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共11篇)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1

[实验的名称;应力求简短、反映实验的核心内容/建议在一行语句之内]实验目的[实验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掌握/会(针对技能点)、理解/了解(针对知识点)等词汇分条描述]实验类型

[在以下类型中选择一类:基本型、综合型、探究型]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指明实验覆盖了“教指委”制定的知识体系及实验体系中的哪些知识点和技能点;注意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正确编号(允许进行下一级的详细拓展)]实验任务

a)实验的具体内容,即实验题目的具体描述

b)具体的实验要求,包括要求达到的目标或程序设计实验要求验证的测试用例等; c)具体要提交的实验结果(可选)。实验条件[可选]

[实验的系统环境、仪器设备、需要的软件等;若对环境无特别要求,如程序设计等课程,该项可省略]实验分析[案例必须]

[该部分包含下列内容的全部或部分]:

a.问题的分析;

b.完成本实验需要补充的额外知识;

c.对实验原理或实验方案的提示;

d.对程序代码的分析或给出的流程图或伪代码;

e.实验难点、经常性错误的分析。参考方案/答案[案例必须]

[该部分包含实验的解答(步骤),如程序源代码,多媒体样例作品、实验完成后的截图等;该部分也包含一些额外指导,如视频指导的资源地址以及Step by Step的指导等]思考问题[可选]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2

关键词:基础实验,分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黑龙江科技学院基础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下设大学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以及材料力学实验三门课程。这三门实验课基础性强、受众面宽、影响面大,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黑龙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鉴于目前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很多院校仍然采用同学时、同要求、同考核的方式,未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或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对实验教学的需求这种现状,以及受师资、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传统实验教学观念的影响,分层次实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系统研究实验项目的分类与设置,构建新的分层次、分模块、相互衔接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已成为必然。为此,应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实验项目一直按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进行分类。由于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没有从实验的本质属性上进行界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实验目的认识不深刻,缺乏对实验项目内涵和外延的探究,往往孤立地就实验而讲实验,停留在简单肤浅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层次上。但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个实验项目在学生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建构中都具有特定的作用,学生学科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实验项目的设置也应不同。因此,根据这三门实验课程本身的特点、各实验项目的本质属性,从认知、应用和创新三大层次对实验项目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分为验证性、技术性、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五个类别,并认真分析了各实验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层次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提高服务专业能力为目标,对实验项目进行重新设置,按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合理确定了各类实验设置所占的比例。另外,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开发了基础实验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化教学。

通过对实验项目进行重新分类与设置,构建了多功能、多层次、开放型基础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如三门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一是由必做实验到兴趣驱使的选做实验的转变;二是考虑到理科、工科的区别,对不同专业以及二表和三表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模块,采取分级教学,不仅选做的实验项目有所区别,而且内容要求也不相同[1];三是在实验性质方面,减少认知层次的实验,增加应用层次的实验,并加大开设创新层次实验的力度;四是对单元学时安排进行改革尝试,如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将部分2学时的实验合并成3学时的实验。实践证明,新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出基础实验项目分类与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了以学生为本,服务专业,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宗旨。

二、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及方法

(一) 认知和应用层次实验项目的设置

大学物理实验在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中的通用基础教育课程,是理工科类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第一门实验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和材料力学实验则属于专业教育平台中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由于这三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存在重叠,因此,处理好这三门课程相关实验的开课顺序,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实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对这三门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了相关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大学物理实验中“静态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与材料力学实验中“值测定实验”为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前者利用光杠杆原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后者利用电测法通过载荷引起的应变片阻值变化进行测量,二者测量方法不同,但相同材料弹性模量应大致相同。通过这两个实验可使学生掌握同一物理量的两种不同测量方法,加深对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解。

在这三门实验课的顺序安排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先开设大学物理实验,后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和材料力学实验;在每门实验各实验项目的安排上,根据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由低到高,由认知、应用到综合创新,采用分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设置。在这三门实验课程之间,对同一学期内开设的内容相关联的实验项目,则根据内容的内在联系,由中心教务科牵头统筹考虑,打破各自独立的实验教学安排,按层次关系顺序开设。

(二) 创新层次实验项目的设置

在教学计划内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优秀学生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在创新这个层次上进行教学改革:一是素质教育活动常态化,力学实验室已连续承办三届“大学生力学创新实验竞赛”,物理实验室已成功承办“第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则以“小电子制作竞赛”形式开展创新设计活动;二是选择部分优秀学生,开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大学生科技活动[2];三是利用省级以上标志性竞赛,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创新层次的实验,例如,2010年力学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首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1年力学实验室还将选择部分优秀学生开展现场实测特色实验,如对松浦大桥、龙塔的现场实测,以及其他工程设施中典型构筑物的实地测试。此外,中心还将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做好“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增加选做实验项目的数量,提高开设创新层次实验项目的能力。

(三) 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学

基础实验中心专门开发了整合三门实验课程的基础实验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上分别设置有三门实验的入口,提供了每次实验课的电子教案、课堂录像、PPT课件、仿真实验及原理动画等内容,设有反馈、互动环节以及考试系统。通过该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每项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报告要求等内容,利用仿真课件进行虚拟实验、预演实验过程,还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检测。利用该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自测情况,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改进。

该网络平台是三门基础实验课程的立体集成,实现了三个实验室实验内容的共享和有机融合,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也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学习的平台,大大促进了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按新实验体系安排基础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近两年举行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上,该项改革得到了普遍认可,普遍认为这种安排体现了各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不再孤立地对待各项实验内容,易于建立起系统的基础实验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不仅对声、光、热、电、力学等物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系统掌握了基础实验方法和技能,而且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各种实验原理以及测试技术在所学学科、专业领域的工程应用。尤其是创新层次的实验,给优秀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基础实验的分层次、分类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服务专业的思想。通过新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认知、应用、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基础实验教学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黑龙江科技学院基础实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师楠,邳志刚,苑鹏涛等.电工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读与写,2008,(11).

计算机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效果 采集 处理 基础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 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得到不断地更新,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化学实验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2]。它将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降低实验劳动强度。因此,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

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2012年立项,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助,2013年9月建成使用。任课教师编写《物理化学实验指导》,该书后附实验数据处理程序,在辅助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依据

基础化学实验,如:物理化学实验由于实验仪器使用量大,许多实验装置现在都具备了计算机数据采集条件,同时,物理化学实验(个别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多数是作图取直线的斜率、截距,学生一直是手工采集和绘制,既不准确,又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也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应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处理实验数据,对学生也是另一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毕业环节、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的撰写中都是有实际意义,可以说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实验技能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由于我校每个学期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的学生有70多个班近2000余人,如果每个班的学生都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对学生学习将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会花费掉学生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其对学习其它课程的学习。因此,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变得十分重要。

1.1 硬件资源

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项目支持电脑六十台,用于建设基础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采集中心。这些电脑一部分和实验设备相连,用于数据采集;一部分作为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电脑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1.2 软件资源

购买了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合金相图等软件,支持数据采集系统。任课教师编写《物理化学实验指导》,并在该书后面附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内容。简便易懂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处理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快速而独立完成。

2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优越性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学生用于采集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时间较长,且往往得出的數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校建成基础化学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这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条件,还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为以后做专业实验,以及做毕业设计论文,都有不小的帮助。

2.1 有无计算机操作环境下实验数据处理对比

学生在计算操作环境下,Excel绘制实验数据曲线和学生在无计算机操作环境下,采用手绘实验数据曲线,见图1-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数据采集系统以后,学生只要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做出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就会自动绘制出理想曲线,这样,即降低了学生实验操作难度,还大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而手绘的曲线有些实验数据点不合理,学生也无法看出,导致最后整个实验得出结论有很大偏差。因此,计算机绘图,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2.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积极性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时间长,学生在做完实验以后还得进行手绘实验数据图,而且由于受实验条件,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数据往往很不准确,绘制出的数据图形往往误差很大,日积月累造成学生厌学的倾向。引进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以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以及仪器操作以后,学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操作实验仪器,并得出较理想数据。然后再到实验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理想曲线。学生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时间,还熟练了Excel软件使用,使复杂而枯燥的化学实验,变得既简单又快捷。

2.3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时,要采用Excel2000和Origin6.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制曲线。每个学期,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均在4到8个,学生往往在掌握了前两个实验项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后,后面几个实验的数据处理学生自己设计公式,主动上机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能够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求结果,在第一时间内学生了解自己实验结果的优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还增强了学生对处理实验数据的乐趣和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推广

2013年下半年开始,物理化学实验就率先开始采用计算机处理和采集实验数据。先后有12级、13级共计约70余个班级,近2000余名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和采集实验数据。这些学生所在专业包括轻化工程、无机与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12个专业(见表1)。只要学习物理化学的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4. 展望

计算机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当中,是未来基础化学实验的大势所趋。目前,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还未能做到,所有需要数据采集的实验,均有数据采集设备。另外,计算机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也为计算机应用到其他专业实验提供了参考。更为学生今后做毕业设计论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不仅可以应用到基础化学的实验当中,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实验课当中。学生有了基础化学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再做其他实验,只要明白计算机操作原理,就能轻松而熟练的操作,并能准确得到理想数据。可以说,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徐维清,孙尔康,吴奕,等. 溶解热测定实验的自动测控系统[J].大学化学,2000, 15(5):41-42.

[2]孙虹,陈红,王章彪,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2007,17(4):87-90.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4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是一门基础应用类课程,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简单的运行原理,以及各类常用软件的使用。

这个周末,我们完成了基础实验6、7、8。本来以为会很简单的几个实验却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名且发现了很多问题,我才知道这门课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单学到的知识恰恰和难度成正比,这三个实验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实验作业中,主要的问题都出在word文档的应用中。我们普遍都用惯了老式的word2000或者word2003,所以对word2007不熟悉,于是造成了很多麻烦,尤其是添加目录这个新功能,摸索了好久依然毫无头绪。最后不得已只能拿出教材自习阅读,同时上网找了很多详细的讲解,最后才完成了实验6。

在做power point时候,可能是因为平时做过很多的原因,并没有遇到什么很明显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为了能把PPT做得精美和详细,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最后一项是excel的应用。我以前对它的接触不多,所以对其应用也是最不熟练最不明白的。但是通过自主的对其学习,尤其是对教材的阅读,使我能运用一些比较基本的功能进行表格制作。同时也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简便功能。可以说,动过这次试验,我学到的最多的知识,就是excel的应用了。

虽然这次试验作业已经完成,但是它给我的启发让我思考至今。首先,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内容,为什么在这次的试验中我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以后不要轻视这门课程,同时也是再告诉我不要轻视任何一门我正在学习的课程,不论是简单还是难,他都肯定有让我学习和实践的必要性,并且,在进行试验之前一定要吃透课本上的知识和本次试验的要求。其次,这次试验让我学会了怎么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有人引领,所以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解决方法,自己去学习其所需要的知识。最后,在这次试验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努力去克服,去解决问题。这让我学会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解决。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5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目前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性的提出一系列较好的教学方法.

作 者:何丽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重庆,400047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能力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6

目的:学习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要求: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网页 内容: 创建新页面、使用特殊字符、超级连接、设置页面背景属性和美化网站页面。

一、创建页面

只需制作好几个关键帧的画面,其余中间各帧由Flash 通过计算生成,使得画

面从一个关键帧过渡到另一个关键帧,这就称为“过渡”动画。过渡动画分为运

动过渡动画和变形过渡动画两种。Flash 可以过渡的属性有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旋转和扭曲。要使图形或者文本产生运动过渡效果,必须把它们转换为

Symbol(符号)。如果是在工作区中画上去的图形,而没有将它转换为符号,那

么就不能直接创建运动过渡动画。总之,只有Symbol才能创建运动过渡动画,其

它对象要先转换为Symbol 后再创建运动过渡动画。而创建变形过渡动画则不需

转换为Symbol。创建过渡动画在Frame Properties(帧属性)对话框的Tweening

(过渡)选项卡设置。

二、使用特殊字符

选择文本工具→单击背景出现光标闪动时把输入法调到中文状态下→按住V

键后放手再按数字键,每个数字键各代表一个字符组,每个字符组代表不同的含

义(数字键由0~9组成)

三、制作超级链接

为图形做超级链接。双击工作区中的某一按钮符号,打开Instance

Properties(实例属性)对话框,选择Actions 选项卡,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Go To(跳转到)语句,然后在右边的参数区中进行

设置,单击确定。这一步的作用是当单击此按钮时使电影跳转到当前场景的第1

帧并开始播放。

四、设置页面背景属性

用选择工具单击一下背景→在下面属性栏里出现背景相应属性的设置,可

以在那里设置前景颜色、画布大小、发布设置、设备设置、等。(在Flash 8.0

软件状态下)

五、美化网页页面

利用Flash功能和一些Flash动画效果达到网页的美化实现网页的动态效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7

工业工程是一门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运用工业专业知识和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思想方法, 对人力、物资、设备、能源、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生产体系进行设计, 以有效提高生产率与工作效率的一门工程科学。

工业工程的教育、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从此开始了高校工业工程学科的建设, 其发展速度异常迅速, 迄今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并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由于起步晚, 除少数院校外, 大多数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 尤其是教学实验环境还不能满足工业工程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 工业工程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 越来越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进入我国, 不断增加对高素质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同时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也正在利用工业工程进行工作流程改善, 使工业工程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二、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理论的基础, 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管理与技术最佳结合的一门课程, 应用实践性极强。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IE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包括工业工程概论、方法研究、作业测定及现场管理优化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和目标, 树立工业工程意识, 掌握工作研究和现场管理优化等内容, 为学习其他工业工程专业课奠定基础, 并且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业工程工作,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何根据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拟定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适合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和科研要求的实验体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实验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实验体系的构建方案。

三、基础工业工程实验现状分析

在基础工业工程教学中, 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但是由于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我校的IE实验环境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是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满足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要而开发的。其作用是培养学生掌握工作研究 (方法测定、作业测定) 等工业工程基础技术,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 使学生学会采用方法研究及作业测定技术, 找出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最适宜的工作时间, 帮助企业挖掘潜力, 消除人力、物力、时间方面的浪费。在高校IE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 使得实验与书本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结合, 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吸收知识和培养实际的动手能力。

2. 实验设备落后

由于实验室的设施比较落后, 大部分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都要由手工来完成, 这使得实验显得较为复杂和烦琐, 实验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实验的结果也不够精确。此外, 由于实验设备的落后, 一些先进的实验不能进行, 不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先进的工业工程知识。

3. 实验基地建设不完善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与传统工科实验的相比, 有很大的差别。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包括动手操作、现场观测或观看录像、运行演示以及案例分析等, 很多实验在实验室很难完成。因此学校必须建设与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相匹配的实验基地, 以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生产现场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基础工业工程实验项目的设置

针对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特点以及我校基础工业工程实验现状,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项目内容如下:

1. 双手操作分析

目的:学会用计时器来测定正常速度;训练双手操作左右手的协调能力;了解工作时间标准的制定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2. 学习曲线实验

目的:了解人的动作错误概率与训练的关系;在特制的曲线板上进行曲线实验。

3. 流程程序分析

目的: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画出某产品 (或零件) 的流程程序图及线路图;学会用“5Wl H”提问技术发掘问题, 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4. 人机操作分析

目的:掌握操作程序图的绘制方法;了解操作程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5. 测时研究

目的:学会秒表测时的方法, 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掌握时间定额的制定原理和程序。

6. 工时评价

目的:学会建立正常工作时间;对实际操作作出评比。

7. 工作抽样

目的:学会“工作抽样”法对某一具体情况的应用;了解“工作抽样”法用于平衡各部门的工作, 提供无效时间比率和产生的原因。

8. 动作研究

目的:根据生产现场某工一序或录像资料记录一个工序的动作程序;学会用模特法计算工序的标准时间及平整流水线。

五、关于实验基地建设

根据基础工业工程实验现状, 我校分别与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悦达拖拉机厂、江苏恒力机床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生产实习协作关系, 实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其中一个典型的工业产品为主要实验对象, 分别对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观察和记录, 尽可能详细掌握该产品的相关数据资料, 综合各小组分析结果, 做出该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系统的优化报告。生产实验基地的建立, 弥补了实验室的不足, 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强化, 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工业工程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我校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理论基础实、创新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所介绍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在这方面作了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从工业工程的培养目标和基础工业工程特点出发, 扼要地阐述了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在分析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实验体系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基础工业工程,方法研究,作业测定

参考文献

[1]齐二石, 汪应洛.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业工程, 1999 (2) .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现代高科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因此做好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搞好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高校务必重视的重要工作。

2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对基础实验室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在管理与建设规划上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有些学校只重视专业实验室建设,简单地认为实验室等同于机房,在实验室的规划建设、资源配置、管理理念等方面缺乏长远考虑。基础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班级多,课程多,使用率极高,设备的损耗严重,加之高校对基础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不大,更新设备的周期长,一个实验室通常要使用7、8年才会更新,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开设与实践效果,影响了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 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方法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还停留在人力管理的阶段,缺乏先进的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重视制度的制定,但对于制度的执行与贯彻缺乏监管,使制度成了摆设。实验室的使用者与管理者缺乏沟通、互相独立,对于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室的安排缺乏统筹性,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2.3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验室人员的配置却没有跟上,一方面体现在人员的数量上,尤其是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承担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动辄上万人的周上机人次,但人员编制基本停留在扩招以前。部分高校采用实验室管理与实验课教师为同一部门人员,既要上实验课还要负责日常管理,导致工作量大,工作效果差。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有些学校把实验室当成是安置调岗教师的场所,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加之实验室管理人员无论是地位、待遇等都不被重视,造成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高的技术人员纷纷转岗。

3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思路探究

3.1 提高重视程度,合理规划建设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主要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实验教学, 针对人数多, 课程多的特点,在采购设备时,要有前瞻性,统筹性,制定整体的设备采购规划。对于计算机不但要注重机型的配置,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一定要选择质量、售后有保证、配置较高的机型。此外,还应配置性能较高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除了硬件建设外,还应配备多套可切换的操作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教学演示广播以及教学所需的专业软件等,为后期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

3.2 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是保障正常实验教学的基石。针对上机涉及的各方面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学生上机管理规定》《管理员工作守则》《实验教师工作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光有好的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坚决的执行与严格的监督,这就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执行制度,同时教学督导、设备处等相关部门应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

3.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实验队伍专业素质

建立一支事业心强、精通业务的实验室队伍, 是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第一,要增加人员编制,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第二,要鼓励现有人员进行专业深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第三,要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地位提高到与教学人员同等的地位,切实维护好管理人员的管理权威和地位,用相应的职称、待遇来体现他们的地位和价值。

3.4 使用现代化网络平台管理实验室

目前一般院校的实验室数量为4到8个,部分高校达到10余个,众多的实验室不能在单纯依靠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为了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基于局域网的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控服务器,管理监控所有实验室的使用状况。管理平台一般应包括如下模块:课程安排、学生上机管理、上机数据统计、资产设备管理、程序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通过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减少很多重复的工作量,对众多实验室统筹管理,科学的配置实验室资源,还可以对学生上机、设备数量的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依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承担的课程任务也不断增加,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当前高校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已进入新的阶段,应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的基于基础实验室的新型平台性实验室,开发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松涛.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9.

[2]刘彭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

[3]忻瑞婵.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探索[J].科学咨询,2012.

[4]谭荣聪.浅谈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管理[J].学术探讨,2013.

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 篇9

一、项目教学方案设计过程的完善

项目化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在专业化的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那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专业化的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就这一方面而言,该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能够在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成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在进行环保周报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围绕这一主题将环保项目通过环保周报的制作、调查报告的排版、创建环保协会成员管理表、创建空气质量指数走势图、环保协会介绍演示文稿、环保宣传片等六个项目进行制作和学习。这样能够在分化项目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和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而且能够有效地衔接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以此在每个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具体化的`项目实训课程,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操作技能。

二、项目方案实施步骤的完善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具体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在针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前提下,在项目和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以此能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學目标和教学需求下促进学生应用基础能力的提高。而就这一方面,应用项目方案的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项目情景导入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通过在线操作的方式,通过项目演示的方法从而将具体化的项目情境导入课堂,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阶段教学过程的进行,要注重项目引入过程中对知识的前后关联和衔接,而且要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的任务。

(二)项目案例讲解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中在对项目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计算机课程教学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实用性以及与项目案例的关联度,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层次性选择性地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在这一阶段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项目分阶段的任务,以此将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比如,在实现环保周报项目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性地讲解Word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又能够促使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项目的操作实践中。

(三)利用拓展案例巩固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获得相应的知识后,要鼓励学生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进行学习,并且能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上机实践,让学生在能够明确自己实践任务的基础上,巩固、练习所学的知识点。

三、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

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对检验项目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其是检验项目化教学方法效果的标准和依据。高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建立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通过现场问答、实际操作、结果检测等三方面进行。学生在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此外,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还能够从学生的出勤记录、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结果、能力素养、技能评价、团队协作和小组答辩等方面进行,以此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完善能够从项目设计方案的完善、项目方案实施步骤的完善、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等三方面进行,并且能够注重项目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注重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任务教学方法结合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中知识运用的前后衔接性,切实促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完善,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海芳,赵莉,余宇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21-123.

类与对象基础实验(一)实验报告 篇10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

类与对象基础实验

(一)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对象与类的关系 2.掌握类的域、方法、构造器的概念

3.掌握对象的创建与初始化 4.掌握方法和域(静态和非静态)的使用方式 5.掌握Math类,掌握静态成员的使用方式 6.理解方法和构造器重载现象

二.实验内容

1.程序阅读并回答问题 2.类的使用

3.编程实验:猜数字

4.编程实验:素数判断与统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可将程序运行结果截屏,也可分析运行结果)

1..程序阅读并回答问题:阅读实验讲义的对应代码,回答以下问题。

(1)将上述代码编译运行,将运行结果截图。

答:

(2)上述源码中共定义了几个类?分别刻画了哪些数学图形?Triangle类有哪些域和方法?Triangle的这些域和方法是静态的还是非静态的?

答:

上述程序共定义四个类

分别刻画了三角形,梯形,圆形 域有:sideA,sideB,sideC,area,length, boo 方法有: Triangle//判断是否为三角形

getLength//给出三角形的周长 getArea//给出三角形的面积 setABC//判断是否为三角形

其中所有的域都为非静态的,所有方法都为非静态方法

(3)类和对象是什么关系?请从上述AreaAndLength.java中举例说明如何创建对象。

答:

类是对象的模板,也是对象的类型,描述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

定义一个类。例如class Triangle。然后在main方法中定义域,然后给定义好的域调相应的类方法,赋予对象数据并构造。

(4)Triangle类中出现的Math.sqrt是什么?请举例说明Math类中还有哪些常用域和方法?

答:

Math.sqrt是math类中的求开根号的方法 Math.exp

(5)静态域和方法与非静态域和方法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请从上述AreaAndLength.java中举例说明。

答:

静态域可被所有对象共享,并且在没有任何对象之前,就可以访问静态域,调用静态方法,并不需要创建这个类的对象;同一非静态域在不同对象之间相互独立,非静态方法的执行必须通过对象,所以需要事先创建该类的某个对象。

例如: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不需要创建对象,当程序运行时自动运行。而其他的类,例如class Triangle就需要main中创建好对象才能够调用

(6)什么是构造器?构造器与一般方法的区别是什么?构造器可以重载吗?请从上述AreaAndLength.java中举例说明。

答:

构造器用于创建对象,并初始化对象的状态 构造器与一般方法的区别:    构造器的名称必须和类名相同,而方法名不受限制。构造器没有返回类型,而方法名则不受限制。

一般通过new调用构造器来创建对象,而方法则没有这种调用格式。

构造器可以重载

非静态class Triangle public 和 Triangle(double a,double b,double c)静态Math.sqrt(p*(p-sideA)*(p-sideB)*(p-sideC))

2.已有Rectangle类(矩形类),它有两个浮点型属性length(长)和width(宽)。该类具有两个构造函数(无参和有参),perimeter()和area()方法分别返回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请编写相应的包含main方法的类和main方法来测试Rectangle类。(程序结构参考讲义)

(1)请将源码编写完整如下:

public class 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tangle r= new Rectangle();System.out.println(“无参周长是:” +r.perimeter());System.out.println(“

面积是:”+r.area());

r= new Rectangle(1,1);

System.out.println(“有参周长是:” +r.perimeter());

System.out.println(“

面积是:”+r.area());

}

class Rectangle{

double length,width;

Rectangle(){

double alength;

}

double awidth;alength = 1;awidth = 1;length=alength;width=awidth;Rectangle(double alength,double awidth){ length=alength;width=awidth;} public double perimeter(){ }

return(length+width)*2;

public double area(){ return length*width;} }(2)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3.编程实验:猜数字。程序运行的界面截屏如下: 源程序: import java.util.*;import java.math.*;public class guessnu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int num =(int)(Math.random()*100 + 1);System.out.println(“有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整数,请您猜猜看”);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您的猜测:”);int choice = 0;do{ if(scanner.hasNextInt())

choice = scanner.nextInt();if(num > choice)System.out.println(“您猜小了,请继续猜:”);if(num < choice)System.out.println(“您猜大了,请继续猜:”);if(num == choice)System.out.println(“恭喜您,答对了”);}while(choice!= num);

4.编程实验:素数判断与统计。程序运行的界面截屏如下: 源代码: 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Hello{

static boolean isPrime(int n){

//如果参数n是素数,那么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for(int i=2;i<=Math.sqrt(n)+1;i++){ if(n == 2)

return false;

if(n % 2!= 0)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scanner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区间:(如:1 100)”);

int a = 0,b = 0;do{ if(scanner.hasNextInt()){ a = scanner.nextInt();

} if(scanner.hasNextInt()){ b = scanner.nextInt();} if(a<0 || b<0)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两个正整数”);}while(a<=0 || b <=0);if(a > b){ int item = a;

} a = b;b = item;int count=0;for(int i=a;i <= b;i++){ if(isPrime(i)== true)count++;} System.out.println(a+“到”+b+“有”+count+“个素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 篇11

【关键词】项目 项目组 实施 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5-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进行项目化教学正好可以实现理论上的“精讲,少讲”,操作上的“做中学,做中教”。

在整个项目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学习舞台的导演人。

以下是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化教学的设想,以图文混排WORD中的邮件合并项目为例:

1.明确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 同学讨论

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项目要求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教学中的项目应是真实的生产活动,能理论与实践结合,有一定难度,需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或合作的制订项目计划,进行实施评估,最后能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成果,进而可以对项目进行评价。

从项目任务要求出发,设计了如下表中的项目: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 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学生在教师明确的项目内容、条件、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项目计划,根据已学知识,推测任务开展情况,根据预设的工作进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得到前期工作的准备计划,从而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再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一步解决“做得更好”的策略和相对应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问题。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 合作完成

项目活动具有一定的建构性,不仅需要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在构建好的情境环境中,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完成到成果的评估,以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形成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

项目名称:邮件合并_批量制作4S店的客户的新年贺卡

项目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邮件合并应用的条件,学会用邮件合并批量生成批量文档,了解知识在工作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以及主动学习、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团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项目准备:

客户信息(近万条),贺卡内容,贺卡图案

项目策略:

采用情景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

采取 分析…引导…实践…操作…总结的教学方法

运用 “引—激—拓”的教学模式

项目过程:

一、准备工作的展示、汇总和说明

1.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到贺卡样品展示。收集方式:有网上搜索到的电子图片,有找来的以往的贺卡,也有从实体店拍来的各式贺卡的照片。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围绕同一主题得到的各式成果。

2.根据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汇总,得出自己组的贺卡的基本样式。

3.根据已学知识,集思广义制定独具特色的贺卡。即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可在制作中碰到未学知识积极思考,相互研究,从而拓展知识。

二、任务开展

任务形式:竞赛

参赛人员:各项目组成员

竞赛内容:给所有客户制作贺卡

竞赛要求:在25分钟内完成

竞赛评比要求:完成结果的效果和速度

任务目的是要给所有的客户制作精美的贺卡,这个任务完成的关键是在很短时间内要一下子制作完成成千上万的贺卡,这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难点,那么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就是完成任务的重点了。

老师分析:贺卡是送给各个不同的客户,所以贺卡的样子可以是一样的,即固定部分:基本的版式,变化部分:客户的姓名和工作不同,就必须有不同的姓名,性别和不同类型的祝贺语。这样可以使这些贺卡看起来像是专门为某个人写的,而不会觉得是一批类似信函中的一份。

学生:在25分钟内,全体成员一起动手完成一百张贺卡应该可以,但是数量在万张的就完不成了。

老师引导:前面老师分析了完成任务的情况中讲到了这任务中贺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想下是否可以利用。

学生:各个成员七嘴八舌,各种想法全部出动,有各个人分任务(你多少张,他多少张),有采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复制),也有人说:“快快,找复印机去”。但这些方法都被他们自己一一否定了(时间紧,复制粘贴也来不及,而且每张贺卡又有不同的地方,用复印机更是行不通了)。

老师:同学们,复印机和电脑上的复制粘贴都完成不了,我们同学是不是可以上网找找更好的办法呢?

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同学们马上行动——上网找度娘。但是度娘也不是谁找了就能给答案的!要有方法的!

老师:搜集学生找答案的经典关键字(用WORD怎么给不同人制贺卡,WORD中批量制作贺卡,WORD中快速完成批量制作贺卡等等)

搜索的结果集中在了——邮件合并。

老师:正是邮件合并。

此时知识点的提出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学生正竖着耳朵,想了解这个新知识。

老师:请各项目组通过各种方法(上网或查找书中知识),快速掌握“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并根据要求完成本项目内容,以得到竞赛结果。(提供客户信息的数据表)

学生:查找到方法后,尽快的操作,从完成速度上有快慢之分,从完成质量上也有着不少的区别。

以项目小组形式的项目教学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还有助于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又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整个项目活动都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

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其学习成果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而是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给出的项目解决方案和策略及结果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学评价也不能是简单的“对”或“错”,而应该是“好”或是“更好”。

让学生做自我评价,老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一起反思;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精神。

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建构过程。这种对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思考是知识形成的关键。

项目总结分析:(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

一、思考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新知识的搜集方法,百度时关键字的使用,邮件合并的功能。

二、整理和思考知识的适用范围

“邮件合并”功能用于需要制作的数量比较大且文档内容可分为固定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比如打印信封,寄信人信息是固定不变的,而收信人信息是变化的部分),变化的内容来自数据表中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

可以批量处理信函、信封等文档,轻松地批量制作标签、工资条、成绩单、准考证、贺卡、请柬、通知书等。

三、整理知识应用的基操作流程

1.制作数据源,我们需要利用Excel将制作名片所需要的信息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全部输入其中。

2.创建主文档,利用Word设计固定不变部分为主。

3.数据源合并到主文档。

切换至“邮件”功能区,点击“开始邮件合并”下拉列表,从中选择“信函”项。

点击“选择收件人”下拉列表,从中选择“使用现有列表”项。

选择之前创建的用户信息表导入,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数据所在“工作表”,并点击“确定”按钮。

然后选中要替换的词或将光标放置在放置信息的位置,点击“插入合并域”按钮,并从中选择相关的标题进行替换或插入。

接下来就是图片部分的插入操作:删除图片,将光标放置在图片位置,切换至“插入”功能区,点击“文档部件”下拉列表,从中选择“域”项。

最后点击“完成并合并”->“编辑单个文档”项,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全部”并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批量文档制作过程。

综合以上,通过项目化教学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增加了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项目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教学评价更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发展能力。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5(9):74-75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2) :43-44

上一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阶段下一篇:美丽的地球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