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共8篇)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1

建设方案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

2009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中技生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专业部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专业部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技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个技工学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成为行业区域性培训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科研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安装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建设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技工学校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技工学校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

(1).为全市乃至其他区域的技工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作为技工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技校教育和实施3+2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技校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技生与高技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

(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关厂家和企业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继而成为企业和厂家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操作、演示与培训的中心;

(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

(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

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

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校学生及技工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

(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

(4)、开展对企业因技术工艺更新、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企业在岗人员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掌握高新设备的操作积极提供服务。

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无论在实训设备、教学计划及师资配臵上,都将考虑实践基地社会化的因素。

二、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1、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要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其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为验证理论、提高动作技能,而应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某类产品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实施转换成产品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某些实践性教学往往是仅为了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这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具备职业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基础技能是职业岗位群所共有的通用技能,以及岗位群内岗位转换所需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它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活动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是一个职业岗位专用技能和相应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专用技能达到精练程度以及能熟练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已开始着手进行探索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做法是:

(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提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根据技术能力结构要求,设臵技能训练课题和设计性综合性课题。

(3)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技校教育,这过程中着重抓好三方面环节:一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2.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 要实施技校教育培养技工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熟知材料、工具、机械设备和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会对操作程序组织实施,正确、规范地演示操作技术,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二是具备从教能力,即专业技艺的授予能力,如能制定课堂计划,规范的组织课堂教学,并会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与效果的教学法和方法论方面的能力;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教学能力和心理学能力。

培养和建设好一支素质高、技艺精、能力强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人才的关键。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目前实践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在专业技能上有明显特长的实践教师。尽管学校在这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引进、内培、外培,较大改变了实践教师的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实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如何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部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专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部在建设专职实践教师队伍时,着重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做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采取以下途径和办法来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A、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B、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C、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D、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E、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F、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针对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而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及时掌握有关的技术信息;

(2)加强兼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适时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益,使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同时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对专职教师的某些不合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作用。外聘教师队伍的存在,客观上对校内教师构成了一定压力,可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营造出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建立和完善外聘教师队伍时,将遵循下列原则: ① 外聘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在20%左右为宜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部把外聘教师控制在教师总数的20%。保持一个这样的师资缺口,兼顾了改革与稳定、效率与质量、理想与现实,是比较合理的。

② 专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和稳定,聘期较长,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并且能够共同进行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及有关教材的审核、编写。可通过公开选拔、考试等方式进行选聘。特别可考虑一些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专职外聘教师可全日制工作便于管理,可以弥补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

③ 兼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兼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一般聘期较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少,主要从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中聘请。兼职外聘教师往往可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和拉动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④ 外聘教师的管理

外聘教师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调控。为有效地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要尽量做到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一视同仁,标准相同,要求一致。

3、抓好实践教学与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课题与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题内容的选择,实践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手法等是直接涉及到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课题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专业部本着从培养应用性人才和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高度出发,首先抓好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课题建设,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人员逐步搞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

实践教学课题建设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与手段、涉及的工具及材料、劳动保护与安全、成绩评价与评定和教学提示等项目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上,应充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特点,避免纯技能训练的内容,把围绕“应用性”作为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精选出能使“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课题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以体现课题内容与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在建立和完善课题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及企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实践教材编写小组,并聘请有关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立指导委员会。

(2)参考、选用国内现有的有关实践教学的教材,挑选其中的优秀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3)参考、选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实践教学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教材选用和编写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原则是:(1)科学性、先进性。遵循职业技能的内在规律,正确反映技能水平的特性,由浅入深。同时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并具有时代感和超前性。

(2)客观性、适用性。从我国行业技术特点的现状出发,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特点。

(3)开放性、国际性。学习借鉴国际上专业技能培训水平,教材水准与国际接轨。

4、实践教学的管理

为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制定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建设,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按既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有效组织教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达到应有目标而不可缺的必备前提条件。专业部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

(1)、岗位职责制度

制定《实训部工作职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职责》、《实训部主任工作职责》、《实训、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岗位工作职责,使实践性教学相应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

(2)、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制度

制定《实训车间工作守则》、《实验室工作守则》、《实验室、实训车间申请使用程序》等制度,使实践教学场所保持整洁、有序开放。

(3)、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制定各类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规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保养检测、维护、维修制度,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实验、实训教学日志》、《实验、实训成绩评定方法》、《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以确保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5)、材料、工机具申购使用制度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有机农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农业类职业院校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不少农业类职业院校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一 农业类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是培养高等实用性农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农业类职业院校, 就是要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 直接面向“三农”的高素质建设者、管理者和创业者。毫无疑问, 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 只能在生产实践中锻炼, 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实训基地就是培养动手能力的主战场, 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的好与差, 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弱, 也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实践证明, 对农业类职业院校而言, 优良的实训条件, 既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农业技能, 又培养了他们对“三农”的感情, 还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好坏, 关键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必须具备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科研和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良好的实训基地, 就是训练这支队伍的练兵场, 催生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是增强产业示范辐射作用, 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农民最讲实惠。农业技术、农业人才到底能创造多大价值, 农民的标准只有一条——“你做给我看看”。所以, 农业类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 不仅是教学基地, 还是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和高效优质农业的辐射源。

二 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案建议

1. 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第一, 争做领头羊。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 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 注重传统投入与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的优化发展阶段。这表明有机农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条件已具备, 在这个时期我们发展有机农业必将走在时代的前沿, 也必将得到时代弄潮儿的实惠。

第二, 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必须为职业发展服务, 反过来必将促进职业的发展, 如何完成这双重任务当然是在培养现有优秀职业岗位人才的同时, 立足时代前沿, 放长放远眼光, 培养前沿人才, 我们可以给这部分职业人才取个名字叫“时尚人才”。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毕业后能满足新兴的企业岗位需要, 并推动相关企事业的发展。有机农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将不负历史使命, 培养“时尚人才”。

第三, 双光增益。1943年爱默生等人发现在长波红光条件下补照短波红光, 则光合效率大增, 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多, 植物界的这种现象叫做“双光增益”效应。校企合作提倡了多年, 发展了多年, 着实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 但我认为职业院校应具有自己的企业, 产生“双光增效”效应。那么校办企业不是一般的常规企业, 势必要不断地革新, 使之成为职业潮流型的企业。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桥梁, 它必将使教育和企业竞相发展。

2. 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建议

第一, 明确目标, 制定总体目标。如以此基地为基础, 进行练兵, 揣摩市场, 在未来几年中建设集生产资料、产品、营销、咨询等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业企业集团。

第二, 量化目标。首先集中思考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投资、人员、资金回流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然后考虑远景规划。

第三, 基地构成。主要考虑我校的相关专业, 如畜牧业、种植业、加工业等, 合理安排, 增加基地生物多样性, 构筑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

第四, 形成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采用合理轮作, 综合运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等措施, 最终把基地建成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能正常流动、功能健全、系统稳定、高效、环境幽雅、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三 有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 真正理解有机农业的含义

就目前来看, 很多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员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 涉及有机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尤其突出, 他们理解的有机农业就是“不施化肥、农药和添加剂”, 这是急需得到纠正的。要充分认识保护生产区域的自然生态是取得有机农业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我校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应高度重视保护基地及周边生态环境。

2. 实事求是“有机”生产

这里的“有机”既是又不是有机农业定义中的有机, 是依据现有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 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安排生产, 把现代高科技、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经验、技术相结合, 综合利用各种有效、高效措施尽力做到有机农业生产。在解决不了、避免不了的矛盾情况下可以运用常规农业的做法解决, 但是要总结经验, 不断摸索、改进, 使我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试验与研究中得到突破, 周期性的、逐步的向有机农业生产靠拢, 最终成为国际有机农业, 并在继续努力中不断发展, 创造更高的有机农业。

3. 以“育己育人”的宗旨把有机农业思想和不断发展的农业思想贯彻于每一个教育环节

基地是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过硬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 职业能力包括业务性能力和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能力, 基地也是培养高素质思想的场所, 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思想的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以“育己育人”的宗旨把发展有机农业的初衷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与日常行为规范中, 做到德智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晖、李国春.农业类高职学院创办实训基地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6) :286~288

[2]杜玉虎、孙满柱、楚明.实训基地建设应符合有机农业发展的要求[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45~46

[3]欧阳群宏、李国春.农业类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习实训, 2005 (8) :44~45

[4]黄映琴.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96~99

[5]朱繁.上海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 实训基地 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65-02

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中职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分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可称为“实践教学工程”。作为中职教育核心的基础保障,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的技能储备,是目前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目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难题

(一)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资金短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实训条件滞后成为制约中等职业人才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受学校办学资金不足的影响,改进或新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数量有限。一方面,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所需资金数量较大,但经费来源途径单一,筹措资金难以满足教学实验所需。

(二)校外实训基地亟待拓展。虽然部分合作企业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但合作的企业数量有限且服务项目数和业务量较小,能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工作性实训的时间和人数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教产合作与校企合作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能够提供借鉴的经验。学校的主观愿望与企业的客观需求还不能够达到协调。因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的参与热情较低。

(三)实训教学基地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各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提高实训教学的硬件条件,使得学生在教学观摩中受益匪浅。但与之相应的实训教学基地管理制度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并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完善的与目前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了实训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转。

(四)实训基地功能不健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建有实训基地,但实训项目及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实训内容缺乏统筹,不能体现与工作过程的协调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定位层次不高、目标确定不准;学校缺乏依据市场变化及时开发实训项目、依据企业运营规律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践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在实训基地里的操作被认为只是一个简单重复到熟练的过程,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实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践技能弱,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二、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一)校内实训基地进一步切合实际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重视硬件设备的建设,还应注重职业环境的营造,使实训过程具有专业基本技能的仿真性。建设具有仿真职业训练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现建有动物医院、食品加工、葡萄酒加工、蔬菜花卉大棚、机械加工等实训室供学生实训使用。在实训中可以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切以实际生产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该方法,学生逐渐体会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提高对所从事的工作的领会,从而基本掌握实际生产中各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二)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与社会接轨,有助于学校随时掌握人才市场变化规律,从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与各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更为校外顶岗实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邀请各企业生产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以及实训教学工作,使教学与企业生产联系更加紧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择优录取,进而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

(三)结合学校和企业优势,系统化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订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学校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要求对实训基地建设制订出整体的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组织实施,力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功能互补,结构合理,长效发展。学校可根据典型实训项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按项目、分层次组织实训,鼓励技能熟练的学生参与顶岗并获得劳动报酬,作为学校勤工俭学及企业助学的方式。

实训基地在保证学生实训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应,利用先进的硬件设施资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的支持,扩展社会服务,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实训基地成为中职学校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下转第75页)

(上接第65页)

(四)建章立制规范实训教学各环节工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实训教学管理体制,使实训教学有章可循;强化过程管理,从学生参加实训到实训报告的完成,从实践课题的选定到实训过程的指导监督,都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鼓励教师优化实训课程,不断更新实训内容,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

(五)强化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技能过硬的学生。职业学校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强大的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每年定期安排部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下厂实践,使其了解最先进的行业技能和发展动态,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同时,从企业中引进一些具有行业经验的能工巧匠兼职实训指导工作,不断地培养并壮大教师团队,为实训教学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六)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职业技能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5个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要完善提升实训、实习条件,就应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建设校内工学一体的实训基地。通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协调信任关系,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形成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格局,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安喜.关于中职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2(15)

[2]梁文宇.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广西教育(C版),2009(6)

[3]曹丽娟,董丽丽.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4]张岸嫔.中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仿真职业环境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王振旗(1975- ),男,河北沙河人,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助理讲师。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4

一、基本情况

贵航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77年10月,在上级有关部门

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工作下,从一所普通的部办技工学校发展成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贵州省三所技师学院之一。现学校设有贵州省第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贵州电视大学工作站、黎阳分校、贵州双阳飞机制造厂教学班,并于2002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8年5月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有小河、扎佐两个校区(即南校区和北校区),分别位于贵阳市小河区和扎佐镇大山村。

学校始终坚持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办学方向,30年多来为航空工业和地方企业共培养了两万余名的初、中、高级技术人才,常设专业(工种)有数控加工(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维修、机械加工(车、铣、磨)、机电一体化、航空电器、航空机械、航空发动机装配与试车、飞机铆装钳工、飞机钣金工、维修电工、焊工、计算机应用与电子技术、机修钳工、工具钳工、热表处理工、锻造工、铸造工、汽车维修等。此外,每年还为企业非学历短期培训7000人次左右。学校现有教职工331人,专职教师1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1人,高级职称教师40多人,中级职称95人。专职教师中理论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94%,实训教师大专学历、高级工以上达100%。1

学校现有资产总额3000余万元。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职业教育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在省内几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中,我校在机械加工方面教学质量高,机械加工和数控专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毕业学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我校连续6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促进了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屡创新高,从2000年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现在4000多人。

二、取得成绩和经验

学校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领导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工作下,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绩如下:

在硬件方面,近三年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购置数控设备60余台套,普通机加设备40余台套,购置各种电脑、多媒体设备共计300余台,建设多媒体教室10间,数控仿真教室、自动编程实验室、数控维修实验室共10间。

在软件方面,首先是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近几年,学校先后从大专院校和企业引进数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50多人,派出30多名教师到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等地高校进修,通过学习,使我校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师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学校特别重视数控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选派20多名教师到

贵航集团所属企业进行数控设备实际生产操作技能学习,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水平,从而对数控专业的教学起到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我校还建立了一支由企业数控技术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举办数控技术讲座、指导数控技术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支兼职教师队伍对我校数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运行管理情况

随着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我校围绕“突出机械加工技术实践技能培养”这一目标,重新制定了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上,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个教学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该专业必备的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技术及机床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分支学科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实践教学上,完成学生从认识、掌握两个层次的教学循环,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在认识层次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实训场地,开展机床认识训练等。从入学开始就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机床的特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在掌握层次教学中,开设机械加工基础训练、数控编程仿真训练、数控加工基本技能训练、数控机床操作训练、数控机床综合训练、毕业设计、企业岗位实习等,通过各种方式的实践、实训完

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使工作能力进一步和实践工作要求相符。在重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实践技能为目标”为宗旨,加强了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时大于2:1。

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我校在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基础上,针对本院教学特点,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同时,开发、制作多项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开展直观、生动地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知识的传授量。为理论学时缩短、实践学时增加创造了条件。

四、运作模式

由于在师资力量、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方面的充足准备,目前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模式。利用总计近300台的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车、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和数控综合实训台等实训设备,开展了机械加工实训、数控车床编程操作实训、数控铣床编程操作实训、数控线切割机床编程操作实训、数控电火花机床编程操作实训及数控系统组成与故障诊断实训。对于机床数目较多的普通车床、铣床、磨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开展了以班级为编制的集中式实训。通过普通机床切削基础训练→数控编程仿真训练→切削金属制件的实训模式,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于目前数目较少其他设备,开展了机动灵活的分组式实训,以达到充分利用设备,保证学生的人均上机实训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同时,开展了实用工

业零件的加工,既可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的实训,又可降低实训成本,对学生加工实用工业零件时的数控工艺制订起到了极好的锻炼作用。对普通机床加工实训与数控机床加工实训的衔接,做了充分的研究,能够准确地把握数控专业学生普通机床实训与数控机床实训的关系。发挥我校普通机加设备数量多、种类齐全的优势,通过普通机床加工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中刀具、夹具、量具、工艺等知识,为在数控加工尽快进入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企业合作方面,近几年来,我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大力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我校已在贵航集团的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提供了可靠的平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在规模上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在实训内容上更是校内实训的扩展。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中,学生要进行种类多、难度大、精度高的实用工件的加工,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力是极大的锻炼,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实训设备和技能人才培训不适应,目前学校在校学生4000多人,在加上每年培训近7000人,由于教学设施设备部分陈旧老化,教学设施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

2、由于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学校教学设备更新还有待加强,还需要不断引进新的各种教学实训设备,同时教师知识更新和培训还有待加强,特

别是高技能、高学历教师建设还需要加大引进力度。

下一步工作计划主要围绕我们实训基地存在问题进行改进,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购置设备,在未来5年建设

1、教学大楼10000㎡

2、实习厂房6000㎡

3、培训大楼2000㎡

4、学生宿舍18000㎡

5、学生食堂4000㎡

购置各种机械加工实习实验设备,数控车20台,数控铣20台,加工中心20台,普通车床20台、普通铣床20台,普通磨床10台、各种焊接设备20台。在师资建设方面,引进各种高技能教师30名,每年对现有教师进行各种培训每位教师学时数平均30学时。

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定期对实训教师进行培训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5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7年10月,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35300平方米,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建有功能完善的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及生活服务设施。现有多媒体教室6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6个,计算机300多台,教师网络备课室3个,教研组办公室11个,各级管理部门10个,全部使用计算机办公,全校共有计算机500多台,全部接入100M的互联网,建成了五类双绞线支持的520个信息点容量的校园网,具有部分教育资源和管理服务功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教务管理系统。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等专业实训室34个,图书近3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5万册)。教学楼可容纳3500人同时上课,实训楼有800个实习工位。学校运动场所充足,体育设施齐备。现有各级各类学生(学员)3225人,教职工216人,开设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护理等10个专业。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深化“升学+就业”办学模式改革,扩大招生,畅通就业,狠抓管理,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 1 强,为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加之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设施严重落伍,直接影响了学校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电商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建设的背景

1.社会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应经渗透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社会各个层面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倍增,因此培养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人才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2.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岗位工作适应性强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实践训练。因此,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建设高质量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是十分必要的。

(二)必要性

1.《甘肃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陇东陇南城市带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适应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天水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布局要求,在陇东陇南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电工电器、机械化工、生态旅游、养生保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群。

2.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要求,满足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 需求。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人才的需求缺口比较大,并且在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鼓励电子商务在不同的行业发挥着促动作用,特别是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经商”实践融为一体,学以致用,充分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创新专业学习方式。

3.为适应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电子”与“商务”两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突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有机集成课程体系,理论与实务并重,建成和完善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次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经营、懂技术、能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学生必须在学校期间就能得到相应实践训练,因此,实训室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4.为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和相关专业教学的需要。(1)理论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要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配合,使学生形象化地接受专业知识。目前,没有相关软件与教学进行配套。(2)实践教学

实践实训环节主要依靠我校的微机室进行实践实训教学。

由于计算机的设备由于配置比较低、部分电脑经常出现故障,键盘鼠标等也经常失灵,常出现死机现象。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要求。

(三)实训室建设可行性

1.专业基础扎实,办学经验丰富

自1987年开始招生至今,积 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专业基础。2016年,利用“发改委”项目建成一栋10000平米的实训楼,具备基本条件。

2.拥有充足的指导教师,能够保证实训室有效运行,学校有专任教师15人,全是本科学历,具有“双师型”教师3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聘请了xx电商中心和苏州博安闻远教育培训公司的数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因此现有的师资力量能够满足理论和实训教学的需要。

3.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自2013级开始,学校把电子商务基础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以来,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进行了培训,同时,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习活动,开设网店,推销自家的农副产品,也为周边电商企业、私人店主解决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塑性比较性,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4.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电商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亲自指导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

5.我校是一所公办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2017年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校创建学校,为更好地发挥对全县职业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县两级政府非常支持学校的发展,地方配套资金有保障。

四、实训中心建设目标及内容

1.实训中心建设坚持灵活丰富、先进实用原则,满足多专业、多课程的需要,同时做到课程教学与企业、行业标准对接。实现正常的专业教学运行、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与实现、学生创业项目综 合运营、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考试等功能。

2.实训中心建设分5各部分,共需资金230.669万元。

其中:(1)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预算36.519万元。(2)电子商务实训中心——视觉传达实训室41.79万元。(3)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网络编辑实训室55.95万元。(4)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25.88万元。(5)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电子商务技术实训室70.53万元。

五、建设后的预期效益

1.有利于专业人才建设。实训室建成后,可以大幅度提高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成为具有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必须且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岗位操作能力和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有利于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

3.有利于课程改革。将单纯的电子商务理论教学转变到重视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轨道上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实训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认知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学用结合等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

4.有利于社会服务。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建成,可以服务于阎良周边的中小型商户,以及学生生源地的商户,为这些商户提供社会服务。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影响力和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性,并 且可以提高学习知识的转化率。

六、保彰措施

1.学校成立专门的电商实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设立管理办公室,加强常规化管理。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6

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我校实训基地按计划顺利实施,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等上级文件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和学校自筹配套资金两部分。

第三条

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上报给市教育局并经批复同意的建设方案与调整方案,进行组织建设与实施。

第四条

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本实训基地固定资产购置及对部分现有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并依据批复的建设方案中的设备购置清单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

第五条

成立以学校领导、教务科、总务科、财务室、汽修专业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与实施。

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编制校内项目年度资金预算,经主管校长审批后作为财务执行的年度方案,由财务室按照项目年度资金预算和项目年度资金实际到位情况,对资金使用实施财务管理和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

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在会计核算上特别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各类与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无关的费用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第七条

凡用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均纳入学校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帐卡,合理使用,认真维护。

第八条

实训基地建设所购固定资产,一律做到公开、透明,凡属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均实行政府采购方式;其余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由学校总务科实施采购。

第九条

实训基地的固定资产采购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宁河县中等专业学校设备购置申请表》,由学校总务科审核,并按序经教务科、财务室、分管校长、校长批准后,交学校总务科实施采购。

第十条

固定资产到货后,由汽修专业组有关人员按《宁河县中等专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关固定资产验收的规定,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型号、规格等有关条款逐项严格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手续时,必须提交填写完整、符合要求的固定资产验收单。

第十一条

对于原始计划书、合同书、验收单、验收报告、票据等有关材料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丢失或销毁,待计划或立项执行结束后归档。

第十二条

严格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款项支付和固定资产入帐手续,坚决杜绝先购后审现象的发生,如若出现先购后审一律不予入帐支付,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务科、财务室、总务科、汽修专业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汽修专业实训基地财务管理小组,负责各项目经费的总决算,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各自按规定编制报表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使用按学校有关财务制度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

第十五条

所有与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有关的各部门及人员,都应自觉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同时接受有关领导机关、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六条

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依照有关法规和政策,对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对投资效益进行审计分析。

第十七条

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在符合制度的规则和要求下,按照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我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进行日常核算。

第十八条

按照不同渠道下达或筹集的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分别对各建设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按来源渠道反映各建设项目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

第十九条

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篇7

一、社会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现状

新年伊始,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员会发布消息,我市未来五年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口达80万人,其中电子制造业70万人,软件及服务业10万人。在劳动力结构中,初级(农民工)占10%,中级(中职毕业生)占50%,高级、技师、高级技师(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占40%。而现阶段的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实践能力不强,理论水平不高。高职生特色应该是自己的动手能力,而目前我市多数高校的相关专业如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实训基地有限,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动手实践,甚至基本的焊接技术都不过关,企业需要二次培训方能上岗。而要从事产品开发等技术领域,又没有相应的理论水平。

(2)对工作现场了解不够,对工作期望过高。很多高职生都觉得,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离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些大型企业如海尔、富士康等,毕业生跳槽的事也时有发生。

一方面是大好的机遇,一方面是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那么应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又如何使学生能在企业安心工作?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最佳选择。

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建设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才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同时,企业员工也需要继续学习,考虑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较大,因此,可以考虑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建立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达到共建、共享、共赢。

(1)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融入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亲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也巩固了专业思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实现就业“零距离”上岗培养目标。

(2)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等,基地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由前述可知,电子产业人才缺口巨大,每年将有十几万的新人加入这个行业,如何让这批人尽快进入角色,为企业创造价值将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而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由学校出师资进行培训,减轻了企业人才压力与风险。同时,学校则成为基地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到基地,直接参与基地的生产、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并同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密切结合,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效果更好,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3)解决家庭困难学生后顾之忧。基地具有双重组织形式,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基地对外是企业,对内是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既是学生,也是企业的一员。学生要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都要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维护企业的形象。企业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报酬,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同工同酬。

(4)培养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一直很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示范建设期间每年暑假专职教师都会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一个月。但这样收效甚微,因为时间太短,企业注重自己的生产效率,最终教师很难得到实际操作机会,这也导致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难以达到较高水平。而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不但可以进入生产现场锻炼,而且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兼顾,也乐于参加这样的锻炼,这样的环境中教师锻炼的效果当然更好。

(5)降低办学成本。由于一般实训基地的非生产性,其配备的教学型设备利用效率低,维护保养再不到位,就导致很多设备达不到实训要求,甚至提前退休。而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是专用于生产的,利用效率高,维护保养以及维修及时、到位。另外,一般实训基地的设备不能不断更新,巨大的投资在几年后就可能成为落后的设备,不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实训效果就大打折扣。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于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既能充分保障设备的先进性,又由于设备的成本已由所生产的产品分担,开展职业培训就不用承担多少成本,从而也能从整体上降低社会办学成本。

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基础上,为了使基地能长期持续发展,保持好校企间良好合作关系,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在其建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性、生产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要遵循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市场化、功能建设多样化原则。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积极组建富有战斗力的实训基地建设团队。为了使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解决好企业生产任务与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建立起长期性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长效机制,真正成为培养不可替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基地。

总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毕业生,利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大好时机提升毕业生素质和学校品牌,是时代赋予重庆高职院校的一个良好机遇。

摘要:重庆斥巨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未来五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到80万,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能“零距离”上岗的高职毕业生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薛建荣.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3).

[2]孙连栋.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谈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组建 篇8

摘要:组建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如果远离实训这个平台,那职业教育就成为一纸空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就业新路社会需求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界发生了一场关于中等师范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的大变革。无论是师范教育界的前辈,还是职业教育的新型工作者,都对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其一,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二,职业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老师照本宣科。考试纸上谈兵。而现如今的中职生本来就对枯燥书本知识毫无兴趣。但中职生头脑非常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动手能力也强,如果有实训这个大平台让其大显身手,那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由此中职学校组建实训基地刻不容缓。

一、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组建有何价值

1组建实训基地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我们通过这条途径,让中职生敢动脑动手、爱动脑动手、能动脑动手。只有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环节,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实训j基地是开展实训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加强各科学生对各种操作技术规程的掌握。书本上介绍的操作技术大多枯燥乏味,课堂上老师讲解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难使中职生真正掌握操作要领。例如,上计算机课,教师介绍学生认识主板、硬盘等,只能在大屏幕上看,至于怎样接插就无办法了,更不要说怎样排除计算机的故障。再例如:砖砌体的施工要求,“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在学校的时候就已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现场对质量不合格的砖墙竟然“视而不见”,归根到底还是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操作,没有真正掌握技术要领。所以说实训才能出真知。

2组建实训基地是改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中职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步骤,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些职校办了实验室,但其主要功能是对理论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而校外的一些实习实训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实验室学生训练的不足,但难于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实训。而且,有些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比如房屋建筑,学生不可能整天站在施工现场去参观实习建造一栋整楼施工的每道工序。所以要改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应以学生训练为主,并根据校外实习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组建实训基地。

3组建实训基地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体制保障。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并凸显职教“七合一”特色:“理论实践合一、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实习生产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职业教育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通过建设实训基地这个有效载体,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赢得自身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组建的必要性

1实训基地的组建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突破3200美元,而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实施“十百干亿工程”,突出抓好新钢三期技改,赛维LDK1600MW硅片和1500吨硅料等重大项目建设,都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且无不应用到计算机知识,它们都将促进我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2计算机实训基地的组建是学校自身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迫切需要

组建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并与企业联合办学,既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与趋势,又可节约教育资源,发挥办学效益,学校与企业互惠。在教室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教育知识,在基地让学生掌握提高劳动技能本领。结束学生“在黑板上开机床,在练习本上演工艺,在书本上练习键盘操作”的学习方式,既完善了学校的自身发展,又为地方经济发展出了力,更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三、对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组建的几点建议

1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办学拓宽学生就业新路才。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学生了解将来的企业和工作环境,了解在不同的岗位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今天入学就意味着上岗,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明天自己就业和发展的本钱。也可与企业合作流水线。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实训,由厂家生产电脑的零部件,我们的学生专门组装电脑:而建筑专业的实训,可以根据施工单位的需要,进行钢筋工、抹灰工、木工等工种的培训,或针对某项施工技能进行训练,如钢筋的绑扎和焊接,滴水线的抹灰施工等,这样学生就可以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桥梁。

这样学校提前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此举乃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向,也是学校明智的选择。

2校企的专业指导人士应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素质

实训课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指导老师应以较高的自觉意识,使实训课与学科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逐步形成学科教学与专业实训协调发展的完整教学体系。我认为如果组建了实训基地,作为学校的指导教师,那就得在实训中联系、渗透课堂教学内容,如局域网与校园网的设置、钢筋的绑扎和焊接等,都必须与相应的学科知识相联系,促进学用结合,真正使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而作为企业的指导教师。经验丰富,应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怎样解决难题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新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中职学生也应开设选修课程,容纳邻近学科,充实自己

从我校中职近两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出现“专业~就业不对口”的现象。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应改变原来只开设计算机课程。不应忽略了与之相通的某些课程。例如,计算机遇有硬件故障,或束手无策、或整件换掉。如果学生选修了应用电子技术,就可对硬件(如显视器、数据线的端口有点“露齿”等)中一些常见的、轻度的故障进行处理。也可使得学生毕业后能“一专多能”,扩大其就业门路。

总而言之,我们要遵循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管是学校组建还是企业组建实训基地,都是要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出发,实训基地组建不是生产“花瓶”,供人观赏,而是实实在在地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要做到整体规划合理,按照先进性、标准性、开放性、高效实用的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

[2]马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时代创新》《职教通讯》

[3]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天津滨海高职教育》

上一篇:回到原点作文800字_高一优秀作文_高一作文下一篇:跟单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