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教学反思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忆》教学反思(推荐12篇)

《回忆》教学反思 篇1

《回忆》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欣赏课,欣赏音乐剧是第一次尝试,音乐剧的魅力不仅仅是一两首流行歌曲,在剧中性格各异的任务、丰富多样的舞蹈、灵活多变的表演、设计精妙的化妆造型都是音乐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有选择的观看和有目的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发型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风格特点。

学生们开始观看视频很感兴趣,从课前教师对每个人物分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抓住学生们的兴趣,分别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剧的情境,每个情境中的不同情感,体会其特点和表现手段。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发现演员的表演技巧(在精彩环节,找部分同学模仿,提高学习兴趣与乐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回忆》教学反思 篇2

●“乱”——信息技术教材十年总体印象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拉开了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变的序幕。2003年, 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信息技术) , 2004年全国有4个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全国总共审定了5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新教材的编写也自此开始了。但是, 在信息技术教材表面“繁荣”的现象背后, 我们却看到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出的“乱”象。

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材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 从最初的几十套, 一下子涌现出上百套, 到如今全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不下200套。鼓励信息技术教材多样化, 这本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历史性进步, 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市场的开放与巨大的需求量, 使之成为众多机构关注的焦点和追逐的目标。信息技术教材虽然数量庞大, 但是总体来说, 高质量、高标准、符合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特色的教材并不多见。低水平重复、缺乏特色, 甚至科学性都受质疑的教材却层出不穷。

编写人员的资质混乱, 没有得到监管。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者队伍大致上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专家学者 (包括权威出版机构的教材编写者) , 还有一类就是一线的教研人员和教师。应该说两种人结合起来, 是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最佳的组合方式。但是由于各地自身的利益考虑, 往往孤立地进行教材开发, 这必然会影响到教材开发的质量。

信息技术教材的“乱”象, 其根源之一就在于课程地位的不确定。2000年以来, 各地区都在中小学把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逐渐开设起来, 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 信息技术课在义务教育学校的开课率初步达到了80%以上。但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中, 却仍然把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信息技术教材面临着无国家审定的局面。各省 (市) 基本上是把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作为地方教材加以审定。各地的信息技术教材审定和选用缺乏国家的监管, 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优质教材资源难以得到共享。

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混乱。由于2000年至今, 国家并没有出台新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况。这就导致很多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前言中不得不说明:“本教材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参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如此也属于无奈之举。由于目前信息技术教材并无真正实用的指导性文件, 所以信息技术教材开发者自然就自行确定教材内容, 导致内容体系混乱、结构不清晰等现象涌现。由于国家没有十二年一贯制的课程标准, 很多信息技术教材都采用了零起点方案, 即在小学、初中, 甚至高中都从零开始讲授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这样,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 初中要学, 甚至高中还要学, 造成了大量的知识重复,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变”——信息技术教材十年的编写

从2000年至今, 随着信息技术教材的大量涌现, 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也呈现出了一些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认识的逐渐深入, 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从最初的只是简单地介绍信息技术操作, 到如今的注重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从最初的“微软说明书”到如今的信息处理体系的建构,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以后, 人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材不能够仅仅教授学生一些操作的内容, 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处理的技能与方法。同时, 由于信息技术教材逐渐渗透人文化和生活化等取向, 信息技术教材的任务设计等逐渐强调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并且除了操作内容外, 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教材编写形式上, 信息技术教材也从最初的操作说明书的形式, 走向了“知识+活动”的新形式。在2000年初, 有一些教材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材的翻版, 根本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 一翻开书就是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界面, 仍然给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的印象。教材体系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思路。大多数教材实际上只是对某个软件知识点的罗列, 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对某个软件的功能介绍, 和讲解。而随着2003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 信息技术教材逐渐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逐渐与活动结合起来, 至少不再是单纯的软件功能介绍了。记得笔者2004年见到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时, 他热情地介绍起他所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采取的“游戏化、故事化”的形式, 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形式的转变。

无论呈现如何的“乱”象, 在十年之间信息技术教材依然发生着许多的改进和变化, 信息技术教材在逐渐地成长。

●“用”——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

评价信息技术教材不仅仅在于编写, 更在于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价值, 所以信息技术教材的问题更应集中于“用”。当然信息技术教材的用, 不仅仅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使用, 也包括地方教育部门的选用等。

在教材选用体制上, 由于利益驱动, 有些地区通过下达行政命令、统一考试等手段, 强行推广本地区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 限制其他教材进入, 在教材“多样化”的幌子下大搞地方保护主义, 导致许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材不能正常推广和使用, 出现了地方上的“小一统”, 其危害不可低估。根据笔者的了解, 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教材, 由本省教研部门编写, 或选用本省教材的省份在全国占到50%以上。还有一些市级单位, 也有自己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因此, 要实现信息技术教材的合理选用, 就必须打破地区封锁, 为优质教材打开流通渠道。

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上, 应该采取“用教材教”的态度, 而不是“教教材”的态度。信息技术教材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资源之一, 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规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要用活信息技术教材。首先要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即根据具体学生、具体设备情况等灵活设定教学内容;其次要对教材使用灵活处理, 即在教学环节中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材, 结合教师讲解等。

其实,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使用教材。究其原因可能是教材并不符合教学实际, 使得教师无法应用教材。同时, 也可能是教师还无法适应教材, 所以抛弃教材, 仍然采取旧的内容和旧的方式教学。前一种情况应该是改变教材, 后一种情况则要改变教师。

●规范、特色、科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发展之路

信息技术教材走过了十年, 面向未来, 信息技术教材必须要坚持规范、特色、科学的发展之路。

“规范”就是要规范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虽然不是国家规定的审定教材, 但是随着全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广泛开设,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国家课程。面对此种状况, 迫切需要国家出台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对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加以指导和规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对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规范化管理, 限定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人员资质, 国家审定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 规范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模式。

“特色”就是要在国家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特色、地方特色等, 编写出符合各地地方特色的信息技术教材。规范不等于无特色, 特色不等于无规范。信息技术教材必然要走特色之路。

“科学”就是要科学, 合理地编写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教材的表达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等教学原则来安排教学内容。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不仅适合教师的教, 也适合学生的上机实习和自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材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即信息技术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闭目回忆 篇3

所谓“闭目回忆”是指课堂教授之后或一个较难较抽象概念归纳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闭目回忆刚学习研讨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的方法。适当运用这种方法是有益的。

一、有利于排除干扰,集中学生注意力

根据学生学习规律,一节课20分钟之后是学生易疲劳期,注意力分散。而此时往往是一节课重要时刻:知识、能力正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闭目”有利于学生的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回忆”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用脑去思索,去静心想问题。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方法上又让学生找到一个新的兴奋点,同时对学生注意力的时间和程度是很好的训练。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过程

在教学一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推导时,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公式记得牢,但对这一公式的形成过程却是比较茫然,即便能说出一点,也是支离破碎。比如我在教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没有急于进入习题巩固阶段,让学生“闭目回忆”,对以下问题进行回忆,计算方法首先收到什么启发?怎样将平行四边形拼成熟悉的正方形?自己是怎样动手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学生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就比较深刻了。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公式推导时,也会更容易掌握。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闭目回忆”方法简单易行,体现学生主体性,因此,学生兴趣浓厚。因为所回忆的内容刚刚经历过,学生思之有物,会更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新知识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忆,符合遗忘规律,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更有效。

四、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闭目回忆”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朵浪花,时间是它主要的特点,教师明确提出几分钟的时间,提出回忆的内容,加上适当的问题引导。所回忆的问题相对较多,但又有一定逻辑性,这就促使学生提高思维速度,又能迅速思考,这对学习思维的敏捷性是一个较好的训练。只要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爱思考、勤思考、会思考的好习惯。

五、“闭目回忆”的注意事项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篇4

语文教师:代恒佩

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用了两课时,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读课文后,大多数学生能够概括出本课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手中资料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掌握课文的写作特点: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第二课时主要结合李大钊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理解李大钊同志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在课堂教学中前半节课我主要细致引导学生从课文语言字中体会人物精神。学生能够准确画出重点语句,但在谈体会方面就不能畅所欲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时我就只好总结代替。从课堂教学反映可以看出,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没有真正做到与文本交流,还有部分同学采取等待的态度,等待别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有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路。在课外的拓展延伸部分几乎就是草草了事。在对李大钊人格有个完整印象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面对烈士遗像你想说些什么?我本预计学生会谈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年天的幸福生活。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好好学习。可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不尽人意。只有柯瑞林简单的说了两句,算是对这个问题做个了结。课后我又了解学生当时的想法,有少数同学想的还比较前面,大多数还是觉得无话可说,这就直接反映出先烈的精神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肤浅,这是本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这一课我细致地备了课,准备得也非常充分,为什么学生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思维打不开,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呢?可能是学生朗读得不够充分,教学中还需要强化课堂朗读,再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形象。没有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精心研读吧,也可能是老师没有想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吧。我想本文是一篇悼念文章,朗读时基调应该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描写李大钊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的坚定有力些。同时在课前让学生多阅读一些革命书籍,让足够的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感化他们,再去讲这一课也许效果会更好些吧,也许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得过于幸福,根本体验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尽管结合了李大钊的被捕后的资料,凶恶的敌人夺走了他的生命,他仍然没有向敌人屈服,但是只有少数同学面带愤恨,多数表情冷漠,没有激情。总体的感觉就是学生对英雄的大无畏气概领悟得不够深,课堂上能够根据重要句子发表意见的只有柯瑞林、陈泽洋、郑泽鑫、洪继顺、王林涛、王泽鑫几名同学,要不是他们几个起着引领作用,恐怕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从这节课暴露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走过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灵活性,不过分局限他们的思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在前一段教学中,感觉这里学生比较死气,所以有好多知识就只能灌给他们,学生就形成一个被动接受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必须要改。

二、重视学生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说到朗读,这也不能完全是我的责任,六年级学生不会读书:唱读,破读,拖音读,没感情地读,没声音地读,都是他们存在的问题,我尽力在这较短的时间让他们取得较大进步。

三、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作文教学,力争让孩子融会贯通。

四、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把课堂教学做到尽善尽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篇5

教学本课我从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全文教学分为初探性引读,深究性引读,内化性引读三个阶段,安排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四个环节。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1、“小孩家知道什么!”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情,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紧扣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一词,展开教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会更有帮助。

《十六年前的回忆》语文教学反思 篇6

首先师生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能够在安排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自学方式及学习收获的调查、交流,以此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梳理问题时紧紧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解决问题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注意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学会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并进行运用,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拓展。

通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思维的最好的方法。

静乐支教回忆与反思 篇7

2008-12-12

从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特大地震,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些成果给人以憧憬和希望,但或许更应冷静的看到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我们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问题,我们无从借鉴,如果能多一些反思,也许摸着石头过河所付出的成本也会相应的少一些。

前不久,我曾经支教的学校,由于流失了最后一个学生而停办了。虽然当时已显露端倪,而我也知道,这些孩子不会有几个能够继续求学的历程,而是将要踏上漫长而艰辛的打工之路,为着一个月数百元的收入而流泪、流汗,但当这一刻来临,更或是竟提前到来的时候,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动。这不禁令我困惑: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一、回忆

时光回到我的大学时代,当时的我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感到迷茫。和任何一个同龄人一样,我明显感到心浮气躁有加,而利益的冲击,则使原本躁动的心更加不安,精神世界的缺失,使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日益荼毒着那毫无防线的心灵。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父辈们的执着,使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上山下乡”,这便是我选择去农村支教的最原始初衷——去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活着的意义,我希望能受到属于那里的教育,也希望带去教育。

于是,我毕业后报名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被分派到山西省静乐县王村乡王村中学。开始了我的将脚踏到土地上的尝试。

静乐县是革命老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属于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县城表面的情况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贫穷。在被确定为贫困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后,县委、县政府一直在主抓市政建设。但如果没有新建的县政府的大楼,将县城形容之为一个稍大的农村集镇,也并不太过分。县城外是典型的秦晋高原地貌,我所在的王村中学位于王村乡的上王村,距县城几十里,每天早上有一班路过这里去县城的农村客运,车辆的状况近乎报废,冬天要几个小时才能发动得起来,在土路山路中前行则很是惊险刺激。因此,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去趟县城并不是件易事,车翻在了山沟里情况,也是偶有发生。

学校前两年在县财政的捐助下修葺了教室,教室后面是破旧的十余间窑洞,供学生和老师们住。大约七八个学生住在一间窑洞里,窗户则是糊上一层纸,睡的是由木板搭成的大通铺,冬天则只有彼此相拥取暖。上学期全校有五十来个学生,勉强维持着三个年级,下学期就只剩了三十个,初二原本的七个学生,新学期伊始则一个也没有来。我走后的第二个学期学校最终因为没有学生,而无法继续维持。

生活上,电还是有,不过有时一停就是七、八个小时,频繁的时候一天能停上三、五回,电压也极不稳定。学生们都准备有蜡烛,对于在烛光下学习,在他们已是习以为常。水是用的井水,洗澡就成了一种奢望,村里人也没有洗澡的习惯。由于土豆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所以土豆就既是主食也是副食,就着土豆吃土豆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学生和老师一起在一个灶上吃同样的东西。由于没有油水,很快就会饿,尽管每顿都吃到撑得不行,可依旧坚持不到几个小时肚子就会咕咕叫。晚上,则是在对以前吃到过的一切食物的回忆中入睡。至今每晚十点仍是我的精神性饥饿时间段,无论白天吃饱与否,这时都会感到饥饿。经历过,才会明白,吃什么无所谓,吃饱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天旱少雨,土壤大多又较疏松,四季多风,刮得是漫山的黄土。一阵风起,人们的身上就会落上一层尘土。这里的冬季,不是黄尘蔽日,就是阴霾漫天,四野一片苍茫,风如刀剑,侵人肌骨。全县年平均气温在5℃上下,而村里最冷时则接近零下20度。冬天的阳光变得弥足珍贵,但也只有正午的两个小时才能感到一丝的暖意,一旦太阳落山,气温就会骤降。因此这里的冬天是相当难熬的,条件好一些的农户,家庭年收入也不过千余元,大都舍不得买煤炭取暖。学校虽说有暖气,但买煤的钱却远远不够,勉强在早晚最冷的时候烧一会儿,即便如此,学生和老师仍在结冰的教室里度过冬天的最后一个月。村里人说,冬天如果屋里有个缝,晚上放盆水在那里,早上起来就会全部冻住。周末我一般会跟学生一起到他家的村子去做家访。如果要翻山,就只能走路,不翻山就可以骑自行车,但那颠簸的土路再加上天寒地冻的天气,骑自行车也更加难行,大多数路要推着走。冬天下过雪后,山路非常难走,有时要绕很远的路。所以对于这里的学生,走几个个小时的山路是很平常的事。

这里村与村之间的差别很大,大的村子至少有五六百人,而最小最偏僻的村子只有四户人家、不到二十人。有的村子甚至没有通电,还是靠点煤油灯,有事情的话,就要走一个小时到最近的一个村子才能打电话。条件好一点的村,大部分村民已经从土窑里搬了出来,而有些村,几乎全部都是土窑、土坯房,和几十年前没有任何分别。听村里人说,有些家的木门有近百年的历史。这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状态,种地除了人力,最多不过拉上头毛驴,没有任何自动化机械。由于气候、地质环境所制,这里全部都是旱地,春天把种子“撒”在地里,剩下的就是等着下雨了,真真正正的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全然依赖于当年的天气,如果当年风调雨顺还好,否则就可能要吃以前的存粮。这里的清晨和夜晚,村里万籁俱寂,除了几声狗吠,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如果能看电视就只能收到三、五个台,每年两次村里请来的戏班唱戏,就是这里最大的娱乐项目和最热闹的时候。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这里的生活仍然是静止的、原始的。

二、反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乡镇中学学生大量流失呢?

我想先从小学说起,一可以做为对比,二这是乡中学学生的唯一来源。以我所在的乡为例,虽然名以上每个村都有小学,但在绝大多数村都已名存实亡。道理很简单:一个村一般就几个学生,而且村里只教到三年级,一旦学生断了档,村里就可以省下一份老师的工资,而之后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集中到乡里的小学了。乡小学的学生,大约能保持在一百个左右,只要有学生,学校再困难也得办下去,这和中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农民知道,应该让孩子识字,懂些算术,因为毕竟这是生活必需的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年龄还太小,况且把孩子送到乡里的小学读书也并不需要太多的开销。到了中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来讲,农村的孩子上学晚,到了初中一年级,一般都有十五、六岁了,这时就会面临两种选择:是否还要继续读书,如果读在哪里读。

对于是否要继续读书,以我了解的情况,大部分还是倾向于把初中读完,因为这个时候让孩子出去打工,年龄还是略小了些,与其在家坐上两年,不如送到学校里,反正是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还能有个初中文凭。当然,如果孩子成绩好,以乡里的教学质量,也并不指望考上好一些的高中,能上个技校就不错了。

如果说现在城乡大量存在“空巢老人”问题,那么农村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空巢儿童”。我的学生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不是少数——三月播种,九月秋收,这里的农民,有半年的时间是闲暇的。因此这里一个略大的孩子,带着几个弟妹的情况很常见。所以送到学校读书,便成了照顾孩子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由此就可以得出农民送孩子上中学的初衷:读小学在他们看来还是必要的、是去学知识的话,那么上初中就是解决孩子无人照顾问题的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所以,在乡中学还在勉强维系的阶段,学生都是学校派人下村一个一个招来的,主动送来的并不多。

相比之下,对于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需求近乎刚性,也就是说,家庭会倾尽全力帮助子女完成这样一个过程,除非出现了不可抗因素。而对于农民,他们没有动力非要把孩子送到中学里,如果有了什么变故,那就不上也罢。所以当出现比较好的打工机会或是其他什么情况,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孩子离开学校。

对于在哪里读中学的问题就略微复杂一点。首先,做为乡中学,学生数量有限,能来这里工作的老师就更有限,教学水平也不理想。虽说大多数教师也有一、二十年的教龄,但他们本身也一般是初中或是职高毕业。对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也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对于历史地理等所谓的“副科”,就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而兼这些课的老师,则都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上这些“副科”课时,就是打开书,将书上的内容念给学生,之后就是让学生自习。并且对于主课来说,老师一般也只会讲其然,而不会讲其所以然。

我所在的学校有前些年外面捐助的一些实验仪器,但因为没有老师会用,就一直闲置在教室里,我尽力修修补补,勉强给学生们做了些实验。这里的教学基本就是这个状态,这也就难怪,学校几年才考上一个高中生。既然乡里中学如此,那些真正想送孩子多读些书的,送到县城就是唯一的选择。

再来说说县里的情况。静乐县里共有五所中学,除了一所公立中学,其余都带有民办色彩。这四所民办初中,瓜分了几乎全县的生源。应该说,民办中学是件好事,县里面穷,私人投资搞教育,绝对是该鼓励的,但有一点却被忽略了: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这些办私立中学的人不是慈善家,学校一旦成为企业,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就无可避免。因此虽然九年义务制教育免去了书本费、学杂费,但并没有免去那些名目繁多的收费理由。就我询问到的情况,在县里的初中读书,平均一年的总开销竟要两千余元——对于农民来讲,这绝对占了他们家庭年收入中的很大比重。

这样的结果就变得很矛盾:在乡里读书,一年也就是交些口粮(土豆、面粉之类),基本没有额外开销,但教学质量差;在县城,教学质量稍好,但却成本极高。

回到前面讨论过的农民让子女接受中学教育的初衷就可得出结论:家庭和孩子对于教育有刚性需求的,即使成本较高,也会坚定地选择在县城读书,因为那毕竟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考上高中或是职高、技校;而对于一般的农民家庭,则会选择让子女留在乡里读书,而这一部分生源,往往也是最不稳定的。一方面,如果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改善或意识到读书是必要的,就可能随时把他们送到县城;另一方面,如果出现较好的打工机会或是各种因素而无法继续学业,也会随时选择让孩子辍学。这就是导致乡中学学生流失极为严重的最主要因素,这与村小学逐渐消失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我们把问题思考的更加深入些就会发现,大多数农民子女上中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外出打工,那么普通中学教育,就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而不过是一种替代品,因为初中教育所提供的基础知识,并不能明显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就国家层面上来讲,我们的产业结构正处在在不断调整之中,那些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工作岗位将会越来越少,而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岗位需求会相应逐渐增大。因此,我认为完全可以在县一级,开办符合条件的各种民办技术学校,提供技能培训和义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这样,农民子女就能藉此获得技能,将来就业就能得到更高的劳动报酬,与此对应的教育成本也才会显得物有所值,同时民办中学也无需通过乱收费,来获得正常的利润。

在我没有来到农村,没有长期在农村生活过的时候,我始终认为中国农民的贫穷根源于思想的落后。而经过这番经历和思考,我认为农村面临的问题是,优质劳动力和资金的不断流失。国家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源配置的日益不平衡,生产要素的逐利性导致的优质劳动力和资本不断流出弱势产业——这种现象是由于市场化产生的,而市场又在不断加剧强化这种趋势。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与我们类似,我们很难全本照抄、照搬。中国的发展最首要的问题在于资金的投入,要把资金留住,并将更多的资金吸引到农村,无论是投资公共基础设施,还是投资农业,都要不断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总 结

一年的支教生活不乏艰辛,但其中自有难以体会的快乐与收获,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在支教的那些日子,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深刻地感觉到我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我带给他们知识、带给他们外面世界的缤纷绚丽的景象,可我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命运。我曾经一度极端地悲观沮丧,迷失过方向,丧失过全部的热情,但却从未怀疑过支教的意义。支教仅有热情和感动是不够的,更需要深思熟虑后的实际行动。

支教的经历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不仅仅是理念,更是一种希望,一条通往大山之外的路,也成为这里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也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记,这些印记让他们看到了读书的意义和更广阔的天空。对孩子们来说,这就是希望,因为他们开始期盼改变,企盼远走高飞,虽然这个过程注定充满坎坷,但总有梦想实现的一天。

音乐教学设计回忆 篇8

年级:八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王帅

审核:周静

课题:《回忆》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导学重点】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导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Memory)。

1.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2.《回忆》歌曲欣赏。

师:(初听《回忆》)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

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的拍子为12/8拍,我们以前没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再听一遍《回忆》。)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你能听出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听第三遍《回忆》。)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剧院幽灵》(1986年)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5.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剧中的“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不相同。这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注意其中的表演。

2.表演唱:教师让1—2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

1.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

幸福的回忆 教学设计 篇9

1、幸福的回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讨论课后作业第1题。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解第1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体会作者见到邓小平爷爷的幸福感。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时,要注意正确表达感情,把握感情基调,然后把体会到的感情恰当地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表达感情;朗读的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训练。教学过程:

一、了解本课训练点。

在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朗读课文,正确表达感情。第1课《幸福的回忆》,主要写一位小朋友在峨嵋山旅游时,惊喜地巧遇邓小平爷爷的幸福情景。我们要仔细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二、指导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认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特别要注意“忍”ren、“慈”ci、“蔼”ai、多音字“调”tiao的读音。完成《作业本》第1题,用部首查字法查“汇、慈、蔼、爽”。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读单元学习提示语。思考: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读后讨论:什么叫“幸运”?什么事说明了“我真幸运”? 指导朗读“我真幸运„„合影留念。”

五、完成《作业本》第2、3题。__________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学习提示”,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重点读好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4个句子;深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2——4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体会作者见到邓小平爷爷的幸福感。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我”随妈妈上峨嵋山,路上忽然听说邓爷爷来了,心情怎样?

2、读后讨论:

(1)在路上,突然发现了什么?

(2)当得知是邓爷爷来了,“我”当时心情怎样?

三、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齐读,思考:“我”挤进人群,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话? 读后讨论:

(1)“我”挤进人群,看到的邓爷爷是什么样儿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话? 回答后指导朗读。

2、指名表情朗读“我”的话。

四、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当邓爷爷邀我和妈妈跟他一起拍照时,我的心情怎样?

2、回答后重点指导“妈妈,我要和邓爷爷照相!我要„„”和“我紧靠着邓爷爷,甜甜一笑。”

五、完成《作业本》第5、6题。_____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给课文分段。教学目标:

1、能初步掌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见到邓小平爷爷的幸福感,从而加深对国家领导人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单元学习提示语。说说学了课文以后对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的两点基本方法有什么体会。

二、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1、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发展的顺序怎么样。

2、这篇记事文章,和以前学的记事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给课文分段。

三、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后进行评议,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够好。

四、看课文插图,说说第3段的内容。

《回忆》教学反思 篇10

2、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汇聚、慈祥、和蔼、爽朗、珍贵”等词语。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

学会体会人物感情,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人物的感情,通过恰当的语名重音、停顿、速度、语调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小黑板。

五、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看课文插图、谈话。

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位老人吗?(简介邓小平)他抱着的这位小朋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演奏

2、教师激情导入。

画面中的小朋友是一位幸运的小朋友,当他7岁的时候在峨眉山上见到了全国人民爱戴的邓小平爷爷。他是一位幸福的小朋友,不仅听到邓爷爷亲切的教诲还和邓爷爷合影留念,你年画面中的他在邓爷爷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啊!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每当他看到照片都会回忆起那一段幸福的往事。

出示课题:幸福的回忆(有感情地读课题)

四、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识记字形。

2、划出生字所在的新词,想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五、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语,正音,重点检查:“慈、忍、蔼”的字音。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1)查字典理解(课堂作业1):汇聚、慈祥、和蔼、爽朗

(2)找近义词:留念()步伐()

(3)分析理解:合影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个别长句。

六、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我”觉得真幸运?“我”的回忆是从什么引起的?

2、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

我真幸运,7岁时就见到了全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爷爷,还与他老人家合影留念。

(1)什么是幸运?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学生回答时,教师在“7”岁“敬爱”“邓小平爷爷”“合影留念”这几个词上打上重点符号。)

(3)“我”当时的心情怎样?(幸运、幸福)

(4)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语速,重音的落点。

(5)学生评议(从语速、重音、停顿上),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3、哪一组关联词说明是照片引起了我“我”的回忆,“每当------就------”

4、指导读每当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读出激动的语气)

5、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作业本2、3题。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回顾学习方法。

二、学习教学提示。

1、默读提示语,思考: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概括:(1)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注意语句的重音、停顿、速度的快慢、声音高低。)

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1980年7月6日,“我”随妈妈在峨眉山游玩时发现了什么?

2、交流讨论,用上“发现”、“原来”回答问题。

3、听说邓爷爷来了,“我们”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

(“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妈妈马上背起我,加快步伐赶上去。)

4、按照“抓重点词(我要看、马上、加快、赶)——体会人物感情(急迫、激动)——注意语调(较高)、语速(较快)朗读”的过程,采用示范读、指名读、齐读的形式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我”挤进人群,看到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样的?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话?

2、交流讨论。

(1)当我看不到邓爷爷时,我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体现出来?

(2)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大声地嚷起来:“邓爷爷,邓爷爷,您在哪里,我要看看您!”

(3)指铭读描写邓爷爷外貌的句子,进一步理解“慈祥和蔼”的意思。

(4)想一想邓小平的话应该怎么读?(和蔼可亲)我当时的心情怎样,该怎么读?(兴奋、语调较高)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读。

(5)说说邓爷爷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张珍贵的归照片是怎样照成的?

2、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邓爷爷邀请“我”和“妈妈”合影留念)。

(2)当时“我”的心情又怎样?

出示句子:

“千里马,和爷爷照张相好不好?”我太高兴了,连忙转身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

a学生尝试朗读。

b通过朗读交流(邓爷爷的话和蔼亲切,读出问的语气,语速较慢;我的话兴奋、激动、语速较快,语调较高。)

3、指导读好“我紧靠着邓爷爷,甜甜地一笑”,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

七、作业。

《回忆我的母亲》精品教学案 篇11

◆ 学习目标

1.通过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行文思路。2.研读典型事例,全面概括母亲的形象。3.探寻写作方法,领会以小见大的手法。◆ 学习重点

研读典型事例,全面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习难点

探寻写作方法,领会以小见大的手法。◆ 建议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遍,标段序、圈点、勾画重要词语、句子、段落。2.读准加点词的字音。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

劳碌(lù)私塾(shú).........................................衙门(yá)

横蛮(hâng 不辍(chuî)差役(chāi yì)妯娌(zhïuli)和睦(mù).............)...................................【导读提示】(展示PPT)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与他的母亲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概括内容

1.初读课文,请用我读出了一位

__的母亲,表现在 句式回答。

实施步骤

(1)独立概括。

(2)组内交流整理。

(3)展示交流,老师点拨。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请归纳概括?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点拨预设

(1)给出段落,降低难度,重在训练概括能力。

(2)请同学概括完以后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3、请问第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1)交代写作缘由,(2)引出下文对母亲的怀念,(3)奠定全文母爱和思念的基调 实施步骤

(1)独立概括。

(2)组内交流整理。

(3)展示交流,老师点拨。点拨预设

如果学生答不到感情基调,就提示在文段开头,段落可能会有埋下伏笔或者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概说母亲形象

1.速读2—8段,找出文章中心句,概说母亲有那些平凡的品质。每段中心句见PPT 小结:母亲是一位 劳动能手,她聪明能干,宽厚仁慈,爱憎分明。

实施步骤:

(1)独立概括。

(2)组内交流整理。

(3)展示交流,老师点拨。

(4)小结:母亲具有哪些品质呢?

2、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 常生活中的许多琐 事,为什么选材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明确: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3、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方面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支持的呢?

研读第9段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4、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小结:综上所述,母亲还具有深明大义、一生热爱劳动和支持理解儿子革命的品质。

点拨预设

在同学概括的时候,要求同学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5、第三部分 :朗读最后两段,归纳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小结:请同学找一个词语来概括母亲——伟大

四、拓展研讨,写作点拨

6、学习了本文和《藤野先生》以后,你觉得该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 明确:

1、从小事写起,以小见大,体现品质;

2、从多方面描写人物,展现性格;

3、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立体感人。

五、课堂小结,知识巩固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李大钊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研读课文。

3、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1、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难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元导读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课文,打开单元导读,快速阅读单元导读,找出单元主题和阅读训练点。生:读书圈画

反馈单元主题和阅读训练点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生:1949.10.1 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而在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革命先驱中,李大钊就是这样的一位(出示图片)对于李大钊,你了解多少? 生:交流资料

师:(补充资料)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者之一,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一起去追忆这位伟大的领袖。

三、初读课文

师:自己读课文,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1、反馈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词(范写舅)

3、理清阅读顺序(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四、细读课文

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自己再次默读课文,进行批注圈画。生:自主学习课文,批注圈画。重点交流: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回来的很晚„„投到火炉里去。

2、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3、“不要放走一个”„„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4、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平静而慈祥的脸。

5、父亲瞅了瞅我们„„

五、理解写法

残忍的军阀还是把李大钊同志绞死了,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课后问题三。

生:读文思考。反馈答案(首尾呼应、突出文章中心)师:其实,课文中还有一个表达方法(出示句子)你能找到和他相呼应的句子吗? 生:找句子,反馈答案

六、拓展

师: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到烈士墓前,来深情的缅怀他们,你想对这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生:说 动笔写写 反馈教师指导

结束语:李大钊同志用一生的革命热情践行着他的诺言,正如他自己说的(出示李大钊名言)

七、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等书籍。

板书设计

上一篇:女性包包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鞋子的聚会》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