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推荐6篇)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篇1

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一)明确规划的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撑体系

为满足规划实施的法规保障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推行绿色经济标准体系,包括绿色经济界定和分类标准,认证程序和机构以及绿色核算制度;尽快完成《池州市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条例》、《池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池州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办法》及《池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基金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体系的建立。另外,建立和完善由环境管理法规和政策构成的环境管理框架体系和由不同部门的法规、政策构成的行业环境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形成有助于规划实施的政策框架体系,以保障和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纳入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指标,资金平衡和建设项目等。规划指标的纳入是根据各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的不同,有选择地将重点生态建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指标的纳入要考虑不同级指标之间的协调一致。资金平衡和项目纳入是指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资金和物资综合平衡。

(三)完善经济政策,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积极完善政策鼓励措施。制定发展生态产业优惠政策,利用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实施自愿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为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利用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项目,鼓励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材料等产业,在投资、融资和其它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对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损害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生态补偿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减收部分。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措施,继续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有利于引导各类利益主体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价格调节机制,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按市场规则进行配置。通过价格调节,引导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法人节约资源,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真正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的市场供求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调节功能。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一)加强领导,做到组织落实

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就生态市建设的具体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各县区成立县区级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市县两级都设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使全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领导、指挥网络。继续下派副县(区)长,专门抓生态市建设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区也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专抓生态建设工作。横向部门间加强协作,做到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纵向政府间加强上下沟通,做到政通令行,整体推进生态市建设。

(二)健全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承担者;生态办对规划实施行使监督检查和进行各种组织、沟通、协调和服务;各种企事业单位是规划的具体执行者;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下设的工作委员会对规划行使决策与监督管理,生态市建设规划必须先通过市人大审议,然后颁布实施。同时,市人大还负责组织和拟定有关议案和法规,审议规划、法规、经费预算,调查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案件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的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三)做好规划评估和检查考核工作,保证规划实施效果

规划实施期间,池州市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很可能发生与本次生态市规划编制时的判断不一致的情况,规划内容必须适应新的变化进行必要调整。通过中期评估,根据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问题及变化趋势,研究提出规划内容调整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行动纲领的作用。通过中期评估,还可发现政府各部门落实任务的具体情况,从而起到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规划的作用。另外生态办还要定期会同环保、监察部门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定期检查考核规划的落实,检查考核内容包括国家生态市总体控制指标、地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及资金的落实情况。把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中,加强干部对保护生态方面的责任意识。

(四)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法规、制定规划、维护市场秩序来保证公平竞争,负责搜集和提供信息、典型示范、搞好服务等,为生态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铺平道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快完成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各级政府领导要不断增强生态意识,把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理念融于决策和管理之中。对目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污水收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等重大体制和机制问题,提出协调与解决方案。继续坚持“三同时”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由现行的建设项目评价提升到战略决策评价,从决策和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重大的区域开发和建设规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等,决策或起草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实施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和不利影响,必须有相应的减轻对策和修复治理措施。

完善统计和评价体系,探索绿色GDP核算。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和以绿色 GDP、“真实储蓄”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探索建设项目的生态评价方法,逐步建立项目生态评价制度。

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决策管理信息中心。在制定涉及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政策和规划、确定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为决策机关科学决策提供支持。设立生态市建设的决策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三、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的投入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应当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培育和引导市场,促使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生态建设事业,特别要注意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同时,还应积极开拓新的资金筹集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生态市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逐年有所增长。对于生态保护和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监督能力建设等社会公益型项目,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实施多元化投资。重大的生态市建设项目应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设立生态市建设引导资金(含生态省建设配套资金)。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和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等手段,支持生态市重点项目建设,以使社会资本对生态建设投入能取得合理回报,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生态项目进行设备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允许经营生态建设项目的企业以特许经营权、林地、矿山使用权等作抵押进行贷款。实施财政贴息贷款、延长项目经营权期限、减免税收和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

积极争取国际赠款和贷款。采取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面向国际组织、国外大企业、大财团和省外客商,推介一批经过科学论证、精心编制、有较好市场前景和回报效益的生态市建设项目。积极利用世行、亚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长期低息、无息贷款,优先安排生态市建设项目。

做好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做好项目投资的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综合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包括环境治理所减少的污染损失费用和环境治理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针对不同投资能力的污染损失与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投资效益比;环境效益分析主要从区域污染物总量的削减、噪声值的降低、固体废物不良影响的降低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考虑;社会效益分析主要从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给社会带来的稳定等方面考虑;综合效益分析主要从城市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角度,根据城市生态理论分析实施生态环境规划,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四、人才与技术保障

(一)加强生态市建设的宣传和人才培训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与生态市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津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违法违规行为。重视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组织编写面向社会各层次的科普读物。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开展“生态夏令营”、“绿色学校”等公益活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经营者的相关知识培训。另外要格外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环境教育,开展 “环境宣传教育下乡”活动。向农民传播环保知识,传递绿色致富信息,把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能力建设

开展清洁生产管理与技术研究。针对池州重点行业,研究制订清洁生产技术控制指标,建立相应的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控制方法;进行生命周期与环境管理模式研究,开展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在企业产品开发和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示范;建立生态工业园,研究和制定鼓励生态设计的技术经济政策。

研究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信息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和城市污染源连续监测网络技术;区域环境质量地面自动监测、预报与预警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监测技术。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方案;河湖生态恢复技术;种植和养殖业污染控制技术;区域性大气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污染机制及综合控制措施;针对池州水污染控制要求和特点,研究开发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体化处理的新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重点是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控制的技术研究。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推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围,积极鼓励外商参与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

拓展与兄弟市特别是周边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建立市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协作机制和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联合有关省市共同开展污染控制及综合防治工作,以保障本市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五、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一)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在全社会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各级教育、劳动部门要重视生态知识、生态经济技能教育和培训,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抓好生态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和岗位培训,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把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鼓励公众参与和加强社会监督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篇2

关键词:青海,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7日

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 又是三江发源之地, 其环境效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就青海牧区而言, 由于牧场缩小, 单位面积载畜量相应增加, 超过了自然恢复的限度, 引起草原退化, 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关键在地方政府。

一、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一) 内涵。

从经济的角度看, 生态补偿是一种环境经济手段。一方面草原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草原资源过程中, 对草原资源的所有权人或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一是“受益者付费”, 即由政府或具体受益者对实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 进行必要的补偿;二是“破坏者付费”, 指消耗草原资源或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开发及经营者为恢复草原生态环境而支付的补偿;三是指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 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 以及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 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

作为一种制度来说, 草原生态补偿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保护成本, 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 调节草原生态环境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安排。

(二) 意义。

草原的价值从空间上看超越草原自身区域价值, 超越了空间的局部利益, 形成对邻区和更远地区的扩散和迁移, 草原的破坏会直接危及整个中国, 甚至对全球都有影响。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重大的意义。

1、生态意义。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尤其是青海的三江源作为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区, 是长江、黄河、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 是阻挡河西风沙源区沙尘、保护河西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草原近几年生态系统的退化, 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出现了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 并造成冰川萎缩、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径流减少、气候变干, 灾害增多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2、经济意义。

一方面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落实补奖政策既可以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 又可以加强饲草基地建设, 推进农牧互补, 提高草畜业效益, 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草原是一种公共产品, 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变化会给相邻区域带来生态利益。青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可能会丧失许多发展机会、付出机会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合理体现生态环境这一公共品的价值,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3、政治意义。

青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牧民收入, 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维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草原牧区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 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任。草原放牧是青海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落实草原补奖政策, 对于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增进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牧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青海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的潜力分析

(一) 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2010年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 从2011年起, 在内蒙古、新疆 (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 (区) ,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4亿元, 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实施禁牧补助;二是实施草畜平衡奖励;三是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四是安排奖励资金。从政策的制定到财力的支持都显示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问题的重大思考, 我国草原生态问题成为国家安全问题之一。

青海省政府为了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到牧区、草场、牧户, 依据国家指导意见制定了《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 (试行) 》, 对政策实施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 编印了汉、藏、蒙三种文字的《青海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50问》, 对390名牧户信息采集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培训。按照财政部和农业部要求, 结合实际, 在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前期七项工作的基础上, 编制了《青海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6州15县、45个乡、135个村, 组织开展了入户调查和模拟测算工作, 对制订的方案进行了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 经过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建议, 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 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

生态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 是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化是人类对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反省, 是高度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的体现。青海藏族形成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草原人文环境。藏族生态文化流传至今所倡导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藏族的生态文化提出了万物一体, 崇敬自然,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 构建了自然、人文生态系统, 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高原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种和谐的藏族生态文化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虔诚和向往, 使青海藏族表现出感恩于自然与生命的博大宽容。这种生态伦理观已渗透到了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草原人整天接触大自然, 投入的感情和智慧最多, 因此他们也最懂得草原, 最会利用草原。这种草原文化体现了生态文明深厚绵长的精神和理念。

(三) 西部大开发促使城镇化建设。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党中央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 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小城镇作为城市、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 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是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城乡关系的客观要求, 也是带动农村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提高, 使农村逐步融入现代文明的主潮流。青海省政府从2003年开始, 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牧民进行整体搬迁, 迁往保护区外生态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州、县政府所在地, 引导牧民转产, 从事非牧产业。同时, 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 移民迁入后, 搞半舍饲畜牧业, 草场实行季节性禁牧。在一些具有地理区位优势或具备比较完善的交通条件、市场集散功能较明显的地区, 组织建设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商品流通业辐射、扩散作用, 带动周边农村、牧区工业的发展, 促进小城镇崛起, 消化农牧业现代化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小城镇化的建设既可以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 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青海省政府在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的困境与建议

(一) 意识与行为的脱节。

环境意识是一个从认识环境到形成关于环境的稳定的态度, 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认知、态度、评价、行为上的多层面的客观反映。在环境意识的支配和推动下, 主体便会产生相应的环保行为, 形成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行为。为了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到位, 青海省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广泛进行了宣传,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当地牧民充分理解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是一项惠民政策, 既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当地牧民来说, 草原是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基础, 离开以往的生存依靠便会产生不安的心理, 会担心今后的生活, 很难短期内根本改变, 在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热情, 收入渠道极窄。同时, 由于长期从事畜牧业, 劳动技能单一。

建议:对于牧民的环保行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加大对牧民的智力投资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 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 唤起公众的环境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积极投身环境保护。

(二) 牧民“等、要、靠”的思想惰性。

草原生态补偿是一项针对牧民的惠民政策, 多数牧民对中央和国家有关农牧业方面的政策、规定知之不祥, 只知道是“一个好政策”, 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内容、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标准, 特别是自身怎样参与、配合和努力, 牧民们一片茫然, 甚至有些牧民认为既然国家提倡退牧还草, 那么对于失去牧场的牧民国家就应该养着他们,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等、靠、要”的思想使牧民等待国家援助资金, 靠上级财政拨款, 而不是自力更生地去发展, 依赖意识特别严重。同时, 由于大多数牧民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 不愿接受新事物, 排斥市场经济、农业科技信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经验, 对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作决定”思想意识守旧, 封闭、保守观念较强, 也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信息, 视野狭窄, 以“小家”为中心, 得过且过, 日子久了便养了惰性, 形成蝴蝶效应。这种思想最终导致农牧民封闭保守, 缺乏顾全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响应上级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

建议:当地政府针对当地牧民的文化程度深入宣传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对自力更生的牧民给以鼓励和优惠政策。同时, 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让牧民树立信心, 信心才是力量之源, 不甘心落后才有动力, 集思广益谋发展, 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三) 生态补偿政策的连贯性。

草原已成为全国性公共物品,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享受到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和人们却并没有为此支付费用, 而广大草原地区的人民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生态补偿政策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建立在“谁使用、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 责权利一致的良性运行基础上。此外, 我国的生态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践, 在处理各类生态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和资金筹资机制, 使得草原生态补偿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没有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导致政出多门,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管理的混乱和困难。

建议:建立目标责任机制, 不仅仅是明确中央、省级地方政府在草原保护和建设方面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明确受益地区、受益人群有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出资的义务, 制定相关生态法律规制, 落实监管责任, 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形成政策合力。

参考文献

[1]宋宗水.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2]郭升选.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释[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6.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篇3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土地整治规划属于民生工程,主要的目的在于确保其他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而面积以及提高耕地的质量。[1]根据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看,云龙县的土地整治规划启动比较晚,从2008年到现在一共涉及到13个项目。在这13个土地整治项目当中,云龙县的各个乡、镇、村主要以省级和县级投资为主,并且每年都有下达的资金,资金的数额在逐年增大,耕地的面积在逐年的积累下也在不断扩大。云龙县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项目的完成情况还比较好,到目前为止13个项目共7个完成验收,还有6个还在实施过程当中,可见云龙县的土地整治效果比较明显。

然而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云龙县的土地整治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治规划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阻力和问题,以下则是对云龙县土地整治的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工作协调难度大。由于土地整治规划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较多,因此涉及到的书面文件以及整治的实际操作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1]例如土地整治资金的下达、资金应用的每个项目细节、土地使用的具体情况等等,每一个相关单位或部门都要分别承担自己的职责,当土地整治需要将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时,出现信息不一致的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进而在进行实际的土地操作过程中实施的难度也会增大,协调工作比较难做。此外,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业主是国土局而项目实施在乡镇,均为属地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乡镇对项目的重视不足,项目推进力度不足,最终导致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协调的难度加大。

2.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意识不足。虽然土地整治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推行,但是新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在云南云龙县实行比较晚,公众对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概念及相关的内容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土地整治规划的意识也不足,参与度也就不高。在部分土地整治项目区域内,有些受益群众对土地整治的认知不足,甚至有干涉土地整治的行为。此外,部分相关土地整治的参与人员对土地整治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只要将下达的资金用于土地整治就行,而并没有严格按照土地整治规划的设计进行合理有序的整治。最后导致土地整治时存现资金的不合理利用,同时也使得项目验收困难,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得不到保障。

3.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激励不足。在我国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项目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奖励或激励机制,人们对土地政治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甚至有部分的人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从云龙县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中,可以看出土地整治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改善农田生产的条件。但是,在具体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其激励机制并不是特别明显。在云龙县土地整治实施情况中,只有对土地整治实施项目的基本情况等有详细的安排,项目实施中对人们的奖励等并未提及,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一部分也在于此。

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的措施

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项目下,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在具体实施工作存在以定的困难,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保障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措施。

1. 严格执行土地整治的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面对各部门可能存在工作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成立组织土地整治规划的领导小组,并且小组成员中必须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而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各单位及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做汇总,并依据汇总情况进行总结再安排下一步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及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各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土地整治的规划。而由于土地整治涉及面广,在土地整治前期要加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做到因地制宜分类规划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受益群众的需求,以实现项目零变更为目标,有效环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压力,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土地整治规划小组的领导责任也必须明确。当然,严格执行土地整治的规划内容,还需要相应的监督,而成立的小组也应当具备监督的职责。[2]

2. 加强人们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意识。针对人们土地整治规划意识不足以及对土地整治规划理解存在误区的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土地整治规划的宣传。首先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对相关的政府及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工作,实行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工作人员对土地整治规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加大对普通群众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并让群众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最后实现上下聯动,加大土地整治的宣传力度。此外,由于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及单位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还可以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3. 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的奖励机制。在实施土地整治的过程中,为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并让人民群众知道土地整治带来的利益,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和补充耕地重点地区的支持,完善基本农田整治工程后续管护制度。[3]对于有耕地的农民进行财政支持或补贴,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耕地质量高,进而带动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农户等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最终达到保护耕地、建设耕地的目的,实现耕地的有效利用。

结语:土地整治的规划实施对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推行土地整治规划可以在有效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保障土地整治有效实施就显得更为重要,并且相关的保障措施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付博,李博,李琪,伍春娇.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J]. 国土资源,2016,03:46-47.

[2]王利权,魏利利.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09:6-7.

[3]李晨,刘新峰,彭哲,司涛. 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26:13123-13125.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篇4

姜志法刘双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构建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的思考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措施体系,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当务之急。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对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上轮土地规划的实施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耕地保护的目标难以完成、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难以实施、土地利用粗突破指标、放浪费、节约集约程度较低、土地规划频频修改,这些都使得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遭到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重要目标的实现。

一、规划实施“难”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这主要是规划本身的原因。由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原因,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前瞻性与动态性以及科学性与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规划实施难度较大。

1.规划编制过程不规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速度缓慢,时间跨度太大,几年后完成的规划与实际土地利用相脱节;规划编制程序单向化,从上而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致上下信息不对称,规划之间难以协调;规划编制过程公众参与不够,精英规划难以得到广大社会的认同与支持。2.规划前瞻性和动态性不足

土地规划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而土地利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复杂系统,其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决策过程,因此,土地规划的制定也应该是动态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矛盾多发,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规划前瞻性不足。然而,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动态的实施评估和快速修编机制,导致土地规划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起到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

3.规划缺乏科学性与操作性基础数据不由于上轮规划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准确、专题研究不充分、指标分解不科学、规划弹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建设用地安排不合理,造成规划目标难落实。指标分解不合理,造成经济发展快速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够用,出现大量违法用地;而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建设用地指标分配较多,土地利用粗放。

(二)外部原因

这主要是土地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因。在土地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直接手段的束控无力与间接手段的引导缺位,是导致土地规划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1.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直接手段束控无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直接手段即土地利用控制,也是传统手段。主要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计划、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审查、基本农田保护区审查等。在我国,土地利用控制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上。56 2009.10总第346期 中国房地产

土地市场

违法用地的处理缺乏具有执行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依据,最后的处理结果通常是罚款和补办手续,对于违法用地的个体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失。因此,“未批先建”甚至“私自建设”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间接手段引导缺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间接手段,即引导手

自然段,指除直接行政干预外,政府为引导下级政府、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发地按照土地规划目标进行土

地利用所采取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财政、经济、舆论引导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土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仅靠市场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靠土地利用规划这只“有形的手”来调控。但是,在我国 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对土

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采取的行政干预手段,属于公

一是共政策范畴。土地规划实施的主体包括两部分:法人和其他组织。地方政府,二是土地利用的自然人、地方政府在土地规划实施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表现为企事业单位法人和自然人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或者土地整理复垦。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存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由于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考虑全局的、整体的利益,对地方利益考虑较少。尤其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安排多是指令性的。众所周知,建设用地开发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容易出政绩。而目前财政上的分税制使得地方政府可以在完成上缴任务后获得相当大份额的财政剩余,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建设用地开发时比较积极,相比之下,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时就没那么积极了。

因为涉及自身利益,地方政府必然在实施过程中主动或被动使用自己的权力,使得土地规划朝着有利于地方政府利益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违反土地规划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更没有一套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长、“规划跟着项目走”、“非法批官意志替代规划控制”地”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对于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而言,也存在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的状况。我国建设用地的审批报件繁多、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据了解,一个建设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完备需要盖50多个章,至少需要1~2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目前的土地规划实施监督中,对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尽量利用市场机制,即政府能用 “市场失灵”问题时,应尽量利用市场方市场方法解决

法。只有市场无法解决时,政府才用行政干预的方法来解决。而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的影响,在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行政为主导的直接手段,表现出过多的行政思维及行政干预,而忽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如:指令性的下达耕地保护指标,缺乏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使耕地保护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建设用地开发者也不用付出应有的代价;现行的地价和税收政策难以发挥引导微观主体合理利用土地的作用等。

在一定意义上,地方政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是经济人。由于经济人的行为选择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时,他们都会考虑利益。利益关系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问题的主要根源。在缺乏经济引导的情况下,必然存在着许多“强调各自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共同利益”的现象,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走样。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开发的冲动增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导致建设用地指标频频突破,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难以实现;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得不到鼓励,而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得不到限制,导致土地利用向粗放、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规划如:各地为扩大招商引资,发展使用方向和目标发展。地方经济,争相“改善”投资环境(主要是降低地价、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大兴开发区建设等),出现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被突破,一方面土地低效利用、重复建设、闲置率高的怪圈,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历史不 2009.10总第346期

土地市场

长,社会参与度不高。规划成果的公示、宣传推广工作相对薄弱,社会舆论引导不够,导致公众对土地规划的认知程度较差,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实施。

二、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

构建土地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必须内外兼修,束导并举,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土地规划科学技术研究

结合我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和方法,完善规划体系和规划理论,规范规划程序,制定规划标准,改进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操作性。特别是要深入规划预测方法的研究,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强指标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 可行;创新土地利用分区和管究,使指标分解更科学、制规则(如本轮规划划定了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土地规划实施评估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3S”技术,实现土地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快速修编技术。

(二)提高土地利用控制能力

完善土地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规划方面的立法,建立国家级的土地规划法律体系,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在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制定操作性强的地方性配套法规尤为重要。

严格土地执法,加强土地执法监督,建立全社会监督规划实施的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土地利用违法违规行为,使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形成“懂法规,知规划,举违法,保实施,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严肃年度用地计划管理,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科学分析预测,严密论证,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

完善用地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改革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时滞带来的消极影响。

建立土地规划实施监测、评价、调控运行系统,实现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改变传统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决策速度和决策的科学水平。近期要加快“金土工程”建设,打造国土资源综合监管技术支撑平台。

(三)创新规划实施引导机制

在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除了考虑全局的、整体的利益外,还必须考虑实施主体的局部利益,切实注重

利益的调配,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充分运用经济、财政、金融、税收杠杆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如改革土地使用政策、实现 指标跨区县调配等。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适应不同地区的财政政策,如改革土地收益分配政策等。

建立由第二财政到公共利益的土地储备制度,真正发挥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以促进各项规划指标的落实。

健全土地税收政策,通过减免或增加税费政策,明确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或用途差别,引导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自觉履行土地规划。

完善土地金融,通过解决资金短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地产经营市场化,优化资源配置。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做“实”公众参与,宣传土地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要求,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

综上所述,要确保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内外兼修、束导并举,构建以技术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为主导、以行政为辅助、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参考文献

1.王万茂.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2.16

2.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3.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孟晓晨赵星烁.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7.21

5.严金明.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中国土地科学.2008.22

青海生态规划实施保障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创新,促进本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规划纲要的保障工作。

第三条 规划纲要是经国务院批准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规划纲要,围绕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开展相关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规划纲要,因情况变化确需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第四条 实施规划纲要应当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实施规划纲要的领导工作,统筹协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纲要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工作。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参与规划纲要的相关实施工作。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协调机构,负责规划纲要实施、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政府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收集、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予以考虑。

第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广泛宣传报道规划纲要及其实施情况,并配合有关单位依法公开相关信息。

第二章 组织与协调

第八条 编制和修改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关专项规划,应当以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和修改其他规划,涉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应当与规划纲要相衔接。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订省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制订本地区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制订本部门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

年度工作计划应当包括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责任落实等内容。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其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报送的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的,应当要求制订机关作出修改。

第十一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纲要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实施规划纲要中的重大问题和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

省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集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研究协商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事项并作出决定,涉及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的,应当请相关地级市人民政府参加。

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召集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对涉及实施规划纲要的具体事项进行协商;涉及投资新建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产业基地布局等重大具体事项的,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牵头协调。

第十三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协作会议等形式,对涉及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作出决定或者签订合作协议,并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决定或者合作协议的执行。

区域协作发展事项需要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提请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调,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牵头协调。

第十四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依照法定的权限制定涉及实施规划纲要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等,可能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的,应当征求所涉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作出说明,及时反馈给提出意见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共建优质生活圈、区域合作规划等方面的合作。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区域协作发展决定或者合作协议,以及其他实施规划纲要中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促进与保障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一体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逐步推进各市在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制度衔接。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内产业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共建共享方面建立协调机制,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共同做好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基础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项目规划、选址、建设进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各类园区、开发区、合作区的布局、规模和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对区域绿地、绿道和重点发展地区的强制性监督控制,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布局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范围,逐步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及其保障机制。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治等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相邻生态功能区合作。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区域性环境信息网络和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间、部门间环境信息共享。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成果产业化、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公共信息数据库,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间的信息共享。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创新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关改革创新措施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创新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的,可以在局部地区或者部分单位进行试点;条件成熟时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第二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施规划纲要的需要,适时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省人民政府根据实施规划纲要的需要,可以制定单独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规章,或者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单独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性法规。

第二十七条 实施规划纲要涉及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未规定的事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在遵循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与规划纲要和本条例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八条 实施规划纲要需要扩大县级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行政管理职权的,应当坚持科学发展、权责统一、分类指导的原则。

省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前款规定,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镇人民政府,行使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定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行使的行政管理职权,并就批准的行政管理事项制订调整目录。

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批准决定和制订的行政管理事项调整目录应当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告。

行政管理职权调整后,县级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行政管理职权调整后的县级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实施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涉及下列事项的,决策机关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网上咨询等方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将意见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布:

(一)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建设规划的编制或者重大调整;

(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土地及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其他重要公共资源配置项目的立项审批;

(三)土地征收计划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和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安置;

(四)其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第四章 考核与监督

第三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制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实施规划纲要的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参照省人民政府的评估考核制度,对其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评估考核。

评估考核的标准、程序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一条 评估考核应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并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三十二条 评估考核机关对评估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评估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评估考核结果应当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行政机关连续两次综合考核不合格,其主要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令其限期整改;主要负责人工作有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由有权机关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纲要的工作情况和实施本条例的情况,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实施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实施规划纲要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受理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举报,并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一)擅自调整规划纲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的;

(二)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的;

(三)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制订实施规划纲要年度工作计划的;

(四)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定期报告本地区、本部门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的;

(五)其他不符合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惠州市和肇庆市的行政区域。

青海旅游线路规划[推荐] 篇6

到达西宁,拟住宿高原丽景酒店(协议价约300元)。第二天:

西宁——坎布拉(130公里,游览李家峡水库、丹霞地貌和高原森林风景)——贵德(40公里,游览贵德玉皇阁,看天下黄河贵德清)——西宁(90公里,中途如有时间,参观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住宿西宁)。第三天:

西宁——青海湖151(150公里,游览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及周边美景)——西宁(150公里,住宿西宁)。下午回西宁后如时间允许,参观藏医博物馆,感受藏医藏药的神奇。第四天:

西宁——门源青石嘴(120公里,观看10万亩油菜花盛开美景)——祁连(140公里,游览并住宿在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祁连县城,住宿酒店约240元)。

第五天:

祁连——张掖(210公里)。

上一篇:2020年三季度思想汇报下一篇:成本会计 总结