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共10篇)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1

教育学院 欧家斤

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不可能跟着教师学习一辈子,总有离开学校参加工作的一天。学校里传授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一生所用,唯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这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识。一个具备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便会主动发展,能够终身学习。可见,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

综观我区2007年和2008年被批准立项的20个重点课题,重点落在“有效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有效互动、骨干教师成长历程、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仅仅个别课题涉及创新教育,如“小学生表现性学习的行动研究”。可见,目前我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

当今,国家十分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在新世纪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时指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2006年1月26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创新意识很强的人。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忽视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实践教学水平低下等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瓶颈。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造就具有创新型意识的教师是当前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具有创新型意识的教师,能认识和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明了和应对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阻碍和挑战;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2

1 抓龙头带动, 实现总量扩张

在产业结构上, 我们一直坚持“突出发展猪牛生产, 稳步发展禽类, 自然发展养羊”的发展原则, 依托龙头企业实现总量扩张。一是打造生猪主产县。2007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红嘴农高240万头生猪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截止到目前已屠宰生猪25万头。同时在全县重点建设梨树、榆树台等10个生猪生产大乡镇、东北养猪育种中心、红嘴农高等20个标准化养猪小区、200个规模养猪场 (大户) 。二是建设优质肉牛带。在中部四棵树、喇嘛店等10个乡镇实施优质肉牛生产工程, 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保护和发展基础母牛的意见》。三是抓好禽业生产, 在全县建设100个饲养蛋鸡超万只的规模户, 通过抓专业村、专业屯、专业大户, 加快了基地建设。

2 抓规模经营, 转变生产方式

一是建设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健康养殖和规模化生产的意见》, 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建设标准、用地和环境控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9年上半年全县新建了27个高标准牧业小区。二是实行牧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标准化示范园区、示范场、示范户建设, 在原来20个示范园区的基础上, 2009年又确定61个牧业养殖示范园区。

3 抓防疫灭病, 保证牧业安全

一是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 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 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健全县、乡、村、社四级防疫网络, 保证资金投入。按照全省牧业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我县下发了《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意见》, 实行了政府投入, 全面免费免疫, 确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每人每年3000元。今年, 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安排防疫工作经费182万元, 并明确了双向工作责任制。我县畜禽的免疫质量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顺利通过了全省畜禽防疫大联检, 全面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4 抓品种改良, 提高牧业质量

在品种改良方面我县的基础较好, 特别是去年省里又给很大的扶持, 我县全面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目前全县已建成210个黄牛改良站 (点) , 67个猪人工改良站, 从澳大利亚引进种公牛8头, 种牛站现有30头优质种牛。这些政策的落实, 保证了牧业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5 抓市场流通, 提高牧业组织化程度

到目前全县通过企业带动、能人领办、部门牵头、投资主办等多种方式, 发展各类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53个, 入社养殖户达3.5万户。其中四平红嘴农村经济协会在我县注册87个牧业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提供畜禽良种、统一提供饲料兽药、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养殖产品的“四统一”全程服务, 解决了部分养殖户缺资金、无技术、愁发展的难题。榆树台镇生猪交易市场2009年上半年组织外销生猪80多万头, 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 拓展了南方市场。

6 抓资金投入, 创新牧业融资方式

发展畜牧业, 投入是保障。我县畜牧业发展之所以快, 主要是在研究投入问题上做文章, 全县牧业整个饲养费用匡算81亿元左右。我们主要是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实现农民自我投入、企业投入、城镇富余人员转移投入、银信部门投入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为了解决银信部门门槛高的问题, 我县成立两家担保公司, 红嘴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 现已为合作社社员担保5300万元贷款;吉林省荣桦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 为牧业贷款担保6500万元, 解决了部分养殖户贷款担保无着落的问题。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7 抓组织领导, 保障牧业经济强县建设

省、市牧业经济发展三年攻坚战的各项任务指标已经明确, 我们坚决认真贯彻落实, 制订了《梨树县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 县五大班子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并层层分解任务指标, 把责任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户。同时转变了工作作风, 转变了工作方式, 深入基层, 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生产中的矛盾和问题, 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各乡镇建立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季度检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 把畜牧业发展当作考核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积极推动牧业经济强县建设。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3

据工行潮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顺应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和网上银行快速普及的大趋势,工行积极推进融资网络化,既便利了小微企业融资,又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以小微企业网络融资产品“网贷通”为例,该产品是工行专门为小微企业客户度身打造的一种网络自助式循环贷款服务,企业只需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便可在合同有效期内足不出户地完成贷款的申请、提款和归还等过程,具有高效自主、不提款不计息的特点,企业可根据销售淡旺季等情况随借随还,从而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满足了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的间歇性、周期性特点。据测算,企业办理1年期网贷通贷款,平均实际使用贷款即计息的时间仅9个月,企业贷款成本对比普通一年期贷款可下降2。由于完全按照小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网贷通”一推向市场便受到客户的欢迎,2015年该行通过“网贷通”为107户小微企业提供了7.6亿元的信贷支持。

除了“网贷通”产品外,为进一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工行潮州分行于去年10月份推出了公司客户网上质押贷款业务,对于有定期存款、保本理财、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客户,如果有资金需求但定期存款等金融资产未到期,为避免利息损失或者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都可以通过该行企业网上银行、银企互联等平台全流程自助申请贷款,资金瞬间到账,支持循环提款,随借随还,该产品推出后一个多月就办理了质押贷款940万元,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此外,该行持续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全面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建立了一套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该行还严格执行对小微企业相关业务收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免收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等费用,减费让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为小微企业“减负”。

工行潮州分行将继续秉持“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继续探索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在融资模式上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便捷性,在产品创新上拓展小微金融服务普惠度,在特色打造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的规模做大、服务做深、品牌做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让更多的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实現跨越发展,推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篇4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热点说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小微企业在活跃经济、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小微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瓶颈问题,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成为近年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考点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涉及企业、财政、金融、宏观调控等诸多高频考点。

材料一:2012年8月,深圳市政府向正在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提请审议《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在优化发展环境、解决融资问题、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六大方面,介绍了今年市政府的工作重点。针对目前深圳市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报告》介绍了市政府今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我市将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各区(新区)中小企业发展配套资金对小微企业进行倾斜支持,每年资助小微企业的数量比例不低于60%。

材料二:为推进工业经济健康运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宁波市政府于2012年7月16日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简称26条新政),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包括税收、金融、土地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按照政策,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可部分或全部返回用于转型升级。

意见指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行为,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各类垄断性及准垄断性经营服务行为,凡具备相关执业资质、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介机构,均可开展执业。

【多维视角】

1.经济生活角度

【问题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相关措施的认识。

【分析】(1)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宁波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是推动工业经济健康运行。

(2)税收、金融等是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宁波采取的上述政策有利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可部分或全部返回用于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问题二】结合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分析材料二相关措施的意义。

【分析】(1)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放宽市场准入,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政治生活角度

【问题】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宁波市政府是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

【分析】(1)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调控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到了科学决策。

(2)通过税收、金融等手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在通过经济调节等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创新预测】

1.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年内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因为

A.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小型和微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小微企业促进了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

D.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最重要途径

【解析】C。本题考查企业的作用。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在于其经济作用,C项符合题意;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A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B项错误;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很多,D项夸大了发展小微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2.材料一:2011年,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重重难题让小微企业“备感寒冷”。中国民生银行是首家全面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它们将众多的小商户按照业绩状况和经营状况及信誉度分成A类、B类、C类,进行互保、联保,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实现了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共同成长。

材料二: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一、二为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和发展出谋划策。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措施。主要应把握材料中“按照业绩状况和经营状况及信誉度分成A类、B类、C类”“实现了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共同成长”“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等信息,并据此检索教材相关知识。

【答案】(1)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面向市场,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扶持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2)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拓展融资渠道。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5

从源头抓质量,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

加强行风建设,重在抓落实。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局“两抓、两提高”工作方针,徐水县质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总体水平,并制定13条服务企业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各股、所、队按照职能分工认真搞好企业普查,摸清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底数,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底数,摸清企业需要质监提供服务的底数,建立企业质量技术监督档案,实行“服务卡”制度,有针对性的帮扶企业;

二、帮助企业建立“四个”体系,即:建立标准化体系,规避风险,突破技术壁垒;建立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建立质量检测体系,把好产品质量出厂关;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高我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三、做好名牌培育工作,帮助企业开发创造优质产品,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依据职能作用和系统优势建立行政执法与专家服务相结合的后处理机制,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查找问题症结,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产品上水平、上档次;

五、建立健全认证认可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全县的咨询服务网络,帮助企业搞好培训,使更多的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六、完善标准查询服务系统和wto/tbt咨询服务系统,扩大标准容量和wto成员国的标准、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的信息量,为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扩大出口提供快捷的标准信息服务;

七、技术机构主动上门为企业做好检定、检验服务,缩短检定、检验时间,对困难企业减免检测费用;

八、开展亲企活动。股以上干部要联系帮扶一个企业,在帮扶企业的同时,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九、对工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承诺在企业提供应有的资料后,办结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企业标准备案,办结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新产品标准化审查,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对企业有非常紧急情况,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短时限内办结;

十、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设备上的优势,举办管理及经营者参加的质量技术座谈会,请专家进行辅导。帮助企业走规范经营,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十一、引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争创质量奖项,提高市场占有率,应企业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十二、积极帮助企业搞好质量检测服务,对没有能力上检测室的企业,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局的检测能力和企业检定检测协议,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6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国有企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的特点,以及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阐述当前国企反腐重在完善制度建设,并就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完善办法。

关键词:制度建设反腐倡廉

引言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走上一条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建立一整套适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廉洁从业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对权力进行分解、制约和规范,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一、国有企业腐败的特点

自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文件,为国企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国有企业在落实生产经营目标责任的同时,同步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细化分解,任务分工,明确目标和责任,逐项落实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国企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量化考核标准,加强督促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和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开展和国企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企业腐败滋长、蔓延的势头仍然没

1有遏制住,在新形势下还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

一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突出。现职领导干部、党政一把手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案件增多,一些企业领导人热衷物资采购,争签工程承包合同,从中收受巨额贿赂。

二是案件多发领域集中。现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承包等经济热点部门和环节,成为违法违纪案件的多发区和高发区。

三是团体作案,窝案、串案增多。企业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串通作案,专业作案水平高,既有很强的反查处能力,又易编织起周密的保护网,案件暴露过程长,案件查处难度大。

四是少数人借企业转体改制之机,私分滥发,化公为私,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案件逞上升趋势。这些腐败分子钻改革空子,靠侵吞国有资产而暴富,而执法执纪部门,由于改制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法度不统一,政策界线一时难于把握,查处踌躇难断。

五是严重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案件呈上升趋势,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二、国有企业中存在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中之所以滋生、蔓延腐败现象,既与当前经济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有关,也与有关人员的思想、信念、品质有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权力过分集中、失控,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体制根源。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权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权力过分集中“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同样,在国企改革之初乃至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国家为了使国有企业从诸种行政干预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多年来一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放权搞活上。实行企业厂

长负责制,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权,突出厂长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由此对国企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虽功不可没,但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其负效因也不容忽视。这种放权,为某些企业当权人提供了自由用权,不受约束的可能。有些人,自恃大权在握,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权力过分集中还使得纠正权力过错的代价大大提高。在实践中,很多腐败活动在其初期即已被群众发现和举报,但集权体制为其提供了排除障碍的力量,直至违法行为不可收拾,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害,才受到制止和追究。

2、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不明显,保证监督作用不力。有的企业,书记、厂长一人兼,实行一肩挑,既是党委一班之长,又是一厂之长,在党内他说了算,在厂里也是他说了算,根本就谈不上监督。有的企业党组织缺乏战斗力,观念错位,认为“腐败不可不抓,不可大抓,更不可多抓”。怕“查出案子,断了路子,丢了面子,乱了班子,毁了厂子”。这可能是多数企业领导干部的普遍心态,致使企业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口号上,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十分突出。

3、党内好人主义盛行,腐败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党员干部素质差,党性原则性淡漠,遇事讲人情,讲面子,感情用事,乐做说客,有的由于本身得过违法违纪者的某些好处,有着说不清的关系,耽心把自己牵扯进去,因此,对纪监部门和司法机关的案件查处工作,明里支持,暗里干扰,通风报信,让违法违纪者做手脚,使案件查不下去。一些腐败分子在种种“保护伞”的遮掩下得不到有力惩处,更加肆无忌惮,使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4、现行体制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乏力。我们现行的监督部门是在同级党委(行政)领导下的监督部门,这种体制下,企业纪监部门办案难度大,办案人员有四怕:一怕查出案子,影响了企业形象领导会怪罪;二怕赃款上缴,单位经济受损失,群众会指责;三怕得

罪了人,子女、配偶遭报复,亲属会埋怨;四怕司法机关执法不力,司法腐败给企业纪监干部的压力及伤害使纪监干部不敢大胆查案,因此,惩处中,以罚代纪,以纪代法,使法律、纪律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削弱了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的力度。

5、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各级各部门,片面理解企业自主,不应干预,不宜管理,于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敢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一些重复建设、错误的项目决策得以实施。甚至对一些企业法人代表巨额贪污受贿,生活奢侈糜烂,沉迷豪赌等违法违纪的事情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敢按干管权限进行查处,助长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

三、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1、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促进制度的巩固和实施。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制度建设的巩固和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一套完备科学的制度设立后,主要实施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对于制度的遵守,需内化为一种信念和道德准则,在此信念指导下的守法行动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并被贯穿始终。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当下新形势开展廉洁教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教诲世人处事从俭、从廉的内容,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警世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此若能加以有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同时,更是促进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可谓一举两得。

2、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切实抵御市场风险,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融入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决策相统一,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使制度成为不能腐败的硬性约束机制。其次,反腐倡廉制度出台时,一定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相配套。同时,还要将反腐倡廉

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既体现中央和上级的要求,又反映出企业客观需求;既体现对企业经营行为规范管理,又能促进管理人员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自觉性。严格执行礼品登记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范厂务公开形式,拓宽厂务公开渠道。通过加强民主监督,对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3、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落实。制度越完善,执行越有力,产生腐败的机会就越少。再好的制度,若不严格执行,就会形同虚设。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

——监督要形成合力。要整合、充实、加强监督资源,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国企委托人的监督能力。通过改革,在国资委的框架内建立起一支能够代表委托人利益的强大的反腐败队伍。同时,要逐步建立内外监督资源的联动机制。要强化党内同级监督,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理顺关系,强化上级监督,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强化群众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重要决策提交职代会审议,职代会对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等制度,坚持厂务公开,凡涉及企业资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等有关内容,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监督要突出重点。要通过强化制度执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首先,建立监督独立机制,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地位。要加大监察垂直领导力度,建立监察工作巡视制度,增强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其次,要完善监督职能,把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监督纳入到效能

监察、专项监察和实时监察中,及时分析解决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并责令整改。另外,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能,对制度执行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的行为,加大问责和惩处力度,通过发挥反腐倡廉制度的惩戒功能,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教育警醒,举一反三,切实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惩治的震慑力。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7

在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 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的背景下, 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 努力化挑战为机遇, 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 实现了经济形势的总体回升向好。

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在工业和信息化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中小企业发展出现良好势头。2009年1到11月, 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2万亿元, 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9.8%, 同比增长12.3%, 其中11月份当月实现3.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8.2%。在外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非常不易。

但冷静看待, 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 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矛盾和制度性根源还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

总的来看,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将迎来诸多有利因素, 也面临各种复杂变化。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缓慢曲折, 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去年部分扶持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二是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产能过剩、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在中小企业中还比较突出。三是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服务功能和效率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四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新的一年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风险和压力同在的一年。既要充分认识困难和矛盾, 又要满怀信心、充满希望。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 突出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一个纲领性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方向和准则, 必须在新的一年里着重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16项主要工作分工, 涉及财政、银行、税务等多个部门, 需要分层次、分重点推动配套措施的出台,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01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优化中小企业服务, 创建“三个环境”, 即完善的政策法制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环境。继续支持建立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公共技术、融资信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央预算中小企业专项的资金使用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实施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 推动建立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社会化服务平台。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同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管理粗放, 创新能力弱,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技术, 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难点和重点。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 制定准入标准和质量标准来实施调整, 以实现中小企业由数量向质量、由粗放向集约、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为优化区域性中小企业产业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2010年开展100个重点产业集群示范, 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军工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 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路子。

需要强调的是, 中小企业要有竞争力, 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法制环境外, 重要的还是要靠企业自身。企业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2010年继续在开展管理咨询活动、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8

一、改制企业需要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者只有把创新融入整个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改制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入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有几十年的差距。正如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指出:“所谓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就是管理的发展,管理是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关键是管理水平低,管理落后”。改制企业不可能在企业改制的同时改变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的状况,所以要缩小和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必须要进行管理创新。其次是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迅速改变,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企业仍沿用改制前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按老套路、老方法解决管理的新问题,则可能被信息时代的市场环境所淘汰,所以企业只有注重管理创新,才能挺进到时代的前列。再次,随着企业的改制,企业原有的法律形态发生了变化,必然引起企业某些基本制度的改变。一方面,这些改制措施都必须变为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并在实践中去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会引起企业的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变革,因此,改制企业的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强管理创新。

二、管理创新呼唤企业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管理学说应运而生,但大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只有“企业流程再造”理论脱颖而出,成为90年代企业管理的新时尚。企业流程再造起源于美国,最早提出这一管理理念是美国著名学者哈默和钱皮,他们认为企业流程再造是以企业过程为中心,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其中,“流程”和“再造”是该理论的核心。“流程”就是把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部门分界线,重建管理和作业过程。“再造”就是打破旧有的管理规范,再造新的管理程序,以回归原点和从头做起等新观念和思考方法。企业流程再造是迄今所有管理理论中最具创造性的、全方位的、根本性的管理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企业管理革命浪潮。企业流程再造管理理论的面世和辐射,为美国许多大企业的业绩带来显著性的飞跃。国内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在引进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改制企业来说更需要实施企业流程再造。主要原因是: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企业虽然经过改制,但长期以来,每个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原有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和与此相对应的管理方式仍然是落后的、低效的,管理层次的重叠,冗员多、效率低、成本高、浪费大等方面的弊端仍大量存在于业务流程之中。企业流程再造需要企业彻底地进行自我否定,打破思维定势,无视现有的结构和手法,发明和创造出做好工作的全新方法。因此,改制企业大力实施管理创新,其切入点,是企业流程再造。

三、用心血和汗水再造企业流程

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是企业在更好层次上确定企业适应市场,对原有经营模式进行调整的过程,它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企业品牌再造、企业制度再造等。本文举某改制企业对产销流程再造予以说明。

1、用户满意度差的根源:

从营销宣传到产品销售、结算整个过程的用户需求管理,传统上管理是按照专业分工进行的,如市场营销、日常销售、生产管理、技术产品运输、财务管理等,一般分属于营销、销售、生产、技术、运输、财务等不同部门管理。

这种组织模式,层次分明,分工明确,便于企业内部的专业化管理,在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时代,这种方式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其致命的缺点是,用户满意度差。原因是:企业的客户代表只能起到协调的作用,用户不得不面对多个职能部门;用户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必然流转各部门层层审批,当然响应速度慢。

这种传统的分工理论和等级观念,造成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支离破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和“波澜起伏”(层层上报,逐级审批)。在旧流程中工作的人们,纵然大家都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做事,甚至少不了加班加点无偿奉献,然而整个流程带给用户的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于每个人都没有工作错误,所以也无法追究谁应该对整个流程低效和无效负责。

2、实施产销流程再造:

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流程分析,产销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四大业务功能层次,即面向客户和市场的销售业务功能、后台技术与业务支撑功能、生产制造过程控制层、生产运营层。

按照流程的观点来设计组织职能时,实体组织的管理范围就必须能够覆盖到某项业务的全过程。如销售管理部门要覆盖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管理,制造管理部门要覆盖产品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检验的全过程的生产技术管理。

为达到快速响应和业务扁平的目的,就要构建流程化的产销管理组织,即:对销售部门进行适当授权,使之在业务运作的第一线具备“业务承诺”的能力,为用户实现“一站式”服务。这就必须把原来分属各部门的涉及“用户承诺”的职能和资源进行整合。

企业把用户服务、市场预测与价格制定、产能安排与交货期答复、技术条件洽谈(产品设计)、成品物流运输等职能和资源,全部整合到销售部门。对于销售财务则实行销售业务、财务管理的双重领导。通过上述组织结构调整,重新定位了销售部门的职能分工,使之具有从“用户需求”开始,到产品订货、制造、交付、结算、理赔等全过程的业务管理能力,实现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同样,把日常生产物流组织和工艺技术管理,全部整合到制造管理部门,对生产制造实行统一管理。

通过产销流程再造,企业充分适应市场,快速响应市场,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四、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步骤

第一,发动职工,掌握要领。业务流程再造牵涉到企业现有的每道工序和每位职工。经营者需要在实施前让职工有足够的学习、消化时间,灌输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特点以及流程识别和再造成的方法等。因为业务流程的再造,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是通过业务流程的合理设计和运行,来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当员工掌握了要领,才能主动接应、热情参与,管理出效果就有了加速度。同时,业务流程再造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相配套。这些基础工作需要基层和职工来做。只有在掌握了要领的情况下,职工才能有目的性地、主动地按要求做好工作。

第二,把脉搏会诊,再下猛药。业务流程再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而不能在既定的框框中实施再造成。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之前组织力量,针对自己企业在系列活动中流程的输入输出,流程运行效率,目标和结果等状况进行分析,对那些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相互制肘等病态流程把脉会诊,掌握病症。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调动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智慧和全部知识资源,针对病症、痛下猛药,抛弃原有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陈规陋习,另起炉灶,实现再造。

第三,把握重点,循序渐进。所谓流程,就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材料和客户需求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一系列活动中有一个个业务流程。如合同处理流程,它的输入是客户的订单,其输出的是发送的产品,客户的满意度和付款单,这一流程的运行质量越高越好,运行的时间越短越好。还有部件制造的一个个流程等。业务流程再造以运转快、效率高、客户满意为目标。因此,业务流程的要求高,面广量大,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掌握重点,循序渐进。专家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大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正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而每一家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项目年平均在4.4个以上。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因此不必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先对那些百病缠身、严重拖累企业的流程实施再造,达到分清轻重缓急,一步一个脚印,先力求高质量地完成再造。

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力度 篇9

在认真学习、研讨意见稿后,我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一 在抓好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机制中,重要的是要创新人才机制

培养一批富于开拓,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理论扎实富于实践以及能吃苦耐劳等特征,能对农联社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对于我们农联社人员老、素质偏低的局面,要加紧加大力度招收新人,加紧新老交替,为农联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 员工素质建设

员工素质建设是一项事关农信发展壮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他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

要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励、等各种办法来培养员工的敬业奉献、合规自律、诚实守信、高效执行、遵守规则、严守机密的精神、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各级农村信用社要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定期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流,时刻掌握“三农”政策,特别是当

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背景,问政府要支农项目,信用社这样惠农政策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四、当前国家为我省大部分县、镇(乡)、村配备了支农、支教和大学生村官等高层次的人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被分到了项目试点村,我们可以以政府为依托,大学生人才为基础,项目为平台,创新信贷新产品,支持这些大学生人才找项目、立项目、发展项目。

加大力度,落实责任 篇10

深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在全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卫生厅副厅长 王晓勤(2012年4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我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安排部署2012年支援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增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项工作,各地、各单位尽管基础参差不齐,进展不平衡,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我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也向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的各部门表示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成绩显著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也是卫生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对于加强州、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我省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实现“建设小康,富民强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各级领导对此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以组派医疗队对口支援边远贫困地区州、县医院为主的城市卫生支援农牧区卫生工作,在保障农牧民群众健康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省农牧区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近3年来我们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一)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口支援格局。2005年,国家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标志着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以此为起点,2008年以来,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为主要形式,以沈阳军区部队医院和辽宁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县级医院为重要内容,以部属部管医院支援我省省级医院、组织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依托农村巡回医疗车送医送药等为补充的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业已形成,实现了全省州、县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全覆盖。目前,全省49家州、县级医院与46家省内外三级医院、9家省级医院与9家部属部管医院、7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90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在安排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时,考虑到我省大部分州(地、市)级医院均为二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和我省三级医院较少的实际情况,具体内容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州(地、市)级医院也承担了支援县医院的任务,二是省、州(地、市)、县级医院同步承担支援乡镇卫生院的任务,三是对州(地、市)级医院也进行支援,这是我省的一个特殊情况。

(二)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今后将继续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 生工程”,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不论体制机制如何改革,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发展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就是以提升县级医院为“龙头”、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夯实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主要有三个衡量指标,一是全省县级医院整体上达到二级甲等,县域内90%的病人看病就医能够不出县;二是常见病不出乡;三是小病不出村。这是改革对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口支援要实现的目标。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很多,其中对口支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织实施好对口支援,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搞不好对口支援,就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三)加强了对“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管理。2011年,在卫生部对全国部分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进行电话抽查的基础上,我厅也对支援情况利用检查、督导、考核工作进行抽查和电话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督导和管理。从去年10月开始,按照卫生部安排,启用对口支援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能够实时了解医院和派驻人员工作情况等相关信息。我厅还根据信息系统中各支援医院开展支援工作情况兑现补助经费。

(四)完善了对口支援的制度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卫生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中,明确了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的政策,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文件中进一步重申。去年9月,为加快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建立三级医院向 县级医院组派医疗帮扶团队制度,我厅制定了《青海省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组派帮扶团队对口支援管理办法(试行)》、《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从制度上对行政部门、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每个三级医院帮扶不少于1-3所县级医院,要安排1名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挂职受援医院副院长,医疗队在支援期间按照当地标准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青海津贴,并给予基层生活补助等。各地、各对口支援医院也相应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办法,细化了政策要求和保障措施。可以说,对口支援的政策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将趋于完善。

为了保证二级以上医院认真完成好对口支援任务,按照卫生部要求,在医院等级评审、优质医院创建、重点专科评审等工作中将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起到了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完成任务好的,是激励和鞭策,对完成任务不好的,是督促和推进。

(五)对口支援的成效逐步显现。支援医院帮助受援医院建设重点专科,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培训业务骨干和领军人才,切实带动了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方便了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通过几年来的支援工作,县医院的水平提高较快,各受援医院的业务量较支援前大幅度上升,病人就医的流向结构发生了变化,到县级医院看病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加。据统计,2011年与2008年相比,受援医院门诊人次平均增加30%以上,出院病人数增加50%以上,相当一部分县的新农合病人县外转诊率已经明显减少。一方面,说明基本医疗 保障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群众的就医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大家对县医院的信任和认可程度大大提高,其原因就是县级医院的服务条件改善了,能力水平提高了。2011年省级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约9594元,州(地、市)级医院5175元,县级医院2293元,乡镇卫生院619元,群众愿意到县级及以下医院看病,其费用比在城市医院节省很多,其他的各种负担也会大大减轻,分级医疗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持久地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我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取得的成绩,对于大家的工作,我们是充分肯定的。但随着工作常态化、持久化,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支援医院院长和主管人员对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深,没有摆正全局和本单位、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抓得不紧、消极懈怠。二是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在繁重的行政管理和医院工作任务面前,统筹协调不够,对既往工作没有很好地总结,对于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认真对待和研究,对于对口支援没有长远打算。三是管理要进一步严格。对口支援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够,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受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技术支援不关心,热衷于要设备、要资金,一些支援医院派驻人员没有按照要求长驻或驻点时间不足,支援深度不够,帮扶成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各地、各单位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引起重视,取得突破。

(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的 主导作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要从大局出发,要看“天下”,而不是只看“脚下”。卫生工作要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但目前我省医疗资源总体短缺,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通过县、乡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现在县、乡医疗机构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部分县级医院CT、彩超都有了,部分乡镇卫生院有了DR、电子胃镜、整体检验室等,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和使用好人才,非常重要。要缩小医疗卫生领域的城乡差距,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取得新进展。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把城市医院医务人员派下去,必须要卫生行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必须要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这不是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主管同志要主动研究,出主意,想办法,要全力做好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有的同志说,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人手不够,抽不出更多的人手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说明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还存在问题,县级医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大力加强。大家都是各地、各单位的负责同志,没有全局的认识,对口支援是做不到位的。要谋全局,抓大事,振奋精神,要本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十二五”期间的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到位。

(二)认真研究新情况,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进一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要把医务人员派驻到受援医院和 乡镇卫生院,涉及到大量的协调和管理工作。支援医院要让医生下得去,受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支援医生待得住。在总结定点帮扶经验的同时,要进一步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新支援模式,完善帮扶机制。有两个对口支援新模式请大家研究学习:

关于推进远程医疗。远程医疗突破了时间、空间、专业、人员上的限制,实现了快速、准确、高效、经济、可持续、多学科、全方位的医疗技术帮扶,是派驻医务人员驻点帮扶的有益补充。2011年7月,我省开通了北大人民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海南州到村六级远程医学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我省省、州、县级医院初步搭建起远程医疗的框架体系,在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的同时,重点推动远程诊断、远程监护等。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在一些发达省份,远程医疗很发达,效果非常好,我省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远程医疗更值得我们借鉴。要让网络家庭医生、网络宽带到那里,我们的医疗技术服务就到那里,信息化让专家“下得去”。各地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建立对口支援医院间的远程会诊关系,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关于组建医疗集团和联合体。这方面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要注意研究总结。部分城市医院通过对口支援,与受援医院建立一定的利益联系,在自愿、共赢的前提下,建立松散型或紧密型医疗集团、共同体、友好医院等,加强城市医院管理输出,实现内部的对口帮扶和分工协作。县级医院的管理水平不上一个台阶,技术上就不可能上一个台阶,这么多诊断、治 疗的手段就承接不了,这点是非常明确的。关键是要以对口支援关系为主要纽带,着眼于双方医院实际和发展规划,把两个医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改革与发展并重,促进县级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我省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在西部地区中也排名靠后。公立医院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能力和水平看,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农牧区是我省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青南地区是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采取改革与发展并重的策略符合我省实际情况。县医院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一环。今年下半年,省政府安排要在全省69所县级医院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医院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要在改革中得到解决。我们一定要通过改革,把县医院建设好发展好,实现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五配套。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本身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下联动的重要形式。没有高水平的县医院,也就不能指导建设高水平的乡镇卫生院,也就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解决不了病人合理有序分流的问题。农村群众在当地看病没有着落,就不能公平享受改革的成果,使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受到影响。

(四)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医院的水平和竞争力,不在于楼有多漂亮,设备有多好,收入有多高,而在于长期积淀形成的优秀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价值观、行业精神,以及以此 为核心孕育而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服务理念,凝聚和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力量,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动力源泉。因此,许多医院已将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医院领导班子重视,医务人员积极要求下基层、进农村已经蔚然成风。

毛主席早就说过:“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因此,大医院的人才要下去,适宜技术要推广下去。对于大医院来讲,深入农村、支援基层,不仅仅要帮助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患者,更主要是帮助当地医院医务人员,使他们在业务水平、思想素质、精神境界等方面有大的提高。大医院有些医生,很少或没有到过农村基层。通过参加对口支援,他们了解了农村社会,和农民建立起深厚感情,感触很深,这种效果比一些学校的书本教育要深刻得多、直接得多。

三、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认真扎实地做好2012年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2012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按照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继续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组织省、市20家医院组成23支医疗队,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重点,重点支援青南地区州、县医院。各支援医院一定要按照我厅下发的《2012年“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青海省执行方案》及时下派医疗队。

组织全省7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成90支医疗队重点支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的90个乡(镇)卫生院,主要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各支援医院要选派一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骨干进行帮扶工作;帮助开展1—2项适宜的新技术项目,并培养开展新技术的配套人员;免费接受1—2名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帮助完善1—3套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根据帮扶乡镇卫生院现有农牧民健康档案信息,分析评估出1篇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报告,使卫生支农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卫生部已经启动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支援州、县医院部分),要求各地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今后将主要从该系统中获取。这个系统也是为各地做好管理服务,希望大家引起重视。今年开展医院等级评审、优质医院创建、重点专科评审和其他评先评优活动,对口支援工作做得怎么样,要占重要的分值,这个分值要以信息系统的信息为基础。各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必须按照要求及时通过对口支援信息管理系统填报支援和受援双方医院基本情况、派驻人员情况、支援工作开展情况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按月填报),必须明确的是支援和受援双方均需按各自填报内容进行填报,缺一不可,否则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准确反映相关信息。我厅将进一步结合信息平台中的信息情况考核支援工作并兑现补助经费,卫生部也已开始主要通过这个信息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各省、各医院对口支援相关信息。

二是继续组派青海省“城带乡”卫生支农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从省、市医院抽调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建青海省“城带乡”卫生支农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3支医疗队,于7~8月份深入青南地区14县开展以“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为主题的卫 生支农活动。

三是组织实施好沈阳军区军队医院和辽宁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县级医院工作。希望各受援医院想方设法从安排好支援专家的工作、生活入手,配合省外医院做好支援工作,力争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有新突破,提高受援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这方面,有些医院的经验值得借鉴。根据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的统一安排,沈阳军区军队医院和辽宁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县级医院工作今年是最后一年,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受援医院要全力做好衔接配合工作,确保完成对口支援工作任务并取得实效。另外,我省三级综合医院少,无法安排支援全省所有县医院,必须借助省外医院进行对口支援。所以,下一步我厅将继续争取国家安排东部省(市)和部队医院支援我省县医院,明年这项工作启动前据具体情况将对口支援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是利用各类巡回医疗服务车组织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农牧区巡回医疗车常年在辖区内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切实发挥巡回医疗车在农村牧区疾病预防和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为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每车全年巡回医疗时间不少于100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制定巡回医疗车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工作经费,做好工作考核和质量评估。省级医院配备有巡回医疗车的,也要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积极利用省级医疗单位人才优势和车载设备,深入广大农村牧区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全年累计不少于60天。

五是继续组织实施好卫生“三下乡”工作。在组织实施好 上述日常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同时,在春节及其它节日和各地举行重大经贸、文体活动时,各地、各单位要适时安排好卫生“三下乡”工作,全年不得少于10次,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就近提供便捷、经济、实用的医疗、卫生保健和咨询服务。

六是积极组织实施好其它卫生支援工作。组织实施好北京、上海等六省市支援六州藏区医疗卫生工作、县以上医院向县、乡医疗机构派驻妇产科专家加强产、儿科建设等城市医院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农牧区卫生体系建设和农牧区人才培训等项目工作,以项目工作推动我省卫生支农工作向纵深发展。

各地、各单位在完成全省城乡医院支援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制定本辖区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本区域内适时、适当、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想强调一下的是,六州卫生局要充分利用东部六省(市)对口支援我省六州藏区的大好机遇,积极协调东部六省(市)安排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六州藏区辖区内州、县医院,多管齐下,进一步建立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对口支援关系,加快提高农牧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进2012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切实落实责任。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不是干几年十几年,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让农民群众进城就医,城市医院就得派人下去。这既是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也是 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实力量,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开展考核。使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做到真帮实扶。

对口支援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在组织管理。有的地方做得好,有的地方做得不好,问题在哪里?主要就在组织管理,而不在项目设计,也不在政策制订。组织工作的核心是针对性,受援单位缺什么,支援单位就要帮什么。随着工作的深入,大家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我们提出选派人员到受援医院担任院长,这就是认识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加强了支援的针对性,单纯业务帮扶是改变不了县医院面貌的。各支援医院下派医疗队时一定要选派有作为、有潜力的业务骨干到受援医院挂职副院长,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受援医院要按组织程序做好任命和聘用工作。选派的院长要把城市医院的优良作风带下去,逐步健全规章制度,改善医院管理,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把病人的看病就医问题解决在当地。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受援医院要协调当地政府,兑现医疗队员在支援期间按照当地标准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青海津贴,并给予基层生活补助的政策规定,以充分鼓励城市医务人员积极下基层参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二)带出队伍,促进长远发展。必须强调,支援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县医院带出干部,带出队伍,而不只是帮着看病。支援医院要帮助受援医院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医院的各个科室、每个医务人员也都要制订自己的规划,一年干几件事,几年下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支援医院要根 据各地疾病谱的实际,确定学科建设和帮扶项目、内容,编制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支持专科建设,推广开展适宜技术。

(三)把握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两个关键。要充分发挥城市医师支援工作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城市医师提供医疗技术与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既要通过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培养当地人才,又要通过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二是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既要在短期内帮助农村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更要帮助受援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三是对口支援医院双方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支援和受援双方要努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长期合作,稳定发展。

(四)加强督导考核,完善制度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辖区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做好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尤其要加大督导工作力度,及时向我厅反馈各省、市医院支援工作情况,避免支援工作流于形式,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总结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牧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制度。

(五)城乡医院紧密配合,完成支援任务。我们充分注意到,凡是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四个特点。一是对口双方高度重视。二是需求明确,重点突出。三是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四是狠抓落实,坚持不懈。几个医院的发言,也都提到了 这几点。我想,这也是对各个医院的要求。承担支援任务的医院要主动与受援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受援单位取得联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和当地需求有针对性地组派医疗队,全力以赴完成支援任务;各受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尽力做好配合工作是支援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各受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一定要主动和支援医院联系,尤其是沈阳军区和辽宁省支援的受援医院更要如此,要主动提出帮扶需求,要为支援人员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并负责支援人员在支援工作期间的管理与安全,负责做好宣传、病人组织以及住宿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按照要求选派进修和学习人员,受援医院医护人员要主动向医疗队医师学习,虚心向他们求教。

(六)认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我们已坚持多年,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我们对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实际效果宣传得不够,社会影响也不够大。希望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对这项工作的宣传,要宣传城市医院长期以来一如既往地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特别要注意发现支援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宣传他们忠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品德,改善医务人员的形象。健康教育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实地采访,宣传好人好事,宣传鲜活的典型事例。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都要主动争取当地电视台和报刊等媒介包括互联网的支持。对于一切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有利于维护医务人员良好形象、有利于维护农民健康的工作措施和手段,我们都要充分利用。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试卷1下一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