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对于正常人来说非常简单的生活技能,对于智障学生就是高超的技能。在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中,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案例 剖析 培养策略
案 例
丁武海,14岁,弱智二年级,是我班一名发育迟滞的学生,伴有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多重障碍。虽然平时的生活基本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拖地等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跟着做,也都能做一些。但在擦桌子的训练中,我却遇到了瓶颈,丁武海你教他擦桌子,他擦得很好,可就是在搓帕子,特别是扭帕子的环节,他不管你怎么教,每次他就把湿淋淋的帕子往桌上擦。我反反复复教他怎么扭帕子,看到他也很用力,动作也对,可就是扭不干。我很迷惑,方法也对,步骤也不错,我这么辛辛苦苦的教,怎么收效却甚微。于是我就想扭不干就扭不干呗,就不强迫他扭了。就在一次我和他扳手劲玩的时候,我发觉他很用力,但他施加在我手上的力量却很小很小,就在哪一霎间,我找到了他扭帕子扭不干的缘由。
剖 析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发觉我们在教学中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也就是说,我们发觉学生扭不干帕子的时候,我们只想到是他没有掌握扭帕子的方法,就反反复复的教,不厌其烦的教,最后还是事倍功半,于是就采取放弃的态度,总觉得智障学生扭不干帕子很正常。殊不知,他扭不干帕子的原因不是他没有掌握方法,而是学生他的双手抓握能力差,肌张力异常和精细动作均不足的原因造成的。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表象,被表象所迷惑,没有细致深入的观察学生,没有深究其根本原因,因而造成教学失误。
培养策略
智力智障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都会存在问题,在对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时,我们不从根本上入手,肯定是收效甚微。那我们应怎样有效的对智障生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有序的开展工作。
一、了解智障学生个体生活自理起点能力。
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起点能力的调查,有助于了解掌握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确定训练内容
智障学生由于身体缺陷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我们的教育训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更要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在确定训练内容上要科学合理,既能解决学生当前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可持续的发展。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做好训前心里疏导,增强智障学生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智障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如要吃饭了,父母会端饭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为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智障学生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虽然你有残疾,但要不怕苦,不怕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谈话、故事、行为分辩等形式加以灌输,使智障学生先认知后实践,最后形成能力.①谈话法:根据智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读二年级了”、“我学会了新本领”、“他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智障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在谈话中增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
②故事法:通过讲故事“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智障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智障学生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讲述故事帮助智障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智障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③行为分辨: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例如,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孩子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教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学生哪个图片上孩子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哪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同学作比较,来激发智障学生上进的意识。
四、手部动作训练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有机结合。
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与他们的手部动作关系重大,因此对他们手部动作的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智障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都存在问题,想要训练其手部的精细动作,首先是训练其手部的力量。力量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力量的训练。在手腕的力量训练中有握、敲、拍手等。在学校,可以采用两人一组随着儿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对拍、交叉拍手。还可以模拟敲钉子的动作。手指力量的训练包括戳、拔、插、按等,平时可以带他们去花坛里拔草,或搭积木等活动引导学生插上、拔下,锻炼手部的力量。其次灵活性的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灵活性训练。训练手腕的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拍、抖、摇、手转花等。可以让学生在下课时练习拍皮球,既增加了课间乐趣,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训练手指的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捏、撕、拧、拨等。最后就是稳定性的训练,主要包括手腕和手指稳定性的训练。如搭积木,排积木等。让学生学会用手去控制物体的稳定性。此外还要训练他们的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双手协调性的训练和手眼协调性的训练。如常用的串珠、穿线板、滚球、插锁眼、套环等。
五、专项训练形式要多样.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弱智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障学生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形式要多样,不拘一格。
1、有计划地渗透各科,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网络.智障学生往往伴有其他缺陷,因此需要系统地规划训练内容、流程。我们任课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做到各科围绕训练项目密切配合,训练中坚持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对困难大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例如:有些学生由于小脑发育不全、脑瘫而引起的手脚不灵活,牵制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我们在体育课上以补偿缺陷为原则,进行大小肌肉训练,通过抛接球、抛接沙包,伸屈腿、转头、行走、跑、跳等运动来增强他们的手臂力、腿力以及灵活性,为培养自理能力打下力的基础。在劳技课上,由教师强化技能指导,从洗手洗脸到洗衣服,从脱衣穿衣到系鞋带,都手把手地 2 教,反反复复地练。常常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先动手练一练,然后一起操作,再个别指导,最后是一个一个过关,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整改意见。在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全面认识各种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不仅教会这些东西的品名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还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用法,包括穿戴的基本常识等,并在劳技课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再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强化。
2、耐心帮扶,扶放结合
智障生是特殊的学生,大脑的残疾,使得支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传导神经受阻;反应的迟钝,使得各种动作不准确、不协凋、不到位。劳动能力明显低于相应的生理年龄。在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时,从帮扶人手是必要的,但最终要向独立支配日常生活转化。
智障生面对自我服务劳动,困难重重,程序的顺应,用力的恰当,动作的准确,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常人而言轻而易举,对他们而言学步维艰。教师要有耐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地指导、帮助、扶持,不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失败,而灰心放弃。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练,滴水穿石,总会有成功希望。
扶的最终目的是不扶,在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中,教师要寓放于扶,扶中有放,扶放相济,边扶边放先扶后放。教低年级学生系鞋带,首先从头到尾示范、接着让他们特鞋带穿鞋头上的两个眼,两个鞋带末端对开,他们能做的不包办代替。对着鞋跟交叉穿鞋带发生混淆时,作必要指点。打结时逐个检查、纠正。经过反复练习,再全部放手。这就是扶放结合的典型例子。由帮扶到独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帮扶到独立应是长期坚持的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的一项策略。
3、运用激励机制,在表扬中展开训练活动.针对智障学生也如同常人一样喜爱听人表扬,厌恶批评的特点,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但由于智障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含义不是能很准确地理解,因此在表扬过程中,一味地用枯燥的语言表扬,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这些孩子对于食物的兴趣是最高的,可以利用食物作为奖励品适时给予孩子们奖励,有时也可以将奖品提升为红花,五角星,最终过度到简短语言表扬。在表扬时,我们从对某一步骤的表扬,过渡到几个步骤的肯定,3 最终到达完整步骤的奖励,使激励机制更贴近弱智儿童的心理需求,服务于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这一根本目的。
4、引入竞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设置了几个竞赛项目,如系鞋带、穿叠衣服等项目。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也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观察记录比赛下来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一看这个内容中哪个学生需要补课,一目了然。再进行纵向比较,这个学生的哪一方面比较弱,也非常清楚。我们根据弱智儿童遗忘快的特点,不断地反复训练,这是巩固和提高的有效方法。反复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对能力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强化;渗透各科反复交叉练习;要求把学到的本领运用于日常生活。在一次活动课上,我们进行了穿有扣子外套的比赛。比赛时同学们拿住衣服的领子,把两只手穿进袖子里,扣上扣子,拉好领子和袖子就算穿好了。评判时要让学生说说谁穿得最快,穿得最好,指出小朋友穿得不好的地方,让他们再穿一遍。我们分了几个小组和几次的比赛,先是男同学和男同学,女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比赛,再是差不多水平的同学之间的比赛。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进行了多次的比赛,练习了穿衣的方法,熟练了穿衣的过程。经过多次地比赛,有几个同学得了几次第一名,所以兴趣很高,表示还要和谁比一比。通过这样的竞赛,使学生得到了反复地练习,在反复中得到提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化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效果是极显著的。
5、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进行家庭强化。
生活自理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家庭之中,而有些家长认为,智障学生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抓紧学习才重要,恨不能帮智障学生吃饭、大小便。久而久之,使智障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更需在培养智障学生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校同心,家校对智障学生的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这时,学校的配合是关键。通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4 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
【镜头回放1】自2013年10月《爸爸去哪儿》开播以来, 节目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节目中的爸爸们和孩子们也成为了我们讨论的话题。在第一期中Kimi和石头去找锅, Kimi都不愿意离开爸爸跟着石头去找, 石头和小志用了各种办法, 还是没能说服Kimi, 最终石头只能自己去找了。11月8日这期, 在找食材时, Kimi又一次不敢单独和其他朋友一起, 一定要爸爸陪同。在11月15日这期, 小志仍是不敢离开爸爸跟其他小朋友外出找食材。而小志要完成任务, 只好在Kimi不注意时离开。在Kimi发现爸爸不在之后, 很慌张, 但还是跟着石头去找食材, 不哭不闹。石头也很懂事, 照顾弟弟, 使Kimi感受到离开爸爸的怀抱, 也能克服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全感。
【案例反思1】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 儿童缺乏独立性, 但经过锻炼, 依懒性逐渐地减弱和消失。然而, 从中也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少年缺乏独立性, 过于依赖父母。这一严峻现实迫切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独立性的培养与教育。
【镜头回放2】家访时听到一位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周末, 孩子一回家很兴奋地对妈妈说:“老妈, 帮我办张银行卡!我们班的×××同学和×××同学都有银行卡, 上面有好几千块钱呢!”妈妈听到之后, 几种猜测和担忧涌上心头, 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地问道:“你办卡干什么呢?”“一是方便同学们偶尔找我借钱, 二是我想有一张属于自己的银行卡, 存钱和取钱方便一些。”“你认为你的卡上放多少钱合适?”“和他们的数额差不多。”“如果是为了和人家攀比, 就没必要办卡;如果从实际需要考虑, 这件事可以商量, 但是金额不能大。”……
又是一个周末到了, 等孩子一进家门妈妈就把银行卡递给了他, 同时告诉他储蓄金只有他期望值的三分之一。妈妈观察着孩子的表情:没有因为金额大大缩水而不高兴, 反倒是一副很感谢的样子。由于事先约好了一家人到外面去放松, 孩子少了往常的不情愿, 很主动地催促快一点。出了小区, 就见他快速地来到自助银行的门外, 妈妈观察到孩子进门, 进去后又小心翼翼地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着, 随后看到了一张写满愉悦和激动的脸, 手里挥扬着刚取出来的100元钱, 蹦蹦跳跳地来到了父母身边, 说:“今天我请客!”
此后, 这位妈妈几次询问过卡上的资金情况, 结果发现卡上的金额在不断地増加, 因为孩子时不时地从父母给他的零用钱中节约一点补充进去。一天晚上回家时, 竟然拿了一支康乃馨鲜花进门, 妈妈问:哪来的花呀?孩子说花是给妈妈买的母亲节礼物。妈妈的心中乐开了花, 给了孩子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这晚, 妈妈睡得特别踏实, 特别香甜。
【案例反思2】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家长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高年级的孩子不再是一个乖顺的少年, 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 能够独立地处理问题, 渴望在很多事情上表现自己的成熟。
【探索研究】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水平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一阶段的探索研究发现, 笔者认为以下方面的改进和努力将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和提高。
一、家校合育
家庭是一个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 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第一课堂”。学校必须充分与家庭合作形成合力, 利用家长会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 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 文明礼貌, 养成在家参加劳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理能力, 并要求学生学会帮助父母分忧解愁, 父母生病主动关心, 学习用具自己收拾……
二、言传身教
学生受教育不光在课堂之中, 其实, 老师家长的言行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应正确引导, 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 在学校或家庭统一的大扫除劳动时, 成人应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脏活累活抢着干, 其他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 教给方法指导着去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他自己能做, 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只要有独立自理的表现, 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对表现突出的还要给予表扬。只有这样, 他们的独立性才能得到提高, 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家长、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不但要言传身教, 而且要形成家校合力, 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提供平台, 给予其锻炼的机会。
有效培养一年级智障学生的语文写字能力,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写字教学的兴趣,让学生乐写
要让一年级智障学生爱上写字,愿意写字,养成经常写字的好习惯,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讲解要直观、好懂、易记、管用,要让学生感到字不难写。其次,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巡视指导,逐个检查,发现写作姿势、执笔方式或书写的笔画正确规范时,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当发现学生写字不规范时,要及时地纠正并耐心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达到熟练的程度。还有一种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方法是画五角星表扬。这是一种不需要语言的表扬方法。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赏识,一年级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要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上五角星,写得特别好的字画两颗五角星。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看到自己作业本子上那么多的五角星,写字的兴趣非常高涨。学生如此对写字有了兴趣,就会由原先的“老师要我写字”变成了“我想学写字”,这样经常的写字练习,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二.针对学生书写能力差异区别训练,让学生会写
一年级智障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的早期教育训练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养成,入学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也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首先,老师要教给一年级智障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胸部距桌子一拳头”。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然而同年龄的智障小学生,他们虽然在生理年龄达到了入学年龄,可是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婴幼儿时期。他们认知能力差,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非常容易忘记写字的姿势。在他们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的督促检查、指导,并采取适当措施来促进学生保持书写的姿势。有时是口头的表扬鼓励;有时需要动手去扶一扶学生的身体,有时是站在某位学生的旁边不停地提醒。这样的每课提,日日讲,反复抓,抓反复,学生便慢慢掌握了汉字书写姿势。
其次,精细动作的训练是重要环节,提高小肌肉群的灵活度。
一年级的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脑部不同部位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完善,特别是手指及腕部、肘部的各个关节灵活性较差。大臂和小臂有力气,却不会正确的运用到手指,表现出不会握笔或握笔困难的现象。他们手眼极度的不协调,无法把字写到田字格中去。这种情况就严重影响他们学习书写汉字。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边放两个玩具柜,专门摆放蒙台梭利教学法中讲到的如“串珠子、舀豆子、夹夹子、捣蛋壳、盖印章、剪纸片”等等的日常教具,以及如“插板、嵌板组合、插座圆柱体、二指抓、粉红塔”等等的感官教具。通过这些教具,利用精细课时间、下课时间、课余时间训练一年级智障学生的精细动作。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操作动作,让学生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要领,再反复多次的让学生自己练习,训练他们手指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手部力量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写好汉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老师争取家长配合,双管齐下,让学生常写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智障学生在家和家长相处得时间是比较多的,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老师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师要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认知特点、写字能力发展到什么阶段,并教给家长有效地指导自己孩子写字的方法,让家长学会在家庭中指导自己孩子练习写字。如此家校配合,双管齐下,既保证孩子写字的练习时间,也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经过以上方法有效训练,我看到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写字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不爱写字到乐于写字;从不会写字到会写字,从写的杂乱到整齐美观正确,我也体会着教学成功的喜悦。写字能力的提高更为我们班智障儿童二年级语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泸州市人民南路幼儿园
刘莉
刚接手中班的第一个星期,虽然我们三个老师都在班上,可还是让我们显得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什么原因,原来我们班都是3岁左右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从吃饭、洗手、上厕所到中午的午睡穿脱衣服、甚至上课坐凳子都得老师帮忙,你说能不累吗?我们几个老师立即意识到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任务。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对中班的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原因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爷爷宠奶奶惯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他们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幼儿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3——5岁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必需明确: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幼儿不仅学会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2、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学会独立用筷子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在家里都由成人帮助。上幼儿园该自己学着穿了,钮扣洞对不齐,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拉不上,硬是哎哟,哎哟用力拉,直到穿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教育方法的探索
针对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着重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1、创设良好的环境,调动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性。
首先,我从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例如:通过表演“小猫和小弟”、“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去感染诱饵,让他们再看看、听听中知道讲卫生光荣的道理;通过演唱一些歌曲让小朋友知道大家都有一双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其次,我从物质环境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了智力角、娃娃家,配置了供幼儿练习系鞋带、穿衣服用的物品,为了鼓励幼儿主动养成良好习惯,设计了“我是乖宝宝”的评比栏;还设计了“小手巧”的主题墙饰。这些富有童趣的形象,活泼、优美的环境气氛,给幼儿亲切、喜悦的感觉,使小朋友从中受到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的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小朋友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小朋友们为了争第一,都在认真的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经常鼓励多表扬。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我是乖宝宝》的红花评比,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入睡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鼓励并奖励他小红花。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对于他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能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中班的孩子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性,有时他们会做这样的事,比如洗手,往往由于调皮捣蛋故意不认真洗手,有的幼儿也非常的关注同伴的行为,认为别人不洗我也可以不好好洗,因此坚持性较弱,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要想使孩子坚持用良好的方法洗手也 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关注同伴的评价的心理,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开展了自理能力坚持性的培养。当洗手的时候教师观察孩子洗手的过程,发现洗手有进步的幼儿时请他当“小小监督员”寻找和他一样能干的孩子并用表扬的话语或者动作进行表扬和鼓励。得到同伴的赞扬孩子们的心里会更开心,也会产生我也要做“小小监督员”的愿望。在我们的进餐、喝水时也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收效较好。小孩子都喜欢帮老师做事,我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帮助老师打扫、整理玩具、图书等,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使幼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们还进行了“尊重老师劳动”的活动,孩子们吃完饭都能把碗筷放得整整齐齐方便老师来收取。在平时也不乱扔纸屑了,地面也能保持整洁了。
4、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寓于有趣的情景中。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学吃饭:我们在培养小朋友自己吃饭时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吃饭,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筷子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小筷子,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现在孩子进餐时偏食现象较多,有的则是咀嚼能力不够所致,多数幼儿不喜欢吃菜是嫌老,不愿多嚼。老师就在吃饭前设计成兔妈妈请客的情节,先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来吃,请其它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看着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它小朋友也被勾起了食欲,纷纷说:“妈妈我也要吃。”在进餐时,“兔妈妈”及时鼓励吃得好的“小兔子”。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边学边吃,渐渐地使孩子感到吃饭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好地进餐。
5、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我利用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了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 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为此,我利用家访和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培養自理自律能力 《讓我自己來吧》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の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の生活習慣,尤其是自學做作業の習慣。
3、讓學生願意並能夠為爸爸媽媽做一些事。第一課時
一、活動:鏡子是我の好朋友
1、教師推出一面穿衣鏡,讓學生在鏡子前整理自己の服裝。
2、學生讀《鏡子是我の好朋友》,教師邀請部分同學在鏡子前按小詩の內容進行表演。
3、每個人都想照鏡子,但一面鏡子照不下那麼多の同學,同時,也沒有那麼多の鏡子,怎麼辦?——組織“照鏡子”活動;請同學兩兩配對,一人做動作,一人當鏡子(模仿他の動作)。
4、學生交流活動感受,通過同學の模仿,也能讓學生知道自己の動作做得怎麼樣。
5、師生小結:要進行生活自理能力の培養,鏡子、同學都是我們の好幫手。
二、穿衣比賽,訓練生活自理能力
1、教師準備好十個左右の洋娃娃及相應の小衣褲,以計時の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給洋洋娃娃穿衣”の比賽。
2、比賽按學生の生活自理能力,可分為穿背心、穿帶拉鏈の背心、穿扣大扣子の背心、穿扣小扣子の背心或相應の衣服(有袖子の)等。
3、請同學們評價:穿衣前,衣服の擺放順序是否合理?穿衣の順序如何?衣服穿得整齊嗎?脫下來の衣服能否折疊擺放整齊?
4、綜合評定後,給在“小擂臺”中獲勝の小組頒獎,並請他們談一談,平時是怎麼做の。
第二課時
一、瞭解“管理自己”の專案
1、看課文圖片,說出管理自己の專案。如:①按時起床;②自己能抓緊時間做作業;③自己會想出玩の辦法來;④自己控制看電視の時間;⑤睡覺前就將書包理好;⑥自己堅持鍛煉身體;⑦按時睡覺。
2、自己管理自己,能給家庭帶來什麼幫助?(按時起床會減少父母の麻煩;抓緊時間做作業,自己能高興地玩,父母下班累了一天也不用再很費力地輔導、督促自己做功課;自己會想出玩の辦法,讓自己開心,父母也會開心の;自己控制好看電視の時間,少讓父母費心,也可以保護自己の視力;睡前理好書包,第二天不會太匆忙)。
二、表演“管理自己”
1、思考“自覺做作業”會碰到の困難,如:想吃東西了、想休息了、想玩了等。處理辦法有:限時做作業,用吃東西、休息、玩一會兒等方式來獎勵自己按時完成作業等。
2、列出其他の還能“管理自己”の專案。
第三課時
一、聽、唱、寫歌,創設為父母服務の情境
1、聽、唱歌曲《媽媽下班回來了》。
2、仿照《媽媽下班回來了》,創作一首《爸爸下班回來了》の詩。
Fpg
Fpg
二、設計為父母服務の方法
1、課文以圖の形式表現の內容有:抽空替忙碌の父母打電話問候爺爺奶奶;離開房間主動關燈,節約能源;清洗衣服前主動將口袋裏の東西拿出來;爸爸媽媽家事忙碌時,幫他們接聽電話並記錄來電人姓名;起床後整理床上の棉被和枕頭主動和同學交換舊玩具,以減輕父母の經濟壓力;剪下對父母工作有關の報紙雜誌,為他們提供參考。
2、設計其他の為父母服務の方法,並表演。
3、齊誦:讓我自己來吧,做の只是小事,可加起來,就讓家更可愛啦
《培養學生自理能力》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活動名稱:小能人露一手
意義目の:今天の兒童將是21世紀の主人,是未來の建設者和創造者,通過“小能人露一手”主題班會,教育學生積極參加自我服務性勞動、力所能及の家務勞動。
參加人員:全體隊員
活動準備:
1、在家練習穿衣、戴綠領巾、系鞋帶、摘芹菜;
2、學唱《我有一雙勤勞の手》、班歌《我能行》;
3、表演小品《這樣の孩子好不好》;
4、表演三句半《自己の事情自己做》;
5、訓練廣播操;
6、排練古詩文誦讀。
活動程式:
主持人甲:尊敬の家長、敬愛の老師、親愛の同學,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召開主題中隊會——《小能人露一手》。
主持人乙:我有一雙勤勞の手,樣樣事情都會做。讓欠在歌聲中拉開活動の序幕吧!請聽合唱《我有一雙勤勞の手》。
表演合唱:《我有一雙勤勞の手》。
主持人甲:同學們,今天の班會將進行什麼活動呢?請看小品!
Fpg
Fpg
表演小品:(小剛正躺在床上睡覺,時針指六點。鬧鐘響了,小剛揉揉眼睛)
小剛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這孩子,天天讓奶奶幫助著衣服。”
(奶奶幫助小剛穿上衣服,小剛自己系扣子)
奶奶:“瞧你,扣子位置都系錯了。”
(小剛穿完褲子,穿上一只襪子)
小剛:“奶奶,我另一只襪子哪兒?”
(奶奶在床底上找到了另一只襪子)
小剛喊:“奶奶,我の鞋子哪去了?”
(奶奶又給小剛找到鞋)
奶奶:“鞋和襪子都亂扔到床下,瞧瞧多亂。”
小剛:“奶奶我系不上鞋帶了。”
奶奶:“你呀,天天看都看不會了。”
(奶奶給小剛系好鞋帶,又把被子疊上)
(小剛拿起牙缸刷牙,奶奶又把洗臉水打來)
奶奶:“小剛啊,快把臉洗乾淨。”
小剛:“奶奶,我會洗臉。”(洗後自己擦乾淨)
奶奶:“喲,都六點四十了,快吃飯吧。”
小剛:“奶奶,這魚刺會紮著我の。你喂我吃。”
奶奶:“你呀,都一年級了,連幼稚園都不如。”
小剛:“哎呀,奶奶你又說我。”
(奶奶喂小剛吃完飯,小剛去漱口,奶奶收拾桌子並洗碗。小剛背上書包)
小剛:“奶奶,再見。”
Fpg
Fpg
奶奶:“哎,快去吧。”
(小剛又跑回來)
小剛:“奶奶,我の綠領巾。”
(小剛和奶奶一起找,奶奶在床下找到了綠領巾,給小剛系好)
小剛:“奶奶,再見!”
奶奶:“真拿你沒辦法!”(演完)
引入主題:
主持人甲問:“同學們,小品中の小剛怎樣嗎?”你想對他說什麼?
(同學們討論)
甲:“小剛把紐扣系錯了。”
乙:“小剛讓奶奶穿衣,系鞋帶小對。”
丙:“小剛起床不疊被子,把綠領巾、襪子、鞋亂扔不對。”
丁:“小剛讓奶奶喂飯,還不洗碗不對。”
主持人甲:“那麼怎麼做才對呢?”
(揭示投影:自己の事情自己做)
同學們齊說:“自己の事情自己做!”
主持人乙:“好,咱們今天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主持人甲:“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了家長做評委,大家歡迎!”
主持人乙:“請嘉賓主持宣佈比賽內容和規則。”
嘉賓主持:“今天比賽の第一專案:穿運動服、戴綠領巾,看誰在最短の時間內完成!請評委給參賽隊員打分。”
嘉賓主持:“第二項比賽內容:穿運動服、系鞋帶。看誰在最短の時間內完成。請評委給參賽隊員打分。”
嘉賓主持:“第三項比賽:摘芹菜葉,在規定時間內把芹菜葉摘完。”
Fpg
Fpg
活動準備
故事
活動過程
(一)1、主持人宣佈班會開始。
2、導入:小華把書包弄得亂七八糟,找不到書桌上の墊板,急得哭了。
老師發現了幫著整理,並在課本裏找到了墊板。
3、同學們討論:小華為什麼找不到墊板?引導學生說出小華自己の事情不是自己做の,所以找不墊板。
4、小結:書本、學習用品是我們の好朋友,我們應把這些朋友放在一個整潔の“家”裏。
5、小朋友誰の書包是整潔又乾淨の呢?表揚幾個小朋友——
整理書包怎樣才能做好呢?請小朋友介紹自己每天怎麼做の?
(二)講故事,談認識:
1、黃珊:我們這一代許多人由於享有得天獨厚の“獨”字優勢,受到家中“六位”家長們の寵愛Fpg
Fpg 有些人勞動觀念差,缺乏自治處理能力,從我們背起書包上學那天起,我們就從一個幼稚園の小朋名小學生了,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當學生の責任。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句話:自己の事情自己做。
《小獅子の不同命運》
有幾只剛出生不久の小獅子,被獵人帶回家中精心餵養。小獅子慢慢長大,無憂無慮,有吃有喝。人給它們設計の籠子也溫暖舒適。沒有想到,一只小獅子從籠子裏跑了出去。後來,獵人外出再也籠子裏の小獅子活活被餓死了。那只當年跑出去の小獅子,獨自在野外。餓了,自己找食吃;渴了水喝;有了傷,會用舌頭舔傷口;遇到敵人,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它順利地活下來了。
這幾只獅子の命運為什麼不同?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麼樣の啟示?
2、黃迪:同學們,逃出籠子後の那只小獅子所以能順利得活下來,是因為長期の野外生活使它知找食物和保護自己。而籠子裏の小獅子所以活活被餓死了,是因為它們長期在溫暖舒適の環境中成得到起碼の生存能力の鍛煉,缺乏尋找食物和保護自己の能力。這個故事說明:不能自立,永遠不自然の一員。動物是這樣,我們人類更是如此。
3、老師:同學們,我現在想問大家幾個小問題:第一個問題:今天早晨你洗了臉了嗎?第二個問早晨你是自己洗の臉嗎?第三個問題:今天早晨你是自己穿の衣服嗎?同學們,你們一定覺得老師小問題問得非常滑稽,同學們,我還想問大家:你為什麼要自己洗臉、自己穿衣服?為什麼你不等到你の父母或者老師、你洗臉、穿衣服呢?你們心裏一定在想洗臉穿衣是自己の事,當然自己幹啦!
在日常生活中,諸如吃飯、穿衣、聽課、做作業、整理書包、整理自己の住房、購買日用小商品等事情是我們自己の事情。理所當然の應該由我們自己來做。你們說對不對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 “滴自己の汗,吃自己の飯,自己の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是好漢!”
Fpg
Fpg
你們想瞭解外國の孩子是自己の事情自己做の嗎?
4、關欣:一群美國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到中國生活了幾天,他們吃住在中國人家裏。戴瑞是最剛剛11歲,她給中國學生印象最深の是那個與她年齡不大相稱の大背包。一天,遊天壇公園時,名中國學生想助人為樂,便走過去對戴瑞說:“我幫你背包吧!”不料戴瑞睜大雙眼,疑惑不解但禮地說:“謝謝你!自己の東西應該自己拿呀!”其實戴瑞の父母和兄長就在她身邊,而且他們各要輕巧得多。一位中國記者問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東西嗎?”她微微一笑點點頭。這天,她背三五公斤重の包,但仍玩得很開心。
5、黃霄:聽到這個美國小姑娘の故事,不由得讓我想起親眼見到の一位中國女孩,她大約也
那是一個冬天の早晨,雪下得很大。我在馬路邊見到一位小學高年級の女生,她坐在路邊草坪伸著腿,叉著腰,指著馬路上正在為她叫の士の父親喊著:“快一點!你要是叫不著車,我遲到了怎只見她那可憐の爸爸,一手抱著女兒の書包,一手不停地揮動,滿頭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後……
我真想上去問問這個女孩子:上學究竟是誰の事?遲到了應該由誰負責?
6、楊韜:中美兩個同齡女孩子強烈の對比,使我感慨萬千。自己の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許是下美兩個同齡女孩子強烈の對比,使我感慨萬千。自己の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許是下一代競爭の起
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感の人,你會明白,上學是自己の事,爸爸媽媽沒有義務替你包辦一切。每天一響,你就應該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來,準時去上學。遇到颳風或雨雪天氣,你就應該提早起床出家門,坐不上車,走也要走到學校,絕不能遲到!這一切,你不能依賴爸爸媽媽,把責任推給爸因為你應該知道“我是學生,上學是我の責任”!
Fpg
Fpg
7、陸沁聞:在家裏我們是爸爸媽媽の寶貝,為了使我們有更多の時間學習,不少家長凡需要孩子力、操心の事,捨不得讓你們去做,父母全部承包,天長日久,導致我們の依賴性很強,缺乏起碼理能力,缺少主動性,就連自己應該做の事,也不願意做。然而,隨著時代の發展,社會對孩子們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強,就很難適應社會の要求。
8、蘇迅: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感の人,自己の事一定會自己做,不讓大人代勞。你自己の書包、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の房間自己打掃,自己の被褥自己收拾。你應該常常對要幫忙の媽媽說:自己の事,我自己來!”
9、黃成浩: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感の人,一定會在家設立自己の勞動崗位,如洗碗、掃地、拖牛奶……即使父母為了讓你多一點時間學習,對你說:“你去念書吧,家裏の活兒不用你幹!”你持說:“我是家裏の一員,幹家務也有我の一份責任!
10、黃靖婷:同學們,自己の事情自己做,會做の自己做,不會做の逐步學著做。如果自己の事自又不學,總依賴別人,一旦離開別人就沒法生活。不僅自己要吃苦頭,別人也不喜歡你。自己の事己做。
師:自己の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給人添麻煩,從小培養生活自理の能力,養成愛習慣,自己の事情會做の,要不等、不用、不靠別人の幫忙,自己做;不會の事情要學著做。老師一定會成為自己の事情自己做の好孩子。
Fpg
Fpg
(三)熱愛班級——班級の事情大家做
一(6)班是我們の家,作為家中の一份子,有責任、有義務讓家充滿溫馨,充滿友誼和歡樂。那家中の一份子呢?
(學生自由發言)
歸納:
1、愛護家中の一桌一椅,保持家中の乾淨整潔。
2、以友善之心對待家中の兄弟姐妹。
3、珍惜時間,合理、有計畫地做好自己應完成の事情。
4、嚴格遵守班紀班規。
(四)宣佈班會結束,班主任總結。
———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章摘要: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依赖老师、课堂不主动发言、不主动想问题,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从细节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师生关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家校合作,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文课自主学习培养
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依赖老师、课堂不主动发言、不主动想问题,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家校合作,把培智学校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根据我校智障学生的特点,进行如下几点尝试。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建立有爱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孩子。智障学生的感情世界很单纯、也很直接,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培智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智障学生存在很多消极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固执又冲动。因此,培智学校的教师要真心的爱他们,耐心地培养他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是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智障学生很单纯,很敏感,很容易满足,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称赞,和蔼可亲的语气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悲伤。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得到进步,用满腔热情去关注智障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真正喜欢和老师交流,在快乐轻松的心情下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2.培养团结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
由于很多遗传的原因、出生史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不同,造成智障学生学习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智障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具备不同的发展潜能。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才施教,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友好互助,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讲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每一个智障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帮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进步,为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
智障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易分散,记忆不牢固,学习语文时非常被动。他们害怕困难,很多时候都是依赖老师的教学和同伴的帮助才能学习。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即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习惯、课上课下独立完成作业习惯。比如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要培养智障学生做到四会:一是学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语文课本中自己不太懂的知识;二是学会做记号。教师教会智障学生在自己不懂得字词句上标注明显的记号,学会向老师或父母提问,主动把不懂得问题解决掉;三是学会熟练运用辅助书籍或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把学习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四是学会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展长期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调动智障学生身边的一切教育资源,让教师、家长共同做好指导工作,经常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逐步帮助智障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学习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智障学生心理非常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就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1.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生活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提问,多鼓励,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智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智障学生自主学习。
智障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不牢固,容易遗忘,不会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需要帮助智障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智障学生学会思考,联系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展现生活的实际场景,再让智障学生深入学习语文课本,理解文中大意,就能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精心组织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智障学生日常学习时,自控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有时会有情绪行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用耳熟能详的儿歌、游戏、表演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有智障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做小动作,教师就摇摇铃鼓、拍拍手,大声说:一、二、三坐坐好”智障学生听到老师指令后,就会立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抱臂做好,眼看老师。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学习活动中来。时间长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只要老师一声令下,智障学生们知道教师的意思,就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活动,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生活范围狭窄,家长一般不放心智障学生外出。因此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无法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联系,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语文课堂又怎么会主动学习呢?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必须紧密联系智障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接触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智障学生学习贴近日常生活的语文知识和生活中可以使用的自我服务技能,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教学“常见的蔬菜”一课,教师可以直观的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实物、模型、图片,一目了然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去比较,这样一来智障学生很学会日常中常见的蔬菜有哪些,回家后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再把一些常见的蔬菜做成熟食,智障学生吃一吃,这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教得也轻松,语文课堂教学也活络起来,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
3.做好及时复习,巩固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
智障学生的记忆力要比普通孩子的短暂、易遗忘、不牢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及时的复习巩固也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智障学生的记忆特点,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复习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让智障学生掌握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学会如何复习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有效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更好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四、家校密切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长是智障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智障学生每天在家庭中生活所占的时间也是很大一部分。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学习能力低下,需要大家的帮助。家校结合就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智障学生在学校教师和爸爸妈妈双方面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鼓励智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到《日常生活用品》一课时,智障学生虽然接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他们并不明确的知道日常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怎么归类,教学时很难理解课文大意。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以外,在家校联系手册里要求家长配合,让他们带着孩子去认识家庭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家长们带着孩子到超市去购买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学习在家庭中如何使用这些生活用品。通过家长的配合,可以密切联系孩子的日常生活,提高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智障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最终取得了良好地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根据所教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他们智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让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一、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不仅是个体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也是个体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1]。任何个体都不可能一直依附、依赖于他人生存。想要孩子更好地生存下去, 就必须让其学会独立, 学会适应环境, 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生活各方面的事情, 包括生活自理、与人沟通交往、自我保护等。
1. 儿童适应环境、集体生活的需要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环境、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 不能一直将他们置于家长、家庭的保护伞之下, 要让孩子多接触些家庭以外的人和环境, 开始接受更多的教育, 接触社会。幼儿园教育开始了他们人生旅途的新一站。新的环境, 新的集体, 新的小朋友, 新的玩具, 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又新奇的。一方面他们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及其他小朋友充满好奇, 一方面又因为离开父母而焦虑, 缺乏安全感, 不会洗脸洗手, 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 不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接受新的环境和适应新的生活。
2. 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需要
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很好发展[2]。比如学会吃饭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所以, 家长不要因为对孩子的宠爱和不舍得, 就忽视孩子发展的规律, 让孩子本该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和锻炼,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每一个动作的完成, 每一项能力的获得对孩子来说都是他向前发展的需要和体现。
3. 培养儿童独立意识的需要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 摆脱其依赖心理, 增强自信心。因为孩子年龄太小, 很多在大人眼中简单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很困难的。一旦脱离家长的照顾, 孩子在一次次尝试和实践中, 慢慢学会自己洗脸, 自己拿勺子或者用筷子吃饭, 自己穿好衣服、拉好拉链、系好鞋带, 自己穿鞋等,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不仅获得了生存技能, 还在克服困难中建立了自信, 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逐渐形成独立意识, 为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
1. 树立正确育儿理念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 孩子最初的影响就是来自于家长,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有着关键性作用。首先, 家长要意识到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 所有事情包办代替这种育儿方式是不正确的,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学会相信孩子, 适当放手, 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很多事物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 他们充满探究的欲望, 在生活中父母要对其自理要求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看到父母刷牙, 孩子可能会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心, 此时,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会吞牙膏而拒绝孩子的要求, 应该抓住机会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比如早晚刷牙是好的生活习惯, 要保持;牙膏是不能吃的;怎样才是正确的刷牙方式等。即使孩子还没到可以刷牙的阶段也要适当引导, 比如蹲下来让他们的手拿着牙刷柄, 父母把着他们的手进行刷牙, 让他们感受下刷牙的感觉, 并告诉他们等他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也会给他们买牙刷刷牙;或者当孩子争着帮洗衣服、自己穿鞋却穿错的时候, 家长不能训斥, 而是对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给予夸赞、鼓励和正确指导。
2.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就需要接受幼儿园教育, 这时候, 家庭教育就要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老师与家长要多进行沟通交流, 互相配合。首先, 要统一教育观念,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避免某些方面的纵容和妥协;其次, 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 增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最后, 家长也要积极响应, 配合好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孩子摆脱依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还能锻炼孩子各肌肉群, 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 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 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使其独立健康成长。
摘要:幼儿阶段是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 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使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就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凤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漫迷·素质教育, 2011, (13) .
【关键词】德育教育;能力培养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self-care ability
Quan Shuhui
【Abstract】Self-care ability of young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tra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wn ability? One must focus on training to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to adapt to boarding school life. Second, the students “Frustration Education”, to correct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students. Third, launch a rich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 various forms, is the key to self-care ability students. Fourth, normative system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 self-management skills.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Capacity
自理能力就是独立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来进行培养的。自理能力作为一项生活技能的内容,似乎从来没有进入学校系统教育的范围。事实上,自理能力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在校学习、学生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如今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读好书的情况到处都是,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孩子越来越缺乏自理能力,更糟的是他们渐渐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对待父母没有感恩之心。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也一样,很多时候老师在一边忙得团团转,学生们却在旁边袖手旁观,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件当务之急的大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理能力呢?我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1 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适应寄宿生活的自理能力
我校内宿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各方面要求极不适应,有的甚至不知所措。为了让寄宿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学习,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校都要聘请县武装部官兵对他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训练,按部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生活能力的训练;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安排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习叠被子后,开展“看一看、叠一叠、摆一摆、赛一赛”的叠被子活动,同学们在学会叠被子的方法之余,也于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整理的习惯,并慢慢适应在校生活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使我校实现了“学习在教室,用膳在膳厅,休息在宿舍”的管理方式。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以好带差。请自理能力强的、内务整理好的同学给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当“小老师”,坚持天天锻炼,经过一段时间,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就能主动参与较复杂的生活自理,如洗澡、洗头、洗衣服、挂蚊帐、摆放鞋子、寝室布置等,使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2)家校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地阵”。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当前,有不少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主要是家长怕孩子累着、伤着,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因此,他们便对孩子实行“承包”。殊不知这种“承包”将严重损害孩子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连生活都依赖别人的孩子,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3)多表扬,少指责。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并鼓励学生要好好做,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让我们携手共进,把这一代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吧!
(4)强化思想教育。各个宿舍民主选举舍长、副舍长,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舍长和副舍长负责督促宿舍里的每一名成员,自觉遵守寄宿生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内宿生很快适应了寄宿生活,融入到了学校的大家庭,他们在学校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生活安定了,学习就安心了。
2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消除依赖,增加平时独立生活的锻炼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的工作千头万绪,可他的每项工作都能做得井井有条,他的做法就是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他主张让老师从体力生活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脑力劳动者。班级各项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不怕学生出问题,引导学生调节心理平衡,给学生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耐挫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乐观。对自理能力差的新生要耐心指导,班主任教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一时的不适应必须调整。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还应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实验课,学生一上完课就走,教室里弄得很脏、很乱,没有人主动收拾。一个整洁的环境也是有教育作用的,而整洁的课堂环境要由学生自己来创造,这对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极为重要。每次上课之前,我把要做的事明确地告诉学生,比如清洗仪器、整理仪器、整理药品、擦干净桌子、扫地关窗等。学生一上完课,都自觉按值日留下来搞卫生。在劳动过程中我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学生的行为,并用肯定或否定的目光暗示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这样做对学生个人的行为起到一种赞扬或批评的作用,对他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有着较好的作用。
3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条例中有许多是自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竞赛活动。如:进行生活自理,内务整理比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抓住时机进行生活劳动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就能力图把劳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具有技能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会学生生活自理技能及劳动技能,定期进行自理能力操作比赛。
4 规范制度与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制订了相关的约束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强化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日检查、日评比、周公布”的形式,产生“文明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制度内容详细,要求规范,包括日用品的摆放、地面的干净程度、室内无异味等多项内容。而且寝室里每位学生的每一日、每一项自理活动,都与本班的卫生、纪律分相挂钩,一旦违反,将影响着本班级流动红旗的评比。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旨在强化学生自理能力的形成。
建立宿舍值日制度,值日生每天不定时对所有的内宿生进行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每一项都做好记录并上墙公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得到了约束,让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提醒、互相督促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持之以恒。我经常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要增强自己的自理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做好最准备。使我们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十分重要。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等将来父母老了或者孩子长大成人了,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何谈孝敬父母、奉献于社会?据说在美国,孩子到了十八岁,对他(她)的衣食住行有的父母就不管了,连上大学的费用也得孩子自己打工挣钱解决,甚至连国家总统的孩子也不例外。可在我国还有很多已长大成人仍然依赖父母的“啃老族”,有的已结婚生子,还要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这样的家庭怎能和谐呢?我的父母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注意从各方面影响我,这些都有助于增强我的.自理能力。
首先,他们从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不接送我上学,他们给我办张乘公交车的IC卡让我自己乘公交车上学和回家。不象有的父母,孩子到了初中还接送孩子上学。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了父母的时间,有利于集中精力工作;二是增强了我的自理能力和时间观念。
其次,每天上学要带哪些书和文具,父母也从来不管,都是我自己整理和准备,他们总说:“你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我在书桌上贴上课程表,每天晚上就把第二天上课的书和需要的文具装好。这培养了我办事细心认真的好习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次都是妈妈或爸爸替他装书和文具。有一天早晨,爸爸晚起了床,而妈妈最近因工作忙,忘了替儿子装书和文具,结果,儿子竟背着空书包去上学了!
再次,我妈妈的自立、自尊也使我深受感动。妈妈虽然身材瘦小,但在她不到十岁时,就帮外公、外婆洗衣、做饭、喂猪、扫地等,虽然在家要做这些家务,但她在学校还能认真刻苦学习,终于从偏僻的农村考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她生活很节俭,她的工资除了供我们家日常生活花费,每年还要拿出很大一部分钱孝敬外公、外婆和接济其他农村生活困难的亲戚。作为女人,她不依靠男人,不过寄生生活,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还能帮助别人,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随着中国留学生赴澳大利亚留学数量逐步增多,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首选目的地。然而,近期在一些澳洲城市发生的一连串针对中国等国际留学生的不安全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为此,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忠尚就中国赴澳留学生“自理和自律”能力培养的问题谈及自己的看法。
根据中国驻澳大使馆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赴澳注册留学生数量已近17万人。随着近些年中国出国留学学生低龄化趋势的加深,留学专家指出如何树立留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保留学生自身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關键词:合作;信任;引导;兴趣;交流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完成事情。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两个最主要的环境,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
幼儿的健康成长与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到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中间的孩子无所适从,良好的家园关系则能够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做好家园共育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合作
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下掌握自立的方法和技能。如今许多家长溺爱孩子,舍不得孩子自己动手,把所有的一切都为孩子准备好,一些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注重看好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合作,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溺爱孩子,教给孩子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做。在学校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如何自己去做,回到家后家长应积极支持老师,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孩子流鼻涕,教师应当给孩子拿纸巾让他自己擤鼻涕,并告诉他下次流鼻涕的时候要向教师要纸巾自己擤鼻涕,回家后家长也要让孩子自己擤鼻涕而不是帮孩子擤。像这类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应当多多交流合作,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共同合作,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与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在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家长和教师应当正确的引导孩子,使孩子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幼儿阶段的孩子思想还处于幼稚阶段,是非观还没有形成,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家长和老师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当孩子的思想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发展。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习惯和品质都会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从兴趣入手培养,不要强求
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兴趣是最重要的,家长和教师要时刻观察,注意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不能强求孩子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在发现孩子的兴趣后要鼓励、引导他们动手做、去实践。家长和教师要相互配合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能。俗话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兴趣与爱好是最重要的。
四、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
信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事情,要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哪怕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家长和教师也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能老是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臂膀之下。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时,家长不要担心孩子是否能做好,是否会受到伤害,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慢慢探索学习的过程,家长与教师在一边指导即可。
五、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
在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家长与教师的肯定与帮助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家长和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与帮助。在孩子没有完成事情时,肯定会伤心难过,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内心是脆弱的,这时家长和教师不应指责孩子,应该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
六、勤沟通,多交流
幼儿园和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两个场所,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与交流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和家长应当定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两个不同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家长和教师做出统一的教育计划并共同实施,关注孩子的进度,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根据情况做出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许多家长与幼儿园的交流都只存在于表面层次,没有深入的与学校交流孩子的情况,这是不可取的。
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自理、自立的孩子能更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并克服困难。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好阶段,然而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家长和教师配合好,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对低年级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思考】推荐阅读:
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10-20
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9-28
如何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入厕习惯的探讨06-26
智障儿童生活适应教案06-13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06-19
智障康复家庭训练06-06
智障儿童综合评语10-06
浅谈农村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06-16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10-21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