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大类(精选11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选课相关通知
一、选课对象
经贸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大类学生
二、选课时间
2011年10月16日14:00~10月17日14:00
三、选课内容
学院限选课
四、选课地点
学院博易楼机房及学生寝室
五、其他说明
1、学生在规定时间上网选课,过期不侯。请同学们按照教学计划上对学科选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学分的要求进行选课
2、此轮选课是第一轮选课;本学期期末进行第二轮选课(补选);最后一轮退、改选将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初进行,届时请留意学院通知
3、进行第一轮选课后,学院进行选课后台调整,选课人数低于最低开课人数要求(15人)的课程将被取消;因取消课程而落选的学生可在第二轮选课中补选。
4、选课名单一经最终确定,学生必须按课程要求参加学习和考核;擅自参加未选中课程上课并考试,其成绩不予承认;选中课程擅自不上课视为旷课,擅自缺考视为旷考。
5、“工程模块”课程:原创教务系统根据学生上一学期所选模块安排下一学期课程,以系统默认为准,若删除后将无法重新选择。
下学期课程选课工作即将开始,请同学之间互相通知。
经贸教务办
关键词:大类培养,学分制选课
问题分析
选课制允许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对所开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 包括自主选择课程、老师、上课时间, 选择适合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兴趣来选择自己希望学习的课程。到目前为止, 学分制已在绝大多数高校积极稳妥地推行, 同时与之配套的选课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浙江大学从2002年开始实施学分制, 在2006年开始大类培养, 它从大类招生开始, 到主修专业确认为止, 时间跨度1~2年, 期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 1~2年后再确认主修专业, 之后按专业培养。以往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模式下的“先排课后选课”选课制已经不适用这种“未确认专业”的大类培养模式, 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各大类实际选课需求无法在选课前预计, 部分学生可能会按另外一个大类的培养方案选课。
(二) 对模块课程的需求无法在选课前预计, 某些大类内也
未完全彻底统一课程, 存在着带有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 在专业未确认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知道这些课程的实际需求。
(三) 对不同层次课程的需求无法在选课前预计。
同一大类中出现类似“微积分”和“数学分析”这些同类但不同层次的课程选择, 对应以后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的选择难以预测。
(四) 对选课需求的总量无法预先估计。
为了以后主修专业确认时有更多的选择, 或者是专业确认后补修课程, 有的学生选课会比正常情况下偏多。据统计, 浙江大学近几年大一学生平均选课总学分数约为57个, 超出建议修读的40~50个学分范围。
因此, 在大类培养的新形势下, 选课制度必须加以改革, 以适应这种新情况。选课系统必须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保证选课制的顺利实施。
解决措施
我们研究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课程安排特点, 将排课与选课融为一体, 重新建立了一个了符合大类培养要求的学分制选课的制度, 并辅以一个改进的选课系统帮助实现。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入课程修读计划以预测选课需求
在学生教学管理系统中增加一个制定课程修读计划的功能。课程修读计划以培养方案为基础, 学生可以任意自由地选择一个大类或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选定培养方案后可以修改默认的修读学期, 也可以增加培养方案之外的课程。课程修读计划既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也可以作为学生选课需求的预测, 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据此调整教学任务。
(二) 二次落实任务和排课
改变原来的“排课-选课”模式为“排课-选课-排课-选课”模式。具体步骤是:在先进行一轮“排课-选课”后统计实际的选课需求和时间段分布情况。开课量不够的课程追加教学任务, 原则上增加的教学班应尽量安排在前一轮选课人数比较集中的时间段;选课人数在时间段上分布不均的课程可通过调整各时间段的教学班数来平衡。接下来继续选课。这样做既可以满足大类学生的实际选课容量需求, 又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课时间冲突的矛盾。
(三) 多志愿选课提高选课效率
为了减少选课轮次、节约选课时间和提高选课效率, 我们引入了多志愿的选课方式。即选课时同一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多个教学班, 选课结束后的筛选处理至多只能选中其中一个志愿。据我们统计, 在多志愿选课方式未实施之前, 第一轮的选课命中率一般只有50%左右, 而在实施之后能提高到70~75%, 效果非常明显。
(四) 放宽补、退、选限制并规范流程
大类学生可能随时改变自己的修读计划中的课程, 甚至改变整个专业修读方向, 需要给予充分调整选课的机会。我们建立了较为宽松的补退选机制, 学生可以在开学1~2周内任意退课、补选。
(五) 提供已修课程和培养方案完成度的对比
只要在主修专业未确认之前, 大类学生的专业修读方向随时都是可变的, 因此他修读的课程可能是横跨两个专业或多个专业的, 分属不同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提供学生一个很直观的已修课程和任一培养方案完成度的对比, 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随时核查按照目标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 已经获取了多少有效学分, 避免学生修读方向发生偏离, 或者说修读了多余的无效学分, 特别是那些对专业修读方向发生多次改变的学生尤其有用。
除了上述这些措施, 我们还在加强选课培训、咨询, 优化选课流程, 改进选课规则等方面作了不少改革。
作用和意义
大类培养下的学分制选课系统及其管理更加注重弹性和开放性, 它在现代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 搭建了多学科课程库的学生自主选择平台。无论是本大类的课程还是跨大类的课程, 都能提供学生个性化选择修读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交叉的实现, 从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而且能使学生通过选择修读课程对专业有个初步了解, 为今后正确选择主修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专业的竞争意识。
(三) 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还可以跨年级、跨院系、跨学科、跨校区、甚至跨学校进行自由选课, 真正实现1~2年级的大类培养, 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
找到工具
大类资产配置就是投资者的个人资金在房产、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之间的分配比例,投资者需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财富状况和风险偏好基础上,结合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合理的安排好个人资金在各类资产中间的分布比例。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通常要考虑3个因素:预期收益、风险承受度和投资期限。各类投资工具的收益和风险状况如图1所示。投资期限则一般受制于投资者的投资计划(如子女的大学教育金)或不同到期目的投资资产(如债券)。
如何操作
大类资产配置可以从战略、战术和动态3个层面进行。对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的是战略大类资产配置,目的在于在投资组合中以某种比例方式将大类资产配置在一起,以满足投资者在一定风险水平上的投资收益最大化要求。战略大类资产配置的一般步骤包括:1、确定资金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投资限制等;2、资产的选择;3、建立长期的战略资产配置;4、确定战术性的资产配置;5、再平衡策略的执行;6、对长期目标和资产预期的再考察等。
以经济周期为着眼点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被市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936年,经济学家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把经济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和萧条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最佳资产配置类型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
复苏期最佳投资品种:股票 经济在复苏期从低谷走出,企业利润逐渐升高,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信心增强,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日渐增加,先期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则会得到最丰厚的回报。
繁荣期最佳投资品种:房产经济在先期的扩张积累后,经济形式持续繁荣,公司利润得到进一步增加,股市虽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由于多数人分享投资收益其实际边际效用递减,房产行业由于与物价指数正向相关,预期收益大于利率变化,房价上涨。
衰退期最佳投资品种:现金货币或者高流动性产品经济处于前期的过度繁荣,企业利润由于利率升高而被社会吞噬,政府决策的滞后效用导致利率还会持续上升,此时资金的安全性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工程图学、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素描、产品效果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形态设计、工业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
车身造型设计方向补充了工程力学、汽车概论、车身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汽车空气动力学等课程。
艺术设计方向补充了图形创意、产品包装设计、VI设计、装帧设计、广告与招贴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
1、要找的人不在
A: Hello, this is carol. may i speak to miss chen?
B: Yes, one moment please. i’ll get her for you.
A: Thank you.
B:I’m sorry, she’s not at her room right now.
A: Oh, i’ll call her again.
A: 喂,我是卡罗,可以请陈小姐听电话吗?
B: 好,请等一下,我为你转接。
A: 谢谢。
B: 对不起,她现在不在。
A: 那我等下再打给她。
2、自我介绍时,请注意:
1. “hello”等于是中文的 “喂”,随时随地可用。
2. 打电话先行自我介绍是一种礼貌。电话中最常用“ this is~”的形态而不是 “here is~”或“i am~”,这是打电话需要注意的`。
3. “ may i speak to~” 也可以换成是 “can i speak to~” 请~听电话。
3、抱歉这么晚打来的说法:
1. I’m sorry to call you so late. 对不起这么晚打电话来。
2. I hope I didn’t catch you at a bad time. 抱歉这种时候找你。(含有希望没有打扰到你的意思)
3. I hope I didn’t wake you up so early. 我希望这么早没有吵到你。
4. I’m sorry to call you so early. 对不起这么早打电话来。
5. I’m sorry to bother you at this hour. 很抱歉在这时打扰你。
4、有急事时的表达方法:
1. It’s urgent. Could I have her mobilephone number?
2.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reach her?
3. This is an emergency. I need to get in contact with him right now.
1. 我有急事,可不可以告诉我她的手机号码?
2. 能不能告诉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她?
3. 我有急事,需要马上跟他联络。
5、对方不在的说法:
1. It’s nothing important. 没什么重要事。
2. It’s nothing urgent. Thank you ,good-bye. 没什么要紧事,谢谢您,再见。
3. I’ll call her again. 我会再打给她。
4. I’ll call back later. 我稍后会再打来。
5. Please ask Miss Chen to call me back. 请陈小姐给我回电话。
6. Could you tell her to call Carol as soon as possible? 能不能请她尽快打电话给卡洛?
7. Ask her to call Carol at home after seven, please. 麻烦她在七点后打电话到卡洛家。
8. Can I leave a message? 我可以留言吗?
9. Please have her return my call.请她回电话给我。
10. Could you ask him to to call me back? 可以请他给我回电话吗?
11. Please tell her Carol called. 请告诉她卡洛找她。
12. Let me call back later again. Thank you. 我稍后再打电话来。谢谢你。
13. Please tell him to phone 2233-4455. 请他给2233-4455回电话。
6、电话答录机
This is a recording. I’m not at home now. Please leave a message after the beep. Thank you.
这是电话答录机。我现在不在家,请在“哔”的一声之后开始留言。谢谢!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 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 即“三课 (课程、课堂、课业) ”培养要求。
(一) 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 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 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 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 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 (2013年版) 、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 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 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 (含双语课, 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 的课程组建设清单, 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 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 随后, 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 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 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 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 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 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 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 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 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 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 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 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 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 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 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 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 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 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 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 (MOOC)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 Model) 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 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 加强过程管理,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 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 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 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 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三协同” (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 的培养目标,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 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 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 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 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 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 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 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 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设中心主任 (所长) 和副主任 (副所长) , 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 “课题组 (平台) ”建设科研团队, 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 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 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 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 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 (区域经济管理) 等专业 (方向) 。
(二) 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 (国际班) 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理论基础扎实, 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 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 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 根据招生工作需要, 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 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 热爱专业, 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 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 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 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 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 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 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 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 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 选拔工作顺利结束, 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 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 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 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 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 即按14人单独成班, 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 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 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 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 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 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 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 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 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 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 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 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提高双语 (全英文) 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 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 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 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 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 (国际班)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 (区域经济管理) 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我国高校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起于20世纪80年代, 三十年来已有百余所高校实施公共管理大类培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自2011年起试行大类培养,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为试点, 三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逐渐探索出“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培养路径、“三课 (课程、课堂、课业) ”培养要求、“三协调”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和“三协同” (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 的培养目标, 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润政, 肖湘雄, 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4) .
[2]何晓柯, 王河江, 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 2012, (5) .
[3]王丽梅, 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2, (7) .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 2012, (10) .
[5]邱成岭, 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1, (9) .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 2012, (2) .
摘要:伴随着资产配置环境的变化,大类资产配置正迎来重大调整期。2015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仍支持“股债双牛”格局延续:权益类资产赚钱效应上升,但波动加大;债券市场转向“小牛”,中高等级信用债仍是重点配置方向;非标资产收益率仍有吸引力,但需加强信用风险甄别,建议关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大宗商品整体仍不建议重配,可寻求供需结构边际改善的品种逐步布局。
关键词:大类资产配置 权益类资产 利率债 信用债 非标资产 大宗商品
大类资产配置正迎来重大调整期
近年来,资产配置环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大类资产配置迎来重大调整期。
(一)资产配置环境的变化
1.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结构逐步发生变化
近几年,经济增速下台阶,经济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1)投资占比下行,消费占比上行;(2)制造业比重下降,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商品的消费比例在下降,而服务的消费比例在上升。
2.房地产逐步面临大周期的拐点,资金利率趋势下行
伴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转型,房地产大周期拐点到来逐渐明晰,特别是2014年以来,各地房价出现明显下行,房地产开工、投资增速都出现明显下行。过去,类金融资产(特别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高收益是与房地产投资巨大的资金需求紧密联系的。前几年房价不断上涨,使得地产投资的收益率持续高于其他行业,也造成了大量资金流入地产领域,造成资金的“黑洞效应”,成为经济增速下行但利率始终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作为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最主要类别,其基石正在发生动摇,未来经济去地产化的过程将逐渐释放出大量资金,这将导致资金与财富的重新配置需求。
3.刚性兑付将逐步被打破,信用风险将成重要考量
地方债务的隐性担保与信托的刚性兑付,使其成为高收益低风险资产,吸引了大量资金,也拉高了无风险利率水平。因此,刚性兑付能否被打破,是利率能否实质性回落的关键。伴随着经济转型和金融市场化的推进,各个融资渠道将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融资工具将更加丰富,在此过程中刚性兑付有望逐步被打破。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将使得过去相对扭曲的资产风险收益特征(风险收益不匹配)逐步获得矫正,这个过程是信用风险逐步释放的过程,也是无风险利率逐步回归的过程。未来信用产品内部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各类相对高收益的城投债、产业债以及信托和理财等非标产品的信用风险,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4.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实体与金融的关系在发生变化
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高银行资产、高外汇储备的国家,这“三高”证明我们的金融资源很丰富,资金很充沛,但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结合上,我们存在另一“三高”问题:资金价格高、企业负债率高、银行信用资产增长速度高。而高负债率与高资金成本已经成为了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未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成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特别是权益类)不断增加与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兼并收购制度的完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改革措施的推进,进一步助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直接融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实体经济的活力有望被激发出来。
5.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
近年来,资本市场开放脚步加快。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通,而沪港通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大局中的一步,未来深港通、中国基金互认以及A股纳入MSCI和富时核心指数等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联动。
(二)资产配置将进入新阶段
伴随着资产配置环境发生变化,各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国内资产配置将进入新阶段。
1.利率水平或将出现趋势性下行,固定收益类资产整体配置吸引力有所下降
经济放缓与结构转型带来整体资金需求下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及国家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理整顿,维持高利率的两大基点已经开始发生动摇,未来利率水平下行或成为趋势,固定收益类资产整体配置吸引力在下降,各类资产风险收益将发生巨大变化。
2.随着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固定收益类产品将出现更大分化
信用风险将逐渐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投资行为将成为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部分非标产品可能仍是好产品,但关键要看是什么平台发行的。
3.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有望提升
伴随着经济转型下实体经济的活跃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作为最受益于改革与转型的资产类别,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有望提升。
4.全球资产配置重要性上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海外因素对国内资产的影响力将逐渐增加,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将明显提升。
2015年大类资产配置宏观环境
(一)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货币政策不同步放大风险
从全球宏观环境来看,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仍保持温和的复苏进程,但整体较为疲弱,全球增长仍不均衡且易受下行风险侵害,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带来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方面,2015年总体上是发达经济体强,发展中国家弱,美英强、欧日弱的区域分化将继续深化。货币政策方面,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风险接近于平衡,2015年开始加息成为大概率事件,欧元区货币政策已经明显转向积极,意在继续加码资金供应以刺激实体经济复苏,日本也倾向于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步,息差交易的盛行令资金国际间流动更为频繁,全球资本市场更为动荡。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提高成大概率事件,风险资产配置的安全边际在下降。
nlc202309040706
(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投资仍是关键
总体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增速将继续小幅下行,但失速下滑的风险较小。具体来看,预计2015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高位,但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和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形成较大拖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将较2014年继续回落。出口方面,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小幅回升,出口环境将有所改善。但出口的黄金期已过,出口增速已经连续三年处于8%以下,预计2015年出口仍属于低位复苏,难以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将“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经济出现失速下滑的概率不大。
(三)通胀压力不大,防通缩重于防通胀
在经济需求整体回落的背景下,2015年整体通胀压力不大,防通缩重于防通胀。首先,大宗商品价格尚未明显走出当前较为低迷的状态,当前CRB指数1的同比下行还未结束。在美元走强的时代,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面临压力,这将给国内PPI带来负向传递。其次,国内猪周期的走平和居住类价格的下跌将导致CPI继续维持疲弱。
(四)货币政策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从政策方面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预计政策总体将维持宽松基调。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因此,明年财政政策有扩大支出和赤字的可能,赤字率将提升到2.5%以上。货币政策方面,2014年央行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SLF(常备借贷便利)等定向宽松措施,下调正回购利率,不对称降息等措施释放流动性,试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但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振,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高,资金大量淤积在金融市场,带来金融市场的“股债双牛”,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依然没有出现明显下行。稳增长压力下,2015年央行货币政策大概率将继续维持宽松,继续向实体经济投放流动性。而政策的重点将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着力点在于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实质性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经济增速下行叠加政策宽松周期,货币供给增速将继续超过货币需求增速,预计明年利率下行趋势不变,无风险利率下行将继续有助于权益类资产等风险资产价格重估。与此同时刚性兑付打破逐步推进,无风险利率下行同时,信用风险溢价或将出现阶段性上升的风险。
2015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一)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中国资产仍具有配置优势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2015年或将是国内资产配置逐步融入全球资产配置的元年,而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国内资产仍具有较大吸引力。目前美国低利率环境将逐步退出,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提高成大概率事件,风险资产配置的安全边际在下降;欧洲弱复苏态势则继续面临风险,对地缘政治和债务问题依然保持敏感。相比而言,低估值与改革预期,加之受到发达市场开始有限地带动出口,这三条主线的叠加使中国市场资产配置价值在提升。尽管美国即将开启加息周期,中国的利率相对欧洲、日本等国家仍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即使与美国相比,利差也依然存在。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币值有望维持相对坚挺,大幅贬值概率较小,容易获得海外资金青睐。而对于权益市场来说,沪港通、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开放将打开一扇门,给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或将获得更多的海外边际资金配置,低估值权益类资产有望借此进一步估值修复。
(二)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是大势所趋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资产配置环境正朝着有利于权益类资产的象限轮动:经济增速下行与结构转型带来的利率水平趋势性下行,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总体配置吸引力下降。2015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恐不及2014年,交易性价值也有所下降;伴随着房地产大周期拐点的逐步到来,居民资产配置需要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随着前几年结构性牛市的赚钱效应逐步体现,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迁移的过程正在发生。
从基本面角度看,利率趋势下行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当前居高不下的资金成本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实体经济的活力,也降低了权益类投资的回报率,目前超过2/3行业的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低于7%。未来利率(资金成本)的趋势下行有利于减轻企业债务压力,提升盈利。
从估值与风险偏好角度看,权益类资产特别是其中的大盘蓝筹经过几年的调整估值,整体处于底部。而经济转型与改革的逐步推进进一步降低了风险溢价,打开了权益类资产的估值上行空间,特别是金融改革的推进将助推资产市场崛起,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正在逐步提升。
2015年可重点关注的权益类子类资产包括:(1)受益于改革方向的低估值蓝筹公司;(2)受益于注册制逐步开放,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创新企业;(3)受益于交易制度大幅改进的新三板上市公司。
(三)债券:利率“小牛”,中高等级信用债是配置重点
2015年基本面大概率仍呈现下降局面,通缩压力增大,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相对宽松。在此背景下,债券收益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但下行幅度或不及2014年。一方面,货币政策重点将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银行间整体流动性宽松程度或将不及2014年。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易上难下,目前在3%左右,成为当前制约传统利率债特别是短端利率下行的主要因素。经过2014年一轮债券大牛市,目前利率债期限利差已经接近历史低位,收益率未来或呈现挤牙膏式下行,相比较来看,利率债中的长端金融债更具有配置价值,利率债整体更多需要把握波段性机会。
信用债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融资环境将进一步分化,资质较好的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而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潜在信用风险也在提升。特别是与投资需求相关的产业链,景气度仍在下滑过程中,相关产业债信用风险较大,建议规避。从供需角度看,由于城投债的清理甄别与逐步退出,以及市场对发行人资质评级要求的逐步提高,2015年市场愿意接受的较高资质信用债发行规模将较2014年有所下降。同时,中高等级信用债绝对收益率水平相对利率债更高,应是配置的重点方向,需求仍会较为旺盛,收益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城投债作为过去信用债中最受青睐的品种,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将进一步分化,部分被纳入政府预算体系的将成为地方政府债,收益率水平将与利率债靠近;无法被纳入地方预算的,其估值将向同等级的产业债靠拢。总体来看,城投债出现真正信用兑付风险的概率不大,但是估值风险在所难免。
nlc202309040706
整体而言,2015年债券配置的利差收入空间不大,利率债配置整体偏向长端金融债,兼顾流动性需求,重点配置具有相对高票息优势的中高等级信用债是较好的策略。
(四)非标类资产:甄别信用风险,关注替代品种发展
2014年以来,由于表外融资需求萎缩与监管不断加强,非标类资产整体规模增速明显下行。伴随整体利率水平的回落,非标类资产收益率水平也有所下降,特别是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明显,从2013年末接近6%的高位下降至2015年1月的5%左右。
从绝对收益率水平来看,信托等非标类资产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需要警惕刚性兑付背景下的高风险产品发生兑付危机的可能,需要加大对信托等非标资产信用风险的甄别力度。对于理财产品而言,根据最新的监管要求,理财产品将从目前的预期收益型逐步转向产品净值型,在这个过程中其刚性兑付特征也将被逐步打破。未来监管政策将使不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表现更为分化。其中,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动力不及大型银行,低风险、短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幅度将明显大于高风险、长期限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项目收益债、优先股等传统非标的替代品种值得关注。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企业资产证券化备案制方案落实,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成为非标转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重点关注。由于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品种尚处于试点期,各家银行用于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都是很好的信贷标的,因此总体违约风险极小。目前来看,已发行的信贷产品优先档平均收益率为5%~6%,比可比信用债高出40bp左右,具有一定的收益吸引力。
(五)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底部区域,供需结构趋势改善的品种可逐步布局
由于经济需求整体仍然较为薄弱,通缩压力仍然较大,大宗商品价格目前处于底部区域,整体的供需格局仍然不利于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大幅反弹,总体配置上仍不建议重配。由于价格不断下行,部分大宗商品供给开始收缩,可以适当关注部分供需结构出现边际改善,而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商品,逐步布局。
注:1.CRB指数是由美国商品调查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
作者单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合肥学院等九所高校的.部分专业招生,今年实行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即是按学科大类招生,相对于传统按专业招生而言,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 以安徽大学为例,今年就设有数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经济学类等10个大类招生。如数学大类,下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经济学大类,下含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学生按大类招进学校后,经过1至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要有自己的规矩所在。为使整个公司能够得以更好的运转,都需要紧紧围绕以下类别的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企业的规章制度。
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整个公司的文化理念,发展方向,公司的制度,公司的奖惩制度,公司的薪资制度等一些让我们员工看了之后一目了然的东西,总之是一个公司首先正式进入员工心中的第一个步骤,整个手册要在员工离职时候收回,因为这是一个公司的文化,是一个公司的财物,必须归公司所有。行政部员工管理制度:
行政部主要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安保等部门的制度,因为这些都属于后勤,包括办公室的卫生,办公室的纪律,后勤人员的薪资情况,后勤人员的公休情况,后勤人员的岗位职责,这些都是要求行政部要做出来的规章制度。财务部员工管理制度:
财务部主要包括财务总监,会计,出纳等岗位,只要是针对公司的财物利益来颁布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然后责任到人,把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每个人负责的事情,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惩罚制度等全部都包含在财物部员工管理制度中,另外包括费用借款、支出、报销,结算、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等事宜,把流程全部都制定出来,养成良好的习惯。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部主要包括人事经理和人事专员等,主要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规划、人员的招募,新老员工的培训,入职档案建立等,主要的制度包括档案管理制度、招聘制度,考勤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处理员工关系制度(社保、工伤、劳动争议)等。只有完善了各项制度并严格遵守,才能让公司发展的更好。薪酬管理制度: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公司的薪资,一个公司的薪资最好是透明化的,只有透明化大家才会更信服我们,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前进,所以薪酬管理制度十分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的制度之一。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诱发的晕厥,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易造成反射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伴或不伴有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晕厥。治疗须根据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
该类患者如应用治疗伴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拮抗剂和胺碘酮等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会加重或诱发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而导致心脏停搏性晕厥。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由于老年患者常会合并多种疾病,所以停用这些药物是预防晕厥的重要手段。若药物治疗不理想,需进行心脏起搏。目前经导管消融治疗发展快速,但主要应用于慢快综合征的治疗中,而未在晕厥治疗中受到重视。
二、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密切相关。患者以次级起搏点维持心律。次级起搏点起搏频率较慢,一般在25~40次/分。当次级起搏点延迟起搏时,使脑灌注不足而引发晕厥。暂时性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除应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外,还可以采用临时心脏起搏。
有研究表明,起搏治疗可显著提高心脏阻滞患者的生存率并防止晕厥复发,起搏治疗有可能挽救束支阻滞和间歇性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而致晕厥的患者。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少引起晕厥,但室性心动过速常引起晕厥。引起晕厥的主要因素包括心动过速的频率、血容量、体位、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反射性代偿作用、正在应用的药物等。导管消融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晕厥者的治疗。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晕厥较常见。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心脏正常或有心脏病心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性晕厥应首选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或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差者则应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消融技术是少数几种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特别是右室流出室性心动过速,应强烈推荐消融治疗,而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也应推荐消融治疗,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严重左心功能障碍的患者也植入ICD。有前瞻性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ICD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更低,虽然该研究并非针对晕厥,但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的左室障碍导致晕厥者也同样适用,应及早植入ICD。
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
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引发室性心律失常从而进一步导致晕厥和猝死,最常见的是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和Brugada综合征。
遗传性长 Q-T 间期综合征主要与心室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或与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有关,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Brugada 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钠离子通道疾病,胸前导联V1-3ST段抬高为其表现,易产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但可为间歇期出现,或需要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诱发。Brugada综合征伴晕厥者2年内发生猝死的风险为30%,主要治疗手段为植入ICD。
五、永久性起搏器和心脏复律除颤器故障导致的晕厥
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和ICD的患者很少引起先兆晕厥或晕厥,即使出现晕厥一般也与之无关。相关的晕厥可能是脉冲发生器电池耗尽、电极脱位等引起的,应及时采取替换电池、重置电极等排除故障的措施。“起搏器综合征”导致的低血压引起的患者可重新设置起搏程序,即可消除症状,个别需要更换起搏器。ICD如果不能有效诊断或及时治疗心律失常会导致晕厥的发生,应及时重新设置ICD程序。
六、冠心病导致的晕厥
这类晕厥的死亡风险与左心室功能成正比,反复缺血发作导致的晕厥应首先考虑心律失常,需评估缺血程度、心脏病变和心律失常以发现潜在的致命性危害。由于血管重建后不能改善导致心律失常的心肌病变,因此血管重建后仍需对心律失常评估。但急性心肌梗死时所产生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无须进行评估,尤其是左室功能正常者。
评估后冠心病晕厥患者应该进行电生理检查以发现室性心动过速和评价猝死风险。冠心病晕厥患者若诱发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应植入 ICD,无论左室射血分数高低。
七、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晕厥可增加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死率,由于自限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导致心搏骤停而造成晕厥。其鉴别诊断包括心律失常、肺栓塞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律失常性晕厥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的神经反射功能异常,加上抗心力衰竭药物(ACEI、β受体阻断药)的影响,易致晕厥的发生。此类晕厥患者的恰当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没有证据支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大规模研究显示无晕厥的严重心脏病患者应用除颤器治疗有效,有利于改善存活率,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由于晕厥可能进—步增加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因此通过植入ICD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
八、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晕厥
1. 肥厚型心肌病晕厥
肥厚型心肌病晕厥是其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反复发作或在运动中发作者。除自限性室性心动过速外,也可由其他原因引发,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心律失常,运动中血压不能正常升高、严重的流出道梗阻和血管迷走反射性晕厥等。
频繁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肌显著肥厚是决定风险高低的主要因素。基因检查有助于发现高危患者,有研究显示高危患者植入 ICD 有效。
2.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由脂肪和纤维组织取代,好发于右心室游离壁,为此类疾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30%~50%的患者有家族史,也可出现散发病例,但其临床过程不同。
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室造影对诊断有重要意义。<35岁的患者猝死率高达20%,为青少年猝死的主要遗传性疾病。猝死可首发,但多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晕厥或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是另一个恶性表现。近几年研究发现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有效。
3. 其他器质性心肺疾病
包括肺栓塞、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狭窄、心脏压塞、心房粘液瘤、二尖瓣狭窄等,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律失常和神经反射性机制等,呈多源性,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来源:医学论坛网
团学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意,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通识教育模式下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使命。因此, 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将大学生的团学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让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开展活动。本文将在多年团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上, 提出对团学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 并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探讨, 使团学工作能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好服务于广大学生, 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大类招生背景下团学活动的特点及其现状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培养理念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 为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 使之在竞争中学会选择, 在选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 并在培养中夯实基础, 提高素质, 增强适应性。因而, 团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 (1) 目的性。适应性的培养, 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此外一种良好学风建设为主导, 提升一种多元化的学术氛围, 增强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 (2) 针对性。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平台, 校园精神为主导, 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不同的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大类学生以专业建设为依托, 打造团学品牌活动; (3) 依赖性。在活动主题的设计、流程的设置、环节的实施等各方面, 都比较依赖特定的环境和相应职能部门的推动; (4) 时效性。团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其鲜明的主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需求。
如今, 团学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日趋多样化的发展, 呈现丰富的校园生活。活动的开展过程, 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 团学活动全局把握不够。在各类团学活动开展过程中, 经常出现内部协调不通畅, 部分环节遗漏或是冲突的事情发生, 全局意识不够; (2) 团学活动成本管理不强。在进行活动的初期策划和统筹时, 对于预期估算不足, 导致成本随着活动不断开展和深入, 而呈递增趋势, 使得组织工作陷入僵局和无奈境地; (3) 团学活动意识主动不足。各类活动的开展还是比较依赖辅导员, 不具主动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当事情出现突变, 缺乏自身的应急措施和主动解决困难的能力, 因而使得活动发展受到限制。
二、团学活动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管理[2], 通常是指在完成项目活动中通过个体或群体以及项目组织的努力, 使项目能够实现项目参与者或受到项目活动影响的人们的需要和期望。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资源整合为基础, 运用相关机制使其得到优化配置, 最大限度的调配和利用各种资源, 协调、平衡各利益主体间关系, 并发挥项目团队协作能力最大化。
在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 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为目标, 并在团学组织的宏观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下, 通过招投标制度立项, 针对不同的活动项目在人力组合上进行最优化配置, 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大优化配置的一种高校团学活动的运作模式。项目化管理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的有力创新, 是适应大类招生等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展, 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具有重要意义。
(一) 科学性
项目化管理是当今世界较为先进并被广泛使用的管理手段, 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我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则是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用于团学的日常工作之中, 所以同样具有科学性。一是目标明确, 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法, 注重项目风险预测, 团队分工明确, 协调合作, 充分利用资源, 保证项目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二是资源配置最优化, 这是根本目的和基本理念。项目化管理不以组织为纽带, 而是以项目为纽带, 通过项目牵头, 整合项目,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实现其最大效用, 达到资金的合理使用, 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员的有效合作, 这是项目化管理给团工作带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二) 竞争性
引入一些市场化的机制与管理理念是项目化管理一大特色, 它引入竞争的机制, 使校内运行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认证与推敲, 是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项目中最优秀的, 从而有助于建立品牌活动。同时, 这种机制下, 对项目的策划人和负责人, 则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创意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共青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 主动性
在过去各类团学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行政倾向, 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使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所下降, 很多活动都是常规模式, 没有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参与率不高, 活动效果不明显。在高校大类招生后, 多样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 实施项目化管理后, 一是活动由基层组织或学生个人设计, 更能贴近学生需求;二是项目化管理通过竞标使活动空间更大, 创意更新, 主动性更强;三是淡化行政作用, 强化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主创造。项目化运作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从根本上广泛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项目化管理在团学工作中的实施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就是把团活动作为项目来对待, 对其内容进行项目设计, 在统一的管理机构监督和指导下运行的系统性工程。同时是经过项目运行的严格程序, 形成以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协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为目标的工作运行体系[3]。
(一)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管理体制:
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工作, 明确各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需要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项目部、各院系或大类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等五级管理体制。
管理委员会是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最高指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主任由分管团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委员为团学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 负责确定学校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计划和资金预算, 组织对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研讨和总结。
管理办公室是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最终审批机构, 由团委领导老师组成, 负责根据课题组的意见和项目部汇总的基本资料、调查情况、对投标项目进行最终审批, 同时协调管理委员会和项目部之间的关系。
项目部是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管理机构, 由团学主管职能部门教师组成, 负责根据学校的工作重点、上级组织的工作规划、下级团组织需求, 确定《团学活动计划》, 并负责受理学生项目的申报、项目资金的支付、日常运行管理, 以及监督和评比。
各院系或大类的项目负责人, 由各院系或大类的分管团学工作教师担任, 充当项目化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宣传者和各项目的总联系人、协调人, 同时要做好有关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信息传递和组织协调。
项目负责人是基层的项目管理人, 主要由学生担任, 根据《团学活动计划》制定项目申请书, 按照管理办公室的要求进行项目规划, 监督项目运行, 合理使用项目资金, 根据情况对项目进行修正, 实现项目目标。
(二)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体系[4]:
1、招投标制度。
模仿科研项目的一般管理办法, 通过确定团学活动申报单位投标范围和招投标方式, 规定团学活动项目评审和答辩程序, 制定对评定审核结果争议的处理办法, 健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招投标制度。
2、检查监督制度。
团学活动项目部负责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全程监督, 并指定专人负责, 检查监督项目是否按项目投标的内容进行, 是否完成预期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如果项目同计划目标偏离, 项目部有权对其提出警告、暂停和修改意见, 并督促项目组完善活动内容。
3、评优激励制度。
制定团学活动项目评优细则, 综合评定项目整体完成情况、社会效益、同学认可程度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因素, 对优秀项目进行培育, 对项目进行评比表彰。
4、资金管理制度。
团学活动管理办公室和项目部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 以认真严谨的态度, 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在资金前期拨付中只审批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费用, 仅作为启动资金, 下发审批资金的50%左右。在资金后期拨付中, 如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视不同情况, 则剩余50%资金不予拨付。
(三)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基本程序:
1、项目申报阶段。
项目部在管理委员会指导和办公室的领导下, 制定《团学活动计划》, 由各院系或大类项目负责人组织和动员各类学生组织成立项目组, 广泛听取意见, 深入基层调研, 进行实施项目的整体设计, 进行投标, 上交申请书。
2、审批立项阶段。
项目部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分类初审, 提交管理办公室审批。经审批后, 公布中标项目, 并根据管理办公室的审核意见, 拨付项目启动资金。审批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热点性、精品性、需求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考量。
3、检查跟踪阶段。
这是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 实现项目设计目标的关键阶段。各院系或大类项目负责人和子项目负责人之间必须严格实施联络制度, 遵守项目投标书中的计划, 不许随意变动。同时, 围绕“目标管理”这一核心成立督标小组, 负责监督项目运行情况, 及时反馈项目组信息, 并对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及时协助解决。
4、验收评比阶段。
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团学活动运作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项目评价。在项目结束后, 各项目负责人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文本、图片、DV资料上交项目部, 并配合项目部进行审核和验收。同时, 邀请专家组和团学活动管理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最终评审和反馈, 评选出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及不合格项目, 拨付项目后期资金, 组织表彰、宣传与经验交流。
四、团学活动在项目化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项目化管理过程中, 既要不断完善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同时对于项目化管理一些相关性较强因素的表现也需要提出思考和延伸。
(一)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高校需要加强学生骨干团队的管理和培养, 更是需要学生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平台中得到成长。团学活动的项目化管理, 也是同样需要对项目的实施者—学生骨干进行管理和培训。在基层团学活动中, 如何调动项目团队的人员积极投入项目运行, 也是项目化管理在团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一个新课题, 新挑战。以大类招生后的大类分班, 随后分流到各院系班级中, 人员流动打破原有行政班级, 无论是组织成员的向心力, 还是开展活动的频率, 以及团队的合作性都会有所下降。而项目化运作则不会拘泥于行政班级的概念, 可以继续团结一批多元化的学生, 给每位同学一个崭新的舞台, 必然会刺激到小团队的精神, 从而促进大集体的整体活力。
(二) 关于项目质量管理方面
项目质量取决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满足程度, 同时需要契合学校团学工作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因而我们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考虑设立质量目标值和偏差允许值、确定测量方法、即时监控及反馈机制等因素。通过质量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并及时反馈检测意见进行修正和完善。
五、结语
项目管理在高校团学活动工作中的应用, 是高校团组织在大类招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对团学活动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 必将有利于团学组织进一步整合工作资源、提高工作效益。同时, 项目化管理又对团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启发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团学活动的项目化管理, 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新手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大类招生的新形势下, 高校共青团工作为了创新工作方法 , 将项目化管理理念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引用到高校基层团学工作中。本文从分析大类招生背景下团学工作特点、阐述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在团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 论述实施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小桦、陈雁、王羚郦, 高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 广州,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
[2] (美) 凯西.施瓦尔贝, IT项目管理[M], 邓世忠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6-7。
[3]李宏国、赵金华、盛义保、宋之帅,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J], 合肥,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9.2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