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能力建设汇报材料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法能力建设汇报材料(共6篇)

执法能力建设汇报材料 篇1

一、上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主要精神和内容

(一)为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2008年11月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目标,以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执法思想端正、执法主体合格、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有效,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上述要求,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努力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常抓不懈的工作局面。

在《指导意见》中具体提出了六项建设内容 一是大力加强执法思想建设 正确的执法思想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做好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不断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思想认识问题,努力克服特权思想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思想,坚决杜绝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使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始终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公安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坚决查处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惩处害群之马,使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公安执法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要通过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法管理,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把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捍卫法律、忠于职守作为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的底线,成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有除暴安良之志,有恪尽职守之德,有规范执法之能,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的模范执法者。

二是大力加强执法主体建设

执法主体合格是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全面落实“三个必训”制度、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等制度,全面实施集中教育训练与岗位自学自练有机结合的经常性练兵机制,不断提高领导 干部和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要积极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全面推行执法资格考试考核的要求,认真总结“三考”和部分地方开展执法资格考试工作的经验,借鉴国家司法考试的成功做法,抓紧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逐步提高执法岗位门槛,做到凡从事执法工作的民警必须取得相应执法岗位的执法资格,确保执法主体合格。要建立专门人才库,充分发挥专门人才在执法办案中的指导作用。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不适合从事公安执法工作的,坚决调离执法岗位。要加强对辅助人员的管理,尽快出台辅助人员管理相关规定,严禁其单独从事执法工作。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公安机关直接从事执法工作的所有执法民警都具备所在执法岗位必需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体能素质。

三是大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

只有把公安执法工作全部纳入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才能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使广大民警养成规范执法的习惯。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各警种要认真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本警种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特别是要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如交警纠正交通违法、治安巡逻盘查、武器警械使用、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抓紧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完善防止随意执法的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各执法岗位的职责要求,为执法工作提供法律上、制度上、规范上的保障和支持。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各警种要 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确定执法制度建设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加以解决。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制度建设,使执法依据充分有效,各个执法领域、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程序性、实体性制度健全、可操作性强,每一个执法行为和执法动作都纳入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执法职责界定明确,切实从源头上遏制执法的随意性。

四是大力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

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执法形象和执法效果。要针对当前执法行为方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制定公安机关执法大纲,围绕各警种执法的基本环节和流程,研究制定具有要点性、原则性、指导性的执法基本要求和标准,便于民警了解和掌握,指导民警正确执法、规范执法和高效执法,努力提高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要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执法责任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梳理、细化法律赋予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责,并分解落实到每个执法单位和每个执法岗位。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执法民警个人等不同层级的执法责任,进一步明确执法办案的呈报、审核、审批、执行等各个岗位、环节的责任,切实解决职权不清、责任不明、出现过错难以查究的问题。要狠抓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在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制度实施 一段时间后,组织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加强经常性的执法监督,坚决纠正、有效预防不严格执行法律、不按照制度规范操作、随意执法甚至滥用执法权等问题。要以开展创建“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活动为载体,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作为执法示范单位的必备条件,迅速掀起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热潮。要继续深入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培养、创建工作,下大力气培养、创建不同层次的执法示范单位,使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身边有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要认真总结、及时推广执法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推动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升。

五是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及时、有效的执法监督,是保证公安机关和民警规范执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把执法质量的高低纳入对执法单位及其领导和民警个人工作绩效的考评,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标准、范围,实行平时考评、阶段考评与考评相结合,全面建立领导和民警执法档案,实现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动态化、经常化,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主要指标,与领导和民警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职务升降紧密挂钩。要完善案件法律审核把关制度,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警种执法工作实际,明确法律审核把关的主体、确定把关的案件范围和执法环节,建立完善把关机制。要建立不同意见备案制度,将法律审核、案件审议中的不同意见记录在案,作为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的依据。要完善个案监督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个案执法监督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启动机制,健全个案监督程序。要充分发挥警务督察部门的现场监督作用和法制部门的内部执法监督作用,确保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群众举报控告、新闻媒体曝光、上级机关交办、司法机关确认以及其他机关移交的,依法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个案,要及时进行立案调查、作出认定,并依法处理,坚决纠正执法过错,坚决追究审批人、审核人和承办人的责任,促使领导和民警自觉依法办事。要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和执法文书,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依法保障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公众查阅公安机关公开的执法信息提供便利条件。要积极推行执法告知、治安案件公开调解、劳教案件公开聆询、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公开认定、疑难信访案件公开听证等公开制度,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辩,保证执法公平、公正。要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使监督制约措施科学、有效,错误的执法行为得到依法、及时纠正,执法过错责任得到严格追究,执法奖惩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六是大力加强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

执法工作信息化是实现执法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地公安机关要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总 体要求,将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列入规划,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要充分借助公安部开发的“执法与监督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一有效手段,积极推行执法办案的网上流程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把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做到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要在公安网上建立执法网页,设置法规查询、执法问答、执法情况反馈等功能,搭建网上执法工作平台,加强网上执法指导和服务,提高执法效率,节约执法成本。

(二)根据公安部《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3月公安部制定了《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安排》。为确保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公安部成立“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协调、情况掌握、综合分析等工作。公安部有关业务局负责本警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安排》中提出了16项工作重点,一是深入开展典型引路和警示教育;二是加大执法培训力度;三是举办执法规范化建设讲座;四是完善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五是制定、完善执法制度;六是制定、修改立案和裁量标准;七是制定公安机关执法大纲;八是科学管理执法活动,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九是整改执法突出问题;十是深入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培养、创建工作;十一是完善案件法律审核把关制度;十二是完善个案监督和执法过 错责任追究制度;十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和国家赔偿工作;十四是完善警务公开制度;十五是逐步实现网上执法与监督;十六是积极开展网上执法服务。

(三)根据公安部《关于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安排》,结合我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2009年8月公安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方案》中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全区公安机关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实现执法主体合格、执法思想端正、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有效、执法水平提高、执法公信力增强,各级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理性、平和、规范执法,人民群众满意。

《方案》中提出了6项工作任务,一是端正执法思想;二是规范执法主体;三是完善执法制度;四是规范执法行为;五是强化执法监督;六是加快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

(四)根据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南通现场会和2010年全区公安局长会议精神,自治区公安厅决定在全区公安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执法规范化“五项”活动。

“五项”活动的内容,一是整治执法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执法不公正、不廉洁问题,服务态度冷漠问题。二是规范执法制度,是指对地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及本地区公安机关出台的各类执法规范 性文件(执法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三是加强执法培训,重点是抓好对公安部新出台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培训工作;全面开展全区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认证网上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对全区法制监督员进行培训。四是保障执法安全,指一线执法民警配备单警装备及执法仪、警务通等执法监控设备。询问、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审讯室等办案场所安装安全防范装置和报警、监控设备,有效保障执法安全。五是创建执法示范典型,是根据公安部及自治区公安厅创建执法示范单位的指导意见、办法,培养、创建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的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和示范标兵。(全区创建示范单位1个盟市级、10个旗县级、20个所队级、50个执法标兵)

“五项”活动的步骤方法是从2010年4月至10月,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五项”活动。整个活动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级公安机关以及各警种部门要结合实际,利用一个月时间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依据方案开展具体活动,大致四个月时间,切实抓出成效。第三阶段大致用一个月时间,进行总结验收。

二、前一阶段我局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

(一)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巴彦淖尔市公安局2010年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开展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为确保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市局成立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贾英祥任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各旗县区公安局长、市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实加强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办公室的力量。

(三)2010年3月1日起,市局机关各单位办理行政案件全部进行网上流转,刑事案件实行“双轨制”。截止至3月30日,全市网上流转行政案件2963起(市局47起;旗县区公安局2881起其中临河893起、五原365起、磴口102起、乌前旗839起、乌中旗373起、乌后旗73起、杭后233起、河灌分局3起)。网上流转刑事案件1872起(市局26起;旗县区公安局1846起其中临河761起、五原254起、磴口43起、乌前旗462起、乌中旗94起、乌后旗42起、杭后190起、河灌分局0起)。

法制处对市局各办案单位网上流转案件进行审核、测评,测评结果将在下周予以通报。

(四)2010年3月25日,对市局各办案单位2010年第一季度的刑事、行政案件进行测评。第一季度市局共办理刑事案件20件,刑拘30人,逮捕26人,取保45人,移送起诉8人;行政案件15件,拘留10人,罚款13人,合并处罚23人,停业整顿9家。截止到3月25日,市局办案单位共交回行政案卷29本(其中治安支队21本、刑警支队2本、禁毒支队0本、经侦支队0本、网监支队5本、出入境管理处0本、河灌分局1本);刑事案件4本(其中治安支队0本、刑警支队0本、禁毒支队0 本、经侦支队4本、网监支队0本、出入境管理处0本)。法制处现已完成行政案卷13本、刑事案件3本的测评。

(五)3月29日巴彦淖尔市公安局首期《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培训已经开始,培训由法制处、训练支队共同授课,首期参训人员109人。第二期培训班将与4月6日开课,预计参训人员110人左右。培训结束后法制处、训练支队还将采取巡回授课的方式,对全市民警进行全员轮训。

三、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公安厅《关于全区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五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整治执法突出问题。全市公安局办案机关、基层所队要深入调研分析,认真找出本地区、本警种、本所队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找出问题成因和解决办法。

1、根据“三台合一”报警系统数据,从中按比例抽取一定数量的当事人,对110接处警等方面进行回访,对110接处警的各种警情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由指挥中心负责)

2、加强规范执法主体工作,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适合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坚决清除出公安队伍,确保公安机关执法主体合格。要大力加强对各类辅助人员的管理,严禁不具备人民警察主体资格人员直接从事公安执法工作。(由政治部负责)

3、抓好窗口单位的执法形象,规范窗口警种的语言行为,统一执法语言、规范执法动作,有效解决形象不佳、语言生硬、态度蛮横等问题,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重点是基层派出所户籍窗口,交警部门路上执勤、事故现场勘察等。

(二)规范执法制度。全面清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对执法主体的本级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及本地区公安机关及警种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完善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制定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三)加强执法培训。一是继续按公安部要求对所有执法民警进行《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轮训。2010年4月6日市局对全市公安机关的第二轮培训开始,法制处拟定于4月20日对市局机关全员民警进行培训。要通过案例教学、实战教学、信息化手段等多种形式,力求将《细则》内容融会贯通,落实到实际执法办案工作当中。二是组织民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警种地在公安厅已开通使用的“执法资格考试认证系统”网站开展网上培训和网上学习,修满学分的即进行网上模拟考试。三是按《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法制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组织好法制监督员验证及培训工作,验证培训时间不少于二日。

(四)保障执法安全。依托和运用录音录相、视频监控等设备加强执法监督,保证正常调查取证、固定证据活动的进行,同时印证执法过程,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保障民警正当执法权益。

(五)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创建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和标兵。4月1日出台《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创建执法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及评选标准。确定1个县级、5个所队、10个岗位标兵,具体部署落实到基层单位,并以警种主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办公室具体指导的形式抓好落实,争取在全区的评选活动中我市执法办案单位能榜上有名。市局将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树立民警身边看得见、学得会、过得硬的规范执法的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营造树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存在问题

(一)各执法办案单位对执法规范化建设不够重视。有些单位、警种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动研究、部署本单位、本警种执法规范化建设,找准问题,制定措施的少,民警中存在等、靠思想,没有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与本职工作挂起钩来,缺少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能力。

执法能力建设汇报材料 篇2

关键词:农业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对策及措施

加强农业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是对农业执法工作的科学规划与落实, 不仅能提高我国农业执法工作的效率, 还能普遍提高相关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农业执法能力, 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就当前我国农业执法实际情况来看, 一些出现的问题仍需加以重视和解决, 对采取的通过规范化建设来提高农业执法能力这一战略, 要坚持加强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把握。因此, 笔者结合我国农业执法实情, 提出了规范农业执法建设工作的相关措施。

1 当代农业执法能力的几点问题

农业执法人员在着装上不能被清楚识别, 大部分进行农业执法工作的人员没有统一的、正规的着装标准, 使农业执法队伍缺乏威严感, 不能使农资经营者、老百姓信服;部分地区的农业执法部门, 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 一些必备的农业执法设备严重匮乏, 这导致相关的农业执法检测流程效率低下, 整体农业执法能力不足;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不达标, 多由各农业服务单位进行抽调组建, 不仅业务不对口, 其自身的法律基础也不高, 容易出现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现象, 给老百姓们留下了不好的执法形象;农业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深, 使老百姓对农业执法部门的工作性质产生错误理解, 某些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群众会不清楚自己已经犯了法;农业法制建设工作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农业执法部门间的权利出现争夺和蚕食情况, 相关立法的执行力度不够, 适应不了现行体制。

2 规范化建设与农业执法能力的内在联系

使用规范化建设措施, 从农业执法人员的思想上、行动上进行规范, 形成科学合理的执法农业体系, 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执法能力, 加强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

农业执法能力的提高, 表现在体系建设问题 (包括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 、队伍建设问题 (人员素质、行为规范、证件着装) 、制度建设问题、能力建设问题 (经费保障、执法装备) 这4个方面, 而规范化建设工作就是要从这4个方面进行。

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可以增强农业执法部门的整体实力, 分别从农业执法方式规范化、农业执法途径规范化、农业执法法律法规规范化这些方面加以体现, 做到公正、公平执法, 合理、合情执法。

3 具体策略及措施

3.1 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 夯实农业执法法律基础

农业执法体系的建设, 要定编定性, 成立专业的农业执法机构;要全面优化农业执法队伍, 加强农业执法人员的审核工作;要关注农业执法设施的建设, 保证农业执法资金的充足。

农业执法法律基础的完善, 要加大农业执法法律法规工作的支持, 制定、颁布、完善相关法律;要积极实践农业执法法律法规, 在实际农业执法过程中发现现行农业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与改正;要扩大农业执法法律研究团队, 针对农业执法中遇到的不同问题, 对农业执法所依照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3.2 改善农业执法部门执法模式, 做好农业执法监管工作

农业执法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 将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内容进行公开, 使老百姓能清楚地知道农业执法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注意到自身需要改正的地方;农业执法部门要规范下属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手段, 实现文明执法、科学执法、高效执法。农业执法监管工作, 不仅有农业执法部门内部实行的强化监督, 也有社会监督、群众监督, 内外监管, 促使农业执法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提升了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

3.3 整顿农业执法队伍, 明确农业执法重心

农业执法队伍的强弱, 主要在于执法人员的基本执法素质的高低, 因此要对农业执法人员的选取使用进行严格的把关, 并且要对农业执法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 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个人执法水平;另外, 农业执法队伍的整顿工作, 要重视对胡乱执法、贪污腐败等问题人员的治理, 要发现内部问题并加以解决。农业执法的重心应该放在遵照法律法规上, 不能根据个人意愿来决定农业执法内容, 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农业执法。

3.4 积极宣传农业执法, 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农业执法工作的宣传, 是为了使农资经营者与普通群众对农业执法部门有所了解, 能正确理解农业执法的范围与实际内容, 而结合我国目前农业执法工作来看, 我国在进行农业执法宣传工作中, 要摆脱重技术轻执法的不合理宣传内容, 将宣传中心放到执法上。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 可以从精心组织专项整治、严抓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农资市场监管等方面加以开展。

4 结语

加强规范化建设, 是提高农业执法能力的重要方式, 科学有效的完善了农业执法部门的职能, 对农业执法的方式、手段合理规范, 强化了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能力与执法机构的整体水平, 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法制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今后, 我国农业执法部门在开展农业执法工作时, 要通过对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执行加强, 促使整个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提高, 为我国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奠定扎实的执法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剑英.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1 (10) .

[2]谢萍梅.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探析[J].种业导刊, 2011 (08) .

国土资源所执法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篇3

一、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能力现状

(一)各乡(镇)国土资源所

设置情况

我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已将原乡镇土地管理所的人、财、物上收到县人民政府管理,设立了大兴镇国土资源所、拉伯乡国土资源所、永宁乡国土资源所、翠玉乡国土资源所、红桥乡国土资源所、烂泥箐乡国土资源所、宁利乡国土资源所、西川乡国土资源所、西布河乡国土资源所、金棉乡国土资源所、新营盘乡国土资源所、跑马坪乡国土资源所、战河乡国土资源所、永宁坪乡国土资源所、蝉战河乡国土资源所和泸沽湖国土资源所为县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共核定人员编制36名,目前实有人数为13人。

(二)国土资源所主要职能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市、县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作出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决定和措施。

2、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参与编制和实施本行地资源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土地证书核发和土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

3、开展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具体实施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协助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革,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协助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土地证书核发和土地动态测管理工作。

5、负责农村居民住宅用地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审核报批及批准后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6、协助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具体建设项目供地等有关工作。

7、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对行政区域矿产权人履行法定权利义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受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委托,可参与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论证工作。

8、协助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工作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组织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报工作,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9、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土资源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报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配合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转土资源违法案件的调查核实、取证和处理工作。

10、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国土资源信访接待工作,及时调处和化解矛盾,发现重大上访苗头,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

(三)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经费、设施建设等工作条件及人员素质状况

目前,我县16个乡镇国土资源所中,只有工作人员13人,均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及工作经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在现有13名公务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9人;大专学历的有2人;中专以下学历的有2人。总的来看,队伍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是一支能胜任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年轻化的干部队伍。

(四)乡镇国土资源所的执法监察职责及履行情况

乡镇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乡镇农村,履行着执法监察和化解资源纠纷等重要职能,是国土资源管理基础。由于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缺少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监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监察信息员、协管员聘任及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建设情况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协调员聘任工作方面,我县在各涉矿乡镇设立了护矿队,共同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在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建设上,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尚处于空白状态。

三、乡镇国土所履行执法监察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缺少人员。因各乡镇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管辖范围广、工作量大,难以开展好工作。

2、运转缺少资金。因各乡镇国土资源所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缺少办公经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执法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

3、巡查缺少工具。因各乡镇国土资源所没有自己的执法车辆,所以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困难重重。

4、工作缺少积极性。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十分艰苦,却有为而无位,这必然会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基层国土所的职能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能力建设的建议

1、希望上级部门更加关注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建设,出台新政策,加大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投入,实现执法监察力量重心下移,全面提升乡镇国土资源所的执法监察能力,把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好。

家庭能力发展建设汇报材料 篇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家庭兴旺则国家兴旺。近年来,镇坚持“民呼我应、民需我为”的工作理念,以家庭为基点、以民需为导向,健全完善融奖励、优惠、减免、帮扶、救助、保障于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提升计生家庭健康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走上了计生家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为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计划生育家庭基本概况

镇总人口约为24976人,其中男性共13237人,女性共11739人,全镇家庭总户数为7547户,计划生育家庭户数为7306户,约占96.8%,其中一孩家庭4852户,占66.4%,二孩家庭2034户,占27.8%,多孩家庭84户,占1.1%,流动人口共2347人,其中流出1508人,流入839人。

经济方面,我镇素有“煤炭重镇、林业大镇、香菇名镇”的美誉,得力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群众家庭多以务工矿山企业、种植水稻、栽培香菇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0年,我镇人均年收入达7352元,其中计划生育家庭人均年收入为8245元,全面实现了人人得温饱、家家有手机、户户有家电,约有95%以上的家庭拥有摩托车。

文化方面,我镇共有小学两所、中学一所,其硬件设施和师资能力均能满足学龄儿童的受教育需求,居民平均文化程度为初中,且每年高中入学及大学本科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

思想方面,科学文明的婚育文明观念已在我镇蔚然成风,男到女家落户现象十分普遍,“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未发生“两非”案件,婚检知晓率达100%。

健康方面,我镇居民平均寿命为76岁,80-89岁老人共412人,90岁以上的共23人,无地方性疾病和疫情出现,居民身体素质好。

二、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整合资源凝聚部门协作

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精心调研、科学谋划,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支持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在镇领导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妇联、卫生、教育、司法、民政、农业等各个部门都加入到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工作中来,整合多方资源帮扶计划生育家庭,如联合工会、民政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进行帮扶,联合妇联、司法对计划生育家庭纠纷进行调解,联合农业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农业种植、香菇栽培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联合卫生扎实开展叶酸增补工作、预防出生缺陷,联合教育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爱心妈妈关爱女孩及贫困计生户子女帮扶工作,以多方面、全方位的关爱计生家庭户。

(二)实事惠民拓展政策落实

按照“保稳定、惠民生、强服务、促统筹”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计生惠民力度,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坚持送优惠政策进家,进一步健全完善“奖励、减免、优待、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一是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每人每月10元,2010年共奖励111人,共发放奖励资金51870万元,兑现率达到100%;二是落实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政策,累计共有89个家庭户享受了此项政策;三是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救助贫困独生子女大学生

4人,贫困计生家庭35户,共发放救助公益金1.8万元;四是按时发放奖励扶助金,累计共有116人享受每人每年720元的奖励扶助金,4人享受每人每年960---1200元的特别扶助金,奖扶金全部发放到位;五是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暖冬行动,为流动人口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政策法规咨询、各种办证服务。

2、各类优先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综合工商、民政、国土资源、文教卫生、农林牧水等13个部门政策,制定出台了《 镇“关爱女孩”及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涉及优惠项目共23项。2010年全镇共有6198户计划生育家庭享受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涉及土地使用、困难救助、劳动就业、就医入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活动,通过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不断提高发展能力,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建沼气、改水、改厕、改圈等项目中优先考虑计生家庭,并提高补贴比例,优化计生家庭的人居环境。在低保评审、农村党员创业周转金的发放、公共惠农政策上,均优先向计生家庭倾斜。

3、全面开展农村育龄妇女免费服务。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生殖健康检查,2011年共为5669名育龄妇女进行检查服务,查出妇科疾病791人、乳腺疾病345例,治疗689人,免费服务率达到97.8%。对进行上环、结扎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妇女进行手术费减免,同时各村均对主动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妇女进行物资或现金奖励,目前我镇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率达78%。另外,我镇每年均邀请县计生站、县妇幼保健院医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农村妇女讲解女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大力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按照 “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群众满意”要求建设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其建筑面积为389平方米,是我镇直单位中房屋最多、采光最好、交通最便利、外观最漂亮、环境最整洁、氛围最温馨的服务场所,同时配备有显微镜、红外线乳透仪、B超等基本医疗设备,能够为育龄群众开展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各村也均配有医务保健室和服务药箱,能够掌握全村服务对象的计划生育相关信息,并配合县、镇做好生殖健康普查服务工作,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镇站为骨干,村室为阵地”的三级技术服务平台,为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深化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不断加强婚育文明和人口文化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发

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讲解等形式组织开展关爱计划生育家庭、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项目及活动,在做好群众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婚育新风内容、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计生部门服务内容的宣传,逐步提高我镇居民对“男到女家落户”和“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认同率,为实施推进计生家庭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载体提升服务实效

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不断变化的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以建设新型家庭人口文化为核心,以促进婚育文明新风为重点,以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为目标,实现人口计生机制创新、载体创新,促进了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

1、阵地建设增强辐射力

我镇17个村居均建设有人口理论学习教室,电视、音响、桌椅等配套设施齐全完备、教学制度规范上墙、授课人员专业过硬,通过镇每年四次、村每月一次的授课,宣传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致富信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政策面和信息。此外,每个村委会均建有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及文体活动设施,以丰富农村娱乐生活,全面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

2、活动开展增强渗透力

普遍开展送戏下乡、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致富能手、五好家庭及好婆媳评选等活动,用喜闻乐见、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家庭人口文

化宣传,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编印各类人口计生宣传手册、计划生育明白袋2万余份,免费赠送给广大农民家庭,促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3、打造特色增强影响力

我镇在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上致力于创新思维、探索实践、打造特色。以 镇中学为阵地,我镇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成效显著,成为 县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以镇政府所在地 村为基地,成立阳光家园留守儿童学习班,对 集镇上的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从身体、心理全方面关爱留守儿童,开班两期以来,影响甚大,广受社会赞誉;以镇计生办为依托,发放流动人口姐妹卡、创建流动人口QQ群、建设亲情视频聊天室、逢年过节电话问候,创新方式与流动人口加强联系、提供服务、有效管理。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努力,镇计划生育家庭的生存发展能力、学习上进能力、自我保健能力、文明行为能力、奉献社会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计生家庭的能力发展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观念大转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群众的婚姻观念、生育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到女家落户”、“ 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已深入群众之心,村民正通过优生优育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和提速发展致富。

2、经济大发展。婚育观念的转变极大的减轻了我镇居民的生育负担,村民将更多精力、更多物资投入到发展生产、生活中去,经济

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家庭建设发展更快,小康建设提速前行。

3、素质大提高。通过倡导叶酸增补、推行健康讲座、普及疾病防治,我镇居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健;通过远程教育、人口学校、高等学校入学率的提升,我镇居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通过技术帮扶、现场指导,村民农业技术素质越来越高。

四、存在的不足

我镇在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地域因素、社会发展现状等因素的存在,我镇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计划生育家庭能力发展不均衡。由于受地理位置、基础条件、自然资源、村级经济发展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镇各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极不平衡,家庭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2、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缺乏后劲。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信息、劳力的匮乏,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致富、创业、就业仍然较为困难,家庭发展缺乏后劲。

3、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扶幼制度急需建立。随着家庭子女的较少、家庭规模的缩小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队伍的壮大,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生活质量和精神慰藉上都亟待改善和提高,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的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镇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

上级领导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态势均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指数,将我镇建设成为幸福家庭标杆乡镇。

1、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通过今年的换届选举,一套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好、致富能力高的村领导班子将被群众推选出来。我们将通过组织培训、座谈等方式,提高村领导班子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并通过部门协调在帮助村干部带领致富上提供宽松环境,为计划生育家庭户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

2、以经济建设为抓手,推动村居家庭建设平衡发展。

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支点,我镇将继续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专业技术培训等有利措施,拓宽村民致富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对偏远山区、资源匮乏的村居,将通过机制建设、部门协调,给予政策、财力、物力、技术倾斜,以缩短各村差距,推动平衡发展。

3、以以点带面为途径,促进计生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将以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镇中学和阳光家园留守儿童学习班基地---村为中心点,以点带面增强辐射力、扩大影响力,在全镇17个村居中广泛开展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项目活动,增强农村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的思想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

理疏导,为我镇青少年和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城管执法情况汇报材料 篇5

一、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提升执法队伍新形象

近年来,县城市管理局始终把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效率高”的执法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执法队伍建设上,针对建局时间短、新生力量较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以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为总抓手,首先狠抓了教育培训。坚持周一为集体学习日,月初为集中培训日,季末为考核测试日。同时,还坚持进行军事化培训,做到训练标准军队化、着装举止军人化。其次,狠抓了作风纪律整顿。定期组织全体队员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查不足,摆问题,提升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水平,自觉遵纪守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第三,制定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了《 县城市管理局十条禁令》、《 县城市管理局日常管理制度》、《 县城市管理局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县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项制度和规定。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教育,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城区市容市貌和规划建设管理,全面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

近年来,县城市管理局本着“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切实加强了城区市容市貌和规划建设治理。

一是全面落实了城区街道定人定岗定位责任制,对城中街、兴华路、青年路、隅首街、金茂商街等重点路段实行重点管理,根据《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杜绝店外经营、流动摊点、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物料占压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行为,确保市容整洁、卫生有序;全面实行了“三包”、“五定”责任制,即大队包片、中队包线、队员包路段,日常管理定岗、定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力争使城市容貌达到无缝隙、无空档,全覆盖、全天候管理。方法上做到了“四结合”,即错时上班与正常上班相结合,定岗管理与机动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徒步巡逻与车辆巡逻相结合,执法人员与环卫人员相结合。同时,实行错时值班制度和晚间值勤制度和12319投诉受理制度,逐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近期,共清理流动摊点1652处,取缔移动灯箱268个,店外经营2600余处,清理野广告2580处,城区墙体粉刷26800米。

二是充分发挥女子市容管理执法中队的作用,加强城区巡逻的力度,实行错时制值勤模式,杜绝管理上的空档现象,从严治理市容市貌。为扮靓城市,今年以来,义务刷洗城区护栏3次以来,累计长度15千米。

三是实行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共发放明白纸8000余份,发放致经营户的一封信2000余份,增强了市民城市化意识,提高市民素质,自觉接受城市管理,为我县城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是户外广告治理。近年来,随着城区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工程的完成,沿街户外广告整治势在必行。县城市管理局根据我县城区主次干道的户外广告设置现状,本着符合实际、统一尺寸、标准、样式的要求,在借鉴市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城区户外广告设置审核的实施意见》。严格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和管理,控制过街横幅、落地灯箱等低档次广告的设置,杜绝铁皮广告和墙体商业广告的制作,鼓励和引导城区沿街门面设置高档次、高品位、统一规格的门头牌匾,积极发展电子扫描等高、新、大、优的户外广告和亮化光源,增强广告艺术和文化内涵。确保主要道路两侧容貌整洁、美观、畅通,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重点抓好兴华路、菏商路两条样版街工程,打造亮化两条标准街。近期共规范门头牌匾185个,清理废旧广告262个、不规范广告120个。

五是新老城区违法建设治理。近年来,新老城区零星建设治理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县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工作策略,遏制了新老城区违法建设的蔓延。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区规划及园区规划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省政府批复的新城区建设规划和县政府定政发文件关于全县在规划区内禁止零星建设的规定,我们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政府的有关规定,在严控区,禁止一切零星建设,在控制区及各乡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实行严管重罚。重点区域专人盯守,日夜巡查,采取早发现、早查处等有效手段,严格控制零星建设。近半年来,累计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686起,强制拆除535起,拆除违法建设面积8850平方米,停工86起,行政处罚65起,较好地控制了全县规划区内的零星建设。

三、关注民生,全面构建和谐城管

乡劳动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篇6

乡劳动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我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依法监督下,经过强化学习和广泛地宣传动员,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先导,以规范行为、创设条件、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乡前段时间劳动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基本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提供组织保障。

劳务输出业是双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抓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到双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对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双江政发[1998]5号、[20xx]11号、[20xx]5号[20xx]4号等相关文件,专门成立了乡劳动力转移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和双江乡发展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领导机构。这些文件和领导机构为我乡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强化学习,为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加强《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我们将《劳动法》列入机关干部政治学习的内容,并举行培训班给各村定补干部上课,学习《劳动法》的有关知识。其次,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劳动执法车2次、宣传标语100多条、墙壁板报5期次。让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劳动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为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二、劳动者权益保护情况

近几年来,我乡劳动保障站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成立了双江乡劳动法维权小组,从司法、劳动、公安、国土和企业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由劳动保障的分管领导为组长,劳动保障站站长为副组长,专门抓好这项工作。由于劳务输出业是双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外务工人员数目达全乡劳动人口的半数之多,因此双江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重点在于保护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乡劳动法维权小组每年都要负责处理在外务工人员的一些工伤事故和劳资纠纷等各种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乡劳务输出业的健康发展。在抓好工作重点的同时,我们也没有放松对在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乡人大和劳动保障站多次对有关企业进行劳动用工检查,强化了用工单位合同管理的意识,有效地保护了在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

我乡从94年开始,全乡群众投保民政开办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4000多人次,金额达40万元左右,现在已有100人左右发给了养老保险金。随着形势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及劳动法律意识的增强,除机关事业单位投保养老保险以外,一些个体经营者、企业老板也纷纷加入到养老保险的行列,特别是20xx年,我乡超额完成征收分配的失业保险任务,成绩名列各乡镇前茅。今年我们除认真宣传劳动法的各项政策外,重点是认真负责完成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再一次面向农村、个体、工商企业的保险费征缴,扩大保障范围,使全乡人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四、促进就业工作情况

双江没有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也很少,在促进就业方面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为此,我乡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使我乡农村劳动力能够在素质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中培有所学、学有所用。我们经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摸清了我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已转移就业农民工的素质技能情况和就业情况以及培训需求情况,为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认识,营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还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发动。一是印发宣传资料500余份,分发到各村各户和农民群众手中。二是利用横幅标语、墙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题宣传。三是利用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巡回宣传等。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目的、意义、作用、政策和科技致富、培训创业致富等先进典型以及就业形势和择业观念宣传和引导,充分让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就业趋势和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是党和国家切实关心和帮助他们大好事的认识,消除部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起良好的“学技能、强素质”的氛围。几年来,我乡建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组织举办了15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对3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了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促进了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劳务输出收入稳步增加。

五、劳动执法监督和执法环境的有关情况

开展劳动执法监督,是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乡大力改善执法环境,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定期的乡镇企业用工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法的用工合同,杜绝了使用童工的现象,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二是开展工资清欠行动,通过调查了解,对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发出整改通知,督促用人单位及时足额地发放工资,规范了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三是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劳动保障制度,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使用人单位能照章办事,以制度化管理代替日常管理;四是不定期的对各用人单位进行抽查,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下一篇:中班语言《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