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反思(共16篇)
阅读着这本书,从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中,与我的教学经历相对照,觉得作为教师要快乐,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要热爱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以身作则,这些优良品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要敢于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不过。教师也不是神,不可能每句话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得体,如有不当,要敢于在学生面前做自我批评,敢于让学生提意见,并虚心接受,不能与学生斤斤计较。
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我们常常误以为要树立威信必须“严”字当头,认为这是唯一制止学生捣乱的有效方法。这种行为不但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反而会损伤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有些教师则走另一个极端,他们主张在一团和气中求得威信,讨好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姑息纵容,懒得深层管理,这些教师虽然和学生相处融洽,但是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却很轻,也并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 “爱”要有度,“严”也要有度。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师要真正从对学生的爱出发,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这样在自己教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中间生,也不溺爱优等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信服老师。这样,教师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了。
全球IT业裁员潮起预示行业景气下行
惠普公司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特别是IT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也许这只是全球电子业进入裁员高发季的一个信标。据华尔街日报消息, 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 Co.) 因个人电脑业务收入相对持平, 同时打印机业务销售额下降, 导致第二财政季度利润下滑31%, 当季业绩好于预期, 致使惠普上调了全年利润预期。惠普还将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从2月份预计的至少4美元上调至4.05至4.10美元, 同时宣布计划裁减27, 000个工作岗位实施业务重组计划, 预计到2014年重组计划将为惠普每年节约30亿至35亿美元, 计划将把这笔资金用于加大云服务、大型数据及安全业务等方面的投资。惠普表示, 计划到2014财政年度末裁减约8%的员工, 意味着惠普公司的人员规模将缩小近十分之一。其实, 2012年初以来IT行业的规模性裁员就已经如潮水般涌起了 (见表1) , 紧跟着惠普的大规模裁员2.7万人, 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瑞萨电子计划裁员1万人, 标志着电子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全球主要IT企业2012年1月至5月裁员的不完全统计, 裁员涉及惠普、NEC、IBM、雅虎、百思买、诺基亚、松下、诺基亚西门子、索尼、阿尔卡特朗讯、T-Mobile、ST-爱立信、暴雪娱乐、瑞萨电子等知名IT企业, 影响波及全球, 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类人才也面临“饭碗”不保的窘境。
变化和开放的行业发展要求企业转型相随
惠普大规模裁员计划的背后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注脚:此次裁员 (计划到2014年财政年度裁员2.7万人, 占其员工总数的8%。) 每年至少为惠普减少30亿美元的开支。惠普现任CEO惠特曼承认公司正处于困难时期, 并表示裁员是必要之举:“惠普现在的业绩和表现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希望, 为了扭转现状, 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对于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惠特曼解释称, 惠普之前的营业额很不理想, 但是员工数量的增速却很快, 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有关数据显示, 惠普2011财年净利润为70.74亿美元, 同比下降19%, 而截至2012年4月30日的惠普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307亿美元, 同比下降3%;净利润为16亿美元, 同比下降31%。惠特曼的解释被业内解读为惠普糟糕的财务表现是此次裁员的重要原因。
发生经济危机或者行业危机, 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失业, 失业是由于企业倒闭或者裁员造成的。抛开企业倒闭不谈, 只看企业裁员, 就会发现其中的残酷逻辑, 企业想要达到预期的业绩就需要招工增员, 一旦达不到预期的业绩就要裁员, 裁员的受害者是员工, 也是企业。大规模的裁员其实是企业对自身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悔和调整, 只是这种反悔和调整需要员工、企业付出痛苦的代价。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对企业发展模式产生反思, 规模性增长也许是企业生长的“毒丸”, 至少不是最合理和安全的成长模式。从这一点上看, 惠特曼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惠普之前的营业额很不理想, 但是员工数量的增速却很快, 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 这里惠特曼所说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增长模式, 也是很多企业的成长模式。我国也有许多企业采用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某种业绩诉求的驱动下, 大规模招聘人员, 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案例, 大增长、大增员, 业绩大跌、大规模裁员甚至倒闭。
许多企业都可能会赶上行业发展的“大潮”——需求迅速增长, 市场容量短时间大规模增长, 这很容易让企业产生市场需求会持续上行的感觉。但事实上, 经济增长和行业发展却是开放的、变化的, 充满了不确定性。某些经济关键点上“小的扰动”的蝴蝶效应可能会掀起行业动荡的滔天巨浪。经济周期的魔咒也不时地告诉人们未来的不确定和冥冥之中的“定数”。这就给企业提出一个永远也无法回避的命题, 变化和开放的行业发展要求企业转型相随。
创新才是化解行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困境的关键
全球IT行业的发展前景看似正走下行通道, 但这并不能说IT行业的实体经济真的开始进入衰退期。相反, 我们倒是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动力正在深入发展, 并在各行业中发挥推动作用, 其意义就像工业革命一样。
关键词:政治;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39-01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它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其反思的核心是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澄清、质疑与批判,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预设,具有前瞻性、导向性,主要根据的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这一环节,要求政治教师对以前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属于教学调控,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自动的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政治教师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的洞察,迅速的作出判断,发现问题。有一次,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中国香港的回归心中有什么感想时,按照我先前的估计,应该是自豪。但是学生的讨论却让我为之一震,他们提出了新的角度:对自己而言----振奋,对国家而---自豪,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等等。当时,我在头脑中瞬间闪过一个词:教学相长。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总结,这一环节要求政治教师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的通过回忆、自述等形式收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的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这是一种较好的反思形式。
三、教学反思的操作
1、教学后写反思
没有专业的教学反思,是单调呆板的职业生活,而有效的教学反思,并不是肤浅的、表面的、外控的,而是站在自我之外进行批判地考察教学行为及结果,反思教学技能、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学法指导、三维目标达成等,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视,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再反思”的过程反思,提升每位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有效教学的责任意识。
2、听课后写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课堂效率、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达成度等方面问题,把教师的“学会教学”和学生的“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学的合理性、针对性,达到有效教学的行动过程。我们以反思、反观与反省为手段,通过三大层面的横向反思,产生了“反思—发现”、“反思—改进”、“反思—计划”、“反思—未来”的行动链接,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反观课堂教学后写反思
如果把自己的每学年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过程有摄像机拍摄下来,通过再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旁观者清”的心态去观察,去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就像“照镜子”,是教学反思的一种较好的手段。
4、网络论坛交流中写反思
在教师网络中,教师可以消除地域屏障、学科界限、身份高低、平等的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和困惑,是一种很好的反思交流方式。目前在网上有许多专门的网页和论坛,如新课标资源网和“教育在线”,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四、教学反思的撰写
教学反思是通过教师批判性的思思维提高教学的领悟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质量,反思活动是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之间的对话,它寄寓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人生价值,渗透在教师实践智慧提升之中,不仅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也促使课堂成为有生命、有挑战性的丰富的学习场所,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政治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康敏2008年
[2]、《反思性教学》熊川武
自从进入东方理想学校,我才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也在其中获得了经验,懂得了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错误。
一想起住校第一天晚上的那一次扣分,我就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熄灯后,我在床上肆无忌惮地与同学说着悄悄话,为此得到了一次严肃的警告。但却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的我怎肯罢休,翻来覆去打扰着邻床的同学们……
终于,我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惩罚,值夜班的老师十分严肃地将我叫了出去。我这才明白刚才那些声音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看着老师生气的表情,我不禁“唰”地红透了脸,慢慢地低下了头。
当老师问起为什么要叫我出来这个问题时,我带着一丝哭腔说道:“因为我刚才说话的时候影响了他人睡觉,这样会导致他人包括自己明天精神不佳,影响学习。”
老师点点头,这并没有使我感到释然,而是更加羞愧。本以为会被老师大骂一顿,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句温柔的劝慰,老师的话使我心头一暖,那一刻我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
事后我有些不安心,觉得好多孩子吃药都特别害怕,要老师耐心的呵护才能喂下去,李新航小朋友为什么还要偷偷的带药来让老师喂他呢?于是在放学时,我有意的会见了李新航的妈妈。与家长聊过后才知道,是因为老师每天给孩子们喂药时,为了呵护那些不想吃药、怕吃药的孩子,都会对他们说一些很关爱的话语、做一些亲昵的动作等。李新航也想让老师在意他,所以对妈妈说他也要带药来幼儿园让老师喂他,但是妈妈没有在意他的话。
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让不一样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的确,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象,他们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亦是一个个发展不平衡的人,更是一个个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所以,在备课时,头脑中绝不能仅有大纲意识、教科书意识、教参意识,更重要的,应切实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孩子掌握4个季节,天气以及这个季节的小朋友的活动。如果象以前出示图片教单词,天气,我想学生也能掌握这些知识。但对于回答“What do you do?”他们的回答可能就没这么丰富多彩,学生的思维不会在画画和互相交流中碰出火花,对于春天的描述也不会如此生动,一堂课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英语课也就似有似无的结束了。
可见,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兴趣,而不是痛苦。仅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学得更主动;课堂也不是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
我教的班里有位同学,名叫H。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性格很开朗,尤其爱打篮球。他有个缺点,脾气特别暴躁。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后,我在班外观察情况,发现他的座位空着,当时我很生气。我想与其去寻找他,不如在门口等着他出现。不一会,他大汗淋漓地走了上来,我把他带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原来他是因为打篮球打得投入了,没能及时回来上课,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很是恼火。于是我采取了“小事化大”的战术,让他给家长打电话来学校解决问题。一听要见家长,他的态度更加不好,还说了“大不了不上学”之类的气话,这让我更为气愤。由于当时我没有控制住自己,把这话和他的父亲说了。
本想和他父亲一起教育他,可能这种方法并不妥当,虽然他表面上承认了错误,写了保证,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到我并没有成功地达到教育他的目的,这让我心里一凉。此后,他就开始变本加厉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再专心学习,不再严格遵守纪律,影响了班内的其他同学。我总是严厉地批评他,但效果不好。
后来,通过反思,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过了几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他很惊讶。我看这方法可行,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放下架子,和他平等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谈到了自己,也谈到了他身上的毛病,谈到了他的未来,他的人生之路等等,他边听边点头。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交流。虽然这次他没怎么说话,但是我感觉他真的听进去了,我觉得这次谈话是会有效果的。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他给我写了个纸条,大概意思是昨天我的一席话,真的触动了他的心,他愿意和我做知心朋友。
在2004年中国社科院第四届国际问题论坛上以“FDI与中国”为主题,诸多专家和实践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求在理论和经验的层面对当前中国引资现状给予解释,对未来的外资发展战略和引资政策提出建议。
引进外资发生重大变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江小涓介绍,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截至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41.71亿美元,FDI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但整个80年代,我国外商投资以港澳台中小投资者为主,占我国外商投资总额的75%左右。
江小涓认为,总体上,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不比我国企业特别是国企的平均水平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长很快。外商来源的变化及其投资规模的扩大,对其技术引进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大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较多地引进了先进技术。
同时,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到2003年10月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超过260户,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最多的国家之一。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陈炳才认为,在利用外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个资本流入,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走过了它的高峰阶段1993年~1998年。由资本流入导致的资本项目顺差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体。
FDI的技术溢出是正是负
江小涓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引进的技术产生了明显的外溢效应。技术外溢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扩散的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春法则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是正是负,迄今为止的研究结论是杂乱无章的,国外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溢出论;而国内学者在FDI与技术转移问题上的态度远较国外学者更为乐观。FDI与本地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政府政策却已经沿着通过鼓励FDI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道路走下去了。联合国的报告认为:“自由化的技术变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资本和技术比以前更具有流动性,而FDI在资源流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注重国家经济安全
陈炳才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FDI最多的国家。如果不包括并购,近两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数一数二。就中国目前形势来说,如何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并制定和调整相关的资本流出入政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策重点应该从鼓励流入、限制流出转向流入流出平衡,因此,如何利用外资的战略结构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同时,如何推动资本流出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考虑到的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还缺乏明显的效果。QDII制度还没有出台,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进行证券投资风险大,政策也有诸多限制。企业的债券和证券投资受到严格管制,现在可以研究是否到了放松管制的时候了?
对于直接投资和其他外资,我们应该鼓励什么,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结构,需要新的思考。
比如,企业到香港、美国、伦敦或欧洲上市筹资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问题很值得研究和关注。
陈炳才说,资本项目顺差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动力,因此,如何解决资本流入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因之产生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保持货币投放和信贷扩张的相对合理,防止通货膨胀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投资资本的进入,防止国内不动产价格膨胀和金融泡沫的形成,协调内资和外资的合理配置,这是未来利用外资或资本流入政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穆虹则警告,中国虽然具有引进外资的优势,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引进外资同时也将消耗大量不能进口或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中国的引进外资战略将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我们应该用新的发展观来统筹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多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并且要加大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考虑大幅下放引进外资权限,简化审核手续,完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尤为重要。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巍还强调,引进外资一定要充分考虑给中国本土企业一个公平待遇,不能总是崇尚“国退洋进”,警惕外资与国有企业的“合谋”造成国资流失的危险和垄断的形成,要防止外资并购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江小涓也提醒,跨国公司有着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因此,值得高度重视的两个问题就是:并购方式吸引外资导致垄断的可能性;垄断行业开放带来垄断主体转换的可能性。
我校的学生虽然居住农村,他们对一些鸡鸭鹅、猪猫狗和一些小昆虫等动物随处可见,但他们平时却很少看见这些动物“喝水”,我虽然布置学生回去观察,但很多学生也未必能看到,所以在课堂上,我播放了大量动物喝水的视频和图片,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之有所发现,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关于一些昆虫是怎样“喝水”的,学生更难以看到,故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设想,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然后告诉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信息,并立即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网上学。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
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于清华科技园发表题为“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的演讲,现场听众满座,互动积极。许小年从凯恩斯主义的涵义、实质、后人对凯恩斯主义的误解等方面进行解读,并结合现实问题与听众进行了良好的互动问答。根据讲座内容,本文对许小年的观点加以整理,报道来自经济学界的不同声音。
许小年认为,被我们一直奉行为不二法则的凯恩斯主义,其内在逻辑实际上具有不一致性。其只求目的不问缘由的调控疗法,以及盲目相信政府脱离了投资冲动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两大缺陷。
凯恩斯主义者的误区
在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也就无法带动生产,促进就业。许小年认为,经济运行中并不存在人们所说的“需求不足”的问题,谈论“需求不足”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存在的是“有效需求”不足。后人对凯恩斯的误解之一是用“需求”代替了“有效需求”。而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收入不足。央行印发过量的钞票、股市发行股票,并不能产生财富,也就不能真正的带动有效需求。在投资不足的时候,传统的做法是刺激消费,许小年对此提出了质疑:消费是能鼓励的么?“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口袋不足”,许小年说。
凯恩斯并未触及经济增长的问题,只是在力促缩小潜在GDP增长与之前的差距,但是现在的很多经济学家却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当成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后人对凯恩斯的另一误解就在于用宏观政策来控制经济的增长。潜在GDP与实际的GDP并不同。实际GDP的增长呈现在坐标轴上,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折的波浪线。
许小年认为,人们不问原因地在这条波浪线上“削峰填谷”,以求平稳:经济萧条了就“蒸桑拿”;经济过热了就“冷水浴”。这种“目的疗法”虽能短时见效,却忽视了对经济波动根本原因的研究与把控。许小年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可取。政府能不能消除头疼?答案是消除不了。政府的政策在很多场合下非但没有使经济平稳发展,反而加大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
原因是,就算存在这么一个震荡波,政府想把这个震荡波的波峰削掉,想把这个波谷填平,前提是政府要对这个波有很准确的预测,能够在正确的时点上使用正确的力度,推出正确的政策来调整,才能把它削平。如果时间、力度选择不对,工具选择不对,有可能放大这个波的幅度。宏观经济的伪科学就在于政府能不能在实践中这么精确地,这么有预见性地操作宏观政策,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否则经济大起的背后跟着的就是大落。
宏观经济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经济周期的波动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才能看清楚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许小年在近日列举美国五大湖区工业集群的例子来阐述过于奉行这种疗法而带来的弊端。美国政府在五大湖区铁路投资高峰期间觉得经济势头过热,于是遵行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了抑制,结果使得投资在下一个技术革新到来之前失去了方向。许小年还提到,中国目前产能过剩,根源也是由于太过信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不仅提倡政府干预经济,而且特别澄清政府干预是可以实现“自我支付”的,并不会造成过于负担的财政赤字。坚信政府可以通过发债弥补部分财政赤字是凯恩斯主义一大缺陷,同时也是连凯恩斯本人都未察觉到的逻辑矛盾之处。许小年认为,这样通过发债、扩大税基并以此弥补赤字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向后代借钱。
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除了会发生代际转移,在伦理层面更是会涉及社会公平等命题。在这场现代与下一代的对话中,充满着不对等性:下一代没有声音、没有代表,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生。
“动物精神”与“人类精神”
当代凯恩斯主义者沿袭了“动物精神”的传统,指责新自由主义是上次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在“动物精神”的驱使下,华尔街贪婪逐利,金融创新过度,而政府又疏于监管,未能以其理性的“人类精神”约束华尔街的冲动,听任资产泡沫发展,终于酿成大祸。不仅如此,他们还宣称,泡沫破灭之后,具有“人类精神”的美联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超常规的市场干预挽狂澜于既倒,避免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从而避免了大萧条的重演。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许小年指出,凯恩斯经济学的关键假设是“动物精神”,而由于“动物精神”无逻辑可言,几乎无法对它进行有意义的分析,人们无法改变而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并以此为前提,探讨应对之策。
众所周知,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对策就是政府的反向操作,增加财政开支以弥补民间需求的不足,即使不能避免衰退,亦可减少“动物精神”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是,许小年认为,政府调控机构的组成者、决策者也是人,而人自身就是有“动物精神”的,政府的调控从根本上也难以逃脱“动物精神”的魔咒,所以,如果调控不能最为精准,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更不良的后果,所谓宏观调控并不科学。
“浪费了一次危机”
许小年直言,“我们浪费了一次危机”。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
如果没有当初的“4万亿”,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困难,许小年说,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地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最近许小年同样提到了落后产能的问题,他说,民营钢铁厂很多,产能落后,现在全国钢铁生产能力大概在11亿-12亿吨,而全国的消费只有6亿-7亿吨,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30%-40%。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钢价不会反弹,各家都在产能的压力下,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低价销售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在活着,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它们不倒,那些效益高的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因为价格被压的太低了。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用新的产能泡沫去掩盖旧的产能泡沫,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
许小年说,经济形势不好反而能够倒逼改革,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微观层面上政策的变化、监管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最近政府也出台了一些较好的改革政策。
《灯光》 (人教版六下)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听说一按电钮, 那玩意儿就亮了, 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 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 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 咱们也能用上电灯, 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 望着漆黑的夜空, 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因为是“深情地说”, 教师便要求学生读出深情的语气, 学生一看后面是感叹号, 于是一个个把“该多好啊”读得很重, 而教师也不以为然。其实, 这里是不应该读得很重的。因为从语音学上说, “大声”是不符合深情的意味的;而从文脉上说, “我”就在他的旁边 (看课文插图便可知) , 是属于他和“我”的“对话”, 因此, 这样的“近距离”根本不可能那么大声说话———那样突然加重音量, 还不把“我”吓着?
《灰雀》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第1段写道:“有一年冬天, 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 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婉转地歌唱, 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 都要停下来, 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教师请学生朗读这段话。在教师的暗示和提示下 (如“灰雀很可爱, 也非常惹人喜爱, 应该怎么读?”) 学生便把3、4两句读得很深情。其实, 这里也没必要“深情”, 因为这是一段叙述性的话, 似在讲故事,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才对。
《浅水洼里的小鱼》 (人教版二上) , 末尾有这样一句话:“他不停地捡鱼扔鱼, 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朗读时, 学生把后面的三个“这一条”读得很快。教师问:“为什么要把‘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读得这么快?”学生说:“因为它们中间是顿号。”教师说:“真聪明!”其实, 这里是不应该读快的, 因为小男孩是“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的。也就是说, 他是有动作的“时差”的。结合前文, 我们会看得更清楚:“‘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 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可见, 他是一边捡一边说的。既然有“一边……一边……”, 说话就不可能连得那么紧。所以, 这里的顿号是不能以“顿号”来作停顿的, 它甚至应该比逗号的停顿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这样才符合语境。
某教师执教《少年闰土》 (六上) , 就课文“看瓜刺猹”这部分的对话进行了朗读训练。对话如下: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 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 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 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 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 刺猬, 猹。月亮地下, 你听, 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 轻轻地走去……”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 看见猹了, 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 倒向你奔来, 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朗读时, 学生把“管贼吗”和“它不咬人吗”读成了一种语调。其实, 仔细考究, 这也是不妥的。虽然它们都是问句, 但从闰土所陈述的内容看, 发问者即“我”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前者 (“管贼吗”) 只是一般的好奇, 而后者 (“它不咬人吗”) , 除了好奇, 还有担心、惧怕。因此, 朗读时, 前者可以和上面的话接得慢一点, 后者则一定要接得快, 以体现“我”的急。这其实从“轻轻地走去”后面的省略号 (没等闰土把话说完就接话了) 也可以看出来。
《南辕北辙》 (人教版三下) 一文中有朋友的四句问话:“你上哪儿去呀!”“楚国在南边, 你怎么往北走呀?”“马跑得越快, 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学生读得是一个调, 即都用一般询问的语气朗读。其实, 这四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先是惊讶, 再是不明白、搞不懂, 最后是鄙视 (对其行为感到不可理喻) 。所以, 读这四句话就要依次读出惊讶—疑惑—鄙视”的语气。
……
阅读教学中的“错读”现象可谓屡见不鲜。“错读”不仅仅在一个“错”字, 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单单是读的效果问题, 它的真正后果是“蒙骗” (让人感觉到课堂上的确是“书声琅琅”的, 却又不见得有任何效果) , 是“遮蔽” (由仅仅是“发声”取代了真正的朗读练习) , 是“徒劳” (读了还不如不读) 。因此, 杜绝“错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 实在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
由此, 笔者提出:阅读教学一定要从“有读”进到“优读”, 以达到“读”的圆满和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效”。如何让阅读教学从“有读”变为“优读”呢?
首先, 要有充分的认识。认识是行为的先导, 没有认识的深度就不会有行为的高度。因此, 要让教师知道, 单单“有读”是不能表达出阅读教学的终极意义的, 更不能成为阅读教学的评价指标;错误的“有读”比“无读”更有害;“放开喉咙”只是表面, “书声琅琅”也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要读, 就要真的“读进去”“读准它”。对于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 看“读”当然是不错的, 但绝对不能只看学生到底读了没有, 而要看学生到底读得怎么样。“读得怎么样” (即“优读”) 才是“读”的真正要义和归宿。
其次, 要有强烈的意识。“优读”不能成为一种尝试, 或者只是一种读法的改变, 它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和美好向往。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直面“优读”, 直奔“优读”, 直达“优读”, 要以“优读”为荣、为乐、为本, 要时刻提醒自己:无“优读”不为, 唯“优读”是问。
2.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在家里是谁来照顾我们的生活,在学校呢?
其实,除了父母和老师,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都带给我们很多的方便,老师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几星期前的一个星期天,老师要赶到济源一中去听专家报告会,可早上起来,外边下着瓢泼大雨,没办法骑车,又等不到公交车,眼看时间就要到了,我真是心急如焚。这时,一辆出租车开了过来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想,幸亏有这位出租车司机,我才能及时赶到,要不然,那么好的报告会我可听不成了。我非常感谢这位出租车司机,我觉得我的生活离不开他。
二、调查交流,自主体验
师:同学们,课前我请大家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调查“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请把调查表拿出来,先在小组里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说给同学听。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谁愿意把调查结果讲给大家听?
小结:原来,一天中有这么多人都在为我们服务,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活动一:假如没有清洁工
师: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那么清洁工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刚才,我听同学们在交流时,有很多人也说到了清洁工,那么,你们平时留心过清洁工的工作吗?
(学生回答,观看图片,触及心灵)
师:我想问问大家,假如没有清洁工,那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来想象一下。(指名说,然后看图片)
师:是啊,清洁工的工作看似平凡,我们却一刻也离不开他们,尤其是我们济源现在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清洁工就更忙了,让我们为他们的辛苦工作而鼓掌吧!
活动二:我当服务员
师:说完清洁工,老师不禁又想起了饭店的服务员(图片展示服务员的工作)。老师有一次到郑州听课,一天中午到一家饭店吃饭,当时人特别多,我正要离开,服务员过来了,她特别热情,又是找座位,又是介绍菜谱,虽然在外地,我却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那么,你们曾经被服务员招待过吗?(生介绍)
师:今天,咱们也来当当服务员,好吗?谁愿意做这份光荣的工作?(生在老师引导下扮演服务员的角色,给顾客倒水、端菜。)
活动结束,请学生谈感受。
小结:当我们在饭店就餐的时候,也许从没有想过,站在我们身边的服务员,他们默默无闻,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我们再次感谢他们。
活动三:动画配音
师:同学们,咱们都有在家休息的时候,休息在家时你喜欢干什么?(生答,当答出看电视时,随机引导)
师:休息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看来即使是休息在家时,也需要电视节目来丰富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喜欢看的节目就这样直接从电视里放出来吗?(生自由表述)
师:原来是这样。那你们现在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
师:(《大耳朵图图》录像片段)这是什么片子?
师:看来大家对这部动画片非常熟悉,谁想给他们配音?
(指名上台,稍做准备然后配音)
师:(问配音学生)自己感觉怎么样?(同桌合作配音)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威信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威信,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现就我在工作中的见解浅谈如下:
一、应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二、应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工作)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威信的关键。
三、是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目前,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学技能的完善, 过分强调了理性, 而忽视了师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共性, 而忽视了个性。教师专业发展被理解为是一个理性、逻辑性、线性化的过程, 放弃了对非理性、个性化、多元性的关注, 缺少人文关怀。
关怀源自对人与人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的体验与认同, 关怀的基础是尊重, 如果没有尊重作为前提, 那么关怀只能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只有引发教师们的情感动力, 才能激发他们的教育激情, 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与创新意识等非理性精神。只有这样, 才可以使教师将自我的热情、信念、价值观等都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与学生一起探究对话, 建构对教育生活的体验与态度, 品味知识的酣畅和精神的欢愉, 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实现自我的发展。国家、社会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对话倾听教师的心声, 尊重教师的感情和首创精神, 让教师相互分享教学经验, 在发展理性的同时, 还要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和独特性价值, 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发展对教师的多样化需要和教师的发展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不但包含了对教师的关怀, 而且包含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怀。
教育需要人文关怀。教师不仅需要关心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 更需要关心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精神生活。完整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知识和精神共同的关怀。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人类才能的整体性是神圣而永恒的天赋, 着重这个整体性才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 谁在教育实践中漠视这一原则, 不论用什么方法, 都只能使我们成为不完整的人, 在这种人身上是找不到满意的结果的。”
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他们应该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 而不是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并且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 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各方面对教师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虽有了改善,但工作压力极大,给教师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很大伤害,让教师常感心力交瘁,职业倦怠严重。教师焦虑、抑郁、失眠、自杀等事件近年来有增长趋势。据专家介绍,教师目前已经成为心理疾患高发人群之一。教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有很多困难和烦恼,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他们也渴望被关爱和疏导,渴望获得幸福。
我们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够为教师的减负、减压发出一点呼声,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树立起尊重和关爱教师的意识,同时,也让教师更懂得,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寻求!
事件
2011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三中校长应泽平驱车到温州大桥,下车后毫不犹豫纵身跳入瓯江……
2011年8月,江苏省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年轻的女教师王炎,在15楼窗台上纵身一跃,结束了她年仅25岁的生命……
2011年10月,四川省石柱县中学22岁的女教师马某,上班才3个月,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致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最后走上不归路……
2012年3月,海南省三亚市一所中学一黄姓女教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被发现在宿舍内自缢身亡……
教师需要多少证书
。
教师资格证。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发,是一个师范或其他专业大学毕业生成为教师的资格凭证,没有资格证便不能从事教师职业。资格证需要通过参加统一的考试并且先行体检,一般考试费150元,体检费60元。过去,资格证一次办理终身有效,不过不久前教育部提出资格证要打破终身制,实行年检,那么教师就要经常考试、体检、掏钱了。
职称证。全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由教育和人事部门联合评定,是教师诸多证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称证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职称越高工资越高,教师职称每年评定,评审费从200元至500元不等。因为有名额限制,因此竞争力很大,也产生出很严重的腐败,教师评定职称往往需要是评审费数倍的投入。
聘任证。全称“职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由教育人事部门颁发。教师评定职称后,必须有聘任证书才能和工资挂钩,每三年续聘一次,费用为十几元或几十元。
微机证。全称“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人事部门颁发,专门为评定职称设定,考试费用在150元以上(资料费、培训费不在内)。微机证只有是地方人事部门的考试有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不算数。微机证,有效期1至3年,没有微机证不能评定职称,因此教师最少3年考一次微机。
普通话证。即普通话等级证。也是为评定职称设定,需培训和考试,费用100元以上,有效期不定。
继续教育证。教师的重要证件之一,教育部统一印发。教师要每年参加培训考试,学习内容五花八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政治等等,每年考试1至2次,费用100元左右。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便不能评定职称。
【教师需要反思】推荐阅读:
教师需要用心育人06-29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12-13
课堂的进步需要教学反思11-07
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更需要诚信10-17
成长需要你06-10
生活需要阳光06-23
需要安慰 英文07-12
路政工作需要07-23
人生需要历练09-10
人生需要“逼迫”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