普通初中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镇与农村、全国与农村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仍然有较大差异,而且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2010年城乡差距又开始拉大,如果剔除县镇,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将更大,特别是大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为例,2009年和2010年中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2009年农村分别占北京市的26.09%、27.25%和17.65%、14.62%;农村分别占上海市的22.31%、21.48%和24.94%、19.20%。2010年农村分别占北京市的24.45%、26.26%和16.35%、14.77%;农村分别占上海市的24.71%、23.56%和25.45%、20.21%。这组数据包括北京市和上海市郊区农村在内,如果只计算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市区差距还要大得多。

单位:元;%

表1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数据均来自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城镇包括城市和县镇。城乡差距比=城镇生均经费/农村生均经费。其中城镇生均经费的数据是根据全国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农村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以及全国在校生数、农村在校生数计算得到。

(二)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大

长期的教育资源配置二元体系结构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设备老化、师资水平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仍旧是不少农村学校的现实写照。四川地震中农村校舍的大量坍塌,暴露出农村已经初步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十分脆弱和低水平的,也充分说明农村办学条件还比较落后。虽然进入21世纪后,农村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教育差距也大大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以小学为例,2008年全国、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生均危房分别为0.244m2、0.062m2、0.147m2和0.342m2,小学生均危房农村是城市的5.52倍,是全国的1.40倍。小学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和仪器设备总值,城市分别是农村的3.08倍和1.2倍和3.41倍,建立校园网的差距最大,城市学校是农村学校的7.97倍。根据表2数据,农村五个项目达标学校比例远远低于城市和县镇,城市分别是农村的1.22倍、1.58倍、1.72倍、1.72倍和1.49倍。西部地区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更大。以广西为例,2007年广西小学生均危房农村是城市的17倍,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城市分别是农村的8.92倍和1.46倍,建立校园网的差距更大,城市与农村学校相差千倍以上,生均体运场馆面积、生均体育器械、生均音乐器材、生均美术器材和生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等城市也显著高于农村。教学及辅助用房方面,在数量上农村生均数高于城市,但在质量上农村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村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中,框架结构仅占6.38%,而城市却占34.10%;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农村学校占14.69%,而城市仅占6.05%。当城市的中小学生在享受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时,许多边远地区农村的孩子可能连多媒体是啥东西还不知道。

单位:%

表2中数据均来自2008年教育统计数据的办学条件(三)。

(三)城乡师资队伍差距大

目前我国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比例低。以广西为例,2007年城乡初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城市是农村的1.37倍,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要比大专以上学历差距大,城市是农村2.95倍。2007年广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毕业和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合计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5%,而城市的该项指标达到19.21%,城市是农村的近4倍。2008年初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一所距沈阳市区仅100公里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全校173名专职教师中无一名本科毕业或以上学历(资料来自新华网)。(2)农村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比例低。以广西为例,2007年广西农村和城市初中专任教师中拥有中学高级和中学一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4.83%和60.65%,差距非常大。(3)农村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有些课程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教师以传统的语文、数学为主,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等教师缺少,音体美教师更是奇缺,多由其他老师兼任,教非所学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中数据,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1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1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都不足1人,致使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规定课程。虽然近年通过特岗教师等措施进行补充,但是教师缺乏的现象没有根本解决。(4)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比例大。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中西部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年轻优秀的教师往往留不住,多数教师来自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十几二十多年才转为公办教师,因而年龄偏大。(5)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西部地区。部分地区因财政困难,只能以较低报酬聘用代课人员。2007年全国小学有代课人员达27.2万人,87.8%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区小学代课人员数量最多,超出本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0%。即使拥有相同职称的教师,城市教师素质也优于农村。总的来说与城市相比,当前农村教师的素质状态难以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三、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影响

教育均衡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它不仅包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也包括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还包括享受教育发展成果的平等。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不仅使农村学生失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还会导致教育起点、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大,尽管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大幅度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但积重难返长期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学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远不如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同是小学或中学,城里的教学设施要比农村先进,教学器材要比农村完善和齐全,师资力量要比农村强大,教师待遇要比农村优厚,生活条件更是没法比。因此从整体来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极不均衡状态。具体地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农村师资短缺素质偏低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导致农村学校长期投入不足,使得农村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和环境与城市差别太大,而工资等待遇又比不上城市,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不仅不利于农村学校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原有的教师尤其是年轻优秀教师也大量流失。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城市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134.62%,县镇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109.73%,农村普通初中教师调入人数为调出人数的55.29%。这组数据说明教师总的流动趋势是逆向的,农村向县镇流动,县镇向城市流动。最终优秀教师集聚城市,农村成为教师流失的重灾区。大量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师不仅数量不足,其质量更令人担忧。具体地说,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一是导致农村学校生师比普遍高于城市,农村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普遍缺乏教师。中西部农村学校的教师短缺更为严重,留不住的问题非常突出。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2008年其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也非常严重,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空编达6万多人,而且补充非常困难。虽然2009年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阳光工资”后,农村教师待遇普遍提高,生活条件也极大改善,但城乡教师实际工资性收入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差距仍然很大,农村教师逆向流动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教师流失严重的地方已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长此以往将导致这些地方农村教育快速萎缩。由于缺乏教师,除数学、语文等基本课程外,许多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很多课程没办法开出。2012年初广西南宁市郊区一所农村小学就是因为缺乏英语教师而不能开出英语课,当记者采访这所学校时学生向记者说出了他们渴望学习英语的心声:我们想学英语,我们要上英语课,谁能为我们上英语课?这还是南宁市郊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情况更糟糕,尤其是教师的结构性短缺。二是导致城乡师资差距扩大。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对农村师资队伍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整体素质就偏低的农村师资队伍与城镇师资队伍的差距将继续扩大,最终必将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就更遥远。

(二)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扩大引发农村学生逆流入城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将使农村获得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农村学校没有能力来提高师资素质,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低。城乡教育质量上的悬殊差异,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为使子女获得良好教育,稍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学生家长都会把子女送到城里上学,从而导致农村生源大量涌向城市,“教育移民”现象将越来越严重,结果造成城乡生源配置严重失调。农村学生逆流入城不仅加大城市教育压力,而且将导致部分农村学校因生源流失严重而“空壳化”,最终导致农村教育用房等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三)产生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进而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1. 产生教育起点与过程不公平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将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学校甚至连必要的教育仪器和设施都不齐全,更不用说像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施的配备,这将使农村学校学生一开始就不能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享受不到像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机会。比如因缺乏教学设施和教师等基本教学资源,许多农村小学无法开设像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等拓展知识面与素质教育类课程。许多偏远地区农村一个老师要负责一个学校或教学点几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将难以保证;即使能够全额配备教师的学校,也会因教师素质偏低而无法保证教育的高质量,这必将导致城乡学生素质差距不断拉大。

2. 导致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与决定结果的不公平。学生升学的机会除学生所拥有的先天禀赋外,与其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密不可分。由于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农村学生生均享有的教育资源远低于城市,因此其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获知能力的培养就不如城市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或者知识的深广度均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其争取上一级学校入学机会的竞争力就不如城市学生,因此农村中学的升学率远低于城市,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甚至“二本”的比例都远低于城市。有记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即使不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关键因素。

四、采取切实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城乡义务教育如何统筹发展将是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我们必须理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从观念、政策、体制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地发展。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知道,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城乡教育资源长期非均衡配置的直接后果,因此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均衡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应当包括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均衡配置。

(一)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金

1. 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资金需求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教育经费快速增长,但仍然是低水平的,也远低于城市,仅能满足基本需求,要加快发展困难仍然很大。2010年1至9月份社会事业发展运行分析资料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仍然面临资源不足问题,而农村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首先要做到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经费,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

(1)增加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比较低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是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这说明虽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在绝对值上是快速增长的,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其所占比重增长缓慢,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博士在《中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一文中的测算,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需求占GDP的比例为3.99%,财政供给能力可以达到4.11%,因而岳博士认为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适当比例应该在4%左右。如果岳博士的测算是准确的,我国目前已经有能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为14670.07亿元,如果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能够达到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当为16048.08亿元,比现在实际支出多1378.01亿元,比2009年就有大幅度增长,分配到农村的教育经费总量就可以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因而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以便为培养知识型的现代农民奠定基础。而以我国目前的财政供给能力,适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还是可以承受的,况且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因此今后应当大幅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总量。

(2)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应当向农村倾斜增强农村义务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始终是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现在应该是补偿的时候了。因此今后在配置城乡育经费时,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直接向义务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只有大幅度增加投入,才能有效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质量,才能加快推进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步伐。

2. 推行教育投入激励机制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需要巨额资金,仅靠财政性投入,短期内恐怕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除加大财政性投入外,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一要充分运用政策杠杆,引导、激励、扶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捐资助学,建立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投入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二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引导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子,由发达地区政府和企业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农村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定期给予资金或物质支援。对口支援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援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和设施、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或帮助培训教师等。教育对口支持制度可以促使发达地区的非教育资金转化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和教育教学条件的教育资金,从而在不增加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教育投入总量,有效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加强教育经费监管防止教育经费被截流挪用

合理使用资金就等于增加有效投入。不仅要增加教育投入总量,更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即需要开源更需要节流。目前我国教育经费违规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2008年7月审计署对16省54个县在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审计调查,审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资金拨付不及时和占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在被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分配并拨付到相关中小学校资金1.10亿元,占同类经费总额的45.32%。其中有13个县的资金滞留平均超过6个月,最长的超过1年;占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八成以上被调查县发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现象,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的中小学校和教育、财政部门共挤占挪用公用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1.15亿元。因此,政府在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一要以义务教育资源审计统筹为前提,成立教育拨款委员会监督义务教育经费直接拨款到学校账户,以避免“雁过拔毛”,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二要严防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迟延拨付、截流、占用与挪用,对违规者要严厉惩处,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确保农村学校教育正常运行。

(二)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了旨在普及“两基”的“攻坚”计划,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以及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等措施,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质量也得到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实现“两基”的县(市、区)已达到2845个,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也达到了99.5%。但尽管如此,农村办学条件仍严重落后于城市,办学条件的质量与城市相差更大。因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应当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需要大量投入,所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关键是增加投入。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政策倾斜,从机制层面上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加大农村办学条件投入应当成为必然选择。应当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必须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要继续重视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与危房改造,要继续加强教学场馆、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建设,配备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所需经费要纳入本年度财政预算,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教育主管部门按各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使用,确保各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改善和平衡发展。中央也要不断增加扶助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专项基金,以满足这些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需要。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构建城乡均衡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在师资配置上采取的是“效率优先”模式,优秀教师优先进入名校,名校优先选拔优秀教师,致使大量的优质教师资源向城市向名校聚集,出现城乡教师资源上严重的“马太效应”。因此,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在师资配置上必须彻底摒弃“效率优先”的配置模式,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和合理流动。

1.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确保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当前农村学校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构建城乡均衡化的师资队伍,就是在师资配备上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既要满足数量需要,更要满足质量要求。

(1)及时补充均衡配置,确保数量需要。在教师数量上满足需要应当做到:一是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引进力度,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政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二是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需求情况,并会同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本地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不断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及时满足教师补给需求。因此在具体制定与执行教师编制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根据现行农村的办学点分散、班额小、年级与课程门类齐全等实际情况,从各个学校的班级数量和生源实际情况出发来定编制,保证农村师资动态上的平衡;三是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为农村学校及时补充教师提供来源保障。“特岗计划”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有效的政策举措,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获得了良好效果。当前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边远与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紧缺,合格与优秀教师难以补充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应当继续坚持实施“特岗计划”,及时地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2)实行质量监控保证质量要求。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监控是关键。一要严把好入口关,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的聘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确保持证上岗,以保证新增教师质量。二要严格管理,教师的岗位采用定期竞岗聘任制度,每次聘任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和教学评比,对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进行再培训,只有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确保存量师资质量。

2. 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是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外引、内培以及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相结合的措施。外引就是从外部引进优秀教师。政府不仅要给政策并且要为农村学校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等高素质教师创造条件,使优秀教师进得来也留得住;内培就是对现有农村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针对农村师资素质偏低的情况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以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2006年以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教师新课程网络培训计划”、“西部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远程培训计划”和“全国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状况。今后农村教师培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继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在平时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统筹,抓好农村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并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时效性,真正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要继续实施像“援藏”、“援疆”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培训计划,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3)要在坚持标准的情况下,实行骨干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定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政策,有效提高农村骨干教师素质和引导一线教师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就是城乡教师交流和城市教师轮换到农村支教制度,这项制度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师资源。实行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城乡师资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农村教师更快地成长,让农村中小学充满活力。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实行城市教师定期轮换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学习与培训,这种做法可以在不增加教师数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学校对优质教师的需求。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已趋向成熟,已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并将其作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加快推进该项工作。近几年我国正在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沈阳、哈尔宾、十偃、南阳、徐州和铜陵等一批城市都在进行不同模式的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

3. 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引导教师向农村流动

长期以来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较大,除去工资部分,较高的地方相差数倍,这是造成农村教师逆向流动,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国家决定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城乡教育教师收入差距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据重庆市有关调查显示,城乡教师工资的差距的根源主要是学校自筹资金的补贴部分。因此,各地政府要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在与公务员工资一样实施“阳光工资”的同时,加强城乡教师工资的统筹,由县、区统一发放津贴,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教师收入差距,防止农村教师逆向流向城镇,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4. 合理配置教育管理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

农村教育管理水平低于城市,这是有目共睹的。城乡教育均衡化除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外,还要求合理配置教育管理人员,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实行向农村派任高素质管理人员、对现有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和开展城乡校长互访和轮换等方式、方法,尽快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的现代农村教育管理人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促使城乡教育管理均衡发展。

五、结语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与资源均衡配置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资源均衡配置是关键,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需要通过资源均衡配置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必然要求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合理、均衡与优化。因此,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适应城乡教育均衡化和服务城乡教育均衡化,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使城乡教育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2005-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聚焦农村教师[R].2008.

[3]国家教育督导报告[R].2008.

[4]广西教育年鉴[Z].2008.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3

身为交流教师中的一员,对“交流”的积极作用有切身的体会。但是,跳出“角色”,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交流”,不难发现,当前城乡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下乡”的利益性问题

城乡教师交流活动,虽主张让教师自主申报,但事实上,大多数还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运作,究其原因,“交流”涉及了相关人员的利益调整。

城乡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交流”会导致其中一部分人或县城学校的利益受到损害,因而这些人或学校可能会对这一制度采取抵制行为,进而影响制度运行的效率。首先,优质学校参与教师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城乡教师交流,对农村学校有利,农村学校通过这种制度可以获得优质师资,而城镇学校将在一段时间内失去这些优秀教师的支撑,校长担心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这种制度会使一些教师的利益受损。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实施之后,参与交流的教师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放弃一些既得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这部分教师的不满。

二、“城下乡”的实效性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现实中,在“城下乡”交流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否则,交流就会“变味”,甚至产生一些恶劣的影响。

一是没有“沉下去”。每年,局党委都会选派大量的骨干教师,让他们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希望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但事实上,有些教师只是“挂名交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县城学校师资紧张,无法抽出人员参加交流;有的,借“支教”之名,照应自家上学的孩子或者做生意等;有的乡村学校会把交流教师当成“客人”对待,“不好意思管”,支教教师成了支教学校和被支教学校两头都管不到的“自由人”;甚至会出现一种“空对空”式的交流,派出学校与接收学校领导商议好,交流教师只是在开学时到支教学校报到一下,学期末再拿一份支教考核表填好交回原单位。这些无序、被动,甚至虚假的“交流”,大大弱化了教师交流的效果。

二是没有“真用心”。从支教教师的角度看,自身利益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城镇教师“以支教之虚、谋职称之实”,即将交流制度所提供的优惠待遇作为首要目标,而将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次要目的,存在应付思想,不安心工作。更有极少数县直学校把支教作为惩罚手段,将平时难管理的教师或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发配到农村学校。显然,以上两种状况都会导致教师交流的异化,使其失去应有的作用。

三是无法“用得上”。一所学校迎来了一位下派的骨干教师,这位骨干教师一定能发挥很大的引领辐射作用?我们无法肯定。因为现实是:交流教师奔波于城乡,每天乘车坐船要花许多时间;骨干教师家在县城,工作在乡镇,难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在接收学校没有职务的骨干教师,他又有多少话语权?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否能“四两拨千斤”?安排到一所学校交流的教师人数比较少,如果坚持自己的习惯,就会被其他教师视为“另类”。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化。

四是不能“稳得住”。一年的支教时间除去教师的适应期和离开前的调整期,真正用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是很有限的,然后又得换另外一批支教教师。被支教学校的教师无法很好地借鉴县直学校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这样循环往复,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原有的教学秩序。

三、“乡进城”的隐性问题

谈到教师交流,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城下乡”的支教,而忽略了“乡进城”的“取经”的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是“吃不消”。县直学校相对于乡镇学校来说,工作节奏快、要求高、强度大。部分乡镇教师交流至县直学校,明显感到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之学生家长的要求高,谈乡镇交流教师“色变”,无形之中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有些教师“挨”了一年后,发出了“死也不到县直学校交流”的感慨。

二是“吃不了”。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会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学习活动,满负荷工作的他们往往无法跟得上节拍,也无法适应高标准的工作要求。

三是“带不回”。“乡进城”是为了让乡镇骨干教师“取经”之后,回到原校,传播“真经”。但现实中,许多“乡进城”接受培训的教师回去后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更有甚者,“乡进城”成了个别教师的“专利”,剥夺了其他教师学习锻炼的机会。

四是“掏老本”。在乡镇工作的教师,优秀者不在少数,这些教师上进心强、求知欲旺,往往首先被选中进城交流培训。相反,个别“城下乡”交流的教师还不如前者。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局面,与城乡交流的初衷正好相反。

四、建议

1.规范教师支教程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保教师交流的顺利进行。首先,基于教师交流的支教性质,交流对象应该以县城中青年骨干或优秀教师为主,以农村学校普遍缺少的或薄弱学科的教师为主。其次,交流模式要根据本地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交流期限则应根据不同的交流形式弹性调整。

2.合理确定支教的优惠待遇。教师交流要以自愿为主,要让教师从交流中尝到甜头,逐步成为“我要交流”的自觉行动。教师交流的优惠待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县教育局可以从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一部分,设立专项资金,分基本补助金和贡献奖励金两部分,而且后者应该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基本补助金主要考虑支教教师因工作调动到较远地区而增加的日常费用(如交通费),具体金额各地视具体情况而定。贡献奖励金用于奖励为支教做出贡献的教师,应根据支教考核结果来发放,对不合格的支教教师不予发放。另一方面,关于职称评定等其他优惠待遇,则应该规定只有支教教师的考核结果被评为优秀,才能够获得相关优先评职资格。

3.规范和强化绩效考核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支教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制订严格、具体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应以受援学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为主要依据。其次,不同的支教形式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而且相应的考核要求必须与优惠待遇相对应。最后,严格执行考核要求。凡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如果考核不合格,不仅要追究支教教师的责任,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4.真正授权“挂职”人员。选派县城学校的副校长或中层干部到受援学校挂职,要真正使下派人员履行对派入学校的管理职权,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实上,挂职的支教教师相对于一般支教骨干教师,他们说话有一定的威信,工作也容易开展。

5.用团队打造优质学校。选定交流的挂职校长后,再选拔2~3名骨干教师一同到受援学校交流。同时,受援学校还应选拔教师到对应学校任职,两所学校就自然形成了对口帮扶的关系。这样,县直学校到乡镇学校参加交流的就不仅是一位校长或一名教师,而是一个团队,代表着派出学校的形象和水平。这样就可以借助县城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昂扬的工作状态来孵化乡镇薄弱学校,促进受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6.突出管理人员的对口交流。学校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提高。在下派干部的同时,可以选派受援学校的副校长、中层干部到县城学校进行对应的岗位“实习”交流,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4

东阿县高集镇玉蒋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各级号召,有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创建的各项工作。下面就我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学校概况介绍

高集镇玉蒋小学始建于1986年。校园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75平方米,生均13.48平方米。生均绿化用地面积48.62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19.95平方米。功能室齐全,教学区、运动区分区明显,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备,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总体规划合理有序。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学生、编辑情况:

高集镇玉蒋小学覆盖11个自然村,覆盖人口5000余人。

1、现有4个教学班,学生1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平均班额25人,最大班额32人。

3、2016年9月招生20人,严格执行划片招生。

(二)师资水平:

(1)现有教职工12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其中一级教师数6人,市骨干教师1人,县教学能手1人,县名师1人,县骨干教师1人。本科4人,专科3人,高一级以上学历比例58.3%,学历合格率100%,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

(2)学校有校委会、教研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

(三)办学条件:

(1)学校拥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多功能教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科技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运动区分区明显,布局合理有序。

近三年新购图书总数5046册,年平均新购图书数1682册,平均年图书更新率33.3%。师生阅览室实配座位数均占应配座位数的100 %。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依法保障适龄学生按时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学生都能按时入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二)把学生安全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做到时时讲天天讲并进行防震、防火、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演练。继续实

行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把教学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加强培训,提升素养

积极推进“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聘请书法家定期为学生与老师上课、指导。定期举办“四课”活动:“名师教师引领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设立“周四教师培训日”。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写一篇年终总结。

2、抓常规、重教研、促教学

加强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备课组联校校长包组制;实行活页备课制度;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情况每月督查评比一次;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并当堂反馈教师的上课情况;实行大阅读制,制定了读书漂流方案;抓好学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科学演示实验率及分组实验率均达到100%。坚持两操(眼保健操、广播体操)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校功能室配备齐全。生均图书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学仪器品种齐全,体育器材准备到位。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档案内容齐全,并已形成成熟的“书写一体化”教学特色。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铺设运动场地、绿化带精心布置。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五、存在问题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问题。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水平与功能室使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习惯养成还待进一步培养等问题需要改进。这就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努力创新和提高。

六、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依法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学生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建立和完善督促、济困、监督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2、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落实,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3、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办成学生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让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教育。

教育的不均衡化-毛概 篇5

回望3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条以推进机会均等为主的教育公平主线越来越清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在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之后,明确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现实课题、最重要使命。

但是,近10年的“均衡发展”之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有探索也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分歧,甚至有人得出“教育均衡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未必科学,却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厘清概念中统一思想,在总结实践中达成共识。

“教育焦虑”,源自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

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

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一个镇中心小学一个班的学生竟达130人,“老师用麦克风讲课、学生用望远镜看黑板”,而在一些大城市,为了择校,有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有的家长则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领着孩子奔波在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辅导班之间,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

……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均衡的现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依然存在着强烈反差,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要求。

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师资、经费、设备、校舍等不同条件造成的不均衡,引发了部分家长对优质学校的强烈追求,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择校行为。择校行为反过来又制约了各类薄弱学校的发展,造成“不均衡——择校——更严重的不均衡——更强烈的择校”的恶性循环。

教育均衡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复杂国情,映照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基本教育格局,映照出全国各地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热点问题,不仅给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制约,也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了诸多难题,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社会普遍存在着“教育焦虑”。

追求教育均衡,我们一直在路上

虽然,每当择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家长、校长还是局长总感到无奈,似乎择校成了中国教育一道无解的难题;虽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但是,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心。

追根溯源,不均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从教育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由于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造成的,尤其是“重点校”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导与学业水平评价城乡双重标准”政策等造成了严重后果;

从社会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社会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长期“城市中心”、“精英主义”及“效率优先”等制度安排的体现。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当时资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各地举办了一批重点中小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逐渐传递到基础教育,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加剧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了公立学校教育不公平。

从社会对教育需求角度看,人们的教育期望远远超过了教育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也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劳动力价格分化等因素,以及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纷纷以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为参照系,希望以现代化教育标准来要求中国教育,社会旺盛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十分突出。

从教育资源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所显现的特点不同,有的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有的表现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还有的表现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

历史不会忘记:我国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对城乡所有学生实行了免费,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今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较高水平的不均衡。纵观世界,义务教育不均衡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连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也都经历了一个由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并在均衡发展基础上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历程。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必然经历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世界各国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客观规律。有了这样的共识,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征程中,我们的步伐将更为稳健,我们的信心将更为坚定!

国家战略、群众智慧汇聚合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究竟该怎样破解?答案要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去找寻。

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立足长远,谋划未来,率领全国人民绘制的中国普及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路线图与全景图在逐渐清晰;

我们看到,在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探索实践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渐建立,教师队伍配置逐步优化,弱势群体权益逐步保障,教育督导评估逐渐被强化;

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在探索这项事关教育权利公平的崭新课题时,充分体现了各自的实践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的实践过程是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是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更是凝聚智慧、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改革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把义务教育作为体现教育公平首要的、最重要的领域。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在党代会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由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随之,教育部和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在省部级层面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个省份和地区行动起来——

河北省邯郸市本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的目的,邯郸市走出了一条主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他们将市直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结成“盟校”,5年间共组建113所“盟校”,拉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使得2500年的历史古城拥有了“无择校”的城市名片。

浙江省杭州市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组建了100多个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初步走出了“上好学”的成功之路。

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省内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成都市统筹灾后教育重建与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直辖市)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经济并不发达的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统一全县建校标准,统一仪器配备标准,实现了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均等化……

教育均衡,教师是根本。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实践起来仍有不少困难,教师流动制度的探索始终未曾停歇。2006年,“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启动,到2009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3万人,覆盖500 多个县,6400 多所学校;各地积极跟进,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到2010 年,全国逾半省(市)建立了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尽管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场攸关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推进教育公平的大变革中,各地不仅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经验,而且为破解教育公平难题开出了许多有效“良方”,成为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巨大动力。

义务教育均衡 篇6

结对帮扶活动促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建设步伐,宁陕县教体局安排城区学校与偏远乡镇学校结对,从五处着力开展帮扶活动。

一、从学校管理上着力帮扶。帮助受援学校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指导日常管理工作;结对学校每学期互派1名管理人员到对方挂职交流学习;结对双方领导班子在每学期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1-2次。

二、从教育教学上着力帮扶。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工作常规,健全教学档案;指导受援学校定期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建好实验室、功能部室、图书室,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受援学校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每年不少于1项课题立项;结对双方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相互交流优秀教案、教学课件和研训活动等。

三、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上着力帮扶。通过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随班听课、评

课、上示范课、专题讲座和“结对子”等形式,对受援学校教师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四、从校园文化建设上着力帮扶。帮助受援学校加强“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指导受援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从改善办学条件上着力帮扶。支援学校力所能及地向受援学校捐赠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努力改善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资金和物质方面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受援学校办学条件。

目前,县局确定的第一批7个支援学校和11个受援学校都已开始帮扶,针对受援学校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县教体局将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部署及发展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教育均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舍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准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地位首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陕西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强调,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以县为主,分类指导,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建设、条件装备等保障机制。

其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法定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平等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义务教育的责任。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7

笔者身为交流教师中的一员,对“交流”的积极作用有着切身的体会。但是,跳出“角色”,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交流”,不难发现,当前城乡教师交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教师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城下乡”的利益性问题

城乡教师交流对象的产生,虽力求动员老师们自主申报,但事实上大多还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运作下进行,究其原因,因为“交流”触及到对利益相关者既得利益的调整。城乡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交流”肯定会造成县城优质学校或教师个体既得利益的损失,所以这些学校或教师个人会对交流采取消极的应付甚至是抵制行为,从而阻碍交流制度的良性运行。

首先,县城优质学校参与师资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城乡教师交流,农村学校可以获得优质的师资,而县城学校在一段时间内将失去这部分优质师资,校长们担心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对“下派式”的交流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其次,客观上城乡交流会让“下派”老师的个人利益受损:城乡教师交流,县城参与交流的教师迫不得已要离开原来“优质”岗位,从”米箩”跳到”糠箩”里,使原来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这些教师的极度不满或强烈抵制。

2.“城下乡”的实效性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花费大量的精力,推动教师交流工作,促进教育的均衡。但现实中,在“城下乡”交流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否则,交流就会“变味”,就会事与愿违,甚至产生许多恶劣的影响。

一是没有”沉下去”。每年,上级选派大量的骨干教师委以重任,寄予厚望,让他们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力求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但事实上,有些老师只是“挂名交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县城学校师资紧张,无法抽调人手;有关系照顾的,借“支教”之名,便于照应自家上学的孩子或者做生意等;有的乡村学校将县城交流来的老师奉为“上宾”,在管理上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得罪人,使得支教老师成了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两头都管不到的“真空人”;甚至出现一种“空对空”式的交流:派出学校与接收学校领导商议好,交流教师打好申请报告,开学初到接收学校报个到,学年结束再填个交流考核表交到原学校,如此“有头有尾”,一年的交流工作便“大功告成”。如此无序、被动,甚至虚假的“交流”,大大弱化了教师交流的初衷和效果,甚至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是没有“真用心”。从支教教师角度看,自身的利益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重要内容。现实中,部分县城老师“以支教之虚,行谋职位、职称之实”,眼睛紧盯的是交流制度中所规定的“实惠”,而将支教的初衷———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抛诸脑后,工作不安心,得过且过。甚至少数县直学校把支教作为惩罚手段,将平时难管理的或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充军发配”到农村学校,促其“反省”。显然,以上两种状况都是“乱弹琴”,必将造成教师交流制度的异化,使其失去应有的作用。

三是无法“用得上”。一所学校迎来了下派的骨干教师,而骨干教师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引领辐射作用,我们无法肯定。现实是:交流教师奔波于城乡,每天乘车坐船要花许多时间;骨干教师家庭在县城,工作在乡镇,难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在接受学校没有职务的骨干教师,他又有多少话语权?他一样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否能“四两拨千斤”?安排到一所学校交流的教师人数比较少,势单力薄,如果坚持自己的习惯和做法,可能会被其他教师视为“另类”……久而久之,骨干也会被同化。

四是不能“稳得住”。交流频繁,比例大,时间短,缺乏稳定性,将会影响学校的管理。一学年的支教,开始有个适应期,结束前还有个调整期。这样一来,交流教师用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就很有限了。然后下一学年又要派出另外一批教师支教。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而言,“人参果的味道”———县直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也只能是“闻闻”而已。如此周而复始的“走马观花”,预期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可能还会影响到原有的良好教育教学秩序。

3.“乡进城”的隐性问题

谈到教师交流,我们关注的往往大多是“城下乡”的支教,而忽略了“乡进城”老师“取经修炼”存在的问题。

一是“吃不消”。县直学校相对乡镇学校,工作节奏快,要求高,强度大。部分乡镇老师交流至县直学校明显感到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之学生家长的要求高,谈乡镇交流教师“色变”,无形之中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有些老师“挨”了一年后,发出了“死也不到县直学校交流”的感慨。

二是“吃不了”。部分乡镇教师来到县直学校,课务并没有减下来,在高要求之下,他们的各项工作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定期举行各类培训学习,满负荷工作的他们往往无法跟得上节拍,也无法适应高标准的工作要求。

三是“带不回”。“乡进城”是为了让乡镇骨干教师“取经”之后回到原校,传播“真经”。但现实中,许多“乡进城”接受培训的老师回去后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更有甚者,“乡进城”成了个别老师的“专利”和“特权”,进来容易,回去难,一连几年,稳如泰山,从而剥夺了更多老师学习锻炼的机会。

四是“掏老本”。在乡镇工作的老师,优秀者不在少数,这些老师上进心强、求知欲旺,往往首先被选中进城交流培训。相反,个别“城下乡”的交流的老师自高自大,甚至还不如前者。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局面,与城乡交流的初衷正好相反。

二、促进城乡教师交流的策略

1.规范交流程序

教育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范的交流程序,以保证交流工作的良性开展。一是凸显“雪中送炭”。基于均衡教育的目的和支教的性质,交流老师应以县城骨干教师为主力军,以被支教学校紧缺或薄弱的学科为主。二是激活交流方式。可根据学校和老师的实际情况设置多样的交流方式。交流时间也可根据不同的交流形式灵活安排,力求科学合理。

2.确定支教待遇

老师的交流要贯彻自愿为主、就近交流的原则,让教师从交流中尝到甜头、深受补益,逐步成为“我要交流”的自发行动。教师交流的相关待遇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从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出来一部分,设立支教专项资金,用于基本补助和特别贡献奖励,重点突出后者。基本补助用于交通、食宿等因交流而产生的日常开支;特别贡献奖励重在激励,根据支教的相关细则进行考核发放,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是关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其他的优惠待遇,要求只有实绩显著,支教老师考核结果达到优秀,才能获得相关待遇的资格。

3.强化绩效考核

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支教老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的力度。一是制订考核条例。考核标准应该科学、具体,以教育教学实绩为主要依据,明确划分考核的等级和相应的工作要求。二是区别对待。不同形式的支教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要有所不同,相应的考核要求还要与相关优惠待遇对应。三是严格考核。相关考核必须达到合格以上等次,才能按照规定进行奖励兑现。如果考核达不到合格,不仅要追究支教老师的责任,还要视具体情况追究双方学校相关领导人的责任。

4.授权“挂职”人员

选派县城学校的副校长或中层干部挂职到受援学校,从根本上落实工作责任,使下派人员真正履行对派入学校的管理职权,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事实上,挂职的支教老师相对于一般支教骨干教师,他们说话有一定的威信,工作也容易开展。

5.发挥团队力量

选定交流的挂职校长后,再选拔2-3 名骨干教师一同到受援学校交流任教。(同时,受援学校选拔教师到对应学校任职任教,两所学校就自然形成了对口帮扶的关系。)这样,县直学校到乡镇学校参加交流工作的不仅是一位校长或一名教师,而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代表着派出学校的形象和水平。这样就可以借助县城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办法和昂扬的工作状态来孵化乡镇薄弱学校,促进受援学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6.突出管理对口交流

骨干教师的交流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对老师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离不开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提高。因此,在下派干部的同时,可以选派受援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到县城相对应的岗位“实习”交流,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7.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义务教育均衡化 篇8

数字化城域网能给教育带来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已经成功建立起校园网的学校间达成了共识:更合理地应用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为教育教学服务,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最完善的教育信息产品,推动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同时带动校园网、城域网的快速进步,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网络教学环境。

新需求呼唤新网络

晋中教育网始建于2003年初,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中小学校上网规模不断扩大,基层对教育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功能的需求猛增,晋中教育网原来的网络结构、服务功能以及运行管理机制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晋中教育的需要。2005年实施的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更赋予晋中教育网覆盖全市、服务城乡所有中小学校的重任,因此,晋中教育网的改造和扩建迫在眉睫。

新网络带来教育发展新动力

应用之需促使晋中市教委做出了改造现有城域网的决策。改造后教育城域网将连接全市教育机构,并要求这一现代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必须具备稳定高效、实时传送、高度可管理等特性。建立这种大规模的教育城域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建设方案要充分考虑目前学校园区网络状况和经济条件,并充分考虑今后的网络发展和扩充。

经过审慎的考虑和实地的系统调研,晋中市教委最终将连接全市教育机构的统一网络平台锁定在锐捷网络的面向业务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之所以选择锐捷方案是因为其快速部署能力和良好的性能价格特性,而且其三网合一技术,快捷、安全、高效的网络互联功能,能够确保校校联网;选择锐捷网络的产品和方案,是建立在其对晋中市教育教学业务系统充分了解和把握,对于城域网关键应用能够进行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障、快速的网络收敛以及业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基础上的。

晋中市教育城域网采用市、县、校三级网络架构,实现全市11个区县和1534所学校的统一接入,其信息

点数达到了10万以上,该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为晋中市数字化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中市教育城域网特色

晋中市教育城域网建成以后,成为山西省继阳泉市教育城域网之后又一个典型的市级教育城域网的成功案例,其特色有:

1.实现全市及城乡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通过在全市及城乡所有中小学建立的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别是城乡及偏远地方可以共享优秀的课件和教学资源库、进行远程教学观摩等,为全市教育教学、教师培训、交流研讨、考试督导、教育管理、电子政务、公文流转、视频会议(远程培训、远程会议)等各种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搭建了一个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晋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成功完成国家赋予晋中教育城域网覆盖全市、服务城乡所有中小学校的重任。国家要求晋中实施“农远工程”,晋中全市、区、县、乡现有学校1534所,其中高中学校39所,初中学校222所,小学1237所,幼儿园22所,进修学校11所,职业中学14所,学校的规模不一、应用各异、要求也不一样,面对复杂的应用环境,锐捷网络成功进行了实施。

3.通过流量的合理规划,有效解决海量城域网用户上网出口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城域网用户量多,采用统一出口压力大的问题,各县区单独出口,然后再通过另一条网通光纤的方式连接市城域网核心,保证内外网都有,因此,对于市城域网中心来说,各区县只有在访问城域网的时候才会有流量流入城域网,各区县统一自己的出口,城域网中心的流量压力相对减少。

上一篇:寄给新疆小朋友的一封信下一篇:村级委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